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9314A - 照明控制開關 - Google Patents

照明控制開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9314A
TW201429314A TW102137308A TW102137308A TW201429314A TW 201429314 A TW201429314 A TW 201429314A TW 102137308 A TW102137308 A TW 102137308A TW 102137308 A TW102137308 A TW 102137308A TW 201429314 A TW201429314 A TW 2014293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control unit
lower limit
ligh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7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9184B (zh
Inventor
Kentaro Uehara
Satoshi Hirata
Shuji Matsuur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29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9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9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9184B/zh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根據本發明之照明控制開關包含:控制單元,用以控制照明負載;亮度設定單元,包含一人工操作部件,其用以在一預定範圍內變更操作量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操作;下限亮度設定單元,用以判定該照明負載之下限亮度,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輸入。該控制單元係用以根據該操作量而選擇一亮度,並供應對應於該所選亮度之電力至該照明負載。當該操作量為最小值時,該控制單元係用以選擇一定義為等於該下限亮度或更高之亮度的規定亮度。

Description

照明控制開關L
本發明係關於照明控制開關,尤其是關於控制供應電力至照明負載之照明控制開關。
過去提出一種照明控制開關,其係裝設於走廊或樓梯處,用以打開或關閉照明負載,例如走廊燈或樓梯燈。另外有種可打開或關閉照明負載的照明控制開關係裝設於浴室,並有計時器可控制例如排風扇之另一負載。此種照明控制開關乃例如揭露於文件1(JP2008-4520 A)。
文件1中所揭露之照明控制開關係安裝於一主體的正面,該主體具有按壓操作單元以執行照明負載之開/關操作,並具有調暗時段設定單元,用以設定一天中照明負載被調暗的調暗時段。
照明控制開關亦可設置於主體內部,該主體具有照明控制單元以開啟或關閉照明負載,並調整供應至該照明負載之電力;並具有點燈控制單元,其用以回應於該按壓操作單元之開/關操作而控制該照明控制單元。
例如,一旦半夜時段被選為調暗時段,當該按壓操作單元被推向調暗時段,該照明控制單元便會進行操作而將該照明負載操作為光輸出自動降低。因此,照明控制開關具有避免使用者在調暗時段感覺眼花目眩、醒來並不易入睡的效果。
前述例子包含一旋鈕,以判定在調暗時段時照明負載之光輸出。藉由將旋鈕轉至所需位置,便可選擇所需調光程度來當作調暗時段時照明負載之調光程度。
最近,具有高亮度以及較低耗電操作的發光二極體 (下述稱之為”LED”)已用來作為照明之用。具體而言,具有如同傳統白熾燈泡之相同基礎的LED燈業已提出。
吾人可輕易想像出使用此種LED燈當作照明負載而由照明控制開關所控制。例如文件2(JP 5-66718A)揭露一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LED燈)可如同白熾燈泡般類似的方式利用相位控制來調暗。
LED燈具有必須供應不小於開啟LED燈所需之最低電壓的特性。換句話說,LED具有除非供應以不低於預定電力、否則處於關閉狀態的特性。因此,在如同前例般類似的方式從0開始緩慢增加供應至照明負載的電量的情況下,該照明負載乃直到供應到達預定之供電量才會被開啟。
在以與前述例子類似的方式操作旋鈕,以調整在調暗時段時之照明負載的光輸出的過程中,照明負載一直是保持在關閉的狀態,直到旋鈕被轉至一特定量。因此,即使當使用者持續操作旋鈕,照明負載仍會持續保持關閉一段時間。故難以直覺地調整照明負載之光輸出。
且,將旋鈕旋轉直到照明負載開啟的旋轉量被視為無用的。因此,使用者被迫要在僅存的旋轉量之內調整光輸出。總而言之,由於可用來調整照明負載之光輸出的旋轉範圍很窄,會有難以執行光輸出之細微調整的問題。
有鑑於以上之不足,本發明係提出一照明控制開關,其可促進對照明負載之光輸出的直覺調整,並可對照明負載之光輸出執行細微調整。
根據本發明第一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其包含:用以控制照明負載之控制單元;亮度設定單元,包含一人工操作部件,其用以在一預定範圍內變更操作量,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操作;以及下限亮度設定 單元,用以判定該照明負載之下限亮度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輸入。該控制單元係用以根據該操作量而選擇一亮度,並供應對應於該所選亮度之電力至該照明負載。當該操作量為最小值時,該控制單元係用以選擇一定義為等於該下限亮度或更高之亮度的規定亮度。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二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一態樣之外,該控制單元係具有一下限亮度之設定模式。在該設定模式中,該控制單元係用以供應對應於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所判定之下限亮度之電力至該照明負載。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三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二態樣之外,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切換至設定模式,以回應於使用者利用下限亮度設定單元所為之人工輸入。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四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一到第三態樣其中任一之外,當操作量為最大值時,該控制單元乃用以選擇一初步設定之亮度。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五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四態樣之外,當該下限亮度由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所判定時,取決於規定亮度所判定之亮度範圍以及標準亮度,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利用一預定單位來調整變更亮度所必須之操作量的步進值。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六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一到第五態樣其中任一之外,該控制單元係用以根據來自人類感應器之信號而控制該照明負載,該人類感應器係用以判斷是否有人位於偵測區。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七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一到第六態樣其中任一之外,該照明控制開關更包含一供電電路,其係藉由使用來自預定電源之電力而將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該控制單元係用以控制該供電電路以調整供應至照明負載之電力。