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3649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3649A
TW201823649A TW106130610A TW106130610A TW201823649A TW 201823649 A TW201823649 A TW 201823649A TW 106130610 A TW106130610 A TW 106130610A TW 106130610 A TW106130610 A TW 106130610A TW 201823649 A TW201823649 A TW 2018236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handle portion
insulating material
heat insulating
door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0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8035B (zh
Inventor
小高努
前田剛
大石隆
花輪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3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3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0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4Slidable shelves
    • F25D25/025Dra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 F25D2323/021French 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冰箱,其包括:在外箱和內箱之間設有隔熱材的箱體;設置於內箱內,前面有開口的抽屜室;以及藉由在前後方向移動,使得抽屜室的開口開閉的門片;門片包含:設置於上側的主把手部;設置於下側的副把手部;門片由設有主把手部的上板、以及設有副把手部的底板、背板、前板及側板所構成;2個門片設置為上下彼此相鄰;2個門片當中,上側的門片之副把手部和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配置為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上側的門片的副把手部之進深長度較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的進深長度短;上側的門片的副把手部和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之間的開口部的距離為副把手部的進深長度以上。

Description

冰箱
本發明係關於在抽屜式的門片設置把手部的冰箱。
過去的冰箱中,已有在抽屜式的門片上設置一個把手部的產品(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揭露的冰箱中,在並列配置的2個抽屜式的門片之上側設置了把手部。在此情況下,當把手部位於比使用者自己的肩膀還高的位置時,使用者就難以將門片拉出。在抽屜式的門片上僅有一個把手部,有可能使得使用者因為身高不同而難以將門片開閉。
相對於此問題,已知有在抽屜式門片的前面設置把手部的冰箱(例如,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2中揭露的冰箱中,在門片的前板上設有凹陷,並設置跨越凹陷的握持構件。藉由此冰箱,身高較高的使用者,當門片位於較自己的肩膀更靠下側時,若將手掌朝下抓住握持構件,就能夠容易地將門片拉出。另外,身高較矮的使用者,當門片位於較自己的肩膀更靠上側時,若將手掌朝上抓住握持構件,就能夠容易地將門片拉出。雖然有這樣的優點,但要使得手掌朝上或朝下都能夠用一個把手部就可以容易地抓住門片的話,把手部的形狀就變得複雜,製造成本變高。專利文獻2揭露的冰箱的情況下,必須 要進行為了在門片的前板形成凹陷的板金加工,此加工也影響了製造成本。另外,由於在門片的前板設置凹陷,對於前板的外觀設計造成限制。
已知有在門片旁側設置2處把手部的冰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以作為對於上述問題的對策。專利文獻3揭露的冰箱中,在4層貯藏室當中,在下側2層的貯藏室的門片之兩側面的最上部設置把手部。在此冰箱中,於門片的內側配置與門片的前板密接的真空隔熱材,在真空隔熱材兩側的最上部設置把手部。
再者,已知一種冰箱,雖然並非抽屜式的門片,但在對開式的門片設置複數把手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專利文獻4中揭露之在最上層貯藏室的對開式門片的側面、頂面及底面等3面設置把手部的構成。專利文獻4中記載,其效果為,藉由使用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及身高,適當地選擇把手部,任何人都可以容易地將門片開閉。另一方面,對開式的門片,係以設置在設有把手部之邊的相對向的邊的鉸鏈為軸進行旋轉,其開閉動作與前後移動的抽屜式門片不同。將對開式門片的技術直接用在抽屜式的門片,也無法獲致與對開式門片相同的效果。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7527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5-19429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5-3144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1-10669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揭露的冰箱中,設置在門片兩側面的最上部的把手部之從地面起算的高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抽屜式門片設置在上層的情況下,身高矮的使用者可能難以將門片開閉。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述的課題,提供一種冰箱,使得不受到使用者身高的影響而能夠容易地將抽屜式門片開閉。
