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5510A - 樹脂製蓋子 - Google Patents

樹脂製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5510A
TW201615510A TW104117163A TW104117163A TW201615510A TW 201615510 A TW201615510 A TW 201615510A TW 104117163 A TW104117163 A TW 104117163A TW 104117163 A TW104117163 A TW 104117163A TW 201615510 A TW201615510 A TW 2016155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portion
thin
container
contact
inner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7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8646B (zh
Inventor
高野力
小林俊也
Original Assignee
三得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得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得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5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5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6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1/00Caps, e.g. crown caps or crown seals, i.e. members having parts arranged for engagement with the external periphery of a neck or wall defining a pouring open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 Protective cap-like covers for closure members, e.g. decorative covers of metal foil or paper
    • B65D41/02Caps or cap-like covers without lines of weakness, tearing strips, tags, or like opening or removal devices
    • B65D41/04Threaded or like caps or cap-like covers secured by ro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提供即使在裝設於前端部變薄的容器口部的情況下,亦不易發生容器口部的內倒的樹脂製蓋子。樹脂製蓋子(10)係裝設在容器口部(20),具備:頂板部(11);筒部(12),其是從頂板部(11)的周緣垂下;外環(13),其被形成在頂板部(11)的內面且與容器口部(20)的外周面接觸;以及內環(14a),其被形成在頂板部(11)的內面且與容器口部(20)的內周面接觸,內環(14a)是接觸於形成在容器口部(20)的前端部的薄壁部(20a)。

Description

樹脂製蓋子
本發明是有關於使用在寶特瓶等的容器之口部的可拆卸的樹脂製蓋子。
以如此般樹脂製蓋子而言,廣泛使用具備:頂板部;筒部,其是從頂板部的周緣垂下;外環,其被形成在頂板部的內面且與容器口部的外周面接觸;以及內環,其被形成在頂板部的內面且與容器口部的內周面接觸,藉由以外環及長度(距離頂板部的垂直距離)比外環長的內環挾持容器口部而將容器密封者。
再者,近年來由於環保問題的意識高漲因此要求容器輕量化。在輕量化的對象著眼於容器口部的情況下,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般,有將上端面的厚度減少為形成螺條的部分的厚度的50%以下的手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37257號公報
然而,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般將容器口部的前端部變薄的話,會造成容器口部的剛性降低,因此將樹脂製蓋子裝設在容器口部時,有因從外環來的壓力而發生容器口部的內倒(朝內部倒塌)的情況。
本發明有鑑於如此般之狀況,其目地在於提供:即使在裝設在前端部變薄的容器口部的情況下,仍不易發生容器口部的內倒的樹脂製蓋子。
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的特徵構造,在於裝設在容器口部,具備:頂板部;筒部,其是從前述頂板部的周緣垂下;外環,其被形成在前述頂板部的內面且與前述容器口部的外周面接觸;以及內環,其被形成於前述頂板部的內面且與前述容器口部的內周面接觸,在前述容器口部的至少前端部,形成藉著從內周面側切除而薄型化的薄壁部,前述內環是與前述薄壁部接觸。
根據本構造,因為藉著讓內環接觸於因薄壁化而剛性降低的薄壁部,可以從與外環施加於薄壁部的壓力相對向的方向將薄壁部予以支撐(補強),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容器口部的內倒。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前述薄壁部是形成朝向前端厚度逐漸變薄。
根據本構造,可以在樹脂製蓋子的開栓時,延長內環和薄壁部的接觸時間,而防止容器的密閉提前解除。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形成複數個前述內環,且其中至少一個與前述薄壁部接觸。
