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6579A - 鼓單元 - Google Patents

鼓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6579A
TW201546579A TW104110971A TW104110971A TW201546579A TW 201546579 A TW201546579 A TW 201546579A TW 104110971 A TW104110971 A TW 104110971A TW 104110971 A TW104110971 A TW 104110971A TW 201546579 A TW201546579 A TW 2015465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member
rotational force
axis
drum unit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0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8709B (zh
Inventor
川上卓也
小松範行
白方翔
小石勇雄
Original Assignee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6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6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8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87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utomatic Tape Cassette Changer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耦合構件具有成為傾斜(傾動)中心的球,旋轉力被傳達構件具有比球還小直徑的開口部,開口部的內緣會抵接於球,藉此規制耦合構件從旋轉力被傳達構件脫落的構成,有時開口部的內緣是限制耦合構件的可傾斜(傾動)量。 在耦合構件(86)所設的貫通孔的孔(86b)中插入軸部的銷(88)之狀態下,以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驅動側凸緣(87)來支撐銷(88)的兩端。 如此,連結耦合構件(86)、驅動側凸緣(87)及銷(88),不限制可傾斜(傾動)量,銷(88)抵接於孔(86b)的內側,藉此構成規制耦合構件(86)從驅動側凸緣(87)脫落。

Description

鼓單元
本發明是有關鼓單元,使用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卡匣、感光體鼓用驅動傳達裝置的組裝方法、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在此,所謂卡匣是指具有電子照片感光體或製程手段的其中至少一個可裝卸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者。
卡匣的代表例可舉製程卡匣。所謂製程卡匣是使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及作用於此電子照片感光體鼓的顯像裝置等的製程手段一體性地卡匣化,而可對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卸下安裝者。
並且,所謂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是利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方式在記錄媒體形成畫像者。
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例子,例如包含電子照片影印機、電子照片印表機(LED印表機、雷射束印表機等)、傳真機裝置及文字處理機等。
以往,有不具備為了對電子照片感光體鼓等的旋轉體 傳達旋轉力而藉由前述裝置本體的本體罩的開閉動作來使設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移動於其旋轉軸線方向的機構之前述裝置本體為人所知。
而且,有關對於前述裝置本體,可在對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正交的預定方向卸下之製程卡匣的構成為人所知。
更有在前述構成中使設在製程卡匣的耦合構件卡合於前述本體側卡合部的構成為人所知。
在作為如此的旋轉力傳達手段的耦合方式中,有使設在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單元的耦合構件構成可對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單元的旋轉軸線傾動,藉此隨著製程卡匣之往裝置本體的裝卸動作,可進行耦合構件的卡合動作及離脫動作的構成為人所知(專利號碼第4498407號公報)。
在前述專利號碼第4498407號公報的圖103所記載的以往的構成中,耦合構件是具有成為傾動中心的球,凸緣是具有直徑比前述球小的開口部。藉由此開口部的內緣抵接於前述球來規制耦合構件從凸緣脫落。
然而,此開口部的內緣有時限制耦合構件的傾動可能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於使上述的以往技術發展者。
提供一種驅動傳達構成,其係對於不具備使本體側卡 合部移動於其旋轉軸線方向的機構之裝置本體,移動至對於電子照片感光體鼓等的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正交的預定方向之後,可卸下至裝置本體的外側之卡匣中,在設於凸緣的開口部的內緣不限制耦合構件的可傾斜(傾動)量,可規制耦合構件的脫落。
並且,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採用前述驅動傳達構成的卡匣。
用以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申請案的發明係一種鼓單元,係可對具有可旋轉的本體側卡合部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裝卸,移動至對前述本體側卡合部的旋轉軸線大致正交的預定方向之後,可卸下至前述裝置本體的外側之鼓單元,其特徵為具有:(i)可旋轉的感光體,其係可形成潛像;(ii)可旋轉的旋轉力被傳達構件,其係於其內側具有收納部,被傳達用以傳達至前述感光體的旋轉力;(iii)耦合構件,其係可旋轉的耦合構件,具有:(iii-i)自由端部,其係具有從前述本體側卡合部接受前述旋轉力的旋轉力承受部、及(iii-ii)結合部,其係為了隨著前述卡匣往前述預定方向的移動,前述旋轉力承受部從前述本體側卡合部離脫,而以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可對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傾動之方式,至少其一部分被收納於前述收納部之方式結合於前述旋轉力被 傳達構件、及(iii-iii)貫通孔,其係貫通前述結合部;及(iv)軸部,其係從前述耦合構件接受前述旋轉力,以能夠容許前述耦合構件的前述傾動之方式貫通前述貫通孔,其兩端分別被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支撐。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驅動傳達裝置,其係對於不具備使本體側卡合部移動於其旋轉軸線方向的機構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移動至與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正交的預定方向之後,可卸下至裝置本體的外側之卡匣中,在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內側所設的收納部的內緣不限制耦合構件的可傾斜(傾動)量,可規制耦合構件的脫落。
並且,可提供一種採用前述驅動傳達裝置的卡匣。
3‧‧‧曝光裝置(雷射掃描器單元)
4‧‧‧薄板托盤
5a‧‧‧拾取滾輪
5b‧‧‧送給滾輪對
5c‧‧‧搬送滾輪對
6‧‧‧轉印引導
7‧‧‧轉印滾輪
8‧‧‧搬送引導
9‧‧‧定影裝置
9a‧‧‧加熱滾輪
9b‧‧‧加壓滾輪
10‧‧‧排出滾輪
11‧‧‧排出托盤
12‧‧‧導軌
12a‧‧‧第一導軌
12b‧‧‧第二導軌
13‧‧‧開閉門
14‧‧‧本體側卡合部
14a‧‧‧驅動軸
14b‧‧‧旋轉力賦予部
15‧‧‧滑塊
15a‧‧‧斜面
15b‧‧‧頂點
16‧‧‧彈壓構件
20‧‧‧顯像單元
21‧‧‧色粉收納容器
22‧‧‧蓋
23‧‧‧顯像容器
23aL‧‧‧臂部
23aR‧‧‧臂部
23bL‧‧‧轉動孔
23bR‧‧‧轉動孔
26‧‧‧側面構件
26L‧‧‧第1側面構件
26R‧‧‧第2側面構件
28‧‧‧色粉供給室
29‧‧‧色粉室
32‧‧‧顯像滾輪
34‧‧‧磁鐵滾輪
38‧‧‧間隔保持構件
42‧‧‧顯像刀
43‧‧‧搬送構件
60‧‧‧清除單元
62‧‧‧電子照片感光體鼓(鼓)
64‧‧‧非驅動側凸緣
64a‧‧‧孔
66‧‧‧帶電滾輪
71‧‧‧清除框體
71a‧‧‧嵌入孔
71b‧‧‧廢色粉室
71c‧‧‧止轉轂
74‧‧‧曝光窗部
75‧‧‧結合構件
76‧‧‧軸承構件
76b‧‧‧引導部
76d‧‧‧圓筒部
77‧‧‧清除刀
78‧‧‧鼓軸
86、386、486‧‧‧耦合構件
86a‧‧‧自由端部
86b‧‧‧貫通孔(孔部)
86b1‧‧‧旋轉力傳達部
86p1‧‧‧第一脫落規制部
86c‧‧‧結合部
86d1~d4‧‧‧突起
86e1~e4‧‧‧旋轉力承受部
86f‧‧‧承受面
86g‧‧‧接合部
86h‧‧‧長邊規制部
86k1~k4‧‧‧待機部
86m‧‧‧開口部
86z‧‧‧凹部
87、287、487‧‧‧旋轉力被傳達構件(驅動側凸緣)
87b‧‧‧被固定部
87d‧‧‧被支撐部
87e‧‧‧孔部
87f‧‧‧止脫部
87g‧‧‧旋轉力被傳達部
87h‧‧‧長邊規制部
87i‧‧‧收納部
88‧‧‧軸部(銷)
89、489‧‧‧規制構件
89a‧‧‧基部
89b‧‧‧突出部
89b1‧‧‧長邊規制部
89b2‧‧‧旋轉規制部
90‧‧‧螺絲
287k‧‧‧凹部
287m‧‧‧止脫部
300a‧‧‧下側引導
300a1‧‧‧第一引導部
300a2‧‧‧第二引導部
300a3‧‧‧第三引導部
300b‧‧‧轉動軸
300c‧‧‧制動器
300d‧‧‧軸承部
300e‧‧‧傾斜面
310‧‧‧上側引導
310a‧‧‧作用面
310b‧‧‧傾斜面
310c‧‧‧傾斜面
315‧‧‧彈壓彈簧
320‧‧‧引導構件
320a‧‧‧定位部
320b:‧‧‧定位面
320c‧‧‧轉動軸
320c‧‧‧制動器
320d‧‧‧制動器
320e‧‧‧制動器
320f‧‧‧卡匣引導部
320g‧‧‧耦合引導部
340‧‧‧夾具
340a‧‧‧上側引導
340a1‧‧‧第一引導部
340a2‧‧‧第二引導部
340a3‧‧‧第三引導部
340b‧‧‧轉動軸
340c‧‧‧制動器
350‧‧‧側板
351‧‧‧第二側板
352‧‧‧馬達
353‧‧‧差速小齒輪
354‧‧‧軸承
355‧‧‧驅動齒輪
356‧‧‧拉進彈簧
356a‧‧‧作用部
360‧‧‧下側引導
360a‧‧‧作用面
A‧‧‧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裝置本體)
B‧‧‧製程卡匣(卡匣)
D‧‧‧搬送方向
L‧‧‧雷射光
T‧‧‧色粉(顯像劑)
P‧‧‧薄板材(記錄媒體)
R‧‧‧旋轉方向
U1‧‧‧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單元(鼓單元)
U2、U42‧‧‧驅動側凸緣單元
L1‧‧‧電子照片感光體鼓的旋轉軸線
L2、L32,L42‧‧‧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
θ1‧‧‧傾斜角度
θ2‧‧‧傾斜角度
圖1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耦合構件對於電子照片感光體鼓旋轉時的旋轉軸線傾斜(傾動)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2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剖面圖。
圖3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製程卡匣的剖面圖。
圖4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分解製程卡匣的立體圖。
圖5是在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裝卸製程卡匣的情況的立體圖。
圖6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一邊伴隨耦合構件傾斜(傾動)的動作,一邊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裝卸製程卡匣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7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耦合構件的立體圖及剖面圖。
圖8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單元的構成的說明圖。
圖9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將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單元裝入清除單元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10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分解驅動側凸緣單元的立體圖。
圖11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驅動側凸緣單元的構成的說明圖。
圖12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驅動側凸緣單元的組裝方法的說明圖。
圖13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之尺寸的一例的說明圖。
圖14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之驅動側凸緣單元的構成的說明圖。
圖15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之耦合構件的立 體圖及剖面圖。
圖16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之耦合構件在銷的軸線周圍傾斜(傾動)的狀態的圖。
圖17是可使用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之耦合構件在與銷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傾斜(傾動)的狀態的圖。
圖18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之耦合構件的立體圖及剖面圖。
圖19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之凸緣及規制構件的立體圖。
圖20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之驅動側凸緣單元的組裝方法的圖。
圖21是顯示有關可適用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之驅動側凸緣單元的狀態的耦合構件486的傾動動作的規制方法的圖。
圖22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驅動部立體圖。
圖23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分解製程卡匣的立體圖。
圖24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將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單元裝入清除單元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25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尺寸的一例的說明圖。
圖26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立體圖。
