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7287A - 接觸器、及其調整方法與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觸器、及其調整方法與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7287A
TW201707287A TW105116362A TW105116362A TW201707287A TW 201707287 A TW201707287 A TW 201707287A TW 105116362 A TW105116362 A TW 105116362A TW 105116362 A TW105116362 A TW 105116362A TW 201707287 A TW201707287 A TW 2017072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bending
wall portion
protruding
front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6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1634B (zh
Inventor
Koji Takagi
Original Assignee
Tp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s Corp filed Critical Tp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07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7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6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接觸器,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容易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來製造。接觸器包括:殼體部,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而形成;延伸部,一端連接於所述殼體部,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部及朝前方對所述突出部施力的板彈簧部;以及支持片,以在前端部分克服所述施力來支持所述延伸部的方式,且以朝後方傾斜的方式,將所述殼體部的規定部位彎折而形成,將與所述突出部接觸的連接對象電性連接至被連接對象。

Description

接觸器、及其調節方法與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於連接對象與被連接對象的電性連接的接觸器(contact)、及其調節方法與製造方法。
在行動電話等各種電氣機器(electrical machine)中,配置有確保該機器的功能所需的各種零件。而且,為了將該些零件彼此(接觸對象與被接觸對象)電性連接,有時會利用接觸器。作為接觸器的一種,例如可列舉下述類型:設有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而形成的殼體(housing),藉由殼體內的板彈簧來朝突出方向對突出部施力的類型(以下,為方便起見而稱作「附殼體的板彈簧型」)。
根據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連接對象將按壓突出部,從而既可藉由彈簧的彈性力來獲得適度的接觸負荷,又可使連接對象與突出部接觸。而且,由於殼體會保護彈簧,因此容易製成安全性亦優異的接觸器。
作為以往的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例如可列舉專利文獻1或專利文獻2所揭示者。專利文獻1所揭示者是藉由對一系列的導電構件(金屬構件)1進行彎折加工而形成,且圓弧狀的突出部32從箱狀的殼體(由側方部20等所形成)可後退地突出。該突出部32起到與所述連接對象接觸的突出部的作用。
專利文獻2所揭示者是從殼體12突出地設置接觸部14(突出部),藉由殼體12內的彈簧部16(板彈簧)朝突出方向對接觸部14施力。進而,接觸部14中,形成於其兩側部的卡止部(36、38)抵接於形成在殼體12的側壁的切口部32的上緣,以避免進一步朝突出方向跳起。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16851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5-4622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此外,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形成為,在初始狀態(連接對象等按壓突出部之前的狀態)下,突出部突出。以下,將此時的突出部的突出量設為「初始突出量」。而且,為了使初始狀態下的突出部的位置穩定等,殼體的一部分以克服施力來支持板彈簧的方式而形成。以下,將此時該殼體的一部分從板彈簧受到的負荷設為「初始負荷」。
作為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的製品規格之一,亦有時要決定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的容許範圍(或者規格值等)。此時,對於作為製品的接觸器,必須將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控制在該容許範圍內。而且,該容許範圍有時根據接觸器的製品規格或用途、連接對象的配置程序、或者用戶的要求等而不同。
