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4083A - 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 Google Patents

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4083A
TW201314083A TW101125810A TW101125810A TW201314083A TW 201314083 A TW201314083 A TW 201314083A TW 101125810 A TW101125810 A TW 101125810A TW 101125810 A TW101125810 A TW 101125810A TW 201314083 A TW201314083 A TW 2013140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female screw
shaft
displacement member
belt ty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ichi OKITSU
Akira Shigihara
Kazuhisa Kiryu
Teruhisa OKAMOTO
Original Assignee
Musashi Seimits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sashi Seimitsu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sashi Seimitsu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14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408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9/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9/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9/04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 F16H9/1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 F16H9/16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 F16H9/1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using belts, V-belts, or ropes engaging a pulley built-up out of relatively axially-adjustable parts in which the belt engages the opposite flanges of the pulley directly without interposed belt-supporting members using two pulleys, both built-up out of adjustable conical parts only one flange of each pulley being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4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06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 F16H63/06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a sing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ositions electric o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包含有藉由軸承以相對旋動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於可動滑輪半體之位移構件、及藉電動馬達之輸出使位移構件於軸方向作動之位移控制設備,又,以藉由軸承連結於可動滑輪半體之轂、及一體地形成於此轂且於半徑方向延伸之臂構成位移構件,以在輸入軸之一側旋轉自如地支撐於變速箱且以電動馬達之輸出旋轉驅動之螺軸、及螺合於此螺軸之陰螺紋構件構成位移控制設備,此陰螺紋構件及臂相互連結。藉此,可提供裝置之規格變更時之變更零件數少,而可將變更成本抑制為低之構造簡單的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Description

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之改良,該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包含有固定於輸入軸之固定滑輪半體、位移構件、安裝於變速箱之電動馬達、藉該電動馬達之輸出,使前述位移構件可於軸方向作動之位移控制機構,該位移構件係以可於軸方向移動之方式支撐於輸入軸並以與固定滑輪半體間劃分V型帶溝之可動滑輪半體構成驅動滑輪,且藉由軸承以相對旋動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於可動滑輪半體者;又,該V型帶無段變速裝置藉可動滑輪半體之軸方向移動,而使前述V型帶溝之有效直徑變化。
發明背景