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八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一到第七態樣其中任一之外,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在第一時段,將對應於第一亮度之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在與第一時段不同之第二時段 中,將對應於低於第一亮度之第二亮度之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九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八態樣之外,該第二亮度係定義為對應於該人工操作部件之目前操作量之亮度。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十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八或第九態樣之外,該第一時段及第二時段為一天之中預定的時段。
關於根據本發明第十一態樣之照明控制開關,除了第一到第十態樣其中任一之外,該照明控制開關更包含:一主體,設計用來容納該控制單元;亮度設定單元;下限亮度設定單元;及裝飾外殼。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包含一部件,可接收來自使用者之人工輸入。該主體係設計用以容納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俾使暴露出該部件。該裝飾外殼係可拆卸式地連接至該主體,以遮蓋暴露於該主體上之該部件。
2‧‧‧人工操作單元
3‧‧‧主體
4‧‧‧裝飾外殼
5‧‧‧蓋子
10‧‧‧控制單元
11‧‧‧電源單元
12‧‧‧過濾器單元
13‧‧‧跨零偵測單元
14‧‧‧繼電器驅動單元
15‧‧‧顯示單元
16‧‧‧供電電路
20‧‧‧模式設定單元
21‧‧‧排風扇協作設定單元
22‧‧‧亮度設定單元
23‧‧‧持續時間設定單元
24‧‧‧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
25‧‧‧光感應器設定單元
26‧‧‧下限亮度設定單元
40‧‧‧方形孔
41‧‧‧圓孔
200‧‧‧第一滑動開關
210‧‧‧第二滑動開關
220‧‧‧第一旋鈕
230‧‧‧第二旋鈕
240‧‧‧第三旋鈕
250‧‧‧第四旋鈕
AC1‧‧‧商用AC電源
B1‧‧‧第一按鈕開關
B2‧‧‧第二按鈕開關
C1、C2‧‧‧電容
DB1‧‧‧全波整流器
F1‧‧‧排風扇
FU1‧‧‧熔斷器
L1‧‧‧照明負載
R1、R2、R3‧‧‧電阻
RE1‧‧‧繼電器
S1‧‧‧人類感應器
S2‧‧‧光感應器
SCR1‧‧‧閘流器
T1、T2、T3‧‧‧連接端
TR1‧‧‧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
T11、T12、T13、T21、T22、T31、T32‧‧‧時間
Tc‧‧‧傳導角度
Th‧‧‧照明持續時段
Tw‧‧‧等待期
圖1顯示一示意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照明控制開關的電路;圖2顯示一時序圖,說明上述實施例中之照明控制開關的操作;圖3顯示一透視圖,說明其中蓋子關閉時的整個照明控制開關;圖4顯示一透視圖,說明其中蓋子開啟時的整個照明控制開關;圖5顯示連接有裝飾外殼之照明控制開關的人工操作單元圖;圖6顯示裝飾外殼脫離之照明控制開關的人工操作單元圖;圖7顯示一圖,說明照明控制開關之調光程度的資料表;圖8顯示一圖,說明針對照明控制開關,該調光程度與下限亮度以及調暗時段中之上限亮度之間的相對關係;圖9顯示一圖,說明由照明控制開關所為之相位控制;圖10顯示一圖,說明由照明控制開關所為之相位控制;圖11顯示一圖,說明照明控制開關之操作;圖12顯示一圖,說明照明控制開關之操作;圖13顯示一圖,說明習知照明控制開關之操作; 圖14顯示一圖,說明習知照明控制開關之操作。
實施例之說明
下列係參照圖示而對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所做之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包含控制電路(控制單元)10,以控制照明負載L1。此外,照明控制開關包含人工操作電路(人工操作單元)2、供電電路16、人類感應器S1、以及光感應器S2。且如圖3及4所示,照明控制開關包含:主體3,用以容納電路區塊(控制單元10、人工操作單元2、供電電路16、人類感應器S1、以及光感應器S2);裝飾外殼4;以及蓋子5。
供電電路16係用以利用來自預定電源(本實施例為商用AC電源AC1)之電力而將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L1。
供電電路16例如包含:電源單元11、過濾器單元12、跨零偵測單元13、繼電器驅動單元14、顯示單元15、連接端T1~T3、全波整流器DB1、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閘流器SCR1、繼電器RE1、熔斷器FU1、電容C1及C2、電阻R1~R3。吾人需注意顯示單元15及熔斷器FU1為選配。
人工操作單元2為使用者用來操作該照明控制開關。人工操作單元2包含模式設定單元20、排風扇協作設定單元21、亮度設定單元22、持續時間設定單元23、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24、光感應器設定單元25以及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系統如圖1所示包含:控制單元10、電源單元11、過濾器單元12、跨零偵測單元13、繼電器驅動單元14、顯示單元15、以及人工操作單元2。且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系統包含:連接端T1~T3、全波整流器DB1、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閘流器SCR1、繼電器RE1、以及熔斷器FU1。
商用AC電源AC1電路之串聯電路以及例如LED燈之照明負載L1乃被連接於連接端T1及T2之間。連接端T1及T2乃被連接至全波整流器DB1之各別AC輸入端。熔斷器FU1則連接於連接端T1以及過濾器單元12之間,以保護電路不受額定值或更高之強大電流影響。
全波整流器DB1係由二極體電橋所組成。全波整流器DB1係在一透過連接端T1及T2所輸入之AC電壓下而執行全波整流,並輸出一DC電壓(脈動電流電壓)。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的兩個主要端係分別連接至全波整流器DB1之AC輸入端。電阻R1與電容C1之並聯電路係連接至一閘極端與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之主要端的其中之一之間。電阻R3以及閘流器SCR1之串聯電路係連接於全波整流器DB1之DC輸出端之間。電阻R2以及電容C2則連接於閘極以及閘流器SCR1之陰極之間。
控制單元10則例如是以使用微電腦來實現。根據來自於人工操作單元2、人類感應器S1以及光感應器S2之信號,控制單元2乃於照明負載L1上執行照明控制、於排風扇F1上執行操作控制。控制單元2乃連接於人類感應器S1以及光感應器S2。人類感應器S1乃設計用於判定是否有人位於偵測區域。而光感應器S2則是設計用來量測偵測區域內之燈光。
人類感應器S1可例如是熱電感測器。人類感應器S1的設計係藉由偵測來自物體(例如人體)所輻射出之紅外線而偵測到人的存在。當偵測到人的時候,人類感應器S1會發出偵測信號至控制單元10。
光感應器S2可例如是光電晶體或光二極體。光感應器S2會量測周遭光線,並將具有對應於光強度之程度信號送至控制單元10。
在本實施例中,人類感應器S1以及光感應器S2均被覆蓋於主體3內。然而,各別感應器S1及S2亦可裝設於主體3的 外部。在此種情況下,感應器S1及S2可利用有線通訊或無線通訊而將信號傳送至控制單元10。
電源單元11接收到自全波整流器DB1輸出之脈動電流電壓,並產生一控制單元10及繼電器驅動單元14用之操作電壓,再將該操作電壓供應至控制單元10及繼電器驅動單元14。
過濾器單元12可例如是LC過濾器。過濾器單元12可降低來自控制單元10至商用AC電源AC1傳播之噪音。
