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3265A - 剎車裝置及剎車蹄片扣持器 - Google Patents

剎車裝置及剎車蹄片扣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3265A
TW201323265A TW101135901A TW101135901A TW201323265A TW 201323265 A TW201323265 A TW 201323265A TW 101135901 A TW101135901 A TW 101135901A TW 101135901 A TW101135901 A TW 101135901A TW 201323265 A TW201323265 A TW 2013232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rake shoe
shoe
force transmitting
lat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5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acob Kobelt
Original Assignee
Interkob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kob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kob Holding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23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326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16D65/183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with force-transmitting members arranged side by side acting on a spot type force-applying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例示性之剎車裝置包括:一剎車本體;一第一扣持構件,用以扣持一剎車蹄片抵靠該剎車本體同時允許以一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剎車蹄片;及一第二扣持構件,用以選擇性地扣持該剎車蹄片而防止以一欲剎車之物體之一移動方向側向移動。一種例示性之剎車蹄片扣持器裝置包括: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其可與一剎車蹄片之各個分開區域連接;一力傳送元件,其可與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連接;一引導件,其可與一剎車本體連接且組配成相對該剎車本體以一剎車致動方向及以一與該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引導該力傳送元件;及一推動構件,用以以與該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推動該力傳送元件。

Description

剎車裝置及剎車蹄片扣持器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10月7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269,464號的優先權,且該美國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在此加入作為參考。本申請案亦主張2012年6月20日申請之PCT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CA2012/000604號,且該PCT國際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在此加入作為參考。
發明背景 1.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大致有關於剎車,且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剎車裝置及剎車蹄片扣持器裝置。
2.相關技術之說明
一“直接作用剎車”可表示具有一致動器之一剎車,且該致動器將一剎車致動力直接傳送至一剎車蹄片上並且不透過一剎車夾鉗傳送該剎車致動力。
一習知直接作用剎車包括界定多數穿孔之一主框架,且該等穿孔可滑動地收納與一剎車蹄片連接之各個銷。該剎車蹄片可以一剎車致動方向致動遠離該主框架,且該等銷回應該剎車蹄片以該剎車致動方向,或以一與該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之移動而滑動通過各個穿孔。當一覆蓋在該剎車蹄片上之剎車摩擦地接觸一欲剎車之物體時,一剎車力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一移動方向推動該剎車蹄片。 該剎車蹄片將該剎車力傳送至一或多個銷上,且該銷將該剎車力傳送至該主框架。但是,除非該等穿孔及銷非常準確地切削,否則該等銷將不會均勻地承載該剎車力,且該主框架及該等銷會因此不利地不均勻磨損。此外,如果該剎車蹄片由於一或多個前述組件之熱膨脹或收縮而膨脹或收縮,則一或多個銷會卡在其各個穿孔中,因此不利地卡住該剎車。此外,某些習知直接作用剎車不利地需要顯著及耗時之拆解及再組合以安裝及移除一剎車蹄片。
發明概要
依據一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剎車裝置,其包括:一第一剎車本體;一第一扣持構件,用以扣持一第一剎車蹄片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同時允許以一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遠離該第一剎車本體,使與該第一剎車蹄片連接之一第一剎車襯之一外摩擦接觸表面摩擦地接觸一欲剎車之物體;及一第二扣持構件,用以選擇性地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而防止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一移動方向側向移動。
該裝置可更包括一致動構件,用以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
該致動構件可包括一剎車活塞,用以將一剎車致動力直接傳送至該第一剎車蹄片上。
該第一扣持構件可包括一用以彈性地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之構件。
該裝置可更包括該第一剎車蹄片。
該第一扣持構件可組配成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且一側向空間在該第一剎車蹄片與該第二扣持構件之間同時當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移向且接觸該第二扣持構件。
該第二扣持構件可包括至少一與該第一剎車本體可分離地連接之扣持器本體。
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可包括一鍵部,且該鍵部具有一連接部份及一扣持部份,並且該第一剎車本體可界定一用以附接地收納該連接部份以可分離地連接該鍵部與該第一剎車本體之凹部。
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各扣持器本體可包括一螺紋部份及一扣持部份,且該第一剎車本體可界定至少一螺孔,用以附接地收納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各個扣持器本體之螺紋部份以可分離地連接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該各個扣持器本體與該第一剎車本體。
該第一剎車本體可組配成當該第二扣持構件未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而防止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側向移動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大致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安裝在該剎車裝置中或由該剎車裝置移除。
該裝置可更包括一剎車框架,且該剎車框架包括:該第一剎車本體;及一第二剎車本體,其可與一第二剎車蹄片連接,且該第二剎車蹄片與具有一外摩擦接觸表面之一第二剎車襯連接。該剎車框架可界定一在該等第一與第二 剎車本體之間的凹部,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可定位在該凹部中,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之各個外摩擦接觸表面在該凹部中互相相對且大致垂直於該剎車致動方向。
該凹部之尺寸係作成可收納一可旋轉圓盤之至少一部份,且該可旋轉圓盤具有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並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可定位在該凹部中,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可定位成當未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時分別與該可旋轉圓盤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分開且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之各個外摩擦接觸表面可定位成當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時分別與該可旋轉圓盤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摩擦接觸。
該框架可包括一用以可以一大致平行於該剎車致動方向之方向滑動地安裝該框架的構件。
依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剎車裝置,其包括:一第一剎車本體;一剎車蹄片扣持器,用以扣持一第一剎車蹄片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同時允許以一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遠離該第一剎車本體,使與該第一剎車蹄片連接之一第一剎車襯之一外摩擦接觸表面摩擦地接觸一欲剎車之物體;及一側向扣持器,用以選擇性地接觸該第一剎車蹄片以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而選擇性地防止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一移動方向側向移動。
該裝置可更包括一致動器,其可與該第一剎車本體連 接,用以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
該致動構件可包括一剎車活塞,用以將一剎車致動力由該致動器直接傳送至該第一剎車蹄片上。
該剎車蹄片扣持器可組配成彈性地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
該裝置可更包括該第一剎車蹄片。
該剎車蹄片扣持器可組配成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且一側向空間在該第一剎車蹄片與該側向扣持器之間同時當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移向且接觸該側向扣持器。
