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7689U - 卡用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用連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77689U TWM477689U TW102215973U TW102215973U TWM477689U TW M477689 U TWM477689 U TW M477689U TW 102215973 U TW102215973 U TW 102215973U TW 102215973 U TW102215973 U TW 102215973U TW M477689 U TWM477689 U TW M47768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contact
- base
- terminal
- end ed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本新型涉及一種卡用連接器。
以往,個人電腦、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數碼相機、攝像機、音樂播放機、遊戲機、車輛導航裝置以及其他電子設備設置有多個卡連接器,以便於使用不同類型的存儲卡,諸如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使用者識別模組)卡、Multi Media Card(R)(多媒體卡,MMC)、Secure Digital(R)(安全數碼,SD)卡、miniSD(R)(小型安全數碼)卡、xD-Picture(R)(超級數碼圖像)卡、Memory Stick(R)(記憶棒)、Memory Stick(記憶棒)Duo(R)、Smart Media(R)(智能媒體)卡、Trans-Flash(R)memory(移動快閃記憶體儲)卡、以及MicroSD(R)(微型安全數碼)卡(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
圖17示出一現有的卡用連接器。
在該圖中,811為由一金屬材料製成的一卡用連接器框架,所述框架設置有一底板部811b且收容一存儲卡(在該圖中未示出)。存儲卡為諸如一SIM卡,且具有一露出於其一下表面的電極墊(未示出)。
多個第一端子保持部811c和第二端子保持部811d形成於底板部881b,且金屬加工成的第一端子851和第二端子861分別收容且保持在第一端子保持部811c和第二端子保持部811d中。在該圖所示的例子中,所述多個第一端子851和第二端子861以兩排設置,以對準SIM卡的電極排列。
第一端子851設置有:矩形框架部851a,具有中心開口;懸臂式接觸元件851b,在其基端連接於矩形框架部851a的短邊的內緣且延伸至矩形框架部851a的所述開口內;以及尾部851d,自矩形框架部851a的短邊的外緣向外突出。第二端子861設置有:矩形框架部861a,具有中心開口;懸臂式接觸元件861b,在其基端連接於矩形框架部861a的短邊的內緣且延伸至矩形框架部861a的所述開口內;以及尾部861d,自矩形框架部861a的短邊的外緣向外突出。
通過採用一絕緣粘結劑將覆蓋有絕緣膜的框架部851a、861a連接於第一端子保持部811c和第二端子保持部811d,從而將第一端子851和第二端子861固定於底板部811b。第一端子851和第二端子861的尾部851d、861d焊接於一電路板的表面上的連接墊,從而與電路板的導電跡線形成導通。將尾部851d、861d焊接於所述連接墊也使框架811固定於所述電路板的所述表面。
此外,一蓋元件871安裝成覆蓋框架811左右兩側的側壁部881e之間的區域。用於插入一存儲卡的空間
由此形成在蓋元件871的內面和底板部811b的表面之間。
當一存儲卡插入到所述空間中時,露出於存儲卡的下表面的電極墊與第一端子851和第二端子861的對應接觸元件851b、861b接觸且形成電連接。此時,懸臂式接觸元件851b、861b彈性變形,且其彈性作用將所述接觸元件851b、861b壓靠在所述存儲卡的電極墊上,以可靠地維持與所述電極墊接觸的狀態。存儲卡的上表面由蓋元件871的內面支撐。
專利文獻1:待審的日本特許公開2012-009447。
但是,存儲卡自現有的上述的卡用連接器插入和移出困難,導致易用性降低。具有推-推式卡引導機構的卡用連接器開始被使用,其中當插入和移出此卡時都向裡推卡,以使使用者易於用一隻手插入或移出卡。
同時,近年來電子設備逐漸小型化導致用於這些電子設備的卡也逐漸地小型化。卡的體積的減小使得電極墊相對卡的表面的相對表面積增大,使所述電極墊排列的自由度減小。由此,例如,在一具有兩排電極墊的卡(諸如一SIM卡)的情況下,前排和後排的電極墊分別位於卡的前端和後端附近。因此,如果一卡用連接器具有一推-推式卡引導機構,那麼所述卡經由一插入口插入所述卡用連接器時,需要使與佈置在卡的後端附近的電極墊相對應的端子的接觸元件的前端部佈置在卡用連接器的後端的插入口附近。
由此,如果所述端子安裝成所述彈性的懸臂式接觸元件自卡用連接器內部朝向插入口斜向上突出,從而使所述前端部盡可能地靠近所述插入口,那麼所述端子的接觸元件當接觸經由所述插入口插入卡用連接器的卡時存在有撓曲的風險。但是,儘管如果所述端子安裝成所述懸臂式接觸元件自卡用連接器的插入口朝向連接器的內部斜向上突出,那麼接觸元件不具有撓曲風險,但是如果接觸元件縮短以使所述接觸元件的前端部處的接觸部置於所述插入口附近,那麼其彈性作用的長度減小,這導致前端部和卡的電極墊之間的接觸變得不可靠。
為了解決現有的卡用連接器存在的如上所述的問題,本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卡用連接器,其能使一接觸端子的一接觸部和一卡端子元件之間的接觸可靠地得以維持,即使接觸部設置在一基座的一後端緣附近,且使一具有設置在其一後端側的一端子元件的卡容易插入和移出。
為此,根據本新型的一種卡用連接器包括:一基座,用於收容一設置有一端子元件的卡;一接觸端子,連接於所述基座,用於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以及一蓋元件,安裝於所述基座,用於至少部分地覆蓋所述基座和插入到所述基座的卡。至少一個接觸端子設置有:一基部,沿所述基座的一後端緣設置且連接於所述基座的一底壁部;一懸臂式接觸臂部,在其基端處連接於所述基部且自所
述基端朝向所述基座的一前端緣突出;以及一接觸部,用於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所述接觸部連接於所述接觸臂部的前端。以及所述蓋元件設置有:一頂板部,面向所述卡的與所述端子元件的相反側的一表面;以及一壓卡部,形成於所述頂板部。所述壓卡部設置有:一懸臂式接觸臂部,在其基端處連接於所述頂板部且自該基端朝向所述蓋元件的一前端緣延伸;以及所述接觸臂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的變形量大於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
在根據本新型的另一卡用連接器中,當卡未插入所述基座時,所述壓卡部的前端部自所述頂板部朝向所述基座的底壁部突出的量也大於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自所述底壁部朝向所述頂板部突出的量。
在根據本新型的另一卡用連接器中,所述壓卡部也朝向所述蓋元件的後端緣設置。
在根據本新型的另一卡用連接器中,所述接觸端子還包括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一接觸端子;以及所述壓卡部的前端部在自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的位置與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該接觸端子的接觸部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的位置之間的區域朝向所述蓋元件的後端緣偏移的位置處接觸所述卡的與所述端子元件相反一側的所述表面。
在根據本新型的另一卡用連接器中,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該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也大於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
在根據本新型的另一卡用連接器中,所述壓卡部還包括朝向所述蓋元件的前端緣設置的一壓卡部,且該壓卡部的前端部在自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的位置與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該接觸端子的接觸部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的位置之間的區域朝向所述蓋元件的前端緣偏移的位置處接觸所述卡的與所述端子元件相反一側的所述表面。
在根據本新型的另一卡用連接器中,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該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也與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相同。
在根據本新型的另一卡用連接器中,所述壓卡部以多個沿所述蓋元件的寬度方向設置,或者所述壓卡部僅以一個設置。
根據本新型的一種卡用連接器能使一接觸端子的一接觸部和一卡端子元件之間的接觸可靠地得以維持,即使接觸部設置在一基座的後端緣附近,且使一具有設置在其一後端側的一端子元件的卡易插入和移出並具有高可靠性。
1‧‧‧卡用連接器
11‧‧‧基座
11a‧‧‧內壁部
11b‧‧‧底壁部
11c‧‧‧後側端子保持凹部
11d‧‧‧前側端子保持凹部
11e、811e‧‧‧側壁部
11f、71f‧‧‧前端緣
11g‧‧‧施壓元件收容部
11h‧‧‧卡引導機構收容部
11i、23f‧‧‧鎖定突起
11j‧‧‧焊接尾部收容凹部
