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2880A - 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 Google Patents

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2880A
TW201412880A TW102132060A TW102132060A TW201412880A TW 201412880 A TW201412880 A TW 201412880A TW 102132060 A TW102132060 A TW 102132060A TW 102132060 A TW102132060 A TW 102132060A TW 201412880 A TW201412880 A TW 2014128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ponge
mass
parts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detoshi Kurusu
Masakazu Irie
Hiroshi Akitomo
Original Assignee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12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288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14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in which at least two but not all the silicon atoms are connected by linkages other than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12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0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包括:(A)含有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B)分子中具有至少兩個矽鍵結氫原子之聚有機矽氧烷;(C)導電性填充劑;(D)水與無機增稠劑之混合物;(E)乳化劑;(F)矽氫化反應觸媒;及(G)固化阻滯劑,且係關於藉由交聯並固化該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獲得之導電性聚矽氧海綿。該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具有精細、均勻連續孔隙度及具有低電壓依賴性之電阻。

Description

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本發明係關於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可形成具有精細、均勻及連續孔隙度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的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形成用組合物,且係關於電阻之電壓依賴性較低之具有精細、均勻及連續孔隙度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本發明主張於2012年9月5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2-195033號之優先權,該申請案之內容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業內存在藉由以下方式形成之習知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將碳黑或諸如此類摻和至聚矽氧橡膠中作為導電性材料以將電阻控制在1×1O1Ω.cm至l×1012Ω.cm範圍內且進一步添加發泡劑並藉由加熱固化。由於此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具有極佳耐熱性及耐氣候性且重量較輕,故該海綿作為汽車部件或辦公設備部件用於利用該等特徵之眾多應用中。更特定而言,該海綿用作各種密封材料、包裝、墊片、O形環、輥塗材料及諸如此類。
形成該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廣泛使用之習用方法係摻和諸如偶氮雙異丁腈等熱解有機發泡劑之方法,但此方法之問題在於有機 發泡劑分解殘餘物會減弱海綿模製產品之特徵,分解氣體本身有毒性或具有氣味,且當使用鉑觸媒作為固化劑時有機發泡劑會抑制固化。此外,所施加電壓變化時之電阻變化(即電阻之電壓依賴性)較大,此使得難以獲得具有穩定電阻特徵之導電性構件。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2-114860號闡述將含有水之吸水聚合物摻和至矽氫化反應可交聯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中之聚矽氧橡膠海綿形成用組合物。國際公開案WO2005/085357文本及國際公開案WO2004/074378文本亦闡述矽氫化反應可交聯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用於聚矽氧橡膠海綿之乳液組合物,該乳液組合物包括水溶性聚合物與乳化劑之水溶液。該等海綿形成用組合物可藉由加熱或諸如此類來固化並交聯以形成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且聚矽氧橡膠海綿可隨後藉由加熱或諸如此類移除水來形成。然而,該等海綿形成用組合物之問題在於,模製時因摻和聚合物而造成模具污染,此可能減弱所得海綿之耐熱性或引起外觀缺陷。此外,所得海綿孔洞之細度不足。
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8-214625闡述模製時收縮係數減小的經改良之矽氫化反應可交聯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包括含有水之膨潤石(smectite)黏土及乳化劑之用於聚矽氧橡膠之乳液組合物。
本發明者已實施專項研究來完成本發明以解決該等問題。即,本發明之目標係提供能夠形成具有精細、均勻及連續孔隙度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的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形成用組合物,及電阻之電壓依賴性較低之具有精細、均勻及連續孔隙度的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本發明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包括:(A)100質量份數之含有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係由以下構 成:(A1)0至90質量份數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具有兩個經烯基封端之分子末端且分子側鏈中不具有任何烯基;及(A2)10質量份數至100質量份數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分子側鏈中具有兩個或更多個烯基;(B)聚有機矽氧烷,其分子中具有兩個或更多個矽鍵結氫原子,其量使得組份(B)中矽鍵結氫原子之莫耳數為每1莫耳組份(A)中之烯基0.4至20;(C)1質量份數至100質量份數之導電性填充劑;(D)10質量份數至250質量份數之包括水及無機增稠劑之混合物;(E)0.1質量份數至15質量份數之乳化劑;(F)矽氫化反應觸媒,其量足以使組合物交聯;及(G)0.001質量份數至5質量份數之固化阻滯劑。
上文所闡述之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較佳進一步含有在不超過每100質量份數組份(A)20質量份數範圍內之(H)二氧化矽精細粉末。
組份(C)較佳係碳黑。
此外,組份(D)較佳係水與膨潤石黏土之混合物。包括膨潤石黏土及陰離子聚合物之親水複合材料較佳作為膨潤石黏土。
此外,組份(B)中矽鍵結氫原子與1莫耳組份(A)中之矽鍵結烯基之莫耳比較佳係在1.5至20範圍內。
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係藉由交聯並固化上述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獲得。
上述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較佳具有至少1μm且小於50μm之平均孔徑及至少90%之連續孔隙度。