本發明的冰箱,其包括:在外箱和內箱之間設有隔熱材的箱體;設置於上述內箱內,前面有開口的抽屜室;藉由在前後方向移動,使得上述抽屜室的上述開口開閉的門片;上述門片包含:設置於上側的主把手部;設置於下側的副把手部;上述門片由設有上述主把手部的上板、以及設有上述副把手部的底板、背板、前板及側板所構成;2個上述門片設置為上下彼此相鄰;2個上述門片當中,上側的門片之上述副把手部和下側的門片的上述主把手部配置為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上述上側的門片的副把手部之進深長度較上述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的進深長度短;上述上側的門片的副把手部和上述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之間的開口部的距離為該副把手部的進深長度以上。
本發明,在抽屜式門片的上側及下側雙方都設置了把手部,因此,使用者不受到身高影響而容易用手指勾住把手部,能夠減少開閉操作的負擔。
1‧‧‧冰箱
2‧‧‧冷藏室
3‧‧‧製冰室
4‧‧‧第1冷凍室
5‧‧‧第2冷凍室
6‧‧‧蔬菜室
7~12‧‧‧門片
13‧‧‧上蓋
14‧‧‧控制裝置
15‧‧‧真空隔熱材
16‧‧‧送風機
17‧‧‧冷卻器
18‧‧‧壓縮機
19‧‧‧發泡隔熱材
20‧‧‧背面板
21‧‧‧外箱
21a‧‧‧R彎曲部
22‧‧‧放熱管
23‧‧‧真空隔熱材
24‧‧‧層積體
24a~24c‧‧‧纖維層
25‧‧‧外包材
26‧‧‧芯材
27‧‧‧冷凍室
29‧‧‧凹部
30‧‧‧箱體
31‧‧‧內箱
31a‧‧‧被卡固部
32‧‧‧側面板
33‧‧‧注入口
37、39‧‧‧上板
38、40‧‧‧底板
41、42‧‧‧前板
43‧‧‧真空隔熱材
44‧‧‧背板
45‧‧‧墊圈
46‧‧‧肋部
47、48‧‧‧側板
49、50‧‧‧分隔構件
51‧‧‧主把手部
52‧‧‧副把手部
55‧‧‧中心線
57‧‧‧收納盒
57a‧‧‧凸緣
58‧‧‧支持構件
58a‧‧‧導引件
F‧‧‧圓
【圖1A】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中的冰箱的一構成例的外觀立體圖。
【圖1B】從上方觀看圖1A所示之冰箱時的平面圖。
【圖1C】顯示從旁邊觀看圖1A所示之冰箱時的構成例的側面圖。
【圖2】圖1B所示線段A-A部分的剖面圖。
【圖3】用以說明對於圖1A所示之冰箱的箱體,使用發泡隔熱材的發泡程序的外觀立體圖。
【圖4A】圖1C所示線段B-B部分的剖面圖。
【圖4B】圖4A所示圓F部分的放大圖。
【圖5A】顯示圖4A所示真空隔熱材及放熱管的一構成例之平面圖。
【圖5B】圖5A所示線段C-C部分的剖面圖。
【圖6A】依時序顯示圖5A所示真空隔熱材的製造程序的剖面模式圖。
【圖6B】依時序顯示圖5A所示真空隔熱材的製造程序的剖面模式圖。
【圖7A】顯示圖1A所示之第2冷凍室及蔬菜室的門片之外觀的正面圖。
【圖7B】顯示圖1A所示蔬菜室的門片之一例的外觀立體圖。
【圖8】圖7A所示線段D-D部分的剖面圖。
【圖9】將圖8所示的2個門片的交界部分放大後的剖面圖。
【圖10】將圖8所示的2個門片的交界部分放大後的剖面圖。
【圖11】顯示圖7A所示冷凍室的門片之上面、正面及底面的外觀圖。
【圖12】從冰箱的背面側觀看圖11所示線段E-E部分的平面圖。
【圖13A】用以說明圖8所示門片內的真空隔熱材的配置之圖。
【圖13B】用以說明圖8所示門片內的真空隔熱材的配置之圖。
實施形態1
說明本實施形態1中的冰箱之構成。圖1A為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1中的冰箱的一構成例的外觀立體圖。圖1B為從上方觀看圖1A所示之冰箱時的平面圖。圖1C為顯示從旁邊觀看圖1A所示之冰箱時的構成例的側面圖。圖1C係顯示,在圖1A所示的構成中,看著冰箱1的前面之時(於Y軸箭頭方向觀看冰箱1時)的右側的側面。圖1C中,顯示了冰箱1右側的側面板32,在冰箱1的左側也設置了側面板32。
如圖1A所示,冰箱1具備冷藏室2、冷凍室27、蔬菜室6,作為將食品等貯藏物冷藏或冷凍收容的貯藏室。冷凍室27具有製冰室3、第1冷凍室4及第2冷凍室5。冷藏溫度為例如10℃以下。冷凍的溫度為例如-12℃以下。
如圖1A所示,冷藏室2設置於冰箱1的最上層,製冰室3及第J冷凍室4並列配置在冷藏室2的下面。製冰室3及第1冷凍室4的下面設置了第2冷凍室5,蔬菜室6設置在第2冷凍室5的下面。
另外,冰箱1具有將貯藏室的前面開閉的複數個門片7~12。冷藏室2的前面設有門片7、8。門片7、8為使冷藏室2開閉的對開式門片。門片7為左側門片,門片8為右側門片。製冰室3的前面設有門片9。第1冷凍室4的前面設有門片10。第2冷凍室5的前面設有門片11。蔬菜室6的前面設有門片12。
門片7~12為製冰室3、第1冷凍室4、第2冷凍室5及蔬菜室6的各貯藏室的抽屜式的門片。以下,將藉由抽屜式門片在前後方向移動而使前面開閉的貯藏室,稱之為抽屜室。抽屜式門片,藉由在前後方向移動,來達成使得抽屜室的開口開閉的功能。例如,門片11,設置於第2冷凍室5的前面,藉由在前後方向移動,使得第2冷凍室5的開口開閉。
圖2為圖1B所示線段A-A部分的剖面圖。冰箱1具有送風機16、冷卻器17、壓縮機18、凝縮器及毛細管等藉由冷媒配管連接而成的冷媒回路。未圖示的放熱管,設置在作為冰箱1外廓一部分的側面板32和發泡隔熱材19之間,以作 為凝縮器。放熱管,將流通的冷媒之熱透過圖1C所示的側面板32而向外部放熱。以下將詳細說明放熱管的構成。冷媒係使用例如冷媒名稱為R600a的異丁烷。也可以使用其他冷媒作為冷媒,不過,異丁烷在丟棄後不會破壞臭氧層,具有溫暖化係數低等等的優點。
另外,冰箱1設有讓冷氣從冷卻器17流向各貯藏室的風路(未圖示)。在各風路設有電動式的開閉氣閘(未圖示)。在冰箱1最上部的後方設有控制冰箱1的冷凍循環的控制裝置14。控制裝置14被上蓋13所覆蓋。控制裝置14為例如微電腦。控制裝置14,控制壓縮機18及送風機16的旋轉數、及各開閉氣閘的開度,使得冰箱1中的冷藏溫度及冷凍溫度分別為設定溫度。
藉由冷凍循環,冷卻器17所冷卻的空氣,經由送風機16,被吹送到冷藏室2、冷凍室27及蔬菜室6的各貯藏室。此時,控制裝置14控制設置在各風路的開閉氣閘的開度,來調節流入各貯藏室的冷氣量。
繼之,說明構成冰箱1外廓的箱體30。首先,說明向箱體30內的發泡隔熱材19的發泡方法。在此,說明發泡隔熱材19為聚氨基甲酸酯泡沫的情況。
圖3為用以說明對於圖1A所示之冰箱的箱體,使用發泡隔熱材的發泡程序的外觀立體圖。圖4A為圖1C所示線段B-B部分的剖面圖。圖4B為圖4A所示圓F部分的放大圖。如圖3及圖4A所示,箱體30具有區隔各貯藏室的內箱31、以及包含側面板32及背面板20的外箱21。外箱21構成 冰箱1的外廓。
