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5136A - 離心成形模及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離心成形模及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5136A
TW201805136A TW106121913A TW106121913A TW201805136A TW 201805136 A TW201805136 A TW 201805136A TW 106121913 A TW106121913 A TW 106121913A TW 106121913 A TW106121913 A TW 106121913A TW 201805136 A TW201805136 A TW 2018051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entrifugal forming
cylindrical body
centrifugal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邉達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跨駿博利奔日本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跨駿博利奔日本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跨駿博利奔日本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5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513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38Moulds, cores or other substrates
    • B29C41/40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02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1/04Rotational or centrifugal casting, i.e. coating the inside of a mould by rotating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36Feeding the material on to the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即使於中空圓筒體之端面之外周緣形成毛邊,該毛邊與中空圓筒體之結合強度仍高,於將中空圓筒體脫模時毛邊會與中空圓筒體一起自離心成形模被取出的離心成形模及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於離心成形模10A之蓋12A之內面設置有圓錐形之內蓋42A。內蓋42A之外周緣42e較模具本體11之內周面31隔開特定距離L。所成形之圓筒體2之端面2a由包含錐形面之第1端面2d、及與軸心線方向大致垂直之第2端面2e構成。

Description

離心成形模及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離心成形模,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具有用以成形中空圓筒體之管狀之模具本體、及可裝卸地設置於該模具本體之兩端開口之閉塞構件的離心成形模。再者,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該離心成形模之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作為成形樹脂製中空圓筒體之方法,已知一種離心成形法,其於包含管狀之模具本體、及閉塞該模具本體之開口之蓋的離心成形模內注入原料樹脂,且一面使該模具以軸線為中心旋轉一面使原料樹脂硬化(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圖4顯示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離心成形模。該離心成形模10具有管狀之模具本體11、及覆蓋該模具本體11之兩端開口之一對蓋12。於將一蓋安裝於模具本體之狀態下於模具本體11內注入原料樹脂,安裝另一蓋而閉塞模具本體之兩端開口。接著,藉由以模具軸線為中心使成形模10高速旋轉,而成形沿著模具本體11之內周面之筒狀之成形品。 用以將蓋12固定於模具本體11之鎖定裝置21於本形態例中,具有:鎖定爪支持部22,其以等間隔設置於蓋12之外周3個部位;鎖定爪24,其藉由銷23而分別可傾動地安裝於各鎖定爪支持部;及鎖定彈簧25,其用以朝鎖定方向對該鎖定爪24施力;且藉由使設置於鎖定爪24之前端部之扣止部26分別扣止於設置於模具本體11之兩端部之凸緣13之外緣,而能以如覆蓋模具本體11之開口之狀態固定蓋12。