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40830A - 繩索鎖定具 - Google Patents

繩索鎖定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0830A
TW201740830A TW106115765A TW106115765A TW201740830A TW 201740830 A TW201740830 A TW 201740830A TW 106115765 A TW106115765 A TW 106115765A TW 106115765 A TW106115765 A TW 106115765A TW 201740830 A TW201740830 A TW 2017408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male
female
opening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5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9018B (zh
Inventor
清水洋兵
Original Assignee
仁不古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不古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不古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40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0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0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1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deforming the cable by moving a part of the faste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3/00Hook or eye fasteners
    • A44B13/0029Hook or eye faste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way of fastening to the support
    • A44B13/0035Hook or eye faste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way of fastening to the support using pro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0Quick-acting fastenings; 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5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G11/106Clamps hold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using a toothe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ckle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繩索鎖定具,其課題在於使繩索鎖定具的操作性更為提升。本發明之繩索鎖定具是由母構件1與公構件2構成,其中:該母構件1具備: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及繩索C的插通路6;該公構件2係使其一部份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進入前述插通路6內,並且在該一部份具備與形成在前述插通路6內的母側緊固部7合作而緊固在被插通於前述插通路6的前述繩索C的公側緊固部12。對於前述繩索C的緊固可藉由以下的操作而解除:抓住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C而對於前述母構件1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6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以及抓住從前述第二開口5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C而對於前述公構件2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6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在前述母構件1及前述公構件2形成有前述抽拉操作用的手指勾掛部8、13。

Description

繩索鎖定具
本發明是關於繩索鎖定具的改良技術。
有一種繩索固定具是由以下構件構成:供繩索插通的盒體;以及具備利用盒體的卡合壁面而將卡合力作用在繩索上的卡合邊的鎖定構件(參照專利文獻1)。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231號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主要問題點在於:使這種繩索固定具,也就是繩索鎖定具的操作性更為提升這點。