上述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可適宜用作影像形成裝置之輥或帶之彈性材料。
發明效應
本發明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之特徵在於,具有精細、均勻及連續孔隙度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係藉由交聯並固化形成,且在於所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電阻之電壓依賴性較低。
組份(A)係本發明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之主要組份之一,其係分子中具有矽鍵結烯基之含有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組份(A)係由以下構成:(A1)聚二有機矽氧烷,其具有兩個經烯基封端之分子末端且分子側鏈中不具有任何烯基;及(A2)聚二有機矽氧烷,其分子側鏈中具有兩個或更多個烯基。組份(A1)與組份(A2)之配合比係在(A1):(A2)=0:100至90:10範圍內,較佳在(A1):(A2)=0:100至75:25範圍內,且甚至更佳在(A1):(A2)=10:90至50:50範圍內。此乃因藉由組合組份(A1)與組份(A2)顯著改良自本發明之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形成之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收縮係數。
具有兩個經烯基封端之分子末端且分子側鏈中不具有任何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A1)在25℃下之黏度較佳係在0.1Pa.s至100Pa.s範圍內,且更佳在0.1Pa.s至40Pa.s範圍內。組份(A1)之聚二有機矽氧烷之極少量分子末端可經羥基或除烯基外之有機基團取代。組份(A1)之聚有機矽氧烷之矽氧烷骨架可為直鏈或具支鏈且可包括該兩種結構之組合。然而,組份(A1)較佳係基本上為直鏈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主鏈係由重複二有機矽氧烷單元組成且其兩條分子鏈皆經烯基二有機矽氧基封端。
組份(A1)之烯基之實例包含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異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及庚烯基,且乙烯基較佳。組份(A1)中矽鍵結之除烯基外之有機基團之實例包含未經取代或經取代之通常具有1至10個碳且較佳具有1至8個碳的單價烴基,例如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及己基;環烷基,例如環戊基及環己基;芳基,例如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及萘基;芳烷基,例如苄基及苯乙基;及經鹵素取代之烷基,例如3,3,3-三氟丙基及3-氯丙基,且甲基較佳。
分子側鏈中具有兩個或更多個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A2)在25℃下之黏度較佳係在0.1Pa.s至100Pa.s範圍內,且更佳在0.1Pa.s至40Pa.s範圍內。組份(A2)中之烯基不僅可存在於分子側鏈中且亦可存在於分子末端上。組份(A2)之聚二有機矽氧烷之少量分子末端可經羥基或諸如此類取代。組份(A2)之聚有機矽氧烷之矽氧烷骨架可為直鏈或具支鏈且可包括該兩種結構之組合。然而,組份(A2)較佳係基本上為直鏈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主鏈係由重複二有機矽氧烷單元組成且其兩條分子鏈皆經烯基二有機矽氧基或不含烯基之三有機矽氧基封端。
組份(A2)之烯基與上述組份(A1)之彼等相同。此外,組份(A2)中矽鍵結之除烯基外之有機基團與上述組份(A1)之彼等相同。
組份(B)係分子中具有至少兩個矽鍵結氫原子之聚有機矽氧烷且係本發明之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之交聯劑。矽鍵結氫原子可位於末端矽氧烷單元及/或聚合物鏈中之矽氧烷單元中。聚有機矽氧烷較佳係直鏈矽氧烷聚合物,該聚合物含有RHSiO2/2單元及/或R2XSiO1/2單元(其中R係如組份(A)中除烯基外之上述有機基團中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具有1至10個碳且較佳1至8個碳的單價烴基,較佳為甲基,且X代表氫原子或R)作為分子中之基本單元且視情況含有R2SiO2/2單元。
存在於組份(B)中之矽鍵結氫原子(即,SiH基團)之總莫耳數較佳 係每1莫耳組份(A)中之烯基0.4至20,且更佳為0.4至5.0。因此,組份(B)相對於每100質量份數組份(A)之量較佳係在約1質量份數至1000質量份數範圍內適宜地測定,(例如)以維持此關係。自改良自本發明之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形成之聚矽氧橡膠海綿之壓縮變形的角度來看,氫原子(即,SiH基團)之總量較佳係每一個組份(A)中之烯基1.5至20個原子且尤佳1.8至5個原子。
組份(C)之實例包含基於碳之導電劑,例如碳黑、碳纖維、碳奈米纖維、碳奈米管、石墨及石墨烯;金屬粉末,例如金、銀及鎳;導電性氧化鋅、導電性氧化鈦、導電性氧化鋁;及導電性填充劑,其係藉由金屬電鍍各種填充劑表面以導電方式施加至填充劑表面。該等導電性填充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兩種或更多種類型之組合使用,只要不妨礙本發明之目標即可。
該等導電性填充劑之配合量較佳係每100質量份數組份(A)1質量份數至100質量份數且尤佳5質量份數至70質量份數。此乃因當該量小於上文所闡述範圍之下限時無法達成期望導電率,且當該量超過上文所闡述範圍之上限時無法獲得有利海綿。
組份(C)尤佳係碳黑,此乃因少量添加時即可達成良好導電性。可使用普通導電性橡膠組合物中之常用物質作為碳黑之較佳類型,但自低硫起始材料製造之在pH 6至10範圍內之碳黑較佳以避免抑制本發明組合物之固化。
碳黑之較佳類型之特定實例包含乙炔黑、導電爐黑(CF)、超導電爐黑(SCF)、特導電爐黑(XCF)、導電槽黑(CC)及在約1500℃之高溫下熱處理之爐黑或槽黑。乙炔黑之特定實例包含Denka Black(由Denki Kagaku Kogyo有限公司製造)及Shawnigan Black(由Shawnigan Chemical有限公司製造)。導電爐黑之特定實例包含Continex CF(由Continental Carbon公司製造)及VULCAN® C(由Cabot公司製造)。超 導電爐黑之特定實例包含Continex SCF(由Continental Carbon公司製造)及VULCAN® SC(由Cabot公司製造)。特導電爐黑之特定實例包含Asahi HS-500(由Asahi Carbon有限公司製造)及VULCAN® XC-72(由Cabot公司製造)。導電槽黑之特定實例係CORAXL(由Degussa有限公司製造)。亦可使用爐黑之類型Ketjenblack® EC及Ketjenblack® EC-600JD(由Ketjenblack International有限公司製造)。在該等碳黑中,乙炔黑尤佳,此乃因其具有低雜質含量以及展開的二級結構且產生極佳導電性。亦可較佳使用Ketjenblack® EC及Ketjenblack® EC-600JD,此乃因其具有大比表面積且以少量摻和時可產生極佳導電性。
在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需要相對較高之電阻時,DBP油吸收性為至多100cm3/100g之碳黑可單獨使用或與上文所闡述之碳黑組合使用。DBP吸收性不超過100cm3/100g之碳黑之實例包含RCF#5號及RCF#10號(由Mitsubishi Chemical有限公司製造);Asahi#50號及Asahi Thermal(由Asahi Carbon有限公司製造);及Monarch 120、Black Pearls 120及Black Pearls 130(由Cabot公司製造)。
應注意,亦可使用藉由混合組份(A)之含有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與碳黑獲得之母料。
