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6453A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6453A
TW201426453A TW102142040A TW102142040A TW201426453A TW 201426453 A TW201426453 A TW 201426453A TW 102142040 A TW102142040 A TW 102142040A TW 102142040 A TW102142040 A TW 102142040A TW 201426453 A TW201426453 A TW 2014264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layer
touch panel
substrate
connection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2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4215B (zh
Inventor
Seong-Su Oem
Hyun-Min Nah
Yong-Suk Kim
Jin-Bok Kim
Myung-Ki Min
Woo-Ju Jeong
Jae-Hak Her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331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40066001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331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41742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26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6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4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42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觸控面板。此觸控面板包含一基板、一感測部在此基板上、一連接電極以將此感測部連接在此基板上、以及一防窺部在此連接電極上。此連接電極的位置對應此防窺部的位置。一種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包含形成此感測部在此基板上、形成一連接電極層在此基板上、以及圖案化此連接電極層。此連接電極層包含一導電層以及一防窺層。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發明申請主張於2012年11月22日所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號10-2012-0133165以及2012年11月22日所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號10-2012-0133168的優先權,此全文將併入本案以作為參照。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面板。
近年來,透過例如觸控筆或手之輸入裝置於一顯示裝置上的影像進行輸入功能的觸控面板已被應用於各種不同的電子產品。
觸控面板可分成電阻式觸控面板及電容式觸控面板。在電阻式觸控面板中,當壓力施加於輸入裝置時,輸入點的位置係藉由偵測電極間之電阻的變化而獲得。在電容式觸控面板中,當使用者的手指碰觸電容式觸控面板時,輸入點的位置係藉由偵測電極間之電容的變化而獲得。在製作便利性及感測功能的考量下,電容式觸控面板近來已被聚焦於小型的電子產品。
同時,當觸控面板的透明電極形成在單層上時,形成一連接電極以將每一電極層彼此連接,雖然可減少透明電極的厚度,但將增加製作觸控面板的複雜度及困難。
再者,觸控面板會有由於外部入射光或入射至LCD的入射光而看到在觸控面板上之連接電極的問題。
實施例提供一種改善可見性的觸控面板。
根據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其包含一基板、一感測部在該基板上、一連接電極以將該感測部連接在該基板上、以及一防窺部提供在該連接電極上。該連接電極的位置係對應至該防窺部的位置。
根據實施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該方法包含形成該感測部在該基板上、形成一連接電極層在該基板上、以及圖案化該連接電極層。該連接電極層包含一導電層和一防窺層。
如上所述,根據實施例,該觸控面板包含一防窺部提供在該連接電極上。該防窺部可防止該連接電極被看見。換言之,該防窺部可防止因外部入射光或入射至LCD的光而使連接電極被看見。因此,觸控面板的透視度(visibility)得以被改善,所以,得以被改善觸控面板的可靠度。
根據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包含第一絕緣層以及設置在不同層的第二絕緣層。該第一絕緣層和該連接電極的圖案可透過該第二絕緣層而防止被看見。因此,觸控面板的透視度得以被改善。
根據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連接電極的圖案可藉由對一防窺層進行曝光和顯影製程而形成,而不需由蝕刻製程來形成,換言之,連接電極和防窺部可透過圖案化製程而同時被形成。
根據實施例,得以簡化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換言之,當形成連接電極時,防窺部可同時被形成,藉以減少製程時間。因此,得以提供一種具有改善圖案透視度的觸控面板。
100‧‧‧基板
120‧‧‧保護基板
140‧‧‧黏著層
160‧‧‧電極基板
210‧‧‧透明電極
212‧‧‧第一電極
212a‧‧‧第一感測部
212b‧‧‧第一連接電極部
212b’‧‧‧導電層
214‧‧‧第二電極
214a‧‧‧第二感測部
214b‧‧‧第二連接電極部
215’‧‧‧連接電極層
216‧‧‧防窺部
216b’‧‧‧防窺層
250‧‧‧第一絕緣層
250a‧‧‧孔洞
252‧‧‧第一絕緣層
260‧‧‧第二絕緣層
261‧‧‧第二絕緣層
262‧‧‧第二絕緣層
263‧‧‧第二絕緣層
264‧‧‧第二絕緣層
265‧‧‧第二絕緣層
266‧‧‧第二絕緣層
267‧‧‧第二絕緣層
300‧‧‧導線
A、B、C、D、F‧‧‧部份
AA‧‧‧作用區
OL‧‧‧重疊區域
UA‧‧‧非作用區
圖1繪示根據實施例之一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圖2繪示一電極基板的平面圖。