該側向扣持器可包括至少一與該第一剎車本體可分離地連接之扣持器本體。
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可包括一鍵部,且該鍵具有一連接部份及一扣持部份,並且該第一剎車本體可界定一用以附接地收納該連接部份以可分離地連接該鍵部與該第一剎車本體之凹部。
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各扣持器本體可包括一螺紋部份及一扣持部份,且該第一剎車本體可界定至少一螺孔,用以附接地收納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各個扣持器本體之螺紋部份以可分離地連接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該各個扣持器本體與該第一剎車本體。
該第一剎車本體可組配成當該側向扣持器未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而防止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側向移動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大致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 向安裝在該剎車裝置中或由該剎車裝置移除。
該裝置可更包括一剎車框架,且該剎車框架包括:該第一剎車本體;及一第二剎車本體,其可與一第二剎車蹄片連接,且該第二剎車蹄片與具有一外摩擦接觸表面之一第二剎車襯連接。該剎車框架可界定一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本體之間的凹部,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可定位在該凹部中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之各個外摩擦接觸表面在該凹部中互相相對且大致垂直於該剎車致動方向。
該凹部之尺寸係作成可收納一可旋轉圓盤之至少一部份,且該可旋轉圓盤具有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並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可定位在該凹部中,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可定位成當未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時分別與該可旋轉圓盤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分開且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之各個外摩擦接觸表面可定位成當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時分別與該可旋轉圓盤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摩擦接觸。
該框架可包括一用以可以一大致平行於該剎車致動方向之方向滑動地安裝該框架的滑動軸承。
依據另一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剎車蹄片扣持器裝置,其包括: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其可與一剎車蹄片之各個分開區域連接;一力傳送元件,其可與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連接;一引導件,其可與一剎車本體連接且組配成相對該剎車本體以一剎車致動方向且以 一與該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引導該力傳送元件;及一推動構件,用以以與該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推動該力傳送元件。
該第一剎車連接器可包括一第一軸及在該第一軸之一端上的一第一端擋件。該第二剎車連接器可包括一第二軸及在該第二軸之一端上的一第二端擋件。該等第一與第二端擋件可具有各自之寬度。該力傳送元件可具有相反之向內及向外表面。該力傳送元件可界定第一與第二穿孔,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延伸在該等向內與向外表面之間,用以分別收納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之各個軸。該等第一與第二端穿孔可具有比該等第一第二端擋件之各個寬度小之各個寬度,使得該力傳送元件可扣持該等第一與第二端擋件之至少各個部份抵靠該向外表面以在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分別收納該等第一與第二軸時防止該等第一與第二端擋件分別通過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
該第一穿孔之寬度可比該第一軸之寬度大,且該第二穿孔之寬度可比該第二軸之寬度大,使得當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與該剎車蹄片連接且與該力傳送元件連接時,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可相對該力傳送元件移動以配合該剎車蹄片相對該力傳送元件之移動。
該引導件可包括具有一縱軸之一柱體,且該力傳送元件可界定一與該柱體大致互補之第三穿孔。
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可在該力傳送元件之各個相對端上,且該第三穿孔可在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之間。
該第一穿孔可延伸至該力傳送元件之一第一側且該第二穿孔可延伸至與該力傳送元件之第一側相反之該力傳送元件之一第二側。該力傳送元件可圍繞該柱體旋轉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軸回應該力傳送元件圍繞該柱體之旋轉而分別可收納在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中或可由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移除。
該第一剎車連接器可更包括一第一內擋件,且該第一內擋件可定位成當該第一穿孔收納該第一軸時抵靠該力傳送元件之向內表面。該第二剎車連接器可更包括一第二內擋件,且該第二內擋件可定位成當該第二穿孔收納該第二軸時抵靠該力傳送元件之向內表面。
該推動構件可包括一彈性體,且該彈性體可定位成與該力傳送元件及該剎車本體接觸。
該彈性體可包括一螺旋彈簧,且該螺旋彈簧可定位成環繞該引導件之一部份。
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因配合附圖檢視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而了解本發明之其他特性及特徵。
100‧‧‧剎車系統
102‧‧‧第一剎車總成
104‧‧‧第二剎車總成
106‧‧‧第一剎車本體
108‧‧‧第二剎車本體
110‧‧‧中央剎車本體
112‧‧‧剎車框架
114‧‧‧凹部
116‧‧‧可旋轉圓盤
118‧‧‧可旋轉軸
120‧‧‧第一大致圓形側表面
122‧‧‧第二大致圓形側表面
124,162,272‧‧‧安裝凸緣
126,128‧‧‧滑動軸承
130,132,134,136‧‧‧穿孔
138‧‧‧第一剎車蹄片
140‧‧‧第一剎車襯
142‧‧‧外摩擦接觸表面
144,146,194,212,234,236,267,403‧‧‧箭號
148‧‧‧第一側向側
150‧‧‧第二側向側
152‧‧‧第一側向扣持器
154‧‧‧第二側向扣持器
156‧‧‧第一側向空間
158‧‧‧第二側向空間
160‧‧‧剎車致動器
164,166,168,190,196,198,278,280,282,284,294,296,298,300,364,366,368,370,402,412,414‧‧‧穿孔
170,172,174,176‧‧‧螺紋固結件
178‧‧‧剎車活塞
180,182,184,186,262,264,316,318,320,322,360,362,374,376,378,380‧‧‧螺孔
188,270,372‧‧‧後側
192,268,314,391‧‧‧前側
200‧‧‧第一剎車蹄片連接器
202‧‧‧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
204‧‧‧第一擋件
206‧‧‧第二擋件
208‧‧‧第一螺旋彈簧
210‧‧‧第二螺旋彈簧
214‧‧‧第一孔
216‧‧‧第二孔
218,220‧‧‧固結件
222‧‧‧第一橫向長形凹部
224‧‧‧第二橫向長形凹部
226,228,230,232‧‧‧徑向剎車蹄片扣持器
238‧‧‧後表面
240‧‧‧第一螺孔
242‧‧‧第二螺孔
244‧‧‧軸部
246,248‧‧‧寬度
250‧‧‧螺紋端
251‧‧‧第一側向邊緣
252‧‧‧第二側向邊緣
254,256‧‧‧側向接觸表面
258‧‧‧連接部份
260‧‧‧扣持部份
266‧‧‧大致平坦前表面
274,276‧‧‧滑動軸承
286‧‧‧第一側
288‧‧‧第二側
290,292‧‧‧滑動軸承
302‧‧‧第一軸
304‧‧‧固定物體
306‧‧‧第二剎車蹄片
308‧‧‧第二剎車襯
310‧‧‧外摩擦接觸表面
312‧‧‧剎車本體
324,326,328,330‧‧‧螺紋部份
332,334,336,338‧‧‧扣持器本體
340,342,344,348‧‧‧扣持部份
350‧‧‧剎車總成
352‧‧‧剎車本體
354‧‧‧剎車致動器
356‧‧‧剎車蹄片
358‧‧‧剎車襯
375,377,379,381‧‧‧軸
382,384,386,388‧‧‧剎車蹄片連接器
383,385,387,389‧‧‧端擋件
390‧‧‧第一引導件
392‧‧‧第二引導件
394‧‧‧第一力傳送元件
396‧‧‧第二力傳送元件
398‧‧‧第一螺旋彈簧
400‧‧‧第二螺旋彈簧
401‧‧‧柱體
404‧‧‧第一端
405‧‧‧螺栓
406‧‧‧第二端
407‧‧‧墊圈
408‧‧‧第一側向側
410‧‧‧第二側向側
415,417‧‧‧內擋件
416,418,420,422,424,426,428,430‧‧‧寬度
在說明性實施例之圖式中:圖1是依據一說明性實施例之一剎車系統的側視圖;圖2是圖1之剎車系統之一第一剎車總成之前斜視圖;圖3是圖2之剎車總成之俯視圖;圖4是圖2之剎車總成之部份分解後斜視圖; 圖5是圖2之剎車總成之一剎車本體的前斜視圖;圖6是圖2之剎車總成之一剎車蹄片及一剎車襯之斜視圖;圖7是沿圖4之線VII-VII所截取之圖2之剎車總成的橫截面圖;圖8是圖2之剎車總成之一側向扣持器之斜視圖;圖9是圖5之剎車本體之俯視圖;圖10是圖1之剎車系統之一第二剎車總成之一剎車本體的前斜視圖;圖11是圖10之剎車本體之後斜視圖;圖12是圖1之剎車系統之一中央剎車本體之斜視圖;圖13是依據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之一剎車本體之斜視圖;圖14是依據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之一剎車總成之部份分解後斜視圖;圖15是圖14之剎車總成之一剎車襯之一剎車蹄片的斜視圖;圖16是沿圖14之線XVI-XVI所截取之圖14之剎車總成的橫截面圖;及圖17是圖14之剎車總成之一力傳送元件之平面圖。
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大致以100顯示依據一說明性實施例之一剎車系統。該剎車系統100包括一大致以102顯示之第一剎 車總成,及一大致以104顯示之第二剎車總成。該第一剎車總成102包括一第一剎車本體106,且該第二剎車總成104包括一第二剎車本體108。該剎車系統100亦包括一在該第一剎車本體106與該第二剎車本體108之間的中央剎車本體110,且該第一剎車本體106,該第二剎車本體108,及該中央剎車本體110形成一大致以112顯示之剎車框架。
