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50553A - 光學膜用黏著劑層、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及圖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膜用黏著劑層、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及圖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50553A
TW201350553A TW102115309A TW102115309A TW201350553A TW 201350553 A TW201350553 A TW 201350553A TW 102115309 A TW102115309 A TW 102115309A TW 102115309 A TW102115309 A TW 102115309A TW 201350553 A TW201350553 A TW 2013505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monomer
meth
optical film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5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5173B (zh
Inventor
Taiki Shimokuri
Kunihiro Inui
Toshitaka Takahashi
Yousuke Makihata
Toshitsugu Hosokawa
Takaaki Ishii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50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0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5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51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51/00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51/003Adhesive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4C4-(meth)acrylate, e.g. butyl (meth)acrylate, isobutyl (meth)acrylate or tert-but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 Y10T428/254Polymeric or resinous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難以發生消偏光、且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優異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之特徵在於:其係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者,且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如下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該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中,係於同一乳液粒子內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作為核層、(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作為殼層而存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且玻璃轉移溫度(其中,玻璃轉移溫度係依據單體單元中之單官能單體而計算)為-55℃以上且未達0℃,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且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單元之含量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所含之總單體單元之68~82重量%,且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且180℃以下,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的差為50℃以上,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混合比率為(A)/(B)=50~90/10~50(固形物成分重量比率);且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為10~100 nm。

Description

光學膜用黏著劑層、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及圖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膜用黏著劑層、至少於光學膜之單面設置有該黏著劑層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及使用該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的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裝置、CRT(Cathode-Ray Tube,陰極射線管)、PDP(Plasma Display Panel,電漿顯示器)等圖像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等根據其圖像形成方式,例如於液晶顯示裝置中,於液晶單元之兩側配置偏光元件必不可缺,且通常貼合有偏光板。又,於液晶面板及有機EL面板等顯示面板中除偏光板以外,為提高顯示器之顯示品質而已開始使用各種光學元件。又,為保護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EL顯示裝置、CRT、PDP等圖像顯示裝置,或賦予高級感,或使設計差別化,而使用前面板。關於可與該等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等圖像顯示裝置或前面板等圖像顯示裝置一併使用之構件,例如可使用:用以防止著色之相位差板、用以改善液晶顯示器之視野角之視野角放大膜、用以進而提高顯示器之對比度之增亮膜、用以賦予表面之耐擦傷性之硬塗膜、用以防止對圖像顯示裝置之映入之防眩處理膜、抗反射膜、低反射膜等防反射膜等表面處理膜。該等膜總稱為光學膜。
將上述光學膜貼合至液晶單元及有機EL面板等顯示面板或前面板上時,通常使用黏著劑。又,光學膜與液晶單元及有機EL面板等 顯示面板、或前面板、或光學膜間之接著係通常為了降低光損耗而各材料使用黏著劑而密接。於此種情形時,由於具有使光學膜固著時無需乾燥步驟等優點,故而通常使用預先於光學膜之單側設置成黏著劑層而成的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
將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貼合於液晶單元及有機EL面板等顯示面板或前面板上時,於弄錯貼合位置或異物進入至貼合面中之情形時,存在將光學膜自液晶單元等剝離並再利用之情形。要求不會形成於進行剝離時改變液晶單元之間隙、或降低有機EL面板之功能、或使光學膜斷裂的接著劑狀,即要求可將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容易地剝離之再剝離性(二次加工性)。
進而,將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貼合於液晶單元及有機EL面板等顯示面板上而成的圖像顯示裝置或貼合於前面板上而成者,為了於在家庭或辦公室等處長期使用後,將液晶單元及有機EL面板等顯示面板或前面板之部分進行再利用,亦要求可容易地將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自該等剝離的再利用性。然而,若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接著力過高,則有向液晶單元及有機EL面板等顯示面板或前面板上之糊劑殘留或膜斷裂等問題。又,此種二次加工作業、再利用作業較理想為使剝離速度較高而進行,但於先前之黏著劑層之情形時,若使剝離速度較高,則接著力變高,而有無法滿足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之問題。
先前,作為此種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黏著劑層之形成所使用的黏著劑,主要使用有機溶劑型黏著劑(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但近年來,就降低地球環境負荷、提高作業穩定性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為減少有機溶劑之使用,例如較理想為轉變成使黏著劑聚合物成分分散於水中而成的水分散型黏著劑。然而,包含此種水分散型黏著劑之接著劑層係使接著劑聚合物粒子集聚、乾燥而成,因此有如下問題:存在較多之粒子界面,光因該等粒子界面而發生散射而發生消偏光,具 有該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對比度下降。尤其是近年來對光學膜要求高對比度化,故而此種黏著劑層之消偏光作為新課題而成為問題。
作為水分散型黏著劑,例如已知有包括具有特定玻璃轉移溫度之兩種(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光學膜用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然而,專利文獻2中並未對黏著劑組合物之乳液粒子之平均粒徑進行研究,若用於高對比度面板等中,則有發生消偏光而引起對比度下降之傾向,因此於消偏光方面有改善之餘地。
又,作為消偏光性經改善之黏著劑層,例如已知有如下黏著劑層,其特徵在於:其係包括含有乳液粒子之水分散型黏著劑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且該層中之聚合物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與粒子間距離受控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然而,於將專利文獻3之具有黏著劑層之光學膜自液晶面板等剝離時,存在光學膜斷裂或糊劑殘留於液晶面板等上之情形,於二次加工性方面有改善之餘地。
進而,作為光學膜用以外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已知有對聚烯烴等非極性基材之接著力等經提高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然而,專利文獻4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中使用有黏著賦予劑,因此由該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之霧度較高,無法應用於光學膜用。
如此,先前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即便滿足消偏光性,二次加工性及再利用性亦較差,反之,即便滿足二次加工性及再利用性,若消偏光性較差,則並不滿足消偏光性、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之全部。因此,現狀為尚未知曉俱備消偏光性、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全部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0-007044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1/145552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0-21112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6-016517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難以發生消偏光、且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優異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又,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至少於光學膜之單側積層有上述光學膜用黏著劑層的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使用該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圖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反覆進行潛心研究,結果發現,可藉由下述光學膜用黏著劑層等而解決上述課題,以至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一種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其特徵在於:其係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者,且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如下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該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中,係於同一乳液粒子內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作為核層、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作為殼層而存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且玻璃轉移溫度(其中,玻璃轉移溫度係依據單體單元中之單官能單體而計算)為-55℃以上且未達0℃,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單元之含量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所含之總單體單元之68~82重量%,且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且180℃以下,關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的差為50℃以上,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混合比率為(A)/(B)=50~90/10~50(固形物成分重量比率);且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為10~100nm。
