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4106A - 卡用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用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44106A TW201644106A TW104138387A TW104138387A TW201644106A TW 201644106 A TW201644106 A TW 201644106A TW 104138387 A TW104138387 A TW 104138387A TW 104138387 A TW104138387 A TW 104138387A TW 201644106 A TW201644106 A TW 20164410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terminal
- card connector
- arm
- view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當卡模組插入及排出時防止一卡模組鉤掛在端子上的一可靠性高的卡用連接器,所述卡用連接器包括:一基座,具有用於多個端子的一端子保持部,所述多個端子接觸所述卡模組的多個電極墊。各端子具有:一基部,保持於所述端子保持部;以及一懸臂式的臂部,在平面圖中從所述基部相對所述卡的插入方向沿橫向延伸。所述臂部具有:一彎曲部,形狀上設置成具有在側視圖中曲率中心位於上方的一彎曲表面;以及一對斜邊部,在位於自由端的頂部的兩側相對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傾斜。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卡用連接器。
電子設備(諸如行動電話)包括一卡用連接器,所述卡用連接器能夠使用各種類型的卡,諸如使用者識別模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
伴隨電子設備的小型化,卡及卡用連接器也越來越小型化,且卡用連接器上的端子也變得越來越小型化。作為回應,已提案具有三角形狀的端子的卡用連接器,不管三角形狀的端子如何在尺寸上小型化,三角形狀的端子使得彈性位移的量顯著增加(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
圖13是一對視圖,示出現有技術的一卡用連接器。其中,圖13A是一平面圖而圖13B是由圖13A的X-X線作出的一剖視圖。
在圖中,811是由一絕緣樹脂材料製成的卡用連接器的基座。基座811的底壁具有以兩排每排三個設置的總共六個端子851。各端子851具有一等腰三角形的形狀,且包括:一接觸部
851c,位於等腰三角形的頂點;一對臂部851b,對應於一對邊;以及一基部851a,至少一部分埋設並支持於基座811的底壁。
在各端子851中,當在一卡901插入之前從側面觀察時,接觸部851c位於基座811的底壁的上方,而臂部851b沿一傾斜方向從基部851a直線延伸到接觸部851c。值得注意的是,接觸部851c具有向上膨出的一彎曲形狀。
[專利文獻1]特許專利公開號JP2010-161012。
在現有技術的所述卡用連接器中,如圖13A所示,各端子851設置成接觸部851c對應位於腰三角形的頂點且向上面向。換句話說,各端子851面向卡901的插入方向。結果,卡901能順利地插入。然而,當卡901拔出時,卡901的下表面上不可避免存在的凹凸不平的凸部會鉤掛(get caught)接觸部851c,有時會使端子851受損。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卡用連接器的相關的問題,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卡用連接器,其能當一卡模組插入及排出時防止卡模組鉤掛端子。
本發明為一種卡用連接器,所述卡用連接器收容一插入的卡模組,所述卡模組具有位於一個表面上的電極墊。所述卡用連接器包括:一基座,具有用於多個端子的一端子保持部,所述多
個端子接觸所述卡模組的多個電極墊。各端子具有:一基部,保持於所述端子保持部;以及一懸臂式的臂部,在平面圖中從所述基部相對所述卡的插入方向沿橫向延伸。所述臂部具有:一彎曲部,形狀上設置成具有在側視圖中曲率中心位於上方的一彎曲表面;以及一對斜邊部,在位於自由端的頂部的兩側相對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傾斜。
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的卡用連接器中,所述臂部包括:一平板部,連接於所述基部並平行於所述端子保持部的上表面延伸;一頂部,連接於所述彎曲部的前端;以及一前方部,位於所述端子保持部的上表面的上方。
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的卡用連接器中,所述臂部在側視圖中的形狀不包含撓曲點且連接於所述基部的部位直線連接於所述基部。
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的卡用連接器中,所述斜邊部包含位於所述端子保持部的上表面的上方的一部分。
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的卡用連接器中,所述臂部包括沿板厚方向貫通所述臂部的一開口部,且所述開口部具有一菱形形狀,所述菱形形狀具有在平面圖中沿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個軸。
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的卡用連接器中,所述臂部
的除所述開口部外的部分的寬度尺寸從所述臂部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基部逐漸線性增加。
在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的卡用連接器中,所述多個端子以沿所述卡模組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多排佈置,且所述多排中的各端子的頂部在橫向上的位置沿所述卡模組的插入方向不同。
本發明能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卡用連接器,其能當一卡模組插入及排出時防止卡模組鉤掛端子。
1‧‧‧卡用連接器
11‧‧‧基座
11a‧‧‧內壁部
11b‧‧‧底壁部
11c‧‧‧端子保持凹部
11d‧‧‧焊接尾部用開口
11e‧‧‧側壁部
11f‧‧‧前端部
11g‧‧‧第二端子保持凹部
11h‧‧‧第二焊接尾部用開口
11r‧‧‧後端部
12‧‧‧下側殼體
18‧‧‧插入口
21‧‧‧排出槓桿
21a‧‧‧作用點部
21b‧‧‧力點部
21c‧‧‧支點部
22‧‧‧推桿
22a‧‧‧操作部
22b‧‧‧接合部
25‧‧‧保持用彈性元件
25a‧‧‧保持用凸部
51、251‧‧‧端子
51a、251a‧‧‧基部
51b、251b‧‧‧臂部
51b1‧‧‧平板部
51b2、251z‧‧‧彎曲部
51b3‧‧‧前方部
51c、251c‧‧‧頂部
