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2510A - 影像設備、用戶端設備、影像系統、控制影像設備之方法、控制用戶端設備之方法及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設備、用戶端設備、影像系統、控制影像設備之方法、控制用戶端設備之方法及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2510A
TW201442510A TW103108653A TW103108653A TW201442510A TW 201442510 A TW201442510 A TW 201442510A TW 103108653 A TW103108653 A TW 103108653A TW 103108653 A TW103108653 A TW 103108653A TW 201442510 A TW201442510 A TW 2014425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nfrared cut
cut filter
optical path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8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5946B (zh
Inventor
Mitsuo Niida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Kk filed Critical Canon Kk
Publication of TW201442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2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5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59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18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in accordance with light-reducing "factor" of filter or other obturator used with or on the lens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Abstract

一種影像設備,可經由網路連接至用戶端設備,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影像感測器;紅外線截止濾光鏡(IRCF)驅動電路,其將該IRCF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IRCF;以及通訊電路,其從該用戶端設備接收自動插入及回縮控制命令,以致使該影像設備自動控制該IRCF之插入及回縮及有關該IRCF之插入及回縮的額外資訊。該通訊電路將指出在哪一狀況下該影像設備會使用由該通訊電路接收之該額外資訊的作業資訊傳送至該用戶端設備。該些狀況包括將該IRCF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IRCF之狀況、以及兼具該IRCF插入且縮回之狀況。

Description

影像設備、用戶端設備、影像系統、控制影像設備之方法、控制用戶端設備之方法及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
本發明關於影像設備、用戶端設備、影像系統、控制影像設備之方法、控制用戶端設備之方法及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尤其,本發明適合將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縮回的技術。
若干習知影像設備可實施可見光拍攝,及將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縮回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而實施紅外線拍攝,亦可以用於白平衡調整升高之色彩信號增益而實施低照度拍攝(PTL 1)。
上述影像設備通常經組配以於當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在插入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時在可見光下實施拍 攝,及於從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縮回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時在紅外線下實施拍攝。而且,上述影像設備可藉由用於白平衡調整升高之色彩信號增益增加靈敏度,而減少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次數。
此外,上述影像設備可藉由減少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過早插入及回縮而減少因紅外線截止濾光鏡移動而捕捉不欲之影像。
[參考文獻列表]
[專利文獻]
[PTL 1]日本專利公開申請案No. 2012-23606
然而,在上述習知影像設備中,當色彩信號之增益過度升高時,捕捉之影像中雜訊便顯著。
以上騷亂,諸如雜訊,係以顯目或出現的頻率之方式,隨著捕捉之影像而有所不同。因此,不可能依據先前設定用於影像設備之固定亮度值而均勻控制影像信號之增益。
為處理該些問題,可構想一種影像設備,經組配而於影像平面上之騷亂變得顯著之前從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縮回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接著實施紅外線拍攝。 然而,甚至這種影像設備無法在適當時間點實施高靈敏度拍攝,諸如高增益拍攝,及以縮回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實施紅外線拍攝。
鑒於以上描述之問題,本發明指向一種可以適當時間點實施高靈敏度拍攝,諸如高增益拍攝,及以縮回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實施紅外線拍攝的影像設備。
依據本發明其中一態樣,一種影像設備,其經由網路與外部設備通訊,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其截斷紅外線;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接收單元,經組配以經由該網路而從該外部設備接收調整命令,其中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以及控制單元,經組配以依據該接收單元所接收之該調整命令,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
從參照附圖之例示實施例的下列描述,本發明之進一步特徵將變得顯而易見。
2‧‧‧影像光學系統
4‧‧‧紅外線截止濾光鏡
6‧‧‧影像感測器
7‧‧‧增益設定電路
8‧‧‧視訊信號處理電路
10‧‧‧編碼電路
12‧‧‧緩衝器
14‧‧‧通訊電路
16‧‧‧通訊終端
18‧‧‧亮度測量電路
20‧‧‧判定電路
22‧‧‧計時器電路
23‧‧‧影像感測器驅動電路
24‧‧‧紅外線截止濾光鏡驅動電路
26、426‧‧‧中央處理單元
28‧‧‧電可抹除程控唯讀記憶體
101‧‧‧暫時改變
102、103、104‧‧‧亮度閾值
301‧‧‧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類型選擇窗格
303‧‧‧Common選擇核取方塊
304‧‧‧D-Night設定核取方塊
305‧‧‧ToOn選擇核取方塊
307‧‧‧ToOff選擇核取方塊
309‧‧‧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
311‧‧‧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
315‧‧‧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
316‧‧‧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
317‧‧‧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
319‧‧‧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
320‧‧‧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
321‧‧‧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
323‧‧‧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
325‧‧‧設定按鈕
327‧‧‧取消按鈕
408‧‧‧輸入單元
414‧‧‧數位介面
416‧‧‧介面終端
422‧‧‧顯示單元
428‧‧‧記憶體
S1301-S1304、S1401-S1405、S1501-S1510、S1601-S1605、S1701-S1741、S2001-S2030‧‧‧步驟
圖1為方塊圖,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組態。
圖2A描繪用於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資料結構。
圖2B描繪用於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資料結構。
圖2C描繪用於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資料結構。
圖2D描繪用於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資料結構。
圖2E描繪用於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資料結構。
圖3A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3B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3C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4A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 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4B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4C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5A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5B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6A為亮度之時間轉換圖,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作業範例。
圖6B為亮度之時間轉換圖,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作業範例。
圖7為信息順序圖,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及用戶端設備間之控制及資料流程。
圖8A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之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的組態範例。
圖8B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該外部用戶端之該GUI的組態範例。
圖8C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該外部用戶端之該GUI的組態範例。
圖9為方塊圖,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該用戶端設備的組態。
圖10A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 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10B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的組態範例。
圖11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接收之命令及該影像設備所傳送之回應的組態範例。
圖12A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傳送之回應的組態範例。
圖12B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傳送之回應的組態範例。
圖13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實施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的插入及回縮。
圖14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實施之正常拍攝模式判定程序。
圖15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實施之高靈敏度拍攝模式判定程序。
圖16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所實施之紅外線拍攝模式判定程序。
圖17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所實施之部分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顯示程序。
圖18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所實施之部分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顯示程序。
圖19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 例之外部用戶端所實施之部分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顯示程序。
圖20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所實施之部分SetImagingSettings命令發佈程序。
圖21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所實施之部分SetImagingSettings命令發佈程序。
圖22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所實施之部分SetImagingSettings命令發佈程序。
[第一例示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式將詳細描述本發明之各式例示實施例、特徵、及態樣。依據本發明之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為監視攝影機,其捕捉移動影像,其更特別地為用於監視之網路攝影機。
圖1為方塊圖,描繪依據本發明之第一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組態。參照圖1,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2、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下稱為IRCF)4、影像感測器6、增益設定電路7、視訊信號處理電路8、編碼電路10、及緩衝器12。
亦參照圖1,影像設備進一步包括通訊電路(以 下稱為I/F)14、通訊終端16、亮度測量電路18、判定電路20、及計時器電路22。影像設備進一步包括影像感測器驅動電路23及紅外線截止濾光鏡驅動電路(以下稱為IRCF驅動電路)24。
亦參照圖1,影像設備進一步包括中央處理單元(以下稱為CPU)26及電可抹除程控唯讀記憶體(以下稱為EEPROM)28。
以下參照圖1描述影像設備之作業。影像感測器6接收來自物體將經由影像光學系統2及IRCF 4拍攝之光線,並將光線光電轉換為視訊信號。截斷(封鎖)紅外光之IRCF 4經組配以藉由驅動機構(未描繪)依據來自IRCF驅動電路24之驅動信號於影像光學系統2及影像感測器6間之光學路徑插入及縮回。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IRCF驅動電路24及驅動機構(未描繪)相應於插入及回縮單元,其經組配以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及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經組配以於當IRCF 4插入光學路徑時實施正常拍攝(可見光拍攝),於拍攝之影像亮度低時實施高靈敏度拍攝,及於從光學路徑縮回IRCF 4時實施紅外線拍攝。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正常拍攝等同於以正常靈敏度實施之拍攝作業。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感測器6包含電荷耦合裝置(CCD)感測器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感測 器。而且,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感測器6相應於影像單元,其經組配以捕捉由影像光學系統2形成之物體影像而輸出視訊信號。
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正常拍攝(可見光拍攝)意即以經由IRCF 4入射於影像感測器6上形成之來自物體之光實施之拍攝作業。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紅外線拍攝意即以入射於影像感測器6上形成之來自物體之光實施之拍攝作業,未涉及IRCF 4。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高靈敏度拍攝意即例如以藉由增益設定電路7升高用於白平衡之色彩信號增益實施之拍攝作業。以下,高靈敏度拍攝作業可稱為高-色彩-信號-增益拍攝。
當實施輸出視訊信號之色彩平衡被破壞的紅外線拍攝或高靈敏度拍攝時,CPU 26將輸入至視訊信號處理電路8或編碼電路10之視訊信號轉換為單色視訊信號,並經由I/F 14傳送單色視訊信號。以該等情況實施之影像設備的拍攝模式稱為單色模式。
本例示實施例採用以上描述之高-色彩-信號-增益拍攝作為高靈敏度拍攝。然而,本例示實施例可採用另一組態或高-色彩-信號-增益拍攝及另一組態之組合作為高靈敏度拍攝。高-色彩-信號-增益拍攝期間實施之影像設備的模式相應於高-色彩-信號-增益拍攝模式。
例如,依據影像感測器驅動電路23之作業,可藉由延長在影像感測器6之光電轉換的積累時間(光電 積累時間)而實施高靈敏度拍攝。該等拍攝作業可稱為慢快門拍攝或低快門速度拍攝。在本例示實施例中,低快門速度拍攝期間實施之影像設備的模式相應於積累時間控制拍攝模式。
此外,可藉由將來自使用像素記憶體(圖1中未描繪)之複數訊框上相同像素之信號加總,及視訊信號處理電路8中所包括之加法電路(圖1中未描繪),而實施高靈敏度拍攝。該等作業可稱為複數-訊框-加總拍攝。在本例示實施例中,複數-訊框-加總拍攝期間實施之影像設備的模式相應於複數-訊框-加總拍攝模式。
如以上所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亦可藉由組合以上描述之高-色彩-信號-增益拍攝、慢快門拍攝、及複數-訊框-加總拍攝之任何二拍攝方法而實施高靈敏度拍攝。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亦可藉由組合以上描述之高-色彩-信號-增益拍攝、慢快門拍攝、及複數-訊框-加總拍攝而實施高靈敏度拍攝。
當實施正常拍攝時,基於強調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色彩再生性,CPU 26將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轉換為色彩視訊信號,並經由I/F 14傳送色彩視訊信號。以該等情況實施之影像設備的拍攝模式稱為色彩模式。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當實施紅外線拍攝時,CPU 26指示視訊信號處理電路8僅輸出亮度信號至編碼電路10。編碼電路10輸出編碼之亮度信號至緩衝器12。 I/F 14接收來自緩衝器12之編碼之亮度信號,並將接收信號轉換為封包,經由通訊終端16傳送至外部用戶端(圖1中未描繪)。
另一方面,當實施正常拍攝時,CPU 26指示視訊信號處理電路8輸出亮度信號及色彩差異信號至編碼電路10。接著,從編碼電路10輸出之編碼之視訊信號類似地經由緩衝器12、I/F 14、及通訊終端16而傳送至外部用戶端。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通訊終端16包含可連接至區域網路(LAN)電纜(LAN終端)之終端。
I/F 14可從外部用戶端接收有關IRCF 4之插入及回縮的設定命令。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及外部用戶端構成影像系統。
當外部用戶端傳送插入指令命令以將IRCF 4插入光學路徑時,插入指令命令便在I/F 14經歷適當封包處理,接著輸入至CPU 26。CPU 26解譯插入指令命令並接著致使IRCF驅動電路24將IRCF 4插入光學路徑。
插入指令命令為例如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ON,其於以下描述。
而且,當外部用戶端傳送回縮指令命令以從光學路徑縮回IRCF 4時,回縮指令命令便在I/F 14經歷適當封包處理,接著輸入至CPU 26。CPU 26解譯回縮指令命令,接著致使IRCF驅動電路24從光學路徑縮回IRCF 4。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外部用戶端(未描繪)經組配而可傳送命令以進行允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判定從光學路徑回縮IRCF 4之設定。該命令稱為例如自動設定之命令。
自動設定之命令(自動設定命令)為例如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AUTO,其於以下描述。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自動設定命令具有以下組態:有關IRCF 4之插入及回縮的可省略的作業參數可附加至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
