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8653A - 用於癌症之組合療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癌症之組合療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8653A
TW201628653A TW104135474A TW104135474A TW201628653A TW 201628653 A TW201628653 A TW 201628653A TW 104135474 A TW104135474 A TW 104135474A TW 104135474 A TW104135474 A TW 104135474A TW 201628653 A TW201628653 A TW 2016286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csf1r
seq
sequence
inhibi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5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1463B (zh
Inventor
布萊恩 王
茱莉 漢柏利頓
羅柏特 席科斯奇
艾瑪 馬斯特勒
凱文 海斯堤爾
大衛 畢洛維恩
凱薩琳E 路易斯
Original Assignee
布萊恩 王
茱莉 漢柏利頓
羅柏特 席科斯奇
艾瑪 馬斯特勒
凱文 海斯堤爾
大衛 畢洛維恩
凱薩琳E 路易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布萊恩 王, 茱莉 漢柏利頓, 羅柏特 席科斯奇, 艾瑪 馬斯特勒, 凱文 海斯堤爾, 大衛 畢洛維恩, 凱薩琳E 路易斯 filed Critical 布萊恩 王
Publication of TW201628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8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1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14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6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receptors for 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pancreatic disorders, e.g. pancreatic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blad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1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kidne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5/0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CD28 or CD15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6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receptors for growth factors, growth regul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9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molecules with a "CD"-designation,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3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 C07K16/3046Stomach, Intest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3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 C07K16/3069Reproductive system, e.g. ovaria, uterus, testes, prost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61K2039/507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3Crossreactivity, e.g. for species or epitope, or lack of said crossre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Pregnancy & Childbirth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使用結合群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之抗體與PD-1/PD-L1抑制劑之組合治療癌症之方法。

Description

用於癌症之組合療法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14年10月2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072,035號、2015年5月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157,368號及2015年7月1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192,025號的優先權,該等申請案出於任何目的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使用結合群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之抗體與PD-1/PD-L1抑制劑之組合治療癌症之方法。
群落刺激因子1受體(在本文中稱為CSF1R;在此項技術中亦稱為FMS、FIM2、C-FMS、M-CSF受體及CD115)為具有N端胞外域(ECD)及C端胞內域且具有酪胺酸激酶活性的單次跨膜受體。針對CSF1R之結合CSF1之配位體或介白素34配位體(在本文中稱為IL-34;Lin等人,Science 320:807-11(2008))導致受體二聚、上調CSF1R蛋白質酪胺酸激酶活性、磷酸化CSF1R酪胺酸殘基及下游信號傳導事件。藉由CSF1或IL-34活化CSF1R導致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以及其他單核細胞系,諸如蝕骨細胞、樹突狀細胞及微神經膠質細胞之運輸、存活、增殖及分化。
已發現許多腫瘤細胞或腫瘤基質細胞會產生CSF1,其藉由CSF1R活化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已顯示腫瘤中之CSF1含量與腫瘤中 之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的含量相關。已發現較高含量之TAM與大部分癌症中的較差患者預後相關。另外,已發現CSF1促進例如小鼠中之人類乳癌異種移植物腫瘤生長及演進成癌轉移。參看例如Paulus等人,Cancer Res.66:4349-56(2006)。另外,CSF1R在骨癌轉移中之蝕骨性骨骼破壞中起作用。參看例如Ohno等人,Mol.Cancer Ther.5:2634-43(2006)。TAM部分藉由釋放免疫抑制細胞激素及表現T細胞抑制表面蛋白質來抑制抗腫瘤T細胞效應功能,從而促進腫瘤生長。
癌症基因改變提供可介導抗腫瘤免疫性之不同抗原組。藉由T細胞受體(TCR)之抗原識別起始T細胞反應,該等反應藉由活化及抑制信號之間的平衡調節。抑制信號或「免疫檢查點」藉由防止自體免疫而在正常組織中起重要作用。免疫檢查點蛋白質之上調使癌症避開抗腫瘤免疫性。兩種免疫檢查點蛋白質已成為臨床癌症免疫治療劑的焦點,即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及漸進式細胞死亡蛋白質1(PD-1)。抗-CTLA-4抗體及抗-PD-1抗體之組合已批准用於治療轉移性黑素瘤且若干額外臨床試驗亦研究此組合用於治療其他癌症之用途。用作單一療法之抗-PD-1抗體及抗CTLA-4抗體目前亦在臨床試驗中進行研究用作許多不同類型之癌症的治療。結合PD-L1(PD-1之一種配位體)之抗PD-L1抗體目前亦處於臨床發展中。
許多腫瘤通常同時表現多個檢查點分子,因此,檢查點調節劑之組合正進行旨在改良功效之臨床測試。抗-CTLA-4抗體(抗CTLA-4 Ab)與抗-PD-1抗體(抗-PD-1 Ab)之組合的初始臨床結果已證實相較於單獨抗CTLA-4 Ab或歷史對照物,在轉移性黑素瘤中改良之整體反應速率、提高之完全反應速率以及整體存活率。
如本文所述,臨床試驗中已證實抗-PD-1抗體與抗-CSF1R抗體之組合的顯著抗腫瘤活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治療個體體內之癌症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抗-PD-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選自尼沃單抗(nivolumab)及派立珠單抗(pembrolizumab)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抗-PD-L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融合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融合蛋白質為AMP-224。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同時或依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同時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抗-CSF1R抗體之前投與PD-1/PD-L1抑制劑之一或多次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投與抗-CSF1R抗體之前接受完整療程之PD-1/PD-L1抑制劑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在第二療程之PD-1/PD-L1抑制劑療法期間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投與抗-CSF1R抗體之前接受至少一次、至少兩次、至少三次或至少四次劑量之PD-1/PD-L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次劑量之PD-1/PD-L1抑制劑與抗-CSF1R抑制劑同時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PD-1/PD-L1抑制劑之前投與抗-CSF1R 抗體之一或多次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投與PD-1/PD-L1抑制劑之前接受至少兩次、至少三次、至少三次或至少四次劑量之抗-CSF1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次劑量之抗-CSF1R抗體與PD-1/PD-L1抑制劑同時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兩種藥物在同一天上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前將藥物混合在一起且因此以混合物形式投與。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藥物可封裝及儲存於同一小瓶中(即固定劑量調配物),或者含有各各別藥物之小瓶可在即將投與之前混合在一起。在多個實施例中,可藉由多種途徑活體內投與藥物,包括(但不限於)經口、動脈內、非經腸、鼻內、靜脈內、肌肉內、心內、室內、氣管內、經頰、經直腸、腹膜內、皮內、局部、經皮及鞘內,或藉由植入或吸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0.1-10mg/kg,諸如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上述劑量中之一者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約每1、2、3、4或5週一次,諸如約每2週一次。
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劑量為治療劑量且第二劑量為治療劑量。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劑量為次治療劑量且第二劑量為治療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劑量以至少約80mg至至少約800mg或每公斤體重至少約0.1mg至至少約10.0mg範圍內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劑量以至少約80mg至至少約800mg或每公斤體重至少約0.1mg至至少約10.0mg範圍內之劑量投與。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劑量以每公斤體重至少約3mg,或240mg之劑量投與約每2週一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個體投與至少兩次劑量、至少三次劑量、 至少四次劑量、至少五次劑量、至少六次劑量、至少七次劑量、至少八次劑量、至少九次劑量、至少十次劑量、至少12次劑量、至少20次劑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劑量為均一劑量或基於體重之劑量。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劑量為均一劑量或基於體重之劑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選自非小細胞肺癌、黑素瘤、頭部及頸部鱗狀細胞癌、卵巢癌、胰臟癌、腎細胞癌、肝細胞癌、膀胱癌及子宮內膜癌。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為中樞神經系統贅瘤。在一些實施例中,中樞神經系統贅瘤為惡性神經膠質瘤或神經膠母細胞瘤。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在選自手術、化學療法、放射療法或其組合之療法之後復發或演進。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患有III期或IV期癌症,如下文關於具體癌症之定義部分所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之癌症為轉移性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者或使用PD-1/PD-L1抑制劑之先前治療難治癒。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先前接受PD-1/PD-L1抑制劑療法,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個體先前未接受PD-1/PD-L1抑制劑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接受化學療法、放射療法或手術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患者儘管進行了此類先前治療仍證實有腫瘤演進。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小鼠異種移植模型中進行比較,相較於投與單獨之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對腫瘤生長、重量及/或體積產生協同作用。
在一些方法實施例中,患有非小細胞肺癌(NSCLC)之患者使用抗-CSF1R抗體(舉例而言,如本文所述之抗-CSF1R抗體,諸如包含HuAB1之重鏈及輕鏈CDR之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舉例而言,包含尼沃單抗或派立珠單抗之重鏈及輕鏈CDR的抗-PD-1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融合蛋白質或肽,諸如AMP-224或AUR-012)治療。在 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患者患有IIIB期或IV期疾病及/或在針對晚期或轉移性疾病的基於鉑之二重化學療法或其他化學療法方案之後證實有疾病演進或復發。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未暴露於PD-1/PD-L1抑制劑,且在其他實施例中,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劑治療難治癒。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0.1-10mg/kg,諸如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上述劑量中之一者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每1、2、3、4或5週一次,諸如約每2週一次。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小鼠異種移植NSCLC模型中進行比較,相較於投與單獨之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對腫瘤生長、重量及/或體積產生協同作用。
在一些方法實施例中,黑素瘤使用抗-CSF1R抗體(舉例而言,如本文所述之抗-CSF1R抗體,諸如包含HuAB1之重鏈及輕鏈CDR之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舉例而言,包含尼沃單抗或派立珠單抗之重鏈及輕鏈CDR的抗-PD-1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融合蛋白質或肽,諸如AMP-224或AUR-012)治療。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患者患有III期或IV期黑素瘤。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在使用至少一種BRAF抑制劑治療期間或之後證實疾病演進,或為BRAF野生型。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未暴露於PD-1/PD-L1抑制劑,且在其他實施例中,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劑治療難治癒。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0.1-10mg/kg,諸如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上述劑量中之一者投與 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每1、2、3、4或5週一次,諸如約每2週一次。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小鼠異種移植黑素瘤模型中進行比較,相較於投與單獨之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對腫瘤生長、重量及/或體積產生協同作用。
在一些方法實施例中,頭部及頸部鱗狀細胞癌(SSCHN)使用抗-CSF1R抗體(舉例而言,如本文所述之抗-CSF1R抗體,諸如包含HuAB1之重鏈及輕鏈CDR之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舉例而言,包含尼沃單抗或派立珠單抗之重鏈及輕鏈CDR的抗-PD-1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融合蛋白質或肽,諸如AMP-224或AUR-012)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患有III期或IV期SSCHN或患有反覆或轉移性SSCHN。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接受化學療法,諸如鉑療法,但具有證實之腫瘤演進或復發。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接受放射療法,視情況連同鉑療法,但具有證實之腫瘤演進或復發。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未暴露於PD-1/PD-L1抑制劑,且在其他實施例中,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劑治療難治癒。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0.1-10mg/kg,諸如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上述劑量中之一者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每1、2、3、4或5週一次,諸如約每2週一次。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小鼠異種移植鱗狀細胞癌模型中進行比較,相較於投與單獨之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對腫瘤生長、重量及/或體積產生協同作用。
在一些方法實施例中,胰臟癌使用抗-CSF1R抗體(舉例而言,如 本文所述之抗-CSF1R抗體,諸如包含HuAB1之重鏈及輕鏈CDR之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舉例而言,包含尼沃單抗或派立珠單抗之重鏈及輕鏈CDR的抗-PD-1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融合蛋白質或肽,諸如AMP-224或AUR-012)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證實患有局部或轉移性胰臟腺癌。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可接受手術及/或放射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未暴露於PD-1/PD-L1抑制劑,且在其他實施例中,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劑治療難治癒。在一些實施例中,以0.1、0.3、1、2、3或4mg/kg之劑量投與抗-CSF1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0.5-10mg/kg,諸如1、2、3、4或5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上述劑量中之一者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每1、2、3、4或5週一次,諸如每2週一次。在一些方法實施例中,結腸直腸癌使用抗-CSF1R抗體(舉例而言,如本文所述之抗-CSF1R抗體,諸如包含HuAB1之重鏈及輕鏈CDR之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舉例而言,包含尼沃單抗或派立珠單抗之重鏈及輕鏈CDR的抗-PD-1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融合蛋白質或肽,諸如AMP-224或AUR-012)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患有結腸腺癌或直腸腺癌。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患有轉移性結腸直腸癌。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患有轉移性結腸直腸癌,儘管先前使用氟嘧啶、奧沙利鉑(oxaliplatin)、伊立替康(irinotecan)、貝伐單抗(bevacizumab)、西妥昔單抗(cetuximab)或帕尼單抗(帕尼單抗)中之一或多者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未暴露於PD-1/PD-L1抑制劑,且在其他實施例中,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劑治療難治癒。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0.1-10mg/kg,諸如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 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上述劑量中之一者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每1、2、3、4或5週一次,諸如約每2週一次。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小鼠異種移植胰臟癌模型(諸如包含KRasG12D/Ink4a-/-鼠類胰管腺癌(PDAC)細胞之模型)中進行比較,相較於投與單獨之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對腫瘤生長、重量及/或體積產生協同作用。
在一些方法實施例中,惡性神經膠質瘤(例如神經膠母細胞瘤或神經膠質肉瘤)使用抗-CSF1R抗體(舉例而言,如本文所述之抗-CSF1R抗體,諸如包含HuAB1之重鏈及輕鏈CDR之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舉例而言,包含尼沃單抗或派立珠單抗之重鏈及輕鏈CDR的抗-PD-1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融合蛋白質或肽,諸如AMP-224或AUR-012)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使用手術、放射療法及/或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患有IV級惡性神經膠質瘤。在一些實施例中,患者先前未暴露於PD-1/PD-L1抑制劑,且在其他實施例中,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劑治療難治癒。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0.1-10mg/kg,諸如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上述劑量中之一者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每1、2、3、4或5週一次,諸如約每2週一次。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小鼠異種移植神經膠質瘤模型中進行比較,相較於投與單獨之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對腫瘤生長、重量及/或體積產生協同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投與一或多種額外抗癌劑。在某些實施例中,抗癌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特異性結合 CTLA-4(「抗-CTLA-4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及抑制CTLA-4活性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化學療法、基於鉑之二重化學療法、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抗VEGF抑制劑、吲哚胺-吡咯2,3-雙加氧酶(IDO)抑制劑或其任何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抗癌劑為伊派利單抗。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組合物,其包含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抗-PD-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抗-PD-L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融合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融合蛋白質為AMP-224。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之抗體重鏈及/或抗體輕鏈可具有下文所述之結構。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重鏈可包含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序列至少9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的序列。在本文所述之任一種方法中,抗-CSF1R抗體輕鏈可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至少9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 的序列。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重鏈可包含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序列至少9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的序列,且抗-CSF1R抗體輕鏈可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至少9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的序列。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HC CDR1、HC CDR2及HC CDR3可包含選自以下之序列組:(a)SEQ ID NO:15、16及17;(b)SEQ ID NO:21、22及23;以及(c)SEQ ID NO:27、28及29。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LC CDR1、LC CDR2及LC CDR3可包含選自以下之序列組:(a)SEQ ID NO:18、19及20;(b)SEQ ID NO:24、25及26;以及(c)SEQ ID NO:30、31及32。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重鏈可包含HC CDR1、HC CDR2及HC CDR3,其中HC CDR1、HC CDR2及HC CDR3包含選自以下之序列組:(a)SEQ ID NO:15、16及17;(b)SEQ ID NO:21、22及23;以及(c)SEQ ID NO:27、28及29;且輕鏈可包含LC CDR1、LC CDR2及LC CDR3,其中LC CDR1、LC CDR2及LC CDR3包含選自以下之序列組:(a)SEQ ID NO:18、19及20;(b)SEQ ID NO:24、25及26;以及(c)SEQ ID NO:30、31及32。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包含:(a)包含與SEQ ID NO:9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1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b)包含與SEQ ID NO:11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12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c)包含與SEQ ID NO:13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 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14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d)包含與SEQ ID NO:39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6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e)包含與SEQ ID NO:4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6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f)包含與SEQ ID NO:41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6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g)包含與SEQ ID NO:39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7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h)包含與SEQ ID NO:4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7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i)包含與SEQ ID NO:41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7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以及(j)包含與SEQ ID NO:42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8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k)包含與SEQ ID NO:42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9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l)包含與SEQ ID NO:42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5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m)包含與SEQ ID NO:43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8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n)包含與SEQ ID NO: 43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49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o)包含與SEQ ID NO:43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5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p)包含與SEQ ID NO:44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51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q)包含與SEQ ID NO:44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52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r)包含與SEQ ID NO:45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51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或(s)包含與SEQ ID NO:45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52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輕鏈。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包含:(a)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5之重鏈(H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6之H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7之HC CDR3的重鏈,及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8之輕鏈(L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9之L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20之LC CDR3的輕鏈;(b)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21之重鏈(H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22之H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23之HC CDR3的重鏈,及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24之輕鏈(L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25之L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26之LC CDR3的輕鏈;或(c)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27之重鏈(H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28之H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29之HC CDR3的重鏈,及 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30之輕鏈(L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31之L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32之LC CDR3的輕鏈。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包含:(a)包含序列SEQ ID NO:53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60之輕鏈;(b)包含序列SEQ ID NO:53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61之輕鏈;或(c)包含序列SEQ ID NO:58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65之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重鏈及輕鏈,其中抗體包含:(a)包含序列SEQ ID NO:53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60之輕鏈;(b)包含序列SEQ ID NO:53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61之輕鏈;或(c)包含序列SEQ ID NO:58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65之輕鏈。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結合於人類CSF1R及/或結合於獼猴CSF1R。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阻斷配位體結合於CSF1R。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阻斷CSF1及/或IL-34結合於CSF1R。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阻斷CSF1及IL-34兩者結合於CSF1R。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抑制配位體誘導之CSF1R磷酸化。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抑制CSF1-及/或IL-34誘導之CSF1R磷酸化。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可以小於1nM之親和力(KD)結合於人類CSF1R。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在CSF1或IL-34存在下可抑制單核細胞增殖及/或存活反應。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PD-1/PD-L1抑制劑可為具有下文所述之結構的抗體,諸如抗-PD-1抗體。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PD-1/PD-L1抑制劑 可為抗體重鏈可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0及101之序列至少9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抗體。在本文所述之任何方法中,PD-1/PD-L1抑制劑可為抗體輕鏈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2及103之序列至少9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序列的抗體。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PD-1/PD-L1抑制劑可為重鏈(HC)CDR1、HC CDR2及HC CDR3包含選自SEQ ID NO:105、107及109之序列組的抗體。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PD-1/PD-L1抑制劑可為輕鏈(LC)CDR1、LC CDR2及LC CDR3包含選自SEQ ID NO:112、114及116之序列組的抗體。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PD-1/PD-L1抑制劑可為包含以下之抗體:(a)包含與SEQ ID NO:10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102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b)包含與SEQ ID NO:101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103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c)包含與SEQ ID NO:100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102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及/或(d)包含與SEQ ID NO:101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及包含與SEQ ID NO:103至少95%、至少97%、至少99%或100%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PD-1/PD-L1抑制劑可為包含以下之抗體: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05之重鏈(H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07之H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 109之HC CDR3的重鏈,及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12之輕鏈(L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14之L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16之LC CDR3的輕鏈。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PD-1/PD-L1抑制劑可為包含以下之抗體: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04之重鏈(HC)FR1、具有序列SEQ ID NO:106之HC FR2、具有序列SEQ ID NO:108之HC FR3的重鏈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10之HC FR4的重鏈;及/或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11之輕鏈(LC)FR1、具有序列SEQ ID NO:113之LC FR2、具有序列SEQ ID NO:115之LC FR3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17之LC FR4的輕鏈。
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可為人類化或嵌合抗體。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或PD-1/PD-L1抑制劑可選自Fab、Fv、scFv、Fab'及(Fab')2。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或PD-1/PD-L1抑制劑可選自IgA、IgG及IgD。在本文所述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中,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可為IgG。在本文所述之任何方法中,抗體可為IgG1、IgG2或IgG4。
在本文所述之任何方法中,腫瘤可表現或不表現PD-L1。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為PD-L1陽性。在其他實施例中,腫瘤為PD-L1陰性。在本文所述之任何方法中,腫瘤可表現或不表現PD-L2。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為PD-L2陽性。在其他實施例中,腫瘤為PD-L2陰性。
圖1A-圖1C顯示如實例1中所述人類化抗體huAb1至huAb16中每一者的人類化重鏈可變區的比對。加框殘基為人類接受體序列中變回相應小鼠殘基之胺基酸。
圖2A-圖2C顯示如實例1中所述人類化抗體huAb1至huAb16中每 一者的人類化輕鏈可變區的比對。加框胺基酸為人類接受體序列中變回相應小鼠殘基之殘基。
圖3為顯示多種癌症中CSF1R表現與Tregs、PD-L1/PD-1表現及CD8+ T細胞之間相關度的熱圖。
圖4A顯示皮下接種MC38結腸直腸癌細胞且用抗-CSF1R抗體、抗-PD-1抗體或兩種抗體之組合、或IgG對照給藥的C57BL/6小鼠中的腫瘤體積隨時間的平均改變。抗-CSF1R或抗-PD-1處理相較於對照處理降低MC38之生長速率。抗-CSF1R及抗-PD-1之組合對MC38生長的抑制大於任一單獨處理(P<0.05)。圖4B顯示第11天在處理起始後個別MC38腫瘤體積(圖上所示之p值)。經雙尾,未配對t測試測定統計顯著性。
圖5顯示使用KRasG12D/Ink4a-/-鼠類胰管腺癌(PDAC)細胞、結腸直腸癌細胞手術接種且用抗-CSF1R抗體(標記為「008」之條帶)、抗-PD-1抗體或兩種抗體之組合與吉西他濱(gemcitabine)(GEM)一起給藥之C57BL/6小鼠中之平均腫瘤重量。使用抗-CSF1R或抗-PD-1任一者處理相較於對照小鼠降低腫瘤負荷。抗-CSF1R、抗-PD-1及GEM之組合相較於抗-CSF1R及GEM或抗-PD-1及GEM中之任一者顯著降低腫瘤負荷(圖上所示之p-值)。經雙尾,未配對t測試測定統計顯著性。
圖6為實例7及8中所述的涉及huAB1(亦稱為FPA008)及尼沃單抗之臨床實驗的處理群組的描述。
圖7顯示實例7及8之臨床實驗的劑量遞增標準。