11r、71r‧‧‧後端緣
13‧‧‧扣持突起
18‧‧‧插入口
21‧‧‧滑動凸輪部
22‧‧‧凸輪凹槽
23‧‧‧滑動元件
23a‧‧‧卡保持部
23b‧‧‧側緣保持部
23c‧‧‧前端保持部
51‧‧‧後側端子
51a、61a‧‧‧基部
51b、61b、76b‧‧‧接觸臂部
51c、61c、62c、63c‧‧‧接觸部
51d、61d‧‧‧焊接尾部
61‧‧‧前側端子
62‧‧‧第一接觸元件
62a、63a‧‧‧連接部
62b、63b‧‧‧本體部
63‧‧‧第二接觸元件
71‧‧‧殼體
72‧‧‧頂板部
73‧‧‧扣持開口
74‧‧‧側板部
75‧‧‧桿保持元件
75a‧‧‧桿保持周邊開口
76‧‧‧殼體彈片部
76a‧‧‧彈片部周邊開口
76b‧‧‧接觸臂部
76b1‧‧‧第一接觸臂部
76b2‧‧‧第二接觸臂部
76c‧‧‧前端部
76d‧‧‧連接部
76e‧‧‧彈片部內開口
78‧‧‧固定片
81‧‧‧桿元件
82‧‧‧施壓元件
101‧‧‧卡
111b‧‧‧上表面
111r‧‧‧後端
811‧‧‧框架
811b‧‧‧底板部
811c‧‧‧第一端子保持部
811d‧‧‧第二端子保持部
851‧‧‧第一端子
851a、861a‧‧‧框架部
851b、861b‧‧‧接觸元件
851d、861d‧‧‧尾部
861‧‧‧第二端子
871‧‧‧蓋元件
圖1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a)示出一卡未插入其中的狀態而(b)示出一卡插入其中的狀態。
圖2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兩個平面視圖,(a)為一俯視圖而(b)為一側視圖。
圖3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平面視圖,其中已移去卡用連接器的一殼體。
圖4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其中已移去卡用連接器的殼體。
圖5示出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處於一卡未插入的狀態,其中(a)為一俯視圖、而(b)為沿連接(a)中的箭頭A、A的線作出的一放大剖視圖。
圖6示出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處於一卡插入的狀態,其中(a)為一俯視圖而(b)為一沿連接(a)中的箭頭B、B的線作出的放大剖視圖。
圖7示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8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a)示出一卡未插入其中的狀態而(b)示出一卡插入其中的狀態。
圖9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兩個平面視圖,(a)為一俯視圖而(b)為一側視圖。
圖10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平
面視圖,其中已移去卡用連接器的一殼體。
圖11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其中已移去卡用連接器的殼體。
圖12示出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處於一卡未插入的狀態,其中(a)為一俯視圖而(b)為沿連接(a)中的箭頭C、C的線作出的一放大剖視圖。
圖13示出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處於一卡插入的狀態,其中(a)為一俯視圖而(b)為沿連接(a)中的箭頭D、D的線作出的一放大剖視圖。
圖14示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四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15示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五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16示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六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17示出一現有的卡用連接器。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新型的一實施例。
圖1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圖2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兩個平面視圖;圖3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平面視圖,其中已移去卡用連接器的一殼體;以及圖4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其中已移去卡用連接器的殼體。在圖1中,(
a)示出一卡未插入其中的狀態而(b)示出一卡插入其中的狀態。在圖2中,(a)為一俯視圖而(b)為一側視圖。
在這些圖中,1是根據本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所述連接器連接於一電子設備(在這些圖中未示出)。一卡101插入到卡用連接器1中且經由卡用連接器1安裝在所述電子設備中。所述電子設備可為任何類型的裝置,諸如個人電腦、電話、PDA、數碼相機、攝像機、音樂播放機、遊戲機、或車輛導航裝置。
卡101可以是任一類型的卡,諸如一SIM卡、microSIM、一MMC(R)、一SD(R)卡、一miniSD(R)卡、一xD-Picture(R)卡、一Memory Stick(R)、一Memory Stick Duo(R)、一Smart Media(R)卡、一Trans-Flash(R)存儲卡、或一microSD(R)卡;本實施例的說明將以一第四形式要素(4FF)nano-SIM卡為例(feature)。
在本實施例中,卡101具有一大體上矩形的整體形狀,且多個接觸墊(未示出且作為構成端子元件的電極墊)沿前端對齊設置且位於下表面(即與上表面111b的相反側的表面;未示出)的朝向前端的部分。另有多個接觸墊沿一後端111r對齊設置且位於下表面的朝向後端111r部分。也就是說,這些接觸墊設置為沿卡101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兩排。沒有任何接觸墊設置於上表面111b。
本實施例的上下文中使用了用於說明卡用連接器1的卡101的各個部分的構成與操作的“上”,“下”,“左”,“右”,“前”,“後”以及其他指示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且當卡用連接器1和卡101處於在這些圖中方位時是合適的;這些指示的解釋應變化,以適應卡用連接器1、卡101以及其各部分的方位的變化。
這裡,卡用連接器1包括:一基座11,由一合成樹脂或其他絕緣材料一體成型的;以及一作為一蓋元件871的殼體71,殼體71經由衝壓、彎折、或其他方式加工一金屬板材或其他導電材料一體成型且安裝於基座11的上側。殼體71至少部分地覆蓋基座11和插入到基座11中的卡101的上方。卡用連接器1具有一扁平的、大體直方體形狀且連接於電子設備,且卡101經由卡用連接器1後方(即圖1中的右上方)的一插入口18插入基座11。具體地,卡101插入到在基座11和殼體71之間形成的一空間中。
如圖所示,基座11包括:一底壁部11b,由一大體矩形平板狀元件構成;一內壁部11a,沿位於卡101的插入方向的前方的基座11的一邊緣(即沿一前端緣11f)延伸且自底壁部11b立設;以及側壁部11e,沿底壁部11b的左右兩側緣在前後方向上延伸。
底壁部11b設置有: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作為保持後側端子51的端子保持凹部,後側端子51由佈置於後側的那些接觸端子構成;以及前側端子保持凹部11d,作為保持前側端子61的端子保持凹部,前側端子61由處於前側的那些接觸端子構成。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為沿板厚方向貫通底壁部11b的開口且沿基座11的寬度方向
沿基座11的相對卡101的插入方向位於後方的一邊緣(即一後端緣11r)延伸而成排地對齊佈置。後側端子51收容且保持在各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中。前側端子保持凹部11d為沿板厚方向貫通底壁部11b的開口且在前端緣11f和後端緣11r之間沿基座11的寬度方向延伸而成排地對齊佈置。前側端子61收容且保持於各前側端子保持凹部11d。
後側端子51通過其基部51a被保持,基部51a連接於底壁部11b。具體地,基部51a至少部分地埋設於底壁部11b,而基部51a的其餘部分露出在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中。更具體地,基部51a通過所謂的包覆成型(over molding)而由構成底壁部11b的絕緣材料至少部分地覆蓋,從而將後側端子51埋設且保持於底壁部11b。
同樣地,前側端子61通過其基部61a被保持,基部61a連接於底壁部11b。具體地,基部61a至少部分地埋設於底壁部11b,而基部61a的其餘部分露出在前側端子保持凹部11d中。具體地,基部61a通過所謂的包覆成型而由構成底壁部11b的絕緣材料至少部分地覆蓋,從而將前側端子61埋設且保持於底壁部11b。
後側端子51設置有:懸臂式接觸臂部51b,在其基端處連接於基部51a;以及接觸部51c,連接於自由端(即接觸臂部51b的前端)。接觸臂部51b的基端設置成朝向後端緣11r且接觸臂部51b的前端朝向前端緣11f延伸,當卡101未插入卡插入空間時,至少接觸部51c的上表面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接觸部51c具有向上突