本例示實施例中之可省略的作業參數為例如用於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亮度閾值,以依據物體亮度的改變判定是否將IRCF 4插入光學路徑,實施高靈敏度拍攝,或從光學路徑縮回IRCF 4。
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為例如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的值,其於以下描述。亮度閾值(參數)為例如BoundaryOffset欄位,其於以下描述。
若以上參數存在於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中,則圖1中CPU 26設定相應閾值至判定電路20。亮度測量電路18依據從視訊信號處理電路8輸出之亮度信號測量目前物體亮度,並將測量結果輸出至判定電路20。因而,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亮度測量電路18相應 於經組配以測量物體亮度之光測量單元。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CPU 26可經組配以例如藉由將亮度閾值參數加至先前儲存於EEPROM 28中之閾值資訊以計算閾值,並設定計算之閾值至判定電路20。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EEPROM 28可經組配以例如儲存個別與複數項閾值資訊相關聯之複數項閾值資訊及亮度閾值參數。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CPU 26可經組配以例如從EEPROM 28擷取與亮度閾值參數相關聯之閾值資訊,並將藉由擷取之閾值資訊指出之閾值設定至判定電路20。
判定電路20比較設定亮度閾值與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目前亮度值,並將比較結果輸出至CPU 26。若比較結果指出目前亮度值超出亮度閾值,則CPU 26實施控制而將IRCF 4插入光學路徑以致能正常拍攝。
若輸入至CPU 26之比較結果指出目前亮度值等於或小於亮度閾值,則CPU 26實施控制而從光學路徑縮回IRCF 4以致能紅外線拍攝。
若以上物體亮度閾值之可省略的參數為存在於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中,則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依據預先儲存之閾值資訊判定以上閾值。在本例示實施例中,閾值係先前儲存於例如EEPROM 28中,且CPU 26從EEPROM 28擷取閾值並設定擷取之閾值至判定電路20。
因而,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CPU 26作為亮度 閾值參數判定單元,經組配以判定亮度閾值參數是否存在於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中。更具體地,CPU 26作為調整欄位判定單元,經組配以判定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於以下描述)是否係包括於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於以下描述)中。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先前儲存於EEPROM 28中之資料,諸如閾值資訊,相應於控制資訊。此外,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先前儲存於EEPROM 28中之閾值資訊相應於預定閾值資訊。
此外,以上自動設定命令中之另一可省略的參數可為例如延遲時間,藉此延遲IRCF 4之插入或回縮作業。若該參數存在於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中,則CPU 26設定延遲時間參數至計時器電路22。延遲時間參數為例如ResponseTime欄位,其於以下描述。
計時器電路22測量時間,當設定延遲時間消逝時,輸出指出延遲時間消逝之信號至CPU 26。接收消逝時間信號之CPU 26控制IRCF驅動電路24以插入或縮回IRCF 4。
若延遲時間參數未存在於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中,則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便依據預先儲存之延遲時間資訊判定以上參數。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延遲時間係先前儲存於例如EEPROM 28中,且CPU 26從EEPROM 28擷取延遲時間,並設定擷取之延遲時間至判定電路20。此外,若延 遲時間參數未存在於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中,則CPU 26可實施控制以立即插入或縮回IRCF 4而無設定任何延遲時間。
因而,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CPU 26作為延遲時間參數判定單元,經組配以判定延遲時間參數是否存在於自動設定命令中所包括之選項欄位中。
更具體地,CPU 26作為ResponseTime欄位判定單元,經組配以判定ResponseTime欄位是否包括於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其於以下描述。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以上用以將IRCF 4插入光學路徑或從光學路徑縮回IRCF 4之命令係依據例如開放網路視訊介面論壇(以下亦稱為ONVIF)標準定義。ONVIF標準定義以上使用例如XML架構定義語言(以下亦稱為XSD)之命令。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操作為ONVIF標準中所定義之網路視訊傳輸器(以下亦稱為NVT)。換言之,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傳送及接收依據ONVIF標準之資料。
圖2A至2E描繪用於定義使用XSD之以上描述之命令之資料結構的定義範例。參照圖2A,具名稱「IrCutFilterModes」之資料係於資料類型「ImagingSettings20」內定義。具名稱「IrCutFilterModes」之資料為具有IrCutFilterMode類型之資料,係定義如圖2B中所描繪。
如圖2B中所描繪,在本例示實施例中,IrCutFilterMode類型為可採ON、OFF、及AUTO之任一者之值的資料類型。
圖2C描繪具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類型之名稱「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之資料的定義。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當IrCutFilterMode類型具有AUTO值時,具名稱「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之資料係於選項欄位中設定。該資料係於例如以上資料類型「ImagingSettings20」內定義。
圖2D描繪以上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類型之內容。資料類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依據XSD中complexType聲明而定義為複雜類型。在此資料類型範例中,設定順序描述符以指明其元件係以描述符所定義之順序出現。
在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類型中,第一元件「BoundaryType」為具有IrCutFilterAutoBoundaryType類型之資料,其於以下描述。定義資料BoundaryType使得其至少一項出現於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類型內。
第二元件「BoundaryOffset」指出單精度浮點資料類型之資料,其係於XSD中之原始資料類型中定義。資料BoundaryOffset為以上描述之亮度閾值參數。資料BoundaryOffset可由XSD中minOccurs描述符指明而省略。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資料BoundaryOffset係配 置為例如以一預定範圍(例如從1.0至-1.0)內之值做設定,可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設定在該範圍內之亮度閾值範圍被正常化。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配置資料BoundaryOffset以指出下列亮度值。例如,具有0值之資料BoundaryOffset指出預設值。具有-1.0值之資料BoundaryOffset指出最暗物體狀況下之亮度值。具有1.0值之資料BoundaryOffset指出最亮物體狀況下之亮度值。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資料BoundaryOffset相應於有關亮度之亮度資訊。
第三元件「ResponseTime」指出期間間隔資料類型之資料,其係於XSD中之原始資料類型中定義。亦配置資料ResponseTime為可由XSD中minOccurs描述符省略。資料ResponseTime指明以上描述之延遲時間參數。
本例示實施例中之資料BoundaryOffset或ResponseTime相應於有關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光學路徑回縮之額外資訊。
圖2E描繪以上IrCutFilterAutoBoundaryType類型之定義範例。資料類型「IrCutFilterAutoBoundaryType」依據XSD中simpleType聲明而定義為簡單類型。此外,資料類型「IrCutFilterAutoBoundaryType」依據限制描述符而定義為具有限值之字元串類型。具體地,如圖2E中所描繪, 資料類型「IrCutFilterAutoBoundaryType」為字元串類型,可採共同(Common)、ToOff、ToOn、延伸(Extended)之值。
如以上所描述,本例示實施例具有以下配置:可選參數可附加至用以控制IRCF 4之插入及回縮的自動設定命令。可選參數可選自下列選項。
選項1:亮度閾值,用以判定當物體亮度從高亮度值改變為低亮度值時,是否縮回IRCF 4。
選項2:延遲時間,在物體亮度從高亮度值改變為低亮度值期間落至低於選項1之亮度閾值時起,迄於實際完成縮回IRCF 4之作業時止。
選項3:亮度閾值,用以判定當物體亮度從低亮度值改變為高亮度值時,是否插入IRCF 4。
選項4:延遲時間,實際完成在物體亮度從低亮度值改變為高亮度值期間超出選項3之亮度閾值時起,迄今插入IRCF 4之作業時止。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依據使用以上描述之XSD的資料定義,可表達自動設定命令中之選項1至選項4。在ONVIF標準中,自動設定命令發佈為例如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圖3A、3B及3C及圖4A、4B及4C描繪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組態範例。首先,圖3A描繪包括以上選項欄位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的組態。參照 圖3A,IrCutFilter欄位中之值「AUTO」指出允許影像設備本身自動控制IRCF 4之插入及回縮。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AUTO的SetImagingSettings命令的相應於自動插入及回縮控制命令,其致使影像設備經由IRCF驅動電路24而自動控制IRCF 4之插入及回縮。
本例示實施例具有以下配置:在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AUTO之狀況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可描述為在IrCutFilter欄位之後。如以上所描述,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可省略。
如以上所描述,BoundaryType欄位、BoundaryOffset欄位、及ResponseTime欄位係描述為在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內。而且,如以上所描述,BoundaryOffset欄位及ResponseTime欄位可省略。
BoundaryType欄位用以指明IRCF 4之插入及回縮狀況何者可致能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所指明之作業。若BoundaryType欄位之值為ToOn,當插入IRCF 4時,致能指明之作業。若BoundaryType欄位之值為ToOff,當縮回IRCF 4時,致能指明之作業。
此外,若BoundaryType欄位之值為Common,當插入及縮回IRCF 4二者兼有時,致能指明之作業。此外,如以上所描述,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用以設定亮度閾值,及ResponseTime欄位之值用以設定延遲時間。
因而,本例示實施例中之BoundaryType欄位相應於經由I/F 14所接收之指出影像設備使用BoundaryOffset欄位及ResponseTime欄位之狀況的作業資訊。
作業資訊指出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的狀況、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的狀況、及兼具插入IRCF 4及縮回IRCF 4的狀況之任一者。
圖3B描繪在BoundaryType欄位之值為ToOn之狀況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組態。
在此狀況下,當插入IRCF 4時,致能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及ResponseTime欄位之值。而且,如以上所描述,以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設定亮度閾值,及以ResponseTime欄位之值設定延遲時間。
圖3C描繪在BoundaryType欄位之值為Common之狀況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組態。在此狀況下,當插入IRCF 4時及當縮回IRCF 4時,致能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及ResponseTime欄位之值。而且,如以上所描述,以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設定亮度閾值,及以ResponseTime欄位之值設定延遲時間。
圖4A描繪在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省略之狀況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組態。
當接收下列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省略以自動設定IRCF 4之插入及回縮,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經組配以由其本身判定及實施IRCF 4之插入及回縮的整個控制。
圖4B描繪在IrCutFilter欄位之值為ON之狀況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組態。圖4C描繪在IrCutFilter欄位之值為OFF之狀況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組態。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在圖4B及4C中所描繪之狀況下,不允許設定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
若在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內之各BoundaryType欄位中設定Common、ToOn及ToOff之所有者,則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以例如下列方式操作。
例如,具設定為Common之BoundaryType欄位的參數用作正常拍攝及高靈敏度拍攝間之切換參數。在本例示實施例中,此參數相應於第三自動調整資訊。
具設定為ToOn之BoundaryType欄位的參數用作從紅外線拍攝至高靈敏度拍攝之切換參數。在本例示實施例中,此參數相應於第二自動調整資訊。
具設定為ToOff之BoundaryType欄位的參數用作從高靈敏度拍攝至紅外線拍攝之切換參數。在本例示實施例中,此參數相應於第一自動調整資訊。
圖5A描繪以上所描述之SetImagingSettings命 令的組態範例。
圖5B描繪在相應於IrCutFilter標籤之值為AUTO的狀況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組態。
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包括相應於具設定為ToOn之值之BoundaryType標籤的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SetImagingSettings命令進一步包括相應於具設定為ToOff之值之BoundaryType標籤的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而,CPU 26使用個別相應於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中BoundaryType標籤、BoundaryOffset標籤、及ResponseTime標籤之值,以判定是否插入IRCF 4。
CPU 26進一步使用個別相應於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中BoundaryType標籤、BoundaryOffset標籤、及ResponseTime標籤之值,以判定是否縮回IRCF 4。
此外,在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可依此序描述與ToOn之值相關聯之BoundaryType標籤及與ToOff之值相關聯之BoundaryType標籤。
換言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可包括依此序描述之與ToOn之值相關聯之BoundaryType標籤及與ToOff之值相關聯之BoundaryType標籤。
其次,參照圖6A及6B描述當已設定亮度閾值及延遲時間參數時實施之作業。
圖6A描繪物體亮度之暫時改變101、用以判定是否插入IRCF 4之亮度閾值102、及用以判定是否縮回IRCF 4之亮度閾值103。圖6A描繪在諸如黃昏之期間物體亮度隨時間而減少之狀況。
如以上所描述,亮度閾值係以介於-1.0至1.0之預定範圍內的值表達,可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設定在該範圍內之亮度閾值範圍被正常化。因而,如圖6A及6B中所描繪,亮度閾值具有介於-1.0至1.0之範圍內的值。
參照圖6A,當物體亮度減少並低於亮度閾值103時,便用以判定是否縮回IRCF 4,CPU 26設定延遲時間至計時器電路22及開始時間計數。在圖6A中,物體亮度於點A低於亮度閾值103。此事件之時間為時間t1。在本例示實施例中,依據設定至計時器電路22之延遲時間,CPU 26未縮回IRCF 4,直至延遲時間消逝為止。
此一作業可防止正常拍攝及紅外線拍攝間頻繁切換,即使物體亮度以二方向跨越亮度閾值103而頻繁改變。接著,當延遲時間消逝達到時間t1時,CPU 26縮回IRCF 4以使影像設備變換為紅外線拍攝。
在延遲時間消逝後獲得之物體亮度具有於例如圖6A中點B穩定低於亮度閾值103之可能性。甚至在因諸如螢光之照明的閃爍不利影響之狀況下,此一作業同樣有效。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以上描述之作業致能使用 者組配有關IRCF 4之插入及回縮的詳細設定。此外,甚至在將拍攝之物體之亮度水準接近閾值之狀況下,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以上描述之作業提供防止IRCF 4頻繁插入及縮回的效果。
此外,甚至在將拍攝之物體之亮度值因照明等閃爍而改變之狀況下,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以上描述之作業提供防止IRCF 4頻繁插入及縮回的效果。
其次,參照圖6B描述當已設定用以從正常拍攝變換為高靈敏度拍攝之亮度閾值時實施之作業。在圖6B中,與圖6A中相同之標號標示如圖6A中相同之意義及功能。圖6B描繪當接收圖5A中所描繪之命令時實施之影像設備的作業。
圖6B額外描繪用以從正常拍攝變換為高靈敏度拍攝或從高靈敏度拍攝變換為正常拍攝之亮度閾值104。如圖5A中所描繪,以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所包括之BoundaryOffset欄位設定亮度閾值104之值,其中BoundaryType欄位設定為Common。
如圖5A中所描繪,當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為0.88時,如圖6B中所描繪,亮度閾值104設定為0.88。
圖6B亦描繪物體亮度之暫時改變101。當以暫時改變101指出之物體亮度如圖6B中所描繪轉變且接著於點C低於亮度閾值104時,CPU 26設定延遲時間T2至計時器電路22,並開始時間計數,類似於參照圖6A所描 述。
於點C設定至計時器電路22之延遲時間T2為以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所包括之ResponseTime欄位設定之時間,其中BoundaryType欄位設定為Common,如圖5A中所描繪。
在圖5A及6B中所描繪之範例中,延遲時間T2設定為15秒。此一設定延遲時間T2之作業允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於點D從正常拍攝變換為高靈敏度拍攝。
如以上所描述,通常經由外部用戶端以介於-1.0至1.0之預定範圍內的值設定亮度閾值,可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設定之在該範圍內亮度閾值範圍被正常化。
