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4702A - 供電裝置、受電裝置、供電系統、供電方法、電源管理方法、供電程式產品以及電源管理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供電裝置、受電裝置、供電系統、供電方法、電源管理方法、供電程式產品以及電源管理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4702A
TW201724702A TW105109990A TW105109990A TW201724702A TW 201724702 A TW201724702 A TW 201724702A TW 105109990 A TW105109990 A TW 105109990A TW 105109990 A TW105109990 A TW 105109990A TW 201724702 A TW201724702 A TW 2017247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data communication
unit
wak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9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taro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24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470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主站(10)是傳送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至是受電裝置的副站之供電裝置。主站(10),包括是儲存有將應該與受電裝置開始資料通訊的開始時間予以特定之時間資訊的供電側儲存部之起床時間記錄部(12c),以及判定是否已到達由時間資訊特定過的開始時間,且在判定已到達開始時間時,傳送供電訊號的供電側判定部(102)。

Description

供電裝置、受電裝置、供電系統、供電方法、電源管理方法、供電程式產品以及電源管理程式產品
本發明係有關於是執行無線通訊和無線電力傳送的無線裝置之主站的供電裝置,以及藉由來自主站的無線電力傳送而被供電,與主站以無線進行資料通訊之是無線通訊裝置的副站的受電裝置。
以無線感測器網路為例,於設置多數無線通訊裝置的系統中,為了降低設置成本及提昇設置場所的自由度,而有不使用電力供給配線的要求。作為實現此要求的方法,有使用應用無線電波以供給電源的無線電力傳送(無線供電、整流天線)技術的方法。無線電力傳送的技術也稱為無線供電、整流天線。
有將無線通訊裝置的電池驅動或利用周圍環境存在的能源之發電,作為無線通訊裝置的電源而使用的方法。
但是,將此等作為電源使用的方法中,無線通訊裝置需以受限的電力容量進行長時間的連續運用。因此,無線通訊裝置被要求需盡力將所使用的電力消耗量降低。
專利文件1揭露非接觸式的電力傳送系統。專利文件1的電力傳送,從送電部到受電裝置的電力傳送時間,在每個一定期間內被分割為複數個期間。各受電裝置被指定於已 分割的任一期間,在指定的期間接收電力傳送。藉由此種方式,能夠對各受電裝置安定的傳送電力。
然而,在受電裝置是感測器終端的情形下,為了盡力降低感測器終端的電池消耗,在使用無線電力傳送時,除了需要安定供給電力到受電裝置,也要盡力降低消耗電力。
在副站進行間歇性動作的情形下,當副站採用即時時鐘(Real Time Clock)的時間管理時,副站的間歇周期恐會有偏差。因此,當副站進行時間同步通訊時,由於通訊時序的偏差,同步的再引進的次數增加,連帶使電力消耗增加。
[先前技術文件]
[專利文件]
專利文件1:特開2009-268311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為降低被無線供電的無線通訊裝置的消耗電力。
本發明的供電裝置,將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傳送至受電裝置,包括:儲存有將應該與前述受電裝置開始資料通訊的開始時間予以特定之時間資訊的供電側儲存部;以及,判定是否已到達由前述時間資訊特定過的前述開始時間,且在判定已到達前述開始時間時,傳送前述供電訊號之供電側判定部。
本發明由於具有儲存有將應該與受電裝置開始資 料通訊的開始時間予以特定之時間資訊的供電側儲存部、及基於供電側儲存部的時間資訊進行供電訊號傳送的供電側判定部,因此能夠降低被無線供電的無線通訊裝置的消耗電力。
1‧‧‧供電系統
10、10A‧‧‧主站
11‧‧‧資料通訊部
11a‧‧‧通訊部
11b‧‧‧訊號處理部
11c‧‧‧記憶部
11d‧‧‧天線
12‧‧‧供電部
12a‧‧‧供電訊號產生部
12b‧‧‧起床時序管理部
12c‧‧‧起床時間記錄部
12d‧‧‧天線
32a‧‧‧供電訊號產生部
32b‧‧‧起床時序管理部
32c‧‧‧起床型樣記錄部
20、20A‧‧‧副站
21‧‧‧資料通訊部
21a‧‧‧通訊部
21b‧‧‧訊號處理部
21c‧‧‧天線
22‧‧‧供電部
22a‧‧‧RF-DC轉換部
22b‧‧‧起床時間管理部
22c‧‧‧起床時間記憶部
22d‧‧‧天線
42a‧‧‧供電型樣檢測部
42b‧‧‧起床管理部
42c‧‧‧識別號碼記憶部
81‧‧‧RF電路
82‧‧‧CPU
83‧‧‧RAM
84‧‧‧RF電路
85‧‧‧CPU
86‧‧‧振盪器
87‧‧‧RAM
91‧‧‧RF電路
92‧‧‧CPU
93‧‧‧整流電路
94‧‧‧DC/DC
95‧‧‧蓄電電容
96‧‧‧CPU
97‧‧‧振盪器
98‧‧‧RAM
101‧‧‧供電側儲存部
102‧‧‧供電側判定部
103‧‧‧供電側資料通訊部
201‧‧‧受電側儲存部
202‧‧‧受電側判定部
203‧‧‧受電側資料通訊部
第1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供電系統1的結構。
第2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主站10的功能方塊圖。
第3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主站10的硬體結構圖。
第4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副站20的功能方塊圖。
第5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副站20的硬體結構圖。
第6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主站10和複數副站20通訊的序列圖。
第7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主站10的動作流程圖。
第8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副站20的動作流程圖。
