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9446A - 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及構造物 - Google Patents

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及構造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9446A
TW201529446A TW103128447A TW103128447A TW201529446A TW 201529446 A TW201529446 A TW 201529446A TW 103128447 A TW103128447 A TW 103128447A TW 103128447 A TW103128447 A TW 103128447A TW 201529446 A TW201529446 A TW 2015294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eismic isolation
members
vibration
sh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8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9112B (zh
Inventor
Kosuke IWAMOTO
Yuji Sato
Teruyoshi OTOYO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29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9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9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91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7/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nfiguration and additional features of a handling device, e.g. Conveyors
    • B65G2207/20Earthquake prot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具有:2個柱構件(1A)、(1B),將平坦的端面(6)、(7)配置為呈對向;免震柱(10),在一端(10a)與另一端(10b)具有與平坦的端面呈對向之平坦的抵接面(8)、(9)並且配置在2個柱構件之間;止動構件(13),配置在2個柱構件與免震柱之間,用以防止2個柱構件朝水平方向進行相對移動時會使得免震柱的一端及另一端朝水平方向外側對2個柱構件進行移動;以及彈性體(19),用以使免震柱的抵接面與2個柱構件的端面密接,藉此具備有制動機構(11)用以使得免震柱會藉由止動構件(13)而以支點(E)為中心開始產生傾斜,彈性體(11)係配置用以使得免震柱(10)開始產生傾斜時的制動荷重,在水平的雙軸方向會相異。

Description

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及構造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及構造物,其適用於立體倉庫、鍋爐鋼架、立體停車場、貨物裝卸設備等的構造物來用以減低構造物的搖晃。
作為構造物之一例的立體倉庫,係具有下述構造:使用複數根鋼鐵製的柱與複數層的鋼鐵製的樑來立體地組合而成之複數個載架(棚架)。在發生大規模的地震之情況下,有可能會造成立體倉庫產生損毀,並且由於有可能因為地震而造成儲存在立體倉庫的載架之貨物掉下導致貨物損傷,所以認為在立體倉庫具備免震構造能夠提高對於地震之安全性。
作為立體倉庫的免震構造,係揭示有下述構造者:在構成立體倉庫的複數個各別的柱與基礎之間,具備由積層橡膠所形成的免震構造。(專利文獻1)另外,揭示有以下構造者:作為在上下途中將立體倉庫的柱予以切斷的構造,其利用水平之第1水平構件連結2根上部柱的 下端彼此,並且利用能夠與前述第1水平構件卡合的水平之第2水平構件連結與2根上部柱相對應的2根下部柱的上端彼此,又進一步地利用黏彈性體連接前述第1水平構件與前述第2水平構件之間,使得前述第1水平構件與前述第2水平構件能夠朝長邊方向滑動。(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6-104883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13-039989號公報
