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6941A - 用於極紫外線微影之薄膜 - Google Patents

用於極紫外線微影之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6941A
TW201736941A TW105141174A TW105141174A TW201736941A TW 201736941 A TW201736941 A TW 201736941A TW 105141174 A TW105141174 A TW 105141174A TW 105141174 A TW105141174 A TW 105141174A TW 201736941 A TW201736941 A TW 2017369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transition metal
germanium
ruthen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1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7658B (zh
Inventor
柔 彼德-珍 凡
葛瑞夫 丹尼司 迪
保羅 簡森
瑪莉亞 彼得
戴 克豪夫 馬卡斯 安德納斯 范
德 贊登 威廉 裘 汎
大衛 凡迪奈德 凡爾斯
威廉-彼德 福爾特赫伊曾
Original Assignee
Asml荷蘭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ml荷蘭公司 filed Critical Asml荷蘭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6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6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7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76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62Pellicles, e.g. pellicle assemblies, e.g. having membrane on support frame; 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1/00Originals for 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masks, photo-masks, reticles; Mask blanks or pellicles therefor;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2Masks or mask blanks for imaging by radiation of 100nm or shorter wavelength, e.g. X-ray masks, extreme ultraviolet [EUV] masks; Preparation thereof
    • G03F1/24Reflection masks; 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2002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with visible light or UV light, through an original having an opaque pattern on a transparent support, e.g. film printing, projection printing; by reflection of visible or UV light from an original such as a printed image
    • G03F7/2008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with visible light or UV light, through an original having an opaque pattern on a transparent support, e.g. film printing, projection printing; by reflection of visible or UV light from an original such as a printed im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lectors, diffusers, light or heat filtering means or anti-reflective means us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908Hygiene, e.g. preventing apparatus pollution, mitigating effect of pollution or removing pollutants from apparatus
    • G03F7/70916Pollution mitigation, i.e. mitigating effect of contamination or debris, e.g. foil trap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8Construction of apparatus, e.g. environment aspects, hygiene aspects or materials
    • G03F7/70983Optical system protection, e.g. pellicles or removable covers for protection of mas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且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至少一個矽層;及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其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Description

用於極紫外線微影之薄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圖案化器件總成及動態氣鎖總成。
微影裝置為將所要圖案施加至基板上(通常施加至基板之目標部分上)之機器。微影裝置可用於(例如)積體電路(IC)之製造中。在彼情況下,圖案化器件(其替代地被稱作光罩或倍縮光罩)可用以產生待形成於IC之個別層上之電路圖案。可將此圖案轉印至基板(例如,矽晶圓)上之目標部分(例如,包含晶粒之部分、一個晶粒或若干晶粒)上。通常經由成像至提供於基板上之輻射敏感材料(抗蝕劑)層上而進行圖案之轉印。一般而言,單一基板將含有經順次地圖案化之鄰近目標部分之網路。 微影被廣泛地認為是在IC以及其他器件及/或結構之製造中之關鍵步驟中的一者。然而,隨著使用微影所製造之特徵之尺寸變得愈來愈小,微影正變為用於使能夠製造小型IC或其他器件及/或結構之更具決定性因素。 圖案印刷極限之理論估計可藉由瑞立(Rayleigh)解析度準則給出,如方程式(1)所展示:(1) 其中λ為所使用輻射之波長,NA為用以印刷圖案之投影系統之數值孔徑,k1為程序相依調整因數(亦被稱為瑞立常數),且CD為經印刷特徵之特徵大小(或臨界尺寸)。自方程式(1)可見,可以三種方式來獲得特徵之最小可印刷大小之縮減:藉由縮短曝光波長λ、藉由增加數值孔徑NA,或藉由減低k1之值。 為了縮短曝光波長且因此縮減最小可印刷大小,已提議使用極紫外線(EUV)輻射源。EUV輻射為具有在10奈米至20奈米之範圍內(例如在13奈米至14奈米之範圍內)之波長之電磁輻射。已進一步提議可使用具有小於10奈米(例如,在5奈米至10奈米之範圍內,諸如6.7奈米或6.8奈米)之波長之EUV輻射。此輻射被稱為極紫外線輻射或軟x射線輻射。舉例而言,可能之源包括雷射產生電漿源、放電電漿源,或基於由電子儲存環提供之同步加速器輻射之源。 微影裝置包括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或倍縮光罩)。輻射被提供通過圖案化器件或自圖案化器件反射以在基板上形成影像。可提供薄膜總成以保護圖案化器件免受空浮粒子及其他形式之污染影響。用於保護圖案化器件之薄膜總成可被稱為護膜。圖案化器件之表面上之污染可造成基板上之製造缺陷。薄膜總成可包含邊界及橫越該邊界拉伸之薄膜。 在使用中,需要使薄膜藉由(例如)安裝特徵而相對於圖案化器件固定。需要縮減由安裝特徵佔據之空間之量。亦需要使薄膜具有高發射率及低出故障可能性之組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且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至少一個矽層;及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其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且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至少一個矽層;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及鄰近於每一罩蓋層的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至少一個抗遷移層。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且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至少一個矽層及/或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該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及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每一罩蓋層包含選自由一過渡金屬矽化物、一過渡金屬硼化物、一過渡金屬碳化物、一過渡金屬氮化物及一過渡金屬氧化物組成之群組之一材料;及/或一罩蓋層與該矽層或該矽化合物層之間的至少一個過渡金屬層,每一過渡金屬層包含選自由Zr、Y、Mo、Cr、Hf、Ir、Mn、Nb、Os、Pd、Pt、Re、Rh、Ru、Ta、Ti、V及W組成之群組之一過渡金屬。
