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0080A - 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0080A
TW201720080A TW105130326A TW105130326A TW201720080A TW 201720080 A TW201720080 A TW 201720080A TW 105130326 A TW105130326 A TW 105130326A TW 105130326 A TW105130326 A TW 105130326A TW 201720080 A TW201720080 A TW 2017200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state
recorded
record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0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2807B (zh
Inventor
Ryohei Takahashi
Kazuaki Toba
Toshihisa Hyakudai
Hiroshi Morit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20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8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0Means for acting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ailure or interruption, e.g.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87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by switching off individual functional units in the comput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9Electr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一種通訊裝置,其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和控制部,係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為了降低消耗電力而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前記測知部,係於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前記光訊號之測知。

Description

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
本揭露係有關於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
近年來,為了實現傳輸速度的更為高速化,作為傳輸媒體係逐漸使用光介面纜線(光IF纜線)。被光IF纜線所連接,具有光介面(光IF)的網路機器,係為了進行光訊號之收送訊,而會有消耗電力變大之虞。
於是,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係揭露,隨應於送訊資料而在不對通訊造成障礙之程度下進行調變與輸出,以使消耗電力降低的技術。又,專利文獻2中係揭露,在活化、怠轉、被動、關閉這4狀態中做遷移,以使消耗電力降低的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6029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214731號公報
可是,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技術中,為了持續維持資料通訊,資料通訊所需之電力會被消耗。又,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技術中,即使光IF是處於用來降低消耗電力所需之狀態也就是被動狀態,但仍由於把自己處於被動狀態這件事情通知給連接目標機器的光IF所需的脈衝會被輸出,因此該當脈衝輸出所需之電力仍被消耗。於使用此種光IF的通訊中,係期望能夠更加降低消耗電力。
於是,在本揭露中係提出一種,可更加降低消耗電力的,新穎且改良過得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
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通訊裝置,其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和控制部,係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為了降低消耗電力而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 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前記測知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前記光訊號之測知。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和控制部,係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前記測知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前記光訊號之測知。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通訊方法,係為通訊裝置的通訊方法,該通訊裝置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其中,該通訊方法係含有: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之步驟。
如以上說明若依據本揭露,則更加降低消耗電力。
此外,上記效果並不一定是限定性的,亦可連同上記效果、或取代上記效果,而達成本說明書所揭露之效果、或根據本說明書所能掌握的其他效果。
10‧‧‧通訊裝置
20‧‧‧主機裝置
50‧‧‧TV(電視受像機)
55‧‧‧遙控器
60‧‧‧錄影裝置
65‧‧‧遙控器
70‧‧‧平板PC
80A、80B‧‧‧機器
90‧‧‧纜線
100‧‧‧收訊部
110‧‧‧測知部
130‧‧‧資料處理部
200‧‧‧送訊部
300‧‧‧控制部
350‧‧‧CPU
1000‧‧‧資訊處理裝置
1001‧‧‧CPU
1002‧‧‧ROM
1003‧‧‧RAM
1004‧‧‧輸入裝置
1005‧‧‧輸出裝置
1006‧‧‧儲存裝置
1007‧‧‧通訊裝置
1102‧‧‧PD(Photo Detector)
1104‧‧‧TIA(Trans Impedance Amp)
1106‧‧‧電流測知器
1108‧‧‧A/D轉換器
1302‧‧‧LA(Limiting Amp)
1304‧‧‧CDR(Clock Data Recovery)
1306‧‧‧Deserializer
1308‧‧‧10b/8b轉換器
1310‧‧‧LINK轉換部
[圖1]用來說明本揭露之一實施形態之概要的說明圖。
[圖2]同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動作狀態之遷移的模式性圖示的說明圖。
[圖3]同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10之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4]同實施形態所述之收訊部100的類比前端部分之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5]從同實施形態所述之Tx ch所被輸出的光功率之關係的說明圖。
[圖6]同實施形態所述之動作流程例的流程圖。
[圖7]同實施形態所述之動作流程例的流程圖。
[圖8]用來說明遷移動作例中的連接構成的說明圖。
[圖9]從活化狀態至往待命狀態之遷移係為可能時的時序圖。
[圖10]從活化狀態至往待命狀態之遷移係為不可能時的時序圖。
[圖11]同實施形態所述之動作流程例的流程圖。
[圖12]同實施形態所述之動作流程例的流程圖。
[圖13]從待命狀態至往活化狀態之遷移係為可能時的時序圖。
[圖14]從待命狀態至往活化狀態之遷移係為不可能時的時序圖。
[圖15]同實施形態之具體例的說明圖。
[圖16]同實施形態之具體例的說明圖。
[圖17]同實施形態之具體例的說明圖。
[圖18]同實施形態之具體例的說明圖。
[圖19]同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之硬體構成的說明圖。
以下,一邊參照添附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此外,於本說明書及圖面中,關於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標示同一符號而省略重複說明。
又,本說明書及圖式中,有時候係將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複數構成要素,在同一符號之後標示不同的英文字母來做區別。但是,在沒有必要特別區別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複數構成要素之每一者的時候,就僅表示同一符號。
此外,說明是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概要>>
<<2.構成>>
<<3.動作>>
<3-1.動作狀態>
<3-2.往待命狀態之遷移>
<3-3.往活化狀態之遷移>
<3-4.具體例>
<<4.變形例>>
<4-1.變形例1>
<4-2.變形例2>
<<5.硬體構成例>>
<<6.總結>>
<<1.概要>>
首先,一面參照圖1一面說明本揭露的一實施形態之概要。圖1所示的機器80A、及機器80B,係具有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也就是光介面(光IF),藉由光IF纜線90而被相互連接。此外,以下係以機器80A、及機器80B所擁有的光IF,藉由光IF纜線90而被正常連接,沒有纜線之拔除或斷線為前提來進行說明。