該剎車框架112界定一大致以114顯示且在該第一剎車本體106與該第二剎車本體108之間的凹部。在所示實施例中,該凹部114之尺寸係作成可收納一可旋轉圓盤116之一部份,且該可旋轉圓盤116可圍繞一可旋轉軸118旋轉。該可旋轉圓盤116具有第一與第二相反側表面120與122。因為該可旋轉圓盤116可以是正圓形,或接近且充分圓形,所以該等相反側表面120與122可被稱為“大致圓形”,使得該剎車系統100作為用以使一欲剎車之物體剎車之一碟剎,且該欲剎車之物體在所示實施例中係該可旋轉圓盤116。
請參閱圖2,在所示實施例中之第一剎車本體106包括一大致平面安裝凸緣,且該安裝凸緣係大致以124顯示且具有滑動軸承126與128。該安裝凸緣124亦界定多數用以收納各個固結件(未顯示)之穿孔130、132、134與136以連接該第一剎車本體106與該第二剎車本體108及該中央剎車本體110(顯示在圖1中)。
在所示實施例中之第一剎車總成102亦包括與一第一剎車襯140連接之一第一剎車蹄片138。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包括一金屬板,且該第一剎車襯140具 有一用以摩擦地接觸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第一大致圓形側表面120(顯示在圖1中)的外摩擦接觸表面142。
當該可旋轉圓盤116圍繞該可旋轉軸118旋轉時,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第一大致圓形側表面120(顯示在圖1中)相對該外摩擦接觸表面142以一由箭號144所示之方向或一由箭號146所示且與由箭號144所示之方向相反之方向移動。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等箭號144與146之方向可被稱為朝向該第一剎車總成102之大致以148與150顯示之各個第一與第二側向相反側的側向方向。該第一剎車總成102亦包括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
請參閱圖3,在該第一剎車總成102中,一大致以156顯示之第一側向空間將該第一剎車蹄片138與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分開,且一大致以158顯示之第二側向空間將該第一剎車蹄片138與該第二側向扣持器154分開。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空間156與158可,例如,依據由該外摩擦接觸表面142與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第一大致圓形側表面120(顯示在圖1中)之摩擦接觸所造成之第一剎車蹄片138的溫度上升,有利地配合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熱膨脹。但是,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空間156與158可以省略,且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可直接接觸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
請參閱圖4,該第一剎車總成102亦包括一剎車致動器160,且該剎車致動器160可包括,例如,可由氣壓或液壓流體致動之如一活塞的一或多個致動裝置。在所示實施例 中之剎車致動器160包括一安裝凸緣162,且該安裝凸緣162界定多數包括穿孔164、166與168之穿孔。在所示實施例中,在該安裝凸緣162中之穿孔收納各個螺紋固結件170、172、174與176以連接該剎車致動器160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該剎車致動器160亦包括一用以將一剎車致動力傳送至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剎車活塞178。
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第一剎車本體106界定螺孔180、182、184與186以分別收納該等螺紋固結件170、172、174與176之各個部份在一以188顯示之後側中。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亦界定一延伸在該後側188與一以192顯示之前側之間的穿孔190,且在所示實施例中之穿孔190收納該剎車活塞178以促使該剎車活塞178接觸抵靠該第一剎車蹄片138。
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亦界定均延伸在該後側188與該前側192之間的穿孔196與198。在所示實施例中之穿孔196與198分別收納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之各個部份,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可與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各個分開區域連接。在各個後端,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具有各個擋件204與206。該第一剎車總成102包括分別定位在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後側188與該等第一與第二擋件204與206之間的第一與第二螺旋彈簧208與210。在圖4所示之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與第二螺旋彈簧208與210被彈性地壓縮,使得該等彈簧以一由箭號212所示之與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彈性地推動該等擋件204與206,及因此該等第一與 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
在該第一剎車總成102之第一側向側148,該第一剎車本體106界定用以收納各個固結件218與220之第一與第二孔214與216。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等固結件218與220可與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連接,且因此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對應之穿孔及固結件(未顯示)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二側向扣持器154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
請參閱圖5,在該前側192上,該第一剎車本體106界定一用以收納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之一部份(例如,顯示在圖2與3中)之第一橫向長形凹部222,及一用以收納該第二側向扣持器154之一部份(例如,顯示在圖2與3中)之第二橫向長形凹部224。此外,在該前側192上,該第一剎車本體106具有多數徑向剎車蹄片扣持器226、228、230與232,且當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在該等徑向剎車蹄片扣持器226、228、230與232之間被扣持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前側192時,該等徑向剎車蹄片扣持器226、228、230與232在所示實施例中共同地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例如,顯示在圖2中)而防止徑向(例如,由該等箭號234與236顯示之徑向)之移動。
請參閱圖4與6,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具有一後表面238。在所示實施例中,當該剎車致動器160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後側188連接時,該剎車活塞178被收納在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穿孔190中,且該剎車活塞178選擇性地接觸 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後表面238以便在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上以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選擇性地施加一剎車致動力。在所示實施例中,該剎車活塞178以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直接傳送一剎車致動力至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上。該第一剎車總成102可因此被稱為一“直接作用”剎車總成。
請參閱圖6,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第一剎車蹄片138界定用以分別收納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之各個螺紋端(顯示在圖4中)且連接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與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第一與第二螺孔240與242。該等第一與第二螺孔240與242係在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後表面238之各個區域中使得,例如,如圖2與3所示,當該第一剎車蹄片138被收納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前側192時,該等第一與第二螺孔240與242分別與該等穿孔196與198對齊以允許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分別通過該等穿孔196與198而分別被收納在該等第一與第二螺孔240與242中。
請參閱圖7,該第一剎車蹄片連接器200包括一大致以244顯示之軸部,且該軸部244通過該穿孔196並且具有一寬度246。該穿孔196具有一寬度248,且在所示實施例中,該寬度248大於該寬度246。該第一剎車蹄片連接器200具有一螺紋端250,且該螺紋端250係可螺旋地收納在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第一螺孔240中。該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2,該穿孔198及該第二螺孔242(例如,顯示在圖4與6中)係分別與 該第一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該穿孔196及該第一螺孔240實質相同。
