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3165A - 搖動床 - Google Patents

搖動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3165A
TW201313165A TW101133940A TW101133940A TW201313165A TW 201313165 A TW201313165 A TW 201313165A TW 101133940 A TW101133940 A TW 101133940A TW 101133940 A TW101133940 A TW 101133940A TW 201313165 A TW201313165 A TW 2013131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width direction
rocking
backrest
sea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3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tsunori Tamura
Hiromitsu Shimoe
Original Assignee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filed Critical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13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316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1/00Children's furniture convertible into other kinds of furniture, e.g. children's chairs or benches convertible into beds or constructional play-furniture
    • A47D11/005Convertible children's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2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24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the back-rest, or the back-rest and seat uni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 A47C1/026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the back-rest, or the back-rest and seat uni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by means of peg-and-notch or pawl-and-ratchet mechan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7/00Sofas; Couches; Beds
    • A47C17/04Seating furniture, e.g. sofas, couches, settees, or the like, with movable parts changeable to beds; Chair beds
    • A47C17/16Seating furniture changeable to beds by tilting or pivoting the back-rest
    • A47C17/162Seating furniture changeable to beds by tilting or pivoting the back-rest with adjustable back-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0Supports for the feet or the legs coupled to fixed parts of the chair
    • A47C7/503Supports for the feet or the legs coupled to fixed parts of the chair with double foot-rests or leg-re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00Children's chairs
    • A47D1/002Children's chairs adjus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5/00Accessories for children's furniture, e.g. safety belts or baby-bottle holders
    • A47D15/005Restraining devices, e.g. safety belts, contoured cushions or side bumpers
    • A47D15/006Restraining devices, e.g. safety belts, contoured cushions or side bumpers in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9/00Cradles ; Bassinets
    • A47D9/02Cradles ; Bassinets with rocking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7/00Chairs and seats
    • Y10S297/07Rocker/reclin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Nursing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搖動床,在床的狀態下可搖動座席,並能在椅子狀態下自動地限制座席的搖動。搖動床10的搖動鎖定機構51係具有:鎖定構件53,係設置於座位部11,並因應靠背部21之後傾角度而變位;及卡合部57,係形成於基座部31,並用以接受鎖定構件53;並構成為在床的狀態下使鎖定構件53由卡合部57脫離而容許座位部11的搖動,在椅子狀態下使鎖定構件53卡合於卡合部57而限制座位部11的搖動。

Description

搖動床
本發明關於一種嬰幼兒用的搖動床,不僅可藉由傾倒靠背部而成為可搖動床的形態,亦可藉由撐起靠背部而成為椅子的形態。
以搖動床而言,習知已有各種形態已為人所知。例如,於日本特開2006-198186號公報(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搖動椅,係具有座位部及靠背部,靠背部係可由椅子的形態後傾直到成為床的狀態為止。而且,由座位部及靠背部所構成之座席本體,係被座席支撐構件以可搖動的方式支撐。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日本特開2006-198186號公報
然而,本發明人發現前述習知之搖動椅有應進一步改善之處。亦即,為了要引導嬰幼兒的安眠,在床的狀態下,只要適當的週期搖動座席本體即可。另一方面,若在椅子狀態下亦可搖動,則就座於座席本體之嬰幼兒的上半身會不經意地搖晃。因此,為了不對嬰幼兒的照顧造成妨礙,及不使嬰幼兒的姿勢之平衡受到破壞,較佳為限制座席本體在椅子狀態下的搖動。
在習知之搖動椅之中,眾所周知係具備搖動鎖定機構 來用以容許或限制座席本體之搖動,但搖動鎖定機構係要依靠嬰幼兒之保護者來進行。因此,只要保護者有意操作搖動鎖定機構而不限制座席本體之搖動,即使在椅子狀態下,座席本體仍會搖動。
本發明係有鑒於前述之實情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搖動床,能消除保護者有意操作搖動鎖定機構之必要性,並設定為在床的狀態下可搖動,在椅子狀態下則會限制座席的搖動。
為達成該目的,本發明之搖動床係具備:座位部;靠背部,係連結於座位部,並可由椅子狀態到床的狀態調整後傾角度;基座部,係可搖動地支撐座位部;及搖動鎖定機構,係用以容許或限制座位部的搖動。而且,搖動鎖定機構係具備:鎖定構件,係設置於座位部,並因應靠背部之後傾角度而變位;及卡合部,係形成於基座部,並用以接受鎖定構件;並構成為在床的狀態下使鎖定構件由卡合部脫離而容許座位部的搖動,在椅子狀態下使鎖定構件卡合於卡合部而限制座位部的搖動。