圖8顯示使用抗-CSF1R抗體(稱為cmFPA008)處理提高兩個小鼠結腸直腸腫瘤模型中細胞毒性T細胞之頻率及PD-L1及其他基因之表現。免疫活性小鼠用MC38(頂部)或CT26(底部)結腸直腸癌細胞皮下接種且用cmFPA008或作為對照之小鼠IgG1給藥。評定腫瘤樣品中之基因表現(每組n7)且根據多個管家基因標準化。所示表現值是相對 於IgG對照。經雙尾,未配對t測試測定統計顯著性(*p<0.05,**p<0.01)。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牽涉於許多癌症的發病機制中,且與不良預後相關。抑制CSF1R可減少小鼠模型及人類腫瘤中之免疫抑制TAM。參看例如Ries等人,2014,Cancer Cell,25:846-859;Pyontech等人,2013,Nature Med.,19:1264-1272;及Zhu等人,2014,Cancer Res.,74:5057-5069。胰臟腫瘤模型中的CSF1R之小分子抑制與免疫檢查點阻斷協同作用。參看Zhu等人,2014,Cancer Res.,74:5057-5069。儘管不欲受任何具體理論束縛,但本發明係針對治療腫瘤之方法,該等腫瘤可具有CSF1R-表現TAM及PD-1表現CD8+ T細胞兩者且將對使用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之組合療法敏感。在一些情況下,具有CSF1R-表現TAM及PD-1表現CD8+ T細胞兩者之腫瘤可能對PD-1/PD-L1單藥療法耐藥,但對組合療法應敏感。藉由表現分析,本發明者已鑑別出具有CSF1R-表現TAM及PD-1表現CD8+ T細胞兩者之特定腫瘤類型,包括(但不限於)膀胱癌、宮頸癌(諸如鱗狀細胞宮頸癌)、頭部及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直腸腺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子宮內膜癌、前列腺腺癌、結腸癌、卵巢癌(諸如漿液性上皮性卵巢癌)及黑素瘤。類似地,不欲受任何具體理論束縛,具有高含量CSF1R-表現TAM之腫瘤(其為抑制PD-1-表現CD8+ T細胞)可對組合療法敏感,例如因為用抗-CSF1R抗體抑制TAM可加強PD-1表現CD8+ T細胞,使腫瘤對PD-1/PD-L1抑制劑敏感。
因此,本發明提供治療癌症之方法,其包含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抑制PD-1之抗體。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干擾PD-L1結合於PD-1。在一些實施 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結合於PD-L1之抗體。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干擾PD-L1結合於PD-1。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干擾PD-L1結合於PD-1之融合蛋白質,諸如AMP-224。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干擾PD-L1結合於PD-1之肽,諸如AUR-012。
如上所述,在某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為抗-PD-L1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本文所揭示之治療方法或組合物中之任一者中,抗PD-L1 Ab可用抗-PD-1 Ab代替。在某些實施例中,抗PD-L1 Ab為BMS-936559(先前12A4或MDX-1105)(參看例如美國專利第7,943,743號;WO 2013/173223)。在其他實施例中,抗PD-L1 Ab為MPDL3280A(亦稱為RG7446)(參看例如Herbst;美國專利第8,217,149號)或MEDI4736(Khleif,2013)。
本文所用之部分標題僅出於組織目的而不應理解為限制所述主題。本文呢引用之所用參考文獻,包括專利申請案及公開案,出於任何目的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定義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結合本發明使用之科學與技術術語將具有一般技術者通常理解之含義。此外,除非上下文另外要求,否則單數術語應包括複數且複數術語應包括單數。
與重組DNA、寡核苷酸合成、組織培養及轉型(例如電穿孔、脂質體轉染)、酶促反應及純化技巧結合使用之例示性技術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許多此類技術及程序尤其描述於例如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第2版,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old Spring Harbor,N.Y.(1989))中。另外,此項技術中亦已知用於化學合成、化學分析、醫藥製備、調配及傳遞以及患者治療的例示性技術。
在本申請案中,除非另外規定,否則「或」之使用意謂「及/或」。在申請專利範圍多項從屬項的情況下,使用「或」僅以擇一的方式引用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獨立項或申請專利範圍從屬項。此外,除非另外具體規定,否則諸如「元件」或「組件」之術語涵蓋包含一個單元之元件及組件以及包含一個以上子單元之元件及組件兩者。
如本文所述,除非另外規定,否則任何濃度範圍、百分比範圍、比率範圍或整數範圍應理解為包括在所列舉範圍內之任何整數值及(在適當時)其分數(諸如整數之十分之一及百分之一)。
單位、前綴及符號以其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e Unites;SI)接受形式表示。數值範圍包括界定該範圍之數字。本文提供之標題並非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限制,其可作為整體由說明書提及。因此,下文緊接著定義之術語由整個說明書更充分定義。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如根據本發明使用之以下術語應理解為具有以下含義:
投與」係指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多種方法及傳遞系統中之任一者向個體物理引入包含治療劑之組合物。抗-PD-1 Ab及/或抗-PD-L1 Ab之投與途徑包括靜脈內、肌肉內、皮內、腹膜內、脊髓或其他非經腸投與途徑,例如注射或輸注。如本文所使用之短語「非經腸投與」意謂通常藉由注射之除腸及局部投與之外的投與模式,且包括(不限於)靜脈內、肌肉內、動脈內、鞘內、淋巴管內、病灶內、囊內、眶內、心內、皮內、腹膜內、經氣管、皮下、表皮下、關節內、囊下、蛛膜下、脊柱內、硬膜外及胸骨內注射及輸注,以及活體內電穿孔。非非經腸途徑包括局部、表皮或經黏膜投與途徑,例如經口、鼻內、經陰道、經直腸、舌下或局部。投與亦可例如進行一次、多次及/或經一或多個延長之週期。
如本文所用,「不良事件」(AE)為與醫學處理之使用相關聯之任 何不利且一般不希望或不合意證據(包括異常實驗研究結果)、症狀或疾病。舉例而言,不良事件可與回應於治療之免疫系統活化或免疫系統細胞(例如T細胞)擴增相關聯。醫學處理可具有一或多個相關AE且各AE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嚴重程度。提及能夠「改變不良事件」之方法意謂降低與不同治療方案之使用相關聯之一或多個AE的發生率及/或嚴重程度的治療方案。術語「核酸分子」及「聚核苷酸」可互換使用,且係指核苷酸之聚合物。此類核苷酸聚合物可含有天然及/或非天然核苷酸且包括(但不限於)DNA、RNA及PNA。「核酸序列」係指構成核酸分子或聚核苷酸之核苷酸的線性序列。
術語「多肽」與「蛋白質」可互換使用且係指胺基酸殘基之聚合物,且不限於最小長度。此類胺基酸殘基之聚合物可含有天然或非天然胺基酸殘基且包括(但不限於)肽、寡肽、胺基酸殘基之二聚物、三聚物及多聚物。全長蛋白質及其片段皆由該定義涵蓋。術語亦包括多肽之表現後修飾,例如糖基化、唾液酸化、乙醯化、磷酸化及其類似修飾。此外,出於本發明之目的,「多肽」係指原生序列包括修飾(諸如缺失、添加及取代(實際上通常保守))之蛋白質,只要該蛋白質保持所要活性。此等修飾可為有意的,如經由定點突變誘發;或可為偶然的,諸如經由產生蛋白質之宿主的突變或由於PCR擴增所引起的錯誤。
術語「CSF1R」在本文中係指全長CSF1R,其包括N端ECD、跨膜結構域及胞內酪胺酸激酶結構域,具有或不具有N端前導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CSF1R為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或SEQ ID NO:2之人類CSF1R。
術語「漸進式細胞死亡蛋白1」及「PD-1」係指屬於CD28家族之免疫抑制受體。PD-1主要表現於先前活體內活化之T細胞上且結合於兩個配位體PD-L1及PD-L2。如本文所用,術語「PD-1」包括人類PD- 1(hPD-1)、hPD-1之變異體、同功異構物及物種同系物,及具有至少一個與hPD-1共用之抗原決定基的類似物。完整hPD-1序列可在GenBank寄存編號U64863下發現。在一些實施例中,PD-1為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96(前驅物,具有信號序列)或SEQ ID NO:97(成熟,無信號序列)之人類PD-1。
術語「漸進式細胞死亡1配位體1」及「PD-L1」(PD-L1;B7同系物-1;B7-H1;或CD274)及「程式化死亡配位體-2」(PD-L2;B7-DC;或CD273)為結合於PD-1時下調T細胞活化及細胞激素分泌的PD-1之兩種細胞表面醣蛋白配位體。如本文所用,術語「PD-L1」包括人類PD-L1(hPD-L1)、hPD-L1之變異體、同功異構物及物種同系物,及具有至少一個與hPD-L1共用之抗原決定基的類似物。完整hPD-L1序列可在GenBank寄存編號Q9NZQ7下發現。在一些實施例中,PD-L1為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98(前驅物,具有信號序列)或SEQ ID NO:99(成熟,無信號序列)之人類PD-L1。
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CTLA-4)係指屬於CD28家族之免疫抑制性受體。CTLA-4專門活體內表現於T細胞上,且結合於兩個配位體CD80及CD86(亦分別稱為B7-1及B7-2)。如本文所用,術語「CTLA-4」包括人類CTLA-4(hCTLA-4)、hCTLA-4之變異體、同功異構物及物種同系物,及具有至少一個與hCTLA-4共用之抗原決定基的類似物。完整hCTLA-4序列可在Genbank寄存編號AAB59385下發現。
術語「PD-1/PD-L1抑制劑」係指干擾PD-1/PD-L1信號傳導路徑之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劑藉由結合於PD-1及/或PD-L1抑制PD-1/PD-L1信號傳導路徑。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劑亦結合於PD-L2。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阻斷PD-1與PD-L1及/或PD-L2結合。非限制性例示性PD-1/PD-L1抑制劑包括結合於PD-1之抗 體;結合於PD-L1之抗體;融合蛋白質,諸如AMP-224;以及肽,諸如AUR-012。
術語「抑制PD-1之抗體」係指結合於PD-1或結合於PD-L1且藉此抑制PD-1及/或PD-L1信號傳導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PD-1之抗體結合於PD-1且區塊PD-L1及/或PD-L2與PD-1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PD-1之抗體結合於PD-L1且阻斷PD-1與PD-L1結合。抑制PD-1且結合於PD-L1的抗體可稱為抗-PD-L1抗體。抑制PD-1且結合於PD-1的抗體可稱為抗-PD-1抗體。
如本文所用,「PD-L1陽性」可與「至少約5%之PD-L1表現」互換使用。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法量測PD-L1表現。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自動IHC量測PD-L1表現。如藉由自動IHC所量測,PD-L1陽性腫瘤因此可具有至少約5%、至少約10%或至少約20%表現PD-L1之腫瘤細胞。在某些實施例中,「PD-L1陽性」意謂存在至少100個在細胞表面上表現PD-L1之細胞。
如本文所用,「PD-L2陽性」可與「至少約5%之PD-L2表現」互換使用。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法量測PD-L2表現。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自動IHC量測PD-L2表現。如藉由自動IHC所量測,PD-L2陽性腫瘤因此可具有至少約5%、至少約10%或至少約20%表現PD-L2之腫瘤細胞。在某些實施例中,「PD-L2陽性」意謂存在至少100個在細胞表面上表現PD-L2之細胞。
涉及抗-CSF1R抗體,術語「阻斷諸如CSF1及/或IL-34之配位體及其語法變體的結合」用以指抑制CSF1R與CSF1R配位體(諸如CSF1及/或IL-34)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能力。此類抑制可藉由任何機制進行,包括直接干擾配位體結合(例如因為重疊CSF1R上之結合位點),及/或改變配位體親和力之抗體誘導的CSF1R構形改變等。稱為「功能性」之抗體及抗體片段特徵為具有此類特性。
涉及抗-PD-1抗體,術語「阻斷諸如PD-L1之配位體及其語法變體之結合」用以指抑制PD-1與PD-1配位體(諸如PD-L1)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能力。此類抑制可藉由任何機制進行,包括直接干擾配位體結合(例如因為重疊PD-1上之結合位點),及/或改變配位體親和力之抗體誘導的PD-1構形改變等。稱為「功能性」之抗體及抗體片段特徵為具有此類特性。
涉及抗-PD-L1抗體,術語「阻斷諸如PD-1之配位體及其語法變體之結合」用以指抑制PD-L1與PD-L1配位體(諸如PD-1)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能力。此類抑制可藉由任何機制進行,包括直接干擾配位體結合(例如因為重疊PD-L1上之結合位點),及/或改變配位體親和力之抗體誘導的PD-L1構形改變等。稱為「功能性」之抗體及抗體片段特徵為具有此類特性。
如本文所用,術語「抗體」係指包含至少重鏈之互補決定區(CDR)1、CDR2及CDR3及至少輕鏈之CDR1、CDR2及CDR3的分子,其中該分子能夠結合於抗原。術語抗體包括(但不限於)能夠結合抗原之片段,諸如Fv、單鏈Fv(scFv)、Fab、Fab'及(Fab')2。術語抗體亦包括(但不限於)嵌合抗體、人類化抗體及多種物種(諸如小鼠、人類、食蟹獼猴等)之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至少一個包含重鏈可變區重鏈恆定區的至少一部分之重鏈,及至少一個包含輕鏈可變區及輕鏈恆定區的至少一部分之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兩個重鏈,其中各重鏈包含重鏈可變區及重鏈恆定區的至少一部分,及兩個輕鏈,其中各輕鏈包含輕鏈可變區及輕鏈恆定區的至少一部分。如本文所使用,單鏈Fv(scFv)或包含例如單一多肽鏈(包含全部六個CDR(三個重鏈CDR及三個輕鏈CDR))的任何其他抗體視為具有重鏈及輕鏈。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 重鏈為包含三個重鏈CDR之抗體區且該抗體區中之輕鏈包含三個輕鏈CDR。
如本文所用,術語「重鏈可變區」係指包含重鏈CDR1、構架(FR)2、CDR2、FR3及CDR3之區。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可變區亦包含FR1的至少一部分及/或FR4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CDR1對應於Kabat殘基26至35;重鏈CDR2對應於Kabat殘基50至65;且重鏈CDR3對應於Kabat殘基95至102。參看例如具有免疫重要性之蛋白質的Kabat序列(1987及1991,NIH,Bethesda,Md.);以及圖1。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CDR1對應於Kabat殘基31至35;重鏈CDR2對應於Kabat殘基50至65;且重鏈CDR3對應於Kabat殘基95至102。參看上文。
如本文所用,術語「重鏈恆定區」係指包含至少三個重鏈恆定結構域CH1、CH2及CH3之區。非限制性例示性重鏈恆定區包括γ、δ及α。非限制性例示性重鏈恆定區亦包括ε及μ。各重鏈恆定區對應於抗體同型。舉例而言,包含γ恆定區之抗體為IgG抗體,包含δ恆定區之抗體為IgD抗體且包含α恆定區之抗體為IgA抗體。另外,包含μ恆定區之抗體為IgM抗體且包含ε恆定區之抗體為IgE抗體。特定同型可進一步細分為子類。舉例而言,IgG抗體包括(但不限於)IgG1(包含γ1恆定區)、IgG2(包含γ2恆定區)、IgG3(包含γ3恆定區)及IgG4(包含γ4恆定區)抗體;IgA抗體包括(但不限於)IgA1(包含α1恆定區)及IgA2(包含α2恆定區)抗體;且IgM抗體包括(但不限於)IgM1及IgM2。
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恆定區包含一或多個賦予抗體所要特徵之突變(或取代)、添加或缺失。非限制性例示性突變為IgG4鉸鏈區中之S241P突變(恆定結構域CH1及CH2之間),其將IgG4基元CPSCP改變成CPPCP,此類似於IgG1中之相應基元。在一些實施例中,彼突變產生更穩定之IgG4抗體。參看例如Angal等人,Mol.Immunol.30:105- 108(1993);Bloom等人,Prot.Sci.6:407-415(1997);Schuurman等人,Mol.Immunol.38:1-8(2001)。
如本文所用,術語「重鏈」(縮寫HC)係指包含至少一個重鏈可變區,具有或不具有前導序列之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包含重鏈恆定區的至少一部分。如本文所用,術語「全長重鏈」係指包含重鏈可變區及重鏈恆定區,具有或不具有前導序列之多肽。
如本文所用,術語「輕鏈可變區」係指包含輕鏈CDR1、構架(FR)2、CDR2、FR3及CDR3之區。在一些實施例中,輕鏈可變區亦包含FR1及/或FR4。在一些實施例中,輕鏈CDR1對應於Kabat殘基24至34;輕鏈CDR2對應於Kabat殘基50至56;且輕鏈CDR3對應於Kabat殘基89至97。參看例如Kabat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1987及1991,NIH,Bethesda,Md.);及圖1。
如本文所用,術語「輕鏈恆定區」係指包含輕鏈恆定域CL之區。非限制性例示性輕鏈恆定區包括λ及κ。
如本文所用,術語「輕鏈」(縮寫LC)係指包含至少一個輕鏈可變區,具有或不具有前導序列之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輕鏈包含輕鏈恆定區的至少一部分。如本文所用,術語「全長輕鏈」係指包含輕鏈可變區及輕鏈恆定區,具有或不具有前導序列之多肽。
如本文所用,「嵌合抗體」係指包含至少一個來自第一物種(諸如小鼠、大鼠、食蟹獼猴等)之可變區及至少一個來自第二物種(諸如人類、食蟹獼猴等)之恆定區的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體包含至少一個小鼠可變區及至少一個人類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體包含至少一個食蟹獼猴可變區及至少一個人類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體包含至少一個大鼠可變區及至少一個小鼠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體之全部可變區來自第一物種且嵌合抗體之全部恆定區來自第二物種。
如本文所用,「人類化抗體」係指非人類可變區之構架區中的至少一個胺基酸置換為來自人類可變區之相應胺基酸的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包含至少一個人類恆定區或其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為Fab、scFv、(Fab')2等。
如本文所用,「CDR移植抗體」係指第一(非人類)物種之互補決定區(CDR)已移植至第二(人類)物種之構架區(FR)上的人類化抗體。
如本文所用,「人類抗體」係指人類中產生的抗體、非人類動物中產生的包含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之抗體,諸如XenoMouse®,及使用活體外方法(諸如噬菌體呈現)選擇的抗體文庫基於人類免疫球蛋白序列之抗體。
抗-抗原」Ab係指特異性結合至抗原之Ab。舉例而言,抗-PD-1 Ab特異性結合至PD-1,抗-PD-L1 Ab特異性結合至PD-L1且抗CTLA-4 Ab特異性結合至CTLA-4。
術語「前導序列」係指促進多肽自哺乳動物細胞分泌的位於多肽N末端之胺基酸殘基序列。前導序列當自哺乳動物細胞輸出多肽時可裂解形成成熟蛋白質。前導序列可為天然或合成的,且其可與其所連接之蛋白質異源或同源。例示性前導序列包括(但不限於)抗體前導序列,諸如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及4,其分別對應於人類輕鏈及重鏈前導序列。非限制性例示性前導序列亦包括來自異源蛋白質之前導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不具有前導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包含至少一個前導序列,其可選自原生抗體前導序列及異源前導序列。
術語「載體」用於描述可經工程改造以含有可在宿主細胞中繁殖之選殖聚核苷酸的聚核苷酸。載體可包括以下元件中之一或多者:複製起點、一或多個調節所關注多肽之表現之調節序列(諸如啟動子及/或強化子)及/或一或多個可選標記基因(諸如可用於比色分析法(例 如β-半乳糖)中的抗生素耐藥性基因)。術語「表現載體」係指用於表現宿主細胞中的所關注多肽之載體。
宿主細胞」係指可為或已為載體或經分離聚核苷酸之接受體的細胞。宿主細胞可為原核細胞或真核細胞。例示性真核細胞包括哺乳動物細胞,諸如靈長類動物或非靈長類動物細胞;真菌細胞,諸如酵母;植物細胞;以及昆蟲細胞。非限制性例示性哺乳動物細胞包括(但不限於)NSO細胞、PER.C6®細胞(Crucell)以及293及CHO細胞,及其衍生物,分別諸如293-6E及DG44細胞。
如本文所用,術語「經分離」係指已與自然界中通常存在的至少一些組分分離的分子。舉例而言,當多肽與產生多肽之細胞的至少一些組分分離時,該多肽稱為「經分離」。若多肽在表現後由細胞分泌,則物理地分離含有多肽之清液層與產生其之細胞視為「分離」多肽。類似地,當聚核苷酸不為自然界中其通常存在於其中的較大聚核苷酸(諸如在DNA聚核苷酸的情況中,染色體組DNA或粒線體DNA)之部分或與產生其之細胞的至少一些組分分離(例如在RNA聚核苷酸的情況中)時,聚核苷酸稱為「經分離」。因此,含於宿主細胞內部之載體中的DNA聚核苷酸可稱為「經分離」,只要自然界中該聚核苷酸不存在於該載體中。
術語「升高之含量」意謂個體之具體組織中的蛋白質含量相對於對照組(諸如未罹患癌症或本文所述之其他病狀的個體)中之相同組織較高。升高之含量可為任何機制之結構,諸如蛋白質之表現增加、穩定性提高、分解減少、分泌增加、清除率降低等。
術語「降低」意謂使個體之具體組織中的蛋白質含量降低至少10%。在一些實施例中,諸如結合CSF1R之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之試劑使個體之具體組織中的蛋白質含量降低至少15%、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 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或至少90%。在一些實施例中,蛋白質含量相對於與試劑(注入結合CSF1R之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接觸之前的蛋白質含量降低。
當用於對治療劑之耐藥性的情況中時,術語「耐藥性」意謂相對於個體過去對標準劑量之治療劑的反應或相對於患有類似病症之類似個體對標準劑量之治療劑的預期反應,對標準劑量之治療劑的反應降低或缺乏反應。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儘管個體先前並未經治療劑給藥,但個體可對治療劑具有耐藥性,或個體在一或多種前述場合對試劑產生反應後可對治療劑產生耐藥性。
術語「個體」及「患者」在本文中可互換地用於指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亦提供治療其他哺乳動物(包括(但不限於)嚙齒動物、猿類、貓科動物、犬科動物、馬科動物、牛科動物、豬科動物、綿羊、山羊、哺乳實驗室哺乳動物、哺乳農畜、哺乳運動動物及哺乳寵物)之方法。
如本文所用,術語「樣品」係指打算例如基於物理、生物化學、化學及/或生理學特徵表徵、定量及/或鑑別的獲自或源自含有細胞及/或其他分子實體之個體的組合物。例示性樣品為組織樣品。
術語「組織樣品」係指獲自個體之組織的類似細胞的統稱。組織樣品來源可為來自新鮮、冷凍及/或防腐器官或組織樣品或生物檢體或抽出物的實體組織;血液或任何血液組分;體液,諸如大腦脊髓液、羊膜液、腹膜液、滑液或間質液;個體妊娠或發育的任何時間的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樣品為滑膜生物檢體組織樣品及/或滑液樣品。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樣品為滑液樣品。組織樣品亦可為初級或經培養細胞或細胞株。視情況而言,組織樣品獲自疾病組織/器官。組織樣品可含有自然界中不與組織天然互混之化合物,諸如防腐劑、抗凝劑、緩衝劑、固定劑、營養物、抗生素或其類似物。如本文 所用,「對照樣品」或「對照組織」係指獲自已知來源之樣品、細胞或組織,或咸信未罹患個體所治療之疾病之樣品、細胞或組織。
出於本文之目的,組織樣品「切片」意謂組織樣品之部件或塊,諸如從實體組織樣品切割的組織或細胞之薄片層。
本文所用之術語「癌症」係指展現異常高含量之增殖及生長的細胞群。癌症可為良性(亦稱為良性腫瘤)、惡化前或惡性。癌細胞可為實體癌細胞或白血病癌細胞。本文所用之術語「癌症生長」係指包含癌症之細胞增殖或生長,此導致癌症尺寸或程度相應提高。
癌症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癌瘤、淋巴瘤、母細胞瘤、內瘤及白血病。更特定而言,此類癌症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鱗狀細胞癌、小細胞肺癌、垂體癌、食道癌、星形細胞瘤、軟組織肉瘤、非小細胞肺癌(包括鱗狀細胞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肺鱗狀細胞癌、腹膜癌、肝細胞癌、胃腸癌、胰臟癌、神經膠母細胞瘤、宮頸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肝癌、乳癌、結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或子宮癌、唾液腺癌、腎癌、腎細胞癌、肝癌、前列腺癌、外陰癌、甲狀腺癌、肝癌、腦癌、子宮內膜癌、睪丸癌、膽管癌、膽囊癌、胃癌、黑素瘤及多種類型之頭部及頸部癌(包括頭部及頸部之鱗狀細胞癌)。
術語「復發性癌症」係指癌症在先前治療方案之後恢復,該治療方案之後一段時間癌症不可偵測。
術語「進行性癌症」為從治療方案開始尺寸增加或腫瘤擴散之癌症。在某些實施例中,進行性癌症為從治療方案開始尺寸增加或腫瘤擴散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或至少50%的癌症。
舉例而言,「抗癌劑」促進個體體內之癌症消退。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有效量之藥物促進癌症消退至消除癌症的程度。「促進癌症消退」意謂投與有效量的單獨或與抗癌劑組合的藥物,導致腫瘤生長或尺寸減小、腫瘤壞死、至少一種疾病症狀的嚴重程度降低、無疾病 症狀之時間段的頻率及持續時間增加,或防止由於疾病病痛而損傷或失能。另外,關於治療之術語「有效」及「效用」包括藥理學效用及生理學安全性。藥理學效用係指藥物在患者體內促進癌症消退的能力。生理學安全性係指毒性程度,或對細胞、器官的其他不良生理學作用及/或投與藥物產生的生物體含量(不良作用)。
以治療腫瘤為例,相對於未經治療之個體、相對於基線值或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使用標準護理療法治療之患者,治療有效量之抗癌劑可抑制細胞生長、抑制腫瘤生長或減小腫瘤尺寸達至少約5%、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40%、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或至少約100%。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可觀測到腫瘤消退且持續至少約20天、至少約40天或至少約60天的時間段。不管治療效用之此等最終量測,免疫治療藥物的評估必須亦考慮到「免疫相關」反應模式。
以治療腫瘤為例,相對於未經治療之個體,治療有效量之抗癌劑可抑制細胞生長或腫瘤生長達至少約20%、至少約30%、至少約40%、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或至少約80%。
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可觀測到腫瘤消退且持續至少約20天、至少約40天或至少約60天的時間段。不管治療效用之此等最終量測,免疫治療藥物的評估必須亦考慮到「免疫相關」反應模式。
免疫相關」反應模式係指使用藉由誘發癌症特異性免疫反應或藉由改良原生免疫過程產生抗腫瘤作用的免疫治療劑治療的癌症患者中通常觀測到的臨床反應模式。此反應模式特徵為腫瘤負荷或新病灶的出現最初增加之後的有益治療作用,這些增加在慣用化學治療劑的評估中將分類為疾病演進且將與藥物失效同義。因此,免疫治療劑之適當評估可能需要長期監測此等試劑對目標疾病的作用。
化學治療劑」為適用於治療癌症之化合物。化學治療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烷基化劑,諸如噻替派(thiotepa)及Cytoxan®環磷醯胺;磺酸烷基酯,諸如白消安(busulfan)、英丙舒凡(improsulfan)及哌泊舒凡(piposulfan);氮丙啶,諸如苯唑多巴(benzodopa)、卡波醌(carboquone)、米特多巴(meturedopa)及尤利多巴(uredopa);乙烯亞胺及甲基三聚氰胺,包括六甲蜜胺(altretamine)、曲他胺(triethylenemelamine)、三伸乙基磷醯胺(trietylenephosphoramide)、三伸乙基硫代磷醯胺(triethiylenethiophosphoramide)及三甲密胺(trimethylolomelamine);多聚乙醯(acetogenin)(尤其布拉他辛(bullatacin)及布拉他辛酮(bullatacinone);喜樹鹼(camptothecin)(包括合成類似物拓朴替康(topotecan));苔蘚蟲素(bryostatin);海洋抑素(callystatin);CC-1065(包括其阿多來新(adozelesin)、卡折來新(carzelesin)及比折來新(bizelesin)合成類似物);念珠藻環肽(cryptophycin)(具體而言克瑞托欣1(cryptophycin 1)及克瑞托欣8);海兔毒素(dolastatin);多卡米辛(duocarmycin)(包括合成類似物,KW-2189及CB1-TM1);艾榴塞洛素(eleutherobin);水鬼蕉鹼(pancratistatin);沙考的汀(sarcodictyin);海綿抑素(spongistatin);氮芥,諸如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萘氮芥(chlornaphazine)、氯磷醯胺(cholophosphamide)、雌氮芥(estramustine)、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二氯甲二乙胺(mechlorethamine)、二氯甲二乙胺氧化物鹽酸鹽(mechlorethamine oxide hydrochloride)、美法侖(melphalan)、新氮芥(novembichin)、芬司特瑞(phenesterine)、潑尼氮芥(prednimustine)、曲洛磷胺(trofosfamide)、尿嘧啶氮芥(uracil mustard);亞硝基脲,諸如卡莫司汀(carmustine)、氯脲菌素(chlorozotocin)、福莫司汀(fote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尼莫司汀(nimustine)及雷莫司汀(ranimnustine);抗生素,諸如烯二炔抗生 素(例如卡奇黴素(calicheamicin),尤其卡奇黴素γ1I及卡奇黴素Ω I1(參看例如Agnew,Chem Intl.Ed.Engl.,33:183-186(1994));達內黴素(dynemicin),包括達內黴素A;雙膦酸鹽,諸如氯屈膦酸鹽(clodronate);埃斯培拉黴素(esperamicin);以及新制癌菌素發色團及相關色蛋白烯二炔抗生素發色團)、阿克拉黴素(aclacinomysins)、放線菌素(actinomycin)、安麯黴素(authramycin)、偶氮絲胺酸(azaserine)、博來黴素(bleomycins)、放線菌素C(cactinomycin)、卡拉比辛(carabicin)、洋紅黴素(carminomycin)、嗜癌菌素(carzinophilin)、色黴素(chromomycinis)、放線菌素d(dactinomycin)、道諾黴素(daunorubicin)、地托比星(detorubicin)、6-重氮基-5-側氧基-L-正白胺酸、Adriamycin®小紅莓(包括(N-嗎啉基)-小紅莓、氰基-(N-嗎啉基)-小紅莓、2-吡咯啉基-小紅莓及脫氧小紅莓)、表柔比星(epirubicin)、依索比星(esorubicin)、伊達比星(idarubicin)、麻西羅黴素(marcellomycin)、絲裂黴素(mitomycin),諸如絲裂黴素C、黴酚酸(mycophenolic acid)、諾加黴素(nogalamycin)、橄欖黴素(olivomycins)、培洛黴素(peplomycin)、潑非黴素(potfiromycin)、嘌呤黴素(puromycin)、奎那黴素(quelamycin)、羅多比星(rodorubicin)、鏈黑黴素(streptonigrin)、鏈脲菌素(streptozocin)、殺結核菌素(tubercidin)、烏苯美司(ubenimex)、淨司他丁(zinostatin)、左柔比星(zorubicin);抗代謝物,諸如甲胺喋呤(methotrexate)及5-氟尿嘧啶(5-FU);葉酸類似物,諸如迪諾特寧(denopterin)、甲胺喋呤(methotrexate)、蝶羅呤(pteropterin)、曲美沙特(trimetrexate);嘌呤類似物,諸如氟達拉濱(fludarabine)、6-巰基嘌呤、硫米嘌呤(thiamiprine)、硫鳥嘌呤(thioguanine);嘧啶類似物,諸如安西他濱(ancitabine)、阿紮胞苷(azacitidine)、6-氮尿苷、卡莫氟(carmofur)、阿糖胞苷(cytarabine)、雙脫氧尿苷(dideoxyuridine)、脫氧氟尿苷 (doxifluridine)、依諾他濱(enocitabine)、氟尿苷(floxuridine);雄激素,諸如卡魯睾酮(calusterone)、屈他雄酮丙酸鹽(dromostanolone propionate)、環硫雄醇(epitiostanol)、美雄烷(mepitiostane)、睾內酯(testolactone);抗腎上腺素,諸如胺格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米托坦(mitotane)、曲洛司坦(trilostane);葉酸補充劑,諸如亞葉酸;乙醯葡醛酯;醛磷醯胺醣苷;胺基乙醯丙酸;恩尿嘧啶(eniluracil);安吖啶(amsacrine);倍思塔布(bestrabucil);比生群(bisantrene);艾達曲克(edatraxate);地磷醯胺(defofamine);秋水仙胺(demecolcine);地吖醌(diaziquone);艾弗鳥胺酸(elfornithine);依利醋銨(elliptinium acetate);埃坡黴素(epothilone);依託格魯(etoglucid);硝酸鎵;羥基脲;香菇多醣(lentinan);羅尼達寧(lonidainine);類美登素(maytansinoid),諸如美登素(maytansine)及安絲菌素(ansamitocin);米托胍腙(mitoguazon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莫比達摩(mopidanmol);硝拉維林(nitraerine);噴司他丁(pentostatin);蛋胺氮芥(phenamet);吡柔比星(pirarubicin);洛索蒽醌(losoxantrone);鬼臼酸;2-乙基醯肼;丙卡巴肼;PSK®多醣複合物(JHS Natural Products,Eugene,OR);雷佐生(razoxane);根瘤菌素(rhizoxin);西索菲蘭(sizofiran);鍺螺胺(spirogermanium);細交鏈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三亞胺醌(triaziquone);2,2',2"-三氯三乙胺;單端孢黴烯(trichothecene)(尤其T-2毒素、黏液黴素A(verracurin A)、桿孢菌素A(roridin A)及蛇形菌素(anguidine);烏拉坦(urethan);長春地辛(vindesine);達卡巴嗪(dacarbazine);甘露氮芥(mannomustine);二溴甘露醇(mitobronitol);二溴衛矛醇(mitolactol);哌泊溴烷(pipobroman);加西托星(gacytosine);阿拉伯糖苷(arabinoside,「Ara-C」);環磷醯胺;噻替派(thiotepa);類紫杉醇(taxoid),例如Taxol®太平洋紫杉醇(Bristol-Myers Squibb Oncology,Princeton,N.J.)、太平洋 紫杉醇的無Abraxane®十六醇聚氧乙烯醚之白蛋白工程改造奈米粒子調配物(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artners,Schaumberg,Illinois)及Taxotere®多西他賽(Rhône-Poulenc Rorer,Antony,France);苯丁酸氮芥(chloranbucil);Gemzar®吉西他濱;6-硫代鳥嘌呤;巰基嘌呤(mercaptopurine);甲胺喋呤(methotrexate);鉑類似物,諸如順鉑(cisplatin)、奧沙利鉑(oxaliplatin)及卡鉑(carboplatin);長春鹼(vinblastine);鉑;依託泊苷(etoposide)(VP-16);異環磷醯胺;米托蒽醌(mitoxantrone);長春新鹼(vincristine);Navelbine®長春瑞賓;諾安托(novantrone);替尼泊甙(teniposide);依達曲沙(edatrexate);柔紅黴素(daunomycin);胺基喋呤(aminopterin);希羅達(xeloda);伊班膦酸鹽(ibandronate);伊立替康(irinotecan)(坎普土沙(Camptosar)、(CPT-11))(包括伊立替康與5-FU及甲醯四氫葉酸之治療方案);拓撲異構酶抑制劑RFS 2000;二氟甲基鳥胺酸(DMFO);類視黃素(retinoid),諸如視黃酸(retinoic acid);卡培他濱(capecitabine);考布他汀(combretastatin);甲醯四氫葉酸(leucovorin,LV);奧沙利鉑,包括奧沙利鉑治療方案(FOLFOX);抑制劑PKC-α、Raf、H-Ras、EGFR(例如埃羅替尼(erlotinib)(Tarceva®))及減少細胞增殖之VEGF-A及上述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酸或衍生物。
其他非限制性例示性化學治療劑包括調節或抑制對癌症之激素作用的抗激素劑,諸如抗雌激素及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包括例如他莫昔芬(tamoxifen)(包括Nolvadex®他莫昔芬)、雷諾昔酚(raloxifene)、曲洛昔芬(droloxifene)、4-羥基他莫昔芬、曲沃昔芬(trioxifene)、雷洛昔芬(keoxifene)、LY117018、奧那司酮(onapristone)及Fareston®托瑞米芬(toremifene);抑制酶芳香酶之芳香酶抑制劑,其調節腎上腺中之雌激素產量,諸如4(5)-咪唑、胺格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Megase®乙酸甲地孕酮、Aromasin®依西美坦 (exemestane)、福美斯坦(formestanie)、法屈唑(fadrozole)、Rivisor®伏羅唑(vorozole)、Femara®來曲唑(letrozole)及Arimidex®阿那曲唑(anastrozole);及抗雄激素,諸如氟他胺(flutamide)、尼魯胺(nilutamide)、比卡魯胺(bicalutamide)、亮丙立德(leuprolide)及戈舍瑞林(goserelin);以及曲沙他濱(troxacitabine)(1,3-二氧戊環核苷胞嘧啶類似物);反義寡核苷酸,尤其抑制異常細胞增殖中涉及之信號傳導路徑中的基因表現者,諸如PKC-α、Raf及H-Ras;核糖核酸酶,諸如VEGF表現抑制劑(例如Angiozyme®核糖核酸酶)及HER2表現抑制劑;疫苗,諸如基因療法疫苗,例如Allovectin®疫苗、Leuvectin®疫苗及Vaxid®疫苗;Proleukin® rIL-2;Lurtotecan® 1型拓撲異構酶抑制劑;Abarelix® rmRH;及上述任一者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酸或衍生物。
抗血管生成劑」或「血管生成抑制劑」係指直接或間接抑制血管生成、血小管生成或不合意的血管滲透率的小分子量物質、聚核苷酸(包括例如抑制RNA(RNAi或siRNA))、多肽、分離蛋白質、重組蛋白質、抗體或其結合物或融合蛋白質。應理解,抗血管生成劑包括結合及阻斷血管生成因子或其受體之血管生成活性的那些試劑。舉例而言,抗血管生成劑為血管生成劑之抗體或其他拮抗劑,例如VEGF-A之抗體(例如貝伐單抗(bevacizumab)(Avastin®))或VEGF-A受體之抗體(例如KDR受體或Flt-1受體)、抗-PDGFR抑制劑,諸如Gleevec®(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 Mesylate))、阻斷VEGF受體信號傳導之小分子(例如PTK787/ZK2284、SU6668、Sutent®/SU11248(蘋果酸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AMG706或例如國際專利申請案WO 2004/113304中描述的那些。抗血管生成劑亦包括原生血管生成抑制劑,例如血管生長抑素(angiostatin)、內皮生長抑素(endostatin)等。參看例如Klagsbrun及D'Amore(1991)Annu.Rev.Physiol.53:217-39;Streit及 Detmar(2003)Oncogene 22:3172-3179(例如列出惡性黑色素瘤抗血管生成療法之表3);Ferrara及Alitalo(1999)Nature Medicine 5(12):1359-1364;Tonini等人,(2003)Oncogene 22:6549-6556(例如列出已知抗血管生成因子之表2);及Sato(2003)Int.J.Clin.Oncol.8:200-206(例如列出臨床試驗中所用之抗血管生成劑的表1)。
如本文所用,「生長抑制劑」係指活體外或活體內抑制細胞(諸如表現VEGF之細胞)生長之化合物或組合物。因此,生長抑制劑可為顯著降低S期細胞(諸如表現VEGF之細胞)百分比之試劑。生長抑制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阻斷細胞週期進程(除S期以外的場所)之試劑,諸如誘發G1阻滯及M期阻滯之試劑。經典M期阻斷劑包括長春花(長春新鹼及長春鹼)、紫杉烷及II型拓撲異構酶抑制劑,諸如小紅莓、表柔比星、道諾黴素、依託泊苷及博萊黴素。阻滯G1之彼等試劑亦深入到S期阻滯,例如DNA烷基化劑,諸如他莫西芬、潑尼松、達卡巴嗪、甲基二(氯乙基)胺、順鉑、甲胺喋呤、5-氟尿嘧啶及阿糖胞苷。其他信息可見於Mendelsohn及Israel編,The Molecular Basis of Cancer,第1章,題為「Cell cycle regulation,oncogenes,and antineoplastic drugs」Murakami等人.(W.B.Saunders,Philadelphia,1995),例如第13頁。紫杉烷(太平洋紫杉醇及多西他賽)皆為來源於紫杉樹之抗癌藥物。多西他賽(Taxotere®,Rhone-Poulenc Rorer)來源於歐洲紫杉,為太平洋紫杉醇(Taxol®,Bristol-Myers Squibb)之半合成類似物。太平洋紫杉醇及多西他賽促進微管自微管蛋白二聚物組裝且藉由防止解聚合穩定微管,其促使抑制細胞中之有絲分裂。
術語「抗贅生組合物」係指適用於治療癌症的包含至少一種活性治療劑之組合物。治療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例如化學治療劑、生長抑制劑、細胞毒性劑、放射療法所用之試劑、抗血管生成劑、癌症免疫治療劑、細胞凋亡劑、抗微管蛋白劑及治療癌症之其他試劑, 諸如抗-HER-2抗體、抗CD20抗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拮抗劑(例如酪胺酸激酶抑制劑)、HER1/EGFR抑制劑(例如埃羅替尼(Tarceva®)、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抑制劑(例如Gleevec®(甲磺酸伊馬替尼))、COX-2抑制劑(例如塞內昔布)、干擾素、CTLA-4抑制劑(例如抗CTLA抗體伊派利單抗(YERVOY®))、PD-1抑制劑(例如抗-PD-1抗體,BMS-936558)、PD-L1抑制劑(例如抗-PD-L1抗體,MPDL3280A)、PD-L2抑制劑(例如抗-PD-L2抗體)、TIM3抑制劑(例如抗-TIM3抗體)、細胞激素、結合於以下目標中之一或多者的拮抗劑(例如中和抗體):ErbB2、ErbB3、ErbB4、PDGFR-β、BlyS、APRIL、BCMA、PD-1、PD-L1、PD-L2、CTLA-4、TIM3或VEGF受體、TRAIL/Apo2及其他生物活性劑及有機化學劑等。本發明亦包括其組合。
當試劑中和、阻斷、抑制、消除、降低及/或干擾因子之活性時(包括當因子為配位體時其結合於一或多個受體),該試劑「拮抗」因子活性。
如本文所用,「治療」係指治療性治療與預防性或防治性措施,其中目標為預防或減緩(減輕)靶向病理性病狀或病症。在某些實施例中,術語「治療」涵蓋針對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體內之疾病的治療劑的任何投與或施藥,且包括抑制或減緩疾病或疾病演進;部分或完全緩解疾病,例如藉由引起消退,或恢復或修補損失、遺失或有缺陷的功能;刺激低效過程;或導致疾病平穩階段達到降低之嚴重程度。術語「治療」亦包括降低任何表型特徵之嚴重程度及/或降低彼特徵之發生率、程度或可能性。需要治療者包括已患該病症者以及傾向於患該病症者;以及有待預防該病症者。
如本文所用,「治療前」或「基線」係指個體在投與具體療法之前的狀態,例如在投與抗癌劑,例如免疫療法,例如抗-PD-1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或抗-CSF1R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之前。「治療前」可 指未經治療個體或已進行一或多種先前療法之個體的狀態。因此,即使個體在本發明之治療或療法之前接受了一些形式之治療或療法,但個體可視為「治療前」。此外,「治療前」可指投與治療之時刻之前的任何時刻。舉例而言,「治療前」可包括投與治療之前數週、數天、數小時、數分鐘或數秒。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可在即將投與第一劑量之治療或療法之前,自個體收集「治療前」樣品。「治療前」及「基線」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如本文所用,「正在治療中」係指已接受一或多個初始劑量之具體療法(例如抗癌劑,例如免疫療法,例如抗-PD-1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或抗-CSF1R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的個體的狀態。「正在治療中」可指個體僅接受單次劑量抗-PD-1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或抗-CSF1R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之或個體已接受多次劑量。在一些態樣中,「正在治療中」係指個體接受具體療法之進行中的方案,例如個體正使用抗-PD-1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或抗-CSF1R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治療。在某些實施例中,「正在治療中」樣品可在約第1天、約第2天、約第3天、約第4天、約第5天、約第6天、約第7天、約第8天、約第9天、約第10天、約第11天、約第12天、約第13天、約第14天、約第15天、約第16天、約第17天、約第18天、約第19天、約第20天、約第21天或其任何組合自個體收集,其中治療僅在第1天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治療為投與抗-PD-1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或抗-PD-L1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或抗-CSF1R Ab或其抗原結合部分在每個21天週期的第1天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正在治療中樣品可在21天週期的約第1天、約第2天、約第3天、約第4天、約第5天、約第6天、約第7天、約第8天、約第9天、約第10天、約第11天、約第12天、約第13天、約第14天、約第15天、約第16天、約第17天、約第18天、約第19天、約第20天或約第21 天,或其任何組合自個體收集。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正在治療中樣品在第1週期之第1天、第2週期之第1天、第2週期之第8天、第4週期之第1天、或其任何組合收集。在一個實施例中,正在治療中樣品在第2週期之第8天收集。
