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8966A - 圓針織機之電磁選針裝置 - Google Patents

圓針織機之電磁選針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8966A
TW201718966A TW105132130A TW105132130A TW201718966A TW 201718966 A TW201718966 A TW 201718966A TW 105132130 A TW105132130 A TW 105132130A TW 105132130 A TW105132130 A TW 105132130A TW 201718966 A TW201718966 A TW 2017189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oscillating piece
oscillating
electromagnetic need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2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枅川正義
辻鄉淳
Original Assignee
福原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福原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福原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8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896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82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eedle cams used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8Electrica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2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needle cylinder and d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磁選針裝置(S),其包括:擺動片(6),其以可擺動的方式嵌合於擺動片母材上,且在橫向上的兩端部具有被吸附部;主體塊(20),其具有作用面(3),該作用面(3)包含以電磁方式選擇並吸附被吸附部(6a、6b)的吸附部(4);及擺動片抵消三角(2),其設置於主體塊上,在作用面上將擺動片往該吸附部引導。其中,在作用面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具有傾斜形狀,係沿著縱向Y越接近吸附部,越相對於對向面前進,並且越遠離吸附部,越相對於對向面後退。而且,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具有兩個傾斜面(51a、51b),該兩個傾斜面從橫向X上之兩端部朝向中間部,而相對於對向面逐漸地前進。

Description

圓針織機之電磁選針裝置
本發明有關在圓針織機中以電磁方式進行選針的電磁選針裝置。
自以往,使得「將複數之織針以可任滑動的方式收納於針槽中的針筒」旋轉,而編織筒狀針織物的圓針織機為人們所知。如圖12所示,圓針織機的沉降片42位於受到供紗的織針1的兩個鄰邊,織針1和沉降片42沿周向(縱向)Y而交替地設置。藉由上述針筒的旋轉,織針1沿著上下方向Z移動。沉降片42以其上部之沉降片頂部43與該織針1呈例如相垂直的方式,沿著徑向(橫向)X前後移動,並且兩者同步地重覆進行同一動作。
為了在圓針織機中進行例如提花編織,必須進行選針。所謂的選針,意指將織針、沉降片等的針織工具切換到作用或非作用狀態,並改變針織工具的軌道。作為進行選針的裝置,一直採用組合永久磁鐵和電磁鐵而成的電磁選針裝置。
由「以可擺動方式與擺動片母材嵌合且具有被吸附部之擺動片」、與「選擇性地吸附被吸附部的磁鐵構件」所構成的電磁選針裝置,有具有如下結構的電磁選針裝置:例如JP特開平9—111621號(專利文獻1)所揭示,利用「磁鐵構件被連接於永久磁鐵和其兩側而成」的兩個電磁鐵,選擇性地吸附「中央以樞接方式受固持」之擺動片的兩端部,藉以進行選針。詳言之,根據圖案資訊信號,選擇性地吸附「設置於擺動片之兩端部的被吸附部」。藉此,依擺動片是否與擺動片起針三角(raising cam)卡合,而進行選針。