根據本發明,搖動鎖定構件係具有因應靠背部之後傾角度而變位之鎖定構件,並構成為在床的狀態下使鎖定構件由卡合部脫離而容許座位部的搖動,在椅子狀態下使鎖定構件卡合於卡合部而限制座位部的搖動,故可連動於靠背部的後傾角度而使鎖定構件自動變位。因此,即使嬰幼兒之保護者不刻意操作鎖定構件,亦可在床的狀態下容許 座位部的搖動,並在椅子狀態下限制搖動。卡合部的形狀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為接受鎖定構件之凹部或孔。
再者,所謂床的狀態並非僅限定於使座位部及靠背部之雙方成為水平之狀態。可理解例如即使靠背部為後傾150度至180度者,亦被包含於床的狀態。此外,座位部通常為水平,但亦有為了使嬰幼兒能深入就座,而使座位部的前部處於較後部高的位置之情形。因此,可理解例如即使座位部為後傾0度至30度者,亦包含於床狀態。再者於後傾式的搖動床因設定為使後傾角度可階段性或無階段性調整,故只要將床的狀態規定為較預定之後傾角度大,並將椅子狀態規定為較預定的後傾角度小即可。
以1實施形態而言,鎖定構件係配設於靠背部之背後,當靠背部後傾直到床舖狀態為止時,鎖定構件會處於抵接於靠背部而容許搖動的非鎖定位置,當將靠背部拉起直到椅子狀態為止時,鎖定構件會從靠背部離開而復歸至限制搖動的鎖定位置。以其他實施形態而言,鎖定構件與靠背部之間係介設有連結機構及齒輪機構,並將靠背部之後傾角度傳達至鎖定構件而使鎖定構件的位置變化。例如搖動鎖定機構係進一步具有連動於後傾角度而轉動之凸輪,鎖定構件係可變位地與凸輪滑接。根據該實施形態,係能因應凸輪之轉動角度而使鎖定構件變位。搖動鎖定機構的凸輪係為在一部分具有凸起為橢圓形狀的輪廓且在剩餘的部分具有真圓形狀輪廓的圓板,用以傳達靠背部的後傾角度。以其他實施形態而言,搖動鎖定機構的凸輪係具有以 靠背部的軸為中心之圓弧形狀的輪廓、及較該圓弧形狀的輪廓朝徑方向內側凹陷的輪廓或較該圓弧形狀的輪廓朝徑方向外側凸起的輪廓。而且,凸輪的真圓形狀部分或圓弧形狀部分係對應於椅子狀態,凸輪的凸起部份或凹陷部份係對應於床的狀態。
本發明之搖動鎖定機構並未就大小及配置部位特別限定。搖動鎖定機構可設置於搖動床的前方部、後方部、或前後方向中央部,亦可設置於搖動床之寬度方向一方邊緣、寬度方向另一方邊緣、或寬度方向中央部。
以1實施形態而言,搖動鎖定機構係具有因應靠背部之後傾角度而轉動之齒輪齒、及將該齒輪齒的轉動傳達至凸輪的中間齒輪。或以較佳實施形態而言,靠背部係透過朝寬度方向延伸的軸而連結於座位部,並繞著該軸旋轉而調整後傾角度,凸輪係以與該軸成為同軸的方式設置於靠背部。根據該實施形態,凸輪係與靠背部一體轉動,且凸輪係以與靠背部的後傾角度相同之角度轉動。因此,能使搖動鎖定機構因應後傾角度而動作。此外,因座位部與靠背部之連結軸係位於搖動床的前後方向中央部,故能將鎖定機構設置於搖動床的前後方向中央部。因此,能於前後方向中央部穩定座位部而鎖定,並且能減少保護者錯誤接觸鎖定機構的可能性。
以搖動鎖定機構的1實施形態而言,可將凸輪形成為較小而將鎖定構件配置於靠背部的軸的附近,以其他實施形態而言,亦可將凸輪形成為較大而將鎖定構件配置於遠 離靠背部的軸的位置。此外,以1實施形態而言,可將搖動鎖定機構設置於寬度方向中央,以較佳實施形態而言,亦可將搖動鎖定機構設置於寬度方向一方端或兩方端。根據該實施形態,因搖動鎖定機構係遠離寬度方向中央區域而配置,故能使靠背部的軸的寬度方向中央區域整潔,在布置(layout)上甚為有利。
因凸輪與鎖定構件抵接,故為使就坐於座位部而背靠在靠背部的嬰幼兒不會接觸到鎖定構件,較佳為使搖動鎖定機構遠離嬰幼兒。以1實施形態而言,靠背部係具有形成於寬度方向中央區域的靠背面、及分別形成於寬度方向兩側而由靠背面立起之靠背側壁,且凸輪係配置於靠背側壁之寬度方向外側。根據該實施形態,因凸輪係配置於靠背側壁之寬度方向外側,故能將凸輪隱藏而不為就坐於搖動床的嬰幼兒所看見,在安全上甚為有利。配置於靠背側壁之寬度方向外側的凸輪可為與靠背側壁不同構件,亦可一體形成於靠背側壁。
因鎖定構件與凸輪抵接,故較佳為以不使搖動鎖定機構露出於外部之方式配置。以1實施形態而言,係設置覆蓋搖動鎖定機構的蓋體。以較佳實施形態而言,座位部係具有形成於寬度方向中央區域的座位面、分別形成於寬度方向兩側而由座位面立起之座席側壁,且靠背側壁係配置於較座席側壁靠近寬度方向內側,凸輪係設置於靠背側壁之寬度方向外側面而被前述座席側壁所覆蓋。根據該實施形態,凸輪與鎖定構件之抵接部位係配置於靠背側壁與座 席側壁之間,並能以不使搖動鎖定機構露出於外側的方式隱藏。因此,能防止夾到手指等危險。