但,如專利文獻1所述,在具有多數個支撐腳的立體倉庫之各個支撐腳的下端與基礎之間使其具備藉由積層橡膠所形成的免震構造的情況下,由於積層橡膠十分高價所以會有造成立體裝置的設備成本增加的問題。另外,專利文獻2也會有以下問題:由於設置前述第1水平構件與第2水平構件,必須進一步地設置用以連接前述第1水平構件與第2水平構件的黏彈性體,所以構造會變得複雜並且會造成立體裝置的設備成本增加。再者,專利文獻2中,使支撐腳得以免震的方向會受限於作為前述第1水平構件與第2水平構件進行滑動的方向之長邊方向,會有相對於和該滑動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無法有免震效果之問 題。
另一方面,作為自動倉庫的立體倉庫係具有沿著塔式起重機的行走方向延伸的長度,並且在與塔式起重機的行走方向呈正交的方向形成有與所收納的貨物大小相對應的狹窄之寬度。由平面圖觀看是呈細長的矩形形狀。
在具有上述於平面呈細長的矩形形狀之立體倉庫中,相對於長邊方向具有較高的剛性強度,狹窄的寬度方向之剛性強度較低。因此,為了保護立體倉庫免受地震影響,對於狹窄的寬度方向必須將免震特性設定成較低使其得以柔性地免震。另外,立體倉庫中,為了藉由塔式起重機對載架進行貨物的收納、裝載,所以與塔式起重機呈對向的載架之前面是呈開放。因此,由於在對立體倉庫的狹窄的寬度方向產生搖晃的情況下,會有貨物從載架落下的可能性,所以由該問題點也認為有必要使立體倉庫之狹窄的寬度方向得以柔性地免震。
該課題並不限定於立體倉庫,在由於無法藉由構造物所具備的裝置或配管將撐臂(brace)等的補強材料設置在構造物的柱,而使得剛性強度在水平的雙軸方向為相異的構造物之情況下,期望能夠因應構造物的剛性強度的方向來改變免震特性。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問題而開發完成者,其提供一種免震構造,係藉由簡單之構造而在水平的雙軸方向具有相異的免震特性,能夠使作用於構造物 的柱之荷重得以免震。
本發明的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其特徵為:具有:2個柱構件,用以構成將平坦的端面配置為呈對向的柱;免震柱,在一端與另一端具有與平坦的前述端面呈對向之平坦的抵接面並且配置在2個前述柱構件之間;
止動構件,配置在2個前述柱構件與前述免震柱之間,用以防止2個前述柱構件朝水平方向進行相對移動時會使得前述免震柱的一端及另一端朝水平方向外側對2個前述柱構件進行移動;以及彈性體,用以使前述免震柱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平坦的前述抵接面與2個前述柱構件的平坦的前述端面密接,藉此具備有制動機構用以使得前述免震柱會藉由前述止動構件而以支點為中心開始產生傾斜,
前述彈性體,係配置用以使得前述免震柱開始產生傾斜時的制動荷重,在水平的雙軸方向會相異。
上述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中,係能夠在2個前述柱構件與前述免震柱之間的寬度方向的邊與深度方向的邊,配置不同數量的彈性體。
上述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中,前述止動構件較佳為:從2個前述柱構件與前述免震柱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其中一方突出來圍繞另一方而形成。
前述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中,前述支 點係較佳為:藉由2個前述構件的平坦的前述端面之端緣及前述免震柱的平坦的前述抵接面之端緣來形成。
前述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中,前述彈性體較佳為:配置在比藉由2個前述構件的平坦的前述端面或前述免震柱的平坦的前述抵接面所形成的支點更靠內側。
前述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中,較佳為:設置有位移限制機構,用以限制當前述免震柱產生傾斜時之前述免震柱的位移。
前述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中,亦可具有:凸狀的止動構件,具備於2個前述柱構件的前述端面與前述免震柱的前述抵接面之其中一方的中心;以及凹狀的止動構件,具備於2個前述柱構件的前述端面與前述免震柱的前述抵接面之另一方的中心用以與凸狀的前述止動構件嵌合。