鎖定爪24之後端部成為較蓋外表面更為突出之狀態,藉由使該突出部分朝蓋內周向傾動,可解除扣止部26與凸緣13之扣止狀態、即鎖定狀態。 於蓋12之內面,設置有覆蓋上述模具本體11之管狀部開口31之密封板32。該密封板32藉由貫通蓋12之3條導向螺栓33而可於模具軸線方向移動地受支持,且藉由外裝於該導向螺栓33之壓接彈簧34而朝向上述管狀部開口31之方向被施力。 上述壓接彈簧34係於將蓋12安裝於模具本體11並使上述鎖定爪24之扣止部26扣止於凸緣13之狀態下,以較強之力將上述密封板32推壓於模具本體端面。藉此,確實地密封管狀部開口31,並與上述鎖定彈簧25一起保持上述扣止部26與凸緣13之扣止狀態。 於密封板32之內面,設置用以密封管狀部開口31之端面之圓盤狀襯墊41,且於該襯墊41之內面側,設置有具有與管狀部開口31之口徑對應之外徑之圓盤狀金屬製內蓋42。 上述襯墊41以覆蓋密封板32之內面整體之方式設置。作為該襯墊41,於密封板32側積層配置具有適當之緩衝性之矽系襯墊材41a,於模具本體11側積層配置耐熱性優異之氟樹脂系襯墊材41b,藉此可獲得充分之密封性,且獲得充分之耐熱性。 上述金屬製內蓋42係成為插入於模具本體11之管狀部分之端部之狀態的大致圓盤狀,且形成為中央朝模具內部方向突出之圓錐面。該金屬製內蓋42藉由貫通密封板32之中心之螺栓43,以於與密封板32之內面之間隔著上述襯墊41之方式固定。 藉由於密封板32之內面設置此種金屬製內蓋42,注入於模具本體11內之原料樹脂其大部分會與金屬製內蓋42接觸。其結果,襯墊41與原料樹脂之接觸顯著變少,因此襯墊41壽命增長。又,藉由將金屬製內蓋42之內面設為圓錐面,而提高成形後之製品與金屬製內蓋42之剝離性。又,只需更換金屬製內蓋42即可因應管狀部之徑不同之複數種模具本體。 圖5顯示於該離心成形模10內注入原料樹脂R、使成形模10繞其軸心旋轉而離心成形之狀態,圖6a顯示藉由該離心成形而成形、且剛自成形模10脫模後之圓筒體1。圖6b係圖6a之VIb部分之放大圖。 於該離心成形中,由於離心力作用於原料樹脂R,故原料樹脂R容易進入模具本體11之端面與氟樹脂系襯墊材41b之間。因此,自脫模獲得之圓筒體1之端面1a之外周緣容易形成朝放射方向伸出之毛邊1b。 若將該毛邊1b與成形品即圓筒體1一體脫模,則毛邊1b不會殘留於離心成形模內。然而,於圖4之離心成形模中,由於圓錐狀之內蓋42之外周緣位於模具本體11之內周面近旁,故圓筒體1之端面1a與外周面1c相交之外周緣其剖面形狀成為未達90°之銳角狀。因此,於該圓筒體1中,毛邊1b之根部部分、即毛邊1b與圓筒體1之連結部分成為薄壁,毛邊1b容易自其根部分斷。若脫模時毛邊1b自根部分斷,則有毛邊1b殘留於離心成形模10內而於下一次離心成形步驟中產生不良品之虞。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142109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於中空圓筒體之端面之外周緣形成毛邊,該毛邊與中空圓筒體之結合強度仍高,於將中空圓筒體脫模時毛邊會與中空圓筒體一起自離心成形模被取出的離心成形模、及使用該離心成形模之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離心成形模具有:管狀之模具本體,其用以將中空圓筒體離心成形;及閉塞構件,其閉塞該模具本體之開口。於該閉塞構件之朝向離心成形模內側之閉塞構件內面,設置有朝離心成形模內側突出之凸部,該凸部之外周緣與模具本體之內周面隔開特定距離L,該閉塞構件內面之較該凸部更為外周側為與離心成形模之軸心線方向大致垂直之平面。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凸部係朝向離心成形模內側縮徑之圓錐形或圓錐台形。圓錐形凸部之傾斜角度亦可於外周側與中心側不同。凸部亦可為圓盤形。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上述特定距離L為0.5 mm以上、50.0 mm以下。 本發明之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驟:藉由於本發明之離心成形模注入原料樹脂,予以離心成形而成形中空圓筒體,接著脫模。 於該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之一態樣中,以於原料樹脂與上述離心成形模之上述凸部、及較該凸部更靠外周側之間隙面相接之狀態成形中空圓筒體之方式,將上述原料樹脂注入上述離心成形模內,而成形中空圓筒體。 [發明之效果] 藉由本發明之離心成形模及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而成形之中空圓筒體具有其端面之外周側與中空圓筒體之軸心線方向大致垂直之間隙面。因此,形成於中空圓筒體之端面之外周緣的毛邊之根部部分之壁厚大於先前(圖6a、6b)者,毛邊與中空圓筒體之本體部分之結合強度較高。 因此,可防止自離心成形模將中空圓筒體脫模時毛邊自根部分斷,而將毛邊與中空圓筒體一體地脫模。