圖1示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包括源收集器模組SO之微影裝置100。該裝置100包含: -  照明系統(或照明器) IL,其經組態以調節輻射光束B (例如,EUV輻射)。 -  支撐結構(例如,光罩台) MT,其經建構以支撐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或倍縮光罩) MA,且連接至經組態以準確地定位該圖案化器件之第一定位器PM; -  基板台(例如,晶圓台) WT,其經建構以固持基板(例如,抗蝕劑塗佈晶圓) W,且連接至經組態以準確地定位該基板之第二定位器PW;及 -  投影系統(例如,反射投影系統) PS,其經組態以將由圖案化器件MA賦予至輻射光束B之圖案投影至基板W之目標部分C (例如,包含一或多個晶粒)上。 照明系統IL可包括用於導向、塑形或控制輻射的各種類型之光學組件,諸如折射、反射、磁性、電磁、靜電或其他類型之光學組件或其任何組合。 支撐結構MT以取決於圖案化器件之定向、微影裝置之設計及其他條件(諸如,該圖案化器件是否被固持於真空環境中)的方式來固持該圖案化器件MA。支撐結構MT可使用機械、真空、靜電或其他夾持技術以固持圖案化器件MA。支撐結構MT可為(例如)框架或台,其可根據需要而固定或可移動。支撐結構MT可確保圖案化器件MA (例如)相對於投影系統PS處於所要位置。 術語「圖案化器件」應被廣泛地解譯為係指可用以在輻射光束B之橫截面中向輻射光束B賦予圖案以便在基板W之目標部分C中產生圖案的任何器件。被賦予至輻射光束B之圖案可對應於目標部分C中所產生之器件(諸如,積體電路)中之特定功能層。 圖案化器件MA可為透射的或反射的。圖案化器件之實例包括光罩、可程式化鏡面陣列,及可程式化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光罩在微影中為吾人所熟知,且包括諸如二元、交變相移及衰減相移之光罩類型,以及各種混合光罩類型。可程式化鏡面陣列之實例使用小鏡面之矩陣配置,該等小鏡面中之每一者可個別地傾斜,以便使入射輻射光束在不同方向上反射。傾斜鏡面在由鏡面矩陣反射之輻射光束中賦予圖案。 類似於照明系統IL,投影系統PS可包括適於所使用之曝光輻射或適於諸如真空之使用之其他因素的各種類型之光學組件,諸如,折射、反射、磁性、電磁、靜電或其他類型之光學組件,或其任何組合。可需要將真空用於EUV輻射,此係由於其他氣體可吸收過多輻射。因此,可憑藉真空壁及真空泵而將真空環境提供至整個光束路徑。 如此處所描繪,微影裝置100屬於反射類型(例如,使用反射光罩)。 微影裝置100可屬於具有兩個(雙載物台)或多於兩個基板台WT (及/或兩個或多於兩個支撐結構MT)之類型。在此「多載物台」微影裝置中,可並行地使用額外基板台WT (及/或額外支撐結構MT),或可在一或多個基板台WT (及/或一或多個支撐結構MT)上進行預備步驟,同時將一或多個其他基板台WT (及/或一或多個其他支撐結構MT)用於曝光。 參看圖1,照明系統IL自源收集器模組SO接收極紫外線輻射光束。用以產生EUV光之方法包括但未必限於運用在EUV範圍內之一或多種發射譜線而將具有至少一元素(例如,氙、鋰或錫)之材料轉換成電漿狀態。在一種此類方法(常常被稱為雷射產生電漿「LPP」)中,可藉由運用雷射光束來輻照燃料(諸如,具有所需譜線發射元素之材料小滴、串流或叢集)而產生所需電漿。源收集器模組SO可為包括雷射(圖1中未繪示)之EUV輻射系統之零件,該雷射用於提供激發燃料之雷射光束。所得電漿發射輸出輻射,例如EUV輻射,該輻射係使用安置於源收集器模組中之輻射收集器予以收集。舉例而言,當使用CO2 雷射以提供用於燃料激發之雷射光束時,雷射及源收集器模組SO可為分離實體。 在此等狀況下,不認為雷射形成微影裝置100之零件,且輻射光束B係憑藉包含(例如)合適導向鏡面及/或光束擴展器之光束遞送系統而自雷射傳遞至源收集器模組SO。在其他狀況下,例如,當源為放電產生電漿EUV產生器(常常被稱為DPP源)時,該源可為源收集器模組SO之整體零件。 照明系統IL可包含用於調整輻射光束之角強度分佈之調整器。通常,可調整照明系統IL之光瞳平面中的強度分佈之至少外部徑向範圍及/或內部徑向範圍(通常分別被稱作σ外部及σ內部)。另外,照明系統IL可包含各種其他組件,諸如,琢面化場鏡面器件及琢面化光瞳鏡面器件。照明系統IL可用以調節輻射光束B,以在其橫截面中具有所要均一性及強度分佈。 輻射光束B入射於被固持於支撐結構(例如,光罩台) MT上之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 MA上,且係藉由該圖案化器件MA而圖案化。在自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 MA反射之後,輻射光束B傳遞通過投影系統PS,投影系統將該輻射光束B聚焦至基板W之目標部分C上。憑藉第二定位器PW及位置感測器PS2 (例如,干涉量測器件、線性編碼器或電容性感測器),可準確地移動基板台WT,例如以便使不同目標部分C定位於輻射光束B之路徑中。相似地,第一定位器PM及另一位置感測器PS1可用以相對於輻射光束B之路徑來準確地定位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 MA。可使用光罩對準標記M1、M2及基板對準標記P1、P2來對準圖案化器件(例如,光罩) MA及基板W。 控制器500控制微影裝置100之總操作,且特別執行下文進一步所描述之操作程序。控制器500可被體現為經合適程式設計之通用電腦,其包含中央處理單元、揮發性及非揮發性儲存構件、一或多個輸入及輸出器件(諸如鍵盤及螢幕)、一或多個網路連接件,及至微影裝置100之各種部分之一或多個介面。應瞭解,控制電腦與微影裝置100之間的一對一關係係不必要的。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一個電腦可控制多個微影裝置100。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多個網路化電腦可用以控制一個微影裝置100。控制器500亦可經組態以控制微影製造單元(lithocell)或叢集(cluster)中之一或多個關聯程序器件及基板處置器件,微影裝置100形成該微影製造單元或叢集之一部分。控制器500亦可經組態為從屬於微影製造單元或叢集之監督控制系統及/或工廠(fab)之總控制系統。 圖2更詳細地展示微影裝置100,其包括源收集器模組SO、照明系統IL及投影系統PS。EUV輻射發射電漿210可由電漿源形成。可由氣體或蒸氣(例如,Xe氣體、Li蒸氣或Sn蒸氣)產生EUV輻射,其中產生輻射發射電漿210以發射在電磁波譜之EUV範圍內的輻射。在一實施例中,提供受激發錫(Sn)電漿以產生EUV輻射。 由輻射發射電漿210發射之輻射自源腔室211傳遞至收集器腔室212中。 收集器腔室212可包括輻射收集器CO。橫穿輻射收集器CO之輻射可聚焦於虛擬源點IF處。虛擬源點IF通常被稱作中間焦點,且源收集器模組SO經配置成使得虛擬源點IF位於圍封結構220中之開口221處或附近。虛擬源點IF為輻射發射電漿210之影像。 隨後,輻射橫穿照明系統IL,照明系統可包括琢面化場鏡面器件22及琢面化光瞳鏡面器件24,琢面化場鏡面器件及琢面化光瞳鏡面器件經配置以提供在圖案化器件MA處未經圖案化光束21之所要角分佈,以及在圖案化器件MA處輻射強度之所要均一性。在由支撐結構MT固持之圖案化器件MA處的未經圖案化光束21之反射後,即形成經圖案化光束26,且由投影系統PS將經圖案化光束26經由反射元件28、30而成像至由基板台WT固持之基板W上。 比所展示元件更多之元件通常可存在於照明系統IL及投影系統PS中。此外,可存在比諸圖所展示之鏡面多的鏡面,例如,在投影系統PS中可存在比圖2所展示之反射元件多1至6個的額外反射元件。 替代地,源收集器模組SO可為LPP輻射系統之零件。 如圖1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微影裝置100包含照明系統IL及投影系統PS。照明系統IL經組態以發射輻射光束B。投影系統PS係由介入空間而與基板台WT分離。投影系統PS經組態以將賦予至輻射光束B之圖案投影至基板W上。該圖案係用於輻射光束B之EUV輻射。 可至少部分抽空介入於投影系統PS與基板台WT之間的空間。可在投影系統PS之部位處由固體表面定界介入空間,所使用輻射係自該固體表面經導向朝向基板台WT。 在一實施例中,微影裝置100包含動態氣鎖。動態氣鎖包含薄膜總成80。在一實施例中,動態氣鎖包含由位於介入空間中之薄膜總成80覆蓋之中空部分。中空部分位於輻射之路徑周圍。在一實施例中,微影裝置100包含鼓風機,鼓風機經組態以運用氣流沖洗中空部分之內部。輻射在照射於基板W上之前行進通過薄膜總成。 在一實施例中,微影裝置100包含薄膜總成80。如上文所解釋,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係用於動態氣鎖。在此狀況下,薄膜總成80充當用於對DUV輻射進行濾光之濾光器。另外或替代地,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為用於EUV微影之圖案化器件MA的護膜。本發明之薄膜總成80可用於動態氣鎖或用於護膜或用於另一目的,諸如光譜純度濾光器。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包含薄膜40,該薄膜亦可被稱為薄膜堆疊。在一實施例中,該薄膜經組態以透射至少80%的入射EUV輻射。 概念上,EUV薄膜堆疊係由一或多個材料層組成,其按某次序堆疊以實現功能要求,從而導致依據效能(通過壽命)、可靠度及成本之最佳薄膜堆疊。可例如自如下各者選擇具有特定功能要求之層:核心材料層(亦即,薄膜或薄膜堆疊之核心層)、用於熱發射增強層、氧化障壁層、腐蝕障壁層及/或處理蝕刻終止層。有可能使單一材料層實現多個功能要求(例如,在Ru層之狀況下之腐蝕障壁及發射增強)。 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經組態以密封圖案化器件MA以保護圖案化器件MA免受空浮粒子及其他形式之污染影響。圖案化器件MA之表面上之污染可造成基板W上之製造缺陷。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護膜經組態以縮減粒子可能遷移至微影裝置100中之圖案化器件MA之步進場中的可能性。 若圖案化器件MA未受保護,則污染可需要待清潔或待捨棄之圖案化器件MA。清潔圖案化器件MA會中斷寶貴的製造時間且捨棄圖案化器件MA係成本高的。替換圖案化器件MA亦會中斷寶貴的製造時間。 圖3以橫截面示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薄膜總成80的部分。該薄膜總成80係用於EUV微影。該薄膜總成80包含薄膜40。薄膜40發射EUV輻射。當然,薄膜40可不具有對EUV輻射100%的發射率。然而,薄膜可具有(例如)至少50%之發射率。如圖3中所展示,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為實質上平面。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平面實質上平行於圖案化器件MA之平面。 舉例而言,薄膜總成80具有諸如正方形、圓圈或矩形之形狀。薄膜總成80之形狀不受特定限制。薄膜總成80之大小不受特定限制。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之直徑在約100毫米至約500毫米之範圍內,例如約200毫米。 如圖3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包含邊界81。邊界81經組態以固持薄膜40。邊界81提供對薄膜40之機械穩定性。邊界81經組態以縮減薄膜40變形而遠離其平面形狀的可能性。在一實施例中,在薄膜40之製造期間將預張力施加至該薄膜。邊界81經組態以維持薄膜40中之張力使得薄膜40在微影裝置100之使用期間不具有起伏形狀。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沿著薄膜40之周邊而延伸。薄膜40之外部周邊定位於邊界81之頂部上(根據圖3之視圖)。 邊界81之厚度不受特定限制。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之厚度為至少300微米,視情況至少400微米。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之厚度為至多1,000微米,視情況至多800微米。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之寬度為至少1毫米、視情況至少2毫米、視情況至少4毫米。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之寬度為至多10毫米、視情況至多5毫米、視情況至多4毫米。 如圖3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包含框架總成50。框架總成50連接至邊界81。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最初被製造為與邊界81分離之組件且隨後連接至邊界81。舉例而言,可將薄膜40與邊界81之組合製造在一起,而可分離地製造框架總成50。在後續製造步驟中,可將框架總成50附接至或固定至邊界81。 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之寬度為至少2毫米、視情況至少5毫米、視情況至少8毫米。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之寬度為至多20毫米、視情況至多10毫米、視情況至多8毫米。 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包含框架51。框架51為連接至邊界81之框架總成50之部分。在一實施例中,框架51係由與邊界81相同之材料製成。