請再參閱圖4,該等第一與第二螺旋彈簧208與210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前側192。但是,該等第一與第二螺旋彈簧208與210可進一步彈性地壓縮,且因此當該剎車活塞178將一剎車致動力以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傳送至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上時,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遠離該第一剎車本體106。當該剎車活塞178以與該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該箭號212之方向移動且因此停止傳送一剎車致動力至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上時,該等第一與第二螺旋彈簧208與210伸長以再以與該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該箭號212之方向推動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及因此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以便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前側192。因此,在所示實施例中之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及該等第一與第二螺旋彈簧208與210作為一剎車蹄片扣持器以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106,同時允許以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遠離該第一剎車本體106。此外,在所示實施例中之第一與第二螺旋彈簧208與210彈性地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106。
請再參閱圖1,當該剎車致動器160以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傳送一剎車致動力至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上時,該 第一剎車襯140之該外摩擦接觸表面142接觸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第一大致圓形側表面120,因此摩擦地接觸該可旋轉圓盤116。因此該第一剎車總成102可被稱為一“剎車裝置”且該可旋轉圓盤116可被稱為一“欲剎車之物體”。在另一實施例中,欲剎車之物體不必限於可旋轉圓盤。
請參閱圖3,當該外摩擦接觸表面142摩擦地接觸該可旋轉圓盤116時,以該可旋轉圓盤116之一方向,例如由該箭號144或由該箭號146所示之側向移動方向,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在所示實施例中,因為該寬度248大於該寬度246,且因為該第一剎車蹄片138與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分別分開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空間156與158,所以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可以由該箭號144或146所示之移動方向移動,使得當以該箭號144之方向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時,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一第一側向邊緣251接觸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且當以該箭號146之方向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時,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一第二側向邊緣252接觸該第二側向扣持器154。因此,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及該等第一與第二螺旋彈簧208與210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空間156與158中之一者或兩者分別在該第一剎車蹄片138與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之間,同時當分別以該箭號144之方向或以該箭號146之方向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向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或該第二側向扣持器154移動。因 此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可選擇性地接觸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中之其中一側向扣持器。
因為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而防止以該等箭號144與146之方向側向移動,且因為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側向移動以便讓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接觸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中之一側向扣持器,所以不必與在其他剎車總成中所需者一樣準確地切削該第一剎車總成102之組件。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之側向接觸表面254與256分別提供比較大之表面積以便對抗側向剎車力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且不需要與在其他剎車總成中提供用以對抗該等側向剎車力側向地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類似表面積所需者一樣準確地切削該等組件。此外,該等側向接觸表面254與256之表面積不受該等第一剎車蹄片138之熱膨脹或收縮的影響,且因此當與其他剎車總成比較時,該第一剎車總成102會比較不可能因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熱膨脹而卡住。
請參閱圖8,在所示實施例中之第一側向扣持器152包括一扣持器本體(亦可被稱為一“鍵部”),且該扣持器本體具有一大致以258顯示之連接部份及一大致以260顯示之扣持部份。該連接部份258界定用以分別收納該等固結件218與220(顯示在圖1、2與4中)之螺孔262與264。在所示實施例中之連接部份258之尺寸係作成可被收納在如圖5中所示之第一橫向長形凹部222內,且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之尺寸係 作成使得當該連接部份258被收納在該第一橫向長形凹部222內時,該扣持部份260由該第一橫向長形凹部222突出,因此,例如,當如圖3所示地組裝該第一剎車總成102時,該側向接觸表面254係定位成可接觸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第一側向邊緣251。該等固結件218與220(顯示在圖1、2與4中)允許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附接在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上,且因此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可分離地連接。該第二側向扣持器154及該第二橫向長形凹部224(顯示在圖2至5中)係分別與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及該第一橫向長形凹部222實質相同。
請參閱圖3與9,該第一剎車本體106具有一用以接觸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之後表面238的大致平坦前表面266。因此,當由該第一剎車本體106移除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時,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及該第一剎車襯140可以,例如,可包括該箭號144或該箭號146之側向方向的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移動方向(顯示在圖1中)由該第一剎車總成102移除。
請再參閱圖1,藉由移除該等固結件218與220並因此分離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且例如,藉以該箭號267之方向移動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而由該第一橫向長形凹部222(例如,顯示在圖5與9中)移除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並且接著,例如,藉由以該箭號144或該箭號146之方向移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可移除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因此,只藉由移除該第一側向扣持器152(或 者,例如,圖2與3所示之第二側向扣持器154)及藉由分離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與該第一剎車蹄片138,且不需在其他剎車總成中所需之耗時分解及組裝,便可由該第一剎車總成102移除該第一剎車蹄片138。
更一般地來說,在圖1所示之實施例中,如藉由移除一側向扣持器(例如,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中之一側向扣持器)及藉由分離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200與202與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可允許地,在不需進一步分解該剎車系統100之情形下,可大致以一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例如,該箭號144或該箭號146之方向),即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或大約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由該第一剎車總成102移除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及該第一剎車襯140。在圖1所示之實施例中,該等徑向剎車蹄片扣持器226、228、230與232引導該第一剎車蹄片138進行該大致以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之移除,且因此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係組配成當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中之一側向扣持器由該第一剎車總成102移除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大致以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安裝在該第一剎車總成102中或由該第一剎車總成102移除。
此外,因為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可與該第一剎車總成102連接或由該第一剎車總成102移除,所以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中之一者或兩者可選擇性地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138而防止以例如該可旋轉圓盤116之一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側向移動。