為了分別供給該容許範圍不同的製品,必須藉由某些對策來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以控制在各自的容許範圍內。作為對策之一,考慮對應於每種製品規格來分別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接觸器的材料)。例如在專利文獻2所揭示者的情況下,作為圖4(a)所示的板材,只要準備使切口部32或者卡止部(36、38)的位置、形狀或尺寸等與每種製品規格一致的多種板材,並根據所要求的製品規格來選擇適當的板材即可。
然而,此種對策中,在製品規格的變化(variation)相對較多的情況下,就製造成本或管理負擔等的觀點而言,分別準備與各變化一致的板材的做法不能謂之為佳。而且,在必須於短交貨期內完成新規格製品的情況下,需要與該規格一致的板材的準備期間,相應地,適當的應對變難。
本發明有鑒於所述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儘管為附殼體的板彈簧型,但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而容易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來製造的接觸器、及接觸器的調節方法與製造方法。 [解決課題之手段]
(1)本發明的接觸器採用下述結構,其包括:殼體部,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而形成;延伸部,一端連接於所述殼體部,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部及朝前方對所述突出部施力的板彈簧部;以及支持片,以在支持片的前端部分克服所述施力來支持所述延伸部的方式,且以所述前端部分側朝後方傾斜的方式,將所述殼體部的規定部位彎折而形成,將與所述突出部接觸的連接對象電性連接至被連接對象。
根據本結構,儘管為附殼體的板彈簧型,但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而容易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來製造。另外,此處的「前(方)」不過是用於簡潔地表示所述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的方便表達。
(2)所述結構中,亦可採用下述結構,即,所述殼體部具有前表面朝向前方的前壁部,所述延伸部中,在至少一部分沿著所述前壁部的後表面而朝規定方向延伸的所述板彈簧部,在較所述前壁部朝所述規定方向前進的位置,連接有較所述前表面而朝前方突出的所述突出部,所述支持片是以所述前壁部的面向所述突出部的邊緣成為所述前端部分的方式,將所述前壁部的規定部位彎折而形成。
根據本結構,前壁部保護板彈簧部不受來自前方的物體碰撞等影響,並且亦可用作吸附接觸器來移動時的吸附面等。而且,可在極靠近突出部的位置支持板彈簧部,從而容易使突出部的位置穩定。
(3)而且,作為所述結構,更具體而言,亦可採用下述結構,即,所述彎折所形成的線相對於所述邊緣延伸的方向為平行,且相對於所述規定方向為正交。根據本結構,無論彎折深度如何,所述前端部分均可穩定地支持延伸部。
(4)而且,作為所述結構,更具體而言,亦可採用下述結構,即,所述支持片是藉由所述前壁部的切割彎曲加工而形成。根據本結構,在彎折的根部附近,支持片的側部容易與前壁部接觸,兩者間容易產生摩擦,相應地,可抑制支持片受板彈簧部按壓而移動。
(5)而且,作為所述結構,更具體而言,亦可採用下述結構,即,所述殼體部及所述帶狀部是藉由一片金屬板材的彎曲加工而一體地形成,所述殼體部是以具有外表面朝向後方的後壁部的方式而形成,所述板彈簧部是以從連接於所述後壁部的一端朝向前方蜿蜒的方式而延伸。
(6)而且,作為所述結構,更具體而言,亦可採用下述結構,即,所述突出部的初始突出量或所述支持部從所述板彈簧部受到的初始負荷藉由所述彎折的深度而調節。根據本結構,可獲得適當的初始突出量或初始負荷的接觸器。
(7)而且,本發明的接觸器採用下述結構,其包括:殼體部,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而至少形成筒狀的側壁;以及延伸部,延伸部的一端連接於所述殼體部,在所述殼體部內沿筒方向延伸,並藉由彈性力來使形成於自由端側的接觸部較位於所述殼體部前側的所述側壁(以下稱作前壁部)而突出至前方,所述接觸器中,在所述前壁部的一部分,形成一調整片,所述調整片抵接於所述延伸部來調整所述接觸部的突出量,且可相對於所述前壁部而相對彎折。
根據本結構,無須使殼體外廓發生變形便可調整突出量,既可維持規定的外廓形狀,又可使突出部的突出量帶有變化,因此可製成對應於多用途的通用性高的接觸器。而且,前壁部與突出部處於同方向,平面上的面積亦可變大,因而無論突出部的突出量如何,該平面的形狀、位置皆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可使移動該接觸器時的真空吸引吸附部分等具備搬送部的作用,甚而亦大大有助於製造的簡便化、操作的簡化。
(8)而且,本發明的接觸器的調節方法是設為下述方法,即,當製造所述結構的接觸器時,藉由所述彎折的深度來調節所述突出部的初始突出量、或所述支持部從所述延伸部受到的初始負荷。根據本方法,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對於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容易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