圖27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裝置本體的驅動部分解立體圖。
圖28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裝置本體的驅動部部分擴大圖。
圖29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裝置本體的驅動部部分擴大圖的剖面圖。
圖30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定位說明圖。
圖31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定位說明圖。
圖32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定位說明圖。
圖33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34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35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36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37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38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39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0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1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之裝置本體的驅動部部分擴大圖。
圖42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3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4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5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6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7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8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6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49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7實施例之裝置本體的驅動部部分擴大圖。
圖50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7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51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7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52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7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驅動部部分擴大圖。
圖53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7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54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7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55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7實施例之裝置本體的驅動部部分擴大圖。
圖56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8實施例之裝置本體的驅動部部分擴大圖。
圖57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8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圖58是可適用本發明的第8實施例之往裝置本體的卡匣安裝說明圖。
利用圖面來說明有關本發明的卡匣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以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是舉雷射印表機(laser beam printer)為例,舉例說明使用於雷射印表機的製程卡匣作為卡匣。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所謂製程卡匣的長邊方向是與將製程卡匣裝卸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方向實 質上正交的方向,與電子照片感光體鼓的旋轉軸線平行,且與記錄媒體的搬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在長邊方向,以電子照片感光鼓從畫像形成裝置本體接受旋轉力的側作為驅動側(在圖4中耦合構件86側),以其相反側作為非驅動側。
並且,說明文中的符號是用以參照圖面者,並非限定構成者。
(實施例1) (1)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構成及畫像形成製程的說明
圖2是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畫像形成裝置本體A(以下記載為裝置本體A)及製程卡匣(以下記載為卡匣B)的剖面圖。
圖3是卡匣B的剖面圖。
在此,所謂裝置本體A是除了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卡匣B的部分。
利用圖2來說明有關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構成。
圖2所示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是利用可將卡匣B裝卸於裝置本體A的電子照片技術之雷射印表機。當卡匣B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時,在曝光裝置3(雷射掃描器單元)的下側配置有卡匣B。
並且,在卡匣B的下側配置有收容成為畫像形成對象的記錄媒體(以下記載於薄板材P)的薄板托盤4。
而且,在裝置本體A沿著薄板材P的搬送方向D而 依序配置有拾取滾輪5a、送給滾輪對5b、搬送滾輪對5c、轉印引導6、轉印滾輪7、搬送引導8、定影裝置9、排出滾輪對10、排出托盤11等。另外,定影裝置9是藉由加熱滾輪9a及加壓滾輪9b所構成。
其次,利用圖2、圖3來說明畫像形成製程的概略。
旋轉體的電子照片感光體鼓62(以下記載於鼓62)是根據印刷開始訊號來以預定的周速度(製程速度)旋轉驅動於箭號R方向。
被施加偏壓電壓的帶電滾輪66是接觸於鼓62的外周面,使鼓62的外周面一樣均一地帶電。
曝光裝置3是輸出對應於畫像資訊的雷射光L。該雷射光L是通過卡匣B的上面的曝光窗部74,將鼓62的外周面掃描曝光。
藉此,在鼓62的外周面形成有對應於畫像資訊的靜電潛像。
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般,在作為顯像裝置的顯像單元20中,色粉室29內的顯像劑(以下稱為「色粉(toner)T」)是藉由搬送構件43的旋轉來攪拌、搬送,送出至色粉供給室28。
色粉T是藉由磁鐵滾輪34(固定磁石)的磁力來附著於顯像滾輪32的表面。
色粉T是藉由顯像刀42來一面摩擦帶電一面規制顯像滾輪32周面的層厚。
該色粉T是按照靜電潛像來轉移至鼓62,作為色粉 像來可視像化。亦即,鼓是附著色粉(色粉像)而旋轉。
並且,如圖2所示般,配合雷射光L的輸出時機,藉由拾取滾輪5a、送給滾輪對5b、搬送滾輪對5c來從薄板托盤4送給被收納於裝置本體A的下部之薄板材P。
而且,該薄板材P會經由轉印引導6來朝鼓62與轉印滾輪7之間的轉印位置供給。在此轉印位置,色粉像會從鼓62依序轉印至薄板材P。
被轉印色粉像的薄板材P會自鼓62分離而沿著搬送引導8來搬送至定影裝置9。而且,薄板材P是通過構成定影裝置9的加熱滾輪9a與加壓滾輪9b的夾部。
色粉像是以此夾部來進行加壓.加熱定影處理而定影於薄板材P。接受色粉像的定影處理的薄板材P是被搬送至排出滾輪對10,搬出至排出托盤11。
另一方面,如圖3所示般,轉印後的鼓62是藉由清除刀77來除去外周面上的殘留色粉,再度使用於畫像形成製程。從鼓62除去的色粉是被儲藏於清除單元60的廢色粉室71b。
在上述中,帶電滾輪66、顯像滾輪32、清除刀77為作用於鼓62的製程手段。
(2)卡匣B的構成說明
其次,利用圖3、圖4來說明有關卡匣B的全體構成。
圖4是分解卡匣B的立體圖。
卡匣B是將清除單元60及顯像單元20合體而構成。
清除單元60是由清除框體71、鼓62、帶電滾輪66及清除刀77等所構成。
在此,在鼓62的驅動側端部設有耦合構件86。在此,鼓62是可以作為鼓軸線的旋轉軸線L1(以下記載為軸線L1)為中心旋轉。並且,耦合構件86是可以作為耦合軸線的旋轉軸線L2(以下記載於軸線L2)為中心旋轉。耦合構件86是構成可對鼓62傾斜(傾動)。亦即,軸線L2可對於軸線L1傾斜(詳細後述)。
另一方面,顯像單元20是由色粉收納容器21、蓋22、顯像容器23、第1側面構件26L、第2側面構件26R、顯像刀42、顯像滾輪32、磁鐵滾輪34、搬送構件43、色粉T、彈壓構件46等所構成。
藉由結合構件75來彼此可轉動地結合該等清除單元60與顯像單元20,藉此構成卡匣B。
具體而言,在形成於顯像單元20的長邊方向(顯像滾輪32的軸線方向)兩端的顯像容器23的臂部23aL、23aR的前端設有與顯像滾輪32平行的轉動孔23bL、23bR。
並且,分別在清除框體71的長邊兩端部形成有用以嵌入結合構件75的嵌入孔71a。
而且,將臂部23aL、23aR對準清除框體71的預定的位置,而把結合構件75插入轉動孔23bL、23bR及嵌入孔71a,藉此清除單元60與顯像單元20會以結合構件75 為中心來可轉動地結合。
此時,安裝於臂部23aL、23aR的根部的彈壓構件46會碰擊清除框體71,以結合構件75為轉動中心來將顯像單元20彈壓至清除單元60。
藉此,顯像滾輪32會確實地推往鼓62的方向。
而且,顯像滾輪32是藉由安裝在顯像滾輪32的兩端部的環形狀的間隔保持構件(未圖示)來離鼓62預定的間隔而位置。
(3)卡匣B的裝卸的說明
其次,利用圖5、圖6來說明有關卡匣B對裝置本體A的裝卸。
圖5是在裝置本體A裝卸卡匣B的情況的立體圖。
圖6是一邊伴隨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的動作,一邊在裝置本體A裝卸卡匣B的情況的說明圖。
在裝置本體A可轉動地安裝有開閉門13。
圖5是此開閉門13被開啟的狀態。在裝置本體A的內部具備有作為本體側耦合構件的本體側卡合部14、導軌12、滑塊(slider)15。
在此,導軌12是在裝置本體A內引導卡匣B的本體側引導構件。
並且,本體側卡合部14是具有旋轉力賦予部14b(參照圖6)。本體側卡合部14是與耦合86卡合而傳達旋轉力至耦合86。另外,本體側卡合部14是可旋轉地被 裝置本體A支撐。並且,本體側卡合部14是以在其旋轉軸線方向或與其旋轉軸線正交的方向不會移動的方式被裝置本體A支撐。藉此,可使裝置本體A的構成簡易化。
並且,如圖6所示般,滑塊15是具有:斜面15a、頂點15b、斜面15c,藉由作為彈簧的彈壓構件16來被彈壓於X1方向。
利用圖6來說明有關一邊隨著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的動作,一邊在裝置本體A裝卸卡匣B的情況。
沿著導軌12,對裝置本體A將卡匣B往X2方向插入(在此,所謂X2方向是與本體側卡合部14的旋轉軸線L3大致正交的預定方向)。於是,如圖6(a1)(b1)所示般,藉由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與斜面15a的抵接,滑塊15會退避於X5方向。
此時,耦合構件86是藉由自由端部86a抵接於軸承構件76及滑塊15來規制其位置。
而且,若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則如圖6(a2)(b2)所示般,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會通過頂點15b,抵接於斜面15c。
於是,如圖6(a3)(b3)所示般,滑塊15會移動於X1方向,且耦合構件86會沿著軸承構件76的引導部76b來傾斜(傾動)至X2方向下游側。
而且,若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則如圖6(a4)(b4)所示般,耦合構件86會抵接於本體側卡合部14。藉由此抵接來規制耦合構件86的位置,耦合構件86的傾 斜(傾動)量會慢慢地變小。
若將卡匣B插入至安裝完了位置,則如圖6(a5)(b5)所示般,鼓62的軸線L1、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本體側卡合部14的軸線是實質上位於同一直線上。
在如此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卡合下,可傳達旋轉力。
然後,從裝置本體A卸下卡匣B時,與安裝動作同樣,耦合構件86會對軸線L1傾斜(傾動),藉此從本體側卡合部14離脫。亦即,卡匣B會移動於與X2方向相反方向(在此,所謂與X2方向相反方向是與本體側卡合部14的旋轉軸線L3大致正交的預定方向),藉此耦合構件86會從本體側卡合部14離脫。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滑塊15是當卡匣B處於安裝完了位置時,設定成對於耦合構件86空出間隙。藉此,防止因為滑塊15的抵接而耦合構件86的旋轉負荷增加。
另外,卡匣B移動於X2方向或與X2方向相反方向是只在安裝完了位置的附近即可,在除此以外的場所,卡匣B移動於哪個方向皆可。亦即,只要在耦合構件86卡合或離脫的時間點,移動於與本體側卡合部14的旋轉軸線L3大致正交的預定方向即可。
(4)耦合構件86的說明
利用圖7來說明有關耦合構件86。
圖7(a)是耦合構件的立體圖,圖7(b)是在圖7 (a)的S1平面切斷的剖面圖。圖7(c)是在圖7(a)的S2平面切斷的剖面圖。圖7(d)是沿著對於圖7(a)的S1平面正交的方向來看耦合構件的圖。
如圖7所示般,耦合構件86主要有3個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與本體側卡合部14卡合,而用以自此本體側卡合部14接受旋轉力的自由端部86a。
第二部分是實質上為球形狀的結合部86c。此結合部86c是往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驅動側凸緣87結合(連結)。
第三部分是接合自由端部86a與結合部86c的接合部86g。
如圖7(b)所示般,自由端部86a是具有對於耦合構件86的旋轉軸線L2擴大的開口部86m。在此,自由端部86a的最大旋轉半徑是比接合部86g的最大旋轉半徑更大。
開口部86m是具有:在耦合構件86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狀態下,作為朝本體側卡合部14側擴大的擴開部(擴大部)之圓錐形狀的承受面86f。承受面86f是構成凹部86z。另外,凹部86z是在軸線L2方向,在與設置鼓62的側相反側具有開口部86m(開口)。
如圖7(a)所示般,在自由端部86a的前端側,以軸線L2為中心的圓周上,複數個的突起86d1~d4會被配置成等間隔。並且,在突起86d1~86d4的各個之間設有待機部86k1~86k4。在此,是構成在耦合構件86的半徑方 向,凹部86z會位於比複數個的突起86d1~d4更內側。並且,在耦合構件86的軸線方向,凹部86z會位於比複數個的突起86d1~d4更內側。
相鄰的突起86d1~d4的間隔(待機部86k1~k4)是以旋轉力賦予部14b能夠位於此間隔內的方式設定成比旋轉力賦予部14b的外徑更大。
在等待旋轉力從本體側卡合部14傳達至耦合構件86時,旋轉力賦予部14b會位於待機部86k1~k4的任一個。而且,在圖7(a)中,在突起86d1~d4的X3方向下游側,分別設有與耦合構件86的旋轉方向交叉的旋轉力承受部86e1~86e4。
在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卡合,本體側卡合部14旋轉的狀態,旋轉力賦予部14b會接觸於旋轉力承受部86e1/86e3的對、或旋轉力承受部86e2/86e4的對之任一方。藉此,旋轉力會從本體側卡合部14傳達至耦合構件86。