第9圖顯示實施樣態2之主站10A的方塊圖。
第10圖顯示實施樣態2之副站20A的方塊圖。
第11圖顯示實施樣態2之主站10A和複數副站20A通訊的序列圖。
第12圖顯示實施樣態2之主站10A的動作流程圖。
第13圖顯示實施樣態2之副站20A的動作流程圖。
實施樣態1
參照第1~8圖,說明實施樣態1。第1圖顯示實施樣態1之供電系統1。供電系統1包括主站10和複數副站20。主站 是供電裝置,各副站是受電裝置。第1圖顯示N個副站,即副站20-1~副站20-N。主站10和各副站20以無線進行資料通訊。又,主站10將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以無線傳送給到副站20。
<結構說明>
第2圖是主站10的功能方塊圖。主站10包括與各副站20進行資料通訊的資料通訊部11、傳送供電訊號的供電部12。資料通訊部11包括傳送資料訊號至副站20或從副站接收資料訊號的通訊部11a、對資料訊號進行訊號處理並將資料轉送至外部機器的訊號處理部11b、記憶部11c及資料通訊用的天線11d。通訊部11a和訊號處理部11b構成供電側資料通訊部103。供電側資料通訊部103與受電裝置進行資料通訊。供電部12包括產生供電訊號的供電訊號產生部12a、傳送資料通訊命令至通訊部11a並使供電訊號產生部12a開始供電的起床時序管理部12b、儲存副站20-1~副站20-N全部副站的起床時間的起床時間記錄部12c及供電用天線12b。起床時間記錄部12c是供電側儲存部101。供電訊號產生部12a和起床時序管理部12b,構成供電側判定部102。
第3圖是主站10的硬體結構圖。主站10作為硬體,包括高頻電路81、中央處理裝置82、RAM(隨機存取記憶體)83、高頻電路84、中央處理裝置85、振盪器86、RAM 87。以下將高頻電路記為RF電路,中央處理裝置記為CP。資料通訊部11由RF電路81、CPU 82、RAM 83構成。供電部12由RF電路84、CPU 85、振盪器86、RAM 87構成。
又,與功能方塊圖的對應如下所述。
(1)通訊部11a的功能,以RF電路81實現。
(2)訊號處理部11b的功能,以CPU 82實現。
(3)記憶部11c的功能,藉由RAM 83實現。
(4)供電訊號產生器12a的功能,藉由RF電路84和CPU 85實現。
(5)起床時序管理部12b的功能,藉由CPU 85和振盪器86實現。
(6)起床時間記錄部12c的功能,藉由RAM 87實現。
第4圖是副站20的功能方塊圖。副站20包括和主站10進行資料通訊的資料通訊部21、對來自主站10的供電訊號而進行電力供給到副站20自身的供電部22。資料通訊部21和主站10的通訊部11a進行資料通訊。當資料通訊部21沒有和主站10進行資料通訊時,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被設為關閉狀態。資料通訊部21包括傳送資料給主站10並從主站10接收資料的通訊部21a、對無線的資料訊號進行訊號處理並將資料轉傳至外部機器的信號處理部21b、資料通訊用的天線21c。
供電部22包括RF-DC轉換部22a、起床時間管理部22b、起床時間記憶部22c及接收由主站10所傳送的供電訊號的天線22d。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包括時鐘22b-1。RF-DC轉換部22a,對從主站10傳送來並以天線22d接收的供電訊號進行微波-直流轉換(RF-DC轉換),將轉換得到的直流電力供給自站。起床時間記憶部22c儲存起床時間。起床時間管理部22b,觀測藉由供電訊號而被供給至RF-DC轉換部22a之電力 的供給時間,並和自站的起床時間比較,若在起床時間記憶部22c儲存的容許值以內,則將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開啟而讓資料通訊開始。又,將起床時間記憶部22c儲存的起床時間向供電時間修正。起床時間記憶部22c是供電側儲存部201。RF-DC轉換部22a和起床時間管理部22b構成受電側判定部202。資料通訊部21是受電側資料通訊部203。
第5圖是副站20-1的硬體結構圖。副站20作為硬體,包括RF電路91、CPU 92、整流電路93、DC/DC 94、蓄電電容95、CPU 96、振盪器97、RAM 98。DC/DC 94是將直流電壓轉換成不同直流電壓的轉換器。資料通訊部21由RF電路91和CPU 92構成。供電部22由整流電路93、DC/DC 94、蓄電電容95、CPU 96、振盪器97、RAM 98構成。又,其與功能方塊圖的對應如下所述。
(1)通訊部21a的功能,由RF電路91實現。
(2)訊號處理部21b的功能,由CPU 92實現。
(3)RF-DC轉換部22a的功能,由整流電路93、DC/DC 94及蓄電電容95實現。
(4)起床時間管理部22b的功能,由CPU 96及振盪器97實現。
(5)起床時間記憶部22c的功能,由RAM 98實現。
<動作說明>
第6圖是主站10和複數副站20通訊的序列圖。第7圖是主站10的動作流程圖。第8圖是顯示副站20的動作範例的流程圖。參照第6~8圖,說明主站10和複數副站20的通訊動作。
首先,參照第6圖,說明主站10和複數副站20的通訊的概要。
如第6圖所示,主站10和副站20的通訊分為上側的副站20的收容處理S001和下側的供電處理S002。
收容處理S001,主站10收集來自N個副站20各台的起床時序資訊。主站10在步驟S01,藉由第1次的無線供電而傳送供電訊號。各副站20,當接收到第1次的供電訊號時,啟動資料通訊部21、供電部22。然後,在步驟S02~S04等,各副站20的資料通訊部21,將儲存於起床時間記憶部22c的起床時序資訊傳送至主站10,於傳送之後,各副站20的資料通訊部21成為電源關閉。
收容處理S001,當主站10判定已到達起床時間的副站20存在時,則傳送供電訊號。換言之,當判斷已到達起床時間的副站20存在時,主站10在步驟S05藉由無線供電傳送第2次的供電訊號。步驟S05的無線供電,是主站基於在步驟S02~S04等所收集的各副站20的起床時序資訊,判斷任一副站20已到達起床時間的情形。在此情形下,主站10能夠辨識已到達起床時間的副站的存在的話即很充分,具體而言,沒有必要辨識究竟那個副站20已到達起床時間。步驟S05的無線供電,顯示已到達起床時間的副站20是副站20-1的情形。又,在第6圖的供電處理S002,雖顯示副站20-1已到達起床時間的情形,但是主站10在判斷任一副站20已到達起床時間時,則傳送供電訊號(步驟S05)。
在第2次的無線供電的情形,也就是在供電處理 S002中之無線供電的情形,副站20的動作和收容處理S001的動作不同。於收容處理S001的無線供電,當副站20接收到供電訊號時,由於供電訊號的觸發,資料通訊部21、供電部22的電源開啟,資料通訊部21將起床時序資訊傳送至主站10。但是在供電處理S002的無線供電的情形下,在副站20僅只啟動供電部22的電源(步驟S06-1、S06-2、S06-N),資料通訊部21是電源關閉的狀態。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判斷從主站10被供電的時間與來自儲存於起床時間記憶部22c的起床時序資訊的特定時間是否一致(步驟S07-1、S07-2、S07-N)。當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判斷為一致時,開啟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使資料通訊部21和主站10開始資料通訊(步驟S08-1)。當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判斷為不一致時,維持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關閉狀態(步驟S09-2、S09-N)。