治療前及正在治療中樣品可以腫瘤生物檢體(例如粗針生物檢體)、部分或全部手術切除物、抽血形式或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其他方法收集。在某些實施例中,選擇用於生檢之腫瘤部位未接受前述放射療法。
術語「免疫療法」係指藉由包含誘導、提高、抑制或以其他方式改良免疫反應的方法治療罹患疾病或處於感染或遭受疾病復發之風險中的個體。
術語「有效量」或「治療有效量」係指有效治療個體之疾病或病症的藥物之量。在某些實施例中,有效量係指在必須劑量及必須時間段實現所要治療或預防結果的量。本發明之抗-CSF1R抗體及/或PD-1/PD-L1抑制劑的治療有效量可根據以下因素變化,諸如個體之疾病狀態、年齡、性別及體重,以及抗體在個體中引起所要反應之能力。治療有效量涵蓋抗體之治療有益作用超過任何毒性或有害作用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表述「有效量」係指抗體有效治療癌症之量。「治療量」係指監管機構已批准使用的藥物劑量。如本文所用,「次治療量」係指藥物或治療劑的劑量顯著低於批准劑量。治療劑促進疾病消退之能力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多種方法評估,諸如在臨床試驗期間在人類個體中評估、在預測人類中之功效的動物模型系統中評估或藉由在活體外分析法中分析試劑活性評估。
預防有效量」係指在必需劑量下且在必需時間段內有效達成所需預防結果之量。通常但並非必需,因為在疾病之前或在疾病早期在個體中使用預防劑量,所以預防有效量將低於治療有效量。
個體特徵可為使用一或多種「先前療法」或「未經治療」。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另外指示,否則「先前療法」係指針對癌症的任何上述全身療法。「未經治療」個體為在轉移性或助劑情形中從未接受任何前述全身療法之個體。
如本文所用,若投與多次劑量以判斷患者對抗-PD-1 Ab或抗-CSF1R Ab療法的敏感性(即特定蛋白質(例如PD-L1)之差示表現),則術語「第一劑量」包括在投與「第二劑量」之前投與的單次劑量,但可為一次以上劑量,即多次劑量(至少兩次劑量、至少三次劑量或更多次劑量)。術語「第一劑量」亦可為治療劑量、高於治療劑量之劑量或次治療劑量。
如本文所用,術語「第二劑量」亦可包括在第一劑量(單次劑量或多次劑量)之後投與的單次劑量或多次劑量。第二劑量可為治療劑量。
關於本發明之組合物或方法使用術語「固定劑量」意謂單個組合物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抗體彼此以具體(固定)比率存在於組合物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劑量基於抗體之重量(例如mg)。在某些實施例中,固定劑量基於抗體濃度(例如mg/mL)。在一些實施例中,比率為第一抗體毫克數比第二抗體毫克數至少約1:1、約1:2、約1:3、約1:4、約1:5、約1:6、約1:7、約1:8、約1:9、約1:10、約1:15、約1:20、約1:30、約1:40、約1:50、約1:60、約1:70、約1:80、約1:90、約1:100、約1:120、約1:140、約1:160、約1:180、約1:200、約200:1、約180:1、約160:1、約140:1、約120:1、約100:1、約90:1、約80:1、約70:1、約60:1、約50:1、約40:1、約30:1、約20:1、約15:1、約10:1、約9:1、約8:1、約7:1、約6:1、約5:1、約4:1、約3:1或約2:1。舉例而言,3:1比率之第一抗體及第二抗體可意謂小瓶可含有約240mg第一抗體及80mg第二抗體或約3mg/ml第一抗體及1mg/ml第 二抗體。
關於本發明之組合物使用術語「均一劑量」意謂不管患者之體重或身體表面積(BSA)而向患者投與一定劑量。因此,均一劑量不以mg/kg劑量形式提供,而是以試劑(例如抗-CSF1R抗體及/或PD-1/PD-L1抑制劑)之絕對量提供。舉例而言,60kg個體及100kg個體將接受相同劑量之組合物(例如含有240mg抗-PD-1抗體及80mg抗-CSF1R抗體的單次固定給藥調配物小瓶中的240mg抗-PD-1抗體及80mg抗-CSF1R抗體(或含有120mg抗-PD-1抗體及40mg抗-CSF1R抗體的兩個固定給藥調配物小瓶等))。
如本文所提及,術語「基於體重之劑量」意謂向患者投與之劑量是基於患者的重量計算的。舉例而言,當60kg體重之患者需要3mg/kg抗-PD-1抗體以及1mg/kg抗-CSF1R抗體時,可自抗PD1抗體及抗-CSF1R抗體的3:1比率固定給藥調配物一次性抽取適當量之抗-PD-1抗體(亦即180mg)及抗-CSF1R抗體(亦即60mg)。
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組合」投與包括同時(並行)及以任何順序連續(依序)投與。
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係指與治療劑一起用於構成向個體投與之「醫藥組合物」的此項技術中習知的無毒固體、半固體或液體填補劑、稀釋劑、囊封材料、調配助劑或載劑。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在所用劑量及濃度下對接受者無毒且與調配物之其他成分相容。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適於所用之調配物。舉例而言,若治療劑打算經口投與,則載劑可為凝膠膠囊。若治療劑打算皮下投與,則載劑理想地對於皮膚不具刺激性且不引起注射部位反應。
應用於治療之術語「難治癒」意謂對治療缺乏部分或完整臨床反應。舉例而言,若患者在接受至少2次劑量之抑制劑之後不顯示至少一部分反應,則患者可視為PD-1或PD-L1抑制劑難治癒。
分類為「III期」或「IIIB期」或「IV期」或「IV級」及其類似等級之患者是根據分類系統針對其具體疾病如此分類的。舉例而言,NSCLC患者可例如根據version 7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Staging manual in Thoracic oncology分類為「IIIB期」或「IV期」。黑素瘤患者可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分級系統(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taging system)分類為「III期」或「IV」。惡性神經膠質瘤患者可基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分類為「IV級」。
抗-CSF1R抗體
抗-CSF1R抗體包括(但不限於)人類化抗體、嵌合抗體、小鼠抗體、人類抗體及本文所述之包含重鏈及/或輕鏈CDR的抗體。
例示性人類化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結合CSF1R之人類化抗體。人類化抗體適用作治療分子,因為人類化抗體減輕或消除對非人類抗體之人類免疫反應(諸如人類抗小鼠抗體(HAMA)反應),其可導致對抗體治療的免疫反應,及降低治療效用。
非限制性例示性人類化抗體包括本文所述的huAb1至huAb16。非限制性例示性人類化抗體亦包括包含選自huAb1至huAb16之抗體的重鏈可變區及/或選自huAb1至huAb16之抗體的輕鏈可變區的抗體。非限制性例示性人類化抗體包括包含選自SEQ ID NO:39至45之重鏈可變區及/或選自SEQ ID NO:46至52之輕鏈可變區的抗體。例示性人類化抗體亦包括(但不限於)包含選自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重鏈CDR1、CDR2及CDR3及/或輕鏈CDR1、CDR2及CDR3的人類化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重鏈CDR1、CDR2及CDR3及/或輕鏈CDR1、CDR2及 CDR3。非限制性例示性人類化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選自SEQ ID NO:15、16及17;SEQ ID NO:21、22及23;及SEQ ID NO:27、28及29之重鏈CDR1、CDR2及CDR3組的抗體。非限制性例示性人類化抗-CSF1R抗體亦包括包含選自SEQ ID NO:18、19及20;SEQ ID NO:24、25及26;及SEQ ID NO:30、31及32之輕鏈CDR1、CDR2及CDR3組的抗體。
非限制性例示性人類化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表1(顯示SEQ ID NO;序列參看表8)中之重鏈CDR1、CDR2及CDR3以及輕鏈CDR1、CDR2及CDR3組的抗體。表1的每一列顯示例示性抗體之重鏈CDR1、CDR2及CDR3以及輕鏈CDR1、CDR2及CDR3。
其他例示性人類化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CSF1R抗體包含可變區序列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的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的重鏈,且其中該抗體結合CSF1R。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CSF1R抗體包含可變區序列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的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的輕鏈,且其中該抗體結合CSF1R。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CSF1R抗體具有包含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 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以及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其中抗體結合CSF1R。
如本文所用,可使用例如電腦程式判斷具體多肽是否例如與胺基酸序列至少95%一致。當判斷具體序列是否與參考序列例如95%一致時,在參考胺基酸序列的全長上計算一致性百分比。
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至少一個CDR。亦即,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以下之至少一個CDR: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本文所述之重鏈CDR2、本文所述之重鏈CDR3、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本文所述之輕鏈CDR2及本文所述之輕鏈CDR3。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CSF1R抗體包含基於本文所述之CDR的至少一個突變CDR,其中突變CDR相對於本文所述之CDR包含1、2、3或4個胺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取代中的一或多個為保守胺基酸取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選擇一或多種適於具體CDR序列之保守胺基酸取代,其中適合保守胺基酸取代預測不會顯著改變包含突變CDR之抗體的結合特性。
例示性人類化抗-CSF1R抗體亦包括與本文所述之抗體競爭結合於CSF1R的抗體。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CSF1R抗體的限制條件為與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以及彼等Fab之二價(亦即具有兩個重鏈及兩個輕鏈)抗體型式之抗體競爭結合於CSF1R。
例示性人類化抗體恆定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化抗體包含一或多個人類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重鏈恆定區具有選自IgA、IgG及IgD之同型。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輕鏈恆定區具有選自κ及λ之同型。在一 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化抗體包含人類IgG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化抗體包含人類IgG4重鏈恆定區。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化抗體包含人類IgG4恆定區中的S241P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化抗體包含人類IgG4恆定區及人類κ輕鏈。
重鏈恆定區之選擇可決定抗體是否將具有活體內效應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效應功能包括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之細胞毒性(ADCC)及/或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且可導致殺死抗體結合之細胞。在一些治療方法中,包括治療一些癌症之方法中,例如當抗體結合於支持腫瘤維持或生長的細胞時,可能需要殺死細胞。可支持腫瘤維持或生長的例示性細胞包括(但不限於)腫瘤細胞本身、幫助血管向腫瘤募集之細胞及提供支持或促進腫瘤生長或腫瘤存活的配位體、生長因子或反受體之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需要效應功能時,選擇包含人類IgG1重鏈或人類IgG3重鏈之抗-CSF1R抗體。
抗體可藉由任何方法人類化。非限制性例示性人類化方法包括例如美國專利第5,530,101號;第5,585,089號;第5,693,761號;第5,693,762號;第6,180,370號;Jones等人,Nature 321:522-525(1986);Riechmann等人,Nature 332:323-27(1988);Verhoeyen等人,Science 239:1534-36(1988);及美國公開案第US 2009/0136500號中所述之方法。
如上文所述,人類化抗體為非人類可變區之構架區中的至少一個胺基酸已置換為來自人類構架區中的相應位置之胺基酸的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非人類可變區之構架區中的至少兩個、至少三個、至少四個、至少五個、至少六個、至少七個、至少八個、至少九個、至少10個、至少11個、至少12個、至少15個或至少20個胺基酸置換為來自一或多個人類構架區中的一或多個相應位置之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取代之一些相應人類胺基酸來自不同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的構架區。亦即,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非人類胺基酸可置換為來自第一人類抗體之人類構架區的相應胺基酸或可藉由第一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編碼,一或多個非人類胺基酸可置換為來自第二人類抗體之人類構架區的相應胺基酸或藉由第二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編碼,一或多個非人類胺基酸可置換為來自第三人類抗體之人類構架區的相應胺基酸或藉由第三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編碼,等。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在單個構架區(例如FR2)中取代的全部相應人類胺基酸均無需來自相同人類構架。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取代之全部相應人類胺基酸均來自相同人類抗體或藉由相同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編碼。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用相應人類構架區置換一或多個全部構架區將抗體人類化。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與所置換之非人類構架區最高程度同源之人類構架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人類化抗體為CDR移植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CDR移植之後,一或多個構架胺基酸變回小鼠構架區中的相應胺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進行此類「回復突變」以保留看似有助於一或多個CDR之結構及/或可能涉及於抗原接觸中及/或看似涉及於抗體之整體結構完整性的一或多個小鼠構架胺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在CDR移植之後,對抗體之構架區作出十個或低於十個、九個或低於九個、八個或低於八個、七個或低於七個、六個或低於六個、五個或低於五個、四個或低於四個、三個或低於三個、兩個或低於兩個、一個或零個回復突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化抗體亦包含人類重鏈恆定區及/或人類輕鏈恆定區。
例示性嵌合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為嵌合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至少一個非人類可變區及至少一個人類恆定區。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之全部可變區為非人類可變區,且抗-CSF1R抗體之全部恆定區為人類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體之一或多個可變區為小鼠可變區。嵌合抗體之人類恆定區無需與其置換之非人類恆定區(若存在)為相同同型。嵌合抗體論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4,816,567號;及Morrison等人.Proc.Natl.Acad.Sci.USA 81:6851-55(1984)中。
非限制性例示性嵌合抗體包括包含選自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重鏈及/或輕鏈可變區的嵌合抗體。額外非限制性例示性嵌合抗體包括包含選自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重鏈CDR1、CDR2及CDR3及/或輕鏈CDR1、CDR2及CDR3的嵌合抗體。
非限制性例示性嵌合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以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對的抗體:SEQ ID NO:9及10;SEQ ID NO:11及12;以及SEQ ID NO:13及14。
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上文表1中所示的重鏈CDR1、CDR2及CDR3及輕鏈CDR1、CDR2及CDR3之組的抗體。
其他例示性嵌合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CSF1R抗體具有包含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的可變區序列的重鏈,其中抗體結合CSF1R。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CSF1R抗體具有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的可變區序列的輕鏈,其中抗體結合CSF1R。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CSF1R抗 體具有包含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以及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其中抗體結合CSF1R。
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至少一個CDR。亦即,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以下之至少一個CDR: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本文所述之重鏈CDR2、本文所述之重鏈CDR3、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本文所述之輕鏈CDR2及本文所述之輕鏈CDR3。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CSF1R抗體包含基於本文所述之CDR的至少一個突變CDR,其中突變CDR相對於本文所述之CDR包含1、2、3或4個胺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取代中的一或多個為保守胺基酸取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選擇一或多種適於具體CDR序列之保守胺基酸取代,其中適合保守胺基酸取代預測不會顯著改變包含突變CDR之抗體的結合特性。
例示性嵌合抗-CSF1R抗體亦包括與本文所述之抗體競爭結合於CSF1R的嵌合抗體。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合抗-CSF1R抗體之限制條件為與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以及彼等Fab之二價(亦即具有兩個重鏈及兩個輕鏈)抗體型式之抗體競爭結合於CSF1R。
例示性嵌合抗體恆定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嵌合抗體包含一或多個人類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重鏈恆定區具有選自IgA、IgG及IgD之同型。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輕鏈恆定區具有選自κ及λ之同型。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嵌合抗體包含人類IgG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嵌合抗體包含人類IgG4重鏈恆定區。在一些此類實施 例中,本文所述之嵌合抗體包含人類IgG4恆定區中的S241P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嵌合抗體包含人類IgG4恆定區及人類κ輕鏈。
如上所述,效應功能是否合需要可取決於打算用於抗體之具體治療方法。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效應功能合需要時,選擇包含人類1gG1重鏈恆定區或人類IgG3重鏈恆定區的嵌合抗-CSF1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效應功能不合需要時,選擇包含人類IgG4或IgG2重鏈恆定區之嵌合抗-CSF1R抗體。
例示性人類抗體
人類抗體可藉由任何適合方法製備。非限制性例示性方法包括在包含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座之轉殖基因小鼠中製備人類抗體。參看例如Jakobovits等人,Proc.Natl.Acad.Sci.USA 90:2551-55(1993);Jakobovits等人,Nature 362:255-8(1993);Lonberg等人,Nature 368:856-9(1994);及美國專利第5,545,807號;第6,713,610號;第6,673,986號;第6,162,963號;第5,545,807號;第6,300,129號;第6,255,458號;第5,877,397號;第5,874,299號以及第5,545,806號。
非限制性例示性方法亦包括使用噬菌體呈現庫製備人類抗體。參看例如Hoogenboom等人,J.Mol.Biol.227:381-8(1992);Marks等人,J.Mol.Biol.222:581-97(1991);以及PCT公開案第WO 99/10494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抗-CSF1R抗體結合於具有序列SEQ ID NO:1之多肽。例示性人類抗-CSF1R抗體亦包括與本文所述之抗體競爭結合於CSF1R的抗體。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抗-CSF1R抗體的限制條件為與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及彼等Fab之二價(亦即具有兩個重鏈及兩個輕鏈)抗體型式之抗體競爭結合於CSF1R。
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抗-CSF1R抗體包含一或多個人類恆定 區。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重鏈恆定區具有選自IgA、IgG及IgD之同型。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輕鏈恆定區具有選自κ及λ之同型。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抗體包含人類IgG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抗體包含人類IgG4重鏈恆定區。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抗體包含人類IgG4恆定區中的S241P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人類抗體包含人類IgG4恆定區及人類κ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效應功能合需要時,選擇包含人類IgG1重鏈恆定區或人類IgG3重鏈恆定區的人類抗-CSF1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效應功能不合需要時,選擇包含人類IgG4或IgG2重鏈恆定區之人類抗-CSF1R抗體。
額外例示性抗-CSF1R抗體
例示性抗-CSF1R抗體亦包括(但不限於)包含例如本文所述之CDR序列中之一或多者的小鼠、人類化、人類、嵌合及工程改造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可變區及本文所述之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CDR2及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CDR2及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CDR2及CDR3及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CDR2及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重鏈可變區。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亦包括包含選自人類化抗體huAb1至huAb16之抗體的重鏈可變區的抗體。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具有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 45之序列的重鏈可變區的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輕鏈可變區。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亦包括包含選自人類化抗體huAb1至huAb16之抗體的輕鏈可變區的抗體。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具有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的輕鏈可變區的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亦包括包含選自人類化抗體huAb1至huAb16之抗體的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的抗體。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以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對之抗體:SEQ ID NO:9及10;SEQ ID NO:11及12;以及SEQ ID NO:13及14;SEQ ID NO:39及40;SEQ ID NO:41及42;SEQ ID NO:43及44;SEQ ID NO:45及46;SEQ ID NO:47及48;SEQ ID NO:49及50;以及SEQ ID NO:51及52。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亦包括包含以下重鏈及輕鏈對之抗體:SEQ ID NO:33及34;SEQ ID NO:35及36;以及SEQ ID NO:37及38。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重鏈CDR1、CDR2及CDR3。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選自SEQ ID NO:15、16及17;SEQ ID NO:21、22及23;及SEQ ID NO:27、28及29之重鏈CDR1、CDR2及CDR3組的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之輕鏈CDR1、CDR2及CDR3。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選自SEQ ID NO:18、19及20;SEQ ID NO:24、25及26;及SEQ ID NO:30、31及32之輕鏈CDR1、CDR2及CDR3組的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之抗體的重鏈CDR1、CDR2及CDR3及輕鏈CDR1、CDR2及CDR3。
非限制性例示性抗-CSF1R抗體包括包含上文表1中所示的重鏈CDR1、CDR2及CDR3及輕鏈CDR1、CDR2及CDR3之組的抗體。
其他例示性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具有包含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的可變區序列,其中抗體結合CSF1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具有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的可變區序列的輕鏈,其中抗體結合CSF1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具有包含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以及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其中抗體結合CSF1R。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至少一個CDR。亦即,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選自以下之至少一個CDR: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本文所述之重鏈CDR2、本文所述之重鏈CDR3、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本文所述之輕鏈CDR2及本文所述之輕鏈CDR3。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基於本文所述之CDR的至少一個突變CDR,其中突變CDR相對於本文所述之CDR包含1、2、3或4個胺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取代中的一或多個為保守胺基酸取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選擇一或多種適於具體CDR序列之保守胺基酸取代,其中適合保守胺基酸取代預測不 會顯著改變包含突變CDR之抗體的結合特性。
例示性抗-CSF1R抗體亦包括與本文所述之抗體競爭結合於CSF1R的抗體。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的限制條件為與選自Fab 0301、0302及0311及彼等Fab之二價(亦即具有兩個重鏈及兩個輕鏈)抗體型式的抗體競爭結合於CSF1R。
例示性抗體恆定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抗體包含一或多個人類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重鏈恆定區具有選自IgA、IgG及IgD之同型。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輕鏈恆定區具有選自κ及λ之同型。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抗體包含人類IgG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抗體包含人類IgG4重鏈恆定區。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抗體包含人類IgG4恆定區中的S241P突變。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抗體包含人類IgG4恆定區及人類κ輕鏈。
如上所述,效應功能是否合需要可取決於打算用於抗體之具體治療方法。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效應功能合需要時,選擇包含人類IgG1重鏈恆定區或人類IgG3重鏈恆定區的抗-CSF1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效應功能不合需要時,選擇包含人類IgG4或IgG2重鏈恆定區之抗-CSF1R抗體。
例示性抗-CSF1R重鏈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抗-CSF1R抗體重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可變區為小鼠可變區、人類可變區或人類化可變區。
抗-CSF1R抗體重鏈可變區包含重鏈CDR1、FR2、CDR2、FR3及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可變區進一步包含重鏈FR1及/或FR4。非限制性例示性重鏈可變區包括(但不限於)具有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胺基酸序列的重鏈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可變區包含具有選自SEQ ID NO:15、21及27之序列的CDR1。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可變區包含具有選自SEQ ID NO:16、22及28之序列的CDR2。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可變區包含選自SEQ ID NO:17、23及29之序列的CDR3。
非限制性例示性重鏈可變區包括(但不限於)包含選自SEQ ID NO:15、16及17;SEQ ID NO:21、22及23;以及SEQ ID NO:27、28及29之CDR1、CDR2及CDR3組的重鏈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包含與選自SEQ ID NO:9、11、13及39至45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的可變區序列,其中重鏈與輕鏈一起能夠形成結合CSF1R之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包含本文所述之至少一個CDR。亦即,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包含選自以下之至少一個CDR: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本文所述之重鏈CDR2及本文所述之重鏈CDR3。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重鏈包含基於本文所述之CDR的至少一個突變CDR,其中突變CDR相對於本文所述之CDR包含1、2、3或4個胺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取代中的一或多個為保守胺基酸取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選擇一或多種適於具體CDR序列之保守胺基酸取代,其中適合保守胺基酸取代預測不會顯著改變包含突變CDR之重鏈的結合特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包含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包含人類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重鏈恆定區具有選自IgA、IgG及IgD之同型。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重鏈恆定區為IgG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包含人類IgG4重鏈恆定區。在一些此類 實施例中,人類IgG4重鏈恆定區包含S241P突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效應功能合需要時,重鏈包含人類IgG1或IgG3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效應功能較不合需要時,重鏈包含人類IgG4或IgG2重鏈恆定區。
例示性抗-CSF1R輕鏈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抗-CSF1R抗體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可變區為小鼠可變區、人類可變區或人類化可變區。
抗-CSF1R抗體輕鏈可變區包含輕鏈CDR1、FR2、CDR2、FR3及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可變區進一步包含輕鏈FR1及/或FR4。非限制性例示性輕鏈可變區包括具有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胺基酸序列的輕鏈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可變區包含具有選自SEQ ID NO:18、24及30之序列的CDR1。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可變區包含具有選自SEQ ID NO:19、25及31之序列的CDR2。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可變區包含選自SEQ ID NO:20、26及32之序列的CDR3。
非限制性例示性輕鏈可變區包括(但不限於)包含選自:SEQ ID NO:18、19及20;SEQ ID NO:24、25及26;以及SEQ ID NO:30、31及32之CDR1、CDR2及CDR3組的輕鏈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0、12、14及46至52之序列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的可變區序列,其中輕鏈與重鏈一起能夠形成結合CSF1R之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包含本文所述之至少一個CDR。亦即,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包含選自以下之至少一個CDR: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本文所述之輕鏈CDR2及本文所述之輕鏈CDR3。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輕鏈包含基於本文所述之CDR的至少一個突變CDR,其中突變CDR相對於本文所述之CDR包含1、2、3或4個胺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取代中的一或多個為保守胺基酸取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選擇一或多種適於具體CDR序列之保守胺基酸取代,其中適合保守胺基酸取代預測不會顯著改變包含突變CDR之輕鏈的結合特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輕鏈包含人類輕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人類輕鏈恆定區選自人類κ及人類λ輕鏈恆定區。
例示性額外CSF1R結合分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結合CSF1R之額外分子。此類分子包括(但不限於)非典型骨架,諸如抗-calins、纖連蛋白、錨蛋白重複單元等。參看例如Hosse等人,Prot.Sci.15:14(2006);Fiedler,M.及Skerra,A.,「Non-Antibody Scaffolds,」第467頁-第499頁in Handbook of Therapeutic Antibodies,Dubel,S.編,Wiley-VCH,Weinheim,Germany,2007。
抗-CSF1R抗體之例示性特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具有上文所述之結構的抗體以小於1nM之結合親和力(KD)結合於CSF1R,阻斷CSF1及/或IL-34與CSF1R結合及抑制CSF1及/或IL-34誘導之CSF1R磷酸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結合於CSF1R之胞外域(CSF1R-ECD)。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具有小於1nM、小於0.5nM、小於0.1nM或小於0.05nM的針對CSF1R之結合親和力(KD)。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具有介於0.01至1nM之間,介於0.01與 0.5nM之間,介於0.01與0.1nM之間,介於0.01與0.05nM之間或介於0.02與0.05nM之間的KD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阻斷配位體與CSF1R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阻斷CSF1與CSF1R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阻斷IL-34與CSF1R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阻斷CSF1及IL-34兩者與CSF1R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阻斷配位體結合之抗體結合於CSF1R之胞外域。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使用例如美國專利第8,206,715 B2號,實例7所述之分析法,抗體使配位體與CSF1R之可偵測結合降低至少50%時,抗體阻斷配位體與CSF1R結合,該案出於任何目的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使配位體與CSF1R的可偵測結合量降低至少60%、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據稱抗體將配位體結合阻斷至少50%、至少60%、至少70%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抑制配位體誘導之CSF1R磷酸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抑制CSF1誘導之CSF1R磷酸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抑制IL-34誘導之CSF1R磷酸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抑制CSF1誘導及IL-34誘導之CSF1R磷酸化。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使用例如美國專利第8,206,715 B2號,實例6所述之分析法,抗體使可偵測之配位體誘導之CSF1R磷酸化之量降低至少50%時,抗體視為「抑制配位體誘導之CSF1R磷酸化」,該案出於任何目的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使可偵測之配位體誘導之CSF1R磷酸化的量降低至少60%、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據稱抗體將配位體誘導之CSF1R磷酸化抑制至少至少50%、至少60%、至少70%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在CSF1及/或IL-34存在下抑制單核細胞增 殖及/或存活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使用例如美國專利第8,206,715 B2號,實例10所述之分析法,抗體使CSF1及/或IL-34存在下單核細胞增殖及/或存活反應的量降低至少50%時,抗體視為「抑制單核細胞增殖及/或存活反應」,該案出於任何目的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使CSF1及/或IL-34存在下的單核細胞增殖及/或存活反應的量降低至少60%、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據稱抗體將單核細胞增殖及/或存活反應抑制至少至少50%、至少60%、至少70%等。
例示性PD-1/PD-L1抑制劑
例示性PD-1/PD-L1抑制劑包括抑制PD-1之抗體,諸如抗-PD-1抗體及抗-PD-L1抗體。此類抗體可為人類化抗體、嵌合抗體、小鼠抗體、人類抗體及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及/或輕鏈CDR的抗體。PD-1/PD-L1抑制劑亦包括阻斷PD-1與PD-L1結合之融合蛋白質,諸如AMP-22。此項技術中已知多種抗-PD-1抗體。
抗-PD-1抗體
PD-1為活化T及B細胞表現之關鍵免疫檢查點受體且介導免疫抑制。PD-1為CD28受體家族之成員,該受體家族包括CD28、CTLA-4、ICOS、PD-1及BTLA。已鑑別出PD-1之兩個細胞表面醣蛋白配位體,即程式化死亡配位體-1(PD-L1)及程式化死亡配位體-2(PD-L2),其表現於抗原呈現細胞以及許多人類癌症上且已顯示在結合於PD-1時下調T細胞活化及細胞激素分泌。PD-1/PD-L1相互作用之抑制介導臨床前模型中的強效抗腫瘤活性。
美國專利第8,008,449號中已揭示以高親和力特異性結合至PD-1的HuMAb。其他抗-PD-1 mAb已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6,808,710號、第7,488,802號、第8,168,757號及第8,354,509號,以及PCT公開案第WO 2012/145493號中。美國專利第8,008,449號中揭示之各抗-PD-1 HuMAb已證實展現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a)如使用Biacore生物感測器系統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所測定,以1×10-7M或更低之KD結合於人類PD-1;(b)實質上不結合於人類CD28、CTLA-4或ICOS;(c)在混合淋巴細胞反應(MLR)分析中提高T細胞增殖;(d)在MLR分析法中提高干擾素-γ產量;(e)在MLR分析法中提高IL-2分泌;(f)結合於人類PD-1及食蟹獼猴PD-1;(g)抑制PD-L1及/或PD-L2結合於PD-1;(h)刺激抗原特異性記憶反應;(i)刺激Ab反應;及/或(j)抑制活體內腫瘤細胞生長。適用於本發明之抗-PD-1 Ab包括特異性結合於人類PD-1且呈現前述特徵中至少一者、至少兩者、至少三者、至少四者或至少五者之mAb。
