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6575A -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 Google Patents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6575A
TW201406575A TW101147540A TW101147540A TW201406575A TW 201406575 A TW201406575 A TW 201406575A TW 101147540 A TW101147540 A TW 101147540A TW 101147540 A TW101147540 A TW 101147540A TW 201406575 A TW201406575 A TW 2014065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device
unit
disposed
bracket
swit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7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n-Lang Ding
Original Assignee
San-Lang Ding
Zhang Chun Hui
Ding Wei Yuan
Ding Wei Lu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Lang Ding, Zhang Chun Hui, Ding Wei Yuan, Ding Wei Lun filed Critical San-Lang Ding
Priority to TW101147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0657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6575A/zh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一種覆蓋施作總成包含一捲放單元以及一罩覆機構。罩覆機構包含一遮覆件以及一舉升裝置。舉升裝置其每一銜接單元固定於車斗二側,其架體單元可引導遮覆件施放至定位與復歸回原位,且遮覆件於復歸回原位時可集中疊置於平台。如此,本發明可快速施工安裝固定於車斗與維修更換,另可使架體單元的樞轉速度加快以確保遭受強風時仍能正常運作,並可使遮覆件的覆蓋面積擴及於車斗內外而提高防塵,此外,罩覆機構還配合捲放單元及觸動開關的斷路與開路,使遮覆件能敏捷的被執行鋪設於車斗及被捲收堆疊於平台,可具有在操作上的便利。

Description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本發明揭露一種車斗用遮蓋設備,尤指一種適用於車斗之舉升裝置、一包含該舉升裝置的罩覆機構,以及一包含該罩覆機構的覆蓋施作總成。
現有車用的車斗為符合環保法規,已經強制規定每一車斗必須加裝防塵網,方可上路。
上述加裝防塵網的手段是將一框架的二端別設置於一車斗或車斗大樑的二側,使框架的水平段位於車斗上方,透過將二彈簧的一端各自固定於框架的二垂直段,再將二彈簧的另一端各自固定於於車斗二側,利用位於車斗前簷後方的捲放裝置的鋼索線連接框架,使防塵網前後二端分別固定於車斗前簷與框架的水平段之間。當捲放裝置的鋼索線被捲收時,框架朝車斗前簷方向移動,防塵網被會拉回形成堆疊狀;當捲放裝置的鋼索線被鬆放時,框架朝車斗尾門方向移動,防塵網被會被拉伸舖設於車斗上方。
然而,上述防塵網及其相關設備,於安裝過程中會耗費較長時間,且框架常受強風吹襲損壞而不易更換與維修,加上彈簧行程過長易晃動導致框架與車斗之間的縫隙無法密合而造成防塵效果不佳。
又,上述框架因樞轉速度與力道不足,當前簷下方設置的捲放裝置呈現空轉以利於鋼索線的出線,供框架可由前簷樞轉至尾門時,倘若遇有強風出現,經常會吹襲框架, 造成框架甩回前簷上方,導致鋼索線外露於捲放裝置,甚至使得外露的鋼索線彼纏繞不易理線。此外,駕駛者必須探出頭,或者離開駕駛室,方能觀看防塵網及上述框架的運作狀況,在操作上並不便利。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覆蓋施作總成,可快速施工安裝固定於車斗與維修更換。