收容處理S001、供電處理S002的供電訊號相同。換言之,收容處理S001及供電處理S002中,被傳送的供電訊號對各副站20是同一的。以下,有將此供電訊號稱為共通供電訊號的情形。各副站20將收容處理S001的供電訊號和供電處理S002的供電訊號,如以下予以區別。副站20的起床時間管理部22b能判別是收容處理S001的無線供電、或是供電處理S002的無線供電。具體而言,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將供電訊號的接收次數N記錄在起床時間記憶部22c。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將作為N=1的初次記錄場合判定為收容處理S001,若是N=2以上的話,則判定為供電處理S002。
又,也可以是,副站不會將供電訊號的接收次數N儲存於 起床時間記憶部22c,不等待供電訊號的接收而是在到達自身的起床訊號時,才自主地進行收容處理S001,將在收容處理S001之後的處理判定是供電處理S002。也就是說,副站不等待供電訊號的接收而是在自身的起床時間到達時,自主地將起床時序資訊傳送至主站。然後,在副站將起床時序資訊傳送至主站之後,判定是供電處理S002。
參照第7圖以說明主站10的動作。在第7圖將對應於收容處理S001、供電處理S002的處理以虛線框標示。
於步驟S10,主站10中資料通訊部11、供電部12電源被開啟,以啟動資料通訊部11、供電部12。
於步驟S11,供電訊號產生部12a傳送供電訊號。步驟S11對應步驟S01。副站20在接收到第1次的供電訊號時,資料通訊部21、給電部22起動,資料通訊部21傳送起床時序資訊。具體上,副站20的起床時間管理部22b,透過RF-DC轉換部22a,偵測第1次的供電訊號的接收,以此偵測作為契機,將儲存於起床時間記憶部22c的起床時序資訊,使用通訊部21a傳送。
於步驟S12,主站10的通訊部11a將各副站20傳送的起床時序資訊透過天線11d接收。起床時序資訊中包括起床時間、起床間隔、識別副站20的識別號碼之資訊。識別號碼是識別資訊的例子。若副站能夠特定的話,是識別號碼以外者也可以。起床時序資訊是將與受電裝置應該開始料通訊的開始時間特定的時間資訊。起床時間像是如15時0分0秒這般的資訊,起床間隔像是如5個小時這般的資訊。使用識別號碼,主 站10藉由資料通訊,將通知起床時序資訊的接收完了的應答資料傳送到識別號碼的副站20的位址。接收到應答資料的副站20中,關閉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於實施樣態1中,係假設識別號碼被包含在起床時序資訊中,但是也可以是識別號碼並未被包含在起床時序資訊中。當識別號碼並未被包含起床時序資訊時,接收到起床時序資訊的主站10不會傳送應答資料;又,在已傳送起床時序資訊的副站20中,在傳送起床時序資訊後,資料通訊部21電源變成關閉。藉由通訊部11a接收到起床時序資訊之後,訊號處理部11b,從起床時序資訊讀取識別號碼、起床時間、起床間隔,向起床時序管理部12b傳送。
步驟S13中,起床時序管理部12b將副站20的識別號碼、起床時間、起床間隔儲存在起床時間記錄部12c。
於步驟S14,訊號處理部11b將副站20的收容個數M增加1。於步驟S15,訊號處理部11b判定全部副站的收容個數S是否和和收容個數M一致。當收容個數S和收容個數M不一致時,重複步驟S12~步驟S14的動作。又,收容個數S被儲存於記憶部11c。訊號處理部11b,將收容個數M記錄於記憶部11c,將記錄的收容個數M和設定的收容個數S從記憶部11c讀出進行比較,以執行步驟S15的判定。
步驟S15中,當訊號處理部11b判定收容個數M和收容個數S一致時,於步驟S16,主站10成為待機狀態。
步驟S17中,起床時序管理部12b,使用時鐘12b-1判定記錄於起床時間記錄部12c的複數副站的起床時間是否和現在的時鐘一致,及使用起床間隔判定複數副站之任一者應起 床時間的起床時序是否和現在的時鐘一致。起床時序是藉由起床時間+(整數×起床間隔)而得的時間。整數則大於零。又,時鐘12b-1係藉由CPU 85及振盪器86而實現。
起床時序管理部12b,當判定複數副站的起床時間的其中之一和時鐘的現在時間一致時(步驟S17“是”),於步驟S18,供電訊號產生部12a開始傳送供電訊號。副站的起床時間是應該開始資料通訊的時間。在此例中,副站20-1的起床時間是設定和時鐘的現在時間一致。供電訊號產生部12a傳送供電訊號後,於步驟S19中,主站10和副站20-1進行資料通訊。具體上,當副站20-1已接收步驟S18的供電訊號時,則傳送資料訊號。此動作係對應第6圖的步驟S08-1、及後述第8圖的步驟S27。主站10的通訊部11a透過天線11d接收從副站20-1傳送的資料訊號,訊號處理部11b處理接收到的資料訊號。當和副站20完成資料通訊時,則回到步驟S16。
接著參照第8圖說明副站20的動作。第8圖中對應收容處理S001、供電處理S002的處理係以虛線框標示。
步驟S20中,當各副站20從主站10接收供電訊號時(對應收容處理S001),資料通訊部21、供電部22的電源成為開啟。
於步驟S21,資料通訊部21對主站10傳送起床時序資訊。具體而言,訊號處理部21b透過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取得儲存於起床時間記憶部22c的起床時序資訊,並透過通訊部21a傳送取得的起床時序資訊。如步驟S12的說明所述,起床時序資訊包含起床時間、起床間隔。
於步驟S22,當從已接收起床時序資訊的主站10接收到應答資料時,副站20將資料通訊部21電源關閉,僅供電部22成為電源開啟狀態。具體而言,訊號處理部21b判定被定址到自身的應答資料是否已被接收。當訊號處理部21b判定應答資料已被接收時,起床時間管理部22b關閉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
於步驟S23,起床時間管理部22b藉由RF-DC轉換部22a的輸出訊號,判斷是否從主站10被無線供電。亦即,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判斷是否已接收供電訊號。
當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判斷已接收到供電訊號時(步驟S23“是”),於步驟S24,起床時間管理部22b使用時鐘22b-1,比較被供電時間與來自預設於起床時間記憶部22c的起床時序資訊的特定起床時序。起床時序是藉由起床時間+(整數×起床間隔)而得的時間。整數則是大於零。在此,起床時間和起床間隔是用以判定是否應開始資料通訊的判定資訊。又,判定資訊中起床時間和起床間隔也是用以判定是否應開始資料通訊的時間資訊。又,時鐘22b-1係由CPU 96和振盪器97實現。步驟S24中,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判定被供電時間和起床時序兩者的時間差是否在預設的容許範圍內(±M秒以內)。±M秒作為資料被儲存於起床時間記憶部22c。