另外,如JP特開平9—21042號(專利文獻2)的電磁選針裝置,其設置「分別和擺動片之兩端部的被吸附部對應的電磁鐵等的吸附部」,並且選擇性地吸附該被吸附部。在該裝置中,雖然擺動片擺動的範圍受到以樞接方式固持擺動片之擺動片母材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在擺動片擺動而傾斜的狀態下,任一方之被吸附部與吸附部的間隔距離加大,而吸附力難以作用,並且擺動片直到其達到不傾斜之狀態為止所擺動的距離加長。其結果,便無法進行正確的選針。因此,有人發明「在擺動片進入電磁鐵等的吸附部之前,藉由傾斜面將處於可任意擺動之狀態的擺動片引導成不傾斜之狀態」的擺動片抵消三角(cancel cam)。
圖13A~13C為具有習知之擺動片抵消三角的電磁選針裝置之(A)底視圖、(B)側視圖與(C)前視圖。如圖13A所示,擺動片6依針筒的旋轉方向,而在電磁選針裝置上沿著白色箭頭的方向通過。在電磁選針裝置中,吸附部4(圖5)的第1吸附構件4a和第2吸附構件4b隔開而設置,並且作用於同一面上。該作用面3係以斜線表示。如圖13C,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傾斜面2a佔了圖13A之作用面3的一部分。在作用面3上,將直線地連接第1、第2吸附構件4a、4b的區域設為吸附區域41,並且以灰色表示。又,將該吸附區域41延伸的方向定義為橫向(針筒的徑向)X,將與該橫向X相垂直的方向定義為縱向(針筒的旋轉(周)方向)Y,並將與橫向X和縱向Y相垂直之作用面3的垂直方向,如圖13B所示般定義為上下方向Z。
如圖13A,傾斜面2a為佔「從吸附區域41之相對於針筒旋轉方向的正前面開始,直到作用面3其在和旋轉方向相反方向上的端部為止」的平面。其中,吸附區域41的正前面如圖13C所示,為「相對於和作用面對向之平面亦即對向面(水平面)最前進」的部分。該傾斜面2a亦為「以隨著往相反方向移動而遠離對向面之方式後退,並且在作用面3的端部,相較於擺動範圍受到擺動片母材限制的擺動片6在其傾斜最大時最遠離對向面的部分,後退到進一步遠離之位置為止」的平面。又,令被吸附部6a、6b接觸到此平面,而將擺動片6引導成不傾斜的姿勢。
亦即,在進行選針前,被吸附部6的第1、第2被吸附部6a、6b與和其相對應的吸附部4的第1、第2吸附構件4a、4b各自的間隔距離大致相同,擺動片6形成不傾斜的姿勢,且順利地被吸附,使電磁選針裝置正常地運作。
但是,隨著近年技術之進步帶來的圓針織機之運轉速度的快速化,如下所述,有在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互相接觸時,產生較強衝擊的情況。
圖14A~14D為擺動片6藉由圖13的擺動片抵消三角2而被引導之過程的剖面圖,圖14A為A位置的剖面圖,圖14B為B位置的剖面圖,圖14C為C位置的剖面圖,而圖14D為D位置的剖面圖。以往,在擺動片與擺動片抵消三角的接觸中,相對於擺動片抵消三角之傾斜面為平面的情況,擺動片大多處於因為之前選針而擺動以致傾斜的狀態。在此情形,如圖14B所示,擺動片6一端的一個點與傾斜面2a接觸,因此接觸時的衝擊或摩擦集中於該一個點,容易造成擺動片6和擺動片抵消三角2兩者的磨損,為其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可解決上述問題,減輕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因為接觸所造成的磨損。
依本發明之一構成的擺動片抵消三角係下述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該電磁選針裝置包括:擺動片,其以可擺動的方式嵌合於擺動片母材上,且於橫向上的兩端部具有被吸附部;主體塊,其具有作用面,該作用面包含以電磁方式選擇並吸附該被吸附部的吸附部;及擺動片抵消三角,其設置於該主體塊上,在該作用面上將該擺動片往該吸附部引導。該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特徵為:在該作用面之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具有傾斜形狀,係沿著縱向越接近該吸附部,越相對於對向面前進,並且越遠離吸附部,越相對於對向面後退。而且,該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具有兩個傾斜面,該兩個傾斜面從橫向上之兩端部朝向中間部,而相對於對向面逐漸地前進。 亦即,該擺動片抵消三角的兩個傾斜面分別在縱向上的剖面(Y—Z剖面)呈現往該吸附部的傾斜,在橫向上的剖面(X—Z剖面),則呈現往中間部的傾斜。