此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已為人所知。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公開公報2009-79691號
發明概要
在習知之此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中,於位移構件之外周形成陽螺紋,並且將此位移構件以可於軸方向移動且無法旋轉之方式連結於變速箱,並將螺合於前述陽螺紋之陰螺紋構件以旋轉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移動之方式支撐於輸入軸,藉此,構成位移控制設備,且藉以電動馬達之輸出旋轉驅動前述陰螺紋構件,可使位移構件與可動滑輪半體一同於軸方向移動。
由於在此種習知裝置中,於變更其規格時,當變更位移構件之大小時,亦隨之不得不進行陰螺紋構件之大小之變更,故有變更零件之數多,規格變更成本增高之缺點。又,需於在輸入軸之周圍與陰螺紋構件螺合之位移構件設可進行其軸方向移動但限制旋轉之特別之掣動機構,構造複雜。
本發明係鑑於此種情況發明者,其目的係提供變更裝置之規格時之變更零件之數少,可將變更成本抑制低,且在不設特別之掣動機構下,可限制位移構件之旋轉之構造簡單的前述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一種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係以固定於輸入軸之固定滑輪半體、及以可於軸方向移動之方式支撐於輸入軸並於與固定滑輪半體間劃分V型帶溝之可動滑輪半體構成驅動滑輪,並包含有藉由軸承以相對旋動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於可動滑輪半體之位移構件、安裝於變速箱之電動馬達、及 藉該電動馬達之輸出而使前述位移構件可於軸方向作動之位移控制設備;該V型帶無段變速裝置藉可動滑輪半體之軸方向移動,而使前述V型帶溝之有效直徑變化,又,以藉由前述軸承連結於可動滑輪半體之轂、及一體地形成於該轂並於半徑方向延伸之臂構成前述位移構件,另一方面,以在輸入軸之一側旋轉自如地支撐於變速箱並以前述電動馬達之輸出旋轉驅動之螺軸、及螺合於該螺軸之陰螺紋構件構成前述位移控制設備,且此陰螺紋構件與前述臂相互連結。
又,本發明第2特徵係除了第1特徵外,於可動滑輪半體形成嵌合於輸入軸而受到支撐之轂軸,且前述位移構件之轂藉由於軸方向排列之一對軸承以無法於軸方向相對移動之方式支承於該轂軸。此外,前述一對軸承對應於後述本發明實施形態中之一對滾珠軸承21、21。
又,本發明第3特徵係除了第1或第2特徵外,前述陰螺紋構件及前述臂一體地形成作為一零件。
再者,本發明第4特徵係除了第1或第2特徵外,於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外周面沿著其一直徑線突設一對耳軸,另一方面,於前述臂形成包圍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半周之叉,並且於該叉之兩端設與前述耳軸卡合成可相對旋轉及滑動之一對U字形連結溝。
再者,本發明第5特徵係除了第1或第2特徵外,其包含有第1制動機構及第2制動機構,該第1制動機構係限制使前述V型帶溝之有效直徑減少之前述位移構件往低速 方向之移動界限者;該第2制動機構係限制使前述V型帶溝之有效直徑增加之前述位移構件往高速方向之移動界限者。
又,本發明第6特徵係除了第5特徵外,以形成於固定設置於前述螺軸之構件與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對向面其中一者的制動面、及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前述位移構件到達往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之制動突起構成前述第1制動機構。此外,上述構件對應於後述本發明實施形態中之大徑齒輪30。
再者,本發明第7特徵係除了第5特徵外,以形成於前述位移構件及變速箱之對向面其中一者之制動面、及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前述位移構件到達往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之制動突起構成前述第1制動機構。
又,本發明第8特徵係除了第5特徵外,以形成於以旋轉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移動之方式支撐於輸入軸之制動構件與形成於前述位移構件之對向面其中一者的制動面、及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前述位移構件到達往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之制動突起構成前述第1制動機構。
又,本發明第9特徵係除了第5特徵外,以形成於支撐於變速箱之內面之制動板與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對向面其中一者的制動面、及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前述位移構件到達往高速方向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之制動突 起構成前述第2制動機構。
再者,本發明第10特徵係除了第1特徵外,於前述陰螺紋構件之一端與前述螺軸之一端部間設覆蓋該螺軸之陽螺紋部的第1罩,又,於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另一端與前述螺軸之另一端部間設覆蓋該螺軸之陽螺紋部的第2罩。
再者,本發明第11特徵係除了第10特徵外,於前述陰螺紋構件設將前述第1罩及第2罩內相互連通之連通孔。