另外,為了儘可能使傳達至耦合構件86的旋轉轉矩安定,最好旋轉力承受部86e1~86e4是配置在軸線L2上具有中心的同一圓周上。藉此,旋轉力傳達半徑會成為一定,被傳達至耦合構件86的旋轉轉矩會安定。
並且,為了儘可能使承受旋轉力的耦合構件86的位置安定,最好是將旋轉力承受部86e1、86e3、及86e2、86e4配置於180°對向的位置。
並且,突起86d1~d4的設置個數,在本實施例是4 個,但如前述般只要旋轉力賦予部14b可進入待機部86k1~86k4,亦可適當變更。亦即,本實施例是突起86d亦包含2個或6個時。
而且,旋轉力承受部86e1~86e4亦可配置在驅動軸承面86f的內側。或,旋轉力承受部86e1~86e4亦可配置在軸線L2方向,從驅動軸承面86f往外方突出之處。另外,旋轉力承受部86e1~86e4是被配置在比接合部86g的最大旋轉半徑更遠離軸線L2之處。
如圖7所示般,結合部86c是實質上在軸線L2上具有中心的球形狀。結合部86c的最大旋轉半徑是比接合部86g的最大旋轉半徑更大。
在結合部86c是設有貫通於軸線L2的正交方向的貫通孔之孔部86b。此孔部86b是開口於對軸線L2實質上正交的方向。然後,銷88會貫通此孔部86b。此孔部86b與銷88的遊隙是被設定成容許耦合構件86的傾動的程度。此孔部86b的剖面積是構成在結合部86c的中心附近(軸線L2的附近)會成為最小。構成隨著遠離結合部86c的旋轉中心(軸線L2)而擴大(擴開)。藉由如此構成,耦合構件86對於驅動側凸緣87,可傾斜(傾動、迴旋)於任一方向。而且,在孔部86b的內側(內壁)設有與耦合構件86的旋轉方向交叉的旋轉力傳達部86b1及脫落規制部的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第二脫落規制部86p2、第三脫落規制部86p3。在此,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第三脫落規制部86p3是位於最接近孔部86b的旋 轉中心之處。另外,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軸線L2的附近的部分)是在軸線L2與軸線L1一致的狀態中,與銷88抵接,藉此規制耦合構件的脫落。而且,第二脫落規制部86p2是從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延伸至結合部86c的外側的大致略平面。在此,主要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會抵接於銷88,藉此防止耦合構件86的脫落。然而,當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時,第二脫落規制部86p2或第三脫落規制部86p3也會抵接於銷88,藉此規制脫落。另外,亦可構成第二脫落規制部86p2或第三脫落規制部86p3之處不會抵接於銷88,僅以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來規制耦合構件86的脫落。並且,如圖7所示般,接合部86g是連接自由端部86a與結合部86c的圓筒形狀,實質上沿著軸線L2的圓柱形狀(或圓筒形狀)的軸部。
另外,為了抑制旋轉負荷所造成耦合構件86的扭曲,使旋轉傳達精度提升,最好是將接合部86g形成更短、更粗。
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86的材質是聚甲醛、聚碳酸酯、PPS等的樹脂。但,為了提高耦合構件86的剛性,亦可對應於負荷轉矩,在上述樹脂中混合玻璃繊維、碳繊維等。混合前述材料時,可提高耦合構件86的剛性。並且,亦可在前述樹脂中插入金屬來更提高剛性,或以金屬等來製作耦合構件86全體。
並且,自由端部86a、結合部86c及接合部86g是可一體成形,或各別形成者一體結合。在本實施例是將該等 以樹脂一體成形。藉此,實現耦合構件86的製造的容易性及零件的精度提升。
(5)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單元U1的構成說明
利用圖8及圖9來說明有關電子照片感光體鼓單元U1(以下記載為鼓單元U1)的構成。
圖8是鼓單元U1的構成的說明圖,圖8(a)是由驅動側來看的立體圖,圖8(b)是由非驅動側來看的立體圖,圖8(c)是分解的立體圖。
圖9是將鼓單元U1裝入清除單元60的情況的說明圖。
如圖8所示般,鼓單元U1是以鼓62、驅動側凸緣單元U2、及非驅動側凸緣64、接地板65所構成。
鼓62是在表面被覆感光層之鋁等的導電性的構件。另外,鼓62是內部可為中空或內部為中實也無妨。
驅動側凸緣單元U2是被配置於鼓62的驅動側的端部。具體而言,如圖8(c)所示般,驅動側凸緣單元U2是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驅動側凸緣87的被固定部87b會嵌合於鼓62的端部的開口部62a1,以黏接或鉚接等來固定於鼓62。而且,若驅動側凸緣87旋轉,則鼓62會一體地旋轉。在此,作為驅動側凸緣87的凸緣軸線的旋轉軸線是與鼓62的軸線L1實質上形成同軸(同一直線上)的方式,驅動側凸緣87被固定於鼓62。
另外,所謂「實質上同軸(同一直線上)」是除了完 全一致的同軸(同一直線上)時以外,還包含因零件尺寸的不均等而稍微偏離同軸(同一直線上)時。在以下說明中也同樣。
同樣,非驅動側凸緣64是在實質上與鼓62同軸上,配置於鼓62的非驅動側的端部。非驅動側凸緣64是樹脂製,如圖8(c)所示般,在鼓62端部的開口部62a2,以黏接或鉚接等來固定於鼓62。並且,在非驅動側凸緣64,為了將鼓62接地,而配置有導電性(主要金屬)的接地板65。接地板65是接於鼓62的內周面,與裝置本體A電性連接。
如圖9所示般,鼓單元U1是被清除單元60支撐。
在鼓單元U1的驅動側,驅動側凸緣87的被支撐部87d是藉由作為支撐構件的軸承構件76的支撐部76a來可旋轉地支撐。
軸承構件76是藉由螺絲90來固定於清除框體71。另一方面,在鼓單元U1的非驅動側,非驅動側凸緣64的軸承部64a(參照圖8(b))會藉由鼓軸78來可旋轉地支撐。另外,鼓軸78是被壓入固定於清除框體71的非驅動側所設的支撐部71b。
另外,在本實施例是說明有關藉由螺絲90來將軸承構件76固定於清除框體71的構成,但亦可為藉由黏接來固定的構成或藉由溶融的樹脂來接合的構成。
又,亦可使清除框體71與軸承構件76一體化。此情況,可削減一零件。
(6)驅動側凸緣單元U2的說明
利用圖10、圖11來說明有關驅動側凸緣單元U2的構成。
圖10是將驅動側凸緣單元U2分解的立體圖,圖10(a)是由驅動側來看的圖,圖10(b)是由非驅動側來看的圖。
圖11是驅動側凸緣單元U2的構成的說明圖,圖11(a)是驅動側凸緣單元U2的立體圖,圖11(b)是在圖11(a)的S2平面切斷的剖面圖,圖11(c)是在圖11(a)的S3平面切斷的剖面圖。
圖12是驅動側凸緣單元U2的組裝方法的說明圖。
如圖10、圖11所示般,驅動側凸緣單元U2是具有耦合構件86、銷88、驅動側凸緣87、規制構件89。在此,耦合構件86是與本體側卡合部14卡合接受旋轉力。而且,銷88是實質上為圓柱形狀(或圓筒形狀)的軸部,延伸於對軸線L1大致正交的方向。在此,銷88是從耦合構件86接受旋轉力,將該旋轉力傳達至驅動側凸緣87。並且,驅動側凸緣87是從銷88接受旋轉力,將該旋轉力傳達至鼓62。規制構件89是規制成銷88不會從驅動側凸緣87脫落。
利用圖10來說明有關各構成零件。
在耦合構件86是如前述般設有自由端部86a、結合部86c。在結合部86c是設有作為貫通孔的孔部86b,在 此孔部86b(的內側(內壁))設有:將旋轉力傳達至銷88的旋轉力傳達部86b1、及為了規制耦合構件86從驅動側凸緣87脫落而與銷88抵接的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
驅動側凸緣87是具有:被固定部87b、收納部87i、齒輪部(斜齒齒輪、或平齒齒輪)87c、被支撐部87d。在此,被固定部87b是被固定於鼓62的部分。並且,收納部87i是被設在驅動側凸緣87的內部。在此,收納部87i是在其內部收納耦合構件87的結合部86c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銷88會被配置於收納部87i的內側。並且,齒輪部87c是對顯像滾輪32傳達旋轉力的部分。而且,被支撐部87d是被軸承構件76的支撐部76a支撐的部分。該等是被配置於與鼓62的旋轉軸線L1同軸的線上。
並且,驅動側凸緣87是具有沿著其旋轉軸線L1來看,分別在軸線L1周圍錯開約180°相位,貫通於軸線L1的方向之一對的孔部87e。換言之,一對的孔部87e是隔著軸線L1來配置成與軸線L1平行。並且,驅動側凸緣87是具有沿著軸線L1由收納部87i側來看時,覆蓋孔部87e的至少一部分,突出於與軸線L1交叉的方向之一對的止脫部87f。而且,驅動側凸緣87是具有沿著軸線L1由收納部87i側來看時位於止脫部87f的背後,自後述的銷88接受旋轉力之一對的旋轉力被傳達部87g。
而且,在驅動側凸緣87設有規制耦合構件86移動至非驅動側(鼓62的長邊內側)的長邊規制部87h。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凸緣87是以射出成形所成形的樹脂製,其材質是聚甲醛、聚碳酸酯等。但,亦可因應用以將鼓62旋轉的負荷轉矩,將驅動側凸緣87形成金屬製。
並且,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凸緣87是具有對顯像滾輪32傳達旋轉力的齒輪部87c。然而,顯像滾輪32的旋轉亦可不特別經由驅動側凸緣87。該情況,可無齒輪部87c。但,像本實施例那樣,在驅動側凸緣87配置齒輪部87c時,可將齒輪部87c與驅動側凸緣87一體成形。
規制構件89是設有圓盤形狀的基部89a、從基部89a突出成與軸線L1大致平行,在基部的軸線周圍錯開約180°相位之一對的突出部89b。在此,規制構件89(一對的突出部89b)是沿著軸線L1從被驅動側往驅動側的方向插入至驅動側凸緣。
而且,各突出部89b是分別具有長邊規制部89b1、旋轉規制部89b2。
利用圖11來說明有關各構成零件的支撐方法及連結方法。
銷88是藉由止脫部87f及長邊規制部89b1來規制鼓62的長邊方向(軸線L1)的位置,以旋轉力被傳達部87g及旋轉規制部89b2來規制鼓62的旋轉方向的位置。藉此,銷88會被驅動側凸緣87及規制構件89支撐(保持)。換言之,銷88的兩端分別藉由突出部89b的前端 及止脫部87f以及旋轉力被傳達部87g來保持。
並且,耦合構件86是藉由結合部86c抵接於收納部87i來規制對驅動側凸緣87的軸線L1垂直方向的移動。而且,藉由結合部86c抵接於長邊規制部87h來規制從驅動側往非驅動側的移動。更藉由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與銷88抵接來規制從耦合構件86的非驅動側往驅動側的移動。藉此,耦合構件86被連結至驅動側凸緣87及銷88。
利用圖12來說明有關驅動側凸緣單元U2的組裝方法。
首先,如圖12(a)所示般,將銷88插入耦合構件86的貫通孔的孔部86b。
其次,如圖12(b)所示般,將銷88的兩端插入驅動側凸緣87的一對的孔部87e(沿著軸線L1)。
然後,如圖12(c)所示般,使耦合構件86及銷88繞著驅動側凸緣87的軸線L1(X4方向)旋轉,藉此可使銷88的兩端移動至一對的止脫部87f的背後。
在此,如圖12(d)所示般,在一對的孔部87e插入規制構件89的一對的突出部89b,維持此狀態不動,藉由焊接或黏接來將規制構件89固定於驅動側凸緣87。
(7)耦合構件86的傾斜(傾動)動作的說明
利用圖1來說明有關耦合構件86的傾斜(傾動)動作。
圖1是對於耦合構件86(包含軸線L2)軸線L1傾斜(傾動)的情況的說明圖。圖1(a1)(a2)是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的狀態之卡匣B的立體圖,圖1(b1)是在圖1(a1)的S4平面切斷的剖面圖,圖1(b2)是在圖1(a2)的S5平面切斷的剖面圖。
利用圖1來說明有關耦合構件86以結合部86c的中心為中心傾斜(傾動)的情況。
如圖1(a1)(b1)所示般,耦合構件86是對軸線L1,以結合部86c的球中心為中心,在銷88的軸線周圍,可傾斜(傾動)至自由端部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抵接為止。
又,如圖1(a2)(b2)所示般,耦合構件86是對軸線L1,以結合部86c的球中心為中心,在與銷88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可傾斜(傾動)至自由端部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抵接為止。
而且,藉由合成銷88的軸線周圍的傾斜(傾動)及與銷88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的傾斜(傾動),在與上述說明的傾斜(傾動)方向不同的方向,耦合構件86也可傾斜(傾動)。
如此,耦合構件86是對軸線L1實質上可傾斜(傾動)於全方向。亦即,耦合構件86是對軸線L1怎樣的方向也可傾斜(傾動)。而且,耦合構件86是對軸線L1怎樣的方向也可揺動。而且,耦合構件86是對軸線L1實質上可迴旋於全方向。在此,所謂耦合構件86的迴旋是傾 斜(傾動)後的軸線L2繞著軸線L1旋轉。
其次,利用圖13來說明本實施例的尺寸的一例。
如圖13(a1)所示般,將自由端部86a的直徑設為Z1,將結合部86c的球徑設為Z2,將接合部86g的直徑設為Z3。
並且,將本體側卡合部14前端的球形狀的直徑設為Z4,將旋轉力賦予部14b的長度設為Z5。
如圖13(a2)所示般,將銷88的直徑設為Z6。
如圖13(b1)(b2)所示般,將耦合構件86之銷88的軸線周圍的可傾斜(傾動)量設為θ1,將與銷88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的可傾斜(傾動)量設為θ2。
此時,例如設為Z1=17.4mm,Z2=15mm,Z3=10mm,Z4=10.35mm,Z5=14.1mm,Z6=3mm,θ1=θ2=36.8°。
以上述尺寸,可確認耦合構件86可卡合於本體側卡合部14。並且,可確認耦合構件86可自本體側卡合部14離脫。
另外,上述尺寸為一例,其他尺寸也可同樣的動作,本發明並非限於上述尺寸。
如以上的說明及圖1所示般,本實施例是使銷88藉由止脫部87f及長邊規制部89b1來規制長邊方向的位置,以旋轉力被傳達部87g及旋轉規制部89b2(參照圖10)來規制旋轉方向的位置,以驅動側凸緣87及規制構件89來支撐。
並且,藉由結合部86c與收納部87i的抵接來規制與耦合構件86的驅動側凸緣87的軸線垂直方向的移動。而且,藉由結合部86c與長邊規制部87h的抵接來規制從耦合構件86的驅動側往非驅動側的移動。更藉由第一脫落規制部86p1及銷88的抵接來規制從耦合構件86的非驅動側往驅動側的移動。
如此將耦合構件86連結至驅動側凸緣87及銷88。
藉此,在旋轉力被傳達構件86所設的開口部的內緣不限制耦合構件86的可傾斜(傾動)量,構成耦合構件86不會從驅動側凸緣87脫落。
就本實施例的構成而言,是對於傾斜(傾動)後的狀態的耦合構件86的接合部86g可逃脫驅動側凸緣87的形狀。因此,比以往構成更能夠增大耦合86的可傾斜(傾動)量,提升設計自由度。
而且,因為可增大耦合構件86的可傾斜(傾動)量,所以可縮短接合部86g的軸線L2方向的長度。藉此,耦合構件86的剛性會變高,因此可抑制扭曲,提升旋轉傳達精度。
並且,可取代增大耦合構件86的可傾斜(傾動)量,而僅該空間部分增粗接合部86g。此情況,耦合構件86的剛性也會變高,所以可抑制扭曲,提升旋轉傳達精度。
另外,在本實施例所記載的構成零件的機能、材質、形狀及其相對配置等,除非特別加以特定的記載,不然不 是將此發明的範圍僅限於該等。
(實施例2)
其次,根據圖面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形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詳細說明有關與前述的實施例相異的部分。除非重新記載,不然材質、形狀等是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有關如此的部分是賦予同一號碼,省略詳細的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將耦合構件86連結至驅動側凸緣287及銷88的構成是與實施例1同樣。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不使用規制構件89,僅以驅動側凸緣287來支撐銷88的點相異。
利用圖14來說明有關驅動側凸緣287支撐銷88的構成。
圖14(a)是在驅動側凸緣287組裝耦合86及銷88之前的立體圖。
圖14(b)是組裝後的驅動側凸緣單元的立體圖,圖14(c)是在圖14(b)的S6平面切斷的剖面圖,圖14(d)是在圖14(b)的S7平面切斷的剖面圖。
如圖14(a)所示般,在驅動側凸緣287設有在其旋轉軸線周圍錯開約180°相位之一對的凹部287k。換言之,一對的凹部287k是隔著軸線L1來從收納部287i側凹陷至鼓62側。
在將銷88插通至耦合構件86的孔部86b的狀態下, 將銷88的兩端插入至凹部287k,在凹部287k的入口藉由熱鉚接或樹脂的注入等來形成止脫部287m(圖14(b)。
藉此,如圖14(b)(c)(d)所示般,銷88是藉由凹部287k及止脫部287m來規制位置,被支撐於驅動側凸緣287。
如以上說明所般,在本實施例是構成不使用規制構件89,只以驅動側凸緣287來支撐銷88。藉此,可削減零件數,降低成本。