以更佳的實施形態而言,只要基座部具有將寬度方向外側空間與寬度方向內側空間予以隔開的間隔壁,搖動鎖定機構的卡合部形成於間隔壁的寬度方向內側壁面,搖動鎖定機構之鎖定構件係配置於較間隔壁靠近寬度方向內側即可。根據該實施形態,能以鎖定構件與卡合部的卡合部位不會露出於外部的方式,將鎖定構件隱藏於基座部的寬度方向內側,在安全上甚為有利。
基座部係能以各種方法可搖動地支撐座位部。以1實施形態而言,座位部係透過桿(rod)而向下吊至基座部,桿之上端係與基座部連結,桿之下端係與座位部連結,且桿之下端係相對於桿之上端朝前後方向搖動。以其他實施形態而言,係於基座部設置朝前後方向水平地延伸之軌道,於座位部設置用以導引該軌道之導引構件,導引構件係沿著軌道往返於前後方向。此外,基座部係設置有以預定的週期對座位部供給前後方向之推力的動力部。
以較佳實施形態而言,基座部及座位部之任一方係具有在寬度方向兩側朝前後方向延伸之1對彎曲的軌道面,且基座部及座位部之剩餘另一方係具有沿著軌道面滾動之滾動體,藉由滾動體往返於軌道面上,座位部會相對於基座部搖動。根據該實施形態,因不需要用以向下吊的桿,而能使座位部及基座部的上下方向尺寸變小。而且,只要不對座位部提供推力,則滾動體會自然地復歸到軌道面的 前後方向中央,能使鎖定構件與卡合部成為前後方向同位置。因此,僅將鎖定構件朝上方向上推,能容易地卡合於卡合部。
軌道面係例如於座位部朝下方設置,並做成為前後方向最高,且隨著越朝向前端及後端而越逐漸地變低之彎曲的曲面。相對於此,滾動體係轉動自如地設置於基座部。而且軌道面係放置於滾動體的上邊緣,滾動體係一面轉動而一面朝前後方向往返於軌道面。或者,亦可使軌道面與滾動體的位置關係上下顛倒,將軌道面設置於基座部,將滾動體設置於座位部,並使滾動體往復行駛於軌道面上。
於該實施形態之中,每1條軌道面有1個滾動體滾動。而且,如此成對之軌道面及滾動體至少分別配設於搖動床的前後左右。座位部及嬰幼兒的重心係位於配置於搖動床的前後左右之滾動體的中央部,以穩定而支撐座位部及嬰幼兒。搖動鎖定機構的位置並未特別限定,可為前方的滾動體的前側,亦可為後方的滾動體的後側,較佳為配置於前方的滾動體與後方的滾動體之間。藉此,將搖動鎖定機構配置於座位部及嬰幼兒之重心的附近,能穩定而鎖定座位部。
根據本發明之搖動床,只要保護者拉起座位部做成為椅子狀態,則座位部會以不搖動的方式自動地鎖定,只要保護者使靠背部後傾成為床的狀態,則能使座位部可自動地搖動。因此,即使不須保護者有意操作鎖定機構,座位 部在椅子狀態仍會自動地成為不可搖動。
以下,根據圖面所示之實施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第1圖係為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搖動床之斜視圖,係呈現將靠背部朝前方拉起之椅子狀態。第2圖係為示意性顯示搖動鎖定機構之基本構成的側視圖,係呈現床的狀態。第3圖係為示意性顯示搖動鎖定機構之基本構成的側視圖,係呈現椅子狀態。第4圖係為顯示由寬度方向外側所觀察的同一實施例的側視圖,係呈現使靠背部後傾之床的狀態。搖動床10係具有支撐嬰幼兒下半身之座位部11、支撐嬰幼兒上半身之靠背部21、支撐座位部11之基座部31、及支撐基座部31之腳部41。
座位部11係具有大致水平向上的座位面12,並以座位面12由下方支撐嬰幼兒的下半身。此外,座位部11係具有分別由座位面12的寬度方向兩側立起的座席側壁13,13。座席側壁13係將嬰幼兒保持於座位面12之上。座位部11的前部能安裝形狀為朝下方垂下的置腳部66。形成於置腳部66的下端的置腳面66s,係能支撐隨年齡成長之身高較高的幼兒的腳部。而且,置腳部66之其上端係透過朝寬度方向延伸的軸66a而可轉動地連結於座位部11的前端。因此,置腳部66係以朝軸方向延伸的軸66a為中心而可轉動至與座位面12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為止,並在床的狀態中支撐身高較高的幼兒的小腿部。