根據本構造,可以增加內環所產生的支撐力,提高抑制容器口部的內倒的效果。再者,亦具有容器的密閉性提高的效果。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前述容器口部從前端依序具有:前述薄壁部、以及未予以前述薄型化的本體部,複數個前述內環之中,至少一個與前述薄壁部接觸,至少一個與前述本體部接觸。
根據本構造,可以一邊提昇抑制容器口部的內倒的效果,一邊提昇容器的密閉性及耐損性。再者,雖然以往的構造,有內環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而造成容器的密閉性降低的情況,但根據本構造,即使接觸於本體部的內環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因為接觸於薄壁部的內環不用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所以可以維持容器的密閉性良好。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前述容器口部從前端依序具有第1薄壁部及第2薄壁部,該第2薄壁部係與前述第1薄壁部形狀不同,並且最大厚度比前述第1薄壁部更厚,複數個前述內環之中,至少一個與前述第 1薄壁部接觸,至少一個與前述第2薄壁部接觸。
根據本構造,與前述相同,可以一邊提昇抑制容器口部的內倒的效果,一邊提昇容器的密閉性及耐損性。再者,雖然以往的構造,有內環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而造成容器的密閉性降低的情況,但根據本構造,即使接觸於第2薄壁部的內環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因為接觸於第1薄壁部的內環不用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所以可以維持容器的密閉性良好。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在前述內環的至少前端部,形成朝向前述內環的徑向外側且曲面狀凸出的凸曲面部,前述凸曲面部接觸於前述薄壁部。
雖然通常從內側密閉施加於容器口部的壓力的方向為橫向,但根據本構造,藉由內環的凸曲面部,不只從橫向,亦可以從縱向對於容器口部施加壓力,藉此可以使容器的密閉性提昇。再者,藉著利用凸曲面部,亦具有降低將樹脂製蓋子裝設在容器口部時的抵抗(封蓋抵抗)的效果。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在前述內環的外周面形成複數個凸出部,該凸出部是朝前述內環的徑向外側凸出,並且與前述容器口部的內周面接觸,其中至少一個與前述薄壁部接觸。
根據本構造,可以增加內環所產生的支撐力,提高抑制容器口部的內倒的效果。再者,亦具有容器的密閉性提高的效果。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前述容器口部從前端依序具有:前述薄壁部、以及未予以前述薄型化的本體部,複數個前述凸出部之中,至少一個與前述薄壁部接觸,至少一個與前述本體部接觸。
根據本構造,可以一邊提昇抑制容器口部的內倒的效果,一邊提昇容器的密閉性及耐損性。再者,雖然以往的構造,有內環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而造成容器的密閉性降低的情況,但根據本構造,即使接觸於本體部的凸出部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因為接觸於薄壁部的凸出部不用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所以可以維持容器的密閉性良好。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前述薄壁部從前端依序具有第1薄壁部及第2薄壁部,該第2薄壁部係與前述第1薄壁部形狀不同,並且最大厚度比前述第1薄壁部更厚,複數個前述凸出部之中,至少一個與前述第1薄壁部接觸,至少一個與前述第2薄壁部接觸。
根據本構造,與前述相同,可以一邊提昇抑制容器口部的內倒的效果,一邊提昇容器的密閉性及耐損性。再者,雖然以往的構造,有內環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而造成容器的密閉性降低的情況,但根據本構造,即使接觸於第2薄壁部的凸出部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因為接觸於第1薄壁部的凸出部不用暴露於容器的內容物,所以可以維持容器的密閉性良好。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構造,在於前述外環是 從內周面側傾斜切除成朝向前端厚度逐漸變薄,在平面視中,前述外環的基部的徑向內側的端部,構成比前述容器口部的前端部的徑向外側的端部更靠內側。
根據本構造,因為以外環對於容器口部咬入的方式進行接觸,所以增加從外環施加於容器口部的壓力,可以使容器的密閉性提昇。再者,雖然以往的樹脂製蓋子,在將施加於容器口部的從外環來的壓力予以增加的情況下,容器口部的內倒容易發生,但在本發明中,因為將容易發生內倒的容器口部的薄壁部以內環加以支撐,所以即使施加於容器口部的從外環來的壓力增加,仍舊不易發生容器口部的內倒。
10‧‧‧樹脂製蓋子
11‧‧‧頂板部
12‧‧‧筒部
12a‧‧‧螺牙
13‧‧‧外環
14a‧‧‧內環
14b‧‧‧內環
14c‧‧‧內環
14c-1‧‧‧凸曲面部
14d‧‧‧內環
14d-1‧‧‧凸出部
14d-2‧‧‧凸出部
14e‧‧‧內環
20‧‧‧容器口部
20a‧‧‧薄壁部
20a-1‧‧‧第1薄壁部
20a-2‧‧‧第2薄壁部
20b‧‧‧本體部
20c‧‧‧螺牙
第1圖是表示將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裝設於容器口部的狀態的剖面圖。
第2圖是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的重要部分擴大圖。
第3圖是第1圖中的III-III線的剖面圖。