51d、65d‧‧‧尾部
51e、251e‧‧‧斜邊部
51f‧‧‧開口部
51g‧‧‧連結腳部
57‧‧‧可動元件
58‧‧‧固定元件
61‧‧‧殼體
62‧‧‧頂板部
63‧‧‧側板部
65‧‧‧第二端子
65c‧‧‧接觸部
101‧‧‧卡
102‧‧‧卡模組
111b‧‧‧裡面
111f‧‧‧前端
111r‧‧‧後端
111s‧‧‧側端
112‧‧‧側面
161‧‧‧卡用托盤
162‧‧‧後框部
163‧‧‧後板部
163a‧‧‧貫通孔
164‧‧‧側框部
164a‧‧‧簷部
165‧‧‧前框部
166‧‧‧卡收容凹部
168‧‧‧保持用凹部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A至圖1D是一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中的包含一插入的卡用托盤的一卡用連接器,其中圖1A是一俯視圖,圖1B是一側視圖,圖1C是一後視圖,而圖1D是一立體圖。
圖2A至圖2D是一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用連接器,其中圖2A是一俯視圖,圖2B是一側視圖,圖2C是一後視圖,而圖2D是一立體圖。
圖3是卡用托盤和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用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
圖4A至圖4D是一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中的殼
體被移除的卡用連接器,其中圖4A是一俯視圖,圖4B是一立體圖,圖4C是從圖4A中的A-A線作出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視圖,而圖4D是從圖4A中的B-B線作出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視圖。
圖5A至圖5H是一組視圖,用於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與卡用連接器的端子之間的接觸狀態變化,其中圖5A到圖5D為各步驟的側斷面圖,而圖5E至圖5H為從圖5A到圖5D中的C-C線作出的部分放大的剖視圖。
圖6A至圖6F是一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用連接器的一端子的一具體例,其中圖6A是端子的臂部的一立體圖,圖6B是端子的臂部的一俯視圖,圖6C是端子的臂部的一側視圖,圖6D是端子的臂部的一後視圖,圖6E是從C的D-D線作出的一剖視圖,而圖6F是端子的臂部的變形成一平板狀的一俯視圖。
圖7A至圖7F是一組視圖,示出一比較例中的卡用連接器的端子的具體例,其中圖7A是端子的臂部的一立體圖,圖7B是端子的臂部的一俯視圖,圖7C是端子的臂部的一側視圖,圖7D是端子的臂部的一後視圖,圖7E是從圖7C的D-D線作出的一剖視圖,而圖7F是端子的臂部的變形成一平板狀的一俯視圖。
圖8A至圖8D是一組視圖,示出一卡與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端子的具體例之間的接觸狀態,其中圖8A是
一俯視圖,示出當卡未傾斜時接觸端子的頂部;圖8B是從圖8A的E-E線作出的一剖視圖;圖8C是一俯視圖,示出當卡傾斜時接觸端子的頂部;而圖8D是從圖8C的F-F線作出的一剖視圖。
圖9A至圖9D是一組視圖,示出一卡與比較例中的一卡用連接器的端子之間的接觸狀態,其中圖9A是一俯視圖,示出當卡未傾斜時接觸端子的頂部;圖9B是從圖9A的E-E線作出的一剖視圖;圖9C是一俯視圖,示出當卡傾斜時接觸端子的頂部;而圖9D是從圖9C的F-F線作出的一剖視圖。
圖10A及圖10B是一對視圖,示出本發明的一第二實施例中的殼體移除的一卡用連接器,其中圖10A是一俯視圖而圖10B是一立體圖。
圖11是一立體圖,示出一卡用托盤和本發明的一第三實施例中的殼體移除的一卡用連接器。
圖12是一俯視圖,示出本發明的一第三實施例中的殼體移除的卡用連接器。
圖13A及圖13B是一對視圖,示出現有技術的一卡用連接器。其中,圖13A是一俯視圖而圖13B是由圖13A的X-X線作出的一剖視圖。
下面是參照附圖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說明。
圖1A至圖1D是一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中的包含一插入的卡用托盤的一卡用連接器。圖2A至圖2D是一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用連接器。圖3是卡用托盤和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用連接器的一分解立體圖。圖4A至圖4D是一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中的殼體被移除的卡用連接器。在圖1A至圖1D以及圖2A至圖2D中,圖1A、圖2A是一俯視圖,圖1B、圖2B是一側視圖,圖1C、圖2C是一後視圖,而圖1D、圖2D是一立體圖。在圖4中,圖4A是一俯視圖,圖4B是一立體圖,圖4C是從圖4A中的A-A線作出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視圖,而圖4D是從圖4A中的B-B線作出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視圖。
在圖1A至圖1D中,102是插入一卡用連接器1的卡模組,卡用連接器1安裝於一電子設備(未示出)的一基板上。換句話說,卡模組102經由卡用連接器1安裝於電子設備中。電子設備可為任何類型的設備,包括個人電腦、行動電話、智慧手機、通信數據機(communication modem)、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攝影機、音樂播放機、遊戲機或車輛導航系統。
卡模組102可為任何類型的記憶卡,諸如SIM卡、microSIM卡、MMC®卡、SD®(安全數位)卡、miniSD®卡、xD-Picture®卡、Memory Stick®、Memory Stick Duo®、Smart
Media®或Trans-Flash®記憶卡。卡模組也可為一卡適配器(card adapter),卡適配器具有適於插入一卡用連接器1的形狀和尺寸,以收容一記憶卡,諸如用於收容一miniSD®卡的一SD®卡適配器。另外,卡模組可為一卡用托盤,卡用托盤具有適於插入卡用連接器1的形狀和尺寸,以收容一記憶卡。總之,卡模組102可為能插入卡用連接器1並經由卡用連接器1與一電子設備建立一電連接的任何類型的模組。
為了方便起見,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卡模組102為收容並保持一卡101的一卡用托盤161,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卡101為第四形式要素(4th Form Factor,4FF)卡或所謂的nanoSIM卡。依據ETSI TS 102 221 V11.00卡標準,nanoSIM卡具有12.3mm的長度、8.8mm的寬度以及0.67mm的厚度。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所示,卡101具有一大體矩形板狀形狀,該板狀形狀由一前端111f及一後端111r以及將前端111f的兩端和後端111r的兩端連接的一對左右側端111s限定。作為端子元件(未示出)的電極墊以兩排且每排三個沿左右側端111s佈置在表面上。換句話說,兩排電極墊均沿卡101的前後方向延伸。電極墊未設置在與該表面相反側的裡面111b。
