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9527A - 分歧總管裝置 - Google Patents

分歧總管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9527A
TW201809527A TW106123958A TW106123958A TW201809527A TW 201809527 A TW201809527 A TW 201809527A TW 106123958 A TW106123958 A TW 106123958A TW 106123958 A TW106123958 A TW 106123958A TW 201809527 A TW201809527 A TW 2018095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block
manifold
port
diverg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3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9862B (zh
Inventor
佐佐木秀雄
郡司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Sm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9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9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8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2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 F16L41/03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comprising junction pieces for four or more pip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02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screw-spind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03Housing formed from a plurality of the same valv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2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 F16L41/025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with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 F24D3/1058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disposition of pipes and pipe connections
    • F24D3/1066Distributors for heating liquids
    • F24D3/1075Built up from modu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9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分歧總管裝置(10A),其包括耦合成一排的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在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中,分支埠(36)的軸線(Ax2)係與朝垂直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相耦合之耦合方向的方向偏離主埠(34)的軸線(Ax1)。該等複數個分歧總管區塊(12)經組配成相鄰之分歧總管區塊(12)之其中一者係相對另一者朝垂直該分支埠(36)軸向及該耦合方向的方向倒轉180°的狀態。

Description

分歧總管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分歧總管裝置,該分歧總管置具有耦合成一直線之複數分歧總管區塊。
目前已廣泛使用分歧總管裝置,該分歧總管裝置使如水之流體的流動得以分流或匯合。例如,日本特開平專利公報第2007-056975號揭示一種分歧總管裝置,其包括母管及與該母管一體成形的複數歧管(branch pipe)。該些歧管的軸線係垂直於該母管的軸線,且排成一直線。為了將分支管件(branch tube)連接於該些歧管,連接構件(管配接器)係分別設在從該歧管突出的歧管突出端上。
然而,在例如日本特開平專利公報第2007-056975號的習知技術中,由於該複數歧管的軸線與該母管的軸線垂直,且該些歧管排成一直線,故在使該分支管件接合/脫離各歧管的連接構件之時,相鄰之管件有可能相互干涉。因該此,有可能無法進行分支管件與連接構件的接合作業/分離作業。
本發明係考量上述問題,且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分歧總管裝置,其可進行分支管件與連接構件的接合作業/分離作業。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的分歧總管裝置,係包括:複數個分歧總管區塊,係耦合成一直線;以及複數個連接構件,係設於各該分歧總管區塊之外表面上。複數個分支管件係可接合且可脫離該連接構件。各該分歧總管區塊係包含:主埠,係作為流體之通道,該主埠係沿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相耦合的耦合方向延伸穿過該分歧總管區塊;及分支埠,係開通於該分歧總管區塊之外表面上。該分支埠係配置置成令接合該些連接構件的各該分支管件的內孔連通該主埠。各該分歧總管區塊之分支埠的軸線係朝垂直於該耦合方向偏離該主埠的軸線;以及在相鄰的該分歧總管區塊之其中一者係相對另一者朝垂直該分支埠之軸向及該耦合方向的方向倒轉180°的狀態下,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係相耦合配置。
在該結構中,在相鄰分歧總管區塊中之其中一者與另一者朝一垂直該分支埠之軸向及該耦合方向的方向倒轉180°的狀態下,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耦合在一起。因此,設在相鄰分歧總管區塊上的該些連接構件可用交錯圖案定位。因此,可有效地進行該些分支管件與該些連接構件的接合/分離作業。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各該連接構件係設在各該分歧總管區塊上。
在該結構中,由於所有該連接構件可排成交錯圖案,可更有效地進行該些管件與該些連接構件的接合/分離作業。
該分歧總管裝置更可包括:兩個主配接器,其設置係用以於該耦合方向之兩側夾固已相耦合的該些分歧總管區塊,主管件係可接合及可脫離該主配接器,其中,該主埠係連通用以接合該些主配接器的各該主管件的內孔。
在該結構中,流體可從該主管件流入該主埠,且可從該主埠外流至該主管件。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各該分歧總管區塊更可包括:內管,係具有作為該主埠之內孔;外管,係環設於該內管上,且於該耦合方向的兩側上延伸超過該內管;以及內連結部,其配置係用以連結該內管與該外管。該分歧總管裝置更包括套入相鄰的該外管中的耦合管,且該耦合管之配置係令相鄰的該內管的內孔相互連通。
在該結構中,藉由該耦合管,可使相鄰之該分歧總管區塊的主埠可靠地相互連通。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各該分歧總管區塊更可包括:矩形環狀外框,係環設於該外管上且成為該分歧總管區塊之外表面;及外連結部,其配置係用以連結該外管與該外框。
在該結構中,該些分歧總管區塊的結構係可簡化,且可輕易地將該連接構件安裝於該外框之外表面 上。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該分歧總管裝置更可包括:螺紋構件,其配置係使該連接構件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上;以及固定構件,其配置係用以插設於該外框與該外管之間。複數螺紋插孔,係形成於該連接構件上,且該螺紋構件可插入該些螺紋插孔中。複數貫穿孔,係形成於該外框上,且該螺紋構件係插入該些貫穿孔中。複數接合孔,係形成於該固定構件上,使該螺紋構件螺接該些接合孔;該連接構件與該固定構件可替換為具有不同之該螺紋插孔之間距的複數類型之連接構件及複數類型之固定構件,其具有該接合孔,其間距係對應該螺紋插孔之間距。各該貫穿孔具有尺寸構成,以連通該複數類型的連接構件之螺紋插孔及複數類型的接合孔。
在該結構中,可使該等複數類型連接構件接合至該些分歧總管區塊。此外,例如,在一分歧總管裝置上可混合裝設該些複數類型連接構件。因此,可改善該分歧總管裝置的設計彈性。
該分歧總管裝置更可包括:腳部,其配置係用以支撐該相耦合之分歧總管區塊,其中,該腳部係接合於該分歧總管區塊的另一外表面上,該另一外表面係不同於用以設置該連接構件的該外表面。
在該結構中,可利用該腳部穩定地安裝該分歧總管裝置。此外,甚至在耦合分歧總管區塊的數量很多的情形下,可抑制該分歧總管裝置因自身重量而下垂。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朝該耦合方向開通的切口係形成於各該分歧總管區塊之外表面上;相鄰的該分歧總管區塊的切口係相互連接以形成安裝孔;及該腳部具有一軸桿,其配置係可接合及可脫離該安裝孔。
在該結構中,可輕易地使該腳部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上及使該腳部脫離該分歧總管區塊。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該連接構件可包括分支配接器及一配置係可耦合該分支配接器與該分歧總管區塊的連接構件主體。該分支管件可接合及脫離該分支配接器。
在該結構中,可輕易用另一連接構件取代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的連接構件。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該連接構件主體可包括流率調節閥、止擋閥及流率計之至少其中一者。
在該結構中,可減少該分歧總管裝置的尺寸,且可改善該分歧總管裝置的設計自由度。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該連接構件主體可包括一具有流體通道的耦合區塊,以令該分支配接器的內孔與該分支埠相連通,且該流體通道包含:第一連通埠,係開通於該耦合區塊之第一外表面上,且連通該分支埠;以及第二連通埠,係開通於垂直於該第一外表面延伸之第二外表面上,且連通該分支配接器之內孔。
在該結構中,可輕易改變該分支配接器之開孔相對於該分歧總管區塊的定向。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該連接構件主體可包括中間區塊,係設在該分歧總管區塊之外表面上;及第一開關閥與第二開關閥,係設在該中間區塊上。該中間區塊可包含:中間通道,係連通該分支配接器之內孔;第一中間連通埠,其配置係令該分支埠與該中間通道相連通;及第二中間連通埠,係連通該中間通道。不同於流過該分支埠之流體的流體係流過該第二中間連通埠。該第一開關閥之配置係用以打開及關閉該第一中間連通埠;及該第二開關閥之配置係用以打開及關閉該第二中間連通埠。
在該結構中,例如,兩種流體可選擇性地流過該分支管件。
該分歧總管裝置更可包括:第一單元,其配置係使一流體供應源所供應的流體分歧流入複數個通道,且將該流體導引至複數個流體供應目標;以及第二單元,其配置係使該些流體供應目標所採用之該流體匯合,且將該流體導引至該流體供應源。可藉由耦合該些具有該連接構件的分歧總管區塊,以形成該第一單元與該第二單元。
在此情形下,用簡單的結構,該流體供應源所供應的流體可通過該第一單元、該複數流體供應目標及該第二單元而再回流到該流體供應源。
在該分歧總管裝置中,藉由將該些分歧總管區塊相耦合,以一併提供該第一單元與該第二單元;以及一關閉構件,係設於該第一單元與該第二單元之間,其 配置係用以阻斷相鄰之該分歧總管區塊之主埠之間的連通。
在該結構中,例如,可提供該第一單元以供應流體至預定的流體供應目標,且可在該些分歧總管區塊的耦合方向一併提供該第二單元,以導引用於該流體供應目標之流體。
該分歧總管裝置更可包括:一指示構件,係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上,以標示該關閉構件的位置。
在該結構中,由於可利用該指示構件指出該關閉構件的位置,故可輕易地辨識出該第一單元與該第二單元的交界處。
該分歧總管裝置更可包括:一固定構件,其配置係使相耦合之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固定至一用以安裝該分歧總管裝置的安裝位置上;及該固定構件係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的另一外表面上,該另一外表面係不同於用以設置該連接構件的外表面。
在該結構中,能可靠地將該分歧總管裝置固定至該安裝位置上。
在本發明中,由於設於相鄰之分歧總管區塊上的該些連接構件可採用交錯圖案定位,故可有效地進行該些分支管件與該些連接構件的接合及脫離作業。
藉由採用以舉例說明之方式呈現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附圖,以更明確地描述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它目地、特徵及優點。
10A-10F‧‧‧分歧總管裝置
12‧‧‧分歧總管區塊
14‧‧‧耦合管
14a‧‧‧內孔
16‧‧‧端板
20‧‧‧固持構件
22‧‧‧內管
24‧‧‧支管
26‧‧‧外管
28‧‧‧矩形環狀外框
28a‧‧‧第一壁
28b‧‧‧第二壁
28c‧‧‧第三壁
28d‧‧‧第四壁
29a至29d‧‧‧外表面
30‧‧‧內連結部
32‧‧‧外連結部
34‧‧‧主埠
36‧‧‧分支埠
36a‧‧‧開孔
38a至38d‧‧‧鼓起部
40‧‧‧插孔
44‧‧‧第一突出物
48‧‧‧壁部
50‧‧‧第二突出物
54‧‧‧凹槽
56、58‧‧‧貫穿孔
60‧‧‧固定板(固定構件)
61‧‧‧分支管件
62‧‧‧連接構件
64‧‧‧分支配接器
64a‧‧‧內孔
64b‧‧‧開孔
66‧‧‧分支配接器主體
68‧‧‧凸緣
69‧‧‧密封構件
70‧‧‧螺紋構件
72‧‧‧螺紋插孔
74‧‧‧接合孔
76‧‧‧固定孔
78‧‧‧切口
80‧‧‧安裝孔