又,本發明第12特徵係除了第11特徵外,於前述陰螺紋構件設使前述連通孔於該陰螺紋構件之外側開放之通氣孔。
根據本發明之第1特徵,由於相對旋轉自如地支撐於可動滑輪半體之位移構件藉由陰螺紋構件,以螺軸阻止繞輸入軸之旋動,又,陰螺紋構件藉由位移構件以轂軸阻止繞螺軸之旋動,故位移構件及陰螺紋構件在不謀求特別之掣動機構下,可僅於軸方向動作,而可以簡單之構造賦予位移構件位移動作。
而且因變速裝置之規格變更,而變更可動滑輪半體之大小時,由於僅按其變更,變更位移構件之轂之大小,便不需於包含陰螺紋構件之位移控制設備加入變更,故可將規格變更成本抑制為低。
根據本發明之第2特徵,由於位移構件之轂藉由左右一對滾珠軸承,支撐於可動滑輪半體之轂軸,而可將 其支撐跨距確保為長,故即使陰螺紋構件之軸方向之驅動力作用於臂之前端,亦可在位移構件不傾斜下,將位移力以良好效率傳達至可動滑輪半體。
根據本發明之第3特徵,因藉陰螺紋構件與位移構件之一體化,零件件數之減少,而可進一步謀求構造之簡單化。
根據本發明之第4特徵,由於即使螺軸及輸入軸之軸間距離精確度及平行精確度有些微之失常,該平行精確度之失常可以耳軸周圍之陰螺紋構件與位移構件之相對旋動吸收,又,軸間距離精確度之失常可以耳軸與位移構件之U字形連結溝之相對滑動吸收,故各部之加工容易,可避免伴隨上述失常之陰螺紋構件及位移構件之作動的弊端。
根據本發明之第5特徵,因某些故障,電動馬達過度旋轉時,位移構件在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藉第1制動機構受到機械式限制,在高速方向之移動界限以第2制動機構受到機械式限制,而可抑制位移構件之過度之位移動作。
根據本發明之第6特徵,可簡單、確實地限制位移構件在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
根據本發明之第7特徵,亦可簡單、確實地限制位移構件在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
根據本發明之第8特徵,亦可簡單、確實地限制位移構件在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而且於設第1制動機構之際,可不變更大型變速箱。
根據本發明第9特徵,可簡單、確實地限制位移構件在高速方向之移動界限。
根據本發明第10特徵,即使有在變速箱內V型帶之磨屑等塵埃浮游之情形,藉第1及第2罩可防止該塵埃在陽螺紋部之附著,而可使陽螺紋構件及陰螺紋構件之螺合狀態長期良好。
根據本發明第11特徵,於陰螺紋構件藉螺軸之旋轉而於軸方向移動之際,其中一罩收縮而使其體積減少,另一罩伸長而使其體積增加,按該等之體積變化,在兩罩內部間透過陰螺紋構件之連通孔,產生空氣之流通,而防止無用之負載作用於兩罩,而可確保其耐久性。
根據本發明第12特徵,第1及第2罩皆可透過連通孔及通氣孔,呼吸內之空氣,因而,變速箱內不論溫度變化為何,皆可將第1及第2罩內一直保持在與變速箱內相同之壓力,因而,可防止無用之負載作用於兩罩,而可確保其耐久性。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自動二輪車用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之縱斷平面圖。(第1實施形態)
圖2係圖1之2部放大圖。(第1實施形態)
圖3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與圖2之對應圖(第2實施形態)
圖4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與圖2之對應圖(第3實施形態)
圖5係圖4之5-5線放大截面圖。(第3實施形態)
圖6係顯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與圖2之對應圖(第4實施形態)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依據附加圖式,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實施形態
首先,從圖1及圖2所示之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接觸開始。
在圖1中,於搭載於自動二輪車之引擎E之曲柄軸箱1之一側連接設有變速箱2。此變速箱2由一體形成於曲柄軸箱1之外側壁之內側箱2a、以螺栓結合於此內側箱2a之外側箱2b構成,於此變速箱2內之前部配置支承於曲柄軸箱1之曲柄軸3之輸出端部的輸入軸4,又,於其後部配置平行於輸入軸4之輸出軸5,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6連結該等輸入軸4及輸出軸5間。
輸出軸5藉由左右一對滾珠軸承7、7'而支承於內側箱2a。再者,平行於輸出軸5之後車軸8藉由左右一對滾珠軸承9、9'支撐於變速箱2之後部,減速齒輪裝置10連結該等輸出軸5及後車軸8間。於從內側箱2a突出至外側之後車軸8之外端部裝設後輪11。
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6具有安裝於輸入軸4之驅動滑輪12、安裝於輸出軸5之從動滑輪13、捲掛於該等輸入及輸出軸4、5之V型帶14。
如圖2所示,上述驅動滑輪12由用花鍵聯接於輸入軸4並且以螺帽15固定之固定滑輪半體16、以可於軸方向滑動之方式支承於用花鍵聯接於輸入軸4之外周而固定之筒軸18的可動滑輪半體17構成,並於該等固定及可動滑輪半體16、17之對向面間劃分V型帶14可摩擦卡合之截面V字形帶溝19。
可動滑輪半導17一體地具有從其中心部突出至外側邊之轂軸17a,此轂軸17a滑動自如地用花鍵聯接於筒軸18,位移構件20以相對旋轉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於該轂軸17a。
即,位移構件20由圍繞轂軸17a之轂20a、一體地形成於此轂軸20a並從其外周面於半徑方向向外延伸而出之臂20b構成,在軸方向隔著間隔排列之一對滾珠軸承21、21之外座圈壓入至該轂20a之內周面,該等之內座圈嵌合於前述轂軸17a,並且以轂軸17a上之環狀段部22及停止環23阻止在轂軸17a上之軸方向移動。