在本實施例中,用於解釋卡用連接器1、卡模組102、
卡用托盤161以及卡101的各部分的結構和操作的指示方向(諸如上、下、左、右、前和後)的表述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它們依賴於卡用連接器1、卡模組102、卡用托盤161以及卡101及其構件在圖中所示的方位。當卡用連接器1、卡模組102、卡用托盤161以及卡101及其構件的方位變化時,解釋也對應方位的變化而變化。
卡用托盤161為大體平板狀的元件,包括:一金屬元件,通過衝壓彎折一金屬板一體成形;以及樹脂部,由絕緣樹脂製成並使用一模製成形技術(諸如嵌件成形(insert rmolding)或包覆成形(overmolding))覆蓋所述金屬元件的一部分並與所述金屬元件的所述一部分成為一體。然而,卡用托盤也可完全由金屬或完全由樹脂製成。
卡用托盤161具有:一前框部165和後框部162,沿橫向延伸並限定卡收容凹部166的前和後;以及一對側框部164,沿前後方向延伸,連接後框部162的兩端和前框部165的兩端,並限定卡收容凹部166的左和右。一後板部163一體形成於後框部162的後面。此外,一貫通孔163a形成於後板部163的一端並沿板厚方向貫通後板部163。貫通孔163a為一孔,一輔助元件(諸如一針或桿)插入該孔,以將壓力施加於並操作後面說明的卡用連接器1的推桿22的操作部22a。保持用凹部168形成於各側框部164的外側面,以保持並固定插入卡用連接器1中的卡用托盤161。
卡收容凹部166在平面圖中為從上到下貫通卡用托盤161的一大體矩形空間。當一卡101收容於卡收容凹部166內時,側面112面向前框部165、後框部162及側框部164的內側面,且包含電極墊的表面露出於卡用托盤161的下表面。簷部164a形成於前框部165、後框部162及側框部164的內側面的任意位置,以支撐收容於卡收容凹部166內的卡101的表面。
在前視圖中,左右側框部164在前框部165的兩端從前框部165向下突出。換句話說,當從前方觀察時,卡用托盤161具有一向下面向的冠狀形狀。前框部165的下表面優選位於卡收容凹部166內的卡101的表面(下表面)的上方。這樣,當卡用托盤161插入卡用連接器1時,防止前框部165接觸端子51。
卡用連接器1具有:一基座11,由諸如一合成樹脂的一絕緣材料一體模製成形;以及一殼體61或覆蓋元件,通過衝壓彎折一導電金屬板材一體形成,安裝於基座11的上側。殼體61具有一大體矩形的頂板部62以及立設於頂板部62的側緣的兩個側板部63,且殼體61覆蓋基座11以及插入基座11和卡用連接器1中的卡用托盤161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卡用連接器1具有一大體長方體形狀,且安裝於電子設備中的一基板(諸如一印刷電路基板)的表面上。一卡用托盤161插入後方(圖2A的下方)的插入口18。更具體地,卡用托盤161插入基座11和殼體61之間形成的卡插入空間中。
基座11包括通過衝壓彎折一金屬板材一體形成的多個下側端子51以及一下側殼體12。這個大體平板狀的元件利用一絕緣樹脂採用一模製成形技術(諸如嵌件成形或包覆成形)一體模製成形,絕緣樹脂覆蓋下側端子51和下側殼體12的至少一部分並與下側端子51和下側殼體12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為一體。下側殼體12為加強基座11下側的一框架元件,且與下側端子51一起由同一材料形成。然而,下側殼體12可與下側端子51分離並與下側端子51電絕緣。
基座11還包括:一底壁部11b,用作大體矩形的平板狀的端子保持部;一內壁部11a,比底壁部11b厚,在卡用托盤161的插入方向(前後方向)的前端部11f沿基座11的橫向延伸;以及一對側壁部11e,比底壁部11b厚,在兩側緣沿基座11的插入方向延伸。內壁部11a的下表面及側壁部11e的下表面與底壁部11b的下表面齊平,而內壁部11a的上表面及側壁部11e的上表面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基座11的沿用托盤161的插入方向後方的端部稱為後端部11r。
這裡,底壁部11b包括:端子保持凹部11c,用於保持端子51;以及一焊接尾部用開口11d。端子保持凹部11c和焊接尾部用開口11d為沿板厚方向貫通底壁部11b的開口。存在有一單個焊接尾部用開口11d,且所有的尾部51d(它們為端子51的焊接部)
露出於開口。尾部51d焊接於與基板上的導電跡線連接的連接墊(未示出),以建立一可靠的電連接。多個端子保持凹部11c以沿基座11的前後方向延伸的成排方式形成。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存在有兩排每排三個端子保持凹部11c。換句話說,所述多個端子保持凹部11c和相應端子凹部11c中的端子51以兩排且各排沿基座11的前後方向延伸的方式佈置。
各端子51的基部51a的至少一部分埋設於底壁部11b,尾部51d露出於焊接尾部用開口11d內,而剩餘部分露出於端子保持凹部11c內。在各端子51中,臂部51b的基端連接於基部51a。臂部自身能夠彈性變形,具有一恒定的厚度,並用作一懸臂梁。當在外力未施加的初始狀態下時,臂部51b具有圖4所示的形狀。更具體地,如圖4C所示,臂部51b具有:一平板狀的平板部51b1,形成在與基部51a相同的平面內且平行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延伸;一彎曲部51b2,連接於平板部51b1的前端且在形狀上設置成具有在側視圖中曲率中心位於上方的一彎曲表面;以及一前方部51b3,連接於彎曲部51b2的前端且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前方部51b3可具有一直線狀的形狀或者可具有與彎曲部51b2的彎曲形狀相同的一部分。在初始狀態,臂部51b在側視圖具有不包含一撓曲點但直線連接於基部51a的一形狀。
如圖4A所示,當從上方觀察時,臂部51b具有與棒球
中的本壘板類似的一五角形的形,狀,且位於頂點處的頂部51c面向左右的側壁部11e。各端子51相對卡101或卡用托盤161的插入方向橫向設置,且各臂部51b從基部51a沿基座11的橫向延伸。斜邊部51e在各臂部51b的前端(自由端)的位置處形成在頂部51c的兩側。斜邊部相對臂部51b的通過頂部51c的中心線對稱傾斜。斜邊部51e至少存在於前方部51b3的整個範圍內,不必存在延伸至彎曲部51b2的部分。在平面圖中,頂部51c優選成為一尖狀(point)。然而,頂部51c優選具有一弧形尖(rounded point)。
一開口部51f形成於臂部51b的中央、沿板厚方向貫通臂部51b。在平面圖中,開口部51f具有從臂部51b的前端附近延伸至基部附近的一菱形形狀,且菱形的長軸沿臂部51b的延伸方向延伸。更具體地,開口部51f具有相對臂部51b的中心線的一對稱形狀,且臂部51b的除開口部51f外的部分的寬度尺寸(正交於中心線方向上的尺寸)從臂部51b的前端到基端逐漸線性增加。臂部51b(其具有一恒定的厚度且用作一懸臂梁)在平面圖中具有一等腰三角形的形狀。換句話說,臂部51b近似具有沿中心線在縱向上彎曲應力一致的等強度的梁。