較佳為,於將上述黏著劑層貼合至玻璃上後於23℃下保存30天以內的情形時,該黏著劑層對玻璃之接著力於剝離速度300mm/min下為1~15N/25mm,且剝離速度超過300mm/min之情形時對玻璃之接著力為剝離速度300mm/min下之對玻璃之接著力以下。
較佳為,於將上述光學膜用黏著劑層貼合至玻璃上後於60℃下保存1000小時之情形時,該黏著劑層對玻璃之接著力於剝離速度300mm/min下為1~25N/25mm,且剝離速度超過300mm/min之情形時對玻璃之接著力為剝離速度300mm/min下之對玻璃之接著力以下。
較佳為,將上述光學膜用黏著劑層積層於光學膜上而成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偏光度、與該光學膜單獨時之偏光度之差所表示的消偏光值為0.015以下。
較佳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及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係使含有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50℃以上之乙烯基單體的單體混合物乳化聚合而獲得。
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其特徵在於:其至少於光學膜之單側積層有上述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及一種圖像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其至少使用一片上述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難以發生消偏光、且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優異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又,可提供一種至少於本發明之光 學膜之單側積層有上述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使用該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圖像顯示裝置。
形成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如下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該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且玻璃轉移溫度(其中,玻璃轉移溫度係依據單體單元中之單官能單體而計算)為-55℃以上且未達0℃,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單元之含量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所含之總單體單元的68~82重量%,且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且180℃以下,關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於同一乳液粒子內,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作為核層、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作為殼層而存在。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為-55℃以上且未達0℃,藉由處於上述範圍內,可確保黏著劑之接著性並抑制凝聚力之下降。上述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20℃以下,進而較佳為-30℃以下,進而較佳為-35℃以下,尤佳為-40℃以下。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之情形時,有作為黏著劑之接著性下降之傾向。另一方面,上述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50℃以上,進而較佳為-45℃以上,尤佳為超過-45℃。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未達-55℃之情形時,有黏著劑之凝聚力下降而容易發生剝離之傾向。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且180℃ 以下,於該範圍內,可提高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上述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40℃以上,更佳為50℃以上,尤佳為60℃以上。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未達0℃之情形時,有作為黏著劑之凝聚力下降而容易發生剝離之傾向,又,於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方面亦欠佳。另一方面,玻璃轉移溫度較佳為110℃以下,進而較佳為90℃以下,尤佳為未達90℃。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與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的差為50℃以上。上述玻璃轉移溫度之差較佳為70℃以上,進而較佳為80℃以上,進而較佳為90℃以上,尤佳為100℃以上。藉由玻璃轉移溫度之差處於上述範圍內,可確保黏著劑之接著性並且抑制凝聚力之下降,且於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方面亦較佳。
再者,(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係根據構成各聚合物之單體單元與其比率並利用下述FOX式所計算之理論值。
FOX式:
(Tg: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K),Tg1、Tg2、‧‧‧Tgn:各單體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K),w1、w2、‧‧‧wn:各單體之重量分率)
然而,(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之計算係基於單官能單體而計算。即,即便於上述各聚合 物含有多官能單體作為構成單體單元之情形時,多官能單體係其使用量較少,對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之影響亦較少,因此不含於玻璃轉移溫度之計算中。又,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可視作多官能性單體,因此不含於玻璃轉移溫度之計算中。再者,根據上述FOX式求出之理論玻璃轉移溫度與藉由示差掃描熱量測定(DSC)或動態黏彈性等所求出之實測玻璃轉移溫度高度一致。
若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且滿足上述玻璃轉移溫度,則單體單元之種類或成分組成並無特別限制。再者,(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意指丙烯酸烷基酯及/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與本發明之(甲基)意思相同。
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A)所使用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就乳化聚合之反應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對水之溶解度為固定範圍者,又,就容易控制玻璃轉移溫度而言,較佳為以烷基之碳數為1~18之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成分。作為丙烯酸烷基酯之具體例,可列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環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三烷基酯、丙烯酸硬脂酯等丙烯酸烷基酯。該等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該等之中,較佳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等烷基之碳數為3~9之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較佳為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總單體單元之60~99.9重量%,進而較佳為70~99.9重量%,進而較佳為80~99.9重量%,進而較佳為80~99重量%,尤佳為80~95重量%。
又,(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中,就乳化聚合之反應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對水之溶解度為固定範圍者,又,就容易控制玻璃轉移溫度而言,可使用烷基之碳數為1~18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甲 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異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該等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該等之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總單體單元之39.9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5重量%以下,尤佳為10重量%以下。
又,(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中,為了提高黏著劑之接著性及對乳液賦予穩定性,可使用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含羧基之單體,可例示具有羧基及(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等之自由基聚合性之不飽和雙鍵者,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伊康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烯酸、丙烯酸羧乙酯、丙烯酸羧戊酯等。含羧基之單體較佳為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總單體單元之0.1~10重量%,進而較佳為0.5~7重量%,尤佳為1~5重量%。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中,除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以外,為了水分散液之穩定化、提高黏著劑層對光學膜等基材之密接性、以及提高對被接著體之初始接著性,可藉由共聚合而導入具有(甲基)丙烯醯基或乙烯基等含有不飽和雙鍵之聚合性官能基的一種以上共聚合單體。
作為上述共聚合單體,可列舉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係具有一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等之不飽和雙鍵、且具有烷氧基矽烷基之矽烷偶合劑系不飽和單體。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於對(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賦予交聯結構、又提高對玻 璃之密接性方面較佳。
作為上述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可含有含烷氧基矽烷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或含烷氧基矽烷基之乙烯基單體等。
作為含烷氧基矽烷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異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丁氧基矽烷等(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例如(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異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丁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乙基二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乙基二異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乙基二丁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丙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丙基二乙氧基矽烷等(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烷基二烷氧基矽烷,或與該等對應之(甲基)丙烯醯氧基烷基-二烷基(單)烷氧基矽烷等。