靠背部21係透過軸24而連結至座位部11的後部,且從座位部11的後部朝後方或上方立起。靠背部21係具有向上或向前的靠背面22、及設置於靠背面22的寬度方向兩側而從靠背面22立起的靠背側壁23,23。靠背面22支撐嬰幼兒的背部。靠背壁23將嬰幼兒保持於靠背面22上。而且,靠背部21係具備用以拘束嬰幼兒的肩部之1對肩帶25。此外,靠背部21亦可具有頭部保護件26,係在遠離軸24之一方的前後方向端由靠背面22立起以保護嬰幼兒的頭部。座位部11及靠背部21係構成收容嬰幼兒的座席。在說明書中,所謂寬度方向係指從就座於座位部11及靠背部21的嬰幼兒所觀察的左右方向,所謂前後方向係指從該嬰幼兒所觀察的從腳部到頭部為止的水平方向,所謂上下方向係指從該嬰幼兒所觀察的從腳部到頭部為止的垂直方向。
軸24係分別設置在寬度方向兩側,連結寬度方向一方側的靠背側壁23及座席側壁13,並且連結寬度方向另一方側的靠背側壁23及座席側壁13,構成朝寬度方向延伸之共通的軸線。第6圖係為顯示將由搖動床10的寬度方向內側觀察寬度方向外側的樣態進行部分剖面之剖面圖,靠背側壁23係配置於較座席側壁13更靠近寬度方向內側。
靠背部21藉由繞著軸24轉動而可調整其後傾角度。在本實施例中,後傾角度可階段性地調整,如第4圖所示,藉由將靠背部21相對於座位部11的後傾角度保持為約170°,可使搖動床10成為床的狀態。而且,藉由將靠背部 21的後傾角度保持為90°至140°的任一值,可使搖動床10成為椅子狀態。
後傾角度的保持係藉由眾所周知的後傾角度保持機構來進行。後傾角度保持機構係例如包含:複數個孔62,62,62…,係以軸24為中心而在座位部11的寬度方向一方側及另一方側朝圓周方向預定間隔而形成;及一對桿63,係分別安裝於靠背部21的寬度方向一方側及另一方側,並選擇性插入任一個孔62。如第4圖所示,在床的狀態桿63係插入至形成在最下方的孔62。另外,孔62係被蓋體所覆蓋而並非朝寬度方向外側露出者,但為了容易理解後傾角度保持機構,在第4圖中,係將從寬度方向外側覆蓋孔62及軸24的蓋體拆除來呈現。
搖動床10係提供在床的狀態下供嬰幼兒橫躺的場所。供橫躺的後傾角度並非為限定為180°者,靠背部21亦可些微朝前方拉起。在本實施例的搖動床10之中,在床的狀態下,靠背部21的後傾角度設定為170°。除此之外,本發明中所謂的床的狀態,可理解為後傾角度包含150°以上到180°以下的範圍。而且,本發明中所謂的椅子狀態,可理解為後傾角度包含90°以上到未達150°的範圍。搖動床10在椅子狀態下,係變化為供嬰幼兒就座之椅子的形態。
座位部11與基座部31之間係設置有用以使座位部11朝前後方向搖動之搖動機構。如第4圖的側視圖所示,搖動機構係具備:車輪狀的滾動體14,係轉動自如地安裝於 座位部11的下部;向上的軌道面34、係形成於基座部31的內部,並朝前後方向延伸;及未圖示的動力部,係設置於1對基座部31之間並對座位部11供給前後方向的推力。動力部係具有永久磁鐵與電磁鐵,藉由該等磁鐵間的反斥力產生前後方向的推力。在一方的基座部31的寬度方向外側設置有操作部37,操作部37具備藉由供嬰幼兒的保護者操作之操作開關,以控制動力部。另外,滾動體14係收容於座位部11的內部,並非為朝寬度方向外側露出者,但為了容易了解搖動機構,在第4圖中,係將從寬度方向外側覆蓋滾動體14的壁部予以拆除來呈現。此外,軌道面34亦形成於基座部31的內部,並非朝寬度方向外側露出者,但為了容易了解搖動機構,在第4圖中,係將從寬度方向外側覆蓋滾動體14的壁部予以拆除來呈現。
軌道面34係分別形成於基座部31的前部及後部。軌道面34係為向上的面且為朝前後方向延伸的軌道,並從下方支撐滾動體14。滾動體14係分別安裝於座位部11的前部及後部,分別支撐各軌道面34。
第5圖係為將滾動體及軌道面予以擴大顯示的橫剖面圖,呈現朝前後方向所觀察的狀態。基座部31係為前後方向延伸之箱體,且設置為寬度方向一方側與寬度方向另一方側對稱。基座部31的寬度方向內側形成有連結部65。連結部65分別形成於前部及後部,並供朝橫方向延伸的橫構件64插入固定。藉此,1對基座部31係以前後2隻橫構件64連結。腳部41的上端係分別連結於基座部31的前 部及後部。
基座部31係由下方支撐座位部11。滾動體14係分別安裝於座位部11的前後兩側及寬度方向兩側,合計安裝4個。此外,軌道面34亦對應各滾動體14而設置在基座部31的前部及後部,合計形成4個。
朝寬度方向延伸的軸15係結合於滾動體14,軸15的兩端以大致均等的長度從滾動體14突出。滾動體14配置於較座位部11的從寬度方向外側端部垂下的外側壁17更靠近寬度方向外側。軸15的寬度方向外側端部係插入形成於座位部11的寬度方向外側端部的孔15h,並以轉動自如的方式安裝。軸15的寬度方向內側端係插入從外側壁17的下邊緣向上延伸的縱長的缺口17c,並以轉動自如的方式保持。