頂部51c用作端子51的接觸部且通過臂部51b的彈性作用被向上偏置,以接觸插入卡用連接器1中的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1上的相應的電極墊。端子51的數量和佈局可以變化,以適應
卡101上的電極墊的數量和佈局。
下側殼體12露出在底壁部11b和左右側壁部11e之間。保持用彈性元件25設置在各側壁部11e內,以保持並固定卡用托盤161。各保持用彈性元件25為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細長的板狀彈性元件,且保持用凸部25a形成在各保持用彈性元件25的中央附近且向基座11的橫向的內側突出。各保持用凸部25a接合卡用托盤161的保持用凹部168,且這將保持且固定插入卡用連接器1中的卡用托盤161。
一推桿22能夠沿前後方向滑動地安裝於兩個側壁部11e中的其中一個的內側。推桿22是作為將插入卡用連接器1內的卡用托盤161排出的托盤排出機構中的托盤排出操作元件。推桿22是一直線棒狀或帶板狀元件,且一彎曲的操作部22a一體連接於後端部。一接合部22b形成於推桿22的前端部,以接合排出槓桿21的力點部21b。排出槓桿21為一槓桿狀元件,設置在內壁部11a的附近,並用作托盤排出機構的托盤排出槓桿。結果,排出槓桿21在支點部21c處樞轉安裝於底壁部11b。相對力點部21b在支點部21c的另一側的端部是作為作用點部21a,作用點部21a接觸插入卡用連接器1中的卡用托盤161的前框部165並將沿排出方向的力施加於卡用托盤161。
基座11包括:檢測開關的一可動元件57以及一固定元
件58,用於檢測是否插入卡用連接器1中的一卡用托盤161已到達一預定位置(當一卡101收容於卡用托盤161內時卡用托盤161由保持用彈性元件25保持且各端子51的頂部51c與卡101上的對應的電極墊接觸的位置)。因為當卡用托盤161未到達預定位置時可動元件57和固定元件58接觸,所以檢測開關導通或啟動。然而,當卡用托盤161達到預定位置時,可動元件57接觸並壓靠卡用托盤161的前框部165,且這使得可動元件57位移並使得可動元件57與固定元件58分離。因為檢測開關不再導通且關閉,所以檢測到卡用托盤161存在於預定位置。
下面是對具有這種結構的卡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說明。首先將說明卡用托盤161插入所進行的操作。
圖5是一組視圖,用於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與卡用連接器的端子之間的接觸狀態變化。其中,圖5A到圖5D為各步驟的側斷面圖,而圖5E至圖5H為從圖5A到圖5D中的C-C線作出的部分放大的剖視圖。
使用者手動地將用作一卡模組102的收容一卡101的一卡用托盤161經由插入口18插入卡用連接器1。這裡,卡用托盤161正確地插入,即上表面向上面向殼體61的頂板部62、下表面向下面向基座11的底壁部11b且前框部165面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收容於卡收容凹部166內的卡101也正確地設置,即裡面111b
向上面向而帶有電極墊的表面向下面向並露出於卡用托盤161的下表面。卡用托盤161能夠插入及排出卡用連接器1,而不管卡用托盤161是否收容一卡101或未收容一卡101。在下面的說明中,卡用托盤161收容一卡101。
當使用者將卡用托盤161進一步向插入口18內插入時,卡用托盤161朝向前端部11f在殼體61和基座11之間形成的卡插入空間內移動並到達預定位置。此時,更具體地,各端子51接觸卡101且逐漸地變形,如圖5A至圖5D所示。在圖5A至圖5D中,在本說明書中為了方便起見,卡用托盤161已省略且僅示出卡101。在圖5A至D中,卡101的插入方向為向右方向。
首先,如圖5A至圖5D所示,卡101的前端111f的下端接觸端子51的臂部51b的一個斜邊部51e(後端部11r側)。如上所述,臂部51b的前方部51b3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且斜邊部51e存在於前方部51b3的整個範圍。結果,插入的卡101的前端111f的下端在下表面沿底壁部11b的上表面行進的過程中一直接觸後端部11r側的斜邊部51e。
接下來,當卡101朝向前端部11f行進時,卡101的前端111f的下端在保持接觸後端部11r側的斜邊部51e的同時行進。換句話說,卡101的前端111f的下端在斜邊部51e上滑動。如圖5B及圖5F所示,臂部51b的前方部51b3進一步被壓下且進一步彈性位
移。
接下來,當卡101更進一步朝向前端部11f行進時,卡101的前端111f的下端沿後端部11r側的斜邊部51e進一步滑動。如圖5C及圖5G所示,臂部51b的前方部51b3進一步被壓下且進一步被彈性位移。
接下來,當卡101更進一步朝向前端部11f行進時,如圖5D及圖5H所示,卡101的前端111f的下端越過頂部51c且頂部51c沿卡101的向下面向的表面滑動。臂部51b的前方部51b3不再向下位移。如圖5D及圖5H所示,甚至當前方部51b3被插入的卡101向下位移時,臂部51b位於底壁部11b的下表面的上方且不突出到下表面的下方。由此,甚至當臂部51b的下表面接觸基板的上表面時也不接觸露出於基板的表面的導電跡線且無短路發生。
最後,當卡用托盤161達到預定位置時,一對左右保持用彈性元件25的保持凸部25a接合卡用托盤161的保持用凹部168。這樣,如圖1所示,卡用托盤161被穩定地保持並鎖定在與預定位置對應的位置且不能向後方位移。當卡用托盤161到達與預定位置對應的位置時,排出槓桿21的作用點部21a壓靠前框部165並與基座11的內壁部11a發生干涉。結果,卡用托盤161不能進一步向前行進。
當卡用托盤161達到預定位置時,檢測開關的可動元件
57移動脫離固定元件58。因為這個動作使得檢測開關關閉,所以檢測到卡用托盤161存在於預定位置。
下面是卡用托盤161排出卡用連接器1的操作的說明。
首先,使用者操作輔助元件(諸如一針或桿),輔助元件從卡用托盤161的後方插入形成於後板部163的一貫通孔163a中,且輔助元件的前端接觸推桿22的操作部22a。當使用者採用輔助元件手動推動推桿22時,排出槓桿21的與推桿22的接合部22b接合的力點部21b被位移。結果,排出槓桿21的作用點部21a推靠前框部165,且將卡用托盤161從預定位置朝向後方位移。因為保持用彈性元件25的保持用凸部25a與卡用托盤161的保持用凸部168脫離接合並解除鎖定,所以推桿22受到經由卡用托盤161和排出槓桿21而主要由保持用彈性元件25的彈性作用引起的阻力。然而,這個阻力不大於使用者的手指所施加的壓力,且桿抵抗這個阻力繼續向前行進。檢測開關開啟,且檢測到卡用托盤161從預定位置後退。
此時,卡用托盤161的後板部163從卡用連接器1的插入口18突出來足夠大。結果,使用者能手動抓住後板部163並將卡用托盤161移出卡用連接器1。
下面是用作卡模組102的收容一卡101的一卡用托盤161以一傾斜姿勢插入卡用連接器1的情況的說明。