為了達成前述課題,本發明之繩索鎖定具是由母構件與公構件構成的繩索鎖定具,其中:該母構件具備:第一開口、第二開口以及在連通於該等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之間的繩索的插通路;以及 該公構件係使其一部份從前述第一開口側進入前述插通路內,並且在該一部份具備與形成在前述插通路內的母側緊固部合作而緊固在被插通於前述插通路的前述繩索的公側緊固部;其中對於前述繩索的緊固可藉由以下的操作而解除:抓住從前述第一開口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而對於前述母構件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以及抓住從前述第二開口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而對於前述公構件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並且在前述母構件及前述公構件形成有前述抽拉操作用的手指勾掛部。
繩索鎖定具對於繩索的緊固狀態可藉由以下操作而解除:抓住從前述第一開口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之對於前述母構件進行的抽拉操作;以及抓住從前述第二開口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之對於前述公構件進行的抽拉操作。在前述母構件及前述公構件形成有前述手指勾掛部,因此在進行前述抽拉操作時,前述母構件及公構件容易抓取,而可容易且確實地進行前述抽拉操作。
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一為:前述手指勾掛部事先以沿著與前述繩索之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方式形成。
又,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一為:前述繩索鎖定具具有寬幅的正面部及背面部,並且於該等正面部及背面部的至少一方當中,在前述母構件及前述公構件分別形 成前述手指勾掛部。
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一為:前述繩索鎖定具具有寬幅的正面部及背面部,並且該等正面部及背面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為:在前述繩索的長度方向當中,從前述繩索鎖定具的中央側起隨著越靠近前述繩索鎖定具的終端側而隨之越高,而成為在兩個部位的前述終端間收容指尖。
又,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一為:將位於兩個部位的前述終端間的前述繩索鎖定具的外表面設為實質上沿著假想的一個圓的圓弧的面。
又,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一為:在前述母構件與前述公構件之間存在有藉由前述抽拉操作而蓄勢的彈簧構件。
又,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一為:前述插通路的中心軸位於假想的一個平面上。
又,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一為:將前述公側緊固部及前述母側緊固部的一方設為面部,將另一方設為朝向前述面部突出的爪部,並且使前述爪部當中至少面向前述第一開口側的側部所模擬的假想直線與前述面部所形成的角度實質上成為直角。又,本發明之較佳樣態之一為:在前述母構件的前述手指勾掛部及前述公構件的前述手指勾掛部雙方或任一方形成有帶狀體的捲繞部。
根據本發明,可適當且合理地使繩索鎖定具的操作性提升。
1‧‧‧母構件
2‧‧‧公構件
3‧‧‧彈簧構件
4‧‧‧第一開口
5‧‧‧第二開口
6、14f、22、29‧‧‧插通路
7‧‧‧母側緊固部
7a‧‧‧面部
8、13‧‧‧手指勾掛部
8a、13a‧‧‧頂部
8b、13b‧‧‧斜面
8c‧‧‧通過路
8d‧‧‧捲繞部
9‧‧‧母側主體部
9a‧‧‧母側正面部
9b‧‧‧母側背面部
9c‧‧‧母側側面部
9d‧‧‧引導肋部
10‧‧‧母側腳部
10a‧‧‧貫穿孔
11‧‧‧彈簧推壓構件
11a‧‧‧卡合突起
11b‧‧‧突部
12‧‧‧公側緊固部
12a‧‧‧爪部
14‧‧‧公側主體部
14a‧‧‧公側正面部
14b‧‧‧公側背面部
14c‧‧‧公側側面部
14d‧‧‧終端部
14e‧‧‧突出部
14g‧‧‧窗孔
15‧‧‧公側腳部
15a、27‧‧‧基部
15b‧‧‧引導凹槽
16‧‧‧空間
17、23‧‧‧表部
18、24‧‧‧裏部
19、21、25、28‧‧‧側部
20、26‧‧‧芯部
C‧‧‧繩索
R‧‧‧繩索鎖定具
Ra‧‧‧正面部
Rb‧‧‧背面部
Rc‧‧‧終端
Rd‧‧‧面
Re‧‧‧側面部
x‧‧‧移動中心軸
y‧‧‧中心軸
第1圖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第一例)的分解斜視圖。
第2圖是前述第一例的分解斜視圖。
第3圖是前述第一例的斜視圖。
第4圖是前述第一例的斜視圖。
第5圖是構成前述第一例的公構件的側面圖。
第6圖是構成前述第一例的公構件的側面圖。
第7圖是前述第一例的正面圖,顯示出緊固在繩索的狀態。
第8圖是在第7圖當中的A-A線位置的剖面圖。
第9圖是前述第一例的側面圖,顯示出緊固在繩索的狀態。
第10圖是在第9圖當中的B-B線位置的剖面圖。
