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2863A - 淨水器、淨水器用支架及淨水器用濾心 - Google Patents

淨水器、淨水器用支架及淨水器用濾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2863A
TW201822863A TW106139805A TW106139805A TW201822863A TW 201822863 A TW201822863 A TW 201822863A TW 106139805 A TW106139805 A TW 106139805A TW 106139805 A TW106139805 A TW 106139805A TW 201822863 A TW201822863 A TW 2018228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water
water purifier
filter material
pow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3947B (zh
Inventor
高島孝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258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193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212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1156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2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3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39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6Filter mounting adap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on-exch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4Seal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6Cartrid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種淨水器用濾心,其具備:筒狀之過濾器本體;及筒狀之粉體濾材模組與筒狀之中空纖維膜模組,其等呈同軸狀地收納於過濾器本體內,且上述粉體濾材模組收納有粉體濾材,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收納有中空纖維膜;中空纖維膜模組係其一端與淨水吐出口液密地連接,其另一端與粉體濾材模組之上內蓋直接或經由其他構件而液密地連接,且粉體濾材係按粒徑順序排列時之累計個數達到90%之粒徑D90、累計個數達到10%之粒徑D10、及累計個數達到50%之粒徑D50滿足0.5≦(D90-D10)/D50≦0.9。

Description

淨水器、淨水器用支架及淨水器用濾心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自來水淨化之淨水器、固持淨水器之支架、淨水器中使用之濾心。
習知,作為將自來水淨化之淨水器,已知有與自來水栓之吐出口直接連接之水龍頭直接連接型淨水器、置於櫥櫃上而使用之固置式淨水器、置於櫥櫃之內部而使用之水槽下式(或嵌入式)淨水器等。由於填充於在一淨水器用濾心之濾材能夠處理之總過濾水量均有限,故而使用者一面定期更換淨水器用濾心一面繼續使用淨水器。
水槽下式淨水器係與水龍頭直接連接型淨水器或固置式淨水器相比為大型,能夠處理之總過濾水量亦較大,因此可長期使用。由於未於櫥櫃之水栓或水槽附近設置淨水器,故而不會妨礙作業。
作為水槽下式淨水器,如例如專利文獻1般,已知有具備原水入口與淨水出口且連接前端安裝有快插式接頭之軟管而使用的淨水器。使用者將淨水器用濾心置於水槽下之空間之底面,並連接原水供給用之軟管與淨水吐出用之軟管。若操作櫥櫃之水栓則可容易地獲得淨水。
但是,該類型之淨水器通常設置於洗滌台收納部之內 部,為了取出淨水器而必須取出收納在近前之物品,有更換耗時費力之問題。又,有如下等問題,即,於濾心更換時自濾心卸除快插式接頭並安裝新的濾心時,針對快插式接頭於原水入口與淨水出口出現安裝錯誤。
相對於此,如例如專利文獻2般,已知有如下淨水器,其係由如下構件構成:支架,其具有原水導入口與淨水導出口;及過濾心,其裝卸自如地裝配於該支架,且具有原水入口與淨水出口;於上述支架設置有能夠旋轉之過濾心固定手段,且於原水導入口連接有原水導入管,於淨水導出口連接有淨水導出管。由於自支架直接連接於濾心,故而不需要軟管等送水管,而於濾心更換時無須連接軟管。
又,專利文獻1之淨水器由於吸附材部配置於中空纖維膜束之徑向外側,故而其結果,濾心外徑變大,亦有無法確保櫥櫃下之收納空間之問題。
相對於此,如例如專利文獻3般,存在自下游側呈同軸狀地依序配置有成形活性碳、中空纖維膜之淨水器用濾心。若為該構造,則可確保用以確保所需之過濾能力之濾材容積,並且可減小濾心外徑。
進而,將如專利文獻1般之淨水器用濾心置於水槽下之空間之底面的配置係櫥櫃下方之收納空間減少,而且有於在水槽之下方空間設置有抽屜之近年來成為主流之櫥櫃中難以實現等問題,因此,如專利文獻4般,亦提出於櫥櫃水槽之頂板下部之空間懸吊設置淨水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7-275814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1999/00645號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5/199161號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6-169784號公報
[第1問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2所提出之支架中,存在如下之虞,即,於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之另一端連接至淨水器用水栓時,於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產生扭轉,該扭轉傳遞至淨水器用水栓側,而自與淨水器用水栓之連接部位產生漏水。又,存在如下之虞,即,於原水導入管與原水導入口、淨水導出管與淨水導出口之連接部位,在施加較高之水壓時產生漏水。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淨水器,其藉由使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能夠旋轉而避免連接淨水器用水栓與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時產生之扭轉而防止自與淨水器用水栓之連接部位漏水,並將構成為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之管頭配件與軟管體利用緊固構件壓迫而進行固定,藉此,即便於施加較高之水壓之情形時,亦能夠防止漏水。
[第2問題]
又,專利文獻3所提出之濾心中使用之成形活性碳於使活性碳成形時必須添加活性碳以外之黏合劑,為了成形為既定之體積而活性碳之量減少。藉由使用粉體濾材代替成形活性碳,而黏合劑所佔有之濾材有助於過濾,因此,可提高過濾能力,但一般地,若減小粒徑,則粉體濾材部之通水時之壓力損失變大,而無法確保既定之過濾流量。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於設置於櫥櫃水槽下之收納空間時櫥櫃水槽下部之收納空間不會減少、且能夠以小型之形狀確保所需之過濾能力的淨水器用濾心。
[第3問題]
又,於專利文獻4所記載之構成中,將淨水器固定於櫥櫃之頂板部之下部,因此,於更換淨水器用濾心時,必須鑽入至櫥櫃下方之收納空間而進行,有難以進行而耗時費力之問題。
本發明係鑒於如上所述之問題點,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淨水器用支架、及具有該支架之淨水器,該淨水器用支架即便設置於櫥櫃水槽下部之收納空間,亦不會使櫥櫃水槽下部之收納空間減少,且淨水器用濾心之更換容易而淨水器用濾心之更換並不耗時費力。
[用以解決第1問題之手段]
(1-1)解決上述第1問題之本發明之淨水器係具有收納有濾材之濾心及可裝卸該濾心之淨水器用過濾頭, 上述淨水器用過濾頭具有:過濾頭連接部,其連接上述濾心;原水導入管,其配置於上述過濾頭連接部且用以將原水導入至上述濾心;及淨水導出管,其配置於上述過濾頭連接部且用以將由上述濾心淨化後之淨水導出;上述原水導入管及上述淨水導出管分別由如下構件構成:管頭配件,其由圓筒狀之頭部及自該頭部延伸之圓筒狀之螺紋接管部構成,且於中心部形成有貫通頭部與螺紋接管部之流路;軟管體,其插入至上述螺紋接管部;及緊固構件,其安裝於上述軟管體之外周,將上述軟管體壓迫至上述螺紋接管部而使其固定;且上述原水導入管之管頭配件之頭部及上述淨水導出管之管頭配件之頭部分別配置於形成於上述過濾頭連接部之2個圓形之插入凹部,且藉由固定手段以不自插入凹部脫落之方式固定,藉此,上述原水導入管及上述淨水導出管分別能夠旋動地固定於上述過濾頭。
(1-2)又,本發明之淨水器較佳為,上述原水導入管之管頭配件及上述淨水導出管之管頭配件分別使上述頭部之外徑大於上述螺紋接管部之外徑,上述固定手段由如下構件構成:固定板,其形成有不供上述頭部貫通而供上述螺紋接管部貫通之大小之1個或2個開口;及固定構件,其將該固定板固定於上述過濾頭連接部;且上述固定板係於使上述原水導入管及上述淨水導出管之各者 之上述頭部以外之部分貫通上述固定板之開口、且將上述頭部配置於上述插入凹部的狀態下,藉由固定構件固定於上述過濾頭連接部,藉此,上述原水導入管及上述淨水導出管分別能夠旋動地固定於上述過濾頭。
[用以解決第2問題之手段]
(2-1)解決上述第2問題之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濾心具備:筒狀之過濾器本體,其設置有原水進水口及淨水吐出口;及筒狀之粉體濾材模組與筒狀之中空纖維膜模組,其等呈同軸狀地收納於上述過濾器本體內,且上述粉體濾材模組收納有粉體濾材,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收納有中空纖維膜;該淨水器用濾心為如下構造,即,自上述原水進水口進入之水依序通過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內部、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之內部,自上述淨水吐出口流出,上述粉體濾材模組具備:外筒,其不供上述粉體濾材通過而供水通過;內筒,其配設於上述外筒之內側,且不供上述粉體濾材通過而供水通過;上內蓋,其與上述外筒之一端及上述內筒之一端液密地連接,將上述外筒之一端與上述內筒之一端之間之空間封閉,且形成有與上述內筒之內徑側之空間連通之開口;底蓋,其與上述外筒之另一端及上述內筒之另一端液密地連接,將上述外筒之一端與上述內筒之一端之間之空間及上述內筒之內徑側之空間封閉;及 上述粉體濾材,其收納於由上述外筒、上述內筒、上述上內蓋及上述底蓋包圍之空間;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係其一端與上述淨水吐出口液密地連接,其另一端與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上述上內蓋直接或經由其他構件而液密地連接,上述粉體濾材係按粒徑順序排列時之累計個數達到90%之粒徑D90、累計個數達到10%之粒徑D10、及累計個數達到50%之粒徑D50滿足0.5≦(D90-D10)/D50≦0.9。