本發明之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覆蓋施作總成,可配合觸動開關的斷路與開路,使遮覆件具有在操作上的便利。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罩覆機構,使遮覆件能敏捷的被執行鋪設於車斗及被捲收堆疊於平台。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緩衝單元的舉升裝置,可使架體單元的樞轉速度加快且不易晃動,以確保遭受強風時仍能正常運作。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延伸架體的舉升裝置,可使罩覆機構的遮覆件的覆蓋面積擴及於車斗內外而提高防塵。
為了實現上揭目的,本發明之一種舉升裝置,包含:二銜接單元,每一銜接單元包括一固定件、一位於該固定件下方的第一連接部,及一設置於該固定件下方且位置較該第一連接部高的第二連接部;一架體單元,包括一可與每一第二連接部樞接的支架;以及 二緩衝單元,每一緩衝單元包括一與該支架樞接且在伴隨該架體單元樞轉時可連動地轉向與提供停止的擺臂,及一設置於該擺臂與該第一連接部間的彈力元件。
該銜接單元還包括一由該固定件下方延伸的垂直段,及一跨設於該垂直段與該固定件間的補強件。
該架體單元還包括一延伸架體,該延伸架體具有二分別對接於該支架的滑動段、一設置於該等滑動段間且可調整高度的升降段,及複數設置於該升降段上方且與該支架方向相反的跨設段。
該銜接單元之第二連接部具有一陪林。
該架體單元還包括二分別與該支架對接的尾段,該尾段具有一設置於該陪林中的支撐段,及一與該支撐段相鄰的通孔。
該彈力元件二端分別樞接於該第一連接部與該尾段的通孔間。
該緩衝單元之擺臂具有一可與該通孔對應的第一透孔、一供該尾段抵靠的擋止,及一位於該第一透孔旁可與該彈力元件一端對應的第二透孔。
所述之舉升裝置,還包含一可穿設該通孔與該第一透孔的第一緊固件,及二分別可穿設該第二透孔與該第一連接部的第二緊固件。
此外,本發明之一種舉升裝置,包含:一架體單元,包括一以其兩端分別樞設於一第一基準部的支架;以及 二緩衝單元,每一緩衝單元包括一以其一端與該支架樞接的第一擺臂、一以其一端與該支架另一端樞接的第二擺臂,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擺臂另一端與一第二基準部間的彈力元件,且該第二基準部與該第一基準部呈錯位且位置較高。
所述之舉升裝置,還包含一以其一端與該第二基準部樞接的第三擺臂,且該彈力元件設置於該第二擺臂另一端與該第三擺臂另一端之間。
以上所述之舉升裝置,在該第二基準部外還設置一殼體,該殼體可供該第二基準部定位。
該緩衝單元之第一擺臂具有複數第一孔位,及一可設置於該第一孔位的第一固緊件;該緩衝單元之第二擺臂具有複數第二孔位,及一可設置於該第二孔位的第二固緊件;當該第一、二孔位對應時,該第一固緊件將該等孔位穿設形成樞轉。
此外,本發明之一種罩覆機構,包含:一遮覆件,包括分別沿一長方向二端界定出的第一區及第二區,該第一區具有一沿一短方向設置的第一長形體,及一與該第一長形體呈間隔同向設置的第二長形體,且該第二長形體的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形體的長度;以及一如以上所述之舉升裝置,其架體單元與該遮覆件的第二區接觸,可引導該遮覆件施放至定位與復歸回原位。
此外,本發明之一種覆蓋施作總成,適用於一車斗,該車斗具有一前簷、一與該前簷相對的尾門,及一位於該 前簷與該尾門間的儲放空間,該覆蓋施作總成包含:一捲放單元,設置於該前簷外部,並至少包括一平台、一設置於該平台內的動力源,及複數可伴隨該動力源的轉向以形成收線與放線的線材;一以上所述之罩覆機構,設置於該車斗,供該舉升裝置之每一銜接單元固定於該車斗二側,且該舉升裝置之架體單元與該等線材連接,並供該罩覆機構之第一長形體固定於該平台,且該罩覆機構之第二長形體往復地抵靠於該前簷頂端外部與該平台,該線材形成放線供該遮覆件施放至定位時的覆蓋面積可涵蓋該平台、該儲放空間內部與其外部二側的一部分,及該尾門外部的一部分,且該線材形成收線供該遮覆件復歸回原位時可集中疊置於該平台;以及觸動開關,至少具有第一開關及第二開關,該第一開關是朝該尾門方向設置於該車斗一側下緣,該第一開關並與該動力源電性連接,當該架體單元之支架觸及該第一開關時會形成斷路,造成該捲放單元之動力源停止輸出動力;該第二開關是朝該前簷方向設置於該第一開關旁,該第二開關並與該動力源電性連接,當該架體單元之支架觸及該第二開關時會形成開路,造成該捲放單元之動力源啟動用以輸出動力。
該架體單元之支架具有一可觸及該觸動開關的凸塊。
所述之覆蓋施作總成,還包含二分別設置於該車斗的前簷的滑動件。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利用可快速施工安裝固定於車斗與維修更換的覆蓋施作總成,使舉升裝置的緩衝單元之迴轉力道增強,可提供架體單元的樞轉速度加快且不易晃動,縱使遭受強風吹襲時,彈力元件仍保有足夠力道供架體單元朝尾門方向翻轉,並越過以第一基準部的垂直線為基準的限制後,再依靠架體單元自身的重量下垂並抵靠於尾門,故可以確保遭受強風時仍能正常運作。