依上述構成,即使因為擺動片擺動,以致被吸附部之面在和擺動片抵消三角接觸時有所傾斜,被吸附部之面仍然與擺動片抵消三角的傾斜面進行面接觸,即沿著面接觸。於是,因為接觸所導致的衝擊或摩擦會分散於面上而減輕,並沒有如以往集中於一點的情況。如此一來,可減輕兩者的磨損。
於本發明中,在和該擺動片接觸時,亦可採用「對應於該擺動片因為擺動所產生傾斜的方式」,由被吸附部、與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其在橫向上之兩端部中任一個傾斜面進行面接觸。在此情形,即便被吸附部的面有所傾斜,仍然和擺動片抵消三角之任何一個傾斜面進行面接觸,故可進一步減輕兩者的磨損。
在本發明中,上述兩個傾斜面亦可為曲面,並且在縱向上位於相同位置時,在橫向上便呈現直線亦可。也就是說,上述傾斜面在縱向的剖面上呈現曲線,在橫向的剖面上則呈現直線亦可。
在本發明中,在該作用面之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具有在縱向上遠離上述吸附部的第1作用面、和在縱向上接近上述吸附部的第2作用面,且該第1作用面具有上述兩個傾斜面,該第2作用面為平面,係屬較佳。在此情形,由於擺動片在與擺動片抵消三角接觸的作用面之軌道上進行面接觸,故可進一步減輕兩者的磨損。
又,在本發明中,該吸附部與該第2作用面齊平,且第2作用面具有往對向面前進和吸附部4大致相同距離之平面,亦屬較佳。另外,在該擺動片受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引導之後,設置於該擺動片的兩端部上的第1、第2被吸附部、與該主體塊的吸附部的第1、第2吸附構件彼此對向而吸附時,分別形成大致相同的間隔距離,而以電磁方式選擇並吸附,亦屬較佳。在此情形,擺動片順利地吸附於主體塊上。
由於擺動片抵消三角其與擺動片之被吸附部接觸的是兩端部,故只要確保兩端部的傾斜面,則中間部的形狀為山型形狀、平面狀或槽狀皆可,並無特別的限定。
依本發明之另一構成的電磁選針裝置之主體塊,其包含該擺動片抵消三角。依此構成,可得到一種電磁選針裝置的主體塊,其相較於習知技術,可減輕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的磨損。
依本發明之又一構成的該電磁選針裝置係包括該主體塊。依此構成,可得到一種電磁選針裝置,其相較於習知技術,可減輕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的磨損。
在本發明中,即使因為擺動片擺動,以致被吸附部之面在和擺動片抵消三角接觸時有所傾斜,被吸附部之面仍然與擺動片抵消三角的傾斜面進行面接觸。於是,因為接觸所導致的衝擊或摩擦會分散於面上而減輕,並沒有如以往集中於一點的情況。如此一來,可減輕兩者的磨損。伴隨於此,可達到圓針織機的高速化。
申請專利範圍和/或說明書和/或圖式中所揭示的至少兩種構成,其無論是何種組合均包含在本發明中。尤其,申請專利範圍書各請求項之兩項以上,其無論是何種組合同樣均包含在本發明中。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依照圖式,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係顯示依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以電磁方式進行選針的圓針織機10的前視圖。該圓針織機10包括:編織部12,採用後述的電磁選針裝置S,而編織筒狀的針織物;捲取部13,捲取經過編織而成的筒狀針織物;及控制部16,控制圓針織機整體。
在圖1中,在由複數之支腳21所支撐的底座22的上方,設有編織部12。在底座22上,豎立有複數之立柱24,且其上部藉由連結構件固定有水平構件25。又,供紗部9被支撐於水平構件25。編織部12藉由控制部的控制,而利用未圖示的傳遞機構,使得「以可任意滑動方式在針槽收納有未圖示之複數織針」的針筒,因為由主馬達15產生的驅動而旋轉。並且,使得紗11從未圖示之外部的捲筒架,經由供紗部9供給予織針,而將網眼重疊成螺旋狀,並編織出筒狀的針織物。又,編織而成的針織物係藉由設置於底座22下方之包括複數捲取輥的捲取部13進行捲取。
圖2係顯示電磁選針裝置S中的織針1、沉降片42、擺動片母材5、擺動片6、複數之沉降片三角(內、外)31、32、中間構件33與擺動片起針三角34等的配置圖。圖3顯示圖2中的ii—ii線的剖面圖。沉降片42藉由內沉降片三角31、外沉降片三角32與中間構件33的作用,沿著針筒的徑向(橫向)X滑動。織針1以和沉降片42之動作同步的方式,沿著上下方向Z移動。
圖4A、圖4B為具有擺動片6、和安裝有擺動片抵消三角2之主體塊20兩者的電磁選針裝置S之(A)底視圖和(B)側視圖。如圖4A所示,主體塊20包括擺動片抵消三角2,該擺動片抵消三角2具有沿縱向(針筒的周向)Y而與擺動片6接觸的作用面3,且於作用面3上將擺動片6往吸附部4引導。又,本實施形態的主體塊20為例如大致長方體形狀的結構體。