(實施例3)
根據圖面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形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詳細說明有關與前述的實施例相異的部分。除非重新記載,不然材質、形狀等是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有關如此的部分是賦予同一號碼,省略詳細的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耦合構件可對鼓62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全方向傾斜(傾動)的點是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耦合構件的形狀、及耦合構件的結合部的球中心會移動於鼓62的旋轉軸線L1方向,且結合部的最大外徑部可從驅動側凸緣的收納部87i的內側往外側移動的點是與前述的實施例不同。
利用圖15來說明有關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386的形狀。
圖15(a)是耦合構件的立體圖,圖15(b)是在圖15(a)的S8平面切斷的剖面圖。
如圖15(b)所示般,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386是將第一脫落規制部386p1、第二脫落規制部386p2設於比前述的實施例更遠離自由端部386a的位置。
並且,如圖15(a)所示般,將第三脫落規制部386p3設為大致平面,設於比前述的實施例更遠離結合部386c的中心的位置。
其次,利用圖16、圖17來說明有關一邊耦合構件386移動於軸線L1方向,結合部386c的最大外徑部從收納部87i突出(離脫),一邊耦合構件386對軸線L1傾斜(傾動)的情況。
圖16是耦合構件386對軸線L1,在銷88的軸線周圍傾斜(傾動)的狀態的圖,圖17是在與銷88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傾斜(傾動)的狀態的圖。
首先,利用圖16來說明有關耦合構件386對軸線L1,在銷88的軸線周圍傾斜(傾動)的情況。
如圖16(a)所示般,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一旦被滑塊15推壓,則耦合構件386會在銷88的軸線周圍,傾斜(傾動)至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抵接為止。
此時,由於結合部386c的最大外徑部是位於收納部87i的內側,因此藉由結合部386c與收納部87i的抵接,耦合構件386是無法移動於軸線L1正交方向。
並且,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386的形狀是在耦合構件386的第三脫落規制部386p3與銷88之間空出間隙。
其次,如圖16(b)所示般,耦合構件386是至第三脫落規制部386p3抵接於銷88為止,移動於軸線L1方向(X5方向)。
於是,在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之間空出間隙。
而且,如圖16(c)所示般,耦合構件386是在銷88的軸線周圍,傾斜(傾動)至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抵接為止。
並且,藉由往X5方向的移動,結合部386c的球中心的位置會比驅動側凸緣87的收納部87i的端部更靠驅動側。亦即,結合部386c的最大外徑部會突出(離開)至收納部87i的外側。
於是結合部386c與收納部87i的間隙(遊隙)會變大。
而且,如圖16(d)所示般,耦合構件386是至結合部386c抵接於收納部87i為止,移動於X6方向。
於是,再度於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之間空出間隙。藉此,如圖16(e)所示般,耦合構件386是對於軸線L1,在銷88的軸線周圍,更傾斜(傾動)至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抵接為止。
其次,利用圖17來說明有關耦合構件386對軸線 L1,在與銷88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傾斜(傾動)的情況。
如圖17(a)所示般,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一旦被滑塊15推壓,則耦合構件386會在與銷88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傾斜(傾動)至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抵接為止。
此時,由於結合部386c的最大外徑部是位於收納部87i的內側,因此藉由結合部386c與收納部87i的抵接,耦合構件386是無法移動於軸線L1正交方向。
並且,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386的形狀是在耦合構件386的第一脫落規制部386p1與銷88之間空出間隙。
其次,如圖17(b)所示般,耦合構件386是至第一規制部386p1抵接於銷88為止,移動於軸線L1方向(X7方向)。
於是,在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之間空出間隙。
而且,如圖17(c)所示般,耦合構件386是對於軸線L1,在與銷88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更傾斜(傾動)至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抵接為止。
並且,與圖16的X5方向的移動同樣,藉由往該X7方向的移動,結合部386c的球中心的位置會比驅動側凸緣87的收納部87i的端部更靠驅動側。亦即,結合部386c的最大外徑部會突出(離開)至收納部87i的外側。
於是,結合部386c與收納部87i的間隙(遊隙)會變大(與圖16(c)同樣。在圖17因為成為銷88的背面所以未圖示)。
而且,如圖17(d)所示般,耦合構件386是至結合部386c抵接於收納部87i為止,移動於X8方向。
於是,再度於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之間空出間隙。
藉此,如圖17(e)所示般,耦合構件386是對於軸線L1,在與銷88的軸線正交的軸周圍,更傾斜(傾動)至自由端部386a與軸承構件76的旋轉規制部76c抵接為止。
總結,只要以耦合構件386能夠移動於軸線L1的方向之方式,結合部386c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遊隙(間隙)來收納於收納部87i即可。
藉此,本實施例的構成是比前述的實施例還能夠增大耦合構件386的可傾斜(傾動)量,設計自由度會更提升。
而且,因為比前述的實施例還增大耦合構件386的可傾斜(傾動)量,所以可更縮短接合部386g的軸線L32方向的長度。藉此,耦合構件386的剛性會變更高,因此扭曲會更被抑制,旋轉傳達精度會更提升。
並且,可取代比前述的實施例還增大耦合構件386的可傾斜(傾動)量,而僅該空間部分更增粗接合部386g。此情況,耦合構件386的剛性也會變更高,所以扭 曲會更被抑制,旋轉傳達精度會更提升。
(實施例4)
根據圖面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形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詳細說明有關與前述的實施例相異的部分。除非重新記載,不然材質、形狀等是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有關如此的部分是賦予同一號碼,省略詳細的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耦合構件可對鼓62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全方向傾斜(傾動)的點是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耦合構件、驅動側凸緣及規制構件的形狀是與前述的實施例相異。
利用圖18來說明有關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486的形狀。
圖18(a)是耦合構件486的立體圖、圖18(b)是在圖18(a)的S9平面切斷的剖面圖、圖18(c)是在圖18(a)的S10平面切斷的剖面圖。
如圖18所示般、本實施例的耦合構件486是在軸線L42方向具有從旋轉力承受部486e1~e4側貫通至作為貫通孔的孔部486b之其他的貫通孔(第一孔部)的孔部486i。
並且,耦合構件486是具有在孔部486i的內部延伸於與軸線L42交叉的方向之肋條的肋條486n。
而且,耦合構件486是在與軸線L42方向的旋轉力承 受部486e1~e4相反側的端部具有比大致球形狀的結合部486c的其他部分更凹陷的部分之被傾動規制部486r。
此被傾動規制部486r是平面部。
其次,利用圖19來說明有關本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487及規制構件489的形狀。
圖19(a)(b)是驅動側凸緣487及規制構件489的立體圖。
如圖19所示般,驅動側凸緣487是具有沿著其軸線方向來貫通至與收納部487i相反側的凸緣貫通孔(第二孔部)的孔部487p。並且,規制構件489是具有貫通於其軸線方向的孔部489c。
利用圖20來說明有關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組裝方法。
圖20(a)~(c)是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組裝方法的說明圖。
首先,如圖20(a)所示般,為了對第一組裝治具91的相位對準,而一邊使耦合構件486繞著軸線L42旋轉,一邊將耦合構件486的孔部486i插入至第一組裝治具91。於是,第一組裝治具91的相位規制部91a與肋條486n會卡合,可規制耦合構件486對第一組裝治具91的相位。
其次,如圖20(b)所示般,將銷88通至耦合構件486的孔部486b(軸部插入工程)。而且,以耦合構件486的第一脫落規制部486p1及第一組裝治具91的保持 部91b來夾入而保持銷88(軸部支撐工程)。
之後,如圖20(c)所示般,與實施例1同樣,將耦合構件486的端部及銷88一起插入驅動側凸緣487的收納部。此時,將銷88的兩端插入驅動側凸緣487的一對的孔部487e。
本實施例的構成是在將圖20(b)所示的銷88通至耦合構件486的孔部486b的工程中,決定了耦合構件486的相位,所以一定可由同方向來將銷88通至孔部486b。
並且,在將圖20(c)所示的銷88與耦合構件486一起保持的狀態下,將銷88的兩端插入至驅動側凸緣487的一對的孔部487e之工程(耦合構件插入工程)中,銷88會以第一脫落規制部486p1及保持部91b來保持。因此,可防止銷88的位移或脫落。
因此,比前述的實施例,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組裝性會提升。
利用圖21來說明有關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狀態的耦合構件486的傾動動作的規制方法。
圖21(a)是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剖面圖,圖21(b)(c)是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變形例的剖面圖。
在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狀態中,若將第二組裝治具92插入至孔部487p,使平面形狀的推壓部92a推壓至被傾動規制部486r,則可保持耦合構件486的軸線L42與驅動側凸緣487的軸線為一致的姿勢。亦即,可規制耦合 構件486的傾動動作。
藉此,可防止驅動側凸緣單元U42因搬送時耦合構件486的傾斜(傾動)所產生的姿勢變化,耦合構件486干擾組裝裝置而破損。
因此,比前述的實施例,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組裝性會提升。
另外,被傾動規制部486r及推壓部92a的形狀亦可為圖21(b)所示那樣,被傾動規制部486r為凹陷的圓錐面,推壓部92a為圓錐形狀。
又,被傾動規制部486r及推壓部92a的形狀亦可為圖21(c)所示那樣,被傾動規制部486r為圓錐面,推壓部92a為凹陷的圓錐面。
亦即,被傾動規制部486r是只要比大略球形狀的結合部486c的其他部分還凹陷,在被推壓至第二組裝治具92之下,可規制耦合構件486的傾動動作的形狀即可自由選擇。
(實施例5)
在前述的實施例1~4中是隨著製程卡匣往裝置本體的安裝動作,以被固定於製程卡匣的上側引導、及設在裝置本體的可動式的下側引導,來夾著耦合構件,藉此使耦合構件傾斜至安裝方向下游側。在專利文獻1的圖80所記載的以往的構成也同樣。
在如此的構成中,隨裝卸時的卡匣的姿勢,被固定於 製程卡匣的上側引導的位置會有移動的情形。因此,有可能在耦合構件的傾斜方向產生稍微的偏移。
因此,即使裝卸時卡匣的姿勢傾斜,還是需要以能夠卡合耦合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的方式提高構成零件的尺寸精度。
本實施例是使如此的構成更發展者,提供一種使設在電子照片感光體鼓的耦合構件對於設在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傾斜,而進行耦合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的卡合的裝置本體中,可為更安定的耦合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的卡合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施例可提供一種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其係於記錄媒體形成畫像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其特徵為具有:(i)裝置本體,其係具有可旋轉的本體側卡合部;(ii)卡匣,其係可沿著對前述本體側卡合部的旋轉軸線大致正交的預定方向來安裝於前述裝置本體之卡匣,具有:(ii-i)可旋轉的旋轉體、及(ii-ii)耦合構件,其係為了從前述本體側卡合部接受用以使前述旋轉體旋轉的旋轉力,可旋轉,可對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傾動;(iii)第一及第二引導,其係於前述卡匣的安裝過程中夾入前述耦合構件,藉此為了使前述耦合構件傾動至前述卡匣的安裝方向下游側,至少一方為可動狀態設於前述裝置本體。
若根據本實施例,則可提供一種在使設於電子照片感 光體鼓的耦合構件對於設在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傾斜,而進行耦合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的卡合及離脫的裝置本體中,可為更安定的耦合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的卡合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以下,利用圖面來進行本實施例的說明。
圖23是將本實施例的卡匣B分解的立體圖。
圖24是將本實施例的鼓單元U1裝入清除單元60的情況的說明圖。
圖25是耦合構件86對於軸線L1傾斜(傾動)的情況的說明圖。
在本實施例中是軸承構件76的形狀的一部分會與實施例1不同。亦即,不設置像實施例1那樣的引導部76b,構成耦合構件86可在上方自由地迴旋(傾動)。除此以外的部分是與實施例1同樣。另外,在軸承構件76是與鼓單元U1同軸地設有圓筒部76d。
其次,說明有關本實施例之卡匣B對於裝置本體A的裝卸。
圖26是在裝置本體A裝卸卡匣B的情況的立體圖。
如圖26所示般,在裝置本體A是安裝有可轉動的開閉門13。若打開此開閉門13,則在驅動側具備有本體側卡合部14、第一導軌12a、第二導軌12b、作為第一引導(固定引導)的下側引導300a、作為第二引導(可動引導)的上側引導310等。
在此,第一導軌12a及第二導軌12b是將卡匣B引導 至裝置本體A內者。尤其第一導軌12a是構成卡匣B對裝置本體安裝或卸下時的耦合構件86的移動路徑。
並且,本體側卡合部14是具有旋轉力賦予部14b(參照圖22),與耦合構件86卡合,對耦合構件86傳達旋轉力。另外,本體側卡合部14是可旋轉地被裝置本體A支撐,在其旋轉軸線方向或與旋轉軸線正交的方向是以不能移動的方式被裝置本體A支撐。
在開啟裝置本體A的開閉門13之後,將卡匣B安裝於圖中箭號X1方向。
利用圖22、及圖27~圖29來說明有關裝置本體A的卡匣驅動部的構成。
圖22是裝置本體A的驅動部的立體圖,圖27是驅動部的分解立體圖,圖28是驅動部的部分擴大圖,圖29是在圖28所示的S6平面切斷的剖面圖。