若是在±M秒以內(步驟S24“是”),於步驟S25,起床時間管理部22b開啟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
此外,步驟S26中,起床時間管理部22b將作為「起床時序資訊」的一部分而儲存於起床時間記憶部22c的起床時間,修改為供電時間(步驟S26)。在此,供電時間於此實 施樣態,是起床時間管理部22b於步驟S25將資料通訊部21開啟電源的時間。但是,也可以用其他時間作為供電時間。其他時間的例子,也可以是起床時間管理部22b透過RF-DC轉換部22a偵測得知接收供電訊號的步驟S23的時間。
於步驟S27,電源已開啟的資料通訊部21中,訊號處理部21b與主站10的資料通訊部11進行資料通訊。
於步驟S28,當訊號處理部21b完成資料通訊後,起床時間管理部22b關閉資料訊部21的電源。又,起床時間管理部22b設定供電部22為待機狀態。然後,重複步驟S22~步驟S28。
<實施樣態1的功效>
如上所述,依據實施樣態1,主站10管理副站20的起床時序,依據副站20的起床時序而進行無線供電。副站20利用從主站10被無線供電的時序而啟動供電部22,若是起床時序在預設的時間容許範圍內,資料通訊部21成為電源開啟而開始資料通訊。藉此減少副站之間的間歇周期的同步偏差。藉由減少間歇周期的同步偏差,由於減少同步再引進的次數,而能夠抑制副站的消耗電力。
實施樣態2
實施樣態1中,主站10管理副站20的起床時序,且依據副站20的起床時序進行無線供電。藉此,使間歇週期的同步偏差減少,而能抑制消耗電力。於實施樣態2,主站10藉著對副站20的每個識別號碼改變供電訊號的訊號型樣,以同時地指定無線供電至起床的副站20。亦即,利用在不是資料訊號的 供電訊號上反映副站20的識別資訊,使副站20辨識是定址到自身的供電訊號。以此方式,則不需要實施樣態1的時鐘22b-1。由於副站20在供電處理S002的待機中,變成不用進行時鐘的驅動,因此不需要時鐘的驅動電力。因此,能夠更抑制副站20的消耗電力。
於實施樣態2,起床時序資訊包含副站20的識別號碼是必須的。又,副站20中,於實施樣態1是必要的且在供電處理S002的待機中的時鐘,則是不需要的。
參照第9圖~第13圖說明實施樣態2。實施樣態2的系統結構與實施樣態1的第1圖雖相同,但是在實施樣態1中,係設定為主站10A、副站20A。因此,於實施樣態2中,第1圖的主站10、副站20-1…副站20-N,是主站10A、副站20A-1…副站20A-N。以下說明與實施樣態1不同的部分。
第9圖是實施樣態2的主站10A的功能方塊圖。主站10A包括資料通訊部11及供電部32。資料通訊部11和實施樣態1相同。供電部32包括供電訊號產生部32a、起床時序管理部32b、起床型樣記錄部32c。起床時序管理部32b具有時鐘32b-1。
(1)供電訊號產生部32a,產生對應於起床的副站20的識別號碼的訊號型樣的供電訊號,且傳送所產生型樣的供電訊號。對應於識別號碼的訊號型樣,以下稱之為供電型樣。供電型樣是供電訊號的傳送型樣。
(2)起床時序管理部32b,當在任一副站20的起床時序時,使供電訊號產生部32a,開始傳送成為對像之副站20的供電型 樣的供電訊號。
(3)起床型樣記錄部32c記錄主站10收容的全部副站20的起床時序資訊。
起床型樣記錄部32c是供電側儲存部101。供電訊號產生部32a和起床時序管理部32b構成供電側判定部102。 通訊部11a和訊號處理部11b構成供電側資料通訊部103。
主站10A的硬體結構和實施樣態1的主站10相同,能夠以第3圖所示的硬體結構實現。具體如下所述。
(1)資料通訊部11和實施樣態1相同。
(2)供電訊號產生部32a的功能由CPU 85、RF電路84實現。
(3)起床時序管理部32b的功能由CPU 85及振盪器86實現。
(4)起床型樣記錄部32c的功能係藉由RAM 87實現。
第10圖是實施樣態2的副站20A的功能方塊圖。副站20A包括資訊通訊部21、供電路42。資料通訊部21和實施樣態1相同。
供電部42包括RF-DC轉換部22a、供電型樣檢測部42a、起床管理部42b、識別號碼記憶部42c。
(1)供電型樣檢測部42a檢測RF-DC轉換部22a的供電型樣,此外從供電型樣辨識副站20的識別號碼。
又,可以僅檢測供電型樣,也可從供電型樣辨識識別號碼。如後所述,供電型樣的資訊被儲存於識別號碼記憶部42c。當僅檢測供電型樣時,當供電型樣一致時,副站的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開啟。如後所述的第13圖的副站的動作,雖是說明從供電型樣辨識識別號碼的情形,但是在僅檢測供電型樣的情 形下,於第13圖不需要步驟S44,步驟S45則成為「供電型樣是否一致?」。
(2)起床管理部42b,判斷供電型樣檢測部42a已辨識的識別號碼或供電型樣,是否為自身的識別號碼或自身的供電型樣。起床管理部42b,當判斷結果是自身的識別號碼或自身的供電型樣時,則開啟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
(3)識別號碼記憶部42c,儲存是副站20自身的識別號碼及供電型樣。儲存的供電型樣的資訊,是可以特定所接收的供電訊號的供電型樣的資訊。具體而言,若是後述的<例1>的供電型樣,則是電力傳送期間的資訊,若是後述的<例2>的供電型樣,則是開啟.關閉之型樣的資訊,若是後述的<例3>的供電型樣,則是電波傳輸特性的資訊。
識別號碼記憶部42c是受電側儲存部201。RF-DC轉換部202a、供電型樣檢測部42a、起床管理部42b構成受電側判定部202。資料通訊部21是受電側資料通訊部203。
副站20A硬體結構和實施樣態1的副站20相同,能以第5圖所示的硬體結構實現。但是,副站20A不需要時鐘22b-1。具體如下所示。
(1)資料通訊部21及RF-DC轉換部22a和實施樣態1相同。
(2)供電型樣檢測部42a的功能由CPU 96實現。
(3)起床管理部42b的功能由CPU 96實現。
(4)識別號碼記憶部42c的功能由RAM 98實現。
第11圖是主站10A和複數副站20A通訊的序列圖。第12圖是主站10A的動作流程圖。第13圖是副站20A 的動作流程圖。參照第11圖~第13圖,說明主站10A和複數副站20A通訊的概要。
參照第11圖,說明主站10A和複數副站20A通訊的概要。主要是針對與實施樣態1的第6圖的差異作說明。於第11圖,主站10A和複數副站20A的通訊,也分為收容處理S001和供電處理S002。
藉由收容處理S001,主站10A收集來自N個副站20A的各個起床時序資訊。不同於實施樣態1,在實施樣態2中,在起床時序資訊中包含副站20A的識別號碼是必須的。又,於第11圖步驟S01所傳送的供電訊號是共通供電訊號。又,第11圖步驟S05所傳送的供電訊號並非共通供電訊號,而是對應各副站20A的供電型樣的供電訊號。以下將此一訊號稱為型樣供電訊號。
同實施樣態1,藉由第11圖的收容處理S001,主站10A供電給副站20A。不同於實施樣態1,如上所述,在第11圖步驟S05是傳送型樣供電訊號。接著,於步驟S07-1、步驟S07-2、步驟S07-3等,各副站20A判定所接收的型樣供電訊號是否為定址到自身,當判定是定址到自身時,如步驟S08-1,資料通訊部21電源開啟而開始和主站10A資料通訊。完成資料通訊後,資料通訊部21電源關閉。
