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0605A - 自行車鏈條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鏈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0605A
TW201540605A TW104106827A TW104106827A TW201540605A TW 201540605 A TW201540605 A TW 201540605A TW 104106827 A TW104106827 A TW 104106827A TW 104106827 A TW104106827 A TW 104106827A TW 201540605 A TW201540605 A TW 2015406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link
link
edge
chain
bicy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6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8064B (zh
Inventor
Tsuyoshi Fukumori
Yusuke Nishimoto
Atsuhiro Emur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540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0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8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80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6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 F16G13/07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the links being of identical shape, e.g. crank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5/00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joints; Chain links; Chain bushes
    • F16G15/12Chain l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6Driving-chains with links connected by parallel driving-pins with or without rollers so called open l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5/00Chain couplings, Shackles; Chain joints; Chain links; Chain bushes
    • F16G15/12Chain links
    • F16G15/14Chain links made of sheet metal, e.g. profi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2009/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cha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內鏈節板件可具有界定縱向方向的縱向中央線且包含:第一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一內鏈節開口;第二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平行於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的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二內鏈節開口;以及內鏈節中間部,其將第一內鏈節端部及第二內鏈節端部互連。第一內鏈節端部可具有在縱向方向上延伸離開第二內鏈節端部之延伸緣部。

Description

自行車鏈條
本揭示一般地關於自行車鏈條。更明確地,本發明關於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
騎自行車正變成休閒的漸增更受歡迎形式以及運輸方式。此外,騎自行車對於業餘人士及專業人士已變成非常受歡迎的競技運動。不論自型車被使用來休閒、運輸或競技,自行車產業不斷地改善自行車的各種不同組件。以被重新設計的一組件係自行車鏈條。大多數的自行車具有傳動系統,傳動系統使用鏈條來將踩踏動作從騎車者傳送至後輪。自行車鏈條具有複數個內鏈節及複數個外鏈節,複數個內鏈節及複數個外鏈節藉由複數個銷以交替的方式來互連。典型地,每一內鏈節包括一對的平行的內鏈節板件,內鏈節板件藉由由圓柱形滾子所環繞之平行中空圓柱或銷來連接。每一外鏈節包括一對的平行的外鏈節板件,外鏈節板件藉由鄰近的內鏈節的銷來連接。
一些自行車被設計成登山自行車(MTB), 其適合於越野行進。一些登山自行車僅具有單一前鏈輪,且其齒輪比係僅藉由後撥鏈器而為可調整的,後撥鏈器被組態成將鏈條在後鏈輪總成中的鏈輪間移動。MTB經常被使用在各種不同的地形,且常常接受大的衝擊及振動,這可造成鏈條自前鏈輪掉落。因此,MTB較像是公路車的其他類型的自行車經歷更高的應力。
圖1A示意地顯示自行車的傳動系統140的平面圖。傳動系統140的後鏈輪總成180被配置成它的中間尺寸鏈輪在自行車的縱向方向上與前鏈輪160實質地對齊。鏈條120的驅動方向係由箭號DD所繪示。因此,舉例而言,當鏈條120被嚙合至最大的後鏈輪時,鏈條120的後部分大大地被拉向自行車的車架,由箭號F標示。
在這樣的案例中,如圖1的部分Q的放大圖中所示,考量鏈輪在位置DE處在成對的內鏈節板件的一者自第一鏈輪160的齒162的一者被脫離,在驅動方向DD上的鄰近的成對的外鏈節板件至成對的內鏈節板件在位置LE處係朝向自行車的車架軸向地傾斜。因此,成對的外鏈節板件內所設置的鏈輪齒易於接觸外鏈節板件內部表面。由於外鏈節板件之間的間隙相較於成對的內鏈節板件之間的間隙在軸向方向上較寬,鏈輪齒162在成對的外鏈節板件的間隙內具有較寬範圍的相對運動。此軸向運動在位置LE處係最大,這可導致鏈條120自前鏈輪160的不想要的掉落,而導致對騎車者的不便。
為了對付上述問題,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被提供。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內鏈節板件具有界定縱向方向之縱向中央線且包含第一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一內鏈節開口,第二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二內鏈節開口,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係平行於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以及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其將第一內鏈節端部及第二內鏈節端部互連,其中第一內鏈節端部具有延伸緣部,延伸緣部在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第二內鏈節端部。
這樣組態的潛在優點為當一對外鏈節板件被契合於鏈輪齒時,延伸緣部減少鏈條的內部區段與鏈輪齒之間的間隙。因此,鏈條的繞著鏈輪齒的軸向運動被減低,因而減少鏈條自鏈輪脫離的可能性。結果,鏈條操作被改善。
在第一方面中,第一內鏈節板件可被組態成被連接至外鏈節板件,外鏈節板件具有第一外鏈節端部、第二外鏈節端部以及將第一外鏈節端部及第二外鏈節端部互連之外鏈節中間部,且延伸緣部具有側表面,側表面被組態成當自行車鏈條嚙合自行車鏈輪時側表面在軸向鄰近於外鏈節板件的外鏈節中間部之區域接觸自行車鏈輪的鏈輪齒。這樣組態的潛在優點為鏈條的內部區段與鏈輪齒之間的間隔在齒的一側係實質地被消除,進一步減少鏈條自鏈輪脫離的可能性並改善鏈條操作。
在第一方面中,第一內鏈節端部、第二內鏈節端部及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可界定內鏈節外周緣,內鏈節外周緣可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以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第一內鏈節端緣與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一內鏈節距離被界定成自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至在第一內鏈節端緣中之延伸緣部的緣,第二內鏈節距離被界定成自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至第一內鏈節端緣的除了延伸緣部以外區域,且第一內鏈節距離係大於第二內鏈節距離。這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的延伸部能夠延伸至鏈輪齒與鏈條的內部之間的間隙中之優點,以進一步減低鏈條的軸向運動,因而在鏈條操作期間減低鏈條自鏈輪脫離的可能性。