(9)而且,本發明的接觸器的製造方法是設為下述方法,即,其是製造所述結構的接觸器的方法,其包括:預先決定所述彎折的深度的設定值,基於所述設定值來形成所述接觸器的步驟;對於形成的所述接觸器,對所述突出部的初始突出量、或所述支持部從所述板彈簧部受到的初始負荷進行測定的步驟;基於所述測定的結果,來修正所述設定值的步驟;以及基於所述已修正的設定值來製造所述接觸器的步驟。根據本方法,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可製造適當的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的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接觸器,儘管為附殼體的板彈簧型,但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而容易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來製造。而且,根據本發明的接觸器的調節方法,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對於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容易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而且,根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而可製造適當的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的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
對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以下一邊參照各圖式一邊進行說明。另外,以下說明中的上下、左右及前後的各方向(彼此正交的方向)如圖1等所示。
[接觸器的整體結構] 圖1是本實施形態的接觸器X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將接觸器X的左半部分切斷去除而表示的立體圖(與圖1同視點的圖)。而且,圖3與圖4分別是從與圖1的情況不同的視點觀察的接觸器X的外觀立體圖。
接觸器X是藉由對一片導電性的板材(例如以不鏽鋼(SUS301等)為材質的金屬板材)進行彎折加工,而一體地形成有殼體部1、板彈簧部2及突出部3的附殼體的板彈簧型接觸器。而且,接觸器X例如是以可搭載至便攜式通信終端等中的方式而極致小型化,各方向的尺寸為1 mm~3 mm左右。
對於接觸器X的各部分結構,一邊參照圖1至圖4的各圖一邊進行說明。殼體部1具有左壁部11、後壁部12、前壁部13、右壁部14、左側下壁部15L及右側下壁部15R,且形成為收容板彈簧部2的大致長方體的框體狀(其中,如各圖所示,各部開口)。
即,從板彈簧部2觀察,左壁部11以成為左側的壁的方式而配置,後壁部12以成為後側的壁的方式而配置,前壁部13以成為前側的壁的方式而配置,右壁部14以成為右側的壁的方式而配置,各下壁部(15L、15R)以成為下側的壁的方式而配置。
後壁部12是從左壁部11後側的邊緣彎折成直角而形成,前壁部13是從左壁部11前側的邊緣彎折成直角而形成,右壁部14是從後壁部12右側的邊緣彎折成直角而形成。而且,左側下壁部15L是從左壁部11下側的邊緣彎折成直角而形成,右側下壁部15R是從右壁部14下側的邊緣彎折成直角而形成。
在前壁部13右側的邊緣設有凸部13b,凸部13b嵌入至右壁部14前側的邊緣所設的凹部14a內。前壁部13右側的邊緣除了熔接等接合方式以外,亦利用該嵌入,藉此被牢固地固定至右壁部14前側的邊緣。而且,左側下壁部15L右側的邊緣與右側下壁部15R左側的邊緣以面對面的方式而靠近。該些下壁部(15L、15R)作為堵塞殼體部1下側的大致前半部分的壁發揮功能。
在後壁部12左右兩端各自的靠上與靠下的各位置,設置有以使後壁部12朝左右擴張的方式而伸出的擴張部12a。該些計四個的擴張部12a中,與各自對應的左壁部11或右壁部14的切口部Sp相當的部分作為後壁部12的一部分而殘留。即,接觸器X形成前的板材是沿著切口部Sp的邊緣而設有切口,即使在後壁部12與左壁部11及右壁部14之間進行彎折加工,擴張部12a亦不會彎折而作為後壁部12的一部分殘留。擴張部12a起到下述作用,即,對用於與被連接對象的黏著固定的後壁部12的面積進行擴張,使該黏著固定更容易進行。
在前壁部13下側的邊緣與各下壁部(15L、15R)前側的邊緣之間,形成有朝前方開口的開口部17。開口部17成為由前壁部13下側的邊緣(左右延伸)、左壁部11前側的邊緣(上下延伸)、各下壁部(15L、15R)前側的邊緣(左右延伸)與右壁部14前側的邊緣(上下延伸)所圍成的矩形形狀的區域。可見前壁部13的表面與開口部17位於大致同一平面上。
在前壁部13的靠下側的部位,使前壁部13的一部分朝向後方彎折而形成有支持片18。對於支持片18的結構或作用等,另行詳細說明。
從後壁部12的下端起,帶狀(寬度方向與左右方向一致)的部分如圖2所示以在各部位彎曲的形態而延伸。在該部分,從靠近後端部12的一側開始依序形成有板彈簧部2與突出部3。
板彈簧部2是以從連接於後壁部12的一端朝向前方蜿蜒的方式而延伸。即,板彈簧部2是以從後壁部12的下端延伸,且在殼體部1的內側沿寬度方向觀察時蜿蜒的方式而形成。若更具體地說明,則板彈簧部2是從後壁部12的下端開始依序連接下側轉彎(turn)部21、後側直進部22、上側轉彎部23、前側直進部24而形成。
下側轉彎部21是以沿寬度方向觀察時,從後壁部12的下端起靠前地描繪大致半圓而呈U型彎的方式彎曲的部分。後側直進部22是沿寬度方向觀察時,從下側轉彎部21的端部朝向上方直進的部分。上側轉彎部23是以沿寬度方向觀察時,從後側直進部22的端部靠前地描繪大致半圓而呈U型彎的方式彎曲的部分。前側直進部24是沿寬度方向觀察時,從上側轉彎部23的端部朝向下方直進的部分。
前側直進部24是配置在前壁部13的正後方。並且,在前側直進部24的下方,如圖2所示,依序一體地形成有沿寬度方向觀察時朝向前方延伸的部分、在靠下以描繪大致半圓的方式呈U型彎的部分、及朝向稍後方延伸的部分。如此,朝向前方突出的部分成為突出部3。突出部3成為沿寬度方向(左右方向)觀察時朝前側為凸的大致U字狀,位於最前的部分(前側前端)是預定要與連接對象接觸的部分。另外,將突出部3較開口部17朝向前方突出的量(從殼體部1突出的量)設為突出部3的突出量。