然而,會因外部用戶端的失敗而將預定範圍外之數值設定為亮度閾值。為處理這種問題,例如若已設定預定範圍外之數值,則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便捨入數值至可設定值之預定範圍的上限或下限,並設定上限或下限為亮度閾值。
更具體地,若接收小於-1.0之值,例如-2.5,作為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則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便使用-1.0作為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若接收大於1.0之值,例如3.1,作為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則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便使用1.0作為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
在以上描述之例示實施例中,可設定之值範圍外之任何設定值被捨入至可設定值範圍之上限或下限,並用作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然而,此非限制性。
例如,影像設備可能會發送錯誤信息以回應從外部用戶端接收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在此狀況下,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傳送S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其中描述指出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為不正確之回應碼。
因而,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其中指出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不正確的回應碼之S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相應於錯誤資訊。錯誤資訊為針對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AUTO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的回應。
其次,參照圖7描述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典型之用於提供及接收命令及回應的一連串作業(命令交易)。圖7描繪命令交易,其係使用由國際電信聯盟(ITU)-T Recommendation Z.120標準定義之信息順序圖描述。圖7中呈現之用戶端可經由網路連接至影像設備。
參照圖7,首先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用戶端及影像設備經由網路互連。用戶端操作如下以便檢查用以設定IRCF 4之以上描述之命令(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存在與否。
首先,用戶端傳送GetServices命令至影像設備以檢查影像服務存在與否。圖7描繪影像設備傳送 GetServicesResponse至用戶端,指出影像服務係由影像設備支援。
接著,用戶端傳送GetVideoSources命令至影像設備以檢查指出可設定IRCF 4之視訊源的符記。圖7描繪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傳送包括符記之GetVideoSourcesResponse至用戶端。
接著,用戶端傳送包括指出視訊源之符記的GetOptions命令至指出影像設備之影像服務的位址。
實施本作業以檢查設定IRCF 4之命令存在與否及檢查有關設定IRCF 4之命令的選項。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傳送包括IrCutFilter欄位及其選項之GetOptionsResponse至用戶端。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GetOptions命令及GetOptionsResponse實施獲得功能以獲得相應於以上描述之來自影像設備之作業資訊的BoundaryType欄位。
接著,為向影像設備查詢有關IRCF 4之目前狀態,用戶端傳送包括指出視訊源之符記(VideoSourceToken)的GetImagingSettings命令至指出影像設備之影像服務的位址。
如圖7中所描繪,回應於GetImagingSettings命令,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傳送G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G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包括指出IRCF 4目前狀態之IrCutFilter欄位及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
此一回應致能用戶端檢測影像設備之目前狀態。在圖7中所描繪之範例中,IRCF 4被插入光學路徑。
因而,本例示實施例中G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相應於指出係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或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的插入及回縮狀態資訊。
接著,為設定IRCF 4為自動控制,用戶端傳送包括指出視訊源之符記的SetImagingSettings命令至指出影像設備之影像服務的位址。
在圖7中所描繪之範例中,用戶端將AUTO值設定至IrCutFilter欄位及設定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接著傳送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在圖7所描繪之範例中,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傳送無任何引數之S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至用戶端,以指出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已成功執行。
如以上所描述,在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可以BoundaryOffset欄位設定亮度閾值及以ResponseTime欄位設定延遲時間。
此外,BoundaryOffset欄位及ResponseTime欄位配置為可省略。此外,在本例示實施例中,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本身亦可省略。
在圖7所描繪之範例中,因為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已成功執行,影像設備設定為AUTO,其中影像設備本身判定對IRCF 4之插入及回縮的控制。
如以上所描述,在本例示實施例中,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內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配置為可省略。由於允許使用者將IRCF 4的控制設定為「自動」並不需考量亮度閾值、延遲時間等,此配置提供改進使用者操作性之效果。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允許與IRCF 4目前狀態無關地設定IRCF 4。因此,GetImagingSettings命令及G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間之命令交易可省略。
此外,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用戶端可發佈GetVideoSources命令,並且不需首先發佈GetServices命令。
其次,參照圖8A、8B、及8C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的作業。圖8A、8B、及8C描繪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之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的組態範例。
參照圖8A、8B、及8C,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包括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類型選擇窗格301、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
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進一步包括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及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
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進一步包括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設定按鈕325、及取消按鈕327。在圖8A、8B、及8C中,相同標號標示個別相同功能。
在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中,垂直軸指出亮度值及水平軸指出時間。此外,在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中,水平軸(時間軸)上指出0(零)之亮度值,上限線上指出1.0之正常化亮度值,及下限線上指出-1.0之正常化亮度值。
此外,在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中,左極限指出0(零)之延遲時間。
圖8A描繪在亮度閾值及延遲時間參數共同用於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回縮及插入的狀況下,外部用戶端之GUI的組態範例。換言之,圖8A描繪用以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且BoundaryType欄位設定為Common之GUI的組態範例。
在圖8A中所描繪之範例中,使用者核取 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在此狀況下,由於亮度閾值及延遲時間參數共同用於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回縮及插入,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及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變灰,因而無法由使用者操作。
換言之,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及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上之設定停用。
在圖8A中所描繪之範例中,使用者可向上或向下滑動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以將所欲值設定至BoundaryOffset欄位。當使用者操作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時,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之值連同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改變。
此外,使用者可直接將值輸入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當使用者將數值輸入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時,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連同該數值而向上或向下移動。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以上描述之作業致能使用者依據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之位置而大致識別BoundaryOffset欄位之設定值。此外,本例示實施例可提供允許使用者依據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所顯示之數值而正確地識別BoundaryOffset欄位之設定值的效果。
參照圖8A,當使用者移動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至水平軸上(時間軸上),接著按下設定按鈕325 時,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且BoundaryOffset欄位省略。
類似地,當使用者將0(零)值輸入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之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接著按下設定按鈕325時,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且BoundaryOffset欄位省略。
配置以上描述之例示實施例以致能使用者提供指令以藉由移動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至水平軸上(時間軸上)而省略BoundaryOffset欄位。然而,此配置非限制性。
例如,本例示實施例中外部用戶端可包括另一GUI組件,用以允許使用者提供指令以省略BoundaryOffset欄位。更具體地,省略核取方塊之BoundaryOffset欄位可提供於GUI上,且使用者可檢查該核取方塊以提供指令而省略BoundaryOffset欄位。
此外,參照圖8A,使用者可藉由向右或向左滑動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而設定所欲值至ResponseTime欄位。在圖8A中,當使用者向右或向左滑動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時,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內與Common相關聯部分中時間顯示因此改變。
當使用者直接將時間輸入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內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時,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依據時間之設定值而向右或向左移動。
參照圖8A,當使用者移動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 標321至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左側,接著按下設定按鈕325時,本例示實施例中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其中ResponseTime欄位省略。
類似地,當使用者將0(零)值輸入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內與Common相關聯部分中所有數字核取方塊,接著按下設定按鈕325時,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其中ResponseTime欄位省略。
配置以上描述之例示實施例以致能使用者提供指令,藉由移動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至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左側而省略ResponseTime欄位。然而,此配置非限制性。
例如,本例示實施例中外部用戶端可包括另一GUI組件用以允許使用者提供指令而省略ResponseTime欄位。
更具體地,省略核取方塊之ResponseTime欄位可提供於GUI上,且使用者可檢查該核取方塊以提供指令而省略ResponseTime欄位。
圖8B描繪在不同亮度閾值及不同延遲時間參數個別用於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回縮及插入之狀況下,外部用戶端之GUI的組態範例。換言之,圖8B描繪用以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且BoundaryType欄位設定為ToOn及ToOff之GUI的組態範例。
在圖8B中所描繪之範例中,使用者核取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在此狀況 下,為插入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使用以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設定之亮度閾值及以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設定之延遲時間參數。為回縮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使用以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設定之亮度閾值及以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設定之延遲時間參數。
如以上所描述,在圖8B中所描繪之範例中,由於已核取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會致能下列尺標。致能之尺標包括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及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
在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中,在僅核取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之狀況下,會致能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及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在此狀況下,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及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變灰,使用者因而無法操作。
而且,在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中,在僅核取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之狀況下,會致能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及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在此狀況下,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及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變灰,使用者因而無法操作。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係配置為不允許同時核取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
例如,當選擇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時, 使用者無法選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而且,當選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之一或二者時,使用者無法選擇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
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可以針對GetImagingSettings命令之回應更新GUI。在此狀況下,外部用戶端在顯示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之前將GetImagingSettings命令連同以上描述之VideoSourceToken傳送至經歷設定之影像設備。
如以上所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回應於GetImagingSettings命令而發送G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G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包括以IrCutFilter欄位及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指出之IRCF 4的目前狀態。
在以上描述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描述有關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之BoundaryType欄位、BoundaryOffset欄位、及ResponseTime欄位的目前值。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依據BoundaryType欄位之值判定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之顯示。
當BoundaryType欄位之值為Common時,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被核取。而且,當 BoundaryType欄位中包括ToOn時,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被核取。當BoundaryType欄位中包括ToOff時,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被核取。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依據相應於BoundaryType欄位之BoundaryOffset欄位及ResponseTime欄位之值而決定下列尺標之顯示位置。該些尺標包括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及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