參照第12圖,說明主站10A的動作。第12圖中,收容處理S001、供電處理S002係以虛線框標示。
於步驟S30,主站10中資料通訊部11、供電部32的電源開啟,以啟動資料通訊部11、供電部32。
於步驟S31,供電訊號產生部32a傳送共通供電訊號。步驟S31對應第11圖的步驟S01,內容和實施樣態1的步驟S11相同。
各副站20A,在接收到共通供電訊號時啟動。已啟動的各副站20A,傳送包含自身識別號碼的起床時序資訊至主站10A。此相當於第11圖的步驟S02~步驟S04。
於步驟S32,在主站10A中,通訊部11a接收從各副站20A傳送的包含識別號碼的起床時序資訊。於實施樣態2,起床時序資訊除了包含起床時間、起床間隔,還必須包含識別號碼。於步驟S32,和步驟S12相同,主站10A回覆應答資料。
接收到包含識別號碼的起床時序資訊之後,處理部11b讀取識別號碼、起床時間、起床間隔,並通知起床時序管理部32b。於步驟S33,起床時序管理部32b在副站20的識別號碼對應地附加起床時間、起床間隔,並儲存於起床型樣記錄部32c。
於步驟S34,訊號處理部11b將副站20的收容個數M增加1。步驟S34和步驟S14是相同的處理。
如同實施樣態1,被遞增的收容個數M在與主站10中設定的副站20的收容個數S一致之前,重複步驟S32~步驟S34。
於步驟S35,當收容個數M和收容個數S一致時,主站10A成為接收待機狀態(步驟S36)。步驟S35、S36和步驟S15、S16相同。
於步驟S37,起床時序管理部32b,利用時鐘32b-1 判定從被記錄於起床型樣記錄部32c的起床時序資訊而被特定的起床時序中的任一者,是否和時鐘的現在時間一致。步驟S37和步驟S17是相同的處理。時鐘和實施樣態1相同是由CPU 85和振盪器86實現。
起床時序管理部32b,當判定複數起床時序的其中之一和時鐘的現在時間一致時(步驟S37“是”),從起床型樣記錄部32c儲存的起床時序資訊,擷取出和時鐘的現在時間一致的起床時序的識別號碼。起床時序管理部32b將檢測得到的識別號碼、和命令傳送供電訊號的命令訊號傳送給供電訊號產生部32a。在此,識別號碼、起床時間、起床間隔是用以判定是否應該開始資料通訊的判定資訊。
於步驟S38,供電訊號產生部32a,當接收到來自起床時序管理部32b的識別號碼、命令訊號時,從識別號碼將供電型樣予以特定,並產生特定過的供電型樣的供電信號以進行傳送。又,構成供電訊號產生部32a的CPU 85,以從識別號碼能夠特定供電型樣的方式而預先被編程,CPU 85使用RF電路84,產生特定過的供電型樣的供電訊號並且傳送。這相當於第11b圖的步驟S05。
傳送型樣供電訊號之後,於步驟S39,主站10A和以接收型樣供電訊號為契機而開始資料通訊的副站20A進行資料通訊。在此,進行資料通訊的副站20A假設是副站20A-1。主站10A,當完成資料通訊之後,藉由訊號處理部11b而回到步驟S36的接收待機狀態。這些處理係對應第11圖的步驟S06-1、S07-1、S08-1。
其次,參照第13圖說明副站20A的動作。第13圖中,收容處理S001、供電處理S002係以虛線框標示。
於步驟S40,各副站20A,當接收來自主站10A的共通供電訊號(對應第11圖的步驟S01)時,資料通訊部21、供電部22的電源開啟。
於步驟S41,當各副站20A接收共通供電訊號時,資料通訊部21將自身的識別號碼包含在起床時序資訊並且傳送。具體的步驟S41如下所述。供電型樣檢測部42a,透過RF-DC轉換部22a檢測共通供電訊號的接收。供電型樣檢測部42a,當檢測到共通供電訊號的接收時,傳送檢測訊號給起床管理部42b。當起床管理部42b接收到檢測訊號時,從識別號碼記憶部42c讀取識別號碼、起床時間、起床間隔,將包含此等的起床時序資訊傳送給訊號處理部21b。訊號處理部21b使用通訊部21a傳送包含識別號碼的起床時序資訊。步驟S41對應第11圖的步驟S02~S04。
於步驟S42,當從主站10A有應答資料的回覆時,在副站20A中,訊號處理部21b將資料通訊部21電源關閉,只有供電部42為電源開啟狀態。此與步驟S22是相同的處理。
副站20A,當接收到主站10A傳送的型樣供電訊號時(步驟S43“是”),供電型樣檢測部42a透過RF-DC轉換部22a,檢測型樣供電訊號的接收(步驟S43“是”)。於步驟S44,當檢測到型樣供電訊號的接收時,供電型樣檢測部42a,從型樣供電訊號的供電型樣,將識別號碼特定。具體而言,構成供電型樣檢測部42a的CPU 96,以從供電型樣能夠特定識別號 碼的方式而預先被編程。供電訊號檢測部42a將已特定的識別號碼傳送給起床管理部42b。
於步驟S45,起床管理部42b,比較從供電型樣檢測部42a接收到的識別號碼及儲存於識別號碼記憶部42c的識別號碼,判定兩者是否一致。儲存於識別號碼記憶部42c的識別號碼,是應該和從供電型樣檢測部42a接收到的識別號碼進行核對的核對資訊。又,從供電型樣檢測部42a接收到的識別號碼,是表示供電訊號的傳送型樣的型樣資訊。步驟S44、S45相當於第11圖的步驟S07-1~S07-N。
起床管理部42b判定一致時(步驟S45“是”),於步驟S46,起床管理部42b將資料通訊部21設為電源開啟。
之後,於步驟S47,在電源開啟的資料通訊部21中,訊號處理部21b使用通訊部21a和主站10A進行通訊。
於步驟S48,當資料通訊部21完成資料通訊時,起床管理部42b將通訊部21電源關閉。又,起床管理部42b將供電部42設為步驟S42的待機狀態。之後,重複步驟S42~步驟S48。
又,主站10A補足產生的型樣供電訊號。第12圖的步驟S38中,已說明由主站10A的供電訊號產生部32a所產生的型樣供電訊號。供電訊號產生部32a的供電型樣的作法,能舉出如下例1至例3的示範例。
<例1>
作為供電型樣,主站10,對每個起床的副站20,保持不同的電力傳送期間。主站10使用希望起床的副站20的電力傳送 期間,進行電力傳送。副站20僅在自身的電力傳送期間的時間長度被電力傳送時起床。亦即,僅當接收到的供電訊號顯示自身的供電型樣時,起床管理部42b設定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開啟。具體舉例的話,副站20A-1是識別號碼1,識別號碼1作為供電型樣,被對應於1秒的供電訊號的電力傳送期間。副站20A-2是識別號碼2,識別號碼2作為供電型樣,被對應於2秒的供電訊號的電力傳送期間。供電訊號產生部32a,當識別號碼1時,作為型樣供電訊號,1秒傳送共通供電訊號,當識別號碼2時,作為型樣供電訊號,2秒傳送共通供電訊號。
<例2>
作為供電型樣,主站10將型樣供電訊號以開啟和關閉的型樣進行電力傳送。主站10,對每個起床的副站20,保持由開啟和關閉構成的不同電力傳送型樣。主站10A使用希望起床的副站20的開啟和關閉的型樣之型樣供電訊號進行電力傳送。副站20A識別電力傳送的開啟和關閉的供電型樣,若是自身的供電型樣時則起床。亦即,僅當接收到的供電訊號顯示是自身的供電型樣時,起床管理部42b將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設為開啟。
<例3>
