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7842A - 無限鏡 - Google Patents

無限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7842A
TW201737842A TW105113487A TW105113487A TW201737842A TW 201737842 A TW201737842 A TW 201737842A TW 105113487 A TW105113487 A TW 105113487A TW 105113487 A TW105113487 A TW 105113487A TW 201737842 A TW201737842 A TW 20173784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area
light
layer
mirror
h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3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7266B (zh
Inventor
吳安智
范牧樹
啓盛 林
劉彥伶
Original Assignee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3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7266B/zh
Priority to CN201610297762.1A priority patent/CN107329244A/zh
Priority to US15/169,893 priority patent/US9817219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737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7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7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72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06Systems in which light light is reflected on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surfaces, e.g. louvre mirrors,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I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04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refl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surfaces, e.g. cells, reson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1/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 G01K11/1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colour, translucency or reflecta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02B17/02Catoptric systems, e.g. image erecting and reversing syste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partially transparent surfaces without spectral selectiv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4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giving the observer of a single two-dimensional [2D] image a perception of dep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16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4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hermo-optic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9/00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9F19/12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optical effects
    • G09F19/16Advertising or display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optical effects involving the use of mirrors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無限鏡,其包括一透光及反射層、一反射層、一透光層以及複數發光件。其中,透光層包括一圖樣區、一非圖樣區以及一印刷層,且該圖樣區與該非圖樣區具有一高低落差,無限鏡結合圖樣區、非圖樣區以及印刷層與多種工藝設計,而加強無限鏡之多重反射鏡像的效果。

Description

無限鏡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限鏡,特別係指一種結合多種工藝設計且延伸應用之無限鏡。
習知的無限鏡係為一種運用於室內裝潢或藝術裝置的設計,而主要原理為透過兩面鏡子的「互相反射」,進而使鏡中產生無限多的鏡像效果及無限大的空間。而習知的無限鏡結構為利用平面鏡的反射原理,其主要包括第一層玻璃、第二層玻璃及發光體。其中,第一層玻璃為透光及反射層,而第二層玻璃為鏡面層,發光體則被設置於第一層玻璃與第二層玻璃。當發光體發光時,透過第一層玻璃與第二層玻璃兩者之間之光線的來回反射及穿透,進而看到無限光源及空間的延伸,而產生一鏡像效果。