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係配置以回應於使用者按下取消按鈕327而終止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作業。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將包括IrCutFilter欄位及其選項之GetOptionsResponse傳送至外部用戶端。可配置外部用戶端以依據傳送之GetOptionsResponse而自動更新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
例如,在GetOptionsResponse之BoundaryType欄位中包括Common之狀況下,可配置外部用戶端以顯示如圖8A中所描繪的GUI。圖8A中所描繪之GUI為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被核取之使用者介面。
而且,在GetOptionsResponse之BoundaryType欄位中包括ToOn或ToOff之狀況下,可配置外部用戶端 以顯示如圖8B中所描繪的GUI。圖8B中所描繪之GUI為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被核取之使用者介面。
其次,參照圖8C描述當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實施設定以致使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實施高靈敏度拍攝時實施之作業。圖8C中所描繪之GUI額外包括D-Night設定核取方塊304、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及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在圖8C中,與圖8A及8B中相同之標號標示類似於圖8A及8B中之功能。
在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中,例如當按下高靈敏度拍攝設定按鈕(圖8C中未描繪)時,顯示圖8C中所描繪之高靈敏度拍攝設定GUI。
更具體地,在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中,當按下高靈敏度拍攝設定按鈕(圖8C中未描繪)時,更新圖8A或8B中所描繪之GUI顯示,使得D-Night設定核取方塊304取代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而顯示。
而且,當按下高靈敏度拍攝設定按鈕(圖8C中未描繪)時,更新圖8A或8B中所描繪之GUI顯示,使得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及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如同D-Night設定核取方塊304出現於GUI顯示上。
參照圖8C,使用者可向上或向下滑動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以致使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設定亮度閾值,用以從正常拍攝變換為高靈敏度拍攝或從高 靈敏度拍攝變換為正常拍攝。而且,當使用者操作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時,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之值連同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改變。
此外,使用者可直接將值輸入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當使用者將數值輸入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時,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連同數值而向上或向下移動。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依據使用者設定之亮度閾值而發佈以上描述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亮度閾值係依據使用者對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或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之操作而予判定。
外部用戶端發佈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所包括之BoundaryOffset欄位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其中BoundaryType欄位設定為Common。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包含使用者設定之亮度閾值。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以上描述之作業致能使用者依據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之位置大致識別高靈敏度拍攝之亮度閾值設定期間可用之BoundaryOffset欄位的設定值。此外,本例示實施例可提供允許使用者依據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所顯示之數值而正確地 識別BoundaryOffset欄位之設定值的效果。
參照圖8C,當使用者將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移動至水平軸上(時間軸上),接著按下設定按鈕325時,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且BoundaryOffset欄位省略。
類似地,當使用者將0(零)值輸入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之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接著按下設定按鈕325時,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且BoundaryOffset欄位省略。
配置以上描述之例示實施例以致能使用者提供指令,藉由移動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至水平軸上(時間軸上)而省略BoundaryOffset欄位。然而,此配置非限制性。
例如,本例示實施例中外部用戶端可包括另一GUI組件,用以允許使用者提供指令而省略BoundaryOffset欄位。更具體地,BoundaryOffset欄位省略核取方塊可提供於GUI上,且使用者可核取該核取方塊以提供省略BoundaryOffset欄位的指令。
此外,參照圖8C,使用者可藉由向右或向左滑動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而將所欲值設定至ResponseTime欄位。在圖8C中,當使用者向右或向左滑動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時,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內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中之時間顯示因此改變。
當使用者直接將時間輸入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內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時,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依據時間之設定值而向右或向左移動。
回應於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或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之使用者之作業,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依據使用者設定之延遲時間值而發佈以上描述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更具體地,外部用戶端發佈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所包括之ResponseTime欄位中的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其中BoundaryType欄位設定為Common。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包含使用者設定之延遲時間值。
參照圖8C,當使用者移動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至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之左側,接著按下設定按鈕325時,本例示實施例中外部用戶端發佈下列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在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ResponseTime欄位省略。ResponseTime欄位係儲存於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中,其中BoundaryType欄位設定為Common。
參照圖8C,當使用者將0(零)值輸入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內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中之所有數字核取方塊,接著按下設定按鈕325時,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其中ResponseTime欄位省略。
配置以上描述之例示實施例以致能使用者提供指令,藉由移動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至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左側而省略ResponseTime欄位。然而,此配置非限制性。
而且,配置以上描述之例示實施例以致能使用者提供指令,藉由將0(零)值輸入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內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中之所有數字核取方塊而省略ResponseTime欄位。然而,此配置非限制性。
例如,本例示實施例中外部用戶端可包括另一GUI組件,用以允許使用者提供指令而省略ResponseTime欄位。更具體地,ResponseTime欄位省略核取方塊可提供於GUI上,且使用者可核取該核取方塊以提供省略ResponseTime欄位的指令。
在此一情況下,當使用者移動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至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窗格315左側時,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在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0(零)值係儲存於ResponseTime欄位中。
而且,當使用者將0(零)值輸入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內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中之所有數字核取方塊時,外部用戶端發佈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其中0(零)值係儲存於ResponseTime欄位中。
本例示實施例藉由使用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其中BoundaryType欄位設定為Common,控制高 靈敏度拍攝及正常拍攝間之參數調整。
由於高靈敏度拍攝未涉及任何機械作業,高靈敏度拍攝及正常拍攝間之轉變時間可少。此外,由於高靈敏度拍攝及正常拍攝間之轉變期間影像參數或影像處理參數之改變小,捕捉之影像中之任何改變可減少。
因此,由於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允許將延遲時間設定為0(零)值,允許將0(零)值儲存於ResponseTime欄位中之外部用戶端的作業是方便的。
其次,參照圖9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用戶端設備(外部用戶端)的組態。圖9為方塊圖,描繪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用戶端設備的組態。參照圖9,用戶端設備包括輸入單元408、數位介面(以下亦稱為I/f)414、介面終端416、顯示單元422、中央處理單元(CPU)426、及記憶體428。
圖9中所描繪之用戶端設備典型地為通用電腦,諸如個人電腦(PC)。輸入單元408為例如指向裝置,諸如鍵盤及滑鼠。顯示單元為例如液晶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或陰極射線管(CRT)顯示裝置。
圖8A至8C中所描繪之以上描述之GUI之每一者顯示於顯示單元422上。用戶端設備之使用者可經由輸入單元408操作圖8A至8C中所描繪之每一GUI。CPU 426執行軟體,用於顯示GUI及用於檢測輸入單元408上之使用者作業。
記憶體428暫時儲存CPU 426計算之中間結果 及參考資料值,如適用可提及。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可以以上描述之單元實施用戶端設備之作業。
如以上所描述,配置用戶端設備以從影像設備獲得指出影像設備使用BoundaryOffset欄位及ResponseTime欄位之狀況的BoundaryType欄位。
例如,當使用者設定影像設備以自動控制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光學路徑回縮IRCF 4時,使用者可設定額外資訊,諸如有關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之外部亮度及延遲時間水準。
以該等情況,可假設影像設備可允許外部用戶端設備設定額外資訊,共同用於將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的狀況及從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縮回紅外線截止濾光鏡的狀況。
然而,根據影像設備所在週邊,僅設定共同用於二狀況的額外資訊可能不足。因此,甚至可假設一種影像設備,其可允許外部用戶端設備個別設定用於將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之狀況的額外資訊,及用於從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縮回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的額外資訊。
然而,在此一假設中,對操作外部用戶端設備之使用者而言難以識別連接至外部用戶端設備之影像設備如何使用額外資訊。因而,用戶端設備之操作性不佳。
因此,依據本例示實施例,用戶端設備經組配以從影像設備獲得指出影像設備使用BoundaryOffset欄位 及ResponseTime欄位之狀況的BoundaryType欄位。
此組態致能用戶端設備識別連接至外部用戶端設備之影像設備使用BoundaryOffset欄位及ResponseTime欄位之狀況。因而,可改進使用者操作性。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影像設備經配置而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ON,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然而,此配置非限制性。
例如,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ON,將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設定為第一增益。
類似地,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ON,實施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之影像處理,使得視訊信號達到第一亮度水準。
而且,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影像設備經配置以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OFF,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然而,此配置非限制性。
例如,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OFF,將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設定 為第二增益。第二增益小於第一增益。
類似地,例如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OFF,實施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之影像處理,使得視訊信號達到第二亮度水準。第一亮度水準較第二亮度水準更亮。
此外,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影像設備經配置以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AUTO,自動控制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及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然而,此配置非限制性。
例如,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AUTO,自動控制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
類似地,例如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於接收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AUTO,自動控制用於增加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之增益的影像處理。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每一GUI、輸入單元408、及顯示單元422相應於使用者介面單元。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 307相應於選擇單元,以下予以描述。
選擇單元經組配以於致能輸入自動調整資訊以處理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之狀況、致能輸入自動調整資訊以處理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之狀況、及致能輸入自動調整資訊以處理以上二狀況之間選擇。
此外,在本例示實施例中,圖10B中所描繪之GetOptionsResponse包括具名稱「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之資料。具名稱「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之資料為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類型資料。
資料類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依據XSD中complexType聲明而定義為複雜類型。在資料類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中,順序描述符設定為指明其元件係以描述符定義之順序出現。
例如,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類型資料之第一元件為具IrCutFilterAutoBoundaryType類型之名稱「BoundaryType」的資料。
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類型資料之第二元件為具單精度浮點資料類型之名稱「BoundaryOffset」的資料。具名稱「BoundaryOffset」的資料範圍有限。
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類型資料之第三元件為具持續時間間隔資料類型之名稱「ResponseTime」的資料,其係於XSD中之原始資料類 型中定義。
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類型資料之第二元件及第三元件可由XSD中之minOccurs描述符指明省略。
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於接收來自外部用戶端(未描繪)之包括指出視訊源之符記的GetOptions命令時,實施下列作業。作業包括發送(傳送)包括具名稱「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之資料的GetOptionsResponse至外部用戶端(未描繪)。
以下參照圖10A及10B描述GetOptions命令及GetOptionsResponse之組態範例。
圖10A描繪GetOptions命令之組態範例。如圖10A中所描繪,傳送GetOptions命令且GetOptions欄位包括VideoSourceToken欄位,其中儲存指出由外部用戶端指明之視訊源的符記。