本發明構造物係要求免震效果在水平的雙軸方向為相異之構造物,其特徵為:前述免震構造係配置在前述構造物的柱,用以使藉由該免震構造所具備的前述彈性體而產生的朝水平的雙軸方向之制動荷重的較低側,會和欲提高前述構造物的免震效果之方向一致。
依據本發明,在發生地震時,會因為2個柱構件朝水平方向進行相對移動而使得免震柱作動來朝2個 柱構件產生傾斜,此時,由於作成為能夠個別地設定免震柱朝水平的雙軸方向產生傾斜時的水平的雙軸方向之制動荷重,所以能夠達成以下優異之功效:利用簡單之構造而能夠利用相異的免震特性朝水平的雙軸方向有效地使作用於構造物的荷重得以免震。
1‧‧‧柱
1A‧‧‧柱構件
1B‧‧‧柱構件
5‧‧‧免震構造
6‧‧‧端面
7‧‧‧端面
8‧‧‧抵接面
9‧‧‧抵接面
10‧‧‧免震柱
10a‧‧‧一端
10b‧‧‧另一端
11‧‧‧制動機構
13‧‧‧止動構件
18‧‧‧制動附加裝置
19‧‧‧彈性體
20‧‧‧凸狀的止動構件
21‧‧‧凹狀的止動構件
24x‧‧‧寬度方向的邊
24y‧‧‧深度方向的邊
100‧‧‧立體倉庫(構造物)
第1圖a係表示本發明的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的一實施例之正面圖。
第1圖b係表示第1圖a的2個柱構件進行相對移動後的狀態之說明圖。
第2圖a係表示配置第1圖a的彈性體之狀態的免震柱之平面圖。
第2圖b係從IIB-IIB方向觀看第2圖a之正面圖。
第2圖c係從IIC-IIC方向觀看第2圖a之側面圖。
第2圖d係用以說明作為水平的雙軸方向之寬度方向(X軸方向)的特性之作用圖。
第2圖e係用以說明作為水平的雙軸方向之深度方向(X軸方向)的特性之作用圖。
第3圖a係表示彈性體的安裝例之說明圖。
第3圖b係表示第3圖a的變形例之說明圖。
第3圖c係表示彈性體的其他安裝例之說明圖。
第3圖d係表示第3圖c的變形例之說明圖。
第4圖a係表示止動構件的形狀例之立體圖。
第4圖b係表示止動構件的其他形狀例之立體圖。
第4圖c係表示止動構件的另一其他形狀例之立體圖。
第4圖d係表示止動構件的又另一其他形狀例之立體圖。
第5圖a係表示第1圖a的免震構造所具有之制動機構的其他實施例之正面圖。
第5圖b係表示使5圖a進行變形後的實施例之正面圖。
第6圖a係表示用以限制免震柱之傾斜的位移限制機構之形狀例的說明圖。
第6圖b係表示用以限制免震柱之傾斜的位移限制機構之其他的形狀例的說明圖。
第6圖c係表示用以限制免震柱之傾斜的位移限制機構之另一其他的形狀例的說明圖。
第7圖a係已應用本發明的免震構造之構造物的一例之立體倉庫的側面圖。
第7圖b係從F-F方向觀看第7圖a之正面圖。
以下,利用圖式的例子來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第7圖a、第7圖b係表示已應用本發明的免 震構造之構造物的一例之立體倉庫。立體倉庫100(構造物),係具有下述構造:藉由具備複數根鋼鐵製的柱1與複數層的鋼鐵製的樑2而立體地組合而成之複數個載架3(棚架)。立體倉庫100係夾持著塔式起重機4而豎起地設置,並且立體倉庫100係如第7圖a所示,具有沿著塔式起重機4的行走方向朝長邊方向延伸的長度V,而在與塔式起重機4的行走方向呈正交的寬度方向係如第7圖b所示,具有與所收納的貨物大小相對應的狹窄之寬度W。構成前述立體倉庫100的複數根柱1,係具有高強度用以支撐收納在載架3的貨物重量。
對各個構成第7圖a、第7圖b的立體倉庫100之複數根柱1設置本發明的免震構造5。該免震構造5係如第7圖a、第7圖b所示,設置在立體倉庫100所具備的各別的柱1的相同之高度位置。免震構造5係能夠設置在柱1的任意之高度位置,或者亦可設置在柱1的下端與基礎T之間。
第1圖a係表示本發明的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的一實施例。設置在構成立體倉庫100的柱1之免震構造5具備有2個柱構件1A、1B,係具有:下側的柱構件1A,例如豎立地設置於第7圖a、第7圖b的基礎T並且在上端形成有水平且平坦的端面6;以及上側的柱構件1B,配置於該柱構件1A的延長上並且在下端形成有水平且平坦的端面7。在2個柱構件1A、1B的呈對向之平坦的端面6、7之間,配置有:免震柱10,在一端10a 與另一端10b具備與該端面6、7抵接的平坦的抵接面8、9。前述2個柱構件1A、1B及免震柱10,係表示利用水平剖面為具有矩形形狀的角型鋼材所構成的情況。再者,柱構件1A、1B及免震柱10並非限定於角型鋼材者,也可以是H型鋼材、I型鋼材、Z型鋼材、圓筒型鋼材。