圖3所示的側面板32及背面板20由例如板厚度為0.4~0.5mm左右的鐵板所構成。箱體30上設置了將內箱31勾掛固定在外箱21的一對構件。如圖4A及圖4B所示,在外箱21的前面側,設有R彎曲部21a以作為一對構件的其中一者。在內箱31的前面側設有被卡固部31a,作為一對構件的另一者。R彎曲部21a彈性變形以夾住被卡固部31a,藉此,外箱21和內箱31互相咬合固定。
將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注入外箱21和內箱31之間的空間時,如圖3所示,將箱體30設置在未圖示的發泡裝置內,並使得冰箱1的箱體30的背面板20朝向上側。然後,將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從設置於背面板20的複數個注入口33注入。
被注入的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在外箱21和內箱31之間沿著內壁流到全體。之後,聚氨基甲酸酯泡沫朝向背面板20開始發泡,填充以將內箱31和外箱21之間的空間填滿。
再者,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注入前,事先用熱熔黏著劑及密封材等,將圖4A所示的真空隔熱材23暫時固定在外箱21的內面側。在真空隔熱材23上事先設置凹部29,將放熱管22配置於凹部29。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發泡,使得發泡隔熱材19填充在外箱21和內箱31之間,藉此,將真空隔熱材23固定在外箱21和發泡隔熱材19之間。
繼之,參照圖式說明圖4A所示的真空隔熱材23 及放熱管22的構成。在此,關於真空隔熱材23及放熱管22,說明其被固定在發泡隔熱材19和外箱21之間之前的狀態。圖5A為顯示圖4A所示真空隔熱材及放熱管的一構成例之平面圖。圖5A顯示在圖1C所示的側面圖中,真空隔熱材23及放熱管22被放置在側面板32內側的狀態。圖5B為圖5A所示線段C-C部分的剖面圖。
如圖5A所示,真空隔熱材23為矩形狀。圖5A中,若以Z軸箭頭方向為縱方向、以Y軸箭頭方向為橫方向,則在真空隔熱材23上,於縱方向等間隔設置複數個用以收容放熱管22的凹部29。如圖5B所示,凹部29的中心線的間隔為尺寸W1。在圖5A及圖5B所示的構成例中,在真空隔熱材23上設有6處凹部29。如圖5A所示,1支放熱管22配置為,從真空隔熱材23的縱方向下側開始依序一處一處穿行6處凹部29,並回到真空隔熱材23的下側。放熱管22的材質為例如銅。放熱管22的直徑為例如4.00~5.00mm。
如圖5B所示,凹部29為具有位於被配置的放熱管22左右兩側的壁部的凹陷形狀。凹部29的深度尺寸D1為5mm以上,凹部29的寬度尺寸L1為40~70mm。凹部29的剖面形狀在圖5B所示的構成例中為四角形,但凹部29的剖面形狀並不限定為四角形。凹部29的剖面形狀亦可為例如三角形及橢圓。
考慮到冰箱1的製造程序中的誤差,凹部29的寬度尺寸L1設定目標尺寸及公差。具體說明此事。冰箱1的製造程序中的誤差為,例如在真空隔熱材23形成凹部29時的製 造誤差、將真空隔熱材23安裝在側面板32時的安裝誤差。另外,將真空隔熱材23安裝在側面板32時,即使放熱管22沿著側面板32有些微彎曲,也必須使得放熱管22不超出凹部29。考慮了這些誤差,將凹部29的寬度尺寸L1的目標尺寸及公差設定為能夠收納放熱管22的大小。
凹部29的深度尺寸D1設定為放熱管22的直徑以上的尺寸。茲說明其理由。聚氨基甲酸酯泡沫發泡時,聚氨基甲酸酯泡沫透過真空隔熱材23將放熱管22推壓向側面板32。此時,有可能在側面板32產生放熱管22的推壓痕,因為放熱管22而在真空隔熱材23的外包材25上產生損傷。為了防止此種壓痕及損傷發生,凹部29的深度尺寸D1設定為放熱管22的直徑以上的尺寸。例如,放熱管22的直徑為4.0mm的情況下,凹部29的深度尺寸D1設定為5.0mm。
假設在凹部29的深度尺寸D1未達放熱管22的直徑的情況下,已發泡的聚氨基甲酸酯泡沫透過真空隔熱材23將放熱管22推壓向側面板32,若放熱管22的形狀浮現於側面板32的外觀,就變成外觀不良了。因此,凹部29的深度尺寸D1設定為放熱管22的直徑以上的尺寸。
再者,已參照圖5A及圖5B,說明真空隔熱材23及放熱管22的構成,圖4A所示的背面板20側設置的真空隔熱材15係為相同於真空隔熱材23的構成。另外,雖然圖4A中沒有顯示,但在真空隔熱材15上也設置了和放熱管22相同構成的放熱管。
如同參照圖5A及圖5B說明的那樣,將放熱管22 收納在真空隔熱材15、23的凹部29的狀態下,使用熱熔黏著劑及鋁製黏著帶等,將真空隔熱材23貼附於側面板32,將真空隔熱材23貼附於背面板20。此時,將真空隔熱材23安裝在側面板32時,必須要暫時固定,使得在之後的發泡程序中,發泡隔熱材19不會滲入側面板32和真空隔熱材23之間。將真空隔熱材15安裝在背面板20時,也必須要暫時固定,使得在發泡程序中,發泡隔熱材19不會滲入背面板20和真空隔熱材15之間。
參照圖3說明的發泡程序中,發泡隔熱材19填充於形成在外箱21和內箱31之間的空間。如此一來,如圖4A所示,真空隔熱材15、23及放熱管22被固定在外箱和內箱31之間。
繼之,參照圖6A及圖6B說明圖5A及圖5B所示的真空隔熱材23的製造方法。圖6A及圖6B為依時序顯示圖5A所示真空隔熱材的製造程序的剖面模式圖。
如圖6A所示,製作纖維層24a~24c層積而成的層積體24。纖維層24a~24c所使用的纖維為例如玻璃絨(glass wool)、玻璃纖維、氧化鋁纖維(alumina fiber)、氧化矽氧化鋁纖維等的無機纖維,但也可以用木綿等的天然纖維。圖6A的層積體24的內部之橫線表示纖維方向。圖6A顯示纖維層24a~24c的厚度相同的情況,但纖維層24a~24c的厚度也可以不同。另外,圖6A顯示層積體24有3層纖維層24a~24c的情況,但纖維層的層數不限定為3層。此層積體24在圖5A所示的真空隔熱材23中稱之為芯材26。
接著,將圖6A所示的芯材26收納於外包材25。外包材25為,例如具有熱熔接用的塑膠層的金屬蒸鍍層合膜(laminated film)等。從外包材25上向芯材26進行加壓加工,在纖維層24a形成圖5A及圖5B所示的凹部29。圖6B中,於圖中顯示圖5B所示的6處凹部29的一部分。之後,為了防止纖維從外包材25突出,如圖6B所示,將外包材25的兩端熔接。如此,做出具有形成了凹部29的芯材26、以及包覆芯材26的外包材25的真空隔熱材23。
繼之,說明冰箱1中的抽屜室的門片之構成。門片9~12為相同的構成,所以,以下以門片11、12的構成為中心進行說明。圖7A為顯示圖1A所示之第2冷凍室及蔬菜室的門片之外觀的正面圖。圖7B為顯示圖1A所示蔬菜室的門片之一例的外觀立體圖。