然而,對於習知之無限鏡的運用,僅為在室內裝潢或藝術裝置的應用,通常做法係為運用光源點無限延伸而產生多重鏡像的美感設計。如此一來,於上述之無限鏡的功效及運用僅限制於一般光源點的無限延伸及視覺延伸的變化。
此外,於其他習知之無限鏡的運用上,較少有無 限鏡與圖案或是商標結合運用,特別是結合多種工藝設計以加強圖案或是商標於無限鏡中的鏡像效果,例如:立體感,視覺層次感等鏡像效果,讓人於視覺感官上更有立體深度的美感。有鑑於此,顯尚須一種結合多種工藝設計且具多功能性之無限鏡的結構設計,以提升並延伸習知之無限鏡的應用。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結合多種工藝設計且延伸應用之無限鏡。
為達上述目的,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無限鏡至少包括:一透光層,包括一圖樣區與一非圖樣區;一透光及反射層,其被設置於該透光層之頂面;一反射層,其被設置於該透光層之底面;以及至少一發光件,用以發射光線;;其中,該圖樣區與該非圖樣區具有一高低落差。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透光及反射層更包括與該透光層相同之另一圖樣區與另一非圖樣區,且該另一圖樣區與該另一非圖樣區具有另一高低落差。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圖樣區更包括至少一微結構,其係為具有高低起伏表面之結構。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圖樣區係為一文字、一數字、一符號、一幾何圖形及一圖騰中之一者或及其結合。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透光及反射層之透光及反射比例值為40比60至90比10。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感溫薄膜層,其被設置於該透光及反射層與該透光層之間,用以感測環境溫度而改變該感溫薄膜層之色彩。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印刷層,其被設置於該透光層與該反射層之間。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至少一發光件被設置於一電子裝置的散熱器之外殼體,而該無限鏡亦相對被設置於該散熱器之外殼體。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透光層更包括因應該至少一發光件之一光源槽,用以容置該至少一發光件;其中,該光源槽被設置於該透光層之外緣,抑或是被設置於該透光層之底面。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至少一發光件係為發光二極體(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及發光紙中之一者或及其結合。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圖樣區之頂面的高度係高於該非圖樣區之頂面的高度。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圖樣區之頂面的高度係低於該非圖樣區之頂面的高度。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圖樣區之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係高於該非圖樣區之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且該圖樣區之另一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係低於該非圖樣區之另一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
10‧‧‧無限鏡
110‧‧‧透光及反射層
120‧‧‧反射層
130‧‧‧透光層
130a‧‧‧頂面
130b‧‧‧底面
130c‧‧‧外側緣
131,111‧‧‧圖樣區
131a‧‧‧微結構
1311‧‧‧第一圖樣區
1312‧‧‧第二圖樣區
1311a‧‧‧第一微結構
1312a‧‧‧第二微結構
132‧‧‧印刷層
133‧‧‧光源槽
134,114‧‧‧非圖樣區
140‧‧‧感溫薄膜
150‧‧‧發光件
165‧‧‧外殼體
166‧‧‧顯示卡裝置之之外側
d,d1,d2‧‧‧高度
圖1A為本發明之無限鏡之基本發明概念的立體示意圖。
圖1B為圖1A之無限鏡的爆炸分解圖。
圖1C為圖1A之無限鏡之剖面圖。
圖2為本發明之無限鏡增設微結構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3為本發明之無限鏡增設微結構之另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之無限鏡增設印刷層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5為本發明之無限鏡增設發光件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6為本發明之無限鏡增設發光件之另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7為本發明之無限鏡增設感溫薄膜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本發明主要為具有一高低落差之圖樣區與非圖樣區藉由多種工藝設計,例如:改變高度落差的大小,抑於該圖樣區增設一微結構,抑或是增設一印刷層於該透光層之底面。而形成本案之基本發明概念的無限鏡。其中,該無限鏡更可包括一感溫薄膜,用以感測無限鏡之使用環境溫度的變化,進而改變無限鏡呈現多重鏡像效果的色彩。接著,列舉本發明之基本概念圖及各實施例來說明依劇本發明之基本發明概念的實際運用與延伸。
請參閱圖1A至圖1C,係為本發明之無限鏡之基本 發明概念的立體示意圖。如圖1A及圖1C所示,本發明之無限鏡10主要包括透光及反射層110、反射層120以及透光層130。其中,透光層130更包括頂面130a、底面130b、外側緣130c、圖樣區131以及非圖樣區134。而本案之主要技術特徵為圖樣區131與非圖樣區134具有一高低落差,且該高低落差使圖樣區131於無限鏡10鏡像反射時,加強圖樣區131於無限鏡10中的鏡像效果。此外,於本例中,透光及反射層110亦可包括與該透光層130相同之圖樣區111與非圖樣區114,且相同地圖樣區111與非圖樣區114具有一高低落差。
接著說明上述各元件之間的連接關係,由圖1A及圖1C得知,透光及反射層110與反射層120分別被設置於透光層130之頂面130a與底面130b,而透光層130與透光及反射層110及反射層120三者之面積大小設計可依實際產品運用而調整其面積形狀或大小,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制。本案主要之發明概念為圖樣區131與非圖樣區134係為具有高低落差之結構體。而透光及反射層110之圖樣區111與非圖樣區114的高低落差亦與透光層130之圖樣區131與非圖樣區134有相同的鏡像效果。
