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5786A - 鼓式煞車機構 - Google Patents
鼓式煞車機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45786A TW201345786A TW101116137A TW101116137A TW201345786A TW 201345786 A TW201345786 A TW 201345786A TW 101116137 A TW101116137 A TW 101116137A TW 101116137 A TW101116137 A TW 101116137A TW 201345786 A TW201345786 A TW 20134578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cam
- movable pin
- shoe
- brake sho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鼓式煞車機構,包括一輪轂、一煞車盤、一煞車臂及一煞車導線。煞車盤套設於輪轂中,並具有一盤體、一煞車凸輪、一活動銷、一螺帽、一彈簧墊片、一油封、一第一煞車蹄片及一第二煞車蹄片。盤體具有一第一透孔及一第二透孔。煞車凸輪以轉動之方式穿設於第一透孔中。活動銷穿設於第二透孔中,並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螺帽鎖附於第一端部。彈簧墊片設置於螺帽與盤體之間。油封設置於活動銷與第二透孔之一內壁之間。第一煞車蹄片及第二煞車蹄片之兩端分別抵接於煞車凸輪及第二端部。煞車臂連接於煞車凸輪。煞車導線連接於煞車臂。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鼓式煞車機構,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增進煞車制動效果之鼓式煞車機構。
請參閱第1A圖、第1B圖及第2圖,一種習知之鼓式煞車機構1主要包括有一輪轂10、一煞車盤20、一煞車臂30及一煞車導線40。
輪轂10可以是連接於一車輪之一輪框(未顯示)或為輪框之一部份。
煞車盤20是套設於輪轂10之中,並且煞車盤20具有一盤體21、一煞車凸輪22、一固定銷23、一螺帽24、一第一煞車蹄片25a、一第二煞車蹄片25b及兩拉伸彈簧26。
如第2圖所示,盤體21具有一第一透孔21a及一第二透孔21b。
煞車凸輪22是以轉動之方式穿設於盤體21之第一透孔21a之中。
固定銷23是壓配於盤體21之第二透孔21b之中,並且固定銷23具有一第一端部23a及一第二端部23b。在此,第一端部23a是相對於第二端部23b。
螺帽24是鎖附於固定銷23之第一端部23a,並且螺帽24是抵緊於盤體21,如此一來,固定銷23乃是與盤體21固定在一起。
如第1A圖、第1B圖及第2圖所示,第一煞車蹄片25a之兩端是分別抵接於煞車凸輪22及固定銷23之第二端部23b,以及第二煞車蹄片25b之兩端亦是分別抵接於煞車凸輪22及固定銷23之第二端部23b。如上所述,第一煞車蹄片25a及第二煞車蹄片25b可以固定銷23為旋轉支點來進行旋轉,因而可根據操作需要來抵接摩擦輪轂10,進而可達成對輪轂10(或車輪)的煞車制動效果。
兩拉伸彈簧26是連接於第一煞車蹄片25a與第二煞車蹄片25b之間,其可使得第一煞車蹄片25a及第二煞車蹄片25b之兩端分別保持抵接於煞車凸輪22及固定銷23之第二端部23b。
煞車臂30是連接於煞車凸輪22,其可用來驅使煞車凸輪22轉動。
煞車導線40是連接於煞車臂30,其可用來驅使煞車臂30轉動。
當煞車導線40拉動煞車臂30而驅使煞車凸輪22作動時,煞車凸輪22會旋轉一角度,如第1B圖所示。此時,煞車凸輪22會以轉動之方式抵推第一煞車蹄片25a及第二煞車蹄片25b,因而迫使第一煞車蹄片25a及第二煞車蹄片25b以固定銷23為支點轉動而撐開以摩擦輪轂10,進而可達成對輪轂10(或車輪)的煞車制動效果。
然而,在固定銷23是與盤體21是固定在一起的情形下,當第一煞車蹄片25a及第二煞車蹄片25b被煞車凸輪22抵推撐開時,由於第一煞車蹄片25a及第二煞車蹄片25b分別與煞車凸輪22接觸之位置點不同,故第一煞車蹄片25a及第二煞車蹄片25b被煞車凸輪22所撐開之角度亦會不同。更詳細的來說,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當第二煞車蹄片25b已經與輪轂10接觸時,第一煞車蹄片25a與輪轂10之間仍會存在有一間隙G,此即表示第一煞車蹄片25a在新品使用初期無法確實與輪轂10做有效的接觸,因而會使得鼓式煞車機構1之整體煞車力無法被有效展現。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鼓式煞車機構,其可讓第一煞車蹄片及第二煞車蹄片皆完整摩擦輪轂,以提升整體煞車制動效果。