本發明另以舉升裝置的延伸架體,使遮覆件的覆蓋面積擴及於車斗內外,故可以提高防塵。
本發明之罩覆機構還配合捲放單元及觸動開關的斷路與開路,使遮覆件能敏捷的被執行鋪設於車斗及被捲收堆疊於平台,故可具有在操作上的便利。
承上,茲將配合圖式列舉具體實施例,用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內容及細節。
首先,如第1、2、3、4、5圖所示,本發明之舉升裝置(10)的一實施例態樣包含二銜接單元(1)、一架體單元(2),以及二緩衝單元(3)。
前述的二銜接單元(1),每一銜接單元(1)包括一固定件(11)、一位於該固定件(11)下方的第一連接部(12),及一設置於該固定件(11)下方且位置較該第一連接部(12)高的第二連接部(13)。該銜接單元(1)之第二連接部(13)具有一陪林(132)。該銜接單元(1)還包括一由該固定件(11)下方延伸的垂直段(1 4),及一跨設於該垂直段(14)與該固定件(11)間的補強件(15)。
前述的一架體單元(2),包括一可與每一第二連接部(13)樞接的支架(21)。該架體單元(2)還包括一延伸架體(22),該延伸架體(22)具有二分別對接於該支架(21)的滑動段(221)、一設置於該等滑動段(221)間且可調整高度的升降段(222),及複數設置於該升降段(222)上方且與該支架(21)方向相反的跨設段(223)。該架體單元(2)還包括二分別與該支架(21)對接的尾段(23),該尾段(23)具有一設置於該陪林(132)中的支撐段(231),及一與該支撐段(231)相鄰的通孔(232)。
前述的二緩衝單元(3),每一緩衝單元(3)包括一與該支架(21)樞接且在伴隨該架體單元(2)樞轉時可連動地轉向與提供停止的擺臂(31),及一設置於該擺臂(31)與該第一連接部(12)間的彈力元件(32)。該彈力元件(32)二端分別樞接於該第一連接部(12)與該尾段(23)的通孔(232)間。該緩衝單元(3)之擺臂(31)具有一可與該通孔(232)對應的第一透孔(311)、一供該尾段(23)抵靠的擋止(312),及一位於該第一透孔(311)旁可與該彈力元件(32)一端對應的第二透孔(313)。
以上所述的舉升裝置(10),還包含一可穿設該通孔(232)與該第一透孔(311)的第一緊固件(4),及二 分別可穿設該第二透孔(313)與該第一連接部(12)的第二緊固件(5)。
藉由上述元件的組合,如第1、2、3、4、5圖所示,本發明之舉升裝置(10)之一實施例的固定件(11)可以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設置於車斗(8)二側,當架體單元(2)之支架(21)以第二連接部(13)的陪林(132)為中心,向右或向左樞轉時,緩衝單元(3)之擺臂(31)與彈力元件(32)會隨著尾段(23)的影響而相對地連動,該支架(21)與該尾段(23)同樣向右樞轉至其最大限度,接觸尾門(82)的車斗(8)上方,可引導該遮覆件(6)施放至定位,此時彈力元件(32)因處於壓縮狀態而不易晃動,故該支架(21)與車斗(8)上方間可以較為緊靠。該支架(21)與該尾段(23)同樣可向左樞轉至其最大限度時,可引導該遮覆件(6)復歸回原位。經由前述作動,於該支架(21)與該尾段(23)同樣向右樞轉至其最大限度的過程中,一旦越過以第二連接部(13)的陪林(132)為中心的樞轉角度後,就會利用於該支架(21)與該尾段(23)二者本身的重量引導持續下墜至其最大限度才停止。因此,舉升裝置(10)的緩衝單元(3)可提供架體單元(2)的樞轉速度加快且不易晃動,另以舉升裝置(10)的延伸架體(22)可使遮覆件(6)的覆蓋面積擴及於車斗(8)內外而提高防塵。
如第1、2、3、4、5圖所示,本發明之罩覆機構(2 0)的實施例態樣包含一遮覆件(6),以及一如以上所述之舉升裝置(10)。
前述的一遮覆件(6),包括分別沿一長方向X二端界定出的第一區(61)及第二區(62),該第一區(61)具有一沿一短方向Y設置的第一長形體(63),及一與該第一長形體(63)呈間隔同向設置的第二長形體(64),且該第二長形體(64)的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形體(63)的長度;以及 前述的一如以上所述之舉升裝置(10),其架體單元(2)與該遮覆件(6)的第二區(62)接觸,可引導該遮覆件(6)施放至定位與復歸回原位。
