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1977A - 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 Google Patents

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1977A
TW201711977A TW105123789A TW105123789A TW201711977A TW 201711977 A TW201711977 A TW 201711977A TW 105123789 A TW105123789 A TW 105123789A TW 105123789 A TW105123789 A TW 105123789A TW 201711977 A TW201711977 A TW 2017119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nd surface
glass plate
glass
inter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3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ya Wada
Kazuya Takemoto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11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197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7/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7/2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non-metallic articles to be ground
    • B24B7/2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non-metallic articles to be ground for grinding inorganic material, e.g. stone, ceramics, porcelain
    • B24B7/24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of non-metallic articles to be ground for grinding inorganic material, e.g. stone, ceramics, porcelain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g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7/00Other grind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27/06Grinders for cutting-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9/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mechanical means

Abstract

玻璃板12具備入光側倒角面40,上述入光側倒角面40係連結入光側倒角面40與光出射面26交叉之第1交叉點P1、和入光側倒角面40與傾斜面48交叉之第2交叉點P2的線段L1相對於入光端面28具有特定之傾斜角度θ1。又,玻璃板12係連結第2交叉點P2和傾斜面48與入光端面28交叉之第3交叉點P3的線段L2相對於入光端面28之傾斜角度θ2小於傾斜角度θ1且滿足0<tanθ2≦0.4。

Description

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液晶電視、數位標牌等所代表之液晶顯示裝置具備構成背光之面狀發光裝置、及與面狀發光裝置之光出射面對向配置之液晶面板。面狀發光裝置具有正下方型與邊緣照明型,但大多使用可實現光源之小型化之邊緣照明型。邊緣照明型之面狀發光裝置具有光源、導光板、反射片、及各種光學片(擴散片、亮度提高片等)等。於專利文獻1、2中揭示有將內部透過率較高、強度亦較高且耐熱性亦優異之玻璃板用作面狀發光裝置之導光板。
玻璃板之剛性較用作導光板之壓克力板高,耐熱性亦優異,但若製成將玻璃板切斷之狀態,則有邊緣鋒利而危險,並且會導致玻璃板之強度降低之虞。因此,進行對邊緣進行倒角之倒角加工。藉此,玻璃板之邊緣具備相對於玻璃板之主平面及端面傾斜之倒角面。倒角面之形狀如專利文獻3所揭示,通常為於相對於玻璃板之主平面及端面垂直之剖面,相對於主平面及端面之傾斜角度為45°之形狀或對其進行研磨後製成圓弧般之形狀。再者,該等形狀相當於JIS B 0001(2010)中之C倒角及R倒角。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0931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3-030279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2013/031547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有效率地製造具備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較高之第1端面之玻璃板之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根據本發明之某一態樣,提供一種玻璃板之製造方法,該玻璃板係具有主平面、及相對於主平面垂直之第1端面且於主平面與第1端面之間具備與主平面相鄰之倒角面、及配置在倒角面與第1端面之間之傾斜面,上述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具有:倒角步驟,其於相對於主平面及第1端面垂直之剖面,以連結倒角面與主平面交叉之第1交叉點、和倒角面與傾斜面交叉之第2交叉點之線段相對於第1端面以傾斜角度θ1傾斜之方式,形成倒角面;及研磨步驟,其對第1端面進行研磨,並且於相對於主平面及第1端面垂直之剖面,以連結第2交叉點和傾斜面與第1端面交叉之第3交叉點的線段相對於第1端面之傾斜角度θ2小於上述傾斜角度θ1且滿足0<tanθ2≦0.4之方式,形成傾斜面。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可有效率地製造具備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較高之第1端面之玻璃板。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玻璃板,其係具有主平面、及相對於主平面垂直之第1端面且於主平面與第1端面之間具備與主平面相鄰之倒角面、及配置在倒角面與第1端面之間之傾斜面者,於相對於主平面及第1端面垂直之剖面,以連結倒角面與主平面交叉之第1交叉點、和倒角面與傾斜面交叉之第2交叉點的線段相對於第1端面以傾斜角度θ1傾斜之方式,具備倒角面,連結第2交叉點和傾斜面與第1端面交叉之第3交叉點之線段的相對於第1端面之傾斜角度θ2小於上述 傾斜角度θ1且滿足0<tanθ2≦0.4。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可提供一種具備傾斜面並且亦具備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較高之第1端面之玻璃板。