圖6A至圖6F是一組視圖,示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用連接器的一端子的一具體例;圖7A至圖7F是一組視圖,示出一比較例中的卡用連接器的端子的具體例;圖8是一組視圖,示出一卡與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端子的具體例之間的接觸狀態;而圖9是一組視圖,示出一卡與比較例中的一卡用連接器的端子之間的接觸狀態。在圖6A至圖6F和圖7A至圖7F中,圖6A及圖7A是端子的臂部的一立體圖,圖6B及圖7B是端子的臂部的一俯視圖,圖6C及圖7C是端子的臂部的一側視圖,圖6D及圖7D是端子的臂部的一後視圖,圖6E及圖7E是從圖6C及圖7C的D-D線作出的一剖視圖,而6F及圖7F是端子的臂部的變形成一平板狀的一俯視圖。在圖8A至圖8D和圖9A至圖9D中,圖8A及圖9A是一俯視圖,示出當卡未傾斜時接觸端子的頂部;圖8B及圖9B是從圖8A及圖9A的E-E線作出的一剖視圖;圖8C及圖9C是一俯視圖,示出當卡傾斜時接觸端子的頂部;而圖8D及圖9D是從圖8C及圖9C的F-F線作出的一剖視圖。
這裡,圖6A至圖6F所示的一端子的具體例與圖7A至圖7F所示的比較例進行比較,以說明本實施例中的端子51的性能。具體例為在本實施例中的端子51的一例,但本實施例中的端子51不限於該具體例。
在本實施例中的端子51的平面圖中,斜邊部51e相對於
臂部51b的中心線正交的方向(由箭頭G表示的卡用托盤161及卡101的插入方向)的傾斜角的大小優選35度以上。然而,在圖6B所示的具體例中,傾斜角的大小為35度。當從臂部51b的中心線的後方觀察端子51時,斜邊部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的大小優選35度以上。然而,在圖6C所示的具體例中,該傾斜角的大小為35度。傾斜角對應於當圖5說明的卡101的前端部111f沿斜邊部51e滑動時斜邊部51e的初始傾斜角。
當從箭頭G表示的插入方向觀察端子51時,頂部51c附近的斜邊部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的大小優選45度以上。然而,在如圖6D所示的具體例中,該傾斜角的大小為45度。當彎曲臂部51b變形成與基部51a處於同一平面的一平板狀時,頂部51c的頂角的大小(一對斜邊部51e形成的夾角)在平面圖中優選90度以上。然而,該頂角在如圖6F所示的具體例中為90度。
作為對比,在比較例的端子251的平面中,斜邊部251e相對箭頭G表示的插入方向的傾斜角的大小為51度,如圖7B所示。當從臂部251的中心線的後方觀察端子251時,斜邊部2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的大小為35度,如圖7C所示。當從箭頭G表示的插入方向觀察端子251時,頂部251c附近的斜邊部2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的大小為30度,如圖7D所示。當彎曲臂部251b變形成與基部251a處於同一平面的一平板狀時,頂部
251c的頂角(由一對斜邊部251e形成的夾角)的大小在平面圖為71度,如圖7F所示。
換句話說,當從圖6D所示的插入方向觀察時,在本實施例的端子51中,斜邊部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更大。然而,如圖6B和圖6F所示,通過減小斜邊部51e的傾斜角並增大頂部51c的頂角,圖6C所示的斜邊部51e的傾斜角(即當卡101的前端部11f沿斜邊部51e滑動時斜邊部51e的初始傾斜角)保持比較小的值。作為對比,在比較例的端子251中,圖7C所示的斜邊部251e的傾斜角(即當卡101的前端部11f沿斜邊部251e滑動時斜邊部251e的初始傾斜角)與本實施例中端子51的傾斜角相同,但是如圖7D所示,當從插入方向觀察時,斜邊部2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更小,而如圖7B和圖7F所示,斜邊部251e的傾斜角更大而頂部51c的頂角更小。
在比較例的端子251中,如圖7E所示,臂部251b的基部251a在彎曲部251z處彎曲並連接於基部251a。當從該側觀察時,臂部251b朝向前端直線延伸。由此,在比較例的端子251中,頂部251c從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突出的量大體等於端子51的頂部51c從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突出的量。然而,臂部251b在臂部251b從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突出的部分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即頂部251c附近的斜邊部251e的傾斜角,如圖7D所示)稍小
於本實施例中的端子51的斜邊部51e的傾斜角。此外,當從該側觀察時,比較例中的端子251的臂部251b的形狀包括用作一撓曲點的一彎曲部251z。
當收容一卡101的一卡用托盤161正確地插入卡用連接器1中時,如圖8A所示,卡101接觸各臂部51b,同時前端111f平行於端子51的臂部51b的中心線。然而,如圖8C所示,卡101和/或卡用托盤161的尺寸誤差以及使用者的不正確的操作可能導致卡101的前端111f相對端子51的臂部51b的中心線傾斜地接觸臂部51b。
因為當從插入方向觀察時在本發明的端子51中斜邊部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大,所以在與圖8D和圖8B的比較中,清楚地看到,當卡101的前端111f沿斜邊部51e滑動時,斜邊部51e的初始傾斜角不增大得太多。由此,當卡101在前端111f在斜邊部51e上滑動的同時行進時,阻力不增大,臂部51b的前方部51b3容易被位移,且卡101能容易地行進。
作為對比,當從插入方向觀察比較例的端子251時,斜邊部2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小。由此,當圖9D和圖9B比較時,能夠看到,隨著卡101的前端111f在斜邊部251e上滑動,斜邊部251e的初始傾斜角逐漸地增加。由此,當卡101在前端111f在斜邊部251e上滑動的同時行進時,阻力增大,臂部251b
的前方部難於被向下位移,且卡101不能容易地行進。
換句話說,當從插入方向觀察本實施例中的端子51時,斜邊部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大,因此即使卡101為傾斜姿勢,也可輕易地使臂部51b的前方部51b3向下彈性位移,而可輕易地使卡101行進。另外,從『假設前述傾斜角接近90度時,即使卡101成為傾斜姿勢,卡101的前端111f在斜邊部51e上滑動初期的斜邊部51e的傾斜角也不會變得很大,又,假設前述傾斜角接近0度時,若卡101成為傾斜姿勢,則卡101的前端111f在斜邊部51e上滑動初期的斜邊部51e的傾斜角會變得極大』這件事也可理解到,當從插入方向觀察時,斜邊部51e相對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傾斜角較大的話,就難以受到卡101的姿勢傾斜的影響。
在本實施例的端子51中,從卡101的前端111f接觸斜邊部51e的位置到臂部51b的基端的距離也大於比較例的端子251的對應的距離。由此,臂部51b在彈性作用長度上大於比較例的端子251,作用在臂部51b的負荷減小,當卡101行進時,阻力不增大,且臂部51b的彈性作用更可靠。卡101的前端111f在斜邊部51e上滑動的距離也比比較例的端子251的相應的距離短,且由此更不易被卡101損壞。