在2個柱構件1A、1B呈對向的端部、與前述免震柱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之間,設置有制動機構11。制動機構11係具有:制動機能,藉由自重使前述端面6、7與抵接面8、9持續保持為密接狀態;以及止動構件13,用以防止2個柱構件1A、1B朝水平方向進行相對移動時會使得前述免震柱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相對於2個柱構件1A、1B朝水平方向外側脫落,並且用以使免震柱10開始產生傾斜。第1圖a所示的前述制動機構11係具備有:止動構件13,作成為從2個柱構件1A、1B與免震柱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的其中一方突出,來圍繞2個柱構件1A、1B與免震柱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的另一方。再者,第1圖a所示的制動機構11係表示具備由下述彈性體19所組成的制動附加裝置18,而使制動荷重增加的情況。
第1圖a的實施例中,前述免震柱10的一端10a與另一端10b設置有抵接凸緣17,係朝水平方向外側突出而形成前述抵接面8、9。在下側的柱構件1A的上端、與上側的柱構件1B的下端,設置有按壓凸緣12,係 朝水平方向外側突出而形成前述端面6、7。另外,前述按壓凸緣12設置有止動構件13,係用以圍繞設置在前述免震柱10的抵接凸緣17的外周。第1圖a的止動構件13係利用所需長度傾斜地延伸而從按壓凸緣12朝免震柱10的長邊方向內側與免震柱10分離,因此止動構件13的內面與免震柱10的外面之間形成有朝免震柱10的長邊方向內側呈開放的間隙14。又,在2個柱構件1A、1B朝水平方向進行相對移動後,免震柱10會藉由使其抵接面8、9抵接於止動構件13的內面與端面6、7的角隅部,而能夠防止相對於2個柱構件1A、1B朝水平方向外側進行移動。亦即,前述止動構件13的內面與端面6、7的角隅部會形成為支點E,使得免震柱10形成可開始傾斜。另外,也可以將止動構件13設置在抵接凸緣17並且使該止動構件13形成為圍繞著按壓凸緣12的外周,來取代第1圖a的構造。
在此,藉由將2個柱構件1A、1B的剖面作為矩形,前述支點E會藉由免震柱10的平坦的抵接面8、9之水平且直線地延伸之端緣來形成。
第4圖a、第4圖b、第4圖c、第4圖d係表示構成設置於2個柱構件1A、1B的前述制動機構11之止動構件13的形狀例。由於設置於2個柱構件1A、1B與免震柱10之間的制動機構11係具有上下對稱的形狀,所以第4圖a、第4圖b、第4圖c、第4圖d中僅表示設置在下側的柱構件1A的止動構件13。
第4圖a與第1圖a相同係表示設置有呈突出的止動構件13來圍繞前述免震柱10的一端10a的外周全部之情況。第4圖b係表示僅在按壓凸緣12的4個角隅部設置有止動構件13'之情況。第4圖c係表示僅在按壓凸緣12的4個邊部設置有止動構件13"之情況。第4圖d係表示在按壓凸緣12設置藉由作為螺樁構件的突起15所形成的止動構件13,來圍繞免震柱10的一端10a的外周之情況。
第5圖a、第5圖b係表示前述制動機構11的其他實施例,其係在2個柱構件1A、1B的端面6、7與免震柱10的抵接面8、9的其中一方具有凸狀的止動構件20,而在另一方設置有凹狀的止動構件21之情況。第5圖a的制動機構11係在免震柱10的抵接凸緣17設置朝上下突出的凸狀的止動構件20,並且該凸狀的止動構件20係具有下述構造:嵌合於藉由角鋼所組成之柱構件1A、1B而形成的凹狀的止動構件21。第5圖b的制動機構11係在柱構件1A、1B的按壓凸緣12設置凸狀的止動構件20,並且該凸狀的止動構件20係具有下述構造:嵌合於藉由角鋼所組成之免震柱10而形成的凹狀的止動構件21。
如上所述,係藉由:前述2個柱構件1A、1B的平坦的端面6、7、以及與該端面6、7密接的免震柱10的平坦的抵接面8、9、以及用以形成使免震柱10開始產生傾斜的支點E之止動構件13、20、21,來構成制動機 構11。
並且,第1圖a、第1圖b中,在前述免震柱10與2個柱構件1A、1B之間具備有:調芯機構16,用以防止前述免震柱10相對於2個柱構件1A、1B朝水平位置產生位移。第1圖a、第1圖b的調芯機構16,係在前述2個柱構件1A、1B的端面6、7的中央位置,形成朝免震柱10突出的圓錐狀或角錐狀的凸部16a,並且在前述免震柱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的抵接面8、9形成有與前述凸部16a嵌合的圓錐狀或角錐狀的凹部16b。在具備有上述調芯機構16的情況下,即使在2個柱構件1A、1B與免震柱10之間於水平方向產生位移後的情況下,當呈傾斜的免震柱10復原時,2個柱構件1A、1B與免震柱10會進行調整而復原至一定的位置。
如第1圖a、第1圖b、第5圖a、第5圖b所示,在2個柱構件1A、1B所具備的按壓凸緣12、與免震柱10所具備的抵接凸緣17之間,設置有藉由彈性體19所組成有制動附加裝置18。彈性體19係用以彈性地連結按壓凸緣12與抵接凸緣17,來利用所需的力道來使2個柱構件1A、1B的端面6、7與免震柱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的抵接面8、9密接。該彈性體19係能夠設置在比藉由前述端面6、7及抵接面8、9所形成的支點E更靠內側。前述彈性體19所組成的制動附加裝置18係藉由選定其設置數,而能夠對藉由制動機構11使得免震柱10開始產生傾斜時的制動荷重進行調整。作為彈性體19, 係能夠使用盤形彈簧等所組成的復原彈簧。