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及框架51兩者係由包含矽之材料製成。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係由矽製成。在一實施例中,框架51係由矽製成。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之熱膨脹係與框架51之熱膨脹實質上匹配。在一實施例中,藉由黏結劑將框架51附接至邊界81。在一實施例中,黏結劑之熱膨脹與框架51及/或邊界81之熱膨脹實質上匹配。 如圖3中所描繪,框架總成50經組態以附接至圖案化器件MA。框架總成50係用於固持薄膜40相對於圖案化器件MA之位置。儘管參考圖案化器件MA來描述實施例,但本發明同樣適用於連接至除圖案化器件MA之外的不同組件之薄膜總成80。 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在垂直於薄膜40之平面之方向上連接至邊界81。此展示於圖3中。在圖3中,薄膜40之平面自左至右延伸且延伸至頁面中且延伸出頁面。垂直於薄膜40之平面的方向對應於圖3中之垂直(亦即,上下)方向。框架總成50直接地在邊界81下方連接。邊界81與框架總成50在圖3中在垂直方向上對準。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與框架總成50之間的界面在實質上平行於薄膜40之平面的平面中。 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經組態以可自圖案化器件MA抽取。此情形允許發生圖案化器件MA之中間檢測。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經組態以重複地附接至圖案化器件MA及自圖案化器件MA拆卸。 在使用中,框架總成50係介於邊界81與圖案化器件MA之間。此配置不同於框架總成經定位成自邊界徑向地向外之配置。預期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達成相對於圖案化器件MA將薄膜40固持於適當位置所需的圍繞薄膜40之空間縮減。 根據比較性實例,薄膜總成具有自邊界徑向地向外之框架總成。需要使框架總成在徑向方向上被接取以便將框架總成附接至圖案化器件/自圖案化器件拆卸框架總成。容納邊界、框架總成及供接取框架總成之空間可需要約16毫米之空間。 與此對比,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定位於邊界81下方,藉此縮減容納邊界81及框架總成50所需之徑向空間。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容納邊界81、框架總成50及供接取框架總成50之空間為約12毫米。 預期本發明之實施例達成安裝特徵在圖案化器件MA周圍所需的空間縮減。安裝特徵為用以將薄膜總成80安裝至圖案化器件MA上之特徵。在一實施例中,安裝特徵提供於邊界81與圖案化器件MA之間。此展示於圖3中且將在下文對其進行進一步詳細解釋。 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包含至少一個孔52。在一實施例中,孔52為框架總成50之框架51內之空腔或腔室。孔52經組態以收納螺柱60。螺柱60自圖案化器件MA突出。 圖3展示固定至圖案化器件MA之螺柱60。在一實施例中,使用黏結劑將螺柱60膠合至圖案化器件MA上。替代地,螺柱60可形成為與圖案化器件MA成整體。作為一另外替代例,最初可將螺柱60製造為與圖案化器件MA分離之組件且隨後使用除黏結劑之外之構件(例如螺桿)而將該螺柱固定至圖案化器件MA。 螺柱60及孔52為安裝特徵。在一實施例中,螺柱60及孔52提供於邊界81與圖案化器件MA之間。此配置不同於安裝特徵經定位成自邊界81徑向地向外之先前已知配置。 如圖3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當在垂直於薄膜40之平面之方向上檢視時,孔52與邊界81至少部分地重疊。此展示於圖3中,其中當在垂直方向上檢視時,孔52與邊界81部分地重疊。查看圖3,可繪製延伸通過邊界81及孔52兩者之垂直線。 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包含鎖定機構55。鎖定機構55經組態以將框架總成50鎖定至螺柱60。在一實施例中,鎖定機構55包含回彈性部件53。在一實施例中,鎖定機構55包含用於每一孔52之回彈性部件53。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包含複數個孔52,例如兩個、三個、四個或多於四個孔52。回彈性部件53被提供為對應於每一孔52。 如圖3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包含彈簧。舉例而言,彈簧可為螺旋彈簧或板片彈簧。在替代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包含諸如橡膠之回彈性材料。在替代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包含撓曲件。可使用(例如)放電加工程序來加工撓曲件。 圖4至圖6示意性地描繪鎖定機構55之使用階段。圖4至圖6以平面圖來展示。圖4描繪初始狀態,其中框架總成50經定位於螺柱60上方使得螺柱60被收納至孔52中。回彈性部件53並未被壓縮。如圖4中所描繪,回彈性部件53延伸至孔52中。因此,當螺柱60被收納至孔52中時,螺柱60可與回彈性部件53形成接觸。回彈性部件53經組態以在收納於孔52中之螺柱60在薄膜40之平面內之方向上擠壓回彈性部件53時為可壓縮的。舉例而言,在圖4中,螺柱60可在該圖中向右之方向上擠壓回彈性部件53。 如圖3至圖6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鎖定機構55包含用於每一孔52之鎖定部件54。鎖定部件54經組態而可移動至鎖定位置,在該鎖定位置中,鎖定部件54延伸至孔52中。在鎖定位置中,經壓縮回彈性部件53朝向鎖定部件54將力施加於收納於孔52中之螺柱60上。此情形展示於自圖4至圖6之序列中。 如自圖4至圖5之轉變中所展示,螺柱60與框架總成50相對於彼此而移動使得螺柱60擠壓回彈性部件53。螺柱60壓縮回彈性部件53,如圖5中所展示。 如自圖5至圖6之轉變中所展示,鎖定部件54移動至鎖定位置,其中鎖定部件54延伸至孔52中。舉例而言,如圖4至圖6中所展示,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包含至少一個鎖定孔隙56。鎖定部件54穿過鎖定孔隙56。 圖6展示處於鎖定位置中之鎖定部件54。回彈性部件53在鎖定部件54之方向上將力施加於螺柱60上。在圖5所展示之情形中,需要將外力待施加於框架總成50上及/或螺柱60上使得螺柱60壓縮回彈性部件53。一旦鎖定部件54處於鎖定位置中(例如如圖6所展示),不再有必要施加外力。此係因為鎖定部件54將螺柱60與框架總成50相對於彼此固持於適當位置。 如上文所解釋,螺柱60經定位於邊界81下方,來代替自邊界81徑向地向外。此可需要圖案化器件MA與薄膜40之間的距離(亦被稱為偏距)增加。圖案化器件MA之表面與薄膜40之間的距離實質上對應於框架總成50與邊界81之經組合高度。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與邊界81之經組合高度為至少1毫米、至少2毫米,且視情況至少5毫米。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與邊界81之經組合高度為至多20毫米、視情況至多10毫米,且視情況至多5毫米。 在一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包含由諸如不鏽鋼之材料製成的彈簧。在一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連接至由不同於回彈性部件53之材料製成的接觸墊57。舉例而言,接觸墊57可由與螺柱60及/或鎖定部件54相同之材料製成。在一實施例中,接觸墊57包含鈦。在一實施例中,鎖定部件54包含鈦。在一實施例中,螺柱60包含鈦。已知鈦提供延性接觸。然而,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其他材料可用於接觸墊57、螺柱60及鎖定部件54。 如圖4至圖6中所展示,在一實施例中,在平面圖中孔52之橫截面積大於螺柱60之橫截面積。孔52相對於螺柱60尺寸過大。在一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被提供為與末端擋板(諸圖中未繪示)相抵。當在平面圖中檢視時,回彈性部件53突起至孔52中(如圖4中所展示)。因此,回彈性部件53實際上縮減在平面圖中孔52之橫截面積。孔52之剩餘橫截面尺寸大於螺柱60之尺寸。因此,可在框架總成50在螺柱60上方垂直地移動時將螺柱60收納至孔52中。框架總成50被側向地推動以與回彈性部件53相抵使得回彈性部件53向內偏轉。將鎖定部件54置放成防止框架總成50向後彎曲。在一實施例中,鎖定部件54為銷釘。可自側面或自頂部插入鎖定部件54。在已插入鎖定部件54之後,將框架總成50鎖定至圖案化器件MA。 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包含圍繞框架總成50均勻地分佈之四個孔52。在一實施例中,框架總成50具有相似於邊界81之形狀,其遵循薄膜40之周邊。圖3描繪自孔52徑向地向內之回彈性部件53。然而,未必為此狀況。回彈性部件53可自孔52徑向地向外,或相對於孔52既不徑向地向內亦不徑向地向外。孔52經定位於回彈性部件53與鎖定部件54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一回彈性部件53在薄膜總成80之一側處自孔52徑向地向內,而另一回彈性部件53在薄膜總成80之相對側處自另一孔52徑向地向外。此情形允許圖案化器件MA之相對側處之螺柱60在薄膜總成80相對於圖案化器件MA之一次移動的情況下壓縮回彈性部件52兩者。在一實施例中,薄膜總成80經組態成使得收納於對應孔52中之所有螺柱60在薄膜總成80相對於圖案化器件MA之一次移動的情況下壓縮對應回彈性部件52。 如圖4至圖6中所展示,在一實施例中,鎖定部件54被提供為鬆散零件。在一替代實施例中,鎖定部件可經形成為與框架總成50之其餘部分成為整體,其限制條件為:鎖定部件54可滑動至鎖定位置中。 在一實施例中,螺柱60之直徑(在平面圖中)為至少1毫米、視情況至少2毫米,且視情況至少3毫米。在一實施例中,螺柱60之直徑為至多10毫米、視情況至多5毫米,且視情況至多3毫米。 如上文所解釋,在一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當其未被壓縮時延伸至孔52中。在一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延伸至孔52中達至少0.1毫米、視情況至少0.2毫米且視情況至少0.5毫米之距離。在一實施例中,回彈性部件53延伸至孔52中達至多2毫米、視情況至多1毫米且視情況至多0.5毫米之距離。 如上文所提及,孔52之直徑大於螺柱60之直徑。在一實施例中,孔之直徑與螺柱60之直徑大至少0.2毫米、視情況至少0.5毫米,且視情況至少1毫米。在一實施例中,孔52之直徑比螺柱60之直徑大至多5毫米、視情況至多2毫米,且視情況至多1毫米。在一實施例中,鎖定部件54之長度為至少1毫米、視情況至少2毫米,且視情況至少4毫米。 在一實施例中,鎖定部件54之長度為至多10毫米、視情況至多5毫米,且視情況至多4毫米。在一實施例中,鎖定部件54之寬度為至少0.2毫米、視情況至少0.5毫米,且視情況至少1毫米。在一實施例中,鎖定部件54之寬度為至多5毫米、視情況至多2毫米、視情況至多1毫米。 預期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達成將部件總成80附接至圖案化器件MA/自圖案化器件MA拆卸部件總成80所需的工具加工步驟之縮減。 圖7以橫截面示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薄膜40。如圖7中所展示,薄膜40包含堆疊。堆疊包含複數個層。 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包含至少一個矽層41。矽層41包含矽之形式。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包含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43。