作為含烷氧基矽烷基之乙烯基單體,例如,除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異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丁氧基矽烷等乙烯基三烷氧基矽烷以外,可列舉與 該等對應之乙烯基烷基二烷氧基矽烷或乙烯基二烷基烷氧基矽烷,例如除乙烯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β-乙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β-乙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γ-乙烯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乙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乙烯基丙基三丙氧基矽烷、γ-乙烯基丙基三異丙氧基矽烷、γ-乙烯基丙基三丁氧基矽烷等乙烯基烷基三烷氧基矽烷以外,可列舉與該等對應之(乙烯基烷基)烷基二烷氧基矽烷或(乙烯基烷基)二烷基(單)烷氧基矽烷等。
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之比率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總單體單元之0.001~1重量%,進而較佳為0.01~0.5重量%,進而較佳為0.03~0.1重量%。若未達0.001重量%,則有無法充分地獲得使用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之效果(賦予交聯結構、對玻璃之密接性)的傾向,另一方面,若超過1重量%,則有黏著劑層之交聯度變得過高而隨時間經過而產生黏著劑層之裂紋等之虞。
又,作為共聚合單體,可列舉含磷酸基之單體。含磷酸基之單體具有提高對玻璃之密接性之效果。
作為含磷酸基之單體,例如可列舉下述通式(1)所表示者:
(式中,R1表示氫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數1~4之伸烷基,m表示2以上之整數,M1及M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陽離子)。
再者,通式(1)中,m為2以上、較佳為4以上,通常為40以下,m 表示氧伸烷基之聚合度。又,作為聚氧伸烷基,例如可列舉聚氧伸乙基、聚氧伸丙基等,該等聚氧伸烷基亦可為該等之無規、嵌段或接枝單元等。又,磷酸基之鹽之陽離子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鈉、鉀等鹼金屬、例如鈣、鎂等鹼土金屬等之無機陽離子,例如四級胺類等之有機陽離子等。
含磷酸基之單體之比率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總單體單元之20重量%以下,更佳為0.1~20重量%。若含磷酸基之單體超過20重量%,則於聚合穩定性方面欠佳。
作為上述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含磷酸基之單體以外之共聚合單體的具體例,可列舉:例如順丁烯二酸酐、伊康酸酐等含酸酐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等(甲基)丙烯酸芳酯,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類;例如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等含環氧基之單體;例如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等含羥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基啉、(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酯等含氮原子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含烷氧基之單體;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氰基之單體;例如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等官能性單體;例如乙烯、丙烯、異丙烯、丁二烯、異丁烯等烯烴系單體;例如乙烯醚等乙烯醚系單體;例如氯乙烯等含鹵素原子之單體;此外,例如N-乙烯基吡咯啶酮、N-(1-甲基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N-乙烯基吡、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 唑、N-乙烯基啉等含乙烯基之雜環化合物,或N-乙烯基羧醯胺類等。
又,作為共聚合性單體,可列舉:例如N-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異丙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月桂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順丁烯二醯亞胺系單體;例如N-甲基伊康醯亞胺、N-乙基伊康醯亞胺、N-丁基伊康醯亞胺、N-辛基伊康醯亞胺、N-2-乙基己基伊康醯亞胺、N-環己基伊康醯亞胺、N-月桂基伊康醯亞胺等伊康醯亞胺系單體;例如N-(甲基)丙烯醯氧基亞甲基琥珀醯亞胺、N-(甲基)丙烯醯基-6-氧基六亞甲基琥珀醯亞胺、N-(甲基)丙烯醯基-8-氧基八亞甲基琥珀醯亞胺等琥珀醯亞胺系單體;例如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醯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醯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之單體。
又,作為共聚合性單體,例如可列舉: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二醇系丙烯酸酯單體;此外,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或氟(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雜環或鹵素原子之丙烯酸酯系單體等。
進而,作為共聚合性單體,為了調整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凝膠分率,可使用上述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以外之多官能性單體。作為多官能單體,可列舉具有兩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等之不飽和雙鍵之化合物等。例如,除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單或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單或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單或聚)伸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外,可列舉: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 (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與多元醇之酯化物;二乙烯基苯等多官能乙烯基化合物;二丙酮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等具有反應性不同之不飽和雙鍵之化合物等。又,作為多官能性單體,亦可使用於聚酯、環氧、胺基甲酸酯等骨架上作為與單體成分相同之官能基而加成有兩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等之不飽和雙鍵的(甲基)丙烯酸聚酯、(甲基)丙烯酸環氧酯、(甲基)丙烯酸胺基甲酸酯等。
於上述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含磷酸基之單體以外之共聚合性單體為單官能單體之情形時,就乳液之黏度不過高方面而言,又,就乳液之穩定性方面而言,其比率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總單體單元之2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10重量%以下,尤佳為5重量%以下。於共聚合性單體為多官能單體之情形時,就乳液之穩定性方面而言,其比率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總單體單元之5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3重量%以下,尤佳為1重量%以下。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若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單元之含量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所含之總單體單元之68~82重量%,且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且180℃以下,即可。
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所使用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就乳化聚合之反應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對水之溶解度為固定範圍者,就容易控制玻璃轉移溫度而言,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中例示之烷基之碳數為1~18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作為該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具體例,可例示與上述相同者。於上述例示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異基酯、 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總單體單元之68~82重量%,更佳為含有70~80重量%。藉由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含量設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總單體單元之82重量%以下,可使消偏光難以發生,且藉由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含量設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總單體單元之68重量%以上,可提高二次加工性。
除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亦可使用(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中例示之烷基之碳數為1~18之丙烯酸烷基酯。該丙烯酸烷基酯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作為該丙烯酸烷基酯之具體例,可例示與上述相同者。於上述例示中,較佳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等烷基之碳數為3~9之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總單體單元之30重量%以下。
又,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中,可使用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含羧基之單體,可列舉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中例示者相同者。含羧基之單體較佳為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總單體單元之0.1~10重量%,進而較佳為0.5~7重量%,尤佳為1~5重量%。
又,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中,可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中例示之共聚合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作為共聚合單體,可列舉: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含磷酸基之單體、多官能性單體、以及其他單體等,該等共聚合單體可按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中之比率相同之比率使用。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只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且滿足上述玻璃轉移溫度,則單體單元之種類或成分組成並無特別限制,可將上述單體適當組合,較佳為使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50℃以上之乙烯基 單體乳化聚合所獲得者。作為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50℃以上之乙烯基單體,例如可列舉:丙烯酸(106℃)、甲基丙烯酸甲酯(105℃)、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107℃)、丙烯酸異酯(94℃)、甲基丙烯酸異酯(180℃)等。