請參閱圖10與11,該第二剎車本體108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實質相同,但是該第二剎車本體108未界定用以收納一剎車活塞之一穿孔且未界定用以連接一剎車致動器與該第二剎車本體108之螺孔。該第二剎車本體108具有一大致以268顯示之前側及一大致以270顯示之後側。該第二剎車本體108亦具有一以272顯示之大致平面安裝凸緣,且該安裝凸緣272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安裝凸緣124實質相同。該安裝凸緣272界定分別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滑動軸承126與128(顯示在圖2、4與5中)實質對齊之滑動軸承274與276,且該安裝凸緣272亦界定分別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穿孔130、132、134與136(顯示在圖2、4與5中)實質對齊之穿孔278、280、282與284。
請參閱圖12,該中央剎車本體110具有第一與第二相反側286與288,延伸在該等第一與第二相反側286與288之間的滑動軸承290與292,及延伸在該等第一與第二相反側286與288之間的294、296、298與300。該中央剎車本體110之滑動軸承290與292係分別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滑動軸承126與128(顯示在圖2、4與5中),且分別與該第二剎車本體108之滑動軸承274與276(顯示在圖10與11中)實質對齊。又,該中央剎車本體110之294、296、298與300係分別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穿孔130、132、134與136(顯示在圖2、4與5中),且分別與該第二剎車本體108之穿孔278、280、282與284(顯示在圖10與11中)實質對齊。
請再參閱圖1,該剎車系統100可與在該第一剎車本體 106之前側192上靠近該安裝凸緣124之該中央剎車本體110之第一側286,及與在第二剎車本體108之前側268上靠近該安裝凸緣272之該中央剎車本體110之第二側288組合。該滑動軸承126(顯示在圖2、4與5中),該滑動軸承274(顯示在圖10與11中),及該滑動軸承290(顯示在圖12中)全部收納一與該等滑動軸承大致互補且固定在一固定物體304上之第一軸302,且該滑動軸承128(顯示在圖2、4與5中),該滑動軸承276(顯示在圖10與11中),及該滑動軸承292(顯示在圖12中)收納一與該等滑動軸承大致互補且亦固定在該固定物體304上並且平行於該第一軸302之第二軸(未顯示)。因此該剎車框架112沿該等第一與第二軸可滑動地安裝在該固定物體304。在所示實施例中,第一與第二軸大致平行於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縱向地延伸,即該等第一與第二軸平行於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或充分接近於平行於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縱向地延伸使得該剎車系統100可如下所述地操作而有效地產生作用。因此,該剎車框架112係可以一大致平行於該剎車致動方向之方向滑動地安裝在該固定物體304上。
仍請參閱圖1,該第二剎車總成104亦包括一第二剎車蹄片306及一第二剎車襯308,且該第二剎車襯308與該第二剎車蹄片306連接並且具有一外摩擦接觸表面310。該第二剎車蹄片306及該第二剎車襯308分別與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及該第一剎車襯140實質相同。該等外摩擦接觸表面142與310面向該凹部114互相相對且分別面對該可旋轉圓盤 116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側表面120與122。此外,在所示實施例中之外摩擦接觸表面142與310係大致垂直於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即該等外摩擦接觸表面142與310垂直於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或充分地垂直使得該剎車系統100作為一剎車以使在所示實施例中為該可旋轉圓盤116之一欲剎車之物體剎車。
操作時,當該第一剎車蹄片138被扣持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106之前側192且未以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致動時,該第一剎車襯140之外摩擦接觸表面142與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第一大致圓形側表面120分開,且該第二剎車襯308之外摩擦接觸表面310與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第二大致圓形側表面122分開。因此該可旋轉軸118之可旋轉圓盤116可在沒有來自該剎車系統100之剎車力的情形下旋轉。但是,當該剎車致動器160以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時,該第一剎車襯140之外摩擦接觸表面142接近且最後摩擦地接觸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第一大致圓形側表面120。當該剎車致動器160繼續以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138時,該剎車系統100相對於該固定物體304以一與該箭號194之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滑動直到該第二剎車襯308之外摩擦接觸表面310摩擦地接觸該可旋轉圓盤116之第二大致圓形側表面122為止。該等外摩擦接觸表面142與310之組合摩擦地接觸剎車,且因此減緩或防止該可旋轉圓盤116及該可旋轉軸118之旋轉。該剎車可藉由解除該剎車致動器160之剎車致動來解除。
請參閱圖13,依據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之一剎車本體係大致以312顯示。該剎車本體312係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實質相同,但是該剎車本體312不包括用以收納例如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顯示在圖1至4與8中)之多數鍵部的多數橫向長形凹部。相反地,在該剎車本體312之前側314上,該剎車本體312界定多數螺孔316、318、320與322,以收納各個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之大致以螺紋部份324、326、328與330顯示的各個螺紋部份,以便附接(或可分離地連接)該等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與該剎車本體312。當該等螺紋部份324、326、328與330被收納在各個螺孔316、318、320與322中時,該等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之大致以扣持部份340、342、344與348顯示之扣持部份分別突出遠離該剎車本體312且作為側向扣持器,以扣持一剎車蹄片(例如,圖2與3所示之第一剎車蹄片138)而防止以例如該可旋轉圓盤116(顯示在圖1中)之一欲剎車之物體的移動方向側向移動。
如同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顯示在圖1至4與8中)一般,一剎車蹄片扣持器(未顯示)可扣持一剎車蹄片(未顯示)抵靠該剎車本體312同時允許該剎車蹄片以一遠離該剎車本體312之剎車致動方向致動。此外,該剎車蹄片扣持器可扣持該剎車蹄片抵靠該剎車本體312且一或多個側向空間在該剎車蹄片與該等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中之一或多扣持器本體之間,同時當該以一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推動該剎車蹄片時,允許該剎車蹄片移向 且接觸該等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中之一或多扣持器本體。因此該剎車蹄片可選擇性地接觸該等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中之一或多扣持器本體。此外,該等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可與該剎車本體312連接且可與該剎車本體312分離,並且因此該等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中之一或多扣持器本體可選擇性地扣持該剎車蹄片而防止以一欲剎車之物體(未顯示)之移動方向側向移動。
請參閱圖14,依據另一說明性實施例之一剎車總成係大致以350顯示。該剎車總成350包括一剎車本體352,一可與該剎車本體352連接之剎車致動器354,一剎車蹄片356,及一剎車襯358。該剎車致動器354係與該剎車致動器160(例如,顯示在圖4中)實質相同。該剎車本體352與該第一剎車本體106實質相同,但是該剎車本體352界定螺孔360與362,在該螺孔360之相對側的穿孔364與366,及在該螺孔362之相對側的穿孔368與370。
請參閱圖15,該剎車蹄片356及該剎車襯358係與該第一剎車蹄片138及該第一剎車襯140(例如,顯示在圖2、3與6中)實質相同,但是在一大致以372顯示之後側,該剎車蹄片356在該剎車蹄片356之後側372上之各個分開區域界定螺孔374、376、378與380。
請參閱圖14與15,該剎車總成350亦包括剎車蹄片連接器382、384、386與388,且該剎車蹄片連接器382、384、386與388具有各個軸375、377、379與381及在各個軸之各 個端的各個端擋件383、385、387與389。該等軸375、377、379與381在與該等端擋件383、385、387與389相對之各個端具有螺紋部份。
當該剎車蹄片356之後側372被扣持抵靠該剎車本體352之前側391時,該等螺孔374、376、378與380分別與該等穿孔364、366、368與370對齊使得該等穿孔364、366、368與370可分別收納軸375、377、379與381,且使得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384、386與388之各個螺紋部份可分別螺旋地收納在該等螺孔374、376、378與380中以連接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384、386與388與該剎車蹄片356。
請再參閱圖14,該剎車總成350更包括第一與第二引導件390與392,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引導件390與392具有分別螺旋地收納在螺孔360與362中之各個螺紋端。在與該等螺紋端相反之各個端,該等第一與第二引導件390與392與各個第一與第二力傳送元件394與396連接。此外,一第一螺旋彈簧398被彈性地壓縮在該剎車本體352與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之間,且一第二螺旋彈簧400被彈性地壓縮在該剎車本體352與該第二力傳送元件396之間。
請參閱圖16與17,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界定一用以收納該第一引導件390之一部份之大致以402顯示的中央穿孔402。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第一引導件390包括一大致圓柱形柱體401,且該穿孔402與該柱體401大致互補。在所示實施例中,“大致圓柱形”及“大致互補”表示該柱體401是充分圓柱形且該穿孔402充分互補使得該 第一引導件390可相對於該剎車本體352以一由圖14中之箭號403所示之剎車致動方向,及以一與箭號403所示之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有效地引導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且使得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可圍繞一沿箭號403所示之剎車致動方向延伸之柱體401之縱軸樞轉。在所示實施例中,一螺栓405與墊圈407扣持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成可沿該柱體401滑動接合。