出且其前端面向斜下方的彎折的側面形狀。如圖3所示,當從上方觀察時,接觸臂部51b和接觸部51c位於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中。
同樣地,前側端子61設置有:懸臂式接觸臂部61b,在其基端處連接於基部61a;以及接觸部61c,連接於自由端(即接觸臂部61b的前端)。接觸臂部61b的基端設置成朝向後端緣11r而接觸臂部61b的前端朝向前端緣11f延伸,當卡101未插入卡插入空間時,至少接觸部61c的上表面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接觸部61c具有向上突出其前端面向斜下方的彎折的側面形狀。如圖3所示,當從上方觀察時,接觸臂部61b和接觸部61c位於前側端子保持凹部11d中。
底壁部11b設置有一焊接尾部收容凹部11j,焊接尾部收容凹部11j作為一連接用凹部形成在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排和前側端子保持凹部11d排之間。焊接尾部收容凹部11j為沿板厚方向貫通底壁部11b的開口且為沿基座11的寬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開口。焊接尾部51d的自後側端子51的基部51a向前延伸的前端和焊接尾部61d的自前側端子61的基部61a向後延伸的後端111r露出在焊接尾部收容凹部11j中、且通過焊接電連接於形成在電子設備的一電路板等上的信號線、接觸墊、端子、以及配對的端子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比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短。也就是說,在後側端子51
中自接觸臂部51b的基端至接觸部51c的距離小於前側端子61中自接觸臂部61b的基端至的接觸部61c的距離。這使自後側端子51的後端111r至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的距離減小。因此,如果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形成於基座11的後端緣11r附近,那麼自後端緣11r至接觸部51c的距離可減小,如圖3和圖4所示。結果,卡101的後端111r相對基座11的後端緣11r向後方的突出量可減小,即使當自卡101的後端111r至靠近後端111r的接觸墊僅有一短的距離時,如圖1(b)中所示。此外,當卡101插入卡用連接器1時,沒有必要使卡101的後端111r更進一步向前插而越過基座11的後端緣11r。
但是,因為作為後側端子51的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51b長度較短,即具有較短的彈性作用長度,所述彈片部的柔性低且接觸部51c不易在上下方向上柔性變形,從而減小了接觸部51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相比之下,因為作為前側端子61的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61b長度較長,即比那些後側端子51具有較長的彈性作用長度,所述彈片部的柔性高且接觸部61c容易在上下方向上柔性變形,從而增加了接觸部61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
後側端子51和前側端子61設置成使接觸部51c、61c接觸保持於卡用連接器1中的卡101的接觸墊。由此,後側端子51和前側端子61設置的數量可適當改變,以匹配卡101的接觸墊設置的數量。在圖中所示的例子中,
當從上方觀察到時,後側端子51和前側端子61佈置為以大體矩形格子狀形成的三排。
一卡引導機構收容部11h、滑動凸輪部21、以及施壓元件收容部11g形成在基座11的一個側壁部11e的內側(圖3中左方)。用於引導卡101插入卡用連接器1的一卡引導機構的一滑動元件23連接於卡引導機構收容部11h,以沿前後方向能夠滑動。滑動凸輪部21為一起到一心狀的凸輪機構的一滑動凸輪部21作用的用於執行推-推操作的一元件,且一凸輪凹槽22形成於滑動凸輪部21的上表面。凸輪凹槽22接合作為一凸輪元件的一細長的桿元件81的一端而桿元件81的另一端鎖定於滑動元件23。
此外,施壓元件收容部11g收容由一螺旋彈簧構成的一施壓元件82,當螺旋彈簧處於受壓狀態時具有一施壓力。內壁部11a的與施壓元件收容部11g對應的部分後端111r面作為一施壓力接收部用於接收施壓元件82的施壓力,用於鎖定施壓元件82的一鎖定突起11i形成於其上,施壓元件82的一端於其連接。
滑動元件23設置有一用於保持卡101的卡保持部23a。卡保持部23a包括:一側緣保持部23b,呈向前方延伸的細長的帶狀;以及一前端保持部23c,呈沿基座11寬度方向延伸的細長的帶狀,前端保持部23c連接於側緣保持部23b的前端。滑動元件23通過卡保持部23a的側緣保持部23b及前端保持部23c保持卡101,且隨卡101一起沿前後方向移動。滑動元件23設置有用於將施壓元件82
的一端鎖定的一鎖定突起23f。滑動元件23由此通過施壓元件82沿與卡101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卡101被排出方向)上施壓。
設置有上述卡101引導機構的卡用連接器1通常稱為推進/推出式或推-推式連接器,當卡101插入卡用連接器1時且當卡101自卡用連接器1排出時,需要將卡101向裡推。這種類型的操作相似於一推送按鈕的交替操作(位置保持、推接推斷)。桿元件81和凸輪凹槽22的協同移動使與卡101連同移動的滑動元件23執行一推-推操作。由此,當卡101沿插入方向移動且到達終端點時,由於卡101沿插入方向被推送,所以所述卡引導機構能夠通過施壓元件82的施壓力使卡101自所述終端點沿與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從而排出卡101。在鎖定位置,滑動元件23鎖定就位(in place),從而將卡101保持在卡用連接器1的內部。
桿元件81被殼體71的一桿保持元件75自上方施加的一向下施壓力保持。桿保持元件75是由彎折殼體71的一部分形成的一彈性的板狀元件,以能夠朝基座11的底壁部11b的方向施壓,而且桿元件81位於桿保持元件75和滑動元件23或基座11之間且被保持不與基座11的滑動元件23脫離。
殼體71具有一大體矩形的形狀,且包括面向卡101的上表面111b的一頂板部72以及自頂板部72的多個側緣立設的側板部74。多個扣持開口73形成於側板部74
,而且當殼體71安裝於基座11的上側時,形成於基座11的側壁部11e的外側表面的扣持突起13扣持於扣持開口73中,如圖1和圖2所示,從而將殼體71安裝在基座11上。自殼體71向外延伸的一固定片78能夠連接形成於電子設備的一電路板等上的一安裝墊等。與桿保持元件75一起,一桿保持周邊開口75a作為一周邊開口形成於頂板部72,所述周邊開口為桿保持元件75的形成過程的一附帶結果。
作為壓卡部的殼體彈片部76形成於頂板部72,彈片部周邊開口76a為殼體彈片部76的形成過程的附帶結果。殼體彈片部76包括:平板狀元件接觸臂部76b,在其基端連接於頂板部72;以及前端部76c,構成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及前端)且斜向下延伸從而前端部76c面向殼體71的一前端緣71f。當卡101未插入卡插入空間時,至少前端部76c的下表面位於頂板部72的下表面的下方。殼體彈片部76設置在朝向殼體71的一後端緣71r的位置。具體地,前端部76c佈置為能夠相對於卡101的插入方向自殼體71的前端緣71f和後端緣71r之間的區域朝向後端緣71r偏移。
在圖所示的例子中,存在有兩個殼體彈片部76,但是存在有一個或三個或更多個殼體彈片部76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存在有多個殼體彈片部76,那麼它們優選形成為在殼體71的寬度方向上沿後端緣71r延伸的一排。
殼體彈片部76設置為至少前端部76c接觸在卡
用連接器1內保持的卡101的上表面111b。前端部76c優選例如在自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與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之間的區域相對卡101的插入方向朝向後端緣71r偏移的位置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前端部76c也優選相對卡101的插入方向在面向形成於底壁部11b的焊接尾部收容凹部11j的位置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
作用為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76b設置成前端部76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至少大於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具體地,自接觸臂部76b的基端至接觸臂部76b的前端部76c的彈性作用長度增加,從而所述彈片部的柔性增加,由此前端部76c在上下方向上彈性變形,且增加前端部76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殼體彈片部76的接觸臂部76b的長度優選較長,例如,比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長。
這樣,殼體彈片部76接觸保持在卡用連接器1內的卡101的上表面111b並施壓(即沿向下方向壓卡101),從而可靠地維持卡101的接觸墊和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以及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之間的接觸。尤其是可靠地維持卡101的接觸墊和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之間的接觸。
一卡檢測開關設置在基座11的前端緣11f附近,用於檢測卡101的接觸墊和後側端子51以及前側端子61之間的接觸,從而檢測卡101安裝在卡用連接器1中。所