另外,從後側直進部22直至前側直進部24為止的部分形成沿左右方向(寬度方向)觀察時呈大致U字狀的U字狀部。該U字狀部是前側直進部24與在其後側平行的後側直進部22以上側的端部彼此相連而成為大致U字狀。板彈簧部2成為包含此種U字狀部的蜿蜒的形狀,因此與例如設為懸臂梁等形狀的情況相比,具有穩定的彈性,可擴大發揮適當接觸力的突出部3的移動範圍(工作區域(working area))。
如上所述,板彈簧部2在一端連接有殼體部1(更詳細而言為後壁部12),在另一端連接有突出部3。突出部3中,靠前側的部分從開口部17朝向前方突出,在初始狀態(是指突出部3未被按向後方的狀態,以下同樣)下,其突出量達到最大。當突出部3的前側前端由連接對象等按向後方時,突出部3相應地朝向殼體部1的內側移動。並且,板彈簧部2被設置在殼體部1的內側,作為朝向前方對突出部3施力的板彈簧發揮功能。
另外,在初始狀態下,前側直進部24藉由該板彈簧的作用而朝前方按壓支持片18。換言之,支持片18在初始狀態下,克服施力來支持前側直進部24。當從該狀態開始,藉由連接對象等來將突出部3的前側前端按向後方時,與此相應地,板彈簧部2發生撓曲,而突出部3朝殼體部1內後退。板彈簧部2以朝前方對突出部3施力的方式發揮作用,該施力的力對應於板彈簧部2的撓曲量(換言之,突出部3朝向後方的移動量)而增大。
而且,殼體部1起到下述作用,即,收容板彈簧部2,保護其不受來自外部的物體碰撞或異物附著等影響。板彈簧部2的下端(下側轉彎部21)不會突出至殼體部1下側的開口部端面更外側,從而可有效保護其不受物體碰撞等影響。板彈簧部2的上端(上側轉彎部23)不會突出至殼體部1上側的開口部端面更外側,從而可有效保護其不受物體碰撞等影響。為了使該保護更充分,殼體部1亦可在其下側的後部分及上側(或者該些中的其中一者)形成壁部。
而且,在板彈簧部2與左壁部11之間以及板彈簧部2與右壁部14之間,確保有適度的間隙,以免板彈簧部2擦到左壁部11或右壁部14而阻礙移動。接觸器X具有以上說明的結構,作為用於將與前端接觸部31接觸的連接對象電性連接於被連接對象的零件而發揮功能。
[接觸器的使用形態] 接下來,對接觸器X的使用形態進行說明。接觸器X例如被設置於便攜式通信機器等電氣機器內,發揮將電路基板等零件彼此電性連接的作用。圖5(a)、圖5(b)表示使用接觸器X以將連接對象Ob1(連接的其中一個零件)電性連接於被連接對象Ob2(連接的另一個零件)的情況的一例。另外,圖6(a)、圖6(b)是從另一視點(左方視點)觀察圖5(a)、圖5(b)所示的情況者。
接觸器X中,殼體部1的後壁部12的後表面成為安裝面,如圖5(a)所示,該面被黏著固定至被連接對象Ob2。在該黏著固定時,例如可利用焊接等。藉此,殼體部1被電性連接至被連接對象Ob2。另外,前壁部13的前表面成為平坦(flat)的吸附面(由規定的作業用裝置所吸附的面),接觸器X藉由該裝置搬送並定位至被連接對象Ob2,並如上所述般受到黏著固定。
在從圖5(a)所示的狀態將連接對象Ob1電性連接至被連接對象Ob2時,使連接對象Ob1朝向後方移動,並如圖5(b)所示般配置連接對象Ob1。在該已配置的狀態下,如根據圖6(b)可明確般,接觸器X的突出部3的前側前端由連接對象Ob1從前方予以按壓。其結果,與受到按壓相應地,突出部3後退,與此同時,板彈簧部2朝向後方撓曲。
板彈簧部2藉由該彈性力來朝前方對突出部3施力,因此突出部3將以適度的力來按壓連接對象Ob1,從而可獲得突出部3與連接對象Ob1的穩定接觸。接觸器X整體由導電性材質所形成,因此與突出部3接觸的連接對象Ob1電性連接至被連接對象Ob2。
另外,作為配置連接對象Ob1的程序,除了圖5(a)、圖5(b)或圖6(a)、圖6(b)所示的程序以外,可採用例如圖7(a)、圖7(b)、圖7(c)所示的程序。圖7(a)、圖7(b)、圖7(c)所示的程序中,首先如圖7(a)所示,使連接對象Ob1橫向(與前後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動。此時,連接對象Ob1的前後方向位置是較突出部3的前側前端為稍(例如0.05 mm左右)前側。因此,連接對象Ob1將保持勉強與突出部3的前側前端不接觸的程度的距離而橫向移動。
如此般使連接對象Ob1移動至圖7(b)所示的位置為止之後,接下來使連接對象Ob1朝後移動,並如圖7(c)所示般配置連接對象Ob1。藉此,與圖5(b)的情況同樣,可獲得突出部3與連接對象Ob1的穩定接觸,連接對象Ob1被電性連接至被連接對象Ob2。在採用圖7(a)、圖7(b)、圖7(c)所示的程序的情況下,與圖5(a)、圖5(b)或圖6(a)、圖6(b)所示的情況相比,可大幅削減接觸器X前方的為了配置連接對象Ob1所需的空間。
[初始突出量或初始負荷的調節] 本實施形態的接觸器X可藉由支持片18的彎折的深度,來調節初始狀態下的突出部3的突出量、或者在初始狀態下支持片18從前側直進部24受到的負荷。另外,以下的說明中,有時將支持片18的彎折的深度簡稱作「彎折深度」,將初始狀態下的突出部3的突出量稱作「初始突出量」,將在初始狀態下支持片18從前側直進部24受到的負荷稱作「初始負荷」。對於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的調節的原理,以下參照圖8(A)、圖8(B)、圖8(C)來進行說明。
圖8(A)~圖8(C)表示改變彎折深度時的各接觸器X的剖面圖(相當於從左方觀察圖2的圖)。如本圖所示,就彎折深度而言,圖8(A)中的彎折深度d1為最小,且隨著成為圖8(B)中的彎折深度d2、圖8(C)中的彎折深度d3而變大。但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不變的是,支持片18的前端克服施力來支持板彈簧部2(前側直進部24)。另外支持片18的寬度尺寸等是亦考慮前壁部13的板厚或材質等來適當設定,以免被前側直進部24按壓而彎折容易恢復。
彎折深度(本實施形態中,亦可大致視為支持片18的彎折的角度)越大,換言之,前壁部13與支持片18所成的角度越接近直角,則支持片18的前端位置越成為後方。因此,由其支持的前側直進部24的位置被限制為更後方,連接於前側直進部24的突出部3的位置亦被限制為更後方。