第11圖是前述第一例的剖面圖,顯示出解除了對於繩索緊固的狀態。
第12圖是前述第一例的要部剖面圖。
第13圖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第二例)的正面圖。
第14圖是前述第二例的剖面圖,顯示出緊固在繩索的狀態。
第15圖是前述第二例的剖面圖,顯示出解除了對於繩索緊固的狀態。
第16圖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第三例)的斜視圖。
第17圖是前述第三例的剖面圖。
第18圖是前述第三例的剖面圖,顯示出緊固在繩索的狀態。
第19圖是前述第三例的剖面圖,顯示出解除了對於繩索緊固的狀態。
第20圖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第四例)的剖面圖。
第21圖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第五例)的剖面圖。
第22圖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第六例)的側面圖。
第23圖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第七例)的正面圖。
第24圖是前述第七例的側面圖。
第25圖是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繩索鎖定具(第八例)的斜視圖。
以下,依據第1圖至第25圖,針對本發明之典型的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此實施形態之繩索鎖定具R構成為:可緊固在繩索C的任意位置,並且可藉由減少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母構件1內的進入量的抽拉操作來解除其緊固狀態。
該繩索C是只要像這樣能實現繩索鎖定具R的緊固者,則其形狀(圓繩、扁繩等)、材質或構造(編繩、橡膠繩、合成樹脂製的繩索等)不拘。該繩索鎖定具R典型而言是被緊固在具備要利用這樣的繩索C束緊或是拉緊的部位的各種物品當中的該繩索C,然後透過改變其緊固位置來束緊或鬆開這種部位來使用。
前述母構件1具備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以及在連通於該等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之間的繩索C的插通路6。
另一方面,前述公構件2是使其一部份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進入前述插通路6內,並且在該一部份具備與形成在前述插通路6內的母側緊固部7合作而緊固在被插通於前述插通路6的前述繩索C的公側緊固部12。
對於前述繩索C的緊固可藉由以下的操作而解除:抓住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C而對於前述母構件1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6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以及抓住從前述第二開口5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C而對於前述公構件2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6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
又,在前述母構件1及前述公構件2形成有前述抽拉操作用的手指勾掛部8、13。
繩索鎖定具R對於繩索C的緊固狀態可藉由以下的操作而解除:抓住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被拉出的前 述繩索C之對於前述母構件1進行的抽拉操作;以及抓住從前述第二開口5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C之對於前述公構件2進行的抽拉操作。在前述母構件1及前述公構件2形成有前述手指勾掛部8、13,因此進行前述抽拉操作時,前述母構件1及前述公構件2容易抓取,而可容易並且確實地進行前述抽拉操作。
(第一例)
第1圖至第12圖所示的第一例的繩索鎖定具R係形成為:繩索C分別通過隔著公構件2之移動中心軸x(參照第10圖)的兩側。
前述繩索鎖定具R具有寬幅的正面部Ra及背面部Rb。又,圖面所示的例子當中,前述正面部Ra及背面部Rb都是形成為在前述繩索C的長度方向當中,從前述繩索鎖定具R之中央側起隨著越靠近前述繩索鎖定具R之終端Rc側而隨之越高,而成為在兩個部位的前述終端Rc、Rc間可收容指尖的形狀。
該第一例當中,兩個部位的終端Rc、Rc的一方形成在母構件1,另一方形成在公構件2,藉此,在母構件1及公構件2分別形成有手指勾掛部8、13。該第一例當中,能夠以在繩索鎖定具R的正面部Ra及背面部Rb收容指腹的方式穩固地抓住繩索鎖定具R。接下來,從此抓住狀態,當抓住從第一開口4側被拉出的繩索C而將母構件1朝向第10圖的左側進行抽拉操作時,可將手指卡扣在 母構件1的手指勾掛部8而順利地進行該抽拉操作,又,當抓住從第二開口5側被拉出的繩索C而將公構件2朝向第10圖的右側進行抽拉操作時,可將手指卡扣在公構件2的手指勾掛部13而順利地進行該抽拉操作。當抓住從第一開口4側被拉出的繩索C而將母構件1朝向第10圖的左側進行抽拉操作時,可解除繩索鎖定具R對於繩索C的緊固狀態,且繩索鎖定具R整體會朝第10圖的左側移動,當停止該朝向左側的抽拉操作時,繩索鎖定具R會在移動後的位置再度緊固在繩索C。又,當抓住從第二開口5側被拉出的繩索C而將公構件2朝向第10圖的右側進行抽拉操作時,可解除繩索鎖定具R對於繩索C的緊固狀態,且繩索鎖定具R整體會朝第10圖的右側移動,當停止該朝向右側的抽拉操作時,繩索鎖定具R會在移動後的位置再度緊固在繩索C。
