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7282A -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 - Google Patents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7282A
TW201437282A TW103107411A TW103107411A TW201437282A TW 201437282 A TW201437282 A TW 201437282A TW 103107411 A TW103107411 A TW 103107411A TW 103107411 A TW103107411 A TW 103107411A TW 201437282 A TW201437282 A TW 2014372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ight
film
weight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7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0711B (zh
Inventor
Kentaro Kusama
Baku Katagiri
Tomoo Orui
Satoru Shoshi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37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7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0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07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C08G18/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side groups
    • C08F290/14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147Polyurethanes; Polyurea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57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creating an anisotropic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i.e. distributing output differently in two perpendicula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6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brication 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4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5/04Polyurethanes
    • C08J24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J24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207/00Coding scheme for general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 of subclass G02B, but not including elements and systems which would be classified in G02B6/00 and subgroups
    • G02B2207/123Optical louvre elements, e.g. for directional light bloc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能將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有效地擴大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以及由其得到的光擴散膜。一種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是用於得到在膜內部具有規定的內部結構且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在沿膜膜厚方向的中間點發生彎曲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包含作為(A)成分的規定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引發劑、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並且(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為規定的範圍內的值,(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為規定的範圍內的值,並且(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為規定的值。

Description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
本發明涉及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特別是涉及能夠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將其光固化而成的光擴散膜。
以往,例如在液晶顯示裝置等所屬的光學技術領域中,提出了使用對於來自特定的方向的入射光能夠向特定的方向擴散、對於來自其之外的方向的入射光能夠直接直線傳播透射的光擴散膜。
作為這樣的光擴散膜,已知有各種形態,特別廣泛使用的是在膜內具有將折射率不同的多個板狀區域沿膜面的任意一個方向交替配置而成的百葉結構的光擴散膜。
另外,作為其它類型的光擴散膜,廣泛使用的是在膜內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使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柱狀物林立而成的柱結構的光擴散膜。
然而,已知具有這樣的百葉結構、柱結構的光擴散膜通過對塗佈層用規定的方法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得到,上述塗佈層是以膜狀塗佈含有折射率不同的2種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而成的。
即,通過對塗佈層照射控制了行進方向的規定的活性能量線,能夠使塗佈層的2種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相分離且固化,由此能夠得到具有規定的內部結構的光擴散膜。
因此,為了得到具有更明確的內部結構,在光的透射和擴散中具有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的高品質的光擴散膜,提出了能夠使2種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更高效地相分離,並且能夠更穩定地光固化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例如,專利文獻1~2)。
即,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含有作為(A)成分的下述通式(1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和作為(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為3000~20000的範圍內的值的聚合性化合物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通式(11)中,Ra1~Ra10各自獨立,Ra1~Ra10 中的至少一個為下述通式(12)表示的取代基,其餘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代烷基、羥基烷基、羧基烷基和鹵素原子中的任意一個的取代基。)
(通式(12)中,Ra11為氫原子或者甲基,碳原子數p為1~4的整數,重複數q為1~10的整數。)
另外,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包含作為(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和作為(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為3000~20000的範圍內的值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構成成分來源於下述(a)~(c)成分、並且以莫耳比計按(a)成分:(b)成分:(c)成分=1~5:1:1~5的比例構成的化合物,並且,(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a)介由脂肪族環含有2個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b)聚亞烷基二醇
(c)(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41591號公報(請求項)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41592號公報(請 求項)
然而,使專利文獻1~2中記載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光固化而成的光擴散膜雖然與光聚合引發劑的添加量、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或者塗佈層的溫度這樣的條件相關,但有時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等根據光學技術領域的用途而不充分。
因此,本發明的發明人等鑒於以上情況,經過努力,結果發現通過以規定的比例配合具有特定的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光聚合引發劑和紫外線吸收劑後,進行光固化,能夠得到使擴散光的開口角有效地擴大的光擴散膜,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將其光固化而成的光擴散膜。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用於得到在膜內部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具備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的內部結構、且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在沿膜膜厚方向的中間點彎曲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包含作為(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 基)丙烯酸酯、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引發劑和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並且,(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2~2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小於2重量份的值,從而能夠解決上述問題。
即,若為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則由於含有作為(A)成分的具有特定的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並且包含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所以能夠抑制使各成分的聚合速度(例如,光自由基聚合速度)產生規定的差,兩成分彼此均勻共聚。
推斷這是因為,使(A)成分與(B)成分的相容性降低至規定的範圍,能夠降低兩成分彼此的共聚性。
因此,照射活性能量線時,能夠使(A)成分和(B)成分高效相分離且光固化,能夠在膜內明確形成百葉結構、柱結構等規定的內部結構。
另外,若為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由於含有作為(D)成分的規定量的紫外線吸收劑,所以在照射活性能量線時,能夠在規定的範圍選擇性吸收規定波長的活性能量線。
其結果,不阻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固化,能夠使形成於膜內的規定的內部結構發生彎曲,由此,能夠有效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應予說明,本發明中,“擴散光的開口角”是指相對於光擴散膜,在入射光最擴散的角度固定點光源,在該狀態下得到的擴散光的角度範圍(以下,有時稱為“光擴散角度區域”)的寬度。
另外,構成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D)成分優選相對於波長330~380nm的光具有吸收峰。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在規定的內部結構更明確地發生彎曲,所以能夠更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另外,構成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D)成分優選為選自羥基苯基三嗪系紫外線吸收劑、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和羥基苯甲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中的至少一種。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在規定的內部結構進一步明確地產生彎曲,所以能夠進一步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另外,構成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A)成分優選為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中,R1~R10各自獨立,R1~R10中的至少一個為下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餘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代烷基、羥基烷基、羧基 烷基和鹵素原子中的任意一個的取代基。)
(通式(2)中,R11為氫原子或者甲基,碳原子數n為1~4的整數,重複數m為1~10的整數。)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更明確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所以能夠更加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另外,構成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在通式(1)中,R2~R9中的任意一個為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進一步明確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所以能夠進一步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另外,構成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優選(B)成分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上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為3000~20000的範圍內的值,並且,構成成分來自下述(B1)~(B3)成分,並且,以莫耳比計,按(B1)成分:(B2)成分:(B3)成分=1~5:1:1~5的比例構成。
(B1)介由脂肪族環含有2個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聚亞烷基二醇
(B3)(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
通過這樣構成,能夠更加明確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所以能夠更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另外,本發明的其它方式的光擴散膜,其特徵在於,是在膜內部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具備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的內部結構、且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在沿膜膜厚的中間點發生彎曲的光擴散膜,對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而成,並且,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是包含作為(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引發劑和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2~2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小於2重量份的值。