(2-2)又,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濾心較佳為,上述原水進水口及上述淨水吐出口設置於上述過濾器本體之一端,將上述過濾器本體與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上述外筒之間隙、上述過濾器本體與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上述上內蓋之間隙、及上述過濾器本體與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之間隙相連,而形成有與上述原水進水口連通之通水路。
(2-3)又,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濾心較佳為,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底蓋兼作將與設置有上述原水進水口及上述淨水吐出口之上述過濾器本體之一端為相反側之另一端封閉的蓋。
[用以解決第3問題之手段]
(3-1)解決上述第3問題之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支架係固持大致圓柱形之濾心者,其特徵在於由將上述濾心自相對於其圓柱之中心軸垂直之方向固持之固持構件及固定於壁面之安裝構件所構成,上述固持構件具有供上述濾心插入之開口部、以及卡合於上述安裝構件之第1卡止部及第2卡止部, 上述安裝構件具有卡合上述固持構件之第1被卡止部及第2被卡止部,於將上述固持構件固持有上述濾心之狀態下的濾心之圓柱之中心軸所朝之方向設為中心軸方向時,上述第1卡止部、第2卡止部、第1被卡止部及第2被卡止部係,於上述固持構件相對於上述安裝構件於第1方向上卡合時,上述第1卡止部與上述第1被卡止部卡合,上述第2卡止部與上述第2被卡止部卡合,於上述固持構件相對於上述安裝構件於與上述第1方向使上述中心軸方向反轉後之第2方向上卡合時,上述第1卡止部與上述第2被卡止部卡合,上述第2卡止部與上述第1被卡止部卡合,且上述第1卡止部及第2卡止部係以於上述第1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的上述濾心對上述固持構件之開口部之插入方向、與於上述第2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的上述濾心對上述固持構件之開口部之插入方向不同的方式,配置於上述開口部。
(3-2)此處,較佳為,於上述第1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的上述濾心對上述固持構件之開口部之插入方向、與於上述第2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的上述濾心對上述固持構件之開口部之插入方向所成的角度(銳角)為10~60度之範圍。
(3-3)又,較佳為,於上述第1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的上述濾心對上述固持構件之開口部之插入方向為相對於上述壁面垂直之方向。
(3-4)本發明之淨水器亦為具備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支架者。
根據本發明之淨水器,藉由將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能夠旋轉地固定,可避免連接淨水器用水栓與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時產生之扭轉而防止自與淨水器用水栓之連接部位漏水。
又,根據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淨水器,將構成為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之管頭配件與軟管體利用緊固構件壓迫而進行固定,藉此,即便於施加較高之水壓之情形時,亦可防止漏水。
又,根據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淨水器,由於將固定板與過濾頭連接部利用固定構件牢固地固定,故而除非使用工具等否則無法將固定板卸除,因此,可防止使用者誤拆開。
根據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濾心,由於通水自筒狀之粉體濾材部之外側朝向內側於徑向上進行,故而通水時之壓力損失降低,進而,由於相對於平均粒徑之粒度分佈之寬度成為固定以下,故而可使通水時之壓力損失降低。
又,根據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淨水器用濾心,藉由將原水進水口與淨水吐出口之兩者設置於過濾器本體之一端,而可將連接原水進水口、淨水吐出口之配管集中於一個部位,因此,可確保水槽下之空間。
又,根據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淨水器用濾心,由於粉體濾材模組之底蓋兼作將過濾器本體封閉之蓋,故而可減少構件個數。
又,根據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支架,根據固持構件與上述安裝構件之卡止位置之選擇,而固持構件之開口部之開口方向角度相對於壁面可變更為2種,例如,即便於在固持構件之側方存在 障礙物而無法朝側方向裝卸淨水器用濾心的情形時,亦可藉由變更固持構件之開口部之開口方向而自其他方向容易地裝卸淨水器用濾心。因此,不用在意淨水器用支架設置位置附近有無障礙物,且可於櫥櫃水槽下部之有限空間之左右壁面之上下或裏側壁將淨水器用濾心水平或垂直地或以希望角度安裝於壁面,因此,設置之自由度變高。
1‧‧‧淨水器
2‧‧‧濾心
3‧‧‧淨水器用過濾頭
4‧‧‧過濾頭固定板
5‧‧‧過濾頭連接部
6‧‧‧凸緣
7‧‧‧原水導入管
8‧‧‧淨水導出管
11‧‧‧管頭配件
13‧‧‧螺紋接管部
14‧‧‧頭部
15‧‧‧緊固構件(壓緊用套筒)
16‧‧‧軟管體
17‧‧‧開口部
18‧‧‧開口部
22‧‧‧內徑側流路
23‧‧‧開口部
24‧‧‧底面
25‧‧‧上表面
26‧‧‧內筒
27‧‧‧外筒
28‧‧‧凸邊部
32‧‧‧開口
33‧‧‧外肋
34‧‧‧支撐框
35‧‧‧開口部
36‧‧‧過濾材料
38‧‧‧中空纖維膜模組
82‧‧‧過濾器本體
86‧‧‧原水進水口
87‧‧‧小徑O形環
88‧‧‧淨水吐出口
89‧‧‧大徑O形環
91‧‧‧凸部
92‧‧‧凸部
93‧‧‧內側圓筒
102‧‧‧粉體濾材
103‧‧‧中空纖維膜殼體
104‧‧‧連接帽
105‧‧‧中空纖維膜束
106‧‧‧澆鑄材料
125‧‧‧開口
131‧‧‧大筒
132‧‧‧小筒
134‧‧‧第2連接部
135‧‧‧第1連接部
136‧‧‧O形環
201‧‧‧底蓋
202‧‧‧整流板
203‧‧‧離子交換體
204‧‧‧內側內壁
205‧‧‧外筒
206‧‧‧內筒
207‧‧‧上內蓋
208‧‧‧環狀殼體
209‧‧‧內肋
210‧‧‧彈性構件
211‧‧‧外肋
212‧‧‧下端開口部
213‧‧‧止回閥
214‧‧‧止回閥
215‧‧‧可動軸
216‧‧‧彈簧
217‧‧‧凸部
218‧‧‧傾斜部
219‧‧‧突出部
220‧‧‧插入凹部
222‧‧‧直管部
223‧‧‧頭部端面
224‧‧‧原水流路
225‧‧‧淨水流路
226‧‧‧有底圓筒部
227‧‧‧固定構件(自攻螺釘)
228‧‧‧O形環
229‧‧‧O形環
230‧‧‧局部擴徑部
231‧‧‧局部擴徑部
232‧‧‧封閉空間
233‧‧‧第1圓筒部
234‧‧‧第2圓筒部
235‧‧‧局部擴徑部
236‧‧‧局部擴徑部
237‧‧‧肋
238‧‧‧間隙
239‧‧‧內側壁面
240‧‧‧內肋
241‧‧‧中心軸
242‧‧‧中心軸
243‧‧‧突起
244‧‧‧突起
245‧‧‧肋
246‧‧‧上表面
247‧‧‧開口孔
248‧‧‧內筒平面
249‧‧‧粉體濾材模組
300‧‧‧淨水器用支架
301‧‧‧固持構件
302‧‧‧安裝構件
304‧‧‧螺絲
305‧‧‧第1固持部
306‧‧‧第2固持部
312‧‧‧開口部
313‧‧‧第1卡止部
314‧‧‧第1中心軸
315‧‧‧加強肋
316‧‧‧第2卡止部
317‧‧‧第2中心軸
318‧‧‧加強肋
319‧‧‧開口部前端
322‧‧‧第1被卡止部
323‧‧‧第2被卡止部
324‧‧‧安裝肋
D‧‧‧距離
d‧‧‧主體部外徑
df‧‧‧外徑
dh‧‧‧內徑
do‧‧‧外徑
dp‧‧‧開口部距離
F‧‧‧卸除力
L‧‧‧軸向長度
Lf‧‧‧全長
M‧‧‧重量
ta‧‧‧徑向厚度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濾心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淨水器用過濾頭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淨水器用過濾頭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過濾頭連接部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原水導入管、淨水導出管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過濾頭固定板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淨水器用過濾頭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淨水器用過濾頭之一例 之左側視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可動軸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濾心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13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濾心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14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環狀殼體之一例之剖面圖(圖A)與立體圖(圖B)。