圖10B描繪GetOptionsResponse之組態範例。影像設備將GetOptionsResponse發送(傳送)至用戶端設備,GetOptionsResponse欄位包括列有下列值之ImagingOptions20欄位。該些值包括IrCutFilterMode之值,其可於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中設定。
此外,如圖10B中所描繪,IrCutFilterModes欄位中描述IrCutFilterMode之可設定值。如圖10B中所描繪,儲存以上描述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欄位。
更具體地,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欄位係儲存於ImagingOptions20Extension欄位中所包括之ImagingOptions20Extensions2欄位中。
於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欄位中所包括之模式欄位中描述可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設定之BoundaryType之值,使得列有BoundaryType之可設定值。在圖10B中所描繪之範例中,可設定Common、ToOn、及ToOff。
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欄位中所包括之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指出BoundaryOffset是否可設定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在本例示實施例中,係以布林類型描述BoundaryOffset欄位。
在圖10B中所描繪之範例中,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設定為全真,因而指出BoundaryOffset可設定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偽」指出相應BoundaryType之BoundaryOffset之值不可設定。
以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欄位中所包括之ResponseTime欄位描述可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設定之ResponseTime的最大值及最小值。ResponseTime欄位為DurationRange類型之資料,其中列有時間間隔之最大值及最小值。
在圖10B中所描繪之範例中,ResponseTime欄位之值被設定為PT0S,指出0(零)秒之最小值,及PT30M 指出30分鐘之最大值。圖11中描繪GetOptionsResponse之另一組態範例。
雖然圖10B中所描繪之範例僅包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欄位,圖11中所描繪之範例包括複數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欄位。
其次,圖12A及12B描繪GetOptionsResponse之其他組態範例。
此處,假設一種影像設備,其中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可設定共同用於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的狀況,及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的狀況。圖12A描繪由該等假設之影像設備傳送的GetOptionsResponse。
此外,假設一種影像設備,其中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可設定分別用於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的狀況,及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的狀況。圖12B描繪由此一假設之影像設備傳送的GetOptionsResponse。
參照圖12A,<lmagingOptions20>標籤與三<img20:IrCutFilterModes>標籤相關聯。三<img20:IrCutFilterModes>標籤個別與ON、OFF、及AUTO相關聯。
因而,圖12A中所假設之影像設備可依據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操作,其中IrCutFilter欄位之值設定為ON、OFF、及AUTO。
進一步參照圖12A,<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標籤與下列三標籤相關聯。三標籤包括<img20:Modes>標籤、<img20:BoundaryOffset>標籤、及<img20:ResponseTime>標籤。
<img20:Modes>標籤與Common相關聯。因此,圖12A中所描繪之GetOptionsResponse指出下列信息。
信息指出可由CPU 26使用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的資訊可指明共同用於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的狀況,及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的狀況。
<img20:BoundaryOffset>標籤與「真」相關聯。因而,圖12A中所假設之影像設備可依據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操作,其中設定與<BoundaryOffset>標籤相關聯之值。
此外,<img20:ResponseTime>標籤與<img20:Min>標籤及<img20:Max>標籤相關聯。因而,圖12A中所假設之影像設備可依據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操作,其中0秒至30分鐘(含)期間被設定為與<ResponseTime>標籤相關聯之值。
參照圖12B,如同圖12A,<lmagingOptions20>標籤與三<img20:IrCutFilterModes>標籤相關聯。三<img20:IrCutFilterModes>標籤個別與ON、OFF、及AUTO相關聯。
進一步參照圖12B,<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標籤與下列四標籤相關聯。四標籤包括二<img20:Modes>標籤、<img20;BoundaryOffset>標籤、及<img20:ResponseTime>標籤。
二<img20:Modes>標籤個別與ToOn及ToOff相關聯。因此,圖12B中所描繪之GetOptionsResponse指出下列信息。
信息指出可由CPU 26使用之<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的資訊可指明分別用於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的狀況,及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的狀況。
<img20:BoundaryOffset>標籤與「真」相關聯。此外,<img20:ResponseTime>標籤與<img20:Min>標籤及<img20:Max>標籤相關聯。
如圖12A及12B中所描繪,在本例示實施例中,與<img20:Modes>標籤相關聯之資訊相應於插入及回縮指明資訊。
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於接收來自外部用戶端(未描繪)之包括指出視訊源之符記的GetImagingSettings命令時,實施下列作業。作業包括發送(傳送)包括具名稱「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Options」之資料的GetImagingSettingsResponse至外部用戶端(未描繪)。
此外,在本例示實施例中,以下描述圖7中所 描繪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
例如,在用戶端設備判定圖7中所描繪之GetOptionsResponse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設定為Common之狀況下,用戶端設備實施下列處理。處理包括傳送SetImagingSettings命令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其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設定為Common。
例如,在用戶端設備判定圖7中所描繪之GetOptionsResponse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設定為ToOn之狀況下,用戶端設備實施下列處理。處理包括傳送SetImagingSettings命令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其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設定為ToOn。
例如,在用戶端設備判定圖7中所描繪之GetOptionsResponse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設定為ToOff之狀況下,用戶端設備實施下列處理。處理包括傳送SetImagingSettings命令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其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設定為ToOff。
本例示實施例中BoundaryOffset及ResponseTime相應於自動調整資訊。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當核取(選擇)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時,圖8A及8B中所描繪之GUI致能與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在此狀況下,圖8A及8B中所描繪之GUI致能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 並停用與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當核取(選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時,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GUI致能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在此狀況下,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GUI停用與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此外,在此狀況下,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GUI可停用或致能與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當核取(選擇)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時,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GUI致能與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
在此狀況下,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GUI停用與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此外,在此狀況下,圖8A、8B、及8C中所描繪之GUI可停用或致能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當核取(選擇)D-Night設定核取方塊304時,圖8C中所描繪之GUI致能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當核取(選擇)ToOn選擇核 取方塊305時,圖8C中所描繪之GUI致能與D-Night設定核取方塊304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在此狀況下,圖8C中所描繪之GUI可停用或致能與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當核取(選擇)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時,圖8C中所描繪之GUI停用與D-Night設定核取方塊304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在此狀況下,圖8C中所描繪之GUI可停用或致能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相關聯之自動調整資訊的輸入。
本例示實施例中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可為例如可選參數,通常用以僅在AUTO模式中調整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切換時機。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欄位亦用以調整高靈敏度拍攝之切換時機。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BoundaryType用以指明使用諸如BoundaryOffset及ResponseTime之參數的邊界。
指明之邊界為例如用以自動切換紅外線截止濾光鏡的邊界。BoundaryType之值「Common」意即以上參數不僅用於用以自動切換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至致能狀態的邊界,亦用於用以自動切換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至停用狀態的邊界。
而且,BoundaryType之值「ToOn」及「ToOff」意即以上參數分別用於用以自動切換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至致能狀態的邊界,及用以自動切換紅外線截止 濾光鏡至停用狀態的邊界。
在本例示實施例中,BoundaryType之值「Common」亦用以指明用以自動切換高靈敏度拍攝至致能狀態的邊界。此外,在本例示實施例中,BoundaryType之值「Common」亦用以指明用以自動切換高靈敏度拍攝至停用狀態的邊界。
此外,在本例示實施例中,BoundaryOffset及ResponseTime之值在BoundaryType之值為ToOn的狀況及BoundaryType之值為ToOff的狀況之間相等,使得可實施依據值「Common」而指明邊界的功能。
更具體地,由於BoundaryOffset及ResponseTime之值在值「ToOn」及「ToOff」之間相等,相同亮度閾值及相同延遲時間用於切換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至致能狀態之狀況及切換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至停用狀態之狀況。本例示實施例中BoundaryType相應於邊界類型資訊。
此外,本例示實施例中BoundaryOffset欄位用以例如調整邊界暴露程度,其於致能狀態(On)及停用狀態(Off)之間切換紅外線截止濾光鏡。
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為例如正常化為-1.0至1.0之範圍內之值,且不具有任何特定單元。BoundaryOffset欄位之值指出最初值在0,最暗值在-1.0,及最亮值在1.0。本例示實施例中BoundaryOffset欄位類似地用以調整邊界暴露程度,其用於致能狀態(On)及停用 狀態(Off)之間切換高靈敏度拍攝。
此外,本例示實施例中ResponseTime欄位指出例如在跨越邊界暴露程度後,用於致能狀態(On)及停用狀態(Off)之間切換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延遲時間。
本例示實施例中ResponseTime欄位類似地指出在跨越邊界暴露程度後,用於致能狀態(On)及停用狀態(Off)之間切換高靈敏度拍攝之延遲時間。
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用戶端設備操作如ONVIF標準中之網路視訊接收器(NVR)。因而,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用戶端設備可依據ONVIF規格而傳送及接收資料。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將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設定為第一增益,取代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而且,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將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設定為第二增益,取代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第二增益小於第一增益。
此外,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將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設定為第一增益,連同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而且,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將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設定為第二增益,連同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實施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影像處理,使得視訊信號達到第一亮度水準,取代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實施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影像處理,使得視訊信號達到第二亮度水準,取代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第一亮度水準較第二亮度水準亮。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實施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影像處理,使得視訊信號達到第一亮度水準,連同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可經配置以實施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影像處理,使得視訊信號達到第二亮度水準,連同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
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用戶端設備可經配置以例如於接收GetOptionsResponse時,其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設定為圖7中之Common,於顯示單元422上顯示圖8A中所描繪之GUI。
而且,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用戶端設備可經配置以例如於接收GetOptionsResponse時,其中BoundaryType欄位之值設定為圖7中之ToOn及/或ToOff,於顯示單元422上顯示圖8B中所描繪之GUI。
接著,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用戶端設備可經配置以例如於按下設定按鈕325並顯示圖8A中所描繪之GUI時,傳送圖7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類似地,用戶端設備可經配置以例如於按下設定按鈕325並顯示圖8B中所描繪之GUI時,傳送圖7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此外,諸如步進馬達之驅動電源可附加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且影像光學系統2可經配置而藉由附加驅動電源以平移方向或傾斜方向旋轉。以半球形形成之半球罩可附加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半球罩為透明並經形成以覆蓋影像光學系統2。
當物體亮度持續小於相應於BoundaryOffset之亮度達相應於ResponseTime之時間(期間)時,CPU 26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
而且,當物體亮度持續高於相應於BoundaryOffset之亮度達相應於ResponseTime之時間(期間)時,CPU 26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
如以上所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作業資訊指出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的狀況、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的狀況、及插入IRCF 4及縮回IRCF 4之二狀況之任一者。
其次,參照圖13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拍攝模式控制作業。圖13為流程圖,描繪依據 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實施之拍攝模式控制程序。
在步驟S1301中,CPU 26判定目前拍攝模式為正常拍攝模式、高靈敏度拍攝模式、或紅外線拍攝模式。