如圖7A所示,門片11和門片12設置為上下彼此相鄰。門片11具有上板37、底板38及前板41。門片11具有未圖示的側板及背板。如圖7A及圖7B所示,門片12具有上板39、底板40、背板44、前板42及側板47、48。前板42為例如玻璃板及鋼板。以下,使用與門片12的側板47、48及背板44相同的符號來說明門片11的側板及背板。
圖7B中顯示,在門片12的背板44側安裝支持構件58,在支持構件58搭載了收納盒57的情況。圖7B顯示了安裝在門片12的寬度方向(X軸箭頭的方向)的右側的支持構件58,在門片12的左側也安裝了支持構件58。在支持構件58的側面,設置有與進深方向(Y軸箭頭的方向)平行的導引件 58a。另外,在收納盒57的上部,於寬度方向的兩側設有凸緣57a。支持構件58支持凸緣57a,藉此將收納盒57搭載於支持構件58。使用者從門片12關閉的狀態下把門片12拉出時,導引件58a滑過設置在內箱31但未圖示的溝,使得搭載於導引件58a的收納盒57也被拉出。收納盒57被拉出時,使用者可以把貯藏物放入收納盒57或者從收納盒57中取出。
圖8為圖7A所示線段D-D部分的剖面圖。在此,以門片11的構成為中心進行說明。如圖8所示,在上板37,設置向重力方向(Z軸箭頭的相反方向)凹陷形狀的主把手部51。在底板38,設置向與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副把手部52。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和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配置在彼此相對向的位置。
另外,在上板37、底板40、背板44、前板41及側板47、48圍成的空間內設置真空隔熱材43,硬質聚氨基甲酸酯泡沫等的發泡隔熱材19填充在該空間的縫隙。如圖8所示,分別在上板37及底板38設置支持真空隔熱材43的肋部46。真空隔熱材43配置在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和背板44之間。圖8所示的構成例中,真空隔熱材43的下側被副把手部52和肋部46夾住並支持著。真空隔熱材43配置為,從相對於底板38垂直方向(Z軸箭頭方向)向背板44側傾斜。真空隔熱材43和真空隔熱材23為相同構成,省略其詳細說明。
另外,如圖8所示,在門片11設置有和箱體30密接以確保蔬菜室6之氣密性的墊圈45。墊圈45設置為沿著門片11的背板44的外周之四角框狀,使其分別和圖3所示之 箱體30的左側的側面板32之前面、箱體30的右側的側面板32的前面、圖1A所示之分隔構件49、50的前面相對向。
在此,參照圖8說明將發泡隔熱材19填充在門片11內之程序中的,主把手部51、副把手部52及肋部46的作用。先將發泡隔熱材19填充在前板41和真空隔熱材43之間的縫隙的情況下,發泡隔熱材19將真空隔熱材43向背板44側推壓。在此情況下,因為肋部46支持住真空隔熱材43,所以防止真空隔熱材43向背板44側移動。另一方面,先將發泡隔熱材19填充在背板44和真空隔熱材43之間的縫隙的情況下,發泡隔熱材19將真空隔熱材43向前板41側推壓。在此情況下,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中的凹陷部的背板44側的壁具有肋部的功能,支持住真空隔熱材43,所以防止真空隔熱材43向前板41側移動。
如上述,對於門片11進行發泡程序時,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的背板44側的壁和肋部46發揮了防止真空隔熱材43移動的功能。將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的背板44側的壁想成是肋部的話,肋部的高度為,庫內側低於外觀設計面側。再者,雖是以將對於門片11的發泡程序分為前側及後側兩次進行的情況來說明,但也可以同時進行前側及後側的發泡程序。
圖9及圖10為將圖8所示的2個門片的交界部分放大後的剖面圖。圖9及圖10中,省略設置於門片11、12的發泡隔熱材在圖中的顯示,省略設置於門片12的真空隔熱材在圖中的顯示。
如圖9所示,副把手部52的進深方向(Y軸箭頭方向)的長度為T2、主把手部51的進深方向的長度為T1,則長度T2短於長度T1。亦即,呈現T1>T2的關係。副把手部52的進深的長度T2為,例如,成人中指的平均粗細以上的把手空間。圖9中顯示,長度T1比長度T2的長度多長度T3的情況。使得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的進深長度的關係為T1>T2,藉此,使得副把手部52位在主把手部51的投影內。
另外,圖10所示的構成例中,副把手部52中從底板38到凹陷部的最上面為止的深度(與Z軸箭頭相反方向)為H2,主把手部51中從開口端到凹陷的底面為止的深度為H4,則深度H2較深度H4淺。副把手部52的深度H2為,例如成人中指的平均長度的第1關節處的深度以上。深度H4和深度H2的關係只要滿足H2≦H4即可。在此情況下,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當中的任一者,具有相當於成人中指的平均長度的第1關節的長度的深度,所以使用者能夠容易地用手指勾扣住任何一個把手部。再者,H2<H4的情況下,使用者將手指勾扣住主把手部51時,手指由於重力而自然地深入凹陷部,因而產生安心感。
圖10所示的構成例中,主把手部51的從凹陷部的底面到上板39的最上面為止的高度為H1時,則H1>H2。(H1-H4)的高度為成人中指的平均粗細(T2)以上。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和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之間的開口部的高度為H3時,呈現H3≧H1-H4≧T2的關係。將尺寸如此設定的理由為,在主把手部51側的前面設置開口部,使得使用者能將手指勾 扣住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雙方。藉此,能夠使得門片11內的副把手部52的前板41側之填充發泡隔熱材19的空間更大。其結果為,能夠提高副把手部52周邊的隔熱性能。
再者,H1=H2亦可。在此情況下,在門片11及門片12的邊界開始上下均等地設置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和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之間的開口部。在此情況下,將隔熱性能提升的效果分配給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和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