前述彈性體19係如第3圖a所示,亦可設置在按壓凸緣12的下側,或者如第3圖b所示,設置在抵接凸緣17的上側也可以。此時,對盤形彈簧所組成的彈性體19賦予壓縮力的張力桿19a係貫穿設置在按壓凸緣12及抵接凸緣17的開口19b,並且藉由使開口19b具有比張力桿19a的直徑更大之口徑來進行鬆配合。再者,如第3圖c所示,亦可將前述彈性體19配置成彈性地連結突出地設置在柱構件1A與免震柱10的外側之安裝構件22、23之間,或者如第3圖d所示,亦可將前述彈性體19配置成彈性地連結突出地設置在柱構件1A與免震柱10的內側之安裝構件22'、23'之間。再者,即使在該情況下,彈性體19也能夠設置在比藉由前述端面6、7及抵接面8、9所形成的支點E更靠內側。
第2圖a、第2圖b、第2圖c係表示在免震柱10配置彈性體19的配置方法的一例。其係表示各別在朝具有矩形形狀的免震柱10的抵接面8、9之寬度方向(X軸方向)延伸之2個邊24x上,利用相互距離為L1來配置4個彈性體19,並且在朝深度方向(Y軸方向)延伸之2個邊24y上未具備有彈性體19的情況。
如第2圖a、第2圖b、第2圖c所示,設置在寬度方向的邊24x與深度方向的邊24y之彈性體19係能夠選定任意之數量來進行設置。藉此,能夠任意地對水平的雙軸方向X、Y進行設定如第1圖b所示,當抵接凸 緣17的外周抵接於止動構件13而使得免震柱10以支點E為中心開始產生傾斜時的制動荷重。前述彈性體19亦可使用具備有相同彈撥力者來改變設置數進行配置,或者配置彈撥力相異的彈性體19也可以。
第6圖a、第6圖b、第6圖c係表示位移限制機構25,用以限制前述免震柱10產生傾斜後在免震柱10與2個柱構件1A、1B之間的位移。另外,在上述各圖中係省略配置彈性體19。第6圖a的位移限制機構25係表示設置有卡止片26的情況,該卡止片26係設置成從柱構件1A的止動構件13進一步地延伸至免震柱10的上側而具有間隙G為止。第6圖b的位移限制機構25係表示利用與柱構件1A的按壓凸緣12和免震柱10的抵接凸緣17之間具有間隙G的長度之連結螺栓27來進行連結的情況。第6圖c的位移限制機構25係表示設置有卡止構件28的情況,該卡止構件28係設置成從柱構件1A的按壓凸緣12延伸至相對於柱構件1B的按壓凸緣12的上側係具有間隙G的長度。另外,前述位移限制機構25亦可如上所述地作成為兼具止動構件13的形狀,或者是設置成與止動構件13無關而呈獨立的構造亦可。
上述實施例中,係如下所述而作動。
第1圖a係表示靜止狀態時的柱1,施加於上側的柱構件1B的貨物之荷重係經由與柱構件1B的平坦的端面7呈密接的免震柱10的平坦的抵接面9、及與免震柱10的平坦的抵接面8呈密接的柱構件1A的平坦的端 面6而傳達至下側柱構件1A,使得柱1會保持呈直線狀態。
並且,在第1圖a中,即使是在因為發生地震而於柱1產生水平方向之相對較小的加速度S1之搖晃的情況下,前述柱1還是會保持呈直線狀態。亦即,藉由柱構件1A、1B的按壓凸緣12的平坦的端面6、7與免震柱10的一端10a和另一端10b的抵接凸緣17的平坦的抵接面8、9之密合而產生的保持力,會使柱1保持呈直線狀態。此時,由於平坦的端面6、7與平坦的抵接面8、9的整面會藉由荷重而密接,所以藉由密合而產生之保持力會變大並且用以使免震柱10傾斜所需之制動荷重也會變大。
又,由於會因為彈性體19所產生之拉引而對平坦的端面6、7與平坦的抵接面8、9附加密接力,所以即使因為中小規模的地震而於水平方向產生相對較小的加速度S1之搖晃,前述免震柱10的抵接面8、9與柱構件1A、1B的端面6、7也會保持呈密接狀態。
另一方面,在因為發生大規模的地震而如第1圖b所示,於水平方向產生較大之加速度S2的搖晃的情況下,柱構件1A、1B會形成朝水平方向進行相對移動之狀態。此時,由於免震柱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會抵接於止動構件13的內面與端面6、7之角隅部而無法移動,所以在對免震柱10作用超過藉由端面6、7與抵接面8、9之密接而生成之制動荷重的範圍之荷重的情況下, 會如第1圖b所示,免震柱10會以抵接面8、9的端緣(邊)作為支點E而開始傾斜。藉由如上所述使免震柱10傾斜,會使得朝水平的左右方向之較大的加速度S2的搖晃得以免震。另外,即使在水平的深度方向產生較大的加速度S2的情況下,也會同樣地藉由使免震柱10朝深度方向傾斜來使水平的深度方向之較大的加速度S2的搖晃得以免震。此時,當將抵接面8、9的左右方向的寬度B及深度方向的深長形成為較大時,由於免震柱10會難以朝左右方向及深度方向傾斜,所以能夠設定成較大的制動荷重。
