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3174A - 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3174A
TW201423174A TW102144624A TW102144624A TW201423174A TW 201423174 A TW201423174 A TW 201423174A TW 102144624 A TW102144624 A TW 102144624A TW 102144624 A TW102144624 A TW 102144624A TW 201423174 A TW201423174 A TW 2014231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film
polarizing plate
liquid crystal
film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4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ong-Choon Kim
Original Assignee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23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317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4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the refractive index Nz perpendicular to the element surface being different from in-plane refractive indices Nx and Ny, e.g. biaxial or with normal optical ax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具體而言係依序堆疊有第一保護膜、偏光片、第二保護膜及黏著劑層,而該至少一保護膜係以MD方向(Machine Direction)進行單軸拉伸且正面相位差值(RO)係超過100nm~未滿300nm,並符合下述公式1之偏光板。該偏光板所使用之保護膜,相較傳統因具備低價型高相位差,所以不僅具有較佳價格競爭力,更具有可抑制虹斑產生以維持影像品質(確保視角等)之效果。〔公式1〕0.0235RO - 7.35 ≦ NZ ≦ -0.015RO + 6.5 (公式中,RO係正面相位差值,而NZ係折射率比)。

Description

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抑制因使用具有高相位差的保護膜所產生虹斑之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係平板顯示器中現今市場佔有率最高並取代影像顯示裝置中最普及的陰極射線管(Cathode-ray Tube;CRT)。
液晶顯示裝置係大幅改善初期開發階段時的各種技術缺點,現今仍致力於提高價格競爭力以擴大市場佔有率。為此,而嘗試改善構成液晶顯示裝置的核心元件一偏光板。
提高偏光板價格競爭力的代表性方法係使用低價的偏光片保護膜。
偏光片保護膜其主要目的係保護機械性質較弱之偏光片。最近,若保護膜係堆疊於偏光片其液晶面板側,則透過拉伸賦予適度相位差進而追加視角補償功能。其中,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皆知,若保護膜係堆疊於偏光片其液晶面板的另一側,其相位差值並不會影響光學特性。
此保護膜其代表係使用三醋酸纖維(Triacetyl Cellulose; TAC)等。三醋酸纖維(TAC)通常係以澆鑄法(Casting)製造,其溶媒揮發後係形成負極C板(Negative C-plate)。此三醋酸纖維(TAC)其成本係較一般塑膠膜高出許多。
因此,嘗試將單價較低之塑膠膜作為偏光片保膜膜使用,以取代三醋酸纖維(TAC)。
但較低價之塑膠膜為了提高整體良率(Percent Yield),係以高倍率進行拉伸且相位差較大,以致包含該膜之液晶顯示裝置係產生虹斑,具有影像品質降低之缺點。
另,抑制因高倍率拉伸之膜所產生虹斑的方法係於經高倍率拉伸之膜表面進行分散劑(Dispersing Agent)處理或於經高倍率拉伸之膜中添加分散劑之方法。但此情況下亦具有影像品質劣化、製造成本提高之問題。
本發明目的係提供一種偏光板,其係將無降低影像品質、低價型且具有高相位差之膜作為偏光片保護膜運用。
本發明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偏光板,其依序堆疊有第一保護膜、偏光片、第二保護膜及黏著劑層,其中,該至少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Machine Direction)進行單軸拉伸且正面相位差值(RO)係超過100nm~未滿300nm,並符合下述公式1:〔公式1〕
(公式中,RO係正面相位差值,而NZ係折射率比)。
其中,該NZ較佳可為NZ>1。
其中,該NZ較佳可為NZ<0。
而該至少一保護膜可為該第一保護膜及該第二保護膜。
該第二保護膜可由環烯烴聚合物(COP)、環烯烴共聚物(CO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碸(PSF)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之群組中挑選出至少一種。
該第一保護膜可由環烯烴聚合物(COP)、環烯烴共聚物(CO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碸(PSF)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之群組中挑選出至少一種。
該第一保護膜其與偏光片接合一面的反向面係包含表面處理層。
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而該液晶顯示裝置係包含偏光背光。
本發明偏光板因可將具備低價型高相位差之膜作為偏光片保護膜運用,所以具有較佳價格競爭力,而且將包含有低價型高相位差膜之傳統偏光板運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時,係可抑制因膜其高相位差所產生之虹斑,而具有可維持影像品質(確保視角等)之優點。
第1圖係本發明偏光板之垂直剖面圖。