圖3為圖2之部份A的平面放大圖。
圖4為圖3沿著線a-a’的剖面圖。
圖5至8繪示根據實施例之一觸控面板製造方法的剖面圖。
圖9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平面圖。
圖10為圖9之部份A的平面放大圖。
圖11為圖10沿著線a-a’的剖面圖。
圖12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圖。
圖13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平面圖。
圖14為圖13之部份B的平面放大圖。
圖15為圖14沿著線b-b’的剖面圖。
圖16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圖。
圖17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圖。
圖18為圖17之部份C的平面放大圖。
圖19為圖18沿著線c-c’的剖面圖。
圖20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圖。
圖21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平面圖。
圖22為圖21之部份D的平面放大圖。
圖23為圖22沿著線d-d’的剖面圖。
圖24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圖。
在實施例的說明中,應被理解,當一層(或膜)、一區域、一圖案或一結構被指稱在另一基板、另一層(或膜)、另一區域、或另一墊片、或圖案”上”或”之下”時,其可”直接地”或”間接地”在其他基板、層(或膜)、區域、墊片、或圖案之上、或者可出現一或多個中間部件時,該層的位置需參照圖式而定。
顯示於圖式中每一層的厚度和尺寸,為了方便或清楚說明而被誇大、省略或示意性繪示。此外,元件的尺寸並未實際反應真實的尺寸。
在後文中,實施例將參照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根據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將參照圖1至圖4進行說明。圖1繪示根據實施例之一觸控面板的示意圖。圖2繪示一電極基板的平面圖。圖3為圖2之部份A的平面放大圖,而圖4為圖3沿著線a-a’的剖面圖。
參照圖1,根據本實施例之一觸控面板包含一保護基板 120、一黏著層140、以及一電極基板160。
保護基板120提供觸控面板的最上部。保護基板120可保護電極基板160。保護基板120可包含蓋玻璃(cover glass)。
黏著層140可與保護基板120和電極基板160結合。黏著層140可包含一光學膠(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參照圖2,電極基板160包含一基板100、一透明電極210、一絕緣層250、一導線300、以及一線路基板。
詳細而言,電極基板160包含基板100,基板100上定義有一作用區AA以及一非作用區UA。作用區AA感測輸入裝置(如手指)的位置,而非作用區UA提供在作用區AA的周圍。
在本例中,透明電極210可被形成在作用區AA中以感測輸入裝置。此外,一導線300可被形成在非作用區UA中以電性連接透明電極210。此外,與導線300連接的一外部電路可位在非作用區UA中。非作用區UA內可具有一外部無效層,其上具有標誌(logo)。
如果輸入裝置例如使用者的手指觸碰該上述觸控面板,在觸控面板的觸控部將產生電容的變化。因此,可偵測到在觸控面板上電容產生變化之部份的觸碰點。
在後文中,將針對上述的觸控面板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
基板100可包含各種不同的材料以支撐透明電極210、絕緣層250、導線300、以及形成在基板100上的線路基板。舉例而言,基板100可包含一玻璃基板或一塑膠基板。
外部無效層101形成在基板100的非作用區UA中。外部無效層101可塗佈有一預定顏色的材料,因此將無法從外部看到與外部電路連接的導線300和印刷電路圖案。外部無效層可具有配合外觀的顏色。舉例而言,外部無效層可包含黑色顏料以呈現黑色。所需要的標誌可透過各種不同方法而可形成在該外部無效層中。該外部無效層可透過沉積法、印刷法、及濕塗佈(wet coating scheme)而形成。
透明電極210可形成在基板100上。透明電極210可感測輸入裝置,例如使用者手指的觸碰。
參照圖2和4,透明電極210包含一第一電極212以及一第二電極214。
第一電極212包含複數個第一感測部212a以及一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以將該些第一感測部212a彼此連接。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將該些第一感測部212a於第一方向(圖式中的X軸方向)彼此連接,因此第一電極212可在該第一方向延伸。
相似地,第二電極214包含複數個第二感測部214a以感測輸入裝置,例如使用者手指的觸碰以及一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以將該些第二感測部214a彼此連接。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將該些第二感測部214a於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圖式中的Y軸方向)彼此連接,因此第二電極214可在該第二方向延伸。
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其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比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更靠近基板100。
第一和第二感測部212a、214a以及第一和第二連接電極部212b、214b可包含一透明導電材料以允許電力流動但不干擾光傳輸。該透明導電材料可包含各種不同的材料,例如氧化銦錫或氧化銦鋅。
雖然圖式繪示第一和第二感測部212a、214a具有對角形(diagonal shape),但實施例並非限定於此。因此,第一和第二感測部212a、214a可具有各種形狀,包含多邊形,例如三角形或方形、圓形、或橢圓形。
絕緣層250形成在該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上。絕緣層250可防止第一電極212與第二電極214發生短路。絕緣層250上具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以將該些第一感測部212a彼此連接。
絕緣層250可包含一透明導電材料以防止電性短路。