機器80A、及機器80B,係為具有光IF的資訊處理裝置,例如可為:TV(電視受像機)或錄影裝置、PC(Personal Computer)、平板PC、車載終端等。
光IF纜線90,係具有光纖,在機器80A、及機器80B之間傳輸光訊號。此外,光IF纜線90與機器 80A之連接面的構成,係不限定於圖1中所模式性圖示的例子。例如,光IF纜線90,係亦可具有電源供給所需之電線,從藉由光IF纜線90而被連接的一方之機器向另一方之機器經由電線而進行供電。
又,在圖1中雖然圖示了機器間是藉由一條光IF纜線90而被連接的例子,但機器間亦可藉由二條光IF纜線而被連接,一方之光IF纜線是被使用於來自機器80A之送訊,另一方之光IF纜線是被使用於來自機器80B之送訊。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光IF),係藉由使其在複數之動作狀態間做遷移,以降低消耗電力。關於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動作狀態,參照圖2來說明。圖2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動作狀態之遷移的模式性圖示的說明圖。
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光IF)之定常狀態,係有未進行電源供給的關機(Shutdown)狀態、和有進行電源供給的電源開啟(Power ON)狀態之二種。再者,電源開啟狀態係分成活化(Active)狀態、待命(Standby)狀態。活化狀態係為進行通常通訊的狀態,待命狀態係為藉由對通訊等之機能進行限制以成為低消耗電力的狀態。
如圖1所示的2機器間之連接中,雙方之機器是處於電源開啟狀態時的定常狀態中的(動作狀態之遷移中除外的)動作狀態之組合,係可為例如下記的2模 態。
模態1:機器80A的光IF係為活化,且機器80B的光IF係為活化
模態2:機器80A的光IF係為待命,且機器80B的光IF係為待命
於圖2所示的活化狀態M14中,一旦進行電源關閉之操作,則通訊裝置係遷移至關機狀態M12。其後,一旦進行電源開啟之操作,則通訊裝置係從關機狀態M12遷移至活化狀態M14、或待命狀態M16。又,同樣地,在待命狀態M16下,一旦進行電源關閉之操作,則通訊裝置係遷移至關機狀態M12。其後,一旦進行電源開啟之操作,則通訊裝置係從關機狀態M12遷移至活化狀態M14、或待命狀態M16。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係為活化狀態M14的情況下,藉由來自其他通訊裝置之要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係亦可從活化狀態M14遷移至待命狀態M16(圖2所示的Case2)。又,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係為待命狀態M16的情況下,藉由來自其他通訊裝置之要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係亦可從待命狀態M16遷移至活化狀態M14(圖2所示的Case2)。
此外,相較於關機狀態M12與活化狀態M14之間的遷移,待命狀態M16與活化狀態M14之間的遷移係亦可高速地進行。又,電源開啟/關閉之操作,係例如,對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或擁有該當通訊裝置 的機器直接進行,但待命狀態M16與活化狀態M14之間的遷移,係如上述,亦可藉由來自其他通訊裝置之要求而被進行。
若依據所述的構成,則本實施形態所致之通訊裝置,係可降低不需要進行通常通訊之狀態下的消耗電力。以下,詳細說明具有如此效果的本實施形態之構成。
<<2.構成>>
以下,參照圖3、4,說明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光IF)之構成例。圖3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10之構成例的區塊圖。於圖3中,通訊裝置10,係為對資訊處理裝置也就是主機裝置20的外部裝置或外部網路進行介面處理的裝置。
例如通訊裝置10,係將由主機裝置20所被發送的資訊送出至外部裝置或外部網路,或從外部裝置或外部網路接收資訊然後供給至主機裝置20。
主機裝置20係為例如:電視或錄影裝置、PC(Personal Computer)、平板PC、車載終端等之資訊處理裝置,與其他裝置進行透過網路(例如圖1中所示的光IF纜線90)之通訊的裝置。
此外,於圖3中,雖然圖示了通訊裝置10和主機裝置20是被構成為獨立個體,但本揭露係不限定於所述的例子,只要這些裝置是實質地以圖3所示的關係而被彼此連接的構成即可。例如,通訊裝置10和主機裝置 20亦可被型成為一體,又例如,通訊裝置10係被形成為擴充卡等,可對主機裝置20的所定之介面做裝卸而被連接。
通訊裝置10,係如圖3所示,具備:收訊部100、送訊部200、及控制部300。
圖3所示的收訊部100係為,從透過參照圖1所說明的光IF纜線90而與通訊裝置10連接的其他通訊裝置(以下亦稱為對向通訊裝置)接收光訊號的光收訊機。收訊部100係接受後述的控制部300之控制而動作,將從對向通訊裝置所接收到的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或資料而提供給控制部300。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收訊部100,係成為Rx ch(Receiver channel)而發揮機能。Rx ch,係為收取從對向通訊裝置之Tx ch(Transmitter channel)所被送來之訊號的通道。此外,Rx ch中係還被分配成,收取控制訊號等的通道Sub stream link channel,和收取映像或聲音這類內容資料等的通道Main stream link channel。
此處,著眼於收訊部100的類比前端部分,參照圖4來進行說明。圖4係收訊部100的類比前端部分之構成例的區塊圖。圖4所示的收訊部100係至少具有:測知部110,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130,係將已被測知部110所轉換之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
又,圖4所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350,係被內藏於通訊裝置10中,成為演算處理裝置及控制裝置而發揮機能,依照各種程式來控制通訊裝置10內的整體動作。例如,CPU350係與未圖示的ROM(Read Only Memory)或RAM(Random Access Memory)而做,實現後述的控制部300之機能。
測知部110,係如圖4所示,具有:PD(Photo Detector)1102、TIA(Trans Impedance Amp)1104、電流測知器1106、及A/D轉換器1108。PD1102,係測知光而取得電流。TIA1104,係將已被PD1102所取得之電流轉換成電壓所致之電性訊號,提供給資料處理部130。又,電流測知器1106,係測知已被PD1102所取得之電流值,已被測知之電流值係藉由A/D轉換器1108而被轉換成數位資料而提供給CPU350。
測知部110,係亦可在待命狀態、及活化狀態之雙方下,進行光訊號之測知。又,測知部110,係如後述,在待命狀態下,亦可進行可至少每隔所定期間測知光訊號的間歇動作。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在待命狀態下,可降低測知部110之動作所消耗的消耗電力。
資料處理部130,係如圖4所示,具有:LA(Limiting Amp)1302、CDR(Clock Data Recovery)1306、Deserializer1306、10b/8b轉換器1308、及LINK轉換部1310(往LINK層的轉換區塊)。已被測知部110所取得之電性訊號,係被資料處理部130所處理,已被資料處理部130所取得之資料係被提供給後述的控制部 300。
在活化狀態下,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料處理部130係會活動,可執行資料之取得,但在待命狀態下,資料處理部130係為了降低消耗電力而休止活動。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在待命狀態下,可使消耗電力比較大的LA1302、及CDR1306不進行動作,因此相較於活化狀態,可將消耗電力降低到例如1/10左右。
圖3所示的送訊部200係為,向透過參照圖1所說明的光IF纜線90而與通訊裝置10連接的其他通訊裝置(對向通訊裝置)輸出光訊號的光送訊機。送訊部200,係接受控制部300之控制而動作,例如,將資料轉換成光訊號而發送至對向通訊裝置。又,送訊部200,係接受控制部300之控制,而將用來控制對向通訊裝置之動作狀態所需之光訊號、或表示通訊裝置10之動作狀態之遷移係被認可的光訊號,發送至對向通訊裝置。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送訊部200,係成為Tx ch而發揮機能。Tx ch,係為對對向通訊裝置之Rx ch送出訊號的通道。此外,Tx ch中係還被分配成,送出控制訊號等的通道Sub stream link channel,和送出映像或聲音這類內容資料等的通道Main stream link channel。
控制部300,係進行通訊裝置10之全體的控制。例如,控制部300,係基於已被測知部110所測知的光訊號,控制包含待命狀態與活化狀態的,通訊裝置10之動作狀態。
例如,控制部300係基於測知部110在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光訊號的平均功率,來進行判定該當光訊號是否為用來要求使通訊裝置10遷移至活化狀態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甚至亦可為,控制部300係在判定該當光訊號是活化遷移要求訊號時,則令通訊裝置10,從待命狀態,遷移至活化狀態。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控制部300係不使光訊號被資料處理部130做處理,就可控制從待命狀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因此,如上述,在待命狀態下,資料處理部130之活動係被休止,可降低消耗電力。
此外,所謂平均功率,係意味著特定之時間間隔下的訊號之振幅中心之功率。此處的特定之時間間隔係亦可為例如,相當於發送10bit之資料所需耗費的時間之間隔。此外,以下亦將平均功率,簡稱為功率。