根據本發明,例如可有效率地製造用以用作面狀發光裝置之導光板之玻璃板。又,可提高該玻璃板之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
10‧‧‧液晶顯示裝置
12‧‧‧玻璃板
14‧‧‧面狀發光裝置
16‧‧‧液晶面板
18‧‧‧光源
20‧‧‧反射片
22‧‧‧各種光學片
24A、24B、24C‧‧‧反射點
26‧‧‧光出射面
28‧‧‧入光端面
30‧‧‧反射器
32‧‧‧光反射面
34、36、38‧‧‧非入光端面
40‧‧‧入光側倒角面
42‧‧‧非入光側倒角面
44‧‧‧玻璃原材料
46‧‧‧玻璃基材
48‧‧‧傾斜面
50‧‧‧玻璃板
D‧‧‧長度
L1‧‧‧線段
L2‧‧‧線段
La‧‧‧第1延長線
LA‧‧‧直徑
Lb‧‧‧第2延長線
LB‧‧‧直徑
LC‧‧‧直徑
P1‧‧‧第1交叉點
P2‧‧‧第2交叉點
P3‧‧‧第3交叉點
P4‧‧‧第4交叉點
P5‧‧‧點
P6‧‧‧點
S10‧‧‧步驟
S12‧‧‧步驟
S14‧‧‧步驟
S16‧‧‧步驟
t‧‧‧厚度
T1‧‧‧切線
T2‧‧‧切線
W‧‧‧長度
θ1‧‧‧傾斜角度
θ2‧‧‧傾斜角度
圖1係表示液晶顯示裝置之概略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側視圖。
圖2係玻璃板之俯視圖。
圖3係玻璃板之整體立體圖。
圖4係玻璃板之剖面放大圖(省略了一部分)。
圖5係實施形態之玻璃板之製造方法之步驟圖。
圖6係玻璃板之玻璃原材料之俯視圖。
圖7係將玻璃原材料切出之玻璃基材之俯視圖。
圖8係不同實施形態之玻璃板之製造方法之步驟圖。
圖9係入光側倒角面及傾斜面之形狀為圓弧狀之玻璃板之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
圖10(A)、(B)係對厚度為1.7mm之玻璃板之入光端面照射光之主要部分放大說明圖。
圖1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玻璃板之波導光之光量相對於基準玻璃板之波導光之光量之相對值的圖。
繼而,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再者,於圖式中之記載中,對相同或對應之構件或零件標註相同或對應之符號,藉此省略重複之說明。又,只要未特別指定,則圖 式之目的並不在於表示構件或零件間之相對比。因此,具體之尺寸可由業者參照以下並非限定性之實施形態而確定。
[液晶顯示裝置10]
圖1係表示液晶顯示裝置10之概略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10之側視圖。圖2係組入至液晶顯示裝置10之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俯視圖。
如圖1般,液晶顯示裝置10具備具有玻璃板12之面狀發光裝置14、及液晶面板16而構成。液晶顯示裝置10例如搭載於液晶電視、數位標牌等實現了薄型化之電子機器。
<液晶面板16>
液晶面板16係以夾住配設於厚度方向之中央之液晶層之方式將配向層、透明電極、玻璃基板及偏光濾光器積層而構成。又,於液晶層之單面配設有彩色濾光片。液晶層之分子係藉由對透明電極施加驅動電壓而繞配光軸旋轉,藉此進行特定之顯示。
<面狀發光裝置14>
作為面狀發光裝置14,採用用以實現薄型化之邊緣照明型。面狀發光裝置14具有光源18、玻璃板12、反射片20、各種光學片(擴散片、亮度提高片等)22、及反射點24A~24C。
自光源18入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之光如圖1之箭頭所示,一面於玻璃板12之光出射面26之內表面、及光反射面32之內表面反覆經全反射一面前進。又,藉由反射點24A~24C及反射片20而改變了前進方向之光自玻璃板12之與液晶面板16對向之光出射面26出射至外部。出射至外部之光藉由各種光學片(由擴散片、亮度提高片等構成,可為單一,亦可為複數個)22擴散後,入射至液晶面板16。
光源18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熱陰極管、或冷陰極管。光源18配置在與玻璃板12之入光端面(第1端面)28對向之位置。
又,藉由於光源18之背面側設置反射器30而提高自光源18以放射狀發射之光對玻璃板12之入射效率。
反射片20係藉由於丙烯酸系樹脂等樹脂片之表面對光反射構件進行被膜而構成。反射片20係以與玻璃板12之光反射面32對向之方式配設。此外,反射片20亦可配設於非入光端面34、36、38(參照圖2)。反射片20均可與玻璃板12隔開空間而配設,亦可藉由黏著劑貼合於玻璃板12。光反射面32係玻璃板12之與光出射面26對向之主平面。又,入光端面28係與光源18對向之玻璃板12之端面。非入光端面34、36、38係除入光端面28以外之玻璃板12之端面。
再者,於將反射片20配設於非入光端面之情形時,只要至少配設於非入光端面34、36、38中之與入光端面28對向之非入光端面38即可。藉此,自入光端面28入射之光一面於玻璃板12之內部反覆經全反射,一面向遠離光源之方向(朝向圖1及圖2中之右方向)前進,於到達至非入光端面38時,藉由反射片20而再次反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又,於將反射片20亦配設於非入光端面34、36之情形時,可藉由反射片20使於玻璃板12之內部散射之光於到達至非入光端面34、36時再次反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藉此,可有效利用光源18之光量。
作為構成反射片20之樹脂片之材質,例示丙烯酸系樹脂,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可使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等聚酯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及將其等組合而成之材料等。
作為構成反射片20之光反射構件,例如可使用樹脂中內包有氣泡或粒子之膜或金屬蒸鍍膜等。
亦可於反射片20設置黏著層,並貼合於玻璃板12。作為設置於反射片20之黏著層,例如可使用丙烯酸系樹脂、聚矽氧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合成橡膠等。
反射片20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0.01~0.50mm者。
各種光學片22可使用乳白色之丙烯酸系樹脂製膜等。各種光學片22使自玻璃板12之光出射面26出射之光擴散,故而無亮度不均之均勻之光照射至液晶面板16之背面側。再者,各種光學片22係以不與玻璃板12抵接之方式對向地配設於特定位置。
<玻璃板12之物性>
玻璃板12係由透明度較高之玻璃構成。於實施形態中,作為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材料,使用多成分系之氧化物玻璃。
具體而言,作為玻璃板12,較佳為使用50mm長度下之波長400~700nm下之平均內部透過率為90%以上之玻璃。藉此,可極力抑制入射至玻璃板12之光之衰減。50mm長度下之透過率係藉由將玻璃板12沿與主平面垂直之方向割斷,自該玻璃板之中心部分以縱50mm×橫50mm之尺寸取樣,於以相互對向之第1及第2割斷面成為算術平均粗糙度Ra≦0.03μm之方式製成之樣本A中,以距上述第1割斷面沿法線方向為50mm之長度,利用狹縫等使入射光之束寬窄於板厚,並利用可進行50mm長度下之測定之分光測定裝置(例如UH4150:日立高新技術公司製造)進行測定。自以如上方式而獲得之50mm長度下之透過率去除表面之反射而導致之損耗,藉此獲得50mm長度下之內部透過率。50mm長度下之波長400~700nm下之平均內部透過率較佳為92%以上,更佳為95%以上,進而較佳為98%以上,尤佳為99%以上。