即,若為本發明的光擴散膜,則是將規定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光固化而成,所以在膜內的規定的內部結構具有彎曲,因此能夠有效地擴大擴散光的開口角。
1‧‧‧塗佈層
2‧‧‧加工片
10‧‧‧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10′‧‧‧具有彎曲百葉結構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12‧‧‧折射率相對高的板狀區域
13‧‧‧百葉結構
13′‧‧‧彎曲百葉結構
13a‧‧‧百葉結構的邊界面
14‧‧‧折射率相對低的板狀區域
20‧‧‧各向同性光擴散膜
20′‧‧‧具有彎曲柱結構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
22‧‧‧折射率相對高的柱狀物
23‧‧‧柱結構
23′‧‧‧彎曲柱結構
23a‧‧‧柱結構的邊界面
24‧‧‧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
50‧‧‧來自光源的照射光
60‧‧‧平行光
120‧‧‧紫外線照射裝置
122‧‧‧冷鏡
123‧‧‧遮光板
125‧‧‧線狀光源
200‧‧‧照射光平行化部件
202‧‧‧點光源
204‧‧‧透鏡
210‧‧‧遮光部件
210a‧‧‧板狀部件
210b‧‧‧筒狀部件
第1a~1b圖是為了說明在膜內具有百葉結構的光擴散膜的 概略而提供的圖。
第2a~2b圖是為了說明在膜內具有百葉結構的光擴散膜的入射角度依賴性和各向異性光擴散而提供的圖。
第3a~3b圖是為了說明在膜內具有柱結構的光擴散膜的概略而提供的圖。
第4a~4b圖是為了說明在膜內具有柱結構的光擴散膜的入射角度依賴性和各向同性光擴散而提供的圖。
第5a~5b圖是為了說明在膜內具有彎曲的百葉結構的光擴散膜的入射角度依賴性和各向異性光擴散而提供的圖。
第6a~6b圖是為了說明在膜內具有彎曲柱結構的光擴散膜的入射角度依賴性和各向同性光擴散而提供的圖。
第7a~7b圖是為了說明彎曲百葉結構而提供的圖。
第8a~8b圖是為了說明彎曲柱結構而提供的圖。
第9a~9c圖是為了說明光擴散膜的製造方法中的各步驟而提供的圖。
第10a~10b圖是為了說明活性能量線照射步驟而提供的圖。
第11a~11d圖是為了說明活性能量線照射步驟而提供的其它圖。
第12圖是為了表示(A)成分和(B)成分的波長-透射率圖而提供的圖。
第13圖是為了表示(C)成分的波長-吸光度圖而提供的圖。
第14a~14c圖是為了表示(D)成分的波長-吸光度圖而提 供的圖。
第15a~15c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1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16圖是為了說明測定光擴散特性時的相對於光擴散膜的入射角θ1而提供的圖。
第17a~17l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1~3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照片。
第18a~18l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1~3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其它照片。
第19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1~3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圖。
第20a~20b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2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21a~21b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3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22a~22b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4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23a~23i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4~5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照片。
第24a~24i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4~5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其它的照片。
第25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4~5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圖。
第26a~26b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5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 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27a~27b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6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28a~28i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6~7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照片。
第29a~29i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6~7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其它的照片。
第30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6~7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圖。
第31a~31b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7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32a~32b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8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圖。
第33a~33i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8、實施例1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照片。
第34a~34i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8、實施例1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其它的照片。
第35a~35b圖是為了表示實施例9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36a~36f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9和比較例3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照片。
第37a~37f圖是為了比較實施例9和比較例3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其它的照片。
第38a~38c圖是為了表示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 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39a~39b圖是為了表示比較例3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40a~40b圖是為了表示比較例4的光擴散膜的截面而提供的示意圖和照片。
第41a~41i圖是為了表示比較例4、實施例1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照片。
第42a~42i圖是為了表示比較例4、實施例1和比較例1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而提供的照片。
第43圖是為了表示帶通濾波器的波長-透射率圖而提供的圖。
第44圖是為了說明比較例5的光擴散膜的樣子而提供的照片。
〔第1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是用於得到在膜內部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具備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的內部結構、且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在沿膜膜厚方向的中間點發生彎曲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包含作為(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引發劑和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並且,(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B) 成分100重量份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2~2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小於2重量份的值。
以下,適當參照圖式具體說明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為了容易理解所述說明,首先,對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的基本原理進行說明。
1. 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的基本原理
(1)各向異性光擴散
首先,使用第1a~2b圖對具有各向異性光擴散特性的光擴散膜進行說明。
首先,第1a圖中示出了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的俯視圖(平面圖),第1b圖示出了將第1a圖所示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沿虛線A-A在垂直方向進行切割,從沿箭頭的方向觀察切割面時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的剖視圖。
另外,第2a圖中示出了在膜內具有百葉結構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的整體圖,第2b圖表示從X方向觀察第2a圖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時的剖視圖。
如上述第1a圖的平面圖所示,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具備百葉結構13,其是折射率相對高的板狀區域12與折射率相對低的板狀區域14在沿膜面的任意一個方向交替平行配置而成的。
另外,如第1b圖的剖視圖所示,折射率相對 高的板狀區域12和折射率相對低的板狀區域14分別具有規定的厚度,在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的法線方向(膜厚方向)也保持交替地平行配置的狀態。
由此,如第2a圖所示,推斷入射光的入射角在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時,被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所擴散。
即,如第1b圖所示,推斷入射光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的入射角相對於百葉結構13的邊界面13a為平行至規定的角度範圍的值,即為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的值時,入射光(52、54)在方向發生改變的同時沿膜厚方向穿過百葉結構內的折射率相對高的板狀區域12的內部,從而,光射出面側的光的行進方向變得不同。
推斷:其結果,入射光在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時,入射光被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所擴散而成為擴散光(52’、54’)。
另一方面,推斷入射光相對於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的入射角超出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的情況下,如第1b圖所示,入射光56不被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所擴散,直接透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而成為透射光56’。
應予說明,在本發明中,“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是指相對於光擴散膜,使來自點光源的入射光的角度發生變化時,與射出擴散光相對應的入射光的角度範圍。
另外,如第2a圖、第4a圖、第5a圖和第6a圖所示,上述“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是指根據在光擴散 膜中的百葉結構等的形狀、折射率差和傾斜角等,每個該光擴散膜所決定的角度區域。
根據以上的基本原理,具備百葉結構13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例如如第2a圖所示在光的透射和擴散中可以發揮入射角度依賴性。
另外,如第2a圖所示,具有百葉結構13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通常具有“各向異性”作為其光擴散特性。
這裡,在本發明中,如第2a圖所示,“各向異性”是指入射光由膜擴散時,具有擴散的射出光的與膜平行的面內的該光的擴散情況(擴散光的擴散形狀)根據同面內的方向而不同的性質。
更具體而言,如第2a圖所示,推斷對於入射光所含的成分中與沿著沿膜面的任意一個方向延伸的百葉結構的朝向垂直的成分,選擇性地產生光的擴散,另一方面,對於入射光所含的與百葉結構的朝向平行的成分,難以產生光的擴散,所以實現了各向異性光擴散。
因此,具有各向異性的光擴散膜中的擴散光的擴散形狀如第2a圖所示為棒狀。
另外,如上所述,在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中,有助於光擴散的入射光的成分是與沿著沿膜面的任意一個方向延伸的百葉結構的朝向垂直的成分,所以如第2b圖所示,稱為入射光的“入射角θ1”時,是指與沿著沿膜面的任意一個方向延伸的百葉結構的朝向垂直的成分的入射角。另 外,此時,入射角θ1是指將相對於光擴散膜的入射側表面的法線的角度設為0°時的角度(°)。
另外,在本發明中,“光擴散角度區域”是指相對於光擴散膜,在入射光被最大擴散的角度固定點光源,在該狀態下得到的擴散光的角度範圍。
進而,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中,“擴散光的開口角”是指上述的“光擴散角度區域”的寬度,如第2b圖所示,是指從與沿著沿膜面的任意一個方向延伸的百葉結構的朝向平行的方向觀察膜的截面時的擴散光的開口角θ2。
另外,如第2a圖所示,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在入射光的入射角包含在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的情況下,即使該入射角不同時,在光射出面側也能夠得到幾乎相同的光擴散。
因此,可以說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具有使光集中在規定位置的聚光作用。
應予說明,百葉結構內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12的內部的入射光的方向變化除了可以考慮第1b圖所示那樣的通過全反射而呈直線狀曲折地變化方向的階躍折射型的情況以外,還可以考慮呈曲線狀變化方向的梯度折射型的情況。
另外,在第1a~1b圖中,為了簡便,將折射率相對高的板狀區域12和折射率相對低的板狀區域14的介面用直線表示,但實際上,介面是稍微曲折的,各板狀區域 形成有伴隨著分支、消失的複雜的折射率分佈結構。
推斷:其結果,不一樣的光學特性的分佈可提高光擴散特性。
(2)各向同性光擴散
接下來,用第3a~4b圖對具有各向同性光擴散特性的光擴散膜進行說明。
首先,第3a圖中示出了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的俯視圖(平面圖),第3b圖示出了將第3a圖所示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沿虛線A-A在垂直方向進行切割,從沿箭頭的方向觀察切割面時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的剖視圖。
另外,第4a圖中示出了在膜內具有柱結構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的整體圖,第4b圖中示出了從X方向觀察第4a圖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時的剖視圖。
如上述第3a圖的平面圖所示,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具有柱結構23,其是由折射率相對高的柱狀物22與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24構成。