矽化合物層43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之群組之另一元素的化合物製成。然而,亦可使用其他元素。詳言之,在一實施例中,與矽組合以形成矽化合物層43之元素為可用作用於摻雜矽層41之摻雜劑材料的任何元素。僅僅出於方便起見,將描述其中硼作為與矽組合之元素的實施例。實施例並不限於元素為硼。 在一實施例中,矽化合物層43包含硼化矽。硼化矽具有化學式SiBx ,其中x可為3、4、6、14、15、40等等。硼化矽具有金屬屬性。詳言之,矽化合物層43具有金屬之屬性使得其增加對薄膜40之EUV輻射之發射率。僅由矽層41製成之薄膜將具有低發射率,可能為大約3%。若將金屬或具有金屬屬性之化合物添加至薄膜40,則發射率顯著地增加。 已知金屬歸因於EUV吸收率而限制薄膜之實務厚度。藉由提供矽薄膜層43,預期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達成具有足夠發射率以供用於微影裝置100中之薄膜40的可能厚度增加。 如圖7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矽化合物層43形成為介於矽層41與非金屬層42之間的間層,該非金屬層42包含與矽組合以形成矽化合物層43之元素。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非金屬層42包含硼。在一實施例中,硼被提供為呈碳化硼之形式。然而,可使用硼之替代形式。 在一實施例中,矽層41最初被提供為鄰近於非金屬層42。非金屬層42中之硼與矽層41中之矽局域地摻雜。硼與矽摻雜達產生硼化矽以形成矽化合物層43之程度。硼與矽摻雜使得在摻雜矽中硼原子多於矽原子,亦即,形成硼化矽。 在一實施例中,矽層41及非金屬層42被提供為多層。局域地,矽化硼可增強薄膜40(藉由層合效應及藉由硼在矽中之輻射硬化)使得薄膜40可耐受較高溫度。 如圖7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包含複數個矽層41、複數個非金屬層42及每一對矽層41與非金屬層42之間的一矽化合物層43。 如圖7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非金屬層42、矽化合物層43、矽層41、矽化合物層43、非金屬層42、矽化合物層43、矽層41、矽化合物層43、非金屬層42、矽化合物層43、矽層41、矽化合物層43及非金屬層42。此堆疊為多層堆疊。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可包含一非金屬層42,及接著包含矽化合物層43、矽層41、矽化合物層43及非金屬層42之四個層之集合的重複循環。 在一實施例中,每一非金屬層42之厚度為至少0.5奈米、視情況至少1奈米且視情況至少2奈米。在一實施例中,每一非金屬層42之厚度為至多10奈米、視情況至多5奈米,且視情況至多2奈米。 在一實施例中,每一矽化合物層43之厚度為至少0.5奈米、視情況至少1奈米,且視情況至少2奈米。在一實施例中,每一矽化合物層43之厚度為至多10奈米、視情況至多5奈米,且視情況至多2奈米。 在一實施例中,每一矽層41之厚度為至少2奈米、視情況至少5奈米,且視情況至少8奈米。在一實施例中,每一矽層41之厚度為至多20奈米、視情況至多10奈米、視情況至多8奈米。 預期圖7中所描繪的具有厚度為8奈米之矽層41、厚度為2奈米之非金屬層42及厚度為2奈米之矽化合物層43的實施例達成約90%的針對EUV輻射之發射率。 圖8描繪一替代實施例,其中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非金屬層42、矽化合物層43、矽層41、矽化合物層43及非金屬層42。 如圖8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包含僅一個矽層41。在此實施例中,矽層41之厚度可為至少10奈米、視情況至少20奈米,且視情況至少38奈米。在一實施例中,單矽層41之厚度為至多100奈米、視情況至多50奈米,且視情況至多38奈米。預期圖8中所展示且具有厚度為38奈米之矽層41、厚度為4奈米之非金屬層42及厚度為2奈米之矽化合物層43的實施例達成約90%的針對EUV輻射之發射率。 在一實施例中,堆疊中之矽化合物層43之總組合厚度為至多約20奈米。金屬及具有金屬屬性之化合物改良薄膜40之發射率,其限制條件為:經組合厚度不過厚。對於過厚的金屬或具有金屬屬性之化合物層,可縮減發射率。 圖9示意性地描繪薄膜40之替代實施例。如圖9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包含至少一個矽層41、至少一個罩蓋層46及至少一個抗遷移層47。在一實施例中,罩蓋層46包含釕。罩蓋層46被提供於薄膜40之外部表面處。抗遷移層47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抗遷移層47鄰近於每一罩蓋層46。 包含釕之罩蓋層46改良薄膜40之發射率。罩蓋層46縮減薄膜40氧化之可能性。罩蓋層46經組態以保護薄膜40免受氫氣影響。 在微影裝置100之使用期間,薄膜40可歸因於吸收輻射而變熱。當罩蓋層46變熱時,罩蓋層46之材料(例如釕)可遷移。遷移為由罩蓋層46中之離子之漸進移動造成的材料之輸送。當材料開始遷移時,材料可在罩蓋層46中形成島狀物。當材料開始遷移時,縮減了罩蓋層46在縮減氧化、保護免受氫氣影響及改良發射率之有效性。因此,在微影裝置100之使用期間,薄膜40可開始氧化且發射率可減低。 藉由提供抗遷移層47,縮減了罩蓋層46之遷移。鉬及鈦為具有相對高熔融溫度及對UV輻射之良好發射率的金屬。鈦及鉬在其被加熱時並不遷移與釕同樣多。鈦及鉬具有與釕之良好的金屬間接觸。藉由提供鄰近於罩蓋層46之抗遷移層47,縮減了罩蓋層46之遷移。結果,即使當在微影裝置100之使用期間加熱罩蓋層46時,在較高溫度下亦保留罩蓋層46之良好屬性。 如圖9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薄膜40之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罩蓋層46、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抗遷移層47、矽層41、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抗遷移層47,及薄膜40之另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罩蓋層46。在一實施例中,將包含釕之罩蓋層46提供於薄膜40之兩個外部表面處。 圖10描繪薄膜之一替代實施例,其中將抗遷移層47之使用與使用矽化合物層43之構思組合。 如圖10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薄膜40之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罩蓋層46、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抗遷移層47、矽層41、矽化合物層43及非金屬層42。 在薄膜總成80之製造期間,碳化硼層可以化學方式保護矽層41免受蝕刻程序影響。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包含週期性結構。在一實施例中,週期未經設定為等於6.6奈米或6.7奈米。若週期處於或接近6.7奈米,則薄膜可用作用於EUV輻射之鏡面。 矽可在金剛石立方晶體結構中結晶。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包含矽之立方晶體。在一實施例中,邊界81具有<100>結晶方向。 在一實施例中,矽層41係由多晶矽或奈米晶矽形成。多晶矽或奈米晶矽具有脆性性質。因此,包含由多晶矽或奈米晶矽形成之矽層41之薄膜40可在薄膜總成80斷裂時碎裂成許多粒子。預期本發明之實施例達成薄膜總成80之機械屬性之改良。 多晶矽及奈米晶矽各自具有對EUV輻射之高透射率。多晶矽及奈米晶矽各自具有良好機械強度。 然而,使矽層41之薄膜待由多晶矽或奈米晶矽形成並非必需的。舉例而言,在一替代實施例中,矽層41係由多晶格薄膜或氮化矽形成。 在一另外替代實施例中,矽層41係由單晶矽形成。在此實施例中,單晶矽薄膜可藉由絕緣體上矽(SOI)技術而形成。用於此產品之起始材料為所謂的SOI基板。SOI基板為包含矽載體基板之基板,其在內埋式隔離SiO2 層之頂部上具有薄單晶矽層。在一實施例中,單晶矽層之厚度可在約5奈米至約5微米之間之範圍內。在一實施例中,在SOI基板用於製造方法中之前矽層41存在於SOI基板上。 在一實施例中,矽層41包含呈同素異形體之形式中之一者的矽,諸如非晶矽、單晶矽、多晶矽或奈米晶矽。奈米晶矽意謂含有某非晶矽含量之多晶矽基質。在一實施例中,多晶矽或奈米晶矽係藉由使矽層41中之非晶矽結晶而形成。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將矽層41添加至堆疊而作為非晶矽層。當超過某一溫度時,該非晶矽層結晶成多晶矽層或奈米晶矽層。舉例而言,作為非晶矽層之矽層41變換成作為多晶矽層或奈米晶矽層之矽層41。 在一實施例中,非晶矽層在其生長期間經原位摻雜。在一實施例中,非晶矽層在其生長之後經摻雜。藉由添加p型或n型摻雜劑,矽導電性增加,此對歸因於EUV源之功率的熱力學性能具有積極影響。 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足夠薄以使得其對EUV輻射之透射率足夠高,例如大於50%。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厚度為至多約200奈米,且視情況至多約150奈米。150奈米之Si薄膜將透射約77%的入射EUV輻射。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厚度為至多約100奈米。100奈米之Si薄膜將透射約84%的入射EUV輻射。60奈米之Si薄膜將透射約90%的入射EUV輻射。 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足夠厚以使得其在薄膜總成80固定至微影裝置100之圖案化器件MA時且在微影裝置100之使用期間機械地穩定。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厚度為至少約10奈米,視情況至少約20奈米,且視情況至少約35奈米。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厚度為約55奈米。 圖11至圖13以橫截面示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薄膜40的不同實施例。當設計薄膜40時,在薄膜40之厚度、其穩定性與其穩固性之間存在取捨。 如圖11中所展示,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包含由兩個罩蓋層46包夾之矽層41。在一實施例中,矽層41包含多晶矽。在一實施例中,將相同(罩蓋)材料用於兩個罩蓋層46。然而,未必為此狀況。在替代實施例中,用於罩蓋層46中之一者之材料不同於用於另一罩蓋層46之材料。 在一實施例中,罩蓋層46在薄膜40之外部表面處。因此,在一實施例中,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薄膜40之外部表面處之罩蓋層46、矽層41及包含過渡金屬之矽化物之罩蓋層36。 在一實施例中,罩蓋層46包含過渡金屬之矽化物。特定過渡金屬不受特定限制,但可為(例如) Zr、Y、Mo、Cr、Hf、Ir、Mn、Nb、Os、Pd、Pt、Re、Rh、Ru、Ta、Ti、V或W。 過渡金屬之矽化物透射特別高比例的EUV輻射。需要使薄膜40對EUV輻射之透射儘可能地高。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堆疊之材料經選擇為使得針對具有為13.5奈米之波長之EUV輻射的消光係數k 小於0.0175。 消光係數k 係與EUV透射率有關。當EUV輻射傳遞通過介質時,使該EUV輻射之某部分衰減。方便地,可藉由定義複折射率ñ = n + ik 來考量此衰減。 此處,複折射率之實數部分n 為折射率且指示相位速度。消光係數k 為該複折射率之虛數部分。消光係數k 指示當電磁波傳播通過材料時之衰減之量。 