上述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係核層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殼層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結構。於本發明中,藉由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形成核殼結構,而於如先前般提高二次加工作業中之剝離速度之情形時,接著力不變高,相反隨著剝離速度變高而接著力變低,即便於高剝離速度下亦可實現低接著力,可容易地進行二次加工、再利用。
上述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係於同一乳液粒子內以(A)/(B)=50~90/10~50(固形物成分重量比率)之範圍含有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上述比率係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各共聚物的合計設為100重量%之情形時的比率。藉由以該範圍具有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可確保黏著劑之接著性並且抑制凝聚力之下降。即,以各共聚物之合計成為100重量%之方式含有50~90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作為殼層,與此相對地,含有10~50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作為核層。(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較佳為6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以上。若(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未達50重量%,則黏著劑之接著性容易下降。另一方面,(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為9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使用85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使用未達85重量%。若(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未達85重量%,則即便不具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以外之單體單元,效果亦良好。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超過90重量%之情形時,黏著劑之凝聚力下降而容易產生經時剝離。
上述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可藉由多階段之乳化聚合而獲得:於藉由乳化聚合而形成核層之共聚物後,於核層之共聚物之存在下,使殼層之共聚物乳化聚合。即,各乳化聚合中,使核層或殼層之共聚物之單體單元之單體成分、即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成分於界面活性劑(乳化劑)及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於水中進行聚合,藉此形成核層或殼層之共聚物。
上述單體成分之乳化聚合可藉由常法而進行。乳化聚合中,例如可與上述單體成分一併適當調配界面活性劑(乳化劑)、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視需要之鏈轉移劑等。再者,各乳化聚合中,更具體而言,例如可採用成批添加法(成批聚合法)、單體滴加法、單體乳液滴加法等公知之乳化聚合法。再者,單體滴加法中,可適當選擇連續滴加或分批滴加。該等方法可適當地組合。反應條件等可適當地選擇,聚合溫度例如較佳為40~95℃左右,聚合時間較佳為30分鐘~24小時左右。
乳化聚合所使用之界面活性劑(乳化劑)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乳化聚合中通常所使用之各種界面活性劑。作為界面活性劑,例如可使用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作為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之具體例,可例示:油酸鈉等高級脂肪酸鹽類;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烷基芳基磺酸鹽類;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銨等烷基硫酸酯鹽類;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硫酸鈉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鹽類;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硫酸鈉等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硫酸酯鹽類;單辛基磺基琥珀酸鈉、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鈉、聚氧乙烯月桂基磺基琥珀酸鈉等烷基磺基琥珀酸酯鹽及其衍生物類;聚氧乙烯二苯乙烯化苯基醚硫酸酯鹽類等。作為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之具體例,可例示: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醚類;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等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類;山梨糖醇酐單月 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等山梨糖醇酐高級脂肪酸酯類;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等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高級脂肪酸酯類;聚氧乙烯單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單硬脂酸酯等聚氧乙烯高級脂肪酸酯類;油酸單甘油酯、硬脂酸單甘油酯等甘油高級脂肪酸酯類;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二苯乙烯化苯基醚等。
又,除上述非反應性界面活性劑以外,作為界面活性劑,可使用具有含有乙烯性不飽和雙鍵之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的反應性界面活性劑。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可列舉於上述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或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中導入有丙烯基或烯丙基醚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自由基反應性基)之自由基聚合性界面活性劑等。該等界面活性劑可適當地單獨使用或併用使用。該等界面活性劑中,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自由基聚合性界面活性劑就水分散液之穩定性、黏著劑層之耐久性之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
作為陰離子系反應性界面活性劑之具體例,可列舉:烷基醚系(作為市售品,例如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之AQUALON KH-05、KH-10、KH-20,旭電化工業(股)製造之ADEKA REASOAP SR-10N、SR-20N,花王(股)製造之Latemul PD-104等);磺基琥珀酸酯系(作為市售品,例如花王(股)製造之Latemul S-120、S-120A、S-180P、S-180A,三洋化成(股)製造之Eleminol JS-2等);烷基苯基醚系或者烷基苯基酯系(作為市售品,例如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之AQUALON H-2855A、H-3855B、H-3855C、H-3856、HS-05、HS-10、HS-20、HS-30、BC-05、BC-10、BC-20,旭電化工業(股)製造之ADEKA REASOAP SDX-222、SDX-223、SDX-232、SDX-233、SDX-259、SE-10N、SE-20N);(甲基)丙烯酸硫酸酯系(作為市售品,例如日本乳化劑(股)製造之Antox MS-60、MS-2N,三洋化成工業(股)製造之Eleminol RS-30 等);磷酸酯系(作為市售品,例如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之H-3330PL、旭電化工業(股)製造之ADEKA REASOAP PP-70等)。作為非離子系反應性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烷基醚系(作為市售品,例如旭電化工業(股)製造之ADEKA REASOAP ER-10、ER-20、ER-30、ER-40,花王(股)製造之Latemul PD-420、PD-430、PD-450等);烷基苯基醚系或者烷基苯基酯系(作為市售品,例如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之AQUALON RN-10、RN-20、RN-30、RN-50,旭電化工業(股)製造之ADEKA REASOAP NE-10、NE-20、NE-30、NE-40等);(甲基)丙烯酸硫酸酯系(作為市售品,例如日本乳化劑(股)製造之RMA-564、RMA-568、RMA-1114等)。
上述界面活性劑之調配比率係相對於分別形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較佳為0.3~5重量份,更佳為0.3~3重量份。可利用界面活性劑之調配比率謀求黏著特性、以及聚合穩定性、機械穩定性等之提高。
作為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乳化聚合中通常所使用之公知之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列舉:例如2,2'-偶氮二異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硫酸鹽、2,2'-偶氮二(2-甲基丙脒)二鹽酸鹽、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鹽酸鹽等偶氮系起始劑;例如過硫酸鉀、過硫酸銨等過硫酸鹽系起始劑;例如過氧化苯甲醯、氫過氧化第三丁基、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系起始劑;例如經苯基取代之乙烷等經取代之乙烷系起始劑;例如芳香族羰基化合物等羰基系起始劑等。該等聚合起始劑可適當地單獨使用或併用使用。又,於進行乳化聚合時,可根據所需設為與聚合起始劑一起併用還原劑之氧化還原系起始劑。藉此,容易促進乳化聚合速度或於低溫下進行乳化聚合。作為此種還原劑,例如可例示抗壞血酸、異抗壞血酸、酒石酸、檸檬酸、葡萄糖、甲醛次硫酸鹽 等金屬鹽等還原性有機化合物;硫代硫酸鈉、亞硫酸鈉、重亞硫酸鈉、偏重亞硫酸鈉等還原性無機化合物;氯化亞鐵、雕白粉、二氧化硫脲等。
又,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調配比率可適當選擇,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為0.02~1重量份左右,較佳為0.02~0.5重量份,更佳為0.05~0.3重量份。若未達0.02重量份,則存在作為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之效果下降之情形,若超過1重量份,則存在水分散液(聚合物乳液)之(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或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分子量下降,而水分散型黏著劑之耐久性下降的情形。再者,於氧化還原系起始劑之情形時,還原劑較佳為相對於單體成分之合計量100重量份而以0.01~1重量份之範圍使用。
鏈轉移劑係調節水分散型(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分子量者,視需要可使用乳化聚合中通常所使用之鏈轉移劑。例如可列舉:1-十二烷硫醇、巰基乙酸、2-巰基乙醇、硫代乙醇酸2-乙基己酯、2,3-二巰基-1-丙醇、巰基丙酸酯類等硫醇類等。該等鏈轉移劑可適當地單獨使用或併用使用。又,鏈轉移劑之調配比率係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為0.3重量份以下,較佳為0.001~0.3重量份。
(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或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通常較佳為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萬以上者,尤佳為以重量平均分子量計為100萬~400萬者。又,利用乳化聚合所得之黏著劑因其聚合機制而分子量變得非常高,因此較佳。然而,利用乳化聚合所得之黏著劑通常凝膠分率較多而無法利用GPC(凝膠滲透層析法)進行測定,因此多數情況下有關分子量之實際測定時之印證較困難。