另一方面,在前述外側箱2b之外側面,電動馬達24係其轉子軸24a與輸入軸4平行地安裝,並於該轉子軸24a與前述位移構件20間配設將轉子軸24a之旋轉減速而可取出之減速齒輪列25、以此減速齒輪列25之輸出使前述位移構件20於軸方向作動之位移控制設備26。
如圖2所示,移動控制設備26由於輸入軸4之一側邊與其平行地配設之螺軸27、螺合於形成於此螺軸27之中間部之陽螺紋部27a的陰螺紋構件28構成,該陰螺紋構件28 一體地連結於前述位移構件20之臂20b之前端部。即,位移構件20及陰螺紋構件28以鑄造或鍛造一體地形成作為一零件。於陽螺紋部27a及陰螺紋構件28之螺合部塗佈滑脂。
螺軸27之兩端部藉由滾珠軸承29及滾針軸承29'支承於變速箱2之內側及外側箱2a、2b,大徑齒輪30藉由連結銷31固著於此螺軸27之與內側箱2a相鄰的部份,且使形成於前述轉子軸24a之前端部之小齒輪32咬合於此大徑齒輪30而構成前述減速齒輪列25。
在螺軸27,感測器驅動齒輪33鄰接於前述滾針軸承29'而形成,於藉此而被驅動之感測器軸34連結旋轉位置感測器35,而可藉該旋轉位置感測器35檢測螺軸27之旋轉位置、換言之為位移構件20之位移位置。
當螺軸27正轉A時,陰螺紋構件28進給成使位移構件20往高速方向T移動,而使可動滑輪半體17往固定滑輪半體16側靠近。與此相反,當螺軸27逆轉B時,陰螺紋構件28進給成使位移構件20往低速方向L移動,而使可動滑輪半體17遠離固定滑輪半體16。此時,位移構件20在低速方向L之移動界限可以第1制動機構36限制,又,在高速方向之移動界限可以第2制動機構37限制。
第1制動機構36在圖中所示之例中,設2組,其中一組第1制動機構36以形成於陰螺紋構件28與固著於螺軸27之大徑齒輪30之對向面其中一者的制動面40、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位移構件20到達往低速方向L之移動界限時抵接上述制動面40之環狀制動突起41構成,在圖示例中, 於陰螺紋構件28形成制動面40,於大徑齒輪30形成制動突起41。
另一組第1制動機構36以形成於位移構件20之轂20a與內側箱2a之對向面其中一者之制動面42、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位移構件20同樣地到達往低速方向L之移動界限時抵接上述制動面40之環狀制動突起43構成,在圖示例中,於轂20a形成制動面42,於內側箱2a形成制動突起43。
又,第2制動機構37以形成於抵接支撐於外側箱2b之內側面之制動板51與陰螺紋構件28之對向面之其中一者的制動面44、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位移構件20到達第2時抵接上述制動面44之環狀制動突起45構成,在圖示例中,於制動面44形成制動板51,制動突起45形成於陰螺紋構件28。
由於於前述陽螺紋部27a塗佈潤滑用滑酯,故覆蓋該陽螺紋部27a之伸縮自如之第1及第2罩46、47安裝於陰螺紋構件28。此時,第1罩46之內端嵌入陰螺紋構件28之一端部外周之第1卡止溝48,其外端嵌入大徑齒輪30側面之前述環狀制動突起41之外周。又,第2罩47之內端嵌入陰螺紋構件28之另一端部外周之第2卡止溝50,其另一端部嵌入夾持於外側箱2b與陽螺紋部27a間之制動板51之外周。
於陰螺紋構件28設將第1及第2罩46、47之內部相互連通之連通孔52、使此連通孔52於陰螺紋構件28之外側開放之迷路狀通氣孔53。為圖示例時,形成有迷路狀之通氣孔53之接管54以螺入或壓入安裝於陰螺紋構件28。
再次在圖1中,從動滑輪13具有固定滑輪半體55,此固定滑輪半體55係一體地具有於外側箱2b側長向延伸而藉由滾針軸承62及滾珠軸承63支承於輸出軸5之轂軸55a。在此轂軸55a之外周以可相對旋轉及於軸方向滑動之方式將可動滑輪半體56之轂軸56a可滑動地嵌合,並於該等固定及可動滑輪半體55、56之對向面間劃分V型帶14可卡合之截面V字形帶溝57。
可動滑輪半體56藉回復彈簧58之賦與勢能力被賦與往固定滑輪半體55側、即從動滑輪13之帶溝57之有效直徑之擴張方向的勢能,此回復彈簧58之賦與勢能力賦予V型帶14張力。
又,於固定滑輪半體55之轂軸55a固設從其外周面突出之引導銷59,此引導銷59滑動自如地卡合於設於可動滑輪半體56之轂軸56a之約軸方向的引導溝60。藉此,固定及可動滑輪半體55、56可一面進行軸方向之相對移動,一面於旋轉方向連結。
於固定滑輪半體55之轂軸55a與輸出軸5間設離心式離合器61,此離心式離合器61當固定滑輪半體55之旋轉達預定值以上時,形成為連接狀態,而可連結固定滑輪半體55與輸出軸5間。
在以上,諸固定滑輪半體16、55、以及諸可動滑輪半體17、56分別配置於對角線上。
接著,就此實施例之作用作說明。
在引擎E之運轉中,曲柄軸3之旋轉首先從輸入 軸4藉由驅動滑輪12及V型帶14傳達至從動滑輪13。接著,當此從動滑輪13之轉速達預定值以上時,由於離心式離合器61形成為連接狀態,故從動滑輪13之旋轉藉由離心式離合器61傳達至輸出軸5,進一步,經由減速齒輪裝置45,傳達至後車軸8及後輪11。
在此種動力傳達中,電動馬達24按引擎E之節流閥開度或轉速等,以圖中未示之電子控制裝置控制作動,該轉子軸24a之輸出藉由減速齒輪列25,傳達至螺軸27,使其正轉A或反轉B。根據螺軸27之正轉A,由於陰螺紋構件28進給成使位移構件20往高速方向T移動,故位移構件20使可動滑輪半體17對固定滑輪半導體16靠近,V型帶溝19之有效直徑可增加,與此相反地,根據螺軸27之反轉B,由於陰螺紋構件28進給成使位移構件20往低速方向L移動,故位移構件20使可動滑輪半體17對固定滑輪半體16遠離,V型帶溝19之有效直徑可減少。
當驅動滑輪12之帶溝19之有效徑增加時,V型帶14不得不進行驅動滑輪12往大徑側之移動。結果,在從動滑輪13側,V型帶14對抗回復彈簧58之賦與勢能力,將可動滑輪半體56推回去,而往從動滑輪13之帶溝57之小徑側移動,驅動滑輪12及從動滑輪13間、即輸入軸4及輸出軸5間之變速比可順暢地從低速控制為高速。