例示性抗-PD-1抗體亦包括(但不限於)包含例如本文所述之CDR序列中之一或多者的小鼠、人類化、人類、嵌合及工程改造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可變區及本文所述之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CDR2及CDR3,其例如包含SEQ ID NO:105、107及109。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CDR2及CDR3,其例如包含SEQ ID NO:112、114及116。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CDR2及CDR3,其例如包含SEQ ID NO:105、107及109;及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CDR2及CDR3,其例如包含SEQ ID NO:112、114及116。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重鏈CDR1、CDR2及CDR3,其分別包含SEQ ID NO:105、107及109。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輕鏈CDR1、CDR2及CDR3,其分別包含SEQ ID NO:112、114及116。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具有SEQ ID NO:100之重 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具有SEQ ID NO:102之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具有SEQ ID NO:100之重鏈可變區及具有SEQ ID NO:102之輕鏈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具有SEQ ID NO:101之重鏈恆定區及/或具有SEQ ID NO:103之輕鏈恆定區。
其他例示性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具有與SEQ ID NO:100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其中抗體結合PD-1。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具有與SEQ ID NO:10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其中抗體結合PD-1。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具有與SEQ ID NO:100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重鏈;以及具有與SEQ ID NO:102至少90%、至少91%、至少92%、至少93%、至少94%、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一致之可變區序列的輕鏈,其中抗體結合PD-1。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至少一個CDR。亦即,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選自以下之至少一個CDR:本文所述之重鏈CDR1、本文所述之重鏈CDR2、本文所述之重鏈CDR3、本文所述之輕鏈CDR1、本文所述之輕鏈CDR2及本文所述之輕鏈CDR3。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包含基於本文所述之CDR的至少一個突變CDR,其中突變CDR相對於本文所述之CDR包含1、2、3或4個胺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取代中的一或多個為保守胺基酸取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選擇一或多種適於具體 CDR序列之保守胺基酸取代,其中適合保守胺基酸取代預測不會顯著改變包含突變CDR之抗體的結合特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抗-PD-1 Ab為尼沃單抗。尼沃單抗(亦稱為「Opdivo®」;先前命名為5C4、BMS-936558、MDX-1106或ONO-4538)為完全人類IgG4(S228P)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b,其選擇性防止與PD-1配位體(PD-L1及PD-L2)之相互作用,藉此阻斷抗腫瘤T細胞功能下調(美國專利第8,008,449號;Wang等人,2014 Cancer Immunol Res.2(9):846-56)。
在另一實施例中,抗-PD-1 Ab為派立珠單抗。派立珠單抗(亦稱為「Keytruda®」、拉立珠單抗及MK-3475)為針對人類細胞表面受體PD-1(程式化死亡-1或漸進式細胞死亡-1)的人類化單株IgG4抗體。派立珠單抗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8,900,587號;亦參看http://www.cancer.gov/drugdictionary?cdrid=695789(最後訪問:2014年12月14日)中。FDA已批准派立珠單抗用於治療復發性或難治癒黑素瘤。
在其他實施例中,抗-PD-1 Ab為MEDI0608(先前AMP-514),其為針對PD-1受體之單株抗體。MEDI0608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8,609,089,B2號或http://www.cancer.gov/drugdictionary?cdrid=756047(最後登錄2014年12月14日)中。
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PD-1 Ab亦包括特異性結合於人類PD-1且與尼沃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PD-1之經分離Ab(參看例如美國專利第8,008,449號;WO 2013/173223)。Ab交叉競爭結合於抗原之能力指示此等Ab結合於抗原之相同抗原決定區且空間阻礙其他交叉競爭Ab結合於彼具體抗原決定區。藉助於結合於PD-1之同一抗原決定區,此等交叉競爭Ab之功能性特性預期與尼沃單抗極類似。基於交叉競爭Ab在標準PD-1結合分析(諸如Biacore分析、ELISA分析或流動 式細胞量測術(參看例如WO 2013/173223))中與尼沃單抗交叉競爭之能力容易鑑別交叉競爭Ab。
在某些實施例中,與尼沃單抗交叉競爭結合於人類PD-1或與尼沃單抗結合於人類PD-1之同一抗原決定區的Ab為mAb。為了向人類個體投與,此等交叉競爭Ab可為嵌合Ab,或可為人類化或人類Ab。此類嵌合、人類化或人類mAb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方法製備及分離。
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之抗-PD-1 Ab亦包括上述Ab之抗原結合部分。已充分證實Ab之抗原結合功能可藉由全長Ab之片段執行。術語Ab之「抗原結合部分」內涵蓋的結合片段之實例包括(i)Fab片段,由V L 、V H 、C L 及C H1 結構域組成之單價片段;(ii)F(ab')2片段,包含在鉸鏈區藉由二硫橋鍵連接之兩個Fab片段的二價片段;(iii)由V H 及C H1 結構域組成之Fd片段;及(iv)由Ab之單臂的V L 及V H 結構域組成之Fv片段。
作為PD-1/PD-L1抑制劑的非限制性例示性融合蛋白質為AMP-224(Amplimmune,GlaxoSmithKline)。
作為PD-1/PD-L1抑制劑之非限制性肽為AUR-012。
例示性抗體結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結合至標籤及/或細胞毒性劑。如本文所用,標籤為促進偵測抗體及/或促進偵測抗體結合之分子的部分。非限制性例示性標籤包括(但不限於)放射性同位素、螢光基團、酶促基團、化學發光基團、生物素、抗原決定基標記、金屬結合標記等。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根據預期應用選擇適合標籤。
如本文所用,細胞毒性劑為降低一或多種細胞之增殖能力的部分。當例如因為細胞進行細胞凋亡或死亡,細胞不能通過細胞週期及/或不能分裂、細胞分化等,而使細胞變得較不能增殖時,細胞的增 殖能力降低。非限制性例示性細胞毒性劑包括(但不限於)放射性同位素、毒素及化學治療劑。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根據預期應用選擇適合細胞毒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標籤及/或細胞毒性劑使用化學方法活體外結合至抗體。非限制性例示性化學結合方法為此項技術中已知且包括可購自以下之服務、方法及/或試劑:例如Thermo Scientific Life Science Research Produces(formerly Pierce;Rockford,IL)、Prozyme(Hayward,CA)、SACRI Antibody Services(Calgary,Canada)、AbD Serotec(Raleigh,NC)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標籤及/或細胞毒性劑為多肽時,標籤及/或細胞毒性劑可與至少一個抗體鏈一起由同一表現載體表現,產生包含融合至抗體鏈之標籤及/或細胞毒性劑的多肽。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根據預期應用選擇將標籤及/或細胞毒性劑結合至抗體的適合方法。
例示性前導序列
為了使一些分泌蛋白質大量表現及分泌,來自異源蛋白質之前導序列可能合需要。在一些實施例中,前導序列選自分別為輕鏈及重鏈前導序列的SEQ ID NO:3及4。在一些實施例中,採用異源前導序列可能有利,因為當在分泌過程期間在ER中移除前導序列時,所得成熟多肽可保持未改變。可能需要添加異源前導序列來表現及分泌一些蛋白質。
某些例示性前導序列描述於例如新加坡國家大學生物化學系(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維護的線上前導序列資料庫(online Leader sequence Database)中。參看Choo等人,BMC Bioinformatics,6:249(2005);及PCT公開案第WO 2006/081430號。
編碼抗體之核酸分子
提供包含聚核苷酸之核酸分子,其編碼抗體之一或多個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核酸分子包含編碼抗體之重鏈或輕鏈的聚核苷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核酸分子包含抗體的編碼重鏈之聚核苷酸及編碼輕鏈之聚核苷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核酸分子包含編碼重鏈之第一聚核苷酸且第二核酸分子包含編碼輕鏈之第二聚核苷酸。
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重鏈及輕鏈由一個核酸分子表現,或以兩個各別多肽形式由兩個各別核酸分子表現。在一些實施例中,諸如當抗體為scFv時,單個聚核苷酸編碼包含連接在一起的重鏈及輕鏈的單個多肽。
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碼抗體之重鏈或輕鏈的聚核苷酸包含編碼前導序列之核苷酸序列,該序列在轉譯時位於重鏈或輕鏈之N端。如上文所述,前導序列可為原生重鏈或輕鏈前導序列,或可為另一異源前導序列。
核酸分子可使用此項技術中習知的重組DNA技術建構。在一些實施例中,核酸分子為適於在所選宿主細胞中表現的表現載體。
抗體表現及產生 載體
提供包含編碼抗體重鏈及/或輕鏈之聚核苷酸的載體。亦提供包含編碼抗體重鏈及/或輕鏈之聚核苷酸的載體。此類載體包括(但不限於)DNA載體、噬菌體載體、病毒載體、逆轉錄病毒載體等。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包含編碼重鏈之第一聚核苷酸序列及編碼輕鏈之第二聚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及輕鏈以兩個獨立多肽形式由載體表現。在一些實施例中,重鏈及輕鏈作為單個多肽之部分表現,諸如抗體為scFv時。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載體包含編碼重鏈之聚核苷酸且第二載體包含編碼輕鏈之聚核苷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載體及第二載體 以類似量(諸如類似莫耳量或類似質量)轉染至宿主細胞中。在一些實施例中,介於5:1與1:5之間的莫耳比或質量比的第一載體及第二載體轉染至宿主細胞中。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介於1:1與1:5之間的質量比的編碼重鏈之載體及編碼輕鏈之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1:2質量比的編碼重鏈之載體及編碼輕鏈之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為了在CHO或CHO源細胞或NSO細胞中表現多肽而最佳化的載體。例示性此類載體描述於例如Running Deer等人,Biotechnol.Prog.20:880-889(2004)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載體用於在包括人類之動物中活體內表現抗體重鏈及/或抗體輕鏈。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在以組織特異性方式起作用的啟動子控制下表現多肽。舉例而言,肝臟特異性啟動子描述於例如PCT公開案第WO 2006/076288號中。
宿主細胞
在多個實施例中,抗體重鏈及/或輕鏈可在以下中表現:原核細胞,諸如細菌細胞;或真核細胞,諸如真菌細胞(諸如酵母)、植物細胞、昆蟲細胞及哺乳動物細胞。此類表現可例如根據此項技術中已知的程序進行。可用於表現多肽之例示性真核細胞包括(但不限於)COS細胞,包括COS 7細胞;293細胞,包括293-6E細胞;CHO細胞,包括CHO-S及DG44細胞;PER.C6®細胞(Crucell);及NSO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重鏈及/或輕鏈可表現於酵母中。參看例如美國公開案第US 2006/0270045 A1號。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於對抗體重鏈及/或輕鏈產生所需轉譯後修飾的能力選擇具體真核宿主細胞。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CHO細胞產生多肽,該等多肽的唾液酸化程度高於293細胞中所產生之相同多肽。
可藉由任何方法向所要宿主細胞中引入一或多種核酸,包括(但不限於)磷酸鈣轉染、DEAE-聚葡萄糖介導之轉染、陽離子脂質介導 之轉染、電穿孔、轉導、感染等。非限制性例示性方法描述於例如Sambrook等人,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第3版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2001)中。可根據任何適合方法在所要宿主細胞中短暫或穩定轉染核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根據任何適合方法在已使用一或多種編碼多肽之核酸分子工程改造的動物中活體內產生一或多種多肽。
抗體之純化
抗體可藉由任何適合方法純化。此類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使用親和基質或疏水相互作用層析法。適合親和力配位體包括結合抗體恆定區之抗原及配位體。舉例而言,蛋白質A、蛋白質G、蛋白質A/G,或抗體親和力管柱可用於結合恆定區及純化抗體。疏水性相互作用層析法(例如丁基或苯基管柱)亦可適於純化一些多肽。此項技術中已知許多純化多肽之方法。
抗體之無細胞產生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在無細胞系統中產生。非限制性例示性無細胞系統描述於例如Sitaraman等人,Methods Mol.Biol.498:229-44(2009);Spirin,Trends Biotechnol.22:538-45(2004);Endo等人,Biotechnol.Adv.21:695-713(2003)中。
治療性組合物及方法 癌症治療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用於治療癌症之方法,其包含投與有效量之抗-CSF1R抗體及有效量之PD-1/PD-L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同時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依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PD-1/PD-L1抑制劑之前投與抗-CSF1R抗體的至少一次、至少兩次、至少三次劑量、至少五次劑量或至少十次劑量。在一些實 施例中,在投與抗-CSF1R抗體之前投與PD-1/PD-L1抑制劑的至少一次、至少兩次、至少三次劑量、至少五次劑量或至少十次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在CSFR1抑制劑之第一劑量之前至少一天、兩天、三天、五天或十天,或一週、兩週、三週、五週、十二週或二十四週投與PD-1/PD-L1抑制劑之最後劑量。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在PD-1/PD-L1抑制劑之第一劑量之前至少一天、兩天、三天、五天或十天,或一週、兩週、三週、五週、十二週或二十四週投與CSFR1抑制劑之最後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接受或正在接受PD-1/PD-L1抑制劑療法,且在治療方案中添加抗-CSF1R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選擇患者進行使用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之組合療法的方法,其包含測定患者體內之TAM及/或CD8+ T細胞含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患者之TAM含量高,則選擇患者進行組合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患者之TAM及CD8+T細胞含量高,則選擇患者進行組合療法。若TAM或CD8+ T細胞含量比未患癌症之個體中的含量高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75%或至少100%,則TAM或CD8+ T細胞含量視為「高」。在一些實施例中,若TAM或CD8+ T細胞含量比患有癌症之個體中存在的中值含量高,則TAM或CD8+ T細胞含量視為「高」。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患者之TAM含量高且CD8+T細胞含量低,則選擇患者進行使用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之組合療法。若CD8+ T細胞含量為患有癌症之個體中存在的中值含量或比其低,則CD8+ T細胞含量視為「低」。在一些實施例中,若CD8+ T細胞含量比未患癌症之個體中的含量低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75%或至少100%,則CD8+ T細胞含量視為「低」。在一些實施例中,測定患者之TAM上的CSF1R表現。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患者之TAM表現CSF1R,則選擇患者進行組合療法。在一些實施例 中,若患者之TAM表現升高含量之CSF1R,則選擇患者進行組合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若CSF1R含量為發現患有癌症之個體中TAMS上表現的CSF1R中值含量或比其高,則患者之TAM視為表現「升高」含量之CSF1R。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患者之CSF1R表現顯示與CD8+ T細胞、T細胞含量或PD-1/PD-L1表現高度相關,則選擇患者進行組合療法。若表現相關度為患有癌症之個體中存在之中值程度或比其高,則表現相關度視為「高」。
TAM含量、CSF1R表現程度、CD8+ T細胞含量、調節性T細胞含量及/或PD-1表現程度可藉由此項技術中之方法量測。非例示性方法包括免疫組織化學(IHC)、螢光活化細胞分選(FACS)、蛋白質陣列及基因表現分析法,諸如RNA定序、基因陣列及定量PCR。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選自CSF1R、CD68、CD163、CD8、FoxP3、PD-1及PD-L1之標記可藉由對腫瘤切片或來自腫瘤切片之離散細胞的IHC、FACS或基因表現分析法偵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選自鱗狀細胞癌、小細胞肺癌、垂體癌、食道癌、星形細胞瘤、軟組織肉瘤、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肺鱗狀細胞癌、腹膜癌、肝細胞癌、胃腸癌、胰臟癌、神經膠母細胞瘤、宮頸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肝癌、乳癌、結腸癌、結腸直腸癌、子宮內膜或子宮癌、唾液腺癌、腎臟癌、腎癌、肝癌、前列腺癌、外陰癌、甲狀腺癌、肝癌、腦癌、子宮內膜癌、睪丸癌、膽管癌、膽囊癌、胃癌、黑素瘤及多種類型之頭部及頸部癌。在一些實施例中,肺癌為非小細胞肺癌或肺鱗狀細胞癌。在一些實施例中,白血病為急性骨髓白血病或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在一些實施例中,乳癌為乳房侵襲性癌。在一些實施例中,卵巢癌為漿液性囊腺癌。在一些實施例中,腎臟癌為腎臟腎透明細胞癌。在一些實施例中,結腸癌為結腸腺癌。在一些實施例中,膀胱癌為膀胱尿道上皮癌。在一些實施 例中,癌症選自膀胱癌、宮頸癌(諸如鱗狀細胞宮頸癌)、頭部及頸部鱗狀細胞癌、直腸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結腸癌、卵巢癌(諸如漿液性上皮細胞卵巢癌)及黑素瘤。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鎖定CSF1及/或IL-34與CSF1R之結合及/或抑制CSF1及/或IL-34誘導之CSF1R磷酸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鎖定CSF1及IL-34與CSF1R之結合及/或抑制CSF1及/或IL-34誘導之CSF1R磷酸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本文所述之選自huAb1至huAb16的抗體的CDR或可變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包含huAb1之CDR或可變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選自融合蛋白質(諸如AMP-224)及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選自抗-PD-1抗體及抗-PD-L1抗體。非限制性例示性抗-PD-1抗體包括包含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之抗體的CDR或可變區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非限制性例示性抗-PD-L1抗體包括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CDR或可變區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抗體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的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者。為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者之個體先前對PD-1/PD-L1抑制劑可具有反應,但可能對PD-1/PD-L1抑制劑變得反應較少,或個體可從未對PD-1/PD-L1抑制劑有反應。對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意謂預期在標準劑量之PD-1/PD-L1抑制劑之後改良的病狀態樣未改良,及/或僅在投與大於標準劑量時才發生改良。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者在接受標準劑量至少兩週、至少三週、至少四週、至少六週或至少十二週之後已經歷或正經歷對PD- 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標準」劑量由醫學專業人員判斷且可取決於個體年齡、體重、健康史、疾病嚴重程度、給藥頻率等。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者已經歷或正經歷對抗-PD-1抗體及/或抗-PD-L1抗體反應不足。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者已經歷或正經歷對AMP-224反應不足。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者已經歷或正經歷對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之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
投與途徑及載劑
在多個實施例中,抗體可藉由多種途徑活體內投與,包括(但不限於)經口、動脈內、非經腸、鼻內、靜脈內、肌肉內、心內、室內、氣管內、經頰、經直腸、腹膜內、皮內、局部、經皮及鞘內,或藉由植入或吸入。本發明組合物可調配成呈固體、半固體、液體或氣態形式的製劑;包括(但不限於)錠劑、膠囊、散劑、顆粒、軟膏、溶液、栓劑、灌腸劑、注射劑、吸入劑及氣溶膠。如文獻中所述,編碼抗體之核酸分子可塗佈至金微米粒子上且藉由粒子轟擊裝置或「基因槍」皮內傳遞(參看例如Tang等人,Nature 356:152-154(1992))。可根據預期應用選擇適當調配物及投與途徑。
在多個實施例中,包含抗體之組合物與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一起提供於調配物中(參看例如Gennaro,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with Facts and Comparisons:Drugfacts Plus,第20版.(2003);Ansel等人,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s,第7版,Lippe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2004);Kibbe等人,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第3版,Pharmaceutical Press(2000))。可使用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包括媒劑、佐劑及稀釋劑。此外,亦可使用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輔助物質,諸如Ph調整劑及緩衝劑、張力調節劑、穩定劑、濕潤劑及其類 似物。非限制性例示性載劑包括生理食鹽水、緩衝生理食鹽水、右旋糖、水、丙三醇、乙醇及其組合。
在多個實施例中,可藉由在水性或非水性溶劑中溶解、懸浮或乳化來調配包含抗體之組合物以用於注射(包括皮下投與),該溶劑諸如植物油或其他油、合成脂族酸甘油酯、較高碳數脂族酸之酯、或丙二醇;且需要時使用習知添加劑,諸如增溶劑、等張劑、懸浮劑、乳化劑、穩定劑及防腐劑。在多個實施例中,可例如使用諸如二氯二氟甲烷、丙烷、氮及類似物之可接受之加壓推進劑調配用於吸入之組合物。在多個實施例中,組合物亦可諸如與可生物降解或非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一起調配成持續釋放微膠囊。非限制性例示性可生物降解調配物包括聚乳酸-乙醇酸聚合物。非限制性例示性非可生物降解調配物包括聚甘油脂肪酸酯。製備此類調配物之某些方法描述於例如EP 1 125 584 A1中。
亦提供包含一或多個容器之醫藥封裝及套組,其各自含有一或多次劑量之抗體或抗體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單位劑量,其中單位劑量含有預定量之包含抗體或抗體組合且具有或不具有一或多種額外試劑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單位劑量提供於單次用預填充注射器中用於例如注射或作為套組。在多個實施例中,單位劑量中所含之組合物可包含生理食鹽水、蔗糖或其類似物;緩衝液,諸如磷酸鹽或其類似物;及/或在穩定及有效Ph範圍內調配。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可作為可在添加適當液體(例如無菌水)時復原的凍乾粉末形式提供。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一或多種抑制蛋白質聚集之物質,包括(但不限於)蔗糖及精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合物包含肝素及/或蛋白聚糖。
醫藥組合物以有效治療或預防特定適應症之量投與。治療有效量通常取決於所治療個體之體重、其生理或健康狀況、所治療病狀之 延長或所治療個體之年齡。一般而言,可以每次給藥約10μg/kg體重至約100mg/kg體重範圍內的量投與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每次給藥約50μg/kg體重至約5mg/kg體重範圍內之量投與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每次給藥約100μg/kg體重至約10mg/kg體重範圍內的量投與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每次給藥約100μg/kg體重至約20mg/kg體重範圍內之量投與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每次給藥約0.5mg/kg體重至約20mg/kg體重範圍內之量投與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諸如抗體或融合蛋白質)以1至4mg/kg之劑量投與,且抗-CSF1R抗體以0.5至10mg/kg之劑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1、2或4mg/kg之劑量投與,且抗-CSF1R抗體以約0.3至約10mg/kg、約0.5至約10mg/kg、約0.5至約5mg/kg或約1至約5mg/kg體重,諸如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或抗-CSF1R抗體之劑量為醫藥組合物中之固定劑量。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方法可以均一劑量(向患者給予的與患者體重無關的劑量)使用。舉例而言,尼沃單抗之均一劑量可為約240mg。舉例而言,派立珠單抗之均一劑量可為約200mg。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 Ab當與PD-1/PD-L1抑制劑組合時可在約0.3至約10mg/kg、約0.5至約10mg/kg、約0.5至約5mg/kg或約1至約5mg/kg體重範圍內,諸如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下給藥,約每兩週或每三週投與一次。在其他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以與PD-1/PD-L1抑制劑之不同劑量時程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約每週一次、約每兩週一次、約每三週一次、約每四週一次、約每五週一次、約每六週一次、約每七週一次、約每八週一次、約每九週一次、約每十週一次、約每十一週一 次、約每十二週一次或約每十五週一次投與。顯著低於批准治療劑量的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之劑量可視為次治療劑量。舉例而言,例如約每3週或每4週一次約0.3mg/kg或更低之劑量相對於每3週一次約3.0mg/kg之治療劑量可視為次治療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或約5mg/kg之劑量與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的抗-CSF1R抗體組合投與,約每2週一次、約每3週一次或約每4週一次。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誘導期向個體靜脈內投與PD-1/PD-L1抑制劑與抗-CSF1R Ab之組合,約每2週或3週一次持續1次、2次、3次或4次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在誘導期靜脈內投與尼沃單抗及抗-CSF1R Ab之組合,約每3週一次持續約4次投與。誘導期之後為維持期,其間僅向個體投與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PD-1/PD-L1抑制劑,每兩週或三週一次,只要證明治療有效或直至發生不可管理毒性或疾病演進才停止。在某些實施例中,在維持期以約3mg/kg體重之劑量,約每2週一次投與尼沃單抗。
在某些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及抗-CSF1R抗體調配成單個組合物,其中PD-1/PD-L1抑制劑之劑量及抗-CSF1R抗體之劑量以例如1:50、1:40、1:30、1:20、1:10、1:5、1:3、1:1、3:1、5:1、10:1、20:1、30:1、40:1或50:1之比率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之劑量為固定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或PD-1/PD-L1抑制劑之劑量為均一劑量,其以與體重無關的方式給予患者。在一具體實施例中,PD-1/PD-L1抑制劑之均一劑量為約80mg。
對於與其他抗癌劑組合,此等試劑以其批准劑量投與。繼續治療,只要觀測到臨床益處或直至發生不可接受之毒性或疾病演進才停 止。儘管如此,在某些實施例中,投與的此等抗癌劑之劑量顯著低於試劑之批准劑量(即次治療劑量),其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組合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可以已顯示產生臨床試驗中的單一療法的最高功效的劑量投與,例如針對尼沃單抗,約每三週一次投與的約3mg/kg尼沃單抗(Topalian等人.,2012a;Topalian等人,2012),或以顯著較低劑量(即次治療劑量)投與。
劑量及頻率視個體體內Ab之半衰期而變化。一般而言,人類Ab顯示最長半衰期,繼之以人類化Ab、嵌合Ab及非人類Ab。投與之劑量及頻率可視治療為預防性或治療性而變化。在預防性應用中,通常在長時間段內,在相對不頻繁之間隔時間投與相對低之劑量。一些患者在其餘生中持續接受治療。在治療性應用中,有時需要以相對短之間隔投與相對高之劑量,直至疾病之演進減緩或終止,或直至患者展示疾病之症狀之部分或完全改善。其後,可向患者投與預防性療法。
可改變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中之活性成分的實際劑量水準,以便獲得在對患者無不當毒性之情況下有效實現特定患者、組合物及投與模式之所需治療反應的活性成分的量。所選劑量水準將視多種藥物動力學因素而定,該等因素包括所採用之本發明之特定組合物的活性;投與途徑;投與時間;待採用之特定化合物之排泄速率;治療持續時間;與所採用之特定組合物組合的其他藥物、化合物及/或材料;待治療患者之年齡、性別、體重、病狀、一般健康狀況及先前病史;及醫學技術中熟知之類似因素。本發明之組合物可經一或多種投與途徑、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多種方法中之一或多者來投與。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投與途徑及/或模式將視所要結果而變化。可根據需要向個體投與抗體組合物。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諸如主治醫師)基於所治療病狀、所治療個體之年齡、所治療病狀之嚴重程度、所治療個體之一般健康狀況及其類似因素的考慮因素來決定投與頻 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向個體投與有效劑量之抗體一或多次。在多個實施例中,每月一次、低於每月一次(諸如每兩個月一次或每三個月一次)向個體投與有效劑量之抗體。在其他實施例中,超過每月一次(諸如每三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或每週一次)投與有效劑量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每1、2、3、4或5週一次投與有效劑量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每週兩次或三次投與有效劑量之抗體。至少一次向個體投與有效劑量之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多次投與有效劑量之抗體,包括持續至少一個月、至少六個月或至少一年的時間段。
組合治療
抗體可單獨投與或與其他治療模式一起投與。其可在其他治療模式(例如手術、化學療法、放射療法)或投與生物製劑(諸如另一治療性抗體)之前、實質上同時或之後提供。在一些實施例中,癌症在選自手術、化學療法及放射療法或其組合之療法之後復發或演進。
如本文所述,為了治療癌症,抗體可與一或多種額外抗癌劑(諸如化學治療劑、生長抑制劑、抗血管生成劑及/或抗贅生性組合物)結合投與。可與本發明之抗體組合使用的化學治療劑、生長抑制劑、抗血管生成劑、抗癌劑及抗贅生性組合物之非限制性實例提供於本文之「定義」下。
實例
下文所述之實例打算僅為本發明之示範,且不應視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該等實例不打算表示下述實驗為所進行之所有實驗或唯一實驗。已努力確保關於所使用之數量(例如量、溫度等)的準確性,但應當說明存在一些實驗性誤差及偏差。除非另外指示,否則份數為重量份,分子量為重量平均分子量,溫度以攝氏度為單位,且壓力為大氣壓或近大氣壓。
實例1:人類化抗-CSF1R抗體
先前開發了多種人類化抗-CSF1R抗體。參看例如PCT公開案第WO 2011/140249號。
圖1(重鏈)及圖2(輕鏈)中顯示與親本嵌合抗體可變區之序列及人類接受體可變構架區之序列比對的人類化重鏈可變區及人類化輕鏈可變區中之每一者的序列。對人類化可變區序列相對於人類接受體可變構架區序列之改變加方框。各可變區之各CDR顯示於加方框區中,且在加方框序列上方標記為「CDR」。
下表8顯示抗體huAb1至huAb16之人類化重鏈及人類化輕鏈的完全序列。彼等抗體中之每一者的人類化重鏈及人類化輕鏈之名稱及SEQ ID NO顯示於表3中。
如上文所述,測試16種人類化抗體與人類、食蟹獼猴及小鼠CSF1R ECD之結合。參看例如PCT公開案第WO 2011/140249號。發現抗體結合於人類及食蟹獼猴CSF1R ECD兩者,但不結合於小鼠CSF1R ECD。亦發現人類化抗體阻斷CSF1及IL-34與人類及食蟹獼猴CSF1R兩者之結合且抑制CSF1誘導及IL-34誘導的在CHO細胞中表現的人類CSF1R的磷酸化。參看例如PCT公開案第WO 2011/140249號。
先前測定結合於人類CSF1R ECD之ka、kd及KD且顯示於表4中。參看例如PCT公開案第WO 2011/140249號。
實例2:腫瘤中CSF1R表現及T細胞標籤之相關性
使用來自癌症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之mRNA表現資料測定癌症T細胞標籤與CSF1R表現之間的相關性。癌症基因組圖譜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及美國國家基因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共同努力產生的公眾可訪問資料庫。參看cancergenome.nih.gov。使用Illumina RNASeq平台測定mRNA含量。針對RNASeq資料中之所有基因及各癌症類型計算FOXP3、CTLA-4、CD274、PDCD1、CD8A及GZMB相關性。接著將相關性分級。RNASeq資料中存在約20486個基因,因此對於各基因,每隔一個基因指派相關性等級。舉例而言,對於結腸癌中之FOXP3,相關性等級在1至20486範圍內。CSF1R之相關性等級為38,表明其與FOXP3表現高度相關。FOXP3及CSF1R之高相關性與結腸癌子組具有表現CSF1R之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及FOXP3表現Treg細胞的假設相符。此分析至許多癌症類型及基因標記 之延長可用於製造顯示具有與Treg細胞、CD8+ T細胞相關之CSF1R表現及PD-L1表現的癌症組織之熱圖。參看圖3。
實例3:抗-CSF1R抗體及抗-PD-1抗體對小鼠結腸直腸腫瘤之活體內作用
七週齡雌性C57BL/6小鼠購自Harlan Laboratories(Livermore,CA)且在開始研究之前適應六天。以0.5×106個細胞/100μl/小鼠將鼠類結腸直腸癌細胞株MC38皮下植入小鼠的右側腹。在接種之前,細胞在補充有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FBS)、2mM L-麩醯胺酸之RPMI 1640培養基中培養三次。細胞在37℃下,在具有5% CO2之潮濕氛圍中生長。當達到80-85%彙聚時,採集細胞且以每毫升5×106個細胞再懸浮於冷無血清RPMI 1640中。
在植入細胞供腫瘤生長之後,每週監測小鼠兩次。對於腫瘤量測,使用測徑規量測各腫瘤之長度及寬度且根據下式計算體積:腫瘤體積(mm3)=(寬度(mm)×長度(mm))2/2。第7天,量測全部腫瘤,且將小鼠隨機分配成處理組。入選至處理組的全部動物之平均腫瘤體積為58mm3。給藥組如下:1)小鼠IgG1(Bio X細胞,West Lebanon,NH,USA;純系MOPC-21)加大鼠IgG2a(Bio X細胞,純系2A3),2)抗-CSF1R(Bio X細胞,Clone AFS98)加大鼠IgG2a,3)抗-PD-1(Bio X細胞,純系RMP1-14)加小鼠IgG1,或4)抗-CSF1R加抗-PD-1。繼續每週至少兩次量測腫瘤直至腫瘤體積超出10%動物體重,或約2000mm3
藉由相對於動物用MC38細胞接種之天數繪製平均腫瘤體積來顯示腫瘤尺寸改變。用抗-CSF1R或抗-PD-1處理相較於IgG對照顯著降低腫瘤生長(P<0.05)。抗-CSF1R及抗-PD-1之組合導致腫瘤生長相較於單獨抗-CSF1R或抗-PD-1顯著降低(P<0.05)。使用開始治療後第11天計算的腫瘤體積的不成對雙尾t測試分析計算P值。(參看圖4A及4B。)
實例4:抗-CSF1R抗體及抗-PD-1抗體對小鼠胰臟腫瘤之活體內作用
八週齡雌性FVB小鼠購自Jackson Laboratories且在開始研究適應兩週。將源自KrasG12D/Ink4a-/-轉殖基因小鼠之鼠類胰臟腺癌細胞株以手術方式以0.2×106個細胞/50μl/小鼠植入小鼠胰臟中。在接種之前,細胞在補充有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FBS)之DMEM培養基中培養不超過三次。細胞在37℃下,在具有5% CO2之潮濕氛圍中生長。當達到80-85%彙聚時,採集細胞且以每毫升4×106個細胞再懸浮於具有基質膠的冷PBS中。
在植入細胞供腫瘤生長之後,每週監測小鼠兩次。每週溫和觸診小鼠至少兩次以評定胰臟腫瘤的相對尺寸。第12天,評定全部腫瘤,且將小鼠隨機分配成處理組。給藥組如下:1)小鼠IgG1(Bio X細胞;純系MOPC-21)加媒劑對照組,2)抗-CSF1R抗體(對鼠類CSF1R之親和力與huAB1對人類CSF1R之親和力類似的鼠類抗體)加媒劑,3)抗-CSF1R加吉西他濱(GEM),4)抗-PD-1抗體(Bio X細胞;純系RMP1-14)加GEM,或5)抗-CSF1R加抗-PD-1及GEM。在第12天開始投與抗-CSF1R-抗體,抗-PD-1及GEM處理在第17天開始。自抗-CSF1R抗體處理開始繼續評定腫瘤至少每週兩次,持續20天。
藉由在研究結束時繪製所有組的平均腫瘤重量顯示腫瘤尺寸改變。使用抗-CSF1R抗體或抗-PD-1抗體中之任一者處理相較於IgG對照組降低腫瘤生長。抗-CSF1R及抗-PD-1之組合導致腫瘤生長相較於單獨抗-CSF1R或抗-PD-1顯著降低(P<0.05)。使用第32天計算的腫瘤體積的不成對雙尾t測試分析計算P值。(參看圖5)。
實例5:抗-CSF1R抗體處理提高多個小鼠腫瘤模型中之細胞毒性T細胞之頻率及PD-L1表現
七週齡雌性C57BL/6及BALB/c小鼠購自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Hollister,CA)且在研究開始之前適應至少三天。鼠類結 腸直腸癌細胞株MC38及CT26皮下植入至免疫活性小鼠的右側腹。MC38以0.5×106個細胞/100μl/小鼠接種,且CT26以1.0×106/200μL/小鼠植入。在接種之前,細胞在補充有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FBS)、2mM L-麩醯胺酸之RPMI 1640培養基中培養三次。細胞在37℃下在具有5% CO2之潮濕氛圍中生長。當達到80-85%彙聚時,採集細胞且以每毫升5×106個細胞再懸浮於冷無血清RPMI 1640(MC38)或RPMI/基質膠(CT26)中。
在植入細胞供腫瘤生長之後,每週監測小鼠兩次。對於腫瘤量測,使用測徑規量測各腫瘤之長度及寬度且根據下式計算體積:腫瘤體積(mm3)=(寬度(mm)×長度(mm))2/2。在第5天(CT26)或第7天(MC38)開始,量測全部腫瘤,且將小鼠隨機分配成處理組。向小鼠投與小鼠IgG1(純系MOPC-21)或抗-CSF1R抗體(cmFPA008)。研究在接種後21-24天結束,且切除腫瘤且在液氮中急凍。
為了評定基因表現,採用QuantiGene Plex分析法。每個處理組溶解7-10隻小鼠的腫瘤組織,且評定多個基因之相對表現,包括PTPRC(CD45)、CD8a、CD4、GZMA、CSF1R及CD274(PD-L1)。基因表現值針對用作對照之PPIB、GUSB及HPRT標準化。Cd8a表現進一步針對CD45標準化以評定相對CD8豐度或CD4來檢驗CD8比CD4細胞的比率。圖8顯示針對MC38及CT26腫瘤中之每一者相對於IgG處理小鼠的標準化表現值。
若P<0.05,則測得相對基因表現的比較是統計顯著的。使用抗-CSF1R抗體(cmFPA008)-處理之腫瘤相較於IgG對照組的計算基因表現的不成對雙尾t測試分析計算P值。圖8中如下顯示統計顯著性:* p<0.05,** p<0.01。
實例6:使用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之組合療法
向具有多種腫瘤類型(包括NSCLC、黑素瘤、SCCHN、膀胱癌及 胰臟癌)之個體組合投與增加劑量之抗-CSF1R抗體(包含分別具有SEQ ID NO:53及60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的抗體)與抗-PD-1抗體。抗-CSF1R抗體以1mg/kg至10mg/kg範圍內之劑量投與。抗-CSF1R抗體及抗-PD-1抗體每2週一次同時給藥。
向患有黑素瘤之患者的三個子組投與抗-CSF1R抗體及抗-PD-1抗體:未經處理(從未接受任一抗體)、獲得耐藥性(已進行過初始抗-PD-1抗體反應)及重新耐藥性(對PD-1/PD-L1抑制劑療法無反應)。
在個體子組中獲得處理前及處理後粗針生物檢體來評估免疫細胞、基質及腫瘤細胞在處理後的可能改變。除了評定腫瘤之整體細胞性的蘇木精及曙紅染色之外,使用特定分析法來監測巨噬細胞數目及亞型。另外監測患者之整體反應、免疫相關反應及整體存活率。
對於一些、大多數或全部患者,CD8+ T細胞之數目在使用組合處理之後增加及/或Treg細胞之數目使用組合處理之後減少。另外,對於一些、大部分或全部患者,使用組合處理之後,腫瘤提高M2巨噬細胞之數目減少且腫瘤抑制M1巨噬細胞之數目增加。最終,對於一些、大部分或全部患者,使用組合處理之後的腫瘤壞死增加。
實例7:使用抗-CSF1R抗體及抗-PD-1抗體之單一療法及組合療法臨床試驗的概述
在開放標記多中心劑量升級及劑量擴展研究中,在患有所選晚期癌症且先前未接受CSF1R路徑抑制劑的患者中,抗-CSF1R抗體HuAB1作為單一療法給予及與抗-PD-1抗體尼沃單抗組合給予。尼沃單抗已先前批准用於治療黑素瘤、轉移性NSCLC,及與抗-CTLA-4抗體易普利單抗(ipilmumab)組合用於治療轉移性黑素瘤。對於研究之組合小組,將在各14天治療週期的第1天給予HuAB1及尼沃單抗;尼沃單抗將首先經30分鐘IV輸注給予,2次輸注之前具有30分鐘休息,隨後30分鐘HuAB1 IV輸注。
研究之第一階段(1a階段)包含兩個HuAB1單一療法參考群(1aM1及1aM2)及HuAB1與尼沃單抗組合的三個劑量升級群(1aC1、1aC2及1aC3)。研究之第二階段(1b階段)包含遍及六種癌症類型的八個群(1b1至1b8)。總共約270名患者將參與研究,30名參與第一階段且240名參與第二階段,8個第二階段群各30名。個別患者將入選研究小組1aM、1aC或1b中不超過一者。圖6顯示研究設計之示意圖。
在1a階段,每14天一次向群1aM1及1aM2中的單一療法患者給予2mg/Kg或4mg/Kg HuAB1(q2w)。每14天一次向組合療法群1aC1、1aC2及1aC3給予1、2或4mg/Kg HuAB1及3mg/Kg尼沃單抗(q2w)。在28天時間段內,1aM1及1aC1群中之患者總計處理兩個14天週期,隨後其他群。亦可包括3mg/kg HuAB1及3mg/kg尼沃單抗。在1a階段,若患者組織學或細胞學上確認局部復發性或轉移性實體腫瘤且進行以下標準治療或不適於標準治療,則患者可納入單一療法或組合療法群中。任何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之患者排除在外。
在1b階段,處理如下八個患者群。
群1b1:NSCLC(未經抗-PD-1療法治療,第二或第三線)。
此群可包括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證明鱗狀細胞或非鱗狀細胞NSCLC之患者,其呈現IIIB期或IV期疾病(根據國際研究協會胸腔腫瘤肺癌分期手冊第7版(version 7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Staging manual in Thoracic oncology))及在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的多模態療法(放射療法、手術切除或永久化學輻射)之後具有復發性或進行性疾病。可包括在針對晚期或轉移性疾病的基於鉑之雙重化學療法方案期間/之後演進或復發的患者。任何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之患者排除在外。
群1b2:NSCLC(抗-PD-1靶向藥物難治癒之患者)