在第一方面中,第二內鏈節端部可具有額外延伸緣部,額外延伸緣部在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第一內鏈節端緣,這具有在鏈條操作期間減少在第一鏈輪齒的前導緣與在第二鏈輪齒的尾隨緣兩者的鏈條的內側之間的間隙之優點。
在第一方面中,第一內鏈節端部、第二內鏈節端部及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可界定內鏈節外周緣,內鏈節外周緣可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以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第一內鏈節端緣與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三內鏈節 距離可被界定成自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至在第二內鏈節端緣中之額外延伸緣部的緣,第四內鏈節距離可被界定成自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至第二內鏈節端緣的除了額外延伸緣部以外的區域,且第三內鏈節距離係可大於第四內鏈節距離。這具有當一對外鏈節被契合於鏈輪齒時進一步減少鏈輪齒與鏈條之間的游隙之優點。
在第一方面中,當自行車鏈條被裝配在自行車上且嚙合自行車鏈輪之鏈輪齒時,延伸緣部在相關於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軸向方向上可被定位在鏈輪齒的外側。此組態具有當鏈條中的一對外鏈節被契合於鏈輪齒時致使內鏈節板件的延伸部能夠軸向地限制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運動之優點。
在第一方面中,延伸緣部相關於自行車鏈條的旋轉驅動方向自上游側朝向外鏈節板件的外鏈節中間部可延伸。這具有致使鏈輪齒的上游緣與鏈條的內部表面之間的間隔能夠被減低之優點。
在本發明的第二方面中,自行車鏈條被提供。自行車鏈條包含第一內鏈節板件,其具有界定縱向方向之縱向中央線且包含第一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一內鏈節開口,第二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二內鏈節開口,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係平行於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以及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其將第一內鏈節端部與第二內鏈節端部互連,第一內鏈節端部、第二內鏈節端部及第一內鏈節中間 部界定第一內鏈節外周緣,第一內鏈節外周緣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以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第一內鏈節端緣與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一外鏈節板件包含第一外鏈節端部,其包括第一外鏈節開口,第二外鏈節端部,其包括第二外鏈節開口,以及第一外鏈節中間部,其將第一外鏈節端部及第二外鏈節端部互連,及第一鏈節銷,其被組態成穿過第一內鏈節開口及第一外鏈節開口,其中第一內鏈節端部具有第一延伸緣部,第一延伸緣部在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第二內鏈節端部。這樣組態的潛在優點為當一對外鏈節板件被契合於鏈輪齒時,延伸緣部減少鏈條的內部區段與鏈輪齒之間的間隙。因此,鏈條的繞著鏈輪齒的軸向運動被減低,因而減少鏈條自鏈輪脫離的可能性。結果,鏈條操作被改善。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延伸緣部可具有側表面,側表面被組態成當自行車鏈條嚙合自行車鏈輪時,側表面在軸向鄰近於外鏈節板件的第一外鏈節中間部之區域接觸自行車鏈輪的鏈輪齒。這樣組態的優點為鏈條的內部區段與鏈輪齒之間的間隔實質地被消除,而進一步改善鏈條操作。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內鏈節端部、第二內鏈節端部及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可界定第一內鏈節外周緣,第一內鏈節外周緣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一內鏈 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以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第一內鏈節端緣與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一內鏈節距離可被界定成自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至在第一內鏈節端緣中之第一延伸緣部的緣,第二內鏈節距離可被界定成自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至第一內鏈節端緣的除了第一延伸緣部以外的區域,且第一內鏈節距離可大於第二內鏈節距離。這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的延伸部能夠延伸至鏈輪齒與鏈條的內部之間的間隙中之優點,以進一步在鏈條操作期間減低鏈條自鏈輪脫離的可能性。
在第二方面中,第二內鏈節端部可具有第二延伸緣部,第二延伸緣部在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第一內鏈節端部,這具有在鏈條操作期間減少在第一鏈輪齒的前導緣與在第二鏈輪齒的尾隨緣兩者的鏈條的內側之間的間隙之優點。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內鏈節端部、第二內鏈節端部及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可界定第一內鏈節外周緣,第一內鏈節外周緣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以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第一內鏈節端緣與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此外,第三內鏈節距離可被界定成自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至在第二內鏈節端緣中之第二延伸緣部的緣,第四內鏈節距離可被界定成自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至第二內鏈節端緣的 除了第二延伸緣部以外的區域,且第三內鏈節距離可大於第四內鏈節距離。這具有進一步減少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游隙之優點,以進一步在鏈條操作期間減低鏈條自鏈輪脫離的可能性。
在第二方面中,當自行車鏈條被裝配在自行車上且嚙合自行車鏈輪之鏈輪齒時,第一延伸緣部在相關於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軸向方向上可被定位在鏈輪齒的外側。此組態具有當鏈條中的一對外鏈節被契合於鏈輪齒時致使鏈節的延伸部能夠軸向地限制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運動之優點。結果,自行車操作被改善。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延伸緣部相關於自行車鏈條的旋轉驅動方向自上游側朝向第一外鏈節板件的第一外鏈節中間部可延伸。這樣組態的優點為內鏈節板件的區段延伸至鏈輪齒與外鏈節板件之間的間隙中。結果,鏈條與鏈輪之間的餘隙被進一步減低。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內鏈節板件可另包含第一管狀部,第一管狀部相關於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軸向地延伸,以環繞第一內鏈節開口,且自行車鏈條可另包含第一鏈條滾子,第一鏈條滾子被組態成被安裝在第一管狀部上,第一鏈條滾子具有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以及被組態來環繞第一管狀部之第一徑向內周圍表面。當第一鏈條滾子在縱向方向上朝向第二內鏈節端部移動,直到第一鏈條滾子的第一徑向內周圍表面接觸第一管狀部為止時,第一鏈條滾子的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於縱向方向的一部分面向第 一延伸緣部,在第一延伸緣部的緣與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的部分之間可界定第一延伸距離,且第一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0.6mm。此組態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能夠對於明確鏈輪齒尺寸來被調整大小之優點,以進一步減少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游隙。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延伸距離可等於或大於1.5mm,這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能夠對於明確鏈輪齒尺寸來被調整大小之優點,以進一步減少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游隙。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2.5mm,這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能夠對於明確鏈輪齒尺寸來被調整大小之優點,以進一步減少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游隙。