如上所述,藉由在第7圖a、第7圖b所示的立體倉庫100(構造物)的柱1具備簡單之構造的免震構造5,能夠有效地使因為地震而作用於柱1的荷重得以免震。亦即,藉由設置可任意地設定水平的雙軸方向X、Y的制動荷重之制動機構11,能夠發揮立體倉庫100的水平的雙軸方向X、Y所需求之免震特性來有效地使其免震。
如第2圖a、第2圖b、第2圖c所示,在將彈性體19配置在免震柱10的寬度方向的邊24x與深度方向的邊24y的情況下,由朝水平方向使免震柱10產生變形時的水平剛性來考量,藉由彈性體19之不同的配置會影響賦予水平的雙軸方向X、Y之免震特性。
首先,考量藉由第2圖a、第2圖b、第2圖c所示般地進行配置之彈性體賦予免震柱10的水平剛 性。當施加水平的雙軸方向的荷重於免震柱10時,免震柱10係會以其下端的支點E(參照第1圖b)為中心產生傾斜。此時,由於彈性體19會作動來抵抗免震柱10的傾斜,所以會作動復原力來使原先欲傾斜之免震柱10會回復成垂直狀態。
將免震柱10的高度設為h、免震柱的寬度設為B、免震柱的深長設為B',並且如第2圖d所示,使免震柱10的上端部朝與寬度方向的邊24x呈平行的軸方向X傾斜時的水平剛性khoX係如數學式1所示,其槓桿式彈簧係以長度的平方為比例。
L1:彈性體的相互距離
L2:彈性體的設置範圍
ko:彈性常數
相同的,如第2圖(d)所示,當使免震柱10的上端部朝與深度方向的邊24y呈平行的軸方向Y傾斜時的水平剛性khoY,係如數學式2所示。
在此,當L1=B/4、L2=B/2時,
相對於第2圖d所示的軸方向X,藉由第2圖e所示的軸方向Y能夠獲得,水平剛性為1.73倍、固有周期為1.3倍之相異的免震特性。當然,上述是其中一例,藉由彈性體19的配置能夠賦予水平的雙軸方向X、Y任意的相異之免震特性。
因此,第7圖a、第7圖b所示之立體倉庫100中,係將免震構造5的制動荷重或固有周期會變低的方向配置成和欲提高立體倉庫100的免震效果之方向呈一致。亦即,係使第2圖a的設置有彈性體19之寬度方向的邊24x之延伸方向配置成與第7圖b的立體倉庫100中之狹窄寬度W亦即軸方向X呈一致。藉此,能夠提高第7圖b的狹窄寬度W的方向之免震效果。另一方面,在產生較小荷重時不想使免震構造5作動的方向上,只要使其與制動荷重會變大的第2圖a之深度方向的邊24y之延伸方向一致即可。
如第2圖a、第2圖b、第2圖c所示,藉由在2個柱構件1A、1B與免震柱10之間,於寬度方向的邊24x和深度方向的邊24y配置相異數量的彈性體19,能夠利用簡單之構造來任意地設定水平的雙軸旁向X、Y之制動荷重。
如第1圖a、第1圖b、第4圖a、第4圖b、第4圖c、第4圖d所示,由於止動構件13係設置成從2個柱構件1A、1B突出來圍繞免震柱10的一端10a及另一端10b,所以能夠藉由簡單之構造來形成免震柱10產生傾斜時之支點E。
如第1圖a、第1圖b、第2圖a所示,由於藉由2個柱構件1A、1B的平坦的端面6、7之端緣或免震柱10的平坦的抵接面8、9之端緣形成支點E,所以藉由直線的支點E能夠支撐免震柱10產生傾斜時的較大之荷重。
如第1圖a、第1圖b、第5圖a、第5圖b所示,由於前述彈性體19係配置成比藉由2個柱構件1A、1B的平坦的端面6、7及前述免震柱10的平坦的抵接面8、9的所形成之支點E更靠內側(免震柱10的軸心側),所以制動機構11不會朝柱1的外側大範圍地突出,因此能夠完成小型的免震構造5。
如第5圖a、第5圖b所示,當在2個柱構件1A、1B與免震柱10之間設置相互嵌合的凸狀的止動構件20與凹狀的止動構件21時,能夠藉由簡單之構造防止免 震柱10會朝水平方向對2個柱構件1A、1B進行移動。
第6圖a、第6圖b、第6圖c所示,由於設置有位移限制機構25用以限制因為前述免震柱10產生傾斜而造成之免震柱10與2個柱構件1A、1B之間的位移,所以藉由簡單之構造的位移限制機構25能夠限制免震柱10的傾斜。
在水平的雙軸方向具有相異之剛性強度的立體倉庫100中,使藉由配置彈性體19而具有免震構造5之朝水平的雙軸方向的制動荷重較低側,和欲提高立體倉庫100的免震效果之方向呈一致來配置於柱1,所以會具備優異之免震效果並且能夠減低因為地震所造成之使貨物從立體倉庫100的載架落下之問題。
另外,前述免震構造5係能夠用於立體倉庫100之外的鍋爐鋼架、立體停車場、貨物裝卸設備等的各種構造物的柱。
再者,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只要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意旨之範圍內當然能夠加以進行各種變更。
1‧‧‧柱
1A‧‧‧柱構件
1B‧‧‧柱構件
5‧‧‧免震構造
6‧‧‧端面
7‧‧‧端面
8‧‧‧抵接面
9‧‧‧抵接面
10‧‧‧免震柱
10a‧‧‧一端
10b‧‧‧另一端
11‧‧‧制動機構
12‧‧‧按壓凸緣
13‧‧‧止動構件
14‧‧‧間隙
16‧‧‧調芯機構
16a‧‧‧凸部
16b‧‧‧凹部
17‧‧‧抵接凸緣
18‧‧‧制動附加裝置