藉由上述元件的組合,如第1、2、3、4、5圖所示,本發明之罩覆機構(20)的一實施例透過舉升裝置(10)之樞轉,可將遮覆件(6)朝外拉伸施放至定位後,使該遮覆件(6)鋪設。反之,可將該遮覆件(6)再度地後拉以供復歸回原位,使該遮覆件(6)回復為未鋪設前的狀態。
如第1、2、3、4、5圖所示,配合第12、13圖參看,本發明之覆蓋施作總成,適用於一車斗(8),該車斗(8)具有一前簷(81)、一與該前簷(81)相對的尾門(82),及一位於該前簷(81)與該尾門(82)間的儲放空間(83),該覆蓋施作總成包含一捲放單元(7),一如以上所述之罩覆機構(20),以及觸動開關(9)。
所述捲放單元(7),設置於該前簷(81)外部,並至少包括一平台(71)、一設置於該平台(71)內的動力源(72),及複數可伴隨該動力源(72)的轉向以形成收線與放線的線材(73)。
所述罩覆機構(20),設置於該車斗(8),供該舉升裝置(10)之每一銜接單元(1)固定於該車斗(8)二側,且該舉升裝置(10)之架體單元(2)與該等線材(73)連接,並供該罩覆機構(20)之第一長形體(63)固定於該平台(71),且該罩覆機構(20)之第二長形體(64)往復地抵靠於該前簷(81)頂端外部與該平台(71),該線材(73)形成放線供該遮覆件(6)施放至定位時的覆蓋面積可涵蓋該平台(71)、該儲放空間(83)內部與其外部二側的一部分,及該尾門(82)外部的一部分,且該線材(73)形成收線供該遮覆件(60)復歸回原位時可集中疊置於該平台(71)。
所述觸動開關(9),至少具有第一開關(91)及第二開關(92),該第一開關(91)是朝該尾門(82)方向設置於該車斗(8)一側下緣,該第一開關(91)並與該動力源(72)電性連接,當該架體單元(2)之支架(24)觸及該第一開關(91)時會形成斷路,造成該捲放單元(7)之動力源(72)停止輸出動力;該第二開關(92)是朝該前簷(81)方向設置於該第一開關(91)旁,該第二開關(92)並與該動力源(72)電性連接,當該架體單元(2)之支架(24)觸及 該第二開關(92)時會形成開路,造成該捲放單元(7)之動力源(72)啟動用以輸出動力。
該架體單元(2)之支架(24)具有一可觸及該觸動開關(9)的凸塊(25)。
所述之覆蓋施作總成,還包含二分別設置於該車斗(8)的前簷(81)的滑動件(74)。
藉由上述元件的組合,如第1、2、3、4、5、12、13圖所示,本發明之覆蓋施作總成的一實施例,罩覆機構(20)設置於車斗(8),供舉升裝置(10)之每一銜接單元(1)固定於車斗(8)二側,舉升裝置(10)之架體單元(2)可引導遮覆件(6)施放至定位,並使遮覆件(6)復歸回原位時可集中疊置於平台(71)。因此,本發明能達成上述可快速施工安裝固定於車斗(8),並使架體單元(2)的樞轉速度加快且不易晃動,另可使遮覆件(6)的覆蓋面積擴及於車斗(8)內外而提高防塵等目的。滑動件(74)可使罩覆機構(20)的遮覆件(6)順利滑移通過而不易破損。
此外,如第6圖所示,本發明之舉升裝置(10)的另一實施例態樣包含一架體單元(2),以及二緩衝單元(3)。
所述的一架體單元(2),包括一以其兩端分別樞設於一第一基準部(84)的支架(24)。
所述的二緩衝單元(3),每一緩衝單元(3)包括一以其一端與該支架(24)樞接的第一擺臂(33)、一以 其一端與該支架(24)另一端樞接的第二擺臂(34),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擺臂(34)另一端與一第二基準部(85)間的彈力元件(35),且該第二基準部(85)與該第一基準部(84)呈錯位且位置較高。
如第7圖所示,本發明之舉升裝置(10)的又一實施例態樣,同樣包含一架體單元(2),以及二緩衝單元(3)。
在該第二基準部(85)外還設置一可包覆該車斗(8)的一部分的殼體(36),該殼體(36)可供該第二基準部(85)定位。
該緩衝單元(3)之第一擺臂(33)具有複數第一孔位(331),及一可設置於該第一孔位(331)的第一固緊件(332);該緩衝單元(3)之第二擺臂(34)具有複數第二孔位(341),及一可設置於該第二孔位(341)的第二固緊件(342);當該第一、二孔位(331)、(341)對應時,該第一固緊件(332)將該等孔位(331)、(341)穿設形成樞轉。
如第8、9圖所示,本發明之舉升裝置(10)的再、尚一實施例態樣,同樣包含一架體單元(2),以及二緩衝單元(3)。該等實施例還包含一以其一端與該第二基準部(85)樞接的第三擺臂(36),且該彈力元件(35)設置於該第二擺臂(34)另一端與該第三擺臂(36)另一端之間。