跨零偵測單元13藉由比較脈動電流電壓以及預定閾值而偵測商用AC電源AC1之零交叉,該脈動電流電壓係由全波整流器DB1執行全波整流後獲得之。當該脈動電流電壓落在低於該預定閾值時,跨零偵測單元13便輸出具有高階之二進位信號至控制單元10。
繼電器RE1例如包含繼電器接點以及激磁線圈(未顯示)。該繼電器接點乃以串聯方式與排風扇F1相連接。
繼電器驅動單元14供應激磁電流至繼電器RE1的激磁線圈以回應於來自控制單元10之控制信號。換句話說,當激磁電流被供應至激磁線圈時,繼電器接點便彼此相接。因此,操作電力便被供應至排風扇F1,進而使排風扇F1開始運作。
例如,顯示單元15可例如是LED的發光元件。顯示單元15之發光狀態(例如開啟狀態、閃爍狀態、以及關閉狀態)係由控制單元10所選定。在本實施例中,當控制單元10處於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的設定模式期間,顯示單元15便會閃爍。且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指出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的位置,顯示單元15會開啟,而照明負載L1則會關閉。
下面將說明本實施例中照明負載L1之照明控制。
在從跨零偵測單元13輸出之二進位信號自低階轉變成高階的一段等待期Tw(見圖9及10)經過之後,控制單元10便供應驅動電壓至閘流器SCR1的閘極端。此時閘流器SCR1便被開 啟,因此該驅動電壓便也被供應至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進而啟動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故AC電壓便從商用AC電源AC1供應至照明負載L1,而啟動照明負載L1。接著,當來自商用AC電源AC1之AC電壓的下一個零交叉到來時,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以及閘流器SCR1均被關掉,因此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AC電壓便也終止供應。
換句話說,控制單元10乃調整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電力,以藉由控制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AC電壓的傳導角度(傳導期間)Tc(見圖9及10),而使照明負載L1在所欲之調光程度下運作。如上所述,控制單元10乃用以控制供電電路16以供應對應於調光程度之電力至照明負載L1。該調光程度乃對應於照明負載L1之亮度。
控制單元10儲存了一關於照明負載之調光程度的資料表(見圖7)。
此資料表記錄了商用AC電源AC1之每一供電頻率(50Hz及60Hz)下之調光程度以及與該調光程度相關之等待期Tw的資料組。
等待期Tw定義了從二進位信號自跨零偵測單元13輸出開始而從低階轉換成高階的時間到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啟動為止的時間區間。如圖9及圖10所示,等待期Tw的衰減會造成傳導角度的增加(傳導期間)Tc,如此增加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亮度)。相反地,等待期Tw的增加會造成傳導角度的減少(傳導期間)Tc,如此便降低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亮度)。
總而言之,調光程度係隨著等待期Tw的減少而增加、且隨著等待期Tw的增加而減少。
在本實施例中,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亮度)係區分為調光程度0~127。例如,調光程度0意指照明負載L1被關閉,而調光程度127則表示照明負載L1以全照明程度開啟(也就是光輸 出為100%)。在本實施例中,當調光程度為極大值(以本實施例為127)時,照明負載L1之亮度係定義為極大亮度。相反地,當調光程度為極小值(以本實施例為0)時,照明負載L1之亮度係定義為極小亮度。在本實施例中,當調光程度為0時,照明負載L1則熄滅。因此,極小亮度為0(極大亮度的0%)。
下述將參照圖3及圖4而簡要說明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之結構。在下列說明中,本實施例中之照明控制開關朝上、朝下、正面、背面的方向皆以圖3中之各別箭頭來表示,除非有另外註記。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之照明控制開關包含:主體3、連接至主體3之裝飾外殼4以覆蓋主體3之正面、以及蓋子5。
蓋子5係連接至裝飾外殼4,俾使在暴露除了亮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以外之人工操作單元2的位置以及可隱蔽人工操作單元2的位置之間移動。蓋子5係由合成樹脂所製,且可例如製成矩形板的形狀。
主體3係用以容納包含控制單元10、電源單元11、過濾器單元12、跨零偵測單元13、繼電器驅動單元14以及顯示單元15的電路零件。且主體3係用以容納包含人類感應器S1、光感應器S2、連接端T1~T3、全波整流器DB1、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TR1、閘流器SCR1、繼電器RE1、以及熔斷器FU1的其他電路零件。
主體3係由合成樹脂所製,且可例如製成箱型的形狀。主體3可連接至一正規用於嵌入式配線儀器之連接框架(未顯示),且形成為所謂的三模組尺寸。在此,嵌入式配線儀器的尺寸可排列成滿足高達三個嵌入式配線儀器並連接至連接框架內的情況,此乃稱之為一模組尺寸。而尺寸等於三個嵌入式配線儀器以垂直方向排列之總尺寸、且該每一嵌入式配線儀器均具有一模組尺寸,如此乃稱之為三模組尺寸。
裝飾外殼4係由合成樹脂所製,且製成矩形板的形狀, 並可拆卸式地連接至主體3的正面。
如圖4及圖5所示,裝飾外殼4具有兩個方形孔40可讓模式設定單元20之第一滑動開關200以及排風扇協作設定單元21之第二滑動開關210分別通過。此外,裝飾外殼4亦具有4個圓孔41,可讓亮度設定單元22之第一旋鈕220、持續時間設定單元23之第二旋鈕230、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24之第三旋鈕240以及光感應器設定單元25之第四旋鈕250分別通過。
因此,即使在裝飾外殼4連接的情況下,使用者仍可人工操作滑動開關200、210以及旋鈕220~250。
如圖6所示,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之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係暴露於主體3之正面上。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乃組成一接收使用者人工輸入之部件(操作部件)。換句話說,主體3乃容納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以暴露出該操作部件。
該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也就是接收人工輸入之部件)係分別由裝飾外殼4所隱蔽。然而,即使裝飾外殼4脫離,該各別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仍可操作。簡而言之,裝飾外殼4係可拆卸式地連接至主體3以隱蔽暴露於主體3之操作部件。
因此,正常情況下使用者不需知道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的存在。如此可避免在調暗時段時無意間選擇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的錯誤操作。
下列將說明組成人工操作單元2之各別單元。如圖1所示,人工操作單元2包含模式設定單元20、排風扇協作設定單元21、亮度設定單元22、持續時間設定單元23、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24、光感應器設定單元25、以及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
模式設定單元20包含如圖5所示之第一滑動開關200。
控制單元10可依據第一滑動開關200之輸入而選擇第一 模式、第二模式以及第三模式以作為控制單元10之一操作模式。第一模式乃定義為持續關閉照明負載L1的模式。第二模式則定義為根據是否有人體被偵測到而開啟或關閉照明負載L1的模式。第三模式則定義為持續開啟照明負載L1的模式。在下列說明中,第二模式乃選為控制單元10之操作模式。