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作為主成分,於製備該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時,存在生成不參與核殼結構之(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乳液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乳液的 情形。因此,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除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以外,亦可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乳液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乳液。
又,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中,除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乳液粒子、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乳液粒子以外,亦可使用其他成分。其他成分之比率較佳為以10重量%以下之比率來使用。
作為上述其他成分,除含有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水分散液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水分散液以外,視需要可含有交聯劑。作為交聯劑,可使用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等通常所使用者。該等交聯劑具有如下效果:藉由使用含官能基之單體,而與導入至(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官能基發生反應而交聯。
上述交聯劑之調配比率並無特別限定,通常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水分散液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水分散液之各固形物成分重量合計100重量份,而以交聯劑(固形物成分)10重量份左右以下之比率進行調配。再者,可利用交聯劑對黏著劑層賦予凝聚力,但若使用交聯劑,則有密接性變差之傾向,本發明中並非特別需要交聯劑。
進而,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亦可視需要適當使用黏度調整劑、剝離調整劑、黏著賦予劑、塑化劑、軟化劑、包含玻璃纖維、玻璃珠、金屬粉、其他無機粉末等之填充劑、顏料、著色劑(顏料、染料等)、pH值調整劑(酸或鹼)、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矽烷偶合劑等,又,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內適當使用各種添加劑。又,亦可製成含有微粒子而顯示光擴散性之黏著劑層等。該等添加劑 亦可製成乳液而調配。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為10~100nm,較佳為10~90nm,更佳為10~85nm,進而較佳為10~80nm。藉由處於上述範圍內,可改善消偏光性。
本發明之黏著劑層係由乳液粒子與其粒子界面(使界面活性劑或水溶性成分等乳液粒子穩定之成分)形成,由乳液粒子引起之光之散射係乳液粒子界面與粒子本體之折射率差為主要原因而發生。即,若該粒子界面之比率變大,則於該部分產生光散射,因此發生消偏光。因此,粒子界面較佳為相對於乳液粒子本體更小,但構成該粒子界面之成分係使界面活性劑或水溶性成分等乳液粒子穩定之成分,因此即便過少,亦有如下傾向:乳液粒子不穩定化而凝聚,作為粒子非常大,變形而明顯有損黏著劑層之外觀。於本發明中,可藉由將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調整為10~100nm,而將如上所述之光散射抑制為最小限度,從而改善消偏光性。即,若數量平均粒徑超過100nm,則有如下傾向:黏著劑層中之乳液粒子之數量變少,構成粒子界面之成分即界面活性劑之乳液每一粒之量變多,粒子界面之比率變大,而容易發生光散射。進而,若數量平均粒徑超過100nm,則於黏著劑層中,乳液粒子中無法填埋之空間變大,於該空間內作為構成粒子界面之成分即界面活性劑聚集而成為粒子界面之一部分。因此,有如下傾向:折射率與粒子本體不同之空間變得更大,發生光散射,容易發生消偏光。另一方面,若數量平均粒徑未達10nm,則粒子容易不穩定化,難以作為一次粒子而存在,作為二次粒子或凝聚粒子而存在之粒子變多,結果形成粗大粒子,因此欠佳。
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係藉由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而形成。黏著劑層之形成可藉由於支撐基材(光學膜或脫模膜)上塗佈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後進行乾燥而形成。
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塗佈步驟中,可使用各種方法。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輥式塗佈、接觸輥式塗佈、凹版塗佈、反向塗佈、輥式刷塗、噴塗、浸輥塗佈、棒式塗佈、刮塗、氣刀塗佈、淋幕式塗佈、唇口塗佈、利用模具塗機等之擠壓塗佈法等方法。
又,上述塗佈步驟中,以所形成之黏著劑層成為特定厚度(乾燥後之厚度)之方式控制其塗佈量。黏著劑層之厚度(乾燥後之厚度)通常設定為1~100μm左右、較佳為5~50μm、進而較佳為10~40μm之範圍。
繼而,形成黏著劑層時,對所塗佈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實施乾燥。上述乾燥之溫度較佳為比黏著劑組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FOX理論值)高100℃以上之溫度,更佳為高110℃以上之溫度。又,乾燥溫度之上限值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未達比玻璃轉移溫度高170℃之溫度。藉由使乾燥溫度為上述範圍,而黏著劑層之殘存水分量變低,由水引起之粒子界面之折射率變化之比率變小,而可減小消偏光性,因此較佳。若乾燥溫度未達比玻璃轉移溫度高100℃之溫度,則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之水分量中之水分量變多,由於該水而粒子與粒子界面之折射率差變大,同時界面之比率亦變大,光散射亦變大,其結果為發生消偏光,因此欠佳。乾燥時間為0.5~30分鐘左右,較佳為1~10分鐘。
所得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之水分量較佳為於黏著劑層總重量中為1.0重量%以下。又,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之水分量越小越佳,較佳為0重量%。然而,難以將水完全去除,通常殘存0.1重量%左右。
所得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藉由下述式計算之消偏光值較佳為0.015以下,更佳為0.012以下,進而較佳為0.010以下。消偏光值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定,越小越佳,較佳為理想情況下為0。若消偏光值超過0.015,則有導致貼合有黏著劑層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對比 度下降的傾向,因此欠佳。
(消偏光值)=(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偏光度)-(光學膜之偏光度)
再者,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偏光度、光學膜之偏光度可利用本說明書中之實施例中記載的測定方法進行測定。
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於貼合至玻璃上後於23℃下保存30天以內之情形時,該黏著劑層對玻璃之接著力於剝離速度300mm/min下可滿足1~15N/25mm。作為上述接著力,於具有1~15N/25mm之情形時,於維持對玻璃之接著力、滿足耐久性方面較佳。又,上述接著力較佳為2~10N/25mm,進而較佳為4~10N/25mm。該對玻璃之接著力為考慮到二次加工性之情形時之接著力。
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於貼合至玻璃上後於60℃之溫度條件下保存期間為1000小時之情形時,對玻璃之接著力於剝離速度300mm/min下可滿足1~25N/25mm。作為上述接著力,於具有1~25N/25mm之情形時,於維持對玻璃之接著力、滿足耐久性方面較佳。又,上述接著力較佳為1~24N/25mm。於上述接著力超過10N/25mm之情形時,獲得最良好之評價。該對玻璃之接著力係考慮到再利用性之情形時之接著力。
又,關於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於在考慮到上述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之各條件下進行保存之情形時,可滿足剝離速度超過300mm/min之情形時對玻璃之接著力為上述剝離速度300mm/min下之對玻璃之接著力以下。若為先前之黏著劑層,則隨著剝離速度之上升而接著力上升,因此無法於高速之剝離速度下進行二次加工作業、再利用作業,但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於剝離速度超過300mm/min之情形時,剝離速度上升之同時接著力下降,因此可於高速之剝離速度下進行二次加工作業、再利用作業。
如上所述般,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於高速之剝離速度下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優異,因此於將後述具有本發明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貼合至玻璃基材上後,可以自玻璃基材之高速之剝離速度對上述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進行二次加工。通常,自基材之剝離速度可超過剝離速度300mm/min而進行剝離,較佳為500mm/min以上,如上所述,於該等剝離速度下,可變為低接著力,而可進行良好之二次加工作業。關於剝離速度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通常於剝離速度30m/min以下進行。
作為脫模膜之構成材料,例如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膜等塑膠膜;紙、布、不織布等多孔質材料;網狀物、發泡片材、金屬箔、及該等之層壓體等適當之薄片體等,就表面平滑性優異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塑膠膜。
作為該塑膠膜,只要為可保護上述黏著劑層之膜,則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膜、聚胺基甲酸酯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等。
上述脫模膜之厚度通常為5~200μm,較佳為5~100μm左右。上述脫模膜上,視需要亦可進行聚矽氧系、氟系、長鏈烷基系或脂肪醯胺系脫模劑、二氧化矽粉等之脫模及防污處理,或塗佈型、捏合型、蒸鍍型等之抗靜電處理。尤其是藉由對上述脫模膜之表面適當地進行聚矽氧處理、長鏈烷基處理、氟處理等剝離處理,可進一步提高自上述黏著劑層之剝離性。
於上述黏著劑層露出之情形時,亦可利用脫模膜保護黏著劑層直至供於實用。再者,上述剝離膜可直接用作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分隔膜,而可於步驟方面簡略化。
本發明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係於光學膜單面或兩面積層有上述黏著劑層者。本發明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係藉由利用上述方法將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塗佈於光學膜或脫模膜上並進行乾燥而形成。於使黏著劑層形成於脫模膜上之情形時,該黏著劑層係貼合而轉印至光學膜上。
又,為了提高與黏著劑層之間之密接性,可於光學膜之表面形成增黏層,或於對光學膜之表面實施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等各種易接著處理後形成黏著劑層。又,亦可對黏著劑層之表面進行易接著處理。
作為上述增黏層之形成材,較佳為使用選自聚胺基甲酸酯、聚酯、分子中含有胺基之聚合物類、含有唑基之聚合物類中之增黏劑,尤佳為分子中含有胺基之聚合物類、含有唑基之聚合物類。關於分子中含有胺基之聚合物類、含有唑基之聚合物類,分子中之胺基、唑基與黏著劑中之羧基等反應或顯示離子性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因此確保良好之密接性。
作為分子中含有胺基之聚合物類,例如可列舉:聚伸乙基亞胺、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基吡咯啶、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等含胺基之單體之聚合物等。
作為光學膜,可使用液晶顯示裝置等圖像顯示裝置之形成中所使用者,其種類並無特別限制。例如,作為光學膜,可列舉偏光板。偏光板通常使用在偏光元件之單面或兩面具有透明保護膜者。
偏光元件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各種偏光元件。作為偏光元件,例如可列舉:使碘或二色性染料之二色性物質吸附於聚乙烯醇系膜、部分縮甲醛化之聚乙烯醇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酮化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膜上並進行單軸延伸而成者、聚乙烯醇之脫水處理物或聚氯乙烯之脫鹽酸處理物等多烯系配向膜等。該等之中,較 佳為包括聚乙烯醇系膜與碘等二色性物質之偏光元件。該等偏光元件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通常為5~80μm左右。