副站20,將依據自身的設置位置的電波傳遞環境的導致的供電方式差異,亦即反射、折射、衰減等特性,作為自身的識別資訊而保持。在此情形下,主站10A傳送的供電訊號不拘於共通供電訊號。當從主站10接收到供電訊號時,副站20A僅當供電訊號與自身的識別資訊一致時起床。亦即,僅當接收到 的供電訊號顯示自身的供電型樣時,起床管理部42b設定資料通訊部21的電源為開啟
<實施樣態2的功效>
如上所述,依據實施樣態2的主站10A、副站20A,藉由使用型樣供電訊號,由於不用驅動副站20A的無線供電的待機中時鐘,因此比實施樣態1更有降低消耗電力的功效。
以上的實施樣態中,雖在第3圖、第5圖顯示硬體結構,但除第3圖、第5圖的硬體結構之外,也可將第2圖、第4圖所示「~部」以「線路」提供。又,也可以將「~部」以「電路」或「工序」或「步驟」或「處理」取代。又,在「步驟」或「處理」時,主站10、10A及副站20、20A的功能,是由電腦執行主站10、10A及副站20、20A之功能的程式而實現。亦即,以上的實施樣態所述的供電裝置、受電裝置、供電系統,是可作為供電方法、電源管理方法、供電程式及電源管理程式來掌握。
電腦程式產品(也僅稱為程式產品),並不限於所見形式的物件,也可以是載入電腦可讀取程式的物件。
又,「電路」及「線路」並非僅只是CPU,而是概念上包含例如邏輯IC或閘陣列(Gate Array)、或特殊用途ASIC(ASIC)、或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其他種類的處理電路。
10‧‧‧主站
11‧‧‧資料通訊部
11a‧‧‧通訊部
11b‧‧‧訊號處理部
11c‧‧‧記憶部
11d‧‧‧天線
12‧‧‧供電部
12a‧‧‧供電訊號產生部
12b‧‧‧起床時序管理部
12c‧‧‧起床時間記錄部
12d‧‧‧天線
81、84‧‧‧RF電路
82、85‧‧‧CPU
83、87‧‧‧RAM
86‧‧‧振盪器
101‧‧‧供電側儲存部
102‧‧‧供電側判定部

Claims (10)

  1. 一種供電裝置,將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傳送至受電裝置,包括:儲存有將應該與前述受電裝置開始資料通訊的開始時間予以特定之時間資訊的供電側儲存部,以及判定是否已到達由前述時間資訊特定過的前述開始時間,且在判定已到達前述開始時間時,傳送前述供電訊號的供電側判定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供電裝置,其中前述供電側儲存部中,前述時間資訊係對應於識別前述受電裝置的識別資訊而被儲存,前述供電側判定部,當傳送前述供電訊號時,決定對應前述識別資訊的前述供電訊號的傳送型樣,以已決定的前述傳送型樣傳送前述供電訊號。
  3. 一種受電裝置,從傳送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的供電裝置接收前述供電訊號,包括:儲存有用以判定是否與前述供電裝置應該開始資料通訊之判定資訊的受電側儲存部,與前述供電裝置進行資料通訊的受電側資料通訊部,以及受電側判定部,在接收前述供電訊號時,使用前述判定資訊判定是否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當判定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時,設定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的電源為開啟,使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進行和前述供電裝置的資料通訊,當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和前述供電裝置的資料通訊 完成時,設定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的電源為關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受電裝置,其中前述受電側儲存部,儲存有作為前述判定資訊、且用以特定與前述供電裝置應該開始資料通訊的開始時間之時間資訊,前述受電側判定部,當接收前述供電訊號時,使用前述時間資訊判定是否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受電裝置,其中前述受電側儲存部,儲存有作為前述判定資訊、且用以和顯示前述供電訊號的傳送型樣的型樣資訊進行核對的核對資訊,前述受電側判定部,檢測前述供電訊號的前述型樣資訊,比較檢測得到的前述型樣資訊與前述核對資訊,比較的結果,當前述型樣資訊顯示前述核對資訊時,判定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
  6. 一種供電系統,包括:傳送供給電力之供電訊號的供電裝置,以及接收來自前述供電裝置的前述供電訊號,且與前述供電裝置進行資料通訊的受電裝置,前述供電裝置,包括:儲存有將前述受電裝置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的開始時間予以特定之時間資訊的供電側儲存部,判定是否已到達由前述時間資訊特定過的開始時間,且在判定已到達前述開始時間時,傳送前述供電訊號的供電側 判定部,以及與前述受電裝置進行資料通訊的供電側資料通訊部,前述受電裝置,包括:儲存有用於判定是否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之判定資訊的受電側儲存部,與前述供電側資料通訊部進行資料通訊的受電側資料通訊部,以及受電側判定部,在接收前述供電訊號時,使用前述判定資訊判定是否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當判定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時,設定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的電源為開啟,使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進行和前述供電裝置的資料通訊,當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和前述供電裝置的資料通訊完成時,設定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的電源為關閉。
  7. 一種供電方法,將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傳送至受電裝置之供電裝置進行供電的方法,包括:儲存將應該與前述受電裝置開始資料通訊的開始時間予以特定之時間資訊,以及判定是否已到達由前述時間資訊特定過的前述開始時間,且在判定已到達前述開始時間時,傳送前述供電訊號。