排風扇協作設定單元21包含如圖5所示之第二滑動開關210。排風扇協作設定單元21係用以決定當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時是否要操作排風扇F1。
控制單元10會根據第二滑動開關210的輸入而切換操作模式。在本實施例中,根據第二滑動開關210的輸入,操作模式會在當有人進入房間、進行與照明負載L1協作之排風扇操作模式以及當人離開房間後、進行操作排風扇F1的兩個模式之間切換。
吾人可根據人類感應器S1是否偵測到有人而判定是否有人進入或離開房間。例如當人類感應器S1之前未偵測到有人而現在偵測到有人時,控制單元10便推斷出有人已進入房間,而當人類感應器S1之前偵測到有人而現在不再偵測到有人時,控制單元10便推斷出人已離開房間。
亮度時間設定單元22係用以決定上限亮度,而該上限亮度乃根據使用者之人工輸入而定義在調光時段中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的上限。
亮度設定單元22包含一旋轉可變電阻(未顯示)以及連接至該可變電阻之操作軸的第一旋鈕220(見圖5)。取決於使用者之人工操作,第一旋鈕220會在一特定範圍內改變旋轉量(操作量)。可變電阻之電阻係隨著第一旋鈕220之旋轉而改變。換句話說,亮度設定單元22包含人工操作部件(第一旋鈕)220,其用以回應使用者之人工操作而在一預定範圍內變更操作量。
控制單元10會根據該可變電阻之電阻而選定照明負載L1之上限亮度。換句話說,控制單元10乃取決於操作量而選定亮 度,並供應對應於所選亮度之電力至照明負載L1。
詳而言之,控制單元10乃依照第一旋鈕220之旋轉量的變化而在調暗時段中改變照明負載L1之調光程度。因此,在調暗時段時於照明負載L1上實施之照明控制中,控制單元10乃增加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亮度)直到對應於由亮度設定單元22所決定之調光程度。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在調暗時段時,照明負載L1的上限亮度可自下列範圍中選取:調光程度對應於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選之下限亮度以及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10%兩者的總和(規定亮度)、到調光程度對應於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50%(參考亮度)。吾人應注意,在調暗時段之照明負載L1的預設上限亮度為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20%。
當下限亮度由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決定時,取決於該預定亮度及標準亮度所判定之亮度範圍,控制單元10便以一預定單位來調整變更亮度所必須之操作量的步進值。在本實施例中,取決於對應於該規定亮度之調光程度以及對應於該標準亮度之調光程度所判定之調光程度的範圍,控制單元10係以該預定單位(例如1)來調整變更亮度所必須之操作量的步進值。例如,該操作量之步進值係以操作量之最大值及最小值之間的差異除以調光程度之級數所決定。
例如,當規定亮度為最大亮度的20%、而標準亮度為最大亮度的50%時,對應於該規定亮度的調光程度為74、而對應於標準亮度之調光程度為101(見圖8)。在此例中,調光程度的級數為28。
相對的,當規定亮度為最大亮度的30%、而標準亮度為最大亮度的50%時,對應於該規定亮度的調光程度為85、而對應於標準亮度之調光程度為101。簡而言之,調光程度的級數為17。因此,相對於規定亮度為最大亮度的20%的情況,操作量之步進 值係增加的。
依此方式,控制單元10可根據下限亮度而調整操作量之步進值。
持續時間設定單元23包含一旋轉開關(未顯示)以及連接至旋轉開關之操作軸的第二旋鈕230(見圖5)。持續時間設定單元23係用以決定一天中照明負載L1被調暗的調暗時段。
控制單元10監控第二旋鈕230之旋轉位置。當旋轉位置變動時,控制單元10便選擇旋轉位置變動之時當作調暗時段開始時間,並取決於所旋轉位置而決定調暗時段持續的時間。
在本實施例中,取決於第二旋鈕230的旋轉位置,調暗時段的持續時間可自4~8小時的範圍內一階一小時的選取。每天當調暗時段開始時,控制單元10便開始控制調暗照明負載L1,而在當所選之持續時段過了之後、開始正常控制,直到第二旋鈕230的旋轉位置有變動為止。
總之,控制單元10係用以在第一時段(正常時段),將對應於第一亮度(正常亮度)之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L1。該控制單元10係用以在與第一時段不同之第二時段(調暗時段)中,將對應於低於第一亮度之第二亮度之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L1。該第一時段及第二時段為一天之中預定的時段。例如第一時段為一天之中與第二時段不同的時段。正常亮度可例如是最大亮度。第二亮度乃定義為對應於人工操作部件(第一旋鈕)220之目前操作量的亮度,也就是上限亮度。
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24包含一旋轉開關(未顯示)以及連接至旋轉開關之操作軸的第三旋鈕240(見圖5)。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24係用以決定一天中照明持續時段(操作持續時段)Th。
照明持續時段Th係定義為開始於時間T12,T22、結束於時間T13,T23(見圖2)之間的時段。時間T12,T22為人類感應器S1未偵測到有人的時間(也就是說人類感應器S1的結論是沒 有人)。時間T13,T23則是在執行關閉初步宣告之照明操作後照明負載L1關閉的時間。為了使初步宣告之照明負載L1關閉,該關閉初步宣告之照明操作係藉由調暗照明負載L1來執行。
控制單元10乃取決於第三旋鈕240的旋轉位置來判定照明持續時段Th。在本實施例中,照明持續時段Th可從10秒到30分鐘的步進範圍內選擇。
光感應器設定單元25包含一旋轉可變電阻(未顯示)以及連接至該可變電阻之操作軸的第四旋鈕250(見圖5)。光感應器設定單元25係用以決定光感應器S2之底限。該底限係用以判斷控制單元10是否在照明負載L1上執行照明控制、以回應於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的狀況。可變電阻的電阻會因第四旋鈕250的旋轉而改變。控制單元10會根據可變電阻的電阻而選擇光感應器S2的底限。
例如,第四旋鈕250的旋轉位置被調整到靠近「黑暗」的位置。在此情況下,即使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只要當周遭都是明亮的,控制單元10便不會在照明負載L1上執行照明控制。相反的,在第四旋鈕250的旋轉位置被調整到「關閉」位置時,當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不論周遭是否明亮,控制單元10都會在照明負載L1上執行照明控制。
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包含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係用以根據使用者之人工輸入而判定照明負載L1的下限亮度。第一按鈕開關B1係用來降低下限亮度,而第二按鈕開關B2則用來提高下限亮度。
藉由同時按壓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控制單元10之操作模式便可轉換至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的設定模式。詳而言之,控制單元10對下限亮度具有一設定模式。在設定模式中,控制單元10乃用以供應對應於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判定之下限亮度的電力至該照明負載L1。控制單元10乃用以切 換至設定模式以回應於使用者藉由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進行的人工輸入(同時按壓按鈕開關B1及B2)。當控制單元10處於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的設定模式時,顯示單元15會閃爍。換句話說,當控制單元10處於設定模式時,會使顯示單元15閃爍。