卡匣驅動部是以本體側卡合部14、側板350、夾具300、驅動齒輪355等所構成。
如圖29所示般,本體側卡合部14的驅動軸14a是以未圖示的手段來對驅動齒輪355固定成不能旋轉。因此,一旦驅動齒輪355旋轉,則本體側卡合部14也旋轉。並且,驅動軸14a是以夾具300的軸承部300d及軸承354來旋轉自如地支撐其兩端部。
如圖27、圖28所示般,馬達352是被安裝於第二側板351,在其旋轉軸設有差速小齒輪(Pinion Gear)353。差速小齒輪353是咬合於驅動齒輪355。因此,一 旦馬達352旋轉,則驅動齒輪355會旋轉,本體側卡合部14也旋轉。
第二側板351及夾具300是分別被固定於側板350。
並且,如圖22、圖27所示般,引導構件320是具備卡匣引導部320f及耦合引導部320g,構成第一導軌12a及第二導軌12b。引導構件320也被固定於側板350。
如圖28所示般,在夾具300是設有:作為第一引導(固定引導)的下側引導300a、轉動軸300b、制動器300c。在轉動軸300b是轉動自如地設有作為第二引導(可動引導)的上側引導310,藉由作為彈壓構件(彈性構件)的彈壓彈簧315來彈壓於圖中箭號N方向(參照圖28)。此時,上側引導310是抵接於制動器300c,決定圖中箭號N方向的位置。將此時的上側引導310的位置稱為作用位置。另外,下側引導300a是具有朝上側引導310突出的凸部。
利用圖30~圖32來說明有關卡匣B往裝置本體A的安裝及定位。在此,為了容易理解說明,在圖30及圖31中僅圖示定位所必要的零件來說明。並且,有關一邊伴隨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的動作,一邊卡匣B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情況會在往後敘述。
圖30~圖32是由裝置本體A的外側來看的圖,依序顯示卡匣B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情況。
如圖30所示般,在引導構件320設有拉進彈簧356。拉進彈簧356是可轉動地被引導構件320的轉動軸 320c所支撐,以制動器320d、320e來固定位置。此時,拉進彈簧356的作用部356a是被彈壓於圖中箭號J方向。
如圖30所示般,在將卡匣B安裝於裝置本體A時,以使卡匣B的止轉轂71c能夠沿著第二導軌12b的方式,在第一導軌12a插入卡匣B的圓筒部76d(圖24也參照)。此時,以卡匣B的圓筒部76d能夠抵接於引導構件320的卡匣引導部320f之方式,耦合86被安裝成抵接於耦合引導構件320g。
而且,一旦將卡匣B插入於圖中箭號X2方向,則如圖31所示般,卡匣B的圓筒部76d與拉進彈簧356的作用部356a會抵接。藉此,作用部356a會彈性變形於圖中箭號H方向。
然後,卡匣B是被安裝於預定的位置(安裝完了位置)(參照圖32)。此時,卡匣B的圓筒部76d會接觸於引導構件320的定位部320a。同樣,卡匣B的止轉轂71c會接觸於引導構件320的定位面320b。如此,對裝置本體A決定卡匣B的位置。
此時,拉進彈簧356的作用部356a是將卡匣B的圓筒部76d推壓於圖中箭號G方向,卡匣B的圓筒部76d與引導構件320的定位部320a的接觸會被確實地進行。藉此,卡匣B對裝置本體A正確地定位。
利用圖33~圖40來說明有關一邊伴隨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的動作,一邊卡匣B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 的情況。在此為了使說明易懂,僅圖示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所必要的零件來說明。
圖33~圖40是依序表示卡匣B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情況。圖33~圖40的(b)是由裝置本體A的外側(側面)來看安裝的情況的概略圖,圖33~圖40的(a)是沿著圖33(b)所示的箭號M方向來看的概略圖。另外,為了容易看圖,而省略一部分零件。
圖33是開始將卡匣B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狀態。此時,耦合構件86是傾斜於重力方向。另外,此時的上側引導310是至少其一部分為進行耦合構件86的移動路徑的狀態(作用位置)。
圖34是之後的狀態,若將卡匣B往圖中箭號X2方向插入,則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與夾具300的下側引導300a的第一引導部300a1抵接。藉此,耦合構件86會傾斜(傾動)於與安裝方向相反側。
圖35是之後的狀態,若更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則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會與下側引導300a的第二引導部300a2抵接,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於圖中箭號X3方向。亦即,耦合構件86是往上側引導310(上方)傾斜(傾動)。
此時,耦合構件86是進行迴旋運動,如圖35(a)所示般,若由上方來看,則軸線L2對於軸線L1是實質上傾動成一致。
亦即,從圖34移行至圖35的狀態時,耦合構件86 是與X3方向的傾斜(傾動)動作一起也進行往X2方向下游側的傾斜(傾動)動作。
因此,即使耦合構件86藉由與其他構件的摩擦等而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上游側(與X2相反方向)時(圖34),還是可藉由與下側引導300a的第二引導部300a2的抵接,傾動至X2方向下游側,而使軸線L2能夠與軸線L1實質上一致。亦即,由上方來看時,以藉由與第二引導部300a2的接觸而軸線L2對軸線L1的傾斜量能夠變少的方式移動耦合構件86。
圖36是表示更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的狀態。亦即,顯示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與上側引導310抵接的狀態。藉由此抵接,上側引導310會反抗往彈簧的圖中箭號N方向的彈壓力,而轉動至圖中箭號Q方向。其結果,上側引導310會取往離開耦合構件86的移動路徑的方向移動的退避位置。
圖37是表示更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的狀態。亦即,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是被下側引導300a的第三引導部300a3及上側引導310的作用面310a所夾著。此時,在自由端部86a是彈壓力F1會從上側引導310的作用面310a來作用。此時,彈壓力F1之中與第三引導部300a3平行方向的成分是分力F12。藉由此分力F12,耦合構件86是完全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成為圖38所示的狀態。換言之,上側引導310會藉由彈壓彈簧315的彈性力來從退避位置恢復至作用位 置,藉此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
圖39是表示更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的狀態。亦即,耦合構件86的開口部86m欲落在本體側卡合部14的狀態。
圖40是表示更將卡匣B插入,至卡匣B到達安裝完了位置的狀態。此時,鼓62的軸線L1、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本體側卡合部14的軸線是實質上一致。
在如此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卡合下,可傳達旋轉力。
如以上說明般,本實施例是在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時,藉由設在裝置本體A的下側引導300a及設在裝置本體A的上側引導310來使力量作用於耦合構件86。
因此,即使卡匣B在導軌之中動作於與安裝方向正交的方向或繞著鼓62的旋轉軸線L1旋轉,耦合構件86還是可對裝置本體A實質上傾斜於同方向。換言之,不論安裝過程的卡匣B的姿勢,耦合構件86對裝置本體A實質上容易維持同姿勢。
如此一來,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的安定的卡合可實現。
並且,在卡匣B的安裝途中,藉由下側引導300a來使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傾動至上側(X3方向),且也傾動至X2方向下游側。
由於如此預先使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傾動成接近鼓62的軸線L1,因此可減少耦合構件86之來自上側引導310的彈壓力F1所產生往X2方向下游側的傾動量。
亦即,可縮小可動構件的上側引導310。
如此一來,設計的自由度提高的同時,可使零件小型化降低成本。
從裝置本體A卸下卡匣B時,與安裝動作相反,耦合構件86對軸線L1傾斜(傾動),藉此從本體側卡合部14離脫。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上側引導310是在卡匣B處於安裝完了位置時,設定成對耦合構件86空出間隙。藉此,防止因與上側引導310的抵接而耦合構件86的旋轉負荷增加。
另外,在本實施例所記載的構成零件的機能、材質、形狀及其相對配置等,除非特別加以特定的記載,不然不是將此發明的範圍僅限於該等。在本實施例的裝置本體中亦可適用實施例2~實施例4的任一構成的耦合構件及旋轉力被傳達構件。
(實施例6)
其次,根據圖面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6的形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詳細說明有關與實施例5相異的部分。除非重新記載,不然材質、形狀等是與實施例5同樣。有關如此的部分是賦予同一號碼,省略詳細的說 明。
在圖41說明本實施形態。圖41是驅動部的部分擴大圖。本實施形態是使耦合構件86對於前述的第1實施形態傾斜(傾動)的裝置本體A的構成。
如圖41所示般,在夾具340是設有作為第一引導(固定引導)的上側引導340a、轉動軸340b、制動器340c。在轉動軸340b是轉動自如地設有作為第二引導(可動引導)的下側引導360,藉由未圖示的彈壓彈簧來彈壓於圖中箭號K方向。此時,下側引導360是抵接於制動器340c,決定圖中箭號K方向的位置。另外,上側引導340a是具有突出至下側引導360的凸部。
利用圖42~圖48來說明有關一邊伴隨耦合構件86傾動的動作,一邊卡匣B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情況。圖42~圖48是依序顯示卡匣B被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情況。圖42~圖48的(b)是由裝置本體A的外側(側面)來看安裝的情況的概略圖,圖42~圖48的(a)是沿著圖42(b)所示的箭號M方向來看的概略圖。另外,為了容易看圖,而省略一部分零件。
圖42是開始將卡匣B安裝於裝置本體A的狀態。此時,耦合構件86是傾斜至下方。另外,此時的下側引導360是其一部分為進入耦合構件86的移動路徑的狀態(作用位置)。
圖43是之後的狀態,顯示將卡匣B往圖中箭號X2方向插入的狀態。亦即,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會 與夾具340的上側引導340a的第一引導部340a1抵接。藉此,耦合構件86會傾斜(傾動)至與安裝方向相反的側。
圖44是之後的狀態,若更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則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會與上側引導340a的第二引導部340a2抵接,耦合構件86是傾斜(傾動)於圖中箭號X4方向。亦即,耦合構件86是往下側引導360(下方)傾斜(傾動)。
此時,耦合構件86是進行迴旋運動,如圖44(a)所示般,若由上方來看,則軸線L2對於軸線L1是實質上傾動成一致。
亦即,從圖43移行至圖44的狀態時,耦合構件86是進行X4方向的傾斜(傾動)動作,且也進行往X2方向下游側的傾斜(傾動)動作。
因此,即使耦合構件86因與其他構件的摩擦等而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上游側(與X2相反方向)時,還是可藉由與上側引導340a的第二引導部340a2的抵接,傾斜(傾動)至X2方向下游側,而使軸線L2能夠與軸線L1實質上一致。亦即,由上方來看時,以藉由與第二引導部340a2的接觸而軸線L2對軸線L1的傾斜量能夠變少的方式移動耦合構件86。
圖45是表示更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的狀態。亦即,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是被上側引導340a的第三引導部340a3及下側引導360的作用面360a所夾著。 此時,在自由端部86a是彈壓力F2會從下側引導360的作用面360a來作用。此時,彈壓力F2之中與第三引導部340a3平行方向的成分為分力F22。藉由此分力F22,耦合構件86是完全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成為圖46所示的狀態。換言之,下側引導360會藉由彈性力來從退避位置恢復至作用位置,藉此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
圖47是表示更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的狀態。亦即,耦合構件86的開口部86m欲落在本體側卡合部14的狀態。
圖48是表示更將卡匣B插入,至卡匣B到達安裝完了位置的狀態。此時,鼓62的軸線L1、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本體側卡合部14的軸線是實質上一致。
在如此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卡合下,可傳達旋轉力。
如以上說明般,本實施例是在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時,藉由設在裝置本體A的上側引導340a及設在裝置本體A的下側引導360來使力量作用於耦合構件86。
因此,即使卡匣B在導軌之中動作於與安裝方向正交的方向或繞著鼓62的旋轉軸線L1旋轉,耦合構件86還是可對裝置本體A實質上傾斜於同方向。換言之,不論安裝過程的卡匣B的姿勢,耦合構件86對裝置本體A實質上容易維持同姿勢。
如此一來,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的安定的卡合可實現。
並且,藉由在卡匣B的安裝途中之與上側引導340a的接觸,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會傾斜(傾動)至下側(X4方向),且傾斜(傾動)至X2方向下游側。
如此,預先以軸線L2能夠與軸線L1一致的方式,耦合構件傾斜(傾動)至X2方向下游側。因此,可減少耦合構件86之來自下側引導360的彈壓力F2所產生往X2方向下游側的傾斜(傾動)量。
亦即,可縮小可動構件的下側引導360。
如此一來,設計的自由度提高的同時,可使零件小型化降低成本。
從裝置本體A卸下卡匣B時,與安裝動作相反,耦合構件86對軸線L1傾斜(傾動),藉此從本體側卡合部14離脫。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下側引導360是當卡匣B處於安裝完了位置時,設定成對於耦合構件86空出間隙。藉此,防止因與下側引導360的抵接而耦合構件86的旋轉負荷增加。
另外,在本實施例所記載的構成零件的機能、材質、形狀及其相對配置等,除非特別加以特定的記載,不然不是將此發明的範圍僅限於該等。在本實施例的裝置本體中亦可適用實施例2~實施例4的任一構成的耦合構件及旋轉力被傳達構件。
(實施例7)
其次,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7的形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詳細說明有關與實施例5相異的部分。除非重新記載,不然材質、形狀等是與前述的實施例5同樣。有關如此的部分是賦予同一號碼,省略詳細的說明。
本實施形態是使裝置本體A的耦合構件86對於前述的實施例5傾斜(傾動)的構成相異。
圖49(a)是驅動部的立體圖,圖49(b)是在圖49(a)的S7平面切斷的概略剖面圖。
如圖49(a)、(b)所示般,在作為第二引導(可動引導)的上側引導310以隨著往裝置本體A的內側(圖中箭號X5方向)而離下側引導300a的距離會擴大的方式設置傾斜面310b。
說明此構成中,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會被下側引導300a及上側引導310所夾著,傾斜(傾動)至比鼓62的軸線L1還靠安裝方向下游側(X2方向)時(參照圖51)的動作。