接續說明,透光及反射層110及反射層120在本例中可以濺鍍方式而分別形成部份反射透光層及完成反射不透光層,用以使複數發光件之光源能於透光及反射層110及反射層120兩者之間來回重覆反射穿射,而形成多重反射鏡像之效果,使無限鏡10達到無限空間延伸及無限重影圖樣區130的視覺效果。其中,本例中之透光及反射層110的透光及反射的比例值可設計為40比60至90比10之間,例如:第一次反射時,40%的光源穿射出透光及反射層110,而60%的光源則因透光及反射層110反射回至反射層120以進行第二次反射,抑或是90%的 光源穿射出透光及反射層110,而僅留10%的光源因透光及反射層110反射回至反射層120以進行第二次反射,其透光及反射的比例值,於其他實施例中,仍可依據實際無限鏡所需的鏡像效果再行調整。
再者說明,本案之無限鏡10的圖樣區131可係為文字、數字、符號、幾何圖形及圖騰中之一者或及其結合,例如:產品的商標,抑或是標識圖形等。如同圖1A中本實施例之圖樣區131係為一星形圖形,故圖樣區131並不以本案之實施例而限制其組合變化的應用。其中,請再搭配參閱圖1C,圖樣區131與非圖樣區134具有一高度落差之高度d,而圖樣區131於實務上係可為突出或凹陷於該透光層130之頂面130a或底面130b。如圖1C所示,於本例中,圖樣區131係為凹陷於透光層130之頂面130a,且於實務上可以銑凹方式而形成具有高度d之圖樣區131。然而,不以本例為限制,圖樣區131亦可為透光層130係以射出方式一體成型時,而使圖樣區131具有一高度d。而有關於圖樣區131的運用,可如同圖1A至圖1C所示,本例中之無限鏡的透光及反射層110更包括同透光層130之圖樣區131,且位於透光及反射層110及透光層130兩者相對應之圖樣區131係由銑凹方式而形成。相同地,透光及反射層110之圖樣區111與非圖樣區114亦具有一高低落差之高度d110,用以加強圖樣區111,131於鏡像效果時的立體感及視覺深度。
此外,請參閱圖2,圖2與圖1C不同之處為於圖樣區131增設微結構131a之剖面側視圖。如圖2所示,圖樣區131於本例中包括微結構131a,而微結構131a在運用上可為毛邊結構(Rough edges structure)或是一非光滑表面之結構,例如:壓紋、咬花等工藝設計而形成之微結構,用以部份吸光而加強圖 樣區131之鏡像效果。
接著,請參閱圖3,係為本案之圖樣區1311,1312高度變化及增設微結構1311a,1312a的剖面側視圖。以圖3來說明與前例不同之處為圖樣區131的高度變化以及結合微結構的應用變化。
如同先前所述,本發明之基本發明精神係為圖樣區111,131與非圖樣區114,134兩者之頂面具有高低落差。而圖樣區111,131與非圖樣區114,134兩者之頂面的高低落差包括多種組合運用,例如:以透光層130來說明,圖樣區131之頂面的高度可係高於該非圖樣區134之頂面的高度;抑或該圖樣區131之頂面的高度係低於該非圖樣區134之頂面的高度;抑或該圖樣區131之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係高於該非圖樣區134之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且該圖樣區131之另一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係低於該非圖樣區134之另一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
由此可知,圖樣區131之頂面的高度可依圖樣區131的設計結構而調整為與非圖樣區134具有不同的高度落差,而不同的高度落差使光源反射聚集於高低落差的結構上,且微結構131a的設計更擷取光源吸光於微結構131a的表面,以突顯加強圖樣區131高低落差的鏡像效果,達到較佳地圖樣區131立體視覺效果及視覺層次深度。
如圖3所示,本例中之透光層130更包括第一圖樣區1311以及第二圖樣區1312,由圖3可得知,第一圖樣區1311以及第二圖樣區1312於此例中的高度變化,第一圖樣區1311以及第二圖樣區1312分別具有不同高度d1,d2。於本例中,第一圖樣區1311之高度d1係為透光層130向反射層120方向凹陷 之深度,而第二圖樣區1312之高度d2係為由第一圖樣區1311向反射層120方向再次凹陷之深度,因二圖樣區1311,1312於無限鏡中呈現之鏡像效果需求,而可同理地調整其二圖樣區1311,1312的高度d1,d2於實務的運用上,進而使二圖樣區1311,1312可包括多個不同高度d1,d2,如同本例中設計第一圖樣區1311以及第二圖樣區1312具有不同的高度d1,d2,進而產生不同鏡像效果的變化。
再者,第一圖樣區1311以及第二圖樣區1312分別包括第一微結構1311a以及第二微結構1312a,且第一微結構1311a以及第二微結構1312a於實際運用中可係為不同之工藝設計的結構,例如:第一微結構1311a可為壓紋工藝設計,而第二微結構1312a可為毛邊結構設計,因而使多重鏡像效果因應不同的微結構1311a,1312a而產生鏡像效果的變化。
此外,請再參閱圖4,係為本發明之無限鏡增設印刷層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如圖4所示,無限鏡更包括印刷層132,且印刷層132係為被印刷為一圖樣於透光層130之底面130b,用以使無限鏡產生印刷層132之反射鏡像的效果。特別說明圖樣區131與印刷層132兩者的應用變化,但不以本案之實施例為限制,可考量其產品設計而搭配組合,例如:圖樣區131與印刷層132被設計為相同的圖樣樣式,用以加強圖樣區131於無限鏡10中所呈現之多重鏡像效果,抑或是圖樣區131與印刷層132被設計為不相同的樣式,例如:圖樣區131可設計為產品商標,而印刷層132可設計為一網底背景,抑或因應產品商標而配合設計為相關的圖樣,讓使用者注視無限鏡時,於視覺上產生多重不同影像多疊延伸的鏡像效果及美感。
接著,請再參閱圖5,係為無限鏡增設發光件之一 實施例的剖面圖。如圖5所示,無限鏡更包括複數發光件150以及光源槽133,且於此實施例中,於透光層130之外側緣130c包括光源槽133,複數發光件150被設置於光源槽133,用以使光源由外側緣130c投射於透光及反射層110與反射層120之間,於此複數發光件150於實際運用上可係為發光二極體(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及發光紙中之一者或及其結合,但不以前述為限制。此外,於其他實施例上的應用,複數發光件150亦可被設置於一電子裝置的散熱器之外殼體165上的側面(例如顯示卡外殼體的側面)。進一步說明,複數發光件150還可包括複數電源線,用以電性連接一外部電源,以供電予複數發光件150。而電源線主要為提供電力予發光件150,但不以電源線限制本案之供電方式。