其結果,可防止毛邊殘留於離心成形模內,而防止於下次以後之成形週期中成形之中空圓筒體產生不良品。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2a、2b係顯示第1實施形態者,圖1顯示離心成形模10A,圖2a、2b顯示使用該離心成形模10A而離心成形之圓筒體2。 於該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10A中,蓋12A與內蓋42A為一體。內蓋42A為較圖4之離心成形模10之內蓋42小徑之圓錐形,內蓋42A之外周緣42e與模具本體11之內周面31隔開特定距離L。 圖1所示之r1表示自旋轉軸至外周緣42e(閉塞構件內面凸部之外周緣)之最短距離,r2表示自旋轉軸至模具本體之端部內周緣之最短距離。特定距離L係指離心成形模之閉塞構件內面凸部之外周緣與模具本體之內周面端部內周緣之間隙,L=r2-r1。 使用本發明之離心成形模而獲得之中空圓筒體之端面具有遍及整周之凸形狀(以下稱「端部凸形狀」)。 L之大小雖未限定,但較佳為0.5 mm以上、50.0 mm以下,尤佳為0.8 mm以上、2.0 mm以下,更佳為1.3 mm以下。 離心成形模10A之其他構成與圖4之離心成形模10相同。模具本體11具有與圖4相同之形狀,且具有管狀部開口31。 於該實施形態中,蓋12A為閉塞構件,內蓋42A為閉塞構件內面之凸部。外周緣42e為閉塞構件內面之凸部之外周緣。亦可於蓋12A與模具本體11之端面之間介置O型環等襯墊。 使用該離心成形模10A而成形圓筒體2之情形,原料樹脂之注入量設為沿著模具本體11之內周面而離心成形之圓筒體2之端面2a亦與內蓋42A之圓錐面相接之量。藉此,成形體2之端面2a由第1端面2d及第2端面2e構成,第1端面2d係由藉由與內蓋42A之圓錐面相接而形成之錐形面構成,第2端面2e係藉由與上述L之範圍相接而形成,且與成形體2之軸心線方向大致垂直。 圓筒體2之半徑方向之第2端面2e之寬度t2 為與上述距離L一致之值。第1端面2d之該半徑方向之寬度t1 、與該寬度t2 之和(T=t1 +t2 )為圓筒體2之半徑方向之厚度。另,第2端面2e未必與成形體2之軸心線垂直。 第1端面2d相對於與圓筒體2之軸心線垂直之面之傾斜角度θ並未限定,但為未達90°,為了進一步提高脫模性,尤佳為10~50°,更佳為15~40°左右。另,如後述之圖11所示之內蓋70'般,改變上升部(外周側)與中心部(中心側)之傾斜角度亦佳。 如圖10所示之離心成形模10D般,內蓋42D亦可為圓盤形狀。圖10之其他構成與圖1相同,相同符號表示相同部分。 第2端面2e之寬度t2 即距離L雖亦依據圓筒體2之厚度T而定,但較佳為0.5 mm以上、50.0 mm以下,尤佳為0.8 mm以上、2.0 mm以下,更佳為1.3 mm以下。若t2 較小,則毛邊2b之根部附近之厚度不足。若t2 過大,則t1 相對變小,設置有圓錐狀內蓋42A之效果變低。 藉由形成此種第2端面2e,以自端面2a之外周緣(端面2a與外周面2c之交叉角緣部)朝放射方向伸出之方式形成之毛邊2b的根部之厚度變得較先前(圖6a、6b)大,毛邊2b與圓筒體2之連結強度變大。其結果,於將圓筒體2脫模時,毛邊2b不會於根部附近分斷,而與圓筒體2之本體部分一體地脫模。藉此,防止毛邊2b殘留於離心成形模內,而防止不良品產生。 圖12a、13a顯示對圖1之離心成形模10A加上若干形狀變更之模具10A'、10A''。圖12b、13b係使用圖12a、13a之離心成形模而離心成形之圓筒體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於圖12a之離心成形模10A'中,於模具本體11'之內周面31與端面之交叉角部設置有錐形面31t。於該離心成形模10A'中,上述L之範圍為自錐形面31t與模具本體11之端面之交點至外周緣42e之範圍。離心成形模10A'之其他構成與圖1之離心成形模10A相同,相同符號表示相同部分。 於使用該離心成形模10A'而成形之圓筒體2'中,會於該圓筒體2'之端面附近之外周部形成藉由錐形面31t而成形之錐形剖面形狀之厚壁部2t。藉此,毛邊2b與圓筒體2'之連結強度變大。圓筒體2'之其他構成與圓筒體2相同,相同符號表示相同部分。 於圖13a之離心成形模10A''中,外周緣42e位於較圖12a之離心成形模10A'更靠外周側。離心成形模10A''之其他構成與離心成形模10A'相同,相同符號表示相同部分。 於使用該離心成形模10A''而成形之圓筒體2''中,由錐形面構成之第1端面2d之寬度大於圓筒體2'。圓筒體2''之其他構成與圓筒體2'相同,相同符號表示相同部分。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內蓋42A為圓錐形,內蓋42A之內面(朝向離心成形模10A之內部之面)整體上為圓錐面,但如圖3a所示之離心成形模50般,亦可將安裝於密封板60之內面側之內蓋70設為圓錐台形狀。即,該內蓋70之朝向離心成形模50內之面之外周緣附近成為錐形面71,除此以外為與離心成形模50之軸心線方向垂直之平面72。內蓋70之外周緣自圓筒型之模具本體51之內周面隔開距離L。 於密封板60之板央部設置有開口61,自內蓋70突出設置之凸部73嵌合於該開口61。