第2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之液晶顯示裝置構造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實施例2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實施例3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實施例4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實施例5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8圖係本發明實施例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9圖係本發明實施例7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0圖係本發明實施例8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1圖係本發明實施例9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2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0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3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4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2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5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3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6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4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7圖係本發明實施例15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8圖係本發明比較例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第19圖係本發明比較例2之液晶顯示裝置其施加電壓時,各方向虹斑產生程度示意圖。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抑制因使用具有高相位差的保護膜所產生虹斑之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虹斑係於偏光通過相位差層時,因入射角導致相位差值產生大幅變化並因波長導致相位差值差異較大之現象。
一般而言,高相位差膜係透過高倍率拉伸所製成,因其相位差值較大且因入射角所產生之相位差值變化亦較大,所以當偏光通過時將產生虹斑。另,大部分的膜因具備正色散性,所以因波長所產生之相位差值變化係更大。
本發明雖將高相位差膜作為偏光板保護膜,但係將該高相位差膜其拉伸方法及折射率比控制在特定範圍內以抑制虹斑產生。本發明中將因高相位差膜所產生之虹斑稱為高相位差斑。
以下係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偏光板係依序堆疊第一保護膜、偏光片、第二保護膜及黏著劑層,其中,該至少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Machine Direction)單軸拉伸,且正面相位差值(RO)為超過100nm~未滿300nm,並符合下述公式1。
(公式中,RO係正面相位差值,而NZ係折射率比)
該公式1中,NZ較佳係NZ>1或NZ<0。
一般而言,若NZ為0或1,則光軸係位於平面內且有效抑制虹斑產生,此為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無歧異得知之事項,而本發明係揭露一種即便超出該範圍亦具有絕佳效果之物。
該偏光板其液晶盒若係VA模式,則第一保護膜較佳係使用符合上述條件之物。
另,該偏光板其液晶盒若如IPS模式、FFS模式、PLS模式及ADS模式等,其液晶於平面內旋轉模式下時,較佳係使用符合上述條件之 單一第二保護膜或相同的第一保護膜及第二保護膜。更佳係使用相同的第一保護膜及第二保護膜。
通常,膜係以拉伸工程製造,而進行越多次該拉伸則相位差值越大且膜每單位面積之製造單價越低。傳統代表性保護膜之三醋酸纖維素(TAC),若無進行拉伸則正面相位差值(RO)係10nm以下,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顯示出30~50nm之光學特性。相較常見的一般塑膠膜,此光學特性明顯位在較低相位差範圍。
下述公式2~4係用以定義第一保護膜及第二保護膜其光學特性之正面相位差值(RO)、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及折射率比(NZ)。此時,光學特性係針對可見光領域內之全波長。
〔公式2〕RO=(Nx-Ny)×d
(此處Nx、Ny係平面內折射率且Nx≧Ny,而d表示膜厚。)
〔公式3〕 Rth=[(Nx+Ny)/2-Nz]×d
(此處Nx、Ny係平面內折射率且Nx≧Ny,而Nz係膜其厚度方向之折射率,而d表示膜厚。)
〔公式4〕NZ=(Nx-Nz)/(Nx-Ny)=Rth/RO+0.5
(此處Nx、Ny係平面內折射率且Nx≧Ny,而Nz係膜其厚度方向之折射率。)
本發明特徵在於取代需考量虹斑等光學物性並將相位差值 限定於特定範圍內之傳統保護膜,而使用高拉伸膜作為偏光片保護膜。
高拉伸膜係正面相位差值(RO)為超過100nm~未滿300nm,且經高倍率拉伸其每單位面積製品單價較低。
本發明所運用之保護膜必定係以MD方向(Machine Direction)單軸拉伸之物。MD方向係指與偏光片接合前呈捲曲(ROLL)狀態之膜其展開方向或捲曲方向,而單軸拉伸係指僅以單一方向拉伸定位之膜。
將膜以MD方向單軸拉伸後,光軸延長線係不會超出膜面而係位於平面內,因此不會產生高相位差斑。
高相位差斑係因視角所產生之相位差變化,而於較差視角產生之現象。通過光軸之光雖無產生相位差,但於光軸附近視角其因視角所產生之相位差變化較大,因此需仔細觀察光軸附近視角其高相位差斑。
另,本發明保護膜其正面相位差值(RO)係超過100nm~未滿300nm並符合該公式1。若折射率比超出公式1之範圍,則發生視角狹窄之問題。保護膜其折射率比(NZ)較佳係0或1。
具體而言,液晶盒若為VA模式,則第一保護膜係使用將正面相位差值(RO)及折射率比(NZ)特定於本發明範圍內之膜,而第二保護膜可使用無限定於本發明範圍內之膜。
另,液晶盒若為IPS模式、FFS模式、PLS模式及ADS模式,則第二保護膜係使用將正面相位差值(RO)及折射率比(NZ)特定於本發明範圍內之膜,而第一保護膜可使用無限定於本發明範圍內之膜。
另,第一保護膜與第二保護膜皆可使用將正面相位差值(RO)及折射率比(NZ)特定於本發明範圍內之膜。
因偏光片機械性質較弱,本發明第一及第二保護膜係用以保護該偏光片之偏光片保護膜。另,第二保護膜可具有相位差補償功能。
第一及第二保護膜因樹脂種類而具有不同透濕度(Water-vapor Permeability),可依據透明性、機械強度、熱安定性、遮水性及等向性等加以選擇使用。
具體而言,第一及第二保護膜可由環烯烴聚合物(cyclo olefin polymer;COP)、環烯烴共聚物(cycloolefin copolymer;CO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碸(polysulfone,PSF)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MMA)組成之群組中挑選出至少一種加以使用。
雖無特別限定第一及第二保護膜其厚度,但若過薄則強度及加工性係降低,但若過厚則具有透明性降低或堆積於偏光片後硬化時間過長之問題。保護膜厚度各別係5~200μm,較佳係10~150μm,最佳係20~100μm。