圖50(a)是由裝置本體A的外側來看卡匣B的安裝的情況的概略圖,圖50(b)是在圖50(a)的S8平面切斷的概略剖面圖,圖51是沿著圖50(a)的箭號M方向來看的概略圖。另外,為了容易看圖,而省略一部分零件。
如圖50所示般,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是以能夠被下側引導300a的第三引導部300a3與上側引導310的傾斜面310b夾著的方式抵接。
此時,如圖50(b)所示般,在自由端部86a是彈壓力F1會從上側引導310的傾斜面310b來對於面呈垂直的方向作用。而且,在圖中是顯示將此彈壓力F1分解成本體內側方向(X5方向)的分力F13及直行的方向的分力F14的各個分力。
在圖50(a)顯示作用於自由端部86a的分力F14之中與第三引導部300a3平行的方向的分力F15。
如圖51所示般,在自由端部86a是有分力F15與分力F13的合力F3作用,此合力F3會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
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時,作用於自由端部86a的力作用於對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正交的方向時,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於旋轉中心(參照圖11)周圍的力矩會變大,可良好地使傾斜(傾動)。
如在圖51所示般,在本實施形態中,與分力F13不作用時的合力(圖37、圖38的F12)作比較,合力F3是作用於對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更正交的方向。因此,在耦合構件86是使傾斜(傾動)於旋轉中心周圍的力矩會大作用。因此,可更安定地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
若更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則耦合構件86與本 體側卡合部14會卡合。
如上述般,若根據此構成,則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可更安定卡合。
並且,如圖52所示般,亦可在下側引導300a的第三引導部300a3以隨著往裝置本體A內側(圖中箭號X5方向)而離上側引導310的距離會擴大的方式設置傾斜面300e。
圖52(a)是驅動部的立體圖,圖52(b)是在圖52(a)的S9平面切斷的概略剖面圖。
說明此構成中,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會被下側引導300a及上側引導310所夾著,傾斜(傾動)至比鼓62的軸線L1還靠安裝方向下游側(X2方向)時(參照圖54)的動作。
圖53(a)是由裝置本體A外側來看安裝的情況的概略圖,圖53(b)是在圖53(a)的S10平面切斷的概略剖面圖,圖54是沿著圖53(a)的箭號M方向來看的概略圖。另外,為了容易看圖,省略一部分零件。
如圖53所示般,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是被下側引導300a的第三引導部300a3的傾斜面300e及上側引導310的作用面310a所夾著。
如圖53(a)所示般,在自由端部86a是彈壓力F1會從上側引導310的作用面310a來作用。在圖中,此彈壓力F1之中與第三引導部300a3平行方向的成分是分力F12。並且,此彈壓力F1之中與第三引導部300a3垂直方 向的成分是分力F16。
如圖53(b)所示般,從下側引導300a的傾斜面300e是力F6會作用於對面垂直的方向。在圖中將此力F6分解成本體內側方向的分力F62及直行的方向的分力F61來顯示。
在此,F61是對F16的反力。
如圖54所示般,在自由端部86a是有分力F12與分力F62的合力F4作用,此合力F4會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
如在圖54所示般,在本實施形態中,與分力F62不作用時(圖37、圖38的F12)作比較,合力F4是作用於對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更正交的方向。因此,在耦合構件86是使傾斜(傾動)於旋轉中心周圍的力矩會大作用。因此,耦合構件86可更安定地傾斜(傾動)至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
而且,一旦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則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會卡合。
如上述般,若根據此構成,則可實現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的更安定的卡合。
而且,如圖55所示般,亦可設置傾斜面310b、傾斜面300e的雙方。
圖55(a)是驅動部的立體圖,圖55(b)是在圖55(a)的S11平面切斷的概略剖面圖。
就此構成而言,已說明過,來自傾斜面310b的分力 F13及來自傾斜面300e的F62會同時作用,耦合構件86可安定地在安裝方向(X2方向)下游側傾斜(傾動)。因此,可實現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的安定的卡合。
有關作用的力的詳細是已經說明,所以省略。
另外,在本實施例所記載的構成零件的機能、材質、形狀及其相對配置等,除非特別加以特定的記載,不然不是將此發明的範圍僅限於該等。在本實施例的裝置本體中亦可適用實施例2~實施例4的任一構成的耦合構件及旋轉力被傳達構件。
(實施例8)
其次,根據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8的形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詳細說明有關與前述的實施例相異的部分。除非重新記載,不然材質、形狀等是與前述的實施例同樣。有關如此的部分是賦予同一號碼,省略詳細的說明。
本實施形態相對於前述的實施例7,傾斜面的構成不同。
圖56(a)是驅動部的立體圖,圖56(b)是在圖56(a)的S12平面切斷的概略剖面圖,圖56(c)是在圖56(a)的S13平面切斷的概略剖面圖。
如圖56(b)、(c)所示般,有關圖56(b)的傾斜面310c的傾斜角度θ1、及圖56(c)的傾斜面310c的傾 斜角度θ2,是成為θ1<θ2。
亦即,上側引導310的傾斜面310c是隨著行進至卡匣的安裝方向下游側,往裝置本體A的內側(X5方向)擴大的傾斜角度會變大。
圖57是表示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會被下側引導300a與上側引導310所夾著,傾斜(傾動)至比鼓62的軸線L1還靠安裝方向下游側(X2方向)時的狀態。
圖58是表示更將卡匣B安裝於裝置本體下游側的狀態。
此構成是如圖57、圖58所示般,隨著卡匣B被安裝至安裝方向下游側,耦合86會傾斜(傾動)至X2側。
同樣,隨著卡匣B被安裝至安裝方向下游側,作用於耦合構件86的自由端部86a之裝置本體內側(X5方向)方向的分力F13會變大。
亦即,此構成是隨著卡匣B被安裝至安裝方向下游側,耦合86傾斜(傾動)至X2側,裝置本體A的內側方向的分力F13也會變大。
在圖57顯示此時間點之往耦合86的X2側之傾斜(傾動)量作用於自由端部86a的分力F13與分力F15的合力F5。
更將卡匣B安裝至安裝方向下游側的狀態的圖58與圖57作比較,耦合86的X2側的傾斜(傾動)量會變大。並且,裝置本體內側方向的分力F13與圖57作比較也會變大。將此時之分力F13與分力F15的合力F5圖 示。
如前述般,使耦合構件86傾斜(傾動)時,作用於自由端部86a的力作用於對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正交的方向時,使傾斜(傾動)的力矩會變大,可使良好地傾斜(傾動)。
此構成是如圖57、圖58所示般,按照耦合86的X2側的傾斜(傾動)量的變化,合力F5會變化於對耦合構件86的軸線L2更接近正交的方向而作用。
亦即,配合按照卡匣B的安裝而變化之耦合86的傾斜(傾動)量,可使合力F5作用於為了使更傾斜(傾動)而較理想的方向。因此,可更安定地使耦合86傾斜(傾動)至X2側。
而且,一旦將卡匣B插入於X2方向,則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會卡合。
如上述般,若根據此構成,則可實現耦合構件86與本體側卡合部14之更安定的卡合。
另外,在本實施例所記載的構成零件的機能、材質、形狀及其相對配置等,除非特別加以特定的記載,不然不是將此發明的範圍僅限於該等。在本實施例的裝置本體中亦可適用實施例2~實施例4的任一構成的耦合構件及旋轉力被傳達構件。
(其他的實施例)
在前述實施例是說明有關將本發明適用於製程卡匣, 但並非限於此。
例如,本發明亦可適宜地適用在不具備製程手段的鼓單元。
並且,本發明是在不具備電子照片感光體鼓的顯像卡匣中,從本體側卡合部對(用以附著色粉而旋轉的)顯像滾輪傳達旋轉力者也可適用。此情況,耦合構件86是取代感光鼓,對作為旋轉體的顯像滾輪32傳達旋轉力。
並且,就前述實施例而言,作為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驅動側凸緣87、287是被固定於旋轉體的鼓62的長邊端部,但亦可不被固定,為獨立的構件。例如,亦可為齒輪構件,經由齒輪結合來對鼓62或顯像滾輪32傳達旋轉力者。
並且,在前述實施例的卡匣B是用以形成單色畫像者。然而,並非限於此。本發明是亦可適用在設置複數個顯像手段,形成複數色的畫像(例如2色畫像、3色畫像或全彩等)的卡匣。
並且,無論對裝置本體A之卡匣B的裝卸路徑是一直線,或裝卸路徑為直線的組合,或曲線路徑,本發明皆可適用。
本發明是可適用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所使用的卡匣、及被使用在該等的驅動傳達裝置。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若根據本發明,則提供一種驅動傳達裝置,其係對於 不具備使本體側卡合部移動於其旋轉軸線方向的機構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移動於與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正交的預定方向之後,可卸下至裝置本體的外側的卡匣中,在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內側所設的收納部的內緣不限制耦合構件的可傾斜(傾動)量,可規制耦合構件的脫落。
並且,可提供一種採用前述驅動傳達裝置的卡匣。
62‧‧‧電子照片感光體鼓(鼓)
76‧‧‧軸承構件
76c‧‧‧旋轉規制部
86‧‧‧耦合構件
86a‧‧‧自由端部
86p1‧‧‧第一脫落規制部
86c‧‧‧結合部
86g‧‧‧接合部
87‧‧‧旋轉力被傳達構件(驅動側凸緣)
87f‧‧‧止脫部
87h‧‧‧長邊規制部
87i‧‧‧收納部
88‧‧‧軸部(銷)
89‧‧‧規制構件
89b1‧‧‧長邊規制部
L1‧‧‧電子照片感光體鼓的旋轉軸線
L2‧‧‧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

Claims (27)

  1. 一種鼓單元,係可對具有可旋轉的本體側卡合部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裝卸,移動至對前述本體側卡合部的旋轉軸線大致正交的預定方向之後,可卸下至前述裝置本體的外側之鼓單元,其特徵為具有:(i)可旋轉的感光體,其係可形成潛像;(ii)可旋轉的旋轉力被傳達構件,其係於其內側具有收納部,被傳達用以傳達至前述感光體的旋轉力;(iii)耦合構件,其係可旋轉的耦合構件,具有:(iii-i)自由端部,其係具有從前述本體側卡合部接受前述旋轉力的旋轉力承受部;及(iii-ii)結合部,其係為了隨著前述卡匣往前述預定方向的移動,前述旋轉力承受部從前述本體側卡合部離脫,而以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可對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傾動之方式,至少其一部分被收納於前述收納部之方式結合於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及(iii-iii)貫通孔,其係貫通前述結合部;及(iv)軸部,其係從前述耦合構件接受前述旋轉力,以能夠容許前述耦合構件的前述傾動之方式貫通前述貫通孔,其兩端分別被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支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軸部係配置於前述收納部的內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構成可規制前述耦合構件從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脫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藉由前述軸部抵接於前述貫通孔的內側,構成可從前述耦合構件傳達前述旋轉力至前述軸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軸部係延伸於對於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大致正交的方向而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貫通孔係開口於對於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大致正交的方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貫通孔的剖面積係構成在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的附近為最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貫通孔的剖面積係構成隨著離開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而變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在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與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一致的狀態中,藉由在前述貫通孔的內側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的附近的部分與前述軸部抵接,規制前述耦合構件從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脫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貫通孔對於前述軸部具有遊隙,而使前述耦合構件可移動於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的方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結 合部的最大外徑部係構成可從前述收納部的內側移動至外側。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鼓單元,其中,在前述結合部的最大外徑部移動至前述收納部的外側的狀態中,前述耦合構件係構成為可移動於對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正交的方向,在前述結合部的最大外徑部位於前述收納部的內側的狀態中,前述耦合構件係構成為不會移動於對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正交的方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係具有:i)一對的孔,其係隔著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與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的方向平行地貫通;ii)一對的止脫部,其係沿著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的方向,從前述收納部側來看時,覆蓋前述一對的孔的各一部分,突出於對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交叉的方向;iii)一對的旋轉力被傳達部,其係沿著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的方向,從前述收納部側來看時,位於前述止脫部的背後,自前述軸部接受前述旋轉力。