又,當驅動滑輪12之帶溝19之有效直徑減少時,在從動滑輪13側,藉回復彈簧58之賦與勢能力可將可動滑輪半體56對固定滑輪半體55推動,而使V型帶14卡合之從動 滑輪13之帶溝57的有效直徑增加。如此進行,輸入軸4及輸出軸5間之變速比可順暢地從高速控制為低速。
但由於相對旋轉自如地支撐於可動滑輪半體17之轂軸17a之位移構件20藉由陰螺紋構件28,以螺軸27阻止繞輸入軸4之旋動,又,螺合於螺軸27之陰螺紋構件28藉由位移構件20,以轂軸17a阻止繞螺軸27之旋動,故位移構件20及陰螺紋構件28可在不謀求特別之掣動機構下,僅於軸方向動作,而可謀求構造之簡單化。特別是藉陰螺紋構件28與位移構件20之一體化,可藉零件數之減少,而更進一步謀求構造之簡單化。
而且由於因變速裝置6之規格變更,而變更可動滑輪半體17之轂軸17a之大小時,僅按其變更,變更位移構件20之轂20a之大小,便不需於包含陰螺紋構件28之位移控制機構26加上變更,故可將規格變更成本抑制為低。
又,由於位移構件20之轂20a藉由左右一對滾珠軸承21、21,支撐於可動滑輪半體17之轂軸17a,而可將其支撐跨距確保為長,故即使陰螺紋構件28之軸方向之驅動力作用於臂20b之前端,亦可在位移構件20不傾斜下,以良好效率將位移力傳達至可動滑輪半體17。
驅動可動滑輪半體17之位移構件20之低速位置及高速位置通常可藉取得來自圖中未示之變速位置感測器之信號,電子控制單元停止電動馬達44之作動而受到限制,電動馬達44因電子控制單元之故障而過度旋轉時,位移構件20往低速方向L之移動界限以二組第1制動機構36、 36受到機械式限制。即,陰螺紋構件28之制動面40與大徑齒輪30之制動突起41之抵接、以及內側箱2a之制動突起43與位移構件20之制動面42之抵接受到限制。又,位移構件20之往高速方向T之移動界限以第2制動機構37受到機械式限制。即,藉陰螺紋構件28之制動突起45與支撐於外側箱2b內側面之制動板51之制動面44之抵接受到限制。如此進行,可抑制位移構件20之過度之位移動作。
由於塗佈有潤滑用滑脂之螺軸27之陽螺紋部27a為連接於陰螺紋構件28之兩端部之伸縮自如的第1及第2罩46、47覆蓋,故即使在變速箱2內,有V型帶14之磨屑等之塵埃浮游之情形,亦可藉第1及第2罩46、47,防止該塵埃在陽螺紋部27a之附著,而可使陽螺紋部27a及陰螺紋構件28之螺合狀態長期良好。而且由於於陰螺紋構件28設將第1及第2罩46、47之內部相互連通之連通孔52,故陰螺紋構件28藉螺軸27之旋轉於軸方向移動之際,其中一罩46(或47)收縮,而使其體積減少,另一罩47(或46)伸長,使其體積增加,按該等之體積變化,在兩罩46、47內部間透過前述連通孔52,產生空氣之流通,而可防止無用之負載作用於兩罩46、47,而可確保其耐久性。
再者,由於於陰螺紋構件28設使前述連通孔52於陰螺紋構件28外側開放之通氣孔53,故第1及第2罩46、47皆可透過連通孔52及通氣孔53,呼吸變速箱2內之空氣,因而,變速箱2內不論溫度變化為何,皆可將第1及第2罩46、47內一直保持在與變速箱2內相同之壓力,因而,可防 止無用之負載作用於兩罩46、47,而可確保其耐久性。此時,由於上述通氣孔53形成迷路狀,故藉該通氣孔53,可防止塵埃往連通孔52侵入。
第2實施形態
接著,就圖3所示之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作說明。
此第2實施形態係使設於位移構件20側之第1制動機構36之結構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者不同,該第1制動機構36以制動面42及環狀制動突起43構成,該制動面係形成於在軸方向與可動滑輪半體17之轂軸17a相鄰並藉由滾珠軸承68以旋轉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移動之狀態支撐於輸入軸4的制動構件65與位移構件20之轂20a之對向面其中一者,該制動突起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位移構件20到達往低速方向L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42者。在圖示例中,制動面42形成於轂20a,制動突起43形成於制動構件65。由於其他結構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圖3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對應之部份附上與其相同之參照標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根據此第2實施形態,於設第1制動機構36之際,可不變更大型變速箱2。
第3實施形態
接著,就圖4及圖5所示之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作說明。
在此第3實施形態中,位移構件20與陰螺紋構件28分離。又,於陰螺紋構件28之外周面沿著該一直徑線70 突設一對耳軸71、71,位移構件20之臂20b之前端部形成於包圍陰螺紋構件28之半周之叉72,於該叉72之兩端形成U字形連結溝73、73,於該等連結溝73、73卡合前述一對耳軸71、71。由於其他之結構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圖4及圖5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對應之部份附上與其相同之參照標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根據此第3實施形態,由於即使螺軸27及輸入軸4之軸間距離精確度及平行精確度有些微之失常,該平行精確度之失常藉耳軸71、71周圍之陰螺紋構件28與位移構件20之相對旋動吸收,又,軸間距離精確度之失常藉耳軸71、71與位移構件20之U字形連結溝73之相對滑動吸收,故各部之加工容易,而可避免伴隨上述失常之陰螺紋構件28及位移構件20之作動之弊端。