在本實施例中,卡用連接器1收容一插入的卡模組102,卡模組102具有位於一個表面上的電極墊。卡用連接器1具有
一基座11,基座11包括一底壁部11b,多個端子51設置在底壁部11b上以接觸卡模組102的電極墊,且各端子51包括:一基部51a,保持於底壁部11b;以及一懸臂式的臂部51b,當從上方觀察端子51a時,相對卡模組102的插入方向橫向突出。臂部51b具有:一彎曲部51b2,形狀上設置成具有在側視圖中曲率中心位於上方的一彎曲表面;以及一對斜邊部51e,在位於自由端的頂部51c的兩側相對臂部51b的延伸方向傾斜。
不管插入還是排出卡模組102,甚至卡模組102的突出部和拐角部接觸斜邊部51e並沿斜邊部51e滑動,臂部51b也不鉤掛。由此,卡模組102能順利地插入及排出,端子51不受損或塑性變形,且卡用連接器1更可靠。卡用托盤161在收容一卡101的同時作為卡模組102能被插入,或者卡用托盤161在空的同時能被插入。當一空的卡用托盤161插入或排出時,存在著卡用托盤161的前框部165將接觸臂部51b的可能性。然而,因為前框部165接觸斜邊部51e且沿斜邊部51e滑動,所以前框部165不鉤掛臂部51b。
臂部51b包括:一平板部51b1,連接於基部51a並平行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延伸;一頂部51c,連接於彎曲部51b2的前端;以及一前方部51b3,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臂部51b在側視圖中的形狀不包含撓曲點且連接於基部51a的部位直線連接於基部51a。因為頂部51c接觸卡模組102上的相應電極墊,所以當
卡模組102插入及排出時,能預計由頂部51c作用在電極墊的表面上的一刮擦效果,且這清潔了電極墊的表面。結果,端子51和電極墊更可靠地導通。因為從卡模組102在臂部51b上的位置到基部51a之間的距離長,所以作用在臂部51b上的彈性作用長度加長且不存在任何撓曲點。結果,彎曲應力不集中在一單個點上,能保持臂部51b的彈性作用,能增加與電極墊的接觸壓力,且能減小臂部51b上的負荷。甚至當卡模組102以傾斜姿勢插入時,當卡模組102在斜邊部51e上移動時,阻力不增大,臂部51b的前方部51b3容易被向下彈性位移,且卡模組102能容易地行進。
斜邊部51e包含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的一部分。然而,因為插入的卡模組102可靠地接觸斜邊部51e,所以插入的卡模組102沿斜邊部51e滑動,而不鉤掛臂部51b。
臂部51b包括沿板厚方向貫通臂部51b的一開口部51f,且開口部51f具有一菱形形狀,在菱形形狀中,在平面圖中一個軸處於臂部51b的延伸方向。臂部51b的除開口部51f外的部分的寬度尺寸從臂部51b的自由端朝向基部51a逐漸線性增加。這樣,臂部51b能起到具有沿中心線在縱向上彎曲應力一致的等強度的梁的作用。
下面是本發明的一第二實施例的說明。與第一實施例在結構上相同的部件採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並省略了這些部件
的進一步說明。也省略了與第一實施例所有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說明。
圖10是一對視圖,示出本發明的一第二實施例中的殼體移除的一卡用連接器。其中,圖10A是一俯視圖而圖10B是一立體圖。
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一樣,端子51以兩排各排三個設置,即以各排沿基座11的前後方向(沿卡模組102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兩排設置。然而,各排設置成端子51相對基座11的寬度方向(在相對卡模組102的插入方向的橫向)具有不同的位置。
更具體地,如圖10A所示,所述多個端子51設置成從基座11的中心線Y到端子51的頂點51c之間的距離隨著端子51接近基座11的前端部11f而變短。換句話說,所述多個端子51設置成成對的左右端子51的頂點51c之間的間隔隨著接近基座11的後端部11r而變寬且隨著接近基座11的前端部11f而變窄。中心線Y為沿基座11的前後方向延伸通過基座11的橫向中央的一直線,且兩排端子51相對中心線對稱設置在左右。
又,例如,各端子51也可設置成:從殼體11的中心線Y到端子51的頂部51c為止的距離比靠近殼體11的前端部11f的端子51長。又,例如,各端子51也可設置成:在右側列中,從殼體11的中心線Y到端子51的頂部51c為止的距離比靠近殼體11的前
端部11f的端子51短,且,在左側列中,從殼體11的中心線Y到端子51的頂部51c為止的距離比靠近殼體11的前端部11f的端子51長。
總之,這種設置可以為各排中的端子51的頂點51c的位置相對基座11的寬度方向變化。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個端子51以沿卡模組102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多排設置,且在這些排中,端子51的頂點51c在橫向上的位置沿卡模組102的插入方向不同。因為端子51的頂部51c接觸卡模組102上的一電極墊的位置對於兩排中的各端子51不同,所以當卡模組102插入及排出時,各端子51的頂部51c不在電極墊的相同位置上滑動,且電極墊經受磨損部位不會在同一部位。
其他結構元件、操作以及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省略了進一步的說明。
下面是本發明的一第三實施例的說明。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在結構上相同的部件採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並省略了這些部件的進一步說明。也省略了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所有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說明。
圖11是一立體圖,示出一卡用托盤和本發明的一第三實施例中的殼體移除的一卡用連接器;而圖12是一俯視圖,示出本發明的一第三實施例中的殼體移除的卡用連接器。
在本實施例中,能選擇性地使用兩種類型的卡(例如一microSD®卡或一nanoSIM卡)。SD卡協會(其為針對SD®卡的標準設定團體)規定microSD®卡的尺寸為15mm×11mm×1.0mm(L×W×D)。
由此,如圖11所示,本發明中的卡模組102具有與圖3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卡模組102稍不同的形狀和前後方向的尺寸且能選擇性地收容一microSD®卡或一nanoSIM卡。在所有其他方面,它與第一實施例的卡模組102相同。為了方便起見,下面說明的卡101為一nanoSIM卡101。