另外,如第3b圖的剖視圖所示,折射率相對高的柱狀物22和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24在相對於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的法線方向(膜厚方向),分別具有規定的寬度,保持交替地配置的狀態。
由此,如第4a圖所示,推斷入射光的入射角在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時,被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所擴散。
即,如第3b圖所示,推斷相對於柱結構23的 邊界面23a,入射光相對於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的入射角為規定的角度範圍的值,即為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的值時,入射光(62、64)在方向發生改變的同時沿膜厚方向穿過柱結構內的折射率相對高的柱狀物22的內部,從而,光射出面側的光的行進方向變得不同。
推斷:其結果,入射光在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內時,入射光被各向異性光擴散膜20所擴散而成為擴散光(62′、64′)。
另一方面,推斷入射光相對於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的入射角超出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的情況下,如第3b圖所示,入射光66不被各向同性光擴散膜所擴散,直接透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而成為透射光66′。
因此,根據與上述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相同的基本原理,具備柱結構23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例如,如第4a圖所示,在光的透射和擴散中可以發揮入射角度依賴性。
但是,如第4a圖所示,具有柱結構23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通常具有“各向同性”作為其光擴散特性。
推斷這是由於柱結構23並不是如百葉結構13那樣的沿著沿膜面的任意一個方向連續地形成的結構。
這裡,本發明中,如第4a圖所示“各向同性”是指入射光由膜所擴散時,具有擴散的射出光中的與膜平行的面內的該光的擴散情況(擴散光的擴散的形狀)根據同面內的方向而不發生變化的性質。
更具體而言,如第4a圖所示,被擴散的射出光的擴散情況是在與膜平行的面內為圓狀。
另外,在各向同性光擴散膜中,與各向異性光擴散膜不同,有助於光擴散的入射光的成分沒有特別限定。
因此,各向同性光擴散膜中,稱為入射光的“入射角θ1”時,是指僅將相對於各向同性光擴散膜的入射側表面的法線的角度設為0°時的角度(°)。
由於其他內容與上述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的內容重複,因此省略。
(3)內部結構的彎曲
接下來,使用第5a~6b圖,說明對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得到的光擴散膜的基本的構成。
首先,第5a圖中示出了具有具備彎曲的百葉結構13′(以下,有時稱為彎曲百葉結構)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的整體圖,第5b圖中示出了從X方向觀察第5a圖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時的剖視圖。
如上述第5a~5b圖所示,彎曲百葉結構13′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板狀區域和折射率相對低的多個板狀區域在沿膜膜厚方向的中間點發生彎曲。
具有這樣的彎曲百葉結構13′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根據與具有不具備彎曲的通常的百葉結構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同樣的原理,作為其光擴散特性,具有入射 角度依賴性和各向異性。
但是,在具有彎曲百葉結構13′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10′中,如第5b圖所示,與具有通常的百葉結構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比較,擴散光的開口角θ2增大。
這是由於可解釋為彎曲百葉結構以上述中間點為界限,在1個膜中具有板狀區域的傾斜角不同的兩種的百葉結構。
因此,通過入射的光在存在於上方的百葉結構擴散,其擴散光在存在於下方的百葉結構進一步擴散,可推斷擴散光的開口角θ2擴大。
另外,第6a圖中示出了具有具備彎曲的柱結構23′(以下,有時稱為彎曲柱結構)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的整體圖,第6b圖中示出了從X方向觀察第6a圖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時的剖視圖。
如上述第6a~6b圖所示,彎曲柱結構23′的彎曲率相對高的多個柱狀物在沿膜膜厚方向的中間點發生彎曲。
具有這樣的彎曲柱結構23′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根據與具有不具備彎曲的通常的柱結構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同樣的原理,作為其光擴散特性,具有入射角度依賴性和各向同性。
其中,在具有彎曲柱結構23′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20′中,如第6b圖所示,與具有通常的柱結構的各向同性光擴散膜比較,擴散光的開口角θ2增大。
這是因為,可解釋為與具有上述彎曲百葉結構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同樣地,彎曲柱結構以上述中間點為界限,在1個膜中具有柱狀物的傾斜角不同的兩種的柱結構。
因此,可推斷入射的光在存在於上方的柱結構中擴散,其擴散光在存在於下方的柱結構中進一步擴散,由此擴散光的開口角θ2擴大。
2. (A)成分
(1)種類
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特徵在於,包含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A)成分。
該理由是,可推斷通過含有特定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A)成分,能夠使(A)成分的聚合速度比(B)成分的聚合速度快,使這些成分鐘的聚合速度產生規定的差,有效降低兩成分的共聚性。
其結果,進行光固化時,能夠有效形成由來自於(A)成分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和來自於(B)成分的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構成的百葉結構、柱結構這樣的規定的內部結構。
另外,可推斷通過含有特定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A)成分,能夠在單體的階段中與(B)成分具有充分的相容性,同時在聚合的過程中,多個相連的階段中,使與(B)成分的相容性降低至規定的範圍,進一步高效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
進而,通過含有特定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A)成分,能夠增加規定的內部結構中的來自於(A)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將與來自於(B)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的差調節為規定以上的值。
因此,通過含有特定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A)成分,能夠與後述的(B)成分的特性相互結合,高效地得到由來自於(A)成分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和來自於(B)成分的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構成的百葉結構、柱結構這樣的規定的內部結構。
應予說明,“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在(甲基)丙烯酸酯的酯殘基部分具有多個芳香環的化合物。
另外,“(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雙方。
另外,對於作為這樣的(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丙烯酸聯苯酯、(甲基)丙烯酸萘酯、(甲基)丙烯酸蒽酯、(甲基)丙烯酸苄基苯酯、(甲基)丙烯酸聯苯基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萘基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蒽基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基苯基氧基烷基酯等,或芳香環上的氫原子的一部分被鹵素、烷基、烷氧基、鹵代烷基等取代而得的物質等。
另外,對於作為(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而言,優選包含含有聯苯環的化合物, 特別優選包含下述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
(通式(1)中,R1~R10各自獨立,R1~R10中的至少一個為下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餘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代烷基、羥基烷基、羧基烷基和鹵素原子中的任意一個取代基。)
(通式(2)中,R11為氫原子或者甲基,碳原子數n為1~4的整數,重複數m為1~10的整數。)
該理由是,推斷通過含有具有特定的結構的聯苯化合物作為(A)成分,能夠使(A)成分和(B)成分的聚合速度產生規定的差,將(A)成分與(B)成分的相容性降低至規定的範圍,進一步降低兩成分彼此的共聚性。
另外,能夠增加規定的內部結構的來自於(A)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將其與來自(B)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的差更容易地調節為規定以上的值。
另外,通式(1)中的R1~R10包含烷基、烷氧基、鹵代烷基、羥基烷基和羧基烷基中的任一種的情況下,優選其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數為1~4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若上述碳原子數為超過4的值,則有時(A)成分的聚合速度降低,或者來自於(A)成分的 區域的折射率變得過低,難以高效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
因此,通式(1)中的R1~R10包含烷基、烷氧基、鹵代烷基、羥基烷基、以及羧基烷基中的任一種的情況下,更優選其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數為1~3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2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通式(1)中的R1~R10優選為除鹵代烷基或者鹵素原子以外的取代基,即優選不含有鹵素的取代基。
該理由是,焚燒光擴散膜等時,防止產生二噁英,從環境保護的觀點出發而優選。
應予說明,在以往的光擴散膜中,在得到規定的內部結構時,出於使單體成分高折射率化的目的,通常是對單體成分進行鹵素取代。
在該方面,如果是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則即使在不進行鹵素取代的情況下,也能夠形成高折射率。
因此,如果是將本發明中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進行光固化而成的光擴散膜,即使在不含有鹵素的情況下,也能夠發揮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
另外,優選通式(1)中的R2~R9中的任意一個為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
該理由是,通過使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的位置為R1和R10以外的位置,能夠在光固化之前的階段,有 效防止(A)成分彼此取向並形成結晶。
並且,在光固化之前的單體階段為液態,即使不使用稀釋溶劑等,也能夠在外觀上與(B)成分均勻地混合。
這是因為,由此,在光固化的階段中,能夠使(A)成分和(B)成分以微細的水準進行凝集、相分離,能夠更高效地得到具備規定的內部結構的光擴散膜。
並且,從相同的觀點出發,特別優選通式(1)的R3、R5、R6和R8中的任意一個為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
另外,優選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的重複數m通常為1~10的整數。
該理由是,若重複數m為超過10的值,則有時將聚合部位和聯苯環連接的氧化烯鏈過長,阻礙聚合部位中的(A)成分彼此的聚合。
因此,更優選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的重複數m為1~4的整數,特別優選為1~2的整數。
應予說明,從相同的觀點出發,優選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的碳原子數n通常為1~4的整數。
另外,還考慮到作為聚合部位的聚合性碳-碳雙鍵的位置與聯苯環過近,聯苯環成為立體障礙,(A)成分的聚合速度降低的情況,更優選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的碳原子數n為2~4的整數,特別優選為2~3的整數。
另外,作為通式(1)表示的聯苯化合物的具體例,可優選地舉出下述式(3)~(4)表示的化合物。
(2)分子量
另外,優選(A)成分的分子量為200~2500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推斷通過(A)成分的分子量在規定的範圍,能夠進一步加快(A)成分的聚合速度,更有效地降低(A)成分和(B)成分的共聚性。
其結果,在進行光固化時,能夠更高效地形成由來自於(A)成分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和來自於(B)成分的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構成的百葉結構、柱結構這樣的規定的內部結構。
即,這是因為,推斷若(A)成分的分子量為低於200的值,則由於立體障礙而聚合速度降低,與(B)成分的聚合速度相近,易於產生與(B)成分的共聚,其結果,有時難以有效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另一方面是因為,推斷若(A)成分的分子量為超過2500的值,則隨著與(B)成分的分子量的差變小,則(A)成分的聚合速度降低,與(B)成分的聚合速度相近,易於產生與(B)成分的共聚,其結果有時難以高效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
因此,更優選(A)成分的分子量為240~1500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60~1000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A)成分的分子量可由分子的組成和由構成原子的原子量得到的計算值而求得,可使用凝膠滲透色譜法(GPC)以重均分子量的形式來測定。
(3)單獨使用
另外,本發明中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特徵在於,作為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中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的單體成分,含有(A)成分,但(A)成分優選含有一種成分。
該理由是,通過這樣構成,能夠有效地抑制來自(A)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的波動,更高效地得到具備規定的內部結構的光擴散膜。
即,(A)成分對(B)成分的相容性低時,例如(A)成分為鹵素系化合物等的情況下,有時並用其他的(A)成分(例如,非鹵素系化合物等)作為用於使(A)成分與(B)成分相容的第3成分。
然而,此時,由於上述第3成分的影響,來自於(A)成分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的折射率發生波動,或容易降低。
其結果,有時與來自於(B)成分的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的折射率差變得不均勻,或易於過度降低。
因此,優選選擇具有與(B)成分的相容性的高折射率的單體成分,使用它作為單獨的(A)成分。
應予說明,例如,如果是作為(A)成分的式(3)表示的聯苯化合物,則為低黏度,所以具有與(B)成分的相容性,從而能夠單獨作為(A)成分而使用。
(4)折射率
另外,優選(A)成分的折射率為1.5~1.65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通過使(A)成分的折射率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更容易地調節來自於(A)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與來自於(B)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的差,更有效地得到具備規定的內部結構的光擴散膜。