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整流板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16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上內蓋之一例之剖面圖(圖A)與立體圖(圖B)。
圖17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底蓋之一例之剖面圖(圖A)與立體圖(圖B)。
圖18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中空纖維膜模組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19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中使用之連接帽之一例之剖面圖(圖A)與立體圖(圖B)。
圖20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支架將淨水器沿垂直方向安裝之形態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1係表示圖20中之淨水器用支架之安裝形態之立體圖。
圖22係表示使用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支架將淨水器沿水平方向安裝之形態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23係表示圖22中之淨水器用支架之安裝形態之側視圖。
圖24係表示安裝於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支架之濾心之一例之前視圖。
圖25係表示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支架之組裝方法之一例之立體 圖。
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淨水器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該淨水器1係由如下構件構成:濾心2,其收納有濾材;及淨水器用過濾頭3,其具備原水導入管7與淨水導出管8,且可裝卸濾心2。
其次,對構成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各構件進行說明。如圖4、5所示,淨水器用過濾頭3包括原水導入管7、淨水導出管8、過濾頭連接部5、配置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上表面之過濾頭固定板4及配置於下表面之凸緣6。
其次,對構成原水導入管7與淨水導出管8之各構件進行說明。如圖7所示,原水導入管7係由如下構件構成:管頭配件11、緊固構件(壓緊用套筒)15及軟管體16。上述管頭配件11係由圓筒狀之頭部14及自該頭部14延伸之圓筒狀之螺紋接管部13所構成,且於中心部形成有貫通頭部14與螺紋接管部13之流路。而且,軟管體16插入至螺紋接管部13,藉由壓迫安裝於軟管體16之外周之緊固構件15進行固定,而將軟管體16固定於螺紋接管部13與緊固構件15之間。
再者,壓迫軟管體16而進行固定之緊固構件15只要為於連接配管用軟管而通水時水不漏出或者軟管不因水壓而脫落者即可。作為此種緊固構件,有壓緊而進行固定之壓緊用套筒、軟管夾、束緊帶等。
緊固構件15之材料可為聚丙烯、聚縮醛、聚乙烯、尼龍、聚碳酸酯等價格較低之樹脂,但就強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 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
又,淨水導出管8係與原水導入管7同樣地,係由管頭配件11、緊固構件15及軟管體16所構成。上述管頭配件11係由圓筒狀之頭部14及自該頭部14延伸之圓筒狀之螺紋接管部13所構成,且於中心部形成有貫通頭部14與螺紋接管部13之流路。而且,軟管體16插入至螺紋接管部13,藉由將安裝於軟管體16之外周之緊固構件15壓緊,而將軟管體16固定於螺紋接管部13與緊固構件15之間。即,即便於對原水導入管7與淨水導出管8施加較高之水壓或來自外部之力之情形時亦牢固地固定,就該方面而言較佳。
就強度之觀點而言,管頭配件11較佳為利用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製造。
圖1、4、5、6所示之過濾頭連接部5係具有第1圓筒部233與第2圓筒部234之有底‧雙重圓筒形,第1圓筒部233之空間與原水導入管7連通,第2圓筒部234之空間與淨水導出管8連通。於第1圓筒部233之內周側,設置有作為下述卡口機構之一部分之一對局部擴徑部235、236,且於第1圓筒部233之外側,設置有用以提高強度之多個肋237。
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原水導入管7側之有底圓筒部226,內置有藉由裝配濾心2而流路開放之止回閥213。又,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淨水導出管8側之有底圓筒部226,內置有防止水之逆流之止回閥214。
於將濾心2自淨水器用過濾頭3卸除時,安裝於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原水導入管7與淨水導出管8之止回閥213、止回 閥214將流路閉鎖,因此,可防止水逆流或者漏出。
圖4、8所示之過濾頭固定板4中設置有供管頭配件11之直管部222通過之開口部17、18。
原水導入管7係將管頭配件11配置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插入凹部220,並使管頭配件11之直管部222通過過濾頭固定板4之開口部17。淨水導出管8亦同樣地,將管頭配件11配置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插入凹部220,並使管頭配件11之直管部222通過過濾頭固定板4之開口部18。
過濾頭固定板4係一面按壓管頭配件11之頭部14之頭部端面223,一面利用複數個固定構件(自攻螺釘)227固定於過濾頭連接部5。藉此,過濾頭固定板4係將管頭配件11於軸向上固定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插入凹部220而防止管頭配件11之脫落,並且使管頭配件11能夠旋動。
再者,將過濾頭固定板4固定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固定構件227除用於塑膠或木板等之自攻螺釘以外,亦可為不需要工具之推壓式鉚釘或卡扣式鉚釘、拉動式鎖或卡扣鎖。又,亦可為如下方法,即,於過濾頭固定板4或過濾頭連接部5之任一者以爪部之形式配置固定構件227,於另一者形成開口部,將爪部插入至開口部而進行固定。固定構件227之材料可為聚丙烯、聚縮醛、聚乙烯、尼龍、聚碳酸酯等價格較低之樹脂,但就強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
當然,由於管頭配件11之直管部222位於過濾頭固定板4之開口部17、18內且位於管頭配件11之頭部14之外周面之內側,故而開口部17、18係不供頭部14貫通而供直管部222貫 通的大小。若開口部17、18為圓形狀,則成為頭部14之外徑>開口部17、18之直徑>直管部222之外徑之關係。
再者,於圖4、8所圖示之形態中,管頭配件11於螺紋接管部13與頭部14之間具有外徑較螺紋接管部13大且較頭部14小之直管部222,但亦可為無直管部222之形態。於該情形時,將原水導入管7與淨水導出管8固定於過濾頭連接部5時,只要螺紋接管部13通過過濾頭固定板4之開口部17、18便足夠,因此,開口部17、18為不供頭部14貫通而供螺紋接管部13貫通之大小即可。若開口部17、18為圓形狀,則只要為頭部14之外徑>開口部17、18之直徑>螺紋接管部13之外徑即可。
開口部17(18)只要為供管頭配件11之頭部14以外之部分貫通且按壓頭部14之頭部端面223的形狀即可,因此,可以圓形狀、方形狀、橢圓狀形狀、U字形狀等各種形狀形成。其中,若為與頭部端面223相同之圓形狀,則可將開口部設為最小而確保與頭部端面223之接觸面積,因此就強度之觀點而言較佳。
又,於圖4、8所圖示之形態中,於1片過濾頭固定板4形成有2個開口部17、18,但亦可使用僅形成有1個開口部17(18)之2片過濾頭固定板4,並利用各者個別地固定原水導入管7與淨水導出管8。
過濾頭固定板4可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就強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利用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製造。
過濾頭固定板4之板厚係為了確保耐壓性而越大越 有利,但若增大板厚則當然成本提高,因此,考慮耐壓性與成本之平衡,板厚較佳為0.5~3.0mm。
於將管頭配件11之頭部14裝配於過濾頭連接部5時,藉由配置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插入凹部220之內周面與頭部14之外周面之間的O形環228,而管頭配件11與過濾頭連接部5之間液密結合,而確保液密性。
過濾頭連接部5既可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亦可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將外觀良好之ABS樹脂或聚丙烯利用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外觀及製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
藉由上述構造,可使原水導入管7與淨水導出管8能夠旋轉。由此,可避免將淨水器用水栓與原水導入管7及淨水導出管8連接時產生之扭轉而防止自與淨水器用水栓之連接部位漏水。
過濾頭固定板4與過濾頭連接部5係利用固定構件227而牢固地固定,因此,即便於對淨水器1施加較高之水壓之情形時,亦可防止漏水。又,固定構件227除非使用工具等否則無法卸除,因此,可防止使用者誤拆開。
圖5所示之凸緣6為環狀,且利用複數個固定構件227固定於過濾頭連接部5。於環狀之內周側,設置有作為下述卡口機構之一部分之局部擴徑部230、231,而使下述之設置於濾心2之一對凸部91、92能夠通過。
凸緣6之材料既可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亦可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將外觀良好之ABS樹脂或聚丙烯利用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外觀及製 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
圖2、12、13所示之濾心2係藉由卡口機構進行旋動而能夠裝卸地裝配、結合於淨水器用過濾頭3,而構成淨水器1。更詳細而言,於濾心2之過濾器本體82之外周,設置有至少2個凸部91、92,藉由通過凸緣6之局部擴徑部230、231並進行卡合、旋動,而利用卡口機構進行結合。於將濾心2卸除之情形時,藉由使其朝與結合時相反之方向旋動而進行卸除。