內蓋70藉由貫通密封板60而螺合於內蓋70之螺栓(省略圖示)而固定於密封板60,但內蓋70之固定方式並未限定於此。 介置於密封板60與內蓋70之間之襯墊80係積層配置有重疊於密封板60之矽系襯墊材81、及重疊於內蓋70之氟樹脂系襯墊材82者。 於離心成形模之模具本體51之端部設置有凸緣53。對模具本體51之端面介隔襯墊80而重疊密封板60。 省略圖示,設置有用以將密封板60固定於模具本體51之蓋。作為該蓋,可使用與上述蓋12相同構成者。藉由密封板60、內蓋70及襯墊80與該蓋而構成閉塞構件。 使用該離心成形模50而成形圓筒體3之情形時,原料樹脂之注入量設為沿著模具本體51之內周面而離心成形之圓筒體3之端面3a亦與內蓋70之錐形面71及平面72之外周側相接之量。藉此,圓筒體3之端面3a由垂直面3f、錐形面3d及垂直面3e構成,垂直面3f係藉由與平面72相接而形成,且與圓筒體3之軸心線方向垂直,錐形面3d係藉由與錐形面37相接而形成,垂直面3e係藉由與上述L之範圍之襯墊80(氟樹脂系襯墊材82)相接而形成,且與成形體3之軸心線方向垂直。垂直面3e之半徑方向寬度t3 之較佳範圍與上述圖2之t2 相同。 於該圓筒體3中,自端面3a與外周面3c之交叉外周緣伸出之毛邊3b之根部附近之厚度亦變大。藉此,防止脫模時毛邊3b分斷,而防止不良品產生。 於圖3之實施形態中,內蓋70構成朝離心成形模50之內側突出之凸部。另,於圖11之離心成形模50'中,內蓋70'具有錐形面71、及斜率較其和緩之第2錐形面72'。於內蓋70'中,圓錐面之上升部與中心部之錐形角度不同。圖11之其他構成與圖3a相同,相同符號表示相同部分。 圖7顯示圖4之離心成形模10中,藉由使用較內蓋42小徑之內蓋42B而設有L範圍之離心成形模10B。該離心成形模10B之其他構成與圖4相同。42e表示內蓋42B之外周緣。 若藉由該離心成形模10B而成形中空圓筒體,則與圖3b同樣地成形具有第1端面2d與第2端面2e之圓筒體2。因此,於自離心成形模10B將圓筒體2脫模時,毛邊2b不會於根部附近分斷,而與圓筒體2之本體部分一體地脫模。藉此,防止毛邊2b殘留於離心成形模內,而防止不良品產生。 另,於該實施形態中,藉由密封板32、襯墊41及內蓋42B與蓋12而構成閉塞構件。內蓋42B成為自閉塞構件內部朝離心成形模10B內側突出之凸部。 於圖7之離心成形模10B中,具備圖4所示之鎖定機構,但鎖定機構並未限定於此,可採用各種機構。於圖8、9顯示該附鎖定機構之離心成形模之一例。 圖8之離心成形模100具有管狀之模具本體111、及用以閉塞該模具本體111之開口之蓋112。於蓋112設置有上述凹部或凸部。於模具本體111內注入原料樹脂、安裝蓋112後,使離心成形模100以模具軸線為中心高速旋轉,藉此成形沿著模具本體111之內周面之筒狀之成形品。蓋112具有:圓盤狀之蓋板113,其閉塞模具本體111之開口端面;及筒狀之側筒部114,其以自該蓋板113之外周相對於模具本體111之外周面空出一定間隔而延伸之方式設置。 用以將蓋112固定於模具本體111之鎖定裝置121具有:鎖定爪支持部122,其於蓋112之側筒部114設置於複數部位,例如以等間隔設置於3~4個部位;鎖定爪123,其分別安裝於各鎖定爪支持部122;彈簧124,其朝鎖定位置方向對該鎖定爪123施力;及解鎖環125,其設置於側筒部114之前端。 鎖定爪支持部122具有:銷孔,其安裝用以軸支鎖定爪123之銷(支軸)126;彈簧收納部127,其用以安裝上述彈簧124;及母螺紋部,其安裝支持上述解鎖環125之螺栓128。另,安裝螺栓128之母螺紋部由於為遍及側筒部114之整周而設置且支持解鎖環125者,故能夠與鎖定爪支持部122之位置無關地設置於側筒部114之任意位置。 解鎖環125為剖面コ字狀者,且包含:解鎖片131,其插入於模具本體外周面與側筒部內周面之間;沿著側筒部外周面之狀態之安裝片132;及連結片133,其連結安裝片131、132。於上述安裝片132,以與上述螺栓128之安裝位置對應之方式,設置有於模具軸線方向具有長軸之長孔134。該解鎖環125藉由插通長孔134之上述螺栓128,而以可於側筒部114之前端相對於模具軸線方向移動之狀態安裝。 鎖定爪123為由上述銷126支持其基端部而可旋動之狀態,旋動端(內端)為自側筒部內周面朝模具本體側突出而可抵接於模具本體外周面之狀態。該鎖定爪123藉由上述彈簧124而朝突出方向被施力,於未將蓋112安裝於模具本體111之狀態下,保持在旋動至抵接於解鎖環125之解鎖片131之前端之位置之狀態。此時,解鎖環125為藉由被彈簧124施力之鎖定爪123而被推壓於自側筒部前端離開之位置(反蓋板側)之狀態,且此時之鎖定爪123之旋動端成為較相當於模具本體111之外周面之位置更朝內周側突出之狀態。 如此般形成之鎖定裝置121於將蓋112安裝於模具本體111時為如下狀態:藉由鎖定爪123之旋動端與模具本體111之外周面接觸,抵抗彈簧124之作用力而將鎖定爪123推回至蓋板113側。若蓋112位於閉塞模具本體111之開口之位置,且為設置於蓋板113之襯墊115被擠壓之閉塞狀態,則將鎖定爪123保持在其旋動端藉由彈簧124之作用力而抵接於模具本體111之外周面之狀態。 且,於該閉塞狀態下,鎖定爪123之旋動端抵接於模具本體111之外周面之位置,係以較上述銷126位於更靠開口側(蓋板113側)之方式設有各部之尺寸及位置關係。