即,這是因為,若(A)成分的折射率為低於1.5的值,則與(B)成分的折射率的差過小,有時難以得到有效的光擴散角度區域。另一方面是因為,若(A)成分的折射率為超過1.65的值,則有時雖然與(B)成分的折射率的差變大,但與(B)成分在外觀上的相容狀態也難以形成。
因此,更優選(A)成分的折射率為1.52~1.62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56~1.6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上述的(A)成分的折射率是指利用光照射進行固化之前的(A)成分的折射率。
另外,折射率例如可基於JIS K0062來測定。
(5)含量
另外,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相對於後述的(B)成分100重量份,光擴散膜用組合 物中的(A)成分的含量優選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若(A)成分的含量為小於25重量份的值,則有時(A)成分相對於(B)成分的存在比例變少,百葉結構、柱結構中的來自於(A)成分的部分的寬度與來自於(B)成分的部分的寬度相比,變得過小,即使能夠得到彎曲,也難以得到具有充分的擴散光的開口角的百葉結構、柱結構。另一方面是因為,若(A)成分的含量為超過400重量份的值,則有時(A)成分相對於(B)成分的存在比例變多,百葉結構、柱結構中的來自於(A)成分的部分的寬度與來自於(B)成分的部分的寬度相比,變得過大,即使得到彎曲也難以得到具有充分的擴散光的開口角的百葉結構、柱結構。
因此,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更優選(A)成分的含量為40~3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0~2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3. (B)成分
(1)種類
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特徵在於,含有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為(B)成分。
該理由是,如果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則不僅更容易調節來自於(A)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與來自於(B)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的差,而且有效抑制來自於(B)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的波動,能夠更高效地得到具 備規定的內部結構的光擴散膜。
應予說明,(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雙方。
首先,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由(B1)至少含有2種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B2)多元醇化合物、以及(B3)(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形成,上述(B2)多元醇化合物優選為二元醇化合物,特別優選為聚亞烷基二醇。
應予說明,(B)成分中還含有具有氨基甲酸酯鍵的重複單元的低聚物。
其中,對於作為(B1)成分的至少含有2種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而言,例如可舉出2,4-甲苯撐二異氰酸酯、2,6-甲苯撐二異氰酸酯、1,3-亞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1,4-亞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多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多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脂環式多異氰酸酯,以及它們的縮二脲體,異氰脲酸酯體,以及作為與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蓖麻油等低分子含活性氫的化合物的反應物的加成物(例如,亞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系3官能加成物)等。
另外,上述中特別優選為脂環式多異氰酸酯。
該理由是,如果是脂環式多異氰酸酯,則與脂肪族多異氰酸酯相比較,易於用立體配位等的關係在各異氰酸酯基的反應速度間設置差值。
由此,能夠抑制(B1)成分僅與(B2)成分反應、或(B1)成分僅與(B3)成分反應,使(B1)成分與(B2)成分和(B3)成分可靠地反應,能夠防止產生多餘的副產物。
其結果,能夠有效抑制規定的內部結構中的來自於(B)成分的區域,即低折射率區域的折射率的波動。
另外,如果是脂環式多異氰酸酯,則與芳香族多異氰酸酯相比較,能夠將得到的(B)成分與(A)成分的相容性降低至規定的範圍,更高效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
並且,如果是脂環式多異氰酸酯,則與芳香族多異氰酸酯相比較,能夠減小得到的(B)成分的折射率,所以能夠增大與(A)成分的折射率的差,更可靠地顯示光擴散性,並且,進一步高效地形成光擴散角度區域內的擴散光的均勻性高的規定的內部結構。
另外,這樣的脂環式多異氰酸酯中,優選為介由脂肪族環含有2種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該理由是,如果是這樣的脂環式二異氰酸酯,則能夠與(B2)成分和(B3)成分定量地反應,得到單一的(B)成分。
作為這樣的脂環式二異氰酸酯,可特別優選地舉出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
該理由是,能夠設置對2種異氰酸酯基的反應性有效的差異。
另外,形成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成分中,作為(B2)成分的聚亞烷基二醇,例如可舉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聚己二醇等,其中,特別優選為聚丙二醇。
該理由是,如果是聚丙二醇,則使(B)成分固化時,成為該固化物中的良好的軟鏈段,能夠有效地提高光擴散膜的操作性、安裝性。
應予說明,(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可主要通過(B2)成分的重均分子量進行調節。此處,(B2)成分的重均分子量通常為2300~19500,優選為4300~14300,特別優選為6300~12300。
另外,在形成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成分中,作為(B3)成分的(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例如可舉出(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等。
另外,從降低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速度而更高效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的觀點出發,特別更優選為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進一步優選為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
另外,利用(B1)~(B3)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可根據常用方法來實施。
此時,以莫耳比計,優選(B1)~(B3)成分 的配合比例為(B1)成分:(B2)成分:(B3)成分=1~5:1:1~5的比例。
該理由是,通過設為上述的配合比例,能夠高效地合成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上述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是(B1)成分具有的一個異氰酸酯基分別與(B2)成分具有的2個羥基反應鍵合,進而(B3)成分具有的羥基與2個(B1)成分分別具有的另一個異氰酸酯基反應鍵合而成。
因此,以莫耳比計,更優選(B1)~(B3)成分的配合比例為(B1)成分:(B2)成分:(B3)成分=1~3:1:1~3的比例,進一步優選為2:1:2的比例。
(2)重均分子量
另外,優選(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為3000~20000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推斷通過使(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在規定的範圍,能夠在(A)成分和(B)成分的聚合速度間產生規定的差值,有效降低兩成分的共聚性。
其結果,進行光固化時,能夠高效地形成由來自於(A)成分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和來自於(B)成分的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構成的百葉結構、柱結構這樣的規定的內部結構。
即,這是因為,若(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為低於3000的值,則(B)成分的聚合速度加快,與(A)成分的聚合速度相近,易於產生與(A)成分的共聚,其結果 是有時難以高效地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另一方面是因為,若(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為超過20000的值,則有時難以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或與(A)成分的相容性過度降低,在塗佈階段(A)成分析出。
因此,更優選(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為5000~15000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7000~13000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可使用凝膠滲透色譜法(GPC)來測定。
(3)單獨使用
另外,(B)成分可以並用分子結構、重均分子量不同的2種以上的物質,從抑制規定的內部結構的來自於(B)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的波動的觀點出發,優選僅使用1種。
即,這是因為,使用多個(B)成分時,來自於(B)成分的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的折射率發生波動,或變高,有時與來自於(A)成分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的折射率差變得不均勻,或過度降低。
(4)折射率
另外,優選(B)成分的折射率為1.4~1.55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通過使(B)成分的折射率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更容易地調節來自於(A)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與來自於(B)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的差,能夠更高 效地得到具備規定的內部結構的光擴散膜。
即,這是因為,若(B)成分的折射率為低於1.4的值,則雖然與(A)成分的折射率的差變大,但有可能與(A)成分的相容性變得極端差,無法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另一方面是因為,若(B)成分的折射率為超過1.55的值,則與(A)成分的折射率的差變得過小,有時難以得到所希望的入射角度依賴性。
因此,更優選(B)成分的折射率為1.45~1.54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46~1.52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上述(B)成分的折射率是指利用光照射進行固化之前的(B)成分的折射率。
而且,折射率例如可基於JIS K0062來測定。
另外,優選上述(A)成分的折射率與(B)成分的折射率的差為0.01以上的值。
該理由是,通過使上述折射率的差為規定的範圍內的值,能夠得到具有光的透射和擴散中的更良好的入射角度依賴性、以及更寬的光擴散入射角度區域的光擴散膜。
即,這是因為,若上述折射率的差為低於0.01的值,則有時入射光在規定的內部結構內全反射的角度域變窄,光擴散中的開口角過度狹窄。另一方面是因為,若上述折射率的差為過度大的值,則(A)成分與(B)成分的相容性變得過差,有可能無法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
因此,更優選(A)成分的折射率和(B)成分 的折射率的差為0.05~0.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1~0.2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此處所謂的(A)成分和(B)成分的折射率是指利用光照射進行固化之前的(A)成分和(B)成分的折射率。
(5)含量
另外,相對於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總量100重量份,優選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中的(B)成分的含量為10~8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若(B)成分的含量為低於10重量份的值,則(B)成分相對於(A)成分的存在比例變少,百葉結構、柱結構中的來自於(B)成分的部分的寬度與來自於(A)成分的部分的寬度相比,變得過小,即使能夠得到彎曲,也難以得到具有充分的擴散光的開口角的百葉結構、柱結構。另一方面是因為,若(B)成分的含量為超過80重量份的值,則(B)成分相對於(A)成分的存在比例變大,百葉結構、柱結構中的來自於(B)成分的部分的寬度與來自於(A)成分的部分的寬度相比,變得過大,即使能夠得到彎曲,也難以得到具有充分的擴散光的開口角的百葉結構、柱結構。
因此,相對於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總量100重量份,更優選(B)成分的含量為20~7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6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4. (C)成分
(1)種類
另外,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特徵在於,含有光聚合引發劑作為(C)成分。
該理由是,對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時,能夠有效形成由來自於(A)成分的折射率相對高的區域和來自於(B)成分的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構成的百葉結構、柱結構這樣的規定的內部結構。
這裡,光聚合引發劑是指利用紫外線等活性能量線的照射使自由基種產生的化合物。
作為上述光聚合引發劑,例如可舉出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異丙醚、苯偶姻正丁醚、苯偶姻異丁醚、苯乙酮、二甲基氨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代-丙烷-1-酮、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甲酮、二苯甲酮、對苯基二苯甲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二氯二苯甲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2-氨基蒽醌、2-甲基噻噸酮、2-乙基噻噸酮、2-氯噻噸酮、2,4-二甲基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苯偶醯二甲基縮酮、苯乙酮二甲基縮酮、對二甲基胺苯甲酸酯、寡聚〔2-羥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烷等,其中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2種以上組合使用。
另外,(C)成分優選為選自α-羥基苯乙酮型 光聚合引發劑、α-氨基苯乙酮型光聚合引發劑和醯基氧化膦型光聚合引發劑中的至少一種。
該理由是,若為這些光聚合引發劑,則能夠在規定的內部結構中更明確地發生彎曲,所以能夠更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即,這是因為,推測若為這些光聚合引發劑,則在彎曲的百葉結構、柱結構的形成時,來自於(A)成分和(B)成分的區域的折射率差變得更大,有助於促進這些成分的分離且固化。
其中,作為α-羥基苯乙酮型光聚合引發劑,優選為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
(2)含量