在第二方面中,當自行車鏈條被裝配在自行車上且嚙合自行車鏈輪之鏈輪齒時,第一延伸緣部在相關於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軸向方向上可被定位在鏈輪齒的外側。此組態具有當一對外鏈節被契合於鏈輪齒時致使內鏈節板件的延伸部能夠軸向地限制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運動之優點。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延伸緣部相關於自行車鏈條的旋轉驅動方向自上游側朝向第一外鏈節板件的第一外鏈節中間部可延伸。這樣組態的優點為內鏈節板件的區段延伸至鏈輪齒與外鏈節板件之間的間隙中。結果,鏈條與鏈輪之間的餘隙被進一步減低。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內鏈節板件可另包含第一管狀部,第一管狀部相關於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軸向地延伸,以環繞第一內鏈節開口,且自行車鏈條可另包含第一鏈條滾子,第一鏈條滾子被組態成被安裝在第一管狀部上。第一鏈條滾子可具有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以及被組態來環繞第一管狀部之第一徑向內周圍表面。當第一鏈條滾子在縱向方向上朝向第二內鏈節端部移動,直到第一鏈條滾子的第一徑向內周圍表面接觸第一管狀部為止時,第一鏈條滾子的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於縱向方向的一部分面向第一延伸緣部,在第一延伸緣部的緣與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的部分之間可界定第一延伸距離,且第一延伸距離可等於或大於2.7mm。此組態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能夠對於明確鏈輪齒尺寸來被調整大小之優點,以進一步減少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游隙。
在第二方面中,第二內鏈節端部可具有第二延伸緣部,第二延伸緣部在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第一內鏈節端緣,第一內鏈節板件可另包含第二管狀部,第二管狀部相關於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軸向地延伸,以環繞第二內鏈節開口,且自行車鏈條可另包含第二鏈條滾子,第二鏈條滾子被組態成被安裝在第二管狀部上,第二鏈條滾子具有第二徑向外周圍表面以及被組態來環繞第二管狀部之第二徑向內周圍表面。當第二鏈條滾子在縱向方向上朝向第一內鏈節端部移動,直到第二鏈條滾子的第二徑向內周圍表面接觸第二管狀部為止時,第二鏈條滾子的第二徑向 外周圍表面於縱向方向的一部分面向第二延伸緣部,在第二延伸緣部的緣與第二徑向外周圍表面的部分之間可界定第二延伸距離,且第二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0.6mm。此組態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能夠對於明確鏈輪齒尺寸來被調整大小之優點,以進一步減少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游隙。
在第二方面中,第二延伸距離可等於或大於1.5mm。此組態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能夠對於明確鏈輪齒尺寸來被調整大小之優點,以進一步減少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游隙。
在第二方面中,第二延伸距離可等於或大於2.5mm。此組態具有致使內鏈節板件能夠對於明確鏈輪齒尺寸來被調整大小之優點,以進一步減少鏈條與鏈輪齒之間的游隙。
此「發明內容」係被提供來介紹所選擇的以簡化的形式呈現的一些概念,而這些概念會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被進一步敘述。此發明內容並非意欲要指認所主張的申請標的的關鍵特徵或必要特徵,亦非意欲要被用來限制所主張的申請標的的範圍。另外,所主張的申請標的不受限於解決任何或所有於本揭示的任何部份所注意到的缺點的實施態樣。
10‧‧‧自行車
12‧‧‧鏈條
14‧‧‧傳動系統
16‧‧‧前曲柄組
17‧‧‧前鏈輪
18‧‧‧後鏈輪總成
19‧‧‧側向軸線
22‧‧‧後撥鏈器
31‧‧‧第一外鏈節板件
32‧‧‧第二外鏈節板件
33‧‧‧第一內鏈節板件
34‧‧‧第二內鏈節板件
35‧‧‧鏈節銷
36‧‧‧滾子
38‧‧‧內鏈節
39‧‧‧箭號
41‧‧‧第一端部
42‧‧‧第二端部
43‧‧‧中間部
44‧‧‧銷耦接開口
45‧‧‧銷耦接開口
48‧‧‧去角緣部
49‧‧‧凹陷部
50‧‧‧周緣
51‧‧‧第一端緣
52‧‧‧第二端緣
53‧‧‧中間緣
56‧‧‧去角緣部
57‧‧‧凹陷部
59‧‧‧面向外部表面
60‧‧‧面向內部表面
61‧‧‧面向外部表面
62‧‧‧鏈輪齒
63‧‧‧面向內部表面
71‧‧‧第一端部
72‧‧‧第二端部
73‧‧‧中間部
74‧‧‧銷耦接開口
75‧‧‧銷耦接開口
77‧‧‧第一環形管狀延伸件
78‧‧‧第二環形管狀延伸件
80‧‧‧周緣
81‧‧‧第一端緣
82‧‧‧第二端緣
83‧‧‧中間緣
85‧‧‧第一端部
86‧‧‧第二端部
87‧‧‧中間部
88‧‧‧銷耦接開口
89‧‧‧銷耦接開口
90‧‧‧周緣
91‧‧‧第一端緣
92‧‧‧第二端緣
93‧‧‧中間緣
94‧‧‧面向外部表面
95‧‧‧面向內部表面
96‧‧‧第一環形管狀延伸件
97‧‧‧第二環形管狀延伸件
98‧‧‧延伸緣部
99‧‧‧側表面
100‧‧‧緣
102‧‧‧階狀部
110‧‧‧去角緣部
111‧‧‧凹陷部
120‧‧‧鏈條
140‧‧‧傳動系統
160‧‧‧前鏈輪
162‧‧‧鏈輪齒
180‧‧‧後鏈輪總成
221‧‧‧第一端部
222‧‧‧中間部
223‧‧‧第二端部
225‧‧‧延伸緣部
226‧‧‧額外延伸緣部
229‧‧‧中間緣
232‧‧‧緣
361‧‧‧徑向外周圍表面
362‧‧‧徑向內周圍表面
A‧‧‧區域
B‧‧‧區域
C‧‧‧區域
D‧‧‧區域
DD‧‧‧箭號
DE‧‧‧位置
F‧‧‧箭號
L‧‧‧延伸距離
L1‧‧‧第一距離
L2‧‧‧第二距離
L10‧‧‧第一距離
L20‧‧‧第二距離
L30‧‧‧第三距離
L40‧‧‧第四距離
LA1‧‧‧縱向軸線
LA2‧‧‧縱向軸線
LA3‧‧‧縱向軸線
LA10‧‧‧縱向軸線
LE‧‧‧位置
P11‧‧‧中央軸線
P12‧‧‧中央軸線
P21‧‧‧中央軸線
P22‧‧‧中央軸線
P31‧‧‧中央軸線
P32‧‧‧中央軸線
P310‧‧‧中央軸線
P320‧‧‧中央軸線
Q‧‧‧部分
VA1‧‧‧垂直軸線
VA2‧‧‧垂直軸線
VA3‧‧‧垂直軸線
VA4‧‧‧垂直軸線
VA10‧‧‧垂直軸線
本揭示是藉著範例而非藉著所附圖式的各圖中的限制來繪示,其中相同的元件符號標示相同的元件, 其中:圖1A顯示自行車的先前技術傳動系統的示意平面圖;圖1B顯示圖1A的先前技術傳動系統的部分Q之放大圖,其顯示鏈輪齒的相關於成對的外鏈節板件及成對的內鏈節板件的相對運動;圖2顯示自行車的側視圖;圖3A顯示鏈條的一實施例之立體圖,鏈條具有交替耦接之二組的成對的外鏈節板件及二組的成對的內鏈節板件;圖3B顯示圖3A中所示的鏈條之側視圖;圖4A至4C分別顯示圖3A及3B中所示的鏈條中所包括的第一外鏈節板件的一者之內部側視圖、仰視圖及外部側視圖;圖5A至5C分別顯示第二內鏈節板件的一者之內部側視圖、仰視圖及外部側視圖;圖6A顯示圖3A及3B中所描繪的鏈條中的第一內鏈節板件的一者之立體圖;圖6B顯示圖6A中所描繪的第一內鏈節板件的一部分之擴展圖;圖7A至7C分別顯示圖6A及6B中所繪示的第一內鏈節板件之內部側視圖、仰視圖及外部側視圖;圖8A顯示圖3A及3B中所繪示的鏈條之正視圖; 圖8B顯示圖3A及3B中所示的鏈條中所包括之滾子;圖9A至9C分別顯示替代的第一內鏈節板件之內部側視圖、仰視圖及外部側視圖,替代的第一內鏈節板件可被包括在圖3A及3B中所示的鏈條中;除非另外指出,圖2至9C近似地依比例繪製。然而,如果想要的話,可使用其他相對的尺寸。
現在將參照所附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選擇實施例。對於熟悉此領域技藝人士者從本揭示將知曉的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以下說明係僅提供作為繪示說明,且並非作為限制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係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物所界定。