藉此,以銷126為中心旋動之鎖定爪123藉由銷126與旋動端抵接部之位置關係,而成為以楔狀嵌入至模具本體與側筒部之間之鎖定狀態。因此,阻止蓋112朝打開方向移動,而保持在蓋112閉塞模具本體111之開口之狀態。即,只要將蓋112對模具本體111於軸線方向組裝,便會自動地保持在閉塞狀態。 於成形後自模具本體111卸下蓋112之情形,藉由使上述解鎖環125移動至蓋板113側,藉由解鎖片131使鎖定爪123朝蓋板側旋動,可解除旋動端與模具本體111之外周面之抵接狀態,即鎖定爪123之鎖定狀態。 圖9之離心成形模200具有管狀之模具本體211、及用以閉塞該模具本體211之開口之蓋212,且於蓋212設置有上述凹部或凸部。於模具本體211內注入原料樹脂、安裝蓋212後,使離心成形模200以模具軸線為中心高速旋轉,藉此而獲得沿著模具本體211之內周面之筒狀之成形品。 用以將蓋212固定於模具本體211之鎖定裝置221具有:鎖定爪支持部222,其以等間隔設置於蓋212之外周3個部位;及鎖定爪223,其分別安裝於各鎖定爪支持部222。鎖定爪支持部222具有隔著鎖定爪223之一對支持片224,各支持片224係將蓋212之外周切削而形成,且為使鎖定爪支持部222之上表面222a以蓋外周側下降之方式傾斜之狀態。又,於支持片224,設置有安裝用以支持鎖定爪223之銷225之銷孔。 鎖定爪223於其前端部具有與設置於模具本體211之凸緣213扣止之扣止部226,且於後端部具有螺母螺合用之公螺紋部。該鎖定爪223藉由於使上述銷225插通於設置於中間部之爪長度方向之長孔227之狀態下由上述支持片224予以軸支,而成為可於模具軸線方向移動且可於法線方向傾動之狀態。 又,鎖定爪223於安裝於蓋212時,於螺合於後端部之公螺紋部之螺母228與上述鎖定爪支持部222之間,介隔墊圈229而以壓縮狀態安裝有螺旋彈簧230。該螺旋彈簧230係以前端側相對於鎖定爪支持部222之上表面222a即螺旋彈簧抵接面、且外周側朝爪前端方向變位之狀態壓接,故與外周側之彎曲量相比,內周側之彎曲量較大。因此,藉由螺旋彈簧230之復原力而對鎖定爪223作用有使後端部側(螺母側)倒向蓋外周之方向之力,成為使扣止部226扣止於凸緣213之方向之力。 如此般形成之鎖定裝置221於將蓋212安裝於模具本體211之狀態下,成為藉由上述螺旋彈簧230之作用而使鎖定爪223之扣止部226確實地扣止於凸緣213之狀態,且成為將蓋212推壓於模具本體211之開口之狀態。此時,藉由適當地選擇螺旋彈簧230之性能,能以所需之充分之推壓力使蓋212密接於模具本體211。又,藉由改變螺母228對鎖定爪223之螺合量,可微調螺旋彈簧230之推壓力。 鎖定裝置221之解鎖可藉由使鎖定爪223之後端朝蓋內周側傾動而進行。該鎖定爪223之傾動操作可藉由將內周具有蓋側為擴開之圓錐狀之錐形面的解鎖治具(省略圖示)朝模具軸線方向推壓而容易地進行。又,藉由將解鎖治具之錐形面形成為具有與蓋212對應之最大徑之圓錐面狀,可使3個部位之鎖定爪223與其等之位置無關地同時傾動。因此,藉由組合具有此種圓錐面之解鎖用之治具、與固持蓋212之治具,可自動進行蓋212相對於模具本體211之裝卸及鎖定裝置221之開閉操作。 於本發明中,中空圓筒體之內孔無須與中空圓筒體之外周面完全為同軸狀,亦可略微偏心。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內蓋42A、70皆為圓錐形(即錐形)或具有錐形面71之形狀,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例如,雖省略圖示,但亦可將圖3之內蓋70之錐形面71設為與離心成形模50之軸心線方向平行之面(與襯墊80垂直之面)。 上述實施形態為本發明之一例,本發明亦可設為上述以外之構成。亦可於根據本發明而成形之中空圓筒體之內面實施鍍覆(例如鍍鉻)或電漿處理等表面處理。又,亦可於中空圓筒體之內面形成矽系材料或氟系材料等之層而設為積層構造。 本發明所使用之樹脂材料雖無特別限定,但根據旋轉成形之成形性,可應用藉由單體澆鑄法獲得之聚醯胺等陰離子聚合性聚醯胺MC尼龍、雙液硬化型胺基甲酸酯樹脂等各種材料。其中,基於機械強度等理由,較佳為使用陰離子聚合性聚醯胺。 藉由本發明方法而成形之中空圓筒體,適合於使用其而製造樹脂齒輪。由中空圓筒體製造樹脂齒輪時,將中空圓筒體切斷成特定厚度之圓片狀而設為環狀體。且,於該環狀體之內孔嵌著金屬製輪轂,將環狀體之外周切削加工而形成齒。 由於該環體可抑制毛邊之產生,故可防止異物殘存於模具。其中尤適於連續成形。又,由於不易形成銳利形狀之毛邊,安全性優異,故適合作為用作汽車或電子裝置等之零件之樹脂齒輪。 使用特定之態樣詳細說明了本發明,但同業人士應明瞭,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意圖與範圍進行各種變更。 本申請案基於2016年6月30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6-130411號,該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1‧‧‧圓筒體
1a‧‧‧端面
1b‧‧‧毛邊
1c‧‧‧外周面
2‧‧‧圓筒體
2'‧‧‧圓筒體