另外,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特徵在於,使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中的(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2~2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通過使(C)成分的含量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與後述的(D)成分的作用相互結合,不阻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固化而在形成於膜內的規定的內部結構中發生彎曲,由此,能夠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即,這是因為若(C)成分的含量為小於0.2重量份的值,則聚合引發點變少,因此有時難以充分使膜固化。另一方面是因為,若(C)成分的含量為超過20重 量份的值,則雖然擴散光的開口角能夠充分擴大,但有時易於產生膜的黃變或耐久性的降低。另外,有時容易產生塗佈層的表層的紫外線吸收過度增強反而阻礙固化,或者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臭氣增強,或者得到的膜中的初期的泛黃色增強之類的問題。
因此,更優選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C)成分的含量為0.5~15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1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5. (D)成分
(1)種類
另外,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特徵在於,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作為(D)成分。
該理由是,通過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作為(D)成分,在照射活性能量線時,能夠在規定的範圍選擇性吸收規定波長的活性能量線。
其結果,不阻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固化,如第5a~5b圖和第6a~6b圖所示,能夠在形成於膜內的規定的內部結構發生彎曲,由此,能夠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這裡,目前,關於紫外線吸收劑在形成於膜內的規定的內部結構發生彎曲的具體的機理沒有充分解明。
其中,推測為以下所述的機理。
即,可確認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越少,彎曲的角度越小,擴散光的開口角有變小的趨勢。
另外,可確認越是在距離高壓汞燈的主波長即365nm的波長近的位置具有峰的紫外線吸收劑,越是以少的添加量發生彎曲。
因此,推測利用紫外線吸收劑可控制從高壓汞燈發出的紫外線的波長,即,隨著從高壓汞燈發出的紫外線的各波長的強度比的變化,向塗佈層的膜厚方向下方的聚合進行變遲緩,聚合的行進方向在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聚合的深度發生變化。
應予說明,作為改變聚合的行進方向的因素,可考慮(A)成分與(B)成分的折射率差,但對於上述折射率差,在計算上,沒有發生實際上所確認的程度的彎曲。
另外,(D)成分優選為選自羥基苯基三嗪系紫外線吸收劑、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和羥基苯甲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中的至少一種。
該理由是,若為這些紫外線吸收劑,則在規定的內部結構能夠更明確地發生彎曲,所以能夠更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即,這是因為若為在距離高壓汞燈的主波長即365nm的波長近的位置具有峰的這些紫外線吸收劑,則可確認能夠以少的添加量使彎曲發生。
另外,作為羥基苯基三嗪系紫外線吸收劑的具體例,可優選地舉出下述式(5)~(9)表示的化合物。
另外,作為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的具體例,可優選舉出下述式(10)表示的化合物。
(2)吸收波長
另外,(D)成分優選對波長為330~380nm的光具有吸收峰。
該理由是,若(D)成分的吸收峰在該範圍,則能夠高效地吸收作為高壓汞燈的主波長的365nm的能量,對得到的光擴散膜高效地形成具有的彎曲的內部結構。
另一方面,吸收峰小於330nm的值的紫外線吸收劑大多對365nm的吸收非常小。因此,即使使用這樣的紫外線吸收劑,也無法在得到的光擴散膜中形成具有充分的彎曲的內部結構。
另一方面,吸收峰超過380nm的紫外線吸收劑確實大多具有365nm的吸收。但是,這樣的紫外線吸收劑 大多數在紫外線區域整體上具有吸收,並且為了獲得在365nm的吸收,還必須要增加添加量。其結果,使用吸收峰超過380nm的紫外線吸收劑時,有時光擴散膜的固化本身受到阻礙。
因此,更優選(D)成分中的吸收峰為波長335~375n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波長340~370nm的範圍內的值。
(3)含量
另外,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中的(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小於2重量份的值(其中,0重量份除外。)。
該理由是,通過(D)成分的含量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不阻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固化而在形成於膜內的規定的內部結構發生彎曲,由此,能夠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即,這是因為,若(D)成分的含量為2重量份以上的值,則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固化受到阻礙,有時在膜表面產生收縮皺褶,或完全不發生固化。另一方面是因為,若(D)成分的含量過度減少,則難以在形成於膜內的規定的內部結構發生充分的彎曲,有時難以有效地擴大得到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
因此,更優選(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01~1.5重量份 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02~1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6. 其他添加劑
另外,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可以適當地添加上述化合物以外的添加劑。
作為這樣的添加劑,例如可舉出受阻胺系光穩定化劑、抗氧化劑、防靜電劑、聚合促進劑、阻聚劑、紅外線吸收劑、增塑劑、稀釋溶劑、以及流平劑等。
應予說明,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這樣的添加劑的含量通常優選為0.01~5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0.02~3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05~2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
〔第2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光擴散膜,其特徵在於,是在膜內部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具備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的內部結構、且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在沿膜膜厚的中間點發生彎曲的光擴散膜,對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而成,並且,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是包含作為(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引發劑和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B)成分100重量份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 量份)為0.2~2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小於2重量份的值。
以下,參照圖式,以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的點為中心,具體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
1. 內部結構
第2實施方式的光擴散膜的內部結構只要產生具有入射角度依賴性的光擴散,就沒有特別限定,因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含有(D)成分而基本上內部結構具有彎曲。
應予說明,第2實施方式的光擴散膜在來自於單一的塗佈層的單一層的膜內形成具有彎曲的內部結構,並且,具有上述彎曲的內部結構基本上由一次活性能量線照射而形成。
以下,作為例子舉出彎曲百葉結構和彎曲柱結構進行說明。
(1)彎曲百葉結構
第2實施方式的光擴散膜優選在膜內具有使折射率不同的多個板狀區域沿著沿膜面的任意一個方向交替配置而成的百葉結構。
另外,優選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板狀區域和折射率相對低的多個板狀區域在沿膜膜厚方向的中間點發生彎曲。
該理由是,若為這樣的彎曲百葉結構,則能夠有效地擴大擴散光的開口角。
以下,對彎曲百葉結構進行具體說明。
(1)-1 折射率
在彎曲百葉結構中,優選折射率相對高的板狀區域的折射率與折射率相對低的板狀區域的折射率的差為0.01以上的值。
該理由是,通過上述折射率的差為0.01以上的值,能夠使入射光穩定地在彎曲百葉結構內反射,更加提高來自彎曲百葉結構的入射角度依賴性。
更具體而言,若上述折射率的差為小於0.01的值,則入射光在彎曲百葉結構內進行全反射的角度域狹窄,有時入射角度依賴性過度降低。
因此,更優選彎曲百葉結構中的折射率不同的板狀區域間的折射率之差為0.05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1以上的值。
應予說明,高折射率板狀區域的折射率與低折射率板狀區域的折射率的差越大越優選,但從選定可形成彎曲百葉結構的材料的觀點出發,認為0.3左右為上限。
(1)-2 寬度
另外,如第7a圖所示,在彎曲百葉結構中,優選折射率不同的高折射率板狀區域12和低折射率板狀區域14的寬度(S1、S2)分別為0.1~15μm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通過這些板狀區域的寬度為0.1~15μm的範圍內的值,能夠使入射光更穩定地在彎曲百葉結構內反射,更有效地提高來自彎曲百葉結構的入射角 度依賴性。
即,這是因為,若上述板狀區域的寬度為小於0.1μm的值,則有時無論入射光的入射角度如何都難以顯示出光擴散。另一方面是因為,若上述寬度為超過15μm的值,則在彎曲百葉結構內直線傳播的光增加,有時擴散光的均勻性差。
因此,在彎曲百葉結構中,更優選折射率不同的板狀區域的寬度分別為0.5~1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5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構成彎曲百葉結構的板狀區域的寬度、長度等可用光學數位顯微鏡通過觀察膜截面來測定。
(1)-3 厚度
另外,彎曲百葉結構的厚度,即第7a~7b圖所示的膜面的法線方向的板狀區域的長度L1優選為50~500μm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通過彎曲百葉結構的厚度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穩定地確保沿膜厚方向的板狀區域的長度,使入射光更穩定地在彎曲百葉結構內反射,從而進一步提高來自彎曲百葉結構的光擴散角度區域內的擴散光的強度的均勻性。
即,這是因為,若上述彎曲百葉結構的厚度L1為小於50μm的值,則板狀區域的長度不足,在彎曲百葉結構內直線傳播的入射光增加,有時難以得到光擴散角度區域內的擴散光的強度的均勻性。另一方面是因為,若上 述彎曲百葉結構的厚度L1為超過500μm的值,則對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形成彎曲百葉結構時,由於初期形成的百葉結構使光聚合的行進方向發生擴散,從而有時難以形成所希望的彎曲百葉結構。
因此,更優選彎曲百葉結構的厚度L1為70~30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80~200μm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本發明的光擴散膜可以如第7a圖所示在膜厚方向整體形成彎曲百葉結構(膜厚方向長度L1),也可以如第7b圖所示在膜的上端部、下端部的至少任一方具有未形成百葉結構的部分(膜厚方向長度L2)。
另外,優選第7a~7b圖所示的膜中的上方的百葉結構部分,即,彎曲百葉結構中,與彎曲部相比為上方(製造光擴散膜時照射活性能量線的一側)的部分的板狀區域的長度L1a為15~150μm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25~10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80μm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優選第7a~7b圖所示的膜中的下方的百葉結構部分,即,彎曲百葉結構中,與彎曲部相比為下方的部分的板狀區域的長度L1b為35~350μm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45~20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0~120μm的範圍內的值。
(1)-4 傾斜角
另外,如第7a~7b圖所示,優選在彎曲百葉結 構中,高折射率板狀區域12和低折射率板狀區域14相對於膜厚方向分別以恒定的傾斜角平行配置而成。
該理由是,通過使板狀區域的各傾斜角恒定,能夠使入射光更加穩定地在彎曲百葉結構內反射,進一步提高來自彎曲百葉結構的入射角度依賴性。
更具體而言,優選第7a~7b圖所示的膜中的上方的百葉結構部分中的板狀區域的傾斜角θa為0~30°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若板狀區域的傾斜角θa為超過30°的值,則活性能量線的入射角度的絕對值也隨之增大,空氣與塗佈層的介面中的活性能量線的反射的比例增加,形成彎曲百葉結構時,需要照射更高照度的活性能量線。另一方面,活性能量線真的以0°入射時,可能無法得到產生彎曲的因素,結果可能不發生彎曲。
因此,更優選上方的百葉結構部分中的板狀區域的傾斜角θa為0.5~2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20°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優選第7a~7b圖所示的膜中的下方的百葉結構部分中的板狀區域的傾斜角θb為1~60°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若板狀區域的傾斜角θb為小於1°的值,則即使考慮與上方的百葉結構部分的協同效果,也難以充分得到擴大擴散光的開口角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因為,若板狀區域的傾斜角θb為超過60°的值,則活性能量 線的入射角度的絕對值也隨之增大,所以在空氣與塗佈層的介面中的活性能量線的反射的比例增加,形成彎曲百葉結構時,需要照射更高照度的活性能量線。另外,若考慮與上方的百葉結構部分的協同效果,則並不一定為其以上的傾斜角,也能夠充分擴大擴散光的開口角。
因此,更優選下方的百葉結構部分中的板狀區域的傾斜角θb為3~5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50°的範圍內的值。
進而,優選θb-θa的絕對值為1~30°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3~2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20°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θa和θb是指在與沿膜面的任意的一個方向延伸的彎曲百葉結構垂直的面切割膜時的截面中測定的將相對於膜表面的法線的角度設為0°時的板狀區域的傾斜角(°)。
更具體而言,如第7a~7b圖所示,θa是指彎曲百葉結構的上端面的法線與上方的百葉結構部分中的板狀區域的最上部所呈的角度中窄側的角度。
另外,θb是指彎曲百葉結構的彎曲面的法線與下方的百葉結構部分中的板狀區域的最上部所呈的角度中窄側的角度。
應予說明,如第7a~7b圖所示,以板狀區域向左側傾斜時的傾斜角為基準,以板狀區域向右側傾斜時的傾斜角為負進行標識。
(2)彎曲柱結構
本發明的光擴散膜還優選在膜內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使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柱狀物林立而成的柱結構。
另外,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柱狀物優選在沿膜膜厚方向的中間點發生彎曲。
該理由是,若為這樣的彎曲柱結構,則能夠有效地擴大擴散光的開口角。
以下,對彎曲柱結構進行具體說明。
(2)-1 折射率
在彎曲柱結構中,優選折射率相對高的柱狀物的折射率與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的折射率的差為0.01以上的值,更優選為0.05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1以上的值。
應予說明,由於詳細內容與上述彎曲百葉結構中的“折射率”的專案的內容重複,因此省略。
(2)-2 最大徑
另外,如第8a圖所示,在彎曲柱結構中,優選柱狀物的截面的最大徑S3為0.1~15μm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0.5~1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5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柱狀物的截面是指被與膜表面平行的面切割的截面。