先參照圖2,自行車10的例示性實施例被描繪。自行車10使用自行車鏈條12。自行車10,除了包括其他物,包括傳動系統14,傳動系統14被組態來將騎車者的踩踏力量轉變成驅動力量,以沿著像是路或徑的平面將自行車推進。鏈條12被包括在傳動系統14中。傳動系統14亦包括前曲柄組16、後鏈輪總成18、及後撥鏈器22。後鏈輪總成18亦可指為後鏈輪組。
前曲柄組16被安裝在底托架上,底托架被固定在自行車車架上的吊架上且包括單一鏈條齒盤或鏈輪17。然而,其他齒輪組態已被設想。例如,前曲柄組可包 括複數個齒盤。後鏈輪總成18被安裝至後輪的飛輪或飛輪轂上。飛輪或飛輪轂致使騎車者能夠在自行車在運動中時停止踩踏。額外地,後鏈輪總成18包括複數個鏈輪。
鏈條12被配置在前鏈輪17及後鏈輪總成18上,俾以在其間延伸。因此,鏈條12形成繞著前鏈輪17及後鏈輪總成18的環圈,且嚙合前和後鏈輪兩者中的齒。後撥鏈器22被組態成藉由在自行車10的側方向上切換鏈條12來改變檔位,側方向係後鏈輪總成18的軸方向。延伸進出頁面的側向軸線19被提供來作為參考。以此方式,後撥鏈器被組態來調整傳動系統中的齒輪比。
現在參照圖3A及3B,鏈條12包括複數個第一外鏈節板件31(例如第一外側外鏈節板件)、複數個第二外鏈節板件32(例如第二內側外鏈節板件)、複數個第一內鏈節板件33(例如第一外側內鏈節板件)、複數個第二內鏈節板件34(例如第二內側內鏈節板件)、複數個銷或鉚釘35及複數個滾子36。
每一相對的成對的外鏈節板件31及32形成外鏈節37。每一相對的成對的內鏈節板件33及34形成內鏈節38。滾子35分別鬆動地適配在鏈節銷35上以環繞銷35,使得每一滾子35繞著鏈節銷35自由地可旋轉。以此方式,當鏈條在傳動系統中行進經過前和後鏈輪時,鏈條可樞轉。
內鏈節38以交替的方式藉由鏈節銷35與外鏈節37互連。主鏈條鏈節(未顯示)可將二對的內鏈節 38互連在一起,俾以形成單一連續鏈條環圈。然而,外鏈節附接設備已被設想。
鏈節銷35及滾子36係金屬部件。例如,鏈節銷及滾子可用鋼或鈦來建構。鏈節銷35可具有圓柱形形狀。此外,滾子36在形狀上可為環形。然而,將知曉的是,這些部件能根據意欲的終端使用特性依所需及/或所欲來改變。例如,鏈節銷35可為中空銷或圓柱。箭號39標注當鏈條被安裝在圖2中所示的自行車傳動系統時延伸朝向自行車車架的軸向方向。
現在參照圖4A、4B及4C,這些圖顯示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一者。將知曉的是,在一範例中,每一外鏈節板件31在尺寸及幾何形狀上可實質相等。如所繪示,每一第一外鏈節板件31包括第一端部41、第二端部42以及將第一和第二端部41及42互連的中間部43。每一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部41至43可被形成為由像是金屬材料的硬的、鋼性的材料而成的一體、單一構件。例如,第一外鏈節板件31可用鋼、鈦等來建構。第一端部41亦具有銷耦接開口44,用以在其中接受鏈節銷35的一者。同樣地,第二端部42亦具有銷耦接開口45,用以在其中接受鏈節銷35的一者。在所描繪的範例中,銷耦接開口具有圓形軸向截面。鏈節銷35的端被變形,以將第一和第二外鏈節板件31及32固定地固定至鏈節銷35。銷耦接開口44及45具有界定第一和第二外鏈節中央軸線P11及P12的中央點。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縱向軸線 LA1將中間部43及銷耦接開口44及45平分。換言之,縱向軸線LA1穿過銷耦接開口44及45的中央軸線P11及P12。垂直軸線VA1亦被提供來作為參考。如所示,外鏈節板件31對稱於垂直軸線VA1以及縱向軸線LA1。
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第一和第二端部41及42及中間部43界定周緣50。周緣50劃出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輪廓。外鏈節周緣50包括繞著第一端部41延伸的第一端緣51、繞著第二端部42延伸的第二端緣52、及被定位在中間部43的相關於縱向軸線LA1的相對側之一對中間緣53。額外地,中間緣自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端部。
第一外鏈節板件31具有面向離開對應的第二外鏈節板件32之面向外部表面61,以及面向朝向對應的第二外鏈節板件32之面向內部表面63。換言之,在此所使用的用語“面向外部”或“面向內部”、或是“外部”或“內部”指為相對於鏈條12而非自行車10之方向。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部41、42、43具有實質相等之在面向外部和面向內部表面之間的厚度,不包括沿著中間緣53所形成之面向內部的去角緣部48及/或在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內部表面上所形成之凹陷部49,這藉由減低與鏈輪齒的干涉而協助切換檔位。
要注意的是,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外鏈節板件32相等於第一外鏈節板件31,且因此第二外鏈節板件32的詳細組態將在此省略。外鏈節板件31及32被耦接以形 成如上所述的外鏈節37,而內部表面63面向彼此。
現在參照圖5A、5B及5C,每一第二內鏈節板件34包括第一端部71、第二端部72、及將第一和第二端部71及72互連的中間部73。每一第二內鏈節板件34的部71至73可被形成為由像是金屬材料(例如鋼或鈦)的硬的、鋼性的材料而成的一體、單一構件。第一端部71亦具有銷耦接開口74,用以在其中接受鏈節銷35的一者。同樣地,第二端部72亦具有銷耦接開口75,用以在其中接受鏈節銷35的一者。將知曉的是,在一範例中,前述銷耦接開口在一範例中可被指為第一內鏈節開口及第二內鏈節開口。如所繪示,銷耦接開口具有圓形軸向截面幾何形狀。銷耦接開口74及75具有界定第一和第二外鏈節中央軸線P21及P22的中央點。在所描繪的範例中,中央軸線P21及P22係彼此平行。第二內鏈節板件34的縱向軸線LA2將中間部73及銷耦接開口74及75平分。因此,縱向軸線LA2穿過銷耦接開口74及75的中央軸線P21及P22。縱向軸線LA2可為縱向中央線。垂直軸線VA2將縱向軸線LA2平分。明確地,垂直軸線VA2垂直於縱向軸線LA2。此外,第二內鏈節板件34對稱於垂直軸線VA2及縱向軸線LA2。然而,其他第二內鏈節板件幾何形狀已經被設想。
第二內鏈節板件34的第一和第二端部71及72及中間部73界定周緣80。周緣80劃出第二內鏈節板件34的輪廓。內鏈節周緣80包括繞著第一端部71延伸 的第一端緣81、繞著第二端部72延伸的第二端緣82、及被定位在中間部73的相關於縱向軸線LA2的相對側之一對中間緣83。
圖5A至5C所示的第二內鏈節板件34具有面向離開對應的第一內鏈節板件33之面向外部表面59,第一內鏈節板件33顯示於圖6A至7C而在此更詳細討論。第二內鏈節板件34額外地包括面向朝向對應的第一內鏈節板件33之面向內部表面60。第二內鏈節板件34的部71、72、73具有實質相等之在面向外部和面向內部表面之間的厚度,不包括沿著實質整個周緣80所形成之面向內部的去角緣部56及/或在第二內鏈節板件34的內部表面上所形成之凹陷部57。去角緣部藉由減低與鏈輪齒的干涉而改善檔位切換。
第一環形管狀延伸件77被提供在銷耦接開口74周圍,且第二環形管狀延伸件78被提供在銷耦接開口75周圍。
現在參照圖6A、6B、7A、7B、及7C,每一第一內鏈節板件33包括第一端部85、第二端部86、及將第一和第二端部85及86互連的中間部87。每一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部85、86及87可被形成為由像是金屬材料(例如鋼及/或鈦)的硬的、鋼性的材料而成的一體、單一構件。第一端部85亦具有銷耦接開口88,用以在其中接受鏈節銷35的一者。同樣地,第二端部86亦具有銷耦接開口89,用以在其中接受鏈節銷35的一者。銷耦接 開口88及89具有界定第一和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P31及P32的中央點。此外,銷耦接開口88及89具有圓形軸向截面幾何形狀。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縱向軸線LA3將中間部87及銷耦接開口88及89平分。因此,縱向軸線LA3穿過銷耦接開口88及89的中央軸線P31及P32。
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第一和第二端部85及86及中間部87界定周緣90,周緣90劃出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輪廓。內鏈節周緣90包括繞著第一端部85延伸的第一端緣91、繞著第二端部86延伸的第二端緣92、及在中間部87的相對側相關於縱向軸線LA3延伸之一對中間緣93。
第一內鏈節板件33具有面向離開對應的第二內鏈節板件(像是圖5A至5C中所示的第二內鏈節板件34)之面向外部表面94,以及面向朝向對應的第二內鏈節板件之面向內部表面95。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部85、86、87具有實質相等之在面向外部和面向內部表面之間的厚度,不包括沿著實質整個周緣90所形成之面向內部的去角緣部110及/或在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內部表面上所形成之凹陷部111。去角緣部110藉由減低與鏈輪齒的干涉而改善檔位切換。
第一環形管狀延伸件96被提供在銷耦接開口88周圍,且第二環形管狀延伸件97被提供在銷耦接開口89周圍。圖3A所示的每一滾子36可被鬆動地適配至一對內鏈節板件33及34之相對一對管狀延伸件96上及相 對一對管狀延伸件97上。