如圖4A所示,安裝於電磁選針裝置S上的吸附部4(圖5),其在橫向(針筒之徑向)X上的兩端部具有第1吸附構件4a、第2吸附構件4b,係由例如控制電磁鐵構成。擺動片6同樣於橫向X上的兩端部具有第1被吸附部6a、第2被吸附部6b。在擺動片6被擺動片抵消三角2引導,而進入吸附區域41時,電磁選針裝置S根據「依預先設定之預定圖案資訊而從控制部16(圖1)所輸出」的信號,使得吸附部4(圖5)的第1吸附構件4a、第2吸附構件4b吸附分別對應的擺動片6之第1被吸附部6a、第2被吸附部6b。
圖5為顯示擺動片母材5、擺動片6、擺動片抵消三角2、吸附部4和擺動片起針三角34之配置的立體圖。又,以滑移到擺動片起針三角34上的方式,擺動片母材5和擺動片6沿著橫向X動作,擺動片抵消三角2則沿著縱向Y動作。
在作用面3(圖4A)之擺動片抵消三角2具有傾斜形狀50,該傾斜形狀50沿著縱向Y越靠近該吸附部4,越相對於對向面前進,藉此相對於水平面亦即針盤前進,並且越遠離該吸附部4,越相對於對向面後退。也就是說,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傾斜形狀以下述方式形成:在沿著縱向隔開之任兩處位置,遠離吸附部4的位置相較於在吸附部4附近的位置,對向面(預定之水平面)與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距離加大。
在作用面3(圖4A)之擺動片抵消三角2形成上述傾斜形狀50,並且具有下述的形狀。亦即,對應於擺動片6因擺動所形成的傾斜,開始與擺動片6接觸,且在縱向Y上遠離於圖5之吸附部4的第1作用面51具有兩個傾斜面51a、51b,該兩個傾斜面51a、51b從橫向X的兩端部朝向中間部,而相對於對向面(水平面)逐漸前進,並且沿著縱向Y,逐漸形成較小的傾斜角度。兩個傾斜面51a、51b若在縱向Y上位於相同位置,在橫向X上便形成直線。各傾斜面51a、51b分別形成曲面。在本例子中,第1作用面51形成具有棱線R的倒立山型。在傾斜面50上,棱線R的高度沿縱向Y逐漸地降低(參照圖5)。又,兩個傾斜面51a、51b在縱向Y上位於相同位置,在橫向X上不為直線而為曲線亦可。此外,在縱向Y上靠近吸附部4的第2作用面52則形成平面狀。吸附部4和第2作用面齊平。另外,第2作用面係往對向面前進和吸附部4大致相同距離的平面。
圖6A~圖6D為擺動片6受到圖4之擺動片抵消三角2引導的過程中之(A)A位置的剖面圖、(B)B位置的剖面圖、(C)C位置的剖面圖、及(D)D位置的剖面圖。對應如圖6A所示般擺動片6傾斜的情形、如圖6B所示般在B位置時之擺動片6傾斜度較大的情形,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第1作用面51之傾斜面51a、51b的傾斜角度大,因此擺動片6之被吸附部6a、6b的面、與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傾斜面51b沿面而接觸(面接觸)。當如圖6C所示般,在C位置時之擺動片6的傾斜度逐漸地變小時,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第1作用面51之傾斜面51a、51b的傾斜角度也逐漸地變小,因此同樣地,擺動片6和擺動片抵消三角2進行面接觸。其後,在接觸時的接觸之處不是點,而為邊。之後,如圖6D般,在D位置時之擺動片抵消三角2其在吸附部4的正前面呈平面狀,並將擺動片6引導到不傾斜的姿勢。另外,在圖6A~圖6D顯示出第2被吸附部6b接觸的情形,但是在擺動片6之傾斜方向相反,而是第1被吸附部6a接觸的情形亦同。
如上述,擺動片6整體在和擺動片抵消三角2接觸的作用面3之軌道上進行面接觸。
圖7為將圖4A中之虛線部所示的擺動片6與擺動片抵消三角2兩者接觸區域放大而得的圖式。由於擺動片6以樞接的方式受固持,並且呈被吸附部6a、6b突出來的形狀,因此被吸附部進行接觸的區域位於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兩端,而在中間處不接觸。另外,圖8A~圖8D為在圖7中由I~IV所示之位置的剖面圖,圖8A為I位置的剖面圖,圖8B為II位置的剖面圖,圖8C為III位置的剖面圖,圖8D為IV位置的剖面圖。另外,圖9為顯示傾斜的擺動片6與擺動片抵消三角2兩者之接觸位置,且從白色箭頭方向觀看圖7而得的側視圖。由於擺動片6以樞接的方式被固持,故如圖9所示,依擺動片6的傾斜度,擺動片6和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接觸位置不同。在I位置接觸時,擺動片6的傾斜度最大。隨著擺動片6的傾斜度變小,接觸位置以II位置、III位置、IV位置之順序,逐漸靠近吸附部4。如上述,若擺動片6的傾斜度不同,擺動片6和擺動片抵消三角2的接觸位置也不同。另外,在作用面3之擺動片抵消三角2在各接觸位置,對應於擺動片6進行接觸之面的傾斜度,並且不限於上述四個位置,無論是在哪個位置均呈現大概一致的形狀。