若CPU 26判定目前拍攝模式為正常拍攝模式(步驟S1301中正常拍攝),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302。若CPU 26判定目前拍攝模式為高靈敏度拍攝模式(步驟S1301中高靈敏度拍攝),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303。若CPU 26判定目前拍攝模式為紅外線拍攝模式(步驟S1301中紅外線拍攝),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304。
在步驟S1302中,CPU 26實施正常拍攝模式判定程序,其於以下參照圖14描述。
在步驟S1303中,CPU 26實施高靈敏度拍攝模式判定程序,其於以下參照圖15描述。
在步驟S1304中,CPU 26實施紅外線拍攝模式判定程序,其於以下參照圖16描述。
其次,參照圖14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正常拍攝模式判定程序。圖14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實施之正常拍攝模式判定程序。
在步驟S1401中,CPU 26判定物體亮度是否小於預定亮度閾值。更具體地,CPU 26致使判定電路20依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及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BoundaryOffset>標籤的值且值設定為Common,而實施判定。
例如,CPU 26從EEPROM 28擷取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BoundaryOffset>標籤的值「0.16」且值設定為Common之閾值資訊。接著,CPU 26將由擷取之閾值資訊指出之亮度閾值設定至判定電路20。
判定電路20接著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是否小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
若CPU 26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小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步驟S1401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402。另一方面,若CPU 26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不小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步驟S1401中「否」),則處理返回至圖13中步驟S1301。
在步驟S1402中,CPU 26指示計時器電路22開始時間計數。更具體地,CPU 26將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ResponseTime>標籤之值「1分30秒」設定至計時器電路22,且值設定為Common,接著致使計時器電路22開始時間計數。
步驟S1403類似於步驟S1401,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404中,CPU 26判定預定時間是否已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更具體地,CPU 26判定是否已接收來自計時器電路22之消逝時間信號。
若已從計時器電路22接收消逝時間信號,則 CPU 26判定預定時間已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步驟S1404中「是」),接著處理前進至步驟S1405。另一方面,若未從計時器電路22接收消逝時間信號,則CPU 26判定預定時間未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步驟S1404中「否」),接著處理返回至步驟S1403。
在步驟S1405中,CPU 26指示增益設定電路7、視訊信號處理電路8、及影像感測器驅動電路23將拍攝模式變換為高靈敏度拍攝模式。
其次,參照圖15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高靈敏度拍攝模式判定程序。圖15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實施之高靈敏度拍攝模式判定程序。
在步驟S1501中,CPU 26判定物體亮度是否小於預定亮度閾值。更具體地,CPU 26致使判定電路20依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及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BoundaryOffset>標籤的值,且值設定為ToOff,而實施判定。
例如,CPU 26從EEPROM 28擷取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BoundaryOffset>標籤之值「0.16」的閾值資訊,且值設定為ToOff。接著,CPU 26將由擷取之閾值資訊指出之亮度閾值設定至判定電路20。
判定電路20接著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是否小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
若CPU 26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小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步驟S1501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502。另一方面,若CPU 26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不小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步驟S1501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506。
在步驟S1502中,CPU 26指示計時器電路22開始時間計數。更具體地,CPU 26將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ResponseTime>標籤之值「1分30秒」設定至計時器電路22,且值設定為ToOff,接著致使計時器電路22開始時間計數。
步驟S1503類似於步驟S1501,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504中,CPU 26判定預定時間是否已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更具體地,CPU 26判定是否已接收來自計時器電路22之消逝時間信號。
若已從計時器電路22接收消逝時間信號,則CPU 26判定預定時間已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步驟S1504中「是」),接著處理前進至步驟S1505。另一方面,若未從計時器電路22接收消逝時間信號,則CPU 26判定預定時間未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步驟S1504中「否」),接著處理返回至步驟S1503。
在步驟S1505中,CPU 26指示IRCF驅動電路24從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縮回IRCF 4。
在步驟S1506中,CPU 26判定物體亮度是否高於預定亮度閾值。更具體地,CPU 26致使判定電路20依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及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BoundaryOffset>標籤的值,且值設定為Common,而實施判定。
例如,CPU 26從EEPROM 28擷取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BoundaryOffset>標籤之值「-0.62」的閾值資訊,且值設定為Common。接著,CPU 26將由擷取之閾值資訊指出之亮度閾值設定至判定電路20。
判定電路20接著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是否高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
若CPU 26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高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步驟S1506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507。另一方面,若CPU 26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未高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步驟S1506中「否」),則處理返回至圖13中之步驟S1301。
在步驟S1507中,CPU 26指示計時器電路22開始時間計數。更具體地,CPU 26將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ResponseTime>標籤之值「1分10秒」設定至計時器電路22,且值設定為Common,接著致使計時器電路22開始時間計數。
步驟S1508類似於步驟S1506,因此其描述不 重複。
在步驟S1509中,CPU 26判定預定時間是否已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更具體地,CPU 26判定是否已接收來自計時器電路22之消逝時間信號。
若已從計時器電路22接收消逝時間信號,則CPU 26判定預定時間已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步驟S1509中「是」),接著處理前進至步驟S1510。另一方面,若未從計時器電路22接收消逝時間信號,則CPU 26判定預定時間未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步驟S1509中「否」),接著處理返回至步驟S1508。
在步驟S1510中,CPU 26指示IRCF驅動電路24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
其次,參照圖16描述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的紅外線拍攝模式判定程序。圖16為流程圖,描繪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實施之紅外線拍攝模式判定程序。
在步驟S1601中,CPU 26判定物體亮度是否高於預定亮度閾值。更具體地,CPU 26致使判定電路20依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及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BoundaryOffset>標籤的值,且值設定為ToOn,而實施判定。
例如,CPU 26從EEPROM 28擷取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BoundaryOffset>標籤之值「-0.62」的閾值資訊,且值設定為ToOn。接著,CPU 26 將由擷取之閾值資訊指出之亮度閾值設定至判定電路20。
判定電路20接著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是否高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
若CPU 26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高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步驟S1601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602。另一方面,若CPU 26判定從亮度測量電路18輸出之物體亮度未高於CPU 26設定之亮度閾值(步驟S1601中「否」),則處理返回至圖13中之步驟S1301。
在步驟S1602中,CPU 26指示計時器電路22開始時間計數。更具體地,CPU 26將相應於與<BoundaryType>標籤相關聯之<ResponseTime>標籤之值「1分10秒」設定至計時器電路22,且值設定為ToOn,接著致使計時器電路22開始時間計數。
步驟S1603類似於步驟S1601,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604中,CPU 26判定預定時間是否已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更具體地,CPU 26判定是否已接收來自計時器電路22之消逝時間信號。
若已從計時器電路22接收消逝時間信號,則CPU 26判定預定時間已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步驟S1604中「是」),接著處理前進至步驟S1605。另一方面,若未從計時器電路22接收消逝時間信號,則CPU 26 判定預定時間未自開始時間計數起消逝(步驟S1604中「否」),接著處理返回至步驟S1603。
在步驟S1605中,CPU 26指示IRCF驅動電路24將IRCF 4插入影像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
其次,參照圖17至19描述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實施之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顯示程序。圖17至19為流程圖,描繪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顯示程序。圖17至19中所描繪之程序係於輸入單元408將來自使用者之指令輸入至CPU 426後,由CPU 426實施。
參照圖17,在步驟S1701中,CPU 426指示I/F 414將GetOptions命令傳送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
在步驟S1702中,CPU 426判定是否已從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接收GetOptionsResponse。
若CPU 426判定已從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接收GetOptionsResponse(步驟S1702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703。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未從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接收GetOptionsResponse(步驟S1702中「否」),則處理重複步驟S1702。
在步驟S1703中,CPU 426判定下列值何者為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相應於GetOptionsResponse中<img20:Modes>標籤之值。該些值包括「Common」、「ToOn及ToOff」、及「Common、ToOn、及ToOff」。
若CPU 426判定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相應於GetOptionsResponse中<img20:Modes>標籤之值為Common(步驟S1703中Common),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704。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相應於GetOptionsResponse中<img20:Modes>標籤之值為ToOn及ToOff(步驟S1703中ToOn及ToOff),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714。以下描述步驟S1714中之處理。
而且,若CPU 426判定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相應於GetOptionsResponse中<img20:Modes>標籤之值為Common、ToOn、及ToOff(步驟S1703中Common、ToOn、及ToOff),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726。
在步驟S1704中,CPU 426核取(選擇)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
在步驟S1705中,CPU 426停用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之選擇。
在步驟S1706中,CPU 426判定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相應於GetOptionsResponse中<img20:BoundaryOffset>標籤之值是否為真。若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相應於GetOptionsResponse中<img20:BoundaryOffset>標籤之值為真(步驟S1706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707。
另一方面,若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相應於GetOptionsResponse中<img20:BoundaryOffset>標籤之值非真(步驟S1706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708。
在步驟S1707中,CPU 426致能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
在步驟S1708中,CPU 426停用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
在步驟S1708中,CPU 426停用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及與ToOff相關聯部分。
在步驟S1710中,CPU 426判定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GetOptionsResponse是否包括<img20:ResponseTime>標籤。若CPU 426判定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GetOptionsResponse包括<img20:ResponseTime>標籤(步驟S1710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711。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步驟S1702中判定為已接收之GetOptionsResponse不包括<img20: ResponseTime>標籤(步驟S1710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1712。
在步驟S1711中,CPU 426致能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
在步驟S1712中,CPU 426停用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
在步驟S1713中,CPU 426停用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及與ToOff相關聯部分。
參照圖18,在步驟S1714中,CPU 426停用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之選擇。
在步驟S1715中,CPU 426核取(選擇)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
步驟S1716類似於步驟S1706,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717中,CPU 426致能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第一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7之設定。此外,CPU 426停用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 分之設定。
在步驟S1718中,CPU 426致能第二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9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及與ToOff相關聯部分。
步驟S1719類似於步驟S1708,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20類似於步驟S1709,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21類似於步驟S1710,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722中,CPU 426致能第一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1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及與ToOff相關聯部分。
在步驟S1723中,CPU 426致能第二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3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及與ToOff相關聯部分。
步驟S1724類似於步驟S1712,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25類似於步驟S1713,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參照圖19,在步驟S1726中,CPU 426核取 (選擇)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D-night選擇核取方塊304。
