TW201835453A - 風扇結構 - Google Patents

風扇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5453A
TW201835453A TW106109722A TW106109722A TW201835453A TW 201835453 A TW201835453 A TW 201835453A TW 106109722 A TW106109722 A TW 106109722A TW 106109722 A TW106109722 A TW 106109722A TW 201835453 A TW201835453 A TW 2018354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tructure
fan
groove
side wall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6281B (zh
Inventor
張栢灝
陳祐慈
王仲澍
Original Assignee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09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628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6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62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35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5453A/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種風扇結構,係包括一框體及一扇輪,該框體具有一基座及一環側壁 ,該基座中央處向上延伸形成一軸筒,該環側壁之內壁環設至少一凹槽,該扇輪係對應樞設於該軸筒內,該扇輪具有一輪轂及由該輪轂周側向外形成之複數扇葉,每一扇葉具有一端緣並由該端緣向外延伸至少一凸部,該凸部係對應凸伸於所述凹槽內,透過本發明此結構的設計,藉由所述凸部可破壞習知風扇之扇葉渦流的生成並大幅降低渦流強度,進以改變渦流之音場結構達到降低風扇整體噪音之功效。

Description

風扇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風扇結構,尤指一種可破壞習知風扇之扇葉渦流的生成並大幅降低渦流強度,進以改變渦流之音場結構達到降低噪音之風扇結構。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於各種電子設備的依賴性亦隨之增加;然而,於運作時,電子產品(如電腦、筆記型電腦)內部的元件會產生高熱量,倘若無法及時將熱量導出電子產品外,則容易產生過熱的問題,因此大部分之電子產品其內通常使用一風扇用以散熱之用,讓電子產品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操作溫度範圍下運作。 請參閱第1圖,目前業界習知風扇結構1係包括一框體10及一扇輪11,該框體10具有一基座101及一環側壁102,該基座101中央處向上延伸形成一軸筒103,所述扇輪11對應樞設於該軸筒103,並該扇輪11具有一輪轂111及複數扇葉112,並該扇葉112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所述環側壁102及扇葉112之間形成有一間隙12,當習知風扇結構1進行運轉時,根據柏努利定律所述,該下表面之氣流壓力會高於該上表面之氣流壓力,故氣流會由該下表面處向上翻滾流至上表面處,此時會在所述環側壁102及扇葉112間形成的間隙12結構處產生大面積的渦流13,而該渦流13與該框體10交互作用導致風扇產生巨大的噪音。 以上所述,習知具有下列之缺點: 1.渦流較大; 2.風扇整體噪音較大。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發明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爰此,為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破壞習知風扇之扇葉渦流的生成之風扇結構。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大幅降低習知風扇之扇葉的渦流強度之風扇結構。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改變渦流之音場結構進以降低整體噪音之風扇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風扇結構,係包括一框體及一扇輪,該框體具有一基座及一環側壁,該基座中央處向上延伸形成一軸筒,該環側壁之內壁環設至少一凹槽,該扇輪係對應樞設於該軸筒,該扇輪具有一輪轂及由該輪轂周側向外形成之複數扇葉,每一扇葉具有一端緣並由該端緣向外延伸至少一凸部,該凸部係對應凸伸於所述凹槽內。 透過本發明此結構的設計,藉由所述扇葉之端緣所延伸形成的凸部,又該扇葉更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當所述風扇結構於運轉時,該下表面之氣流高壓會向上翻滾流至氣流低壓之上表面處,並由於所述上、下表面壓力差的緣故進而產生一渦流,此時由於所述凸部的結構會破壞習知風扇之扇葉大渦流的生成,換言之,透過所述凸部可降低渦流的強度進以形成較小之渦流,由於該渦流與所述框體交互作用後即為風扇結構的噪音來源之一,故由於大渦流被所述凸部破壞形成小渦流結構,使渦流強度減弱進而與所述框體的交互作用變弱而降低噪音,改變渦流之音場結構,達到大幅降低所述風扇結構整體噪音之功效。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2A、2B、2C、2D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剖視圖及剖視圖及剖視示意圖及上視圖,如圖所示,一種風扇結構2,係包括一框體21及一扇輪25,該框體21具有一基座22及一環側壁23,該基座22中央處向上延伸形成一軸筒221,該環側壁23之內壁形成有至少一凹槽24,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24係一體射出成型環設於該環側壁23之內壁上; 前述之扇輪25係對應樞設於所述軸筒221,該扇輪25具有一輪轂251及由該輪轂251周側向外形成之複數扇葉252,每一扇葉252具有一端緣2523並由該端緣2523向外延伸至少一凸部253,該凸部253係對應凸伸於所述凹槽24內,所述扇葉252之端緣2523具有一前端部2531及一中端部2532及一後端部2533,於本實施例中,係以該凸部253形成於該前端部2531位置處做說明,但並不引以為限,於實際實施時,可依照使用者之需求調整凸部253的位置,換言之,該凸部253也可形成於所述中端部2532(如第3圖所示)或後端部2533(如第4圖所示); 前述凸部253之形狀於本實施例中係以翼型做說明,但並不引以為限,於實際實施時,可依照使用者之需求調整凸部253的形狀,換言之,該凸部253之形狀也可選擇為鋸齒狀或弧形狀或平板狀其中任意一種,亦或是各種形狀任意搭配組合(如第5圖所示); 透過本發明此結構的設計,藉由所述扇葉252之端緣2523所延伸形成的凸部253,又所述扇葉252更具有一上表面2521及一下表面2522,當該風扇結構2進行運轉時,根據柏努利定律所述,該下表面2522之氣流壓力會高於所述上表面2521之氣流壓力,故氣流自然會由該下表面2522處向上翻滾流至該上表面2521處,並由於所述上、下表面2521、2522壓力差的緣故進而產生一渦流28,此時透過所述凸部253的結構會破會習知風扇之扇葉大渦流28的生成,換言之,藉由該凸部253的結構可大幅降低渦流28的強度進以形成較小之渦流28。 