包括水及無機增稠劑之混合物(D)係用於賦予藉由交聯並固化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獲得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孔隙(即,用於製造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組份。組份(D)之配合量係每100質量份數組份(A)10質量份數至250質量份數,較佳20質量份數至200質量份數,且更佳40質量份數至150質量份數。此乃因當組份(D)之配合量小於10質量份數時,藉由交聯並固化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形成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難以變得多孔,即,變成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且當配合量超過250質量份數時,損害欲形成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強度。
組份(D)中之水係用於在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交聯並固化後自固化產物移除時賦予導電性聚矽氧橡膠孔隙(即用於製造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組份。組份(D)中水之類型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其乾淨即可。實例包含自來水、井水、離子交換水及蒸餾水。自組份(A)中之組份(D)之分散液更穩定的角度來看,組份(D)中之水較佳係離子交換水。
組份(D)中之增稠劑係天然或合成無機增稠劑,其經摻和以在與水混合時增加組份(D)之黏度、促進組份(A)中之組份(D)之分散並使組份(A)中之組份(D)之分散液狀態穩定。特定實例包含天然或合成膨潤石黏土,例如主要由諸如蒙脫石(montmorillonite)等黏土材料組成之膨潤土(bentonite)、水輝石(hectolite)、皂石(saponite)、鋅蒙脫石(sauconite)、鋁膨潤石(beidellite)及囊脫石(nontronite);及包括上述增稠劑及陰離子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酸)之親水複合材料。配合量較佳係每100質量份數之組份(D)中之水0.1質量份數至10質量份數且更佳0.5質量份數至5質量份數。
在該等增稠劑中,膨潤石黏土(例如膨潤土(蒙脫石)、水輝石黏土及皂石黏土)較佳。此乃因在分散於水中時黏度顯著增加且因可降低下文所闡述之所使用之乳化劑(E)的量。該等容易獲得之膨潤石黏土之實例係為熱液合成產品之Smectone(Kunimine有限公司之註冊商標)及Lucentite(Corp Chemical有限公司之註冊商標),以及為天然純化產品之Kunipia(Kunimine有限公司之註冊商標)、Ben-Gel(Hojun有限公司之註冊商標)、bentone(Elementis Specialties公司之註冊商標)及Veegum(Vanderbilt公司之註冊商標)。自維持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耐熱性的角度來看,該等膨潤石黏土之pH較佳係5.0至9.0。
組份(E)之乳化劑可為習知產品且可為陰離子乳化劑、陽離子乳化劑、兩性乳化劑或非離子型乳化劑。特定實例包含非離子型表面活 性劑,例如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及聚氧乙烯脂肪酸醯胺;包括聚有機矽氧烷之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例如聚矽氧烷-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脂肪族胺鹽、三級銨鹽及烷基吡啶鎓鹽;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高碳數脂肪酸鹽、高碳數醇硫酸酯鹽、烷基苯硫酸鹽、烷基萘硫酸鹽及聚乙二醇硫酸酯鹽;及羧基甜菜鹼型或甘胺酸型兩性表面活性劑。在該等表面活性劑中,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較佳,此乃因在使用下文所闡述之組份(F)作為觸媒時其對矽氫化反應具有極小效應。
該等乳化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兩種或更多種類型之組合使用。乳化劑之HLB值(在組合使用兩種或更多種類型時其係重量平均HLB值)較佳不小於1且不超過10,更佳不小於1.5且小於6,且尤佳不小於3.5且小於6。乳化劑(E)之配合量係每100質量份數組份(A)0.1質量份數至15質量份數且較佳0.2質量份數至3質量份數。
矽氫化反應觸媒(F)較佳係至少一種類型之選自(例如)鉑觸媒、鈀觸媒及銠觸媒之觸媒。更特定而言,可使用鉑觸媒,例如氯鉑酸、經醇改質之氯鉑酸、氯鉑酸與烯烴、乙烯基矽氧烷或乙炔化合物之配位化合物及藉由將該等化合物分散於熱塑性樹脂中製備之微粒狀鉑觸媒;四(三伸苯基膦)鈀及氯叁(三苯基膦)銠,且鉑觸媒尤佳。在該等觸媒中,藉由將鉑觸媒分散於熱塑性樹脂中製備之微粒狀鉑觸媒較佳,此乃因其防止組合物在混合裝置中之不期望固化。組份(F)應以作為觸媒有效之量(所謂的催化量)使用。特定而言,當以每組份(A)及(B)之總量之質量份數來計算觸媒之量(金屬元素含量)時,組份(F)可以約0.01ppm至500ppm且較佳約0.1ppm至100ppm之比率摻和。
藉由將鉑觸媒分散於熱塑性樹脂中製備之微粒狀鉑觸媒較佳係包括熱塑性樹脂並具有0.01μm至500μm平均粒徑之微粒狀鉑觸媒,該熱塑性樹脂含有以鉑金屬原子計至少0.01重量%之鉑觸媒且具有40℃至200℃且較佳50℃至100℃之軟化點。熱塑性樹脂之實例包含具有一定軟化點之熱塑性聚矽氧樹脂,其含有由式C6H5SiO3/2表示之矽氧烷單元作為主要組份以及由式(C6H5)2SiO2/2表示之矽氧烷單元、由式CH3SiO3/2表示之矽氧烷單元、由式(CH3)2SiO2/2表示之矽氧烷單元、由式CH3(CH2=CH)SiO2/2表示之矽氧烷單元、由式CH3(C6H5)SiO2/2表示之矽氧烷單元及由式(CH3)3SiO1/2表示之矽氧烷單元;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甲基纖維素樹脂、聚矽烷樹脂、耐倫(nylon)樹脂、聚酯樹脂及聚丙烯樹脂。該等熱塑性樹脂之軟化點係藉由在顯微鏡下觀察樹脂於可在恆定溫度下加熱之熱板上軟化之狀態來確定。
製備藉由將鉑觸媒分散於熱塑性樹脂中製備之微粒狀鉑觸媒之方法的實例係氣相乾燥,其中首先將鉑觸媒及熱塑性樹脂於溶劑中均勻混合,且然後使用噴霧乾燥器或諸如此類氣化該混合物。
固化阻滯劑(G)係用於調節本發明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的固化速率或可操作時間之組份。特定實例包含具有碳-碳三鍵之醇衍生物,例如3-甲基-1-丁炔-3-醇、3,5-二甲基-1-己炔-3-醇、苯基丁炔醇及1-乙炔基-1-環己醇;烯炔化合物,例如3-甲基-3-戊烯-1-炔及3,5-二甲基-3-己烯-1-炔;含有烯基之低分子量矽氧烷,例如四甲基四乙烯基環四矽氧烷及四甲基四己烯基環四矽氧烷;及含有炔烴之矽烷,例如甲基-叁(3-甲基-1-丁炔-3-氧基)矽烷及乙烯基-叁(3-甲基-1-丁炔-3-氧基)矽烷。
組份(G)之配合量係根據本發明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的使用方法或模製方法來適宜地選擇。配合量通常係在每100 質量份數組份(A)0.001質量份數至5質量份數範圍內。
自改良自本發明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形成的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強度之角度來看,較佳進一步摻和補強性二氧化矽精細粉末(H)。組份(H)不受特別限制,但發煙二氧化矽及沈澱二氧化矽較佳。可使用(例如)鏈狀聚有機矽氧烷、環狀聚有機矽氧烷、六甲基二矽氮烷或各種有機矽氧烷對該等二氧化矽精細粉末進行表面處理。本發明之補強性二氧化矽精細粉末之比表面積較佳係50m2/g至350m2/g,且尤佳係80m2/g至250m2/g。例如,比表面積可參見BET吸收方法。
組份(H)之配合量較佳係不超過每100質量份數組份(A)20質量份數(即,0質量份數至20質量份數),更佳0質量份數至15質量份數,且甚至更佳0質量份數至10質量份數。
此外,可摻和已知欲添加並摻和至習用聚矽氧橡膠中之各種添加劑,其實例包含補強填充劑,例如發煙氧化鈦;非補強填充劑,例如石英粉、結晶二氧化矽、矽藻土、石棉、鋁矽酸(aluminosilicic acid)、氧化鐵、氧化鋅及碳酸鈣;及經有機矽化合物(例如有機矽烷或聚有機矽氧烷)表面處理之上述填充劑。若需要,可將已知添加劑(例如顏料、耐熱劑、阻燃劑、模具釋放劑、增塑劑、酸受體及非功能性聚矽氧油)或其他習用添加劑摻和至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中。
由於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含有水,故亦可摻和防腐劑或防銹劑。防腐劑之實例包含對氧苯甲酸烷基酯、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山梨酸鉀、苯氧基乙醇、水楊酸、石炭酸、對氯間甲酚、六氯酚、殺藻胺(benzalkonium chloride)、氯己定、三氯碳醯苯胺、三氯沙(trichlosan)、光敏顏料;及噻唑啉、異噻唑啉、雙胍、三嗪、碘、咪唑及吡啶防腐劑。在該等防腐劑中,自以微量使用時展現防腐效應之角度來看,噻唑啉或異噻唑啉防腐劑較佳。防腐劑之配合 量通常係每100質量份數之本發明組合物0.001質量份數至5質量份數。