亦即,該第一例當中,前述手指勾掛部8、13是以沿著與前述繩索C之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方式,遍及於前述正面部Ra及背面部Rb的寬度方向(與前述移動中心軸x正交的方向)而形成。
圖面所示的例子,是將位於兩個部位的前述終端Rc、Rc間的前述繩索鎖定具R的外表面設為實質上沿著假想的一個圓的圓弧的面Rd。
母構件1具備母側主體部9、母側腳部10及彈簧推壓構件11而構成。
母側主體部9具有:形成前述正面部Ra之一 部份的母側正面部9a;形成前述背面部Rb之一部份的母側背面部9b;以及朝向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的方向形成的母側側面部9c;並且將與前述移動中心軸x正交的方向的剖面實質上設為扁平角筒狀。母側主體部9的筒一端是作為前述第一開口4而發揮功能,母側主體部9的筒另一端是作為前述第二開口5而發揮功能。
在母側主體部9的母側正面部9a的內表面、以及母側背面部9b的內表面分別形成有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的引導肋部9d。
母側主體部9的母側側面部9c的內表面,係在第一開口4與第二開口5之間的大致中間位置與第一開口4之間實質上與前述移動中心軸x平行,但是在前述中間位置與第二開口5之間形成作為前述母側緊固部7而發揮功能的面部7a,該母側緊固部7係隨著越靠近第二開口5而隨之越向使母側主體部9之內徑越為狹窄的方向傾斜。
母側腳部10呈現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從形成前述母側主體部9當中的前述第一開口4的緣部突出的帶板狀。母側腳部10設有兩個。兩個母側腳部10、10的一方接連於母側正面部9a,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延伸出去。兩個母側腳部10、10的另一方接連於母側背面部9b,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延伸出去。
在兩個母側腳部10、10的突出端分別形成有四角形的貫穿孔10a。
母側腳部10的內外表面都是形成與前述移動 中心軸x平行。另一方面,母側主體部9的母側正面部9a的外表面是以朝向第二開口5之側使母側主體部9的厚度逐漸增加的方式,形成實質上沿著前述假想的一個圓的圓弧的面Rd,並且母側背面部9b的外表面是以朝向第二開口5之側使母側主體部9的厚度逐漸增加的方式,形成實質上沿著前述假想的一個圓的圓弧的面Rd。
彈簧推壓構件11具備:可無間隙地收容在兩個母側腳部10、10間的厚度;以及實質上與母側腳部10之寬度相等的寬度。彈簧推壓構件11在其正面及背面分別具有可卡合在前述母側腳部10之貫穿孔10a的卡合突起11a,而且是將該卡合突起11a收容在貫穿孔10a而安裝在兩個母側腳部10、10的突出端間成為架設狀。在以此方式安裝的彈簧推壓構件11當中面向第一開口4的面部,形成有進入後述彈簧構件3之彈簧一端內的突部11b。
另一方面,公構件2具備公側主體部14、及公側腳部15而構成。
公側主體部14具有:形成前述正面部Ra之一部份的公側正面部14a;形成前述背面部Rb之一部份的公側背面部14b;以及朝向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的方向形成的公側側面部14c。
公側主體部14具備:在與前述移動中心軸x正交的方向較長的終端部14d;在該終端部14d中之面向第一開口4之側當中,從終端部14d之第1圖當中的左端部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突出的突出部14e;以及從終端 部14d之第1圖當中的右端部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突出的突出部14e。
公側主體部14的公側正面部14a的外表面是以朝向終端部14d之側使公側主體部14的厚度逐漸增加的方式,形成實質上沿著前述假想的一個圓的圓弧的面Rd,並且公側背面部14b的外表面是以朝向終端部14d之側使公側主體部14的厚度逐漸增加的方式,形成實質上沿著前述假想的一個圓的圓弧的面Rd。
在從終端部14d之左側突出的突出部14e之面向第一開口4的端部與終端部14d當中面向第一開口4之側的相反側之間、以及從終端部14d之右側突出的突出部14e之面向第一開口4的端部與終端部14d當中面向第一開口4之側的相反側之間,分別形成有繩索C的插通路14f。
公側腳部15是將其厚度設為收容在前述兩個母側腳部10、10間的厚度,且將其寬度設為收容在前述母側主體部9內的寬度。公側腳部15是使其基部15a與前述左右的突出部14e、14e的突出端一體化,並且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從公側主體部14突出。
又,在公側腳部15的基部15a與前述終端部14d之間形成有空間16,並且在終端部14d形成有與該空間16連通的窗孔14g。
又,在公側腳部15的正面及背面,分別遍及於其腳端與基部之間而形成有收容前述引導肋部9d的引導凹槽15b。
又,在公側腳部15的突出方向大致中段的位置與腳端之間,係在公側腳部15的左右分別形成有成為公側緊固部12的爪部12a。該爪部12a從公側腳部15的厚度側的側面突出,並且在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的方向當中與相鄰的爪部12a之間隔開間隔形成有三個。