如此,濾心2對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裝卸係利用卡口機構進行,因此,裝卸之操作簡單、容易。
又,如圖5、9、10、11所示,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內面與凸緣6之封閉空間232,於過濾頭連接部5之內面與凸緣6之間配置可動軸215,且於過濾頭連接部5與可動軸215之間設置有彈簧216。伴隨濾心2之用以向淨水器用過濾頭3裝配之旋動,而於其完成階段,濾心2之過濾器本體82之凸部217與可動軸215之傾斜部218接觸,可動軸215可朝上方向活動並越過凸部217,而可動軸215與凸部217以卡合之方式配置。藉由該越過(卡合),而獲得基於卡口機構實現之濾心2之裝配感。
藉由上述裝配感,使用者可確實地知曉裝配完成,而且可無錯誤地(不漏水地)確實地進行裝配。進而,於凸部217位於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下部外周之情形時,使用者可觀視該情況,因此,藉由裝配感之同時,能夠以視覺更確實地確認裝配完成。
於將濾心2自淨水器用過濾頭3卸除時,按照與安裝相反之順序卸除。使用者使可動軸215之突出部219朝上方向活動後,使濾心2朝與結合時相反之方向旋動而完成卸除。藉由配設彈 簧216,使用者若並非有意識地實施卸除操作則無法將濾心2卸除,因此,可防止使用者意料之外之濾心2之卸除或脫落。
可動軸215之材料既可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亦可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將適於滑動之聚縮醛或聚醯胺利用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品質及製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
圖2、3、12、13所示之濾心2係於上端側具有原水進水口86與淨水吐出口88,由下端開口之過濾器本體82與將過濾器本體82之下端之開口封閉之底蓋201形成收納空間。於該收納空間內收納有內置有中空纖維膜束105之中空纖維膜模組38、內置有離子交換體203之環狀殼體208、及內置有粉體濾材102之粉體濾材模組249,自下游側呈同軸狀地依序配置有粉體濾材模組249、環狀殼體208、中空纖維膜模組38,且液密地連接。而且,濾心2如圖3所示,直接連接於淨水器用過濾頭3,接收利用原水導入管7自淨水器用水栓(未圖示)供給之原水,成為淨水器1之一部分,可用於將原水淨化並以淨水之形式吐出。
於過濾器本體82之上端側設置原水進水口86與淨水吐出口88之兩者能夠使濾心2小型,因而較佳。但是,若不介意濾心2之大小,則亦可將原水進水口86設置於濾心2之下端側且將淨水吐出口88設置於濾心2之上端側。
中空纖維膜模組38係由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中空纖維膜束105、及澆鑄材料106構成。中空纖維膜束105係利用澆鑄材料106密封固定於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下游側而收容於中空纖維膜殼體103內。
離子交換體203係收容於內置有離子交換體203之環狀殼體208內。產生對離子交換體203之整流效果之整流板202係安裝於下述上內蓋207,且配置於離子交換體203之上游側。
粉體濾材模組249係由粉體濾材102、內筒206、外筒205、上內蓋207、及底蓋201構成。粉體濾材102係收容於由內筒206、外筒205、上內蓋207、及底蓋201包圍之大致筒狀之收容空間。如圖12所示,自原水進水口86進入之原水被導入至過濾器本體82之內側壁面239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外周面或外筒205之外周面之間所形成之筒狀之間隙238後,依序於徑向上通過外筒205、粉體濾材102、內筒206,由配置於內筒206之下游側之整流板202、離子交換體203、中空纖維膜束105過濾之後,自淨水吐出口88作為淨水而吐出。
原水進水口86配置於淨水吐出口88之同軸狀外側係為了使濾心2小型而最有效、合理且較佳之形態。
將中空纖維膜模組38、環狀殼體208、及粉體濾材模組249呈同軸狀地配置係為了使濾心2小型而最有效、合理且較佳之形態。再者,若不需要離子交換作用,則亦可省略環狀殼體208而將中空纖維膜模組38與粉體濾材模組249呈同軸狀地配置,而液密地連接。
其次,對構成濾心2之各構件進行說明。外筒205包括合成樹脂製之支撐框34與過濾材料36。於外筒205之支撐框34之周面設置有格子狀之複數個開口部35,且於該支撐框之周面,以覆蓋開口部35之開口之方式固定有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丙烯或聚乙烯、尼龍等合成纖維之過濾材料36。
過濾材料36係具有使相對之粉體濾材102不洩漏且使應處理之水通過之過濾器功能者,因此,該過濾材料36之網眼成為較粉體濾材102之粒徑小者。又,為了使通水時之壓力損失降低,而過濾材料36之開口率於強度之允許限度內越大越佳。又,同樣地,支撐框34之開口部35之開口率亦於強度之允許限度內越大越佳。
如此,外筒205係由於其壁面具有複數個開口部35之圓筒狀之支撐框34、及固定於該支撐框34且覆蓋開口部35之過濾材料36構成,因此,外筒205之強度提高,而可抑制如下情況,即,因淨水步驟中產生之水壓而導致外筒205變形,粉體濾材102(吸附材層)之層厚減小,從而於淨水步驟中原水通過之吸附材層之距離縮小,因原水於吸附材層之吸附處理不足而導致淨水濾心之過濾性能降低。
進而,為了能夠有效地利用收容於大致筒狀之收容空間之粉體濾材102之整體,而較佳為使開口部35所存在之區域與相對之粉體濾材102所存在之區域大致一致。覆蓋開口部35之開口之過濾材料36只要為不織布或網狀物等編織物等且為較薄之片狀,且具有使粉體濾材102不洩漏且使應處理之水通過之過濾器功能即可。
作為將過濾材料36固定於外筒205之支撐框34之方法,於外筒205之成形時與過濾材料36一體成形之方法就能夠牢固地安裝之方面而言較佳。
於一體成形過濾材料36之情形時,若使過濾材料36位於支撐框34之外周面,則填充、收容於外筒205之徑向之內側 之粉體濾材102能夠以相當於支撐框34之厚度之量增加填充量。進而,藉由設為於支撐框34之外側設置肋或突起而將過濾材料36夾住之構造,可提高強度而使得過濾材料36不因水壓而自支撐框34剝離。又,若為肋,則亦可有助於提高支撐框34之強度,而較佳。
又,作為固定方法,亦可利用黏著劑貼附或者進行熱融合、超音波焊接或壓合。若為該等方法,則可對照使用之粉體濾材102之粒度而變更過濾材料之網眼或單位面積重量,而可利用1種支撐框製作複數種外筒,並且支撐框之模具形狀亦變得簡單,因此,能夠降低製品之成本,而較佳。於該等固定方法之情形時,過濾材料36藉由位於支撐框34之外周面而能夠容易地固定,且能夠利用過濾材料36及支撐框34之兩者將水壓分散並保持,因此,不易產生剝離等問題,於強度方面亦較佳。
該等固定方法之中,為了保持與支撐框34之固定強度,較佳為熱融合或超音波焊接。由於可對照所選定之過濾材料36之材質調節賦予之能量之量而以固定之強度以上之強度固定於支撐框34,故而可較佳地使用超音波焊接。
具體而言,較佳為如下固定形態,即,將作為過濾材料36之片狀之聚烯烴系不織布以覆蓋(外筒之)支撐框外周面之方式捲繞,將成為筒狀形狀之不織布之軸向兩端部全周超音波焊接於(外筒之)支撐框外周面,進而,亦將捲繞成筒狀之不織布之軸向之接縫部分超音波焊接,從而可填充粉體濾材102。該固定形態雖然係超音波焊接部位為最低限度之區域之簡單之形態,但發揮使粉體濾材102不洩漏之確切之效果。
當然,由於外筒205位於過濾器本體82內且位於內筒206之徑向外側,故而有過濾器本體82口徑>外筒205口徑>內筒206口徑之關係。於外筒205之下端開口部212之環狀槽裝配有O形環229。由於經由外筒205與底蓋201連接,故而淨水與原水(未淨化之自來水)不會混合。
內筒206為圓筒形,以不供粉體濾材102通過而供水通過之方式調整網眼。可較佳地使用網眼為20~50μm者。將以聚烯烴系熱融合纖維之不織布為原料並將該不織布於經加熱之軸捲繞複數次而成形為圓筒形狀者切斷為既定之長度所得的不織布價格較低而較佳。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亦可為將聚丙烯等烯烴系材料熔融並藉由吹塑成形而成形為圓筒形者。亦可為於外周面具有開口之圓筒形之樹脂成形體焊接或黏著不織布或網眼織物而成者,亦可於成形具有開口之圓筒形之樹脂成形體時將不織布或網眼織物嵌入。內筒206較佳為不織布。藉由內筒為不織布,與內筒為於具有側面開口之內殼體之內周面固定網狀構件而成者之情形相比,內筒之厚度變薄,即便淨水器用濾心之尺寸相同,亦能夠填充更多之粉體濾材102。
利用不織布成形之內筒206之厚度較佳為0.5~2mm。若厚度未滿0.5mm,則產生於通水時因通水阻力及粉體濾材102之壓力損失而凹陷之不良情況。若厚度超過2mm,則朝外徑側突出,而使粉體濾材102之填充量減少。若厚度為0.5~2mm,則不會凹陷,且亦不會使粉體濾材102之填充量不適當地減少。
內筒206之下游側之端部(一端)係藉由嵌合於下述之上內蓋207之內肋240而固定。成為粉體濾材102不洩漏且可實現 下述軸芯對準作業之程度之嵌合。
內筒206之上游側之端部(一端)係藉由嵌合於底蓋201之內肋209而固定。成為粉體濾材102不洩漏且可實現下述軸芯對準作業之程度之嵌合。
如圖16(A)、(B)所示,上內蓋207係於中央具有開口32之圓盤狀,且於與外筒205連結之部分豎立設置有外肋33,於與內筒206連結之部分豎立設置有內肋240。外肋33係厚度為0.3~2.0mm,高度為1~4mm,發揮將外筒205與上內蓋207之中心軸對準之作用。外肋33之內徑係與外筒205之外徑大致相同,亦發揮防止粉體濾材102向外部溢出而洩漏之作用。
於內肋240之內徑側配設有開口32。內肋240之內徑係與內筒206之外徑大致相同,係藉由將內筒206嵌合於內肋240而固定。成為粉體濾材102不洩漏且可實現下述軸芯對準作業之程度之嵌合。藉此,內筒206之內徑側流路22與開口32連通。即,確保自粉體濾材102朝向整流板202之流路。
上內蓋207若為透明,則於組裝時可確認是否未出現異常等、上內蓋207之內部之狀況,因而較佳。
於外肋33之外周面配設有複數個突起243。由於可容易地使上內蓋207之中心軸與過濾器本體82之中心軸對準,故而就提高組裝作業性之方面而言較佳。
上內蓋207之材料既可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亦可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藉由將成形精度較高之ABS樹脂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品質及製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
如圖17(A)、(B)所示,底蓋201係有底圓筒形,將外筒205與內筒206插入之後,將過濾器本體82使用螺釘與O形環而緊固。過濾器本體82之固定亦可為焊接。若為焊接,則不需要O形環等密封構件,而製造成本變低。並不特別限定為超音波焊接、旋轉焊接、振動焊接等,若為旋轉焊接,則可擴大焊接面積,而作為濾心之耐壓性變高,因而較佳。