82‧‧‧腳部
84‧‧‧平板
86‧‧‧軸桿
88‧‧‧棘爪
90‧‧‧凹部
92‧‧‧錐形表面
94‧‧‧密封構件
98‧‧‧主配接器
98a‧‧‧內孔
99‧‧‧主管件
100‧‧‧長孔
102‧‧‧底板
106‧‧‧桿體
108‧‧‧螺帽構件
110、190‧‧‧連接構件
111、191‧‧‧連接構件主體
112‧‧‧流率調節閥
112a、114a‧‧‧流體通道
114‧‧‧流率計
120‧‧‧閥體
122‧‧‧閥機構
124‧‧‧閥支撐件
126‧‧‧第一主體
128‧‧‧第二主體
130‧‧‧第一接合表面
132‧‧‧第一埠
134‧‧‧第二接合表面
136‧‧‧第二埠
138‧‧‧密封構件
140‧‧‧螺紋構件
142‧‧‧螺紋插孔
144、146‧‧‧孔洞
148‧‧‧閥座
150‧‧‧閥塞
152‧‧‧軸桿
154‧‧‧操作部件
156‧‧‧螺紋構件
158‧‧‧螺紋插孔
160‧‧‧第一孔
162‧‧‧第二孔
164、166‧‧‧密封構件
168‧‧‧主體
170‧‧‧流率計主體
172、174‧‧‧密封構件
176‧‧‧顯示單元
178‧‧‧螺紋構件
180‧‧‧接合孔
182‧‧‧固定板(固定構件)
192‧‧‧耦合區塊
192a‧‧‧流體通道
194‧‧‧第一接合表面(第一外表面)
196‧‧‧第一連通埠
198‧‧‧第二接合表面(第二外表面)
200‧‧‧第二連通埠
202、204‧‧‧密封構件
206、250、254‧‧‧螺紋構件
208、252、256、280‧‧‧螺紋插孔
210‧‧‧接合孔
212‧‧‧固定板(固定構件)
220‧‧‧連接構件
221‧‧‧連接構件主體
222‧‧‧中間區塊
224‧‧‧第一開關閥
226‧‧‧第二開關閥
228‧‧‧中間通道
230‧‧‧第一入口(第一中間連通埠)
232‧‧‧第二入口(第二中間連通埠)
240‧‧‧栓塞
242、244‧‧‧密封構件
246‧‧‧第一孔
248‧‧‧第二孔
258‧‧‧螺紋構件
260‧‧‧螺紋孔
264‧‧‧連接器
268‧‧‧閥體
270‧‧‧外端區塊
272‧‧‧內端區塊
274‧‧‧活塞
276‧‧‧桿體
278‧‧‧閥塞
282‧‧‧第一腔室
284‧‧‧第二腔室
286‧‧‧排氣埠
288‧‧‧驅動埠
290‧‧‧配件
290a‧‧‧內孔
302‧‧‧第一閥座
304‧‧‧閥體
306‧‧‧外端區塊
308‧‧‧內端區塊
310‧‧‧活塞
312‧‧‧桿體
314‧‧‧閥塞
316‧‧‧螺紋插孔
318‧‧‧第一腔室
320‧‧‧第二腔室
322‧‧‧驅動埠
324‧‧‧排氣埠
326‧‧‧配件
326a‧‧‧內孔
338‧‧‧第二閥座
340、342‧‧‧接合孔
344‧‧‧固定板(固定構件)
360‧‧‧流體流動系統
362‧‧‧第一單元
364‧‧‧第二單元
366‧‧‧第一流體供應源
368、376‧‧‧主管件
370‧‧‧分支管件
371‧‧‧分支管件
372、373‧‧‧流體供應目標
374‧‧‧分支管件
375‧‧‧分支管件
378‧‧‧第二流體供應源
380‧‧‧入口管
382‧‧‧排放管件
384‧‧‧排放部件
386、388‧‧‧連接構件
387、389‧‧‧連接構件主體
390‧‧‧止擋閥
390a‧‧‧流體通道
392‧‧‧螺紋構件
394‧‧‧第一埠
396‧‧‧第二埠
398‧‧‧閥體
400‧‧‧閥塞
402‧‧‧操作部件
404、405‧‧‧密封構件
406‧‧‧貫穿孔
408‧‧‧軸桿
410‧‧‧螺紋構件
412‧‧‧密封構件
414‧‧‧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群組
416‧‧‧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群組
418‧‧‧端板
420、422、538‧‧‧連接構件
421、423‧‧‧連接構件主體
424‧‧‧螺紋構件
425‧‧‧密封構件
426‧‧‧中間區塊
428‧‧‧第三開關閥
430‧‧‧第四開關閥
432‧‧‧中間通道
434‧‧‧第一出口(第一中間連通埠)
436‧‧‧第二出口(第二中間連通埠)
442、444、446‧‧‧密封構件
448‧‧‧閥體
450‧‧‧外端區塊
452‧‧‧內端區塊
454‧‧‧活塞
456‧‧‧桿體
458‧‧‧閥塞
460‧‧‧第一腔室
462‧‧‧第二腔室
464‧‧‧排氣埠
466‧‧‧驅動埠
468‧‧‧配件
468a‧‧‧內孔
470‧‧‧第三閥座
472‧‧‧閥體
474‧‧‧外端區塊
476‧‧‧內端區塊
478‧‧‧活塞
480‧‧‧桿體
482‧‧‧閥塞
484‧‧‧第一腔室
486‧‧‧第二腔室
488‧‧‧驅動埠
490‧‧‧排氣埠
492‧‧‧配件
492a‧‧‧內孔
494‧‧‧第四閥座
495‧‧‧螺紋插孔
496‧‧‧螺紋構件
498‧‧‧固定板(固定構件)
499‧‧‧接合孔
500‧‧‧螺紋構件
501‧‧‧螺紋插孔
502‧‧‧固定板(固定構件)
503‧‧‧接合孔
504、506、508‧‧‧螺紋構件
510、512‧‧‧密封構件
520‧‧‧流體流動系統
522‧‧‧第一單元
524‧‧‧第二單元
526‧‧‧流體供應源
528、536‧‧‧主管件
530‧‧‧分支管件
532‧‧‧流體供應目標
534‧‧‧分支管件
539‧‧‧連接構件主體
540‧‧‧螺紋構件
541‧‧‧密封構件
542‧‧‧關閉構件
544‧‧‧指示構件
550‧‧‧固定構件
552‧‧‧中央部
554‧‧‧第一台階
556‧‧‧第一延伸部
558‧‧‧第一端
560‧‧‧第二台階
562‧‧‧第二延伸部
564‧‧‧第二端
566‧‧‧中央孔
568‧‧‧第一安裝孔
570‧‧‧第二安裝孔
580‧‧‧第一單元
582‧‧‧第二單元
700‧‧‧安裝位置
L1-L8‧‧‧間距
Ax1、Ax2‧‧‧軸線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第2圖係為該分歧總管裝置的局部立體分解圖;第3A圖係為該分歧總管裝置的前視圖;第3B圖係為該分歧總管裝置的底視圖;第4圖係為沿第3B圖之剖線IV-IV的直向剖面視圖;第5A圖係為沿第3A圖之剖線VA-VA的橫向剖面圖;第5B圖係為沿著第3A圖之剖線VB-VB的橫向剖面圖;第6A圖係為第1圖之分歧總管區塊的立體透視圖;第6B圖係為該分歧總管區塊沿分支埠之軸線的局部剖面立體透視圖;第7A圖係為該分歧總管區塊沿垂直該分支埠之軸線之方向的局部剖面立體透視圖;第7B圖係為該分歧總管區塊的平面圖;第8圖係為第1圖所示的分歧總管區塊與連接構件的分解立體圖;第9A圖係為用以說明將固定板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的視圖;第9B圖係為用以說明將連接構件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的視圖;第10A圖係為第2圖之腳部的立體透視圖; 第10B圖係為該腳部的平面圖;第11圖係為用以說明將該腳部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的視圖;第12圖係為複數分支管件及兩個主管件連接該分歧總管裝置之立體透視圖;第13圖係為連接構件及一分歧總管區塊的第一修改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14圖係為第13圖所示之連接構件及分歧總管區塊的第一垂直剖面圖;第15圖係為第13圖所示之連接構件及分歧總管區塊的第二垂直剖面圖;第16圖係為用以說明第13圖所示之連接構件之作動視圖;第17圖係為該連接構件及該分歧總管區塊的第二修改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18圖係為第17圖所示之連接構件及分歧總管區塊的第一垂直剖面圖;第19圖係為第17圖所示之連接構件及分歧總管區塊的第二垂直剖面圖;第20圖係為該連接構件及該分歧總管區塊的第三修改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21圖係為第20圖所示之連接構件及分歧總管區塊的第一垂直剖面圖;第22圖係為第20圖所示之連接構件及分歧總管區塊 的第二垂直剖面圖;第23圖係為用以說明第20圖所示之連接構件之作動的視圖;第24圖係為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透視圖;第25圖係為第24圖所示之分歧總管裝置的平面圖;第26圖係為包括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流體流動系統之平面示意圖;第27圖係為第26圖所示之第一單元的立體透視圖;第28圖係為沿第27圖之剖線XXVIII-XXVIII的剖面圖;第29圖係為沿第27圖之剖線XXIX-XXIX的剖面圖;第30圖係為第26圖所示之第二單元的立體透視圖;第31圖係為第30圖之第二單元從另一角度觀看之立體圖;第32圖係為沿第30圖中之剖線XXXII-XXXII的剖面圖;第33圖係為沿第30圖中之剖線XXXIII-XXXIII的剖面圖;第34圖係為用於將連接構件連接至第33圖所示之分歧總管區塊的結構之剖面示意圖;第35圖係為用以說明第29圖所示之連接構件之作動視圖;第36圖係為用以說明第33圖所示之連接構件之作動 視圖;第37圖係為包括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之第四實施例的流體流動系統之平面示意圖;第38圖係為第37圖所示之分歧總管裝置的立體圖;第39圖係為第38圖所示之分歧總管裝置的分解透視圖;第40圖係為第37圖所示之分歧總管裝置之第一單元的連接構件與分歧總管區塊之剖面示意圖;第41圖係為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之第五實施例的立體圖;第42A圖係為第41圖所示之分歧總管裝置的底視圖;第42B圖係為固定構件的立體圖;第43圖係為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之第六實施例的立體圖;以及第44圖係為第43圖所示之分歧總管裝置的底視圖。
接下來,將參考附圖說明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係為藉由將複數分歧總管區塊耦合成一直線而組成的耦合結構體。各分歧總管區塊具有主埠與分支埠。該分歧總管裝置係使如水之流體的流動分流(分歧)或匯合。
在以下說明中,將該些分歧總管區塊耦合在一起的耦合方向係稱為X方向,且該X方向的其中一側係稱為X1方向,而該X方向的另一側則稱為X2方向。再 者,該分歧總管裝置垂直該X方向的寬度方向係稱為Y方向,具體地,該Y方向的其中一側係稱為Y1方向,而該Y方向的另一側則稱為Y2方向。此外,該分歧總管裝置垂直該X方向及Y方向的高度方向係稱為Z方向,具體地,該Z方向的其中一側係稱為Z1方向,而該Z方向的另一側則稱為Z2方向。
應注意,使用這些方向以便於解釋。當然,可使用具有任何取向(例如,上下顛倒的取向)的分歧總管裝置。
(第一實施例)
如第1至4圖所示,一分歧總管裝置10A包括耦合成一直線狀的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設在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中的複數耦合管14、從兩側夾住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以固定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的一對端板16、以及固設已耦合成直線狀之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的複數固持構件20。本發明之實施例係說明關於將六個分歧總管區塊12耦合成一排的示例。然而,該分歧總管裝置10A可包括將二至五個、七個或更多個的分歧總管區塊12耦合在一起。
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係具有相同的結構。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使用樹脂一體成形。應注意,該分歧總管區塊12可由除樹脂之外的材料製成,例如金屬。
如第4、5B至7A圖所示,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包括一柱狀內管22、從該內管22伸出的支管24、環設於該內管22四周的柱狀外管26、環設於該外管26四周 的矩形環狀外框28、連結該內管22與該外管26的內連結部30、以及連結該外管26與該外框28的外連結部32。
該內管22與該外管26沿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耦合方向(X方向)延伸,且呈現相互同軸。該內管22的內孔作為流體通道的主埠34。該支管24從該內管22伸出且穿過該外管26並延伸至該外框28(見第6B圖)。該支管24的內孔連通該主埠34且開通於該外框28的外表面29a上。該支管24的內孔作為該流體通道的分支埠36。
如第5A及7B圖所示,該分支埠36係沿垂直該主埠34之軸線Ax1的方向(Y方向)從該主埠34直線延伸。該分支埠36的軸線沒有與該主埠34之軸線Ax1交叉。亦即,該分支埠36的軸線Ax2於Z方向上偏離該主埠34的軸線Ax1。該分支埠36的通道橫截面之面積係小於該主埠34的通道橫截面之面積。
該外管26於X方向的兩側上延伸超過該內管22(見第4及6B圖)。如第5B及6B圖所示,該內連結部30沿垂直於該內管22之軸向的方向延伸,且連結至該支管24的外表面。該外連結部32沿垂直於該外管26之軸向的方向延伸,且連結至該支管24的外表面(見第7A圖)。該外管26在X方向上的長度係與該外框28在X方向上的長度大致相同(見第4圖)。
如第5B及6A圖所示,該外框28包括連結該支管24且沿垂直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耦合方向之方向(Z方向)延伸的第一壁28a、從該第一壁28a之其中一端 (在Z2方向之端)朝Y2方向延伸的第二壁28b、從該第二壁28b之延伸端朝該第一壁28a之另一端側(即該Z1方向)延伸的第三壁28c、以及連接該第三壁28c之延伸端與該第一壁28a之另一端(朝Z1方向之一端)的第四壁28d。
該第一壁28a與該第三壁28c在Y方向上係面對面,且該第二壁28b與該第四壁28d在Z方向上係面對面。此外,該第一壁28a與該第三壁28c在縱向(Z方向)上的長度係小於該第二壁28b與該第四壁28d在縱向(Y方向)的長度。
在第5B及第6A至7A圖中,一對鼓起部38a係設在該第二壁28b的內表面上。各該鼓起部38a係從該外連結部32沿X方向延伸至該第二壁28b的相對兩端。一對鼓起部38b係設在由該第二壁28b及該第三壁28c所形成的內部角落。各該鼓起部38b從該外連結部32沿X方向延伸至該第二壁28b的相對兩端。一對鼓起部38c係設在由該第三壁28c及該第四壁28d所形成的內部角落。各該鼓起部38c從該外連結部32沿X方向延伸到該第三壁28c的相對兩端。一對鼓起部38d係設在該第四壁28d的內表面上。各該鼓起部38d從該外連結部32沿X方向延伸到該第四壁28d的相對兩端。
該鼓起部38a與該鼓起部38d在該Y1方向偏離該內管22的位置上係面對面。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中形成四個插孔40(見第2及5B圖)。該插孔40從該鼓起部38a-38d於該X1方向上的端面延伸,且穿過該外連結部 32,而延伸至該鼓起部38a-38d於該X2方向上的端面。該固持構件20的桿體106能插入該插孔40。