2''‧‧‧圓筒體
2a‧‧‧端面
2b‧‧‧毛邊
2c‧‧‧外周面
2d‧‧‧第1端面
2e‧‧‧第2端面
2t‧‧‧厚壁部
3‧‧‧圓筒體
3a‧‧‧端面
3b‧‧‧毛邊
3c‧‧‧外周面
3d‧‧‧錐形面
3e‧‧‧垂直面
3f‧‧‧垂直面
10‧‧‧離心成形模
10A‧‧‧離心成形模
10A'‧‧‧離心成形模
10A''‧‧‧離心成形模
10B‧‧‧離心成形模
10D‧‧‧離心成形模
11‧‧‧模具本體
11'‧‧‧模具本體
12‧‧‧蓋
12A‧‧‧蓋
13‧‧‧凸緣
21‧‧‧鎖定裝置
22‧‧‧鎖定爪支持部
23‧‧‧銷
24‧‧‧鎖定爪
25‧‧‧鎖定彈簧
26‧‧‧扣止部
31‧‧‧管狀部開口
31‧‧‧內周面
31t‧‧‧錐形面
32‧‧‧密封板
33‧‧‧導向螺栓
34‧‧‧壓接彈簧
41‧‧‧襯墊
41a‧‧‧矽系襯墊材
41b‧‧‧氟樹脂系襯墊材
42‧‧‧內蓋
42A‧‧‧內蓋
42B‧‧‧內蓋
42D‧‧‧內蓋
42e‧‧‧外周緣
43‧‧‧螺栓
50‧‧‧離心成形模
50'‧‧‧離心成形模
51‧‧‧模具本體
53‧‧‧凸緣
60‧‧‧密封板
61‧‧‧開口
70‧‧‧內蓋
70'‧‧‧內蓋
71‧‧‧錐形面
72‧‧‧平面
72'‧‧‧第2錐形面
73‧‧‧凸部
80‧‧‧襯墊
81‧‧‧矽系襯墊材
82‧‧‧氟樹脂系襯墊材
100‧‧‧離心成形模
111‧‧‧模具本體
112‧‧‧蓋
113‧‧‧蓋板
114‧‧‧側筒部
115‧‧‧襯墊
121‧‧‧鎖定裝置
122‧‧‧鎖定爪支持部
123‧‧‧鎖定爪
124‧‧‧彈簧
125‧‧‧解鎖環
126‧‧‧銷
127‧‧‧彈簧收納部
128‧‧‧螺栓
131‧‧‧解鎖片
132‧‧‧安裝片
133‧‧‧連結片
134‧‧‧長孔
200‧‧‧離心成形模
211‧‧‧模具本體
212‧‧‧蓋
213‧‧‧凸緣
221‧‧‧鎖定裝置
222‧‧‧鎖定爪支持部
222a‧‧‧上表面
223‧‧‧鎖定爪
224‧‧‧支持片
225‧‧‧銷
226‧‧‧扣止部
227‧‧‧長孔
228‧‧‧螺母
229‧‧‧墊圈
230‧‧‧螺旋彈簧
IIb‧‧‧部分
L‧‧‧特定距離
R‧‧‧原料樹脂
r1‧‧‧最短距離
r2‧‧‧最短距離
T‧‧‧厚度
t1‧‧‧寬度
t2‧‧‧寬度
t3‧‧‧寬度
VIb‧‧‧部分
θ‧‧‧傾斜角度
圖1係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顯示離心成形模之軸心線方向一端側之沿著軸心線方向之剖面。 圖2a係藉由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方法而成形之中空圓筒體之剖視圖,顯示中空圓筒體之軸心線方向一端側之沿著軸心線方向之剖面。圖2b係圖2a之IIb部分之放大圖。 圖3a係另一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顯示離心成形模之軸心線方向一端側之沿著軸心線方向之剖面。圖3b係使用圖3a之離心成形模而離心成形之中空成形體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4係先前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 圖5係顯示使用圖4之離心成形模之離心成形方法之剖視圖。 圖6a係使用圖4之離心成形模而離心成形之成形體之剖視圖,圖6b係圖6a之VIb部分之放大圖。 圖7係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 圖8係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 圖9係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 圖10係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 圖11係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 圖12a係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圖12b係使用圖12a之離心成形模而離心成形之中空成形體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圖13a係實施形態之離心成形模之剖視圖。圖13b係使用圖13a之離心成形模而離心成形之中空成形體之一部分之剖視圖。
10A‧‧‧離心成形模
11‧‧‧模具本體
12A‧‧‧蓋
31‧‧‧內周面
42A‧‧‧內蓋
42e‧‧‧外周緣
L‧‧‧特定距離
r1‧‧‧最短距離
r2‧‧‧最短距離

Claims (9)

  1. 一種離心成形模,其特徵在於,其係具有用以將中空圓筒體離心成形之管狀之模具本體、及閉塞該模具本體之開口之閉塞構件者,且 於該閉塞構件之朝向離心成形模內側之閉塞構件內面,設置有朝離心成形模內側突出之凸部, 該凸部之外周緣與模具本體之內周面隔開特定距離L。
  2. 如請求項1之離心成形模,其中上述凸部係朝向離心成形模內側縮徑之圓錐形或圓錐台形。