步驟S1727類似於步驟S1715,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28類似於步驟S1706,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29類似於步驟S1707,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30類似於步驟S1718,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731中,CPU 426致能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D-Night設定核取方塊304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
步驟S1732類似於步驟S1708,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33類似於步驟S1720,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734中,CPU 426停用第三亮度閾值設定尺標316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D-Night設定核取方塊304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
步驟S1735類似於步驟S1710,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36類似於步驟S1711,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37類似於步驟S1723,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738中,CPU 426致能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
步驟S1739類似於步驟S1712,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步驟S1740類似於步驟S1713,因此其描述不重複。
在步驟S1741中,CPU 426停用第三延遲時間設定尺標320之設定及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與ToOn相關聯部分、及與ToOff相關聯部分。
其次,參照圖20至22描述由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外部用戶端實施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發佈程序。圖20至22為流程圖,描繪SetImagingSettings命令發佈程序。圖20至22中所描繪之程序係於輸入單元408將來自使用者之指令輸入至CPU 426,由CPU 426實施。
例如,CPU 426判定是否已按下自動紅外線截止濾光鏡設定GUI中設定按鈕325。接著,當判定已按下設定按鈕325時,CPU 426開始圖20至22中所描繪之程 序。當判定未按下設定按鈕325時,CPU 426未開始圖20至22中所描繪之程序。
在步驟S2001中,CPU 426產生SetImagingSettings命令,諸如圖4A中所描繪,致使記憶體428儲存產生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此處,相應於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IrCutFilter>標籤之值為AUTO。
在步驟S2002中,CPU 426判定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D-Night選擇核取方塊304、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之每一者的選擇狀態。
更具體地,若CPU 426判定選擇Common選擇核取方塊303(步驟S2002中Common),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03。若CPU 426判定選擇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步驟S2002中ToOn及ToOff),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09。
而且,若CPU 426判定選擇D-Night選擇核取方塊304、ToOn選擇核取方塊305、及ToOff選擇核取方塊307(步驟S2002中D-Night、ToOn、及ToOff),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18。
在步驟S2003中,CPU 426將相應於<BoundaryType>標籤且值設定為Common之描述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因此,具值設定為Common之<BoundaryType>標籤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04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04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05。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04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06。
在步驟S2005中,CPU 426將相應於<BoundaryOffset>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04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因此,<BoundaryOffset>標籤(其中設定於步驟S2004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06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06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07。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延遲時 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06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08。
在步驟S2007中,CPU 426將相應於<ResponseTime>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06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因此,相應於<ResponseTime>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06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08中,CPU 426指示I/F 414將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傳送至依據本例示實施例之影像設備。
參照圖21,在步驟S2009中,CPU 426將相應於下列第一及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之描述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包括<BoundaryType>標籤,且值設定為ToOn。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包括<BoundaryType>標籤,且值設定為ToOff。
在步驟S2010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0中「是」),則處理前 進至步驟S2011。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0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12。
在步驟S2011中,CPU 426將相應於<BoundaryOffset>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10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此,<BoundaryOffset>標籤(其中設定於步驟S2010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12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2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13。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2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14。
在步驟S2013中,CPU 426將相應於<BoundaryOffset>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12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二 <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在步驟S2014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4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15。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4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16。
在步驟S2015中,CPU 426將相應於<ResponseTime>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14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在步驟S2016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6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17。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6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08。
在步驟S2017中,CPU 426將相應於<ResponseTime>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16中判 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此,<ResponseTime>標籤(其中設定於步驟S2016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參照圖22,在步驟S2018中,CPU 426將相應於與下列值相關聯之<BoundaryType>標籤的描述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該些值包括Common、ToOn、及ToOff。
更具體地,在步驟S2018中,CPU 426將相應於下列第一、第二、及第三<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之描述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
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ont>標籤包括<BoundaryType>標籤,且值設定為Common。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包括<BoundaryType>標籤,且值設定為ToOn。第三<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包括<BoundaryType>標籤,且值設定為ToOff。
在步驟S2019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9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0。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D-Night設定相關聯部分(步驟S2019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1。
在步驟S2020中,CPU 426將相應於<BoundaryOffset>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19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此,<BoundaryOffset>標籤(其中設定於步驟S2019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21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1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2。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1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3。
在步驟S2022中,CPU 426將相應於<BoundaryOffset>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1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此,<BoundaryOffset>標籤(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1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23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3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4。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BoundaryOffset設定數字框309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3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5。
在步驟S2024中,CPU 426將相應於<BoundaryOffset>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3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三<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此,<BoundaryOffset>標籤(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3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第三<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25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5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6。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Comm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5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7。
在步驟S2026中,CPU 426將相應於<ResponseTime>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5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此,<ResponseTime>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5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第一<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27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7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8。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n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7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29。
在步驟S2028中,CPU 426將相應於<ResponseTime>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7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此,<ResponseTime>標籤(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7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第二<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步驟S2029中,CPU 426判定值是否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若CPU 426判定值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9中「是」),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30。
另一方面,若CPU 426判定值未設定至延遲時間設定數字框311中與ToOff相關聯部分(步驟S2029中「否」),則處理前進至步驟S2008。
在步驟S2030中,CPU 426將相應於<ResponseTime>標籤之描述(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9中判定設定之值)附加至步驟S2001中儲存於記憶體428中之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所包括之第三<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
因此,<ResponseTime>標籤(其中設定於步驟S2029中判定設定之值)與SetImagingSettings命令中第三<IrCutFilterAutoAdjustment>標籤相關聯。
在以上描述之例示實施例中,使用IRCF 4。然而,此非限制性。可使用諸如中子密度(ND)濾光鏡之光學濾光鏡取代IRCF 4。ND濾光鏡為一種濾光鏡用以減少來自物體之光量而不影響從影像感測器6輸出之視訊信號的色彩特性。
此外,可藉由實施下列處理而實施本發明。處理包括經由網路或任何類型儲存媒體而供應用於實施以上描述之例示實施例之功能的軟體(程式)至系統或設備,並允許系統或設備之電腦(或CPU或微處理單元(MPU))讀取及執行程式。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效果,提供可以適當時間點實施高靈敏度拍攝之影像設備,諸如高增益拍攝,及以縮回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的紅外線拍攝。
[其他實施例]
本發明之實施例亦可以系統或設備之電腦實現,其讀出及執行記錄於儲存媒體(例如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上之電腦可執行指令,以實施一或多項以上描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功能,及藉由系統或設備之電腦實施之方法,例如從儲存媒體讀出及執行電腦可執行指令而實施一或多項以上描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功能。電腦可包含中央處理單元(CPU)、微處理單元(MPU)、或其他電路之一或多者,並可包括個別電腦或個別電腦處理器之網路。電腦可執行指令可提供至電腦,例如從網路或儲存媒體。儲存媒體可包括例如硬碟、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分佈式電腦系統之儲存裝置、光碟(諸如光碟片(CD)、數位影音光碟(DVD)、藍光光碟(BD)(商標)、快閃記憶體裝置、記憶卡等之一或多者。
雖然已參照例示實施例描述本發明,應理解的 是本發明不侷限於所揭露之例示實施例。下列申請項之範圍係符合最寬廣之解譯以包含所有該等修改及等效結構及功能。
2‧‧‧影像光學系統
4‧‧‧紅外線截止濾光鏡
6‧‧‧影像感測器
7‧‧‧增益設定電路
8‧‧‧視訊信號處理電路
10‧‧‧編碼電路
12‧‧‧緩衝器
14‧‧‧通訊電路
16‧‧‧通訊終端
18‧‧‧亮度測量電路
20‧‧‧判定電路
22‧‧‧計時器電路
23‧‧‧影像感測器驅動電路
24‧‧‧紅外線截止濾光鏡驅動電路
26‧‧‧中央處理單元
28‧‧‧電可抹除程控唯讀記憶體

Claims (25)