在控制單元10於設定模式期間,當按鈕開關B1及B2被同時按壓時,設定模式便被終止。換句話說,控制單元10乃終止該設定模式以回應於使用者透過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進行之人工輸入(同時按壓按鈕開關B1及B2)。在終止設定模式的過程中,控制單元10會儲存由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判定之下限亮度(也就是對應於下限亮度之調光程度)。
在設定模式中,控制單元10乃供應對應於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判定之下限亮度之電力至照明負載L1。在設定模式中,控制單元10乃降低調光程度以回應於對第一按鈕開關B1的按壓。且,控制單元10乃提高調光程度以回應於對第二按鈕開關B2的按壓。依此方式,控制單元10供應對應於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之目前下限亮度之電力至照明負載L1。如此,使用者可在檢查照明負載L1的實際亮度期間選擇下限亮度。
下面將說明如何決定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首先,同時按壓按鈕開關B1及B2而將控制單元10轉換成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的設定模式。接著,為了搜尋照明負載L1關閉時之調光程度,利用按下第一按鈕開關B1而使照明負載L1之調光程度降低。在找到照明負載L1關閉時之調光程度之後,將第二按鈕開關B2按壓一次。透過這個過程,便可決定使照明負載L1開啟之最小調光程度。當調光程度等於或大於最小調光程度選擇好時,按鈕開關B1及B2便被再按壓一次,便可使所選之調光程度儲存於控制單元10中作為對應於下限亮度之調光程度。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照明負載L1的下限亮度可自下列範圍中選取:調光程度對應於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0 %、到調光程度對應於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30%。吾人應注意,在調暗時段之照明負載L1的預設下限亮度為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10%。
控制單元10係根據人類感應器S1之偵測結果所得而控制照明負載L1,該人類感應器S1係用以判定是否有人位於偵測區域。在本實施例中對照明負載L1之照明操作係以圖示來進行說明。吾人應注意,當光感應器S2所量測到之光強度不低於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24所決定之閾值的時段時,也就是在周遭為明亮的時段時(例如白天),即使在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的情況下,對照明負載L1的照明操作亦不會執行。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當周遭明亮的時候(例如白天),照明負載L1便不會點亮,如此可抑制不必要之耗電。
首先,此處之說明乃針對正常操作。正常操作代表在調暗時段以外的時段(在本實施例中為正常時段)進行之操作。
如圖2所示,當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時(時間T11),控制單元10便開始執行照明控制而逐漸增加光輸出,俾使照明負載L1在一段時間之後(本實施例中為2.5秒)為全照明。
換句話說,當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時,控制單元10便開始供應對應於等於或大於下限亮度之初始亮度(第一初始亮度)之電力至照明負載L1,並接著隨時間增加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電力,直到增加至對應於初步決定之所需亮度(第一所需亮度)之電力。控制單元10係從對應於初始亮度(第一初始亮度)之電力開始增加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電力,俾使在經過一段時間(例如2.5秒)之後,可達到對應於所需亮度(第一所需亮度)之電力。且,控制單元10係從對應於初始亮度(第一初始亮度)之電力開始以恆定增加速率來增加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電力,直到電力到達所需亮度(第一所需亮度)。此外,初始亮度(第一初始亮度)係等於由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判定之下限亮度(例如最大亮度之10%)。所需亮度(第一所需亮度)則等於照明負載L1之最大亮度。
當人類感應器S1並未偵測到有人時(時間T12),控制單元10便藉由在照明負載L1執行照明控制而以對應於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50%的光輸出(亮度)之調光程度來點亮照明負載L1、而開始執行關閉初步宣告之照明操作。
在經過由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24(時間T13)所決定之照明持續時段Th(例如10秒)之後,控制單元10便關掉照明負載L1。
簡而言之,當人類感應器S1並未偵測到有人時,控制單元10僅在一初步宣告時段(例如6秒)內便執行關閉初步宣告照明操作。
在人類感應器S1並未偵測到有人開始持續一預定期間經過之後,控制單元10便開始執行關閉初步宣告照明操作。關於這點,該預定期間係等於照明持續時段Th(例如10秒)與初步宣告時段(例如6秒)之間的差異(例如4秒)。
控制單元10係供應對應於在關閉初步宣告照明操作中之初步宣告亮度(第一初步宣告亮度)的電力至照明負載L1。當初步宣告時段過了之後,控制單元10便終止對照明負載L1的電力供應。吾人應注意,該初步宣告亮度(第一初步宣告亮度)係等於或高於下限亮度,並低於最大亮度。例如,初步宣告亮度(第一初步宣告亮度)等於最大亮度的50%。此外,初始亮度(第一初始亮度)係經選擇以超過該初步宣告亮度(第一初步宣告亮度)。因此,當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時,控制單元10便供應對應於比初步宣告亮度(第一初步宣告亮度)高之亮度的電力至照明負載L1。
下面將說明於調暗時段時之操作。
如圖2所示,當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時(T21),控制單元10便首先以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判定之下限亮度來開啟照明負載L1。接著,控制單元10執行照明控制以逐漸增加光輸 出,俾於在經過一段特定時間(在本實施例中為2.5秒)之後,達到由亮度設定單元22所判定之調光程度所對應之光輸出(上限亮度)。
換句話說,當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時,控制單元10便開始供應對應於等於或高於該下限亮度之初始亮度(第二初始亮度)至照明負載L1,接著隨時間增加,直到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電力高達對應於初步決定之所需亮度(第二所需亮度)之電力。控制單元10乃自對應於該初始亮度(第二初始亮度)之電力開始增加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電力,俾使在經過一段特定時間之後(例如2.5秒),可達到對應於所需亮度(第二所需亮度)之電力。且,控制單元10乃自對應於該初始亮度(第二初始亮度)之電力開始而以恆定增加速率增加到所需亮度(第二所需亮度)之電力而供應至照明負載L1。此外,該初始亮度(第二初始亮度)係等於由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判定之下限亮度(例如最大亮度之10%)。而所需亮度(第二所需亮度)則等於初步決定之上限亮度。在本實施例中,上限亮度係由亮度設定單元22所判定。在圖2所示之例子中,上限亮度係等於最大亮度之20%。