  8. 一種電源管理方法,是具有和傳送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之供電裝置進行資料通訊的受電側資料通訊部之受電裝置進行資料通訊的方法,包括:儲存有用以判定是否與前述供電裝置應該開始資料通訊之判定資訊, 當接收到前述供電訊號時,使用前述判定資訊,判定是否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當判定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時,設定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的電源為開啟,使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進行和前述供電裝置的資料通訊,當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和前述供電裝置的資料通訊完成時,設定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的電源為關閉。
  9. 一種供電程式產品,得以使等同是傳送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至受電裝置的供電裝置的電腦,進行:將應該與前述受電裝置開始資料通訊的開始時間予以特定之時間資訊儲存的儲存處理,判定是否已到達由前述時間資訊特定過的前述開始時間的判定處理,在判定已到達前述開始時間時,傳送前述供電訊號的傳送處理。
  10. 一種電源管理程式產品,得以使等同是具有和傳送供給電力的供電訊號之供電裝置進行資料通訊的受電側資料通訊部之受電裝置的電腦,進行:儲存用以判定是否與前述供電裝置應該開始資料通訊之判定資訊的儲存處理,當接收到前述供電訊號時,使用前述判定資訊,判定是否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的判定處理,當判定應該開始前述資料通訊時,設定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的電源為開啟,使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進行和前述 供電裝置的資料通訊,當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和前述供電裝置的資料通訊完成時,設定前述受電側資料通訊部的電源為關閉的處理。
TW105109990A 2015-12-25 2016-03-30 供電裝置、受電裝置、供電系統、供電方法、電源管理方法、供電程式產品以及電源管理程式產品 TW2017247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6303 WO2017109963A1 (ja) 2015-12-25 2015-12-25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給電方法、電源管理方法、給電プログラム及び電源管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4702A true TW201724702A (zh) 2017-07-01

Family

ID=58281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9990A TW201724702A (zh) 2015-12-25 2016-03-30 供電裝置、受電裝置、供電系統、供電方法、電源管理方法、供電程式產品以及電源管理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7216B2 (zh)
JP (1) JP6095866B1 (zh)
CN (1) CN108293037B (zh)
DE (1) DE112015007160B4 (zh)
TW (1) TW201724702A (zh)
WO (1) WO20171099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5033B2 (en) 2012-07-17 2015-06-0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Universal protocol for power tools
US10444720B2 (en) 2017-07-05 2019-10-15 Milwaukee Electrical Tool Corporation Adapter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power tools
CN109421032B (zh) * 2017-08-28 2023-12-22 创科电动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JP7151224B2 (ja) * 2018-07-09 2022-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消費電力制御装置、消費電力制御方法及び消費電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011053B2 (en) 2018-07-31 2021-05-18 Tti (Macao Commercial Offshore)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power tool device control
JP7456184B2 (ja) 2020-02-20 2024-03-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無線給電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7377B2 (ja) 2006-10-27 2009-04-22 株式会社東芝 トリガ信号発生装置
KR100971748B1 (ko) 2007-11-30 2010-07-22 정춘길 근거리 무선 전력전송 시스템
JP4544339B2 (ja) 2008-04-28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送電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1091954A (ja) 2009-10-23 2011-05-06 Sony Corp 電力供給装置、電力受電装置、電力供給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方法
US8909966B2 (en) 2010-03-26 2014-12-09 Advantest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supply apparatus
EP2560266B1 (en) * 2010-04-13 2018-12-05 Fujitsu Limited Power supply system, power transmitter, and power receiver