第4圖是表示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的變形例的重要部分擴大圖。
第5圖是表示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的變形例的重要部分擴大圖。
第6圖是表示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的變形例的重要部分擴大圖。
第7圖是表示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的變形例的重要部分擴大圖。
第8圖是表示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的變形例的重要部分擴大圖。
以下參照圖式針對本發明之樹脂製蓋子進行 說明。
〔實施方式1〕
本實施方式之樹脂製蓋子10,如第1圖所示般是使用於樹脂製的容器口部20。容器口部20從前端依序具有:藉著從內周面側切除而薄壁化的薄壁部20a、以及未薄壁化的本體部20b。薄壁部20a是形成朝向前端厚度逐漸變薄。
本實施方式之樹脂製蓋子10,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般,具備:頂板部11;筒部12,其是從頂板部11的周緣垂下;外環13,其被形成在頂板部11的內面且與容器口部20的外周面接觸;以及內環14a、14b,其被形成在頂板部11的內面且與容器口部20的內周面接觸。
雖然樹脂製蓋子10未特別限定材質、製法等,但可以例如使用聚乙烯、聚苯乙烯等的樹脂,將頂板部11、筒部12、外環13、內環14a、14b藉由一體地射出成型進行製造。
樹脂製蓋子10的頂板部11是配合容器口部20的形狀而形成圓板狀,藉由將螺牙12a設在筒部12的內周面,而與形成在容器口部20的外周面的螺牙20a進行螺合,使樹脂製蓋子10裝設於容器口部20。
外環13及內環14a、14b具有從頂板部11的內面突出的形狀。藉著在外環13的內周面接觸於容器口部20的外周面,內環14a、14b的外周面接觸於容器口部20的內周面,而密封容器。
分別構成為內環14a與薄壁部20a接觸,內環14b與本體部20b接觸。藉由內環14a與薄壁部20a接觸,因剛性降低的薄壁部20a藉由內環14a支撐,所以可以將容器口部20的內倒予以抑制。再者,因為容器內藉由內環14a、14b形成雙重密封,所以可以使容器的密閉性提昇。
雖然內環14a、14b的長度(距離頂板部11的垂直距離)是配合容器口部20的形狀予以適當設定即可,但較佳為將接觸於薄壁部20a的內環14a的長度,形成比接觸於薄壁部20a以外的部分的內環14b更短。
外環13的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其外周面的一部分與容器口部20的內周面接觸的情況,但如果是可以與容器口部20進行接觸的形狀的話不特別加以限定,亦可以在第1圖至第3圖所示的形狀以外採用各種形狀。關於內環14a、14b亦相同。
以具有容器口部20的容器而言,雖未特別加 以限定,但例如可以適用於由聚苯二甲酸乙二酯等的合成樹脂所製造的飲料用等的樹脂製容器上。尤其是適合使用在果汁飲料、運動飲料、及茶等等,在高溫狀態下將內容物進行填充的樹脂製容器。
〔其他實施方式〕
外環13係如第4圖所示般,從內周面側傾斜切除成朝向前端厚度逐漸變薄,在平面視中,外環13的基部的徑向內側的端部,亦可構成比前述容器口部20的前端部的徑向外側的端部更靠內側。藉此,以外環13對於容器口部20咬入的方式接觸,可以使容器的密閉性提昇。
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容器口部20以薄壁部20a和本體部20b構成的情況,但容器口部20的構造未限定於此,亦可將容器口部20整體予以薄壁化,而將容器口部20僅以薄壁部20a構成。
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薄壁部20a是將容器口部20的內周面切除成縱剖面為直線狀的形狀的情況,但薄壁部20a的形狀不限定於此。例如,可為將容器口部20的內周面切除成縱剖面朝內側凸出的曲線狀形狀,亦可為將切除成縱剖面為直線狀形狀的部分和切除成縱剖面朝內側凸出的曲線狀形狀的部分予以組合。
再者,薄壁部20a亦可形成如第5圖所示般,從前端依序具有第1薄壁部20a-1和第2薄壁部20a-2,該第2薄壁部20a-2是與第1薄壁部20a-1形狀不同,並且 最大厚度比第1薄壁部20a-1更厚。在此情況下,較佳構成為內環14a接觸於第1薄壁部20a-1,內環14b接觸於第2薄壁部20a-2。
此外,如第5圖所示般,在容器口部20是由薄壁部20a及本體部20b所構成的情況下,亦可讓內環14a接觸於第1薄壁部20a-1,讓內環14b接觸於本體部20b,該薄壁部20a是以第1薄壁部20a-1及第2薄壁部20a-2所構成。
再者,亦可形成三個內環,讓內環分別一個一個接觸於第1薄壁部20a-1、第2薄壁部20a-2、以及本體部20b。
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針對形成兩個內環的情況及形成三個內環的情況做例示,但內環的數量未限定於此,亦可為一個,或四個以上。在內環的數量為一個的情況下,內環較合適為在前端部形成朝內環的徑向外側且曲面狀凸出的凸曲面部的形狀,或複數個內環形成一體的形狀。
第6圖是表示將內環的形狀,構成為在前端部形成朝內環的徑向外側且曲面狀凸出的凸曲面部的情況的重要部分擴大圖。在第6圖,內環14c是凸曲面部14c-1形成於前端部,凸曲面部14c-1與薄壁部20a接觸。藉此,對於容器口部20,不只從橫向亦可以從縱向施加壓力。
此外,凸曲面部14c-1只要在內環14c的至少 前端部形成即可,亦可在內環14c的外周面整體形成凸曲面部14c-1。
第7圖是作為複數個內環形成一體的形狀的內環(一體型的內環)的例子,表示將內環的形狀構成為在外周面形成複數個朝內環的徑向外側凸出,並且與容器口部的內周面接觸的凸出部的情況下的重要部分擴大圖。在第7圖,內環14d的外周面,形成朝內環的徑向外側凸出的兩個的凸出部14d-1、14d-2,凸出部14d-1與薄壁部20a接觸,凸出部14d-2與本體部20b接觸。藉此,可以藉著一個的內環14d來接觸於薄壁部20a及本體部20b的雙方,而進行容器口部20的支撐及容器內部的密封。