繼續參照圖6A、6B、7A、7B、及7C,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中,第一內鏈節板件33具有大於相對的第二端部86之第一端部85。特別地,第一端部85具有延伸離開第二端部86的延伸緣部98。延伸緣部98被形成為使第一端部85相關於相對的第二端部86在縱向方向LA3上延伸,使得端部85及86兩者的寬度在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寬度方向上依舊相同,此寬度方向垂直於縱向寬度LA3及中央軸線P31及P32兩者。亦即,第一內鏈節板件33並未對稱於垂直軸線VA3。如圖6B及7B中所示,第一內鏈節距離L1被界定成在縱向方向LA3上自第一中央軸線P31至延伸緣部98的一緣,且第二內鏈節距離L2被界定成自第一中央軸線P31至第一內鏈節緣的除了第一延伸緣部98以外的區域(例如在垂直於中央軸線P31及縱向方向LA3之垂直方向上自第一端部85的中央軸線P31至第一端部85的緣10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距離L1及L2具有彼此間關係為L1>L2。
此外,延伸緣部98與中央軸線P31之間至第一端緣91的距離在朝向垂直軸線VA4的方向上減少,且在朝向縱向軸線LA3的方向上增加。以此方式,中央軸線P31與鏈節的周緣之間的距離改變以形成延伸緣部98。
在此實施例中,延伸緣部98的靠近縱向軸線LA3的緣區域並未去角,但延伸緣部98的其他緣區域在 內部側93上去角以協助換檔。再者,如圖7B及7C中所示,延伸緣部98可具有比第一端部85的其他部分稍微較小的厚度。詳細地,延伸緣部88在面向外部表面94上可具有階狀部102,以避免與外鏈件板件的干涉,來減少其間的磨擦,而確保鏈條12的平順運動。
圖8A顯示被契合於鏈輪齒62的鏈條12之正視圖。將知曉的是,鏈輪齒可包括在圖2所示的自行車10中的鏈輪(像是前鏈輪17)中。如圖8A中所示,第一內鏈節板件33被包括在鏈條12中。延伸緣部98係在側向方向上(例如沿著軸線P31)鄰近於鏈輪齒62。以此方式將延伸緣部98定位減少鏈條從包括鏈輪齒62的鏈輪掉落之可能性。額外地,延伸緣部98可被定位在鏈輪齒62與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中間部43之間。額外地,延伸緣部98具有圖8A及圖7A所示的側表面99。在一範例中,側表面99可被組態成接觸鏈輪齒62。額外在一範例中,當鏈條12嚙合鏈輪齒62時,側表面99可延伸至鄰近第一外鏈節板件31的中間部43之一區域。
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延伸緣部88自旋轉驅動方向DD的上游側朝向外鏈節板件31的中間部來延伸。進一步在圖8A中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延伸緣部98較佳地被定位在區域C。然而,將知曉的是,內鏈節板件33及/或34可被修改成它們包括被定位在區域A至D的一或更多者之延伸緣部。明確地,在一範例中,被包括在內鏈節板件中的延伸緣部可被定位在區域C及/或D,以進一 步減低鏈條12從包括鏈輪齒62的鏈輪掉落之可能性。
當延伸緣部被定位在區域A時,第二內鏈節板件34可額外地或替代地包括延伸緣部。被包括在第二內鏈節板件34中的延伸緣部可具有類似於延伸緣部98的幾何形狀。類似地,區域B及/或D亦可具有被定位在其中的延伸緣部。將知曉的是,在一些範例中,第一及/或第二內鏈節板件(33及34)可被修改來提供此組態。在又一範例中,延伸緣部可被定位在區域A及B及/或C及D。在這樣的範例中,延伸緣部可在第一內鏈節板件33及/或第二內鏈節板件34的兩端被形成。
圖9A至9C顯示在兩端具有延伸緣部的內鏈節板件之不同視圖。明確地,具有第一端部221、中間端部222、及第二端部223的內鏈節板件220被繪示。將知曉的是,內鏈節板件220在一範例中可替換圖3A、3B、及8A中所示的鏈條中的第一內鏈節板件33及/或第二內鏈節板件34。
如所繪示,中間部222在幾何形狀上實質相等於圖7A至7C所示的中間部87。因此,以上討論的中間部87的幾何形狀特性可等同地應用在圖9A至9C所示的中間部222。因此,中間部具有一對中間緣229。額外地,第一端部221在幾何形狀上實質相等於圖7A至7C所示的第一端部85。因此,第一端部221包括延伸緣部225(亦即第一延伸緣部)。
此外,第二端部223在幾何形狀上實質相等 於第一端部222,且因此包括額外的延伸緣部226(亦即第二延伸緣部)。因此,內鏈節板件220對稱於垂直軸線VA10。額外地,內鏈節板件220亦可對稱於縱向軸線LA10。然而,內鏈節板件220的其他幾何形狀已被設想。額外地,在所描繪的範例中,圖9B中所示的距離L30及L10係實質相等。如圖9A中所示,第一內鏈節距離L10被界定成在縱向方向LA10上自第一中央軸線P310至延伸緣部225的一緣,且第二內鏈節距離L20被界定成自第一中央軸線P310至第一內鏈節緣的除了第一延伸緣部225以外的區域(例如在垂直於中央軸線P310及縱向方向LA10之垂直方向上自第一端部的中央軸線P310至第一端部221的緣23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距離L10及L20具有彼此間關係為L10>L20。
如圖9A中所示,第三內鏈節距離L30被界定成在縱向方向LA10上自第二中央軸線P320至延伸緣部226的一緣,且第四內鏈節距離L40被界定成自第二中央軸線P320至第二內鏈節緣的除了延伸緣部226以外的區域(例如在垂直於中央軸線P320及縱向方向LA10之垂直方向上自第一端部的中央軸線P320至第二端部223的緣232)。在此實施例中,第三和第四距離L30及L40具有彼此間關係為L30>L40。額外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距離L10及第三距離L30具有彼此間關係為L10=L30。進一步在此實施例中,第二距離L20及第四距離L40具有彼此間關係為L20=L40。然而,其他比例已被設想。
回參圖8A,當滾子36由於它的齒隙而在縱向方向LA2上朝向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第二端部移動,直到滾子36的徑向內周圍表面362接觸圖7C中所示的內鏈節板件33的管狀部96為止(滾子36被安裝至內鏈節板件33以致使徑向外周圍表面361面向延伸緣部98)時,延伸緣部98的延伸距離L被界定成在第一內鏈節板件33的縱向方向LA2上的滾子36之延伸緣部98的一緣與圖8B所示的外周圍表面361的一部分之間。
在這樣的案例中,延伸距離L可等於或大於0.6mm。在另一範例中,延伸距離L可等於或大於1.5mm。進一步在另一範例中,延伸距離L可等於或大於2.5mm。在又一範例中,延伸距離可等於或大於2.7mm。隨著距離L變得越大,鏈條12從鏈輪掉落的可能性減少。
如圖8B所示,滾子36具有圓柱形形狀。額外地,滾子36具有徑向外周圍表面361及徑向內周圍表面362。如先前所描述,由內周圍表面362所界定的內直徑被組態成稍微大於內鏈節板件33及34的管狀部的外直徑。因此,當滾子36被安裝至管狀部上時,內周圍表面362鬆動地環繞管狀部,以使能夠有滾子36的繞著管狀部旋轉。
此處所用的術語「包含」及其衍生字是意欲成為明確界定所述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的開放式術語。此概念也適用於具有類似 意義的字眼,例如術語「具有」、「包括」、及其衍生字。
此處所用的程度術語例如「實質」、「大致」、及「近似」表示其所修飾的術語具有使得最終結果不會大幅改變的合理偏差量(例如,製造公差)。
雖然已詳細敘述自行車及自行車鏈條的明確實施例,但是所揭示的特定配置係意欲為舉例說明性質而非限制性質。以上所述的各種不同實施例的特徵以及其修改可在不背離此處所揭示的範圍之下被以各種不同方式組合。
12‧‧‧鏈條
31‧‧‧第一外鏈節板件
32‧‧‧第二外鏈節板件
33‧‧‧第一內鏈節板件
34‧‧‧第二內鏈節板件
35‧‧‧鏈節銷
36‧‧‧滾子
37‧‧‧外鏈節
38‧‧‧內鏈節
39‧‧‧箭號

Claims (23)

  1. 一種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該內鏈節板件具有界定縱向方向之縱向中央線且包含:第一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一內鏈節開口;第二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二內鏈節開口,該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係平行於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及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其將該第一內鏈節端部及該第二內鏈節端部互連,其中該第一內鏈節端部具有延伸緣部,該延伸緣部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該第二內鏈節端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其中該內鏈節板件被組態成被連接至外鏈節板件,該外鏈節板件具有第一外鏈節端部、第二外鏈節端部以及將該第一外鏈節端部及該第二外鏈節端部互連之外鏈節中間部;且該延伸緣部具有側表面,該側表面被組態成當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自行車鏈輪時,該側表面在軸向鄰近於該外鏈節板件的該外鏈節中間部之區域接觸該自行車鏈輪的鏈輪齒。