US8970070B2 (en) 2010-07-02 2015-03-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12049885A (ja) * 2010-08-27 2012-03-08 Denso Corp トランシーバ及び通信装置
JP4982598B2 (ja) 2010-09-07 2012-07-2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の送電装置および受電装置
WO2012046452A1 (ja) * 2010-10-08 2012-04-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発電ユニット
EP2800239A1 (en) * 2011-12-27 2014-11-05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wireless power supply method
JP2015084608A (ja) 2012-02-09 2015-04-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給電システム、送電装置及び送電方法
CN104272557B (zh) * 2012-05-11 2016-11-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输电装置、受电装置、车辆以及非接触供电系统
JP2013247807A (ja) 2012-05-28 2013-12-09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給電装置、充電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RU2643153C2 (ru) * 2012-07-30 2018-01-31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Н.В.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индукционная передач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JP5685573B2 (ja) 2012-11-15 2015-03-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通信システム
JP6130711B2 (ja) * 2013-04-17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08808B2 (ja) 2013-08-22 2016-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中継装置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5128349A (ja) 2013-12-27 2015-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無線給電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3037B (zh) 2020-11-17
WO2017109963A1 (ja) 2017-06-29
DE112015007160T5 (de) 2018-08-16
JPWO2017109963A1 (ja) 2017-12-21
US20190097469A1 (en) 2019-03-28
CN108293037A (zh) 2018-07-17
DE112015007160B4 (de) 2020-06-18
JP6095866B1 (ja) 2017-03-15
US10547216B2 (en) 2020-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24702A (zh) 供電裝置、受電裝置、供電系統、供電方法、電源管理方法、供電程式產品以及電源管理程式產品
CN108156829B (zh) 无线电力发送器及其控制方法
US890915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141785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2460481B (zh) 为rfid组件供应能量的设备和方法
CN106464036A (zh) 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无线功率发射器发送信号的方法、无线功率发射器以及无线功率接收器
JP2000151460A (ja) 充電式能動トランスポンダ
CN105264786B (zh) 用于无线电力发射系统中的延迟应用程序处理器初始化的系统和方法
WO2015107689A1 (ja) 通信ノード、システム、および同期方法
US9230427B2 (en) Apparatus for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06072706A (ja) 非接触ic媒体及び制御装置
JP7212022B2 (ja) 読取り機器に情報を伝達するためのrfidトランスポンダに基づくモジュール
CN105075064A (zh) 无线电力发送单元、无线电力接收单元、以及控制方法
JP5038114B2 (ja) Icカードおよびicカードシステム
CN219329756U (zh) 无源nfc芯片、无源nfc设备和无源nfc系统
US1054223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365330B (zh) 一种基于NB-IoT的低功耗电子标签及控制方法
JP5459297B2 (ja) 無線受信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4744572B2 (ja) 通信機器、通信システム
US11875083B2 (en)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ystem with energy supply for long-term operation of consumers of a shelf label
CN106160245B (zh) 待供电装置、场能量供给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804025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子システム
CN205485505U (zh) 一种车载监控仪
CN116318274A (zh) 无源nfc芯片及其控制方法和无源nfc设备
CN113489089A (zh) 一种唤醒系统、电池包、充放电组合及电池包唤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