若需要,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可使用已知捏合構件藉由均勻混合含有上文所闡述之每一組份及各種添加劑之組合物來容易地製造。本文所使用之混合器之實例包含均勻混合器、槳式混合器、均勻分散器、膠體磨機及真空攪拌機,但混合器不受特別限制,只要其能夠將組份(C)、(D)及(E)充分分散於組份(A)中即可。
含有組份(A)至(G)或組份(A)至(H)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可使用(例如)以下方法來製造。當摻和組份(H)時,較佳首先藉由預先摻和一部分組份(A)與組份(H)來製備二氧化矽母料,且然後混合組份(A)之剩餘部分與其他組份。
特定實例包含以下方法:將組份(A)、(B)、(C)、(D)、(E)、(G)及(若需要)(H)裝載至混合器中,攪拌且混合所規定之時間,並在(例如)即將使用之前使用諸如靜態混合器或動態混合器等混合裝置摻和組份(F);將組份(A)、(C)、(D)、(E)、(F)及(若需要)(H)裝載至混合器中,攪拌且混合所規定之時間,並在(例如)即將使用之前使用諸如靜態混合器或動態混合器等混合裝置摻和組份(B)及(G);及將組份(A)、(C)、(D)、(E)及(若需要)(H)裝載至混合器中,攪拌且混合所規定之時間,並在(例如)即將使用之前使用諸如靜態混合器或動態混合器等混合裝置摻和組份(B)、(F)及(G)。
自儲存穩定性的角度來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較佳係藉由以下方式來製備:單獨儲存複數種至少兩種組合物,並在即將模製之前使用諸如靜態混合器或動態混合器等混合裝置混合複數種單獨儲存之組合物。
特定實例包含兩組份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包括:(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C)、(D)、 (E)、(F)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B)及(G);及(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B)及(G),但不含組份(C)、(D)及(F);三組份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包括:(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C)、(F)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B)、(D)及(E);(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B)、(C)、(E)、(G)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D)及(F);及(I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D),但不含組份(A)及(B);三組份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包括:(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C)、(E)、(F)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B)及(D);(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B)、(C)、(E)、(G)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D)及(F);及(I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C),但不含組份(A)及(B);三組份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包括:(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C)、(F)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B)及(D);(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B)、(C)、(G)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D)及(F);及(I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D)及(E),但不含組份(A)及(B);及四組份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包括:(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F)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B)、(C)及(D);(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A)、(B)、(E)、(G)及(若需要)(H),但不含組份(C)、(D)及(F);(III)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D),但不含組份(A)、(B)及(C);及(IV)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其含有組份(C),但不含組份(B)及(D)。
下文將詳細闡述製造本發明之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方法。
製造本發明之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至步驟3。下文所闡述之步驟1中之組份(A)至(H)係如上文所闡述。
步驟1:製備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之步驟,該組合 物至少包括以下組份(A)至(G)。
(A)100質量份數之含有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係由以下構成:(A1)0至90質量份數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具有兩個經烯基封端之分子末端且分子側鏈中不具有任何烯基;及(A2)10質量份數至100質量份數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分子側鏈中具有兩個或更多個烯基;(B)分子中具有至少兩個矽鍵結氫原子之聚有機矽氧烷,其量使得組份(B)中矽鍵結氫原子之莫耳數為每1莫耳組份(A)中之烯基0.4至20;(C)1質量份數至100質量份數之導電性填充劑;(D)10質量份數至250質量份數之包括水及無機增稠劑之混合物;(E)0.1質量份數至15質量份數之乳化劑;(F)矽氫化反應觸媒,其量足以使組合物交聯;及(G)0.001質量份數至5質量份數之固化阻滯劑。
步驟2:獲得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之步驟,該步驟係藉由交聯並固化步驟1中獲得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來實施。
步驟3:獲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步驟,該步驟係藉由自步驟2中獲得之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移除水來實施。
此外,自改良藉由本發明之製造方法獲得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強度的角度來看,上文所闡述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較佳進一步含有在每100質量份數組份(A)0.01質量份數至20質量份數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精細粉末(H)。組份(H)係如上文所闡述。