如上述,上側的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和下側的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配置於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間的開口部的高度H3為成人中指的平均粗細以上的尺寸。高度H3的縫隙作為上側的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和下側的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共用的縫隙,使用者能夠從此縫隙,用手指勾扣住上側的副把手部52及下側的主把手部51任一者。因此,不需要分別在副把手部52及主把手部51設置讓使用者勾扣手指的縫隙。
另外,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的進深的長度之關係為T1>T2,主把手部51和副把手部52之間的開口部的高度H3為成人中指的平均粗細(T2)以上的尺寸。因此,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配置在位於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的投影內的位置,使用者用手指勾扣住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以將門片11拉出時,以及用手指勾扣住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以將門片12拉出時,都能夠防止手指被夾在門片11和門片12之間。
圖11為顯示圖7A所示冷凍室的門片之上面、正 面及底面的外觀圖。圖11的最上層為門片11的上面圖、中層為門片11的正面圖、下層為門片11的底面圖。
如圖11所示,主把手部51的寬度方向(X軸箭頭的方向)的長度為M1、副把手部52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為M2,則寬度長度M1較寬度長度M2長。亦即,呈現M1>M2的關係。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的寬度的關係為M1>M2,如參照圖9所說明的那樣,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的進深的長度之關係為T1>T2。因此,副把手部52位於主把手部51的投影內。
另外,如圖11所示,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的凹陷形狀對於中心線55呈現線對稱。主把手部51的凹陷形狀的進深長度為,在中心線55的位置最長,在寬度方向上離開中心線55越遠則越短。副把手部52的凹陷形狀的進深的長度,也是在中心線55的位置最長,在寬度方向上離開中心線55越遠則越短。
在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任一者中,都是在中心線55的位置有最長的進深長度,使用者用手指勾扣住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時,容易用手指勾扣住這些把手部的中央附近。另一方面,第2冷凍室5及蔬菜室6等的抽屜室的收納盒57,係連同門片一起前後移動。因此,使用者用手指勾扣住把手部的中央附近以將門片拉出的話,拉出力平均作用在門片的寬度方向,能夠將裝了貯藏物的收納盒57順利地從內箱31拉出。而且,因為M1>M2,副把手部52位於主把手部51的投影內,藉此防止在門片11、12的寬度方向的靠近兩端 處發生手指被夾的情況。
繼之,說明設置在門片11內部的肋部46及真空隔熱材43。在此,以門片11說明設有真空隔熱材43的門片。圖12為從冰箱的背面側觀看圖11所示線段E-E部分的平面圖。圖13A及圖13B為用以說明圖8所示門片內的真空隔熱材的配置之圖。
圖12所示的構成例中,在上板37設有2個肋部46,在底板38設有2個肋部46。在上板37及底板38當中的一方或雙方設置複數肋部46的話,即使在發泡程序中發泡隔熱材19對於真空隔熱材43施加的壓力不均等,使得真空隔熱材43的一部分承受強壓力,也能夠防止真空隔熱材43發生位置偏移。
圖12所示各肋部46的上下方向(Z軸箭頭的方向)的高度為Lc、真空隔熱材43的高度為Lb,則上側的肋部46和下側的肋部46的高度總和(2×Lc)小於真空隔熱材43的高度Lb。另外,肋部46的寬度方向(X軸箭頭的方向)的長度為Le、真空隔熱材43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為Ld,則2個肋部46的寬度總和(2×Le)小於真空隔熱材43的寬度Ld。
2個肋部46的寬度總和(2×Le)短於真空隔熱材43的寬度Ld,所以,在發泡程序中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流入門片內的縫隙時,可抑制其對於該流動的妨礙,確保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的流路。其結果為,能夠抑制聚氨基甲酸酯泡沫未充分填充的情況發生。另外,門片的製作程序結束時,作業者在門片框架作業中,組裝上板37及底板38後,只要在安裝 側板47或側板48前,就能夠從門片11的側面將真空隔熱材43組裝進來。此時,2個肋部46的高度總和(2×Lc)短於真空隔熱材43的高度Lb,所以,真空隔熱材43和肋部46摩擦面積少,作業者容易將真空隔熱材43組裝到門片11內。而且,能夠降低真空隔熱材43的外包材25因為和肋部46摩擦而破損的風險。
接著,和圖8相同,基於從門片11的側板48側觀看的情況,說明圖12所示的真空隔熱材43。如圖8所示,真空隔熱材43配置為,在門片11內從相對於底板38垂直方向向背板44側傾斜。
圖13A顯示,真空隔熱材43的平面放置為與相對於地面的垂直方向(Z軸箭頭方向)平行的情況。此時的真空隔熱材43的垂直方向的高度為La、真空隔熱材43的厚度為Ta。將圖13A所示的真空隔熱材43從垂直方向傾斜角度θ時,就變成圖13B所示的樣子。此時,真空隔熱材43的水平方向的厚度為Ta/sinθ。亦即,真空隔熱材43的水平方向的厚度依存於傾斜角度θ的大小而增加。另外,圖12所示的高度Lb和圖13A所示的高度La,呈現Lb<La的關係。