此群可包括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記錄NSCLC且存在INB期局部晚期 或IV期疾病之患者,及使用PD-1路徑靶向藥物治療期間有疾病演進的放射學證據之患者,其不產生臨床反應(亦即既無CR或亦無PR)且進行性疾病為最佳反應。在此群之情形中,難治癒患者為在接受至少2次劑量之任何PD-1靶向藥物後不具有臨床反應的患者。對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不耐受之患者排除在外,其中不耐受定義為任何治療相關的4級不良事件,或患者不可接受且儘管採用標準防範措施亦持續的任何治療相關的2級或3級不良事件。
群1b3:黑素瘤(未經抗-PD-1療法治療)
此群可包括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分級系統的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記錄III期或IV期黑素瘤的患者,其使用治療轉移性黑素瘤之標準療法難治癒,對該標準療法不耐或拒絕該標準療法。包括之患者可證明儘管使用BRAF抑制劑治療但仍疾病演進的目標證據或可為BRAF野生型。任何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BRAF突變或其BRAF突變狀態未知或不可測定的患者排除在外。
群1b4:黑素瘤(抗-PD-1靶向藥物難治癒或復發)
此群中之患者可患有根據AJCC分級系統的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記錄的不可切除之III期或IV期黑素瘤。包括之專利可顯示用不產生臨床益處的檢查點抑制劑或PD-1靶向藥物治療期間疾病演進的放射學證據,或可顯示儘管用PD-1靶向藥物治療,但進行性疾病為最佳反應或初始臨床益處之後疾病演進。在此群之情形中,難治癒患者為在接受至少2次劑量之任何PD-1靶向藥物後不具有臨床反應的患者。包括之患者可證明儘管使用BRAF抑制劑治療但仍疾病演進的目標證據或可為BRAF野生型。包括達卡巴嗪、BRAF抑制劑(若BRAF V600突變陽性)及/或伊派利單抗之任何先前抗癌療法及緩解性放射療法在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3週完成且使用PD-1靶向藥物之治療在研究藥物之第一劑量之前至少6週中斷。對如上文所定義之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 不耐受的患者排除在外,正如BRAF突變或其BRAF突變狀態未知或不能確定的患者。
群1b5:頭部及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第二線)
此群中可包括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記錄復發性或轉移性III期或IV期SCCHN(口腔、咽、喉)且不受治癒性意圖之局部療法(與化學療法一起或不與其一起的手術或放射療法)控制的患者。在輔助(亦即手術之後輻射)、主要(亦即輻射)、復發或轉移性情形中,患者在鉑療法的最後一次劑量6個月內亦可能演進或復發。鉑療法後的臨床演進為允許加入條件且定義為病灶的尺寸經測徑規量測演進至少10mm(例如根據RECIST v1.1之表皮病灶)或已觀測到且與測量結果一起攝影記錄且顯示有演進的病灶。過去曾接受過抗-PD-1藥物之患者排除在外。
群1b6:胰臟癌(第二線)
包括之患者可患有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記錄的局部或轉移性胰臟腺癌,其使用標準療法已失敗(或不適於標準療法)。患者亦可已接受先前手術、處理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胰臟腺癌的放射療法,只要已記錄疾病演進。所有毒性應均已解決,且輻射治療的最後部分在初次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4週完成。過去曾接受過抗-PD-1藥物之患者排除在外。
群1b7:結腸直腸癌(第三線)
包括之患者可患有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記載的結腸或直腸腺癌,且其可患有在最後一次投與標準療法之後記錄疾病演進或對標準療法(且批准之療法必須包括氟嘧啶、奧沙利鉑、伊立替康、貝伐單抗,及若KRAS野生型,則西妥昔單抗或帕尼單抗)不耐受的轉移性結腸直腸癌。過去曾接受過抗-PD-1藥物之患者排除在外。
群1b8:惡性神經膠質瘤(初次復發)
此群中之患者可患有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記錄的晚期世界衛生組 織(WHO)IV級惡性神經膠質瘤(神經膠母細胞瘤或神經膠質肉瘤)且可先前使用手術、放射療法及替莫唑胺治療。患者可藉由診斷性生物檢體或造影強化MRI記錄初次復發,該等措施在初次研究藥物投與21天內根據神經腫瘤學中之反應評定(RANO)準則進行。若患者已接受貝伐單抗或另一VEGF或VEGF受體靶向劑的先前治療,神經膠母細胞瘤或神經膠質肉瘤超過1次復發或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靶向藥物,則患者排除在外。
向單一療法患者投與30分鐘IV輸注之HuAB1。組合療法患者在各14天治療週期的第1天接受最初3mg/kg劑量的30分鐘IV輸注的尼沃單抗輸注。其在各14天治療週期的第1天尼沃單抗輸注之後接受HuAB1,兩次輸注之間休息30分鐘。
在第一研究週期的第1天之前收集腫瘤部位之生物檢體,且在第29天再次收集。亦基於RECIST v1.1準則評定患者在研究後的整體存活率、無惡化存活率及彼等具有確認反應之患者的反應持續時間。在第1天之前、在治療期間以及研究之後進行CT/MRI(胸、腹、骨盆及腦),且進行腫瘤負荷量測。主要反應參數為客觀反應率,其為完全或部分反應的患者數目除以具有可量測基線疾病的經治療患者之總數。使用RECIST v1.1,附錄F評定腫瘤反應。
實例8:完全臨床試驗1a及1b階段方案-使用抗-CSF1R抗體(HuAB1,亦稱為FPA008)及抗-PD-1抗體(尼沃單抗)之單一療法及組合療法臨床試驗
1 引言及研究基本原理
群落刺激因子1受體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為在人體中起多種功能的骨髓產生之細胞。其可藉由兩種不同機制定殖組織(及腫瘤):從循環單核細胞血性接種或以組織常駐巨噬細胞形式局部自身更新(Lavin,2013)。近期研究已顯示巨噬 細胞在其起作用的組織中發揮其生理學作用及對該組織起獨特作用(Lavin,2014)。巨噬細胞調節是複雜的,因為此等細胞主動地分泌且對其局部環境內的多種細胞激素及趨化因子梯度起反應。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屬於腫瘤微環境中之最豐富免疫細胞類型。大量證據表明TAM朝向消炎表型(M2)極化,其藉由細胞-細胞接觸及諸如免疫抑制細胞激素之可溶性因素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Noy,2014)。與此一致,TAM增加含量與大部分癌症中的不良預後有關(Komohara,2014)。
在使用抗-CSF1R劑治療之後,尚未耗盡之巨噬細胞可自M2免疫抑制狀態重新極化成支持T細胞反應的M1抗腫瘤狀態。此轉化與同時發生的治療模態(諸如抗-PD-1治療)有關,可對腫瘤生長降低具有提高之作用(Ruffell,2015)。
進行中之PD-L1研究中的反應率已顯示與腫瘤基質中的PD-1/PD-L1濃度相關(Tumeh,2014)。值得注意的,隨著單核細胞募集至腫瘤基質中,腫瘤基質中亦存在大量巨噬細胞導致其發育成抑制M2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與PD-L1之關聯已顯示抑制腫瘤特異性T細胞免疫性且與患者中之存活率低相關。可預測地,證實活體內阻斷單核細胞相關之PD-L1陽性細胞提高腫瘤特異性T細胞免疫性。活體外研究亦已顯示表現PD-L1的活化之單核細胞顯示顯著預防腫瘤特異性T細胞增殖、細胞激素產生及細胞毒性可能性(Kuang,2009)。
群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信號傳導在巨噬細胞及其他骨髓譜系細胞子組(包括單核細胞及蝕骨細胞)的分化、維持及功能中起基本作用(Hamilton,2013)。CSF1R之兩種已知配位體為CSF1及IL34。此等促效劑皆以類似親和力結合於CSF1R之重疊區域(Masteller,2014),儘管其具有極少共用之胺基酸同源性。缺乏CSF1R之小鼠缺乏巨噬細胞,強調CSF1R路徑在此細胞類型之生物學中的基本作用(Dai, 2002)。在癌症情形中阻斷CSF1R之藥理學治療預期減少或再程式化TAM及減少免疫抑制。總體而言,此可產生更有利於基於免疫之抗癌療法的腫瘤微環境。
HuAB1為結合於人類CSF1R之重組人類化免疫球蛋白G4(IgG4)單株抗體。HuAB1及CSF1R之相互作用拮抗CSF1及IL34與CSF1R的結合,由此防止受體活化。HuAB1抑制經工程改造以過度表現CSF1R之細胞株(CHO-CSF1R)中的CSF1及IL34誘導之CSF1R磷酸化,以實驗方式表明HuAB1阻斷配位體誘導之CSF1R信號傳導路徑的活化。HuAB1亦活體外抑制CSF1及IL34誘導之周邊血液單核細胞增殖及存活,表明HuAB1抑制不僅引發CSF1及IL34信號傳導路徑,而且隨後抑制此等配位體之初級人類單核細胞的生理反應。
總之,此等及其他浮現之資料表明使用HuAB1治療阻斷CSF1R可緩解TAM產生的免疫抑制腫瘤環境且可提高基於免疫之抗癌療法的功效。
PD-1
漸進式細胞死亡-1(PD-1;CD279)為傳遞抑制信號之細胞表面信號傳導受體,該等信號藉由與其配位體PD-L1(CD274;B7-H1)及PD-L2(B7-DC/CD273)的相互作用調節T細胞活化與耐受性之間的平衡。其為作為T細胞協同刺激受體之CD28家族之一員的55 Kd I型跨膜蛋白,其亦包括誘導型協同刺激劑(ICOS)、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CTLA-4)及B-及T-淋巴細胞弱化子(BTLA)(Freeman,2000)。PD-1含有胞內膜近端免疫受體酪胺酸抑制基元(ITIM)及基於膜末端免疫受體酪胺酸之轉換基元(ITSM)。PD-1主要在活化T細胞、B細胞及骨髓細胞上表現(Nishimura,2001a)。其配位體PD-L1及PD-L2已顯示在鼠類及人類系統中中結合於PD-1時下調T細胞活化(Carter,2002;Latchman,2001)。PD-1藉由將SHP-2募集至其細胞質區中的ITSM中的 磷酸化酪胺酸殘基來傳遞負信號(Chemnitz,2004;Sheppard,2004)。
PD-1之負調節作用的證據來自PD-1缺失型小鼠之研究,其產生多種自體免疫表型,包括擴張型心肌症及具有關節炎及腎炎之狼瘡樣症候群(Nishimura,1999;Nishimura,2001b;Okazaki,2003)。此等自體免疫表型之出現取決於小鼠應力之遺傳背景;許多此等表型在不同時間出現且顯示可變之外顯率。除了剔除式突變之表型之外,已發現若干鼠類模型中藉由抗體介導之阻斷產生的PD-1抑制在自體免疫疾病的產生中起作用,該等疾病諸如腦脊髓炎、移植物抗宿主病及I型糖尿病(Ansari,2003;Blazar,2003;Salama,2003)。總之,此等結果表明PD-1阻斷具有活化抗自身T細胞反應之可能性,但此等反應可變且取決於多種宿主遺傳學因素。因此,PD-1缺乏或抑制不伴隨對自身抗原之耐受性的通用損失。
PD-1靶向劑尼沃單抗已在包括NSCLC、黑素瘤及腎細胞癌(RCC)之若干腫瘤類型中作為單一試劑或與其他處理組合進行臨床測試。尼沃單抗研究者彩頁(IB)之一些功效資料顯示於下表1中。作為單一試劑之尼沃單抗在患者子群中具有顯著持久功效。尼沃單抗組合的功效提高表明與其他未測試試劑之組合方案有機會對患者進一步有益的可能性。
尼沃單抗目前經FDA批准用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素瘤及伊派利單抗(且若BRAF V600突變陽性,則BRAF抑制劑)之後的疾病演進。其亦批准用於在基於鉑之化學療法時或之後有演進的轉移性鱗狀細胞非小細胞肺癌(NSCLC)。
a Opdivo包裝插頁,2015
b Rizvi,2015
c Weber,2015
1.1 HuAB1及尼沃單抗組合療法之基本原理
HuAB1為針對CSF1R之人類化單株抗體。用抗體或小分子抑制劑靶向CSF1R路徑已顯示在同系小鼠腫瘤模型中有效。在小鼠MC38結腸腺癌模型中,CSF1R靶向抗體導致TAM顯著減少,此伴隨著CD8+比CD4+比率向細胞毒性CD8+ T細胞陽性移位。在近期臨床研究中,在患有實體腫瘤之患者中測試RG7155(CSF1R靶向抗體)且顯示實質上減少腫瘤中的CSF1R+CD163+巨噬細胞(Ries,2014)。巨噬細胞中之此減少亦與FOXP3+調節性T細胞減少有關。此等資料表明其他免疫效應細胞受CSF1R阻斷間接影響。在小鼠原神經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模型中,CSF1R之小分子抑制顯著提高存活率且使形成之腫瘤消退(Pyonteck,2013)。在此模型中,TAM未耗盡,但實際上在CSF1R 抑制存在下轉化成更促炎性表型。
在原位胰管腺癌(PDAC)模型中,使用小分子一種抗-CSF1抗體之CSF1R路徑阻斷選擇性降低免疫抑制TAM,隨後減少免疫抑制。免疫抑制TAM中之此降低使剩餘促炎性TAM能夠支持抗原呈現及支持抗腫瘤T細胞反應(Zhu,2014)。此繼而導致腫瘤細胞上的干擾素反應增加,上調T細胞檢查點抑制劑(包括PD-L1)。此反調節用於藉由嚙合T細胞抑制劑PD-1來限制抗腫瘤T細胞反應。重要的是,抗-PD-1治療能夠克服PD-L1介導之抑制。作為單一試劑靶向PD-1在限制PDAC腫瘤生長方面顯示有限的功效,但組合PD-1阻斷與CSF1R抑制即使在已形成的大腫瘤中亦引起腫瘤消退。
總之,此等資料表明經HuAB1介導之CSF1R阻斷程式化腫瘤中的TAM區室可減少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抑制TAM且提高基於檢查點之免疫療法(諸如尼沃單抗)的功效。
1.2 所選腫瘤類型中HuAB1/尼沃單抗組合療法之基本原理
TAM可有效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CSF1R為在TAM上表現且調節其存活率及功能的細胞表面受體。CSF1R阻斷抗體已顯示減少鼠類及人類腫瘤中的TAM(Ries,2014)。TAM存在於許多人類癌症中表明CSF1R阻斷抗體(諸如HuAB1)可用於治療多種腫瘤類型。另外,TAM已顯示與許多癌症(尤其包括肺、胰臟、頭部及頸部及黑素瘤)中之不良預後相關(Komohara,2014)。此外,癌症基因組圖譜之分析顯示CSF1R與PD-1/PD-L1共同表現及頭部及頸部癌、肺癌及黑素瘤癌症以及其他癌症中的T細胞標籤的高度相關性。在臨床前模型中,CSF1R抑制亦已顯示改變巨噬細胞偏振且阻斷神經膠質瘤演進(Pyonteck,2013)。在胰臟癌模型中,CSF1R阻斷亦減少TAM且與PD-1及CTLA4檢查點阻斷協同作用(Zhu,2014)。亦顯示結腸直腸腫瘤細胞相對於黑素瘤或肺癌表現相對低含量之PD-L1,且顯示觀測到的PD-L1含量呈 現於浸潤骨髓細胞上(Llosa,2015)。
尼沃單抗目前在多個腫瘤類型中測試,包括此研究之1b階段部分所提議的全部腫瘤類型。隨著尼沃單抗資料成長,其將幫助告知所選腫瘤類型中此研究的1b階段擴展。
除了進行中的研究之外,尼沃單抗已批准用於黑素瘤及鱗狀細胞NSCLC。黑素瘤審批是基於CheckMate 037研究之結果。在此研究中,在患有晚期黑素瘤之患者中,將尼沃單抗之功效及安全性與作為第二線或隨後線治療的化學療法之研究者選擇(ICC)比較。在此研究中,272名患者隨機分到尼沃單抗且133名分到ICC。在尼沃單抗組中前120名患者的32%對比ICC組中11%患者中報導確認之客觀反應。尼沃單抗引起的3-4級不良事件包括脂肪酶增加、ALT增加、貧血及疲乏(各1%);對於ICC,此等包括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症(14%)、血小板減少症(6%)及貧血(5%)。在5%尼沃單抗治療之患者及9% ICC組患者中亦存在3-4級藥物相關SAE。未發生治療相關之死亡(Weber,2015)。
NSCLC中的尼沃單抗審批是基於CheckMate 017及CheckMate 063研究之結果。CheckMate 017入選患有轉移性鱗狀細胞NSCLC且在一種先前基於鉑之雙重化學療法方案期間或之後經歷疾病演進的患者。使用尼沃單抗治療之OS為9.2月,相比於使用多烯紫杉醇的6.0個月(Opdivo Package Insert,2015)。CheckMate 063評定尼沃單抗在患有晚期難治癒鱗狀細胞NSCLC的患者中的活性。研究入選及治療117名患者。其中,如放射學外部審查委員會(independent radiology review committee)所評定,14.5%患者具有客觀反應,且26%患有穩定疾病。中值反應時間為3.3個月且未達到中值反應持續時間。17個反應中,77%是在分析時發生的。117名患者中,17%報導3-4級治療相關AE,包括:疲乏(4%)、肺炎(3%)及腹瀉(3%)。存在兩起由肺炎及局部缺血性中風引起的治療相關之死亡,在進行性疾病的情形中發生於患有多 種共患病之患者中(Rizvi,2015)。
上文報導之資料支持HuAB1與尼沃單抗之組合在黑素瘤、NSCLC癌、頭部及頸部癌、胰臟癌、結腸直腸癌及神經膠質瘤癌症中的調查。
1.3 HuAB1單一療法及組合劑量升級的起始劑量之基本原理
發起人已開始首次應用於人體1期臨床研究,其設計成3個部分來評估單一藥劑HuAB1在健康志願者及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中的安全性、PK及生物標記(Study FPA008-001)。在此研究之第1部分及第2部分中,在健康志願者中測試0.2、1、3及10mg/kg體重之劑量的HuAB1。在健康志願者組中,在1mg/kg下,7名個體接受單次劑量且5名個體接受2次劑量;在3mg/kg下,10名個體接受單次劑量且2名個體接受2次劑量;在10mg/kg下,6名個體接受單次劑量之HuAB1。多次劑量群以14天間隔給藥且全部個體均經28天窗口隨訪劑量限制性毒性(DLT)。
截止2014年9月23日,48名個體已完成研究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在第1部分及第2部分未報導DLT。全部不良事件(AE)均為1級或2級且自身限制性最常見HuAB1治療相關毒性為搔癢病、眼瞼水腫以及臉腫脹、疲乏及頭痛。觀測到諸如肌酐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丙胺酸轉胺酶(ALT)及天冬胺酸轉胺酶(AST)之血清酶暫時升高。
在正在進行的1期研究的第3部分組中,對疾病改良性抗風濕病藥物(DMARD)不起反應的RA患者參與不同劑量(1、3及6mg/kg體重)之HuAB1的開放標記研究。此等患者在研究之前及期間需要穩定每週劑量之甲胺喋呤且將接受2次劑量之HuAB1,中間間隔14天。除了其他分析之外,在2次給藥方案之後對患者隨訪安全性、藥物動力學(PK)及藥效學(PD)。
總體而言,36名健康志願者及6名RA患者迄今為止已接受HuAB1,在第1部分及第2部分未報導DLT,且1mg/kg或3mg/kg劑量水準之RA患者未報導嚴重治療相關毒性。尼沃單抗之安全性概況良好確立且由最近治療黑素瘤及鱗狀細胞NSCLC的美國銷售授權支持。HuAB1及尼沃單抗的給藥個體數目、評估之劑量水準及目前整體AE概況支持在此研究中同時起始2mg/kg HuAB1單一療法及1mg/kg HuAB1與3mg/kg尼沃單抗組合療法群。
此研究之1a階段部分將由2mg/kg HuAB1,隨後4mg/kg HuAB1的兩步驟單一療法劑量升級組成。將亦存在3mg/kg固定劑量尼沃單抗與1mg/kg HuAB1組合,隨後2mg/kg HuAB1,接著4mg/kg HuAB1的三步驟劑量升級。
在2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中,4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將在28天DLT期清除之後開始。在1mg/kg HuAB1/尼沃單抗組合群及2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中,2mg/kg HuAB1/尼沃單抗組合群將僅在DLT期清除之後開始。在1mg/kg及2mg/kg HuAB1/尼沃單抗組合群及2mg/kg及4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中,4mg/kg HuAB1/尼沃單抗組合群將在DLT期清除之後開始。圖7中顯示劑量升級示意圖。
全部患者將每隔14天繼續給藥時程且隨訪直至疾病演進、不可接受之毒性或撤銷知情同意書。
1.4 30分鐘輸注投與各研究藥物的基本原理
長輸注時間對患者及治療中心造成負擔,當向個體依序投與多種試劑時尤其如此。
HuAB1為CSF1R抑制劑,在研究中在健康志願者及亦RA患者中已給藥30分鐘。
在延長的治療持續時間中,在高達10mg/kg的劑量範圍下經60分鐘安全投與尼沃單抗。在研究CA209010(晚期/轉移性透明細胞RCC 個體中尼沃單抗的2階段隨機雙盲劑量範圍研究)中,已觀測輸注部位反應及過敏反應的劑量關聯(0.3mg/kg下1.7%,2mg/kg下3.7%及10mg/kg下18.5%)。全部事件均為1級或2級可管理。3mg/kg尼沃單抗的30分鐘持續時間輸注(10mg/kg提供的30%劑量)相較於經60分鐘輸注的10mg/kg尼沃單抗的先前經歷預期不會發生更嚴重安全問題。
總體而言,輸注反應(包括高級別過敏反應)在尼沃單抗及HuAB1臨床研究中已不常見。此外,在組合群中在尼沃單抗輸注之後暫停30分鐘將確保在開始HuAB1輸注之前進行適當安全監測的時間。總體而言,單獨或組合形式之尼沃單抗或HuAB1的30分鐘輸注預期不會有安全性概況中的變化。
1.5 研究目的
此試驗之1a階段小組的目的為在患有晚期癌症之患者中在投與單一療法以及與尼沃單抗組合之HuAB1之後評估安全性及耐受性及鑑別此研究之1b階段組合小組的HuAB1之推薦劑量(RD)。
此試驗之1b階段小組的目的為進一步在患有所選晚期癌症之患者中表徵HuAB1與尼沃單抗之組合的安全性概況及評估RD下HuAB1/尼沃單抗組合療法之臨床益處。
1.6 目標
1.6.1 1a階段目標
1.6.1.1 主要
評定HuAB1作為單一療法之安全性及耐受性
評定HuAB1與尼沃單抗組合之安全性及耐受性
測定與固定劑量之尼沃單抗組合的HuAB1的RD
1.6.1.2 次要
表徵HuAB1之PK概況
表徵與HuAB1組合投與時尼沃單抗的PK峰及最低濃度概況
表徵HuAB1及尼沃單抗之PD概況
表徵HuAB1及尼沃單抗之免疫原性
使用治療前及治療時腫瘤生物檢體評定所選生物標記量測及臨床功效量測的關聯
1.6.1.3 探索
進一步表徵HuAB1及尼沃單抗之PD概況
1.6.2 1b階段目標
1.6.2.1 主要
在患有所選晚期癌症之患者中藉由客觀反應率(ORR)評估HuAB1與尼沃單抗組合的臨床益處
在以RD治療的患有所選晚期癌症之患者中評估HuAB1與尼沃單抗組合之安全性及耐受性
1.6.2.2 次要
藉由分析整體存活率(OS)、反應持續時間(DOR)及無惡化存活率(PFS)評估HuAB1與尼沃單抗之組合在患有所選晚期癌症的患者中之臨床益處
表徵HuAB1之PK概況
表徵與HuAB1組合投與時尼沃單抗的PK峰及最低濃度概況
表徵HuAB1及尼沃單抗之PD概況
表徵HuAB1及尼沃單抗之免疫原性
使用治療前及治療時腫瘤生物檢體評定所選生物標記量測及臨床功效量測的關聯
1.6.2.3 探索
進一步表徵HuAB1及尼沃單抗之PD概況
1.7 產品開發背景
1.7.1 作用機制
1.7.1.1 HuAB1
HuAB1為結合於人類CSF1R之重組人類化IgG4單株抗體。HuAB1與CSF1R結合拮抗其天然配位體CSF1及IL34,藉此防止CSF1R活化。HuAB1在鉸鏈區含有單個胺基酸取代以防止半二聚體交換。
HuAB1抑制經工程改造以過度表現CSF1R之細胞株(CHO-CSF1R)中的CSF1及IL34誘導之CSF1R磷酸化,表明HuAB1阻斷配位體誘導之CSF1R信號傳導路徑的活化。HuAB1亦活體外抑制CSF1及IL34誘導之周邊血液單核細胞增殖及存活,表明HuAB1抑制不僅引發CSF1及IL34信號傳導路徑,而且隨後抑制此等配位體之初級人類單核細胞的生理反應。
CSF1R表現於單核細胞/巨噬細胞譜系的細胞上且經其配位體CSF1及IL34藉由CSF1R信號傳導,支持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及蝕骨細胞的分化、維持及功能。TAM屬於腫瘤微環境中之最豐富免疫細胞類型。大量證據表明TAM朝向消炎表型極化且藉由細胞表面抑制劑及可溶性因素(諸如免疫抑制細胞激素)在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時起主要作用(Noy,2014)。CSF1為TAM之主要存活因子且藉由HuAB1靶向CSF1R應降低TAM介導之免疫抑制導致對免疫療法的抗腫瘤反應加強。因此,抑制CSF1R之藥物應限制TAM對腫瘤微環境之免疫抑制影響且可補充及加強當前癌症療法。
因為HuAB1不與小鼠CSF1R交叉反應,所以開發以與針對人類CSF1R之HuAB1所觀測到類似的功效結合及阻斷小鼠CSF1R之替代抗體cmHuAB1。cmHuAB1含有大鼠可變區及小鼠IgG1 Fc區。在直接結合酶聯結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中證實了cmHuAB1結合至小鼠CSF1R,且藉由其抑制CSF1誘導及IL34誘導之CSF1/IL34依賴性細胞株(mNFS60)的增殖證實cmHuAB1抑制活性。cmHuAB1結合於小鼠CSF1R之EC50為2.4ng/mL,且抑制小鼠CSF1誘導及小鼠IL34誘導之 mNFS60細胞的增殖/存活的IC50值分別為32.9及9.1ng/mL。
1.7.1.2 尼沃單抗
癌症免疫療法依靠腫瘤可作為外源而非作為自身識別之假設且可經活化免疫系統有效攻擊。認為此情形中之有效免疫反應依賴於癌細胞上表現之腫瘤抗原的免疫監督,其最終導致適應性免疫反應及癌細胞死亡。同時,腫瘤演進可取決於獲取允許癌細胞避開免疫監視且有效逃離先天性及適應性免疫反應之特點(Dunn,2002;Jemal,2011;Pardoll,2003;Zitvogel,2006)。當前免疫療法工作嘗試藉由治療性疫苗接種引入癌症抗原或藉由調節免疫系統之調節檢查點來暫停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及抗原之表觀耐受性。
T細胞刺激為除了藉由T細胞受體(TCR)抗原識別之外涉及整合許多正以及負協同刺激信號的複雜方法(Greenwald,2004)。總體而言,此等信號管控T細胞活化與耐受性之間的平衡。PD-1信號傳導已顯示抑制CD28介導之IL-2、IL-10、IL-13、干擾素-γ(IFN-γ)及Bcl-xL之上調。PD-1信號傳導亦已註明抑制T細胞活化及先前活化之細胞的擴展。PD-1之負調節作用的證據來自PD-1缺失型小鼠的研究,該小鼠產生多種自體免疫表型(Sharpe,2007)。此等結果表明PD-1阻斷具有促進抗自身T細胞反應之可能性,但此等反應可變且取決於多種宿主遺傳學因素。因此,PD-1缺乏或抑制不伴隨對自身抗原之耐受性的通用損失。
在活體外,尼沃單抗以高親和力(EC50 0.39-2.62nM)結合於PD-1,且抑制PD-1與其配位體PD-L1及PD-L2結合(IC50 1nM)。尼沃單抗特異性結合於PD-1而非CD28家族之相關成員,諸如CD28、ICOS、CTLA-4及BTLA。藉由尼沃單抗阻斷PD-1路徑導致混合淋巴細胞反應(MLR)中增殖及IFN-γ釋放的可重現提高。使用人類周邊血液單核細胞(PBMC)之巨細胞病毒(CMV)重新刺激分析法,尼沃單抗對抗原特 異性回憶反應的作用表明尼沃單抗對比同型匹配對照以劑量依賴性方式強化CMV特異性記憶T細胞的IFN-γ分泌。藉由尼沃單抗之鼠類類似物活體內阻斷PD-1提高抗腫瘤免疫反應且導致若干免疫活性小鼠腫瘤模型(MC38、SA1/N及PAN02)中的腫瘤排斥反應(Wolchok,2009)。
1.7.2 臨床前概述
1.7.2.1 HuAB1
在MC38結腸癌模型中在免疫勝任小鼠中研究cmHuAB1活體內抑制癌症生長之能力。選擇此等小鼠以允許建立完整腫瘤免疫相互作用。當腫瘤達到約100mm3時開始用cmHuAB1治療。藉由每週一次以30mg/kg腹膜內注射cmHuAB1處理小鼠,且與用單獨白蛋白處理之小鼠比較腫瘤生長。與對照處理之小鼠相比,cmHuAB1顯著降低MC38腫瘤生長。對照小鼠之流式細胞儀分析顯示MC38腫瘤中的CD11b+骨髓區室受CD206+巨噬細胞支配。CD206為免疫抑制M2巨噬細胞之標記。當使用cmHuAB1治療時,此等CD206+ M2免疫抑制巨噬細胞顯著減少。M2巨噬細胞之減少伴隨CD8+細胞毒性T細胞相對於總CD4+ T細胞或定義為CD4+CD25細胞的調節性T細胞增加。此等資料表明cmHuAB1引起的免疫抑制巨噬細胞減少導致朝向腫瘤中較大細胞毒性T細胞反應移位。
HuAB1之PK概況是複雜的且特徵在於可能藉由結合於細胞上之CSF1R介導的非線性清除。因為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活力取決於CSF1R,所以攜帶此等目標之細胞的數目在HuAB1治療後減少,導致目標介導之清除率降低。隨著目標介導之清除率在高劑量或重複劑量下變得飽和,HuAB1清除率與其他人類IgG抗體類似。
三種PD生物標記與非臨床研究中的HuAB1暴露相關:CSF1血清含量、循環CD16陽性周邊血液單核細胞(CD16+單核細胞)及骨骼再吸收之血清標記(Trap5b及CTX)。CSF1血清含量以與HuAB1血漿濃度緊 密相關之劑量依賴性方式迅速上升且CD16+單核細胞含量以該方式迅速下降。在食蟹獼猴中,在低劑量HuAB1(每週3mg/kg)下實現PD反應飽和。減少CD16+單核細胞之半最大反應(IC50)在約3μg/mL之血清濃度下發生且最大反應在約10μg/mL下發生。暴露於HuAB1不會改變CD16-陰性(CD16-)單核細胞之含量。
在食蟹獼猴中的活體內毒理學研究中,HuAB1一般良好耐受。測試物品相關發現包括臨床觀測、血液學及臨床化學方法改變,及組織病理學改變。大部分此等觀測視為非不良事件。最重要臨床觀測為長期暴露於HuAB1之後可見的可逆的眶周水腫。水腫的發作並非顯示與暴露水準的明確關係,但藥物全身清除之後水腫消退。眶周水腫為影響CSFI路徑之藥物的已知副作用(Cassier,2014;Ries,2014)。主要血液科改變為循環CD16+單核細胞可逆性降低,其視為PD作用。HuAB1相關臨床化學作用包括可逆增加之ALT、AST、CK及LDH血清含量。此等實驗異常與肝臟、心臟或肌肉組織損傷的任何組織病理學證據均不相關。此外,心臟肌鈣蛋白、骨架肌鈣蛋白(SkTnI)、肌血球素及醛縮酶不顯示任何改變進一步確認不存在任何肝臟或肌肉損傷。血清含量增加歸因於由於肝臟庫普弗細胞(liver Kupffer cell)數目減少引起的ALT、AST、CK及LDH分子自血清的清除率降低(Radi,2011)。因此,ALT、AST、CK及LDH升高視為無毒的且為HuAB1暴露之間接PD作用。
值得注意的組織病理學發現為黏膜下層膠原蛋白纖維藉由清除空間之可逆擴展及多個組織中藍色顆粒胞外基質(ECM)的量變化。此改變既不與發炎細胞有關亦不與擴展區域內膠原蛋白纖維、纖維母細胞或平滑肌細胞之退化或其他改變的任何標誌有關。缺乏功能性CSF1之op/op小鼠中亦可見類似觀測。組織巨噬細胞減少為葡糖胺聚糖(尤其玻尿酸)清除率降低引起的觀測到的ECM積聚的可能原因,葡 糖胺聚糖在結締組織中重要且通常由巨噬細胞分解代謝(Radi,2009)。此改變亦視為HuAB1之間接PD作用。
全部樣品中之心臟肌鈣蛋白I均低於定量極限(LOQ),但第28天時150mg/kg組中的一隻雌性猴除外。此動物之心臟中確實具有相應顯微發現。儘管心臟肌鈣蛋白I升高對心肌損傷具有高度特異性,但此猴中偵測到的含量(0.26ng/mL)略高於分析LOQ(0.20ng/mL)且比不良心臟事件預期的含量低得多。
當向食蟹獼猴投與13次每週劑量時,測得HuAB1的不可觀測不良作用含量(NOAEL)為100mg/kg,該劑量基於人類中1mg/kg之起始劑量的身體表面積計算提供32倍安全因數。
評估最小預期生物學作用含量(MABEL)來指導首次應用於人體之研究中健康志願者的起始劑量決策。鑑別為生物學作用之代表的PD標記為CD16+單核細胞含量之改變、血漿CSF1升高及血清ALT、AST、CK及LDH升高。各標記產生生物學作用之最低HuAB1血漿濃度在5μg/mL至105μg/mL範圍內,且對應於5μg/mL時最大血清濃度(Cmax)之HuAB1劑量估算為0.2mg/kg,即健康志願者中之推薦起始劑量。
1.7.2.2 尼沃單抗
尼沃單抗已顯示特異性結合於人類PD-1受體且不結合於CD28家族之相關成員,諸如ICOS、CTLA-4及BTLA(Nivolumab IB,2014)。尼沃單抗抑制PD-1與其配位體PD-L1及PD-L2之相互作用,導致活體外提高T細胞增殖及IFN-γ釋放(Velu,2009;Nivolumab IB,2014)。螢光活化細胞分選器(FACS)分析確認尼沃單抗結合於經轉染中國倉鼠卵巢(CHO)及表現細胞表面PD-1之經活化人類T細胞,且結合於食蟹獼猴PD-1,但不結合於大鼠或家兔PD-1分子。尼沃單抗亦已顯示結合於來自長期感染C型肝炎病毒患者之病毒特異性CD8+ T細胞上的PD-1 (Kaufmann,2008;Rutebemberwa,2008)。
MLR中的PD-1抑制產生MLR中IFN-γ釋放的高達50μg/mL的可重現濃度依賴性提高。使用人類IgG4同型對照或CD4+ T細胞及樹突狀細胞(DC)對照未觀測到作用(Wang,2014)。
早食蟹獼猴中的靜脈內(IV)重複給藥毒理學研究中,尼沃單抗在每週投與一次持續5週的高達50mg/kg之劑量下,及每週投與兩次持續27次劑量的高達50mg/kg之劑量下良好耐受。尼沃單抗相關發現侷限於投與27次劑量之50mg/kg尼沃單抗的雌性中三碘甲狀腺素(T3)28%的可逆性降低。未觀測到甲狀腺素(T4)、甲狀腺刺激激素(TSH)含量相應改變,或甲狀腺中之組織學改變。儘管食蟹獼猴中良好耐受單獨之尼沃單抗,但組合研究已突出當與其他免疫刺激劑組合時毒性提高的可能性(Nivolumab IB,2014)。
伊派利單抗(BMS-734016)為阻斷T細胞活化下調之抗-CTLA-4單株抗體(mAb),其與尼沃單抗組合用於研究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同時抑制PD-1及CTLA-4受體的作用(Nivolumab IB,2014)。但在用單獨尼沃單抗處理之食蟹獼猴中未觀測到胃腸(GI)毒性,用尼沃單抗+伊派利單抗組合(分別10及3mg/kg以及50及10mg/kg之組合)每週一次處理持續4週的食蟹獼猴中劑量依賴性GI毒性明顯。伊派利單抗投與之後亦觀測到低發病率的GI作用(Nivolumab IB)。
另外,在懷孕食蟹獼猴中使用尼沃單抗進行強化之產前及產後發育(ePPND)研究(Nivolumab IB,2014)。每2週一次以高達50mg/kg投與尼沃單抗被懷孕猴良好耐受;然而,當在器官形成至分娩時段以10mg/kg投與時測得尼沃單抗為選擇性發育毒藥(時間零至168小時的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AUC(0-168h)]117,000μg˙h/mL)。具體而言,在無明顯母體毒性的情況下注意到發育死亡率增加(包括妊娠晚期胎兒喪失及與新生兒死亡有關的極度早產)。產後6個月時間段測 試的存活嬰兒不存在尼沃單抗相關改變。儘管此等妊娠失敗的起因未確定,但尼沃單抗對妊娠維持之相關作用與PD-L1在小鼠維持母胎耐受性中的現有作用相符(Habicht,2007)。
1.7.3 臨床概述
1.7.3.1 HuAB1
1.7.3.1.1 正在進行的HuAB1之研究概述
HuAB1當前在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首次應用於人體試驗中評估,該試驗設計成3個部分來研究健康志願者及RA患者中之安全性、PK及PD。研究之前兩部分在健康志願者中進行且已完成。在第1部分中,8名健康志願者隨機(3:1)接受HuAB1或安慰劑之單次IV輸注,每個給藥群為0.2、1、3或10mg/kg。在第2部分中,8名健康志願者隨機(3:1)接受HuAB1或安慰劑的兩次劑量,相隔14天投與,為1mg/kg或3mg/kg。研究的第3部分將在RA患者中評估HuAB1且目前正在進行。下文概述第1部分及第2部分的資料。
1.7.3.1.2 HuAB1之臨床藥理學概述
藉由在第1部分及第2部分中接受HuAB1的全部36名個體中量測隨時間的全身藥物含量來評估HuAB1之PK。在給藥前及第一劑量後直至112天(第1部分)及98天(第2部分)的多個時間點收集用於測定血清HuAB1濃度之血液樣品。另外,在給藥前及第15天至第85天(第1部分)或第15天至第99天(第2部分)的多個時間點收集用於測定抗-HuAB1抗體之血液樣品。
以0.2、1、3及10mg/kg單次投與HuAB1之後,總清除率隨著劑量提高而降低且在38.7至2.55mL/天/kg範圍內。10mg/kg下2.55mL/天/kg的總清除率在典型人類IgG單株抗體的範圍內。Cmax隨著劑量按比例增加,但AUC並非如此。相隔14天給予2次劑量後,在1mg/kg下無積聚。然而,當劑量增至3mg/kg時,第1天至第15天的AUC的第一 及第二劑量之間觀測到1.60倍藥物積聚之平均值,而在同一劑量水準下觀測到Cmax之最小積聚。觀測到的PK資料表明單核細胞/巨噬細胞譜系及其他細胞類型上表現的CSF1R有助於HuAB1的目標介導之清除率。因為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活力取決於CSF1R,所以攜帶此等目標之細胞的數目在HuAB1治療後減少,導致目標介導之清除率降低。 一旦目標介導之清除率在高劑量或重複劑量下飽和,則HuAB1清除率與其他人類IgG抗體類似。
使用經驗證之電化學發光分析法(ECLA)評定HuAB1之免疫原性,該分析法量測血清中之總抗-HuAB1抗體。分析法之偵測極限(靈敏度)為39.1ng/mL。群2中之三名個體(1mg/kg單次劑量)具有痕量陽性抗體效價,導致8.3%發病率(接受HuAB1的36名個體中的3名)。痕量陽性抗體效價首先在第15天有2名個體觀測到且在第57天有1名個體觀測到。兩名個體在第85天仍具有ADA陽性效價(測試的最後時間點)。當與同一劑量群中之無ADA之個體相比時,ADA之存在對HuAB1暴露之影響(若存在)可忽略,且不存在基於可用資料之相關臨床後遺症。
HuAB1治療誘導非經典CD16+單核細胞(作為HuAB1治療之PD標記)的劑量依賴性減少。分析HuAB1血清濃度與非經典CD16+單核細胞的減少之間的關係且基於處理後72小時直至研究結束時收集的資料發現為濃度依賴性的。在血清中5μg/mL HuAB1下,注意到非經典CD16+單核細胞減少最多。因此,在大部分患者中在5μg/mL下實現谷值血清濃度之劑量預期為非經典CD16+單核細胞之最大減少的目標劑量。患者中使用HuAB1的臨床試驗中仍需探索實現臨床功效所需的最佳暴露。
總體而言,HuAB1在測試的劑量範圍中展現非線性清除。健康志願者中觀測到的PK特徵支持每2週一次或更低頻率給予HuAB1來維 持所要藥物暴露。
1.7.3.1.3 HuAB1之臨床安全性概述
第1部分及第2部分的接受HuAB1之個體總數皆為36名,各劑量群有6名個體。劑量升級決策是基於超過DLT期的DLT之發病率加歸屬之AE。
HuAB1在健康志願者中在高達3mg/kg對此劑量下良好耐受。最常見HuAB1治療相關毒性為搔癢病、眼瞼水腫以及臉腫脹、疲乏及頭痛。事件為1級或2級,且為自限的。AE概況類似於靶向CSF1R路徑之其他化合物中所報導的概況(Cassier,2014)。在10mg/kg下,全部6名活性個體均經歷中等(2級)眼瞼水腫或臉腫脹,一些伴隨有手及足腫脹、視覺模糊及體重增加。事件持續高達3個月且與在此劑量水準下的長期HuAB1暴露相符。
HuAB1已顯示肝臟酶升高,在藥物投與之後2-8週達到峰值且在中斷藥物之後12週返回標準。在1mg/kg及更高劑量下注意到CK劑量依賴性上升高達正常值上限(ULN)的6.8倍且LDH高達3.2倍ULN;AST在3mg/kg及更高劑量下以及在使用提高之劑量的較大百分比健康志願者中升高高達2.4倍ULN;且在10mg/kg下在1名個體中ALT輕微升高高達1.2倍ULN。認為此等升高更多是因為HuAB1介導之庫普弗細胞抑制的作用機制,而非任何有機破壞或損傷且不認為是臨床上顯著的。在1mg/kg及3mg/kg體重之劑量下初始在健康志願者中測試HuAB1。在1mg/kg下,7名個體接受單次劑量且5名個體接受間隔14天的2次劑量,且經28天DLT窗口隨訪。在3mg/kg健康志願者組中,10名個體接受單次劑量且2名個體接受相隔14天的2次劑量,且隨訪DLT。3mg/kg群中僅1名個體具有1級的鹼性磷酸酶及AST同時增加。
1.7.3.2 尼沃單抗
1.7.3.2.1 尼沃單抗之臨床藥理學概述
在CA209001中,在具有多種腫瘤類型之患者中評估尼沃單抗之單次劑量PK,而在CA209003中評估患者中之多劑量PK。另外,已使用來自CA209001、CA209002及CA209003的350名患者的資料開發初步群體藥物動力學(PPK)模型。
在以單次劑量或多劑量每2或3週投與一次的0.1至20mg/kg劑量範圍上研究患者中尼沃單抗之PK。基於使用來自909名患者之資料的PPK分析,清除率(CL)(CV%)為9.5mL/h(49.7%),穩態下分佈的幾何平均體積(Vss)為8.0L(30.4%),且幾何平均消除半衰期(t1/2)為26.7天(101%)。當在3mg/kg下每2週一次投與時,經12週達到尼沃單抗之穩態濃度,且全身積聚為約3倍。尼沃單抗暴露在每2週投與一次的0.1至10mg/kg劑量範圍上與劑量成比例提高(Opdivo Package Insert,2015)。
基於使用來自909名患者之資料的群體PK分析,隨體重增加而增加的尼沃單抗清除率支持基於體重之劑量。群體PK分析表明以下因素對尼沃單抗清除率不具有臨床重要作用:年齡(29至87歲)、性別、人種、基線LDH、PD-L1表現、腫瘤類型、腫瘤尺寸、腎損害及輕度肝損害(Opdivo Package Insert,2015)。
1.7.3.2.2 尼沃單抗之安全性概述
總體而言,尼沃單抗單一療法以及組合療法之安全性概況可管理且一般在完成及正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上一致,該等試驗在所測試的任何劑量下無MTD達到高達10mg/kg。不存在AE之發生率、嚴重程度或因果關係與尼沃單抗劑量水準的模式。大部分AE是低級(1級至2級),相關高級(3級至4級)AE相對少。最高級別事件可使用皮質類固醇或激素替代療法(內分泌)根據尼沃單抗IB中提供之管理算法管理(Nivolumab IB,2014)。
總計39名及306名患有所選復發性或治療難治癒惡性病之患者分 別已在完成之第1階段單次劑量研究(CA209001)及正在進行中第1階段多劑量研究(CA209003)中進行治療。因為迄今為止的CA209003之安全性概況與CA209001所觀測到的相符,下文僅提出來自較大及最近研究CA209003之資料。
在CA209003(n=306,包括129名患有NSCLC之患者)中,截止2013年5月05日數據庫鎖定,75%患者中發生任何級別之藥物相關AE。至少5%患者中發生的最常見藥物相關AE包括疲乏(28%)、皮疹(15%)、腹瀉(13%)、搔癢病(11%)、噁心(9%)、食慾降低(9%)、血紅蛋白降低(6%)及發熱(6%)。大部分事件是低級別的,17%患者中觀測到3/4級藥物相關AE。至少1%患者中發生的最常見3/4級藥物相關AE為疲乏(2%)、肺炎(1%)、腹瀉(1%)、腹痛(1%)、低磷酸鹽血症(1%)及淋巴球減少症(1%)。14%患者中發生藥物相關SAE;8%是3/4級的,包括肺炎(1%)及腹瀉(1%)。藥物相關AE之範圍、頻率及嚴重程度一般在所測試的劑量水準上類似。根據腫瘤類型(RCC、NSCLC、轉移性耐去勢前列腺癌[mCRPC]、結腸直腸癌[CRC]及黑素瘤)的安全性資料評述在具有腫瘤類型標註之AE的患者比例中亦不顯示任何臨床上有意義的差異。
具有可能免疫相關因果關係,先前稱為「免疫相關不良事件」或「特別關注的不良事件」之選擇AE亦考慮多個事件進行分析,針對治療持續時間調整速率。大部分事件在療法前6個月內發生;長期藥物暴露未觀測到累積毒性或新毒性。306名患者中十九名(6%)經歷3/4級治療相關選擇AE。230名患者中52名(23%)具有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質激素及/或其他免疫抑制劑處理的藥物相關AE。52名中21名(40%)在毒性消退後恢復尼沃單抗療法,而其它中斷療法。
儘管腫瘤演進為最常見死亡原因,但存在與3/4級肺炎有關的3例藥物相關死亡。306名患者中有12名(4%)發生肺炎(任何級別),且4名 患者(1%)中發生3/4級肺炎,臨床表現在無症狀放射照相異常至進行性漫射肺浸潤範圍內,該等表現均與咳嗽、發熱及/或呼吸困難有關。發生肺炎與腫瘤類型、劑量水準或治療持續時間之間未註明明確關係。12名患者中有9名,在治療中斷及/或使用免疫抑制療法(糖皮質激素、英利昔單抗、黴酚酸酯)之後肺炎逆轉。
尼沃單抗之安全性概況的額外細節(包括由其他臨床研究產生)亦可用於IB及封裝插頁中(Nivolumab IB,2014;Opdivo Package Insert,2015)。
1.8 整體風險/益處評定
對許多靶向CSF1R路徑之候選藥物進行臨床研究。此等包括阻斷促效劑配位體結合於CSF1R或抑制CSF1R二聚的抗體以及阻斷CSF1R之激酶活性的小分子。已報導健康志願者中PD-0360324(CSF1之抗體)的安全性、PK及PD(Sadis,2009)。PD-0360324治療展現的最重大治療引起的發現(肝臟酶含量增加)及AE(亦即眶周水腫)與迄今為止使用HuAB1獲得之資料相符。
RG7155(抗二聚CSF1R抗體)之臨床研究包括患有漫射型巨細胞腫瘤(Dt-GCT)的患者。全部七名可評估患者在FDG-PET成像中顯示部分代謝反應(根據歐洲癌症研究及治療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兩名患者接近完全代謝反應。七名患者中的五名在第一次評定時繼續實現部分反應。如同其他靶向CSF1R路徑之試劑,眶周水腫為最常見AE(Ries,2014)。
CSF1為TAM之主要存活因子且藉由HuAB1靶向CSF1R應降低TAM介導之免疫抑制,導致對免疫療法的抗腫瘤反應加強。藉由HuAB1抑制CSF1R可顯示TAM對腫瘤微環境的影響且補充及加強當前癌症療法。
尼沃單抗已證實對若干腫瘤類型(具體而言黑素瘤及NSCLC)之臨 床活性,其已被授予FDA許可。尼沃單抗亦證實可管理安全性概況。最常見AE包括疲乏、皮疹、搔癢病、腹瀉及噁心。
特異性CSF1R抑制劑之初步報導表明HuAB1可為患有實體腫瘤惡性病之患者的有益治療。患有晚期黑素瘤、NSCLC及RCC之患者中尼沃單抗證實的穩定臨床活性與可管理安全性概況的組合支持此治療在患有晚期癌症之患者中進一步展開。
基於可用臨床安全性資料,HuAB1及尼沃單抗之毒性不重疊(重要排除項為肝臟酶升高,下文所述),且因此預期累積毒性並非由此組合引起。HuAB1已與眶周水腫相關,且使用尼沃單抗僅一例周邊水腫。此外,尼沃單抗已與免疫相關AE關聯,且迄今為止HuAB1不具有免疫相關AE。
採用HuAB1之患者中肝臟酶(CK、AST、ALT及LDH)由於庫普弗細胞減少而暫時增加,且此尚未與肝臟、心臟或骨骼組織破壞的任何組織病理學證據關聯。已知尼沃單抗在低頻率下會引起肝毒性。因為HuAB1與尼沃單抗之組合可能因不同潛在機制而產生升高之肝臟酶,所以已設計降低風險之指導原則來快速偵測此研究期間的任何肝臟擾動證據,且對該證據作出反應(附錄E)。
癌症患者仍存在尚未滿足之醫學需要。由於支持此兩種分子的穩定非臨床及臨床資料,基於免疫之非冗餘作用機制及來自多個臨床研究的當前安全性資料主體,因此此兩種藥物之邏輯組合可能有益於需要擴展治療選項的癌症患者。
2 研究計劃
2.1 研究設計及持續時間
此研究為在患有所選晚期癌症之患者中評估HuAB1之安全性、耐受性、PK及PD的1a及1b階段開放標記多中心劑量升級及劑量擴展研究,其為單一療法或與尼沃單抗之組合。HuAB1為針對CSF1R之人 類化單株抗體且尼沃單抗為針對PD-1之完全人類單株抗體。對於研究之組合小組,將在各14天治療週期的第1天給予HuAB1及尼沃單抗;尼沃單抗將首先經30分鐘IV輸注給予,2次輸注之前具有30分鐘休息,隨後30分鐘HuAB1 IV輸注。
研究將包括1a階段劑量升級及1b階段劑量擴展。1a階段由兩個HuAB1單一療法參考群(1aM1及1aM2)及HuAB1與尼沃單抗組合的三個劑量升級群(1aC1、1aC2及1aC3)組成。1b階段由跨越六種癌症類型的八個群(1b1至1b8)組成。患者將入選研究的階段1aM、1aC或階段1b,但不會是兩個或全部三個。研究示意圖顯示於圖6中。
研究將由3個期組成,包括篩選(高達28天)、治療及隨訪/存活率隨訪。
2.1.1 篩選期
全部篩選評估必須由研究者遵照入選過程的研究參考手冊完成及評述以在初次輸注研究藥物之前確認患者滿足全部合格準則。在進行任何不視為護理標準的研究特異性篩選測試或程序之前,必須獲得參與研究的書面知情同意書。除非另外規定,否則篩選評定將在第一劑量的研究藥物之前28天內進行。
在此時間段,將收集簽署ICF之後及投與第一研究藥物劑量之前發生的研究程序相關之AE。
2.1.2 治療期
2.1.2.11a 階段單一療法群(1aM1及1aM2)及組合劑量升級群(1aC1、1aC2及1aC3)
1a階段由兩個HuAB1單一療法參考群及HuAB1與尼沃單抗組合的三個劑量升級群組成,各群中最少入選3名患者。階段1a群之計劃劑量水準及時程如下:
群1aM1:2mg/kg HuAB1,q2w
群1aM2:4mg/kg HuAB1,q2w
群1aC1:1mg/kg HuAB1+3mg/kg尼沃單抗,q2w
群1aC2:2mg/kg HuAB1+3mg/kg尼沃單抗,q2w
群1aC3:4mg/kg HuAB1+3mg/kg尼沃單抗,q2w
2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1aM1)及1mg/kg HuAB1+尼沃單抗組合群(1aC1)首先將以依序入選順序平行開始,隨後3+3設計,以1aM1單一療法群開始。此等群中的患者將在28天DLT期內治療總共兩個14天治療週期。
4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1aM2)將在2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1aM1)中DLT期清除之後開始;2mg/kg HuAB1/尼沃單抗組合群將僅在1aC1 HuAB1/尼沃單抗組合及1aM1 HuAB1單一療法群中的DLT期皆清除之後開始。4mg/kg HuAB1/尼沃單抗組合群(1aC3)將僅在1aC2 HuAB1/尼沃單抗組合及1aM2 HuAB1單一療法群中的DLT期清除之後開始。視4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之結果而定,可根據群評述委員會的決策開始單一療法及組合療法(例如單獨或與尼沃單抗組合之3mg/kg HuAB1)之較高或較低中間劑量群。全部劑量升級決策將基於DLT、整體安全性及耐受性之評定。研究者與發起人之間將就劑量升級決策達成一致意見。在開始各新劑量水準或擴展現有劑量水準之前,將進行安全性電話會議供研究者及發起人評述患者資料,包括(但不限於)人口統計、藥物給予、合併用藥、血液學及血清化學方法及AE;且商議及記錄劑量升級或擴展現有劑量水準的協議視為適當。若研究者及發起人集體同意,則在評述安全性、PK及PD資料之後,應使用與所概述流程不同的劑量升級流程(例如單獨或與尼沃單抗組合之3mg/kg之中間HuAB1劑量),此將被允許。安全性、PK及PD參數之評述可告知決策以向群添加替代劑量水準或劑量方案(例如較不頻繁給藥)從而達到最佳目標暴露。
DLT評估及入選決策將遵循下表2中的指導:
單一療法及組合治療組中將繼續劑量升級直至達到MTD或HuAB1之最大計劃劑量,各群中至少入選3名患者。
MTD定義為少於33%接受HuAB1或HuAB1+尼沃單抗組合療法的患者(6名患者中少於2名)中與DLT有關之最高劑量,28天DLT期期間投與。此通常將為推薦用於進一步研究之劑量;然而,基於安全性、PK及PD資料之評述,RD可低於MTD。若未達到MTD,則單獨或與尼沃單抗組合之最高評估HuAB1劑量良好耐受,將評述資料以評定是否批准進一步劑量遞增至高達6mg/kg HuAB1。
若1a階段組合劑量升級期間未達到MTD,或清除1a階段組合群中之隨後治療週期提供安全性概況之額外理解,則可基於整體耐受性、安全性、PK及PD選擇RD。
若1aC階段中之患者在28天DLT期因除了藥物相關AE之外的原因(例如疾病演進或回撤知情同意書)而未接受2次劑量之各研究藥物且未完成安全性評定(例如安全實驗及/或AE報告),則群中經入選額外患者使得群中有至少三名患者可進行DLT期評估。全部此類論述及決策將記載為形成劑量升級決策之過程的部分。