藉由上述元件的組合,如第6、7、8、9圖所示, 配合第10、11圖參看,本發明之舉升裝置(10)之上述各實施例,安裝於一車斗(8),該車斗(8)具有一前簷(81)、一與該前簷(81)相對的尾門(82)、二分別位於該車斗(8)一側底緣的第一基準部(84),及二分別於該車斗(8)一側邊且與該第一基準部(84)呈錯位且位置較高的第二基準部(85),當該架體單元(2)之支架(24)由該車斗(81)之第一基準部(84)朝該尾門(82)方向移動時,該第一、二擺臂(33)、(34)及該彈力元件(35)皆位於該第一、二基準部(84)、(85)之間。因此,上述各實施例之舉升裝置(10)可加快架體單元(2)的迴轉力道及樞轉速度,以確保遭受強風時仍能正常運作。
此外,如第6、7、8、9圖所示,配合第1、5、10、11圖參看,本發明之罩覆機構(20),包含一遮覆件(6),包括分別沿一長方向X二端界定出的第一區(61)及第二區(62),該第一區(61)具有一沿一短方向Y設置的第一長形體(63),及一與該第一長形體(63)呈間隔同向設置的第二長形體(64),且該第二長形體(64)的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形體(63)的長度;以及一如前所述之舉升裝置(10),其架體單元(2)與該遮覆件(6)的第二區(62)接觸,可引導該遮覆件(6)施放至定位與復歸回原位。因此,罩覆機構(20)使遮覆件(6)能敏捷的被執行鋪設於車斗(8)及被捲收堆疊於平台(71)。
如第6、7、8、9圖所示,配合第1、5、10、11、12、13圖參看,本發明之覆蓋施作總成,適用於一車斗(8),該車斗(8)具有一前簷(81)、一與該前簷(81)相對的尾門(82),及一位於該前簷(81)與該尾門(82)間的儲放空間(83),該覆蓋施作總成包含:一捲放單元(7),設置於該前簷(81)外部,並至少包括一平台(71)、一設置於該平台(71)內的動力源(72),及複數可伴隨該動力源(72)的轉向以形成收線與放線的線材(73);一如前所述之罩覆機構(20),設置於該車斗(8),供該舉升裝置(10)之每一銜接單元(1)固定於該車斗(8)二側,且該舉升裝置(10)之架體單元(2)與該等線材(73)連接,並供該罩覆機構(20)之第一長形體(63)固定於該平台(71),且該罩覆機構(20)之第二長形體(64)往復地抵靠於該前簷(81)頂端外部與該平台(71),該線材(73)形成放線供該遮覆件(6)施放至定位時的覆蓋面積可涵蓋該平台(710)、該儲放空間(83)內部與其外部二側的一部分,及該尾門(82)外部的一部分,且該線材(73)形成收線供該遮覆件(60)復歸回原位時可集中疊置於該平台(71);以及觸動開關(9),至少具有第一開關(91)及第二開關(92),該第一開關(91)是朝該尾門(82)方向 設置於該車斗(8)一側下緣,該第一開關(91)並與該動力源(72)電性連接,當該架體單元(2)之支架(24)觸及該第一開關(91)時會形成斷路,造成該捲放單元(7)之動力源(72)停止輸出動力;該第二開關(92)是朝該前簷(81)方向設置於該第一開關(91)旁,該第二開關(92)並與該動力源(72)電性連接,當該架體單元(2)之支架(24)觸及該第二開關(92)時會形成開路,造成該捲放單元(7)之動力源(72)啟動用以輸出動力。
該架體單元(2)之支架(24)具有一可觸及該觸動開關(9)的凸塊(25)。
所述之覆蓋施作總成,還包含二分別設置於該車斗(8)的前簷(81)的滑動件(74)。
因此,覆蓋施作總成可配合觸動開關(9)的斷路與開路,使遮覆件(6)具有在操作上的便利。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可快速施工安裝固定於車斗(8)與維修更換的覆蓋施作總成,使舉升裝置(10)的緩衝單元(3)之迴轉力道增強,可提供架體單元(2)的樞轉速度加快且不易晃動,縱使遭受強風吹襲時,各彈力元件(32)、(35)仍保有足夠力道供架體單元(2)朝尾門(82)方向翻轉,並越過以第一基準部(84)的重心為基準線的限制後,再依靠架體單元(2)自身的重量下垂並抵靠於尾門(82),故可以確保遭受強風時仍能正常運作。
本發明另以舉升裝置(10)的延伸架體(22),使遮覆件(6)的覆蓋面積擴及於車斗(8)內外,故可以提高防塵。
本發明之罩覆機構(20)還配合捲放單元(7)及觸動開關(9)的斷路與開路,使遮覆件(6)能敏捷的被執行鋪設於車斗(8)及被捲收堆疊於平台(71),故可具有在操作上的便利。
本發明雖已藉上述較佳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使熟悉本技藝者能更易於了解本發明,並非限定本發明實施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舉升裝置
(1)‧‧‧銜接單元
(11)‧‧‧固定件
(12)‧‧‧第一連接部
(13)‧‧‧第二連接部
(132)‧‧‧陪林
(14)‧‧‧垂直段
(15)‧‧‧補強件
(2)‧‧‧架體單元
(21)‧‧‧支架