參照圖4,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上具有一防窺部216。防窺部216位於對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的位置。換言之,防窺部216的上面可僅設置在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所在之處。防窺部216提供在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的上表面上。防窺部216的端部和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的端部係在相同平面。換言之,防窺部216的上表面和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的上表 面可具有相同的區域。
防窺部216可防止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被看見。換言之,防窺部216可防止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因外部入射光或入射至該LCD的光而被看見。因此,觸控面板的可靠度得以藉由改善觸控面板的可見度而被改善。
在後文中,根據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將參照圖5至8進行詳細說明。此外,與上述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和結構將不再說明。圖5至8為解釋根據實施例之一觸控面板製造方法的剖面圖。
首先,參照圖5,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形成在基板100上,而絕緣層250形成在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上。
之後,參照圖6,一連接電極層215’位在基板100上。連接電極層215’包含一導電層212b’以及一防窺層216’。
導電層212b’可包含各種不同的材料,例如ITO、IZO、Ag奈米線、以及ZTO(氧化鋅錫),其可被用來作為電極。
防窺層216’提供在導電層212b’上。防窺層216’可位在導電層212b’的整個表面上。防窺層216’可包含例如光阻的材料,其可被輕易地顯影。換言之,防窺層216’可具有相似於透明和可撓的乾膜光阻(dry film resistance)結構。防窺層216’可具有5μm或更少的厚度。
連接電極層215’可具有膜的型態,其中導電層212b’係與防窺層216’整合。
參照圖7,連接電極層215’可透過一貼合製程(lamination process)而形成在基板100上。
之後,參照圖8,連接電極層215’可被圖案化。特別地,連接電極的圖案可藉由對包含光阻材料的防窺層216’進行曝光和顯影製程而形成,而無需蝕刻製程。換言之,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和防窺部216可透過圖案化製程而同時地形成。
根據實施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得以被簡化。換言之,當形成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時,防窺部216得以被同時形成,藉以減少製程 時間。因此可提供具改善圖案透視度的觸控面板。
同時,參照圖9,根據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包含基板100,基板100上具有一作用區AA以及一非作用區UA。作用區AA感測輸入裝置(如手指),而非作用區UA提供在作用區AA的周圍。
在本例中,透明電極210可被形成在作用區AA中以感測輸入裝置。此外,一導線300可被形成在非作用區UA中以與透明電極210電性連接。此外,與導線300連接的一外部電路可位於非作用區UA中。非作用區UA中可提供有一具有標誌(logo)的外部無效層。
如果輸入裝置,例如:手指,觸碰該上述觸控面板,在輸入裝置的觸控部將產生電容變化,而觸控面板中產生電容變化的部份可被偵測到一觸碰點。
在後文中,將更加詳細描述上述之觸控面板。
基板100可包含各種不同的材料以支撐形成在基板100上之透明電極210、絕緣層250、導線300、以及線路基板。舉例而言,基板100可包含一玻璃基板或一塑膠基板。
外部無效層101形成在基板100的非作用區UA中。外部無效層101可塗佈有一預定顏色的材料,因此導線300和將導線300與外部電路連接之印刷電路圖案將無法由外部窺見。該外部無效層可具有配合外觀的顏色。舉例而言,外部無效層可包含黑色顏料以呈現黑色。一所需標誌可透過各種方法而被形成在該外部無效層中。該外部無效層可透過沉積法、印刷法、以及濕式塗佈法而被形成。
透明電極210可形成在基板100上。透明電極210可感測到輸入裝置,例如使用者手指的觸碰。
透明電極210包含第一電極212以及第二電極214。
第一電極212包含該些第一感測部212a以及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第一感測部212a偵測輸入裝置是否觸碰,例如:使用者的手指,而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將該些第一感測部212a彼此連接。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將該些第一感測部212a於第一方向(圖式中的X軸方向)彼此連接,因此第一電極212可在該第一方向延伸。
相似地,第二電極214包含該些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該些第二感測部214a感測輸入裝置的觸碰,例如:使用者手指的觸碰,而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將該些第二感測部214a彼此連接。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將該些第二感測部214a於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圖式中的Y軸方向)彼此連接,因此第二電極214可在該第二方向延伸。
根據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其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比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更靠近基板100。
第一和第二感測部212a、214a以及第一和第二連接電極部212b、214b可包含一透明導電材料以允許電力流動但不干擾光傳輸。該透明導電材料可包含各種不同的材料,例如氧化銦錫或氧化銦鋅。