如第5A及5B圖所示,四個插孔40之定位係與該主埠34的軸線Ax1呈等距,且繞著該主埠34的軸線以預定角度(90°)的等角間隔(angular interval)排設。亦即,四個插孔40對於該主埠34的軸線Ax1呈點對稱。各相鄰的插孔40的中心係間隔出相同的距離。
如第7A圖所示,第一突出物44係形成於該鼓起部38a面向該第一壁28a的平面上。該第一突出物44朝該第一壁28a(朝該Y1方向)突出。各該第一突出物44連結該第二壁28b與該外連結部32。該第一突出物44的突出端面與該第一壁28a分開。
一對壁部48係設在該鼓起部38a與該鼓起部38d之間。該對壁部48從該外連結部32朝該X方向的相對兩側延伸。該壁部48連結至該外管26的外周面。該第二突出物50形成於該壁部48面向該第二壁28b的表面上。該第二突出物50朝該第二壁28b(朝Z2方向)突出。該第二突出物50與該第一壁28a分開。具體地,該第二突出物50與該第一壁28a之間的距離係等於該第一突出物44與該第一壁28a之間的距離。
如第6A及7B圖所示,該分支埠36的開孔36a與沿該開孔36a邊緣的環形凹槽54係形成於該第一壁28a的外表面29a上。從該外表面29a在縱向上之中心朝該Z2方向偏離的位置上形成該分支埠36的開孔36a。兩個貫 穿孔56與兩個貫穿孔58係形成在該第一壁28a上。該貫穿孔56的形狀與該貫穿孔58的形狀互不相同。該些貫穿孔56,58係基於該分支埠36的軸線Ax2彼此呈點對稱。該貫穿孔58係大於該貫穿孔56。
如第8圖所示,連接構件62使用一對固定板(固定構件)60接合至該第一壁28a的外表面29a上。分支管件61(見第12圖)可連接至該連接構件62。如第5A及8圖所示,該連接構件62具有分支配接器64,其具有內孔64a,以令該分支埠36與該分支管件61的內孔相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包括插設該分支管件61的分支配接器主體66、以及設在該分支配接器主體66之其中一端上的矩形板狀凸緣68。
用於抑制流體洩漏至外部的密封構件69係設在該分支配接器64與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間。如第5B、8及9B圖所示,在該凸緣68的角落形成有四個螺紋插孔72。用於將該分支配接器64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的螺紋構件70係插入該螺紋插孔72。
如第8及9A圖所示,該對固定板60係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使該支管24在X方向上夾設在該對固定板60之間。該些固定板60插設在該第一壁28a與該第一突出物44之間及該第一壁28a與該第二突出物50之間。
各該固定板60係形成有兩個接合孔74。該接合孔74係在Z方向上互相分開一預定距離。該接合孔 74能鎖固該螺紋構件70。該些接合孔74的位置(間距L2)係對應(等於)該分支配接器64之螺紋插孔72的位置(間距L1)。各該固定板60係藉由切割出一半圓形製成,以免干涉該支管24。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該對固定板60接合至每一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該螺紋構件70係插入該分支配接器64的螺紋插孔72及貫穿孔56,58中。該螺紋構件70因而得以螺接該固定板60的接合孔74。因此,該連接構件62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見第8及9B圖)。
如第1、3B、5A及6A圖等所示,兩個固定孔76係分別形成在該第二壁28b的外表面29b、該第三壁28c的外表面29c及該第四壁28d的外表面29d上。這兩個固定孔76在縱向上互相隔開一預定距離。例如,該兩固定孔76係為一種孔洞,其用於將第42B圖所示之固定構件550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
該固定構件550係為一種構件,其用於將該分歧總管區塊12固定於一安裝位置700上(見第4圖),且該固定構件550的詳細結構將於後說明。在所繪示之實施例中,該固定構件550未固定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當然,該固定構件550可接合至本實施例的分歧總管區塊12上。
在第1及6A圖中,該第二壁28b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耦合方向(X方向)上的兩側均具有兩個半圓形切口78。這些切口78係具有相同的尺寸。形成於同一 側的兩個切口78係在該第二壁28b的縱向上互相隔開一預定距離。如同第二壁28b之方式,該第三壁28c與該第四壁28d均具有四個切口78。
由第1圖可知,當複數該分歧總管區塊12耦合在一起時,該相鄰的兩切口78連結(連接)在一起以形成一個圓形安裝孔80。如第2及3B圖所示,腳部82係接合至該安裝孔80中。亦即,每個腳部82接合在相鄰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五個腳部82接合至該些耦合成一排的分歧總管區塊12上。
如第10A及10B圖所示,該腳部82係由彈性材料製成,如橡膠。該腳部82包括朝一方向延伸的平板84、從該平板84突出的一對軸桿86、及棘爪88。兩個棘爪88係設在每個軸桿86的前端。該平板84上形成有複數個(如四個)凹部90。
該一對軸桿86係沿縱向排設於該平板84上。該些軸桿86係互相隔開一預定距離。該對棘爪88沿該平板84的橫向排設於每一軸桿86之前端的外表面上。每個棘爪88在接近該軸桿86的前端處係具有朝該軸桿86之軸線傾斜的錐形表面92。
藉由將複數個分歧總管區塊12耦合在一起後,再從外面將該軸桿86推入該安裝孔80,使該具有上述結構的腳部82能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在此情形下,各棘爪88的錐形表面92係接觸該安裝孔80的壁面,藉此,以該對棘爪88互相靠近的方式,使該軸桿86 彈性變形。因此,可平順地將該軸桿86插入該安裝孔80中。此外,當該軸桿86完全插入該安裝孔80時,該軸桿86係恢復原狀,且該對棘爪88會接觸該外框28的內表面(見第11圖)。於此結構中,可防止該軸桿86脫離該安裝孔80。
此外,為了將該腳部82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可預先安置該腳部82的軸桿86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切口78中,且在耦合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時,該軸桿86可夾設在相鄰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間。
例如,藉由將如平頭螺絲起子的工具插入形成於該腳部82上的凹部90中,且從該凹部90拉動該工具,能輕易移除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的腳部82。
如第4圖所示,該耦合管14具有圓柱狀。在該耦合管14的外表面上形成兩個環形凹槽。一環形密封構件94係設在該環形凹槽中。該耦合管14套入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管26的端處。亦即,在本實施例中,在中間位置的複數耦合管14係夾設在相鄰的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內管22之間。在此結構中,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的主埠34係透過該耦合管14的內孔14a相互連通。此外,於該耦合管14的呈現下,可抑制流體經由相鄰之分歧總管區塊12之間的空間洩漏至外部。
該兩耦合管14在X方向上的最外面位置上係套入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外管26中,且套入供該端板16用之主配接器98的內孔98a中。因此,可抑制流體經 由該主配接器98與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間的空間洩漏至外部。
如第1及4圖所示,該端板16係為矩形平板構件。該端板16的中央部分與該主配接器98裝設成一體。該主配接器98具有內孔98a,其藉由該耦合管14之內孔14a連通該主埠34。該主管件99可連接至該主配接器98。基板102藉由該固持構件20接合至每一端板16上。該基板102具有複數個(第1圖的示例為兩個)長孔100。用於使該基板102固定於該安裝位置700上的螺栓(未圖示)係插入該長孔100。
如第1及2圖所示,每一固持構件20具有一桿體106。該桿體106貫穿各該端板16的角落,且插入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插孔40中。於各該桿體106之整體長度外表面上形成公螺紋。該公螺紋係螺接一螺帽構件108的母螺紋,以向內鎖緊該對端板16。該公螺紋可僅形成在各該桿體106的兩端上。
在第1圖中,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藉由相鄰的分歧總管區塊12中之其中一者與相鄰分歧總管區塊12中之另一者沿垂直該分支埠36之軸向及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耦合方向之方向(Z方向)倒轉180°的方式,將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耦合在一起。此外,用以連接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分支配接器64之開孔64b係定向於Y1方向。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該分支埠36的軸線Ax2於垂直X方向的方向(Z方向)上偏離該主埠34的軸線 Ax1(見第5A圖)。因此,設在相鄰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的分支配接器64能採用交錯排列形式定位(見第1及3A圖)。於此結構中,如第12圖所示,可有效進行該分支管件61接合至該連接構件62之作業及該分支管件61脫離該連接構件62的作業。
再者,由於每一個分歧總管區塊12上係設有一連接構件62,故所有連接構件62能排成交錯圖案。因此,可更有效地進行該分支管件61接合/脫離該連接構件62的作業。
此外,在已耦合的分歧總管區塊12的兩端上設有兩個主配接器98以於耦合方向上夾持該分歧總管區塊12。該主管件99係可接合及脫離該主配接器98。該主管件99的內孔連通該主埠34。因此,該流體能從該主管件99流入該主埠34、或者該流體能自該主埠34流出至該主管件99。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該耦合管14套入相鄰的外管26中。相鄰的內管22的內孔係藉由該耦合管14相互連通。於此結構中,可藉由該耦合管14使相鄰的分歧總管區塊12的主埠34可靠地相互連通。
此外,於每一個分歧總管區塊12中,該矩形環狀外框28與該外管26係藉由該外連結部32連結在一起。因此,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結構係可簡化,且可在該外框28的外表面29a上輕易地裝設該連接構件62。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由於該腳部82接合 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可在該安裝位置700處穩定地安裝該分歧總管區塊12。事實上,當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數量很多時,已耦合的分歧總管區塊12於X方向上的中間部分係在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自身重量之影響下呈現下垂。即使在此情形下,利用該腳部82,可抑制該已耦合成直線狀的分歧總管區塊12(分歧總管裝置10A)下垂。
此外,例如,即使在使用者踩踏該分歧總管裝置10A的方式中,施予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負載能由該腳部82吸收。因此,可防止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脫離。
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上述結構。例如,如第13至16圖所示,可設置連接構件110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29a上,以取代該連接構件62。該連接構件110與該連接構件62的相同構件係採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第13圖所示,該連接構件110包括一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29a上的連接構件本體111、以及設在該連接構件本體111上的分支配接器64。該連接構件本體111包括流率調節閥112及設在該流率調節閥112上的流率計114。
如第14圖所示,該流率調節閥112包括一具有流體通道112a的閥本體120、設在該閥本體120上的閥機構122、以及支撐該閥機構122的閥支撐件124。該閥本體120包括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的大致矩形平行 六面體之第一本體126、以及一設在該第一本體126上的第二本體128。
該流體通道112a包括開通於用以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第一本體126之第一接合表面130上的第一埠132、以及開通於垂直該第一接合表面130延伸之第二接合表面134上的第二埠136。用於抑制流體洩漏至外部的環形密封構件138係設在該第一本體126與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間。
四個螺紋插孔142係於垂直該第一接合表面130的方向延伸穿過該第一本體126(見第15圖)。螺紋構件140能插入該四個螺紋插孔142中。在第15圖中,係顯示兩個螺紋插孔142。該第二本體128具有孔洞146。在該第二本體128係設在形成於該第一本體126上之孔洞144中的狀態下,該閥機構122能插入該孔洞146。
該閥機構122包括柱狀閥塞150、軸桿152、以及設在該軸桿152上的操作部件154。該閥塞150係設於該流體通道112a中,致使該閥塞150能位在形成於該第一本體126上的閥座148上。該軸桿152係朝遠離該閥座148的方向(朝Y1方向)從該閥塞150延伸。在該軸桿152的外周面上形成公螺紋。該操作部件154係藉由螺紋構件156固定至該軸桿152。