本發明基本上採用如下所詳述之特徵以為了要解決上述之問題。也就是說,本發明包括一輪轂;一煞車盤,套設於該輪轂之中,並且具有一盤體、一煞車凸輪、一活動銷、一螺帽、一彈簧墊片、一油封、一第一煞車蹄片及一第二煞車蹄片,其中,該盤體具有一第一透孔及一第二透孔,該煞車凸輪係以轉動之方式穿設於該盤體之該第一透孔之中,該活動銷係穿設於該盤體之該第二透孔之中,並且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係相對於該第二端部,該螺帽係鎖附於該活動銷之該第一端部,該彈簧墊片係設置於該螺帽與該盤體之間,該油封係設置於該活動銷與該盤體之該第二透孔之一內壁之間,該第一煞車蹄片之兩端係分別抵接於該煞車凸輪及該活動銷之該第二端部,以及該第二煞車蹄片之兩端係分別抵接於該煞車凸輪及該活動銷之該第二端部;一煞車臂,連接於該煞車凸輪;以及一煞車導線,連接於該煞車臂,其中,當該煞車導線拉動該煞車臂而驅使該煞車凸輪作動時,該煞車凸輪係以轉動之方式抵推該第一煞車蹄片及該第二煞車蹄片,以迫使該第一煞車蹄片及該第二煞車蹄片以該活動銷為支點轉動而抵緊摩擦該輪轂。
同時,根據本發明之鼓式煞車機構,該煞車盤更具有至少一拉伸彈簧,以及該拉伸彈簧係連接於該第一煞車蹄片與該第二煞車蹄片之間。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做詳細說明。
茲配合圖式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請參閱第5A圖、第5B圖、第5C圖及第6圖,本實施例之鼓式煞車機構100主要包括有一輪轂110、一煞車盤120、一煞車臂130及一煞車導線140。
輪轂110可以是連接於一車輪之一輪框(未顯示)或為輪框之一部份。
煞車盤120是套設於輪轂110之中,並且煞車盤120具有一盤體121、一煞車凸輪122、一活動銷123、一螺帽124、一彈簧墊片125、一油封126、一第一煞車蹄片127a、一第二煞車蹄片127b及兩拉伸彈簧128。
如第6圖所示,盤體121具有一第一透孔121a及一第二透孔121b。
煞車凸輪122是以轉動之方式穿設於盤體121之第一透孔121a之中。
活動銷123是穿設於盤體121之第二透孔121b之中,並且活動銷123具有一第一端部123a及一第二端部123b。在此,第一端部123a是相對於第二端部123b。
螺帽124是鎖附於活動銷123之第一端部123a。在本實施例之中,螺帽124並未抵緊於盤體121。
彈簧墊片125是設置於螺帽124與盤體121之間。在此,藉由彈簧墊片125之配置,活動銷123之位置可以適度地被固定。
油封126是設置於活動銷123與盤體121之第二透孔121b之一內壁之間。在此,活動銷123在常態下是不與第二透孔121b之內壁接觸以及螺帽124不是抵緊於盤體121,如此一來,活動銷123與盤體121並非是固定在一起。換言之,活動銷123可以相對於盤體121或第二透孔121b進行移動。
如第5A圖、第5B圖、第5C圖及第6圖所示,第一煞車蹄片127a之兩端是分別抵接於煞車凸輪122及活動銷123之第二端部123b,以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之兩端亦是分別抵接於煞車凸輪122及活動銷123之第二端部123b。在此,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可以活動銷123為旋轉支點來進行旋轉,因而可根據操作需要來抵接摩擦輪轂110,進而可達成對輪轂110(或車輪)的煞車制動效果。
兩拉伸彈簧128是連接於第一煞車蹄片127a與第二煞車蹄片127b之間,其可使得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之兩端分別保持抵接於煞車凸輪122及活動銷123之第二端部123b。
煞車臂130是連接於煞車凸輪122,其可用來驅使煞車凸輪122轉動。
煞車導線140是連接於煞車臂130,其可用來驅使煞車臂130轉動。
如第5B圖所示,在鼓式煞車機構100進行煞車操作的初期,當煞車導線140拉動煞車臂130而驅使煞車凸輪122轉動時,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會被轉動之煞車凸輪122所抵推撐開。此時,由於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分別與煞車凸輪122接觸之位置點不同,故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被煞車凸輪122所撐開之角度亦會不同。更詳細的來說,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當第二煞車蹄片127b已經與輪轂110接觸時,第一煞車蹄片127a與輪轂110之間仍會存在有一間隙G’,此即表示第一煞車蹄片127a在新品使用初期無法確實與輪轂110做有效的接觸。