雖然圖式繪示第一和第二感測部212a、214a具有對角形(diagonal shape),但實施例並非限定於此。因此,第一和第二感測部212a、214a可具有各種形狀,包含多邊形,例如三角形或方形、圓形、或橢圓形。
絕緣層包含提供在不同之層的第一和第二絕緣層250、260。在提供第一和第二絕緣層250、260的同時,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可插設在第一和第二絕緣層250、260之間。換言之,第一和第二絕緣層250、260可將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夾設於其中。
第一絕緣層250的上面可具有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部214b。詳細而言,第一絕緣層250可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感測部212a、214a和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的整個表面上。此外,第一絕緣層250可包含一孔洞250a,因此第一感測部212a和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可彼此連接。
參照圖10,基板100上提供有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而第一絕緣層250形成在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上。第一絕緣層250上提供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以與第一感測部212a連接。
第一絕緣層250可包含一透明導電材料以防止電性短路。
參照圖11,第二絕緣層260的上面可具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第二絕緣層260可位於對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的位置。換言之, 第二絕緣層260可與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位於相同的位置。
第二絕緣層260可包含與第一絕緣層250相同的材料,但實施例並非限定於此。第二絕緣層260可包含一光阻材料。舉例而言,第二絕緣層260可包含一液態光阻材料或一抗乾膜(dry film resistance)材料。
第一絕緣層250和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之圖案被窺見的問題得以因第二絕緣層260而被克服,因此,觸控面板之透視度得以被改善。
同時,參照圖12,第二絕緣層261可僅提供在對應第一絕緣層250之孔洞250a位置的部份F。因此第二絕緣層261可在垂直方向與第一絕緣層250偏置(offset)。在圖11的結構中,具有第一絕緣層250與第二絕緣層261重疊的一重疊區域OL。然而,根據圖12所示之實施例,觸控面板的透視度得以藉由該重疊區域OL而被改善。換言之,根據圖12所示之實施例,第二絕緣層261係設置在未形成有第一絕緣層250的部份。
根據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其第一感測部212a、第二感測部214a、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比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更靠近基板100。
在後文中,根據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將參照圖13至16進行詳細說明。此外,與上述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和結構之說明,為了明確緣故,將予以省略。
一第一絕緣層252係部份地提供在第二電極連接部214b上。換言之,第一絕緣層252係部份地提供在第一連接部212b和第二電極連接部214b之間。
第二絕緣層260的上面可具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第二絕緣層260可位於對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的位置。換言之,第二絕緣層260可與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位於相同的位置。
同時,基板100可包含一第一區域以及一第二區域。在該第一區域中,設置有第一絕緣層252而該第二區域圍繞該第一區域。在本例中,參照圖16,第二絕緣層263可提供在該第二區域中。換言之,第二絕緣層263可提供在該觸控面板中未形成有第一絕緣層252的部份。因此,第二絕緣層263可在垂直方向與第一絕緣層250偏置(offset)。也就是說,在圖15的結構中,具有第一絕緣層252與第二絕緣層262重疊的一重疊區域OL。 然而,根據圖16所示之實施例,觸控面板的透視度得以藉由移除該重疊區域OL而被改善。換言之,根據圖16所示之實施例,第二絕緣層263係設置在未形成有第一絕緣層252的部份F。
參照圖17至19,根據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具有與如圖9至11所示之具有疊層(stack-up)結構之觸控面板相反的結構。換言之,第二絕緣層264、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包含孔洞250a的第一絕緣層250、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係依序堆疊在基板100上。在本例中,第二絕緣層264可被提供在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之下方。第二絕緣層264可位在對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的位置。換言之,第二絕緣層264可與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位於相同的位置。
同時,參照圖20,第二絕緣層265可僅提供在對應第一絕緣層250之孔洞250a的位置。因此,第二絕緣層265可在垂直方向與第一絕緣層250偏置(offset)。參閱圖19,具有第一絕緣層250與第二絕緣層264重疊的一重疊區域OL。然而,根據圖20所示之實施例,觸控面板的透視度得以藉由移除該重疊區域OL而被改善。換言之,根據圖20所示之實施例,第二絕緣層265係設置在未形成有第一絕緣層250的部份。