利用碘將聚乙烯醇系膜染色並進行單軸延伸而成之偏光元件例如可藉由如下方式而製作:藉由將聚乙烯醇浸漬於碘之水溶液中而進行染色,並延伸成原長之3~7倍。視需要亦可浸漬於可含有硼酸或硫酸鋅、氯化鋅等之碘化鉀等之水溶液中。進而視需要亦可於染色前將聚乙烯醇系膜浸漬於水中而進行水洗。藉由對聚乙烯醇系膜進行水洗,可洗淨聚乙烯醇系膜表面之污垢或抗黏連劑,此外,亦具有藉由使聚乙烯醇系膜膨潤而防止染色之不均等不均勻的效果。延伸可於利用碘進行染色後進行,亦可一面染色一面延伸,又,亦可延伸後利用碘進行染色。亦可於硼酸或碘化鉀等之水溶液或水浴中進行延伸。
作為構成透明保護膜之材料,例如可使用透明性、機械強度、熱穩定性、阻水性、等向性等優異之熱塑性樹脂。作為此種熱塑性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三乙酸纖維素等纖維素樹脂、聚酯樹脂、聚醚碸樹脂、聚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烯烴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降烯系樹脂)、聚芳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及該等之混合物。再者,透明保護膜藉由接著劑層而貼合於偏光元件之單側,而於另一單側,可使用(甲基)丙烯酸系、胺基甲酸酯系、丙烯酸胺基甲酸酯系、環氧系、聚矽氧系等熱硬化性樹脂或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作為透明保護膜。透明保護膜中亦可含有一種以上之任意適當之添加劑。作為添加劑,例如可列舉: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潤滑劑、塑化劑、脫模劑、著色防止劑、阻燃劑、成核劑、抗靜電劑、顏料、著色劑等。透明保護膜中,上述熱塑性樹脂之含量較佳為50~100重量%,更佳為50~99重量%,進而較佳為60~98重量%,尤佳為70~97重量%。於透明保護膜中之上述熱塑性樹脂之含量為50重量%以下的情形時,有 無法充分表現出熱塑性樹脂本來具有之高透明性等之虞。
又,作為光學膜,例如可列舉:形成反射板、反透過板、相位差板(包括1/2或1/4等之波片)、視覺補償膜、增亮膜、表面處理膜等有時用於液晶顯示裝置等之形成中之光學層者。該等可單獨用作光學膜,此外,可於實用時積層於上述偏光板上而使用1層或2層以上。
表面處理膜係即便貼合於前面板上亦可設置。作為表面處理膜,可列舉:用以賦予表面之耐擦傷性之硬塗膜、用以防止對圖像顯示裝置之映入之防眩處理膜、抗反射膜、低反射膜等防反射膜等。前面板係為了保護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EL顯示裝置、CRT、PDP等圖像顯示裝置,或賦予高級感,或使設計進一步差別化,而貼合於上述圖像顯示裝置之表面而設置。又,前面板可用作3D-TV中之λ/4板之支撐體。例如,液晶顯示裝置中,其係設置於視認側之偏光板之上側。於使用本發明之黏著劑層之情形時,作為前面板,除玻璃基材以外,聚碳酸酯基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材等塑膠基材亦發揮與玻璃基材相同之效果。
於偏光板上積層有上述光學層之光學膜可利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等之製造過程中順次各個進行積層的方式而形成,但預先進行積層而製成光學膜者具有如下優點:品質之穩定性或組裝作業性等優異,而可改善液晶顯示裝置等之製造步驟。積層時可使用黏著層等適當之接著機構。於上述偏光板與其他光學層之接著時,該等之光學軸可根據目標之相位差特性等而設為適當之配置角度。
本發明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可較佳地用於液晶顯示裝置等各種圖像顯示裝置之形成等中。液晶顯示裝置之形成可以先前為準而進行。即,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可藉由如下方式而形成:將液晶單元等與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及視需要之照明系統等構成零件適當組裝,並組入驅動電路等;於本發明中,除使用本發明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 方面以外,並無特別限定,可以先前為準。關於液晶單元,例如可使用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或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型、π型、VA(Vertical Aligned,垂直配向)型、IPS(In-Plane Switching,面內切換)型等任意類型者。
可形成於液晶單元等之顯示面板之單側或兩側配置有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的液晶顯示裝置,或於照明系統中使用有背光裝置或反射板者等適當之液晶顯示裝置。於該情形時,本發明之光學膜可設置於液晶單元等之顯示面板之單側或兩側。於將光學膜設置於兩側之情形時,該等可為相同者,亦可為不同者。進而,於形成液晶顯示裝置時,例如可將擴散板、防眩層、抗反射膜、保護板、稜鏡陣列、透鏡陣列板、光擴散板、背光裝置等適當之零件於適當之位置上配置1層或2層以上。
繼而,對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OLED)進行說明。通常,有機EL顯示裝置係於透明基板上依序積層透明電極、有機發光層及金屬電極而形成發光體(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體)。此處,有機發光層為各種有機薄膜之積層體,例如已知有包含三苯基胺衍生物等之電洞注入層、與包含蒽等螢光性有機固體之發光層的積層體,或此種發光層與包含苝衍生物等之電子注入層的積層體,或該等電洞注入層、發光層及電子注入層之積層體等具有各種組合之構成。
有機EL顯示裝置係利用如下原理進行發光:藉由對透明電極與金屬電極印加電壓,而對有機發光層注入電洞與電子,因該等電洞與電子之再結合而產生之能量激發螢光物質,經激發之螢光物質恢復至基態時發射光。中途之再結合之機制與通常之二極體相同,如根據此種情況亦可預想般,電流與發光強度相對於印加電壓顯示帶有整流性之較強之非線形性。
於有機EL顯示裝置中,為了擷取有機發光層中之發光,至少一 個電極必須為透明,通常使用由氧化銦錫(ITO)等透明導電體形成之透明電極作為陽極。另一方面,使電子注入較為容易並提高發光效率時,重要的是將功函數較小之物質用於陰極,通常使用Mg-Ag、Al-Li等金屬電極。
於此種構成之有機EL顯示裝置中,有機發光層係由厚度極薄為10nm左右之膜形成。因此,有機發光層亦與透明電極相同,使光幾乎完全透過。其結果為,不發光時自透明基板之表面入射、透過透明電極與有機發光層並經金屬電極反射的光再次向透明基板之表面側射出,因此自外部進行視認時,有機EL顯示裝置之顯示面看起來如鏡面般。
於藉由印加電壓而發光之有機發光層之表面側具備透明電極、並且於有機發光層之背面側具備金屬電極而形成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體,於含有該有機電致發光發光體之有機EL顯示裝置中,可於透明電極之表面側設置偏光板,並且於該等透明電極與偏光板之間設置相位差板。
相位差板及偏光板具有使自外部入射且經金屬電極反射之光發生偏光的作用,因此具有因該偏光作用而使金屬電極之鏡面自外部無法視認的效果。尤其是若利用1/4波片構成相位差板,且將偏光板與相位差板之偏光方向所成之角調整成π/4,則可將金屬電極之鏡面完全遮蔽。
即,入射至該有機EL顯示裝置中之外部光因偏光板而僅透過直線偏光成分。該直線偏光因相位差板而通常變成橢圓偏光,尤其於相位差板為1/4波片而且偏光板與相位差板之偏光方向所成的角為π/4時,成為圓偏光。
該圓偏光透過透明基板、透明電極、有機薄膜,經金屬電極反射,再次透過有機薄膜、透明電極、透明基板,於相位差板處再次形 成直線偏光。而且,該直線偏光與偏光板之偏光方向正交,因此無法透過偏光板。其結果為,可將金屬電極之鏡面完全遮蔽。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再者,各例中之份及%均為重量基準。
[實施例1] (單體乳液(a1)之製備)
於容器中添加丙烯酸丁酯949.5份、丙烯酸50份及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KBM-503)0.5份作為原料並進行混合,獲得單體混合物。繼而,相對於以上述比率製備之單體混合物600份,添加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之AQUAL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8份、離子交換水381份,使用均質攪拌器(特殊機化工業(股)製造)以6000rpm攪拌5分鐘,而製備單體乳液(a1)。
(單體乳液(b1)之製備)
於容器中添加甲基丙烯酸甲酯700份、丙烯酸丁酯280份及丙烯酸20份作為原料並進行混合,獲得單體混合物。繼而,相對於以上述比率製備之單體混合物200份,添加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之AQUAL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22份、離子交換水127份,使用均質攪拌器(特殊機化工業(股)製造)以6000rpm攪拌5分鐘,而製備單體乳液(b1)。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
於具備冷卻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滴加漏斗及攪拌翼之反應容器中添加上述製備之單體乳液(b1)200份及離子交換水330份,繼而,將反應容器充分進行氮氣置換後,添加過硫酸銨0.6份,一面攪拌一面於60℃下聚合1小時,獲得形成核層之共聚物。繼而,將反應 容器保持於60℃,歷時3小時於其中滴加單體乳液(a1)800份,其後,聚合3小時而形成殼層,獲得固形物成分濃度46.0%之含有核殼結構之聚合物乳液粒子的水分散液。繼而,將上述含有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水分散液冷卻至室溫後,於其中添加濃度10%之氨水,而獲得pH值為8、且固形物成分調整成45.2%的含有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所得之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為80nm。
(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將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20μm之方式,利用模具塗機塗佈於經剝離處理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厚度:38μm)上,此後,於120℃下乾燥5分鐘,形成黏著劑層。將該黏著劑層與偏光板(日東電工(股)製造,製品名SEG-DU)貼合,而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實施例2] (單體乳液(b2)之製備)
製備單體乳液(b1)時,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800份、丙烯酸丁酯180份及丙烯酸20份之單體混合物作為原料,將AQUALON HS-10之使用量變更為42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單體乳液(b2)。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b2)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84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實施例3] (單體乳液(b3)之製備)
製備單體乳液(b1)時,使用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700份、丙烯酸丁酯280份及丙烯酸20份之單體混合物作為原料,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單體乳液(b3)。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b3)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90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實施例4] (單體乳液(b4)之製備)
製備單體乳液(b3)時,使用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800份、丙烯酸丁酯180份及丙烯酸20份之單體混合物作為原料,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3相同之操作製備單體乳液(b4)。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3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b4)替代單體乳液(b3),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85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比較例1] (單體乳液(b5)之製備)
製備單體乳液(b1)時,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800份、丙烯酸丁酯180份及丙烯酸20份之單體混合物作為原料,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單體乳液(b5)。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 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b5)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120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比較例2] (單體乳液(b6)之製備)
製備單體乳液(b1)時,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900份、丙烯酸丁酯80份及丙烯酸20份之單體混合物作為原料,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單體乳液(b6)。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b6)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110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比較例3] (單體乳液(a2)之製備)