在調暗時段時,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乃大幅降至低於平常時段之光輸出。例如,選擇使用者入睡可能性很高的時段(例如半夜)當作調暗時段。在此情況下,例如當使用者來到浴室時,照明負載L1便會開啟。然而,由於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較低,便可能防止使用者感覺眼花目眩且容易醒來。
當人類感應器S1並未偵測到有人時(時間T22),控制單元10便藉由在照明負載L1上執行照明控制而在調暗時段以對應於光輸出(亮度)之.50%來開啟照明負載L1,如此開始執行關閉初步宣告照明操作,其中該光輸出(亮度)係對應於亮度設定單元22所判定之調光程度。當對應於光輸出等於50%的上限亮度之調光程度落在低於對應於下限亮度之調光程度時,控制單元10 便以下限亮度來操作照明負載L1。接著,在經過由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24(時間T23)所判定之照明持續時段Th(例如10秒)之後,控制單元10即關閉照明負載L1。
簡而言之,當人類感應器S1並未偵測到有人時,控制單元10僅在初步宣告時段(例如6秒)的時間便執行關閉初步宣告照明操作。
在從人類感應器S1並未偵測到有人時開始至一段預定期間經過之後,控制單元10便開始執行關閉初步宣告照明操作。關於這點,該預定期間係等於照明持續時段Th(例如10秒)與初步宣告時段(例如6秒)之間的差異(例如4秒)。
控制單元10係供應對應於在關閉初步宣告照明操作中之初步宣告亮度(第二初步宣告亮度)的電力至照明負載L1。當初步宣告時段過了之後,控制單元10便終止對照明負載L1的電力供應。吾人應注意,該初步宣告亮度(第二初步宣告亮度)係等於或高於下限亮度,並低於最大亮度。例如,初步宣告亮度(第二初步宣告亮度)等於上限亮度的50%。在圖2的例子當中,上限亮度為最大亮度的20%,因此,第二初步宣告亮度便等於最大亮度的10%。此外,初始亮度(第二初始亮度)係經選擇以超過該初步宣告亮度(第二初步宣告亮度)。因此,當人類感應器S1偵測到有人時,控制單元10便供應對應於比初步宣告亮度(第二初步宣告亮度)高之亮度的電力至照明負載L1。
前述之照明控制開關有一個問題,當使用者透過亮度設定單元22之第一旋鈕220而決定調暗時段時之照明負載L1的上限亮度過程中,在第一旋鈕220之旋轉範圍裡存在一個無用的範圍而讓照明負載L1維持關閉。
換句話說,如圖13及14所示,除非第一旋鈕220被旋轉至一定的量(P3),且因此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電量等於或多於一特定值,否則照明負載L1不會被開啟。因此,即使當使用者 操作第一旋鈕220,照明負載L1仍會維持關閉一段時間。故難以直覺地調整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
且,使用者被迫在除了第一旋鈕220之無效範圍(P1到P3)以外之剩餘旋轉範圍內調整光輸出。總之,可用於調整光輸出之範圍非常窄。故難以對光輸出作細微調整。
相對的,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0選擇了高於由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決定之下限亮度的亮度(預定亮度),因該亮度係與亮度設定單元22之第一旋鈕220的旋轉量的最小值(P1)相關。
在圖11及12所示的例子中,當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為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10%時,控制單元10便會將與亮度設定單元22之第一旋鈕220之旋轉量的最小值(P1)相關之亮度調整至等於下限亮度(最大亮度的10%)與最大亮度的10%的總和(最大亮度的20%)。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當照明設定單元22之人工操作部件(第一旋鈕)220被從初始位置進行操作時,照明負載L1便被開啟。因此便可促成對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的直覺調整。
且如上所述,取決於該規定亮度以及該標準亮度所判定之亮度範圍,控制單元10係以預定單位來調整變更亮度所必須之操作量的步進值。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可利用亮度設定單元22之第一旋鈕220之整個可操作範圍來進行調整。故可對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進行細微調整。
在本實施例中,吾人應注意由亮度設定單元22所決定之亮度係用以當作照明負載L1於調暗時段時之上限亮度,但也可是照明負載L1於正常時段時之上限亮度。換句話說,亮度設定單元22可用於正常時段時調暗照明負載L1。在此種情況下,為了決定照明負載L1於調暗時段時之上限亮度,便需要一額外單元。
且,為了適用於浴室,本實施例除用於控制照明負載L1之外、還可控制排風扇F1。然而,控制排風扇之結構並非總是必要。 例如,為了易於瞭解,本實施例在沒有控制排風扇之結構下,可用於控制例如走廊燈或樓梯燈的照明負載L1。
且本實施例中、,LED燈係用作為照明負載L1。然而,如習知技術所云,白熾燈泡亦可作為照明負載L1。當白熾燈泡作為照明負載L1時,便可利用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而將下限亮度選為全照明程度(最大亮度)的0%。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包含:控制單元10,用以在照明負載L1上執行照明控制,以回應於用以判斷偵測區是否有人之人類感應器S1所提供之訊號;以及用以判定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的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輸入;亮度設定單元22,取決於使用者之人工輸入而用以判定照明負載L1之亮度;以及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用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輸入而決定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亮度設定單元22包含人工操作部件,其用以在一預定範圍內變更操作量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操作。控制單元10係用以隨著人工操作部件之操作量的變更而改變照明負載L1之亮度。當人工操作部件之操作量為最小值時,控制單元10係用以調節照明負載L1之實際亮度至不小於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判定之下限亮度。
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包含下列第一到第七的特徵。吾人應注意,第二到第七的特徵為選擇性特徵。
關於第一個特徵,照明控制開關包含:用以控制照明負載L1之控制單元10;亮度設定單元22,包含人工操作部件,其用以在一預定範圍內變更操作量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操作;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用以判定照明負載L1之下限亮度,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人工輸入。控制單元10係取決於操作量而用以選擇亮度,並供應對應於該選擇亮度之電力至照明負載L1。當操作量為最小值時,控制單元10係用以選擇定義為等於或高於該下限亮度之亮度的規定亮度。
關於第二個特徵,除了第一個特徵之外,控制單元10係具有下限亮度之設定模式。在該設定模式中,控制單元10係用以供應對應於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決定之下限亮度的電力至照明負載L1。
關於第三個特徵,除了第二特徵之外,控制單元10係用以切換至該設定模式,以回應於使用者利用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為之人工輸入。
關於第四特徵,除了第一到第三特徵其中任一之外,當操作量為最大值時,控制單元10便選擇初步設定之標準亮度。
關於第五特徵,除了第四特徵之外,取決於該規定亮度以及該標準亮度所判定之亮度範圍,控制單元10係以預定單位來調整變更亮度所必須之操作量的步進值。