並且,突出部3的位置越被限制為更後方,初始突出量越小。圖8(A)、圖8(B)、圖8(C)所示的例子中,圖8(A)中的初始突出量h1為最大,且隨著成為圖8(B)中的初始突出量h2、圖8(C)中的初始突出量h3而變小。
另一方面,若著眼於初始負荷,則在任何情況下,板彈簧部2的特性均共通,因此依照胡克定律(Hooke's law),撓曲量越大,則板彈簧部2的彈性力(朝前方施力的力)越大。若前側直進部24的位置為更後方,則相應地,板彈簧部2的撓曲量亦變得更大,彈性力亦變大。
支持片18承受該彈性力作為初始負荷,因此彎折深度越大,則初始負荷越大。圖8(A)、圖8(B)、圖8(C)所示的例子中,圖8(A)中的初始負荷F1為最小,隨著成為圖8(B)中的初始負荷F2、圖8(C)中的初始負荷F3而變大。如上所述,接觸器X可藉由彎折深度來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另外,對於初始突出量,例如調節為0.6 mm左右的值,對於初始負荷,例如調節為數百mN的值。
彎折深度是在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來形成接觸器X的步驟中,將前壁部13彎折而形成支持片18時,決定為任意值。此處,對於形成支持片18的情況,一邊參照圖9(A)、圖9(B)一邊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圖9(A)是藉由前方視點來示意性地表示對前壁部13進行用於形成支持片18的切割彎曲加工的情況。而且,圖9(B)是表示在圖9(A)中以一點鏈線m所示的部位進行切斷時的剖面圖。對於前壁部13,作為用於形成支持片18的切割彎曲加工,同時進行圖9(A)的左側所示的線L2處的切斷處理與線L1處的彎折處理。
藉此,從線L1直至前壁部13下側的邊緣13a為止的部分朝向後方傾斜。另外,設為支持片18的部分(由各線L2所夾著的部分)是考慮到支持片18可左右地平衡性良好地支持板彈簧部2等,而設定為前壁部13的靠下部分的左右方向中央的固定區域。
進行所述切割彎曲加工的結果為,如圖9(A)、圖9(B)的右側所示,較之原本的狀態朝向後方傾斜的部分形成為支持片18。如根據本圖可明確般,前壁部13下側的邊緣13a的一部分藉由該加工而成為支持片18的前端部分18a。而且,由於進行了切割彎曲加工,因此,在彎折的根部附近,支持片18的左右側部容易與前壁部13接觸,兩者間容易產生摩擦,相應地,可抑制支持片18受板彈簧部2按壓而移動。
但是,作為在前壁部13形成支持片18的形態,例如亦可如圖10所示般採用下述形態,即,預先在前壁部13設置沿著支持片18的左右側部的切口,沿預定彎折的線L1進行通常的彎折處理。此時,可省略線L2處的切斷處理,相應地,用於形成支持片18的步驟自身得以簡化。
另外,在形成支持片18時而進行彎折的線L1相對於前壁部13下側的邊緣13a所延伸的方向(左右方向)而平行。進而,線L1相對於板彈簧部2的前側直進部24所延伸的方向(下方向)而正交。因此,支持片的前端部分18a無論彎折深度如何,均維持朝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狀態,進而,該前端部分18a的延伸方向無論彎折深度如何,均與前側直進部24的寬度方向(左右方向)一致。
藉此,前端部分18a無論彎折深度如何,均沿寬度方向均勻地接觸至前側直進部24並予以支持。其結果,前端部分18a可穩定地支持前側直進部24。
此外,接觸器中的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的規格(容許範圍)例如有時根據接觸器的製品規格或用途、連接對象的配置程序、或者用戶的要求等而不同。根據本實施形態的接觸器X,即使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的規格不同,亦只要以適合於各個規格的方式而藉由彎折深度來調節初始突出量或初始負荷即可。
因此,無須為了與各個規格一致而準備不同種類的板材,藉由對同種板材實施彎曲加工,可製造適合於各個規格的製品。而且,只要改變彎折深度,便可與各規格一致,因此,若使用使彎折深度可變的接觸器X的製造裝置,則只要利用該製造裝置便可分別製造適合於各規格的製品。
另外,例如當對於連接對象Ob1的配置採用圖7(a)、圖7(b)、圖7(c)所示的程序時,重要的是將初始突出量調節至容許範圍內,以免連接對象Ob1從橫向碰撞至突出部3。即使在此種情況下,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可藉由彎折深度來調節初始突出量,因此亦容易進行適當的應對。
而且,初始負荷會對突出部3的位置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因此,尤其在重視此點的情況下,重要的是將初始負荷調節至容許範圍內。若初始負荷過小,則突出部3會因微弱的衝擊等而振動,其位置容易變得不穩定。當暫時使用接觸器X來使突出部3大幅後退時,板彈簧部2的變形會超過彈性變形而達到塑性變形,即使去除接觸對象Ob1,板彈簧部2亦仍保持延伸(應力-形變關係產生遲滯(hysteresis)),因此,有時無法獲得適當的初始負荷。
為了防止此種現象,重要的是預先將初始負荷調高,以使得即便板彈簧部2延伸後,初始負荷亦控制在容許範圍內。即使在此種情況下,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可藉由彎折深度來調節初始負荷,因此亦容易進行適當的應對。
[進行適當調節的接觸器的製造方法]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改變支持片18的彎折深度,可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另外,以下的說明中,有時將初始突出量與初始負荷中的任意一者稱作「調節對象」。對於適當進行調節對象的調節的接觸器X的製造方法,以下一邊參照圖11所示的流程圖一邊進行說明。