述卡檢測開關由連接且靠近於內壁部11a的一第一接觸元件62和連接於底壁部11b的一第二接觸元件63形成。
第一接觸元件62包括:一連接部62a,連接於內壁部11a;一懸臂式本體部62b,在其一基端連基於連接部62a且沿橫方向延伸;以及一接觸臂部62c,連接於本體部62b的自由端。連接部62a大體平行於內壁部11a的側面,且當卡101未插入卡用連接器1時,本體部62b相對於內壁部11a的所述側面傾斜且接觸臂部62c處於相對於卡101的插入方向朝向前側(也就是說,朝向卡用連接器1的後方)。當卡101插入時,卡101的前端接觸本體部62b。
另一方面,第二接觸元件63包括:一平板狀連接部63a,連接於底壁部11b的靠近內壁部11a的部分的附近;一懸臂式本體部63b,於其一基端連接於連接部63a且沿橫方向延伸;以及一接觸臂部63c,連接於本體部62b的自由端。連接部63a大體平行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且當卡101未插入卡用連接器1時,本體部63b也大體平行於底壁部11b的所述上表面且接觸臂部63c處於朝向內壁部11a。
當卡101未插入時,第一接觸元件62和第二接觸元件63不接觸,如圖3和圖4所示,且所述卡檢測開關不導通(也就是說,關閉(OFF))。
但是,當卡101插入且到達卡101的接觸墊與後側端子51以及前側端子61接觸的位置時,第一接觸元
件62的懸臂式本體部62b由卡101的前端施壓朝內壁部11a的方向變形,這使得第一接觸元件62的接觸臂部62c接觸第二接觸元件63的接觸臂部63c。從而,第一接觸元件62接觸第二接觸元件63,且所述卡檢測開關導通(也就是說,開啟(ON))。
接下來,說明具有上述構成的卡用連接器1的操作。首先,說明插入卡101的操作。
圖5示出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處於一卡未插入的狀態以及圖6示出本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處於一卡插入的狀態。在圖5和圖6,(a)為一俯視圖而(b)為一沿連接(a)中的箭頭A、A和B、B的線作出的放大剖視圖。
當卡101未插入卡插入空間時,如圖5所示,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的前端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的前端朝向前端緣11f斜向上延伸,且至少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的上表面和至少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的上表面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因為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的短的長度,所以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僅稍微突出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另一方面,因為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的長的長度,所以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比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更大程度地突出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
殼體彈片部76的接觸臂部76b的前端朝向前端緣71f斜向下延伸,且至少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的下表面低於頂板部72的下表面。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
76c自頂板部7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量大於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自底壁部11b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量。
首先,一使用者諸如用手指等經由卡用連接器1後方的插入口18將卡101插入形成在基座11和殼體71之間的卡插入空間。卡101以一姿勢(orientation)(卡101的前端面向基座11的前端緣11f、卡101的下表面面向底壁部11b、上表面111b面向殼體71的頂板部72)插入。卡101由此向前移動通過卡引導機構收容部11h。
然後,當使用者將卡101進一步向內推時,側滑動元件23的側緣保持部23b和前端保持部23c保持卡101的側緣和前端,從而卡101被滑動元件23保持且與滑動元件23一起朝向內壁部11a移動。此時,使用者手指施加的壓力通過前端保持部23c自卡101的前端傳遞至滑動元件23。然後滑動元件23壓縮由螺旋彈簧構成的施壓元件82,且滑動元件23和卡101受到來自施壓元件82的反力;但是,因為反力小於使用者手指施加的壓力,所以滑動元件23和卡101克服反力而移動。此時,滑動元件23沿卡引導機構收容部11h滑動,且卡101與滑動元件23一起向前移動。滑動元件23和卡101之後到達處於最遠行進位置的一過行程位置並達到一過行程狀態。
然後,當使用者停止推卡101且解除施加在卡101上的壓力時,由施壓元件82施加的反力使滑動元件23和卡101沿遠離內壁部11a的方向(即向後方)移動。滑動元件23和卡101隨後保持在一鎖定位置,在該鎖定位置
,卡101在卡用連接器1中處於一鎖定狀態。這是由於桿元件81的自由端接合於形成在滑動凸輪部21的上表面的凸輪凹槽22並且扣持於凸輪凹槽22的部分上且鎖定滑動元件23的運動,從而將滑動元件23鎖定於鎖定位置。
卡101由此保持於鎖定位置,從而允許通過安裝有卡用連接器1的電子設備的諸如處理器等發送和接收資料。當卡101保持於鎖定位置時,達到圖6中所示的狀態,且卡用連接器1的後側端子51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51c、61c接觸且導通卡101的接觸墊。
因為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長度相對較長且具有較長的彈性作用長度,作用為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61b具有高柔性,且接觸部61c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大的變形量。因此,當接觸部61c由於卡101而向下變形時,如圖6所示,由接觸臂部61b形成的彈性變形的彈片部施加一大的彈性作用力,且卡101的接觸墊被施壓,即由接觸部61c向上壓。接觸部61c和與接觸部61c對應的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從而被可靠地維持。
另一方面,因為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長度相對較短且具有短的彈性作用長度,作用為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51b具有低柔性,且接觸部51c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小的變形量。因此,當接觸部51c由於卡101而向下變形時,如圖6所示,由接觸臂部51b構成的彈性變形的彈片部僅施加一相對較小的彈性作用力,且卡101的接觸墊被施壓,即由接觸部51c向上壓。
但是,因為殼體彈片部76的接觸臂部76b長度相對較長且具有長的彈性作用長度,作用為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76b具有高柔性,且前端部76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大於接觸部51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因此,當前端部76c因卡101而向上變形時,如圖6所示,由接觸臂部76b構成的彈性變形的彈片部具有一大的彈性作用力,且接觸臂部76b且包括前端部76c施壓,即向下壓卡101。
殼體彈片部76設置在朝向殼體71的一後端緣71r的位置。在圖所示的例子中,前端部76c在自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與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之間的區域相對卡101的插入方向朝向後端緣71r偏移的位置處以及在與形成於底壁部11b的焊接尾部收容凹部11j面向的位置處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由殼體彈片部76施加在卡101上的向下的施壓力由此在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處的作用大於在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處的作用。
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和卡101的接觸墊由此一起受到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施加的施壓力和殼體彈片部76施加的施壓力形成的合力而被壓,從而可靠地維持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和對應接觸部51c的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
殼體彈片部76施加在卡101上的向下的施壓力