製造本發明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方法中之步驟1的實例包含(i)分批方法,其將複數種單獨儲存之組合物裝載至混合裝置中並混合來製備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且然後將該組合物儲存在罐或諸如此類中;(ii)連續方法,其將複數個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個別地儲存在容器中,利用連接至每一容器之稱重及進料裝置將該等組合物供應至混合裝置,混合並將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以模製所使用之量連續供應至步驟2;及(iii)組合上文所闡述之分批方法與連續方法之方法。然而,該方法並不限於該等實例且可根據目標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產品之類型、形狀或大小以及模製方法來適宜地選擇。
此外,如上文所闡述之步驟1,可藉由混合複數種單獨儲存之組合物在一個步驟中製備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或可在複數個步驟中製備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使用複數個步驟製備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之方法之實例包含以下方法:藉由混合複數種單獨儲存之組合物來製備混合物,且然後藉由將剩餘的單獨儲存之組合物混合至上述混合器中來製備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及藉由混合複數種單獨儲存之組合物來製備第一混合物,藉由混合剩餘的單獨儲存之組合物來製備第二混合物,且然後藉由混合第一與第二混合物來製備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
在步驟1中,可根據需要藉由改變組份(B)之配合量來改變所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硬度或物理性質。
在步驟1中,可根據需要藉由改變組份(C)之配合量來改變所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體積電阻率。
在步驟1中,可根據需要藉由改變組份(D)之配合量來改變所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密度。
製造本發明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方法中步驟2之交聯並固化海綿形 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之方法不受特別限制,但較佳在小於120℃、較佳小於100℃且尤佳50℃至90℃之溫度下加熱步驟1中製備之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特定實例包含以下方法:將步驟1中製備之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注射至模具腔中以供模製,並將該組合物保持在小於100℃且較佳50℃至90℃之溫度及一定壓力下以模製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用步驟1中製備之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塗覆可剝離基材(例如樹脂膜)並藉由加熱至50℃至120℃之溫度來固化,以(例如)模製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用步驟1中製備之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塗覆基材(例如合成纖維布、樹脂膜、金屬膜、金屬板或玻璃布)並加熱至50℃至120℃之溫度,以(例如)在該基材上形成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塗覆層;及自噴嘴排放步驟1中製備之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且將該組合物引入80℃至100℃之溫度下之溫水中,以(例如)模製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
製造本發明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方法之步驟3中自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移除水之方法不受特別限制,但較佳藉由在120℃至250℃之溫度下加熱步驟2中製備之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來移除水。在步驟2中,當用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塗覆基材(例如合成纖維布、樹脂膜、金屬膜、金屬板或玻璃布)且藉助熱空氣或紅外線在該基材上連續形成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時,步驟2與步驟3可同時進行。然而,為獲得具有均勻及精細孔洞之聚矽氧橡膠海綿層,甚至在該連續模製步驟中仍較佳地,在小於120℃之溫度下固化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同時儘可能維持該組合物之水合狀態(步驟2)且然後藉由在至少120℃、且較佳120℃至250℃之溫度下加熱該組合物自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移除水(步驟3)。
下文將詳細闡述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自因加熱所致之熱變形(熱膨脹)較小及變形恢復性質極佳之角度來看,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至少90%的孔洞較佳係連續孔洞。在本文中,可藉由將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浸沒於水中並藉由減小壓力用水替換連續孔洞中之空氣來研究該等孔洞是否為連續孔洞。海綿中連續孔洞佔所有孔洞之百分比(即,連續孔隙度)可由下式來確定,假定水密度為1.0g/cm3
連續孔隙度(%)=[(所吸收水之質量)/(孔洞之體積)]×100
該式中孔洞之體積可由下式來確定。
孔洞之體積(cm3)=[(海綿質量)/(海綿密度)]-[(海綿質量)/(橡膠密度)]
該式中之橡膠密度係藉由量測聚矽氧橡膠模製體之密度獲得之值,且此值代表海綿孔壁之密度,該聚矽氧橡膠模製體係藉由交聯並固化以相同方式製備之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獲得,只是該組合物不含組份(D)及(E)。
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在施加5V電壓時之體積電阻率較佳係1×101Ω.cm至1×1012Ω.cm,更佳係1×102Ω.cm至1×1011Ω.cm,且甚至更佳係1×103Ω.cm至1×109Ω.cm。
本發明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可用作影像形成裝置之輥或帶之彈性材料,此乃因其具有低收縮係數及極佳模具腔形狀再現性且可形成具有精細、均勻及連續孔隙度之導電性海綿。在輥之情形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層係在用作基材之金屬核心上形成,但在此情形下,可根據輥之類型來適宜地選擇用作基材之金屬核心之材料、尺寸及諸如此類。在帶之情形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層係在用作基材之環帶上形成,但在此情形下,可根據帶之類型來適宜地選擇用作基材之環帶之材料、尺寸及諸如此類。
可在上文所闡述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層之外周邊上進一步提供氟樹脂層或氟橡膠層。在此情形下,氟樹脂層係藉由用氟樹脂塗覆材料或氟樹脂管來塗覆上文所闡述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層來形成。在本文中,氟樹脂塗覆材料之實例包含聚四氟乙烯樹脂(PTFE)之乳膠及Daiel乳膠(氟乳膠,由Daikin Industries有限公司製造)。可使用市售產品作為氟樹脂管,且實例包含聚四氟乙烯樹脂(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樹脂(PFA)、氟化乙烯-聚丙烯共聚物樹脂(FEP)、聚二氟亞乙烯樹脂(PVDF)及聚氟化乙烯基樹脂。在該等氟樹脂管中,PFA尤佳。
上文所闡述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層之厚度經適宜地選擇,但自有效利用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橡膠回彈性的角度來看,較佳係0.05mm至80mm,且尤佳係0.1mm至50mm。其上形成之氟樹脂或氟橡膠層之厚度較佳係5μm至200μm,且尤佳係10μm至100μm。