就滿足上述50mm長度下之波長400~700nm下之平均內部透過率之方面而言,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鐵之含量之總量A較佳為100質量ppm以下,更佳為40質量ppm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ppm以下。另一方面,就於製造多成分系之氧化物玻璃時提高玻璃之熔解性之方面而言,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鐵之含量之總量A較佳為5質量 ppm以上,更佳為8質量ppm以上,進而較佳為10質量ppm以上。再者,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鐵之含量之總量A可藉由製造玻璃時所添加之鐵之量進行調節。
於本說明書中,將玻璃之鐵之含量之總量A表示為Fe2O3之含量,但玻璃中所存在之鐵並非全部以Fe3+(3價鐵)之形式存在。通常,玻璃中同時存在Fe3+與Fe2+(2價鐵)。Fe2+及Fe3+於波長400~700nm之範圍內存在吸收,但Fe2+之吸收係數(11cm-1 Mol-1)較Fe3+之吸收係數(0.96cm-1 Mol-1)大十倍,故而會使波長400~700nm下之內部透過率進一步降低。因此,就提高波長400~700nm下之內部透過率之方面而言,較佳為Fe2+之含量較少。
就於有效光程長度下滿足上述可見光區域之平均內部透過率之方面而言,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Fe2+之含量B較佳為20質量ppm以下,更佳為10質量ppm以下,進而較佳為5質量ppm以下。另一方面,就於製造多成分系之氧化物玻璃時提高玻璃之熔解性之方面而言,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Fe2+之含量B較佳為0.01質量ppm以上,更佳為0.05質量ppm以上,進而較佳為0.1質量ppm以上。
再者,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Fe2+之含量可根據製造玻璃時所添加之氧化劑之量、或熔解溫度等進行調節。關於製造玻璃時所添加之氧化劑之具體之種類與其等之添加量,於下文中進行敍述。Fe2O3之含量A係藉由螢光X射線測定而求出之換算成Fe2O3之總鐵之含量(質量ppm)。Fe2+之含量B係依據ASTM C169-92進行測定。再者,所測得之Fe2+之含量係換算成Fe2O3後記載。
將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組成之具體例示於以下。但是,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組成並不限定於該等。
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一構成例(構成例A)以氧化物基準之質量百分率表示,包含SiO2 60~80%、Al2O3 0~7%、MgO 0~10%、CaO 0~20%、SrO 0~15%、BaO 0~15%、Na2O 3~20%、K2O 0~10%、Fe2O3 5~100質量ppm。
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另一構成例(構成例B)以氧化物基準之質量百分率表示,包含SiO2 45~80%、Al2O3超過7%且30%以下、B2O3 0~15%、MgO 0~15%、CaO 0~6%、SrO 0~5%、BaO 0~5%、Na2O 7~20%、K2O 0~10%、ZrO2 0~10%、Fe2O3 5~100質量ppm。
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之又一構成例(構成例C)以氧化物基準之質量百分率表示,包含SiO2 45~70%、Al2O3 10~30%、B2O3 0~15%、MgO、CaO、SrO及BaO合計5~30%、Li2O、Na2O及K2O合計0%以上且未達3%、Fe2O3 5~100質量ppm。
然而,用作玻璃板12之玻璃並不限定於該等。
以下對具有上述成分之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之組成之各成分之組成範圍進行說明。再者,各組成之含量之單位均為氧化物基準之質量百分率表示或質量ppm表示,分別簡單表示為「%」、「ppm」。
SiO2為玻璃之主成分。為了確保玻璃之耐候性、失透特性,SiO2之含量以氧化物基準之質量百分率表示,於構成例A中,較佳為60%以上,更佳為63%以上,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45%以上,更佳為50%以上,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45%以上,更佳為50%以上。
另一方面,為了容易熔解而使氣泡品質良好,又,為了將玻璃中之二價鐵(Fe2+)之含量抑制為較低而使光學特性良好,SiO2之含量於構成例A中,較佳為80%以下,更佳為75%以下,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80%以下,更佳為70%以下,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70%以下,更佳為65%以下。
Al2O3於構成例B及C中係提高玻璃之耐候性之必需成分。於本實施形態之玻璃中,為了維持實際使用所必需之耐候性,Al2O3之含量 於構成例A中,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2%以上,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超過7%,更佳為10%以上,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10%以上,更佳為13%以上。
但是,為了將二價鐵(Fe2+)之含量抑制為較低而使光學特性良好,並使氣泡品質良好,Al2O3之含量於構成例A中,較佳為7%以下,更佳為5%以下,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23%以下,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20%以下。
B2O3係促進玻璃原料之熔融並提高機械特性或耐候性之成分,為了不產生揮發所導致之脈理(ream)、爐壁之侵蝕等不良情況,B2O3之含量於玻璃A中,較佳為5%以下,更佳為3%以下,於構成例B及C中,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2%以下。
Li2O、Na2O、及K2O等鹼金屬氧化物係對促進玻璃原料之熔融並調整熱膨脹、黏性等有用之成分。
因此,Na2O之含量於構成例A中,較佳為3%以上,更佳為8%以上。Na2O之含量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7%以上,更佳為10%以上。但是,為了保持熔解時之澄清性而確保所製造之玻璃之氣泡品質,Na2O之含量於構成例A及B中,較佳為設為20%以下,進而較佳為設為15%以下,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設為3%以下,更佳為設為1%以下。
又,K2O之含量於構成例A及B中,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7%以下,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2%以下,更佳為1%以下。