  3. 如請求項2之離心成形模,其中上述圓錐形之傾斜角度於外周側與中心側不同。
  4. 如請求項1之離心成形模,其中上述凸部為圓盤形狀。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離心成形模,其中上述特定距離L為0.5 mm以上、50.0 mm以下。
  6. 一種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驟:藉由於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離心成形模注入原料樹脂,予以離心成形而成形中空圓筒體,接著脫模。
  7. 一種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於請求項6中,以於原料樹脂與上述離心成形模之上述凸部、及較該凸部更靠外周側之上述L範圍之面相接之狀態下成形中空圓筒體之方式,將上述原料樹脂注入至上述離心成形模內,而成形中空圓筒體。
  8. 如請求項6或7之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其中使用陰離子聚合性聚醯胺系組合物。
  9. 一種金屬樹脂複合體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使用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離心成形模而獲得之中空圓筒體之內徑面,嵌著固定金屬芯材。
TW106121913A 2016-06-30 2017-06-30 離心成形模及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TW2018051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0411A JP2018001553A (ja) 2016-06-30 2016-06-30 遠心成形型及び中空円筒体の製造方法
JP??2016-130411 2016-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5136A true TW201805136A (zh) 2018-02-16

Family

ID=6078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913A TW201805136A (zh) 2016-06-30 2017-06-30 離心成形模及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01553A (zh)
KR (1) KR102338697B1 (zh)
CN (1) CN109476053B (zh)
TW (1) TW201805136A (zh)
WO (1) WO20180033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006644A (en) * 1972-04-11 1977-03-08 Zedron Rotational molding of tires
JPS59164643A (ja) * 1983-03-11 1984-09-17 Otani Denki Seisakusho:Kk 上端部内周面に雌ねじ部を有する容器状物の製造方法
JP2003285340A (ja) * 2002-03-27 2003-10-07 Nitto Denko Corp シームレス型筒状皮膜の製造方法
JP4103474B2 (ja) * 2002-07-04 2008-06-18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容器の成形方法
JP2004142109A (ja) 2002-10-21 2004-05-20 Nippon Polypenco Ltd 遠心成形型における蓋のシール構造
JP2004142110A (ja) * 2002-10-21 2004-05-20 Nippon Polypenco Ltd 遠心成形型における蓋のシール構造
JP5242486B2 (ja) * 2009-04-10 2013-07-24 アァルピィ東プラ株式会社 中空体の製造方法
JP5611720B2 (ja) * 2010-08-17 2014-10-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シームレスベルト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ムレス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5837814B2 (ja) * 2011-12-21 2015-12-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ローラ製造用金型キャップ、ローラ製造用金型および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03346A1 (ja) 2018-01-04