在以上描述中,針對具有為13.5奈米之波長之輻射給出消光係數k 之值。使用此值及給定材料厚度,吾人可計算薄膜40內之層之EUV透射率/吸收率。對於具有消光係數之特定值k = 0.0175之材料層,厚度為4奈米的層吸收6%之EUV輻射(亦即,6%之EUV透射損耗)。 沒有必要使罩蓋層46包含過渡金屬矽化物。在替代實施例中,罩蓋層46中之一者或兩者包含過渡金屬之硼化物、過渡金屬之碳化物、過渡金屬之氮化物、過渡金屬之氧化物或過渡金屬之純形式。 表1展示針對合適罩蓋層材料之選擇(按其EUV透射值之遞減次序)的熔融溫度、熱膨脹係數(CTE)、薄膜之電阻率、EUV輻射透射率、對應於EUV透射率之6%損耗之罩蓋層厚度d (以奈米為單位)、針對具有為13.5奈米之波長的輻射之複折射率之實數部分n 之值,及針對具有為13.5奈米之波長的輻射之消光係數k 之值。 合適罩蓋層材料之實例為(按其EUV透射值自99.8%至94.6%之遞減次序):Si、Y、YSi2 、LaSi2 、ZrSi2 、SiB4 、B、Zr、YB6 、NbSi3 、MoSi2 、YC2 、SiC、ZrB2 、La、CeSi2 、B4 C、Nb、CeB6 、LaB6 、NbB2 、ZrC、Ce、Mo、CeC2 、YN、LaC2 、MoB、LaN、C、Mo2 C、NbC、TiSi2 、Ru2 Si3 、Si3 N6 、BN、ZrN、VSi2 、CeN、RuB2 、NbN、SiO2 、Y2 O3 、MoN、TiB2 、La2 O3 、Nb2 O5 、WSi2 、Ti、ZrO2 、B2 O3 、MoO3 、TiC、RuC、SiCr、Ru、WB2 、VB2 、TaSi2 、CeO2 、TiN、RuN、RuO2 、TiO3 、VC、V、TaB2 、VN、WC、CrB、TiW、CrN、W、HfO2 、Cr3 C2 、WN、TaC、Ta2 O5 、TaN、Cr、Al2 O3 、Ta及Pt。 可提供熔融溫度、電阻率、EUV透射率、折射率n及消光係數k之最佳組合之較佳罩蓋層材料為(例如):CeB6 、LaB6 、NbSi3 、Zr、YSi2 、CeSi2 、Y、CeC2 、LaC2 、LaSi2 、ZrB2 、Nb、LaN、YC2 、ZrSi2 、SiB4 、B、YB6 、MoSi2 、YC2 、SiC、La、B4 C、Ce、CeN、Ru2 Si3 、YN、ZrC、NbB2 、NbC、Mo2 C、MoB及Mo。 1 罩蓋層材料 之清單 相比於過渡金屬之硼化物、過渡金屬之碳化物、過渡金屬之氮化物、過渡金屬之氧化物或過渡金屬之純形式,過渡金屬之矽化物透射較高比例之EUV輻射。 關於EUV透射屬性,薄膜40之可能材料具有以下順位(其中首先給出透射最高比例之EUV輻射之材料):過渡金屬矽化物、過渡金屬硼化物、純過渡金屬、過渡金屬碳化物、過渡金屬氮化物及過渡金屬氧化物。取決於過渡金屬,純過渡金屬可較佳於過渡金屬硼化物。取決於過渡金屬,過渡金屬碳化物可較佳於純過渡金屬。過渡金屬之碳化物之實例為碳化鉬。 此外,過渡金屬之矽化物具有特別理想EUV反射屬性。需要使EUV反射(亦即,在薄膜40之表面處反射之EUV輻射之比例)儘可能地低。相比於過渡金屬之氧化物、過渡金屬之硼化物、過渡金屬之碳化物、過渡金屬之氮化物或過渡金屬之純形式,過渡金屬之矽化物反射較低比例之EUV輻射。 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堆疊之材料經選擇為使得針對具有13.5奈米之波長之EUV輻射的該堆疊之折射率大於0.95。接近1之折射率限制薄膜40之界面處之EUV反射。 關於EUV反射屬性,薄膜40之可能材料具有以下順位(其中首先給出反射最低比例之EUV輻射之材料):過渡金屬矽化物、過渡金屬氧化物、純過渡金屬、過渡金屬硼化物、過渡金屬碳化物及過渡金屬氮化物。然而,在過渡金屬氧化物、純過渡金屬、過渡金屬硼化物及過渡金屬碳化物之間關於EUV反射屬性不存在相當大差異。 需要使薄膜40之電阻率低。詳言之,需要使罩蓋層46之電阻率低。此係因為導電塗層使能夠增加用於薄膜40之電阻率。過渡金屬之矽化物具有低於過渡金屬之碳化物、過渡金屬之氮化物或過渡金屬之氧化物的電阻率。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罩蓋層46之材料經選擇為使得罩蓋層46之電阻率小於10- 3 Ω·m。 關於電阻率,用於薄膜40之可能材料具有以下順位(其中首先給出具有最低電阻率之材料):純過渡金屬、過渡金屬硼化物、過渡金屬矽化物、過渡金屬碳化物、過渡金屬氮化物及過渡金屬氧化物。 在薄膜40之使用期間,薄膜40可達到高達約600℃之操作溫度。因此,需要使用於薄膜40之堆疊中之材料的熔點高。在一實施例中,堆疊之材料經選擇為使得其熔融溫度大於1200℃。 關於熔點,用於薄膜40之可能材料具有以下順位(其中首先給出具有最高熔點之材料):過渡金屬碳化物、過渡金屬硼化物、過渡金屬氮化物、純過渡金屬、過渡金屬氧化物及過渡金屬矽化物。取決於過渡金屬,過渡金屬硼化物可具有高於過渡金屬碳化物之熔點。取決於過渡金屬,過渡金屬氧化物可具有高於純過渡金屬之熔點。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除矽層41之外的層之材料經選擇為使得其熱膨脹係數接近用於矽層41之熱膨脹係數。用於矽層41之熱膨脹係數可為大約2.6×10- 6 m/m·K。將熱膨脹係數匹配至薄膜40之核心處之矽層41之熱膨脹係數會縮減該薄膜40之熱力學故障的可能性。在一實施例中,堆疊之材料經選擇為使得其熱膨脹係數在約2×10- 6 m/m·K至約6×10- 6 m/m·K之範圍內。 關於熱膨脹係數,用於薄膜40之可能材料之順位完全取決於特定化合物。 如圖12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過渡金屬層48提供於矽層41與罩蓋層46中之一者之間。過渡金屬層48包含過渡金屬。舉例而言,過渡金屬可為Zr、Y、Mo、Cr、Hf、Ir、Mn、Nb、Os、Pd、Pt、Re、Rh、Ru、Ta、Ti、V或W。在一實施例中,過渡金屬層48中之過渡金屬被提供為呈其純形式(亦即,未被提供為過渡金屬之矽化物、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或氧化物)。因此,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堆疊按次序包含罩蓋層46、過渡金屬層48、矽層及罩蓋層46。 在一實施例中,罩蓋層46包含過渡金屬之硼化物、碳化物(例如碳化鉬)、氮化物或氧化物。過渡金屬層48中之過渡金屬可與過渡金屬罩蓋層46相同。在一替代實施例中,過渡金屬層48之過渡金屬不同於用於罩蓋層46中之過渡金屬。 如圖13中所描繪,在一實施例中,過渡金屬層48提供於矽層41之任一側上。過渡金屬層48提供於矽層41與罩蓋層46中之每一者之間。因此,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堆疊按次序包含:罩蓋層46、過渡金屬層48、矽層、過渡金屬層48及罩蓋層46。 當選擇哪些材料供用於薄膜40時,在上述經識別之屬性(即,EUV透射率、EUV反射、熔點、熱膨脹係數及電阻率)之間存在取捨。 可在表2中概述使用如上文所指定之準則基於罩蓋層46的用於薄膜40之可能堆疊之順位,其中1指示最佳順位,2指示次佳順位等等。在向不同堆疊給出相同順位的情況下(例如,存在給出順位2之三個不同堆疊),彼等堆疊被認為同樣良好。在該表中,M表示過渡金屬且pSi(核心)表示作為薄膜40之核心處之矽層41的多晶矽。符號「/」表示一層結束且另一層開始之處。 在一實施例中,硼化物係非導電的(例如,B)。在一實施例中,碳化物係非導電的(例如,B4 C或SiC)。在一實施例中,氮化物係非導電的(例如,SiN)。以上所列罩蓋層材料中之任一者在表2中所表示之組合中可合適。在高達450℃之溫度下熱抵抗、機械抵抗及以化學方式抵抗(例如EUV輻射及H2 曝光)的此等薄膜堆疊之實例為(例如)ZrO2 /SiN/pSi/SiN/Mo/Ru及B/(SiN)/pSi/(SiN)/Mo/B。舉例而言,在包含B/SiN/pSi/SiN/Zr/B之堆疊中,罩蓋層組合Zr與B將對EUV反射(EUVR)之薄膜敏感度縮減至低於0.04%且其所允許之EUV透射率為87%至88%。在薄膜堆疊B/pSi/B/Zr/B堆疊中:B為罩蓋層,而且充當擴散障壁層;而Zr為發射層。 2 :較佳薄膜堆疊架構之實例 在一實施例中,薄膜40之堆疊包含擴散障壁層。為了最小化EUV損耗,擴散障壁層之厚度較佳小於1奈米。擴散障壁層係介於過渡金屬層48與矽層41或矽化合物層43之間。擴散障壁層經組態以縮減過渡金屬層48之過渡金屬與矽層41或矽化合物層43之間的互混及/或反應。舉例而言,在一實施例中,擴散障壁層經組態以縮減或防止過渡金屬與底層矽核心材料之間的矽化。過渡金屬與矽之間的互混或反應可不當地改變薄膜40之屬性。舉例而言,可不當地縮減薄膜40之發射率及/或薄膜40之物理性應力可改變。 在一實施例中,擴散障壁層包含選自由B、B4 C、C、Cr、Mg、Mo、Re、Ta、Ti、V、W組成之群組之材料,及B、B4 C、C、Cr、Mg、Mo、Re、Ta、Ti、V及W中之任一者之氮化物。 在一實施例中,將薄膜總成80應用為護膜或應用為動態氣鎖之部分。替代地,可將薄膜總成80應用於諸如照明之其他濾光區域中,或應用於光束分裂器。在一實施例中,動態氣鎖經組態以阻擋微影裝置100內之碎屑。在一實施例中,動態氣鎖經定位於投影系統PS與基板W之間。動態氣鎖縮減粒子自基板W或自基板W附近到達投影系統PS中或周圍之光學組件的可能性。相似地,動態氣鎖可保護照明系統IL。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動態氣鎖經定位於虛擬源點IF處。舉例而言,動態氣鎖可定位於源收集器模組SO與照明系統IL之間。 儘管在本文中可特定地參考微影裝置在IC製造中之使用,但應理解,本文中所描述之微影裝置可具有其他應用,諸如,製造整合式光學系統、用於磁疇記憶體之導引及偵測圖案、平板顯示器、LCD、薄膜磁頭等等。可在曝光之前或之後在(例如)塗佈顯影系統(通常將抗蝕劑層施加至基板且顯影經曝光抗蝕劑之工具)、度量衡工具及/或檢測工具中處理本文中所提及之基板。適用時,可將本文中之揭示內容應用於此等及其他基板處理工具。另外,可將基板處理多於一次,(例如)以便產生多層IC,使得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基板亦可指已經含有多個經處理層之基板。 雖然上文已描述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但應瞭解,可以與所描述之方式不同的其他方式來實踐本發明。舉例而言,各種光阻層可由執行同一功能之非光阻層替換。 以上之描述意欲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可在不脫離下文所闡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及條項之範疇的情況下對所描述之本發明進行修改。 1.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且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 至少一個矽層;及 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其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2. 如條項1之薄膜,其中該矽化合物層形成為介於該矽層與包含該元素之一非金屬層之間的一間層。 3. 如條項1或2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複數個矽層; 複數個非金屬層;及 介於每一對之一矽層與一非金屬層之間的一矽化合物層; 其中每一非金屬層包含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之群組之一元素, 其中每一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4. 如前述條項中任一項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 一非金屬層; 一矽化合物層; 一矽層; 一矽化合物層; 一非金屬層; 一矽化合物層; 一矽層; 一矽化合物層; 一非金屬層; 一矽化合物層; 一矽層; 一矽化合物層;及 一非金屬層; 其中每一非金屬層包含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之群組之一元素, 其中每一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5. 