又,Li2O為任意成分,為了容易進行玻璃化並將源自原料之以雜質之形式而包含之鐵含量抑制為較低而將批量成本抑制為較低,於構成例A、B及C中,可含有2%以下之Li2O。
又,為了保持熔解時之澄清性而確保所製造之玻璃之氣泡品質,該等鹼金屬氧化物之合計含量(Li2O+Na2O+K2O)於構成例A及B 中,較佳為5%~20%,更佳為8%~15%,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0%~2%,更佳為0%~1%。
MgO、CaO、SrO、及BaO等鹼土金屬氧化物係對促進玻璃原料之熔融並調整熱膨脹、黏性等有用之成分。
MgO具有降低玻璃熔解時之黏性而促進熔解之作用。又,具有降低比重而不易對玻璃板造成瑕疵之作用,故而可於構成例A、B及C中含有。又,為了降低玻璃之熱膨脹係數而使失透特性良好,MgO之含量於構成例A中,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8%以下,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2%以下,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5%以下。
CaO係促進玻璃原料之熔融且調整黏性、熱膨脹等之成分,因此可於構成例A、B及C中含有。為了獲得上述作用,於構成例A中,CaO之含量較佳為3%以上,更佳為5%以上。又,為了使失透良好,於構成例A中,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6%以下,更佳為4%以下。
SrO具有增大熱膨脹係數及降低玻璃之高溫黏度之效果。為了獲得該效果,於構成例A、B及C中,可含有SrO。但是,為了將玻璃之熱膨脹係數抑制為較低,SrO之含量於構成例A及C中,較佳為設為15%以下,更佳為設為10%以下,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設為5%以下,更佳為設為3%以下。
BaO與SrO同樣地具有增大熱膨脹係數及降低玻璃之高溫黏度之效果。為了獲得上述效果,可含有BaO。但是,為了將玻璃之熱膨脹係數抑制為較低,於構成例A及C中,較佳為設為15%以下,更佳為設為10%以下,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設為5%以下,更佳為設為3%以下。
又,為了將熱膨脹係數抑制為較低、使失透特性良好、並維持 強度,該等鹼土金屬氧化物之合計含量(MgO+CaO+SrO+BaO)於構成例A中,較佳為10%~30%,更佳為13%~27%,於構成例B中,較佳為1%~15%,更佳為3%~10%,於構成例C中,較佳為5%~30%,更佳為10%~20%。
於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之玻璃組成中,為了提高玻璃之耐熱性及表面硬度,於構成例A、B及C中,可含有10%以下、較佳為5%以下之ZrO2作為任意成分。藉由設為10%以下,玻璃變得不易失透。
於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之玻璃組成中,為了提高玻璃之熔解性,於構成例A、B及C中,可含有5~100ppm之Fe2O3。再者,Fe2O3量之較佳之範圍如上所述。
又,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亦可含有SO3作為澄清劑。於此情形時,SO3含量以質量百分率表示,較佳為超過0%且0.5%以下。更佳為0.4%以下,進而較佳為0.3%以下,進而較佳為0.25%以下。
又,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亦可含有Sb2O3、SnO2及As2O3中之一種以上作為氧化劑及澄清劑。於此情形時,Sb2O3、SnO2或As2O3之含量以質量百分率表示,較佳為0~0.5%。更佳為0.2%以下,進而較佳為0.1%以下,進而較佳為實質上不含有。
但是,由於Sb2O3、SnO2及As2O3係作為玻璃之氧化劑發揮作用,故而亦可以調節玻璃之Fe2+之量為目的於上述範圍內進行添加。但是,就環境方面而言,較佳為實質上不含有As2O3
又,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亦可含有NiO。於含有NiO之情形時,NiO亦作為著色成分發揮功能,因此NiO之含量相對於上述玻璃組成之總量,較佳為設為10ppm以下。尤其就不降低波長400~700nm下之玻璃板之內部透過率之觀點而言,NiO較佳為設為1.0ppm以下,更佳為設為0.5ppm以下。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亦可含有Cr2O3。於含有Cr2O3之情形時,Cr2O3亦作為著色成分發揮功能,因此Cr2O3之含量相對於上述玻璃組成之總量,較佳為設為10ppm以下。尤其就降低波長400~700nm下之玻璃板之內部透過率之觀點而言,Cr2O3較佳為設為1.0ppm以下,更佳為設為0.5ppm以下。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亦可含有MnO2。於含有MnO2之情形時,MnO2亦作為吸收可見光之成分發揮功能,因此MnO2之含量相對於上述玻璃組成之總量,較佳為設為50ppm以下。尤其就降低波長400~700nm下之玻璃板之內部透過率之觀點而言,MnO2較佳為設為10ppm以下。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亦可包含TiO2。於含有TiO2之情形時,TiO2亦作為吸收可見光之成分發揮功能,因此TiO2之含量相對於上述玻璃組成之總量,較佳為設為1000ppm以下。就降低波長400~700nm下之玻璃板之內部透過率之觀點而言,TiO2更佳為將含量設為500ppm以下,尤佳為設為100ppm以下。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亦可包含CeO2。CeO2具有降低鐵之氧化還原之效果,且可減小Fe2+量相對於總鐵量之比率。另一方面,為了抑制將鐵之氧化還原降低至未達3%,CeO2之含量相對於上述玻璃組成之總量,亦較佳為設為1000ppm以下。又,CeO2之含量更佳為設為500ppm以下,進而較佳為設為400ppm以下,尤佳為設為300ppm以下,最佳為設為250ppm以下。
本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玻璃亦可包含選自由CoO、V2O5及CuO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成分。於含有該等成分之情形時,由於亦作為吸收可見光之成分發揮功能,因此上述成分之含量相對於上述玻璃組成之總量,較佳為設為10ppm以下。尤佳為實質上不含有該等成分使得波長400~700nm下之玻璃板之內部透過率不會降低。
<玻璃板12之形狀>
圖3係玻璃板12之整體立體圖,圖4係玻璃板12之剖面放大圖。再者,於圖4中,將相對於主平面與入光端面28垂直之剖面之一部分放大後表示。
俯視矩形狀之玻璃板12具有光出射面26、光反射面32、入光端面28、非入光端面34、36、38、入光側倒角面40、及非入光側倒角面42。又,於入光端面28側具備傾斜面48。
此處,光出射面26及光反射面32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主平面,入光端面28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第1端面。又,非入光端面34、36、38相當於本實施形態之第2端面。進而,入光側倒角面40相當於本發明之倒角面,傾斜面48相當於本發明之傾斜面。