四個螺紋插孔158係形成於該閥支撐件124上。在該閥支撐件124設在該第二本體128上的狀態下,該螺紋插孔158連通該第一本體126的螺紋插孔142(見第 13及15圖)。相鄰的螺紋插孔158之間沿Z方向的距離(間距L3)不同於上述的間距L1。該閥支撐件124具有第一孔洞160與第二孔洞162。該閥塞150能插入該第一孔洞160中。該第二孔洞162連通該第一孔洞160,且該軸桿152係定位在該第二孔洞162中。母螺紋係形成於該第二孔洞162的壁面上。該軸桿152的公螺紋能螺接該第二孔洞162的母螺紋。
一環形密封構件164係設在該閥支撐件124與該閥塞150之間,以防止該流體流入該第二孔洞162中。環形密封構件166係設在該閥支撐件124與該第一本體126之間,以防止該流體洩漏至外部。
該流率計114包括一本體168及設在該本體168上的流率計本體170。一流體通道114a係形成於該本體168中以連通該流率調節閥112的流體通道112a與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環形密封構件172係設在該第一本體126與該本體168之間,以防止流體洩漏至外部。一環形密封構件174係設在該本體168與該分支配接器64之間,以防止該流體洩漏至外部。
該流率計本體170係包括顯示單元176,以顯示該流體流過該流體通道114a之流率。該流率計114之本體168與該分支配接器64係利用複數個(四個)螺紋構件178固定至該第一本體126上(見第15圖)。在第15圖中,顯示兩個螺紋構件178。
在該連接構件110中,關閉該流率調節閥 112之時,該閥塞150位在該閥座148上以中斷該分支埠36與該流率計114之流體通道114a之間的連通(見第14圖)。
打開該流率調節閥112之時,係轉動該操作部件154。因此,該軸桿152係相對該閥支撐件124朝該操作部件154位移。因此,該閥塞150與該閥座148分開,且該分支埠36與該流率計114之流體通道114a係相互連通的配置(見第16圖)。此時,藉由調節該操作部件154的旋轉量,可改變該閥塞150與該閥座148之間的距離,且相對應地增加/減少流體流過該閥塞150與該閥座148之間的空間的流率。
由第13及15圖可知,在該連接構件110中,該閥支撐件124的螺紋插孔158透過該第一本體126的螺紋插孔142與該外表面29a連通該貫穿孔56,58。在此方式中,一對固定板(固定構件)182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該對固定板(固定構件)182分別具有兩個接合孔180。插入該螺紋插孔158及該螺紋插孔142中的螺紋構件140能螺接該接合孔180。
亦即,該固定板182之兩個接合孔180的距離(間距L4)係與該閥支撐件124之螺紋插孔158的間距L3相同。該第一本體126之螺紋插孔142的間距係等於該間距L3。換言之,該流率調節閥112之螺紋插孔158及螺紋插孔142的位置係對應該固定板182之接合孔180的位置。
於此結構中,該螺紋插孔158與該接合孔 180能透過該貫穿孔56,58及該螺紋插孔142相互連通。於此方式中,藉由將該螺紋構件140插入該螺紋插孔158及該螺紋插孔142中且使該螺紋構件140螺接該固定板182之接合孔180,可輕易地將該連接構件110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例如,如第17至19圖所示,連接構件190可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29a上,以取代該連接構件62。該連接構件190與上述連接構件62,110相同的構件係採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第17圖所示,該連接構件190包括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29a的連接構件本體191、以及設在該連接構件本體191上的分支配接器64。該連接構件本體191包括一耦合區塊192及一設在該耦合區塊192上的流率計114。
如第18圖所示,該耦合區塊192包括一流體通道192a,以令該分支埠36與該流率計114之流體通道114a相互連通。該流體通道192a包括一第一連通埠196及第二連通埠200。該第一連通埠196係開通在用以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29a之該耦合區塊192的第一接合表面(第一外表面)194上,且連通該分支埠36。該第二連通埠200係開通在垂直該第一接合表面194延伸之該耦合區塊192之第二接合表面(第二外表面)198上,且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亦即,該分支埠36透過該 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與該流率計114的流體通道114a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
一環形密封構件202係設在該耦合區塊192與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間,以抑制流體洩漏到外部。一環形密封構件204係設在該耦合區塊192與該流率計114的本體168之間,以抑制該流體洩漏到外部。
四個螺紋插孔208穿過該耦合區塊192。該螺紋插孔208朝垂直該第一接合表面194的方向延伸,且螺紋構件206能插入該四個螺紋插孔208中(見第17及19圖)。在Z方向上,相鄰的螺紋插孔208的距離(間距L5)係不同於上述間距L1,L3。
在第17及19圖中,該耦合區塊192的螺紋插孔208連接該外表面29a的貫穿孔56,58。於此方式中,一對固定板(固定構件)212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在每一個固定板212上形成兩個接合孔210。插入該螺紋插孔208中的螺紋構件206能套入各該接合孔210中。亦即,每一個固定板212的兩個接合孔210間的距離(間距L6)係等於該耦合區塊192之螺紋插孔208間的間距L5。換言之,該耦合區塊192之螺紋插孔208的位置係對應該固定板212之接合孔210的位置。
於此結構中,該螺紋插孔208與該接合孔210能藉由該貫穿孔56,58相互連通。因此,藉由將該螺紋構件206插入該螺紋插孔208中且使該螺紋構件206螺接該固定板212之接合孔210,可輕易地將該連接構件190 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
再者,由於該連接構件190具有該耦合區塊192,可輕易地改變該分支配接器64之開孔64b相對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方位。換言之,該分支配接器64之開孔64b能定向於垂直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29a所面相的方向。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例如,如第20至23圖所示,連接構件220可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29a上,以取代該連接構件62。該連接構件220與上述連接構件62,110,190相同的構件係採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第20圖所示,該連接構件220包括接合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29a上的連接構件本體221、及設在該連接構件本體221上的分支配接器64。該連接構件本體221包括矩形平行六面體之中間區塊222、及並排配置在該中間區塊222上的第一開關閥224與第二開關閥226。
如第21圖所示,該中間區塊222包括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的中間通道228、令該分支埠36與該中間通道228相互連通的第一入口(第一中間連通埠)230、以及連通該中間通道228的第二入口(第二中間連通埠)232。
該中間通道228在該中間區塊222的縱向上穿過該中間區塊222。該中間通道228的其中一端係連接 至該分支配接器64設在該中間區塊222之其中一端面(朝Z1方向的端面)的內孔64a。該中間通道228的另一端係利用栓塞240封閉。該第一入口埠230係開通在一位於垂直該中間區塊222之縱向的方向的側面上。該第二入口埠232係開通在一位於垂直該中間區塊222之縱向之方向的側面上,且該側面不同於該第一入口埠230所開通之側面。
一環形密封構件242係設在該中間區塊222與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間,以抑制該流體洩漏到外部。一環形密封構件244係設在該中間區塊222與該分支配接器64之間,以抑制該流體洩漏到外部。
如第20至22圖所示,在該中間區塊222相對該第一入口埠230所開通之側面的表面上係形成一設有該第一開關閥224的第一孔洞246、一設有該第二開關閥226的第二孔洞248、兩個能插設該螺紋構件250的螺紋插孔252、兩個能插設該螺紋構件254的螺紋插孔256、及兩個能螺接螺紋構件258的螺紋孔260。
該第一孔洞246與該第二孔洞248係排設在該中間區塊222的縱向上。該螺紋插孔252及該螺紋插孔256沿Y方向穿過該中間區塊222。該螺紋插孔252的孔徑係小於該螺紋插孔256的孔徑。此外,在第20圖中,該螺紋插孔252及該螺紋插孔256係沿著該第一孔洞246的邊緣交錯設置。在Y方向上,相鄰的螺紋插孔252與螺紋插孔256之間的距離(間距L7)不同於上述間距L1,L3,L5。該螺紋孔260沿著該第二孔洞248的邊緣設置。
此外,可連接入口管(未圖示)的連接器264係設在該中間區塊222的第二入口埠232上。在該中間通道228、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及上述分支管件61中係存留有如水的流體(以下亦稱為第一流體)。該入口管的設置係用於引導如加壓空氣之流體(以下亦稱為第二流體)進入該第二入口埠232以排放該第一流體。
如第21圖所示,該第一開關閥224藉由工作流體之運作打開/關閉該第一入口埠230。該第一開關閥224包括閥本體268、用於關閉形成於該閥本體268上如孔洞之開孔的外端區塊270與內端區塊272、一可移動地設在該閥本體268中的活塞274、連結該活塞274的桿體276、及設在該桿體276上的閥塞278。
如第20及22圖所示,在該閥本體268上形成兩個螺紋插孔280。該螺紋插孔280連通該中間區塊222的螺紋插孔256。該螺紋插孔280沿著該螺紋插孔256的延伸方向延伸。在第21圖中,第一腔室282係形成在該活塞274與該內端區塊272之間,且第二腔室284係形成於該活塞274相對該內端區塊272的一側上。
排氣埠286及驅動埠288係形成於該閥本體268上。該排氣埠286連通該第一腔室282,且朝大氣開通。該驅動埠288連通該第二腔室284,以吸入/排放該工作流體。該驅動埠288連通一設在該閥本體268上之配件290的內孔290a。作為該工作流體之通路的管件(未圖示)連接該配件290。
該桿體276穿過該外端區塊270及該內端區塊272。藉由該閥塞278能位在形成於該中間區塊222上之第一閥座302上的方式,使該閥塞278設在該中間通道228中。
該第二開關閥226打開/關閉該第二入口埠232,且基本上具有與該第一開關閥224相同的結構。亦即,該第二開關閥226包括閥本體304、外端區塊306、內端區塊308、活塞310、桿體312及一閥塞314。兩個螺紋插孔316係形成於該第二開關閥226的閥本體304上。該螺紋插孔316係連通該中間區塊222的螺紋孔260(見第20及22圖)。藉由將該螺紋構件258插入該螺紋插孔316,且使該螺紋構件258螺接該螺紋孔260,該第二開關閥226係固定至該中間區塊222上。
第一腔室318形成在該活塞310與該內端區塊308之間,且第二腔室320形成在該活塞310相對該內端區塊308的一側上。驅動埠322與排氣埠324形成在該第二開關閥226的閥本體304中。該驅動埠322連通該內端區塊308側上的第一腔室318,且吸入/排放該工作流體。該排氣埠324連通該第二腔室320,且朝大氣開通。該驅動埠322連通一設在該閥本體304上之配件326的內孔326a。作為該工作流體之通路的管件(未圖示)係連接該配件326。以該閥塞314能位在形成於該中間區塊222上之第二閥座338上的方式,使該閥塞314設在該中間通道228中。
在該連接構件220中,該第一開關閥224係為常開閥型式,且該第二開關閥226係為常閉閥型式。亦即,在沒有工作流體供應至該第一開關閥224之第二腔室284的狀態下,該第一開關閥224的閥塞278係與該第一閥座302分離。因此,該分支埠36與該中間通道228得以相互連通。於此結構中,例如,經由該第一入口埠230、該中間通道228、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及該分支管件61,能將從該主埠34分出至該分支埠36的第一流體引導至一流體供應目標(未圖示)。
再者,在沒有工作流體供應至該第二開關閥226之第一腔室318的狀態下,該第二開關閥226的閥塞314係位在該第二閥座338上,且該第二入口埠232與該中間通道228不相連。因此,從該分支埠36導引到該中間通道228的第一流體不會流入該第二入口埠232中。
如第23圖所示,當該工作流體供應至該第一開關閥224之第二腔室284時,該第一開關閥224的閥塞278位在該第一閥座302上,且該分支埠36與該中間通道228不相連。因此,例如,該第一流體從該分支埠36到該中間通道228的流動係中止。
當該工作流體供應至該第二開關閥226之第一腔室318時,該第二開關閥226的閥塞314與該第二閥座338分離,且該第二入口埠232與該中間通道228得以相互連通。於此結構中,可從該第二入口埠232供應該第二流體至該中間通道228,且排放存留於該中間通道 228、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及該分支管件61中的第一流體。
在該連接構件220中,該中間區塊222的螺紋插孔252連接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貫穿孔56,且該第一開關閥224的螺紋插孔280係透過該中間區塊222的螺紋插孔256而連接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貫穿孔58。在此方式中,一對固定板(固定構件)344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該固定板344具有能螺接已插入該螺紋插孔252中之螺紋構件250的接合孔340、以及能螺接已插入該螺紋插孔256與該螺紋插孔280之螺紋構件254的接合孔342。該接合孔342的孔徑大於該接合孔340的孔徑。
各該固定板344的接合孔340,342之間的距離(間距L8)係等於該螺紋插孔252與該螺紋插孔256之間的間距L7。換言之,該螺紋插孔252,256的位置對應該固定板344之接合孔340,342的位置。