另外,對於柱狀物的截面形狀沒有特別限定, 例如優選為圓、橢圓、多角形、異形等。
應予說明,詳細內容基於上述彎曲百葉結構中的“寬度”的專案的內容,因此省略。
(2)-3 柱狀物間的距離
另外,如第8a圖所示,在彎曲柱結構中,優選柱狀物間的距離,即鄰接的柱狀物的空間P為0.1~15μm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0.5~1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5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詳細內容基於上述彎曲百葉結構中的“寬度”的專案的內容,因此省略。
(2)-4 厚度
另外,如第8b圖所示,優選彎曲柱結構的厚度,即柱狀物的長度L3為50~500μm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70~30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80~200μm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優選第8b圖所示的膜中的上方的柱結構部分的柱狀物的長度L3a為15~150μm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25~10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80μm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優選第8b圖所示的膜中的下方的柱結構部分的柱狀物的長度L3b為35~35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45~200μm的範圍內的值,更進一步優選為50~120μm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詳細內容與上述彎曲百葉結構中的 “厚度”的專案的內容重複,因此省略。
(2)-5 傾斜角
另外,如第8b圖所示,在彎曲柱結構中,優選柱狀物22在膜厚方向以恒定的傾斜角θa′林立而成。
更具體而言,優選第8b圖所示的膜中的上方的柱結構部分的柱狀物的傾斜角θa′為0~30°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0.5~2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20°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優選第8b圖所示的膜中的下方的柱結構部分的柱狀物的傾斜角θb′為1~60°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3~5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50°的範圍內的值。
進而,θb′-θa′的絕對值優選為1~30°的範圍內的值,更優選為3~2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20°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θa′和θb′是指在與膜面垂直的面且將1根柱狀物整體沿軸線切割成2個的面切割膜時的截面上測定的將相對於膜表面的法線的角度設為0°時的柱狀物的傾斜角(°)(該法線與柱狀物所呈角度中窄側的角度)。
應予說明,詳細內容基於上述彎曲百葉結構中的“傾斜角”的專案的內容,因此省略。
2. 膜厚
另外,優選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的膜厚為60~700μm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若光擴散膜的膜厚為小於60μm的值,則在規定的內部結構內直線傳播的入射光增加,有時難以顯示光擴散。另一方面是因為,若光擴散膜的膜厚為超過700μm的值,則對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來形成規定的內部結構時,有時由於初期形成的內部結構使光聚合的行進方向發生擴散,從而難以形成所希望的內部結構。
因此,更優選光擴散膜的膜厚為90~450μm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20~250μm的範圍內的值。
3. 擴散光的開口角
另外,本發明的光擴散膜優選擴散光的開口角為45°以上的值。
該理由是,即使百葉結構等的內部結構不具有彎曲時,若為小於45°的擴散光的開口角,則可以實現。另一方面,若擴散光的開口角過大,則擴散光變得很寬,有時即使對膜照射光在光射出面側也變暗。
因此,更優選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的擴散光的開口角為50~90°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5~80°的範圍內的值。
4. 黏接劑層
另外,本發明的光擴散膜也可以在其單面或者兩面具備用於對被黏體進行層疊的黏接劑層。
作為構成上述黏接劑層的黏接劑,沒有特別限制,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丙烯酸系、矽酮系、聚氨酯系、 橡膠系等黏接劑。
5. 製造方法
以下,對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當然並不限於利用以下的製造方法。
(1)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準備步驟
上述步驟是準備規定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步驟。
更具體而言,是混合(A)~(D)成分和所希望的其他添加劑的步驟。
另外,混合時,可以在室溫下直接攪拌,但從提高均勻性的觀點出發,例如,優選在40~80℃的加熱條件下攪拌,製成均勻的混合液。
另外,為了成為適於塗裝的所希望的黏度,還優選進一步添加稀釋溶劑。
應予說明,對於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由於在第1實施方式中已說明,因此這裡的說明省略。
(2)塗佈步驟
如第9a圖所示,上述步驟是對加工片2塗佈光擴散膜用組合物而形成塗佈層1的步驟。
作為加工片,可使用塑膠膜、紙中的任一種。
其中,作為塑膠膜,可舉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聚酯系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烯烴系膜,三乙醯纖維素膜等纖維素系膜,以及聚醯亞胺系膜等。
另外,作為紙,例如可舉出玻璃紙、塗佈紙、以及層壓紙等。
這裡,從表面的高平滑性的觀點出發,優選使用塑膠膜作為加工片。
另外,若考慮後述的步驟,則作為加工片2,優選對熱、活性能量線的尺寸穩定性優異的塑膠膜。
作為這樣的塑膠膜,在上述膜中,可優選地舉出聚酯系膜、聚烯烴系膜以及聚醯亞胺系膜。
另外,對於加工片,為了在光固化後,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容易地從加工片上剝離,優選在加工片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塗佈面側設置剝離層。
上述剝離層可使用矽酮系剝離劑、氟系剝離劑、醇酸系剝離劑、烯烴系剝離劑等以往公知的剝離劑來形成。
應予說明,加工片的厚度通常優選為25~200μm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作為在加工片上塗佈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方法,例如可利用刮板塗佈法、輥塗法、棒塗法、刮刀塗佈法、模塗法、以及凹版塗佈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來進行。
應予說明,此時,優選塗佈層的厚度為80~700μm的範圍內的值。
(3)活性能量線照射步驟
如第9b~9c圖所示,上述步驟是對塗佈層1進 行活性能量線照射,在膜內形成彎曲百葉結構、彎曲柱結構等,製成光擴散膜的步驟。
以下,對活性能量線照射步驟,分為形成彎曲百葉結構的情況和形成彎曲柱結構的情況進行說明。
(3)-1 形成彎曲百葉結構的情況
形成彎曲百葉結構時,如第9b圖所示,對形成在加工片2上的塗佈層1照射僅由照射角度被控制的直射光構成的活性能量線50。
更具體而言,例如,如第10a圖所示,通過線上狀的紫外線燈125設置有聚光用的冷鏡122的紫外線照射裝置120(例如,若為市售品時,Eye Graphics(株)製,ECS-4011GX等)上配置遮光板121和遮光板123,取出僅由照射角度被控制的直射光構成的活性能量線50,對形成在加工片2上的塗佈層1進行照射。
應予說明,以與具有塗佈層1的加工片2的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為基準(0°),線狀的紫外線燈通常設置為-80~80°的範圍內的值,優選設置為-50~50°的範圍內的值,特別優選設置為-30~30°的範圍內的值。
這裡,使用線狀光源的理由是,能夠高效且穩定地製造折射率不同的板狀區域交替且相對於膜厚方向以恒定的傾斜角平行配置而成的彎曲百葉結構。
更具體而言,通過使用線狀光源,從線狀光源的軸向觀察時,實際為平行光,從與線狀光源的軸向垂直的方向觀察時能夠照射非平行的光。
此時,作為照射光的照射角度,如第10b圖所示,優選將相對於塗佈層1的表面的法線的角度設為0°時的照射角度θ3通常為-80~80°的範圍內的值。
該理由是,若照射角度為-80~80°的範圍外的值,則在塗佈層1的表面的反射等的影響大,有時難以形成充分的彎曲百葉結構。
另外,照射角度θ3優選具有1~80°的寬度(照射角度寬度)θ3′。
該理由是,若上述照射角度寬度θ3′為小於1°的值,則彎曲百葉結構的間隔過窄,有時難以得到所希望的彎曲百葉結構。另一方面是因為,若上述照射角度寬度θ3′為超過80°的值,則照射光過於分散,有時難以形成彎曲百葉結構。
因此,更優選照射角度θ3的照射角度寬度θ3′為2~45°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20°的範圍內的值。
另外,作為照射光,可舉出紫外線、電子束等,但優選使用紫外線。
該理由是,使用電子束時,由於聚合速度非常快,因此在聚合過程中(A)成分與(B)成分無法充分相分離,有時難以形成彎曲百葉結構。另一方面是因為,與可見光等進行比較時,由於使用紫外線時因其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線固化樹脂、可使用的光聚合引發劑的變更豐富,所以能夠拓寬(A)成分和(B)成分的選擇的範圍。
另外,作為紫外線的照射條件,優選使峰值照度為0.5~10mW/cm2的範圍內的值,並且成為使塗佈層充分固化的累計光量而進行。
應予說明,為了成為使塗佈層充分固化的累計光量,還優選以多階段照射紫外線。
另外,優選使形成在加工片上的塗佈層以0.1~10m/分鐘的速度移動,通過紫外線照射裝置的紫外線照射部分。
該理由是,若上述速度為小於0.1m/分鐘的值,則有時量產性過度降低。另一方面是因為,若上述速度為超過10m/分鐘的值,則比塗佈層的固化,換言之,彎曲百葉結構的形成更快,紫外線對塗佈層的入射角度沿膜厚方向顯著變化,彎曲百葉結構的形成變得不充分。
因此,更優選使形成在基材上的塗佈層以0.2~5m/分鐘的範圍內的速度移動,通過紫外線照射裝置的紫外線照射部分,進一步優選以0.5~3m/分鐘的範圍內的速度通過。
另外,還優選邊將塗佈層的溫度控制在0~60℃的範圍內的值邊照射紫外線。
該理由是,通過控制塗佈層的溫度,能夠使(D)成分完全溶解在光擴散膜用組合物中,能夠使得到的內部結構發生更大的彎曲。
因此,更優選塗佈層的溫度為5~50℃的範圍內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5~30℃的範圍內的值。
應予說明,光固化步驟後的光擴散膜通過剝離加工片而成為可最終使用的狀態。
這裡,本發明中,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含有規定量的紫外線吸收劑作為(D)成分,所以在照射活性能量線時,能夠在規定的範圍選擇性吸收規定波長的活性能量線。
因此,在本發明中,例如,無需利用帶通濾波器等調節活性能量線中的波長分佈。
因此,本發明中,優選不介由帶通濾波器等,將從活性能量線光源照射的光直接照射到塗佈層。
即,帶通濾波器為了能夠耐受長時間的活性能量線照射,通常使用石英玻璃作為基材,不僅如此,還具有多層濺射層,因此非常昂貴。
另外,形成具有彎曲的內部結構時,在研究最佳的結構的階段,試驗多個帶通濾波器,在經濟上非常不利。
另一方面,利用紫外線吸收劑形成具有彎曲的內部結構時,與帶通濾波器相比,不僅價格格外廉價,通過調節種類和添加量的組合,能夠更容易地研究出最佳的結構,在經濟上顯著有利。
另外,假定利用帶通濾波器和紫外線吸收劑雙方,進行活性能量線的波長控制,此時,波長被過度控制,難以得到使塗佈層固化的充分的照度和光量。
另外,為了彌補活性能量線的照度和光量,而 提高光源強度,則能量損失大,導致生產成本的上升。
因此,使用帶通濾波器和紫外線吸收劑二者的優點很少,因此不使用帶通濾波器,優選在考慮活性能量線的波長和光聚合引發劑、其他成分的吸收波長的基礎上,通過將紫外線吸收劑的種類和添加量最佳化,來形成具有彎曲的內部結構。
(3)-2 形成彎曲柱結構的情況
形成彎曲柱結構時,如第9c圖所示,對形成在加工片上的塗佈層1照射光線的平行度高的平行光。
這裡,平行光是指發出的光的方向即使從任何方向觀察時也不具有廣度的大致平行的光。
更具體而言,例如,如第11a圖所示,優選將來自點光源202的光50通過透鏡204而成為平行光60後,向塗佈層照射,或者如第11b~11c圖所示,將來自線狀光源125的照射光50通過照射光平行化部件200(200a、200b)而成為平行光60後,向塗佈層照射。
應予說明,如第11d圖所示,照射光平行化部件200在利用線狀光源125的直射光中,在與光的朝向為隨機的線狀光源125的軸線方向平行的方向,例如,通過使用板狀部件210a、筒狀部件210b等遮光部件210將光的朝向統一,從而能夠將利用線狀光源125的直射光變換成平行光。
更具體而言,在利用線狀光源125的直射光中,對板狀部件210a、筒狀部件210b等遮光部件210的平行度 低的光與它們接觸、被吸收。
因此,對板狀部件210a、筒狀部件210b等遮光部件210的平行度高的光,即,僅平行光通過照射光平行化部件200,作為結果,利用線狀光源125的直射光被照射光平行化部件200變換為平行光。
應予說明,作為板狀部件210a、筒狀部件210b等遮光部件210的材料物質,只要能夠吸收對遮光部件210的平行度低的光,就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實施了耐熱黑塗裝的阿爾斯特鋼板等。
另外,優選照射光的平行度為10°以下的值。
該理由是,通過照射光的平行度為上述範圍內的值,能夠高效且穩定地形成多個柱狀物在膜厚方向以恒定的傾斜角林立而成的彎曲柱結構。
因此,更優選照射光的平行度為5°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以下的值。
應予說明,其他的照射條件基於上述“形成彎曲百葉結構的情況”,因此省略。
實施例
以下,參照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1. 低折射率聚合性化合物(B)成分的合成
在容器內,放入作為(B2)成分的重均分子量9200的聚丙二醇(PPG)1莫耳、作為(B1)成分的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2莫耳和作為(B3)成分的甲基丙烯 酸2-羥基乙酯(HEMA)2莫耳後,根據常法使其反應,得到重均分子量9900的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
應予說明,聚丙二醇和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是用凝膠滲透色譜法(GPC)根據下述條件測定而得的聚苯乙烯換算值。
.GPC測定裝置:東曹株式會社製,HLC-8020
.GPC柱:東曹株式會社製(以下,按通過順序記載)
TSK 保護柱(guard column) HXL-H
TSK 凝膠(gel) GMHXL(×2)
TSK 凝膠(gel) G2000HXL
.測定溶劑:四氫呋喃
.測定温度:40℃
2.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製備
接著,向得到的作為(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9900的聚醚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00重量份中,添加作為(A)成分的上述式(3)表示的分子量268的鄰苯基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株)製,NK ESTER A-LEN-10)150重量份、作為(D)成分的上述式(5)~(7)表示的紫外線吸收劑的混合品(BASF(株)製,TINUVIN 477)0.25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1重量份)以及作為(C)成分的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0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8重量份)後,在80 ℃的條件下進行加熱混合,得到光擴散膜用組合物。
應予說明,(A)成分和(B)成分的折射率是使用阿貝折射率(ATAGO(株)製,阿貝折射儀DR-M2,Na光源,波長589nm)基於JIS K0062進行測定,結果分別為1.58和1.46。
另外,測定構成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的各成分的光吸收特性。
即,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株)製,UV-3600),測定對使用的(A)成分、(B)成分、(C)成分和(D)成分的各波長(nm)的透射率(%)或者吸光度(-)。將得到的波長-透射率圖或者波長-吸光度圖示於第12~14c圖。
應予說明,第12圖中的特性曲線A是使用的(A)成分的波長-透射率圖,特性曲線B是使用的(B)成分的波長-透射率圖,第13圖是使用的(C)成分的波長-吸光度圖,第14a圖是使用的(D)成分的波長-吸光度圖。
另外,第14b圖是實施例4~5中使用的(D)成分的波長-吸光度圖,第14c圖是實施例6~7中使用的(D)成分的波長-吸光度圖。
3. 塗佈步驟