第4實施形態
最後,就圖6所示之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作說明。
在此第4實施形態中,於位移構件20之轂20a設與輸入軸4平行之引導孔75,可滑動自如地嵌插於此引導孔75之引導軸76固設於內側箱2a。由於其他結構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故圖6中,對與第1實施形態對應之部份附上與其相同之參照標號而省略重複之說明。
根據此第4實施形態,藉上述引導孔75及引導軸76之滑動自如之嵌合,限制位移構件20對輸入軸4之傾斜,而可獲得位移構件20之平順之位移動作。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者,在不脫離其要旨之範圍,可進行各種設計變更。舉例言之,第1制動機構36未必如第1實施形態般設2組,亦可僅設其中之一。
1‧‧‧曲柄軸箱
2‧‧‧變速箱
2a‧‧‧內側箱
2b‧‧‧外側箱
3‧‧‧曲柄軸
4‧‧‧輸入軸
5‧‧‧輸出軸
6‧‧‧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7,7',9,9',29,63,68‧‧‧滾 珠軸承
8‧‧‧後車軸
10‧‧‧減速齒輪裝置
11‧‧‧後輪
12‧‧‧驅動滑輪
13‧‧‧從動滑輪
14‧‧‧V型帶
15‧‧‧螺帽
16,55‧‧‧固定滑輪半體
17,56‧‧‧可動滑輪半體
17a,55a,56a‧‧‧轂軸
18‧‧‧筒軸
19‧‧‧帶溝
20‧‧‧位移構件
20a‧‧‧轂
20b‧‧‧臂
21‧‧‧滾珠軸承
22‧‧‧環狀段部
23‧‧‧停止環
24‧‧‧電動馬達
24a‧‧‧轉子軸
25‧‧‧減速齒輪列
26‧‧‧位移控制設備
27‧‧‧螺軸
27a‧‧‧陽螺紋部
28‧‧‧陰螺紋構件
29',62‧‧‧滾針軸承
30‧‧‧大徑齒輪
31‧‧‧連結銷
32‧‧‧小齒輪
33‧‧‧感測器驅動齒輪
34‧‧‧感測器軸
35‧‧‧旋轉位置感測器
36‧‧‧第1制動機構
37‧‧‧第2制動機構
40,42,44‧‧‧制動面
41,43,45‧‧‧制動突起
46‧‧‧第1罩
47‧‧‧第2罩
48‧‧‧第1卡止溝
50‧‧‧第2卡止溝
51‧‧‧制動板
52‧‧‧連通孔
53‧‧‧通氣孔
54‧‧‧接管
57‧‧‧帶溝
58‧‧‧回復彈簧
59‧‧‧引導銷
60‧‧‧引導溝
61‧‧‧離心式離合器
65‧‧‧制動構件
70‧‧‧直徑線
71‧‧‧耳軸
72‧‧‧叉
73‧‧‧連結溝
75‧‧‧引導溝
76‧‧‧引導軸
A‧‧‧螺軸之正轉方向
B‧‧‧螺軸之反轉方向
E‧‧‧引擎
L‧‧‧位移構件之低速方向
T‧‧‧位移構件之高速方向
圖1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自動二輪車用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之縱斷平面圖。(第1實施形態)
圖2係圖1之2部放大圖。(第1實施形態)
圖3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與圖2之對應圖(第2實施形態)
圖4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與圖2之對應圖(第3實施形態)
圖5係圖4之5-5線放大截面圖。(第3實施形態)
圖6係顯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與圖2之對應圖(第4實施形態)
1‧‧‧曲柄軸箱
2‧‧‧變速箱
2a‧‧‧內側箱
2b‧‧‧外側箱
3‧‧‧曲柄軸
4‧‧‧輸入軸
5‧‧‧輸出軸
6‧‧‧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7,7',9,9',63‧‧‧滾珠軸承
8‧‧‧後車軸
10‧‧‧減速齒輪裝置
11‧‧‧後輪
12‧‧‧驅動滑輪
13‧‧‧從動滑輪
14‧‧‧V型帶
16,55‧‧‧固定滑輪半體
17,56‧‧‧可動滑輪半體
55a,56a‧‧‧轂軸
19‧‧‧帶溝
20‧‧‧位移構件
24‧‧‧電動馬達
25‧‧‧減速齒輪列
26‧‧‧位移控制設備
57‧‧‧帶溝
58‧‧‧回復彈簧
59‧‧‧引導銷
60‧‧‧引導溝
61‧‧‧離心式離合器
62‧‧‧滾針軸承
E‧‧‧引擎

Claims (12)

  1. 一種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係以固定於輸入軸之固定滑輪半體、及以可於軸方向移動之方式支撐於輸入軸並於與固定滑輪半體間劃分V型帶溝之可動滑輪半體來構成驅動滑輪,並包含有:位移構件,係藉由軸承以相對旋動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相對移動之方式連結於可動滑輪半體者;電動馬達,係安裝於變速箱者;位移控制設備,係藉該電動馬達之輸出而使前述位移構件可於軸方向作動者;該V型帶無段變速裝置藉可動滑輪半體之軸方向移動,而使前述V型帶溝之有效直徑變化,又,以藉由前述軸承連結於可動滑輪半體之轂、及一體地形成於該轂並於半徑方向延伸之臂來構成前述位移構件,另一方面,以在輸入軸之一側旋轉自如地支撐於變速箱並以前述電動馬達之輸出旋轉驅動之螺軸、及螺合於該螺軸之陰螺紋構件來構成前述位移控制設備,且將此陰螺紋構件與前述臂相互連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於可動滑輪半體形成嵌合於輸入軸而受到支撐之轂軸,且前述位移構件之轂藉由排列於軸方向之一對軸承以無法於軸方向相對移動之方式支承於該轂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前述陰螺紋構件及前述臂一體地形成作為一零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