此處,亦可為,例如,控制部300係在測知部110在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光訊號,是持續所定時間以上的,具有所定之光功率以上的平均功率的光訊號的情況下,則判定為該當光訊號是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在待命狀態下,藉由通訊裝置10與對向通訊裝置彼此不輸出具有所定之光功率以上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就可維持待命狀態。亦即,亦可為,如後述,控制部300係控制送訊部200,在待命狀態下,令其不發送活化遷移要求訊號。因此,即使為了維持待命狀態而仍可不進行光訊號之輸出,可較為降低消耗電力。
又,控制部300係基於測知部110在活化狀 態下所測知的光訊號的平均功率,來進行判定該當光訊號是否為用來要求使通訊裝置10遷移至待命狀態的待命遷移要求訊號。甚至亦可為,控制部300係在判定該當光訊號是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時,則令通訊裝置10,從活化狀態,遷移至待命狀態。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控制部300係不使光訊號被資料處理部130做處理,就可控制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此外,由於資料處理部130係在活化狀態下進行動作,因此控制部300係即使在已被資料處理部130所取得之資料中含有所定之控制指令的情況下,亦可仍令通訊裝置10從活化狀態遷移至待命狀態。
此處,亦可為,例如,控制部300係在測知部110在活化狀態下所測知的光訊號,是持續所定時間以上的,具有比所定之光功率還小的平均功率的光訊號的情況下,則判定為該當光訊號是待命遷移要求訊號。又,所定之光功率和所定時間係亦可被設定成,使得在活化狀態下所進行的通常之通訊時的光訊號不會被判定成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可防止在不應該遷移至待命狀態的場面中,錯誤遷移至待命狀態。
又,控制部300,係控制送訊部200所致之往對向通訊裝置之送訊。例如,控制部300,係控制送訊部200,令從主機裝置20所收取到的資料,被往對向通訊裝置發送。又,控制部300,係控制送訊部200,而令用來控制對向通訊裝置之動作狀態所需之光訊號、或表示通訊 裝置10之動作狀態之遷移係被認可的光訊號,被發送至對向通訊裝置。
例如,控制部300,係亦可為了令對向通訊裝置從待命狀態遷移至活化狀態,而令上述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被發送。又,控制部300,係亦可為了令對向通訊裝置從活化狀態遷移至待命狀態,而令上述的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被發送。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通訊裝置10,係可控制對向通訊裝置之動作狀態,而也令對向通訊裝置之消耗電力被降低。
又,控制部300係在判定為,測知部110在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光訊號,是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的情況下,則亦可令用來表示通訊裝置10往活化狀態之遷移是已被認可的活化遷移認可訊號被發送。又,控制部300係在令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被開始送訊後,在所定之等待時間以內,被測知部110所測知的光訊號中都不含有活化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則亦可令通訊裝置10遷移至待命狀態。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例如,一方之通訊裝置是處於關機狀態等,是處於無法遷移至活化狀態的狀態時,則另一方之通訊裝置係遷移至待命狀態,以降低消耗電力。
又,控制部300係在判定為,測知部110在活化狀態下所測知的光訊號,是待命遷移要求訊號的情況下,則亦可判定通訊裝置10是否可以遷移至待命狀態。再者,控制部300係若判定為可以遷移至待命狀態,則亦可令用來表示通訊裝置10往待命狀態之遷移是已被認可 的待命遷移認可訊號被發送。此處,控制部300係亦可基於與對向通訊裝置之通訊內容或主機裝置20之動作內容,來進行是否可以遷移至待命狀態之判定。例如,若通訊裝置10是從對向通訊裝置接收資料,並記錄在主機裝置20的情況下,則控制部300係亦可判定為並非可以遷移至待命狀態。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可將通訊裝置10是否處於可以遷移至待命狀態的狀態,通知給對向通訊裝置。
又,控制部300係在令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被開始送訊後,在所定之等待時間以內,被測知部110所測知的光訊號中含有待命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則亦可令通訊裝置10遷移至待命狀態。若依據所述之構成,則只有在對向通訊裝置是可以遷移至待命狀態的情況下,通訊裝置10也才會遷移至待命狀態,因此在對向通訊裝置是無法遷移至待命狀態的情況下,通訊係被維持。
又,參照圖1所說明的光IF纜線90是具有電源供給所需之電線時,控制部300係亦可進行透過光IF纜線90的電力供給之控制。例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控制部300,係使用表示往對向通訊裝置供給何種程度之電力、或從對向通訊裝置接收何種程度之電力供給的設定檔Power Profile,來進行電力供給之控制。
<<3.動作例>>
以上說明了,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10之構成 例。接下來,針對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10之動作例進行說明。首先,關於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動作狀態,參照圖5來說明。其後,針對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動作例,和從待命狀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動作例,依序進行說明。然後,進行本實施形態之具體的適用例(具體例)之說明。
<3-1.動作狀態> (活化狀態)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10的活化狀態,係使用上述的各通道與Power Profile,而被規定如下。
Sub stream link的Tx ch(送訊部200),係只要通訊裝置10是處於活化狀態,就將具有Pth_Tx以上之功率的光訊號,以最少時間Tstb之間隔予以輸出。又,Sub stream link的Rx ch(收訊部100),係監視從對向之對向通訊裝置的Tx ch所被輸出的光訊號之功率。又,Main Stream link係為,Tx ch、及Rx ch都是進行通常通訊。又,Power Profile,係在對向通訊裝置,是藉由經由光IF纜線之供電而動作的情況下,被控制成會被供給動作所需之電力。
此處,Pth_Tx係為表示,從Tx ch所被輸出之活化狀態的光平均功率之閾值(例如710uW)。又,時間Tstb係為,藉由Pth_Rx以下的往Rx ch之功率輸入係被持續,以要求令通訊裝置10遷移至待命狀態的待命遷移要 求訊號之判定時所被使用的所定時間(例如10ms)。
此外,待命遷移要求訊號(Stanby Request)係針對Tx ch與Rx ch而分別被定義如下。從Sub stream link的Tx ch所被輸出的待命遷移要求訊號係為例如,所定時間Tstb之間持續的具有小於Pth_Rx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又,往Sub stream link的Rx ch所被輸入的待命遷移要求訊號係為例如,所定時間Tstb之間持續的具有小於Pth_Rx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
此處,來自Tx ch之輸出與往Rx ch之輸入的功率被分別定義的原因是,考慮在通訊裝置間之連接時所使用的光IF纜線、及這些連接部等中,會發生傳輸損失的緣故。例如,從Tx ch所被輸出的具有Pth_Tx之功率的光訊號之功率,係在往Rx ch之輸入時會衰減成Pth_Rx。Pth_Rx,係為往Rx ch所被輸入的表示活化狀態的光功率閾值(例如100uW)。
又,待命遷移要求訊號,係Tx ch中的輸出功率是設成比Pth_Rx還小,但這是因為,即使是在理想下沒有傳輸損失的情況下,讓對向的Sub stream link的Rx ch仍可辨識出待命遷移要求訊號的緣故。
圖5係從Tx ch所被輸出之光功率之關係的說明圖。於圖5中,Ph係邏輯上為“1”的Tx ch之輸出功率(例如1050uW),Pl係邏輯上為“0”的Tx ch之輸出功率(例如530uW)。如圖5所示,Pth_Tx係亦可為大於Pl、小於Ph的值。
在活化狀態下,Sub stream link的Tx ch,係將通訊裝置10是處於活化狀態之事實,一直通知給對向通訊裝置。又,Sub stream link的Rx ch,係為了檢查是否有輸出用來使對向通訊裝置遷移至待命狀態所需之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而進行光訊號之測知。
Power Profile,係在對向通訊裝置是藉由經由光IF纜線之供電而動作的情況下被控制成會供給動作所需之電力。藉由所述構成,在活化狀態下,在所被連接的主機裝置所擁有的通訊裝置間,可相互認知是處於活化狀態,同時,是處於持續等待往待命狀態之遷移請求的狀態。
(待命狀態)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10的待命狀態,係使用上述的各通道與Power Profile,而被規定如下。
Sub stream link的Tx ch(送訊部200)係處於,對對向通訊裝置的Rx ch,不輸出具有Pth_Rx以上之功率之光訊號的狀態。又,Sub stream link的Rx ch(收訊部100)係處於,等待從對向之對向通訊裝置的從Tx ch所被輸出之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的狀態,為了確認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亦可進行可每隔所定期間Tdwn地測知光訊號的間歇動作。又,Main Stream link的Tx ch、及Rx ch係為例如,都是處於通訊停止狀態。又,Power Profile,係在對向通訊裝置,是藉由經由光IF纜線之供 電而動作的情況下,被控制成會被供給可維持通訊的最低限度之電力。
此處,Tdwn係為Rx ch的間歇非動作時間(例如1s)。