首先,基於調節對象的目標值Va(通常,相當於容許範圍的大致中央值),來決定彎折深度的設定值Vb(彎折加工時的目標值)(步驟S1)。即,藉由計算或至此為止的經驗等,來預測將彎折深度設為何種程度的值才可使調節對象成為目標值Va。因此,對於該預測的值,首先決定為設定值Vb。
接下來,基於當前的設定值Vb(即,將彎折深度的目標設為設定值Vb),來製造規定數的接觸器X(步驟S2)。然後,對於該製造的接觸器X,對調節對象進行測定(步驟S3)。在調節對象為「初始突出量」的情況下,例如對從前壁部13表面直至突出部3的前側前端為止的距離進行測定,在調節對象為「初始負荷」的情況下,例如對從前方按壓而使突出部3移動所需的力進行測定。
若如此般獲得的測定值處於容許範圍內(步驟S4的是(Yes)),則當前的設定值Vb無問題,因此,以後基於該當前的設定值Vb來製造接觸器X(步驟S5)。另一方面,若測定值處於容許範圍外(步驟S4的否(No)),則以測定值接近目標值Va的方式來修正設定值Vb(步驟S6)。
具體而言,在調節對象為「初始突出量」的情況下,若測定值超過容許範圍,則為了消除此問題,只要加大彎折深度即可,因此上調設定值Vb。相反,若測定值低於容許範圍,則為了消除此問題,只要減小彎折深度即可,因此下調設定值Vb。
而且,在調節對象為「初始負荷」的情況下,若測定值超過容許範圍,則為了消除此問題,只要減小彎折深度即可,因此下調設定值Vb。相反,若測定值低於容許範圍,則為了消除此問題,只要加大彎折深度即可,因此上調設定值Vb。
對設定值Vb進行修正後,將該已修正的設定值Vb視為當前的設定值Vb,並反覆進行步驟S2以後的步驟。如此,本製造方法中,進行下述步驟:預先決定彎折深度的設定值Vb,並基於設定值Vb來形成接觸器X;對於該形成的接觸器來測定調節對象;基於所述測定結果來修正設定值Vb;以及基於已修正的設定值Vb來製造接觸器X(但是,在測定結果一開始便無問題的情況下,不需要修正)。本製造方法中,應用反饋(feedback)的方法來修正設定值Vb,直至調節對象的測定值控制在容許範圍內為止。其結果,可製造調節對象已控制在容許範圍內的接觸器X。
[總括] 如以上所說明般,本實施形態的接觸器X包括:殼體部1,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而形成;延伸部(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部3、及朝前方對突出部3施力的板彈簧部2的部分),一端連接於殼體部1;以及支持片18,以在前端部分18a克服所述施力來支持該延伸部的方式,且以朝向後方傾斜的方式,將殼體部1的規定部位彎折而形成,將與突出部3接觸的連接對象Ob1電性連接至被連接對象Ob2。
因此,接觸器X儘管為附殼體的板彈簧型,但無須準備形狀等不同的板材,而容易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來製造。即,對於接觸器X,即便使用相同的板材,只要改變支持片18的彎折深度,便可調節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來製造接觸器X。
其結果,即使在與初始突出量或者初始負荷相關的製品規格的變化相對較多的情況下,亦無須另行準備與各變化一致的板材,從而在製造成本或管理負擔等方面有利。而且,即使在必須於短交貨期內完成新規格製品的情況下,亦不需要與該規格一致的板材的準備期間,藉由改變支持片18的彎折深度便可應對,因此有利。
而且,在接觸器X中,殼體部1具有前表面朝向前方的前壁部13,所述延伸部中,在至少一部分沿著前壁部13的後表面而朝下方向延伸的板彈簧部2,在較前壁部13朝下方向前進的位置,連接有較所述前表面而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部3。並且,支持片18是以前壁部13的面向突出部3的邊緣13a成為前端部分18a的方式,將前壁部13的線L1彎折而形成。
如此,接觸器X具有前壁部13,該前壁部13保護板彈簧部2不受來自前方的物體碰撞等影響,並且亦可用作吸附接觸器X來移動時的吸附面。並且,本實施形態中,將該前壁部13的一部分彎折而形成支持片18,前壁部13更有效地得到活用。尤其,前壁部13的面向突出部3的邊緣13a成為支持片的前端部分18,因此可在極靠近突出部3的位置支持板彈簧部2,從而容易使突出部3的位置穩定。
但是,對於設置支持片的位置或支持片的形狀等,亦可採用本實施形態以外的形態。例如,亦可使前壁部13右側的邊緣附近朝向後方彎折,由該部分取代支持片18。而且,例如亦可使左壁部11或右壁部14前側的邊緣附近以超過90度的方式朝向殼體部1內彎折,由該部分取代支持片18。此時,即使省略前壁部13的形成,亦可設置支持片。
而且,亦可在突出部3下側(未連接板彈簧部2的一側)的端部,預先設置朝向下方伸出的伸出部分,由支持片來支持該伸出部分。此時,只要使左壁部11、右壁部14或下壁部(15L、15R)前側的邊緣附近以超過90度的方式朝向殼體部1內彎折,使該部分成為支持片即可。
另外,以往的接觸器中,作為針對突出部的負荷片,有時利用形成殼體的外廓的一部分,但若為該結構,則在進行突出部的調整時,存在殼體的外廓形狀會發生變形的問題。針對於此,根據本實施形態,亦能提供既可維持殼體的外廓形狀,又可調整突出部的突出量的接觸器、及其調節方法與製造方法。
即,接觸器X包括:殼體部1,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而至少形成筒狀的側壁;以及延伸部,一端連接於殼體部1,在殼體部1內沿筒方向延伸,並藉由彈性力來使形成於自由端側的接觸部較位於殼體部1前側的所述側壁(前壁部13)而突出至前方,在前壁部13的一部分,形成一調整片(支持片18),該調整片(支持片18)抵接於所述延伸部來調整所述接觸部的突出量,且可相對於前壁部13而相對地彎折。
因此,無須使殼體外廓發生變形便可調整突出量,既可維持規定的外廓形狀,又可使突出部的突出量帶有變化,因此可製成對應於多用途的通用性高的接觸器。而且,前壁部13與突出部3處於同方向,平面上的面積亦可變大,且無論突出部3的突出量如何,該平面的形狀、位置皆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可使移動該接觸器時的真空吸引吸附部分等具備搬送部的作用,甚而亦大大有助於製造的簡便化、操作的簡化。