KR102338697B1 (ko) 2021-12-10
KR20190025846A (ko) 2019-03-12
CN109476053A (zh) 2019-03-15
CN109476053B (zh) 2021-03-16
JP2018001553A (ja)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53293A1 (fr) Moule pour pneumatique, et procédé de moulage du pneumatique
EP1880826B1 (fr) Dispositif de moulag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écipients thermoplastiques
EP3232074B1 (en) Slotted entry bearing with molded seal
KR20160087802A (ko) 밀봉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5981536B2 (ja) コンタクトまたは眼内レンズを製造する鋳型および方法
TW201805136A (zh) 離心成形模及中空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US7842220B2 (en) Mold for forming golf ball and golf ball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JP5418845B2 (ja) 樹脂射出成形製の回転部材
EP3233456B1 (fr) Moule et procédé pour la vulcanisation d'un adaptateur annulaire de pneumatique sur une jante
WO2016092998A1 (ja) ロールの成形用金型
EP3468764B1 (fr)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d'un insert de fixation lors de son surmoulage
EP3212376A1 (fr) Moul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pièce en matière plastique comportant un système d'étanchéité optimisé
JP4555239B2 (ja) 成形金型
WO2016016550A1 (fr) Systeme de positionnement et de maintien d'un insert dans un moule, desactivable a l'ejection
KR102204892B1 (ko) 블래더 제조 장치 및 블래더 제조 방법
EP2654991A1 (fr) Agencement pour le moulage d'un melange a base de poudre metallique autour d'un noyau ceramique
FR2946562A1 (fr) Procede de postionnement et d'assemblage de deux pieces dont l'une au moins est moulee en un materiau sensible au fluage
WO2021145315A1 (ja) 発泡成形用金型および発泡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TW201808578A (zh) 離心成形模及圓筒體之製造方法
JP7483230B2 (ja) 射出成形金型及び該金型を用いた樹脂製パイプの成形方法
JPH06143362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におけるゲートカット機構
FR3113473A1 (fr) Moule de cuisson pour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élément d’étanchéité
KR101437120B1 (ko) 버터플라이 밸브의 패킹 성형장치 및 그 방법
FR3117936A1 (fr)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rou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sans air
FR3083156A1 (fr) Moule de compression pour fabriquer une garniture de frot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