於容器中添加丙烯酸丁酯7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0份及丙烯酸50份作為原料並進行混合,而獲得單體混合物。繼而,相對於以上述比率製備之單體混合物600份,添加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之AQUAL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8份、離子交換水381份,使用均質攪拌器(特殊機化工業(股)製造)以6000rpm攪拌5分鐘,而製備單體乳液(a2)。
(單體乳液(b7)之製備)
於容器中添加丙烯酸丁酯949.5份、丙烯酸50份、及3-甲基丙烯 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KBM-503)0.5份作為原料並進行混合,而獲得單體混合物。繼而,相對於以上述比率製備之單體混合物200份,而添加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之AQUAL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22份、離子交換水127份,使用均質攪拌器(特殊機化工業(股)製造)以6000rpm攪拌5分鐘,而製備單體乳液(b7)。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a2)替代單體乳液(a1),使用單體乳液(b7)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105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比較例4] (單體乳液(a3)之製備)
於容器中添加丙烯酸丁酯78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0份及丙烯酸20份作為原料並進行混合,而獲得單體混合物。繼而,相對於以上述比率製備之單體混合物600份,添加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之AQUAL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8份、離子交換水381份,使用均質攪拌器(特殊機化工業(股)製造)以6000rpm攪拌5分鐘,而製備單體乳液(a3)。
(單體乳液(b8)之製備)
於容器中添加丙烯酸丁酯78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0份及丙烯酸20份作為原料並進行混合,而獲得單體混合物。繼而,相對於以上述比率製備之單體混合物200份,添加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之AQUAL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22份、離子交換水127份,使用均質攪拌器(特殊機化工業(股)製造)以6000rpm攪拌5分鐘, 而製備單體乳液(b8)。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a3)替代單體乳液(a1),使用單體乳液(b8)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60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比較例5] (單體乳液(a4)之製備)
於容器中添加丙烯酸丁酯950份及丙烯酸50份作為原料並進行混合,而獲得單體混合物。繼而,相對於以上述比率製備之單體混合物600份,添加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之AQUAL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8份、離子交換水381份,使用均質攪拌器(特殊機化工業(股)製造)以6000rpm攪拌5分鐘,而製備單體乳液(a4)。
(單體乳液(b9)之製備)
於容器中添加丙烯酸丁酯950份、及丙烯酸50份作為原料並進行混合,而獲得單體混合物。繼而,相對於以上述比率製備之單體混合物200份,添加作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之AQUALON HS-10(第一工業製藥(股)製造)22份、離子交換水127份,使用均質攪拌器(特殊機化工業(股)製造)以6000rpm攪拌5分鐘,而製備單體乳液(b9)。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a4)替代單體乳液(a1),使用單體乳液(b9)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 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90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比較例6] (單體乳液(b10)之製備)
製備單體乳液(b1)時,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850份、丙烯酸丁酯130份、丙烯酸20份之單體混合物作為原料,將AQUALON HS-10之使用量變更為42份,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單體乳液(b10)。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b10)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82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比較例7] (單體乳液(b11)之製備)
製備單體乳液(b1)時,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650份、丙烯酸丁酯330份、丙烯酸20份之單體混合物作為原料,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備單體乳液(b11)。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及黏著劑層之形成及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中,使用單體乳液(b11)替代單體乳液(b1),除此以外,以相同方式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84nm),並形成黏著劑層及製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將上述各例中獲得之(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乳液之玻璃轉移溫度 (依據上述FOX式之理論值)示於表1中。表1中亦顯示各共聚物乳液等所使用之單體乳液之種類、單體成分及其比率(重量%)。
對上述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獲得之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進行以下之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2中。
<數量平均粒徑>
聚合物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係利用蒸餾水以固形物成分濃度成為約1重量%之方式稀釋所製備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並利用下述裝置進行測定。將結果示於表1中。
裝置:雷射繞射散射法粒度分佈測定裝置(Beckman Coulter製造之LS13 320 PIDS模式)
分散質之折射率:1.48(使用聚丙烯酸正丁酯)
分散介質之折射率:1.333
<消偏光性>
使用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製造、製品名「V-7100」)對黏著型偏光板及偏光板之偏光度進行測定。將偏光膜之透射軸設置於與來自稜鏡之偏光之振動面正交之方向上並測定透過率K2(最小透過率)。其次,使偏光膜旋轉90°並測定透過率K1(最大透過率)。藉由下式計算偏光度。
根據利用上述方法測定之黏著型偏光板之偏光度與偏光板之偏光度的值,藉由以下之式求出消偏光值。將結果示於表2中。
(消偏光值)=(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之偏光度)-(偏光板之偏光 度)
<二次加工性>
將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獲得之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切割成寬度25mm、長度150mm,將其貼合於厚度0.7mm之無鹼玻璃板(Corning Eagle XG、Corning(股)製造)上,於50℃、0.5MPa之高壓釜中放置15分鐘。進而於23℃、50%R.H.之環境下放置2週。其後,對以剝離角度180°、剝離速度(300mm/min、1m/min、30m/min)分別剝離時之接著力(N/25mm)進行測定。於剝離速度為20m/min以下之情形時,使用高速剝離試驗器(工研(股)製造之高低溫剝離試驗機),於剝離速度超過20m/min之情形時,使用高速剝離試驗器(Tester產業(股)製造之TE-702)。接著力評價係對5次測定值進行。又,按下述5等級利用目視評價該剝離後之無鹼玻璃表面之糊劑殘留之級別。將結果示於表2中。
5:玻璃面上完全沒有糊劑殘留。
4:玻璃面之一部分上存在極薄之糊之痕跡。
3:玻璃面整個面上存在極薄之糊之痕跡。
2:玻璃面整個面上存在較薄之糊。
1:玻璃面整個面上存在黏著劑層。黏著劑層中產生凝聚破壞。
<再利用性>
將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中獲得之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切割成寬度25mm、長度150mm,將其貼合至厚度0.7mm之無鹼玻璃板(Corning Eagle XG、Corning(股)製造)上,於50℃、0.5MPa之高壓釜中放置15分鐘。進而於60℃下處理1000小時後,於23℃、50%R.H.之環境下放置3小時。其後,對以剝離角度180°、剝離速度(300mm/min、1m/min、30m/min)分別剝離時之接著力(N/25mm)進行測定。於剝離速度為20m/min以下之情形時,使用高速剝離試驗器(工 研(股)製造之高低溫剝離試驗機),於剝離速度超過20m/min之情形時,使用高速剝離試驗器(Tester產業(股)製造之TE-702)。接著力評價係對5次測定值進行。又,按下述5等級利用目視評價該剝離後之無鹼玻璃表面之糊劑殘留之級別。將結果示於表2中。
5:玻璃面上完全沒有糊劑殘留。
4:玻璃面之一部分上存在極薄之糊之痕跡。
3:玻璃面整個面上存在極薄之糊之痕跡。
2:玻璃面整個面上存在較薄之糊。
1:玻璃面整個面上存在黏著劑層。黏著劑層中產生凝聚破壞。
根據表2可知,實施例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板)的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消偏光性優異。另一方面,比較例1、2、6中,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優異,但消偏光性較差,反之,比較例4、5中,消偏光性優異,但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較差,比較例7中,消偏光性、二次加工性優異,但再利用性較差。又,比較例3中,並非滿足二次加工性、再利用性、消偏光性之全部者。
表中,BA表示丙烯酸丁酯(228.15K),AA表示丙烯酸(379.15K),KBM503表示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KBM-503),MMA表示甲基丙烯酸甲酯(378.15K),t-BMA表示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380.15K)。再者,括號內之溫度係玻璃轉移溫度之計算所使用的各單體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K)。

Claims (7)

  1. 一種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其特徵在於:其係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者,且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含有如下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該核殼結構之乳液粒子中,係於同一乳液粒子內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作為核層、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作為殼層而存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且玻璃轉移溫度(其中,玻璃轉移溫度係依據單體單元中之單官能單體而計算)為-55℃以上且未達0℃,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單體單元,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單元之含量為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所含之總單體單元之68~82重量%,且玻璃轉移溫度為0℃以上且180℃以下,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之玻璃轉移溫度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玻璃轉移溫度的差為50℃以上,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與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之混合比率為(A)/(B)=50~90/10~50(固形物成分重量比率);且上述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乳液粒子之數量平均粒徑為10~100nm。