又,該第一例當中是在前述母構件1與前述公構件2之間存在有藉由前述抽拉操作而蓄勢之作為彈簧構件3的壓縮線圈彈簧。
使在隔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的兩側分別從母構件1的第二開口5通過插通路6而從第一開口4被拉出的繩索C通過公構件2的插通路14f。從此狀態,以前述引導肋部9d收容在前述引導凹槽15b的方式,使公側腳部15經由母構件1的兩個母側腳部10、10間以及第一開口4而進入母側主體部9內,直到母側腳部10的突出端位在前述空間16的位置。從此狀態,以使彈簧另一端經由前述窗孔14g抵接於公側腳部15之基部15a的方式,將壓縮線圈彈簧作為彈簧構件3而配置在公構件2內,並且將前述彈簧推壓構件11收容在兩個前述母側腳部10間,使彈簧推壓構件11與母側腳部10以前述方式卡合。藉此,公構件2與母構件1是以分別使繩索C通過前述移動中心軸x之左右的狀態一體化。前述彈簧構件3配置成藉由前述抽拉操作而蓄勢。因此,在不進行該抽拉操作的狀態下,作為公構件2之一部份的公側腳部15往作為母構件1之插通路6的母側主體部9內的進入量為最大化。在此狀態下,作 為前述公側緊固部12的爪部12a被配置成朝向作為前述母側緊固部7的面部7a突出,並且前述面部7a是隨著越往第二開口5而隨之越向使作為前述插通路6的母側主體部9的內徑越為狹窄的方向傾斜,因此繩索C會在爪部12a與面部7a之間收緊,且前述爪部12a會卡進繩索C。藉此,使繩索鎖定具R對於繩索C得以緊固。
圖面所示的例子,是使位在分別形成於前述公側腳部15之左右的三個爪部12a…12a之中間的爪部12a當中,由面向前述第一開口4側的側部12b所模擬的假想直線(第12圖當中以一點鏈線表示)與前述面部7a所形成的角度實質上成為直角(參照第12圖)。藉此,圖面所示的例子是使爪部12a以高的保持力卡進繩索C。
當進行前述抽拉操作時,是使作為前述彈簧構件3的壓縮線圈彈簧一邊壓縮/蓄勢一邊減少作為公構件2之一部份的公側腳部15往作為插通路6的母構件1之母側主體部9內的進入量,由於前述面部7a與爪部12a之間的距離會擴大,因此繩索C在前述面部與爪部12a之間的收緊得以鬆開,而繩索鎖定具R對於繩索C的緊固得以解除(第10圖至第11圖)。
此外,該第一例當中,前述母構件1之繩索C的插通路6的中心軸y(參照第8圖)位在假想的一個平面上,在解除了繩索鎖定具R對於繩索C的緊固的狀態下,除了前述爪部12a以外並沒有特別作為對於繩索C卡扣的部分,而可使繩索鎖定具R沿著繩索C順利地移動至所希 望的位置。
(第二例)
第13圖至第15圖所示的第二例是,繩索鎖定具R係形成為:繩索C分別通過隔著公構件2之移動中心軸x的兩側。
該第二例與第一例不同,繩索鎖定具R不含彈簧構件3,而是由母構件1及公構件2構成。
母構件1呈現具備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以及連通於該等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之間的繩索C的插通路6的筒狀。
此例當中,母構件1具備寬幅的表部17及裏部18、以及側部19。側部19之內表面當中位於前述第二開口5側的部位,是形成為隨著越靠近第二開口5而隨之越使母構件1之內徑逐漸減少的傾斜的面部7a。
公構件2是使其一部份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進入前述插通路6內,並且在該一部份具備與形成在前述插通路6內之作為母側緊固部7的前述面部7a合作而緊固在被插通於前述插通路6的前述繩索C的公側緊固部12。
此例當中,公構件2具有沿著前述移動中心線x的芯部20,且在芯部20的兩側分別具備沿著前述移動中心線x的側部21,並且呈現將芯部20與側部21之間作為繩索C的插通路22的筒狀。在進入母構件1內之側當中,芯部20比起側部21更朝第14圖的右側突出,在其 突出部位形成有成為前述公側緊固部12的爪部12a。
此例當中,公構件2是藉由作用於繩索C的張力,使前述一部份進入母構件1內。藉此,使繩索C在前述面部7a與前述爪部12a間收緊,並使前述爪部12a卡進繩索C而將繩索鎖定具R緊固在繩索C。
而且,此例當中,對於前述繩索C的緊固可藉由以下的操作而解除:抓住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C而對於前述母構件1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6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以及抓住從前述第二開口5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C而對於前述公構件2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6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
又,此例當中也是,在前述母構件1及前述公構件2形成有前述抽拉操作用的手指勾掛部8、13。圖面所示的例子當中,母構件1的手指勾掛部8是由形成在母構件1之側部19之外表面的突部形成。並且,公構件2的手指勾掛部13是由形成在公構件2之側部21之外表面的突部形成。
(第三例)
第16圖至第19圖所示的第三例是,繩索鎖定具R係形成為:一條繩索C通過公構件2的移動中心軸x上。
在該第三例當中與第一例不同,繩索鎖定具R不含彈簧構件3,而是由母構件1及公構件2構成。
母構件1呈現具備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以及連通於該等第一開口4、第二開口5之間的繩索C的插通路6的筒狀。
此例當中,母構件1具備寬幅的表部23及裏部24、以及側部25。表部23的內表面當中位在前述第二開口5側的部位,是形成為隨著越靠近第二開口5而隨之越使母構件1的內徑逐漸減少的傾斜的面部7a。