實例
下文參照實踐實例及比較實例來詳細闡述本發明,但應理解,本發明並不限於該等實踐實例。
[密度]
密度係根據JIS K 6268量測。
[硬度(JIS-A)]
硬度係根據使用JIS K 6253所規定之A型硬度測試器之測試方法來量測。
[硬度(Asker C)]
硬度係根據使用JIS K 7312所規定之C型硬度測試器之測試方法來量測。堆疊並使用兩個厚度為6mm之測試件。
[拉伸強度及伸長率]
拉伸強度及伸長率係根據JIS K 6251量測。
[回彈性]
回彈性係使用JIS K 6255所規定之Lubke回彈性測試器根據JIS K 6255來量測。
[體積電阻率]
將厚度為2mm之聚矽氧橡膠海綿置於自SUS304製造之金屬板上,且將自SUS304製造之直徑為50mm之圓柱形電極置於海綿上。當金屬板與電極連接至由Hioki E.E公司製造之Hi測試器3222時量測體積電阻率且施加5V、250V、500V及1,000V之電壓。在將電極置於橡膠片上60秒後讀取體積電阻率。五次量測之平均值顯示於表1及表2中。
在上文所闡述之方法中藉由量測在5V之施加電壓下經過2秒至600秒後體積電阻率之變化來確定聚矽氧橡膠海綿之體積電阻率之時間依賴性。五次量測之平均值顯示於表3中。
[連續孔隙度]
量測用於JIS K 6262所規定之壓縮變形之聚矽氧橡膠海綿測試件之質量及密度且將其代入下式來確定孔洞之體積。該式中之橡膠密度係藉由交聯並固化以相同方式製備之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形成之壓縮變形測試件之密度,只是該組合物不含組份(C)及(D)。
孔洞之體積=[(海綿質量)/(海綿密度)]-[(海綿質量)/(橡膠密度)]
此外,將海綿樣本保持在水中且在-750mmHg之減壓下放置3分鐘以吸收水。量測所吸收水之質量且將其代入下式來確定連續孔隙度,假定水密度為1.0g/cm3
連續孔隙度(%)=[(所吸收水之質量)/(孔洞之體積)]×100
[平均孔徑]
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用剃鬚刀切掉之用於硬度量測之測試件之中心區域,且藉由量測每0.04mm2面積(孔洞數目為約200至300)之孔洞的直徑並求出平均值(算術平均值)來量測平均孔徑。將量測平均孔徑時所觀察到之最大孔洞之直徑定義為最大孔徑。
[製備實例1]
藉由以下方式製備具有流動性之碳黑母料c-1:將80質量份數之兩個分子末端經三甲基矽氧基封端且黏度為8,000mPa.s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乙烯基含量:0.30質量%)及20質量份數之乙炔黑(Denka Black,由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製造)裝載至羅斯混合器(Ross mixer)中,在室溫下混合直至均勻,且然後將混合物通過三輥式磨機五次。
[製備實例2]
藉由以下方式製備具有流動性之碳黑母料c-2:將65質量份數之兩個分子末端經三甲基矽氧基封端且黏度為40,000mPa.s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乙烯基含量:0.13質量%)及35質量份數之乙炔黑(Denka Black,由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製造)裝載至羅斯混合器中,在室溫下混合直至均勻,且然後將混合物通過三輥式磨機五次。
[製備實例3]
藉由以下方式製備水與無機增稠劑之混合物d-1:將1質量份數之膨潤石黏土(有機聚合物複合親水純化膨潤土(pH 6.5),由Hojun有限公司製造)及99質量份數之離子交換水裝載至均勻混合器中且在室溫下混合直至均勻。
[實踐實例1至6]
將碳黑母料及組份(A)、(D)及(E)以表1中所顯示之配合比(質量份數)裝載至均勻混合器(由Tokushu Kika有限公司製造)中且在25℃下混 合直至均勻。隨後,藉由將組份(B)、(F)及(G)摻和至所得混合物中並將混合物脫氣來製備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
在90℃下使用壓縮模製機將所得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交聯並固化10分鐘以獲得各種呈水合狀態之測試件。隨後,在200℃下將該等測試件於自由狀態下放置4小時以移除測試件中之水,且獲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測試件。使用該等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測試件來量測密度、硬度、拉伸強度、伸長率及體積電阻率。量測結果顯示於表1中。所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測試件之剖面均勻,且未觀察到過大孔洞。
[比較實例1]
導電性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係以與實踐實例3中相同之方式製備,只是不摻和組份(D)與(E),且聚矽氧橡膠測試件係以與實踐實例3中相同之方式獲得。使用所得聚矽氧橡膠測試件來量測密度、硬度、拉伸強度、伸長率及體積電阻率。該等結果顯示於表2及表3中。
[比較實例2]
將以下物質置於強力混合器中並均勻捏合:78質量份數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生橡膠,其係由99.85mol%之二甲基矽氧烷單元及0.15mol%之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單元組成且具有兩個經二甲基乙烯基矽氧基封端之分子末端(聚合度:6000);22質量份數之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生橡膠,其係由99.43mol%之二甲基矽氧烷單元及0.57mol%之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單元組成且具有兩個經二甲基乙烯基矽氧基封端之分子末端(聚合度:6,000);0.4質量份數之二甲基矽氧烷寡聚物,其具有60mPa.s之黏度且具有兩個經二甲基羥基矽氧基封端之分子末端;及30質量份數之乾燥二氧化矽,其比表面積為50m2/g。隨後,在175℃下將混合物捏合60分鐘以獲得聚矽氧橡膠基質。
將19質量份數之乙炔黑(Denka Black,由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製造)添加至130.4質量份數之此聚矽氧橡膠基質中並在室溫下捏合直至均勻以製造導電性聚矽氧橡膠基質。隨後,將以下物質添加至100質量份數之此導電性聚矽氧橡膠基質中:2.0質量份數之具有兩個經三甲基矽氧基封端之分子末端(矽鍵結氫原子含量:0.75重量%)之5mPa.s二甲基矽氧烷-甲基氫矽氧烷共聚物、作為矽氫化反應抑制劑之0.012質量份數之1-乙炔基-1-環己醇、0.06質量份數之氯鉑酸與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矽氧烷之錯合物(鉑含量:0.6重量%)及1.5質量份數之偶氮雙異丁腈,並在兩個輥上均勻捏合以獲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形成用組合物。在170℃下使用壓縮模製機將所得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交聯並固化10分鐘以獲得各種測試件。隨後,在200℃下將該等測試件熱處理4小時以獲得聚矽氧橡膠海綿測試件。使用該等聚矽氧橡膠海綿測試件來量測密度、硬度、拉伸強度、伸長率及體積電阻率。該等結果顯示於表2及表3中。
下文將闡述表1及表2中使用之術語。
[碳黑母料]
c-1:製備實例1中製備之包括組份(A)及(C)之碳黑母料。碳黑含量:20質量%。
c-2:製備實例2中製備之包括組份(A)及(C)之碳黑母料。碳黑含量:35質量%。
[組份(A)]
a-1: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其具有8,000mPa.s之黏度且具有兩個經三甲基矽氧基封端之分子末端。乙烯基含 量:0.13質量%。
a-2:二甲基矽氧烷-甲基乙烯基矽氧烷共聚物,其具有40,000mPa.s之黏度且具有兩個經三甲基矽氧基封端之分子末端。乙烯基含量:0.30質量%。
[組份(B)]
b-1:二甲基矽氧烷-甲基氫矽氧烷共聚物,其具有43.5mm2/s之運動黏度且具有兩個經三甲基矽氧基封端之分子末端。矽鍵結氫原子含量:約0.69質量%。
[組份(D)]
d-1:製備實例3中製備之水與無機增稠劑之混合物。膨潤石黏土含量:1.0質量%。
[組份(E)]
e-1: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去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Rheodol SP-O10V,由Kao公司製造)。HLB 4.3.