本發明的結構除了所述實施形態以外,亦可在不脫離發明主旨的範圍內添加各種變更。即,所述實施形態在所有方面僅為例示,不應認為是進行限制者。應理解為,本發明的技術範圍是由申請專利範圍而非所述實施形態的說明所示,包含屬於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的含義及範圍內的所有變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例如可利用於便攜式通信機器等中所設的接觸器。
1‧‧‧殼體部
2‧‧‧板彈簧部
3‧‧‧突出部
11‧‧‧左壁部
12‧‧‧後壁部
12a‧‧‧擴張部
13‧‧‧前壁部
13a‧‧‧前壁部的邊緣
13b‧‧‧凸部
14‧‧‧右壁部
14a‧‧‧凹部
15L‧‧‧左側下壁部
15R‧‧‧右側下壁部
17‧‧‧開口部
18‧‧‧支持片
18a‧‧‧支持片的前端部分
21‧‧‧下側轉彎部
22‧‧‧後側直進部
23‧‧‧上側轉彎部
24‧‧‧前側直進部
d1、d2、d3‧‧‧彎折深度
F1、F2、F3‧‧‧初始負荷
h1、h2、h3‧‧‧初始突出量
L1、L2‧‧‧線
Ob1‧‧‧連接對象
Ob2‧‧‧被連接對象
S1~S6‧‧‧步驟
Sp‧‧‧切口部
X‧‧‧接觸器
圖1是本實施形態的接觸器X的外觀立體圖。 圖2是將接觸器X的左半部分省略而表示的立體圖。 圖3是從接觸器X的另一角度觀察的外觀立體圖。 圖4是從接觸器X的又一角度觀察的外觀立體圖。 圖5(a)、圖5(b)是使用接觸器X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6(a)、圖6(b)是從另一視點觀察圖5(a)、圖5(b)所示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7(a)、圖7(b)、圖7(c)是使用接觸器X的情況的另一說明圖。 圖8(A)、圖8(B)、圖8(C)是改變彎折深度時的各接觸器X的說明圖。 圖9(A)、圖9(B)是形成支持片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10是形成支持片的情況的另一說明圖。 圖11是與接觸器X的製造方法相關的流程圖。
1‧‧‧殼體部
2‧‧‧板彈簧部
3‧‧‧突出部
13‧‧‧前壁部
18‧‧‧支持片
24‧‧‧前側直進部
d1、d2、d3‧‧‧彎折深度
F1、F2、F3‧‧‧初始負荷
h1、h2、h3‧‧‧初始突出量

Claims (9)

  1. 一種接觸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殼體部,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而形成; 延伸部,一端連接於所述殼體部,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突出部及朝前方對所述突出部施力的板彈簧部;以及 支持片,以在所述支持片的前端部分克服所述施力來支持所述延伸部的方式,且以所述前端部分側朝後方傾斜的方式,將所述殼體部的規定部位彎折而形成, 將與所述突出部接觸的連接對象電性連接至被連接對象。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接觸器,其中 所述殼體部具有前壁部,所述前壁部的前表面朝向前方, 所述延伸部中,在至少一部分沿著所述前壁部的後表面而朝規定方向延伸的所述板彈簧部,在較所述前壁部朝所述規定方向前進的位置,連接有較所述前表面而朝前方突出的所述突出部, 所述支持片是以所述前壁部的面向所述突出部的邊緣成為所述前端部分的方式,將所述前壁部的規定部位彎折而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接觸器,其中 所述彎折所形成的線相對於所述邊緣延伸的方向為平行,且相對於所述規定方向為正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接觸器,其中 所述支持片是藉由所述前壁部的切割彎曲加工而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接觸器,其中 所述殼體部及所述延伸部是藉由一片金屬板材的彎曲加工而一體地形成, 所述殼體部是以具有外表面朝向後方的後壁部的方式而形成, 所述板彈簧部是以從連接於所述後壁部的一端朝向前方蜿蜒的方式而延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接觸器,其中 所述突出部的初始突出量或所述支持部從所述板彈簧部受到的初始負荷藉由所述彎折的深度而調節。
  7. 一種接觸器,包括: 殼體部,藉由板材的彎曲加工而至少形成筒狀的側壁;以及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連接於所述殼體部,在所述殼體部內沿筒方向延伸,並藉由彈性力來使形成於自由端側的接觸部較位於所述殼體部前側的所述側壁(以下稱作前壁部)而突出至前方,所述接觸器的特徵在於, 在所述前壁部的一部分,形成一調整片,所述調整片抵接於所述延伸部來調整所述接觸部的突出量,且可相對於所述前壁部而相對彎折。
  8. 一種接觸器的調節方法,其特徵在於, 當製造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接觸器時, 藉由所述彎折的深度來調節所述突出部的初始突出量、或所述支持部從所述延伸部受到的初始負荷。
  9. 一種接觸器的製造方法,為製造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接觸器的方法,所述接觸器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包括: 預先決定所述彎折的深度的設定值,基於所述設定值來形成所述接觸器的步驟; 對於形成的所述接觸器,對所述突出部的初始突出量、或所述支持部從所述延伸部受到的初始負荷進行測定的步驟; 基於所述測定的結果,來修正所述設定值的步驟;以及 基於所述已修正的設定值來製造所述接觸器的步驟。