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其中該第一內鏈節端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及該第一內鏈 節中間部界定內鏈節外周緣,該內鏈節外周緣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該第一內鏈節端緣與該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一內鏈節距離,其被界定成自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至在該第一內鏈節端緣中之該延伸緣部的緣;第二內鏈節距離,其被界定成自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至該第一內鏈節端緣的除了該延伸緣部以外的區域;且該第一內鏈節距離係大於該第二內鏈節距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其中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具有額外延伸緣部,該額外延伸緣部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該第一內鏈節端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其中該第一內鏈節端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及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界定內鏈節外周緣,該內鏈節外周緣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及 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該第一內鏈節端緣與該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三內鏈節距離,其被界定成自該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至在該第二內鏈節端緣中之該額外延伸緣部的緣;第四內鏈節距離,其被界定成自該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至該第二內鏈節端緣的除了該額外延伸緣部以外的區域;且該第三內鏈節距離係大於該第四內鏈節距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其中當該自行車鏈條被裝配在自行車上且嚙合自行車鏈輪之鏈輪齒時,該延伸緣部在相關於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軸向方向上被定位在該鏈輪齒的外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自行車鏈條的內鏈節板件,其中該延伸緣部相關於該自行車鏈條的旋轉驅動方向自上游側朝向該外鏈節板件的該外鏈節中間部延伸。
  8. 一種自行車鏈條,其包含:第一內鏈節板件,其具有界定縱向方向之縱向中央線且包含:第一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一內鏈節開口;第二內鏈節端部,其包括具有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之第二內鏈節開口,該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係平行於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及 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其將該第一內鏈節端部與該第二內鏈節端部互連,該第一內鏈節端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及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界定第一內鏈節外周緣,該第一內鏈節外周緣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該第一內鏈節端緣與該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一外鏈節板件,其包含:第一外鏈節端部,其包括第一外鏈節開口,第二外鏈節端部,其包括第二外鏈節開口,及第一外鏈節中間部,其將該第一外鏈節端部及該第二外鏈節端部互連;及第一鏈節銷,其被組態成穿過該第一內鏈節開口及該第一外鏈節開口;其中該第一內鏈節端部具有第一延伸緣部,該第一延伸緣部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該第二內鏈節端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一延伸緣部具有側表面,該側表面被組態成當該自行車鏈條嚙合自行車鏈輪時,該側表面在軸向鄰近於該外鏈節板件的該第一外鏈節中間部之區域接觸該自行車鏈輪的鏈輪齒。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一內鏈節端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及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界定第一內鏈節外周緣,該第一內鏈節外周緣包含: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該第一內鏈節端緣與該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一內鏈節距離,其被界定成自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至在該第一內鏈節端緣中之該第一延伸緣部的緣;第二內鏈節距離,其被界定成自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至該第一內鏈節端緣的除了該第一延伸緣部以外的區域;且該第一內鏈節距離係大於該第二內鏈節距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具有第二延伸緣部,該第二延伸緣部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該第一內鏈節端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一內鏈節端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及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界定第一內鏈節外周緣,該第一內鏈節外周緣包含: 第一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一內鏈節端部延伸;第二內鏈節端緣,其大致在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延伸;及一對第一內鏈節中間緣,其在該第一內鏈節端緣與該第二內鏈節端緣之間沿著該第一內鏈節中間部延伸,第三內鏈節距離,其被界定成自該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至在該第二內鏈節端緣中之該第二延伸緣部的緣;第四內鏈節距離,其被界定成自該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至該第二內鏈節端緣的除了該第二延伸緣部以外的區域;且該第三內鏈節距離係大於該第四內鏈節距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當該自行車鏈條被裝配在自行車上且嚙合自行車鏈輪之鏈輪齒時,該第一延伸緣部在相關於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軸向方向上被定位在該鏈輪齒的外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一延伸緣部相關於該自行車鏈條的旋轉驅動方向自上游側朝向該第一外鏈節板件的該第一外鏈節中間部延伸。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一內鏈節板件另包含第一管狀部,該第一管狀部相關於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軸向地延伸,以環繞該第一內鏈節開口; 該自行車鏈條另包含第一鏈條滾子,該第一鏈條滾子被組態成被安裝在該第一管狀部上,該第一鏈條滾子具有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以及被組態來環繞該第一管狀部之第一徑向內周圍表面;當該第一鏈條滾子在該縱向方向上朝向該第二內鏈節端部移動,直到該第一鏈條滾子的該第一徑向內周圍表面接觸該第一管狀部為止時,該第一鏈條滾子的該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於該縱向方向的一部分面向該第一延伸緣部,在該第一延伸緣部的緣與該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的該部分之間界定第一延伸距離;且該第一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0.6mm。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一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1.5mm。