28天DLT期完成之後,1a階段患者可根據4.1.2.2部分中之原則參與延長的治療期。
2.1.2.1.1 劑量限制性毒性
DLT定義為第一個28天DLT期期間發生的研究藥物相關的3級以上AE(使用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v4.03),不包含:3級腫瘤暴長(定義為局部疼痛、刺激或已知或懷疑腫瘤部位的局部皮疹)、3級皮疹、在28天內消退至1級或更低的3級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下文定義)或短暫(發作6小時內消退)3級輸注相關AE。irAE定義為與研究藥物暴露有關的未知病源學的臨床顯著AE,且與免疫介導之機制相符。
2.1.2.21a 階段延長之治療期
DLT期完成後,來自1aM及1aC階段群之患者可參與延長之治療期,其在第3週期的第1天(研究第29天)開始。
1aM階段群之患者允許繼續接受相同HuAB1劑量水準的HuAB1單一療法且來自1aC階段群的患者允許繼續接受相同劑量水準之HuAB1與尼沃單抗組合,直至疾病演進、不可接受之毒性或停止治療的其他原因。
2.1.2.31b 階段擴展群
為了進一步表徵HuAB1與尼沃單抗之組合的安全性及功效,1b階段將入選6種晚期癌症類型的高達8個擴展群。當已由群評述委員會基於整體安全性、耐受性、PK及PD資料鑑別RD時將入選1b階段。
2.1.3 隨訪期
在顯示臨床益處(完全反應[CR]、部分反應[PR]或穩定疾病[SD])時因除疾病演進之外的原因而中斷治療的患者應如下文所規定隨訪進行腫瘤評定及任何研究藥物相關之AE。隨訪期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開始。
隨訪訪問包括以下(第6部分的整個時程):
繼續每12(±2)週進行腫瘤評定。
評述研究藥物相關之AE直至此等AE消退、回到基線或根據治療研究者評定穩定。將記錄全部AE持續最後一次劑量之後至少100天或直至滿足上述條件中之任一者。
在隨訪期期間,若患者進行局部療法(例如切除、輻射)或開始新全身療法,則患者應每3個月隨訪存活率(4.1.4部分)。
2.1.4 存活率隨訪
自研究治療退出之後同意存活率隨訪、由於疾病演進而中斷研究藥物治療或4.1.3部分中中斷隨訪訪問之患者將每3個月或根據需要更頻繁的隨訪存活率。可藉由電話進行存活率隨訪,而無需面對面訪問。
2.1.5 研究持續時間
接受研究藥物之患者只要在研究者觀點中經歷臨床益處即可繼續或直至不可接受之毒性或如研究者在整合放射照相資料、生物檢體結果(若可獲得)及臨床狀態或撤回知情同意書的資料之後所判斷由疾病演進引起的有症狀的退化。
2.1.6 停止規則
2.1.6.11a 階段之停止規則
若任何劑量水準中有2名或更多患者在28天DLT評估期內經歷DLT,則研究者及發起人將評述資料且遵循表2中之指導原則(4.1.2.1部分)。若由於DLT而終止劑量升級,則調用低於停止規則之評估劑量將聲明MTD。
2.1.6.2 全部群之停止規則
4或5級藥物相關毒性的處理將遵循不良事件處理表(附錄E及F)。
發起人將與群評述委員會及研究人員一起根據需要論述此類案例以判斷進一步入選。全部案例及決策之研究者將告知IRB繼續入選 情況。
2.1.6.3 臨床退化之停止規則
積聚之臨床證據表明對活化抗腫瘤免疫反應之試劑出現客觀反應可在數週或數月延遲動力學之後,且之前可以是出現新病灶或一些病灶放大同時特定指數病灶消退的疾病的初始表觀演進(「混合反應」)。因此使經歷表觀演進之患者繼續接受治療直至在隨後成像評定中確認演進是合理的(5.3.8部分)。此等考慮因素應藉由關於患者是否臨床上惡化的臨床判斷平衡且不可能自繼續治療接受任何益處。
評定此類惡化在研究者觀點中可歸因於疾病演進的臨床事件之後發生,且使用繼續研究治療不可能逆轉且因此指示患者不受益於研究治療且不能藉由添加支持性護理而處理。停止治療之決策應與發起人醫學監測人員或指定人員論述。研究者觀點中可指示缺乏臨床益處的事件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東部腫瘤協作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評分從基線提高至少2點(例如自0至2)。
習慣改變諸如活動及症狀改變,包括癌症引起的食慾降低及/或睡眠減少、意識改變及疼痛相關症狀增加。
由治療研究者確認疾病演進。
已認為即使在無任何此類記載之臨床事件存在下開始新抗贅生性療法的任何情形對患者有益。
2.2 研究群體
2.2.1 計劃患者及研究中心數目
計劃用於此研究之患者總數估算為270;第1a部分中約30名患者及第1b部分中240名患者(八個1b階段群各約30名患者)。將有65至70個研究中心參與此研究。任何擴展群入選期間,若觀測到的反應數使得不可能實現彼適應症的客觀反應率(例如10%),則彼群的進一步募 集可暫停或終止。
2.2.2 全部群的准入準則
為了進入研究,必須滿足以下全部準則。
1. 疾病可根據實體腫瘤反應評估準則(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v1.1藉由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量測且量測較佳在第一劑量的28天內進行。
2. 患者必須具有至少1個可活檢的腫瘤部位並且願意進行推薦的治療前、治療時及演進後生檢(神經膠母細胞瘤群中的患者除外);1b階段群中的患者視情況進行演進後生檢。將根據治療協會自身的指導原則對1b階段各群最小10名患者進行生檢。
3. 若可用,則存檔福馬林固定石蠟包埋(FFPE)腫瘤材料
4. 在任何研究特異性評估之前理解及標誌IRB/IEC批准的ICF
5. 年齡18歲
6. ECOG效能狀態為0或1
7. 願意及能夠遵守全部研究程序
8. 必須在第一劑量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2週完成先前局部放射療法。研究藥物投與之前8週內無放射性藥品(鍶、鈣)。
9. 必須在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2週完成需要全身麻醉的先前手術。在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72小時完成需要局部/硬膜外麻醉的手術且患者應恢復。
10. 篩選實驗值必須符合以下準則:
血液學
a. 白血球(WBC)2000個細胞/μL
b. 嗜中性白血球1500個細胞/μL
c. 血小板100×103/μL
d. 血紅蛋白9.0g/dL
血清肌酐1.5×ULN或肌酐清除率40mL/分鐘(使用科克羅夫特/高爾特式(Cockcroft/Gault Formula))
e. PT/INR1.5×ULN及PTT(aPTT)1.5×ULN
a. AST或ALT3×ULN,無肝轉移;及5×ULN,有肝轉移
b. 膽紅素1.5×ULN(但患有吉貝特症候群(Gilbert's syndrome)之患者除外,其總膽紅素必須<3mg/dL)
11. 有生育能力之女性(WOCBP)在篩選時血清β-人類絨膜促性腺激素(β-hCG)必須呈陰性且同意在治療期(及若接受研究藥物,則治療/隨訪)期間的任何研究藥物的第一劑量之前使用可靠避孕形式(例如口服避孕藥、子宮內裝置或避孕套及殺精子之二次屏障方法)持續至少28天,及任何研究藥物之最後劑量後至少23週。將遵守具體國家的要求(例如在英國,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及男性患者及其有生育能力的伴侶必須使用兩種避孕方法,其中一種必須為屏障法,歷時研究持續時間)。
12. 與WOCBP有性行為的男性必須同意在使用研究藥物治療的持續時間加處理完成後31週遵守避孕方法說明。
2.2.3 全部群的淘汰準則
滿足以下準則中之任一者的患者將從研究登記排除。
1. 目前或歷史上臨床上嚴重肌肉病症(例如肌炎)、近期未解決之肌肉損傷或已知升高血清CK含量的任何病狀
2. 在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2週必須中斷免疫抑制劑量之全身藥劑,諸如類固醇或經吸收之局部類固醇(劑量>10mg/天強的松或等效物日劑量),但腫瘤相關AE治療的情形除外。在無活性自體免疫疾病存在下,在治療兩週內患有需要使用皮質類固醇(吸入或局部類固醇及腎上腺替代類固醇劑量>10mg/天潑尼松等效物)或其他免疫抑制藥劑長期全身治療之病狀的患者得到允許。
3. NYHA>2類的心臟功能降低
4. 不受控或嚴重心臟病症,諸如不穩定絞痛
5. 在篩選時ECG顯示嚴重異常 篩選時男性QTcF>450ms或女性>470ms
6. 抗藥物抗體、嚴重過敏、過敏或前述生物製劑的其他輸注相關反應病史
7. 已知對含有Tween 20(聚山梨醇酯20)及聚山梨醇酯80的輸注敏感的病史
8. 定期食用未殺菌牛奶,或已知暴露於機會性胞內感染(諸如李斯特菌屬(listeria)或其他此類病原體)的重大風險
9. 研究藥物投與4週內預防傳染性疾病的非腫瘤學疫苗療法(例如HPV疫苗)。在治療之前及在療法時可無限制地向個體給予不活化季節性流感疫苗。可允許含有活病毒之流感疫苗或針對傳染性疾病的其他臨床指示疫苗接種(亦即肺炎疫苗、水痘等);但必須與發起人的醫學監測人員討論並且在投與疫苗之前及之後可能需要研究藥物清除期。
10. 目前未解決之感染或長期活性臨床上嚴重感染的病史(病毒、細菌、真菌或其他),此在研究者觀點中將使患者自暴露於生物製劑排除或對患者安全性造成風險
11. 在篩選時潛伏肺結核(TB)測試陽性(Quantiferon測試)或活性 TB證據
12. 缺乏周邊靜脈進入或將干擾藥物投與或研究樣品收集的任何病狀
13. 在研究者觀點中,任何不受控醫學病狀或其精神病症將對患者安全性造成風險或干擾個別患者結果的研究參與或說明
14. 研究時伴隨使用士他汀。然而,允許在研究藥物投與之前使用士他汀超過3個月且無CK上升的穩定狀態的患者入選
15. 懷孕或哺乳
16. 已知或懷疑的活性自體免疫疾病。患有I型糖尿病、僅需要激素替代的甲狀腺功能低下、不需要全身治療之皮膚病症(諸如白斑病、牛皮癬或禿頭症)或在無外部觸發存在下預期不會復發的病狀的患者將允許入選。
17. 研究藥物投與之第一劑量之前28天內或在此研究同時參與另一研究性藥物試驗
18. 已知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2或已知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測試陽性的病史
19. 指示急性或慢性感染的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或可偵測C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測試陽性
20. 有症狀的間質性肺病或發炎性肺炎
21. 未經治療或活性中樞神經系統(CNS)或軟腦膜癌轉移。若研究藥物投與之第一劑量之前至少2週癌轉移已治療且患者神經學上恢復基線(與CNS治療有關的殘餘病徵或症狀除外),則患者符合條件
22. 藉由鹼性磷酸酶升高及伴隨的ALT/AST比升高及低白蛋白血症(<3.0g/dL)確認的肝肝硬化證據
23. 凝血病或出血素質之證據
24. 任何不受控發炎GI疾病,包括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 及潰瘍性結腸炎。
25. 過去曾接受過任何CSF1R路徑抑制劑
26. 研究藥物投與之第一劑量之前72小時內完成輸注
2.2.4 所選群的額外准入及淘汰準則
2.2.4.1 1a階段
2.2.4.1.1 HuAB1單一療法群
准入:
1. 局部復發或轉移性且在標準治療之後演進或不適於標準治療的組織學或細胞學上確認的實體腫瘤
2.2.4.1.2 HuAB1+尼沃單抗組合群
准入:
1. 局部復發或轉移性且在標準治療之後演進或不適於標準治療的組織學或細胞學上確認的實體腫瘤
排除
1. 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
2.2.4.2 1b階段
2.2.4.2.1 1b1群:NSCLC,(未經抗-PD-1療法治療,第二或第三線)
准入:
1. 此群可包括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證明鱗狀細胞或非鱗狀細胞NSCLC之患者,其呈現IIIB期或IV期疾病(根據國際研究協會胸腔腫瘤肺癌分期手冊第7版)及在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的多模態療法(放射療法、手術切除或永久化學輻射)之後具有復發性或進行性疾病
2. 用於晚期或轉移性疾病的基於鉑的雙重化學療法方案期間/之後的疾病演進或復發。
●基於鉑的雙重化學療法之後維持治療不認為是獨立療法方案。
●接受針對局部晚期疾病的含有鉑之助劑、新助劑或決定性化學輻射療法且在完成療法6個月內產生復發性(局部或轉移性)疾病的個體符合條件。
●針對局部晚期疾病的含有鉑之助劑、新助劑或決定性化學輻射療法>6個月之後患有復發性疾病的個體符合條件,其在給予基於鉑之雙重方案治療復發期間或之後亦後續演進。
排除:
1. 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
2.2.4.2.2 1b2群:NSCLC(抗-PD-1靶向藥物難治癒)
准入
1. 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證實NSCLC的患者,其呈現IIIB期局部晚期或IV期疾病。
2. 在用PD-1路徑靶向藥物治療期間有疾病演進的放射學證據的患者,其不產生臨床反應(亦即CR或PR)且患有進行性疾病作為最佳反應。
3. 為了視為難治癒,患者在接受任何PD-1靶向藥物的至少2次劑量後不具有臨床反應
排除
1. 不耐受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
不耐受定義為任何治療相關4級AE,或患者不可接受且儘管採用標準防範措施仍持續的任何治療相關2或3級AE。
2.2.4.2.3 1b3群黑素瘤(未經抗-PD-1療法治療)
准入
1. 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分級系統分類為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證實的III期或IV期黑素瘤的患者,其使用治療轉移性黑素瘤的標準療法難治癒、對其不耐受或拒絕。
2. 至少1次BRAF抑制劑期間或之後疾病演進的目標證據(臨床或放射學)(若BRAF V600突變陽性)
3. 根據局部接受V600突變狀態測試,已知BRAF野生型
排除
1. 使用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的先前療法。
2. BRAF突變個體及不確定或未知BRAF狀態的個體不允許參與此研究
2.2.4.2.4 群1b4:黑素瘤(抗-PD-1靶向藥物難治癒或復發)
准入:
1. 根據AJCC分級系統,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證實不可切除的III期或IV期黑素瘤的患者
2. 患者具有用不產生臨床益處(無CR、PR或SD)的檢查點抑制劑或PD-1靶向藥物治療期間疾病演進的放射學證據,及在接受用PD-1靶向藥物治療時進行性疾病為最佳反應或初始臨床益處(CR、PR或SD)之後疾病演進。
3. 為了視為難治癒,患者在接受任何PD-1靶向藥物的至少2次劑量後不具有反應
4. 至少1次BRAF抑制劑期間或之後疾病演進的目標證據(臨床或放射學)(若BRAF V600突變陽性)
5. 包括達卡巴嗪、BRAF抑制劑(若BRAF V600突變陽性)及/或伊派利單抗及緩解性放射療法之先前抗癌療法必須在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3週完成
6. 先前曾使用研究藥物之第一劑量之前6週內無使用PD-1靶向藥物治療
排除:
1. BRAF突變個體及不確定或未知BRAF狀態的個體不允許參與 此研究
2. 眼部黑素瘤。
3. 先前不耐受任何PD-1靶向藥物
不耐受定義為任何治療相關4級AE,或患者不可接受且儘管採用標準防範措施仍持續的任何治療相關2或3級AE。應詳盡記錄不耐受原因。
2.2.4.2.5 群1b5:頭部及頸部鱗狀細胞癌(SCCHN)(第二線)
准入:
1. 織學或細胞學上記錄復發性或轉移性III期或IV期SCCHN(口腔、咽、喉)且不受治癒性意圖之局部療法(與化學療法一起或不與其一起的手術或放射療法)的患者
2. 在輔助(亦即手術之後輻射)、主要(亦即輻射)、復發或轉移性情形中,在鉑療法的最後一次劑量6個月內腫瘤演進或復發。鉑療法後的臨床演進為允許加入條件且定義為病灶的尺寸經測徑規量測演進至少10mm(例如根據RECIST v1.1之表皮病灶)或已觀測到且與測量結果一起攝影記錄且顯示有演進的病灶。
排除:
1. 組織學確認復發性或轉移性鼻咽癌及任何唾液腺癌或非鱗狀細胞組織學
2. 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
2.2.4.2.6 群1b6:胰臟癌(第二線)
准入:
1. 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證實的局部或轉移性胰臟腺癌,其標準療法已失敗(或不適於標準療法)
2. 患者可已接受先前手術、處理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胰臟腺癌的放射療法,只要已記錄疾病演進。所有毒性應均已解決,且輻射治療 的最後部分在初次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4週完成
排除:
1. 患有胰島細胞贅瘤、神經內分泌或其他胰臟原發性腫瘤之患者
2. 患有活性胰臟炎之患者
3. 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
4. 2級或更高級腹水
2.2.4.2.7 群1b7:結腸直腸癌(第三線)
准入:
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證實的結腸或直腸腺癌
在標準療法最後一次投與之後證實疾病演進或對標準療法(且批准之療法必須包括氟嘧啶、奧沙利鉑、伊立替康、貝伐單抗,且若為KRAS野生型,則西妥昔單抗或帕尼單抗)不耐受的轉移性CRC。
排除:
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
2.2.4.2.8 群1b8:惡性神經膠質瘤(初次復發)
准入:
1. 組織學或細胞學上證實的世界衛生組織(WHO)IV級晚期惡性神經膠質瘤(神經膠母細胞瘤或神經膠質肉瘤)
2. 先前曾使用手術、放射療法及替莫唑胺治療
3. 根據神經腫瘤學(RANO)準則中的反應評估,藉由在投與第一研究藥物21天內進行的診斷性生檢或增強對比之MRI證實GBM初次復發
4. 若使用類固醇,則在基線MRI之前最少5天劑量必須穩定或降低
排除:
1. 先前曾使用貝伐單抗或另一VEGF或VEGFR靶向劑治療
2. 最近在基線MRI掃描時有超過1級CNS出血的證據
3. 有與癌症不相關的CNS疾病(例如癲癇)的生理學/神經檢查的病史或證據,除非已藉由藥物充分控制或可能藉由研究治療干預
4. 由於已先存在之醫學病狀(包括起搏器或可植入復律除顫器(ICD)裝置)而不能進行頭部增強對比MRI之患者
5. 神經膠母細胞瘤或神經膠質肉瘤復發1次以上
6. 過去曾接受過任何PD-1路徑靶向藥物
2.3 伴隨藥物
將記錄在任何投與第一劑量之研究藥物及研究期間所投與之全部伴隨療法之前28天內直至任何研究藥物的最後一次劑量之後100天所接受的全部藥劑。
將收集關於適用於晚期癌症的全部先前治療的資訊,包括化學療法、生物化學療法、免疫療法、輻射、手術、生物及實驗療法。
在患者中斷研究之後將不收集伴隨藥物資訊,但與研究藥物相關AE或與導致研究中斷之AE有關的伴隨藥物除外。
2.3.1 禁止及/或限制治療
研究期間禁止以下藥劑(除非用於治療藥物相關AE或於適用性章節中有明確說明):
免疫抑制劑
免疫抑制劑量之全身性皮質類固醇。在無活性自體免疫疾病存在下,允許吸入性或局部用類固醇,及>10mg每日潑尼松等效物的腎上腺替代類固醇劑量。亦允許根據臨床指示使用類固醇治療腫瘤相關AE。
疫苗,如4.3.2部分中所述的除外
用於治療高膽固醇血症之士他汀。僅當患者在研究之前超過3個 月服用穩定劑量且處於無任何CK升高的穩定狀態時才允許使用士他汀
其他療法,包括生物、免疫療法、大面積非緩解性放射療法、標準治療或研究性試劑或裝置
2.3.2 允許之療法
患者允許使用局部、經眼、關節內、鼻內及吸入皮質類固醇(最小全身吸收)。允許>10mg每日潑尼松的腎上腺替代類固醇劑量。允許用於預防(例如造影劑染料過敏)或用於治療非自體免疫病狀(例如接觸過敏原引起的遲發型過敏反應)且亦用於治療腫瘤相關AE的短暫皮質類固醇過程(小於3週)。
若在研究藥物投與之第一劑量之前開始,則允許針對疾病相關症狀之伴隨緩解性及支持性護理(包括雙膦酸鹽及RANK-L抑制劑)。根據需要允許輸血。
進行療法時可無限制地向個體給予不活化季節性流感疫苗。可允許含有活病毒之流感疫苗或針對傳染性疾病的其他臨床指示疫苗接種(亦即肺炎疫苗、水痘等);但必須與發起人的醫學監測人員討論並且在投與疫苗之前及之後可能需要研究藥物清除期。
僅當患者在研究之前服用穩定劑量超過3個月且處於無任何CK升高之穩定狀態時才允許伴隨使用士他汀。
將不投與常規術前用藥來開始HuAB1及尼沃單抗劑量。若患者產生噁心、嘔吐或其他輸注相關AE,則患者可根據研究者酌情處理在後續輸注研究藥物之前用抗催吐劑、類固醇或抗組織胺預先用藥。治療將根據協會的標準實踐投與,且應捕捉在患者之CRF上。
2.4 在使用任何研究藥物治療之後的患者中斷
出於以下原因中的任一者患者必須停止研究藥物:
撤銷知情同意書(患者出於任何原因決定撤銷)
在研究者觀點中指示繼續參與研究不是患者最佳意願的任何臨床嚴重AE、異常實驗測試結果或間發疾病
需要禁止合併用藥的患者
妊娠
由發起人終止研究
由於針對用於治療精神或生理(例如傳染病)疾病的監禁或非自主禁閉失去自由提供同意書的能力
接受活性研究療法時證實疾病演進或臨床惡化
患者不順應
中斷研究治療的全部患者應遵守如第6部分中概述的隨訪程序規定的方案。此要求之唯一例外是當患者撤銷全部研究程序的同意書或失去自由簽署同意書的能力時(亦即因治療精神或生理疾病而監禁或非自主禁閉)。
若患者在完成研究之前撤銷,則撤銷原因必須錄入適當CRF。將記載停止HuAB1及/或尼沃單抗的日期及原因,且研究者必須盡一切努力來進行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程序。在HuAB1最後一次劑量之後100天將就安全性隨訪患者且正在進行SAE之患者將隨訪直至消退或穩定。
2.5 治療後隨訪
除非撤銷同意書,否則在仍接受臨床益處(亦即CR、PR或SD)時中斷治療之患者應根據方案進行隨訪腫瘤掃描以測定反應持續時間。
3 研究藥物
在此研究中,研究藥物HuAB1及尼沃單抗皆視為研究性[醫藥]產品(IP/IMP)。HuAB1及尼沃單抗之產品描述描述於表3及表4中:
3.1 研究性產品
研究性產品在一些領域亦稱為研究性藥品,定義為測試或在臨床研究中用作參考的活性物質或安慰劑的醫藥形式,包括已獲得銷售授權但與授權形式不同地使用或裝配(調配或包裝)或用於未經授權的適應症的產品,或當用於獲得關於授權形式的進一步資訊時的醫藥形式。在此方案中,研究性產品為HuAB1及尼沃單抗。
3.2 研究藥物給藥及劑量改良
3.2.1 給藥
對於組合療法,尼沃單抗應始終首先作為30分鐘IV輸注投與,在2次輸注之間30分鐘休息,隨後HuAB1 30分鐘輸注。患者以前述劑量給藥不少於12天。
對於4mg/kg單一療法群(1aM2)及組合劑量升級群1aC2及1aC3,各群中第一及第二患者之間的給藥間隔應為至少24小時以供安全性監測。
給藥計算應基於在研究藥物投與的第一劑量之前,第1週期第1天評定的體重。若患者之體重在用於計算前述劑量的重量的10%內,則不必重新計算後續計量。全部劑量應捨入成最接近的毫克數。
在研究藥物投與期間應小心地監測患者的輸注反應。若標註急性輸注反應,則應根據5.3.10部分及附錄E及F中的指導原則對患者進行處理。
研究藥物的給藥可視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的良好程度而間斷、延遲或中斷。
全部小瓶均僅用於單次使用。藥劑學手冊中將提供研究藥物製備及投與的進一步說明。
3.2.1.1 尼沃單抗給藥
組合療法群中的患者在各14天治療週期的第1天將接受首先在3 mg/kg劑量下的30分鐘IV輸注形式的尼沃單抗輸注。
所允許之尼沃單抗將不存在劑量升級或降低。患者以前述劑量給藥不少於12天。第一週期的尼沃單抗將不存在推薦的預先藥劑。製備及處置說明參看尼沃單抗IB。
3.2.1.2 HuAB1給藥
對於組合療法群中的患者,在各14天治療週期的第1天,將在30分鐘IV輸注形式的尼沃單抗輸注結束之後30分鐘投與HuAB1輸注。對於單一療法群中的患者,在各14天治療週期的第1天,HuAB1輸注可在任何時間以30分鐘IV輸注形式開始。
可基於治療期期間標註的毒性來改良HuAB1給藥。必要時,將基於毒性改良表(附錄E及F)調整劑量。
研究藥劑師(或其他可靠人員)將製備用於投與之溶液。基於患者體重計算小瓶數目之後,將使用0.9%氯化鈉注射,USP稀釋研究藥品。所製備之HuAB1應在製備後6小時內投與(環境溫度)。HuAB1輸注的IV投與設備必須含有0.22μm串聯過濾器或0.22μm針筒過濾器。將在醫療監督下經周邊靜脈或中心靜脈導液管以30分鐘(±5分鐘)IV輸注形式投與HuAB1。HuAB1輸注與聚氯乙烯(PVC)、乙烯/丙烯IV組件或玻璃瓶之間未觀測到不不相容性。
3.2.2 HuAB1及尼沃單抗之劑量延遲
出於以下原因將延遲單一療法中的HuAB1投與或組合療法中的HuAB1/尼沃單抗:
在隨後治療訪問之前未消退至1級或基線的任何3級疲乏
任何2級或3級藥物相關實驗異常將不需要劑量延遲,除非臨床上指示或方案或不良事件處理表中規定。需要時請與發起人醫學監測人員或指定人員討論。
全部其他AE的劑量延遲或改良請參看附錄E中的AE處理表。
若臨床上指示,則需要HuAB1或HuAB1+尼沃單抗劑量延遲的患者應每週或更頻繁地重新評估,且當滿足重新治療準則時恢復研究藥物給藥。
若患者對HuAB1或尼沃單抗或兩種研究藥物發生輸注反應,則應遵照5.3.10部分及附錄E及F中的輸注反應處理指導原則處理輸注反應。
3.2.3 恢復用HuAB1及尼沃單抗治療之準則
當藥物相關AE消退至如附錄E及F中的AE處理表中所述1級或基線時,患者可恢復用HuAB1或HuAB1+尼沃單抗治療。
3.2.4 使用HuAB1的劑量降低
治療延長超過1a階段中的DLT期的患者或1b階段中的任何患者可根據附錄E及F中的適當AE處理表中的指導原則降低HuAB1的劑量。若研究者考慮不在此等指導原則範圍內的劑量降低或干擾,則此等將需要與發起人或指定人員一起討論且需要發起人或指定人員批准。
3.2.5 HuAB1及尼沃單抗的給藥中斷準則
出於以下原因應永久中斷單一療法中的HuAB1或與尼沃單抗組合的HuAB1的治療:
對局部療法不起反應且在第二次重新治療期未改善至1級或需要全身治療的任何2級藥物相關葡萄膜炎、眼痛或視力模糊
需要中斷及重新開始療法的任何3級或更高級別輸注相關反應及過敏將需要與發起者醫學監測人員或指定人員磋商。
任何3級非皮膚藥物相關AE持續>7天,包括藥物相關葡萄膜炎、肺炎、缺氧、支氣管痙攣及內分泌病變,以下除外:
僅使用生理激素替代物即充分控制的3級藥物相關內分泌病變無需中斷
3級藥物相關實驗異常無需中斷治療,以下除外:
3級藥物相關血小板減少症>7天或與2級出血有關需要中斷
符合以下準則之任何藥物相關之肝功能測試(LFT)異常需要中斷:
AST或ALT 10×ULN
總膽紅素>3×ULN(>5×ULN,同時肝臟癌轉移)
在鹼磷酸酶不同時提高的情況下,AST或ALT>3×ULN且總膽紅素>2×ULN
任何4級藥物相關AE或實驗異常,但以下不需要中斷的事件除外:
4級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症 7天
4級淋巴球減少症或白細胞減少症 7天
與胰臟炎的症狀或臨床表現無關的經分離4級澱粉酶或脂肪酶異常。4級澱粉酶或脂肪酶異常應諮詢發起人醫學監測人員。
與臨床後遺症無關且在其發作72小時內使用補充/適當處理校正的經分離4級電解質不平衡/異常
4級藥物相關AE,諸如腎上腺功能障礙、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缺乏、甲狀腺功能過高或低下或葡萄糖不耐,其分別使用生理激素替代物(皮質類固醇、甲狀腺激素)或葡萄糖控制劑消退或充分控制,在與發起人醫學監測人員討論且獲其批准後可無需中斷。
導致相比於先前給藥的給藥延遲持續>6週的任何事件需要中斷,以下除外:
允許延遲給藥以使長期類固醇逐漸減少從而控制藥物相關不良事件。與先前給藥的給藥延遲持續>6週的患者重新開始治療之前,必須諮詢發起人醫學監測。即使給藥延遲,亦應繼續根據方案進行腫瘤評定。週期性研究訪問以評定安全性且亦應根據方案繼續實驗室研究,或若此類給藥延遲期間有臨床指示或根據研究者判斷,則應更頻 繁
若發起人醫學監測人員批准,則出於非藥物相關原因可允許與先前給藥的給藥延遲持續>6週。在給藥延遲持續>6週的患者中重新開始治療之前,必須諮詢發起人醫學監測人員。即使給藥延遲,亦應每8週根據方案繼續腫瘤評定。週期性研究訪問以評定安全性且亦應根據方案繼續實驗室研究,或若此類給藥延遲期間有臨床指示或根據研究者判斷,則應更頻繁。
在研究者判斷中對繼續HuAB1及/或尼沃單抗給藥的患者產生實質性臨床風險的任何AE、實驗異常或間發性疾病
任何3級或更高級神經毒性
除非發起人醫學監測人員批准,都則任何3級或更高級眶周水腫及持續性2級眶周水腫均需要丟失2次劑量
任何3級或更高級別的干擾日常生活活動的藥物相關腹瀉或結腸炎。
任何3級或4級皮膚毒性
任何3級或更高級別葡萄膜炎
若需要中斷之不良事件確認是由組合療法中的研究藥物中之一者引起,則在以下情況中可根據方案時程繼續另一藥物:
基於治療改良表適時分辨不良事件
個體基於研究者評定顯示臨床益處
3.2.6 HuAB1及尼沃單抗的輸注延遲及丟失劑量
在輸注不能以預定訪問投與的狀況下,其必須儘可能快的恢復投與。若延遲介於1天與3天之間,則應進行初始預定訪問的程序。若延遲超過3天,則應進行隨後訪問時的程序,且將在2週給藥間隔之後重置隨後訪問(初始預定訪問下的輸注將視為丟失劑量)。兩個治療週期之間的時間應不低於12天。
患者可丟失高達2次連續劑量(劑量之間高達6週)且若事件在治療中斷6週內返回至基線或1級,則可恢復研究藥物。除非發起人允許,否則因為AE而省略超過6週的額外給藥將迫使患者中斷研究。在參與研究的過程中患者可能丟失劑量,包括因為預定假期或其他個人原因而根據需要丟失劑量,但除非發起人醫學監測人員批准,否則不超過2次連續劑量。
3.2.7 使用HuAB1及尼沃單抗之患者內劑量升級
尼沃單抗或HuAB1不允許患者內劑量升級。
3.2.8 使用HuAB1及尼沃單抗的疾病演進以外的治療
累積的證據指示少數用免疫療法治療的患者可得到臨床益處,儘管初始證據指示進行性疾病(Wolchok,2009)
由研究者評定,除初始RECIST v1.1定義之進行性疾病之外,用HuAB1及尼沃單抗治療的患者將允許繼續HuAB1及尼沃單抗治療,只要符合以下準則:
將進行疾病演進以後治療的患者在繼續研究藥物之前必須評述及簽署ICF
研究者評定之臨床益處,且不具有快速疾病演進
研究藥物耐受性
穩定效能狀態
演進以後的治療將不延遲即將發生之干擾以防止疾病演進的嚴重併發症(例如CNS癌轉移)
在初始研究者評定的演進之後約8週應進行放射照相評定/掃描,判斷腫瘤尺寸是否減少或繼續進行性疾病是否減輕。臨床益處的評定應藉由患者是否臨床上惡化的臨床判斷平衡且不可能接受用HuAB1及尼沃單抗持續治療的任何益處。
若研究者感覺HuAB1及尼沃單抗患者藉由持續治療持續實現臨 床益處,則患者應保持進行試驗且根據依照方案的時間及事件時程繼續接受監測。
對於演進以後繼續尼沃單抗研究療法的患者,進一步演進之定義為自初始演進的時間開始腫瘤負荷額外提高10%。此包括全部目標病灶的直徑總和及/或新可量測病灶的直徑相較於初始演進時增加。證實進一步演進時,應永久中斷HuAB1及尼沃單抗治療。
新病灶之評定將遵循RECIST v1.1(附錄G)中之指導原則。
3.2.9 腫瘤免疫劑之劑量改良算法
腫瘤免疫劑與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與其他治療等級引起的AE不同的AE有關。HuAB1及尼沃單抗在此方案中視為腫瘤免疫劑。與腫瘤免疫劑有關的AE的早期辨別及處理可降低嚴重毒性。已開發出處理算法來幫助研究者評定及處理以下AE之等級:
腸胃
內分泌病變
皮膚
神經
輸注反應
眶周水腫
葡萄膜炎
3.2.10 HuAB1及尼沃單抗相關輸注反應的處理
HuAB1及尼沃單抗可誘發輸注或過敏反應。若發生此類反應,則可明顯伴隨發熱、發冷、寒戰、頭痛、皮疹、搔癢病、關節痛、低血壓或高血壓、支氣管痙攣或其他症狀。
輸注反應應根據CTCAE v4.03指導原則分級。任何3級或4級輸注反應應在24小時內報導給研究醫學監測人員且若其滿足準則,則作為SAE報導。
將首先投與尼沃單抗輸注,2次輸注之間有30分鐘休息,隨後HuAB1 30分鐘輸注。可能尚不明確注反是由HuAB1、尼沃單抗還是兩種研究藥物引起。因此,下文提供一組治療建議(基於任一研究藥物引起的輸注反應的最保守處理)且其可基於臨床判斷、局部處理標準及指導原則及/或具體症狀而根據需要改變:
對於1級症狀:(輕度反應[例如局部皮膚反應,包括輕度搔癢病、潮紅、皮疹],需要降低輸注速率;可能指示干涉。)
降低研究藥物輸注速率直至自症狀恢復。
留在床邊且監測患者之生命體徵直至症狀消退。可根據治療醫師的決定投與50mg苯海拉明。
當症狀消退時,在初始輸注速率下重新開始輸注。
若患者具有尼沃單抗輸注反應,則當輸注反應在3小時內消退時可給予HuAB1(無預防藥劑)。出於時程目的,第二天可給予HuAB1輸注。在全部隨後尼沃單抗輸注之前應給予預防性輸注前藥劑。
若患者具有HuAB1輸注反應,則在全部隨後HuAB1及尼沃單抗輸注之前應給予預防性輸注前藥劑。
在未來輸注HuAB1及尼沃單抗之前推薦以下預防性輸注前藥劑:在額外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30分鐘,苯海拉明50mg(或等效物)及/或撲熱息痛(乙醯胺苯酚)325至1000mg。
對於2級症狀:(中等反應[即上文(輕度症狀)或下文(嚴重症狀)未列出之任何症狀,諸如全身性搔癢病、潮紅、皮疹、呼吸困難、收縮壓>80mmHg之低血壓],需要輸注中斷但對對症療法[例如抗組織胺、非類固醇消炎藥、麻醉劑、皮質類固醇、IV流體]即時起反應; 指示24小時的預防性輸注前藥劑。)
阻斷研究藥物輸注。
開始IV輸注標準生理食鹽水,且使用苯海拉明50mg IV(或等效物)及/或撲熱息痛(乙醯胺苯酚)325至1000mg治療患者。
留在床邊且監測患者之生命體徵直至症狀消退。可根據治療醫師的決定投與皮質類固醇療法。
當時症狀消退時,重新開始在50%初始輸注速率下輸注;若30分鐘後確保無進一步併發症,則速率可增加至100%初始輸注速率。
密切監測患者。若症狀復發,則立即中斷輸注;彼訪問時不進一步投與研究藥物。投與苯海拉明50mg IV,且留在床邊及監測患者直至症狀消退。
若患者使用尼沃單抗輸注具有輸注反應,則當輸注反應在3小時內消退時可給予HuAB1輸注(無預防性藥劑)。出於時程目的,第二天可給予HuAB1輸注。在全部隨後尼沃單抗輸注之前應給予預防性輸注前藥劑。
若患者具有HuAB1輸注反應,則在全部隨後HuAB1及尼沃單抗輸注之前應給予預防性輸注前藥劑。
在將來輸注HuAB1及尼沃單抗之前推薦以下預防性輸注前藥劑:應在額外研究藥物投與之前至少30分鐘投與苯海拉明50mg(或等效物)及/或撲熱息痛(乙醯胺苯酚)325至1000mg。必要時,可使用皮質類固醇(高達25mg SoluCortef或等效物)。
必須記錄輸注的研究藥物之量。
針對3級或4級症狀:(嚴重反應,諸如支氣管痙攣、全身性風疹、收縮壓<80mmHg,或血管性水腫;3級症狀包括長期症狀,其需要6小時或更多時間對有症狀的藥物及/或中斷輸注起反應;初始改良之後症狀復發;因其他臨床後遺症而指示住院,諸如腎功能障礙、肺 浸潤;4級:危及生命;指示加壓或換氣支持。)
立即中斷研究藥物輸注。將不進一步投與研究藥物。CRF上必須記錄輸注的研究藥物之量。
開始IV輸注標準生理食鹽水,且如下治療患者:根據需要,推薦之支氣管擴張劑,用於皮下投與的1:1,000溶液形式的腎上腺素0.2至1.0mg或0.1至0.25mg緩慢注射用於IV投與的1:10,000溶液,及/或苯海拉明50mg IV與甲基潑尼龍100mg IV(或等效物)。
留在床邊且監測患者之生命體徵直至自症狀恢復。
應監測患者直至研究者確認症狀將不會復發。
研究者應遵循其治療全身性過敏反應的制度性指導原則。
在隨後發生過敏症狀的情況下(例如在治療之後1週內出現局部或全身性搔癢病),可給予對症療法(例如口服抗組胺劑或皮質類固醇)。
3.3 分配患者鑑別之方法
患者必須能夠提供書面知情同意書且符合全部適用性準則。發起人或其指定人員不會授予入選研究的任何患者以准入或淘汰準則豁免。在患者入選之前,必須滿足全部適用性準則。
研究1a階段合格的患者將如下入選:
1aM1階段單一療法群中的三名患者將首選入選在28天DLT期期間每14天使用2mg/kg HuAB1治療。
一旦上述單一療法群完全入選,則3名新患者之群(1aC1)將入選以在28天DLT期期間每14天使用1mg/kg HuAB1與3mg/kg尼沃單抗之組合治療。
在2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1aM1)中的DLT期清除後,劑量將升級成4mg/kg HuAB1單一療法群(1aM2)。
參與研究者與發起人醫學監測人間之間的討論及協商之後,將劑量升級成增加劑量水準之HuAB1與尼沃單抗的組合直至HuAB1單一 療法或HuAB1與尼沃單抗組合群中觀測到DLT。
在1b階段,每個群將入選約30名患者。全部群將同時開放入選且將繼續直至達到入選目標。一旦群填滿,則進一步入選將限於尚未填滿之群。研究的1b階段組將入選總計約240名患者。
若未排位表現視為錯誤,則在入選之前研究者可重複排位實驗測試及生命特徵/ECG,或急性表現可能在重複測試時滿足適用性準則。
3.4 設盲法/揭盲法
此為開放標記研究且在此研究期間對患者將為非設盲法或揭盲法。
4 研究評定及程序
4.1 評定時程
評定表時程以附錄A、B及C的形式附於方案。
4.2 訪問的研究程序
4.2.1 1a階段單一療法
4.2.1.1 篩選期(第-28天至第0天)
完全同意參與研究的患者將在投與HuAB1的第一輸注之前28天(4週)內進行篩選評定(除非另外規定)。為了判斷患者是否滿足全部准入準則且不違反任何淘汰準則,將進行以下程序(附錄A):
在任何研究專門程序之前必須收集簽名的書面知情同意書
完整醫學及疾病史
人口統計及基線特徵
完整身體檢查,包括身高及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ECOG效能狀態評估
篩選實驗(如附錄A,腳註g中所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A,腳註h中所述)
12導聯ECG(在篩選時需要,且研究期間臨床上指示時)
放射學成像:在HuAB1第一輸注之前28天內進行CT/MRI。若在第一研究輸注28天內作為患者之護理標準的部分進行MRI,若提供結果文檔且足以進行評定,則不需要重複。
僅用於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的血清妊娠測試(β-hCG)
生物檢體收集(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適用時,報導SAE
藥劑之前及同時的記錄
4.2.1.2 第1週期,第1天
將進行以下程序:
HuAB1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內):
適用性驗證
更新醫學及疾病史以從篩選捕捉任何變化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A,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結果)
在HuAB1之第一劑量之前將僅對具有生育能力之女性進行血清β-hCG(由地方實驗室評估)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不包含尼沃單抗分析)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HuAB1
HuAB1投與後:
在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心跳速率、血壓及體溫):
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收集血液(用於HuAB1 PK)
給藥後4小時(±60分鐘):
針對血清收集血液(用於HuAB1 PK)
4.2.1.3 第1週期,第2天
在第2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24小時(±6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HuAB1 PK及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1.4 第1週期,第4天
在第4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72小時(±12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血液收集
血清(用於HuAB1 PK)
全血(用於CD14+/CD16+單核細胞及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1.5 第1週期,第8天
在第8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168小時(±24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身體檢查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A,腳註h中所述)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HuAB1 PK及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CD14+/CD16+單核細胞及基因表現分析)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1.6 第2週期,第1天
將進行以下程序:
HuAB1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內):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A,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結果: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不包含尼沃單抗分析)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MDSC組除外)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HuAB1
HuAB1投與後:
在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收集血液(用於HuAB1 PK)
4.2.1.7 第2週期結束
對於單一療法群中的1a階段患者,若在第2週期結束時,則研究者判斷患者可受益於HuAB1持續給藥,可使其進入延長之治療期。
若患者繼續延長之治療期(第3週期及之後),則前進至6.2.1.8部分所述之程序。
若患者不適合接受HuAB1之進一步劑量,則患者將返回臨床以進行6.2.1.9部分中所述的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
4.2.1.8 延長之治療-第3週期及隨後週期,第1天
單一療法群中的患者的1a階段延長之治療可在第3週期,第1天(研究第29天)開始。若患者經歷疾病演進或不可接受的毒性,則將中斷給藥。
每次輸注訪問時,患者在每次HuAB1投與之後保持研究部位直至針對安全性監測的全部給藥後評定完成。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將在每次訪問時進行以下評定(附錄A):
在每次研究藥物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內):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A,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 結果)
放射學成像:對保持治療的患者前12個月每8週一次(且此後每12週一次)且在研究治療的最後一次劑量之後28天(±7天)進行CT/MRI掃描。
生物檢體收集(僅在第3週期之前;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HuAB1 PK
第3週期、第5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HuAB1 ADA
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ANA,接著在治療時每6個週期一次
第3週期及第9週期的CSF1及IL34
第3週期、第9週期及第21週期的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第3週期及第9週期的CD14+/CD16+單核細胞
僅第3週期的MDSC組
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HuAB1
HuAB1投與後:
在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的血液收集(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僅用於第8週期的HuAB1 PK
4.2.1.9 治療完成或早期終止訪問
患者將在HuAB1最後一次輸注之後約28(±7)天返回研究中心。
將進行以下評定: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A,腳註h中所述)
12導聯ECG
放射學成像:若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之前8週內進行或若先前測得腫瘤演進,則無需重複CT/MRI掃描。
適當時,血清妊娠測試(β-hCG)
用於演進之患者的生檢(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血液收集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不包含尼沃單抗分析)
全血(僅用於CD14+/CD16+單核細胞分析及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2 1a階段組合劑量升級
4.2.2.1 篩選期(第-28天至第0天)
同意參與研究的患者將在投與HuAB1及尼沃單抗的第一輸注之前28天(4週)內進行篩選評定(除非另外規定)。為了判斷患者是否滿足全部准入準則且不違反任何淘汰準則,將進行以下程序(附錄B):
在任何研究專門程序之前必須收集簽名的書面知情同意書
完整醫學及疾病史
人口統計及基線特徵
完整身體檢查,包括身高及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篩選實驗(如附錄B,腳註g中所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
12導聯ECG(在篩選時需要,且研究期間臨床上指示時)
放射學成像:第1週期第1天之前28天內進行的CT/MRI。若在第1週期第1天的28天內作為患者之護理標準的部分進行CT/MRI,若提供結果記錄且足以進行RECIST 1.1,則無需重複。
對於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血清妊娠測試(β-hCG),第1週期,第1天之前5天
生物檢體收集(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藥劑之前及同時的記錄
4.2.2.2 第1週期,第1天
將進行以下程序:
在HuAB1及尼沃單抗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 內):
適用性驗證
更新醫學及疾病史以從篩選捕捉任何變化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結果)
在研究藥物之第一劑量之前將僅對具有生育能力之女性進行血清β-hCG(由地方實驗室評估)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HuAB1及尼沃單抗將各自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投與。將首先給予尼沃單抗,2次輸注之間有30分鐘休息,隨後HuAB1 30。
HuAB1及尼沃單抗投與後:
各IV輸注完成後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尼沃單抗給藥後5分鐘及15分鐘
HuAB1給藥後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HuAB1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之血液收集(用於HuAB1及尼沃單抗PK分析)
HuAB1給藥後4小時(±60分鐘):
針對血清收集血液(僅用於HuAB1 PK)
4.2.2.3 第1週期,第2天
在第2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24小時(±6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HuAB1 PK及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2.4 第1週期,第4天
在第4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72小時(±12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僅用於PK)
全血(用於CD14+/CD16+單核細胞及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2.5 第1週期,第8天
在第8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168小時(±24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身體檢查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HuAB1 PK及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CD14+/CD16+單核細胞及基因表現分析)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2.6 第2週期,第1天
將進行以下程序:
在HuAB1及尼沃單抗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內):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結果)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MDSC組除外)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HuAB1及尼沃單抗將各自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投與。將首先給予尼沃單抗,2次輸注之間有30分鐘休息,隨後HuAB1。
HuAB1及尼沃單抗投與後:
在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尼沃單抗給藥後5分鐘及15分鐘
HuAB1給藥後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HuAB1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收集血液(僅用於HuAB1 PK)
4.2.2.7 第2週期結束