接著,將得到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對作為加工片的膜狀的透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以下,稱為PET)進行塗佈,得到膜厚175μm的塗佈層。
4. 活性能量線照射
接著,準備在第10a圖所示的線上狀的高壓汞燈中附屬有聚光用的冷鏡的紫外線照射裝置(Eye Graphics(株)製,ECS-4011GX)。
接著,在熱線截止濾光片框上設置遮光板,向塗佈層的表面照射的紫外線(在主峰波長365nm、其他254、303、313nm具有峰的紫外線)以將從線狀光源的長軸方向觀察時的塗佈層表面的法線設為0°時,使來自線狀光源的直接的紫外線的照射角(第10b圖的θ3)為16°的方式進行設定。
此時,以從塗佈層表面至線狀光源的高度為500mm、峰值照度為2.0mW/cm2、累計光量為50mJ/cm2的方式進行設定。
另外,為了防止用遮光板等的反射光在照射機內部成為雜光,對塗佈層的光固化帶來影響,在輸送機附近也設置遮光板,以僅使從線狀光源直接發出的紫外線對塗佈層進行照射的方式進行設定。
接著,利用輸送機,在第10a圖中的右方向邊以0.2m/分鐘的速度使塗佈層移動邊照射紫外線。
應予說明,此時,塗佈層的溫度維持在23℃。
接著,為了實現可靠的固化,在塗佈層的露出面側層壓厚度38μm的具有紫外線透射性的剝離膜(Lintec(株)製,SP-PET382050;紫外線照射側的表面的中心平均粗度0.01μm,霧度值1.80%,圖像鮮明度425,波長360nm的透射率84.3%)。
接著,從剝離膜上,以使峰值照度為10mW/cm2、累計光量為150mJ/cm2的方式照射使來自上述線狀光源的紫外線的行進方向無規則的散射光,使塗佈層完全固化,得到膜厚200m的光擴散膜。
應予說明,對於上述峰值照度和累计光量,將安裝有受光器的UV METER(Eye Graphics(株)製,Eye紫外線累計照度計UVPF-A1)設置於塗佈層的位置而測定。
另外,得到的光擴散膜的膜厚使用定壓厚度測定器(寶製作所(株)製,TECLOCK PG-02J)進行測定。
另外,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示於第15a圖,將其截面照片示於第15b圖和第15c圖。
應予說明,第15c圖是將第15b圖中的彎曲百葉結構的彎曲部附近擴大且進行對比度修正後的照片。
應予說明,光擴散膜的切割使用剃刀進行,截面的照片的拍攝使用數碼顯微鏡(Keyence(株)製,VHX-2000)利用反射觀察來進行。
5. 光擴散特性的評價
評價得到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特性。
即,以被PET與剝離膜夾持的狀態在得到的光擴散膜的PET表面設置黏接劑層,對厚度1.1mm的鈉玻璃進行貼合,製成評價用試驗片。
接著,使用錐光偏振儀(autronic-MELCHERS GmbH公司製),如第16圖所示,從試驗片的玻璃側以入射 角θ1成為10°、20°、30°、40°、50°、60°的方式使光向光擴散膜入射。將得到的干涉圖像示於第17a~17c圖和第18a~18c圖。
另外,為了比較,將實施例2((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067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17d~17f圖和第18d~18f圖,將實施例3((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033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17g~17i圖和第18g~18i圖,將比較例1((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17j~17l圖和第18j~18l圖。
另外,使用錐光偏振儀,測定入射入射角θ1=20°的光時的與擴散光的射出角(°)對應的亮度(cd/cm2)。將得到的射出角-亮度圖示於第19圖。
應予說明,第19圖中的特性曲線A是實施例1((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1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特性曲線B是實施例2((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067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特性曲線C是實施例3((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033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特性曲線D是比較例1((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
應予說明,將各實施例、比較例中的紫外線吸 收劑的添加量、膜的製造條件、形成在膜內的內部結構的種類示於表1。
〔實施例2〕
實施例2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將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變更為0.167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067重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第20a~20b圖和第17a~19圖。
應予說明,第20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20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17d~17f圖和第18d~18f圖是實施例2的干涉圖像,第19圖的特性曲線B是實施例2中的射出角-亮度圖。
〔實施例3〕
實施例3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將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變更為0.083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033重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第21a~21b圖和第17a~19圖。
應予說明,第21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 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21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17g~17i圖和第18g~18i圖是實施例3的干涉圖像,第19圖中的特性曲線C是實施例3的射出角-亮度圖。
〔實施例4〕
實施例4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將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變更為作為上述式(8)~(9)表示的化合物的混合品的BASF(株)製的TINUVIN 400,並且將其添加量變更為1.5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6重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和第22a~25圖。
應予說明,第22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22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23a~23c圖和第24a~24c圖是實施例4的干涉圖像。
另外,為了比較,將實施例5((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3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23d~23f圖和第24d~24f圖,將比較例1((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干涉圖 像示於第23g~23i圖和第24g~24i圖。
進而,第25圖中的特性曲線A是實施例4((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6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特性曲線B是實施例5((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3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特性曲線C是比較例1((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
〔實施例5〕
實施例5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將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變更為作為上述式(8)~(9)表示的化合物的混合品的BASF(株)製的TINUVIN 400,並且將其添加量變更為0.75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3重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第26a~26b圖和第23a~25圖。
應予說明,第26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26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23d~23f圖和第24d~24f圖是實施例5的干涉圖像,第25圖中的特性曲線B是實施例5的射出角-亮度圖。
〔實施例6〕
實施例6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將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變更為上述式(10)表示的BASF(株)製的TINUVIN 384-2,並且將其添加量變更為0.5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2重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和第27a~30圖。
應予說明,第27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27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28a~28c圖和第29a~29c圖是實施例6中的干涉圖像。
另外,為了比較,將實施例7((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1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28d~28f圖和第29d~29f圖,比較例1((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28g~28i圖和第29g~29i圖。
並且,第30圖中的特性曲線A是實施例6((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2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特性曲線B是實施例7((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1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特性曲線C是比較例1((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射出角-亮度圖。
〔實施例7〕
實施例7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將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變更為上述式(10)表示的BASF(株)製的TINUVIN 384-2,並且將其添加量設為0.25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1重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第31a~31b圖和第28a~30圖。
應予說明,第31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31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28d~28f圖和第29d~29f圖是實施例7的干涉圖像,第30圖中的特性曲線B是實施例7的射出角-亮度圖。
〔實施例8〕
實施例8中,在對塗佈層照射活性能量線前,將塗佈層在5℃的環境下放置15分鐘,其後,對冷卻至5℃的狀態的塗佈層立即放射活性能量線,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和第32a~34i圖。
應予說明,第32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32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 的照片。
另外,第33a~33c圖和第34a~34c圖是實施例8的干涉圖像。
另外,為了比較,將實施例1((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1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33d~33f圖和第34d~34f圖,將比較例1((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33g~33i圖和第34g~34i圖。
〔實施例9〕
實施例9中,對塗佈層照射活性能量線時,如第11b圖所示,線上狀的紫外線燈和塗佈層之間配置多個板狀部件分別平行配置而成的照射光平行化部件來照射活性能量線。
另外,此時,來自線狀光源的直接的紫外線的照射角(第10b圖的θ3)為10°、峰照度為2.7mW/cm2、累計光量為53mJ/cm2,得到膜厚175μm的光擴散膜,除此以外,與實施例6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和第35a~36f圖。
應予說明,第35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35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36a~36c圖和第37a~37c圖是實施例9的干涉圖像。
另外,為了比較,將比較例3((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36d~36f圖和第37d~37f圖。
〔比較例1〕
比較例1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不添加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第38a~38c圖、第17a~19圖、第23a~25圖、第28a~30圖和第33a~34i圖等。
應予說明,第38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38b圖是其截面中的照片,第38c圖是將第38b圖中的百葉結構的上端部附近放大並且進行了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17j~17l圖、第18j~18l圖、第23g~23i圖、第24g~24i圖、第28g~28i圖、第29g~29i圖、第33g~33i圖和第34g~34i圖等是比較例1的干涉圖像,第19圖的特性曲線D、第25圖的特性曲線C和第30圖的特性曲線C是比較例1的射出角-亮度圖。
〔比較例2〕
比較例2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將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變更為5重量份(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2重量份),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嘗試光擴散膜的製 造。
其結果,膜完全沒有固化。
〔比較例3〕
比較例3中,製備光擴散膜用組合物時,不添加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除此以外,與實施例9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第39a~39b圖和第36a~37f圖。
應予說明,第39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39b圖是進行了其截面的對比度修正的照片。
另外,第36d~36f圖和第37d~37f圖是比較例3的干涉圖像。
〔比較例4〕
比較例4中,對塗佈層照射活性能量線時,線上狀的紫外線燈與塗佈層之間配置具有僅使波長370nm附近的紫外線透射的特性的帶通濾波器(Edmund Optics(株)製,B-370)來照射活性能量線,除此以外,與比較例1同樣地製造並評價光擴散膜。將得到的結果示於表1和第40a~42i圖。
應予說明,第40a圖是將得到的光擴散膜在與塗佈層的移動方向平行且與膜面正交的面進行切割而形成的截面的示意圖,第40b圖是其截面的照片。
另外,第41a~41c圖和第42a~42c圖是比較例4 的干涉圖像。
另外,為了比較,將實施例1((D)成分的添加量:相對於(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1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41d~41f圖和第42d~42f圖,將比較例1((D)成分的添加量:0重量份)的干涉圖像示於第41g~41i圖和第42g~42i圖。
進而,將表示使用的帶通濾波器的透光特性的波長-透射率圖示於圖43。
〔比較例5〕