的一部分也作用於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從而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和卡101的接觸墊也一起受到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施加的施壓力和殼體彈片部76施加的施壓力的部分形成的合力而被壓。接觸部61c和對應接觸部61c的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從而被更可靠地維持。
所述卡檢測開關的第一接觸元件62的本體部62b受卡101的前端壓制且向前變形,連接於本體部62b的自由端的接觸臂部62c接觸第二接觸元件63的接觸臂部63c。第一接觸元件62和第二接觸元件63從而接觸,所述卡檢測開關開啟。
當一使用者推卡101時,通常用手指推卡101的後端111r。如果基座11的底壁部11b形成為在前後方向上具有一長的長度且後端緣11r位於保持於鎖定位置的卡101的後端111r的後方,那麼當使用者將卡101推送至處於鎖定位置前方的過行程位置時,手指將接觸基座11的後端緣11r,這將阻礙推送操作的進行。這將導致可操作性降低。
但是,如上所述,根據本新型的卡用連接器1使自後端緣11r至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內的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的距離減小,即使自卡101的後端111r至後端111r附近的接觸墊僅有一小的距離,當卡101行進至過行程位置時,消除了使卡101的後端111r進一步向前插入越過後端緣11r的需要。因此,可操作性不會降低。
之後,說明卡101自卡用連接器1排出的操作。
首先,當一使用者用手指推卡101時,滑動元件23和卡101自鎖定位置朝向內壁部11a移動。然後,當使用者進一步推卡101時,滑動元件23和卡101到達處於最遠行進位置處的過行程位置並進入一過行程狀態。
然後,當使用者停止推卡101且解除施加在卡101上的壓力時,由施壓元件82施加的施壓力使位於過行程位置的滑動元件23和卡101沿遠離內壁部11a的方向移動,這使得它們沿與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滑動元件23和卡101然後通過鎖定位置且進一步向後移動,從而卡101自插入口18排出。
在本實施例中,如上所述,卡用連接器1包括:一基座11,用於收容一設置有多個接觸墊的卡101;多個後側端子51及多個前側端子61,用於接觸卡101的所述多個接觸墊;以及一殼體71,安裝於基座11,用於至少覆蓋部分的基座11和插入基座11的卡101。後側端子51設置有:基部51a,沿基座11的後端緣11r設置且連接於基座11的底壁部11b;懸臂式接觸臂部51b,在其基端處連接於基部51a且自該基端朝向基座11的前端緣11f延伸;以及接觸部51c,用於接觸卡101的接觸墊,接觸部51c連接接觸臂部51b的前端。殼體71設置有:一頂板部72,面向卡101的上表面111b;以及殼體彈片部76,形成於頂板部72。殼體彈片部76設置有:懸臂式接觸臂部76b,在其
基端處連接於頂板部72且自該基端朝向殼體71的前端緣71f延伸;以及接觸臂部76b的前端部76c。而且前端部76c的變形量大於沿基座11的後端緣11r設置的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的變形量。
由此,能夠將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設置在卡用連接器1的基座11的後端緣11r附近的位置,即使自卡101的後端111r至朝向後端111r的接觸墊僅有一短的距離,當卡101插入卡用連接器1時,也不需要將卡101的後端111r進一步向前插入越過後端緣11r,這使卡101易插入和排出且提高可操作性。此外,因為殼體彈片部76朝向基座11的底壁部11b施壓於卡101,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與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壓力增加且它們之間的接觸被可靠地維持,由此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當卡101未插入基座11時,沿基座11的後端緣11r設置的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自基座1的底壁部11b朝向頂板部72突出的量小於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自頂板部72朝向底壁部11b突出的量。結果,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的變形量小於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的變形量,殼體彈片部76的接觸臂部76b施加一大的彈性作用力,從而使殼體彈片部76能夠通過此力施壓,即向下壓卡101。
此外,殼體彈片部76設置在朝向殼體71的一後端緣71r的位置。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和卡101的接觸墊由此一起由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施加的施壓
力和殼體彈片部76施加的施壓力形成的合力被壓,從而可靠地維持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與對應接觸部51c的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
此外,也具有朝向基座11的前端緣11f設置的前側端子61,且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在自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與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之間的區域朝向殼體71的後端緣71r偏移的位置處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由此,由殼體彈片部76施加在卡101上的向下的施壓力的一部分也作用於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從而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和卡101的接觸墊也一起由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施加的施壓力和由殼體彈片部76施加的施壓力的一部分形成的合力而被壓。
此外,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的變形量大於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的變形量。接觸部61c和對應接觸部61c的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由此被可靠地維持。
接下來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部件用相同的符號標記,且省略其說明,也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說明。
圖7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在該實施例中,具有單個(即僅一個)殼體彈
片部76,如在該圖中所示。殼體彈片部76包括:一對接觸臂部76b,由在基端處連接於頂板部72的懸臂式平板狀元件構成;一連接部76d,用於連接所述一對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以及前端部76c,由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和連接部76d的自由端構成。所述一對接觸臂部76b分為一第一接觸臂部76b1和一第二接觸臂部76b2。一彈片部內開口76e被頂板部72、第一接觸臂部76b1和第二接觸臂部76b2、以及連接部76d限定,且殼體彈片部76具有一大體直角或圓角的U形的平面形狀。
卡用連接器1的結構和操作的其他方面相似於第一實施例,因此省略其說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特點是一單個殼體彈片部76,且沿卡用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延伸的連接部76d的自由端用作前端部76c,以使接觸臂部76b施加的彈性作用力作為施壓力分佈到在已插入卡插入空間的卡101的上表面111b的寬度方向上的一寬範圍上。因為接觸臂部76b分為第一接觸臂部76b1和第二接觸臂部76b2,所以用作懸臂式彈片部的第一接觸臂部76b1和第二接觸臂部76b2各自的寬度可減小,從而使得彈片部的柔性提高。本實施例的效果的其他方面相似於第一實施例,因此省略其說明。
接下來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具有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部件用相同的符號標記,且省略其說明,也省略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說明。
圖8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圖9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兩個平面視圖;圖10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平面視圖,其中已移去卡用連接器的一殼體;以及圖11為根據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其中已移去卡用連接器的殼體。在圖8中,(a)示出一卡未插入其中的狀態而(b)示出一卡插入其中的狀態。在圖9中,(a)為一俯視圖而(b)為一側視圖。