於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外周面沿著其一直徑線突設一對耳軸,另一方面,於前述臂形成包圍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半周之叉,並且於該叉之兩端設與前述耳軸卡合成可相對旋轉及滑動之一對U字形連結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包含有:第1制動機構,係限制使前述V型帶溝之有效直徑減少之前述位移構件往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者;及第2制動機構,係限制使前述V型帶溝之有效直徑增加之前述位移構件往高速方向之移動界限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以制動面及制動突起來構成前述第1制動機構,前述制動面係形成於固定設置於前述螺軸之構件與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對向面的其中一者,前述制動突起則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前述位移構件到達往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以制動面及制動突起來構成前述第1制動機構,前述制動面係形成於前述位移構件與變速箱之對向面的其中一者,前述制動突起則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前述位移構件到達往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V型帶無段變速裝置,其中以制動面及制動突起來構成前述第1制動機構,前述制動面 係形成於以旋轉自如且無法於軸方向移動之方式支撐於輸入軸之制動構件與形成於前述位移構件之對向面的其中一者,前述制動突起則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前述位移構件到達往低速方向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以制動面及制動突起來構成前述第1制動機構,前述制動面係形成於支撐於變速箱之內面之制動板與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對向面的其中一者,前述制動突起則形成於另一對向面而於前述位移構件到達往高速方向之移動界限時抵接前述制動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於前述陰螺紋構件之一端與前述螺軸之一端部間設置覆蓋該螺軸之陽螺紋部的第1罩,並於前述陰螺紋構件之另一端與前述螺軸之另一端部間設置覆蓋該螺軸之陽螺紋部的第2罩。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於前述陰螺紋構件設置將前述第1罩及第2罩內相互連通之連通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其中於前述陰螺紋構件設置使前述連通孔於該陰螺紋構件之外側開放之通氣孔。
TW101125810A 2011-07-27 2012-07-18 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TW2013140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4289A JP2013029130A (ja) 2011-07-27 2011-07-27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4083A true TW201314083A (zh) 2013-04-01

Family

ID=4760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5810A TW201314083A (zh) 2011-07-27 2012-07-18 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29130A (zh)
TW (1) TW201314083A (zh)
WO (1) WO201301524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317B (zh) * 2015-03-31 2017-01-2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式無段變速機構
TWI673447B (zh) * 2015-03-30 2019-10-01 日商武藏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帶式無段變速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2614B2 (ja) * 2013-03-29 2016-10-05 武蔵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6185360B2 (ja) * 2013-10-11 2017-08-23 株式会社エフ・シー・シー 鞍乗り型車両
DE102015203899A1 (de) * 2015-03-05 2016-09-08 Robert Bosch Gmbh CVT-Getriebe mit verbesserter Steuerbarkeit
DE102015203901A1 (de) * 2015-03-05 2016-09-08 Robert Bosch Gmbh CVT-Getriebe mit verbesserter Steuerbarkeit