公構件2是使其一部份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進入前述插通路6內,並且在該一部份具備與形成在前述插通路6內之作為母側緊固部7的前述面部7a合作而緊固在被插通於前述插通路6的前述繩索C的公側緊固部12。
此例當中,公構件2具有沿著前述移動中心線x的芯部26。芯部26具備基部27;以及分別形成在該基部27之兩側的沿著前述移動中心線x的側部28,並且形成將基部27與兩個部位的側部28、28之間作為繩索C的插通路29的形態。在進入母構件1內之側,基部27比側部28更朝第18圖的右側突出,在其突出部位形成有成為前述公側緊固部12的爪部12a。
此例當中,公構件2是藉由作用於繩索C的張力,使前述一部份進入母構件1內。藉此,使繩索C在前述面部7a與前述爪部12a間收緊,並使前述爪部12a卡進繩索C而將繩索鎖定具R緊固在繩索C。
而且,此例當中也是,對於前述繩索C的緊固可藉由以下的操作而解除:抓住從前述第一開口4側被 拉出的前述繩索C而對於前述母構件1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6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以及抓住從前述第二開口5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C而對於前述公構件2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2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6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
又,此例當中也是,在前述母構件1及前述公構件2形成有前述抽拉操作用的手指勾掛部8、13。圖面所示的例子當中,母構件1的手指勾掛部8由形成在母構件1之側部25之外表面的突部形成。並且,公構件2的手指勾掛部13由形成在公構件2之側部28之外表面的突部形成。
(第四例)
第20圖顯示出前述第一例之構造的部分變更例(第四例)。此第四例當中顯示出的例子,係在母構件1之作為母側緊固部7的前述面部7a形成細微的凹凸,並且將公構件2之作為公側緊固部12的爪部12a在公側腳部15的左右分別只形成一個。
(第五例)
第21圖顯示出前述第一例之構造的部分變更例(第五例)。此第五例當中顯示出的例子,係在母構件1之作為母側緊固部7的前述面部7a形成細微的凹凸,並且將公構件2之作為公側緊固部12的爪部12a在公側腳部15的左右 分別只形成一個。而且,此第五例當中,在作為公側緊固部12的爪部12a當中與前述面部7a相向的側部12c也形成有細微的凹凸。
(第六例)
第22圖顯示出前述第一例之構造的部分變更例(第六例)。此第六例當中,繩索鎖定具R具有寬幅的正面部Ra及背面部Rb。又,圖面所示的例子當中,前述正面部Ra及背面部Rb都是形成為:在前述繩索C的長度方向當中,從前述繩索鎖定具R的中央側起隨著越靠近前述繩索鎖定具R之終端Rc側而隨之越高,而形成為在兩個部位的前述終端Rc、Rc間收容指尖的形狀。此第六例當中,兩個部位的終端Rc、Rc的一方形成在母構件1,另一方形成在公構件2,藉此,在母構件1及公構件2分別形成有手指勾掛部8、13。此第六例當中,手指勾掛部8、13分別具有頂部8a、13a,在隔著頂部8a、13a的繩索鎖定具R的中央側以及與其相反之側分別具有斜面8b、13b。
(第七例)
第23圖及第24圖顯示出前述第一例之構造的部分變更例(第七例)。此第七例當中,使形成繩索鎖定具R之厚度的狹幅的左右側面部Re、Re都形成為:在前述繩索C的長度方向當中,從前述繩索鎖定具R的中央側起隨著越靠近前述繩索鎖定具R的終端Rc側而隨之越高,而形成 為在該側面部Re當中在兩個部位的前述終端Rc、Rc間收容指尖的形狀。此第七例當中,兩個部位的終端Rc、Rc的一方形成在母構件1,另一方形成在公構件2,藉此,在母構件1及公構件2分別形成有手指勾掛部8、13。
(第八例)
第25圖顯示出前述第一例之構造的部分變更例(第八例)。此第八例當中,係在形成於前述母構件1之正面部Ra的手指勾掛部8形成沿著前述移動中心軸x的方向的帶狀體的通過路8c,並將該通過路8c與手指勾掛部8的頂部8a之間作為帶狀體的捲繞部8d。此第八例當中,可利用該捲繞部8d,使繩索鎖定具R與繩索鎖定具R之未圖示的裝備對象藉由帶狀體而連結。圖面所示的例子當中,由於母構件1與裝備對象可藉由帶狀體而一體化,因此可透過將公構件朝向第25圖中的f方向抽拉的操作,解除對於插通在繩索鎖定具R的繩索C的緊固。這種捲繞部8d可形成在前述公構件2,也可以形成在前述母構件1及前述公構件2雙方。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所說明的實施形態,當然也包含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的所有實施形態。
1‧‧‧母構件
2‧‧‧公構件
3‧‧‧彈簧構件
4‧‧‧第一開口
5‧‧‧第二開口
6‧‧‧插通路
7‧‧‧母側緊固部
7a‧‧‧面部
11‧‧‧彈簧推壓構件
12‧‧‧公側緊固部
12a‧‧‧爪部
15‧‧‧公側腳部
C‧‧‧繩索
R‧‧‧繩索鎖定具

Claims (10)