光出射面26係與液晶面板16(參照圖1)對向之面。於實施形態中,將光出射面26設為俯視下為矩形狀,但光出射面26之形狀並不限定於此。又,由於光出射面26之大小係對應於液晶面板16而確定,故而並無特別限定,於使用玻璃板12作為導光板之情形時,例如較佳為500mm×500mm以上之尺寸。由於玻璃板12具有較高之剛性,故而尺寸越大,越發揮出其效果。
光反射面32係與光出射面26對向之面。光反射面32係以相對於光出射面26成為平行之方式構成。又,光反射面32之形狀及尺寸係以與光出射面26成為相同之方式構成。
再者,光反射面32相對於光出射面26未必需要設為平行,亦可設為設置有階差或傾斜之構成。又,光反射面32之尺寸亦可設為與光出射面26不同之尺寸。
如圖1及圖2所示,於光反射面32具備複數個圓形狀之反射點24A、24B、24C。反射點之配置可如圖2般設為柵格狀,亦可設為其他任意之圖案,亦可設為無規狀,以自光出射面26出射之光之亮度之 分佈變得均勻之方式適當調整。反射點24A~24C係利用將樹脂印刷成點狀等方法形成,亦可含有散射粒子或氣泡。自入光端面28入射之光之亮度較強,但其亮度會隨著一面於玻璃板12之內部反覆反射一面前進而逐漸降低。
因此,於實施形態中,使反射點24A、24B、24C之大小自入光端面28朝向非入光端面38不同。具體而言,以將靠近入光端面28之區域中之反射點24A之直徑(LA)設定為較小,隨著較其更朝向光之前進方向而反射點24B之直徑(LB)、及反射點24C之直徑(LC)增大之方式設定(LA<LB<LC)。反射點之直徑係以自光出射面26出射之光之亮度之分佈變得均勻之方式適當調整。
如此,藉由使反射點24A、24B、24C之大小朝向玻璃板12之內部之光之前進方向變化,可使自光出射面26出射之出射光之亮度均勻化,從而可抑制產生亮度不均。再者,藉由使反射點24A、24B、24C之數密度代替反射點24A、24B、24C之大小而朝向玻璃板12之內部之光之前進方向變化,亦可獲得同等之效果。又,藉由於光反射面32形成使入射之光反射般之槽代替反射點24A、24B、24C,亦可獲得同等之效果。
玻璃板12之非入光端面34、36、38由於不會使來自光源18之光入射,故而無需對其表面高精度地進行加工直至達到入光端面28之程度,其表面粗糙度Ra只要為0.8μm以下即可。但是,為了抑制光於端面散射而產生亮度不均,非入光端面34、36、38之表面粗糙度Ra較佳為0.4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1μm以下。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於記載為表面粗糙度Ra之情形時,係指依據JIS B 0601~JIS B 0031所得之算術平均粗糙度(中心線平均粗糙度)。
入光端面28於製造作為玻璃板12之玻璃時係藉由研磨工具進行研磨加工。為了使來自光源18之光有效率地入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 入光端面28之表面粗糙度Ra為0.1μm以下,較佳為未達0.03μm,進而較佳為0.001μm以下,尤佳為0.0005μm以下。因此,提高自光源18入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之光之入射效率。就提高生產效率之觀點而言,非入光端面34、36、38之表面粗糙度Ra亦可設為大於入光端面28之表面粗糙度Ra。
又,於藉由研磨工具對入光端面28進行研磨時,亦可藉由該研磨工具將傾斜面48連同入光端面28一併形成。即,傾斜面48係於形成入光端面28時藉由研磨工具而形成之垂面,其表面粗糙度Ra亦與入光端面28大致相等。
傾斜面48可藉由於入光端面28之研磨加工結束後,進而對入光端面28進行研磨而去除。然而,藉由將傾斜面48殘置於玻璃板12,可省略傾斜面48之去除步驟,故而可有效率地製造玻璃板12。進而,為了與不具備傾斜面48之入光端面相比而提高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對其形狀加以設定。關於傾斜面48之形狀,於下文中進行敍述。
<入光側倒角面40、傾斜面48>
於光出射面26與入光端面28之間具備與光出射面26相鄰之入光側倒角面40、及配置於入光側倒角面40與入光端面28之間之傾斜面48。同樣地,於光反射面32與入光端面28之間具備與光反射面32相鄰之入光側倒角面40、及配置於入光側倒角面40與入光端面28之間之傾斜面48。
於實施形態中,例示了於光出射面26側與光反射面32側之兩側具備入光側倒角面40及傾斜面48者,亦可設為僅於其中一側具備入光側倒角面40及傾斜面48之構成。又,入光側倒角面40之表面粗糙度Ra較佳為0.1μm以下,更佳為0.05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029μm以下。藉由將入光側倒角面40之表面粗糙度Ra設為0.1μm以下,可抑制自玻璃板12出射之光產生亮度不均。
再者,關於入光側倒角面40及傾斜面48之形狀及作用、效果,於下述玻璃板12之特徵之欄中進行說明。
於如實施形態般要求薄型化之面狀發光裝置14中,亦需要使玻璃板12之厚度較薄。因此,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之厚度例如為0.7~3.0mm。藉由使玻璃板12之厚度為3.0mm以下,可使面狀發光裝置14較薄,藉由使其為0.7mm以上,可獲得充分之剛性。再者,玻璃板12之厚度並不限定於該值,但即便為該厚度,亦可提供與具有厚度4mm以上之丙烯酸製之導光板之面狀發光裝置相比較具備充分之強度之面狀發光裝置14。
[玻璃板12之製造方法]
圖5、圖6、圖7係用以說明玻璃板12之製造方法之圖。圖5係表示玻璃板12之製造方法之步驟圖。圖6係玻璃原材料44之俯視圖,圖7係玻璃基材46之俯視圖。
於製造玻璃板12時,首先準備圖6之玻璃原材料44。玻璃原材料之厚度為0.7~3.0mm,50mm長度下之波長400~700nm下之平均內部透過率為90%以上。玻璃原材料44設為大於玻璃板12之既定形狀之形狀。
<切斷步驟>
首先對玻璃原材料44實施圖5之步驟(S)10所示之切斷步驟。於切斷步驟(S10)中,使用切削裝置於圖6之虛線所示之各位置(1處入光端面側之位置與3處非入光端面側之位置)實施切斷加工。再者,亦可未必對3處非入光端面側之位置實施切斷加工,亦可僅對與1處入光端面側之位置對向之1處非入光端面側之位置進行切斷加工。
藉由實施切斷加工,自圖6之玻璃原材料44切出圖7之玻璃基材46。再者,於實施形態中,由於將玻璃板12設為俯視下為矩形狀,故而對1處入光端面側之位置與3處非入光端面側之位置實施切斷加工, 切斷位置係根據玻璃板12之形狀而適當選定。
<倒角步驟>
如圖5般,當切斷步驟(S10)結束時,實施倒角步驟(S12)。於倒角步驟(S12)中,使用研削裝置於光出射面26與入光端面28之間、及光反射面32與入光端面28之間進行倒角加工。藉此,形成入光側倒角面40。又,於倒角步驟(S12)中,於光出射面26與非入光端面38之間、及光反射面32與非入光端面38之間進行倒角加工,而分別形成非入光側倒角面42。
再者,於欲在光出射面26與非入光端面34之間、光反射面32與非入光端面34之間、光出射面26與非入光端面36之間、及光反射面32與非入光端面36之間之全部或任一處形成非入光側倒角面42之情形時,於該倒角步驟(S12)中實施倒角加工。
於倒角步驟(S12)中,對非入光端面34、36、38亦實施研削處理或研磨處理。對非入光端面34、36、38實施研削處理或研磨處理之時期既可為形成非入光側倒角面42之前段亦可為後段,亦可同時地進行。再者,關於非入光端面34、36,亦可將實施了切斷加工之面直接作為非入光端面34、36。
倒角步驟(S12)亦可與下述研磨步驟(S14)同時或者於研磨步驟(S14)之後段進行,較佳為於研磨步驟(S14)之前段進行。即,較佳為於倒角步驟(S12)之後進行研磨步驟(S14)。藉此,由於在倒角步驟(S12)中可以相對較快之速率實施對應於玻璃板12之形狀之加工,故而生產性提高。