如圖11和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基座11包含除端子51以外的第二端子65。如與端子51和下側殼體12的情況一樣,第二端子65利用一絕緣樹脂採用一模製成形技術(諸如嵌件成形或包覆成形)一體模製成形,絕緣樹脂覆蓋基座11的至少一部分並與基座11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為一體。
在本實施例中,除了端子保持凹部11c和焊接尾部用開口11d以外,基座11的底壁部11b還包括:一第二端子保持凹部11g,用於收容並保持第二端子65;以及一第二焊接尾部用開口11h。第二端子保持凹部11g和第二焊接尾部用開口11h為沿板厚方向貫通底壁部11b的開口。
存在有一單個第二端子保持凹部11g和一單個第二焊
接尾部用開口11h,且一單排第二端子65設置成沿基座11的寬度方向排列。各第二端子65的至少一部分埋設於底壁部11b。接觸部65c露出於第二端子保持凹部11g內,而焊接尾部65d露出於第二焊接尾部用開口11h內。各接觸部65c通過第二端子65的彈性作用被向上偏置並接觸保持於卡用連接器1內的卡用托盤161中的卡101上的相應電極墊。尾部65d焊接並電連接於形成在一基板上的一信號線、接觸墊或端子。
所述第二端子65設置成與一microSD®卡上的電極墊匹配。換句話說,當一microSD®卡為收容於卡用托盤161內的卡101時,設置在卡101的表面上的電極墊接觸第二端子65的接觸部65c。
在本實施例中,端子保持凹部11c和焊接尾部用開口11d的佈置與第一實施例中說明的端子保持凹部11c和焊接尾部用開口11d的佈置不同。
本實施例中的端子保持凹部11c以各排沿基座11的前後方向延伸的兩排佈置。三個端子51收容於各排端子保持凹部11c且在各排中沿基座11的前後方向延伸。
本實施例中的焊接尾部用開口11d在基座11的後端部11r附近分成兩個,但形成沿基座11的寬度方向延伸的一單排。三個尾部51d收容於各焊接尾部用開口11d,且這些尾部51d形成沿基
座11的寬度方向延伸的一排。
因為多個尾部51d沿基座11的後端部11r佈置,所以易於視覺上確認焊接尾部51d是否已牢固地焊接於基板上的連接墊。同樣,第二端子65的尾部65d可沿基座11的前端部11f佈置。
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二實施例一樣,多個端子51以各排沿基座11的前後方向延伸的兩排設置且各排設置成端子51位於基座11的寬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換句話說,端子51設置成成對的左右端子51的頂點51c之間的間隔隨著接近基座11的後端部11r而變寬。
如圖12所示,保持於底壁部11b的成對的左右端子51的基部51a之間的在基座的寬度方向上的間隔(即成對的左右端子51的基部51a之間的間隔)在基座11的後端部11r附近變寬。在圖12中,虛線表示端子51的埋設於基座11中的部分。
這裡,因為各端子51的尾部51d沿基座11的後端部11r延伸,所以各端子51的將基部51a和尾部51d連接的連結腳部51g沿前後方向延伸並通過比該端子51更靠近後端部11r的成對左右端子51的基部51a之間。更具體地,距離後端部11r最遠的一對左右端子51的連結腳部51g沿前後方向在距離後端部11r第二遠的一對左右端子51的基部51a之間延伸且在距離後端部11r第三遠(最接近後端部11r)的一對左右端子51的基部51a之間延伸,直到到達
相應尾部51d。同樣地,距離後端部11r第二遠的一對左右端子51的連結腳部51g在距離後端部11r第三遠的一對左右端子51的基部51a之間沿前後方向延伸,直到到達相應尾部51d。由此,所述多個連結腳部51g設置成通過成排的端子51之間,而不在底壁部11b的厚度方向上重疊。
由此,各端子51設置成成對左右端子51的間隔隨著接近基座11的後端部11r而變寬。這確保了各端子51的基部51a連接於尾部51d的連結腳部51g佈置上具有的足夠的空間且使得連結腳部51g合適地佈置。
其他結構元件、操作以及效果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相同,故省略了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基於本發明的精神,很多變形也是可能的且這些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
1‧‧‧卡用連接器
11‧‧‧基座
22‧‧‧推桿
22a‧‧‧操作部
61‧‧‧殼體
62‧‧‧頂板部
63‧‧‧側板部
102‧‧‧卡模組
161‧‧‧卡用托盤
163‧‧‧後板部
163a‧‧‧貫通孔
Claims (7)
- 一種卡用連接器,收容一插入的卡模組,所述卡模組具有位於一個表面上的電極墊,所述卡用連接器包含:一基座,具有用於多個端子的一端子保持部,所述多個端子接觸所述卡模組的多個電極墊;各端子具有:一基部,保持於所述端子保持部;以及一懸臂式的臂部,在平面圖中從所述基部相對所述卡的插入方向沿橫向延伸;所述臂部具有:一彎曲部,形狀上設置成具有在側視圖中曲率中心位於上方的一彎曲表面;以及一對斜邊部,在位於自由端的頂部的兩側相對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傾斜。
-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臂部還包括:一平板部,連接於所述基部並平行於所述端子保持部的上表面延伸;一頂部,連接於所述彎曲部的前端;以及一前方部,位於所述端子保持部的上表面的上方。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臂部在側視圖中的形狀不包含撓曲點且連接於所述基部的部位直線連接於所述基部。
-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斜邊部包含位於所述端子保持部的上表面的上方的一部分。
-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所述的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臂部包括沿板厚方向貫通所述臂部的一開口部,且所述開口部具有一菱形形狀,所述菱形形狀具有在平面圖中沿所述 臂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個軸。
- 如請求項5所述的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臂部的除所述開口部外的部分的寬度尺寸從所述臂部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基部逐漸線性增加。
-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所述的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多個端子以沿所述卡模組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多排佈置,且所述多排中的各端子的頂部在橫向上的位置沿所述卡模組的插入方向不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38385 | 2014-11-26 | ||
JP2014-238385 | 2014-11-26 | ||
JP2015-165665 | 2015-08-25 | ||