於底蓋201之底面,設置有用以提高強度之多個肋245。
底蓋201之材料既可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亦可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藉由將外觀良好之ABS樹脂或聚丙烯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外觀及製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
其次,對粉體濾材102進行說明。如圖13所示,粉體濾材102收容於由上述之內筒206、外筒205、上內蓋207、底蓋201形成之大致筒狀之收容空間。就製造步驟而言,於將上內蓋207嵌著於內筒206與外筒205之前,自內筒206之上部與外筒205之上部之間之部分填充粉體濾材102,填充完成後,將上內蓋207以將粉體濾材102密閉之方式嵌著於內筒206之上部之外側壁面與外筒205之上部之外側壁面。又,填充時,對粉體濾材102進行振動或進氣、排氣而提高粉體濾材之填充密度係為了提高淨水濾心之過濾能力而較佳之方法。
作為粉體濾材102,可將以椰子殼或木材、煤等為原料之粒狀或粉狀活性碳、或適用於去除原水中之鉛等重金屬之粒狀或粉狀離子交換體、例如鈦矽酸鹽或沸石等鋁矽酸鹽、或離子交換 樹脂等適當組合填充而使用。
又,底蓋201兼作將粉體濾材102與過濾器本體82之一端封閉之蓋,因此,可將粉體濾材102填充至底蓋201之表面,進而,無須另外設置將內筒206與外筒205之一端封閉之構件,因而較佳。
對於粉體濾材102,可使用其平均粒徑大約為30~900μm之範圍者,係根據淨水濾心之種類、用途、性能進行選擇而使用。若減小粒徑則表面積增加,因此,可提高粉體濾材之吸附能力或離子交換能力,而且粉體濾材之填充密度亦提高。粉體濾材之粒徑係使用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量裝置(島津製作所製造、型式SALD-3100)進行測量,將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占50%之粒徑(50%粒徑)設為平均粒徑。
於習知之成形體之活性碳等濾材中,用於成形之黏合劑所占之體積比例占30~20%左右,該部分無助於過濾,但藉由使用粉體濾材,而可利用活性碳或離子交換體填充黏合劑所占之體積,由於所增加之濾材有助於過濾,故而可大幅提高過濾能力。
一般地,若減小粒徑則粉體濾材部之通水時之壓力損失變大,亦有可能無法確保既定之過濾流量。但是,於本發明中,如上述般,與細長之大致筒狀之內筒206形狀對應地,上述大致筒狀之收容空間及收容於此之粉體濾材102之整體形狀(粉體濾材部之形狀)成為軸向長度變長而且較其徑向長度(厚度)長之筒狀形狀。而且,通水係自筒狀之粉體濾材部之外側朝向內側於徑向上進行,因此,通水之流路截面積相較沿軸向通水之情形大得多,因此,通水之流速降低,即便將粒徑較小之粉體濾材以高密度填充,亦可 充分降低通水時之壓力損失,從而可達到既定之過濾流量。
筒狀之粉體濾材部之軸向長度/徑向長度係超過1之數值,且根據所要求之壓力損失等而規定,較佳為2以上。又,徑向長度之絕對值係考慮防止粉體濾材與收容空間上端或收容空間下端之邊界面之通水之切斷、及根據粉體濾材之過濾原理所需的最低限度之值等而規定,實用上,通常為約5mm以上。
如上所述,於本發明中,即便將粒徑較小之粉體濾材以高密度填充至粉體濾材部,亦可充分降低通水時之壓力損失,若將相對於平均粒徑之粒度分佈之寬度設為固定以下,則可進一步降低壓力損失。若粒度分佈之寬度較寬,則粒徑較小之粉體濾材粒子與粒徑較大之粉體濾材粒子之粒徑差變大。如此一來,粒徑較小之粉體濾材粒子進入至粒徑大於其之粉體濾材粒子之間,整體上提高粉體濾材之密度而粉體濾材部堵塞,阻礙原水之流動,推斷成為壓力損失上升之重要因素。藉由將粒度分佈之寬度相對於平均粒徑設為固定以下,而粒徑較小之粉體濾材粒子被去除,因此,推斷產生使壓力損失降低之效果。因此,粉體濾材較佳為按粒徑順序排列時之累計體積達到90%之粒徑D90、累計體積達到10%之粒徑D10、及累計體積達到50%之粒徑D50滿足0.5≦(D90-D10)/D50≦0.9。更佳為0.6≦(D90-D10)/D50≦0.8。
若(D90-D10)/D50未滿0.5,則於粉體濾材之製造時需要篩分等追加步驟,或者因篩分而未被利用之粉體濾材之比例增加,導致成本提高。又,若(D90-D10)/D50超過0.9,則粒徑較小之粉體濾材粒子進入至粒徑大於其之粉體濾材粒子之間之機會增加,而通水時之壓力損失增加。
若如圖13所示般於粉體濾材102與上內蓋207之間配設彈性構件210則較佳。如此一來,彈性構件210推壓粉體濾材102與上內蓋207,並與其等密接,藉此,使所填充之粉體濾材102與上內蓋207之間不存在空隙,而不用擔心於原水通水時將粉體濾材102切斷。作為彈性構件,可使用硬度較低之聚矽氧橡膠等橡膠、合成樹脂之海綿、發泡體、不織布、毛氈等。
於上述說明中,大致筒狀之構件具有同一中心軸地呈同軸狀配置係為了使濾心2小型而最有效、合理且較佳之形態。
其次,對圖14(A)、(B)所示之環狀殼體208進行說明。由於在粉體濾材102之下游側以內置於環狀殼體208之方式配置有離子交換體203,故而原水由粉體濾材102整流之後,可與離子交換體203之整體均勻地接觸,對原水中之特定之離子(溶解性鉛等重金屬離子等)進行離子交換而將其去除。
環狀殼體208係由作為上游側之開放之底面24、具有開口部23之上表面25、內筒26及外筒27構成且呈大致圓筒狀之形狀。環狀殼體208係為了能夠廉價地製作,且能夠將離子交換體203順暢地壓縮插入、組裝,且進而具有即便壓縮插入亦不產生形狀變形之剛性,較佳為合成樹脂之成形品。作為合成樹脂材質,可使用聚丙烯、ABS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聚縮醛、聚苯乙烯、AS樹脂(丙烯腈苯乙烯樹脂)、聚碳酸酯、丙烯酸系樹脂、聚乙烯等。
又,粉體濾材102之軸向長度(L)相對於過濾器本體82之主體部外徑(d)之比(L/d)為1.0~4.0,但於使濾心2為小型且實現充分之過濾能力之方面較佳。若L/d小於1.0,則濾心2之主 體部外徑變大而濾心2並不小型。又,若L/d大於4.0,則隨著濾心2主體部外徑(d)減少而粉體濾材102之通水方向之厚度變小,而無法獲得充分之過濾能力。
為了使離子交換體203能夠自環狀殼體208之底面24之開放部分插入,而上述開放部分之形狀較佳為呈與離子交換體形狀相同之環狀。為了確保離子交換體203中之通水面積,環狀殼體208之上表面25之開口部23理想的是於環狀殼體208之強度之容許範圍內具有儘可能大之開口面積。為了實現均勻之通水,開口部23之形狀較佳為將呈環狀之上表面25均等分割所得之複數個扇狀形狀,但亦可為多個圓形狀或方形狀之開口或橢圓狀形狀等其他形狀。
本實施形態之環狀殼體208之外筒27之下側外周面與上內蓋207之外肋33之內周面大致相同,係藉由將外肋33嵌合於環狀殼體208而固定。藉此,淨水與原水(未淨化之自來水)不會混合。
又,環狀殼體208之外筒27之上側外周面與下述之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外肋211之內周面大致相同,係藉由將外肋211嵌合於環狀殼體208而固定。藉此,淨水與原水(未淨化之自來水)不會混合。
又,於外筒27之外周面設置有凸邊部28。就於將環狀殼體208與上內蓋207、環狀殼體208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組裝時能夠定位之方面而言較佳。
環狀殼體208之材料既可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亦可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 藉由將尺寸精度較高之ABS樹脂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品質及製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離子交換體203較佳為具有離子交換能力之長條濾材呈層狀捲繞積層而成之環狀。尤其是,於離子交換體203為將片狀之長條濾材捲繞積層所得者以與其軸向垂直之剖面以既定之軸向厚度切割而製作之環狀的情形時,能夠廉價地製作,因而更佳。此外,例如,亦可為將並非長條而為短條狀等之相對較短之具有離子交換能力之濾材相連並呈層狀捲繞積層而成的環狀。又,亦可為將具有離子交換能力之纖維狀濾材僅壓縮成形為環狀之既定形狀而成者。
進而,離子交換體203係為了容易製作成呈層狀捲繞積層而成之環狀、且容易保持其形狀,較佳為該離子交換體203之徑向厚度ta相對於環狀殼體208內之離子交換體203之外徑do之比例ta/do滿足0.1~0.35之關係者。
具有離子交換能力之長條濾材較佳為將離子交換纖維薄片化所得者,但亦可為於不織布或毛氈等擔載具有離子交換能力之吸附劑而成者。離子交換纖維係於苯乙烯系、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酚系之高分子母體鍵結既定之官能基所得之纖維。為了獲得更高之性能,較佳為設為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之母體。作為既定之官能基,有磺酸、羧酸、三甲基銨、二甲基乙醇銨、二甲胺、聚胺、亞胺基二乙酸、胺基羧酸、多羧酸等。為了獲得更高之性能,較佳為設為磺酸、羧酸。作為具有離子交換能力之吸附劑,較佳為使用鋁矽酸鹽、磷酸鈣、碳酸鈣及鈦矽酸鹽等無機吸附劑、或離子交換樹脂、螯合樹脂等有機吸附劑。為了獲得更高之性能,較佳為使用鈦矽酸鹽、鋁矽酸鹽。長條濾材亦可將複數個濾材混合 而使用。例如,若使用將離子交換纖維與纖維狀活性碳混合而製成片狀之成形體,則可製成重金屬去除性能優異且三鹵甲烷或黴味等之去除性能亦提高的濾心。
對圖15所示之整流板202進行說明。由粉體濾材102淨化後之淨水通過內筒206之後,與環狀殼體208之內筒平面248接觸地於徑向上流動,並通過底面24,到達至離子交換體203。此處,整流板202係藉由配置於上表面246之複數個開口孔247而對流入之淨水施加適度之壓力損失,藉此,可於到達至離子交換體203之前更均勻地流動,而可使離子交換體203之過濾能力提高。
開口孔247係考慮使流入之淨水均勻地流動及壓力損失之平衡,較佳為孔徑為 0.5~ 3.0,且相對於上表面246之開口率為15~25%。
又,整流板202之材料既可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亦可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藉由將尺寸精度較高之ABS樹脂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品質及製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
圖2、12所示之過濾器本體82係於前端設置有原水進水口86,且於外周,自前端附近依序設置有小徑O形環87、淨水吐出口88、大徑O形環89、作為卡口機構之一對凸部91、92。
過濾器本體82之擴徑側開口,內部為雙重圓筒形,且於內側圓筒93插入有下述之連接帽104。內側圓筒93之內周側與淨水吐出口88連通,且內側圓筒93之外周側與原水進水口86連通。