偏光片係扮演讓射入之自然光轉換成所需之單一偏光狀態(線偏光狀態)之光學膜,其可使用於聚乙烯醇系樹脂組成之膜上吸附定位有二色性色素之物。
構成偏光片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係將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皂化後予以製成。舉例而言,聚醋酸乙烯酯系樹脂除乙酸乙烯酯其單聚物(homopolymer)之乙酸乙烯酯外,可列舉出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其共聚物等。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其具體例可列舉出不飽 和羧酸類、不飽和磺酸類、烯烴類、乙烯基乙醚類、具備氨鹽基之丙烯醯胺類等。另,聚乙烯醇系樹脂可為經改性之物,舉例而言,可使用改性成醛類之聚乙烯甲醛或聚乙烯醇縮醛等。聚乙烯醇系樹脂其皂化度一般為85~100mol%,較佳可為98mol%以上。另,聚乙烯醇系樹脂其聚合度一般為1,000~10,000,較佳為1,500~5,000。
將此聚乙烯醇系樹脂形成膜並作為偏光片使用。聚乙烯醇系樹脂其膜形成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利用熟知之多種方法。聚乙烯醇系樹脂其膜厚並無特別限制,舉例而言,可為3~150μm。
偏光片一般而言係經由上述將聚乙烯醇系膜進行單軸拉伸之工程、以二色性色素進行染色吸附之工程、以硼酸水溶液進行處理之工程及水洗與乾燥工程加以製成。
將聚乙烯醇系膜進行單軸拉伸之工程可於染色前執行、與染色同時進行或染色後執行。若於染色後執行單軸拉伸,則可於硼酸處理前或硼酸處理中執行。當然亦可於將該些工程各別組合後之複數個階段中執行單軸拉伸。單軸拉伸可使用周速(Circumferential Speed)不同之滾輪或加熱滾輪,亦可為於大氣中進行拉伸之乾式拉伸,亦可為透過溶媒於膨脹狀態下進行拉伸之濕式拉伸。拉伸比一般而言係3~8倍。
將拉伸後之聚乙烯醇系膜以二色性色素進行染色之工程,舉例而言,可利用將聚乙烯醇系膜浸泡於含有二色性色素之水溶液之方法。二色性色素之具體例可使用碘或二色性有機染料。另,聚乙烯醇系膜於染色前較佳係事先浸泡於水中予以膨脹。
二色性色素若使用碘時,一般而言,可利用將聚乙烯醇系膜 浸泡於含有碘及碘化鉀之染色用水溶液中進行染色之方法。一般而言,染色用水溶液所含之碘含量係相對100重量份的水(蒸餾水)具備0.01~1重量份,而碘化鉀含量相對100重量份的水則具備0.5~20重量份。染色用水溶液溫度一般而言係20~40℃,而浸泡時間,舉例而言,染色時間一般為20~1,800秒。
另一方面,若二色性色素係使用二色性有機染料,一般而言,可利用將聚乙烯醇系膜浸泡於含有水溶性二色性有機染料之染色用水溶液中進行染色之方法。染色用水溶液中所含之二色性有機染料含量一般係相對100重量份的水具備1×10-4~10重量份,較佳係具備1×10-3~1重量份。染色用水溶液更可含有硫酸鈉等無機鹽以作為染色輔助劑。染色用水溶液之溫度一般而言係20~80℃,而浸泡時間,舉例而言,染色時間一般為10~1,800秒。
將染色後之聚乙烯醇系膜進行硼酸處理之工程,可將其浸泡於含有硼酸之水溶液中執行。一般而言,含有硼酸之水溶液其硼酸含量係相對100重量份的水具備2~15重量份,較佳係5~12重量份。若使用二色性色素為碘之硼酸水溶液,其較佳係含有碘化鉀,而含量一般相對100重量份的水係具備0.1~15重量份,較佳係具備5~12重量份。含有硼酸之水溶液溫度係50℃以上,較佳係50~85℃,更佳係60~80℃,而浸泡時間係60~1,200秒,較佳係150~600秒,更佳係200~400秒。
硼酸處理後係將聚乙烯醇系膜進行水洗與乾燥。水洗處理可將經硼酸處理之聚乙烯醇系膜浸泡於水中執行,而水洗處理時之水溫為5~40℃,而浸泡時間為1~120秒。水洗後係進行乾燥以取得偏光片。一般而 言,乾燥處理可以熱風乾燥機或遠紅外線加熱器執行,而乾燥處理溫度一般為30~100℃,較佳係50~80℃,而乾燥時間一般係60~600秒,較佳係120~600秒。
偏光片厚度可為3~40μm。
偏光片與第一保護膜間及偏光片與第二保護膜間係形成有接著劑層。舉例而言,接著劑層可使用水性接著劑或UV硬化型接著劑。
接著劑可將偏光片與保護膜充份接合,若係光學透視度較佳且不會因時間產生變黃等變化之物,則無特別限制其種類,舉例而言,可為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與交聯劑之水性接著劑組成物。
水性接著劑組成物所含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可列舉出聚乙烯醇系樹脂或具備乙醯乙醯基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其中將具備乙醯乙醯基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作為具備活性較高官能基之聚乙烯醇系接著劑,因可提升偏光板其持久性係較佳。
該UV硬化型接著劑組成物所含之樹脂係該技術領域普遍使用之物,可使用環氧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等。
另,為提高與保護膜相接合之偏光片表面其接著性,可適度執行電漿處理、電暈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火焰(flame)處理或皂化處理等表面處理。
透過接著劑於偏光片接合保護膜之方法可利用該技術領域所熟知之方法,舉例而言,透過流延法、銲線棒式塗布法(Wire Bar Coating)、凸版印刷塗布法(Gravure Coating)、模具塗佈法(Die Coating)或噴霧法等將接著劑塗佈於偏光片、保護膜或該些全數接著面上以進行接合之方法。在此 所述之流延法係指一邊以大約垂直方向、大約水平方向或兩者間傾斜方向移動被塗佈物之偏光片或保護膜,一邊將接著劑於該被塗佈物表面流下並擴散之方法。塗佈接著劑後,偏光片與保護膜係藉由接合滾輪等進行夾壓接合。
黏著劑層係用以與液晶盒相接合之層,可由含有黏著劑樹脂與交聯劑之該技術領域普遍使用之黏著劑組成物加以形成。
黏著劑組成物所含之黏著劑樹脂可使用丙烯酸系、矽系、橡膠系、氨基甲酸酯系、聚酯系或環氧系共聚合物等,較佳係使用丙烯酸系共聚合物。另,黏著劑組成物可包含鹼金屬鹽、離子化合物、導電性高分子、金屬氧化物、CNT等熟知之抗靜電劑。其中較佳係含有離子化合物。
將黏著劑層堆疊於偏光板之方法,若為該技術領域普遍使用之方法則無特別之限制。舉例而言,可於偏光片保護膜所形成之抗靜電塗佈層上,將黏著劑組成物以與該抗靜電劑塗佈液組成物其塗佈法相同之方法進行塗佈且乾燥後加以堆疊。另,經矽塗佈(Silicone Coating)之離型膜上以上述相同之塗佈方法形成黏著劑層並製成黏著劑片後,將其以滾輪壓縮裝置堆疊於偏光片保護膜所形成之抗靜電塗佈層上。此時,若黏著劑組成物中含有交聯劑之紫外線硬化型化合物,則較佳係於塗佈黏著劑組成物後或以滾輪壓縮裝置進行堆疊後照射紫外線。
黏著劑層厚度可依據黏著力進行調整,一般較佳為3~100μm,更佳係10~100μm。
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可於上側、下側或上/下側兩邊具備該偏光板。若於上側或下側具備該偏光板,則另一偏光板可使用該技術領域 普遍使用之物且於偏光片兩面皆接合有保護膜之形態下使用。