如上述,若擺動片的傾斜度不同,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的接觸位置也不同。另外,在該不同的位置,擺動片抵消三角的傾斜度分別與擺動片的傾斜度大致一致,故擺動片無論形成何種傾斜度,在與擺動片抵消三角接觸時,均沿著面而接觸。
如上述,無論是藉由本實施形態之擺動片抵消三角的曲面使擺動片如何傾斜的情形,擺動片均可以和擺動片抵消三角沿著面接觸,而不像以往般接觸於一個點。因此,進行接觸而造成的衝擊或摩擦在接觸面上分散,而不在一個點,故能夠減輕擺動片或擺動片抵消三角的磨損。此外,依擺動片的傾斜度,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接觸的位置不同,藉此可分散接觸位置,而使得磨損更加減輕。
另外,在本發明中,由於只要可使得因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之接觸所造成的衝擊或摩擦分散,而不集中於一個點即可,故不嚴格地要求接觸面完全一致,而係在上述作用面的縱向上,越靠近吸附區域,在往上之方向上越高,且隨著往作用面的端向移動而降低,並且於作用面的橫向上,其兩端最低,隨著移動到中間而變高。如此一來,便可形成複數之點、或一定程度之長度相同的接觸面,而非一個點。或者,藉由使得「被吸附部與擺動片抵消三角進行點接觸之後被引導,直到進行面接觸為止的時間或距離」縮短,可分散因為接觸所造成的衝擊或摩擦,因此可減輕磨損,而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圖10A、圖10B為具備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擺動片抵消三角之電磁選針裝置的(A)底視圖和(B)側視圖。圖11A、圖11B為具備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擺動片抵消三角之電磁選針裝置的(A)底視圖和(B)側視圖。第2、第3實施形態除了在作用面之擺動片抵消三角以外的結構,其他均和第1實施形態相同。擺動片與擺動片抵消三角接觸之處為擺動片兩端的被吸附部,如圖7、圖8A~圖8D所示,在擺動片抵消三角之曲面的接觸區域只有該被吸附部到達的兩端附近,中間部分則不會接觸。因此,中間部分呈何種形狀皆可,除了像第1實施形態般形成山型以外,也可像第2實施形態般,為形成平面狀的傾斜面7,還可像第3實施形態般為槽狀8。藉由設計成該第2、第3實施形態,雖然在作用面之擺動片抵消三角的結構更加複雜,而在加工等方面花費功夫,但是具有下述等優點:針油的流通性變好;減輕電磁選針裝置的重量,且突出來的部分消失,而作業性提高;使擺動片遠離擺動片抵消三角,而更仔細地防止接觸。
另外,不限於此等實施形態,例如切削中間高起的部分,而使其呈圓狀或稜角狀亦可。又,在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之接觸區域以外的部分呈何種的形態皆可。
(試驗數據) 在此,進行耐久試驗,實際地針對以往之擺動片抵消三角、與本發明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可減輕磨損的效果進行確認。
耐久試驗係採用裝載有電磁選針裝置的圓針織機,在使用以往之平面狀擺動片抵消三角的情形、與使用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擺動片抵消三角的情形下,分別針對使得針織機旋轉運作100萬次後之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磨損的情形進行調查。其中,所使用之試驗機為19英呎20規格(gauge)的電子圖案針織機,且係在運轉速度超過預定速度36RPM之48RPM的情況下進行該試驗。
其結果,在採用以往之平面狀擺動片抵消三角的情形,於擺動片的兩端產生了約0.1mm程度的磨損。
當產生這樣的磨損時,吸附構件和被吸附部的距離改變,而吸附力沒有正確地作用,或者因選針而傾斜的擺動片無法準確地與擺動片抵消三角卡合等,此將是造成選針錯誤的原因,故必須更換。
另一方面,於在相同條件下採用本發明之擺動片抵消三角的情形,則未特別出現如同以往在擺動片兩端產生磨損的情形。
依此可知,本發明的擺動片抵消三角減輕了因為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接觸所造成的磨損。另外,在本試驗中,即使以相較於預定速度快的速度運轉,仍不會產生磨損,故可期待圓針織機的高速化。