<研磨步驟>
當倒角步驟(S12)結束時,繼而實施研磨步驟(S14)。於研磨步驟(S14)中,對圖7所示之玻璃基材46之入光端面28實施鏡面加工,藉此較佳地形成表面粗糙度Ra為0.1μm以下之入光端面28與傾斜面48。
作為於形成入光端面28及傾斜面48時所使用之研磨工具,既可使用磨石,又,除磨石以外,亦可使用包含布、皮、橡膠等之拋光輪或刷子等,此時,亦可使用氧化鈰、氧化鋁、碳化矽、膠體二氧化矽等研磨劑。其中,就減小表面粗糙度之觀點而言,作為研磨工具,較佳為使用拋光輪與研磨劑。
藉由經過以上S10~S14所示之各步驟,製造玻璃板12。再者,反射點24A、24B、24C係藉由於製造玻璃板12後對光反射面32進行印刷等方法而形成。
再者,於玻璃板之製造方法中,亦可如圖8所示般於研磨步驟(S14)之後實施再次對(第1)倒角步驟(S12)中所形成之入光側倒角面40進行倒角加工而形成入光側倒角面40'(未圖示)之(第2)倒角步驟(S16)。藉此,形成新的入光側倒角面40',並且研磨步驟(S14)中所形成之傾斜面48消失。
然而,就提高生產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不實施(第2)倒角步驟(S16)而保持(第1)倒角步驟(S12)中所形成之入光側倒角面40。藉此,亦保持傾斜面48,故而所獲得之玻璃板之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亦提高。
以上,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詳細敍述,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特定之實施形態,可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化、變更。
[玻璃板12及面狀發光裝置14之特徵]
如圖1般,作為面狀發光裝置14之玻璃板12,為了有效利用光源18之光量,要求使自入光端面28入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之光於並未賦予反射點24A~C之狀態下不漏光至外部而一面於玻璃板12之內表面反覆全反射一面前進。
然而,於專利文獻3所揭示之具有通常形狀之倒角面之玻璃板 中,自倒角面入射至玻璃板之內部之光會因折射而使前進方向大幅彎曲,故而存在不會於玻璃板內進行波導而漏光至外部之問題。亦確認到於入光端面之附近位置頻繁產生此種漏光現象。即,於先前之玻璃板中,並不存在可不使光源之光量損耗而有效利用者。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有效率地製造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較高之入光端面28之玻璃板12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12以及面狀發光裝置13。
繼而,基於圖4進行說明。圖4係將玻璃板12之特徵放大後表示之說明圖,且係相對於作為主平面之光出射面26及光反射面32、及作為第1端面之入光端面28垂直之剖視圖。再者,符號t表示玻璃板12之厚度。
重複進行說明,玻璃板12具有光出射面26及光反射面32,且具有相對於光出射面26及光反射面32垂直之入光端面28。又,於光出射面26與入光端面28之間具備與光出射面26相鄰之入光側倒角面40、及配置於入光側倒角面40與入光端面28之間之傾斜面48。再者,光反射面32側之入光側倒角面40及傾斜面48亦為相同之構成,因此省略光反射面32側之入光側倒角面40及傾斜面48之說明。
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於相對於光出射面26及入光端面28之垂直之剖面,具備入光側倒角面40,該入光側倒角面40係連結入光側倒角面40與光出射面26交叉之第1交叉點P1和入光側倒角面40與傾斜面48交叉之第2交叉點P2之線段L1相對於入光端面28具有特定之傾斜角度θ1。傾斜角度θ1並無特別限定,為了有效率地抑制玻璃之破損,θ1亦較佳為30°~60°,更佳為40°~50°。
進而,玻璃板12於相對於光出射面26及入光端面28垂直之剖面,具備傾斜面48,該傾斜面48係連結第2交叉點P2和傾斜面48與入光端面28交叉之第3交叉點P3之線段L2的相對於入光端面28之傾斜角 度θ2小於傾斜角度θ1且滿足0<tanθ2≦0.4。即,傾斜角度θ1滿足tanθ1>tanθ2
本案發明者發現了即便於為了有效率地製造玻璃板12,不將傾斜面48去除而將其殘置於入光端面28側之情形時,光源18之光之利用效率亦較高之玻璃板12。
即,提供一種玻璃板12,其係如圖4般於相對於光出射面26及入光端面28垂直之剖面,連結第2交叉點P2與第3交叉點P3之線段L2之相對於入光端面28之傾斜角度θ2小於傾斜角度θ1且滿足0<tanθ2≦0.4。
若光自光源18照射至此種形狀之傾斜面48,則該光不會於傾斜面48進行漫反射而自傾斜面48入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由此,於實施形態中,可提供一種有效率地製造而成並且具備光源18之光之利用效率較高之入光端面28之玻璃板12、及具備玻璃板12之面狀發光裝置14。
再者,於圖4中示出了形狀為直線狀之入光側倒角面40及傾斜面48,但亦包含入光側倒角面40及傾斜面48之表面形狀為圓弧狀者。於此情形時,如圖9之玻璃板12之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般,於相對於光出射面26及入光端面28垂直之剖面,將對傾斜面48所形成之圓弧進行2等分之圓弧上之點設為點P5,點P5上之上述圓弧之切線T1相對於入光端面28之傾斜角度θ2滿足0<tanθ2≦0.4。又,於相對於光出射面26及入光端面28垂直之剖面,將對入光側倒角面40所形成之圓弧2等分之圓弧上之點設為點P6,且若將點P6上之上述圓弧之切線T2相對於入光端面28之傾斜角度設為θ1,則θ2小於θ1
又,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較佳為使入光端面28及傾斜面48之表面粗糙度Ra為0.1μm以下。藉此,來自光源18之光不會於入光端面28及傾斜面48散射或者漫反射而入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藉此,可進一步提高光源18之光之利用效率。
進而,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較佳為50mm長度下之波長400~700nm下之平均內部透過率為90%以上,因此成為內部透過率較高之玻璃板12。藉此,可抑制所入射之光於玻璃板12之內部衰減,從而可進一步提高光源18之光之利用效率。
又,進而,較佳為將沿著入光端面28延長之第1延長線La與自第2交叉點P2與光出射面26平行地延長之第2延長線Lb交叉之點設為第4交叉點P4,第3交叉點P3至第4交叉點P4之長度W(傾斜面48之寬度)為0.05~0.4mm,第2交叉點P2至第4交叉點P4之長度D(傾斜面48之深度)為0.005~0.05mm。於W為0.05~0.4mm且D為0.005~0.05mm之情形時,可充分地表現出傾斜面48所帶來之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提高之效果,並且亦可充分地設置入光側倒角面40,故而亦可充分地抑制玻璃之破損。再者,tanθ2與D/W為相同之值。
若光自光源18照射至此種形狀之傾斜面48,則該光自傾斜面48入射至玻璃板12之內部,因此成為具備光源之光之利用效率較高之入光端面28之玻璃板12。
[實施例]