將著,如第5C圖所示,當煞車凸輪122繼續轉動時,活動銷123會在盤體121之第二透孔121b中移動到適當位置處,因而可以使得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更確實地與輪轂110接觸,進而可以完全克服鼓式煞車機構100於煞車操作初期所面臨之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與輪轂110接觸不均等問題。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當活動銷123在盤體121之第二透孔121b中移動到適當位置處時,設置於螺帽124與盤體121間之彈簧墊片125可以適度地將活動銷123之位置固定,如此一來,當鼓式煞車機構100再次進行煞車操作時,活動銷123即可不需再次移動,因而可以使得鼓式煞車機構100能迅速靈敏地提供完全的煞車制動效果。此外,在鼓式煞車機構100之中,活動銷123之配置除了可以吸收煞車盤120之第二透孔121b的成型公差外,其還能吸收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在以一治具(未顯示)研磨時所產生的公差。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所揭露之鼓式煞車機構100之中,藉由活動銷123在煞車盤120中之配置或藉由活動銷123相對於煞車盤120之盤體121的移動,第一煞車蹄片127a及第二煞車蹄片127b與輪轂110之間的接觸可以更為完整確實,因而可以有效提升整體煞車制動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於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0...鼓式煞車機構
10、110...輪轂
20、120...煞車盤
21、121...盤體
21a、121a...第一透孔
21b、121b...第二透孔
22、122...煞車凸輪
23...固定銷
23a、123a...第一端部
23b、123b...第二端部
24、124...螺帽
25a、127a...第一煞車蹄片
25b、127b...第二煞車蹄片
26、128...拉伸彈簧
30、130...煞車臂
40、140...煞車導線
123...活動銷
125...彈簧墊片
126...油封
G、G’...間隙
第1A圖係顯示一種習知之鼓式煞車機構於一種運作狀態下之平面示意圖;
第1B圖係顯示習知之鼓式煞車機構於另一種運作狀態下之平面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根據第1A圖之X-X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根據第1B圖之A部份之放大示意圖;
第4圖係顯示根據第1B圖之B部份之放大示意圖;
第5A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鼓式煞車機構於一種運作狀態下之平面示意圖;
第5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鼓式煞車機構於另一種運作狀態下之平面示意圖;
第5C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鼓式煞車機構於再一種運作狀態下之平面示意圖;
第6圖係顯示根據第5A圖之X’-X’剖面示意圖;
第7圖係顯示根據第5B圖之C部份之放大示意圖;以及
第8圖係顯示根據第5B圖之D部份之放大示意圖。
100...鼓式煞車機構
110...輪轂
121...盤體
121a...第一透孔
121b...第二透孔
122...煞車凸輪
123...活動銷
123a...第一端部
123b...第二端部
124...螺帽
125...彈簧墊片
126...油封
127a...第一煞車蹄片
130...煞車臂
140...煞車導線
Claims (2)
- 一種鼓式煞車機構,包括:一輪轂;一煞車盤,套設於該輪轂之中,並且具有一盤體、一煞車凸輪、一活動銷、一螺帽、一彈簧墊片、一油封、一第一煞車蹄片及一第二煞車蹄片,其中,該盤體具有一第一透孔及一第二透孔,該煞車凸輪係以轉動之方式穿設於該盤體之該第一透孔之中,該活動銷係穿設於該盤體之該第二透孔之中,並且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係相對於該第二端部,該螺帽係鎖附於該活動銷之該第一端部,該彈簧墊片係設置於該螺帽與該盤體之間,該油封係設置於該活動銷與該盤體之該第二透孔之一內壁之間,該第一煞車蹄片之兩端係分別抵接於該煞車凸輪及該活動銷之該第二端部,以及該第二煞車蹄片之兩端係分別抵接於該煞車凸輪及該活動銷之該第二端部;一煞車臂,連接於該煞車凸輪;以及一煞車導線,連接於該煞車臂,其中,當該煞車導線拉動該煞車臂而驅使該煞車凸輪作動時,該煞車凸輪係以轉動之方式抵推該第一煞車蹄片及該第二煞車蹄片,以迫使該第一煞車蹄片及該第二煞車蹄片以該活動銷為支點轉動而抵緊摩擦該輪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鼓式煞車機構,其中,該煞車盤更具有至少一拉伸彈簧,以及該拉伸彈簧係連接於該第一煞車蹄片與該第二煞車蹄片之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16137A