因此,可透過該貫穿孔56連結該螺紋插孔252與該接合孔340,且透過該貫穿孔58連結該螺紋插孔256與該接合孔342。故而,藉由使已插入該螺紋插孔252中的螺紋構件250螺接該固定板344的接合孔340,且使已插入該螺紋插孔256與該螺紋插孔280中的螺紋構件254螺接該固定板344的接合孔342,可輕易地使該連接構件220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12。
如上述,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係使用多種類型的固定板60,182,212,344,且可使該些類型的連接構 件62,110,190,220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12。因此,在該分歧總管裝置10A中,可混合使用複數類型的連接構件62,110,190,220。故而,可改善該分歧總管裝置10A的設計彈性。此外,可使如後所述之連接構件386,388,420,422,538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外表面29a上。可減少尺寸,並改善該分歧總管裝置10A的設計彈性。
(第二實施例)
接下來,本發明的分歧總管裝置10B的第二實施例係參考第24及25圖作說明。第二實施例之分歧總管裝置10B與第一實施例之分歧總管裝置10A相同的構件係採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第24圖所示,於本發明的分歧總管裝置10B之實施例中,三個分歧總管區塊12係基於該主埠34之軸線相對相位移90°地耦合在一起,致使該些分支配接器64的開孔64b定向於不同的方向。亦即,位於X1方向一端處的分支配接器64的開孔64b係定向於Y1方向,且位於X方向中間處的分支配接器64的開孔64b係定向於Z2方向,而位於X2方向另一端處的分支配接器64的開孔64b係定向於Y2方向。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四個插孔40係基於該主埠34之軸線從該主埠34之軸線Ax1沿90°的相位移(角間隔)等距設置。因此,在該分歧總管區塊12對該主埠34之軸線相對旋轉預定角度(90°,180°,270°)的狀態下,能呈現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插孔 40之位置之對齊。
亦即,接合至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之分支配接器64的開孔64b能定向於四個方向中之任一者(Y1方向、Y2方向、Z1方向、Z2方向)。以此方式,例如,如第24及25圖所示,採用該連接構件62之開孔相互定向於不同方向的方式,可設計出該分歧總管裝置10B的結構。因此,可更自由地設計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分支配接器64的開孔64b之向位。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可提供如上所述之連接構件110,190,220或如後所述之連接構件386,388,420,422,538,以取代該連接構件62。
(第三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考第26至36圖以說明流體流動系統360包括分歧總管裝置10C之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之分歧總管裝置10C與該分歧總管裝置10A,10B相同的構件係採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第26圖所示,該流體流動系統360包括結合第一單元362與第二單元364所形成的分歧總管裝置10C。於該流體流動系統360的結構中,經由第一主管件368、該第一單元362、第一分支管件370,371、流體供應目標372,373、第二分支管件374,375、該第二單元364、及第二主管件376,使來自第一流體供應源366的該第一流體回到第一流體供應源366。
亦即,該第一主管件368耦合該第一流體供 應源366與該第一單元362的主配接器98。該第一分支管件370耦合該第一單元362之連接構件386的分支配接器64與該流體供應目標372,且該第一分支管件371耦合該第一單元362之連接構件388的分支配接器64與該流體供應目標373。該第二分支管件374耦合該流體供應目標372與該第二單元364的分支配接器64。該第二主管件376耦合該第二單元364的主配接器98與該第一流體供應源366。
此外,該流體流動系統360具有所謂的沖洗功能,以從該流體通道排出存留在該流體通道中的第一流體,例如水。亦即,該流體流動系統360之架構係用以導引第二流體供應源378的第二流體經由一入口管380、該第一單元362、該第一分支管件371、該流體供應目標373、該第二分支管件375、該第二單元364及一排放管382而至一排放部件384。
如第27圖所示,在該第一單元362中,複數個(第27圖之七個)分歧總管區塊12係耦合成一排。該連接構件386係接合至四個沿X1方向排設的分歧總管區塊12之每一者,且一用於沖洗的連接構件388係接合至三個沿X2方向排列的分歧總管區塊12之每一者。
如第28圖所示,該連接構件386包括連接構件本體387及設在該連接構件本體387上的分支配接器64。該連接構件本體387包括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耦合區塊192、及設在該耦合區塊192上的止擋閥390。該耦合區塊192與該分支配接器64具有如上所述之結構。該分 支配接器64係設在該止擋閥390上。該連接構件386的止擋閥390與該分支配接器64係利用複數個(四個)螺紋構件392固定至該耦合區塊192上(見第27圖)。
該止擋閥390包括閥本體398、設在該閥本體398上的柱狀閥塞400、以及用於作用該閥塞400的操作部件402。該閥本體398具有連通該耦合區塊192之流體通道192a的第一埠394、以及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的第二埠396。環形密封構件404係設在該閥本體398與該耦合區塊192之間,以防止流體洩漏到外部。一環形密封構件405係設在該閥本體398與該分支配接器64之間,以防止該流體洩漏到外部。
貫穿孔406在垂直該閥塞400軸向的方向穿過該閥塞400。該貫穿孔406連接該閥本體398的第一埠394與第二埠396,且形成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
此外,於該閥塞400可繞著其軸線旋轉的情況下,將該閥塞400設在該閥本體398上。複數個密封構件係設在該閥塞400的外周面上。該閥塞400包括延伸以暴露於該閥本體398外的軸桿408,且該操作部件402固定至該軸桿408上。亦即,該閥塞400與該操作部件402可相對該閥本體398繞著該閥塞400之軸線旋轉。
在該連接構件386中,藉由置放該操作部件402在打開位置上(打開該止擋閥390),使該閥塞400的貫穿孔406連通該第一埠394及該第二埠396。亦即,透過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及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 道390a,使該分支埠36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當該操作部件402轉動至一預定的關閉位置(亦即,關閉該止擋閥390)時,該第一埠394與該第二埠396之間的連通係由該閥塞400阻隔。
如第29圖所示,該連接構件388包括連接構件主體389與設在該連接構件主體389上的分支配接器64。該連接構件主體389包括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中間區塊222、設在該中間區塊222上的第一開關閥224與第二開關閥226、以及沿縱向設在該中間區塊222端處的止擋閥390。該分支配接器64係設在該止擋閥390上。
該中間區塊222、該第一開關閥224、該第二開關閥226、該止擋閥390及該分支配接器64具有如上所述之結構。該止擋閥390及該連接構件388的分支配接器64係利用複數個(四個)螺紋構件410固定至該中間區塊222上(見第27圖)。此外,環形密封構件412係設在該止擋閥390的閥本體398與該中間區塊222之間,以抑制流體洩漏到外部。
在該連接構件388中,在該止擋閥390之操作部件402位在打開位置及該第一開關閥224的閥塞278與該第一閥座302分離的狀態下,經由該中間區塊222的第一入口埠230、該中間通道228、該止擋閥390的第一埠394、該貫穿孔406及該第二埠396,該分支埠36連接至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
如第30及31圖所示,在該第二單元364 中,包含有沿X方向耦合七個分歧總管區塊12的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與一包含有沿X方向耦合三個分歧總管區塊12的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係沿Y方向鄰接。具體地,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中沿X2方向排設的三個分歧總管區塊12係沿Y方向鄰接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的三個分歧總管區塊12。該第二單元364於X2方向上的端板418係寬於上述端板16(該端板418於Y方向上的尺寸係大於該端板16)。
該連接構件420連接至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中沿X1方向排設的四個分歧總管區塊12中之每一者。用於沖洗的連接構件422係接合至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中沿X2方向排設的其它三個分歧總管區塊12中之每一者。
如第32圖所示,該連接構件420包括連接構件本體421與一設在該連接構件本體421上的分支配接器64。該連接構件本體421包括接合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耦合區塊192、設在該耦合區塊192上的止擋閥390、以及設在該止擋閥390上的流率計114。該分支配接器64係設在該流率計114上。
該耦合區塊192、該止擋閥390、該流率計114、及該分支配接器64具有如上所述之結構。該止擋閥390、該流率計114、該分支配接器64利用複數個(四個)螺紋構件424固定至該耦合區塊192上(見第31圖)。此外,用於抑制流體洩漏到外部的環形密封構件425係設在該止 擋閥390與該流率計114之間。
在該連接構件420中,當在該止擋閥390之操作部件402置放在打開位置的狀態時,經由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該止擋閥390的第一埠394、該貫穿孔406、該第二埠396、及該流率計114的流體通道114a,該分支埠36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
如第33圖所示,該連接構件422包括連接構件本體423及設在該連接構件本體423上的分支配接器64。該連接構件本體423包括中間區塊426、一第三開關閥428、一第四開關閥430、耦合區塊192、一止擋閥390、以及流率調節閥112。該分支配接器64係設在該流率調節閥112上。該耦合區塊192、該止擋閥390、該流率調節閥112、及該分支配接器64具有如上所述之結構。
該中間區塊426具有大致矩形平行六面體形狀,且接合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的分歧總管區塊12與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的分歧總管區塊12。
連接該耦合區塊192之流體通道192a的中間通道432、第一出口埠(第一中間連通埠)434、及第二出口埠(第二中間連通埠)436係形成於該中間區塊426中。該第一出口埠434連接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的分支埠36與該中間通道432。該第二出口埠436連接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的分支埠36與該中間通道432。
該中間通道432沿縱向穿過該中間區塊426,且開通在該中間區塊426朝Z2方向的側面上,該側 面係位在垂直於該中間區塊426之縱向的方向上。該第一出口埠434與該第二出口埠436係配置在該中間區塊426的縱向(Y方向)上,且開通在Z1方向的側面上,該側面係位在垂直於該中間區塊426之縱向的方向上。
用於抑制該流體洩漏到外部的環形密封構件442係設在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的分歧總管區塊12與該中間區塊426之間。用於抑制該流體洩漏到外部的環形密封構件444係設在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的分歧總管區塊12與該中間區塊426之間。
用於抑制該流體洩漏到外部的環形密封構件446係設在該中間區塊426與該耦合區塊192之間。供該第三開關閥428用的孔洞係形成於該中間區塊426沿縱向的其中一端面(該中間區塊426朝Y1方向的端面),且供該第四開關閥430用的孔洞係形成於該中間區塊426沿縱向的另一端面(該中間區塊426朝Y2方向的端面)。
該第三開關閥428具有同於上述該第一開關閥224的結構,且包括閥本體448、外端區塊450、內端區塊452、活塞454、桿體456、以及閥塞458。第一腔室460係形成在該內端區塊452與該活塞454之間,且第二腔室462係形成在該內端區塊452相對跨過該活塞454的一側上。
排氣埠464與一驅動埠466係形成於該閥本體448中。該排氣埠464連通該第一腔室460,且朝大氣開通。該驅動埠466連通該第二腔室462,且吸入/排放該 工作流體。該驅動埠466連通一設在該閥本體448上之配件468的內孔468a。採用該閥塞458能位在一形成於該中間區塊426上之第三閥座470上的方式,設置該第三開關閥428的閥塞458。
在該閥塞458與該第三閥座470分開的狀態下,該第三開關閥428令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的分支埠36與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相互連通。此外,在該閥塞458位在該第三閥座470上的狀態下,該第三開關閥428將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的分支埠36與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隔開。