關於第六特徵,除了第一到第五特徵其中任一之外,控制單元10係根據來自人類感應器S1之訊號而控制照明負載L1,其中人類感應器S1乃用以判斷是否有人位於偵測區。
關於第七特徵,除了第一到第六特徵其中任一之外,照明控制開關更包含供電電路16,其係藉由使用來自預定電源(商用AC電源)AC1之電力而將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L1。控制單元10係用以控制該供電電路16以調整供應至照明負載L1之電力。
且,在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中,亮度設定單元22所判定之亮度乃定義為一天之調暗時段中、照明負載L1之上限亮度。調暗時段則定義為將照明負載L1以調暗狀態操作的時段。
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包含下列第八到第十個特徵。吾人應注意,第八到第十個特徵為選用。
關於第八特徵,除了第一到第七特徵其中任一之外,控制單元10係用以在第一時段,將對應於第一亮度之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L1。該控制單元10係用以在與第一時段不同之第二時段中,將對應於低於第一亮度之第二亮度之電力供應至照明負載L1。
關於第九特徵,除了第八特徵之外,第二亮度乃定義為對應於人工操作部件之目前操作量的亮度。
關於第十特徵,除了第八或第九特徵之外,該第一時段及第二時段為一天之中預定的時段。
且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包含:主體3,設計用來容納控制單元10;亮度設定單元22;以及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及以可拆卸式地連接至主體3之裝飾外殼4。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包含該部件(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可接收來自使用者之人工輸入。該部件乃被裝飾外殼4所遮蔽。
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包含下列第十一個特徵。吾人應注意,第十一個特徵為選用。
關於第十一特徵,除了第一到第十特徵其中任一之外,該照明控制開關更包含:主體3,設計用來容納控制單元10;亮度設定單元22;以及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及裝飾外殼4。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包含該部件(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可接收來自使用者之人工輸入。主體3係設計用以容納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俾使暴露出該部件(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裝飾外殼4係可拆卸式地連接至主體3,以遮蓋暴露於主體3上之該部件(第一按鈕開關B1以及第二按鈕開關B2)。
根據上述本實施例之照明控制開關,當人工操作部件之操作量為最小值時,控制單元10係用以調節照明負載L1之實際亮度至不小於下限亮度設定單元26所判定之下限亮度。因此,當照明設定單元22之人工操作部件(第一旋鈕)220被從初始位置進行操作時,照明負載L1便被開啟。故可促成對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的直覺調整。且在本實施例中,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可利用亮度設定單元22之第一旋鈕220之整個可操作範圍來進行調整。因此可對照明負載L1之光輸出進行細微調整。
2‧‧‧人工操作單元
10‧‧‧控制單元(控制電路)
11‧‧‧電源單元
12‧‧‧過濾器單元
13‧‧‧跨零偵測單元
14‧‧‧繼電器驅動單元
15‧‧‧顯示單元
16‧‧‧供電電路
20‧‧‧模式設定單元
21‧‧‧排風扇協作設定單元
22‧‧‧亮度設定單元
23‧‧‧持續時間設定單元
24‧‧‧照明持續時段設定單元
25‧‧‧光感應器設定單元
26‧‧‧下限亮度設定單元
AC1‧‧‧商用AC電源
C1、C2‧‧‧電容
DB1‧‧‧全波整流器
F1‧‧‧排風扇
FU1‧‧‧熔斷器
L1‧‧‧照明負載
R1、R2、R3‧‧‧電阻
RE1‧‧‧繼電器
S1‧‧‧人類感應器
S2‧‧‧光感應器
SCR1‧‧‧閘流器
T1、T2、T3‧‧‧連接端
TR1‧‧‧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

Claims (11)

  1. 一種照明控制開關,包含:一控制單元,用以控制一照明負載;一亮度設定單元,包含一人工操作部件,其用以在一預定範圍內變更一操作量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一人工操作;一下限亮度設定單元,用以判定該照明負載之一下限亮度,以回應於使用者之一人工輸入,其中:該控制單元係用以根據該操作量而選擇一亮度,並供應對應於該所選亮度之電力至該照明負載;及當該操作量為最小值時,該控制單元係用以選擇一定義為等於該下限亮度或更高之亮度的規定亮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該控制單元具有該下限亮度之一設定模式;且在該設定模式中,該控制單元係用以供應對應於由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所判定之該下限亮度之電力至該照明負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切換至該設定模式,以回應於由使用者藉由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所為之人工輸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當操作量為一最大值時,該控制單元便選擇一初步設定之標準亮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當該下限亮度由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所決定時,取決於該預定亮度及該標準亮度所判定之該亮度的範圍,該控制單元乃以一預定單位來調整變更該 亮度所必須之該操作量的一步進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該控制單元係根據來自一人類感應器之一訊號而控制該照明負載,其中該人類感應器乃用以判斷是否有人位於一偵測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更包含一供電電路,其係利用來自一預設電源之電力而供應電力至該照明負載,其中該控制單元乃用以控制該供電電路,以調整供應至該照明負載之電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在一第一時段,將對應於一第一亮度之電力供應至該照明負載;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在與該第一時段不同之一第二時段中,將對應於低於該第一亮度之一第二亮度之電力供應至該照明負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該第二亮度乃定義為對應於該人工操作部件之該目前操作量的亮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該第一時段及第二時段為一天之中預定的時段。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照明控制開關,其中更包含:一主體,設計用來容納該控制單元、該亮度設定單元以及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及一裝飾外殼,其中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包含一部件,以接收來自使用者之一人工輸入; 該主體係設計用以容納該下限亮度設定單元,俾使暴露出該部件;且該裝飾外殼係可拆卸式地連接至該主體,以遮蓋暴露於該主體上之該部件。