本實施形態1中,真空隔熱材43係如圖13B所示般,設置在門片11內。藉由將真空隔熱材43從垂直方向傾斜設置於門片11中,能夠將高度La更大的真空隔熱材43設置在門片11內。另外,如參照圖13B所說明的那樣,真空隔熱材43的水平方向的厚度增加。因此,相較於圖13A所示的情況,搭載於門片11的真空隔熱材43的量增加,隔熱性能提高。
再者,已參照圖12說明分別在上板37及底板38設置2個肋部46的情況,在設置在上板37及底板38的一方或雙方的肋部46的數量不限定於2個,也可以是1個、也可以是3個以上。設置在上板37及底板38的一方或雙方的肋部46的數量為1個的情況下,將圖12所示的寬度Le拉長,將肋部46配置在寬度Ld的中心即可。例如,分別設置在上板37及底板38的肋部46為1個的情況下,Le>(1/2)Ld。
另外,關於肋部46的高度,上板37的肋部46和底板38的肋部46可以相異。例如,使得上板37的肋部46的高度高於底板38的肋部46的高度。在此情況下,如圖13B所示般,即使真空隔熱材43從垂直方向傾斜插入門片內,也能夠抑制真空隔熱材43脫離上側的肋部46而倒向背板44。另外,藉由降低底板38的肋部46的高度,在門片的製作工程中,作業者將真空隔熱材43插入門片11內的時候,容易使真空隔熱材43的下端合於肋部46和副把手部52之間。
本實施形態1的冰箱為,包括在外箱21和內箱31之間設有隔熱材的箱體30、設置於內箱31並且在前面有開口的抽屜室、藉由在前後方向移動而可以使得抽屜室的開口開閉的門片9~12,門片9~12具有設置於上側的主把手部51、以及設置於下側的副把手部52。
依據本實施形態1,在抽屜式的門片9~12的上側及下側雙方都設置把手部,因此,使用者不受到身高的影響而能夠容易地用手指勾扣住把手部,減少開閉作業的負擔。身高矮的使用者容易用手指勾扣住下側的副把手部52,身高較高的 使用者容易用手指勾扣住上側的主把手部51。另外,若是成人的平均身高的使用者,容易用手指勾扣住上側的主把手部51及下側的副把手部52當中的任一者。身高雖高但是坐在椅子上的使用者,也容易用手指勾扣住下側的副把手部52。如此一來,從身高矮的孩子到身高較高的成人,使用者不拘其身高及姿勢,都不需用勉強的身體姿勢就能夠用手勾扣住門片,能夠容易地將門片開閉。
過去,使用者為了要清潔抽屜室等而將門片卸下時,用手勾扣住把手部把門片拉出,但是只用1處的把手部難以拿住門片。因此,使用者想要靠1處的把手部就把門片拿著走的時候,就會有門片掉落的風險。相較於其他材質,門片的材質為玻璃的情況下,門片的重量更重,使得該風險更高。若使用者讓玻璃製的門片掉落時,門片就會破損。即使在門片的兩側面設置把手部,使用者在橫拿著的情況下也難以撐住門片,使得門片容易掉落。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1的冰箱中,在抽屜室的門片的上側及下側設置把手部,因此,使用者從門片的上側和下側夾住門片而能夠穩定抓住門片。因此,能夠降低使用者讓門片掉落的風險。
本實施形態1中,抽屜室的門片12由上板39、底板40、背板44、前板42及側板47、48所構成,在上板39設置主把手部51,在底板40設置副把手部52。因此,不影響前板42的外觀設計性,不會對於外觀設計性造成限制。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1中,副把手部52,具有在底板40中向上側凹陷形狀。凹陷形狀不是設置在前板42,所 以不會對前板42的外觀設計性造成限制。另外,凹陷形狀不是設置在背板44,所以能夠防止背板44向庫內側突出。
另外,本實施形態1中,抽屜式的門片11、12設置為上下彼此相鄰的情況下,上側的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和下側的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配置於彼此相對向的位置。在上側的副把手部52和下側的主把手部51之間設置共用的縫隙,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此縫隙用手指勾扣住上側的副把手部52及下側的主把手部51中的任一者。
另外,本實施形態1中,副把手部52的進深的長度T2短於主把手部51的進深的長度T1,主把手部51和副把手部52之間的開口部的高度H3為副把手部52的進深的長度T2(成人中指的平均粗細)以上的尺寸。因此,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配置在位於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的投影內的位置,當使用者用手指勾扣住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及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當中的任一者以將門片拉開時,能夠防止手指被夾在門片11和門片12之間。
另外,本實施形態1中,門片11的副把手部52的底板38起算的凹陷的深度H2,可以較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的上板39起算的凹陷的深度H1淺。在此情況下,在門片12的主把手部51側的前面設置開口部,能夠在門片11內的副把手部52的前板41側確保填充發泡隔熱材19的空間,並能夠提高副把手部52周邊的隔熱性能。
另外,本實施形態1中,在門片11的上板37及底板38設置用以支持真空隔熱材43的肋部46。組裝於門片內 的真空隔熱材43,並非固定於外觀設計側的前板41及庫內側的背板44中的任一者,而是由肋部46所支持。過去,將真空隔熱材固定在門片內時,必須要膠帶等地副資材,但在本實施形態1中,不需要膠帶等地副資材,能夠簡化製造程序、降低製造成本。
另外,本實施形態1中,上側的肋部46及下側的肋部46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短於真空隔熱材43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在此情況下,在發泡程序中,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流入門片內的縫隙時,可抑制其對於該流動的妨礙,確保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原液的流路。其結果為,能夠抑制聚氨基甲酸酯泡沫未充分填充的情況發生。