(22)‧‧‧延伸架體
(221)‧‧‧滑動段
(222)‧‧‧升降段
(223)‧‧‧跨設段
(23)‧‧‧尾段
(231)‧‧‧支撐段
(232)‧‧‧通孔
(24)‧‧‧支架
(25)‧‧‧凸塊
(3)‧‧‧緩衝單元
(31)‧‧‧擺臂
(311)‧‧‧第一透孔
(312)‧‧‧擋止
(313)‧‧‧第二透孔
(32)‧‧‧彈力元件
(33)‧‧‧第一擺臂
(34)‧‧‧第二擺臂
(35)‧‧‧彈力元件
(36)‧‧‧第三擺臂
(37)‧‧‧殼體
(20)‧‧‧罩覆機構
(6)‧‧‧遮覆件
(61)‧‧‧第一區
(62)‧‧‧第二區
(63)‧‧‧第一長形體
(64)‧‧‧第二長形體
(7)‧‧‧捲放單元
(71)‧‧‧平台
(72)‧‧‧動力源
(73)‧‧‧線材
(74)‧‧‧滑動件
(8)‧‧‧車斗
(81)‧‧‧前簷
(82)‧‧‧尾門
(83)‧‧‧儲放空間
(84)‧‧‧第一基準部
(85)‧‧‧第二基準部
(9)‧‧‧觸動開關
(91)‧‧‧第一開關
(92)‧‧‧第二開關
X‧‧‧長方向
Y‧‧‧短方向
第1圖:為一立體外觀圖,說明本發明之覆蓋施作總成適用於一車斗的一實施例態樣。
第2圖:為一立體外觀圖,說明本發明之舉升裝置的一實施例態樣。
第3圖:為一立體分解圖,說明第2圖中之舉升裝置之銜接單元、架體單元及緩衝單元三者間於車斗的配置關係。
第4圖:為一作動示意圖,說明架體單元朝尾門方向樞轉。
第5圖:為一局部立體外觀圖,說明第1圖中之罩覆機構的第二長形體可往復地抵靠於前簷頂端外部與平台。
第6圖:為一局部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舉升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安裝於車斗的態樣。
第7圖:為一局部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舉升裝置的又一實施例安裝於車斗的態樣。
第8圖:為一局部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舉升裝置的再一實施例安裝於車斗的態樣。
第9圖:為一局部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之舉升裝置的尚一實施例安裝於車斗的態樣。
第10圖:為一立體外觀圖,說明第6圖中之舉升裝置的銜接單元、架體單元及緩衝單元三者間設置於車斗的配置關係。
第11圖:為一立體外觀圖,說明第10圖中之第二基準部外的殼體包覆該車斗的一部分。
第12圖:為一局部示意圖,說明第6圖中之舉升裝置與觸動開關之間的配置位置態樣。。
第13圖:為一局部示意圖,說明第12圖中之架體單元之支架具有一可觸及觸動開關的凸塊。
(10)‧‧‧舉升裝置
(2)‧‧‧架體單元
(24)‧‧‧支架
(3)‧‧‧緩衝單元
(33)‧‧‧第一擺臂
(34)‧‧‧第二擺臂
(35)‧‧‧彈力元件
(20)‧‧‧罩覆機構
(6)‧‧‧遮覆件
(61)‧‧‧第一區
(62)‧‧‧第二區
(7)‧‧‧捲放單元
(71)‧‧‧平台
(72)‧‧‧動力源
(73)‧‧‧線材
(8)‧‧‧車斗
(81)‧‧‧前簷
(82)‧‧‧尾門
(84)‧‧‧第一基準部
(85)‧‧‧第二基準部
X‧‧‧長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舉升裝置,包含:二銜接單元,每一銜接單元包括一固定件、一位於該固定件下方的第一連接部,及一設置於該固定件下方且位置較該第一連接部高的第二連接部;一架體單元,包括一可與每一第二連接部樞接的支架;以及二緩衝單元,每一緩衝單元包括一與該支架樞接且在伴隨該架體單元樞轉時可連動地轉向與提供停止的擺臂,及一設置於該擺臂與該第一連接部間的彈力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舉升裝置,其中,該銜接單元還包括一由該固定件下方延伸的垂直段,及一跨設於該垂直段與該固定件間的補強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舉升裝置,其中,該架體單元還包括一延伸架體,該延伸架體具有二分別對接於該支架的滑動段、一設置於該等滑動段間且可調整高度的升降段,及複數設置於該升降段上方且與該支架方向相反的跨設段。