以下係揭露較佳實施例以方便理解本發明,但下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之範例,但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瞭解可在本發明範疇及技術範圍內做多樣化的變更及修正,其相關變形例及修正應屬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內。
<實施例1>
本發明其各光學膜、液晶盒及背光等實際量測數據係如第2圖所示結構堆疊於TECH WIZ LCD上。於TECH WIZ LCD上將55英吋之PS-VA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液晶盒參數化後進行堆疊。
液晶顯示裝置係由偏光背光、下側偏光板PS-VA模式液晶盒及上側偏光板所構成。上側及下側偏光板於各別液晶盒側依序堆疊黏著劑層、第二保護膜、接著劑層、偏光片、接著劑層、第一保護膜。
偏光片透過於PVA進行拉伸與染色以附加偏光片功能,而背光側偏光片之吸收軸自目視側所視係於垂直方向上堆疊,而目視側偏光片之吸收軸係配置於水平方向上。
此偏光片之偏光性能於370~780nm可見光領域下,其發光因素(Luminosity Factor)之偏光度為99.9%以上,而發光因素其單體穿透率為41%以上。發光因素其偏光度與發光因素其單體透過率,若將波長其穿透軸之穿透率設定為TD(λ)、波長其吸收軸之穿透率設定為MD(λ)、JIS Z 8701:1999所定義出之發光因素其補償值設定為時,係以下述公式5~9加以定義。
〔公式9〕単体透過率=(T TD +T MD )/2
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50nm且折射率比(NZ)係1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第一保護膜其各自鄰接之偏光片吸收軸與慢軸之方向係相互垂直地進行堆疊。
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二保護膜係具備相位差補償功能之保護膜,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50nm且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係125nm之聚環烯烴高分子膜(COP)。
上側偏光片及下側偏光片於各別兩面保護膜間形成丙烯酸系接著劑層。
第3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具體而言係將各方向色相顯示於等高線圖(Color Contour Map上)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2:VA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50nm且折射率比(NZ)係0之改性聚苯乙烯膜(PS)。
第4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3:VA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150nm且折射率比(NZ)係1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
第5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4:VA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150nm且折射率比(NZ)係0之改性聚苯乙烯膜(PS)。
第6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5:VA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00nm且折射率比(NZ)係2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
第7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6:VA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90nm且折射率比(NZ)係1.5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
第8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7:VA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110nm且折射率比(NZ)係-3之改性聚苯乙烯膜(PS)。
第9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8:VA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50nm且折射率比(NZ)係-1之改性聚苯乙烯膜(PS)。
第10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9:IPS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42英吋IPS模式液晶盒上之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及第二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50nm且折射率比(NZ)係1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
第11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10:IPS模式(僅使用第二保護膜)>
雖如該實施例9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二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50nm且折射率比(NZ)係0之改性聚苯乙烯膜(PS)。
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堆疊有TAC系列等向性膜之NRT(日本)。
第12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11:IPS模式(僅使用第二保護膜)>
雖如該實施例9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二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150nm且折射率比(NZ)係1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
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堆疊有TAC系列等向性膜之 NRT(日本)。
第13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12:IPS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9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及第二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150nm且折射率比(NZ)係0之改性聚苯乙烯膜(PS)。