對於組合群中的1a階段患者,若第2週期結束時研究者確定患者可受益於使用HuAB1及尼沃單抗繼續給藥,則可提供進入延長之治療期。
若患者繼續延長之治療期(第3週期及之後),則前進至6.2.2.8部分所述之程序。
若患者不適合接受進一步研究藥物,則患者將返回臨床以進行6.2.2.9部分中所述的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
4.2.2.8 延長之治療-第3週期及隨後週期,第1天
組合劑量升級群中的患者的1a階段延長之治療可在第3週期,第1天(研究第29天)開始。
每次輸注訪問時,患者在每次HuAB1及尼沃單抗投與之後保持研究部位直至針對安全性監測的全部給藥後評定完成。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將在每次訪問時進行以下評定(附錄B):
在每次研究藥物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內)::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 結果)
放射學成像:對保持治療的患者前12個月每8週一次(且此後每12週一次)且在研究治療的最後一次劑量之後28天(±7天)進行CT/MRI掃描。
生物檢體收集(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僅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HuAB1 PK
僅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尼沃單抗PK
僅第3週期、第5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HuAB1及尼沃單抗ADA
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ANA,接著在治療時每6個週期一次
僅第3週期及第9週期的CSF1、IL34
僅第3週期、第9週期及第21週期的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僅第3週期及第11週期的CD14+/CD16+
僅第3週期的骨髓源抑制劑細胞組
僅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HuAB1及尼沃單抗將各自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投與。將首先給予尼沃單抗,2次輸注之間有30分鐘休息,隨後 HuAB1。
HuAB1及尼沃單抗投與後:
在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尼沃單抗給藥後5分鐘及15分鐘
HuAB1給藥後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HuAB1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的血液收集(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僅用於第8週期的HuAB1及尼沃單抗PK
4.2.2.9 治療完成或早期終止訪問
患者將在其HuAB1及尼沃單抗的最後一次輸注之後約28(±7)天,或在患者提前中斷研究的情況下返回研究中心。
將進行以下評定: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
12導聯ECG
放射學成像:若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之前8週內進行或若先前測得腫瘤演進,則無需重複CT/MRI掃描。
適當時,血清妊娠測試(β-hCG)
用於演進之患者的生檢(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全血(僅用於藉由RNA定序之CD14+/CD16+單核細胞分析及基因 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3 1b階段組合劑量擴展
4.2.3.1 篩選期(第-28天至第0天)
完全同意參與研究的患者將在投與HuAB1及尼沃單抗的第一輸注之前28天(4週)內進行篩選評定(除非另外規定)。為了判斷患者是否滿足全部准入準則且不違反任何淘汰準則,將進行以下程序(附錄B):
在任何研究專門程序之前必須收集簽名的書面知情同意書
完整醫學及疾病史
人口統計及基線特徵
完整身體檢查,包括身高及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篩選實驗(如附錄B,腳註g中所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
12導聯ECG(在篩選時需要,且研究期間臨床上指示時)
放射學成像:在研究藥物第一輸注之前28天內進行CT/MRI。若在第一研究輸注28天內作為患者之護理標準的部分進行MRI,若提供結果文檔且足以進行RECIST 1.1,則不需要重複。
對於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血清妊娠測試(β-hCG),第1週期,第1天之前5天
生物檢體收集(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藥劑之前及同時的記錄
4.2.3.2 第1週期,第1天
將進行以下程序:
在HuAB1及尼沃單抗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內):
適用性驗證
更新醫學及疾病史以從篩選捕捉任何變化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結果)
在研究藥物之第一劑量之前將僅對具有生育能力之女性進行血清β-hCG(由地方實驗室評估)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HuAB1及尼沃單抗將各自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投與。將首先給予尼沃單抗,2次輸注之間有30分鐘休息,隨後HuAB1。
HuAB1及尼沃單抗投與後:
在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 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尼沃單抗給藥後5分鐘及15分鐘
HuAB1給藥後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HuAB1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之血液收集(用於HuAB1及尼沃單抗PK分析)
HuAB1給藥後4小時(±60分鐘):
針對血清收集血液(僅用於HuAB1 PK)
4.2.3.3 第1週期,第2天
在第2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24小時(±6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HuAB1 PK及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3.4 第1週期,第4天
在第4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72小時(±12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僅用於HuAB1 PK)
全血(用於CD14+/CD16+單核細胞及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3.5 第1週期,第8天
在第8天研究患者將返回研究中心進行給藥後168小時(±24小時)評定。此訪問期間將不投與治療,但將完成以下評定:
身體檢查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HuAB1 PK及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CD14+/CD16+單核細胞及基因表現分析)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3.6 第2週期,第1天
將進行以下程序:
在HuAB1及尼沃單抗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內):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結果)
收集血液用於: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MDSC組除外)
冷凍PBMC(用於T細胞表型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HuAB1及尼沃單抗將各自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投與。將首先給予尼沃單抗,2次輸注之間有30分鐘休息,隨後HuAB1。
HuAB1及尼沃單抗投與後:
在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尼沃單抗給藥後5分鐘及15分鐘
HuAB1給藥後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HuAB1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收集血液(僅用於HuAB1 PK)
4.2.3.7 第3週期及隨後週期,第1天
每次輸注訪問時,患者在每次HuAB1及尼沃單抗投與之後保持研究部位直至針對安全性監測的全部給藥後評定完成。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將在每次訪問時進行以下評定(附錄B):
在每次研究藥物輸注之前(除非另外規定,否則72小時內)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在給藥之前必須評述結果)
放射學成像:對保持治療的患者前12個月每8週一次(且此後每12週一次)且在研究治療的最後一次劑量之後28天(±7天)進行CT/MRI掃描。
生物檢體收集(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血液收集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僅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HuAB1 PK
僅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尼沃單抗PK
僅第3週期、第5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HuAB1及尼沃單抗ADA
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ANA,接著在治療時每6個週期一次
僅第3週期及第9週期的CSF1、IL34
僅第3週期、第9週期及第21週期的細胞激素多重分析組
全血(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僅第3週期及第9週期的CD14+/CD16+
僅第3週期的MDSC組
僅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基因表現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研究藥物投與:HuAB1及尼沃單抗將各自經30分鐘藉由IV輸注投與。將首先給予尼沃單抗,2次輸注之間有30分鐘休息,隨後HuAB1。
HuAB1及尼沃單抗投與後:
在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的給藥後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的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
尼沃單抗給藥後5分鐘及15分鐘
HuAB1給藥後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
HuAB1給藥後15分鐘(±5分鐘):
針對血清的血液收集(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以下除外:
僅用於第8週期的HuAB1及尼沃單抗PK
4.2.3.8 治療完成或早期終止訪問
患者將在其HuAB1及尼沃單抗的最後一次輸注之後約28(±7)天,或在患者提前中斷研究的情況下返回研究中心。
將進行以下評定:
身體檢查,包括體重
生命體徵(仰臥位置休息5分鐘後血壓、脈搏、呼吸速率及體溫;休息時及鍛煉後的脈動式測氧法)
ECOG效能狀態評估
臨床安全性實驗(如附錄B,腳註h中所述)
12導聯ECG
放射學成像:若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之前8週內進行或若先前測得腫瘤演進,則無需重複CT/MRI掃描。
血清妊娠測試(β-HCG)
用於演進之患者的視情況選用之生檢(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血液收集
血清(用於附錄D中所述的分析)
全血(僅用於CD14+/CD16+單核細胞分析)
適當時,報導AE
合併用藥評述
4.2.4 全部患者之隨訪及存活率隨訪
研究治療中斷訪問之後,應追蹤各進行中之AE直至事件消退至基線級別,事件由研究者評定為穩定,患者失去隨訪,患者撤銷同意書或當已確定研究治療並不引起AE。
將收集SAE之出現直至研究治療最後一次劑量之後100天或直至消退。此後,僅收集研究者確定與研究治療相關之SAE。
另外,在最後一次劑量之後100天亦將收集血清以分析HuAB1 PK、HuAB1 ADA及尼沃單抗ADA。
出於除了疾病演進之外的原因中斷研究治療的患者自研究治療中斷訪問開始將繼續約每8週(±2週)進行腫瘤評定直至疾病演進。
研究治療中斷訪問後,全部患者(不管中斷原因)將使用記錄之抗癌療法且將每3個月追蹤存活率直至死亡、失去隨訪、撤銷同意書或發起人終止研究。
對於自研究撤銷同意書但同意參與存活率隨訪之患者,將每3個月僅收集存活率資訊。
4.3 研究評定
4.3.1 安全性評定
基線時,將獲得病史以捕捉相關潛在病狀。基線檢查應包括在第一劑量之前28天內體重、身高、ECOG效能狀態(附錄G)、ECG、血壓(BP)、心跳速率(HR)、體溫及休息時藉由脈動式測氧法測定之氧飽和度(適當時,亦監測氧補充量)。
在如附錄A、B及C中所述給藥之前,在各訪問期間將進行包括血清血液學、化學方法、ECOG、體重之安全性評定及包括ECG之其他評定(若臨床上指示)作為標準護理之部分。基於方案指導原則,在給藥及隨訪期間亦將因為任何輸注相關AE而監測患者。若患者產生根據方案指導原則之輸注反應,則在未來給藥之前將給予包括類固醇、抗組織胺或其他治療的預先藥劑。
將對接受研究藥物的任何患者評估安全性。在個體的治療階段及隨訪訪問期間將繼續毒性評定。患者達到存活隨訪階段之後,可接受對應於評定患者狀態的記錄之電話號碼/電子郵件。
AE及實驗值將根據NCI CTCAE v4.03分級。
在給藥之前,應在各研究時訪問中評定藉由脈動式測氧法測定的休息時的氧飽和度(適當時,亦監測氧補充量)。若患者顯示脈動式測氧法或其他肺相關病徵(缺氧、發熱)或症狀(例如呼吸困難、咳嗽、發熱)的改變與可能肺AE相符,則應立即根據附錄E中的懷疑肺毒性處理表評估患者以排除肺毒性。
如臨床上指示進行體檢。若最後一次檢查後存在任何新或惡化臨床上顯著改變,則在適當非嚴重AE或SAE頁上報導改變。
額外措施(包括非研究需要之實驗測試)應如臨床上指示進行或遵守地方法規。在隨訪階段期間將經網站/地方實驗室監測實驗毒性(例如懷疑藥物誘發之肝臟酶評估)直至全部研究藥物相關的毒性消退,回到基線或認為穩定。
此部分中涉及的一些評定可不作為CRF中的資料捕捉。治療醫師打算將其用作安全性監測。可根據臨床上需要或根據機構或地方法規需要進行額外測試或評定。
4.3.2 功效評估
4.3.2.1 主要功效參數
主要功效參數為客觀反應率(ORR;確認CR或PR反應的患者數目除以基線時患有可量測疾病的所治療患者的總數)。將使用RECIST v1.1(附錄F)評定腫瘤反應狀態。發起人酌情處理後可要求腫瘤評定的獨立評述。
4.3.2.2 額外功效參數
額外功效參數可包括以下:基於RECIST v1.1,具有確認反應的彼等患者之整體存活率(OS、1年OS及中位OS)、無惡化存活率(PFS)及反應持續時間(DOR)。
在每次方案的篩選時、治療期間及在研究結束/早期終止時將進 行CT/MRI(胸、腹、骨盆及腦)。在各量測後將評述及記錄腫瘤負荷中的改變的量測。
4.3.2.3 腫瘤生檢
在篩選時及亦29天治療(第3週期,第1天之前)將收集全部1a階段患者及1b階段中每個群10名患者的原發性腫瘤部位的生物檢體。當記錄之腫瘤演進時,研究之1a階段部分中的患者亦將進行治療後生檢。1b階段中之患者將視情況進行此演進後生檢。將針對生物檢體評定腫瘤相關白細胞、腫瘤增生及細胞死亡標記。
4.3.3 藥物動力學評定
將自全部患者收集用於HuAB1及尼沃單抗之PK評估的血液樣品(1a及1b階段)。
在第1週期的第1天、第2天、第4天及第8天期間,將收集血液樣品用於量測血清HuAB1濃度。在第2週期輸注之前及結束時將收集血液樣品。另外,在第8週期輸注結束時及在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輸注之前將收集血液樣品。在最後一次劑量之後100天及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將亦將收集血液樣品用於PK分析。
在第1週期輸注之前及結束時,入選1a階段及1b階段的劑量升級中的患者將取血樣用於量測血清尼沃單抗濃度。另外,將在第2週期、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輸注之前收集血液樣品。在最後一次劑量之後100天及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亦將收集血液樣品用於PK分析。
將根據需要基於血清HuAB1濃度-時間資料測定標準PK參數。將評估HuAB1與尼沃單抗之間的潛在藥物動力學藥物-藥物相互作用。
4.3.3.1 藥物動力學收集及處理
將根據獨立實驗室手冊中提供之指令針對血清收集及處理血液 樣品。
4.3.3.2 藥物動力學樣品分析
將使用經驗證之ELISA方法在血清中測定血清中之HuAB1濃度。將使用經驗證之ECLA方法在血清中測定血清中的尼沃單抗濃度。
4.3.4 免疫原性評定
在第1週期、第2週期、第3週期、第5週期、第13週期及第21週期的輸注之前,最後一次劑量之後100天及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將收集血液樣品來量測HuAB1及尼沃單抗之ADA。將藉由利用內消旋標度發現(MSD)技術的經驗證之橋連ECLA量測血清中HuAB1之ADA。將藉由經驗證之ECLA方法量測血清中尼沃單抗之ADA。
4.3.5 生物標記評定
將在治療之前及期間獲自患者的全部周邊血液及腫瘤試樣中研究可潛在地預測對HuAB1及尼沃單抗之組合的臨床反應的多種因素。將評估來自此等研究之資料與反應及/或安全性(AE)資料的關聯。另外,治療組織間的標記分析將提供必要資料來鑑別及驗證生物標記的預測值與預後值。生物標記手冊中將提供收集、處理、處置及運送本文所述的全部樣品時的完整說明。
4.3.5.1 腫瘤組織試樣
將提交石蠟包埋區塊或未染色蓋玻片形式的腫瘤組織試樣用於中心IHC評定。此等生物檢體樣品應為切除、切取或粗針穿刺,因為細針穿刺或其他細胞學試樣不足以進行下游生物標記分析。收集組織樣品來評估研究藥物對腫瘤微環境的PD作用。此等樣品亦可經歷基因定序以測定研究藥物對基因路徑以及與抗反應性有關的經鑑別基因標籤之作用。此等分析可幫助預測對治療的未來反應。待進行的分析的概述描述於附錄D中。
將在治療之前以及治療時獲得腫瘤生檢試樣來檢查所選腫瘤標 記的免疫浸潤及表現。獲自此等樣品之腫瘤組織將根據需要分成用於基因表現分析的新鮮冷凍樣品,及用於IHC之福馬林固定樣品。
染色組織區段將提交給中心實驗室,在中心實驗室將由病理學家對其進行評定且針對PD-L1陽性評分。
可針對免疫或疾病相關基因的表現、RNA及/或蛋白質、以及免疫細胞群體的存在,使用多種方法評定樣品,該等方法包括(但不限於)IHC、qRT-PCR、遺傳學突變檢測及螢光原位雜交(FISH)。評估腫瘤生物標記表現的其他方法。
4.3.5.2 血清
將在評定時程(附錄A、B及C)中指示的時間點抽取用於探索性血清生物標記分析的血液樣品。處理血液樣品以收集血清,接著在分析之前置於冷凍儲存中。除了上述PK及ADA分析之外,將分析血清樣品以測定研究藥物對細胞激素及CSF1R配位體濃度的PD作用。可藉由ELISA、seromics及/或其他基於相關多重分析的蛋白質分析法評定樣品。血清標記分析亦可幫助確定可預測益處或可用於告知此研究及未來研究之功效的相關性的生物標記標籤。樣品收集的時機列於附錄C中且待進行之分析描述於附錄D中。
4.3.5.3 用於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評定之全血
將自全部患者收集用於探索性藥物遺傳評定之全血樣品且在分析之前置於冷凍儲存。將提取染色體組DNA且隨後評定可使患者容易產生益處或AE的候選基因中的單核苷酸多形現象及其他遺傳學變化。此等資料之額外用途可包括旨在鑑別與臨床相關生物標記關聯的基因型的相關性分析,該等生物標記藉由此部分中所述之其他方法鑑別。
4.3.5.4 流動式細胞量測術
將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分析治療前及治療時樣品以研究 HuAB1及尼沃單抗對多種周邊血液免疫細胞子群的作用。將評定全血樣品以確認HuAB1對CD16+單核細胞減少的預測PD作用。將分析PBMC樣品以判斷阻斷PD-1以及CSF1R靶向是否將影響周邊T細胞活化及功能。可評定PBMC樣品之骨髓源抑制細胞含量及單核細胞表型。樣品收集的時機列於附錄C中且待進行之分析描述於附錄D中。
4.3.5.5 基因表現分佈
將使用RNA定序及qPCR以尤其強盜免疫功能路徑之方式評定腫瘤樣品中基因表現模式之改變。將儲存所收集之全部樣品,且其可用於與腫瘤免疫反應相關的後續研究。
5 統計學考慮因素
將描述全部分析且將根據需要以劑量組及整體呈現。將使用概述表及患者資料清單呈現此研究中收集之資料。將使用描述性統計(具體而言平均值、中位值、標準差、最小值及最大值)概述連續變數。將藉由頻率及百分比概述類別變數。
5.1 樣品尺寸測定
約30名患者將入選1a階段(劑量升級);預期在各劑量升級群根據圖6中所述之算法治療介於3至6名患者。表5針對多種真實DLT率概述升級至隨後劑量群的可能性。
客觀反應率為研究之1b階段部分的主要功效變數。對於各疾病類型中的約30名患者,相應反應率的95%信賴區間半寬度將在18%內。
5.2 用於分析之群體
全部入選群體:全部患者均簽署ICF且在IXRS登記。
安全性群體:接受HuAB1及/或尼沃單抗之至少一次劑量的全部患者。
PK群體:接受HuAB1之至少一次劑量且具有可評估以測定PK概況的可用血清濃度資料之全部患者。接受尼沃單抗之至少一次劑量的全部患者,將測定峰值及谷值PK概況。
生物標記患者:接受HuAB1及/或尼沃單抗的至少一次劑量且具有可用生物標記資料的全部患者。
免疫原性患者:接受HuAB1及/或尼沃單抗的至少一次劑量且具有可用ADA資料之全部患者。
5.3 終點
5.3.1 1a階段終點
5.3.1.1 主要
安全性
發生3級及4級AE及臨床實驗異常定義為DLT。
AE發生率、臨床實驗異常及ECG異常
5.3.1.2 次要
藥物動力學
適當及適用時,以下PK參數將來源於HuAB1的濃度-時間資料。亦可計算其他參數,諸如劑量依賴性及累計比率。將根據需要評定HuAB1與尼沃單抗之間的潛在藥物動力學藥物-藥物相互作用。
血清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
最大血清濃度(Cmax)
最小血清濃度(Cmin)
穩態下之分佈體積(Vss)
適當及適用時,峰值及谷值濃度PK概況將來源於尼沃單抗血清濃度資料。
免疫原性
將藉由量測來自全部患者的總抗-HuAB1抗體及總抗尼沃單抗抗體評定定義為HuAB1或尼沃單抗之免疫反應的免疫原性。免疫原性測試將由篩選、確認及針對HuAB1及尼沃單抗兩者滴定組成。
藥效學生物標記
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量測的全血單核細胞子群中的改變
細胞激素含量多重分析中的改變
如藉由IHC所量測,腫瘤生檢樣品中的生物標記表現水準
5.3.1.3 探索
藥效學生物標記
所選標記之血清含量中的改變
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量測的周邊T細胞及其他白細胞表型中的改變
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量測的周邊MDSC含量
全血或PBMC中的基因表現中的改變
5.3.2 1b階段終點
5.3.2.1 主要
功效
客觀反應率(ORR)將定義為確認CR或PR反應之患者的總數除以反應可評估患者的總數
安全性
AE、SAE、臨床實驗異常及ECG異常的發生率
由不良事件引起的治療中斷、改良、干擾的發生率
3級及4級AE及臨床實驗異常
5.3.2.2 次要
藥物動力學
適當及適用時,以下PK參數將來源於HuAB1的濃度-時間資料。亦可計算其他參數,諸如劑量依賴性及累計比率。將根據需要評定HuAB1與尼沃單抗之間的潛在藥物動力學藥物-藥物相互作用。
血清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
最大血清濃度(Cmax)
最小血清濃度(Cmin)
穩態下之分佈體積(Vss)
適當及適用時,峰值及谷值濃度PK概況將來源於尼沃單抗血清濃度資料。
免疫原性
將藉由量測來自全部患者的總抗-HuAB1抗體及總抗尼沃單抗抗體評定定義為HuAB1或尼沃單抗之免疫反應的免疫原性。免疫原性測試將由篩選、確認及針對HuAB1及尼沃單抗兩者滴定組成。
藥效學生物標記
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量測的全血單核細胞子群中的改變
細胞激素含量多重分析中的改變
如藉由IHC所量測,腫瘤生檢樣品中的生物標記表現水準
功效
整體存活率(OS)將定義為研究藥物之第一劑量與死亡之間的時間。
一年OS
中位OS
反應持續時間(DOR)將定義為反應(CR或PR)直至隨後確認的PD發作的時間。
各患者之無惡化存活率(PFS)將定義為第一劑量至疾病演進或由於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的時間。
5.3.2.3 探索
藥效學生物標記
所選標記之血清含量中的改變
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量測的周邊T細胞及其他白細胞表型中的改變
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量測的周邊MDSC含量
全血或PBMC中的基因表現中的改變
5.4 分析
5.4.1 人口統計及基線特徵
群及整體將概述人口統計資料、病史、其他基線特徵、併發症及伴隨藥物。為了判斷是否滿足所進行的研究之準則,將提供相應表及清單。此等將包括可能影響研究之大體實施的方案偏差、研究藥物責任及其他資料的評定。
5.4.2 功效分析
對於各疾病類型,將藉由ORR概述對治療之反應,ORR定義為實現客觀反應之患者數目比入選患者數目的比率。將針對反應率建構精確信賴區間。將藉由卡普蘭-邁耶方法(Kaplan-Meier method)估算整體存活率、1年存活率及中位存活率。亦將提出相應信賴區間。
5.4.3 安全性分析
將針對安全性中所包括之患者進行安全性分析。將列表及概述AE、臨床實驗資訊、生命體徵、ECOG效能狀態、體重及ECG。
將整體概述AE且將獨立概述SAE、導致中斷之AE、導致死亡之AE及NCI-CTCAE版本4.03的3級或更高級AE。
將以描述方式概述體重及生命體徵(n、平均值、標準差、中位值、最小值及最大值)。將以分類及描述方式概述ECOG效能狀態。
呈現藉由基於治療的基線級別及最大級別分類的患者計數及百 分比的移位表將提供群及整體實驗資料。顯著實驗改變定義為治療時自基線0級移位至3級(非血液科)或4級(血液科),或治療時自基線1級至4級移位。具有顯著實驗改變之患者的數目及百分比將根據群及整體列表。
5.4.4 藥物動力學分析
將藉由劑量水準繪製HuAB1及尼沃單抗的個別及平均血清濃度對比時間資料。將根據需要針對HuAB1血清濃度-時間資料及估算的PK參數列出概述統計資料。將評估HuAB1及尼沃單抗之間的可能PK藥物-藥物相互作用。
對於HuAB1,將估算包括Cmax、AUC、C谷值、CL及Vss之PK參數。當資料可用時,將評估其他PK參數以及患者間變化性、HuAB1積聚及劑量比例。自此研究收集之PK資料(HuAB1及/或尼沃單抗)可與其他研究組合用於暴露反應或群PK建模,其將為各別報導的部分。
5.4.5 免疫原性
將提供HuAB1及尼沃單抗兩者的全部可用免疫原性資料的列表。此外,將藉由劑量水準提供在任何時間點來自彼等具有至少一個陽性ADA的患者之免疫原性資料的列表。將藉由劑量提供具有至少一個陽性ADA評定的患者之頻率及在陰性基線評定之後產生ADA的患者的頻率。為了檢查免疫原性與安全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可藉由整體免疫原性狀態檢驗特別受關注的AE的頻率及類型。可探索HuAB1或尼沃單抗的給藥前濃度與相應ADA評定之間的關聯。
5.4.6 生物標記分析
為了評定HuAB1及尼沃單抗對多種探索性生物標記(諸如可溶性因素、周邊血液免疫細胞子群及如藉由IHC評定的其他標記)之PD作用,將藉由訪問及劑量將此等標記及其相對於基線的改變(或改變%) 的概述統計資料列表。另外,探索性生物標記結果的時程將藉由隨時間概述繪製或個別患者繪製以圖形方式研究。可使用適當建模(例如藉由線性混合作用模型)另外研究此等生物標記值隨時間的改變模式及劑量水準中的模式如何不同。
將基於資料可用性研究生物標記措施與臨床功效措施(包括OS)的可能關聯。可使用諸如(但不限於)邏輯回歸之方法進一步研究此類關聯。
若在資料庫鎖定於主要及次要終點時與探索性目標有關的生物標記資料不可用,則此等生物標記分析結果可能不包括於CSR中但各別地報導。
所選血清標記表現:
表現之分析本質上為描述性的且意欲檢查表現分佈及評定表現及功效措施之間的可能關聯。若指示有意義的關聯,則未來工作將評估作為預測生物標記之表現,包括選擇最佳表現截止值以將患者分類成陽性或陰性。截止選擇及驗證將在整個研究中進行且在個別CSR外報導。此外,下文詳述之分析可在CSR外報導以確保任何使用來自此研究之資料的可能驗證分析的完整性。
將進行以下分析:
所選生物標記資料之列表
腫瘤樣本採集及特徵之概述
藉由選擇子群及整體的表現概述統計資料
藉由治療組及整體之表現盒狀圖
將使用卡普蘭-邁耶(KM)乘積極限法估算各治療組之OS曲線(各表現四分位數子組及具有未知或不確定IHC結果之患者的子組)。將基於整體群體定義表現四分位數。中位OS的雙邊95%信賴區間將藉由Brookmeyer及Crowley方法運算。
將使用KM乘積極限法估算各治療組之研究者測定的PFS曲線(各表現四分位數子組及具有未知或不確定IHC結果之患者的子組)。將基於整體群體定義表現四分位數。中位PFS的雙邊95%信賴區間將藉由Brookmeyer及Crowley方法運算。
將使用Clopper-Pearson方法藉由治療組連同精確95% CI運算各表現四分位數子組及具有未知或不確定表現結果之患者子組的研究者測定之ORR。將基於整體群體定義表現四分位數。將計算相關機率比率及95% CI。
治療組之表現對比反應狀態的盒狀圖
治療組及整體的表現對比群體百分比之累計分佈曲線
治療組之個別表現的瀑布圖
各表現四分位數子組及具有未知或不確定IHC結果之患者子組的具有95% CI之OS及PFS危險比的森林圖。將基於整體群體定義表現四分位數。
5.5 臨時分析
未計劃正式期中分析。
在劑量升級或降級之前,發起人(及/或指定人員)及研究者將評述來自各劑量群之安全性資料。另外,可在研究完成之前的任何時間進行期中資料概述以促進程式決策及支持呈現或公開。
6 參考文獻
Ansari MJ, Salama AD, Chitnis T, Smith RN, Yagita H, Akiba H, et al. The programmed death-1 (PD-1) pathway regulates autoimmune diabetes in nonobese diabetic (NOD) mice. J Exp Med. 2003;198(1):63-9.
Blazar BR, Carreno BM, Panoskaltsis-Mortari A, Carter L, Iwai Y, Yagita H, et al. Blockade of programmed death-1 engagement accelerates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lethality by an IFN-α-dependent mechanism. J Immunol. 2003;171:1272-7.
Carter LL, Fouser LA, Jussif J, Fitz L, Deng B, Wood CR, et al. PD-1:PD-L inhibitory pathway affects both CD4+ and CD8+ T cells and is overcome by IL-2. Eur J Immunol. 2002;32(3):634-43.
Cassier P, Gomez-Roca C, Italiano A, Cannarile M, Ries C, Brillouet A, et al. Phase 1 study of RG7155, a novel anti-CSF1R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PVNS). J Clin Oncol suppl. 2014;32:5 abstract 10504.
Chemnitz JM, Parry RV, Nichols KE, June CH, Riley JL. SHP-1 and SHP-2 associate with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switch motif of programmed death 1 upon primary human T cell stimulation, but only receptor ligation prevents T cell activation. J Immunol. 2004;173:945-54.
Dai X, Ryan G, Hapel A, Dominguez M, Russell R, Kapp S, et al. Targeted disruption of the mous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gene results in osteopetrosis, mononuclear phagocyte deficiency, increased primitive progenitor cell frequencies, and reproductive defects., Blood. 2002;99:111-20.
Dunn GP, Bruce AT, Ikeda H, Old LJ, Schreiber RD. Cancer immunoediting: from immunosurveillance to tumor escape. Nat Immunol. 2002;3:991-8.
Freeman GJ, Long AJ, Iwai Y, Bourque K, Chernova T, Nishimura H, et al. Engagement of the PD 1 immunoinhibitory receptor by a novel B7 family member leads to negative regulation of lymphocyte activation. J Exp Med. 2000;192(7):1027-34.
Gabbay MB, Thomas J, Gibbs A, Hold P.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of the impact of additional spermicide on condom failure rates. Sex Transm Dis. 2008;35:862-8.
Greenwald RJ, Freeman GH, Sharpe AH. The B7 family revisited. Annu Rev Immunol. 2004;23:515-48.
Habicht A, Dada S, Jurewicz M, Fife BT, Yagita H, Azuma M, et al. A link between PDL1 and T regulatory cells in fetomaternal tolerance. J Immunol. 2007;179:5211-9.
Hamilton J, Achuthan A.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 and myeloid cell biology in health and disease. Trends in Immunology, 2013;34:81-89.
Kaufmann DE, Walker BD. Programmed death-1 as a factor in immune exhaustion and activation in HIV infection. Curr Opin HIV Aids. 2008;3(3):362-7.
Kestelman P, Trussel, J. Efficacy of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condoms and spermicides.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1991;23(5):226-7.
Komohara Y, Jinushi M, Takeya M.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acrophage heterogeneity in human malignant tumors. Cancer Sci. 2014;105:1-8.
Kuang DM, Zhao Q, Peng C, Xu J, Zhang JP, Wu C, et al. Activated monocytes in peritumoral stroma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ster immune privilege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through PD-L1. J Exp Med. 2009;206(6):1327-37.
Latchman Y, Wood CR, Chernova T, Chaudhary D, Borde M, Chernova I, et al., PD-L2 is a second ligand for PD-1 and inhibits T cell activation. Nat Immunol. 2001;2(3):261-268.
Lavin Y, Merad M. Macrophages: gatekeepers of tissue integrity. Cancer Immunol Res. 2013;1(4):201-9.
Lavin Y, Winter D, Blecher-Gonen R, David E, Keren-Shaul H, Merad M, et al. Tissue-dependent macrophage enhancer landscapes are shaped by the local microenvironment. Cell. 2014;159:1312-26.
Llosa NJ, Cruise M, Tam A, Wicks EC, Hechenbleikner EM, Taube JM, et al. The vigorous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microsatellite instable colon cancer is balanced by multiple counter-inhibitory checkpoints. Cancer Discov. 2015;5(1):43-51.
Masteller E, Wong, B. Targeting IL-34 in chronic inflammation. Drug Discov Today, 2014;19:1212-16.
Nishimura H, Nose M, Hiai H, Minato N, Honjo T. Development of lupus-like autoimmune diseases by disruption of the PD-1 gene encoding an ITIM motif-carrying immunoreceptor. Immunity. 1999;11:141-51.
Nishimura H, Honjo T. PD-1: an inhibitory immunoreceptor involved in peripheral tolerance. Trends Immunol. 2001a; 22: 265-8.
Nishimura H, Okazaki T, Tanaka Y, Nakatani K, Hara M, Matsumori A, et al. Autoimmune dilated cardiomyopathy in PD-1 receptor-deficient mice. Science. 2001b;291:319-22.
Nivolumab Investigator's Brochure. Version 13. Bristol-Myers Squibb. 21July2014
Noy R, Pollard J.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y. Immunity. 2014;41:49-61.
Okazaki T, Tanaka Y, Nishio R, Mitsuiye T, Mizoguchi A, Wang J, et al. Autoantibodies against cardiac troponin I are responsible for dilated cardiomyopathy in PD-1-deficient mice. Nat Med. 2003;9:1477-83.
Opdivo [package insert]. Princeton, NJ: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March, 2015.
Pardoll D. Does the immune system see tumors as foreign or self? Annu Rev Immunol. 2003;21:807-39.
Pyonteck S, Akkari L, Schuhmacher A, Bowman R, Sevenich L, Quail D, et al. CSF-1R inhibition alters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blocks glioma progression. Nat Med. 2013;19:1264-72.
Radi Z, Guzman R, Bell R. Increased connective tissue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the op/op model of osteopetrosis. Pathobiology. 2009;76:199-203
Radi Z, Koza-Taylor P, Bell R, Obert L, Runnels H, Beebe J, et al. Increased serum enzyme levels associated with Kupffer cell reduction with no signs of hepatic or skeletal muscle injury. Am J Pathol. 2011;179: 240-247.
Ries C, Cannarile M, Hoves S, Benz J, Wartha K, Runza V, et al. Targeting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with anti-CSF-1R antibody reveals a strategy for cancer therapy. Cancer Cell. 2014;25:846-59.
Rizvi NA, Mazeires J, Planchard D, Stinchcombe TE, Dy GK, Antonia SJ, et al. Activity and safety of nivolumab, an anti-PD-1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fractory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heckMate 063): a phase 2, single-arm trial. Lancet Oncol. 2015;16(3):257-65.
Ruffell B, Coussens LM. Macrophages and therapeutic resistance in cancer. Cancer Cell. 2015;27:462-72.
Rutebemberwa A, Ray SC, Astemborski JL, Levine J, Liu L, Dowd KA, et al. High-programmed death-1 levels on hepatitis C virus-specific T cells during acute infe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viral persistence and require preservation of cognate antigen during chronic infection. J Immunol. 2008;181:8215-25.
Sadis S, Mukherjee A, Olson S, Dokmanovich M, Maher R, Cai C, et al. Safe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PD-0360324, a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to mon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in healthy volunteers. ACR/ARHP Scientific Meeting 2009, Oct 17-21, Philadelphia, PA, Poster 408.
Salama AD, Chitnis T, Imitola J, Ansari MJ, Akiba H, Tushima F, et al. Critical role of the programmed death-1 (PD-1) pathway in regulation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J Exp Med. 2003;198:71-8.
Sharpe AH, Wherry EJ, Ahmed R, Freeman GJ. The func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and its ligands in regulating autoimmunity and infection. Nature Immunol. 2007;8:239-45.
Sheppard KA, Fitz LJ, Lee JM, Benander C, George JA, Wooters J, et al. PD-1 inhibits T-cell receptor 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the ZAP70/CD3zeta signalosome and downstream signaling to PKC-theta. FEBS Letters. 2004;574:37-41.
Tumeh PC, Harview CL, Yearley JH, Shintaku IP, Taylor EJM, Robert L, et al. PD-1 blockade induces responses by inhibiting adaptive immune resistance. Nature. 2014;515:568-71.
Velu V, Titanji K, Zhu B, Husain S, Pladevega A, Lai L, et al. Enhancing SIV-specific immunity in vivo by PD-1 blockade. Nature. 2009;458:206-10.
Wang C, Thudium KB, Han M, Wang XT, Huang H, Feingersh D, et al. 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ti-PD-1 antibody nivolumab, BMS-936558, and in vivo toxicology in non-human primates. Cancer Immunol Res. 2014;2:846-56.
Weber JS, D'Angelo SP, Minor D, Hodi FS, Gutzmer R, Neyns B, et al. Nivol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lanoma who progressed after anti-CTLA-4 treatment (CheckMate 037):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15;16(4):375-84.
Wolchok JD, Hoos A, O'Day S, Weber JS, Hamid O, Lebbe C.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immune therapy activity in solid tumors: 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 Clin Cancer Res. 2009;15:7412-20.
Zitvogel L, Tesniere A, Kroemer G. Cancer despite immunosurveillance: immunoselection and immunosubversion. Nat Rev Immunol. 2006;6:715-27.
Zhu Y, Knolhoff B, Meyer M, Nywening T, West B, Luo J, et al. CSF1/CSF1R blockade reprograms tumor-infiltrating macrophages and improves response to T-cell checkpoint immunotherapy in pancreatic cancer models. Cancer Res. 2014;74:5057-69.