本案發明者等人為了找出上述tanθ之範圍,使用光線追蹤軟體(Light Tools:Cybernet System公司製造)並利用光線根數100萬根進行了模擬。於該模擬所使用之樣本中,以與700mm×700mm之尺寸且厚度1.7mm之矩形之玻璃板12對向之方式自入光端面28隔開0.5mm之距離配置光源18,並以包圍光源18之方式配置反射器30。又,玻璃板12具有倒角面40及傾斜面48,並使傾斜面48之傾斜角及尺寸如下所述般進行各種變化而進行模擬。再者,以θ1為50°固定倒角面40相對於入光端面28之傾斜角度。光源18設為包含並聯之複數個點光源,於波長400nm~700nm之範圍內發光,且具有朗伯分佈之配光特性者。反射器30具有σ=15°之高斯反射特性,且擴散反射率為98%。玻璃板12設 為具有光出射面26、及光反射面32且於光反射面32並未形成反射點者。又,以與玻璃板12對向之方式自光反射面32隔開0.1mm之距離配設反射片20。反射片具有σ=15°之高斯反射特性,且擴散反射率為98%。
圖10(A)、(B)係對厚度為1.7mm之玻璃板50、12之入光端面28照射了光(Light)之主要部分放大說明圖,(A)係具備入光側倒角面40與入光端面28之基準之玻璃板50,(B)係具備入光側倒角面40、傾斜面48及入光端面28之實施形態之玻璃板12。
圖11係表示將玻璃板50之波導光之光量設為100%時之玻璃板12之波導光之光量之相對值的圖。即,圖11之縱軸表示波導光之光量之相對值,橫軸表示傾斜面48之深度D(10μm、20μm、30μm、35μm、40μm)。
又,於圖11中,針對深度D,以中空之菱形(Midair rhombus:◇)記號繪製將傾斜面48之寬度W設為50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之相對值,以中空之正方形(Midair square:□)記號繪製將寬度W設為100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之相對值,以中空之三角形(Midair triangle:△)記號繪製將寬度W設為200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之相對值,以差號(cross:×)記號繪製將寬度W設為300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之相對值,以中空之圓形(Midair circle:○)記號繪製將寬度W設為350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之相對值。再者,該等光量係藉由模擬而算出,該光量之檢測點設為自入光端面28朝向非入光端面38(參照圖1)遠離690mm之位置。再者,於將玻璃板12用作導光板之情形時,使光儘可能多且遍及長距離導波之玻璃板優異,此種玻璃板可藉由於光反射面形成反射點而自光出射面提取更多之光。
<模擬結果>
關於W=50~350μm之所有玻璃板12,D=10μm之情形時之光 量係tanθ2=0.03~0.2且滿足0<tanθ2≦0.4,因此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2%。
關於W=50~350μm之所有玻璃板12,D=20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係tanθ2=0.06~0.4且滿足0<tanθ2≦0.4,因此除W=50μm之玻璃板12以外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3%。又,W=50μm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1%,但與D=10μm之情形時相比減少了0.1%。
關於W=100~350μm之玻璃板12,D=30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係tanθ2=0.09~0.3且滿足0<tanθ2≦0.4,因此W=100μm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3%,W=200~350μm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5%。然而,W=50μm之玻璃板12係tanθ2=0.6而並不滿足tanθ2≦0.4,故而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減少了0.1%。
關於W=100~350μm之玻璃板12,D=35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係tanθ2=0.1~0.35且滿足0<tanθ2≦0.4,因此W=100μm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2%,W=200~350μm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6%。然而,W=50μm之玻璃板12係tanθ2=0.7而並不滿足tanθ2≦0.4,故而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減少了0.15%。
關於W=100~350μm之玻璃板12,D=40μm之情形時之光量係tanθ2=0.11~0.4且滿足0<tanθ2≦0.4,因此W=100μm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1%,W=200μm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6%,W=300~350μm之玻璃板12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提高了0.7%。然而,W=50μm之玻璃板12係tanθ2=0.8而並不滿足tanθ2≦0.4,故而相對於玻璃板50之光量減少了0.2%。
基於上述結果,只要為滿足0<tanθ2≦0.4之玻璃板12,即便於殘 置了傾斜面48之情形時,與基準之玻璃板50相比較,亦可使波導光之光量較多,從而可提高光源18之光之利用效率。
以上,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敍述,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特定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可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化、變更。
本國際申請主張基於在2015年7月28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2015-148562號之優先權,並將其全部內容援用至本文中。
12‧‧‧玻璃板
26‧‧‧光出射面
28‧‧‧入光端面
32‧‧‧光反射面
40‧‧‧入光側倒角面
48‧‧‧傾斜面
D‧‧‧長度
L1‧‧‧線段
L2‧‧‧線段
La‧‧‧第1延長線
Lb‧‧‧第2延長線
P1‧‧‧第1交叉點
P2‧‧‧第2交叉點
P3‧‧‧第3交叉點
P4‧‧‧第4交叉點
t‧‧‧厚度
W‧‧‧長度
θ1‧‧‧傾斜角度
θ2‧‧‧傾斜角度

Claims (11)