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具有大致以404與406顯示之第一與第二相對端,及大致以408與410顯示之第一與第二側向相反側。靠近該端404,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界定一延伸至該第一側408之穿孔412。又,靠近該端406,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界定一延伸至該側410之穿孔414。因此,該等軸375與377可依據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圍繞該柱體401之旋轉分別收納在該等穿孔412與414中及由該等穿孔412與414移除。
該等端擋件383與385在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之一向外側接觸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且在所示實施例中,該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亦包括各個內擋件415與417,且各個內擋件415與417接觸與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之向外側相反之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之一向內側。該等端擋件383與385及該等內擋件415與417可螺旋地移除及定位,例如,在該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上以緊密地嵌合在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之相反向外與向內側上,因此將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相對於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固定在各個 位置中以將該剎車蹄片356及該剎車襯358維持在一大致一致方位,這可有利地將剎車磨耗大致均勻地分散在該剎車襯358之一外摩擦接觸表面上。
該等軸375與377具有各自之寬度416與418,該等穿孔364與366具有各自之寬度420與422,該等穿孔412與414具有各自之寬度424與426,且該等端擋件383與385具有各自之寬度428與430。該等寬度424與426小於寬度428與430,且因為當該等穿孔412與414分別收納該等軸375與377時,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可由於分別通過該等穿孔412與414而扣持該端擋件383與385,因此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可與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連接。
因此,當該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如圖16所示地與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連接且與該剎車蹄片356連接時,該第一螺旋彈簧398沿該柱體401之縱軸且以與該箭號403所示之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彈性地推動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將力由該第一螺旋彈簧398分別傳送至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之端擋件383與385,且因此通過該等軸375與377到達該剎車蹄片356。因此,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該第一引導件390,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及該第一螺旋彈簧398作為一剎車蹄片扣持器,以扣持該剎車蹄片356抵靠該剎車本體352,但是該第一螺旋彈簧398被進一步壓縮以允許以由該箭號403所示之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剎車蹄片356遠離該剎車本體352,使該剎車襯358之一外摩擦接觸表面摩擦地接觸一欲 剎車之物體(未顯示)。
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及該第一螺旋彈簧398扣持該剎車蹄片356抵靠該剎車本體352,且該等第一與第二側向空間中之一或兩者係在該剎車蹄片356與側向扣持器(例如,上述第一與第二側向扣持器152與154或扣持器本體332、334、336與338)之間。
此外,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等寬度424與426分別大於寬度416與418,且該等寬度420與422亦分別大於寬度416與418。因此,當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與該剎車蹄片356連接且與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連接時,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可相對於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移動以配合該剎車蹄片356相對於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之移動。依據該剎車襯358之外摩擦接觸表面摩擦地接觸一欲剎車之物體(未顯示),該剎車蹄片356相對於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之該移動可在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上。
因為該第一引導件390沿該柱體401之縱軸引導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且因為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可與在該第一引導件390之各個相反側上之該剎車蹄片356之各個分開區域連接,所以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可有利地將一力由該第一螺旋彈簧398大致均勻地傳送至該剎車蹄片356之該等分開區域。大致均勻地傳送該力至該剎車蹄片356之該等分開區域會以一大致垂直於該柱體401之縱軸之方位推動該剎車蹄片356,這可有利地防止該剎車蹄片356之錯 位。此外,因為該等軸375與377可依據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圍繞該柱體401之旋轉分別收納在該等穿孔412與414中及由該等穿孔412與414移除,所以一包括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該第一引導件390,該第一力傳送元件394及該第一螺旋彈簧398之剎車蹄片扣持器可有利地允許一剎車蹄片比在其他剎車總成中更有效地安裝在一剎車總成上或由該剎車總成移除。
該螺孔360,該等穿孔368與370,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2與384,該第一引導件390,及該第一螺旋彈簧398係分別與該螺孔362,該等穿孔364與366,該等剎車蹄片連接器386與388,該第二引導件392,及該第二螺旋彈簧400實相同。
其他實施例可在多方面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例如,上述螺旋彈簧可以其他彈簧,或更大致上來說以其他彈性體取代。此外,雖然以上所示及所述的是螺紋,但是該等螺紋可以其他配件或附接構形,或以焊接、黏著劑、或其他替代物取代。又,其他實施例可包括兩或多個剎車致動器,及上一或多個上述剎車蹄片扣持器或其他剎車蹄片扣持器之組合。
雖然已說明及顯示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該等實施例應被視為只是用以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如依據附加申請專利範圍解釋地限制本發明。
100‧‧‧剎車系統
102‧‧‧第一剎車總成
104‧‧‧第二剎車總成
106‧‧‧第一剎車本體
108‧‧‧第二剎車本體
110‧‧‧中央剎車本體
112‧‧‧剎車框架
114‧‧‧凹部
116‧‧‧可旋轉圓盤
118‧‧‧可旋轉軸
120‧‧‧第一大致圓形側表面
122‧‧‧第二大致圓形側表面
124‧‧‧安裝凸緣
126‧‧‧滑動軸承
138‧‧‧第一剎車蹄片
140‧‧‧第一剎車襯
142‧‧‧外摩擦接觸表面
152‧‧‧第一側向扣持器
160‧‧‧剎車致動器
162‧‧‧安裝凸緣
192‧‧‧前側
194‧‧‧箭號
200‧‧‧第一剎車蹄片連接器
204‧‧‧第一擋件
208‧‧‧第一螺旋彈簧
214‧‧‧第一孔
216‧‧‧第二孔
218,220‧‧‧固結件
226‧‧‧徑向剎車蹄片扣持器
260‧‧‧扣持部份
267‧‧‧箭號
268‧‧‧前側
274‧‧‧滑動軸承
286‧‧‧第一側
288‧‧‧第二側
302‧‧‧第一軸
304‧‧‧固定物體
306‧‧‧第二剎車蹄片
308‧‧‧第二剎車襯
310‧‧‧外摩擦接觸表面

Claims (35)

  1. 一種剎車裝置,包含:一第一剎車本體;一第一扣持構件,用以扣持一第一剎車蹄片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同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以遠離該第一剎車本體之一剎車致動方向被致動,使與該第一剎車蹄片連接之一第一剎車襯之一外摩擦接觸表面摩擦地接觸一欲剎車之物體;及一第二扣持構件,用以選擇性地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而防止於該欲剎車之物體之一移動方向上的側向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更包含一致動構件,用來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該致動構件包含一剎車活塞,用以將一剎車致動力直接傳送至該第一剎車蹄片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扣持構件包含一用以彈性地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之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裝置,更包含該第一剎車蹄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扣持構件係組配成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且一側向空間在該第一剎車蹄片與該第二扣持構件之間,同時當該第一剎車蹄片 