另外,本實施形態1中,上側的肋部46及下側的肋部46的高度總和,小於真空隔熱材的高度。在此情況下,作業者從門片11的側面將真空隔熱材43組裝進來時,真空隔熱材43和肋部46摩擦面積少,而容易將真空隔熱材43組裝到門片11內。而且,能夠降低真空隔熱材43的外包材25因為和肋部46摩擦而破損的風險。
另外,本實施形態1中,上側的肋部46及下側的肋部46,設置於較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更靠背板44側。因此,真空隔熱材43配置於較主把手部51及副把手部52更靠背板44側,不是將真空隔熱材43直接貼附在外觀設計面側而能夠將之組裝到門片中。肋部46的位置為,離開外觀設計面的前板41而靠向庫內側,因此,真空隔熱材43並非與外觀設計面密接配置。其結果為,真空隔熱材43的表面的凹凸不 會轉印顯現在外觀設計面,能防止其使外觀惡化。另外,藉由在庫內側設置真空隔熱材43,減少向庫內的熱侵入,可望有更佳的節能效果。
另外,本實施形態1中,在前板41和真空隔熱材43之間以及背板44和真空隔熱材43之間,填充了發泡隔熱材19。不僅是使真空隔熱材43和前板41分離,而且在真空隔熱材43和前板41之間填充發泡隔熱材19,因此能夠更減少向庫內的熱侵入。
本實施形態1中,可以在門片11的上板37及底板38當中的一方設置複數肋部46。在此情況下,於發泡程序中,即使真空隔熱材43承受的來自發泡隔熱材19的壓力有偏差,也能夠防止真空隔熱材43發生位置偏移。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1中,真空隔熱材43可以配置為從相對於底板38垂直方向傾斜。在此情況下,即使不改變門片11全體的尺寸,也能夠將高度更大的真空隔熱材43設置在門片11內。相對於真空隔熱材43配置為垂直於底板38的情況,其結果為,搭載於門片11的真空隔熱材43的量增加、隔熱性能提高。
近年來,為了改善節能性能,冰箱中的真空隔熱材的搭載量變多,在門片中也組裝真空隔熱材。此真空隔熱材的配設方法會影響節能性能及製造成本。過去,因為設有把手部的形狀,使得門片的隔熱壁變薄。因此,從門片向庫內的熱侵入量多,對於節能性能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即使想提高門片內的真空隔熱材的覆蓋率,也因為真空隔熱材和把手部互相 干擾,而限制了組裝到門片中的真空隔熱材的大小。
例如,已知有一種冰箱(例如專利文獻3),將真空隔熱材配置為與門片的前板密接,並在真空隔熱材的兩側面設置把手部。因為在真空隔熱材的兩側面設置把手部,而限制了組裝到門片內部的真空隔熱材的橫方向尺寸。其結果為,真空隔熱材在橫方法變短的量為把手部的深度的量。另外,僅僅是將把手部加在門片上,就會使把手部分的真空隔熱材的厚度變薄。在此情況下,會造成節能性能惡化。另一方面,將真空隔熱材直接貼附在外觀設計面側,使得真空隔熱材的表面凹凸有可能會轉印顯現於門片的外觀設計面。將真空隔熱材貼在前板,會有造成外觀設計性惡化、以及增加製造成本及作業時間的疑慮。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1的冰箱中,如上述,將真空隔熱材43配置在門片內的把手部和庫內側之間。過去,把手部的背面側之隔熱材厚度變薄而有隔熱性能的疑慮,但在本實施形態1中,把手部的背面側被真空隔熱材所覆蓋,能夠減少向庫內的熱侵入。而且,在本實施形態1中,將真空隔熱材43傾斜配置,能夠加大真空隔熱材43的尺寸,能夠提高真空隔熱材43對於門片前面的覆蓋率。

Claims (11)

  1. 一種冰箱,其包括:在外箱和內箱之間設有隔熱材的箱體;設置於上述內箱內,前面有開口的抽屜室;藉由在前後方向移動,使得上述抽屜室的上述開口開閉的門片;上述門片包含:設置於上側的主把手部;設置於下側的副把手部;上述門片由設有上述主把手部的上板、以及設有上述副把手部的底板、背板、前板及側板所構成;2個上述門片設置為上下彼此相鄰;2個上述門片當中,上側的門片之上述副把手部和下側的門片的上述主把手部配置為彼此相對向的位置;上述上側的門片的副把手部之進深長度較上述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的進深長度短;上述上側的門片的副把手部和上述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之間的開口部的距離為該副把手部的進深長度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上側的門片的副把手部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較上述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副把手部,具有在上述底板中向上側凹陷的形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上側的門 片的副把手部的從上述底板起算之凹陷的深度,較上述下側的門片的主把手部的從上述上板起算之凹陷的深度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門片包含:矩形的真空隔熱材;設置於上述上板,支持上述真空隔熱材的上側肋部;設置於上述底板,支持上述真空隔熱材的下側肋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上側肋部及上述下側肋部的寬度方向之長度,短於配置於上述門片內的上述真空隔熱材的寬度方向之長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上側肋部及上述下側肋部之高度總合,小於配置於上述門片內的上述真空隔熱材的高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上側肋部及上述下側肋部,設置於較上述主把手部及上述副把手部更靠上述背板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前板和上述真空隔熱材之間以及上述背板和上述真空隔熱材之間,填充了發泡隔熱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上側肋部及上述下側肋部當中的其中一方設置了複數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的冰箱,上述真空隔熱材,係從相對於上述底板垂直方向傾斜配置。
TW106130610A 2016-12-16 2017-09-07 冰箱 TWI708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7618 WO2018109937A1 (ja) 2016-12-16 2016-12-16 冷蔵庫