在後文中,根據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將參照圖21至24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21至23,根據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具有與如圖13至15所示之具有疊層(stack-up)結構之觸控面板相反的結構。換言之,換言之,一第二絕緣層266、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第一絕緣層252、以及第二連接電極部214b係依序堆疊在基板100上。在本例中,第二絕緣層266可被提供在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之下方。第二絕緣層266可位在對應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的位置。換言之,第二絕緣層266可與第一連接電極部212b位於相同的位置。
同時,基板100可包含一第一區域以及一第二區域。在該第一區域中,設置有第一絕緣層252而該第二區域圍繞該第一區域。在本例中,參照圖24,可將第二絕緣層267設置在該第二區域中。換言之,第二絕緣層267可被提供在觸控面板中未形成有第一絕緣層252的部份F。因 此,第二絕緣層267可在垂直方向與第一絕緣層252偏置(offset)。也就是說,在圖23的結構中,具有第一絕緣層252和第二絕緣層267的重疊區域。然而,根據如圖24所示之實施例,觸控面板的透視度得以藉由移除該重疊區域OL而被改善。換言之,根據圖24的實施例,第二絕緣層267係設置在未形成有第一絕緣層252的部份F中。
在本說明書中所指之「一實施例」、「一個實施例」、「示範實施例」意指與實施例結合而描述的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色包含在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例中。在本說書各處出現的此類名稱不一定都指稱同一實施例。再者,當與任何實施例結合而描述特定特徵、結構、或特色時,則結合該等實施例中之其他者來實現此特徵、結構或特性是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能力範圍內。
雖然參考實施例之許多說明性實施例來描述實施例,但應理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想出將落入本發明之原理的精神及範疇內的眾多其他修改及實施例。更特定言之,在本發明、圖式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所主張組合設置之零部件及/或設置的各種變化及修改為可能的。除了零部件及/或設置之變化及修改外,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替代用途亦將顯而易見。
100‧‧‧基板
120‧‧‧保護基板
140‧‧‧黏著層
160‧‧‧電極基板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面板,包含:一基板,一感測部在該基板上;一連接電極以將該感測部連接在該基板上;以及一防窺部在該連接電極上,其中該連接電極的位置對應該防窺部的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防窺部包含一光阻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防窺部的一端部和該連接電極的一端部係提供在一相同的平面上。
  4. 一種觸控面板,包含:一基板;一感測部在該基板上;一絕緣層在該基板上;一連接電極以將該感測部連接在該基板上;以及其中該絕緣層包含一第一絕緣層和一第二絕緣層,而該連接電極插設在該第一絕緣層和該第二絕緣層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絕緣層包含一孔洞以將該連接電極與該感測部連接;以及該第二絕緣層係提供在對應該連接電極的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絕緣層包含一孔洞以將該連接電極與該感測部連接;以及該第二絕緣層係提供在對應該孔洞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感測部係較該連接電極更靠近該基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連接電極係較該感測部更靠近該基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絕緣層係提供在該連接電極上,該基板包含一第一區域以及一第二區域,其中在該第一區域中具有該第一絕緣層,而該第二區域圍繞該第一區域,且該第二絕緣層係提供在該第二區域中。
  10. 一種觸控面板,包含:一第一感測部、一第二感測部、以及一第一連接部,該第一連接與該第一感測部整合以將該第一感測部連接在一基板上;一第一絕緣層提供在該第一感測部、該第二感測部、以及該第一連接部的整體表面上且包含一孔洞以將部份的該第二感測部暴露出;一第二連接部以將該第二感測部連接在該第一絕緣層上;以及一第二絕緣層在該第二連接部上對應該孔洞。
TW102142040A 2012-11-22 2013-11-19 觸控面板 TWI5142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33168A KR20140066001A (ko) 2012-11-22 2012-11-22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0120133165A KR101417423B1 (ko) 2012-11-22 2012-11-22 터치 패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6453A true TW201426453A (zh) 2014-07-01
TWI514215B TWI514215B (zh) 2015-12-21

Family

ID=49641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2040A TWI514215B (zh) 2012-11-22 2013-11-19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23094B2 (zh)
EP (1) EP2735949A3 (zh)
CN (1) CN103838425B (zh)