該第四開關閥430具有同於上述第二開關閥226的結構,且包括閥本體472、外端區塊474、內端區塊476、活塞478、桿體480、以及閥塞482。第一腔室484形成在該內端區塊476與該活塞478之間,且第二腔室486形成在該內端區塊476相對跨過該活塞478的一側上。
驅動埠488與排氣埠490係形成於該閥本體472上。該驅動埠488連通該第一腔室484,以吸入/排放該工作流體。該排氣埠490連通該第二腔室486,且朝大氣開通。該驅動埠488連通一設在該閥本體472上之配件492的內孔492a。以該閥塞482能位在形成於該中間區塊426上之第四閥座494上的方式,設置該第四開關閥430的閥塞482。
在該閥塞482與該第四閥座494分開的狀態下,該第四開關閥430將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的分 支埠36連接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此外,在該閥塞482位在該第四閥座494上的狀態下,該第四開關閥430將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的分支埠36與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隔開。
如第34圖所示,在該連接構件422中,該中間區塊426與該耦合區塊192係藉由複數個(四個)螺紋構件496固定至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之分歧總管區塊12的固定板(固定構件)498。亦即,該螺紋構件496係插入該耦合區塊192的螺紋插孔208、該中間區塊426的螺紋插孔495、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之分歧總管區塊12的貫穿孔56,58中,且螺接形成於該固定板498上的接合孔499。
此外,該中間區塊426係藉由複數個(四個)螺紋構件500固定至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之分歧總管區塊12的固定板(固定構件)502。亦即,該螺紋構件500係插入該中間區塊426的螺紋插孔501、及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之分歧總管區塊12的貫穿孔56,58中,且螺接形成於該固定板502上之接合孔503。
該第三開關閥428係藉由複數個(兩個)螺紋構件504固定至該中間區塊426的其中一端面,且該第四開關閥430係藉由複數個(兩個)螺紋構件506固定至該中間區塊426的另一端面(見第31圖)。該耦合區塊192、該止擋閥390、該流率調節閥112、及該分支配接器64係利用複數個(四個)螺紋構件508固定至該耦合區塊192。
一用於抑制流體洩漏到外部的環形密封構件510係設在該止擋閥390與該流率調節閥112之間,且一用於抑制流體洩漏到外部的環形密封構件512係設在該流率調節閥112與該分支配接器64之間(見第33圖)。
接下來,將說明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10C之實施例的運作。在該第一流體流向複數流體供應目標372的方式中,在該第一單元362的每一個連接構件386中,係打開該止擋閥390(見第28圖)。此外,在該第一單元362的每一個連接構件388中,係打開該止擋閥390,該第一開關閥224的閥塞278係與該第一閥座302分開,且該第二開關閥226的閥塞314係位在該第二閥座338上(見第29圖)。
此外,在該第二單元364的每一連接構件420中,係打開該止擋閥390(見第32圖)。此外,在該第二單元364的每一個連接構件422中,該流率調節閥112的閥塞150係離開該閥座148且開通該止擋閥390,且該第三開關閥428的閥塞458係離開該第三閥座470,而該第四開關閥430的閥塞482係位在該第四閥座494上(見第33圖)。
然後,第一流體係從該第一流體供應源366經由該第一主管件368供應到該第一單元362之主配接器98的內孔98a。然後,如第26圖所示,導引至該主配接器98之內孔98a中的第一流體係從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主埠34分流進入七個分支埠36,以導引至四個連接構件386 及三個連接構件388。然後,在每一個連接構件386中,該第一流體流過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及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經由該第一分支管件370,將該第一流體導引至四個流體供應目標372中之每一者(見第28圖)。
此外,在每一個連接構件388中,該第一流體流過該中間區塊222的第一入口埠230、該中間通道228、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及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然後,經由該第一分支管件371,將該第一流體導引到三個流體供應目標373中之每一者(見第29圖)。此時,在該連接構件388中,由於該第二開關閥226的閥塞314係位在該第二閥座338上,故該第一流體不會經由該第二入口埠232流入該第二流體供應源378。
四個流體供應目標372所用的第一流體係經由該第二分支管件374導引至該第二單元364的四個連接構件420,且三個流體供應目標373所用的第一流體係經由該第二分支管件375導引到該第二單元364的三個連接構件422。然後,在每一個連接構件420中,該第一流體流過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該流率計114的流體通道114a、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及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然後,該第一流體導引至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的分支埠36中(見第32圖)。
此外,在每一個連接構件422中,該第一流體流過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該流率調節閥112的 流體通道112a、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該中間區塊426的中間通道432、及該第一出口埠434,且該第一流體導引至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的分支埠36(見第33圖)。此時,在該連接構件422中,由於該第四開關閥430的閥塞482位在該第四閥座494上,故該第一流體不會流入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的分支埠36。
在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中,導引至各該分支埠36中的第一流體會匯合在該主埠34,且該第一流體經由該第二主管件376回流到該第一流體供應源366。
當排放位在該流體流動系統360之流體通道中的第一流體時,停止從該第一流體供應源366供應該第一流體至該第一單元362。此外,在每一個連接構件388中,該第一開關閥224的閥塞278係位在該第一閥座302上,且該第二開關閥226的閥塞314與該第二閥座338分離(見第35圖)。此外,在每一個連接構件422中,該第三開關閥428的閥塞458係位在該第三閥座470上,且該第四開關閥430的閥塞482與該第四閥座494分離(見第36圖)。
該第二流體經由該入口管380從該第二流體供應源378供應至該第一單元362的每一個連接構件388。在每一個連接構件388中,該第二流體流過該第二入口埠232、該中間區塊222的中間通道228、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及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該第二 流體經由該第一分支管件371導引至三個流體供應目標373之每一者。此時,在該連接構件388中,由於該第一開關閥224的閥塞278位在第一閥座302上,故該第二流體不會流入該第一單元362的分支埠36。
在該第二流體流過三個該流體供應目標373後,該第二流體經由該第二分支管件375而導入該第二單元364的三個連接構件422之每一者。然後,在該連接構件422中,該第二流體流過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該流率調節閥112的流體通道112a、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及該中間區塊426的中間通道432,再將該第二流體導引至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的分支埠36(見第36圖)。此時,在該連接構件422中,由於該第三開關閥428的閥塞458位在該第三閥座470上,故該第二流體不會流入該第一分歧總管區塊組414的分支埠36。導引至該第二分歧總管區塊組416之各個分支埠36中的第二流體會匯合在主埠34,且該第二流體經由該排放管件382排放到該排放部件384中。
於此結構中,存留在該連接構件388之流體通道(該中間區塊426的中間通道432、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該第一分支管件371、該連接構件422之流體通道(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64a、該流率調節閥112的流體通道112a、該止擋閥390的流體通道390a、該耦合區塊192之流體通道192a、 及該中間區塊426的中間通道432)中的第一流體能藉由該第二流體排放至該排放部件384中。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可將該連接構件388與用於沖洗的連接構件422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使該第一流體得以分流或匯合。於此結構中,相較於單獨及額外提供用於沖洗之分歧總管裝置10C的方式,可減少該分歧總管裝置10C的安裝面積(佔用面積)。
(第四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考第37至40圖說明一流體流動系統520包括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10D之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的分歧總管裝置10D與上述分歧總管裝置10A-10C相同的構件將採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第37圖所示,該流體流動系統520包括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D,其係由第一單元522與第二單元524所結合而成。該流體流動系統520之配置係透過該第一主管件528、該第一單元522、該第一分支管件530、該流體供應目標532、該第二分支管件534、該第二單元524及該第二主管件536,使該流體從一流體供應源526返回至該流體供應源526。
如第38及39圖所示,該分歧總管裝置10D的組成係藉由將複數個(如十個)分歧總管區塊12耦合成一直線。沿X1方向排列的五個分歧總管區塊12係組成該第一單元522,且沿X2方向排列的其它五個分歧總管區塊12係組成該第二單元524。連接構件538接合至該第一單 元522的每一個分歧總管區塊12上。該連接構件538包括一連接構件本體539,其具有耦合區塊192,以耦合該分支配接器64與該分歧總管區塊12(見第40圖)。該耦合區塊192與該分支配接器64具有如上所述之結構。
該分支配接器64藉由複數個(四個)螺紋構件540固定至該耦合區塊192。在該連接構件538中,該分支埠36藉由該耦合區塊192的流體通道192a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64a(見第40圖)。一用於抑制流體洩漏到外部的環形密封構件541係設在該耦合區塊192與該分支配接器64之間。上述之連接構件420係接合至該第二單元524的每一個分歧總管區塊12上。
在第39圖中,在該第一單元522與該第二單元524之間設置關閉構件542,取代該耦合管14。該關閉構件542的形狀係設計成得以關閉該耦合管14的內孔14a。該關閉構件542阻隔該第一單元522之主埠34與該第二單元524之主埠34之間的連通。
此外,用以表示該第一單元522與該第二單元524之交界的指示構件544係設在該分歧總管裝置10D上。該指示構件544具有同於上述腳部82的結構,而省略其詳細說明。該指示構件544係接合至兩個安裝孔80,其形成在該第一單元522之分歧總管區塊12的第四壁28d與該第二單元524之分歧總管區塊12的第四壁28d之間。
第38圖係顯示該指示構件544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朝Y1方向之側的實施例。當然,該指示構 件544可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朝Y2方向之側。該指示構件544可塗上不同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顏色(如藍色)。於此方式中,相對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可突顯該指示構件544。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可在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耦合方向上一併設置第一單元522與第二單元524。此外,由於該指示構件544能指出該關閉構件542的位置,故可輕易地辨識該第一單元522與該第二單元524之間的交界處。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例如,該第一單元522可設有上述連接構件62,110,190,386,420之任一者,而非該連接構件538。此外,該第二單元524可例如設有上述連接構件62,110,190,386,538之任一者,而非該連接構件420。
(第五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考第41至42B圖說明分歧總管裝置10E之第五實施例。第五實施例的分歧總管裝置10E與上述分歧總管裝置10A-10D相同的構件係採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第41及42A圖所示,本發明的分歧總管裝置10E之實施例係將複數個(如五個)分歧總管區塊12耦合成一直線而組成。上述連接構件538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用於將該分歧總管區塊12固定於該安裝位置700上的固定構件550係接合位在耦合方向之中央處的分 歧總管區塊12上。