由於該渦流28與所述框體21交互作用後即為風扇結構2的噪音來源之一,故由於大渦流28被所述凸部253破壞形成小或微渦流28結構,使渦流28強度減弱進而與所述框體21的交互作用變弱而大幅降低噪音,改變該渦流28之音場29結構,達到大幅降低所述風扇結構2整體噪音之功效。 請參閱第6圖並請一併參閱第2D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五實施例之上視圖,所述風扇結構部份元件及元件間之相對應之關係與前述風扇結構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惟本風扇結構與前述最主要之差異為,所述凸部253係可同時形成於所述端緣2523的前端部2531及後端部2533,並所述凸部253與凸部253之間形成至少一間距26,該間距26係可為等距(如第6圖所示)或不等距,或亦可設成連續或非連續型態,透過本實施例的結構,同樣也可達成前述之功效。 請參閱第7圖並請一併參閱第2A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六實施例之剖視圖,所述風扇結構部份元件及元件間之相對應之關係與前述風扇結構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惟本風扇結構與前述最主要之差異為,所述環側壁23之內壁的凹槽24一端形成一上開放端241,而另一端則形成一下封閉端242,所述凸部253係對應凸伸於所述上開放端241及下封閉端242之間,透過本實施例的結構,同樣也可達成前述之功效。 請參閱第8圖並請一併參閱第2A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七實施例之側剖視圖,所述風扇結構部份元件及元件間之相對應之關係與前述風扇結構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惟本風扇結構與前述最主要之差異為,所述環側壁23之內壁的凹槽24一端形成一上封閉端243,而另一端則形成一下開放端244,所述凸部253係對應凸伸於所述上封閉端243及下開放端244之間,透過本實施例的結構,同樣也可達成前述之功效。 請參閱第9A、9B、9C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八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及分解剖視圖及組合剖視圖,所述風扇結構部份元件及元件間之相對應之關係與前述風扇結構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惟本風扇結構與前述最主要之差異為,所述框體21更具有一上框架211及一下框架212,該上框架211之內周緣向下凸伸形成一延伸部2111,該下框架212之內壁形成一溝槽2121,所述延伸部2111及溝槽2121係相對應組合形成前述之凹槽24,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24的形成並非一體成型,而是透過所述上、下框架211、212對應結合而形成的,而所述上、下框架211、212的結合方式係可選擇為黏合或卡合或扣合或鎖合或干涉或其他等效之方式皆涵蓋於本發明之範圍內,透過本實施例的結構,同樣也可達成前述之功效。 請參閱第10A、10B、10C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九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及分解剖視圖及組合剖視圖,所述風扇結構部份元件及元件間之相對應之關係與前述風扇結構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惟本風扇結構與前述最主要之差異為,所述上框架211之外側壁更具有複數扣部213,下框架212之外側壁更具有複數勾部214,該等扣部213相對應扣合該等勾部214,透過本實施例的結構,同樣也可達成前述之功效。 以上所述,本發明相較於習知具有下列優點: 1.大幅降低渦流強度; 2.改變渦流之音場結構; 3.大幅降低風扇整體噪音。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明之專利涵蓋範圍。
2‧‧‧風扇結構
21‧‧‧框體
211‧‧‧上框架
2111‧‧‧延伸部
212‧‧‧下框架
2121‧‧‧溝槽
213‧‧‧扣部
214‧‧‧勾部
22‧‧‧基座
221‧‧‧軸筒
23‧‧‧環側壁
24‧‧‧凹槽
241‧‧‧上開放端
242‧‧‧下封閉端
243‧‧‧上封閉端
244‧‧‧下開放端
25‧‧‧扇輪
251‧‧‧輪轂
252‧‧‧扇葉
2521‧‧‧上表面
2522‧‧‧下表面
2523‧‧‧端緣
253‧‧‧凸部
2531‧‧‧前端部
2532‧‧‧中端部
2533‧‧‧後端部
26‧‧‧間距
28‧‧‧渦流
29‧‧‧音場
第1圖係為習知風扇結構之剖視與噪音音場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剖視圖; 第2B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2C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剖視與噪音音場改變示意圖; 第2D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上視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上視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上視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上視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五實施例之上視圖; 第7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六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8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七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9A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八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9B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八實施例之分解剖視圖; 第9C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八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第10A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九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10B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九實施例之分解剖視圖; 第10C圖係為本發明風扇結構之第九實施例之組合剖視圖。