  2. 如請求項1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其中於將上述黏著劑層貼合至玻璃上後於23℃下保存30天以內之情形時,該黏著劑層對玻璃之接著力於剝離速度300mm/min下為1~15N/25mm,且剝離速度超過300mm/min之情形時對玻璃之接著力為剝離速度300 mm/min下之對玻璃之接著力以下。
  3. 如請求項1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其中於將上述黏著劑層貼合至玻璃上後於60℃下保存1000小時之情形時,該黏著劑層對玻璃之接著力於剝離速度300mm/min下為1~25N/25mm,且剝離速度超過300mm/min之情形時對玻璃之接著力為剝離速度300mm/min時之對玻璃之接著力以下。
  4. 如請求項1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其中將上述光學膜用黏著劑層積層於光學膜上而成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之偏光度、與該光學膜單獨時之偏光度之差所表示的消偏光值為0.015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A)、及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B)係使含有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為50℃以上之乙烯基單體的單體混合物乳化聚合而獲得。
  6. 一種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其特徵在於:其至少於光學膜之單側積層有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光學膜用黏著劑層。
  7. 一種圖像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其至少使用1片如請求項6之附黏著劑層之光學膜。
TW102115309A 2012-05-24 2013-04-29 An adhesive film for an optical film, an optical film having an adhesive layer, and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TWI585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8748 2012-05-24
JP2013080706A JP6093624B2 (ja) 2012-05-24 2013-04-08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553A true TW201350553A (zh) 2013-12-16
TWI585173B TWI585173B (zh) 2017-06-01

Family

ID=4962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5309A TWI585173B (zh) 2012-05-24 2013-04-29 An adhesive film for an optical film, an optical film having an adhesive layer, and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32567A1 (zh)
JP (1) JP6093624B2 (zh)
KR (1) KR102044573B1 (zh)
CN (1) CN104334664B (zh)
TW (1) TWI585173B (zh)
WO (1) WO201317589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061B (zh) * 2015-10-13 2021-04-2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黏著片材、附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4812B2 (ja) * 2012-12-28 2018-06-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層用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透明導電層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052060A (ja) * 2013-09-06 2015-03-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858347B2 (ja) * 2014-02-05 2016-0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フィルム
WO2015129903A1 (ja) * 2014-02-25 2015-09-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粒状接着剤
JP6497063B2 (ja) * 2014-12-22 2019-04-10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複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偏光板
JP6330792B2 (ja) 2015-11-25 2018-05-30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JP7007100B2 (ja) * 2017-04-10 2022-02-10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WO2019201696A1 (de) * 2018-04-20 2019-10-24 Basf Se Haftklebstoffzusammensetzung mit auf vernetzung über keto- oder aldehydgruppen beruhendem gelgehalt
TWI744980B (zh) * 2020-07-14 2021-11-0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耐熱性的水性壓克力樹脂、其聚合性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4615B2 (ja) * 2001-03-01 2007-01-31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水性感圧接着剤組成物
JP2003292922A (ja) * 2002-04-03 2003-10-15 Toagosei Co Ltd エマルション型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4665446B2 (ja) 2004-07-02 2011-04-06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水性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35798B2 (ja) * 2004-07-22 2010-09-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光学部材用粘着シート類、粘着型光学部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236120B2 (ja) * 2006-08-03 2009-03-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水性感圧接着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507858B2 (ja) 2008-05-29 2014-05-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型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211128A (ja) 2009-03-12 2010-09-24 Fuji Xerox Co Ltd 表示媒体
JP5552364B2 (ja) * 2010-05-18 2014-07-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001241B2 (ja) * 2010-05-18 2016-10-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087290A (ja) * 2010-09-21 2012-05-10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その製造方法、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890996B2 (ja) * 2010-11-25 2016-03-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の剥離方法
JP5624448B2 (ja) * 2010-12-14 2014-11-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粘着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061B (zh) * 2015-10-13 2021-04-2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黏著片材、附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3624B2 (ja) 2017-03-08
KR102044573B1 (ko) 2019-11-13
JP2014001365A (ja) 2014-01-09
CN104334664A (zh) 2015-02-04
WO2013175898A1 (ja) 2013-11-28
CN104334664B (zh) 2016-04-13
KR20150018766A (ko) 2015-02-24
TWI585173B (zh) 2017-06-01
US20150132567A1 (en) 2015-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5173B (zh) An adhesive film for an optical film, an optical film having an adhesive layer, and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10266629B2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film,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for optical film,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9029468B2 (en) Adhesive layer for optical film, optical film having adhesive layer,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etachment method for optical film
TWI503391B (zh) An adhesive layer for an optical film, an adhesive type optical film, and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2328210B1 (ko) 광학 필름용 수분산형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제층, 점착형 광학 필름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12039323A1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その製造方法、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9181458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lm-form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optical film-form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typ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2273956B1 (ko) 점착제층이 부착된 광학 부재,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점착제층이 부착된 광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US20140347727A1 (en) Optical film with adhesive layer,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2116986A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
TW201512354A (zh) 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黏著型光學膜及圖像顯示裝置
JP2012111870A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224078A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