DE102015214842A1 (de) * 2015-08-04 2017-02-09 Robert Bosch Gmbh CVT-Getriebe und Fahrzeug mit einem CVT-Getriebe
JP6594792B2 (ja) * 2016-02-23 2019-10-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WO2023084592A1 (ja) * 2021-11-09 2023-05-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7960A (ja) * 1998-07-10 2000-01-25 Kubota Corp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装置
JP4200653B2 (ja) * 2000-11-24 2008-12-2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送り装置
JP4573720B2 (ja) * 2005-07-20 2010-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WO2007037747A1 (en) * 2005-09-29 2007-04-05 Infinigear Ab Gear assembly and cons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mprising such gear assembly
JP4490992B2 (ja) * 2007-06-12 2010-06-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2009079691A (ja) * 2007-09-26 2009-04-16 Honda Motor Co Ltd パワーユニット
JP5262559B2 (ja) * 2008-10-16 2013-08-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3447B (zh) * 2015-03-30 2019-10-01 日商武藏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帶式無段變速機
TWI567317B (zh) * 2015-03-31 2017-01-2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式無段變速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15243A1 (ja) 2013-01-31
JP2013029130A (ja)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14083A (zh) V型帶式無段變速裝置
JP2013029130A5 (zh)
US8958961B2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EP2784358A1 (en) 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4318822B2 (ja) 無段変速機用潤滑油給油装置
JP6242593B2 (ja) 自転車変速機および自転車
JP5325754B2 (ja) 無段変速機
JP2013044406A (ja) 電動式変速機及び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US20080102998A1 (en) Nonrotational torque sensing belt drive
RU2666482C1 (ru) Механизм передачи мощности
US20160047457A1 (en) Shaft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belt-driv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5727745B2 (ja) ギヤ支持構造
JP2852994B2 (ja) 無段変速機
GB2461545A (en) A centrifugal clutch
US9593773B1 (en) Vehicle gear shifter
EP3176467A1 (en) Actuator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4734972B2 (ja) 歯車装置
RU2628554C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трансмиссия
US20200347921A1 (en) Differential assembly for shifting
JP2016156389A (ja) 終減速装置
JP2005291319A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2016161068A (ja) 無段変速機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WO2017131131A1 (ja) 回転軸構造及び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2009097537A (ja)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装置
US20180180138A1 (en) Trans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