19‧‧‧彈性體
B‧‧‧寬度
E‧‧‧支點
S1‧‧‧加速度

Claims (8)

  1. 一種構成構造物的前述柱之免震構造,其特徵為:具有:2個柱構件,用以構成將平坦的端面配置為呈對向的柱;免震柱,在一端與另一端具有與平坦的前述端面呈對向之平坦的抵接面並且配置在2個前述柱構件之間;止動構件,配置在2個前述柱構件與前述免震柱之間,用以防止2個前述柱構件朝水平方向進行相對移動時會使得前述免震柱的一端及另一端朝水平方向外側對2個前述柱構件進行移動;以及彈性體,用以使前述免震柱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平坦的前述抵接面與2個前述柱構件的平坦的前述端面密接,藉此具備有制動機構用以使得前述免震柱會藉由前述止動構件而以支點為中心開始產生傾斜,前述彈性體,係配置用以使得前述免震柱開始產生傾斜時的制動荷重,在水平的雙軸方向會相異。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構成構造物的前述柱之免震構造,其中,係在2個前述柱構件與前述免震柱之間的寬度方向的邊與深度方向的邊,配置不同數量的前述彈性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構成構造物的前述柱之免震構造,其中,前述止動構件為:從2個前述柱構件與前述免震柱的一端及另一端的其中一方突出來圍繞另一方而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構成構造物的前述 柱之免震構造,其中,前述支點係藉由2個前述構件的平坦的前述端面之端緣或前述免震柱的平坦的前述抵接面之端緣來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構成構造物的前述柱之免震構造,其中,前述彈性體為:配置在比藉由2個前述構件的平坦的前述端面或前述免震柱的平坦的前述抵接面所形成的前述支點更靠內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構成構造物的前述柱之免震構造,其中,設置有位移限制機構,用以限制當前述免震柱產生傾斜時之前述免震柱的位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構成構造物的前述柱之免震構造,其中,具有:凸狀的前述止動構件,具備於2個前述柱構件的前述端面與前述免震柱的前述抵接面之其中一方的中心;以及凹狀的前述止動構件,具備於2個前述柱構件的前述端面與前述免震柱的前述抵接面之另一方的中心用以與凸狀的前述止動構件嵌合。
  8. 一種構造物,係要求免震效果在水平的雙軸方向為相異之構造物,其特徵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任一項所述之免震構造,係配置在前述構造物的前述柱,用以使藉由該免震構造所具備的前述彈性體而產生的朝水平的雙軸方向之制動荷重的較低側,會和欲提高前述構造物的免震效果之方向一致。
TW103128447A 2013-08-19 2014-08-19 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及構造物 TWI529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9915 2013-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9446A true TW201529446A (zh) 2015-08-01
TWI529112B TWI529112B (zh) 2016-04-11

Family

ID=52483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8447A TWI529112B (zh) 2013-08-19 2014-08-19 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及構造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07955B2 (zh)
CN (1) CN105452584B (zh)
TW (1) TWI529112B (zh)
WO (1) WO20150258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83329A4 (en) 2017-02-16 2020-12-23 Allen, John Damian FORCE LIMITER AND ENERGY DISSIPATOR