如上述,在本發明中,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的接觸係在接觸面上進行,而不是一個點,於是得以分散,而減輕因碰撞時之衝擊或摩擦所造成的磨損。藉此,可減少選針錯誤的情形,並且延長擺動片和擺動片抵消三角的耐用期間。而且,將能夠促進圓針織機之運轉速度的高速化。
又,本發明不限於以上的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可進行各種的追加、變更或刪除。於是,如此的實施形態亦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例如,本發明的選針裝置可用於沉降片的選針,也可用於針或其它針織工具的選針。此時,選針裝置的設置方式可依用途而進行適當的設定。
1‧‧‧織針
2‧‧‧擺動片抵消三角
2a‧‧‧傾斜面
3‧‧‧作用面
4‧‧‧吸附部
4a‧‧‧第1吸附構件
4b‧‧‧第2吸附構件
5‧‧‧擺動片母材
6‧‧‧擺動片
6a‧‧‧第1被吸附部
6b‧‧‧第2被吸附部
7‧‧‧傾斜面
8‧‧‧槽狀
9‧‧‧供紗部
10‧‧‧圓針織機
11‧‧‧紗
12‧‧‧編織部
13‧‧‧捲取部
15‧‧‧主馬達
16‧‧‧控制部
20‧‧‧主體塊
21‧‧‧支腳
22‧‧‧底座
24‧‧‧立柱
25‧‧‧水平構件
31‧‧‧內沉降片三角
32‧‧‧外沉降片三角
33‧‧‧中間構件
34‧‧‧擺動片起針三角
41‧‧‧吸附區域
42‧‧‧沉降片
43‧‧‧沉降片頂部
50‧‧‧傾斜形狀(傾斜面)
51‧‧‧第1作用面
51a、51b‧‧‧傾斜面
52‧‧‧第2作用面
R‧‧‧棱線
S‧‧‧電磁選針裝置
從以下參照附加圖式所作之較佳實施形態的說明,將能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但是,實施形態和圖式單純用以進行圖示和說明,不應該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的範圍由附加的請求項(申請專利範圍)限定。在附加圖式中,複數之圖式中的同一構件符號表示同一部分。 [圖1]為顯示採用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電磁選針裝置的圓針織機之前視圖; [圖2]為電磁選針裝置的各部分的配置圖; [圖3]為沿圖2中之ii—ii線的剖面圖; [圖4A、圖4B]為安裝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擺動片抵消三角之電磁選針裝置的(A)底視圖和(B)側視圖; [圖5]為顯示電磁選針裝置的各部分之配置的立體圖; [圖6A~圖6D]為擺動片由圖4A的擺動片抵消三角引導的過程中之(A)A位置的剖面圖、(B)B位置的剖面圖、(C)C位置的剖面圖、(D)D位置的剖面圖; [圖7]為將圖4之虛線部所示的擺動片與擺動片抵消三角兩者之接觸區域放大而得的圖式; [圖8A~圖8D]為在圖7中以I~IV顯示之剖面的剖面圖,圖8A為I剖面圖、圖8B為II剖面圖,圖8C為III剖面圖,圖8D為IV剖面圖; [圖9]為顯示傾斜的擺動片與擺動片抵消三角兩者之接觸位置,且從圖7之箭頭方向觀看圖7而得的側視圖; [圖10A、圖10B]為安裝有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擺動片抵消三角的電磁選針裝置之(A)底視圖和(B)側視圖; [圖11A、圖11B]為安裝有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擺動片抵消三角的電磁選針裝置之(A)底視圖和(B)側視圖; [圖12]為顯示織針和沉降片之位置關係的立體圖。 [圖13A~圖13C]為安裝有習知擺動片抵消三角之電磁選針裝置的(A)底視圖、(B)側視圖與(C)前視圖; [圖14A~圖14D]為擺動片由圖13A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引導的過程中之(A)A位置的剖面圖、(B)B位置的剖面圖、(C)C位置的剖面圖、(D)D位置的剖面圖。
2‧‧‧擺動片抵消三角
4‧‧‧吸附部
4a‧‧‧第1吸附構件
4b‧‧‧第2吸附構件
5‧‧‧擺動片母材
6‧‧‧擺動片
34‧‧‧擺動片起針三角
50‧‧‧傾斜形狀(傾斜面)
51‧‧‧第1作用面
51a、51b‧‧‧傾斜面
52‧‧‧第2作用面
R‧‧‧棱線

Claims (12)