e-2: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去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Rheodol SP-O30V,由Kao公司製造)。HLB 1.8.
[組份(F)]
鉑觸媒: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矽氧烷之鉑錯合物之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矽氧烷溶液。鉑金屬含量:約4,000ppm。
[組份(G)]
固化阻滯劑:2質量份數之乙炔基環己醇與98質量份數之二甲基聚矽氧烷之混合物,該二甲基聚矽氧烷具有10,000mPa.s之黏度且具有兩個經二甲基乙烯基矽氧基封端之分子末端。
工業適用性
本發明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之特徵在於,提供模製後具有極佳模製性且具有精細、均勻及連續孔隙度之導電性聚 矽氧橡膠海綿,且在於所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體積電阻率之電壓依賴性較低。產生該穩定導電率之本發明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可用於各種需要導電性的應用中,例如電氣/電子部件、汽車部件及辦公設備部件。在該等應用中,該組合物可適宜地用作諸如以下等電子照相影像形成裝置之輥或帶之彈性材料:影印機、列印機、按需式列印機(on-demand printer)、傳真機或其組合機。該等輥或帶之實例包含充電輥、充電帶、顯影輥、顯影帶、轉移輥、轉移帶、中間體轉移帶、定影輥及定影帶。在該等輥或帶中,該組合物可適宜地用於顯影輥、顯影帶、定影輥及定影帶之彈性材料。

Claims (13)

  1. 一種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包括:(A)100質量份數之含有烯基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係由以下構成:(A1)0至90質量份數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具有兩個經烯基封端之分子末端且分子側鏈中不具有任何烯基;及(A2)10質量份數至100質量份數之聚二有機矽氧烷,其分子側鏈中具有兩個或更多個烯基;(B)分子中具有至少兩個矽鍵結氫原子之聚有機矽氧烷,其量使得組份(B)中矽鍵結氫原子之莫耳數為每1莫耳組份(A)中之烯基0.4至20;(C)1質量份數至100質量份數之導電性填充劑;(D)10質量份數至250質量份數之包括水及無機增稠劑之混合物;(E)0.1質量份數至15質量份數之乳化劑;(F)矽氫化反應觸媒,其量足以使該組合物交聯;及(G)0.001質量份數至5質量份數之固化阻滯劑。
  2. 如請求項1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進一步包括在不超過每100質量份數組份(A)20質量份數範圍內之(H)二氧化矽精細粉末。
  3. 如請求項1或2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中組份(C)係碳黑。
  4. 如請求項1或2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中組份(D)係水與膨潤石(smectite)黏土之混合物。
  5. 如請求項4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中該 膨潤石黏土係包括膨潤石黏土及陰離子聚合物之親水複合材料。
  6. 如請求項1或2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其中組份(B)中矽鍵結氫原子對1莫耳組份(A)中之矽鍵結烯基之莫耳比係在1.5至20範圍內。
  7. 一種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其係藉由交聯並固化如請求項1至6中之任一項所闡述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獲得。
  8. 如請求項7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其中平均孔徑不小於1μm且小於50μm,且連續孔隙度不小於90%。
  9. 如請求項7或8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其中厚度為2mm之測試件在施加5V電壓時之體積電阻率為1×101Ω.cm至1×1012Ω.cm。
  10. 如請求項7或8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其係用於影像形成裝置之輥或帶之彈性材料。
  11. 如請求項10之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其中影像形成裝置之該輥或帶係定影構件或顯影構件。
  12. 一種製造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至步驟3:步驟1:製備如請求項1至6中之任一項所闡述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的步驟;步驟2:獲得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之步驟,該步驟係藉由交聯並固化步驟1中獲得之該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來實施;及步驟3:獲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步驟,該步驟係藉由自步驟2中獲得之呈水合狀態之該聚矽氧橡膠模製體移除水來實 施。
  13. 一種製造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至步驟3:步驟1:製備如請求項1至6中之任一項所闡述之導電性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的步驟;步驟2:在基材上形成呈水合狀態之聚矽氧橡膠模製體之步驟,該步驟係藉由將步驟1中獲得之該海綿形成用液體聚矽氧橡膠組合物施加在該基材上且交聯並固化該組合物來實施;及步驟3:獲得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之步驟,該步驟係藉由自步驟2中獲得之呈水合狀態之該聚矽氧橡膠模製體移除水來實施。
TW102132060A 2012-09-05 2013-09-05 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TW2014128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5033A JP6047345B2 (ja) 2012-09-05 2012-09-05 導電性スポンジ形成性液状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スポン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2880A true TW201412880A (zh) 2014-04-01

Family

ID=49237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2060A TW201412880A (zh) 2012-09-05 2013-09-05 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28372A1 (zh)
EP (1) EP2892944B1 (zh)
JP (1) JP6047345B2 (zh)
KR (1) KR20150053758A (zh)
CN (1) CN104583279A (zh)
TW (1) TW201412880A (zh)
WO (1) WO2014038720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690B (zh) * 2014-07-17 2017-08-0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電磁波屏蔽效果的導電海綿的製備方法
TWI631932B (zh) * 2017-03-15 2018-08-11 奇翼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生理訊號接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31516A (ja) * 2014-07-30 2016-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CN107406616B (zh) * 2015-02-16 2020-12-22 陶氏东丽株式会社 可形成海绵的硅橡胶组合物和硅橡胶海绵
WO2016132691A1 (en) * 2015-02-16 2016-08-25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Sponge-formabl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silicone rubber sponge
CN105489420A (zh) * 2015-12-30 2016-04-13 南通万德科技有限公司 泡沫橡胶和金属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6477520B2 (ja) * 2016-01-25 2019-03-0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付加硬化型液状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事務機用ロール及び事務機用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6926416B2 (ja) * 2016-08-25 2021-08-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体および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US20190352543A1 (en) * 2017-02-14 2019-11-2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mposite composition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nd articles including the same
EP3637193A4 (en) * 2017-06-06 2021-03-24 Dow Toray Co., Ltd. COMPOSITION OF SILICONE RUBBER FOR FORMING FASTENING ELEMENTS AND FIXING ELEMENTS
CN110546193B (zh) * 2017-09-06 2021-04-16 新智德株式会社 压敏弹性体多孔质体
JP6474474B1 (ja) 2017-09-28 2019-02-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吸着仮固定シート