如條項1至3中任一項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 一非金屬層; 一矽化合物層; 一矽層; 一矽化合物層;及 一非金屬層; 其中每一非金屬層包含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之群組之一元素, 其中每一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6. 如前述條項中任一項之薄膜,其中該堆疊中之矽化合物層之一總組合厚度為至多約20奈米。 7. 如前述條項中任一項之薄膜,其中每一矽化合物層具有為至少1奈米之一厚度。 8. 如前述條項中任一項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及 鄰近於每一罩蓋層的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至少一個抗遷移層。 9. 如條項8之薄膜,其中包含釕之一罩蓋層係在該薄膜之外部表面兩者處。 10. 如條項1至7中任一項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每一罩蓋層包含選自由一過渡金屬矽化物、一過渡金屬硼化物、一過渡金屬碳化物、一過渡金屬氮化物及一過渡金屬氧化物組成之群組之一材料。 11. 如條項10之薄膜,其中該等罩蓋層材料係選自:Si、Y、YSi2 、LaSi2 、ZrSi2 、SiB4 、B、Zr、YB6 、NbSi3 、MoSi2 、YC2 、SiC、ZrB2 、La、CeSi2 、B4 C、Nb、CeB6 、LaB6 、NbB2 、ZrC、Ce、Mo、CeC2 、YN、LaC2 、MoB、LaN、C、Mo2 C、NbC、TiSi2 、Ru2 Si3 、Si3 N6 、BN、ZrN、VSi2 、CeN、RuB2 、NbN、SiO2 、Y2 O3 、MoN、TiB2 、La2 O3 、Nb2 O5 、WSi2 、Ti、ZrO2 、B2 O3 、MoO3 、TiC、RuC、SiCr、Ru、WB2 、VB2 、TaSi2 、CeO2 、TiN、RuN、RuO2 、TiO3 、VC、V、TaB2 、VN、WC、CrB、TiW、CrN、W、HfO2 、Cr3 C2 、WN、TaC、Ta2 O5 、TaN、Cr、Al2 O3 、Ta及Pt。 12. 如條項10及11之薄膜,其中該等罩蓋層材料係選自:CeB6 、LaB6 、NbSi3 、Zr、YSi2 、CeSi2 、Y、CeC2 、LaC2 、LaSi2 、ZrB2 、Nb、LaN、YC2 、ZrSi2 、SiB4 、B、YB6 、MoSi2 、YC2 、SiC、La、B4 C、Ce、CeN、Ru2 Si3 、YN、ZrC、NbB2 、NbC、Mo2 C、MoB及Mo。 13. 如條項10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介於一罩蓋層與該矽層之間的至少一個過渡金屬層,每一過渡金屬層包含選自由Zr、Y、Mo、Cr、Hf、Ir、Mn、Nb、Os、Pd、Pt、Re、Rh、Ru、Ta、Ti、V及W組成之群組之一過渡金屬。 14. 如條項11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介於該過渡金屬層與該矽層之間的一擴散障壁層,該擴散障壁層經組態以縮減該過渡金屬層之該過渡金屬與該矽層之間的互混及/或反應。 15. 如條項12之薄膜,其中該擴散障壁層包含選自由B、B4 C、C、Cr、Mg、Mo、Re、Ta、Ti、V、W組成之群組之一材料,及B、B4 C、C、Cr、Mg、Mo、Re、Ta、Ti、V及W中之任一者之一氮化物。 16.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 至少一個矽層;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及 鄰近於每一罩蓋層的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至少一個抗遷移層。 17. 如條項14之薄膜,其中包含釕之一罩蓋層係在該薄膜之外部表面兩者處。 18. 如條項15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一罩蓋層; 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一抗遷移層; 一矽層; 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一抗遷移層;及 該薄膜之另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一罩蓋層。 19. 如條項14或15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其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20. 如條項17之薄膜,其中該矽化合物層形成為介於該矽層與包含該元素之一非金屬層之間的一間層。 21. 如條項17或18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一罩蓋層; 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一抗遷移層; 一矽層; 一矽化合物層;及 一非金屬層; 其中該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其中該非金屬層包含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之群組之一元素。 22.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且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 至少一個矽層及/或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該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及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每一罩蓋層包含選自由一過渡金屬矽化物、一過渡金屬硼化物、一過渡金屬碳化物、一過渡金屬氮化物及一過渡金屬氧化物組成之群組之一材料;及/或 介於一罩蓋層與該矽層或該矽化合物層之間的至少一個過渡金屬層,每一過渡金屬層包含選自由Zr、Y、Mo、Cr、Hf、Ir、Mn、Nb、Os、Pd、Pt、Re、Rh、Ru、Ta、Ti、V及W組成之群組之一過渡金屬。 23. 如條項20之薄膜,其包含ZrO2 /SiN/pSi/SiN/Mo/Ru之一堆疊。 24. 如條項20之薄膜,其包含B/SiN/pSi/SiN/Mo/B之一堆疊。 25. 如條項20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介於該過渡金屬層與該矽層或該矽化合物層之間的一擴散障壁層,該擴散障壁層經組態以縮減該過渡金屬層之該過渡金屬與該矽層或該矽化合物層之間的互混及/或反應。 26. 如條項21之薄膜,其中該擴散障壁層包含選自由B、B4 C、C、Cr、Mg、Mo、Re、Ta、Ti、V、W組成之群組之一材料,及B、B4 C、C、Cr、Mg、Mo、Re、Ta、Ti、V及W中之任一者之一氮化物。 27. 如條項20至22中任一項之薄膜,其中該矽化合物層形成為介於該矽層與包含該元素之一非金屬層之間的一間層。 28. 如條項17至23中任一項之薄膜,其中每一矽化合物層具有為至少1奈米之一厚度。 29. 如條項14至19或24中任一項之薄膜,其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 30.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圖案化器件總成,其包含如前述條項中任一項之薄膜。 31.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動態氣鎖總成,其包含如前述條項中任一項之薄膜。
21‧‧‧未經圖案化光束
22‧‧‧琢面化場鏡面器件
24‧‧‧琢面化光瞳鏡面器件
26‧‧‧經圖案化光束
28‧‧‧反射元件
30‧‧‧反射元件
40‧‧‧薄膜
41‧‧‧矽層
42‧‧‧非金屬層
43‧‧‧矽化合物層/矽薄膜層
46‧‧‧罩蓋層
47‧‧‧抗遷移層
48‧‧‧過渡金屬層
50‧‧‧框架總成
51‧‧‧框架
52‧‧‧孔
53‧‧‧回彈性部件
54‧‧‧鎖定部件
55‧‧‧鎖定機構
56‧‧‧鎖定孔隙
57‧‧‧接觸墊
60‧‧‧螺柱
80‧‧‧薄膜總成/部件總成
81‧‧‧邊界
100‧‧‧微影裝置
210‧‧‧極紫外線(EUV)輻射發射電漿
211‧‧‧源腔室
212‧‧‧收集器腔室
220‧‧‧圍封結構
221‧‧‧開口
500‧‧‧控制器
B‧‧‧輻射光束
C‧‧‧目標部分
CO‧‧‧輻射收集器
IF‧‧‧虛擬源點
IL‧‧‧照明系統
M1‧‧‧光罩對準標記
M2‧‧‧光罩對準標記
MA‧‧‧圖案化器件
MT‧‧‧支撐結構
P1‧‧‧基板對準標記
P2‧‧‧基板對準標記
PM‧‧‧第一定位器
PS‧‧‧投影系統
PS1‧‧‧位置感測器
PS2‧‧‧位置感測器
PW‧‧‧第二定位器
SO‧‧‧源收集器模組
W‧‧‧基板
WT‧‧‧基板台
現在將參看隨附示意性圖式而僅作為實例來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在該等圖式中,對應元件符號指示對應零件,且在該等圖式中: 圖1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微影裝置; 圖2為微影裝置之更詳細視圖; 圖3以橫截面示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薄膜總成的部分; 圖4至圖6以平面圖示意性地描繪使用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薄膜總成之鎖定機構的階段;及 圖7至圖13以橫截面示意性地描繪根據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之薄膜。
40‧‧‧薄膜
50‧‧‧框架總成
51‧‧‧框架
52‧‧‧孔
53‧‧‧回彈性部件
54‧‧‧鎖定部件
55‧‧‧鎖定機構
60‧‧‧螺柱
80‧‧‧薄膜總成/部件總成
81‧‧‧邊界
MA‧‧‧圖案化器件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且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 至少一個矽層;及 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其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2. 如請求項1之薄膜,其中該矽化合物層形成為介於該矽層與包含該元素之一非金屬層之間的一間層。
  3. 如請求項1或2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複數個矽層; 複數個非金屬層;及 介於每一對之一矽層與一非金屬層之間的一矽化合物層; 其中每一非金屬層包含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之該群組之一元素, 其中每一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該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4. 如請求項1或2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 一非金屬層; 一矽化合物層; 一矽層; 一矽化合物層;及 一非金屬層; 其中每一非金屬層包含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之該群組之一元素, 其中每一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該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5. 如請求項1或2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及 鄰近於每一罩蓋層的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至少一個抗遷移層。