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鼓單元,其中,具有規制構件,該規制構件具有一對的突出部,沿著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從與前述收 納部相反側插入前述一對的突出部至前述一對的孔,結合前述規制構件與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軸部的兩端分別藉由前述突出部的前端、前述止脫部及前述旋轉力被傳達部所保持。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軸部的兩端被插入至前述一對的孔之後,前述軸部繞著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而旋轉,藉此使前述軸的兩端分別移動至前述一對的止脫部的各背後,在該狀態下,將前述一對的突出部插入至前述一對的孔,藉此前述軸部係藉由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所支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軸部的兩端係構成為沿著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來插入至前述收納部之後,前述軸部會繞著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而旋轉。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係具有:隔著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來從前述收納部側凹陷至前述旋轉體側之一對的凹部,在將前述軸部的兩端插入至前述一對的凹部之狀態下,藉由鉚接或樹脂的注入來堵塞前述凹部的入口,藉此前述軸部係藉由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所支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結合部為大略球形狀。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結合部係具有比前述結合部的其他部分還凹陷的被傾動規制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被傾動規制部為平面形狀。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被傾動規制部為凹陷的圓錐面。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被傾動規制部為圓錐面。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耦合構件係具有沿著其旋轉軸線的方向從前述自由端部側貫通至前述貫通孔的第一孔部。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耦合構件係於前述第一孔部的內部具有延伸於對於前述耦合構件的旋轉軸線交叉的方向的肋條。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係具有沿著其旋轉軸線貫通的第二孔部。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鼓單元,其中,前述旋轉力被傳達構件係被固定於前述旋轉體的端部。
TW104110971A 2011-12-06 2012-12-06 鼓單元 TWI598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6989 2011-12-06
JP2012228108 2012-10-15
JP2012242778 2012-1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6579A true TW201546579A (zh) 2015-12-16
TWI598709B TWI598709B (zh) 2017-09-11

Family

ID=4857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611A TWI700563B (zh) 2011-12-06 2012-12-06 旋轉力傳達單元
TW101145980A TWI489226B (zh) 2011-12-06 2012-12-06 可裝卸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卡匣,感光體鼓用驅動傳達裝置的組裝方法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TW109122793A TWI748546B (zh) 2011-12-06 2012-12-06 旋轉力傳達單元
TW110141694A TWI781819B (zh) 2011-12-06 2012-12-06 鼓單元及卡匣
TW104110971A TWI598709B (zh) 2011-12-06 2012-12-06 鼓單元
TW106121120A TWI640849B (zh) 2011-12-06 2012-12-06 旋轉力傳達單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611A TWI700563B (zh) 2011-12-06 2012-12-06 旋轉力傳達單元
TW101145980A TWI489226B (zh) 2011-12-06 2012-12-06 可裝卸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卡匣,感光體鼓用驅動傳達裝置的組裝方法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TW109122793A TWI748546B (zh) 2011-12-06 2012-12-06 旋轉力傳達單元
TW110141694A TWI781819B (zh) 2011-12-06 2012-12-06 鼓單元及卡匣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120A TWI640849B (zh) 2011-12-06 2012-12-06 旋轉力傳達單元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5) US9395679B2 (zh)
EP (2) EP2790065B1 (zh)
JP (4) JP6021620B2 (zh)
KR (10) KR101746368B1 (zh)
CN (3) CN109116707B (zh)
BR (2) BR112014013431B1 (zh)
HK (1) HK1201338A1 (zh)
IN (1) IN2014CN04840A (zh)
PH (1) PH12014501470B1 (zh)
RU (6) RU2637370C2 (zh)
TW (6) TWI700563B (zh)
WO (1) WO20130850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67942B2 (en) 2016-08-26 2021-07-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member
TWI737126B (zh) * 2016-08-26 2021-08-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卡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98407B2 (ja) *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AU2016238959B2 (en) * 2006-12-22 2017-07-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drum unit
KR101746368B1 (ko) * 2011-12-06 2017-06-12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감광체 드럼용 구동 전달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JP6112783B2 (ja) 2012-06-08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体
JP6066841B2 (ja) 2012-09-10 2017-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0110B2 (ja) 2013-07-03 2017-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装置本体、及びカートリッジ装着システム
JP6415198B2 (ja) * 2013-09-12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728292B2 (ja) * 2013-09-12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カートリッジ、ドラムユニット
CN106125524A (zh) * 2013-09-29 2016-11-16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力驱动组件
JP6233586B2 (ja) * 2014-02-25 2017-1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093889A (zh) * 2014-04-16 2015-11-25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JP6373065B2 (ja) 2014-05-29 2018-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43052B2 (ja) * 2014-11-28 2020-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RU2663248C1 (ru) * 2014-11-28 2018-08-03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Картридж, элемент, составляющ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CA2969088A1 (en) 2014-11-28 2016-06-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member constitut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71997B2 (ja) 2015-02-05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ユニット、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562655B2 (ja) * 2015-02-27 2019-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240134041A (ko) 2015-02-27 2024-09-05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드럼 유닛, 카트리지 및 전자 사진 형성 장치
WO2016143333A1 (en) 2015-03-10 2016-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cylinder unit, method for attaching coupling member, and drum unit
WO2016143912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drive transmission unit
JP6771899B2 (ja) * 2015-03-10 2020-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駆動伝達ユニットの組み立て方法
JP6794117B2 (ja) * 2015-03-10 2020-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シリンダユニット、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ドラムユニット
JP6723694B2 (ja) 2015-07-01 2020-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CN108139704B (zh) * 2015-09-30 2020-03-17 佳能株式会社 鼓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9939778B2 (en) * 2015-10-14 2018-04-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cover member
US9952555B2 (en) * 2015-10-14 2018-04-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configured to be removably attachable to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33402B2 (ja) * 2015-10-14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22188B2 (ja) 2015-11-12 2021-08-18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964919B2 (en) * 2015-12-18 2018-05-08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Shipping cap for drum assembly
ES2896765T3 (es) 2016-06-14 2022-02-25 Canon Kk Cartucho de proceso y dispositivo de formación de imágenes electrofotográficas
JP6918479B2 (ja) * 2016-12-12 2021-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10228631B2 (en) 2016-12-15 2019-03-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rum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55284B2 (ja) 2017-03-03 2021-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M562227U (zh) * 2018-03-13 2018-06-21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碳粉匣的側蓋
US10416604B1 (en) * 2018-04-18 2019-09-17 Jiangxi Yibo E-Tech Co.Ltd. Process cartridge
US10338513B1 (en) * 2018-04-18 2019-07-02 Jiangxi Yibo E-Tech Co., Ltd. Process cartridge
TW202000483A (zh) * 2018-06-21 2020-01-01 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滾筒單元
JP7262983B2 (ja) 2018-11-30 202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87305B2 (ja) 2018-12-28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MX2021011177A (es) * 2019-03-18 2022-01-19 Canon Kk Aparato y cartucho de formacion de imagen electrofotografica.