如第42A及42B圖所示,該固定構件550係為沿一個方向(Y方向)延伸的板狀構件。該固定構件550包括矩形中央部552、從中央部552朝Y1方向延伸經過第一台階554的第一延伸部556、設在該第一延伸部556上的第一端部558、從該中央部552在Y2方向延伸經過第二台階560的第二延伸部562、及設在該第二延伸部562上的第二端部564。
兩個中央孔566係沿著該固定構件550之縱向形成於該中央部552上。該中央孔566的間距與該些固定孔76的間距係相同。該第一台階554朝Z1方向突出該中央部552。該第一台階554係設於該中央部552之整個寬度的上方。該第一延伸部556具有與該第一台階554相同的寬度。該第一端部558沿X方向朝兩側延伸超過該第一延伸部556。在該第一端部558上形成兩個沿X方向呈長條形的第一安裝孔568。該第一安裝孔568係沿X方向排列。
採用如同該第一台階554的尺寸,該第二台階560朝Z2方向突出該中央部552。設置該第二台階560以從該中央部552的中央沿著寬度方向(X方向)延伸至X2方向的端處。該第二延伸部562具有與該第二台階560相同的寬度。該第二端部564朝X2方向延伸超過該第二延伸部562。在該第二端部564中形成一個第二安裝孔570。該第二安裝孔570係沿X方向呈長條形。
藉由將兩個自攻螺釘插穿該固定構件550的中央孔566,且朝位於中央處之分歧總管區塊12的Z1方向分別鎖緊該兩進入該固定孔76的自攻螺釘,使具有上述結構的固定構件550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此時,該第一端部558係佈設於從該分歧總管區塊12朝Y1方向突出的位置,且該第二端部564係佈設在從該分歧總管區塊12朝Y2方向突出的位置。
然後,螺紋構件(未圖示)係插入該第一端部558的第一安裝孔568與該第二端部564的第二安裝孔570中,且這些螺紋構件係鎖緊於該安裝位置700上。於此方式中,該分歧總管區塊12透過該固定構件550固定至該安裝位置700上。因此,得以可靠地將該分歧總管裝置10E固定至該安裝位置700上。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該分歧總管裝置10E例如可設有上述連接構件62,110,190,386,420中之任一者,而非連接構件538。
(第六實施例)
接下來,將參考第43及44圖說明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分歧總管裝置10F。第六實施例之分歧總管裝置10F與該分歧總管裝置10A-10E相同的構件係採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且省略其詳細描述。
如第43及44圖所示,本發明的分歧總管裝置10F之實施例包括沿Y方向排列的第一單元580與第二單元582。該第一單元580具有同於上述之第五實施例之 分歧總管裝置10E的結構。因此,省略該第一單元580的詳細說明。
該第二單元582係藉由將複數個(如五個)分歧總管區塊12耦合成一直線而形成。上述連接構件420接合至該第二單元582的每一個分歧總管區塊12上。藉由從兩側夾固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每一端板418固定該第一單元580的分歧總管區塊12與該第二單元582的分歧總管區塊12。
採用固定構件550之第一端部558定向於Y2方向且該固定構件550之第二端部564定向於Y1方向上的方式,該固定構件550沿該第二單元582之耦合方向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朝Z1方向的外表面29c之中間處。該第二單元582之固定構件550的相位係與該第一單元580之固定構件550的相位相差180°。於此結構中,可定位該第二單元582之固定構件550的第二端部564,而無任何該第一單元580之固定構件550的第二端564之干涉。
在此方式中,藉由將四個螺紋構件(未圖示)插入該第一單元580之固定構件550的第一安裝孔568與該第二單元582之固定構件550的第一安裝孔568中且鎖緊四個螺紋構件在該安裝位置700上,可輕易及可靠地使該第一單元580及該第二單元582固定至該安裝位置700上。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例如,除了該連接 構件538之外,上述連接構件62,110,190,386,420之任一者可設在該第一單元580上。此外,例如除了該連接構件420,上述連接構件62,110,190,386,538之任一者可設在該第二單元582上。
本發明之分歧總管裝置不限於上述實施例。當然,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疇下,可採用不同的結構。
10A‧‧‧分歧總管裝置
12‧‧‧分歧總管區塊
16‧‧‧端板
22‧‧‧內管
24‧‧‧支管
26‧‧‧外管
28‧‧‧矩形環狀外框
28a‧‧‧第一壁
28b‧‧‧第二壁
28c‧‧‧第三壁
28d‧‧‧第四壁
29a‧‧‧外表面
30‧‧‧內連結部
32‧‧‧外連結部
34‧‧‧主埠
36‧‧‧分支埠
38a至38d‧‧‧鼓起部
40‧‧‧插孔
44‧‧‧第一突出物
48‧‧‧壁
50‧‧‧第二突出物
56、58‧‧‧貫穿孔
60‧‧‧固定板(固定構件)
61‧‧‧分支管件
62‧‧‧連接構件
64‧‧‧分支配接器
64a‧‧‧內孔
64b‧‧‧開孔
66‧‧‧分支配接器主體
68‧‧‧矩形板狀凸緣
69‧‧‧密封構件
70‧‧‧螺紋構件
72‧‧‧螺紋插孔
76‧‧‧固定孔
82‧‧‧腳部
106‧‧‧桿體
700‧‧‧安裝位置
Ax1、Ax2‧‧‧軸線

Claims (16)

  1. 一種分歧總管裝置(10A-10F),其包括: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係耦合成一直線;以及複數個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係設於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上,且複數個分支管件(61,370,371,374,375,530,534)係可接合且可脫離該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係包含:主埠(34),係作為流體之通道,該主埠(34)係沿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相耦合的耦合方向延伸穿過該分歧總管區塊(12);及分支埠(36),係開通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上,該分支埠(36)之配置係令接合該些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的各該分支管件(61,370,371,374,375,530,534)的內孔連通該主埠(34);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分支埠(36)的軸線(Ax2)係朝垂直該耦合方向的方向偏離該主埠(34)的軸線(Ax1);及在相鄰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其中一者係相對另一者朝一垂直該分支埠(36)之軸向及該耦合方向的方向倒轉180°的狀態下,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係相耦合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10F), 其中,各該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係設在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10F),更包括:兩個主配接器(98),其設置係用以於該耦合方向之兩側夾固已相耦合的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主管件(99,368,376,528,536)係可接合及可脫離該主配接器(98),其中,該主埠(34)係連通用以接合該些主配接器(98)的各該主管件(99,368,376,528,536)的內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10F),其中,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更包含:內管(22),係具有作為該主埠(34)之內孔;外管(26),係環設於該內管(22)上,且於該耦合方向的兩側上延伸超過該內管(22);以及內連結部(30),其配置係用以連結該內管(22)與該外管(26),及其中,該分歧總管裝置(10A-10F)更包括套入相鄰的該外管(26)中的耦合管(14),且該耦合管(14)之配置係令相鄰的該內管(22)的內孔相互連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10F),其中,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更包含:矩形環狀外框(28),係環設於該外管(26)上且成為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及 外連結部(32),其配置係用以連結該外管(26)與該外框(28)。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10F),其中,該分歧總管裝置(10A-10F)更包括:螺紋構件(70,140,206,250,254,496,500),其配置係使該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以及固定構件(60,182,212,344,498,502),其配置係用以插設於該外框(28)與該外管(26)之間,及其中,複數個螺紋插孔(72,142,208,252,256,280,495,501),係形成於該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上,且該螺紋構件(70,140,206,250,254,496,500)插入該些螺紋插孔(72,142,208,252,256,280,495,501)中;複數貫穿孔(56,58),係形成於該外框(28)上,且該螺紋構件(70,140,206,250,254,496,500)係插入該些貫穿孔(56,58)中;複數個接合孔(74,180,210,340,342,499,503),係形成於該固定構件(60,182,212,344,498,502)上,使該螺紋構件(70,140,206,250,254,496,500)螺接該些接合孔(74,180,210,340,342,499,503);該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與該固定構件(60,182,212,344,498,502)可替換為具有不同之該螺紋插孔(72,142,208,252,256,280,495,501)之間 距的複數個類型之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及複數類型之固定構件(60,182,212,344,498,502),其具有該接合孔(74,180,210,340,342,499,503),其間距係對應該螺紋插孔(72,142,208,252,256,280,495,501)之間距;以及各該貫穿孔(56,58)具有尺寸構成,以連通該複數類型的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之螺紋插孔(72,142,208,252,256,280,495,501)及複數類型的接合孔(74,180,210,340,342,499,50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更包括腳部(82),其配置係用以支撐該相耦合之分歧總管區塊(12),其中,該腳部(82)係接合於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另一外表面上,該另一外表面係不同於用以設置該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的該外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其中,一朝該耦合方向開通的切口(78)係形成於各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外表面上;相鄰的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切口(78)係相互連接以形成一安裝孔(80);及該腳部(82)具有軸桿(86),其配置係可接合及可脫離該安裝孔(8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 (10A-10F),其中,該連接構件(110,190,220,386,388,420,422,538)包含:一分支配接器(64),使該分支管件(61,370,371,374,375,530,534)可接合及可脫離該分支配接器(64);以及一連接構件本體(111,191,221,387,389,421,423,539),其配置係用以耦合該分支配接器(64)與該分歧總管區塊(12)。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10F),其中,該連接構件本體(111,387,389,421,423)包括一流率調節閥(112)、一止擋閥(390)及一流率計(114)之至少其中一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10F),其中,該連接構件本體(191)包含具有流體通道(192a)的耦合區塊(192),以令該分支配接器(64)的內孔與該分支埠(36)相連通,且該流體通道(192a)包含:第一連通埠(196),係開通於該耦合區塊(192)之第一外表面(194)上,且連通該分支埠(36);以及第二連通埠(200),係開通於垂直於該第一外表面(194)延伸之第二外表面(198)上,且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A-10F),其中,該連接構件本體(221,389,423)包含:中間區塊(222,426),係設在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 外表面上;及第一開關閥(224,428)與第二開關閥(226,430),係設在該中間區塊(222,426)上,該中間區塊(222,426)包含:中間通道(228,432),係連通該分支配接器(64)之內孔;第一中間連通埠(230,434),其配置係令該分支埠(36)與該中間通道(228,432)相連通;及第二中間連通埠(232,436),係連通該中間通道(228,432),其中,不同於流過該分支埠(36)之流體的流體係流過該第二中間連通埠(232,436),且其中,該第一開關閥(224,428)之配置係用以打開及關閉該第一中間連通埠(230,434);及該第二開關閥(226,430)之配置係用以打開及關閉該第二中間連通埠(232,436)。