  6. 如請求項1或2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每一罩蓋層包含選自由一過渡金屬矽化物、一過渡金屬硼化物、一過渡金屬碳化物、一過渡金屬氮化物及一過渡金屬氧化物組成之群組之一材料。
  7. 如請求項6之薄膜,其中該等罩蓋層材料係選自:Si、Y、YSi2 、LaSi2 、ZrSi2 、SiB4 、B、Zr、YB6 、NbSi3 、MoSi2 、YC2 、SiC、ZrB2 、La、CeSi2 、B4 C、Nb、CeB6 、LaB6 、NbB2 、ZrC、Ce、Mo、CeC2 、YN、LaC2 、MoB、LaN、C、Mo2 C、NbC、TiSi2 、Ru2 Si3 、Si3 N6 、BN、ZrN、VSi2 、CeN、RuB2 、NbN、SiO2 、Y2 O3 、MoN、TiB2 、La2 O3 、Nb2 O5 、WSi2 、Ti、ZrO2 、B2 O3 、MoO3 、TiC、RuC、SiCr、Ru、WB2 、VB2 、TaSi2 、CeO2 、TiN、RuN、RuO2 、TiO3 、VC、V、TaB2 、VN、WC、CrB、TiW、CrN、W、HfO2 、Cr3 C2 、WN、TaC、Ta2 O5 、TaN、Cr、Al2 O3 、Ta及Pt。
  8.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 至少一個矽層;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及 鄰近於每一罩蓋層的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至少一個抗遷移層。
  9. 如請求項8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一罩蓋層; 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一抗遷移層; 一矽層; 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一抗遷移層;及 該薄膜之另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一罩蓋層。
  10. 如請求項9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 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其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11. 如請求項10之薄膜,其中該堆疊包含按以下次序之層: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的包含釕之一罩蓋層; 包含鉬及鈦中之至少一者之一抗遷移層; 一矽層; 一矽化合物層;及 一非金屬層; 其中該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該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 其中該非金屬層包含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之該群組之一元素。
  12.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薄膜,該薄膜具有不多於200奈米之一厚度且包含一堆疊,該堆疊包含: 至少一個矽層及/或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該至少一個矽化合物層係由矽與選自由硼、磷、溴及硫組成的群組之一元素之一化合物製成;及 該薄膜之一外部表面處之至少一個罩蓋層,每一罩蓋層包含選自由一過渡金屬矽化物、一過渡金屬硼化物、一過渡金屬碳化物、一過渡金屬氮化物及一過渡金屬氧化物組成之群組之一材料;及/或 介於一罩蓋層與該矽層或該矽化合物層之間的至少一個過渡金屬層,每一過渡金屬層包含選自由Zr、Y、Mo、Cr、Hf、Ir、Mn、Nb、Os、Pd、Pt、Re、Rh、Ru、Ta、Ti、V及W組成之群組之一過渡金屬。
  13. 如請求項12之薄膜,其包含ZrO2 /SiN/pSi/SiN/Mo/Ru之一堆疊或B/SiN/pSi/SiN/Mo/B之一堆疊。
  14.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圖案化器件總成,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薄膜。
  15. 一種用於EUV微影之動態氣鎖總成,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薄膜。
TW105141174A 2015-12-14 2016-12-13 用於極紫外線微影之薄膜、圖案化器件總成及動態氣鎖總成 TWI737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99845.7 2015-12-14
EP15199845 2015-12-14
EP16163962 2016-04-06
EP16163962.0 2016-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6941A true TW201736941A (zh) 2017-10-16
TWI737658B TWI737658B (zh) 2021-09-01

Family

ID=5747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1174A TWI737658B (zh) 2015-12-14 2016-12-13 用於極紫外線微影之薄膜、圖案化器件總成及動態氣鎖總成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0731B2 (zh)
EP (1) EP3391138A1 (zh)
JP (3) JP6858777B2 (zh)
KR (2) KR20180094084A (zh)
CN (3) CN115202162A (zh)
CA (1) CA3008474A1 (zh)
NL (1) NL2017913B1 (zh)
TW (1) TWI737658B (zh)
WO (1) WO201710237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43951B2 (en) 2018-04-30 2021-10-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ellicle for an EUV lithography mask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I776984B (zh) * 2017-11-06 2022-09-11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用於減少應力之金屬矽化物氮化
TWI805683B (zh) * 2018-02-16 2023-06-21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用於整合氣鎖之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和微影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4058A (zh) 2015-12-14 2018-09-28 Asml荷兰有限公司 隔膜组件
US10908496B2 (en) 2016-04-25 2021-02-02 Asml Netherlands B.V. Membrane for EUV lithography
NL2021939B1 (en) * 2017-11-10 2019-09-16 Asml Netherlands Bv EUV Pellicles
NL2023932B1 (en) * 2018-10-15 2020-08-19 Asml Netherlands Bv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embrane assembly
US11268911B2 (en) * 2019-01-04 2022-03-08 Kla-Tencor Corporation Boron-based capping layers for EUV optics
EP3798728A1 (en) * 2019-09-26 2021-03-31 S&S Tech Co., Ltd. Pellicle for euv lithograph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220017137A (ko) * 2020-08-04 2022-02-11 주식회사 에스앤에스텍 극자외선 리소그래피용 펠리클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20062799A (ko) 2020-11-09 2022-05-17 한국전자기술연구원 극자외선 노광용 펠리클
KR20220141378A (ko) * 2021-04-12 2022-10-20 한국전자기술연구원 이트륨계 기반의 극자외선 노광용 펠리클
KR20220142571A (ko) * 2021-04-14 2022-10-24 한국전자기술연구원 극자외선 노광용 펠리클
US11841625B2 (en) 2021-04-23 2023-12-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Device and method to remove debris from an extreme ultraviolet (EUV) lithography system
US20230069583A1 (en) * 2021-08-27 2023-03-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Pellicle for an euv lithography mask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5936A (ja) 1984-12-19 1986-07-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ラジオ受信回路
JPH10198022A (ja) 1997-01-07 1998-07-31 Shin Etsu Chem Co Ltd ペリクル収納容器
US6197454B1 (en) 1998-12-29 2001-03-06 Intel Corporation Clean-enclosure window to protect photolithographic mask
US6192100B1 (en) 1999-06-18 2001-02-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X-ray mask pellicles and their attachment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US6239863B1 (en) 1999-10-08 2001-05-29 Silicon Valley Group, Inc. Removable cover for protecting a reticle, system including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6492067B1 (en) 1999-12-03 2002-12-10 Euv Llc Removable pellicle for lithographic mask protection and handling
JP2002372777A (ja) 2001-06-18 2002-12-26 Canon Inc ガス置換方法および露光装置