第14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13:IPS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9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及第二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00nm且折射率比(NZ)係-2之改性聚苯乙烯膜(PS)。
第15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14:IPS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9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及第二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90nm且折射率比(NZ)係-0.2之改性聚苯乙烯膜(PS)。
第16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實施例15:IPS模式>
雖如該實施例9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及第二保護膜係於MD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50nm且折射率比(NZ)係2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
第17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完全無產生虹斑。
<比較例1>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以TD(Transverse Direction)方向進行單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000nm且折射率比(NZ)係1.9之物。
第18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產生眾多虹斑。
<比較例2>
雖如該實施例1所述進行實施,但上側及下側的各第一保護膜係雙軸拉伸,並堆疊有於光源589nm下正面相位差值(RO)係2,000nm且折射率比(NZ)係3之物。
第19圖係於該液晶顯示裝置的液晶盒施加電壓並自各方向計算虹斑之結果,經確認係產生眾多虹斑。

Claims (11)

  1. 一種偏光板,其依序堆疊有一第一保護膜、一偏光片、一第二保護膜及一黏著劑層;其中,該至少一保護膜係於MD方向(Machine Direction)進行單軸拉伸且正面相位差值(RO)係超過100nm~未滿300nm;而該偏光板係符合下述公式1: (公式中,RO係正面相位差值,而NZ係折射率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該NZ係NZ>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該NZ係NZ<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該至少一保護膜係該第一保護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該至少一保護膜係該第二保護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該至少一保護膜係該第一保護膜及該第二保護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該第二保護膜係由環烯烴聚合物(COP)、環烯烴共聚物(CO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碸(PSF)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之群組中挑選出至少一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6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該第一保護膜係由環烯烴聚合物(COP)、環烯烴共聚物(CO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碸(PSF)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組成之群組中挑選出至少一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該第一保護膜其與該偏光片接合一面的反向面係包含一表面處理層。
  10.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係包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液晶顯示裝置係包含一偏光背光。
TW102144624A 2012-12-07 2013-12-05 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TW2014231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20141823 2012-12-07
KR1020130093505A KR20140074171A (ko) 2012-12-07 2013-08-07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3174A true TW201423174A (zh) 2014-06-16

Family

ID=5112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4624A TW201423174A (zh) 2012-12-07 2013-12-05 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501386A (zh)
KR (1) KR20140074171A (zh)
CN (1) CN105122097B (zh)
TW (1) TW20142317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726A (zh) * 2014-12-17 2016-12-0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TWI672532B (zh) * 2015-02-26 2019-09-2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附相位差層之偏光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TWI719042B (zh) * 2015-08-13 2021-02-21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78834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back light module thereof