  1. 一種繩索鎖定具,是由母構件與公構件構成的繩索鎖定具,其中:該母構件具備:第一開口、第二開口以及在連通於該等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之間的繩索的插通路;該公構件係使其一部份從前述第一開口側進入前述插通路內,並且在該一部份具備與形成在前述插通路內的母側緊固部合作而緊固在被插通於前述插通路的前述繩索的公側緊固部;其中對於前述繩索的緊固可藉由以下的操作而解除:抓住從前述第一開口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而對於前述母構件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以及抓住從前述第二開口側被拉出的前述繩索而對於前述公構件進行的減少前述公構件之一部份往前述插通路內的進入量之抽拉操作,並且在前述母構件及前述公構件形成有前述抽拉操作用的手指勾掛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前述手指勾掛部以沿著與前述繩索之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方式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前述繩索鎖定具具有寬幅的正面部及背面部,並且於該等正面部及背面部的至少一方當中,在前述母構件及前述公構件分別形成前述手指勾掛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前述繩索鎖定具具有寬幅的正面部及背面部,並且該等正面部及背面部的至少一方形成為:在前述繩索的長度方向當中,從前述繩索鎖定具的中央側起隨著越靠近前述繩索鎖定具的終端側而隨之越高,而成為在兩個部位的前述終端間收容指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將位於兩個部位的前述終端間的前述繩索鎖定具的外表面設為實質上沿著假想的一個圓的圓弧的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任一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在前述母構件與前述公構件之間存在有藉由前述抽拉操作而蓄勢的彈簧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任一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使前述插通路的中心軸位於假想的一個平面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任一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將前述公側緊固部及前述母側緊固部的一方設為面部,將另一方設為朝向前述面部突出的爪部,並且使前述爪部當中至少面向前述第一開口側的側部所模擬的假想直線與前述面部所形成的角度實質上成為直角。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將前述爪部在與相鄰的爪部之間隔開間隔而設置兩個以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任一項之繩索鎖定具,其中,在前述母構件的前述手指勾掛部及前述公構件的前述手指勾掛部雙方或任一方形成有帶狀體的捲繞部。
TW106115765A 2016-05-19 2017-05-12 繩索鎖定具 TWI629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0733 2016-05-19
JP2016-100733 2016-05-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0830A true TW201740830A (zh) 2017-12-01
TWI629018B TWI629018B (zh) 2018-07-11

Family

ID=6032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5765A TWI629018B (zh) 2016-05-19 2017-05-12 繩索鎖定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8404B2 (zh)
JP (1) JP6603800B2 (zh)
CN (1) CN109152454A (zh)
DE (1) DE112017002527B4 (zh)
TW (1) TWI629018B (zh)
WO (1) WO20171999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38953S1 (en) * 2018-08-28 2021-12-21 New Concep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Peripheral cord lock
US20200248781A1 (en) * 2019-02-01 2020-08-06 Craig W. Patterson Cinching device
WO2020204023A1 (ja) * 2019-04-02 2020-10-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紐留め具
JP7186151B2 (ja) * 2019-09-11 2022-12-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ードロック
JP2021175489A (ja) * 2019-09-19 2021-11-04 Ykk株式会社 紐止め具
US11585408B2 (en) * 2019-10-23 2023-02-21 Sewn Products, Llc Cord tightening and retaining device
KR102176243B1 (ko) * 2020-04-22 2020-11-09 이동훈 신발끈 풀림 방지 장치