過濾器本體82之材料既可為不鏽鋼、黃銅、青銅等 金屬,亦可為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但藉由將外觀良好之ABS樹脂或聚丙烯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外觀及製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
於圖13、18所示之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中央之開口125,將中空纖維膜捆紮並彎折成倒U字狀而成之中空纖維膜束105藉由澆鑄材料106而密封固定。於各中空纖維膜間及中空纖維膜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間填充澆鑄材料106,藉由該澆鑄材料固化而固定。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與下述連接帽104連結之前,藉由將澆鑄材料106切斷去除一部分,而中空纖維膜束105朝向連接帽104開口。較佳為對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內周面之一部分實施皺褶加工。防止澆鑄材料106自中空纖維膜殼體103剝離,於通水時,對澆鑄材料106施加因水壓所致之荷重,但由於沿著皺褶之凹凸於澆鑄材料106形成有凹凸,故而凹凸彼此卡住,因此,澆鑄材料106不會自中空纖維膜殼體103剝離、脫落。
作為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材料,較佳為與黏著劑之親和性良好之非晶性樹脂,若考慮安全性,則較佳為ABS樹脂或聚苯乙烯。
作為中空纖維膜束105,使用親水化之聚碸中空纖維膜。聚碸係生物學特性、耐熱性、耐化學品性等優異,作為淨水器用途而較佳。除了聚碸以外,亦可使用聚丙烯腈、聚苯碸、聚醚碸、聚乙烯、聚丙烯之中空纖維膜。亦可將材料不同之複數種中空纖維膜組合。若添加疏水性之聚乙烯或聚丙烯之中空纖維膜,則可效率良好地將混入至水中之空氣排出。中空纖維膜之孔徑為0.1~0.3μm,最適合於捕捉自來水中之雜質。中空纖維膜之外徑為 300~ 600μm,內徑為 180~340μm,膜厚為50~150μm,具有充分之強度。不會於製造中之彎折成U字狀之步驟、或壓入至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步驟中斷開。
由於將中空纖維膜束105之僅中空纖維膜之截面積設為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開口125之截面積之45~55%,故而具有較高之渾濁物過濾能力,可長期使用。若低於45%,則中空纖維膜之膜面積變小,又,若超過55%,則雜質不會完全繞入至密集之中空纖維膜束之內部,於任一情形時,渾濁物過濾能力均降低而無法長期使用。若中空纖維膜之外徑為 300~600μm,則具有強度並且足夠細,因此,可於較小之外殼中確保足夠大之膜面積。此亦成為發揮較高之渾濁物過濾能力之因素。
作為澆鑄材料(灌封材料)106,係將具有流動性之主劑與硬化劑混合而硬化之雙液混合型,可適當使用聚胺基甲酸酯或環氧樹脂等。利用離心法或靜置法等使該等固化即可。
於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藉由澆鑄材料106而密封固定之端部之外周側,設置有與下述連接帽104卡合之鍔部。
圖13、19(A)、(B)所示之連接帽104具有大筒131與小筒132,於大筒131之一端之內周側具有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連接之第1連接部135,且於小筒132之一端之外周側具有與過濾器本體82之內側圓筒93連接之第2連接部134。第1連接部135之內周係與上述之設置於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鍔部外周以不產生晃動之方式卡合。於卡合狀態下,自連接帽104側放上超音波焊接機之焊頭,一面加壓一面賦予振動能量,藉此,將連接帽104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焊接。作為焊接方式,可為對接接頭(Butt joint) 方式、階式接頭(Step joint)方式、剪切接頭(Share joint)方式、焊道接頭(Bead joint)方式等任一種方式,並無特別限定。連接帽104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亦可藉由嵌合而連結,而並非藉由超音波焊接連結。亦可於連接帽104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之間介置O形環等彈性構件。
於小筒132之第2連接部134之環狀槽裝配有O形環136。由於將連接帽104介隔O形環136而與過濾器本體82連接,故而淨水與原水(未淨化之自來水)不會混合。
作為連接帽104之材料,於藉由超音波焊接而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連結之情形時,使用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相同之材料。可使用成形時之尺寸精度較高之ABS樹脂、AS樹脂、聚縮醛、聚碳酸酯、聚苯乙烯。於藉由嵌合與中空纖維膜殼體103連結之情形時,使用相對柔軟之聚乙烯或聚丙烯。若為聚乙烯或聚丙烯,則底切部分之模具之強制脫模較容易,而模具製作費低廉。由於相對柔軟,故而製造時之嵌入較容易,而生產性提高。
又,於大筒131之外周面配設有突起244。由於可容易地將連接帽104之中心軸與過濾器本體82之中心軸對準,故而就提高組裝作業性之方面而言較佳。
其次,對淨水器1之設置進行說明。本發明之淨水器1並不特別限定設置場所,但若用作設置於櫥櫃之水槽之下方而使用之水槽下式淨水器,則能夠解決習知之問題而較有效。
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原水導入管7與淨水導出管8係連接於櫥櫃之淨水器用水栓(未圖示)。若使淨水器用水栓之柄轉動等而開栓,則自內置於淨水器用水栓之閥機構向原水導入管7供給 自來水。由淨水器1淨化後之淨水自淨水導出管8返回至淨水器用水栓,不通過閥機構而自淨水器用水栓之吐出口直接吐出。即,於較內置於淨水器用水栓之閥機構更靠下游側設置淨水器1,而於止水時不對淨水器1施加水壓。係所謂II型之淨水器。然而,本發明之淨水器1並不限定於II型。亦可用作於止水時對淨水器1施加水壓之所謂I型之淨水器。
其次,對淨水器1中之自來水之淨化進行說明。本發明之淨水器如圖3、圖12中箭頭所示,若打開淨水器用水栓(未圖示),則原水流入至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原水導入管7,並向濾心2之過濾器本體82之原水進水口86導入。此處,於濾心2未裝配於淨水器用過濾頭3時,止回閥213、止回閥214將流路關閉,因此,可防止因濾心2之裝配不完全而導致自來水冒出之問題。
若使淨水器用水栓(未圖示)之柄轉動等而開栓,則自來水經由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過濾頭連接部5之原水流路224而流入至濾心2之原水進水口86。自圓筒狀之粉體濾材102之外徑側朝向內徑側均勻地流動,將自來水中之游離殘留氯分解,同時將自來水中之揮發性有機物吸附去除。繼而,水到達至圓筒狀之粉體濾材102之內部之內筒206,水朝上方向流動,並通過整流板202,而到達至離子交換體203。水自離子交換體203之下側向上側流動,而將鉛成分去除。繼而,水自中空纖維膜束105之外徑側向內徑側流動,而將水中之雜質或細菌捕捉至中空纖維膜中。已通過中空纖維膜束105之淨水係自濾心2之淨水吐出口88吐出,並經由過濾頭連接部5之淨水流路225而自淨水器用水栓之吐出口直接吐出。使用者可獲得好喝且安全之淨水。
最後,對淨水器1之濾心2之更換進行說明。若將濾心2朝逆時針方向轉動90度,則藉由卡口機構而濾心2容易自淨水器用過濾頭3脫落。
繼而,將未使用之濾心2安裝至淨水器用過濾頭3。若將未使用之濾心2之前端插入至淨水器用過濾頭3,則濾心2之中心軸242自然地與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中心軸241一致。若於獲得到達至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觸感之後將未使用之濾心2朝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則可將未使用之濾心2確實地安裝至淨水器用過濾頭3。
<實施例>
實施例中所示之粒徑係使用雷射繞射式粒度分佈測量裝置(島津製作所製造、型式[SALD-3100])對純水中加入少量之試樣進行攪拌所得者之一部分進行測量所得。於裝置試樣槽內始終進行攪拌,於自試樣槽循環至單元間之狀態下進行超音波處理1分鐘之後,測量粒度分佈。
(實施例1)
使用椰子殼活性碳作為粉體濾材。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50%之粒徑D50為197μm,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90%之粒徑D90為295μm,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10%之粒徑D10為141μm。將該活性碳填充至圖3之構造之濾心,測量以顯示流量3.5L/分通水時之壓力損失值(1)。其後,測量粉體濾材去除後之濾心之壓力損失值(2),並自壓力損失值(1)減去壓力損失值(2),而計算出粉體濾材部之壓力損失值(3)。粉體濾材部中之壓力損失成為非常小之結果。
(實施例2)
作為粉體濾材,使用如下椰子殼活性碳,即,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50%之粒徑D50為211μm,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90%之粒徑D90為319μm,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10%之粒徑D10為143μm,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測量壓力損失。壓力損失高於實施例1,但實用上不成問題。
(參考例1)
作為粉體濾材,使用如下椰子殼活性碳,即,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50%之粒徑D50為199μm,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90%之粒徑D90為319μm,體積之粒度分佈之累計值達到10%之粒徑D10為116μm,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測量壓力損失。壓力損失超過0.018MPa。
將實施例1、2、參考例1之粉體濾材之條件總結於表1中,將壓力損失值總結於表2中。若粉體濾材部之3.5L/分通水時之壓力損失值(3)為0.018MPa以下,則實用上不成問題。