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一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2.5mm。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當該自行車鏈條被裝配在自行車上且嚙合自行車鏈輪之鏈輪齒時,該第一延伸緣部在相關於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之軸向方向上被定位在該鏈輪齒的外側。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一延伸緣部相關於該自行車鏈條的旋轉驅動方向自上游側朝向該第一外鏈節板件的該第一外鏈節中間部延伸。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 該第一內鏈節板件另包含第一管狀部,該第一管狀部相關於該第一內鏈節中央軸線軸向地延伸,以環繞該第一內鏈節開口;該自行車鏈條另包含第一鏈條滾子,該第一鏈條滾子被組態成被安裝在該第一管狀部上,該第一鏈條滾子具有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以及被組態來環繞該第一管狀部之第一徑向內周圍表面;當該第一鏈條滾子在該縱向方向上朝向該第二內鏈節端部移動,直到該第一鏈條滾子的該第一徑向內周圍表面接觸該第一管狀部為止時,該第一鏈條滾子的該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於該縱向方向的一部分面向該第一延伸緣部,在該第一延伸緣部的緣與該第一徑向外周圍表面的該部分之間界定第一延伸距離;且該第一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2.7mm。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二內鏈節端部具有第二延伸緣部,該第二延伸緣部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成離開該第一內鏈節端緣;該第一內鏈節板件另包含第二管狀部,該第二管狀部相關於該第二內鏈節中央軸線軸向地延伸,以環繞該第二內鏈節開口;該自行車鏈條另包含第二鏈條滾子,該第二鏈條滾子被組態成被安裝在該第二管狀部上,該第二鏈條滾子具有第二徑向外周圍表面以及被組態來環繞該第二管狀部之第 二徑向內周圍表面;當該第二鏈條滾子在該縱向方向上朝向該第一內鏈節端部移動,直到該第二鏈條滾子的該第二徑向內周圍表面接觸該第二管狀部為止時,該第二鏈條滾子的該第二徑向外周圍表面於該縱向方向的一部分面向該第二延伸緣部,在該第二延伸緣部的緣與該第二徑向外周圍表面的該部分之間界定第二延伸距離;且該第二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0.6mm。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二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1.5mm。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自行車鏈條,其中該第二延伸距離係等於或大於2.5mm。
TW104106827A 2014-04-28 2015-03-04 自行車鏈條 TWI588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63,941 US10295019B2 (en) 2014-04-28 2014-04-28 Bicycle chai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605A true TW201540605A (zh) 2015-11-01
TWI588064B TWI588064B (zh) 2017-06-21

Family

ID=542618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4820A TWI663097B (zh) 2014-04-28 2015-03-04 自行車鏈條
TW104106827A TWI588064B (zh) 2014-04-28 2015-03-04 自行車鏈條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4820A TWI663097B (zh) 2014-04-28 2015-03-04 自行車鏈條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295019B2 (zh)
CN (2) CN105041971B (zh)
DE (2) DE102015005454A1 (zh)
TW (2) TWI6630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2057B (zh) * 2017-10-20 2021-07-0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用鏈條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5736B4 (de) * 2015-03-30 2024-05-16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Hinterrad-Ritzelanordnung
ITUB20154794A1 (it) * 2015-11-06 2017-05-06 Campagnolo Srl Catena per bicicletta e sistema di trasmissione del moto comprendente tale catena
US9939045B2 (en) * 2016-07-15 2018-04-10 Shimano Inc. Link plates for bicycle chain
TWI617749B (zh) * 2017-01-13 2018-03-11 Chain and its inner chain
US10487915B2 (en) * 2017-02-08 2019-11-26 Jui-Chang Wu Bicycle chain
US10352397B2 (en) * 2017-03-01 2019-07-16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EP3406932A1 (en) 2017-05-24 2018-11-28 Miranda & Irmão Lda. Drive chai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rive chain
US10946931B2 (en) 2017-09-22 2021-03-16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US10940916B2 (en) 2017-09-15 2021-03-09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sprocket,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US10618598B2 (en) * 2017-09-29 2020-04-14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CN115503866A (zh) * 2017-08-08 2022-12-23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链条
US10480617B2 (en) * 2017-08-08 2019-11-19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US11078987B2 (en) * 2017-08-08 2021-08-03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DE102018120313A1 (de) * 2017-09-29 2019-04-04 Shimano Inc. Fahrradkettenaussengliedsplatte und Fahrradkette
US10794452B2 (en) * 2018-04-06 2020-10-06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DE102018207361A1 (de) * 2018-05-11 2019-11-14 Sram Deutschland Gmbh Asymmetrische Fahrradketten-Innenlasche, Fahrradketten-Außenlasche und Fahrradkette mit wenigstens einer derartigen Lasche
JP7174550B2 (ja) * 2018-07-23 2022-11-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チェーン
US11306534B2 (en) * 2019-02-06 2022-04-19 Hunter Douglas Inc. Connector for a looped operating element of an architectural-structure covering
TWI722753B (zh) * 2020-01-06 2021-03-21 桂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鏈片