WOPCT/JP2016/087618 2016-12-16
??PCT/JP2016/087618 2016-1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3649A true TW201823649A (zh) 2018-07-01
TWI708035B TWI708035B (zh) 2020-10-21

Family

ID=6235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0610A TWI708035B (zh) 2016-12-16 2017-09-07 冰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689408B2 (zh)
CN (2) CN207351038U (zh)
AU (1) AU2016432112B2 (zh)
MY (1) MY195792A (zh)
TW (1) TWI708035B (zh)
WO (1) WO20181099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95792A (en) * 2016-12-16 2023-0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JP7244303B2 (ja) * 2019-03-06 2023-03-22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1830B2 (ja) * 1987-10-30 1994-06-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扉体
JP3493009B2 (ja) * 2001-06-28 2004-02-03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5069533A (ja) * 2003-08-22 2005-03-17 Sharp Corp 冷蔵庫
CN1959311B (zh) * 2005-10-31 2011-06-15 海尔集团公司 带自照明功能的冰箱门把手
ES2368628B1 (es) * 2009-03-24 2012-10-25 Fagor S. Coop. Aparato frigorífico con tirador horizontal.
JP2010261675A (ja) * 2009-05-11 2010-11-1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5193980B2 (ja) * 2009-09-28 2013-05-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4603559B (zh) * 2012-09-10 2017-03-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冷藏库
JP2015075273A (ja) * 2013-10-09 2015-04-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557859B2 (ja) * 2014-08-29 2019-08-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MY195792A (en) * 2016-12-16 2023-0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riger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6432112B2 (en) 2019-07-25
JP6689408B2 (ja) 2020-04-28
JPWO2018109937A1 (ja) 2019-06-27
CN108204700A (zh) 2018-06-26
CN108204700B (zh) 2020-11-03
WO2018109937A1 (ja) 2018-06-21
AU2016432112A1 (en) 2019-04-11
TWI708035B (zh) 2020-10-21
CN207351038U (zh) 2018-05-11
MY195792A (en) 202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4819B2 (en) Refrigerator
US9970701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a heating pipe
US9970704B2 (en) Structure of a refrigerator body
WO2012117732A1 (ja) 冷蔵庫
KR102530909B1 (ko)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JP5812833B2 (ja) 冷蔵庫
TW201823649A (zh) 冰箱
JP5882808B2 (ja) 冷蔵庫
KR20180032854A (ko) 냉장고
JP6448984B2 (ja) 冷蔵庫
KR101999263B1 (ko) 냉장고
JP6995351B2 (ja) 冷蔵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29094B1 (ko) 냉장고
US20150192351A1 (en) Refrigerator
JP6744383B2 (ja) 冷蔵庫
KR20150082036A (ko) 냉장고
KR20210006701A (ko)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JP2017083046A (ja) 冷蔵庫
KR102030846B1 (ko) 냉장고
JP7460563B2 (ja) 冷蔵庫
JP6955608B2 (ja) 冷蔵庫
CN218544959U (zh) 冰箱
KR20150082058A (ko) 냉장고
WO2020177771A1 (zh) 冰箱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082059A (ko) 냉장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