其次,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淨水器用支架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如圖20所示,於櫥櫃之水槽下之空間之裏壁(未圖示)等,例如淨水器1之濾心2係自相對於其圓柱之中心軸垂直之方向固持於固持構件301,安裝並設置於淨水器用支架300。淨水器用支架300係由具有開口部312之2個固持構件301及固定於壁面之安裝構件302構成,利用上下2根固持構件301(第1固持部305、第2固持部306)保持圓柱狀之濾心2之外側。
圖21係表示如圖20般垂直安裝淨水器1時之淨水器用支架300的立體圖。固持構件301較佳為呈大致C字形狀,且固持構件301之內徑dh相對於圖24所示之濾心2之外徑df為0.9df以上且1df以下。若內徑dh為0.9df以上,則將濾心2卸除時能夠以適度之力卸除。若內徑dh為1df以下,則可防止濾心2之脫落。
又,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312之兩前端之間隔成為較圓柱狀之濾心2之直徑小之尺寸,開口部312之開口部前端319係為了提高插入性而成為前端展開之引導形狀,確保濾心2插入後之確實之裝配感。較佳為開口部前端319之開口部距離dp相對於圖24所示之濾心2之外徑df為0.7df以上且0.9df以下。若開口部距離dp為0.7以上,則將濾心2卸除時能夠以適度之力卸除。若開口部距離dp為0.9df以下,則可防止濾心2之脫落。又,於開口部前端319設置有加強肋318,於濾心2與開口部前端319接觸而施加力之情形時,可防止開口部前端319之變形或彎折。又,加強肋318亦作為使大致C字形狀之固持構件301將濾心2牢固地固持之強度提高用加強肋而提高效果。
於本實施例中,固持構件301與安裝構件302之卡止 部分別有2處,首先,於固持構件301設置有與安裝構件卡止之第1卡止部313,該第1卡止部313係位於配置於與開口部312之開口方向相同之第1中心軸314上之位置,朝向安裝構件302呈凸形狀,且其前端呈一對大致L字形狀。又,於安裝構件302設置有與該第1卡止部313嵌合之切口槽狀之第1被卡止部322。進而,於固持構件301設置有第2卡止部316,該第2卡止部316為與第1卡止部313相同之形狀,且配置於與開口部312之開口方向不同之第2中心軸317上。又,同樣地,於安裝構件302設置有與該第2卡止部316嵌合之切口槽狀之第2被卡止部323。
位於上側之第1固持部305係使呈一對大致L字形狀之第1卡止部313及第2卡止部316分別於安裝構件302之靠上方嵌合於位於安裝構件302之切口槽狀之第1被卡止部322及第2被卡止部323,而卡合於安裝構件302。位於下側之第2固持部306亦同樣地,使呈一對大致L字形狀之2處卡止部於安裝構件302之靠下方嵌合於位於安裝構件302之2處切口槽狀之被卡止部,而卡合於安裝構件302。安裝構件302係利用2根螺絲304緊固固定於壁面。如此,固持構件301與安裝構件302係利用2處卡止部而卡合,藉此,該2個零件不晃動地穩定地固定,於通常時可將濾心2牢固地保持,又,於濾心2更換時可容易地進行裝卸。再者,固持構件301與安裝構件302之固定亦可為螺釘緊固或爪嵌合,不論為何種手段。
圓柱狀之濾心2係自2個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312插入,而相互之形狀彼此確切地一致,可藉由固持構件之彈性力而不鬆弛且確實地固持。又,圖22所示之第1固持部305與第2固 持部306之外側端彼此之距離D理想的是相對於圖24所示之濾心2之全長Lf為0.35Lf以上且0.9Lf以下。若距離D為0.35Lf以上,則即便為全長較長之濾心,亦可穩定地固持,若距離D為0.9Lf以下,則即便於濾心於其長度方向上移動之情形時,亦可防止濾心2之脫落。再者,若固持構件301之固持濾心之部分之寬度足夠寬,則亦可為如下形態,即,僅將1個固持構件301卡合於安裝構件302,而僅藉由1個固持構件301固持濾心2。
於圖20、21之實施形態中,濾心2相對於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之插入方向為相對於壁面垂直之方向,故而即便安裝於櫥櫃水槽下部之有限空間之裏側壁,亦能夠將手筆直地插入而容易地裝卸濾心2。
固持構件301或安裝構件302之材質可使用ABS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樹脂或不鏽鋼、黃銅、青銅等金屬。該等之中,藉由將外觀良好之ABS樹脂或聚丙烯射出成形而進行製造,於外觀及製造成本方面具有優點,且有濾心2之裝卸變得容易之優點。
圖22係設置於櫥櫃之水槽下之收納空間之右上角部(未圖示)之一例之立體圖。藉由使淨水器用支架300之左右反轉,而亦可設置於櫥櫃水槽下之收納空間之左上角部(未圖示)。相對於圖20之濾心2之垂直設置,濾心2係水平地設置。濾心2相對於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312之插入方向與相對於壁面垂直之方向所成的角度(銳角)較佳為10度以上且90度以下。若角度為10度以上,則即便於例如在固持構件301之正面方向上存在障礙物之情形、或櫥櫃之水槽下之收納空間之右上角部或左上角部較窄之情形 等無法於橫向上裝卸濾心2之情形時,亦可自避開櫥櫃之水槽之傾斜方向更換濾心2。又,濾心2之插入方向由於沿著壁面之方向成為角度變為最大之方向,故而自然地角度成為90度以下。又,由於濾心2之重量朝下方向作用,故而與垂直安裝之情形相比能夠以較小之力卸除。又,濾心2之卸除力F較佳為相對於滿水時之濾心之重量M千克為0.5M千克重以上且2.0M千克重以下。若卸除力F為0.5M千克重以上,則可防止濾心2之脫落。若卸除力F為2.0M千克重以下,則將濾心2卸除時能夠以適度之力卸除。
於圖22之形態中,固持構件301係以濾心2相對於開口部312之插入方向相對於與壁面垂直之方向而向下45度的方式安裝於安裝構件302。
圖23係將固持構件301以濾心2相對於開口部312之插入方向相對於與壁面垂直之方向而向下45度的方式安裝之情形之側視圖。以下,將固持構件301固持有濾心2之狀態下的濾心2之圓柱之中心軸所朝之方向設為中心軸方向,並將圖20、21之實施形態中之固持構件301相對於安裝構件302卡合之方向設為第1方向而進行說明。固持構件301相對於安裝構件302於與第1方向使中心軸方向反轉後之第2方向上卡合而安裝。固持構件301之第1卡止部313朝向斜上方地卡合於安裝構件302之第2被卡止部323,第2卡止部316係朝向水平且以相對於壁面垂直地安裝之方式卡合於安裝構件302之第1被卡止部322。由於第1卡止部313配置於與開口部312之開口方向相同之第1中心軸314上,故而根據該卡合之方式,可使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312之開口方向傾斜向下。如此一來,僅藉由相對於安裝構件302使固持構件301之卡 合方向反轉,便可以第1中心軸314與第2中心軸317之角度差之量變更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312之開口方向相對於壁面之角度。即,淨水器用支架300根據安裝部位而可將相對於壁之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312之開口方向角度變更為2種,其結果,可容易地更換濾心2。
再者,當然,固持構件301之第1卡止部313、第2卡止部316、及安裝構件302之第1被卡止部322、第2被卡止部323成為如下形狀,即,於固持構件301相對於安裝構件302於第1方向上卡合時,第1卡止部313與第1被卡止部322能夠卡合,且第2卡止部316與第2被卡止部323能夠卡合,於固持構件301相對於安裝構件302於第2方向上卡合時,第1卡止部313與第2被卡止部323能夠卡合,且第2卡止部316與第1被卡止部322能夠卡合。又,亦可為第1卡止部313、第2卡止部316為切口槽狀,且第1被卡止部322、第2被卡止部323為凸形狀。
再者,若固持構件301與安裝構件302利用2處卡止部卡合,則該2個零件穩定地固定,但為了進一步增加穩定度,亦可於第1卡止部與第2卡止部之間設置另外之卡止部,於第1被卡止部與第2被卡止部之間設置另外之被卡止部,且能夠將其等卡合。
圖25係表示將固持構件301組裝至安裝構件302之方法之一例的立體圖。如圖25所示,自安裝構件302之長度方向外側安裝固持構件301。此時,固持構件301之加強肋315越過安裝構件302之安裝肋324。藉此,獲得固持構件301到達至安裝構件302之觸感之後,可確實地安裝,從而固持構件301不會容易地自安裝構件302脫落。
又,為了作業性更佳地進行水槽下之空間內之濾心之更換作業,於第1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的濾心2相對於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312之插入方向與於第2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的濾心2相對於固持構件301之開口部312之插入方向所成的角度(銳角)較佳為10度以上且90度以下。若角度為10度以上,則可充分改變濾心2之插入方向,因此,例如,即便於在第1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因櫥櫃水槽下部之收納空間內之障礙物而導致無法將濾心插入的情形時,亦可藉由在第2方向上卡合而避開障礙物將濾心2插入。又,由於多數情況下使濾心2之插入方向相對於櫥櫃水槽下之壁面垂直,故而例如於在第1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使濾心2之插入方向相對於壁面垂直的情形時,自然地於第2方向上卡合之狀態下之濾心2之插入方向係沿著壁面之方向成為角度變為最大之方向,因此,角度較佳為90度以下。由於多數情況下將收納物置於櫥櫃水槽下部之收納部之下方向,故而角度更佳為60度以下。
又,固持構件301具有於徑向上突出之複數個加強肋315。位於2部位之凸形狀之外側且抵接於安裝構件302之加強肋315係由於使大致C字形狀之固持構件301將濾心2牢固地固持,故而亦作為固持構件根部之強度提高用加強肋而提高效果。
進而,若於安裝構件302設置2處等之開口孔,並使束緊帶或面扣結件或束緊用繩等穿過上述開口孔而纏繞至濾心進行捆綁,則可更確實地保持固定濾心2。
將淨水器用支架300之安裝構件固定於水槽下之空間之壁之手段可為螺絲緊固,亦可為強力雙面膠帶,不論為何種手段。
最後,對淨水器1之濾心2之更換方法之一例進行說明。於本發明之淨水器之濾心裝卸時,若使濾心2向逆時針方向轉動90度,則藉由卡口機構而濾心2容易自淨水器用過濾頭3脫落。
繼而,將未使用之濾心2安裝至淨水器用過濾頭3。若將未使用之濾心2之前端插入至淨水器用過濾頭3,則濾心2之中心軸自然地與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中心軸一致。若於獲得到達至淨水器用過濾頭3之觸感後,將未使用之濾心2向順時針方向轉動90度,則可將未使用之濾心2確實地安裝於淨水器用過濾頭3。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6年11月30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16-232255、2017年2月15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17-025880、2017年6月2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17-121224者,其內容係以參照之形式併入於本文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自來水淨化之淨水器,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設置於水槽之旁邊或下方之空間之水槽下式淨水器,但可應用於壁掛式淨水器、立式淨水器等所有淨水器。並不限定於水槽下式淨水器。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使自來水淨化之淨水器設置於櫥櫃之水槽下之空間等的支架,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水槽下式淨水器用支架,但可應用於壁掛式淨水器、立式淨水器等所有淨水器。並不限定於水槽下式淨水器。