JP6453967B1 (ja) * 2017-09-28 2019-01-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仮固定シート
KR102294863B1 (ko) 2017-12-08 2021-08-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실리콘 복합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417687B (zh) * 2017-12-25 2022-06-03 陶氏东丽株式会社 硅橡胶组合物和使用其获得的复合材料
WO2020010219A1 (en) * 2018-07-06 2020-01-09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onductive carbon fiber-based sponge
CN112703565B (zh) * 2018-09-24 2023-02-24 美国陶氏有机硅公司 硅橡胶组合物
WO2020061988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Dow Silicones Corporation Liquid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CN111440352A (zh) * 2020-04-15 2020-07-2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磁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358B (zh) * 2021-04-29 2022-06-28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导电氟硅橡胶泡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63723B (zh) * 2021-08-24 2022-07-29 深圳市富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导电硅胶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硅胶按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07000B2 (ja) * 1994-04-27 1999-06-21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発泡組成物及び導電性スポンジロール
JP3647389B2 (ja) 2000-08-01 2005-05-11 ジーイー東芝シリコーン株式会社 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発泡材、発泡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79170B2 (ja) 2003-02-24 2009-06-17 新道繊維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ゴムの製造方法
JP4279052B2 (ja) * 2003-05-23 2009-06-17 新道繊維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ゴム用エマルション組成物。
CN1926195B (zh) * 2004-03-05 2011-05-25 陶氏康宁东丽株式会社 硅橡胶海绵用乳胶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硅橡胶海绵的制造方法
GB0520145D0 (en) * 2005-10-04 2005-11-09 Dow Corning Taiwan A liquid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for textile coating
TW200813159A (en) * 2006-04-26 2008-03-16 Dow Corning Korea Ltd A liquid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for forming breathable coating film on a textile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a breathable coating film on a textile
JP2008163060A (ja) * 2006-12-26 2008-07-17 Shindo Seni Kogyo Kk 繊維質基材の被覆・含浸処理用シリコーンゴム形成性エマルション組成物およびシリコーンゴムで被覆・含浸処理された繊維質基材の製造方法
US20110021649A1 (en) * 2007-02-07 2011-01-27 Atsushi Sakuma Sponge-Forming Liquid Silicone-Rubber Composition and Silicone Rubber Sponge Made Therefrom
EP2311912B1 (en) * 2008-07-31 2017-11-15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Multi-component sponge-forming liquid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silicone rubber sponge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10140009A1 (en) * 2009-06-05 2010-12-09 Meggitt Polymer Solutions (Uk)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s
JP2012131916A (ja) * 2010-12-22 2012-07-12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高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スポンジ組成物及び定着ロール
KR101248026B1 (ko) * 2011-03-30 2013-03-27 주식회사 에이치알에스 반도전성 액상 실리콘 고분자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S2946495T3 (es) * 2011-12-12 2023-07-19 Circtec Knowledge Ltd Uso de negro de carbono para producir compuestos de resistividad de volumen definida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4690B (zh) * 2014-07-17 2017-08-0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電磁波屏蔽效果的導電海綿的製備方法
TWI631932B (zh) * 2017-03-15 2018-08-11 奇翼醫電股份有限公司 生理訊號接收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0524678B2 (en) 2017-03-15 2020-01-07 Singular Wings Medical Co., Ltd. Physiological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92944B1 (en) 2016-12-28
JP2014051550A (ja) 2014-03-20
WO2014038720A3 (en) 2014-05-01
JP6047345B2 (ja) 2016-12-21
US20150228372A1 (en) 2015-08-13
KR20150053758A (ko) 2015-05-18
WO2014038720A2 (en) 2014-03-13
EP2892944A2 (en) 2015-07-15
CN104583279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12880A (zh) 導電性海綿形成用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導電性聚矽氧橡膠海綿
KR101443591B1 (ko) 스펀지 형성성 액상 실리콘 고무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실리콘 고무 스펀지
EP3259307B1 (en) Sponge-formabl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silicone rubber sponge
KR101610013B1 (ko) 다성분형 스펀지 형성성 액상 실리콘 고무 조성물 및 실리콘 고무 스펀지의 제조 방법
US10584227B2 (en)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power cable
JP4762781B2 (ja) 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スポンジ
EP3259308B1 (en) Sponge-formabl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silicone rubber sponge
KR101721163B1 (ko) 실리콘 고무 스펀지용 조성물 및 실리콘 고무 스펀지 제조방법
TWI726025B (zh) 海綿形成性液狀聚矽氧橡膠組合物及聚矽氧橡膠海綿
JP2011021105A (ja) 非帯電性熱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2003176412A (ja) 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スポンジ形成性組成物、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スポンジ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17132832A (ja) 付加硬化型液状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事務機用ロール及び事務機用ベルト
EP3747939B1 (en) Sponge-forming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silicone rubber sponge
JP2011168728A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スポンジの製造方法
JP2010100691A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絶縁性の熱圧着用シリコーンゴムシート
WO2024063070A1 (ja) 多液型スポンジ形成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