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舉升裝置,其中,該銜接單元之第二連接部具有一陪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舉升裝置,其中,該架體單元還包括二分別與該支架對接的尾段,該尾段具有一設置於該陪林中的支撐段,及一與該支撐段相鄰的通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舉升裝置,其中,該 彈力元件二端分別樞接於該第一連接部與該尾段的通孔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舉升裝置,其中,該緩衝單元之擺臂具有一可與該通孔對應的第一透孔、一供該尾段抵靠的擋止,及一位於該第一透孔旁可與該彈力元件一端對應的第二透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舉升裝置,還包含一可穿設該通孔與該第一透孔的第一緊固件,及二分別可穿設該第二透孔與該第一連接部的第二緊固件。
  9. 一種舉升裝置,包含:一架體單元,包括一以其兩端分別樞設於一第一基準部的支架;以及二緩衝單元,每一緩衝單元包括一以其一端與該支架樞接的第一擺臂、一以其一端與該支架另一端樞接的第二擺臂,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擺臂另一端與一第二基準部間的彈力元件,且該第二基準部與該第一基準部呈錯位且位置較高。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舉升裝置,還包含一以其一端與該第二基準部樞接的第三擺臂,且該彈力元件設置於該第二擺臂另一端與該第三擺臂另一端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舉升裝置,其中,在該第二基準部外還設置一殼體,該殼體可供該第二基準部定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舉升裝,其中, 該緩衝單元之第一擺臂具有複數第一孔位,及一可設置於該第一孔位的第一固緊件;該緩衝單元之第二擺臂具有複數第二孔位,及一可設置於該第二孔位的第二固緊件;當該第一、二孔位對應時,該第一固緊件將該等孔位穿設形成樞轉。
  13. 一種罩覆機構,包含:一遮覆件,包括分別沿一長方向二端界定出的第一區及第二區,該第一區具有一沿一短方向設置的第一長形體,及一與該第一長形體呈間隔同向設置的第二長形體,且該第二長形體的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形體的長度;以及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舉升裝置,其架體單元與該遮覆件的第二區接觸,可引導該遮覆件施放至定位與復歸回原位。
  14. 一種覆蓋施作總成,適用於一車斗,該車斗具有一前簷、一與該前簷相對的尾門,及一位於該前簷與該尾門間的儲放空間,該覆蓋施作總成包含:一捲放單元,設置於該前簷外部,並至少包括一平台、一設置於該平台內的動力源,及複數可伴隨該動力源的轉向以形成收線與放線的線材;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罩覆機構,設置於該車斗,供該舉升裝置之每一銜接單元固定於該車斗二側,且該舉升裝置之架體單元與該等線材連接,並供該罩覆機構之第一長形體固定於該平台,且該罩覆機構之第二長形體往復地抵靠於該前簷頂端外部與該平台,該線材形 成放線供該遮覆件施放至定位時的覆蓋面積可涵蓋該平台、該儲放空間內部與其外部二側的一部分,及該尾門外部的一部分,且該線材形成收線供該遮覆件復歸回原位時可集中疊置於該平台;以及觸動開關,至少具有第一開關及第二開關,該第一開關是朝該尾門方向設置於該車斗一側下緣,該第一開關並與該動力源電性連接,當該架體單元之支架觸及該第一開關時會形成斷路,造成該捲放單元之動力源停止輸出動力;該第二開關是朝該前簷方向設置於該第一開關旁,該第二開關並與該動力源電性連接,當該架體單元之支架觸及該第二開關時會形成開路,造成該捲放單元之動力源啟動用以輸出動力。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覆蓋施作總成,其中,該架體單元之支架具有一可觸及該觸動開關的凸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覆蓋施作總成,還包含二分別設置於該車斗的前簷的滑動件。
TW101147540A 2012-08-10 2012-12-14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TW201406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7540A TW201406575A (zh) 2012-08-10 2012-12-14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9054 2012-08-10