TW102137308A 2012-10-19 2013-10-16 照明控制開關 TWI589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2377A JP6114984B2 (ja) 2012-10-19 2012-10-19 照明制御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9314A true TW201429314A (zh) 2014-07-16
TWI589184B TWI589184B (zh) 2017-06-21

Family

ID=5057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7308A TWI589184B (zh) 2012-10-19 2013-10-16 照明控制開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114984B2 (zh)
CN (1) CN103781237B (zh)
PH (1) PH12013000313A1 (zh)
TW (1) TWI5891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2352B2 (ja) 2015-09-10 2019-08-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
JP7016046B2 (ja) * 2018-07-26 2022-02-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照明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9004B (en) * 1999-06-15 2003-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ortable programming device for supervisory remote control system
JP3591389B2 (ja) * 1999-09-27 2004-11-1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トイレ用熱線式自動スイッチ
JP4254524B2 (ja) * 2003-12-22 2009-04-1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JP2005243256A (ja) * 2004-02-24 2005-09-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装置
JP4747997B2 (ja) * 2006-05-26 2011-08-17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スイッチ
CN201142777Y (zh) * 2008-01-11 2008-10-29 余代安 教室照明节电控制器
CN201243395Y (zh) * 2008-08-07 2009-05-20 林万炯 一种全色led灯变色控制器
JP5308181B2 (ja) * 2009-02-13 2013-10-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調光器
CN201682664U (zh) * 2010-03-26 2010-12-22 浩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常闭型三开关调光装置
US20110284730A1 (en) * 2010-05-24 2011-11-24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Light sensor knob
CN201839481U (zh) * 2010-07-02 2011-05-18 宁夏赛文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防常明电开关
CN201772338U (zh) * 2010-07-19 2011-03-23 东莞市贻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亮度的led台灯
CN202102943U (zh) * 2011-04-02 2012-01-04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极限开关电阻式灯光调节器
CN202261956U (zh) * 2011-09-15 2012-05-30 四川新力光源有限公司 Led照明智能控制装置
CN202269061U (zh) * 2011-09-23 2012-06-06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感应式调光开关
TWM435130U (en) * 2011-11-01 2012-08-01 Ir Tec Internat Ltd Lighting apparatus applied to control LED sensing device
CN202385342U (zh) * 2011-11-28 2012-08-15 崴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设定最低驱动功率的无线调光控制器
CN103227657B (zh) * 2013-03-25 2015-05-20 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射频前端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3000313A1 (en) 2015-04-27
CN103781237A (zh) 2014-05-07
CN103781237B (zh) 2016-03-23
JP2014086190A (ja) 2014-05-12
JP6114984B2 (ja) 2017-04-19
TWI589184B (zh) 2017-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9364B (zh) 用于控制装置的用户接口
US7122976B1 (en) Light management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EP2100481B1 (en) Lighting controller
US6888323B1 (en) Light management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CA2662976A1 (en) Wall-mountable timer for an electrical load
JP6281764B2 (ja) 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TWI589185B (zh) 照明控制開關
TWI589184B (zh) 照明控制開關
JP4888351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GB2459180A (en) Adjusting light output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JP2009289483A (ja) 照明装置
TWI587743B (zh) 照明控制開關
JP2009259540A (ja) 照明制御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2010097900A (ja) 照明装置
JP2010097898A (ja) 照明装置
JP2021051975A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照明装置、及び照明制御方法
JP2010097901A (ja) 照明装置
JPH10209842A (ja) 熱線式自動スイッチ
JP2013062126A (ja) 照明制御装置
JP2003272878A (ja) 室内照明システム
JPH10209841A (ja) 熱線式自動スイッチ
JP2000082591A (ja) 熱線センサ付自動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