又,要求從待命狀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Activation Request),係考慮連接時所被使用之光IF纜線或其連接部等中的傳輸損失,而針對Tx ch與Rx ch分別被定義如下。
從Sub stream link的Tx ch所被輸出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係為例如,所定時間Tact之間持續的具有Pth_Tx以上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又,往Sub stream link的Rx ch所被輸入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係為例如,所定時間Tact之間持續的具有Pth_Rx以上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
此處,所定時間Tact係為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之判定時所被使用的所定時間(例如10ms)。待命狀態下的來自Sub stream link Tx ch之輸出功率,係為了即使在理想上無傳輸損失的情況下仍不會在對向Sub stream link Rx ch中被辨識成為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而設成Pth_Rx以下。
此外,在待命狀態下,Sub stream link的Tx ch亦可停止通訊。如上述,在待命狀態下,係由於Main Stream link也是處於通訊停止狀態,因此送訊部200係在待命狀態下亦可停止動作。藉此,消耗電力之降低效果可變得更大。
又,Sub stream link的Rx ch(收訊部100),係如上述為了確認來自對向通訊裝置的Tx ch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亦可只間歇性地動作,可更加降低消耗電力。
又,如參照圖4所說明,在待命狀態的Rx ch中,可將為了確認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而不得不啟動的構成限制在測知部110,使資料處理部130之動作停止。
此外,亦可在參照圖4所說明的A/D轉換器1108之輸出值超過了Pth_Rx時,視為數位值的“1”,在偵測到該當“1”時,控制部300係判定為接收到活化遷移要求訊號。
如上述,在待命狀態下,亦可將Main stream link設成通訊停止狀態,而降低消耗電力。又,關於Power Profile,係其使在待命狀態下,亦可控制成,對對向通訊裝置進行電源供給時,供給能夠維持光通訊的最低限度之電力(例如3.3V±10%、500mA)。
此外,無關於使用到通訊裝置10之機器間通訊而進行動作的要素,例如主機裝置20是錄影裝置時,主機裝置20所擁有的,進行地上波TV之錄影等所需之構成,係亦可即使在待命狀態下仍動作。本實施形態所述之所謂的待命狀態,係意味著通訊裝置10是處於待命狀態,與通訊裝置10連接的主機裝置20並不一定要為待命狀態。當然,主機裝置20,係亦可與通訊裝置10之動作狀態連動而變更動作狀態,亦可由通訊裝置10連動於主 機裝置20之動作狀態而變更動作狀態。
如上述在待命狀態下,Sub stream link的Tx ch與Rx ch之動作,係可對輸出訊號施加限制,又可停止Main stream link之通訊。藉由所述構成,在待命狀態下,相較活化狀態,可大幅降低消耗電力。
<3-2.往待命狀態之遷移>
以上詳細說明了,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10的動作狀態。接下來,參照圖6~圖10,說明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動作例(圖2的Case1)。
首先,關於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被進行的條件,進行規定。以下主個條件之中,至少一個被滿足時,就會進行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
條件1:Sub stream link的Rx ch接收到來自對向Tx ch的待命遷移要求訊號。
條件2:依存於實作之條件。例如,所定之時間沒有往連接目標機器之AV資料傳輸、來自使用者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指示等。
條件3:接收到待命指令(使用到Sub stream link的控制指令)。
此外,條件3的控制指令所致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被進行時,係在確認了對向Sub stream link Tx ch變成待命狀態後,遷移至待命狀態。
又,在待命狀態遷移時接收到待命遷移要求 訊號的通訊裝置10,係若可往待命狀態之遷移,則從Tx ch輸出待命遷移認可訊號(Accept Standby Response)。待命遷移認可訊號,係針對Tx ch與Rx ch而例如分別被定義如下。
從Sub stream link的Tx ch所被輸出的待命遷移認可訊號,係所定時間Tstb之間持續的具有小於Pth_Rx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又,往Sub stream link的Rx ch所被輸入的待命遷移認可訊號,係所定時間Tstb之間持續的具有小於Pth_Rx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
此處,從Tx ch所被輸出之待命遷移認可訊號之功率係小於Pth_Rx,但這是因為,即使是在理想下沒有傳輸損失的情況下,讓對向Sub stream link的Rx ch仍可辨識出待命遷移認可訊號的緣故。通訊裝置10,在待命遷移要求訊號之輸出開始後,在所定之等待時間Twait_stb之間都沒有接收到來自對向通訊裝置的Tx ch之待命遷移認可訊號時,則通訊裝置10係不進行待命狀態遷移,因此在雙方之通訊裝置會取消遷移。此處,所定之等待時間Twait_stb係為,接收到待命遷移要求訊號的通訊裝置,等待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待命遷移認可訊號收訊的上限之時間(例如22ms)。
圖6係藉由來自使用者之待命遷移指示而遷移至待命狀態時的動作流程例的流程圖。首先,通訊裝置10,係持續等待來自使用者之待命遷移指示(S102)。通訊裝置10,係一旦有來自使用者之待命遷移指示(S102 中YES),就將待命遷移要求訊號發送至對向通訊裝置(S104)。接下來,通訊裝置10,係等待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待命遷移認可訊號(S106)。即使經過所定之等待時間Twait_stb仍沒有接收到待命遷移認可訊號時(S106中NO,且S108中YES),通訊裝置10係取消往待命狀態之遷移,繼續活化狀態下的通常通訊。
另一方面,若通訊裝置10在所定之等待時間Twait_stb以內接收到待命遷移認可訊號(S106中YES),則通訊裝置10係遷移至待命狀態(S110)。又,通訊裝置10,係在藉由光IF纜線進行電源供給的情況下,亦可隨著動作狀態之變更來變更Power Profile(S112)。
圖7係藉由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而遷移至待命狀態時的動作流程例的流程圖。首先,通訊裝置10,係持續等待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待命遷移要求訊號之收訊(S202)。通訊裝置10,係一旦接收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待命遷移要求訊號(S202中YES),就進行是否可遷移至待命狀態之判定(S204)。若非可遷移至待命狀態的情況下(S204中NO),則通訊裝置10,係不往對向通訊裝置發送待命遷移認可訊號,不遷移至待命狀態。另一方面,若為可遷移至待命狀態的情況下(S204中YES),則通訊裝置10係往對向通訊裝置發送待命遷移認可訊號(S206)。接下來,通訊裝置10係遷移至待命狀態(S208)。又,通訊裝置10,係在藉由光IF纜線進行電源供給的情況下,亦可隨著動作狀 態之變更來變更Power Profile(S210)。
圖8係用來說明以下所說明的遷移動作例中的連接構成的說明圖。圖8所示的通訊裝置10A,係為待命遷移要求訊號或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之發送側的通訊裝置,以下亦稱為主機裝置。又,圖8所示的通訊裝置10B,係為待命遷移要求訊號或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之接收側的通訊裝置,以下亦稱為副裝置。
圖9係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為可能時的各通訊裝置的從Tx ch所被輸出之訊號例的時序圖。從處於活化狀態的主機裝置(例如錄影裝置),對處於活化狀態的副機裝置(例如TV),在時刻t11上開始發送待命遷移要求訊號。
從時刻t11起經過了訊號下挫所需之時間Tc後的時刻t12起又經過了所定時間Tstb後的時刻t13上,副機裝置係判定為接收到待命遷移要求訊號,開始待命遷移認可訊號之送訊。
從時刻t13起經過了訊號上揚所需之時間Tc後的時刻t14起又經過了所定時間Tstb後的時刻t15上,主機裝置係判定為接收到待命遷移認可訊號,主機裝置、及副機裝置都遷移至待命狀態。
圖10係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為不可能時的各通訊裝置的從Tx ch所被輸出之訊號例的時序圖。從處於活化狀態的主機裝置,對處於活化狀態的副機裝置,在時刻t21上開始發送待命遷移要求訊號。
從時刻t21起經過了訊號下挫所需之時間Tc後的時刻t22起又經過了所定時間Tstb後的時刻t23上,副機裝置係判定為接收到待命遷移要求訊號。可是,副機裝置係判定為往待命狀態之遷移是不可能,不進行待命遷移認可訊號之送訊。
從時刻t21起經過了所定之等待時間Twait_stb後的時刻t24上,主機裝置係取消往待命狀態之遷移然後繼續訊號輸出,從輸出訊號之訓練完成的時刻t25起,輸出通常訊號。
<3-3.往活化狀態之遷移>
以上說明了,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動作例。接下來,參照圖11~圖14,說明從待命狀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動作例(圖2的Case2)。
首先,關於從活化狀態往待命狀態之遷移被進行的條件,進行規定。以下二個條件之中,至少一個被滿足時,就會進行從待命狀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