在該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的情況相同,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長度較短,以使自後側端子51的後端至接觸部51c的距離減小。因此,如果後側端子保持凹部11c形成在基座11的後端緣11r附近,自後端緣11r至接觸部51c的距離可減小,如圖10和圖11所示。結果,即使當自卡101的後端111r至後端111r附近的接觸墊僅有一短的距離時,卡101的後端111r自基座11的後端緣11r向後方突出的量也可減小,如圖8(b)中所示。此外,當卡101插入卡用連接器1時,不需要將卡101的後端111r進一步向前插入越過基座11的後端緣11r。
但是,因為作為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51b長度較短,即具有較短的彈性作用長度,所述彈片部的柔性小且接觸部51c不易在上下方向上柔性變形,所以接觸部51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減小。
在本實施例中,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長度也較短,如後側端子51的情況一樣。如圖10所示,前
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具有與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大體相同的長度。結果,前側端子61相對於卡101的插入方向設置的位置的自由度增加,卡用連接器1的設計的自由度增加。卡用連接器1的長度可減小。
但是,因為本實施例的作為前側端子61的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61b長度也較短,即具有短的彈性作用長度,與後側端子51的情況相同,所述彈片部的柔性低,且接觸部61c不易在上下方向上柔性變形,所以接觸部61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減小。由此,當接觸部61c由於卡101而向下變形時,如後側端子51的情況一樣,由接觸臂部61b構成的彈性變形的彈片部僅施加一相對小的彈性作用力,且卡101的接觸墊被施壓,即由接觸部61c向上壓。
由此,在本實施例中,殼體彈片部76也形成在殼體71的前端緣71f附近的頂板部72上的位置。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殼體彈片部76不僅設置在朝向後端緣71r的位置,也設置在朝向前端緣71f的位置,且設置為沿卡用連接器1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兩排。
設置在朝向前端緣71f的位置處的殼體彈片部76(即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具有與設置在朝向後端緣71r的位置的殼體彈片部76(即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相同的結構,因此省略其結構的說明。
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優選在自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與前側
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之間的區域相對卡101的插入方向朝向前端緣71f偏移的位置處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更優選在自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相對卡101的插入方向朝向前端緣71f偏移的位置處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
所述結構的其他方面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然後,說明根據本實施例的卡用連接器1的操作。
圖12示出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處於一卡未插入的狀態以及圖13示出本新型的第三實施例處於一卡插入的狀態。在圖12和圖13中,(a)為一俯視圖而(b)為沿連接(a)中的箭頭C、C和D、D的線作出的一放大剖視圖。
當卡101未插入卡插入空間時,如圖12所示,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的前端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的前端朝向前端緣11f斜向上延伸,且至少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的上表面以及至少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的上表面位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因為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長度較短,所以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僅稍微突出於底壁部11b的上表面的上方。
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接觸臂部76b的前端和
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接觸臂部76b的前端朝向前端緣71f斜向下延伸,且至少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的下表面以及至少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的下表面低於頂板部72的下表面。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和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自頂板部7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量大於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自底壁部11b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量。
使用者將卡101經由卡用連接器1後方的插入口18插入基座11和殼體71之間的卡插入空間的操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當插入的卡101保持於鎖定位置時,達到圖13所示的狀態,卡用連接器1的後側端子51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51c,61c接觸且與卡101的接觸墊導通。
在本實施例中,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長度都較短且具有短的彈性作用長度,作用為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51b、61b柔性小,且接觸部51c,61c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小的變形量。為此,當接觸部51c、61c由於卡101而向下變形時,如圖13所示,由接觸臂部51b、61b構成的彈性變形的彈片部僅施加一相對較小的彈性作用力,且卡101的接觸墊被施壓,即由接觸部51c、61c向上壓。
但是,因為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接觸臂部76b和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接觸臂部76b在長度上較長
且具有長的彈性作用長度,作用為懸臂式彈片部的接觸臂部76b彈性大,前端部76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大於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和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在上下方向上的變形量。由此,當前端部76c由於卡101而向上變形時,如圖13所示,由接觸臂部76b構成的彈性變形的彈片部具有一大的彈性作用力,且接觸臂部76b(包括前端部76c在內)施壓,即向下壓卡101。
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設置在朝向殼體71的後端緣71r的位置,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設置在朝向殼體71的前端緣71f的位置。在該圖所示的例子中,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在自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與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之間的區域相對卡101的插入方向朝向後端緣71r偏移的位置處以及在面向形成於底壁部11b的焊接尾部收容凹部11j的位置處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在自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與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的接觸墊的位置之間的區域相對卡101的插入方向朝向前端緣71f偏移的位置處以及在自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朝向前端緣71f偏移的位置處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