比較例5中,對塗佈層照射活性能量線時,線上狀的紫外線燈與塗佈層之間配置具有僅使波長370nm附近的紫外線透射的特性的帶通濾波器(Edmund Optics(株)製,B-370)來照射活性能量線,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光擴散膜。
其結果,如第44圖所示,僅膜的表面固化產生收縮皺褶。
[表1]
*比較例2中,即使照射活性能量線塗佈層也不固化而無法得到膜。
*比較例5中,僅膜的表面固化而產生收縮皺褶,無法得到膜。
根據以上的實施例1~9和比較例1~3,可理解通過對規定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在規定的範圍內添加紫外線吸收劑,能夠形成由具有彎曲部的板狀區域構成的規定的百葉結構等,並且能夠得到有效地擴大了擴散光的開口角的光擴散膜。
另外,由比較例4~5可理解,使用帶通濾波器照射紫外線時,無法形成由具有彎曲的板狀區域構成的規定的百葉結構。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以上,如詳細說明所述,根據本發明,通過以規定的比例配合具有特定的結構的(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光聚合引發劑和紫外線吸收劑後,進行光固化,能夠得到使擴散光的開口角有效地擴大的光擴散膜。
因此,期待使用本發明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得到的光擴散膜不僅用於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控制膜,還用於視角控制膜、視角放大膜以及投影用螢幕,對它們的高品質化做出顯著的貢獻。
10′‧‧‧具有彎曲百葉結構的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13′‧‧‧彎曲百葉結構

Claims (7)

  1. 一種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包括:是用於得到在膜內部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具備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的內部結構、且該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在沿膜膜厚方向的中間點彎曲的光擴散膜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包含作為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引發劑和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並且,該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該B成分100重量份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該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該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2~2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該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該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小於2重量份的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該D成分對波長330~380nm的光具有吸收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該D成分為選自羥基苯基三嗪系紫外線吸收劑、苯並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和羥基苯甲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中的至少一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該A成分由下述通式(1)表示, 通式(1)中,R1~R10各自獨立,R1~R10中的至少一個為下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其餘為氫原子、羥基、羧基、烷基、烷氧基、鹵代烷基、羥基烷基、羧基烷基和鹵素原子中的任意一個取代基; 通式(2)中,R11為氫原子或者甲基,碳原子數n為1~4的整數,重複數m為1~10的整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該通式(1)中,R2~R9中的任意一個為所述通式(2)表示的取代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其中該B成分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該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為3000~20000的範圍內的值,並且,構成成分來自下述B1~B3成分,並且,以莫耳比計,按B1成分:B2成分:B3成分=1~5:1:1~5的比例構成,B1:介由脂肪族環含有2個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B2:聚亞烷基二醇,B3:(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
  7. 一種光擴散膜,包括:是在膜內部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具備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的內部結構、且該 折射率相對高的多個區域在沿膜膜厚的中間點發生彎曲的光擴散膜,對光擴散膜用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線而成,並且,該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包含作為A成分的含有多個芳香環的(甲基)丙烯酸酯、作為B成分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作為C成分的光聚合引發劑和作為D成分的紫外線吸收劑,該A成分的含量相對於該B成分100重量份為25~40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該C成分的含量相對於該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0.2~20重量份的範圍內的值,並且,該D成分的含量相對於該A成分和B成分的總計量100重量份為小於2重量份的值。
TW103107411A 2013-03-29 2014-03-05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 TWI600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2888 2013-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7282A true TW201437282A (zh) 2014-10-01
TWI600711B TWI600711B (zh) 2017-10-01

Family

ID=51623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7411A TWI600711B (zh) 2013-03-29 2014-03-05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32217B2 (zh)
JP (1) JP5927340B2 (zh)
CN (1) CN105339813B (zh)
TW (1) TWI600711B (zh)
WO (1) WO20141563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6051560A1 (ja) * 2014-10-01 2017-07-2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4751B2 (ja) * 2013-03-28 2016-05-1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
US9753191B2 (en) 2013-03-29 2017-09-05 Lintec Corporation Light diffusion film and light diffus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14156421A1 (ja) 2013-03-29 2014-10-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EP2993497A4 (en) 2013-04-30 2016-12-07 Lintec Corp OPTICAL DIFFUSION FILM FOR AN INDICATION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FOR
WO2014178230A1 (ja) 2013-04-30 2014-11-0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反射型表示装置
CN104503129B (zh) * 2014-12-30 2018-02-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模组和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05733007B (zh) * 2016-03-21 2018-12-28 苏州锦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用聚酯离型膜
CN105891923A (zh) * 2016-05-31 2016-08-24 南京达峰合金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太阳能反射镜
US10338374B1 (en) 2016-06-28 2019-07-0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 with dual function diffuser
JP6993976B2 (ja) * 2016-09-14 2022-01-14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反射型表示装置用光拡散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反射型表示装置
JP6981984B2 (ja) * 2016-09-14 2021-12-17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反射型表示装置用光拡散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反射型表示装置
US11119254B2 (en) 2016-11-02 2021-09-14 Valeo North America, Inc. Substrate wrinkled coating
KR102210179B1 (ko) * 2016-11-29 2021-01-29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중합성 액정 조성물, 광학 이방성막,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선스 표시 장치
JP6955885B2 (ja) 2017-03-31 2021-10-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
JP6955884B2 (ja) 2017-03-31 2021-10-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4395B1 (en) * 1998-04-08 2002-07-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Light scatter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1081292A (ja) * 1999-09-09 2001-03-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異方性光散乱フィルム用組成物及び異方性光散乱フィルム
JP2003202415A (ja) * 2001-12-28 2003-07-18 Clariant Internatl Ltd 制御された散乱・透過特性を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89303A (ja) * 2003-12-24 2005-07-14 Hitachi Chem Co Ltd 光学シート、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51395A (ja) * 2005-03-10 2006-09-21 Daicel Chem Ind Ltd 異方性散乱シート
JP2006323379A (ja) * 2005-04-22 2006-11-3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制御膜の製造方法
CN100504544C (zh) * 2006-02-17 2009-06-2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5350640B2 (ja) 2008-01-30 2013-11-2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樹脂成形品およ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WO2010116841A1 (ja) * 2009-03-30 2010-10-14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5996183B2 (ja) 2010-12-15 2016-09-2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異方性光拡散フィルム用組成物および異方性光拡散フィルム
JP5926941B2 (ja) 2010-12-15 2016-05-2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異方性光拡散フィルム用組成物および異方性光拡散フィルム
JP5960979B2 (ja) * 2010-12-16 2016-08-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3037337A (ja) * 2011-05-19 2013-02-21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光制御フィルム、光散乱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29132B2 (ja) 2011-05-25 2015-06-03 藤倉化成株式会社 水系塗料組成物
KR102001272B1 (ko) * 2012-01-19 2019-07-17 린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확산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광확산 필름
JP6093113B2 (ja) * 2012-03-19 2017-03-08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WO2014156421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6051560A1 (ja) * 2014-10-01 2017-07-2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0711B (zh) 2017-10-01
WO2014156304A1 (ja) 2014-10-02
JPWO2014156304A1 (ja) 2017-02-16
JP5927340B2 (ja) 2016-06-01
CN105339813A (zh) 2016-02-17
CN105339813B (zh) 2018-11-13
US20160033692A1 (en) 2016-02-04
US9632217B2 (en) 2017-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0711B (zh) 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和光擴散膜
JP5960979B2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610100B (zh) 光擴散層及光擴散膜的製造方法
TWI578026B (zh)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JP5914752B2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324728B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
TWI620960B (zh) 顯示裝置
JP5914751B2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
TWI519574B (zh)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TWI606273B (zh) 光擴散膜
JP5999992B2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577728B (zh) 各向異性光擴散膜用組合物及各向異性光擴散膜
TWI613465B (zh) 光擴散膜之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