雖然凸出部14d-1、14d-2的長度(距離基部的水平距離)是配合容器口部20的形狀予以適當設定即可,但較佳為將接觸於薄壁部20a的凸出部14d-1的長度,形成比接觸於薄壁部20a以外的部分的凸出部14d-2更長。
在如前述之第5圖所示般,將內環14d使用於具有以第1薄壁部20a-1及第2薄壁部20a-2所構成的薄壁部20a的容器口部20的情況下,較佳構成為凸出部14d-1接觸於第1薄壁部20a-1,凸出部14d-2接觸於第2薄壁部20a-2。
再者,在將內環14d,如前述之第5圖所示般,使用於以薄壁部20a及本體部20b所構成的容器口部20的情況下,亦可讓內環14a接觸於第1薄壁部20a-1, 讓內環14b接觸於本體部20b,該薄壁部20a是以第1薄壁部20a-1及第2薄壁部20a-2所構成。
再者,亦可於內環形成三個凸出部,分別讓凸出部一個一個接觸於第1薄壁部20a-1、第2薄壁部20a-2、本體部20b。
此外,之前所說明的一體型的內環的形狀,始終是作為適合的例示而舉出,一體型的內環的形狀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如第8圖所示的內環14e般,配置成將外周面形成從前端部側切除的形狀,且切除的部分是面向薄壁部20a和本體部20b的邊界,從而讓內環14e的外周面接觸於薄壁部20a及本體部20b的雙方。
再者,雖然未圖示,但亦可在內環的外周面,形成一個朝內環的徑向外側凸出的凸出部,而讓此凸出部接觸於薄壁部(或第1薄壁部),並且讓內環的凸出部以外的外周面接觸於本體部(或第2薄壁部)。
10‧‧‧樹脂製蓋子
11‧‧‧頂板部
12‧‧‧筒部
12a‧‧‧螺牙
13‧‧‧外環
14a‧‧‧內環
14b‧‧‧內環
20‧‧‧容器口部
20a‧‧‧薄壁部
20b‧‧‧本體部
20c‧‧‧螺牙

Claims (10)

  1. 一種樹脂製蓋子,係裝設在容器口部,具備:頂板部;筒部,其是從前述頂板部的周緣垂下;外環,其被形成在前述頂板部的內面且與前述容器口部的外周面接觸;以及內環,其被形成於前述頂板部的內面且與前述容器口部的內周面接觸,在前述容器口部的至少前端部,形成藉著從內周面側切除而薄型化的薄壁部,前述內環是與前述薄壁部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前述薄壁部是形成朝向前端厚度逐漸變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形成複數個前述內環,且其中至少一個與前述薄壁部接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前述容器口部從前端依序具有前述薄壁部及未形成薄型化的本體部,複數個前述內環之中,至少一個與前述薄壁部接觸,至少一個與前述本體部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前述薄壁部從前端依序具有第1薄壁部及第2薄壁部,該第2薄壁部是與前述第1薄壁部形狀不同,並且最 大厚度比前述第1薄壁部更厚,複數個前述內環之中,至少一個與前述第1薄壁部接觸,至少一個與前述第2薄壁部接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在前述內環的至少前端部,形成朝向前述內環的徑向外側且曲面狀凸出的凸曲面部,前述凸曲面部接觸於前述薄壁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在前述內環的外周面形成複數個凸出部,該凸出部是朝前述內環的徑向外側凸出,並且與前述容器口部的內周面接觸,其中至少一個與前述薄壁部接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前述容器口部從前端依序具有前述薄壁部及未形成薄型化的本體部,複數個前述凸出部之中,至少一個與前述薄壁部接觸,至少一個與前述本體部接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前述薄壁部從前端依序具有第1薄壁部及第2薄壁部,該第2薄壁部是與前述第1薄壁部形狀不同,並且最大厚度比前述第1薄壁部更厚,複數個前述凸出部之中,至少一個與前述第1薄壁部接觸,至少一個與前述第2薄壁部接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其中任一項之樹脂製蓋子,其中, 前述外環是從內周面側傾斜切除成朝向前端厚度逐漸變薄,在平面視中,前述外環的基部的徑向內側的端部,構成比前述容器口部的前端的徑向外側的端部更靠內側。
TW104117163A 2014-06-20 2015-05-28 樹脂製蓋子 TWI568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6452 WO2015194040A1 (ja) 2014-06-20 2014-06-20 樹脂製キャ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5510A true TW201615510A (zh) 2016-05-01
TWI568646B TWI568646B (zh) 2017-02-01

Family

ID=54935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7163A TWI568646B (zh) 2014-06-20 2015-05-28 樹脂製蓋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71280B2 (zh)
SG (1) SG11201610573SA (zh)
TW (1) TWI568646B (zh)
WO (1) WO2015194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818232T3 (es) * 2017-10-19 2021-04-09 Biotage Ab Disposición de sellado de cartucho de cromatografía
JP7343341B2 (ja) * 2019-06-19 2023-09-12 メビウス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二重構造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6766A (en) * 1980-09-02 1982-03-17 Crown Cork Japan Vessel cover with improved liner