條件1:待命狀態之Sub stream link Rx ch從對向Tx ch測知活化遷移要求訊號。
條件2:依存於實作之條件。例如,來自使用者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指示等。
又,在活化狀態遷移時接取到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的通訊裝置10,係若可往活化狀態之遷移,則從Tx ch輸出活化遷移認可訊號(Accept Activation Response)。活化遷移認可訊號,係考慮連接時所使用的纜線等之損失,針對Tx ch與Rx ch而例如分別被定義如下。
從Sub stream link的Tx ch所被輸出的活化遷移認可訊號,係所定時間Tact之間持續的具有Pth_Tx以上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又,往Sub stream link的Rx ch所被輸入的活化遷移認可訊號係為,Tact之間持續的具有Pth_Rx以上之平均功率的光訊號。
此處,輸出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的通訊裝置之對向通訊裝置的Tx ch,係將Twait_act之間持續的Pth_Tx以上之平均功率,持續發送至對向Sub stream link的Rx ch。
此Twait_act之間都沒有接收到來自對向Sub stream Tx ch之活化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則視為對向通訊裝置係拒絕活化狀態遷移,而取消往活化狀態之遷移。此處,Twait_act係為,輸出了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的通訊裝置,等待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活化遷移認可訊號收訊的上限之時間(例如1300ms),在Twait_act之間輸出Pth_Tx以上之功率,係同義於將活化遷移要求訊號持續輸出複數次。
圖11係藉由來自使用者之活化遷移指示而遷移至活化狀態時的動作流程例的流程圖。首先,通訊裝置10,係持續等待來自使用者之活化遷移指示(S302)。通訊裝置10,係一旦有來自使用者之活化遷移指示(S302 中YES),就令Sub stream linkRx ch遷移至活化狀態(S304)。然後通訊裝置10係從Sub stream link Tx ch,持續將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發送至對向通訊裝置(S306)。
接下來,通訊裝置10,係等待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活化遷移認可訊號(S308)。即使經過所定之等待時間Twait_act仍沒有接收到活化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S308中NO、且S310中YES),則通訊裝置10係將Power Profile之電力供給值提高直到Power Profile變成最大(S316),重複步驟S306~步驟S314。即使Power Profile到達最大(S312中YES),仍未接收到活化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則通訊裝置10係取消往活化狀態之遷移,令Sub stream link的Rx ch、及Tx ch遷移至待命狀態。
另一方面,若通訊裝置10在所定之等待時間Twait_act以內接收到活化遷移認可訊號(S308中YES),則通訊裝置10係令Sub stream link Tx ch遷移至活化狀態(S316)。
圖12係藉由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而遷移至活化狀態時的動作流程例的流程圖。首先,通訊裝置10,係持續等待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之收訊(S402)。通訊裝置10,係一旦接收來自對向通訊裝置之活化遷移要求訊號(S402中YES),就進行是否可遷移至活化狀態之判定(S404)。若非可遷移至活化狀態的情況下(S404中NO),則通訊 裝置10,係不往對向通訊裝置發送活化遷移認可訊號,不遷移至活化狀態。另一方面,若為可遷移至活化狀態的情況下(S404中YES),則通訊裝置10係往對向通訊裝置發送活化遷移認可訊號(S406)。接下來,通訊裝置10係遷移至活化狀態(S408)。
圖13係從待命狀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為可能時的各通訊裝置的從Tx ch所被輸出之訊號例的時序圖。處於待命狀態的主機裝置(例如錄影裝置)係在時刻t31上開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然後,主機裝置係對處於待命狀態的副機裝置(例如TV),從時刻t31起經過了類比前端之啟動時間Twp後的時刻t33上,開始發送活化遷移要求訊號。
另一方面,副機裝置的測知部110,係在從前次的間歇動作起經過了間歇非動作時間Tdwn後的時刻t32上,變成可測知光訊號的狀態。
從時刻t33起又經過了訊號上揚所需之時間Tc與所定時間Tact後的時刻t34上,副機裝置係判定為接收到活化遷移要求訊號,開始活化遷移認可訊號之送訊。
從時刻t34起經過了類比前端之啟動時間Twp後的時刻t35起經過了訊號上揚所需之時間Tc後的時刻t36起又經過了所定時間Tact後的時刻t37上,主機裝置係判定為接收到活化遷移認可訊號。主機裝置、及副機裝置都遷移至活化狀態,輸出訊號之訓練完成的時刻t38以後,從主機裝置、及副機裝置輸出通常訊號。
圖14係從待命狀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為不可能時的各通訊裝置的從Tx ch所被輸出之訊號例的時序圖。處於待命狀態的主機裝置,係在時刻t41上開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然後,主機裝置係對電池耗盡狀態之副機裝置,在從時刻t41起經過了類比前端之啟動時間Twp後的時刻t42上,開始發送活化遷移要求訊號。
可是,由於副機裝置係處於電池耗盡狀態,因此無法發送活化遷移認可訊號。從時刻t42起經過了所定之等待時間Twait_act後的時刻t43上,主機裝置係取消往活化狀態之遷移而遷移至待命狀態。此外,主機裝置往副機裝置經由光IF纜線而進行電力供給的情況係,如參照圖11所說明,主機裝置係亦可將Power Profile予以變更而提高電力供給值後,再度嘗試(發送活化遷移要求訊號)。
<3-4.具體例>
以上說明了本實施形態所述之待命狀態與活化狀態之間的遷移動作例。接著參照圖15~圖18,進行本實施形態的具體適用例(具體例)的說明。圖15~圖18係本實施形態之具體例的說明圖。
此外,圖15~圖18所示的TV(電視受像機)50、錄影裝置60、及平板PC70,係為具有上述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光IF)的資訊處理裝置。
在圖15所示的例子中,使用TV50的遙控器 55而由使用者發出待命遷移指示之際(狀態M22),從TV50的光IF係有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被發送至錄影裝置60的光IF。其結果為,TV50的光IF、和對TV50以光IF纜線而被連接的錄影裝置60的光IF,係遷移至待命狀態(狀態M24)。
在狀態M24下,TV50係亦可顯示例如播送內容,也可以是完全沒有畫面顯示的狀態,錄影裝置60係亦可進行例如地上波之錄影,也可沒有任何動作。
在圖16所示的例子中,使用錄影裝置60的遙控器65而由使用者發出活化遷移指示之際(狀態M32),從錄影裝置60的光IF係有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被發送至TV50的光IF。其結果為,錄影裝置60的光IF、與對錄影裝置60以光IF纜線而被連接的TV50的光IF,係遷移至活化狀態(狀態M34)。
在狀態M34下,TV50係亦可將例如從錄影裝置60所被傳輸來的映像加以顯示,錄影裝置60係亦可將例如錄影裝置60之選單畫面對TV進行傳輸。
在圖17所示的例子中,使用者操作平板PC70,發出待命遷移指示之際,平板PC70上所被連接的錄影裝置60,係正在將錄影裝置60所擁有的錄影內容,複製到平板PC70(狀態M42)。其結果為,從平板PC70的光IF所被發送的待命遷移要求訊號係被拒絕,平板PC70與錄影裝置60的光IF係維持活化狀態(狀態M44)。
在狀態M44下,平板PC70係亦可例如消去畫面顯示,錄影裝置60係繼續錄影內容之傳輸。
在圖18所示的例子中,以TV50的遙控器55發出活化遷移指示之際,TV50上所被連接的平板PC70係發生電池耗盡而處於關機狀態(狀態M52)。其結果為,平板PC70係無法回應從TV50的光IF所被發送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狀態M54)。此外,在狀態M54下,TV50的光IF係維持待命狀態,但亦可進行比平板PC70的光IF還高的電力供給值所致之電源供給而再度嘗試(發送活化遷移要求訊號)。又,在狀態M54下,TV50係亦可將連接機器(平板PC70)沒有反應之意旨的訊息,加以顯示。
<<4.變形例>>
以上說明了本揭露的一實施形態。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的變形例。此外,以下說明的變形例,係亦可取代本實施形態所說明的構成而被適用,也可對本實施形態所說明的構成做追加性適用。
<4-1.變形例1>
上記雖然說明了,通訊裝置10是具備由CPU350等所實現的控制部300,藉由控制部300來控制上記之動作狀態的例子,但本揭露係不限定於所述例子。例如,上述的控制部之機能,係亦可藉由例如主機裝置(資訊處理裝 置)20所擁有的系統控制器或CPU等來實現。
<4-2.變形例2>
又,上記雖然說明了,活化狀態與待命狀態之遷移是使用Sub stream link而被控制的例子,但本揭露係不限定於所述例子。例如上述的通訊裝置10之動作狀態,係亦可使用Main stream link而以同樣之方法而被控制。又,亦可隨著實作之構成,而每一通道地個別進行活化狀態與待命狀態之遷移。
<<5.硬體構成例>>
以上說明了本揭露的一實施形態與各變形例。上述的通訊裝置10之動作狀態控制處理、通訊控制處理等之資訊處理,係藉由軟體、與通訊裝置10、或主機裝置20等之硬體的合作而被實現。以下,作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的主機裝置20、TV50、錄影裝置60、及平板PC70等之硬體構成例,說明資訊處理裝置1000之硬體構成例。