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施加在卡101上的向下的施壓力由此在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處的作用大於在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
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處的作用,且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施加在卡101上的向下的施壓力在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處的作用大於在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處的作用。
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和卡101的接觸墊由此一起由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施加的施壓力和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施加的施壓力形成的合力而被壓,從而可靠地維持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與對應接觸部51c的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此外,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和卡101的接觸墊一起由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施加的施壓力和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施加的施壓力形成的合力而被壓,從而可靠地維持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與對應接觸部61c的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
卡101自卡用連接器1排出的操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還包括設置在朝向殼體71的前端緣71f的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且殼體彈片部76的前端部76c在自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與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接觸卡101的接觸墊的位置之間的區域朝向殼體71的前端緣71f偏移的位置處接觸卡101的上表面111b。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和卡101的接觸墊由此一起由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施加的施壓力和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施加的施壓力形成的合力而被壓,從而可靠地維持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與對
應接觸部61c的卡101的接觸墊之間的接觸。
此外,前側端子61的接觸部61c的變形量相同於後側端子51的接觸部51c的變形量。由此,前側端子61的接觸臂部61b的長度可設置為與後側端子51的接觸臂部51b大體相同,使前側端子61相對於卡101的插入方向設置的位置的自由度增加且卡用連接器1的設計的自由度增加。卡用連接器1的長度可減小。
本實施例的效果的其他方面與第一實施例相似,因此省略其說明。
接下來說明本新型的一第四實施例。具有與第一至第三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部件用相同的符號標記,且省略其說明,也省略與第一至第三實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說明。
圖14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四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在本實施例中,如在該圖中所示,在頂板部72上的靠近殼體71的前端緣71f的位置也形成一單個殼體彈片部76。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在一朝向後端緣71r的位置形成一個殼體彈片部76而在一朝向前端緣71f的位置形成一個殼體彈片部76。
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和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都具有一與第二實施例的殼體彈片部76同樣的結構,且包括:成對的接觸臂部76b,由在基端處連接於頂板部72的懸臂式平板狀元件構成;連接部76d,用於連接所述成對的
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以及前端部76c,由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和連接部76d的自由端構成。
實施例的其他方面與第三實施例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說明。
接下來,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五實施例。具有與第一至第四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部件用相同的符號標記,且省略其說明,也省略與第一至第四實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說明。
圖15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五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在本實施例中,如在該圖中所示,在靠近後端緣71r的位置和一靠近前端緣71f的位置設置殼體彈片部76。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具有與第一和第三實施例的殼體彈片部76相同的結構,且包括:接觸臂部76b,由在基端處連接於頂板部72的懸臂式平板狀元件構成;以及前端部76c,構成自由端(即接觸臂部76b的前端);這些殼體彈片部76中的兩個對齊地設置成一排。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具有一與第二實施例的殼體彈片部76相同的結構,且包括:一對接觸臂部76b,由在基端處連接於頂板部72的懸臂式平板狀元件構成;一連接部76d,用於連接所述一對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以及前端部76c,由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和連接部76d的自由端構成;如此設置殼體彈片部76。
實施例的其他方面與第三實施例相同,因此省
略相同部分的說明。
接下來說明本新型的一第六實施例。具有與第一至第五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部件用相同的符號標記,且省略其說明,也省略與第一至第五實施例相同的操作和效果的說明。
圖16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六實施例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在本實施例中,如在該圖中所示,在一靠近後端緣71r的位置和靠近前端緣71f的位置設置殼體彈片部76。後側的殼體彈片部76具有與第二實施例的殼體彈片部76相同的結構,包括:一對接觸臂部76b,由在基端處連接於頂板部72的懸臂式平板狀元件構成;一連接部76d,用於連接所述一對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以及前端部76c,由接觸臂部76b的自由端和連接部76d的自由端構成。前側的殼體彈片部76具有與第一和第三實施例的殼體彈片部76相同的結構,包括:接觸臂部76b,由在基端處連接於頂板部72的懸臂式平板狀元件構成;以及前端部76c,構成自由端(即接觸臂部76b的前端);這兩個殼體彈片部76對齊地設置成一排。
實施例的其他方面與第三實施例相同,因此省略相同部分的說明。
本新型不限於上述的實施例,可根據本新型的主旨作出各種不脫離本新型範圍的修改。
本新型能適用於一卡用連接器。
1‧‧‧卡用連接器
11‧‧‧基座
71f‧‧‧前端緣
71r‧‧‧後端緣
13‧‧‧扣持突起
18‧‧‧插入口
71‧‧‧殼體
72‧‧‧頂板部
73‧‧‧扣持開口
74‧‧‧側板部
75‧‧‧桿保持元件
75a‧‧‧桿保持周邊開口
76‧‧‧殼體彈片部
76a‧‧‧彈片部周邊開口
76b‧‧‧接觸臂部
76c‧‧‧前端部
101‧‧‧卡
111b‧‧‧上表面
111r‧‧‧後端
Claims (13)