US11828083B2 (en) 2017-02-16 2023-11-28 John Damian Allen Control structure with rotary force limiter and energy dissipater
GB202009430D0 (en) * 2020-06-19 2020-08-05 Ocado Innovation Ltd A grid framework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6204B2 (ja) * 1987-08-28 1997-11-12 哲夫 黒岩 免震を目的とした構造様式と関連装置
NZ313289A (en) * 1995-08-04 1997-12-19 Oiles Industry Co Ltd Vibration isolation apparatus comprises an elastic body having alternating elastic and rigid material layers with lead in between with a specified vp/ve ratio
JP3910278B2 (ja) * 1997-08-19 2007-04-25 ジー アクソン マイケル 道路の柱用の地震衝撃減衰装置
WO2002035033A1 (fr) * 2000-10-24 2002-05-02 Oil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anti-vibration
JP4759855B2 (ja) * 2001-06-19 2011-08-31 株式会社Ihi 鋼構造物の水平2軸免震装置
JP3899354B2 (ja) * 2004-10-08 2007-03-28 株式会社プロロジス 免震建物
US20100251637A1 (en) * 2007-10-26 2010-10-07 Kohji Nishimoto Seismic isolation apparatus for structures, method for installing apparatus thereof, and seismic isolation member
JP5845707B2 (ja) * 2011-08-12 2016-01-2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自動倉庫のラッ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2584A (zh) 2016-03-30
JPWO2015025821A1 (ja) 2017-03-02
JP6107955B2 (ja) 2017-04-05
TWI529112B (zh) 2016-04-11
WO2015025821A1 (ja) 2015-02-26
CN105452584B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7856B2 (ja) 制振装置
JP2015224482A (ja) 免震構造
TWI529112B (zh) 構成構造物的柱之免震構造及構造物
JP2009214950A (ja) クレーンの免震支持構造
JP2012233303A (ja) 緩衝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橋梁緩衝構造
TWI577859B (zh) 免震構造
JP5961057B2 (ja) 免震構造、免震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クリーンルーム
TWI490158B (zh) 走行起重機的免震支持裝置
JP2017502182A (ja) 多角形免震システム
JP2016199866A (ja) 橋桁の免震構造
JP6398281B2 (ja) 免震構造
JP6753072B2 (ja) 免震装置
JP4849230B2 (ja) 荷保管用ラックの荷支持装置
JP2016079655A (ja) 免震構造
JP2015205751A (ja) 免震構造
JP3138538U (ja) 耐震用台座とその誤作動防止用段差付楔体
JP6398269B2 (ja) 免震構造
JP6716946B2 (ja) 免震装置
JP2006037546A (ja) 建物の免震構造
JP2015197016A (ja) 免震構造
JP3202973U (ja) 免震装置
JP2015028250A (ja) 構造物を構成する柱の免震構造
JP2015218468A (ja) 免震構造
TWM491072U (zh) 阻尼器結構
JP2022186790A (ja) 減衰ダンパ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