TWI805481B (zh) * 2022-09-12 2023-06-11 台灣扣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繩尾扣具及其公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07220A (en) * 1959-01-26 1961-11-07 Hartford Company Self-applying releasable cord fastener
US5572770A (en) * 1995-08-18 1996-11-12 Boden; Robert O. Self locking cord lock
US5894639A (en) * 1998-03-19 1999-04-20 Robert O. Boden Cord lock apparatus
JP2000184906A (ja) * 1998-12-22 2000-07-04 Nifco Inc 紐留め具
US6457214B1 (en) * 2000-10-13 2002-10-01 Robert O. Boden Tamper-resistant cord lock apparatus
JP2005000231A (ja) * 2003-06-09 2005-01-06 Aprica Kassai Inc 紐固定具および乳母車
US6889407B2 (en) * 2003-06-10 2005-05-10 K-2 Corporation Single finger pull cord lock release
CN2915626Y (zh) * 2006-01-27 2007-06-27 蔚冠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车倾躺调整装置
US8321999B2 (en) * 2010-07-06 2012-12-04 Boden Robert O Self-locking cord lock with housing and slide piece
JP2013039176A (ja) * 2011-08-12 2013-02-28 Nifco Inc コードロック
CN103082587B (zh) * 2011-10-27 2015-06-24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扣具及具有该调整扣具的婴儿车背靠角度调整装置
CN204191742U (zh) * 2014-08-25 2015-03-11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旁开式绳带扣
JP5866549B1 (ja) 2014-11-20 2016-02-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監視方法
JP6662760B2 (ja) * 2016-12-06 2020-03-11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ードロック
JP6873873B2 (ja) * 2017-09-11 2021-05-19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コードロ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85138A1 (en) 2019-09-19
CN109152454A (zh) 2019-01-04
US10718404B2 (en) 2020-07-21
TWI629018B (zh) 2018-07-11
DE112017002527T5 (de) 2019-02-21
JP6603800B2 (ja) 2019-11-06
JPWO2017199977A1 (ja) 2018-10-11
WO2017199977A1 (ja) 2017-11-23
DE112017002527B4 (de) 2023-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40830A (zh) 繩索鎖定具
CN109488728B (zh) 绳扣
JP2011019622A (ja) 紐状体の留め具
CN112515298B (zh) 绳止动工具
TWI462706B (zh) 繩索固定具
EP2474248A1 (en) Tube holder
WO2021128286A1 (zh) 电子设备及扣装模块
TWI759853B (zh) 繩扣
JP5628585B2 (ja) バックル
TWI567313B (zh) 繩索鎖定具
TW201631268A (zh) 繩索鎖定具
JP5452632B2 (ja) ベルト用バックル
TWI551790B (zh) 繩索扣具
TWI642376B (zh) 扣具及其插頭扣件
TWI650089B (zh) 形成拉鏈頭結構的方法
TWM557039U (zh) 扣具及其插頭扣件
JP2005160687A (ja) サイドリリースタイプのバックル、および、リュックサック
WO2015001604A1 (ja) ベルト用バックル
TWM578529U (zh) Rope buckle
CN217743333U (zh) 鞋带扣紧装置
WO2012133806A1 (ja) バックル
TWM559624U (zh) 滑推式繩帶扣
JP2003125810A (ja) ベルト用止具の調節部
CN117858642A (zh) 绳止动器
TW201936100A (zh) 繩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