JP3068023U (ja) * 1999-10-06 2000-04-21 有限会社佐藤化成工業所 容器および試薬入り容器
JP2001328653A (ja) * 2000-05-18 2001-11-27 Shibazaki Seisakusho Ltd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068238A (ja) * 2000-08-25 2002-03-08 Shibazaki Seisakusho Ltd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および閉止装置
JP2002087450A (ja) * 2000-09-19 2002-03-27 Murazumi Kogyo Kk 水密性容器
GB2369114B (en) * 2000-11-21 2004-05-05 Beeson & Sons Ltd Plug seals for user-friendly cap assemblies
JP3639285B2 (ja) * 2003-09-19 2005-04-20 株式会社アルコア・クロージャー・システムズ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閉止装置、および容器詰め飲料
JP2009516623A (ja) * 2005-11-21 2009-04-23 ビーソン アンド サンズ リミテッド 容器密閉アセンブリのための顎部密封
JP6059935B2 (ja) * 2012-09-28 2017-01-1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包装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8646B (zh) 2017-02-01
JPWO2015194040A1 (ja) 2017-04-27
WO2015194040A1 (ja) 2015-12-23
JP6671280B2 (ja) 2020-03-25
SG11201610573SA (en) 2017-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21117T3 (es) Envase combinado de copa y botella de vino
KR102491967B1 (ko) 양압음료용 밀폐용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CL2011000588A1 (es) Tapa para sellar un contenedor que tiene un cuello, que comprende un faldon exterior anular con una porcion de reborde anular, una pared superior concava que extiende hacia el interior, y un faldon interior anular que se configura para engranar la superficie interior del cuello del contenedor cuando la tapa se une al mismo.
RU2013116735A (ru) Повторно закрываемое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запечатанной упаковки
RU2015154053A (ru) Удобная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емкость с уменьшенной высотой горловины для укупорки укупорочной крышкой и способ укупорки
BR112016001894A2 (pt) Recipientes plásticos de dois compartimentos e embalagem de produto alimentar que compreende tais recipientes
TWI568646B (zh) 樹脂製蓋子
TWI585013B (zh) 樹脂製蓋子
JP6932705B2 (ja) 樹脂製キャップ
JP2013151310A (ja) 炭酸水用容器および該容器の輸送方法
US11981478B2 (en) Container
TWI570035B (zh) 樹脂製蓋子
JP2016043989A (ja) 注出口栓及び包装容器
JP2009154927A (ja) 冷却水吸い込み防止キャップ
JP6937542B2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JP6648012B2 (ja) 容器口部
JP5314928B2 (ja) 冷却水吸い込み防止用キャップ
CN220595699U (zh) 阻隔瓶盖及瓶
WO2020179607A1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JP2005112390A (ja) 衝撃吸収部を備えたキャップ
JPWO2020054259A1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JP2020040719A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JP2021155107A (ja) 樹脂製キャップ
JP2014015254A (ja) 合成樹脂製キャップ
TH1901008112A (th) ฝาครอบพลาสติกและวิธีการผลิตสิ่งเดียวกันนั้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