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被推動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移向且接觸該第二扣持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二扣持構件包含至少一與該第一剎車本體可分離地連接之扣持器本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包含一鍵部,且該鍵部具有一連接部份及一扣持部份,且其中該第一剎車本體界定一用以附接地收納該連接部份以可分離地連接該鍵部與該第一剎車本體之凹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各扣持器本體包含一螺紋部份及一扣持部份,且其中該第一剎車本體界定至少一螺孔,用以附接地收納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各個扣持器本體之螺紋部份以可分離地連接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該各個扣持器本體與該第一剎車本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剎車本體係組配成當該第二扣持構件未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而防止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上的側向移動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大致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安裝在該剎車裝置中或由該剎車裝置移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之裝置,更包含一剎車框架,且該剎車框架包含:該第一剎車本體;及 一第二剎車本體,其可與一第二剎車蹄片連接,且該第二剎車蹄片與具有一外摩擦接觸表面之一第二剎車襯連接;其中該剎車框架界定一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本體之間的凹部,且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可定位在該凹部中,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之各個外摩擦接觸表面在該凹部中互相相對且大致垂直於該剎車致動方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其中該凹部之尺寸係作成可收納一可旋轉圓盤之至少一部份,且該可旋轉圓盤具有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且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可定位在該凹部中,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可定位成當該第一剎車蹄片未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被致動時分別與該可旋轉圓盤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分開,且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之各個外摩擦接觸表面可定位成當該第一剎車蹄片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被致動時分別與該可旋轉圓盤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摩擦接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其中該框架包含一用來以一大致平行於該剎車致動方向之方向滑動地安裝該框架的構件。
  14. 一種剎車裝置,包含:一第一剎車本體;一剎車蹄片扣持器,用以扣持一第一剎車蹄片抵靠 該第一剎車本體,同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以遠離該第一剎車本體之一剎車致動方向被致動,使與該第一剎車蹄片連接之一第一剎車襯之一外摩擦接觸表面摩擦地接觸一欲剎車之物體;及一側向扣持器,用以選擇性地接觸該第一剎車蹄片以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而選擇性地防止於該欲剎車之物體之一移動方向上之側向移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裝置,更包含一致動器,其可與該第一剎車本體連接,用來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致動該第一剎車蹄片。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裝置,其中該致動構件包含一剎車活塞,用以將一剎車致動力由該致動器直接傳送至該第一剎車蹄片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或16項之裝置,其中該剎車蹄片扣持器係組配成彈性地推動該第一剎車蹄片抵靠該第一剎車本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或16項之裝置,更包含該第一剎車蹄片。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裝置,其中該剎車蹄片扣持器可組配成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且一側向空間在該第一剎車蹄片與該側向扣持器之間,同時當該第一剎車蹄片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被推動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移向且接觸該側向扣持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或16項之裝置,其中該側向扣 持器包含至少一與該第一剎車本體可分離地連接之扣持器本體。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包含一鍵部,且該鍵具有一連接部份及一扣持部份,且其中該第一剎車本體界定一用以附接地收納該連接部份以可分離地連接該鍵部與該第一剎車本體之凹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各扣持器本體包含一螺紋部份及一扣持部份,且其中該第一剎車本體界定至少一螺孔,用以附接地收納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各個扣持器本體之螺紋部份以可分離地連接該至少一扣持器本體之該各個扣持器本體與該第一剎車本體。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或16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剎車本體係組配成當該側向扣持器未扣持該第一剎車蹄片而防止於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上的側向移動時,允許該第一剎車蹄片大致以該欲剎車之物體之移動方向安裝在該剎車裝置中或由該剎車裝置移除。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或16項之裝置,更包含一剎車框架,且該剎車框架包含:該第一剎車本體;及一第二剎車本體,其可與一第二剎車蹄片連接,且該第二剎車蹄片與具有一外摩擦接觸表面之一第二剎車襯連接;其中該剎車框架界定一在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本 體之間的凹部,且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可定位在該凹部中,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之各個外摩擦接觸表面在該凹部中互相相對且大致垂直於該剎車致動方向。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裝置,其中該凹部之尺寸係作成可收納一可旋轉圓盤之至少一部份,且該可旋轉圓盤具有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且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可定位在該凹部中,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可定位成當該第一剎車蹄片未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被致動時分別與該可旋轉圓盤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分開,且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襯之各個外摩擦接觸表面可定位成當該第一剎車蹄片以該剎車致動方向被致動時分別與該可旋轉圓盤之第一與第二大致圓形相反側摩擦接觸。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裝置,其中該框架包含一用來以一大致平行於該剎車致動方向之方向滑動地安裝該框架的滑動軸承。
  27. 一種剎車蹄片扣持器裝置,包含: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其可與一剎車蹄片之各個分開區域連接;一力傳送元件,其可與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連接;一引導件,其可與一剎車本體連接且組配成相對該剎車本體以一剎車致動方向且以一與該剎車致動方向 相反之方向引導該力傳送元件;及一推動構件,用來以與該剎車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推動該力傳送元件。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剎車連接器包含一第一軸及在該第一軸之一端上的一第一端擋件;該第二剎車連接器包含一第二軸及在該第二軸之一端上的一第二端擋件;該等第一與第二端擋件具有各自之寬度;該力傳送元件具有相反之向內及向外表面;該力傳送元件界定第一與第二穿孔,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延伸在該等向內與向外表面之間,用以分別收納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之各個軸;且該等第一與第二端穿孔分別具有比該等第一與第二端擋件之各個寬度小之各個寬度,使得該力傳送元件可扣持該等第一與第二端擋件之至少各個部份抵靠該向外表面,以在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分別收納該等第一與第二軸時防止該等第一與第二端擋件分別通過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穿孔之寬度係比該第一軸之寬度大,且其中該第二穿孔之寬度係比該第二軸之寬度大,使得當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與該剎車蹄片連接且與該力傳送元件連接時,該等第一與第二剎車蹄片連接器可相對該力傳送元件移動 以配合該剎車蹄片相對該力傳送元件之移動。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裝置,其中該引導件包含具有一縱軸之一柱體,且其中該力傳送元件界定一與該柱體大致互補之第三穿孔。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裝置,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係在該力傳送元件之各個相對端上,且其中該第三穿孔係在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之間。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穿孔延伸至該力傳送元件之一第一側且其中該第二穿孔延伸至與該力傳送元件之第一側相反之該力傳送元件之一第二側,且其中該力傳送元件可圍繞該柱體旋轉,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軸可回應該力傳送元件圍繞該柱體之旋轉,分別被收納在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中或可由該等第一與第二穿孔移除。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至32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剎車連接器更包含一第一內擋件,且該第一內擋件可定位成當該第一穿孔收納該第一軸時抵靠該力傳送元件之向內表面;及該第二剎車連接器更包含一第二內擋件,且該第二內擋件可定位成當該第二穿孔收納該第二軸時抵靠該力傳送元件之向內表面。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至32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推動構件包含一彈性體,且該彈性體可定位成與該力傳送元件及該剎車本體接觸。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裝置,其中該彈性體包含一螺旋彈簧,且該螺旋彈簧可定位成環繞該引導件之一部份。