發光件150除上述實施例外,亦可變化複數發光件150及光源槽133的應用結構,請參閱圖6,係為無限鏡增設發光件之另一實施例的剖面圖。如圖6所示,於本例中無限鏡更包括複數發光件150及複數光源槽133,而本例不同於前例之複數光源槽133係為由無限鏡之底面向頂面方向置入的槽孔,複數光源槽133用以置入複數發光件150。因應複數光源槽133之設置位置而使光源於透光層130內穿射反射。本例中說明複數發光件250與複數光源槽233可依無限鏡實際使用的結構設計不同,而改變其運用方式及組合變化,但不以本案中之實施例而限制無限鏡之發光件與光源槽的位置配置。另外,在本例中,無限鏡可應用於一電子裝置的散熱裝置的外殼的底部,而複數發光件150則被設置於散熱裝置之外側166。因此,前述的實施例僅說明各元件之主要技術特徵的功能,而並不以前述的 實施態樣來限制本案的專利範圍。
最後,請參閱圖7,係為無限鏡增設感溫薄膜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本例中,無限鏡更包括感溫薄膜140,其被設置於透光及反射層110與透光層130之間,用以感測本案之無限鏡於一使用環境的溫度變化,進而改變感溫薄膜140的顯示顏色。而感溫薄膜140於實際運用上可係為感溫塗料,主要用以依據無限鏡之使用環境的溫度變化,而改變無限鏡顯示鏡像效果的色彩。舉例說明,請再搭配參閱圖6,感溫薄膜140於無限鏡的實務應用,本案之無限鏡可應用於一散熱裝置,而散熱裝置可應用於顯示卡裝置或積體電路板等。首先,無限鏡被設置於散熱裝置之外殼的底部,但不限制無限鏡被設置於散熱裝置之設置位置,無限鏡亦可被設置於散熱裝置之外側166,在此無限鏡之設置位置並不影響無限鏡所呈現的反射鏡像效果及功用。而無限鏡之感溫薄膜因應顯示卡裝置之具體使用環境的溫度變化,而改變無限鏡顯示多重反射鏡像效果的色溫變化,進而讓使用者了解顯示卡裝置或應用本案無限鏡之電子裝置的效能及溫度狀態。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案之無限鏡為提供一種結合多種工藝設計且延伸應用之無限鏡。本案之無限鏡藉由圖樣區與非圖樣區兩者之間具有不同的高低落差,並於圖樣區之頂面增設微結構,用以加強圖樣區整體的多重反射鏡像效果。此外,亦可設置印刷層於透光層之一面,用以加強光源於無限鏡中反射時,使多重鏡像效果更有層次感及多組的組合變化。再者,本案之無限鏡更於透光及反射層與透光層之間增設感溫薄膜,用以感測使用環境的溫度變化,而達到顯示使用環境的溫度狀態,進而達到新增多重反射鏡像效果、視覺美化及感測使 用環境溫度的功能。
以上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0‧‧‧無限鏡
110‧‧‧透光及反射層
120‧‧‧反射層
130‧‧‧透光層
131‧‧‧圖樣區

Claims (13)

  1. 一種無限鏡,至少包括:一透光層,包括一圖樣區與一非圖樣區;一透光及反射層,其被設置於該透光層之頂面;一反射層,其被設置於該透光層之底面;以及至少一發光件,用以發射光線;其中,該圖樣區與該非圖樣區具有一高低落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透光及反射層更包括與該透光層相同之另一圖樣區與另一非圖樣區,且該另一圖樣區與該另一非圖樣區具有另一高低落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圖樣區更包括至少一微結構,其係為具有高低起伏表面之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圖樣區係為一文字、一數字、一符號、一幾何圖形及一圖騰中之一者或及其結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透光及反射層之透光及反射比例值為40比60至90比1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更包括一感溫薄膜層,其被設置於該透光及反射層與該透光層之間,用以感測環境溫度而改變該感溫薄膜層之色彩。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更包括一印刷層,其被設置於該透光層與該反射層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至少一發光件被設置於一電子裝置的散熱器之外殼體,而該無限鏡亦相對被設置於該散熱器之外殼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該透光層更包括因應該至少一發光件之一光源槽,用以容置該至少一發光件;其中,該光源槽被設置於該透光層之外緣,抑或是被設置於該透光層之底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至少一發光件係為發光二極體(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及發光紙中之一者或及其結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圖樣區之頂面的高度係高於該非圖樣區之頂面的高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圖樣區之頂面的高度係低於該非圖樣區之頂面的高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限鏡,其中,該圖樣區之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係高於該非圖樣區之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且該圖樣區之另一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係低於該非圖樣區之另一部分區域頂面的高度。
TW105113487A 2016-04-29 2016-04-29 無限鏡 TWI617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3487A TWI617266B (zh) 2016-04-29 2016-04-29 無限鏡
CN201610297762.1A CN107329244A (zh) 2016-04-29 2016-05-06 无限镜
US15/169,893 US9817219B1 (en) 2016-04-29 2016-06-01 Infinity mirr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3487A TWI617266B (zh) 2016-04-29 2016-04-29 無限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7842A true TW201737842A (zh) 2017-11-01
TWI617266B TWI617266B (zh) 2018-03-11