Claims (11)

  1. 一種風扇結構,係包括: 一框體,具有一基座及一環側壁,該基座中央處向上延伸形成一軸筒,該環側壁之內壁環設至少一凹槽;及 一扇輪,係對應樞設於該軸筒,該扇輪具有一輪轂及由該輪轂周側向外形成之複數扇葉,每一扇葉具有一端緣並由該端緣向外延伸至少一凸部,該凸部係對應凸伸於所述凹槽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扇葉之端緣具有一前端部及一中端部及一後端部,所述凸部係可形成於所述前端部或中端部或後端部其中任一。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凸部係可同時形成於所述前端部及後端部,並所述凸部與凸部之間形成至少一間距,該間距係可為等距或不等距。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凸部之形狀係可為翼型或鋸齒狀或弧形狀或平板狀其中任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凹槽更形成一上開放端及一下封閉端,所述凸部係對應凸伸於所述上開放端及下封閉端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凹槽更形成一上封閉端及一下開放端,所述凸部係對應凸伸於所述上封閉端及下開放端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凹槽係一體成型於所述環側壁之內壁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框體更具有一上框架及一下框架,所述上、下框架相對應結合形成所述凹槽。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上框架之內周緣向下凸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下框架之內壁形成一溝槽,所述延伸部及溝槽係相對應組合形成所述凹槽。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上、下框架之結合方式係選擇為黏合或卡合或扣合或鎖合或干涉方式其中任一。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風扇結構,其中所述上框架之外側壁更具有複數扣部,下框架之外側壁更具有複數勾部,該等扣部相對應扣合該等勾部。
TW106109722A 2017-03-23 2017-03-23 風扇結構 TWI596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9722A TWI596281B (zh) 2017-03-23 2017-03-23 風扇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9722A TWI596281B (zh) 2017-03-23 2017-03-23 風扇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6281B TWI596281B (zh) 2017-08-21
TW201835453A true TW201835453A (zh) 2018-10-01

Family

ID=60189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722A TWI596281B (zh) 2017-03-23 2017-03-23 風扇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62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3062B (zh) * 2018-09-27 2020-01-2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扇葉單元及其扇輪結構
US11473591B2 (en) 2018-10-15 2022-10-18 Asia Vital Components (China) Co., Ltd. Fan blade unit and fan impeller structure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72507A (en) * 1977-11-22 1979-06-11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Axial flow fan with supplementary blades
JPH08121386A (ja) * 1994-10-31 1996-05-14 Fuji Kogyo Kk プロペラファン
CN201560981U (zh) * 2009-07-15 2010-08-25 鑫贺精密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散热风扇之扇叶结构
TW201425736A (zh) * 2012-12-28 2014-07-01 Yen Sun Technology Corp 具有降低噪音效果之散熱風扇的扇葉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96281B (zh) 2017-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1411B (zh) 风扇结构
TWI596281B (zh) 風扇結構
TWI433992B (zh) 水平對流扇
TWI537481B (zh) 離心風扇
TWI464324B (zh) 風扇
TWI663339B (zh) 散熱風扇
US10808726B2 (en) Fan structure
TWM510981U (zh) 組合式扇葉
TW200939939A (en) Fan and fan frame thereof
TWD160896S (zh) 散熱風扇(二)
JP2007150222A (ja) 改良型冷却モジュールホルダ
JP2015194147A (ja) 送風装置
JP2018115650A (ja) 送風装置
TWM544655U (zh) 風扇結構
CN206754005U (zh) 风扇结构
TW200939938A (en) Blade structure of centrifugal heat dissipation fan
TW201708709A (zh) 軸向感應馬達風扇
TWM502749U (zh) 散熱風扇
TWI720405B (zh) 離心風扇及其葉輪
TWM535272U (zh) 離心式風扇模組
JP2018053823A (ja) 送風ファン
JP2007138844A (ja) ノイズを低減した遠心式ファン
CN108869389B (zh) 扇叶结构及离心风扇
TW201518607A (zh) 風扇
TWI642852B (zh) 風扇及具有該風扇的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