US6573980B2 (en) 2001-07-26 2003-06-03 Micro Lithography, Inc. Removable optical pellicle
US7105047B2 (en) 2003-05-06 2006-09-12 Wessex Incorporated Thermal protective coating
US7456932B2 (en) * 2003-07-25 2008-11-25 Asml Netherlands B.V. Filter window, lithographic projection apparatus, filter window manufacturing metho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manufactured thereby
DE102004062289B4 (de) 2004-12-23 2007-07-1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Thermisch stabiler Multilayer-Spiegel für den EUV-Spektralbereich
CN101689018B (zh) 2007-07-06 2013-03-20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大型表膜构件的框体及该框体的把持方法
DE102008041436A1 (de) * 2007-10-02 2009-04-09 Carl Zeiss Smt Ag Optisches Membranelement
JP4861963B2 (ja) 2007-10-18 2012-01-2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ペリクルおよびペリクルの製造方法
CN101625528B (zh) 2008-07-08 2010-09-2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掩模版夹具
JP4903829B2 (ja) 2009-04-02 2012-03-2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リソグラフィ用ペリクル
JP5394808B2 (ja) 2009-04-22 2014-01-2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リソグラフィ用ペリク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34020A (ja) 2009-08-06 2011-02-17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ペリクル収納容器
KR101969476B1 (ko) * 2010-06-25 2019-04-16 에이에스엠엘 네델란즈 비.브이. 리소그래피 장치 및 방법
US8681310B2 (en) 2010-12-02 2014-03-25 Globalfoundries Inc. Mechanical fixture of pellicle to lithographic photomask
JP5817976B2 (ja) 2011-08-01 2015-11-18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を使用したスキャン露光装置
US8586267B2 (en) 2011-09-12 2013-11-19 Samsung Austin Semiconductor, L.P. Removable transparent membrane for a pellicle
JP5982502B2 (ja) 2012-02-29 2016-08-31 エスシージー ケミカルズ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高放射率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プロセス
US20130250260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Globalfoundries Inc. Pellicles for use during euv photolithography processes
WO2013152921A1 (en) 2012-04-12 2013-10-17 Asml Netherlands B.V. Pellicle, reticle assembly and lithographic apparatus
WO2014020003A1 (en) 2012-08-03 2014-02-06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evice
NL2011568A (en) * 2012-10-31 2014-05-06 Asml Netherlands Bv Sensor and lithographic apparatus.
JP6448903B2 (ja) * 2012-12-31 2019-01-09 ローム アンド ハース エレクトロニック マテリアルズ エルエルシー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LLC イオン注入法
US9348228B2 (en) 2013-01-03 2016-05-24 Globalfoundries Inc. Acid-strippable silicon-containing antireflective coating
US10139725B2 (en) 2013-03-27 2018-11-27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JP5984187B2 (ja) 2013-04-22 2016-09-0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ペリクルとフォトマスクのアセンブリ
JP5746259B2 (ja) 2013-05-07 2015-07-08 カール・ツァイス・エスエムティー・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反射コーティングを備えたミラー要素を有する投影対物系
JP6364404B2 (ja) 2013-05-24 2018-07-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ペリクル、及びこれらを含むeuv露光装置
KR20150053684A (ko) 2013-11-08 2015-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집적회로 소자 제조 장치
KR101918687B1 (ko) 2014-01-28 2018-1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펠리클
US9256123B2 (en) * 2014-04-23 2016-02-0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ethod of making an extreme ultraviolet pellicle
CN110501769B (zh) * 2014-07-04 2021-11-23 Asml荷兰有限公司 用于光刻设备内的膜和包括这种膜的光刻设备
NL2015796A (en) 2014-11-17 2016-09-06 Asml Netherlands Bv Apparatus.
JP6898867B2 (ja) 2015-07-17 2021-07-07 エーエスエムエル ネザーランズ ビー.ブイ. 膜アセンブリ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8604058A (zh) 2015-12-14 2018-09-28 Asml荷兰有限公司 隔膜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6984B (zh) * 2017-11-06 2022-09-11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用於減少應力之金屬矽化物氮化
US11686997B2 (en) 2017-11-06 2023-06-27 Asml Netherlands B.V. Metal-silicide-nitridation for stress reduction
US11971654B2 (en) 2017-11-06 2024-04-30 Asml Netherlands B.V. Metal-silicide-nitridation for stress reduction
TWI805683B (zh) * 2018-02-16 2023-06-21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用於整合氣鎖之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和微影裝置
US11143951B2 (en) 2018-04-30 2021-10-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ellicle for an EUV lithography mask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I768204B (zh) * 2018-04-30 2022-06-2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極紫外光微影光罩的護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20731B2 (en) 2022-05-03
CN108738360A (zh) 2018-11-02
KR20220140650A (ko) 2022-10-18
EP3391138A1 (en) 2018-10-24
JP7258068B2 (ja) 2023-04-14
JP2023021245A (ja) 2023-02-10
JP2018536902A (ja) 2018-12-13
TWI737658B (zh) 2021-09-01
KR20180094084A (ko) 2018-08-22
CN108738360B (zh) 2022-08-19
CN115202162A (zh) 2022-10-18
CA3008474A1 (en) 2017-06-22
JP2021105730A (ja) 2021-07-26
US20190011828A1 (en) 2019-01-10
CN113156774A (zh) 2021-07-23
NL2017913A (en) 2017-06-26
JP6858777B2 (ja) 2021-04-14
WO2017102379A1 (en) 2017-06-22
NL2017913B1 (en) 2018-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7658B (zh) 用於極紫外線微影之薄膜、圖案化器件總成及動態氣鎖總成
JP6858817B2 (ja)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内で用いられる膜及びそのような膜を含むリソグラフィ装置
TWI706217B (zh) 用於euv微影之隔膜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726952B (zh) 用於euv微影之薄膜總成及圖案化器件總成及用於容納薄膜總成之裝載裝置
US9726989B2 (en) Spectral purity filter
TWI826575B (zh) 用於極紫外光(euv)微影之護膜、圖案化裝置總成及動態氣鎖總成
KR101797052B1 (ko) 스펙트럼 퓨리티 필터
TWI732007B (zh) 薄膜總成及微粒捕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