Family

ID=60158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3487A TWI617266B (zh) 2016-04-29 2016-04-29 無限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17219B1 (zh)
CN (1) CN107329244A (zh)
TW (1) TWI617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8585B2 (en) * 2016-05-12 2019-09-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over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578853B2 (en) * 2021-05-20 2023-02-14 Portal Infinity Mirror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ustomizable mirrored effects with interchangeable and programmable infinity mirrors
US20220390092A1 (en) * 2021-06-02 2022-12-08 Lee Schaak Lighting assembly hav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light sour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6176U (en) * 2006-09-15 2007-02-11 Hong Shuo Technology Co Ltd Reflective ornament having three dimensional molded substrate
WO2008081904A1 (ja) * 2006-12-27 2008-07-10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凹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導体層パターン付き基材
JP5674023B2 (ja) * 2011-01-27 2015-0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デバイス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798053B (zh) * 2012-08-23 2014-12-03 田耕 一种带有图形化的面发光体实现方法
CN203204944U (zh) * 2013-04-23 2013-09-18 苗光夫 广告机
CN203520810U (zh) * 2013-05-30 2014-04-02 杨洪福 简化型有机玻璃无限镜标牌
CN203520811U (zh) * 2013-05-30 2014-04-02 杨洪福 有机玻璃无限镜标牌
CN104669718A (zh) * 2013-11-27 2015-06-03 哈尔滨中大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变色玻璃
TWM488261U (zh) * 2014-03-31 2014-10-21 Fortune Inst Technology 萬花筒式魔術鏡裝置
CN204884493U (zh) * 2015-07-20 2015-12-16 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看板
TWM529606U (zh) * 2016-04-29 2016-10-0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限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17266B (zh) 2018-03-11
US9817219B1 (en) 2017-11-14
CN107329244A (zh) 2017-11-07
US20170315338A1 (en) 2017-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28787A (zh) 發光結構及相關製造方法
WO2017078684A1 (en) Light guide and touch screen assembly
TW201737842A (zh) 無限鏡
TW201432764A (zh) 發光鍵盤及其導光板
US20180283655A1 (en) Lighting apparatus
TW200921337A (en) Notebook shell with overlapping typeface or pattern
US9845935B1 (en) Solid state disk
KR101558421B1 (ko) Led 채널간판
TWM529606U (zh) 無限鏡
CN111831064B (zh) 具有发光饰条的电子装置
TW202004077A (zh) 發光殼體
KR101400106B1 (ko) 광고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80687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135983B2 (ja) 樹脂の積層成形体及び積層成形品
JP6982830B2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937032B2 (ja) 表示装置
US20230148239A1 (en) Floating image gene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M546593U (zh) 雙面導光模組、雙面發光模組與發光裝置
JP2014182355A (ja) 表示装置
JP2016170198A (ja) 立体視構造体、意匠付タッチ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276540A (ja) 表示装置
TWM587248U (zh) 可切換光效的半透光燈板
TWM606330U (zh) 多層次立體佈飾
TWM434282U (en) Light emitting three-dimensional decoration board
TWM639415U (zh) 反射燈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