MX2021015277A (es) 2019-06-12 2022-01-18 Canon Kk Cartucho, accesorio y equipo de montaje.
EP3985443A4 (en) * 2019-06-12 2023-07-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DRIVE TRANSMISSION UNIT, CASSETTE AND ELECTRONIC PHOTOGRAPHIC FORMING DEVICE
KR20200145094A (ko) * 2019-06-20 2020-12-30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커플러 홀더와 구동 커플러가 탄성적으로 결합되는 유니버설 커플러
JP6884826B2 (ja) * 2019-07-23 2021-06-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1126236A1 (en) * 2019-12-20 2021-06-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agent applicator positioning devices
CN115836253A (zh) 2020-06-08 2023-03-21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系统
EP4148502A4 (en) 2020-09-17 2024-05-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DRUM UNIT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KR20220041478A (ko) 2020-09-25 2022-04-01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토너 카트리지와의 연결을 위한 연결 구조
JP2023043462A (ja) 2021-09-16 2023-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保護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5941A (en) * 1975-05-16 1978-01-03 Koto Sangyo Kabushiki Kaisha Universal joint
JPH05297779A (ja) * 1992-04-16 1993-11-1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感光体ドラム
JP3157067B2 (ja) 1993-06-30 2001-04-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空燃比検出装置の異常診断装置
JP4046933B2 (ja) * 2000-08-02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7066447B2 (en) * 2001-04-18 2006-06-27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Sleeve valve with adjustable flow characteristics
JP3969990B2 (ja) 2001-10-10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45603A (ja) * 2002-07-10 2004-02-1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970161B2 (ja) 2002-11-08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548564B2 (ja) 2002-11-08 2004-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ローラー組立方法
JP4401713B2 (ja) 2003-08-29 2010-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30615B2 (ja) 2004-03-30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
JP3885062B2 (ja) 2004-03-30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101248B2 (ja) 2004-04-16 2008-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4110128B2 (ja) 2004-04-26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部材
US7158749B2 (en) 2004-04-26 2007-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cleaning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40232B2 (ja) 2004-05-06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885074B2 (ja) * 2004-05-11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95420B2 (ja) * 2004-08-03 2010-01-06 古河スカイ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冷媒用熱交換器の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しチューブ材
JP4431467B2 (ja) * 2004-09-03 2010-03-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185927B2 (ja) 2004-09-29 2008-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39415B2 (ja) * 2004-09-30 2008-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ドット配置決定方法及び装置、閾値マトリクスの作成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851282B (zh) * 2005-04-21 2012-06-27 Ntn株式会社 等速联轴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KR100710878B1 (ko) * 2005-09-26 2007-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롤러장치
US8060003B2 (en) 2006-10-20 2011-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erein a setting unit sets an interval of image formation according to a size of a recording medium
JP4464435B2 (ja) * 2006-12-11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498407B2 (ja)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4948382B2 (ja) * 2006-12-22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4280772B2 (ja) 2006-12-28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856192B2 (en) 2006-12-28 2010-1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11854B2 (ja) * 2007-03-23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5094186B2 (ja) 2007-04-10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021357B2 (ja) 2007-04-16 2012-09-05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薄型偏光板
JP5328230B2 (ja) * 2008-06-10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159507B2 (ja) * 2008-06-20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外し方法、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5288900B2 (ja) * 2008-06-20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127584B2 (ja) * 2008-06-20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004064A1 (en) * 2008-07-03 2010-01-07 Hou-Fei Hu Universal joint
US8403763B2 (en) * 2008-07-03 2013-03-26 Hou-Fei Hu Universal joint
JP5495671B2 (ja) 2008-08-27 2014-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5371627B2 (ja) 2008-08-27 2013-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TW201026975A (en) 2009-01-06 2010-07-16 Hou-Fei Hu Universal joint
US8312667B2 (en) * 2009-01-14 2012-11-20 Premier Reticles, Ltd Lockable adjustment mechanism
JP5344580B2 (ja) * 2009-02-27 2013-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506236B2 (ja) 2009-04-30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604A (ja) * 2009-10-30 2011-05-12 Canon Inc 現像装置、回転力伝達部品、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WO2011074707A1 (ja) * 2009-12-16 2011-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感光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611102B2 (ja) 2010-04-30 2014-10-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ドラム取り付け方法
WO2011144515A1 (de) * 2010-05-18 2011-11-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Zentrifugalverdichter
US8909085B2 (en) 2011-09-23 2014-12-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s, printers, and control panels for printers
KR101746368B1 (ko) * 2011-12-06 2017-06-12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감광체 드럼용 구동 전달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JP6108728B2 (ja) 2012-08-31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材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6100110B2 (ja) 2013-07-03 2017-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装置本体、及びカートリッジ装着システ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67942B2 (en) 2016-08-26 2021-07-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member
TWI737126B (zh) * 2016-08-26 2021-08-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卡匣
US11409227B2 (en) 2016-08-26 2022-08-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7477A (zh) 2013-09-16
KR102118940B1 (ko) 2020-06-04
KR102054637B1 (ko) 2019-12-10
RU2692404C1 (ru) 2019-06-24
US20180046133A1 (en) 2018-02-15
CN112698561B (zh) 2023-11-28
KR101653333B1 (ko) 2016-09-01
PH12014501470A1 (en) 2014-10-08
KR20160104744A (ko) 2016-09-05
KR20170021907A (ko) 2017-02-28
RU2637370C2 (ru) 2017-12-04
IN2014CN04840A (zh) 2015-09-18
US20140270845A1 (en) 2014-09-18
US20210389720A1 (en) 2021-12-16
US20200233372A1 (en) 2020-07-23
CN109116707B (zh) 2021-06-15
TW201736992A (zh) 2017-10-16
KR20140106623A (ko) 2014-09-03
RU2713081C1 (ru) 2020-02-03
KR102007136B1 (ko) 2019-08-02
JP6516815B2 (ja) 2019-05-22
KR101935304B1 (ko) 2019-01-04
EP3722885A1 (en) 2020-10-14
RU2671929C1 (ru) 2018-11-07
US20160306320A1 (en) 2016-10-20
RU2014127499A (ru) 2016-02-10
RU2752744C1 (ru) 2021-08-02
JP2018022197A (ja) 2018-02-08
KR101871784B1 (ko) 2018-06-28
KR20190002753A (ko) 2019-01-08
EP2790065B1 (en) 2020-06-03
TW201921191A (zh) 2019-06-01
BR112014013431B1 (pt) 2021-04-13
KR20170107099A (ko) 2017-09-22
TWI598709B (zh) 2017-09-11
US10635045B2 (en) 2020-04-28
KR101779754B1 (ko) 2017-09-18
WO2013085073A1 (ja) 2013-06-13
EP2790065A4 (en) 2015-07-29
TWI700563B (zh) 2020-08-01
KR101709998B1 (ko) 2017-02-24
TWI748546B (zh) 2021-12-01
TWI489226B (zh) 2015-06-21
JP6833893B2 (ja) 2021-02-24
US9395679B2 (en) 2016-07-19
HK1201338A1 (zh) 2015-08-28
TWI640849B (zh) 2018-11-11
KR20190091387A (ko) 2019-08-05
CN104081291A (zh) 2014-10-01
TWI781819B (zh) 2022-10-21
CN109116707A (zh) 2019-01-01
CN112698561A (zh) 2021-04-23
JP6246294B2 (ja) 2017-12-13
RU2728807C1 (ru) 2020-07-31
US11163259B2 (en) 2021-11-02
KR101746368B1 (ko) 2017-06-12
JP2014112169A (ja) 2014-06-19
CN104081291B (zh) 2018-09-11
US11619905B2 (en) 2023-04-04
JP2019152869A (ja) 2019-09-12
TW202041990A (zh) 2020-11-16
US9823619B2 (en) 2017-11-21
KR20200065100A (ko) 2020-06-08
EP2790065A1 (en) 2014-10-15
KR102277151B1 (ko) 2021-07-14
BR122015030276B1 (pt) 2021-04-13
KR20190137956A (ko) 2019-12-11
KR20170066706A (ko) 2017-06-14
BR122015030276A2 (pt) 2019-08-27
PH12014501470B1 (en) 2014-10-08
JP2017021369A (ja) 2017-01-26
KR20180073712A (ko) 2018-07-02
BR112014013431A2 (pt) 2017-06-13
TW202210967A (zh) 2022-03-16
JP6021620B2 (ja)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8709B (zh) 鼓單元
TWI640844B (zh) 使用於電子照像影像形成裝置的感光鼓單元
KR101982107B1 (ko) 카트리지, 회전 유닛 및 화상형성장치
US20240045364A1 (en) Drum unit, drive transmission unit,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I600985B (zh) 鼓輪滾筒單元、用於附接耦合構件的方法、和鼓輪單元
JP2006117426A (ja) 駆動伝達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17396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03815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