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C,10D),其中,該分歧總管裝置(10C,10D)更包括:第一單元(362,522),其配置係使一流體供應源(366,378,526)所供應的流體分歧流入複數個通道,且將該流體導引至複數個流體供應目標(372,373,532);以及第二單元(364,524),其配置係使該些流體供應目標(372,373,532)所採用之該流體匯合,且將該流體導引至該流體供應源(366,378,526);以及藉由耦合該些具有該連接構件(62,110,190,220, 386,388,420,422,538)的分歧總管區塊(12),以形成該第一單元(362,522)與該第二單元(364,524)。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D),其中,藉由將該些分歧總管區塊(12)相耦合成,一體設置該第一單元(522)與該第二單元(524);以及關閉構件(542),係設於該第一單元(522)與該第二單元(524)之間,其配置係用以阻斷相鄰之該分歧總管區塊(12)之主埠(34)之間的連通。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D),更包括指示構件(544),係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上,以標示該關閉構件(542)的位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歧總管裝置(10E,10F),其中,該分歧總管裝置(10A-10F)更包含一固定構件(550),其配置係使相耦合之該複數分歧總管區塊(12)固定至用以安裝該分歧總管裝置(10A-10F)的安裝位置(700)上;及該固定構件(550)係接合至該分歧總管區塊(12)的另一外表面上,該另一外表面係不同於用以設置該連接構件(62,110,190,220,386,388,420,422,538)的外表面。
TW106123958A 2016-07-25 2017-07-18 分歧總管裝置 TWI739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5072A JP6665982B2 (ja) 2016-07-25 2016-07-25 マニホールド装置
JP2016-145072 2016-07-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9527A true TW201809527A (zh) 2018-03-16
TWI739862B TWI739862B (zh) 2021-09-21

Family

ID=60890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3958A TWI739862B (zh) 2016-07-25 2017-07-18 分歧總管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7034B2 (zh)
JP (1) JP6665982B2 (zh)
KR (1) KR102357775B1 (zh)
CN (1) CN107654780B (zh)
DE (1) DE102017116417A1 (zh)
TW (1) TWI739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13553B2 (en) * 2013-07-09 2020-04-07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Modular valve apparatus and system
FR3069905B1 (fr) * 2017-08-03 2019-09-06 Alcrys Fluid Control & Services Module pour un kit de distribution et de regulation d’un gaz sous pression, kit et systeme de distribution et de regulation associes
DE202018104070U1 (de) * 2018-07-16 2019-10-17 Rehau Ag + Co Fluidverteiler-Montagesystem für ein Heiz- und/oder Kühlsystem
FR3091335A1 (fr) * 2019-01-02 2020-07-03 puybaret Dispositif d’assemblage pour la régulation des unités terminales de chauffage/refroidissement/climatisation
US11662038B1 (en) * 2019-01-11 2023-05-30 Humphrey Products Company Modular valve assembly
KR102546417B1 (ko) * 2021-03-02 2023-06-22 주식회사 뷰웍스 마취 가스 분배 기구
WO2022215562A1 (ja) * 2021-04-09 2022-10-13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弁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21823B1 (ko) * 2021-08-18 2023-04-17 주식회사 케이퓨얼셀 차량용 센서 세척장치
KR102589044B1 (ko) * 2021-12-20 2023-10-13 주식회사 케이퓨얼셀 자율주행 차량용 센서세척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56147A (en) * 1968-01-30 1971-01-19 Otis Eng Co Valve device
US3747623A (en) * 1972-03-01 1973-07-24 Itt Fluid flow control manifolds and devices
FR2581157B1 (fr) * 1985-04-29 1987-05-29 Legris Sa Perfectionnement a la distribution de fluides en conduits multiples.
US4712578A (en) * 1986-04-18 1987-12-15 Rca Corporation Fluid manifold system
US4848391A (en) * 1988-07-12 1989-07-18 Midtec, Inc. Of America Expandable manifold for water delivery system
FR2687193B1 (fr) * 1992-02-10 1994-04-29 Rexroth Sigma Dispositif distributeur de telecommande hydraulique.
JP4042191B2 (ja) * 1997-12-11 2008-02-06 Smc株式会社 マニホールド形流量検出器組立体
US6058975A (en) * 1999-08-26 2000-05-09 Hui-Chen; Chao Connection member of water control valve
KR20040015152A (ko) * 2001-04-26 2004-02-18 스와겔로크 컴패니 스냅식 연결구를 구비한 밸브
JP2004197766A (ja) * 2002-12-16 2004-07-15 Surpass Kogyo Kk 複数流路統合継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29032B2 (en) * 2003-04-02 2005-08-16 Sea Tech, Inc. Manifold
JP4431940B2 (ja) * 2003-04-10 2010-03-17 旭有機材工業株式会社 配管部材の接続構造
US7198063B2 (en) * 2004-06-14 2007-04-03 Surpass Industry Co., Ltd. Multi-path joi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002902A (ja) * 2005-06-22 2007-01-11 Ckd Corp マニホールド構造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ルブユニット
JP3800428B1 (ja) 2005-08-24 2006-07-26 東フロ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流量センサ内蔵型集合配管ユニット
US8202040B2 (en) * 2006-03-27 2012-06-19 Koenig Kevin J Pump header and implementation thereof
JP5019283B2 (ja) * 2006-10-11 2012-09-05 Smc株式会社 複合安全弁
EP2075496B1 (en) * 2007-12-06 2011-10-05 Wavin B.V. Fluid manifold for a heating and/or cooling system
US8109297B2 (en) * 2009-02-12 2012-02-07 Fimcim Spa Valve arrangement for use with a water meter
US7973923B2 (en) * 2009-04-27 2011-07-05 Endress+Hauser Conducta Inc. Multi-port inline flow cell for use in monitoring multiple parameters in a sanitary process line
FR2945101B1 (fr) * 2009-04-30 2011-05-20 Staubli Sa Ets Nourrice de distribution ou de collecte de fluide et installation de moulage comprenant une telle nourrice
US8469059B1 (en) * 2009-09-17 2013-06-25 Delavan Inc. Fluid divider valves
US20110168285A1 (en) * 2010-01-12 2011-07-14 Seabolt Ron L Modular cooling fluid manifold
US8336573B2 (en) * 2010-03-10 2012-12-25 Coast Pneumatics, Inc. Modular manifold with quick disconnect valve fittings
JP5702113B2 (ja) * 2010-10-29 2015-04-15 Ckd株式会社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CN204004980U (zh) * 2014-08-19 2014-12-1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空气分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54780B (zh) 2020-11-03
DE102017116417A1 (de) 2018-01-25
TWI739862B (zh) 2021-09-21
KR20180011736A (ko) 2018-02-02
US20180023743A1 (en) 2018-01-25
KR102357775B1 (ko) 2022-02-03
JP6665982B2 (ja) 2020-03-13
JP2018017245A (ja) 2018-02-01
US10627034B2 (en) 2020-04-21
CN107654780A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9527A (zh) 分歧總管裝置
TWI650499B (zh) 流路方塊及流體供給控制裝置
KR101571162B1 (ko) 범용 유체 흐름 어댑터
TW524945B (en) A fluid control device
US7370674B2 (en) Modular fluid distribution system
JP6404101B2 (ja) 配管継手、流体供給制御装置、及び配管接続構造
TWI652428B (zh) 雙聯4通口電磁閥
TWI683195B (zh) 分流系統、使用該分流系統的流體控制系統、及流體控制系統的製造方法
KR20160143515A (ko) 유체기기
US9982795B2 (en) Modular fluid control system
TW201934918A (zh) 流體機器的連接構造
US7458397B2 (en) Modular fluid distribution system
US8251087B2 (en) Modular fittings and assemblies for fluid switching
US9689503B2 (en) Manifold solenoid valve
US20100230624A1 (en) Ball valve with a flat mounting face
KR20100008381A (ko) 유압 기기의 접속기구
SG177848A1 (en) Fluid system
JP6992183B2 (ja) 流体制御装置及び流体制御装置用の継手
CN112576825B (zh) 管接头用螺母、管接头、流体压力设备及流体控制系统、螺母旋转用夹具及螺旋旋转方法
TWI470160B (zh) 流體機器單元構造、以及流體機器單元構造之組裝方法
US20220397217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20230167931A1 (en) Connection method and axial alignment mechanism
KR20030063101A (ko) 매니폴드 레귤레이터
JP2023066311A (ja) 多方弁、配管装置、及び、給水装置
TW202334568A (zh) 用於半導體設備的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