附錄A-評定時程
1a階段HuAB1單一療法及患者評定之組合時程
評定之1a階段時程的註釋
a. 除非規定,否則在預定時間點±72小時內完成程序且與HuAB1輸注的投與天數同步。
b. 若臨床上指示,則可在任何時間獲得任何臨床評定、實驗研 究或額外未指定測試。
c. 將如研究者所決定,具體而言遵照待消退之生理發現,進行標準身體檢查。靶向生理檢查應在任何時間進行以追蹤AE報導。
d. 僅需要在篩選時記錄身高(用於BMI計算)。需要在各週期的第1天記錄體重。僅當相較於第1週期第1天的第一劑量時體重改變>10%時才調整劑量。
e. 生命體徵包括仰臥位置時的脈搏、呼吸速率、血壓及體溫。在給藥之前及各IV輸注完成後的以下時間點量測:給藥後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HuAB1之後僅30分鐘及1小時)。在休息時及在鍛煉之後僅給藥之前進行脈動式測氧法。
f. 在給藥之前72小時內進行患者ECOG狀態評定(各週期的第1天)。
g. 篩選實驗包括針對B型肝炎(HBsAg及HBcAb)、C型肝炎(HCV抗體)、HIV抗體及Quantiferon測試(針對潛伏TB)的血清學。
h. 臨床安全性實驗:
血液學包括差示CBC、血小板、血紅蛋白、血容比、RBC及RBC指數
化學方法包括CK(肌酐激酶)、AST(天冬胺酸轉胺酶)、ALT(丙胺酸轉胺酶)、碳酸氫鹽、膽紅素(直接及總)、BUN(血尿素氮)、鈣、氯、肌酐、葡萄糖、LDH(乳酸脫氫酶)、磷、鉀、鈉及適當時血清妊娠。若CK在任何時間升高,則獲得肌鈣蛋白(心臟及骨骼)、CK同功異構酶、醛縮酶及ECG;如臨床上指示每天或以其他間隔重複CK及此等額外測試直至消退或穩定。若AST或ALT升高,則獲得總血清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如臨床上指示每天或以其他間隔重複直至消退或穩定。若臨床上指示,則可在任何時間獲得額外測試。
僅在篩選時及臨床上指示時進行尿分析。
i. 在篩選及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獲得ECG記錄(在PK抽血後記錄精確時間)。若血清CK或心臟肌鈣蛋白升高,則應在任何時間獲得額外ECG;若異常(不包含竇性心搏過速),則應獲得ECG(若臨床上指示),直至異常消退或臨床上穩定。若臨床上指示,則可在任何時間獲得額外ECG。可能時,各患者之ECG應獲自相同機器。為了使變化性降至最低,重要的是患者在各ECG評估之前處於休息位置至少5分鐘。各ECG評估時應始終保持身體位置以防止心跳速率改變。在ECG前休息期期間及ECG錄音期間應避免環境干擾(例如電視、無線電、會話)。
j. 根據實體腫瘤中的反應評估準則(RECIST)v1.1量測腫瘤位置的CT/MRI。若患者在預定CT/MRI掃描之前終止,則個體應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進行掃描。各部位應使用相同量測模態來維持多個時間點的一致性。
k. 前12個月對繼續治療的患者每8週進行(且此後每12週)且在研究治療的最後一次劑量之後28天(±7天)。若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之前8週內進行或若先前測得腫瘤演進,則無需重複CT/MRI掃描。
l. 在篩選時,在第1週期第1天及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及當臨床上指示時,全部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包括已輸卵管結紮的女性)將進行血清驗孕測試。
m. 在篩選時及在第3週期,第1天給藥之前將收集原發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部位的生物檢體。推薦證實演進之患者在治療結束時接受另一生檢。將針對生物檢體評定腫瘤相關白細胞、腫瘤增生及細胞死亡標記。
n. 將收集樣品用於PK、PD及ADA分析。並非全部訪問均需要收集全部三者-參看附錄C的收集時程。
o. 在第1週期、第2週期、第3週期、第5週期、第8週期、第9週 期、第13週期、第21週期的研究藥物的第1天及治療結束時將收集血液以評估Cmax及Cmin。
p. 藉由間接螢光抗體(IFA)測試抗核抗體(ANA)。若效價為陽性,則檢驗紅血球沈降速率(ESR)及C反應蛋白(CRP)以確認結果。將在第1週期、第2週期、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第21週期給藥之前檢驗,接著在治療時每6個週期及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檢驗。
q. 在14天週期中將每2週投與HuAB1 +/-尼沃單抗研究藥物,持續4週。可繼續給藥直至PD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r. 此等評定打算在對繼續治療而無進行性疾病或毒性之病徵的患者進行各後續給藥(附錄B中註釋的除外)之前進行。
附錄B-評定時程
1b階段HuAB1+尼沃單抗-患者評定時程
評定之1b階段時程的註釋
a. 除非規定,否則在預定時間點±72小時內完成程序且與HuAB1輸注的投與天數同步。
b. 若臨床上指示,則可在任何時間獲得任何臨床評定、實驗研究或額外未指定測試。
c. 將如研究者所決定,具體而言遵照待消退之生理發現,進行標準身體檢查。靶向生理檢查應在任何時間進行以追蹤AE報導。在基線及後續隨訪訪問時如臨床上指示對個體之眼腈拍照。
d. 僅需要在篩選時記錄身高(用於BMI計算)。需要在各週期的第1天記錄體重。僅當相較於第一劑量時體重改變>10%時才調整劑量。
e. 生命體徵包括仰臥位置的脈搏、呼吸速率、血壓及體溫。給藥之前及在IV輸注完成後在以下時間點量測:給藥後5分鐘、15分鐘、30分鐘及1小時(HuAB1僅30分鐘及1小時)。在休息時及在鍛煉之後僅給藥之前進行脈動式測氧法。
f. 在給藥之前96小時內進行患者ECOG狀態評定(各週期的第1天)。
g. 篩選實驗包括針對B型肝炎(HBsAg及HBcAb)、C型肝炎(HCV抗體)、HIV抗體及Quantiferon測試(針對潛伏TB)的血清學。
h. 臨床安全性實驗:
血液學包括差示CBC、血小板、血紅蛋白、血容比、RBC及RBC指數
化學方法包括CK(肌酐激酶)、AST(天冬胺酸轉胺酶)、ALT(丙胺酸轉胺酶)、碳酸氫鹽、膽紅素(直接及總)、BUN(血尿素氮)、鈣、 氯、肌酐、葡萄糖、LDH(乳酸脫氫酶)、磷、鉀、鈉及適當時血清妊娠。若CK在任何時間升高,則獲得肌鈣蛋白(心臟及骨骼)、CK同功異構酶、醛縮酶及ECG;如臨床上指示每天或以其他間隔重複CK及此等額外測試直至消退或穩定。若AST或ALT升高,則獲得總血清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如臨床上指示每天或以其他間隔重複直至消退或穩定。若臨床上指示,則可在任何時間獲得額外測試。
僅在篩選時及臨床上指示時進行尿分析
i. 在篩選及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獲得ECG記錄(在PK/PD抽血後記錄精確時間)。若血清CK或心臟肌鈣蛋白升高,則應在任何時間獲得額外ECG;若異常(不包含竇性心搏過速),則應獲得ECG(若臨床上指示),直至異常消退或臨床上穩定。若臨床上指示,則可在任何時間獲得額外ECG。可能時,各患者之ECG應獲自相同機器。為了使變化性降至最低,重要的是患者在各ECG評估之前處於休息位置至少5分鐘。各ECG評估時應始終保持身體位置以防止心跳速率改變。在ECG前休息期期間及ECG錄音期間應避免環境干擾(例如電視、無線電、會話)。若臨床上指示,則可在任何時間獲得額外測試。
j. 根據實體腫瘤中的反應評估準則(RECIST)v1.1量測腫瘤位置的CT/MRI。若個體在預定CT/MRI掃描之前終止,則個體應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進行掃描。將使用RECIST v1.1評定CT/MRI之反應。在耐PD-1性黑素瘤及鱗狀細胞肺癌的情況中,需要在第4週期及第6週期結束時進行CT掃描。各部位較佳應使用相同量測模態來維持多個時間點的一致性。除非臨床上指示,否則全部其他癌症類型的腫瘤評定將每隔2個月(4個週期)進行。
k. 前12個月對繼續治療的個體每8週進行(且此後每12週)且在研究治療的最後一次劑量之後28天(±7天)。若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之前8週內進行或若先前測得腫瘤演進,則無需重複CT/MRI掃描。
l. 在篩選時及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及當臨床上指示時,全部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包括已輸卵管結紮的女性)將進行血清驗孕測試。
m. 在篩選時及在第3週期,第1天給藥之前將收集原發性腫瘤或轉移性腫瘤部位的生物檢體。推薦證實演進之個體在治療結束時接受另一生檢。將針對生物檢體評定腫瘤相關白細胞、腫瘤增生及細胞死亡標記。
n. 將收集樣品用於PK、PD及ADA分析。並非全部訪問均需要收集全部三者-參看附錄C的收集時程。
o. 在第1週期、第2週期、第3週期、第5週期、第8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第21週期的研究藥物的第1天及治療結束時將收集血液以評估Cmax及Cmin。
p. 藉由間接螢光抗體(IFA)測試抗核抗體(ANA)。若效價為陽性,則檢驗紅血球沈降速率(ESR)及C反應蛋白(CRP)以確認結果。將在第1週期、第2週期、第3週期、第5週期、第9週期、第13週期、第21週期給藥之前檢驗,接著在治療時每6個週期及在治療完成/早期終止訪問時檢驗。
q. HuAB1及尼沃單抗將皆藉由IV輸注經30分鐘投與。尼沃單抗將首先給藥,2次輸注之間有30分鐘休息,隨後HuAB1 30分鐘輸注。
r. 在14天週期中將每2週投與HuAB1+尼沃單抗研究藥物,且將繼續直至PD或不可接受之毒性。
s. 此等評定打算在對繼續治療而無進行性疾病或毒性之病徵的患者進行各後續給藥(附錄B中註釋的除外)之前進行。
附錄C-樣品收集時程
1a/b階段:藥物動力學及藥效學而液樣品集合之研究流程圖
附錄D-用於PD分析之樣品收集
●血液樣品
●全血分析
●CD14+/CD16+單核細胞
●基因表現
●用於SNP分析之DNA
●血清分析
●HuAB1之PK
●尼沃單抗之PK
●HuAB1之ADA
●尼沃單抗之ADA
●ANA(若結果為陽性,則檢驗ESR及CRP以確認)
●血清細胞激素多重分析
●所選血清標記
●用於藉由流動式細胞量測術表徵T細胞、單核細胞及骨髓源抑制細胞之冷凍PBMC分析
●腫瘤生物檢體樣品
●所選生物標記之IHC分析
●基因表現分析
●T細胞受體選殖性
●新抗原分析
序列表
表10提供本文所述之某些序列。除非另外指示,否則顯示不具有前導序列之全部多肽及抗體。
<110> 美商戊瑞治療有限公司美商必治妥美雅史谷比公司
<120> 用於癌症之組合療法
<130> 01134-0036-00TW
<150> US 62/072,035
<151> 2014-10-29
<150> US 62/157,368
<151> 2015-05-05
<150> us 62/192,025
<151> 2015-07-13
<160> 117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95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CSF1R(全長,無前導序列)
<400> 1
<210> 2
<211> 972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972)
<223> hCSF1R(全長,+前導序列)
<400> 2
<210> 3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輕鏈前導序列
<400> 3
<210> 4
<211> 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重鏈前導序列
<400> 4
<210> 5
<211> 48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CSF1R ECD.506
<400> 5
<210> 6
<211> 7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CSF1R ECD.506-Fc
<400> 6
<210> 7
<211> 50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ynoCSF1R ECD(具有前導序列)
<400> 7
<210> 8
<211> 74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ynoCSF1R ECD-Fc(具有前導序列)
<400> 8
<210> 9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ab 0301重鏈可變區
<400> 9
<210> 10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ab 0301輕鏈可變區
<400> 10
<210> 11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ab 0302重鏈可變區
<400> 11
<210> 12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ab 0302輕鏈可變區
<400> 12
<210> 13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ab 0311重鏈可變區
<400> 13
<210> 14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ab 0311輕鏈可變區
<400> 14
<210> 15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1重鏈CDR1
<400> 15
<210> 16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1重鏈CDR2
<400> 16
<210> 17
<211> 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1重鏈CDR3
<400> 17
<210> 18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1輕鏈CDR1
<400> 18
<210> 19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1輕鏈CDR2
<400> 19
<210> 20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1輕鏈CDR3
<400> 20
<210> 21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2重鏈CDR1
<400> 21
<210> 22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2重鏈CDR2
<400> 22
<210> 23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2重鏈CDR3
<400> 23
<210> 24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2輕鏈CDR1
<400> 24
<210> 25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2輕鏈CDR2
<400> 25
<210> 26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02輕鏈CDR3
<400> 26
<210> 27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11重鏈CDR1
<400> 27
<210> 28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11重鏈CDR2
<400> 28
<210> 29
<211> 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11重鏈CDR3
<400> 29
<210> 30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11輕鏈CDR1
<400> 30
<210> 31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11輕鏈CDR2
<400> 31
<210> 32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0311輕鏈CDR3
<400> 32
<210> 33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Ab 0301重鏈
<400> 33
<210> 34
<211> 44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Ab 0301輕鏈
<400> 34
<210> 35
<211> 44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Ab 0302重鏈
<400> 35
<210> 36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Ab 0302輕鏈
<400> 36
<210> 37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Ab 0311重鏈
<400> 37
<210> 38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Ab 0311輕鏈
<400> 38
<210> 39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H0重鏈可變區
<400> 39
<210> 40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H1重鏈可變區
<400> 40
<210> 41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H2重鏈可變區
<400> 41
<210> 42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H1重鏈可變區
<400> 42
<210> 43
<211> 1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H2重鏈可變區
<400> 43
<210> 44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11-H1重鏈可變區
<400> 44
<210> 45
<211> 1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11-H2重鏈可變區
<400> 45
<210> 46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L0輕鏈可變區
<400> 46
<210> 47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L1輕鏈可變區
<400> 47
<210> 48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L0輕鏈可變區
<400> 48
<210> 49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L1輕鏈可變區
<400> 49
<210> 50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L2輕鏈可變區
<400> 50
<210> 51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11-L0輕鏈可變區
<400> 51
<210> 52
<211> 1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11-L1輕鏈可變區
<400> 52
<210> 53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H0重鏈
<400> 53
<210> 54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H1重鏈
<400> 54
<210> 55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H2重鏈
<400> 55
<210> 56
<211> 44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H1重鏈
<400> 56
<210> 57
<211> 44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H2重鏈
<400> 57
<210> 58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11-H1重鏈
<400> 58
<210> 59
<211> 44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11-H2重鏈
<400> 59
<210> 60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L0輕鏈
<400> 60
<210> 61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1-L1輕鏈
<400> 61
<210> 62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L0輕鏈
<400> 62
<210> 63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L1輕鏈
<400> 63
<210> 64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02-L2輕鏈
<400> 64
<210> 65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11-L0輕鏈
<400> 65
<210> 66
<211> 21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H0311-L1輕鏈
<400> 66
<210> 67
<211> 158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58)
<223> 人類CSF1
<400> 67
<210> 68
<211> 222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222)
<223> 人類IL-34
<400> 68
<210> 69
<211> 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A FR1
<400> 69
<210> 70
<211> 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A FR2
<400> 70
<210> 71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A FR3
<400> 71
<210> 72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A FR4
<400> 72
<210> 73
<211> 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B FR1
<400> 73
<210> 74
<211> 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B FR2
<400> 74
<210> 75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B FR3
<400> 75
<210> 76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B FR4
<400> 76
<210> 77
<211> 2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C FR1
<400> 77
<210> 78
<211> 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C FR2
<400> 78
<210> 79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C FR3
<400> 79
<210> 80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C FR4
<400> 80
<210> 81
<211> 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D FR1
<400> 81
<210> 82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D FR2
<400> 82
<210> 83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D FR3
<400> 83
<210> 84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D FR4
<400> 84
<210> 85
<211> 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E FR1
<400> 85
<210> 86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E FR2
<400> 86
<210> 87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E FR3
<400> 87
<210> 88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E FR4
<400> 88
<210> 89
<211> 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F FR1
<400> 89
<210> 90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F FR2
<400> 90
<210> 91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F FR3
<400> 91
<210> 92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接受體F FR4
<400> 92
<210> 93
<211> 71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CSF1R ECD-Fc
<400> 93
<210> 94
<211> 32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IgG4 S241P
<400> 94
<210> 95
<211> 107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1> MISC_FFATURE
<222> (1)..(107)
<223> 人類Ig-κ
<400> 95
<210> 96
<211> 288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288)
<223> 人類PD-1前驅物(具有信號序列)UniProtKB/swiss-Prot:Q15116.3,01-OCT-2014
<400> 96
<210> 97
<211> 26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PD-1(成熟,不具有信號序列)
<400> 97
<210> 98
<211> 290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290)
<223> 人類PD-1前驅物(具有信號序列)UniProtKB/Swiss-Prot:Q9NZQ7.1,01-OCT-2014
<400> 98
<210> 99
<211> 27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人類PD-1(成熟,不具有信號序列)
<400> 99
<210> 100
<211> 1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可變區
<400> 100
<210> 101
<211> 32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恆定區
<400> 101
<210> 102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可變區
<400> 102
<210> 103
<211> 1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恆定區
<400> 103
<210> 104
<211> 3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可變區FR1
<400> 104
<210> 105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可變區CDR1
<400> 105
<210> 106
<211> 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可變區FR2
<400> 106
<210> 107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可變區CDR2
<400> 107
<210> 108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可變區FR3
<400> 108
<210> 109
<211> 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可變區CDR3
<400> 109
<210> 110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重鏈可變區FR4
<400> 110
<210> 111
<211> 2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可變區FR1
<400> 111
<210> 112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可變區CDR1
<400> 112
<210> 113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可變區FR2
<400> 113
<210> 114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可變區CDR2
<400> 114
<210> 115
<211> 3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可變區FR3
<400> 115
<210> 116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可變區CDR3
<400> 116
<210> 117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尼沃單抗輕鏈可變區FR4
<400> 117

Claims (64)

  1. 一種治療個體之癌症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為抗體。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為抗-PD-1抗體。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抗-PD-1抗體選自:a)具有包含序列SEQ ID NO:100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102之輕鏈的抗體;b)包含重鏈及輕鏈之抗體,該重鏈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05之重鏈(H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07之H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09之HC CDR3,該輕鏈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12之輕鏈(L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14之L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16之LC CDR3;以及c)具有包含序列SEQ ID NO:100及101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102及103之輕鏈的抗體。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體為人類化抗體或選自:Fab、Fv、scFv、Fab'以及(Fab')2
  6.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抗-PD-1抗體包含選自尼沃單抗(nivolumab)及派立珠單抗(pembrolizumab)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CDR。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抗-PD-1抗體包含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抗-PD-1抗體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
  9.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為抗-PD-L1抗體。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抗-PD-L1抗體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CDR。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抗-PD-L1抗體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抗-PD-L1抗體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為融合蛋白質。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融合蛋白質為AMP-224。
  1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及該PD-1/PD-L1抑制劑同時或依序投與。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及該PD-1/PD-L1抑制劑同時投與。
  17.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在投與抗-CSF1R抗體之前投與一或多個劑量之PD-1/PD-L1抑制劑。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投與該抗-CSF1R抗體之前接受完整療程之PD-1/PD-L1抑制劑療法。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係在第二療程之PD-1/PD-L1抑制劑療法期間投與。
  20. 如請求項16至1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投與該抗-CSF1R抗體之前接受至少一次、至少兩次、至少三次或至少四次劑量之該PD-1/PD-L1抑制劑。
  21. 如請求項16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至少一次劑量之該PD-1/PD-L1抑制劑與該抗-CSF1R抑制劑同時投與。
  22.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之一或多次劑量在投 與PD-1/PD-L1抑制劑之前投與。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投與該PD-1/PD-L1抑制劑之前接受至少兩次、至少三次、至少三次或至少四次劑量之該抗-CSF1R抗體。
  24. 如請求項22或23之方法,其中至少一次劑量之該抗-CSF1R抗體與該PD-1/PD-L1抑制劑同時投與。
  2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係以約0.1、約0.3、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
  2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以約0.5-10mg/kg之劑量,諸如約0.5、約1、約2、約3、約4、約5或約10mg/Kg之劑量投與。
  2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及該PD-1/PD-L1抑制劑係每1、2、3、4或5週一次,諸如每週投與一次,或諸如每2週投與一次或每3週投與一次。
  2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癌症選自非小細胞肺癌、黑素瘤、頭部及頸部鱗狀細胞癌、卵巢癌、胰臟癌、腎細胞癌、肝細胞癌、膀胱癌、惡性神經膠質瘤、結腸直腸癌及子宮內膜癌。
  2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癌症在選自手術、化學療法、放射療法或其組合之療法之後復發或演進。
  3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先前曾接受PD-1/PD-L1抑制劑療法。
  31.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個體為PD-1/PD-L1抑制劑反應不足者或在至少2次劑量之後PD-1/PD-L1抑制劑難治癒者。
  3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阻斷CSF1 及/或IL-34與CSF1R之結合。
  3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抑制活體外配位體誘導之CSF1R磷酸化。
  3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抗-CSF1R抗體選自:a)具有包含序列SEQ ID NO:39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46之輕鏈的抗體;b)包含重鏈及輕鏈之抗體,該重鏈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5之重鏈(H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6之H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7之HC CDR3,且該輕鏈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8之輕鏈(L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9之L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20之LC CDR3;以及c)具有包含序列SEQ ID NO:53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60之輕鏈的抗體。
  35. 如請求項34之方法,其中該抗體為人類化抗體或選自:Fab、Fv、scFv、Fab'及(Fab')2
  3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投與該抗-CSF1R抗體及該PD-1/PD-L1抑制劑導致協同抑制小鼠異種移植癌症模型中的腫瘤生長。
  37.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癌症為結腸癌、直腸癌或結腸直腸癌,且該小鼠異種移植模型包含結腸直腸癌細胞,諸如MC38結腸直腸癌細胞。
  38.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癌症為胰臟癌且該小鼠異種移植模型包含鼠類胰管腺癌(PDAC)細胞,諸如KRasG12D/Ink4a-/-胰管腺癌細胞。
  3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患有IIIB期或IV期非小細胞肺癌。
  40. 如請求項1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患有III期或IV期頭部及頸部鱗狀細胞癌。
  41.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中該患者在鉑療法之後復發或演進。
  42. 如請求項1至36或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患有局部或轉移性胰臟腺癌。
  43. 如請求項1至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患有結腸腺癌或直腸腺癌。
  44. 如請求項43之方法,其中該患者使用氟嘧啶、奧沙利鉑(oxaliplatin)、伊立替康(irinotecan)、貝伐單抗(bevacizumab)、西妥昔單抗(cctuximab)或帕尼單抗(panitumumab)中之一或多者仍復發或演進或對其不耐受。
  45. 如請求項1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患有IV級惡性神經膠質瘤。
  46. 如請求項1至3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患者患有III期或IV期黑素瘤。
  47. 一種組合物,其包含抗-CSF1R抗體及PD-1/PD-L1抑制劑。
  48. 如請求項47之組合物,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為抗體。
  49. 如請求項48之組合物,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為抗-PD-1抗體。
  50. 如請求項49之組合物,其中該抗-PD-1抗體選自:a)具有包含序列SEQ ID NO:100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102之輕鏈的抗體;b)包含重鏈及輕鏈之抗體,該重鏈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05之重鏈(H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07之H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09之HC CDR3,且該輕鏈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12之輕鏈(L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14之 L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16之LC CDR3;以及c)具有包含序列SEQ ID NO:100及101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102及103之輕鏈的抗體。
  51. 如請求項50之組合物,其中該抗-PD-1抗體為人類化抗體或選自:Fab、Fv、scFv、Fab'以及(Fab')2
  52. 如請求項49之組合物,其中該抗-PD-1抗體包含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CDR。
  53. 如請求項52之組合物,其中該抗-PD-1抗體包含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
  54. 如請求項53之組合物,其中該抗-PD-1抗體選自尼沃單抗及派立珠單抗。
  55. 如請求項48之組合物,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為抗-PD-L1抗體。
  56. 如請求項55之組合物,其中該抗-PD-L1抗體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CDR。
  57. 如請求項56之組合物,其中該抗-PD-L1抗體包含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之抗體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
  58. 如請求項57之組合物,其中該抗-PD-L1抗體選自BMS-936559、MPDL3280A、MEDI4736及MSB0010718C。
  59. 如請求項47之組合物,其中該PD-1/PD-L1抑制劑為融合蛋白質。
  60. 如請求項59之組合物,其中該融合蛋白質為AMP-224。
  61. 如請求項47至60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抗-CSF1R抗體選自: a)具有包含序列SEQ ID NO:39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46之輕鏈的抗體;b)包含重鏈及輕鏈之抗體,該重鏈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5之重鏈(HC)CDR1、具有序列SEQ ID NO:16之H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17之HC CDR3,且該輕鏈包含具有序列SEQ ID NO:18之輕鏈(LC)CDRI、具有序列SEQ ID NO:19之LC CDR2及具有序列SEQ ID NO:20之LC CDR3;以及c)具有包含序列SEQ ID NO:53之重鏈及包含序列SEQ ID NO:60之輕鏈的抗體。
  62. 如請求項61之組合物,其中該抗-CSF1R抗體為人類化抗體或選自:Fab、Fv、scFv、Fab'以及(Fab')2
  63. 如請求項47至62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抗-CSF1R抗體及該PD-1/PD-L1抑制劑協同抑制小鼠異種移植癌症模型中的腫瘤生長,諸如結腸直腸癌細胞模型,諸如MC38結腸直腸癌細胞模型,或諸如胰管腺癌(PDAC)細胞模型,諸如KRasG12D/Ink4a-/-胰管腺癌細胞模型。
  64. 一種如請求項47至63中任一項之組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備用以根據如請求項1至46中任一項之步驟及/或條件與PD-1/PD-L1抑制劑組合治療個體之癌症的藥劑。
TW104135474A 2014-10-29 2015-10-28 用於癌症之組合療法 TWI7114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72035P 2014-10-29 2014-10-29
US62/072,035 2014-10-29
US201562157368P 2015-05-05 2015-05-05
US62/157,368 2015-05-05
US201562192025P 2015-07-13 2015-07-13
US62/192,025 2015-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8653A true TW201628653A (zh) 2016-08-16
TWI711463B TWI711463B (zh) 2020-12-01

Family

ID=5469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5474A TWI711463B (zh) 2014-10-29 2015-10-28 用於癌症之組合療法

Country Status (25)

Country Link
US (5) US9765147B2 (zh)
EP (2) EP3835323A1 (zh)
JP (3) JP6920989B2 (zh)
KR (1) KR102636539B1 (zh)
CN (1) CN107567336B (zh)
AU (1) AU2015339306B2 (zh)
BR (1) BR112017008914A2 (zh)
CA (1) CA2963147A1 (zh)
CY (1) CY1123957T1 (zh)
DK (1) DK3212670T3 (zh)
EA (1) EA036261B1 (zh)
ES (1) ES2851390T3 (zh)
HR (1) HRP20210440T1 (zh)
HU (1) HUE054012T2 (zh)
IL (1) IL251464B2 (zh)
LT (1) LT3212670T (zh)
MX (1) MX2017005553A (zh)
PL (1) PL3212670T3 (zh)
PT (1) PT3212670T (zh)
RS (1) RS61602B1 (zh)
SG (1) SG11201702723VA (zh)
SI (1) SI3212670T1 (zh)
TW (1) TWI711463B (zh)
WO (1) WO2016069727A1 (zh)
ZA (1) ZA2017023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2322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conditions with antibodies that bind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BR122022015975B1 (pt) * 2012-05-15 2024-01-02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Anticorpos monoclonais, kit para o tratamento de um indivíduo afligido com um câncer, processo para medir pd-l1 membranoso em células tumorais isoladas e uso do anticorpo ou uma porção que se liga ao antígeno do mesmo
AR097584A1 (es) 2013-09-12 2016-03-23 Hoffmann La Roche Terapia de combinación de anticuerpos contra el csf-1r humano y anticuerpos contra el pd-l1 humano
EP3049442A4 (en) 2013-09-26 2017-06-28 Costim Pharmaceuticals Inc. Methods for treating hematologic cancers
LT3081576T (lt) 2013-12-12 2019-10-25 Shanghai hengru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d-1 antikūnas, antigeną surišantis jo fragmentas ir jų medicininis pritaikomumas
JOP20200094A1 (ar) 2014-01-24 2017-06-16 Dana Farber Cancer Inst Inc جزيئات جسم مضاد لـ pd-1 واستخداماتها
JOP20200096A1 (ar) 2014-01-31 2017-06-16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Corp جزيئات جسم مضاد لـ tim-3 واستخداماتها
TR201901507T4 (tr) 2014-02-04 2019-02-21 Merck Sharp & Dohme Kanseri tedavi etmeye yönelik bir pd-1 antagonsitinin ve bir vegfr inhibitörünün kombinasyonu.
KR20170016501A (ko) * 2014-06-23 2017-02-13 파이브 프라임 테라퓨틱스, 인크. 콜로니 자극 인자 1 수용체 (csf1r)에 결합하는 항체를 이용하여 병태를 치료하는 방법
WO2016040882A1 (en) 2014-09-13 2016-03-17 Novartis Ag Combination therapies of egfr inhibitors
SG11201702723VA (en) 2014-10-29 2017-05-30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cancer
SG11201703925VA (en) * 2014-12-02 2017-06-29 Celgene Corp Combination therapies
GB201500319D0 (en) 2015-01-09 2015-02-25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Anti-PD-L1 antibodies
CN107405401B (zh) 2015-02-26 2022-02-01 默克专利股份公司 用于治疗癌症的pd-1/pd-l1抑制剂
US10336824B2 (en) 2015-03-13 2019-07-02 Cytomx Therapeutics, Inc. Anti-PDL1 antibodies, activatable anti-PDL1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thereof
MX2017013178A (es) 2015-04-13 2018-03-01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Terapia de combinacion para cancer.
US10316097B2 (en) * 2015-05-27 2019-06-11 Ucb Biopharma Spr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epileptogenesis, seizures or convulsions by an anti-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antibody
KR20180018762A (ko) 2015-06-16 2018-02-21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Pd-l1 길항제 조합 치료
KR20180040138A (ko) 2015-07-13 2018-04-19 싸이톰스 테라퓨틱스, 인크. 항pd-1 항체, 활성화 가능한 항pd-1 항체, 및 이들의 사용 방법
BR112018011781A2 (pt) 2015-12-14 2018-12-04 Macrogenics Inc molécula biespecífica possuindo um ou mais sítios de ligação a epítopo capazes de ligação imunoespecífica a (um) epítopo(s) de pd-1 e um ou mais sítios de ligação a epítopo capazes de ligação imunoespecífica a (um) epítopo(s) de ctla-4, e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KR20190015407A (ko) 2016-06-03 2019-02-13 브리스톨-마이어스 스큅 컴퍼니 재발성 소세포 폐암의 치료 방법에 사용하기 위한 항-pd-1 항체
BR112019002258A2 (pt) * 2016-08-05 2019-05-14 Y-Biologics Inc. anticorpo que se liga a pd-1 ou fragmento de ligação ao antígeno do anticorpo, método para produzir o mesmo e composição para prevenir ou tratar câncer
EP3504239B1 (en) 2016-08-25 2024-05-29 F. Hoffmann-La Roche AG Intermittent dosing of an anti-csf-1r antibody in combination with macrophage activating agent
EP3515495A4 (en) * 2016-09-26 2020-08-26 Ensemble Group Holdings METHOD OF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IN HUMANS WITH DYSREGULATED LYMPHATIC SYSTEMS
BR112019006504A2 (pt) 2016-10-06 2019-06-25 Merck Patent Gmbh regime de dosagem de avelumabe para o tratamento de câncer
EP3534940A1 (en) 2016-11-03 2019-09-11 Juno Therapeutics, Inc. Combination therapy of a cell based therapy and a microglia inhibitor
EP3558360A1 (en) 2016-12-22 2019-10-30 F. Hoffmann-La Roche AG Treatment of tumors with an anti-csf-1r antibody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nti-pd-l1 antibody after failure of anti-pd-l1/pd1 treatment
PT3616720T (pt) 2017-03-29 2021-03-11 Shionogi & Co Composição medicinal para tratamento de cancro
CN110914302A (zh) 2017-06-01 2020-03-24 赛托姆克斯治疗学股份有限公司 可活化抗pdl1抗体及其使用方法
BR112020004879A2 (pt) 2017-09-13 2020-09-15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métodos para tratar o câncer pancreático, para tratar o câncer e para determinar a responsividade de um sujeito com câncer
WO2019099838A1 (en) * 2017-11-16 2019-05-23 Novartis Ag Combination therapies
TWI763956B (zh) * 2017-12-05 2022-05-11 盧森堡商前胃泌激素及癌症有限公司 治療癌症的抗前胃泌激素抗體與免疫療法之組合療法
US20200377571A1 (en) * 2017-12-08 2020-12-03 Elstar Therapeutics, Inc. Multispecific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WO2019139583A1 (en) * 2018-01-10 2019-07-18 Lee Patrice A Methods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to treat cancer
WO2019173361A2 (en) * 2018-03-05 2019-09-12 The Schepens Eye Research Institute, Inc. A therapy for glaucoma and optic neuropathy by targeting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
CN108610422B (zh) * 2018-03-29 2019-05-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的结合分子
WO2019191676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Methods of treating tumor
WO2020027217A1 (ja) * 2018-07-31 2020-02-06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がんの治療及び/又は予防のための医薬
JP2022511337A (ja) * 2018-09-19 2022-01-31 インサーム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ナショナル デ ラ サンテ エ デ ラ ルシェルシェ メディカル) 免疫チェックポイント治療に抵抗性のある癌の治療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医薬組成物
AU2020282791A1 (en) * 2019-05-31 2021-12-09 ALX Oncology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cancer with SIRP alpha Fc fus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CN114907267A (zh) * 2021-02-08 2022-08-16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用于抗肿瘤的药物组合

Family Cites Families (8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6567A (en) 1983-04-08 1989-03-28 Genentech, Inc. Recombinant immunoglobin preparations
JP2518911B2 (ja) 1987-10-23 1996-07-31 森永乳業株式会社 c―fms癌原遺伝子の過剰発現によって特徴づけられた癌の処置用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GB8823869D0 (en) 1988-10-12 1988-11-16 Medical Res Council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US5530101A (en) 1988-12-28 1996-06-25 Protein Design Labs, Inc. Humanized immunoglobulins
US6713610B1 (en) 1990-01-12 2004-03-30 Raju Kucherlapati Human antibodies derived from immunized xenomice
US6673986B1 (en) 1990-01-12 2004-01-06 Abgenix, Inc. Generation of xenogeneic antibodies
US5874299A (en) 1990-08-29 1999-02-23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6255458B1 (en) 1990-08-29 2001-07-03 Genpharm International High affinity human antibodies and human antibodies against digoxin
US6300129B1 (en) 1990-08-29 2001-10-09 Genpharm International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545806A (en) 1990-08-29 1996-08-13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for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US5877397A (en) 1990-08-29 1999-03-02 Genpharm International Inc. Transgenic non-human animals capable of producing heterologous antibodies of various isotypes
JPH08507916A (ja) 1992-06-09 1996-08-27 カイロン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M−csfの結晶化
US20020193575A1 (en) 1993-09-07 2002-12-19 Smithkline Beecham P.L.C. Recombinant IL4 antibodies useful in treatment of IL4 mediated disorders
US6972323B1 (en) 1997-04-01 2005-12-06 Sankyo Company, Limited Anti-Fas antibodies
US6342220B1 (en) 1997-08-25 2002-01-29 Genentech, Inc. Agonist antibodies
WO1999029345A1 (en) 1997-12-05 1999-06-17 La Jolla 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Medicine Inhibition of tumor growth by macrophage intervention
EP1125584A4 (en) 1998-10-30 2005-01-12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BETACELLULIN PROTEIN
JP4896327B2 (ja) 1999-08-23 2012-03-14 ダナ−ファーバー キャンサー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Pd−1、b7−4の受容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EP1223980B1 (de) 1999-10-28 2003-05-21 Hofbauer, Reinhold Verwendung von csf-1-inhibitoren
WO2001034177A2 (en) 1999-11-08 2001-05-17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 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 Lth & Human Services,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Method of treating a viral infection using antagonists of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US7108852B2 (en) 2000-03-20 2006-09-19 Warner-Lambert Company Llc Methods of treating inflammation using antibodies to M-CSF
US7455836B2 (en) 2000-05-08 2008-11-25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thod of treatment and agents useful for same
US6773895B2 (en) 2000-09-01 2004-08-10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Kg Method for identifying substances which positively influence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airway diseases
US7247618B2 (en) 2001-04-30 2007-07-24 Tripathi Rajavashisth Methods for inhibiting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and c-FMS-dependent cell signaling
DE60233509D1 (de) 2001-06-20 2009-10-08 Fibron Ltd Fgfr3 blockierende antikörper, verfahren zum screening darauf und verwendungen davon
EP1572106B1 (en) 2002-11-15 2010-05-05 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Inc. Method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cancer metastasis and bone loss associated with cancer metastasis
ES2367430T3 (es) 2002-12-23 2011-11-03 Wyeth Llc Anticuerpos contra pd-1 y sus usos.
US7807389B2 (en) 2003-03-14 2010-10-05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related to joint inflammation diseases
JP4810427B2 (ja) 2003-05-22 2011-11-09 アボット・ラボラトリーズ インダゾール、ベンズイソオキサゾールおよびベンズイソチアゾールキナーゼ阻害剤
CN1871359B (zh) 2003-10-22 2010-11-17 凯克研究生院 使用单倍体交配策略在酵母中合成异聚多亚基多肽的方法
GB0325836D0 (en) 2003-11-05 2003-12-10 Celltech R&D Ltd Biological products
WO2005070447A2 (en) 2004-01-21 2005-08-04 Chiron Corporation M-csf muteins and uses thereof
AU2005245896A1 (en) 2004-05-14 2005-12-01 Receptor Biologix, Inc. Cell surface receptor isoforms and methods of identify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070264277A1 (en) 2004-07-22 2007-11-15 Dirk Behren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for Mgd-Csf in Disease Treatment
WO2006076288A2 (en) 2005-01-11 2006-07-20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Dna constructs for long-term expression of intravascularly injected naked dna
ATE454455T1 (de) 2005-01-27 2010-01-15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Leitsequenzen zur anleitung von polypeptidsekretio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S8003108B2 (en) 2005-05-03 2011-08-23 Amgen Inc. Sclerostin epitopes
CN101213297B (zh) 2005-05-09 2013-02-13 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程序性死亡-1(pd-1)的人单克隆抗体及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免疫治疗剂联合使用抗pd-1抗体来治疗癌症的方法
KR101411165B1 (ko) 2005-07-01 2014-06-25 메다렉스, 엘.엘.시. 예정 사멸 리간드 1 (피디-엘1)에 대한 인간 모노클로날항체
KR20080082628A (ko) 2005-11-10 2008-09-11 리셉터 바이오로직스 인크 수용체 및 리간드 이소형태의 제조 방법
WO2007075933A2 (en) 2005-12-21 2007-07-05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Inc. Translocation and mutant csf1r kinase in human leukemia
EP1977238B1 (en) 2005-12-22 2016-09-28 Novartis AG Soluble human m-csf receptor and uses thereof
JP5580535B2 (ja) 2006-01-05 2014-08-27 ノバルティス アーゲー 癌転移および癌転移に関連する骨量減少を予防および処置するための方法
CA2669599A1 (en) 2006-11-17 2008-05-22 Biogen Idec Ma Inc. Systemic administration of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 to treat amyloid associated disorders
US7919594B2 (en) 2007-02-14 2011-04-05 Vaccinex, Inc. Human anti-CD100 antibodies
WO2008124858A2 (en) 2007-04-11 2008-10-23 F-Star Biotechnologische Forschungs- Und Entwicklungsges. M.B.H. Targeted receptor
WO2008150383A1 (en) 2007-05-30 2008-12-11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Of Yeshiva University Csf-1r mutants
KR101586617B1 (ko) 2007-06-18 2016-01-20 머크 샤프 앤 도메 비.브이. 사람 프로그램된 사멸 수용체 pd-1에 대한 항체
WO2009026303A1 (en) 2007-08-21 2009-02-26 Amgen Inc. Human c-fms antigen binding proteins
US7981415B2 (en) 2007-09-07 2011-07-19 Cisthera, Inc. Humanized PAI-1 antibodies
WO2009058968A2 (en) 2007-10-31 2009-05-07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Biomarker for assessing response to fms treatment
US20110262425A1 (en) 2007-12-12 2011-10-27 National Cancer Center Therapeutic agent for mll leukemia and moz leukemia of which molecular target is m-csf receptor, and use thereof
EP2262837A4 (en) 2008-03-12 2011-04-06 Merck Sharp & Dohme PD-1 BINDING PROTEINS
US8470977B2 (en) 2008-03-14 2013-06-25 Transgene S.A. Antibody against the CSF-1R
CN101970496B (zh) 2008-03-14 2014-04-16 特朗斯吉有限公司 针对csf-1r的抗体
JP2011519868A (ja) * 2008-05-05 2011-07-14 シェーリング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癌を処置するための化学療法剤の連続投与
WO2010001617A1 (en) * 2008-07-04 2010-01-07 Ono Pharmaceutical Co., Ltd. Use of an efficacy marker for optimiz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n anti-human pd-1 antibody on cancers
NZ591130A (en) 2008-08-25 2012-09-28 Amplimmune In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PD-1 antagonists and cyclophosphamid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8183207B2 (en) 2008-11-26 2012-05-22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Treatment of osteolytic disorders and cancer using CSF1R extracellular domain fusion molecules
WO2010062399A2 (en) 2008-11-26 2010-06-03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Csf1r extracellular domain fusion molecules and treatments using same
PE20120341A1 (es) 2008-12-09 2012-04-24 Genentech Inc Anticuerpos anti-pd-l1 y su uso para mejorar la funcion de celulas t
CN102791738B (zh) 2009-12-10 2015-10-07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优先结合人csf1r胞外域4的抗体及其用途
WO2011131407A1 (en) 2010-03-05 2011-10-27 F. Hoffmann-La Roche Ag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csf-1r and uses thereof
KR101656548B1 (ko) 2010-03-05 2016-09-09 에프. 호프만-라 로슈 아게 인간 csf-1r에 대한 항체 및 이의 용도
AR080698A1 (es) 2010-04-01 2012-05-02 Imclone Llc Anticuerpo o fragmento del mismo que especificamente enlaza la variante de csf -1r humano, composicion farmaceutica que lo comprende, su uso para la manufactura de un medicamento util para el tratamiento de cancer y metodo para determinar si un sujeto es candidato para tratamiento de cancer basado e
JP6008842B2 (ja) * 2010-05-04 2016-10-19 ファイブ プライム セラピューティ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Csf1rに結合する抗体
US9029315B2 (en) * 2010-11-11 2015-05-12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oluble PD-1 variants, fusion constructs, and uses thereof
WO2012082573A1 (en) 2010-12-13 2012-06-21 Novartis Ag Predictive methods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arthritis using il-17 antagonists
SI2699264T1 (en) 2011-04-20 2018-08-31 Medimmune Llc Antibodies and other molecules that bind B7-H1 and PD-1
CA2852800A1 (en) 2011-10-21 2013-04-25 Inserm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 A m-dc8+ monocyte depleting agent for the prevention or the treatment of a condition associated with a chronic hyper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EP2768862A2 (en) 2011-10-21 2014-08-27 Transgene SA Modulation of macrophage activation
AR090263A1 (es) 2012-03-08 2014-10-29 Hoffmann La Roche Terapia combinada de anticuerpos contra el csf-1r humano y las utilizaciones de la misma
RU2670743C9 (ru) 2012-05-11 2018-12-19 Файв Прайм Терапьют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ы лечения состояний антителами, которые связывают рецептор колониестимулирующего фактора 1 (csf1r)
US20130302322A1 (en) 2012-05-11 2013-11-14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conditions with antibodies that bind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BR122022015975B1 (pt) 2012-05-15 2024-01-02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Anticorpos monoclonais, kit para o tratamento de um indivíduo afligido com um câncer, processo para medir pd-l1 membranoso em células tumorais isoladas e uso do anticorpo ou uma porção que se liga ao antígeno do mesmo
SG10201906328RA (en) 2012-08-31 2019-08-27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conditions with antibodies that bind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
AR097584A1 (es) * 2013-09-12 2016-03-23 Hoffmann La Roche Terapia de combinación de anticuerpos contra el csf-1r humano y anticuerpos contra el pd-l1 humano
SG11201702723VA (en) 2014-10-29 2017-05-30 Five Prime Therapeutics Inc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cancer
MA40737A (fr) 2014-11-21 2017-07-04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Déterminants de la réponse d'un cancer à une immunothérapie par blocage de pd-1
JOP20190055A1 (ar) 2016-09-26 2019-03-24 Merck Sharp & Dohme أجسام مضادة ضد cd27
AU2017339517B2 (en) 2016-10-06 2024-03-14 Foundation Medicine, Inc. Therapeutic and diagnostic methods for cancer
AU2018304458B2 (en) 2017-07-21 2021-12-09 Foundation Medicine, Inc. Therapeutic and diagnostic methods for can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12299A1 (en) 2023-07-06
EP3212670B1 (en) 2020-12-23
AU2015339306A1 (en) 2017-04-20
US11566076B2 (en) 2023-01-31
US20200299392A1 (en) 2020-09-24
CN107567336B (zh) 2021-12-31
IL251464B2 (en) 2023-03-01
WO2016069727A1 (en) 2016-05-06
KR102636539B1 (ko) 2024-02-13
HUE054012T2 (hu) 2021-08-30
JP2020186243A (ja) 2020-11-19
EP3835323A1 (en) 2021-06-16
BR112017008914A2 (pt) 2018-01-16
ES2851390T3 (es) 2021-09-06
SI3212670T1 (sl) 2021-03-31
EA201790926A1 (ru) 2017-09-29
IL251464B (en) 2022-11-01
LT3212670T (lt) 2021-02-10
KR20170074962A (ko) 2017-06-30
ZA201702382B (en) 2020-07-29
CN107567336A (zh) 2018-01-09
US20180094067A1 (en) 2018-04-05
SG11201702723VA (en) 2017-05-30
AU2015339306B2 (en) 2021-07-22
PL3212670T3 (pl) 2021-06-14
DK3212670T3 (da) 2021-03-22
HRP20210440T1 (hr) 2021-04-30
US10618967B2 (en) 2020-04-14
JP2017533912A (ja) 2017-11-16
RS61602B1 (sr) 2021-04-29
CA2963147A1 (en) 2016-05-06
JP2023052067A (ja) 2023-04-11
EA036261B1 (ru) 2020-10-20
US20190202921A1 (en) 2019-07-04
US10221244B2 (en) 2019-03-05
JP6920989B2 (ja) 2021-08-18
EP3212670A1 (en) 2017-09-06
IL251464A0 (en) 2017-05-29
CY1123957T1 (el) 2022-05-27
US20160152715A1 (en) 2016-06-02
PT3212670T (pt) 2021-02-15
US9765147B2 (en) 2017-09-19
TWI711463B (zh) 2020-12-01
MX2017005553A (es)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6076B2 (en) Anti-CSF1R antibody and anti-PD-1 antibody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selected cancers
US20230052212A1 (en) Fgfr2 inhibitors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immune stimulating agents in cancer treatment
US20230192870A1 (en) Combination Anti-CSF1R and Anti-PD-1 Antibody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Pancreatic Cancer
TW201545757A (zh) 利用pd-1軸結合拮抗劑及tigit抑制劑治療癌症之方法
KR20190135028A (ko) 암의 치료를 위한 항-pd-l1 항체 및 dna-pk 억제제의 병용
EA042862B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терапия рака поджелудочной железы комбинацией анти-csf1r и анти-pd-1 антител
KR20240038008A (ko) 암 치료 방법 및 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