圖19係本實施形態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1000之硬體構成的說明圖。如圖19所示,資訊處理裝置1000係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01、ROM(Read Only Memory)10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003、輸入裝置1004、輸出裝置1005、儲存裝置1006、通訊裝置1007。
CPU1001,係成為演算裝置及控制裝置而發揮機能,依照各種程式來控制資訊處理裝置1000內的整體動作。又,CPU1001係亦可為微處理器。ROM1002係記憶著,CPU1001所使用的程式或演算參數等。RAM1003,係將CPU1001之執行時所使用的程式、或其執行時會適宜變化的參數等,予以暫時記憶。這些係藉由CPU匯流排等所構成的主匯流排而被互相連接。如變形例所說明,亦可藉由CPU1001、ROM1002及RAM1003與軟體的合作,來實現控制部之機能。
輸入裝置1004,係由滑鼠、鍵盤、觸控面板、按鈕、麥克風、開關及拉桿等用來讓使用者輸入資訊所需的輸入手段、和基於使用者之輸入而生成輸入訊號,向CPU1001進行輸出的輸入控制電路等所構成。資訊處理裝置1000的使用者,係藉由操作該輸入裝置1004,就可對資訊處理裝置1000輸入各種資料、或指示處理動作等等。
輸出裝置1005,係包含例如液晶顯示(LCD)裝置、OLED裝置及燈號等之顯示裝置。甚至,輸出裝置1005係包含揚聲器及麥克風等之聲音輸出裝置。例如,顯示裝置係將已被拍攝之影像或已被生成之影像等,加以顯示。另一方面,聲音輸出裝置,係將聲音資料等,轉換成聲音而予以輸出。
儲存裝置1006,係為資料儲存用的裝置。儲存裝置1006,係亦可含有:記憶媒體、對記憶媒體記錄 資料的記錄裝置、從記憶媒體讀出資料的讀出裝置及將記憶媒體中所記憶之資料予以刪除的刪除裝置等。儲存裝置1006,係將CPU1001所執行的程式或各種資料,加以儲存。
通訊裝置1007,係例如是由用來連接至通訊網所需之通訊裝置等所構成的通訊介面。又,通訊裝置1007係亦可包含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支援通訊裝置,也可為LTE(Long Term Evolution)支援通訊裝置,亦可為進行有線通訊的有線通訊裝置、或藍牙(註冊商標)通訊裝置。通訊裝置1007,係對應於參照圖3所說明的本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裝置10。
此外,如參照圖4所說明,通訊裝置10也是亦可和資訊處理裝置1000同樣地,具有相當於CPU1001、ROM1002及RAM1003等的硬體。
<<6.總結>>
以上,如說明,若依據本揭露之實施形態,在通訊受到限制的待命狀態下,輸出所耗費的電力消耗,會被降低。再者,從待命狀態往活化狀態之遷移所需的訊號收訊所涉及之動作也是,只由收訊部的一部分進行間歇動作即可,因此可更加降低消耗電力。
以上雖然一面參照添附圖面一面詳細說明了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但本揭露之技術範圍並非限定於所述例子。只要是本揭露之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 自然可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技術思想的範疇內,想 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而這些當然也都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例如,上記實施形態中的各步驟,係並不一定依照流程圖方式所記載之順序而時間序列性地進行處理。例如,上記實施形態之處理中的各步驟係亦可用與流程圖方式記載之順序不同的順序而被處理,亦可被平行地處理。
又,若依據上記實施形態,則亦可對CPU1001、ROM1002、及RAM1003等之硬體,提供用來發揮與上述的通訊裝置10的控制部300相同機能所需之電腦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有該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
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效果僅為說明或例示,並非限定。亦即,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連同上記效果、或取代上記效果,而達成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而由當業者所自明的其他效果。
此外,如以下的構成也是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1)
一種通訊裝置,其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 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和控制部,係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為了降低消耗電力而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前記測知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前記光訊號之測知。
(2)
如前記(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測知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可至少每隔所定期間而測知前記光訊號的間歇動作。
(3)
如前記(1)或(2)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基於前記測知部在前記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的平均功率,來進行判定前記光訊號是否為用來要求使前記通訊裝置遷移至前記活化狀態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若判定為前記光訊號是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時,則令前記通訊裝置,從前記待命狀態,遷移至前記活化狀態。
(4)
如前記(3)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為了令其他通訊裝置從前記待命狀態遷移至前記活化狀態,而令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被發送。
(5)
如前記(4)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判定為,前記測知部在前記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是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的情況下,則令用來表示前記通訊裝置往活化狀態之遷移是已被認可的活化遷移認可訊號被發送。
(6)
如前記(5)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令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被開始送訊後,在所定之等待時間以內,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光訊號中都不含有前記活化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則令前記通訊裝置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
(7)
如前記(3)~(6)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前記測知部在前記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是持續所定時間以上的,具有所定之光功率以上的平均功率的光訊號的情況下,則判定為前記光訊號是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
(8)
如前記(3)~(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令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不被發送。
(9)
如前記(2)~(8)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測知部,係還在前記活化狀態下,進行光訊號之測知;前記控制部,係基於前記測知部在前記活化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的平均功率,來進行判定前記光訊號是否為用來要求使前記通訊裝置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的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若判定為前記光訊號是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時,則令前記通訊裝置,從前記活化狀態,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
(10)
如前記(9)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為了令其他通訊裝置從前記活化狀態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而令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被發送。
(11)
如前記(10)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判定為,前記測知部在前記活化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是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的情況下,則判定前記通訊裝置是否可以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若判定為可以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則令用來表示前記通訊裝置往待命狀態之遷移是已被認可的待命遷移認可訊號被發送。