TWI702425B (zh) * 2018-11-20 2020-08-21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偏光板的製造方法、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69328A4 (en) * 2002-01-23 2007-01-03 Nitto Denko Corp OPTICAL FILM, MULTILAYER POLARIZATION PL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PONTANEOUS DISPLAY
JP2007298960A (ja) * 2006-04-04 2007-11-1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偏光板のセット
JP5644064B2 (ja) * 2009-06-09 2014-12-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偏光板
JP5959799B2 (ja) * 2010-02-25 2016-08-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20120005711A (ko) * 2010-07-09 2012-01-1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안경
KR101840356B1 (ko) * 2010-11-23 2018-05-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726A (zh) * 2014-12-17 2016-12-0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TWI575254B (zh) * 2014-12-17 2017-03-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TWI672532B (zh) * 2015-02-26 2019-09-2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附相位差層之偏光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TWI719042B (zh) * 2015-08-13 2021-02-21 日商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US11199745B2 (en) 2015-08-13 2021-12-14 Ze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097B (zh) 2017-09-22
CN105122097A (zh) 2015-12-02
JP2016501386A (ja) 2016-01-18
KR20140074171A (ko) 2014-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9003B1 (ko) 편광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패널
JP7068377B2 (ja)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JP6499115B2 (ja) 偏光板
JP201124836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620913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組成物、平面画像表示装置、立体画像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1428362A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6822641B2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る偏光子
KR20210089631A (ko) 편광막, 편광 필름, 적층 편광 필름, 화상 표시 패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20121702A1 (ja) 偏光板
TW201423174A (zh) 偏光板及包含該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TW201400934A (zh) 偏光板及具備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KR20210089632A (ko) 편광막, 편광 필름, 적층 편광 필름, 화상 표시 패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201804222A (zh) 偏光板套組
KR20160146540A (ko) 편광 필름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편광판
TW201504694A (zh) 偏光元件保護膜、其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學膜及圖像顯示裝置
KR20160037117A (ko) 광학 필름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편광판,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101682539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5037568A1 (ja) 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385380B2 (ja) 位相差層およびハードコート層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20110074307A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30074663A (ko) 편광 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표시 장치
JP7411520B2 (ja) 偏光板、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WO2022074872A1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20126275A (ja) 偏光板
KR102262160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