TW101135901A 2011-10-07 2012-09-28 剎車裝置及剎車蹄片扣持器 TW2013232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69,464 US20130087416A1 (en) 2011-10-07 2011-10-07 Brake Apparatus and Brake Shoe Retainer
PCT/CA2012/000604 WO2013049915A1 (en) 2011-10-07 2012-06-20 Brake apparatus and brake shoe retain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3265A true TW201323265A (zh) 2013-06-16

Family

ID=4804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5901A TW201323265A (zh) 2011-10-07 2012-09-28 剎車裝置及剎車蹄片扣持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87416A1 (zh)
EP (1) EP2764273A4 (zh)
CA (1) CA2850978A1 (zh)
TW (1) TW201323265A (zh)
WO (1) WO20130499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71197B2 (en) * 2017-10-13 2020-12-22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Brake pad retra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17350A (en) * 1952-03-28 1954-10-27 Automotive Prod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isc brakes
CH321634A (de) * 1954-03-05 1957-05-15 Morand Louis Scheibenbremse
US3008546A (en) * 1956-01-18 1961-11-14 Gen Motors Corp Disk brake adjuster
FR1251443A (fr) * 1959-12-11 1961-01-20 Dba Sa Perfectionnements aux patins de friction pour freins à disque
US3390744A (en) * 1966-10-19 1968-07-02 Hotel Statler Hilton Self-energizing disc brake
US3456767A (en) * 1967-09-26 1969-07-22 Kelsey Hayes Co Hydraulically released,spring set,fail safe disk brake
US3625314A (en) * 1969-06-26 1971-12-07 Kelsey Hayes Co Sliding caliper-type disk brake
US4022301A (en) * 1975-12-29 1977-05-10 Scott Brake, Inc. Spring-applied electromagnetically-released brake
US4042077A (en) * 1976-07-28 1977-08-16 Fmc Corporation Caliper disc brake or the like
US4385680A (en) * 1978-08-28 1983-05-31 The Bendix Corporation Pin slider disc brake
DE3013862A1 (de) * 1980-04-10 1981-10-15 Alfred Teves Gmbh, 6000 Frankfurt Teilbelagscheibenbremse mit einer druckplatte zwischen bremsbackenbeaufschlagungsglied und bremsbacken
JPS626996Y2 (zh) * 1980-07-02 1987-02-18
DE3431773A1 (de) * 1984-08-29 1986-03-13 Deutsche Perrot-Bremse Gmbh, 6800 Mannheim Mechanisch betaetigte gleitsattelscheibenbremse
DE3526937C2 (de) * 1985-07-27 1996-01-11 Teves Gmbh Alfred Teilbelag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US4662483A (en) * 1985-10-28 1987-05-05 Boeck Leon W Disc brake retractor
DE8611037U1 (de) * 1986-04-22 1987-08-20 Lucas Industries P.L.C., Birmingham, West Midlands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US5373919A (en) * 1989-01-17 1994-12-20 Siegrist; Eric Brake actuator and brake pad
EP0513310B1 (en) * 1990-12-10 2000-08-09 Pbr Automotive Pty Ltd Pad support for disc brake assembly
BR9300877A (pt) * 1993-03-26 1994-01-25 Freios Varga Sa Freio a disco com reacao nos pinos de deslizamento para veiculos automotores
DE4331633C2 (de) * 1993-09-17 2001-07-12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Federanordnung an Schwimmsattel-Scheibenbremsen
FR2735195B1 (fr) * 1995-06-08 1998-01-30 Alliedsignal Europ Services Frein a disque utilisant un patin sollicite en rotation
JP3519692B2 (ja) * 2001-03-12 2004-04-19 三陽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装置
FR2865783B1 (fr) * 2004-02-03 2007-04-06 Sime Stromag Sas Frein a disque a plaquettes ajustables
FR2887607B1 (fr) * 2005-06-22 2008-07-18 Bosch Gmbh Robert Frein a disque
JP2010133466A (ja) * 2008-12-03 2010-06-17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オポーズド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87416A1 (en) 2013-04-11
EP2764273A4 (en) 2016-07-20
WO2013049915A1 (en) 2013-04-11
CA2850978A1 (en) 2013-04-11
EP2764273A1 (en)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7070B2 (en) Vehicle disc brake
JP5368528B2 (ja) 静止用機械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US3616878A (en) Antirattle system for disc brake
JPH0953668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TWI521155B (zh) 浮動外殼力傳送總成
EP2789871B1 (en) Bicycle disc brake apparatus
US20160185323A1 (en) Vehicle disc brake
BR112018010050B1 (pt) Freio a disco
TWI526353B (zh) Brake calipers
EP3019764B1 (en) Brake pad reten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210078617A1 (en) Railway brake system for a railway vehicle
US3357524A (en) Friction pad support means for calipertype disc brakes
TW201323265A (zh) 剎車裝置及剎車蹄片扣持器
US20140124304A1 (en) Vehicle disc brake
JPS6014938B2 (ja) デイスクブレ−キ
JP2005273903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07232065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スペーサ
TWI664362B (zh) Disc brake
US10245654B2 (en) Truck clutch brake cutter
JP2009008113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US3517778A (en) Disc brakes and friction pad mounting therefor
JP5436387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17536513A (ja) 制動装置及び取付部材
JP2009168051A (ja) ドラムブレーキのシューホールドダウン装置
JP2017180621A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