TW105116362A 2015-05-29 2016-05-26 接觸器、及其調節方法與製造方法 TWI611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9340 2015-05-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7287A true TW201707287A (zh) 2017-02-16
TWI611634B TWI611634B (zh) 2018-01-11

Family

ID=5744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6362A TWI611634B (zh) 2015-05-29 2016-05-26 接觸器、及其調節方法與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82143B2 (zh)
CN (1) CN107636908B (zh)
TW (1) TWI611634B (zh)
WO (1) WO20161947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5738B2 (ja) * 2018-01-16 2021-12-22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
CN110890656B (zh) * 2018-09-06 2022-06-14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8507B2 (ja) * 2001-11-30 2004-09-22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部材
JP2004265598A (ja) * 2002-12-16 2004-09-24 Iriso Denshi Kogyo Kk コネクタ
JP4170278B2 (ja) * 2004-03-19 2008-10-2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2010153260A (ja) * 2008-12-25 2010-07-0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
WO2014084293A1 (ja) * 2012-11-30 2014-06-05 宏致日本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89595B2 (ja) * 2013-08-27 2018-09-12 株式会社ティー・ピー・エス 電気接触子
JP6108462B2 (ja) * 2013-10-18 2017-04-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6908B (zh) 2019-09-24
JP6482143B2 (ja) 2019-03-13
TWI611634B (zh) 2018-01-11
WO2016194724A1 (ja) 2016-12-08
JPWO2016194724A1 (ja) 2018-03-01
CN107636908A (zh) 2018-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0571B2 (ja) 端子金具
JP5803798B2 (ja) 端子金具
KR101700058B1 (ko) 암형 단자
JP6080821B2 (ja) 端子
TWI611634B (zh) 接觸器、及其調節方法與製造方法
US9583869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US10290965B1 (en) Self-gapping electrical-terminal
KR20070121535A (ko) 암형 단자 피팅
JP6909414B2 (ja) 端子
JP5922295B1 (ja) 接触端子およびこの接触端子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US10270197B2 (en) Female terminal having a resiliently displaceable contact piece folded rearward from a front end of a step
JP2014232701A (ja) 雌端子金具
JP7093624B2 (ja) コンタクト
JP6405235B2 (ja) 雌型電気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2018107152A (ja) 導電性エレメント、導電性エレメント用の板状部材及び導電性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US20160294100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JP6088847B2 (ja) タブ付き円筒形電池のタブ折り曲げ治具およびタブ付き円筒形電池のタブの折り曲げ加工方法
JP5488844B2 (ja) 圧接型コネクタ
JP5729234B2 (ja) 端子金具
KR102386912B1 (ko) 터미널
JP7304838B2 (ja) コンタクト
KR20180114416A (ko) 클립 커넥터
JP6829082B2 (ja) 圧接コネクタ
JP6299649B2 (ja) コネクタ
JP2004022453A (ja) 端子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