TWI466798B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鼓式煞車機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16137A TWI466798B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鼓式煞車機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45786A true TW201345786A (zh) | 2013-11-16 |
TWI466798B TWI466798B (zh) | 2015-01-01 |
Family
ID=4999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16137A TWI466798B (zh) | 2012-05-07 | 2012-05-07 | 鼓式煞車機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66798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76968A (en) * | 1981-10-26 | 1984-10-16 | Eaton Corporation | Expanding shoe drum brake |
-
2012
- 2012-05-07 TW TW101116137A patent/TWI46679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66798B (zh) | 2015-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6308011A5 (zh) | ||
TW201335504A (zh) | 機動車輛的碟式煞車裝置之內襯墊固持系統 | |
CN108622048A (zh) | 一种单侧渐进式双刹片刹车系统 | |
US20160195148A1 (en) | Pad liner for reducing drag in brake caliper | |
JP6719171B2 (ja)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キャリパ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及び鉄道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
JP2012063011A (ja)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ローターユニット | |
TWI466798B (zh) | 鼓式煞車機構 | |
EP2971839B2 (en) |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
US10189537B2 (en) | Brake for bicycle | |
US20100258388A1 (en) | Disk brake for vehicles | |
US20160280318A1 (en) | Brake for bicycle | |
JP5946967B2 (ja) | ギアコネクションを有す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
JP2007271064A5 (zh) | ||
TWI421193B (zh) | 鼓式煞車機構 | |
JP5363388B2 (ja) | ドラムブレーキのブレーキパネル構造 | |
CN105570349B (zh) | 气动鼓式浮动凸轮平衡自调隙车轮制动器 | |
JP6289915B2 (ja) | ドラムブレーキのシュー間隙自動調整装置 | |
CN203035811U (zh) | 鼓式煞车机构 | |
TWI399493B (zh) | 鼓式煞車機構 | |
TWI391282B (zh) | 機車結構 | |
JP2010014140A (ja) | ブレーキ構造 | |
KR102063650B1 (ko) | 차량용 캘리퍼 브레이크 | |
JP3212620U (ja) | 電動車の連続可変オート変速機 | |
JP6005796B1 (ja) | 壁面用目地装置 | |
KR101040944B1 (ko) | 주차 브레이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