(12)
如前記(1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令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被開始送訊後,在所定之等待時間以內,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光訊號中,含有前記待命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則令前記通訊裝置遷移 至前記待命狀態。
(13)
如前記(9)~(12)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前記測知部在前記活化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是持續所定時間以上的,具有比所定之光功率還小的平均功率的光訊號的情況下,則判定為前記光訊號是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
(14)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係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和控制部,係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前記測知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前記光訊號之測知。
(15)
一種通訊方法,係為通訊裝置的通訊方法,該通訊裝置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其中,該通 訊方法係含有: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之步驟。
10‧‧‧通訊裝置
20‧‧‧主機裝置
100‧‧‧收訊部
200‧‧‧送訊部
300‧‧‧控制部

Claims (15)

  1. 一種通訊裝置,其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和控制部,係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為了降低消耗電力而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前記測知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前記光訊號之測知。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測知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可至少每隔所定期間而測知前記光訊號的間歇動作。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基於前記測知部在前記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的平均功率,來進行判定前記光訊號是否為用來要求使前記通訊裝置遷移至前記活化狀態的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若判定為前記光訊號是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時,則令前記通訊裝置,從前記待命狀態,遷移至前記活化狀態。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 部,係為了令其他通訊裝置從前記待命狀態遷移至前記活化狀態,而令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被發送。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判定為,前記測知部在前記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是活化遷移要求訊號的情況下,則令用來表示前記通訊裝置往活化狀態之遷移是已被認可的活化遷移認可訊號被發送。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令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被開始送訊後,在所定之等待時間以內,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光訊號中都不含有前記活化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則令前記通訊裝置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
  7.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前記測知部在前記待命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是持續所定時間以上的,具有所定之光功率以上的平均功率的光訊號的情況下,則判定為前記光訊號是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
  8.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令前記活化遷移要求訊號不被發送。
  9.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測知部,係還在前記活化狀態下,進行光訊號之測知;前記控制部,係基於前記測知部在前記活化狀態下所 測知的前記光訊號的平均功率,來進行判定前記光訊號是否為用來要求使前記通訊裝置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的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若判定為前記光訊號是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時,則令前記通訊裝置,從前記活化狀態,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
  10.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為了令其他通訊裝置從前記活化狀態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而令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被發送。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判定為,前記測知部在前記活化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是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的情況下,則判定前記通訊裝置是否可以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若判定為可以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則令用來表示前記通訊裝置往待命狀態之遷移是已被認可的待命遷移認可訊號被發送。
  12. 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令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被開始送訊後,在所定之等待時間以內,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光訊號中,含有前記待命遷移認可訊號的情況下,則令前記通訊裝置遷移至前記待命狀態。
  13.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控制部,係在前記測知部在前記活化狀態下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是持續所定時間以上的,具有比所定之光功率還小的平均功率的光訊號的情況下,則判定為前記光訊號是前記待命遷移要求訊號。
  14.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和控制部,係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前記測知部,係在前記待命狀態下,進行前記光訊號之測知。
  15. 一種通訊方法,係為通訊裝置的通訊方法,該通訊裝置係具備:測知部,係測知光訊號,並將前記光訊號轉換成電性訊號;和資料處理部,係將已被前記測知部所轉換之前記電性訊號加以處理以進行資料之取得;其中,該通訊方法係含有:基於已被前記測知部所測知的前記光訊號,而進行包含有:令前記資料處理部的活動休止的待命狀態、和讓前記資料處理部可執行前記資料之取得的活化狀態的,動作狀態之控制之步驟。
TW105130326A 2015-09-30 2016-09-20 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 TWI7028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4126 2015-09-30
JP2015-194126 201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080A true TW201720080A (zh) 2017-06-01
TWI702807B TWI702807B (zh) 2020-08-21

Family

ID=58427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0326A TWI702807B (zh) 2015-09-30 2016-09-20 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2120B2 (zh)
EP (1) EP3358762B1 (zh)
JP (1) JP6806072B2 (zh)
KR (1) KR20180063057A (zh)
CN (1) CN108028704B (zh)
AU (1) AU2016331691B2 (zh)
BR (1) BR112018005799A2 (zh)
MX (1) MX2018003609A (zh)
RU (1) RU2713500C2 (zh)
TW (1) TWI702807B (zh)