Claims (3)

  1. 一種淨水器用濾心,其具備:筒狀之過濾器本體,其設置有原水進水口及淨水吐出口;及筒狀之粉體濾材模組與筒狀之中空纖維膜模組,其等呈同軸狀地收納於上述過濾器本體內,且上述粉體濾材模組收納有粉體濾材,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收納有中空纖維膜;該淨水器用濾心為如下構造,即,自上述原水進水口進入之水依序通過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內部、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之內部,自上述淨水吐出口流出,上述粉體濾材模組具備:外筒,其不供上述粉體濾材通過而供水通過;內筒,其配設於上述外筒之內側,且不供上述粉體濾材通過而供水通過;上內蓋,其與上述外筒之一端及上述內筒之一端液密地連接,將上述外筒之一端與上述內筒之一端之間之空間封閉,且形成有與上述內筒之內徑側之空間連通之開口;底蓋,其與上述外筒之另一端及上述內筒之另一端液密地連接,將上述外筒之一端與上述內筒之一端之間之空間及上述內筒之內徑側之空間封閉;及上述粉體濾材,其收納於由上述外筒、上述內筒、上述上內蓋及上述底蓋包圍之空間;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係其一端與上述淨水吐出口液密地連接,其另一端與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上述上內蓋直接或經由其他構件而液密地連接, 上述粉體濾材係按粒徑順序排列時之累計個數達到90%之粒徑D90、累計個數達到10%之粒徑D10、及累計個數達到50%之粒徑D50滿足0.5≦(D90-D10)/D50≦0.9。
  2. 如請求項1之淨水器用濾心,其中,上述原水進水口及上述淨水吐出口設置於上述過濾器本體之一端,將上述過濾器本體與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上述外筒之間隙、上述過濾器本體與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上述上內蓋之間隙、及上述過濾器本體與上述中空纖維膜模組之間隙相連,而形成有與上述原水進水口連通之通水路。
  3. 如請求項1或2之淨水器用濾心,其中,上述粉體濾材模組之底蓋兼作將與設置有上述原水進水口及上述淨水吐出口之上述過濾器本體之一端為相反側之另一端封閉的蓋。
TW106139805A 2016-11-30 2017-11-15 淨水器用濾心 TWI7339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2255 2016-11-30
JP2016232255 2016-11-30
JP2017025880A JP6819343B2 (ja) 2017-02-15 2017-02-15 浄水器用ホルダおよび浄水器
JP2017-025880 2017-02-15
JP2017121224A JP6911565B2 (ja) 2016-11-30 2017-06-21 浄水器
JP2017-121224 2017-06-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2863A true TW201822863A (zh) 2018-07-01
TWI733947B TWI733947B (zh) 2021-07-21

Family

ID=63639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9805A TWI733947B (zh) 2016-11-30 2017-11-15 淨水器用濾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2974B (zh)
TW (1) TWI7339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3953B2 (ja) * 2019-12-10 2023-10-02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の取り付け構造、キャップ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KR20220099756A (ko) * 2021-01-07 2022-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워터 디스펜싱 장치용 필터모듈
KR20220102309A (ko) * 2021-01-13 2022-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워터 디스펜싱 장치용 필터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8504B1 (en) * 2000-11-06 2002-04-09 Alticor Inc. Carbon block water filter
JP2004050083A (ja) * 2002-07-22 2004-02-1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浄水器
US8007671B2 (en) * 2005-08-15 2011-08-30 Streamline Capital, Inc. Microfiltration devices
JP5208580B2 (ja) * 2008-05-26 2013-06-12 三菱レイヨン・クリンスイ株式会社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浄水器
JP2010104974A (ja) * 2008-09-30 2010-05-13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水処理器用フィルター
JP2010162497A (ja) * 2009-01-16 2010-07-29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
CN105728711B (zh) * 2009-08-05 2019-04-19 霍加纳斯股份有限公司 可透多孔复合材料
JP5728801B2 (ja) * 2009-09-16 2015-06-03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浄水器
JP5433704B2 (ja) * 2010-09-08 2014-03-0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
CN201969497U (zh) * 2010-12-17 2011-09-14 厦门市易洁卫浴有限公司 多功能集成滤芯
US10434473B2 (en) * 2012-02-29 2019-10-0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Filtration device
CN104010966B (zh) * 2012-07-26 2016-01-06 托客乐思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活性炭或活性炭用原料的管状碳质材料、管状碳质材料组件、过滤筒、净水器、水龙头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3947B (zh) 2021-07-21
CN109982974B (zh) 2021-10-29
CN109982974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40239B2 (ja) 浄水器用フィルタカートリッジ
JP6131478B2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
TWI549735B (zh) 淨水濾心以及淨水器
JPWO2016056594A1 (ja) 浄水器
TW201822863A (zh) 淨水器、淨水器用支架及淨水器用濾心
JP2011098345A (ja) フィルター組立体
JP2006095510A (ja) 浄水器
WO2009117861A1 (zh) 用于水族养殖箱的液体过滤方法及装置
JP2016163876A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
JP6669579B2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
JP6225134B2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水栓
TWI769858B (zh) 淨水器用支架及淨水器
WO2019096231A1 (zh) 净化滤芯及净水杯
JP5426838B2 (ja) 流し台
JP6863272B2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
JP5115485B2 (ja) 水処理カートリッジ
JP5208580B2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浄水器
TWI295583B (en) Water purifier
JP5601544B2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を備えている水栓
JP2004305796A (ja) 浄水器
JP5081749B2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
JP5081750B2 (ja) 浄水器用カートリッジ
JP6186021B2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水栓
WO2018008731A1 (ja) 浄水ボト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ウォーターサーバー
JP5099052B2 (ja) カートリッ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