- 一種卡用連接器,包括:一基座,用於收容一設置有一端子元件的卡;一接觸端子,連接於所述基座,用於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以及一蓋元件,安裝於所述基座,用於至少部分地覆蓋所述基座和插入到所述基座的卡;至少一個接觸端子設置有:一基部,沿所述基座的一後端緣設置且連接於所述基座的一底壁部;一懸臂式接觸臂部,在其基端處連接於所述基部且自所述基端朝向所述基座的一前端緣突出;以及一接觸部,用於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所述接觸部連接於所述接觸臂部的前端;以及所述蓋元件設置有:一頂板部,面向所述卡的與所述端子元件的相反側的一表面;以及一壓卡部,形成於所述頂板部;所述壓卡部設置有:一懸臂式接觸臂部,在其基端處連接於所述頂板部且自該基端朝向所述蓋元件的一前端緣延伸;以及所述接觸臂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的變形量大於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
- 如請求項1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當卡未插入所述基座時,所述壓卡部的前端部自所述頂板部朝向所述基座的底壁部突出的量大於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 子的接觸部自所述底壁部朝向所述頂板部突出的量。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壓卡部朝向所述蓋元件的後端緣設置。
- 如請求項3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接觸端子還包括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一接觸端子;以及所述壓卡部的前端部在自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的位置與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該接觸端子的接觸部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的位置之間的區域朝向所述蓋元件的後端緣偏移的位置處接觸所述卡的與所述端子元件相反一側的所述表面。
- 如請求項4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該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大於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
- 如請求項4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壓卡部還包括朝向所述蓋元件的前端緣設置的一壓卡部,且該壓卡部的前端部在自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的位置與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該接觸端子的接觸部接觸所述卡的端子元件的位置之間的區域朝向所述蓋元件的前端緣偏移的位置處接觸所述卡的與所述端子元件相反一側的所述表面。
- 如請求項6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朝向所述基座的前端緣設置的該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與沿所述基座的後端緣設置的所述接觸端子的接觸部的變形量相同。
- 如請求項1至2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壓卡部以多個沿所述蓋元件的寬度方向設置,或者所述壓卡部僅以一個設置。
- 如請求項3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壓卡部以多個沿所述蓋元件的寬度方向設置,或者所述壓卡部僅以一個設置。
- 如請求項4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壓卡部以多個沿所述蓋元件的寬度方向設置,或者所述壓卡部僅以一個設置。
- 如請求項5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壓卡部以多個沿所述蓋元件的寬度方向設置,或者所述壓卡部僅以一個設置。
- 如請求項6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壓卡部以多個沿所述蓋元件的寬度方向設置,或者所述壓卡部僅以一個設置。
- 如請求項7所述卡用連接器,其中,所述壓卡部以多個沿所述蓋元件的寬度方向設置,或者所述壓卡部僅以一個設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91142A JP2014049284A (ja) | 2012-08-31 | 2012-08-31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77689U true TWM477689U (zh) | 2014-05-01 |
Family
ID=4997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15973U TWM477689U (zh) | 2012-08-31 | 2013-08-26 | 卡用連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4049284A (zh) |
CN (1) | CN203415721U (zh) |
TW (1) | TWM477689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6081702A (ja) * | 2014-10-16 | 2016-05-16 | Smk株式会社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2012
- 2012-08-31 JP JP2012191142A patent/JP2014049284A/ja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8-26 TW TW102215973U patent/TWM47768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8-30 CN CN201320538678.6U patent/CN2034157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049284A (ja) | 2014-03-17 |
CN203415721U (zh) | 2014-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48594B2 (en) | Dual SIM card connector | |
JP5818366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TWI574465B (zh) | Card holding element and card connector | |
JP5738689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US8632350B2 (en) | Card connector | |
US7896670B1 (en) | Card connector | |
JP5714313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2014225084A (ja) | ホルダ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 |
JP5657363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US7891998B1 (en) | Card connector with detection terminal unit | |
KR101057236B1 (ko) | 카드 커넥터 | |
JP4964800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2012113984A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JP2005044595A (ja) | Pcカードコネクタ組立体 | |
TWM477689U (zh) | 卡用連接器 | |
JPWO2020170822A1 (ja) |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セット | |
JP5663374B2 (ja) | トレイタイプの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TWI405371B (zh) | 電子卡連接器 | |
TWM379196U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KR20100032297A (ko) | 커넥터 및 검출 스위치 | |
TWM275574U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JP2013065458A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TWM379213U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TWM374668U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 |
JP2012204318A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