  1. 一種影像設備,其經由網路與外部設備通訊,該影像設備包含:影像光學系統;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其截斷紅外線;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接收單元,經組配以經由該網路而從該外部設備接收調整命令,其中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以及控制單元,經組配以依據該接收單元所接收之該調整命令,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影像設備,其中,在該調整命令中,該調整資訊可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 鏡之狀況共同描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影像設備,其中,該調整命令為致使該影像設備經由該插入及回縮單元自動控制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命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影像設備,其中,在該調整資訊係分別針對該個別狀況描述之該調整命令由該接收單元接收的狀況下,該控制單元依據針對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所描述之該調整資訊而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影像設備,其中,該控制單元藉由判定是否致使該靈敏度提高單元操作而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影像設備,其中,在該調整資訊係分別針對該個別狀況描述之該調整命令由該接收單元接收的狀況下,該控制單元依據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所描述之該調整資訊而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影像設備,其中,該控制單元藉由判定是否致使該靈敏度提高單元操作而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影像設備,其中,在該調整資訊係針對該二狀況共同描述之該調整命令由該接收單元接收的狀況下,該控制單元依據該調整資訊而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影像設備,其中,該控制單元藉由判定是否致使該靈敏度提高單元操作而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影像設備,其中,在該調整資訊係分別針對該個別狀況描述之該調整命令由該接收單元接收的狀況下,該控制單元依據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所描述之該調整資訊而判定是否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且未致使該靈敏度提高單元操作,並依據針對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所描述之該調整資訊而判定是否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同時致使該靈敏度提高單元操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之任一項之影像設備,其中,該調整資訊包括該物體之亮度或指出自從該亮度落至預定閾值以下所消逝時間的消逝時間。
  12. 一種用戶端設備,其經由網路與影像設備通訊,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截斷紅外線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以及控制單元,經組 配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該用戶端設備包含:傳輸單元,經組配以經由該網路將調整命令傳送至該影像設備,該調整命令中係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其中,由該傳輸單元傳送之該調整命令為其中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的命令,並為該控制單元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所需之命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用戶端設備,進一步包含使用者介面,經組配以允許使用者輸入該調整資訊,其中,由該使用者輸入之該調整資訊係於待由該傳輸單元傳送之該調整命令中描述。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用戶端設備,進一步包含獲得單元,用於經由該網路而從該影像設備獲得有關該調整資訊之插入及回縮描述資訊,其中,該使用者介面允許該使用者依據由該獲得單元獲得之該插入及回縮描述資訊而輸入該調整資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用戶端設備,其中,由該獲得單元獲得之該插入及回縮描述資訊可指出該調整資訊係於由該傳輸單元傳送之該調整命令中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用戶端設備,其中,由該獲得單元獲得之該插入及回縮描述資訊可指出該調整資訊係於由該傳輸單元傳送之該調整命令中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共同描述。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用戶端設備,其中,該使用者介面允許該使用者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輸入該共用的調整資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用戶端設備,其中,該使用者介面允許該使用者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輸入該調整資訊。
  19. 一種影像系統,其包含影像設備及經由網路與該影像設備通訊之用戶端設備,該影像設備包含:影像光學系統;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其截斷紅外線;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用於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 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以及控制單元,經組配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該用戶端設備包含:傳輸單元,經組配以經由該網路將調整命令傳送至該影像設備,該調整命令係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其中,由該傳輸單元傳送之該調整命令為其中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的命令,以及其中,該控制單元依據由該傳輸單元傳送之該調整命令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
  20. 一種控制影像設備之方法,該影像設備經由網路與外部設備通訊,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截斷紅外線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以及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 益;該方法包含:經由該網路而從該外部設備接收調整命令,其中係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以及依據該接收之調整命令,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
  21. 一種控制用戶端設備之方法,該用戶端設備經由網路與影像設備通訊,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截斷紅外線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以及控制單元,經組配以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該方法包含:經由該網路而將調整命令傳送至該影像設備,其中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其中,待傳送之該調整命令為其中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的命 令,並為該控制單元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所需之命令。
  22. 一種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該影像系統包括影像設備及經由網路而與該影像設備通訊之用戶端設備,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截斷紅外線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以及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該方法包含:致使該影像設備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以及致使該用戶端設備經由該網路傳送調整命令至該影像設備,該調整命令中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其中,待傳送之該調整命令為其中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的命令,以及其中,依據該傳送之調整命令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
  23. 一種電腦可讀取非暫態媒體,其包含一程式,該 程式可致使電腦執行控制經由網路而與外部設備通訊之影像設備的方法,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截斷紅外線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以及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該方法包含:經由該網路而從該外部設備接收調整命令,其中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以及依據該接收之調整命令,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
  24. 一種電腦可讀取非暫態媒體,其包含一程式,該程式可致使電腦執行控制經由網路而與影像設備通訊之用戶端設備的方法,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截斷紅外線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 物體影像;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單元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以及控制單元,經組配以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該方法包含:經由該網路而將調整命令傳送至該影像設備,其中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其中,待傳送之該調整命令為其中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的命令,並為該控制單元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所需之命令。
  25. 一種電腦可讀取非暫態媒體,其包含一程式,該程式可致使電腦執行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該影像系統包括影像設備及經由網路而與該影像設備通訊之用戶端設備,該影像設備包括:影像光學系統;截斷紅外線之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及回縮單元,經組配以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影像光學系統之光學路徑,及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影像感測器,經組配以捕捉由該影像光學系統形成之物體影像;以及靈敏度提高單元,經組配以增加藉由使用除了從該影像光學系統之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以外之機制而從該影像感測器輸出之視訊信號的增益;該方法包含: 致使該影像設備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以及致使該用戶端設備經由該網路傳送調整命令至該影像設備,該調整命令中描述有關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插入及回縮的調整資訊,其中,待傳送之該調整命令為其中該調整資訊可分別針對將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插入該光學路徑之狀況及從該光學路徑縮回該紅外線截止濾光鏡之狀況予以描述的命令,以及其中,依據該傳送之調整命令而以個別不同時間點控制該靈敏度提高單元及該插入及回縮單元。
TW103108653A 2013-03-15 2014-03-12 影像設備、用戶端設備、影像系統、控制影像設備之方法、控制用戶端設備之方法及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 TWI545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3594A JP6091269B2 (ja) 2013-03-15 2013-03-15 撮像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2510A true TW201442510A (zh) 2014-11-01
TWI545946B TWI545946B (zh) 2016-08-11

Family

ID=51536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8653A TWI545946B (zh) 2013-03-15 2014-03-12 影像設備、用戶端設備、影像系統、控制影像設備之方法、控制用戶端設備之方法及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84714B2 (zh)
JP (1) JP6091269B2 (zh)
CN (1) CN105052127B (zh)
TW (1) TWI545946B (zh)
WO (1) WO201414167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9154B (zh) * 2015-03-11 2017-06-2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監視攝影機及用於控制監視攝影機之濾光片模組的控制電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9576B2 (en) * 2014-01-29 2016-04-1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ulti-processor support for array imagers
TWI630559B (zh) * 2017-06-22 2018-07-2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裝置及影像擷取方法
JP6968610B2 (ja) * 2017-08-01 2021-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002011A (ko) * 2018-06-28 2020-01-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장치 및 비트스트림을 저장한 기록 매체
CN110505376B (zh) * 2019-05-31 2021-04-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5140A (ja) * 1999-09-01 2001-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メラ及びその光学フィルタ切換え方法
US7619680B1 (en) * 2003-07-08 2009-11-17 Bingle Robert L Vehicular imaging system with selective infrared filtering and supplemental illumination
KR100573697B1 (ko) * 2003-12-29 2006-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기기의 광학필터 절환 장치
JP2007151003A (ja) * 2005-11-30 2007-06-14 Canon Inc 撮像装置
US7885535B2 (en) * 2006-05-03 2011-02-08 Utc Fire & Security Americas Corporation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imation of visible light amount in a light source
JP5287706B2 (ja) 2009-12-25 2013-09-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71550B2 (ja) * 2010-02-10 2014-04-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39079B2 (ja) * 2010-07-15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091903B2 (en) * 2010-07-29 2015-07-28 Logitech Europe S.A. Optimized movable IR filter in cameras
JP5645566B2 (ja) * 2010-09-17 2014-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214178B2 (ja) * 2013-01-25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9154B (zh) * 2015-03-11 2017-06-21 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監視攝影機及用於控制監視攝影機之濾光片模組的控制電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1269B2 (ja) 2017-03-08
CN105052127B (zh) 2019-03-01
US9584714B2 (en) 2017-02-28
TWI545946B (zh) 2016-08-11
JP2014179880A (ja) 2014-09-25
WO2014141677A1 (en) 2014-09-18
US20160037049A1 (en) 2016-02-04
CN105052127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5946B (zh) 影像設備、用戶端設備、影像系統、控制影像設備之方法、控制用戶端設備之方法及控制影像系統之方法
JP4661413B2 (ja) 撮像装置、撮影枚数管理方法及び撮影枚数管理プログラム
WO2013088917A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10010729A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90098197A (ko) 플래시 발광량 조절가능한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이의 제어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기록매체
KR101652304B1 (ko) 촬상장치, 클라이언트 장치, 촬상 시스템, 촬상장치의 제어 방법, 클라이언트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촬상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KR101789219B1 (ko) 촬상장치의 조작방법, 클라이언트 장치의 조작방법 및 촬상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EP2866434A1 (en) Imaging apparatus
US20130208168A1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157161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908265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撮影装置、撮影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撮影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影プログラム
US11637966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diaphragm mechanism control method
JP6479139B2 (ja) 撮像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6208487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合焦制御方法
JP2006091820A (ja) 撮像装置、ストロボ装置、ストロボ発光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30442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6724262A (zh) 成像装置和信号处理方法
JP2016122942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8033061A (ja) 撮像装置
JP2017175294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