  1. 一種玻璃板之製造方法,上述玻璃板係具有主平面、及相對於上述主平面垂直之第1端面且於上述主平面與上述第1端面之間具備與上述主平面相鄰的倒角面、及配置在上述倒角面與上述第1端面之間之傾斜面,上述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包括:倒角步驟,其於相對於上述主平面及上述第1端面垂直之剖面,以連結上述倒角面與上述主平面交叉之第1交叉點、和上述倒角面與上述傾斜面交叉之第2交叉點的線段相對於上述第1端面以傾斜角度θ1傾斜之方式,形成上述倒角面;及研磨步驟,其對上述第1端面進行研磨,並且於相對於上述主平面及上述第1端面垂直之剖面,以連結上述第2交叉點和上述傾斜面與上述第1端面交叉之第3交叉點的線段相對於上述第1端面之傾斜角度θ2小於上述傾斜角度θ1且滿足0<tanθ2≦0.4之方式,形成上述傾斜面。
  2. 如請求項1之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研磨步驟中,將上述第1端面及上述傾斜面之表面粗糙度Ra研磨至0.1μm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倒角步驟之後進行上述研磨步驟。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倒角步驟中,於相對於上述主平面垂直且與上述第1端面不同之上述玻璃板之第2端面形成倒角面。
  5. 一種玻璃板,其係具有主平面、及相對於上述主平面垂直之第1端面且於上述主平面與上述第1端面之間具備與上述主平面相鄰之倒角面、及配置在上述倒角面與上述第1端面之間之傾斜面者, 於相對於上述主平面及上述第1端面垂直之剖面,以連結上述倒角面與上述主平面交叉之第1交叉點、和上述倒角面與上述傾斜面交叉之第2交叉點的線段相對於上述第1端面以傾斜角度θ1傾斜之方式,具備上述倒角面,連結上述第2交叉點和上述傾斜面與上述第1端面交叉之第3交叉點的線段相對於上述第1端面之傾斜角度θ2小於上述傾斜角度θ1且滿足0<tanθ2≦0.4。
  6. 如請求項5之玻璃板,其中上述第1端面及上述傾斜面之表面粗糙度Ra為0.1μm以下。
  7. 如請求項5或6之玻璃板,其中上述玻璃板於50mm長度下之波長400~700nm下之平均內部透過率為90%以上。
  8.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玻璃板,其中將沿上述第1端面延長之第1延長線與自上述第2交叉點與上述主平面平行地延長之第2延長線交叉之點設為第4交叉點,上述第3交叉點至上述第4交叉點之長度W為0.05~0.4mm,上述第2交叉點至上述第4交叉點之長度D為0.005~0.05mm。
  9. 如請求項5至8中任一項之玻璃板,其中上述倒角面之表面粗糙度Ra大於上述傾斜面之表面粗糙度Ra。
  10. 如請求項5至9中任一項之玻璃板,其具有相對於上述主平面垂直且與上述第1端面不同之第2端面,且上述第2端面之表面粗糙度Ra大於上述第1端面之表面粗糙度Ra。
  11. 如請求項5至10中任一項之玻璃板,其用作面狀發光裝置之導光板。
TW105123789A 2015-07-28 2016-07-27 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TW2017119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8562A JP2018145015A (ja) 2015-07-28 2015-07-28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977A true TW201711977A (zh) 2017-04-01

Family

ID=5788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3789A TW201711977A (zh) 2015-07-28 2016-07-27 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145015A (zh)
CN (1) CN206692565U (zh)
TW (1) TW201711977A (zh)
WO (1) WO20170184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53470A1 (en) * 2018-06-26 2021-08-1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late gla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4115B2 (ja) * 2003-03-26 2007-06-20 Hoya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用基板、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フォトマスク
JP2008003208A (ja) * 2006-06-21 2008-01-10 Ulvac Seimaku Kk フォトマスクブランクス
JP4863168B2 (ja) * 2007-04-17 2012-01-25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27176A (ja) * 2010-07-22 2012-02-09 Tosoh Corp フォトマスク用基板
JP2012111661A (ja) * 2010-11-24 2012-06-14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53470A1 (en) * 2018-06-26 2021-08-1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late glass
US11932572B2 (en) * 2018-06-26 2024-03-1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late gla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45015A (ja) 2018-09-20
WO2017018420A1 (ja) 2017-02-02
CN206692565U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2616B2 (en) Glass plate, light guide plate unit, plana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7266584B2 (ja) 2dローカルディミングを備えた直接発光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6319534B1 (ja) 面状発光装置
JP6260741B2 (ja) ガラス板
TW201730124A (zh) 高透光玻璃
WO2015178254A1 (ja) 導光板用のガラス板
TW201634274A (zh) 玻璃構件及玻璃
JP6249142B2 (ja) ガラス板
TW201711977A (zh) 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TW201713974A (zh) 玻璃板
WO2018123896A1 (ja) ガラス導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145016A (ja) ガラス板
WO2016031828A1 (ja) ガラス板
JP2018181619A (ja) ガラス導光板
JP2016076478A (ja) 導光板用のガラス板
JP2019067648A (ja) 光学部材、面状発光装置
JP2022534026A (ja) マイナスの色ずれを有するガラス及び導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