TW (1) TWI5142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099B (zh) * 2015-09-03 2020-06-11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包括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9378B2 (ja) * 2014-07-04 2018-04-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9960434B (zh) 2017-12-25 2022-04-12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制作触控面板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9242B1 (ko) 2009-01-16 2013-0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780061B2 (en) * 2010-02-11 2014-07-15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static capacity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073147B1 (ko) 2010-04-05 2011-10-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평판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101088B1 (ko) * 2010-05-03 2011-12-3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2103968A (ja) 2010-11-11 2012-05-31 Okura Ind Co Ltd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用下地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US9904088B2 (en) 2011-01-19 2018-02-27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135827A (zh) 2011-11-29 2013-06-0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感测面板
TWM434989U (en) * 2012-04-03 2012-08-01 Emerging Display Tech Corp Single board touch panel that reduces chance of shorting
JP2015529899A (ja) 2012-07-31 2015-10-08 インターフレッ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反射防止層を含むセンサー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6099B (zh) * 2015-09-03 2020-06-11 南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包括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39759A1 (en) 2014-05-22
EP2735949A2 (en) 2014-05-28
CN103838425A (zh) 2014-06-04
EP2735949A3 (en) 2015-09-30
CN103838425B (zh) 2018-01-05
US9323094B2 (en) 2016-04-26
TWI514215B (zh) 201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3088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panel
JP6253923B2 (ja) タッチセンサ内蔵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
TWI466600B (zh) 可撓式印刷電路板以及具有其之觸控螢幕面板設備
WO2017045342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590111B (zh) 觸控面板
WO2010016174A1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521398B (zh) 觸控螢幕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
JP2011186717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TWI553710B (zh) 觸控螢幕面板
CN105094482B (zh) Ogs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TW201447722A (zh) 光穿透觸控面板
WO2009125531A1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20160034076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JP5827972B2 (ja) タッチセンサ一体型表示装置
TWI512698B (zh) 具有觸控螢幕之平面面板顯示裝置
KR102162426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492122B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M458612U (zh) 觸控面板
TW201516815A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KR101241469B1 (ko) 터치 패널
KR102335116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100039407A1 (en) Sensory structure of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predetermined sensing areas
KR102162580B1 (ko) 터치전극 내장형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14215B (zh) 觸控面板
WO2014015618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