  1. 一種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該電磁選針裝置包括:擺動片,以可擺動的方式嵌合於擺動片母材上,且於橫向的兩端部具有被吸附部;主體塊,具有作用面,該作用面包含以電磁方式選擇並吸附該被吸附部的吸附部;及擺動片抵消三角,設置於該主體塊上,在該作用面上將該擺動片往該吸附部引導; 其特徵為: 在該作用面之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具有傾斜形狀,該傾斜形狀係於縱向上越接近該吸附部,越相對於對向面前進,且於縱向上越遠離該吸附部,越相對於對向面後退;且 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包括兩個傾斜面,該兩個傾斜面從橫向的兩端部朝向中 間部,而相對於對向面逐漸地前進。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在與該擺動片接觸時,對應於該擺動片因為擺動所產生的傾斜,被吸附部與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在橫向上之兩端部中的任一個傾斜面進行面接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該兩個傾斜面為曲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該兩個傾斜面若在縱向上位於相同位置,在橫向上便形成直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在該作用面之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具有於縱向上遠離該吸附部的第1作用面、和於縱向上接近該吸附部的第2作用面;其中,該第1作用面具有該兩個傾斜面,該第2作用面則為平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該吸附部與該第2作用面齊平,且第2作用面具有往對向面前進和吸附部大致相同距離之平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中任一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在該擺動片受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引導之後,設置於該擺動片之兩端部上的第1、第2被吸附部、與該主體塊之吸附部的第1、第2吸附構件彼此對向而吸附時,分別形成大致相同的間隔距離,而以電磁方式選擇並吸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中任一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該兩個傾斜面位於橫向上的兩側,且該兩側為與擺動片接觸的區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中任一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在該作用面上之該擺動片抵消三角不與該擺動片接觸之橫向上的中間部呈平面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中任一項的電磁選針裝置之擺動片抵消三角,其中,該擺動片抵消三角其在作用面上不與該擺動片接觸之橫向上的中間部呈槽狀。
  11. 一種電磁選針裝置的主體塊,其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10項中任一項的擺動片抵消三角。
  12. 一種電磁選針裝置,其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該主體塊。
TW105132130A 2015-10-08 2016-10-05 圓針織機之電磁選針裝置 TW2017189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0464A JP2017071880A (ja) 2015-10-08 2015-10-08 丸編機における電磁選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8966A true TW201718966A (zh) 2017-06-01

Family

ID=5710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2130A TW201718966A (zh) 2015-10-08 2016-10-05 圓針織機之電磁選針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153616B1 (zh)
JP (1) JP2017071880A (zh)
CN (1) CN106939469B (zh)