CN114718989A (zh) * 2020-12-22 2022-07-08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链条
DE102021116279A1 (de) * 2021-06-23 2022-12-29 Shimano Inc. Innengliedplatte für eine Kette eines vom Menschen angetriebenen 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466A (en) * 1890-10-28 Charles henry brampton
US663352A (en) * 1898-02-26 1900-12-04 Morse Chain Co Drive-chain.
US953428A (en) * 1908-06-27 1910-03-29 Morse Chain Co Sprocket-chain.
US1105288A (en) * 1908-06-27 1914-07-28 Morse Chain Co Drive-chain.
US1126254A (en) * 1911-05-27 1915-01-26 Morse Chain Co Drive-chain.
US1634334A (en) * 1924-02-21 1927-07-05 Morse Chain Co Drive chain
US2440818A (en) * 1945-12-01 1948-05-04 Bourdeaux John Drive chain
CN2113381U (zh) * 1992-01-31 1992-08-19 吴盈进 一种链条的外链片
US5382199A (en) * 1992-02-03 1995-01-17 U.S. Tsubaki, Inc. Large bearing area roller chain
US5267909A (en) * 1992-07-15 1993-12-07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constructed with butt style links
CN2141849Y (zh) * 1992-12-10 1993-09-08 岳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链条
US5322483A (en) * 1993-06-28 1994-06-21 Yaban Chain Ind'l Co., Ltd. Renovated bicycle chain
FR2715981B1 (fr) * 1994-02-07 1996-04-26 Sachs Ind Sa Chaîne de transmission perfectionnée, notamment pour cycle.
IT1285011B1 (it) 1996-03-18 1998-06-03 Campagnolo Srl Catena di trasmissione, particolarmente per bicicletta.
DE19904952A1 (de) 1999-02-06 2000-08-10 Sram De Gmbh Antriebskette, insbesondere für Fahrräder
DE10127139A1 (de) 2001-06-02 2003-01-09 Sram De Gmbh Antriebskette mit verlängerten Innenlaschen
EP1486699A1 (en) * 2003-06-12 2004-12-15 Campagnolo S.r.l. Chain link for a bicycle and related chain
DE102004011572A1 (de) 2004-03-10 2005-09-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kette mit ausgebauchten Außen- und außen angefasten Innenlaschen
NZ550801A (en) * 2004-05-12 2009-07-31 Vkr Holdings As Push-pull chain with rollers to reduce friction and window or door actuator
TWI276751B (en) * 2006-04-25 2007-03-21 Kmc Chain Ind Co Ltd Chain plate
CN101063477A (zh) 2006-04-29 2007-10-31 超汇桂盟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链条之链片
US7946941B2 (en) * 2006-11-16 2011-05-24 Shimano Inc. Bicycle outer chain link
TW200833976A (en) 2007-01-31 2008-08-16 Kmc Chain Ind Co Ltd A bike chain with connector set
US7325391B1 (en) * 2007-03-02 2008-02-05 Shimano Inc. Bicycle chain
US20100035714A1 (en) * 2007-07-12 2010-02-11 Montanari Sandro Flexible Bicycle Chain
CN202125569U (zh) * 2011-06-13 2012-01-25 超汇桂盟传动(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心形链条
US8734280B2 (en) * 2011-06-15 2014-05-27 Shimano Inc. Inner link plate for bicycle chai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2057B (zh) * 2017-10-20 2021-07-0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用鏈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005454A1 (de) 2015-10-29
TWI663097B (zh) 2019-06-21
CN105041971A (zh) 2015-11-11
CN111503224B (zh) 2022-04-05
CN111503224A (zh) 2020-08-07
DE102015017202B4 (de) 2024-02-01
US10295019B2 (en) 2019-05-21
US20170191547A1 (en) 2017-07-06
TWI588064B (zh) 2017-06-21
TW201730045A (zh) 2017-09-01
CN105041971B (zh) 2019-12-31
US20150308542A1 (en)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8064B (zh) 自行車鏈條
US7325391B1 (en) Bicycle chain
TWI329716B (en) Bicycle outer chain link
US10927940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9303726B2 (en) Bicycle chain
US9915336B1 (en)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10359106B2 (en)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US10507888B2 (en) Bicycle crank assembly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CN101407243B (zh)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US11078987B2 (en) Bicycle chain
TW201641362A (zh)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TWI730220B (zh) 自行車鏈條
US10618598B2 (en) Bicycle chain
US9885409B1 (en)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US10107377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20180299004A1 (en) Bicycle rear sprocket
US20180178880A1 (en) Bicycle sprocket
US20180073620A1 (en) Bicycle sprocket
US10933947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11591044B2 (en)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sprocket
TWI822741B (zh) 自行車用鏈條
TWM491629U (zh) 自行車鏈條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