JP2015165665A JP6397387B2 (ja) | 2014-11-26 | 2015-08-25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44106A true TW201644106A (zh) | 2016-12-16 |
TWI628869B TWI628869B (zh) | 2018-07-01 |
Family
ID=56124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4138387A TWI628869B (zh) | 2014-11-26 | 2015-11-20 | Card connector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6397387B2 (zh) |
TW (1) | TWI6288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76729B2 (ja) * | 2014-05-02 | 2019-03-06 |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 鑑査支援装置、鑑査支援方法、鑑査支援プログラム |
JP6457885B2 (ja) * | 2015-05-19 | 2019-01-23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TWI618303B (zh) * | 2016-06-28 | 2018-03-11 |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卡連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344604A (ja) * | 2001-10-02 | 2006-12-21 | Ngk Insulators Ltd | コンタクトシート |
JP2009295496A (ja) * | 2008-06-06 | 2009-12-17 | Yazaki Syscomplus Co Ltd | カー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端子 |
JP2010161012A (ja) * | 2009-01-09 | 2010-07-22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TWM411016U (en) * | 2011-01-18 | 2011-09-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JP5172035B1 (ja) * | 2011-09-16 | 2013-03-27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SG191437A1 (en) * | 2011-12-19 | 2013-07-31 | Molex Singapore Pte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JP2015032531A (ja) * | 2013-08-06 | 2015-02-1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基板ユニット |
CN203826608U (zh) * | 2014-03-24 | 2014-09-10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卡连接器 |
-
2015
- 2015-08-25 JP JP2015165665A patent/JP6397387B2/ja active Active
- 2015-11-20 TW TW104138387A patent/TWI628869B/zh active
-
2018
- 2018-08-31 JP JP2018162262A patent/JP6695944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97387B2 (ja) | 2018-09-26 |
JP6695944B2 (ja) | 2020-05-20 |
TWI628869B (zh) | 2018-07-01 |
JP2019016603A (ja) | 2019-01-31 |
JP2016110989A (ja) | 2016-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457885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TWI574465B (zh) | Card holding element and card connector | |
US9543999B2 (en) | Card connector | |
US9866249B1 (en) |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 |
US8632350B2 (en) | Card connector | |
JP4711891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5738689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TWM472339U (zh) | 卡用連接器 | |
US9178325B2 (en) | Low profile connector | |
JP6230242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TWM528539U (zh) | 卡保持元件以及卡用連接器裝置 | |
TWI628869B (zh) | Card connector | |
JP5106554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4184251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JP4137163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4476889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US9142897B2 (en) | Connector | |
JP2017045678A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TWI548147B (zh) |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 |
TWM477689U (zh) | 卡用連接器 | |
TWM416899U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M523205U (zh) | 卡用連接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