TW (1) TW20171896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2597A (zh) * 2021-09-18 2021-12-24 泉州恒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长短毛混合编织的下针筒、割圈绒提花机和编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612332T2 (de) * 1995-07-04 2001-09-20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Rundstrickmaschine mit Jacquardmustersteuervorrichtung
JP3540448B2 (ja) * 1995-07-04 2004-07-07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丸編機における編みツール制御装置
JP3576664B2 (ja) * 1995-10-09 2004-10-13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編機用電磁選択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編みツール制御装置
DE10321737A1 (de) * 2003-05-09 2004-12-02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Strickmaschine, insbesondere Rundstrickmaschine, und dafür geeignete Steuerplatine
CN2697124Y (zh) * 2004-04-13 2005-05-04 杭州天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选针提花横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9469A (zh) 2017-07-11
EP3153616A1 (en) 2017-04-12
CN106939469B (zh) 2019-11-22
JP2017071880A (ja) 2017-04-13
EP3153616B1 (en) 2019-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5248B2 (ja) 磨耗低減を示す編みシステム
CN106120131B (zh) 横机中的可调紧吊目结构
JPH06136641A (ja) 目移し装置を有する横編機
JP2008007916A (ja) 横編機
CN101029429A (zh) 横机的编织用三角装置
TW201718966A (zh) 圓針織機之電磁選針裝置
CN109338603B (zh) 缝纫机的倒缝机构及缝纫机
CN102317527B (zh) 缝纫机
EP1536050B1 (en)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variable rate-changing mechanism
JP2005029942A (ja) 横編機の選針ドラム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選針ピン
JP2000027059A (ja) 編み機用のニ―ドル
JP5844586B2 (ja) 横編機の選針システム、セレクタ、および横編機
CN101397729B (zh) 缝纫机的梭
JP4965960B2 (ja) タンデム編成方法および横編機
JP7307580B2 (ja) 横編機
TW201839201A (zh) 圓編機之槓桿致動器、圓編機及移動圓編機之織針的方法
JPWO2010073500A1 (ja) 横編機
JP5741823B2 (ja) 経編機及び編物の製造方法
JP2017053074A (ja) 丸編機における編みツール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ジャガード編地の編成方法
WO2019177079A1 (ja) 選針装置
JP2009172061A (ja) ミシンの針受け装置
US10294594B2 (en) Knitting machine with a sinker and biased cam member for actuating the sinker
KR101601435B1 (ko) 경편기
JP5414674B2 (ja) 編針駆動用カムおよび横編機
EP1741818A1 (en) Needle selector for knitting 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