WO (1) WO2017057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6250B2 (ja) * 2018-03-12 2022-04-19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位相変調装置及び位相変調装置の制御方法
RU206189U1 (ru) * 2021-04-23 2021-08-3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авиационных систем" (ФГУП "ГосНИИАС") Плата сопряжения компьютера с внешними устройствами для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го обмена по оптическому каналу связ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77492A (ja) * 1997-12-15 1999-07-02 Sharp Corp 電子機器
US6810216B1 (en) * 1999-07-02 2004-10-26 Nokia Corporation Fast infrared transceiver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JP3544932B2 (ja) * 2000-10-05 2004-07-21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電力制御方法
JP4983033B2 (ja) 2006-02-08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070196112A1 (en) 2006-02-23 2007-08-23 Crews Darren S Power save mode for an optical receiver
US8463129B2 (en) * 2007-04-05 2013-06-11 Omron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mission module
KR101173814B1 (ko) * 2007-04-05 2012-08-16 오무론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전송 모듈 및 전자 기기
JP4812884B2 (ja) * 2010-04-13 2011-1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局側光回線終端装置、利用者側光回線終端装置、制御装置、並びに通信方法
JP2012060298A (ja) 2010-09-07 2012-03-22 Nec Corp 光通信装置及び該光通信装置の消費電力制御方法
KR101825688B1 (ko) * 2010-12-23 2018-02-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로그 onu를 검출하는 방법, olt 및 pon 시스템
RU2459359C1 (ru) * 2011-08-25 2012-08-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Белгород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канальных сигнал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его реализующее
US9369212B2 (en) * 2013-07-22 2016-06-14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using burst-mode transmission over point-to-point physical connections
JP6241613B2 (ja) * 2014-03-20 2017-12-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端末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RU2599930C1 (ru) * 2015-05-22 2016-10-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РВ-СИСТЕМС"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ваем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при ортогональном частотном уплотнении
US9847020B2 (en) * 2015-10-10 2017-12-19 Videx, Inc.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of an access credential in an access control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06072B2 (ja) 2021-01-06
MX2018003609A (es) 2018-04-30
AU2016331691A1 (en) 2018-03-29
JPWO2017057152A1 (ja) 2018-07-26
TWI702807B (zh) 2020-08-21
RU2713500C2 (ru) 2020-02-05
WO2017057152A1 (ja) 2017-04-06
RU2018110084A3 (zh) 2019-11-19
CN108028704B (zh) 2021-04-20
BR112018005799A2 (pt) 2018-10-16
US10452120B2 (en) 2019-10-22
US20180260013A1 (en) 2018-09-13
CN108028704A (zh) 2018-05-11
EP3358762A1 (en) 2018-08-08
RU2018110084A (ru) 2019-09-24
AU2016331691B2 (en) 2019-08-01
KR20180063057A (ko) 2018-06-11
EP3358762A4 (en) 2019-06-05
EP3358762B1 (en)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0494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532399B (zh) 建立無線通訊連線的方法及相關電子裝置
US1060654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f display apparatus
CN102378048B (zh) 电视机顶盒及其自动待机方法
CN108848333B (zh) 信号转换模块和移动终端
CN108093189B (zh) 电子装置及其电力控制方法
US1131638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harging
TW201720080A (zh) 通訊裝置、資訊處理裝置、及通訊方法
KR102520533B1 (ko) 자원 풀을 전환하는 방법, 장치, 이동 단말, 네트워크 측 장치 및 매체
US20170064389A1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US9741319B2 (en) Memory control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326120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8365649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941839A (zh) 电子设备的唤醒方法和装置
CN110168511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降低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166698A1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充电器
MX2011000118A (es) Aparato terminal que utiliza un aparato periferico de otra terminal via el control de una terminal, y metodo de interconexion de los mismos.
US20120190307A1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idle-timeout period according to time-interval variation rate derived from time intervals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13115416A (zh) 一种门铃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132535A (zh) 一种屏幕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JP2014146920A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984107B (zh) 一种终端设备供电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808871B (zh)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端、无线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EP4037214A1 (en) Pdcch monitor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TWI407784B (zh) 電視機頂盒及其自動待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