TW101147540A TW201406575A (zh) 2012-08-10 2012-12-14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575A true TW201406575A (zh) 2014-02-16

Family

ID=5055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7540A TW201406575A (zh) 2012-08-10 2012-12-14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065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9993B (zh) * 2014-12-12 2017-02-11 San-Lang Ding The lifting and closing of the truck bucket
CN112918230A (zh) * 2019-12-06 2021-06-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上车/下车支撑结构和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9993B (zh) * 2014-12-12 2017-02-11 San-Lang Ding The lifting and closing of the truck bucket
CN112918230A (zh) * 2019-12-06 2021-06-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上车/下车支撑结构和车辆
CN112918230B (zh) * 2019-12-06 2024-04-0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上车/下车支撑结构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6460B2 (en) Vehicle for performances
US7533926B2 (en) Roller arm unit for vehicle sliding door
EP2081270B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slide structure
US8480141B2 (en) Hood stay apparatus for engine room in heavy construction equipment
JP5619273B2 (ja) 低オーバヘッドエレベータの可倒式ストップ
TW201406575A (zh)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CN102812606A (zh) 供电配线结构
JP6050872B2 (ja) 荷台付き車両
JP2007196925A (ja) スイングスライドドアの配索構造
JP2007267467A (ja) 配電盤の扉ストッパー構造
CN219412286U (zh) 客车车顶侧围板开启装置
JP2018168625A (ja) 屋上用目地カバー装置
US9637070B2 (en) Power supply structure for sliding door
WO2014023242A1 (zh) 举升装置、罩覆机构以及覆盖施作总成
TWM449735U (zh) 舉升裝置以及具有該舉升裝置的啟閉控制系統
TWM448399U (zh) 舉升裝置、罩覆機構、罩覆模組以及覆蓋施作總成
JP5278972B2 (ja) 天井用目地装置
JP440114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テールコード振れ止め装置
JP4681532B2 (ja) 天井用目地装置
JP6713312B2 (ja) 作業用ゴンドラ装置
JPS6348793Y2 (zh)
JP2018009341A (ja) 壁面用目地装置
JP5392621B2 (ja) 駅舎における壁面自動開閉羽根装置
TWM477962U (zh) 卡車車斗遮罩啓閉之昇降縱擒機構
JP4440839B2 (ja) 目地カバ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