滾動體14係透過朝搖動床10的寬度方向延伸的軸15而安裝於座位部11的下部。座位部11係藉由滾動體14滾動於軌道面34之上而在基座部31之上朝前後方向搖動。此外,座位部11及靠背部21係藉由該等4個滾動體而穩定並被支撐在基座部31之上。
軌道面34的寬度方向兩側形成有凸緣部35,凸緣部35係為較軌道面朝上方突出的段差。藉此,軌道面34及凸緣部35,35係成為如同凹字狀而朝下方凹陷的剖面形狀,且滾動體14滾動於軌道面34上而不會脫離軌道面34。此外,雖未圖示,但座位部11及基座部31係設置有擋止手段來防止座位部11過度地搖動。因此,能防止滾動 體14超過軌道面34而朝前後方向衝出。
向上的軌道面34係形成為前後方向中央最低而前後方向兩端最高的圓弧形狀,並平緩地彎曲。4個滾動體14係以分別同時位於軌道面34的前後方向中央的方式配置。而且,4個部位的軌道面34係以4個滾動體14朝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進行相同動作的方式來配置。具體而言,4個滾動體14全部做成為相同直徑,且4個部位的軌道面34全部具有相同曲率。
當對座位部11供給前後方向的推力時,複數個滾動體14會以相同動作而同時移動於各自的軌道面34之上。在不對座位部11供給前後方向的推力時,複數個滾動體14會自然地停止在軌道面34的前後方向中央。以下,將此時座位部的前後方向位置稱為自然停止位置。此外,當一瞬間對座位部11供給向前的推力時,滾動體14會從軌道面34的前後方向中央滾動前進直到軌道面34的前端部為止,而在其後自然地後退,並後退通過前後方向中央直到軌道面34的後端部為止,而再次朝向軌道面34的前後方向中央前進。如此,動力部對座位部11供給預定週期的推力,座位部11乃藉以朝前後方向搖動。此外,當動力部不供給推力時,座位部11會回到自然停止位置而位於朝前後方向延伸之搖動區域的中央。
接著就本實施例的搖動鎖定機構進行說明。第6圖係為顯示床的狀態之搖動床的縱剖面圖,顯示從寬度方向內側觀察外側之狀態。第7圖係為顯示從前後方向觀察被解 除搖動鎖定的搖動鎖定機構的狀態的橫剖面圖,呈現從寬度方向中心C到寬度方向外側邊緣為止,並對應於第6圖的床的狀態。第8圖係為顯示椅子狀態之搖動床的概略構成的縱剖面圖,顯示從寬度方向內側觀察外側之狀態。第9圖係為顯示將從前後方向觀察被鎖定搖動的搖動鎖定機構之狀態予以擴大顯示的橫剖面圖,呈現從寬度方向中心C到寬度方向外側邊緣為止,並對應於第8圖的椅子狀態。首先,就搖動鎖定機構的概略構成及作用進行說明。
參照第2圖及第3圖,並就搖動鎖定機構的基本構成進行說明。搖動鎖定機構51係具有:鎖定構件53,係可變位地安裝於座位部11;凹部57,係形成於基座部31而用以接受鎖定構件53;及螺旋狀的彈簧58,係將鎖定構件53朝凹部57彈推。靠背部21係因應該後傾角度而使鎖定構件53動作。
凹部57係為向上凹陷的形狀,並藉由接受朝上下方向變位的鎖定構件53而與鎖定構件53卡合。藉此,包含鎖定構件53的座位部11的前後方向移動會受到限制。
如第2圖所示,在床的狀態中,靠背部21會抵抗彈簧58的彈推力而將鎖定構件53向下推到自由位置F為止,使鎖定構件53從凹部57脫離。如粗箭號所示,藉此而容許座位部11的搖動。
如第3圖所示,在椅子狀態中,彈簧58會將鎖定構件53向上推到鎖定位置L為止,使鎖定構件53卡合於凹部57。藉此,座位部11的搖動會受到限制。
另外,如第2圖所示,靠背部21會在床的狀態下直接抵接於鎖定構件53而將鎖定構件53向下推到下方,如第3圖所示,在椅子狀態下從鎖定構件53離開,但這僅為1實施例。因應靠背部21的後傾角度而變位的鎖定構件,亦可藉由下述說明的其他構成來實現,鎖定構件亦可為與靠背部21側的構件恆常接觸者。
接著參照第6圖以後,就搖動鎖定機構的各部構造詳細地說明。如第6圖及第8圖所示,搖動鎖定機構51進一步具有設置在靠背部21的凸輪52。本實施例的凸輪52係形成於靠背側壁23的寬度方向外側面。或者,以未圖示的變形例而言,凸輪52亦可設置在靠背部21的寬度方向中央部。
凸輪52係以軸24為中心而與靠背部21一體轉動,並包含以軸24為中心之朝半徑方向外側的圓弧面52r、及形成於該圓弧面而朝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突起部52t。由寬度方向觀察,凸輪52係在床的狀態及椅子狀態皆為座席側壁13所覆蓋,並未露出到外部。此外,座席側壁13具有較凸輪52更大的立起尺寸及前後尺寸,並在全部的後傾角度中恆常覆蓋凸輪52。搖動鎖定機構51係分別設置在搖動床10的寬度方向兩側。
第10圖係為將抵接於凸輪52的鎖定構件53的態樣取出顯示的斜視圖。鎖定構件53藉由凸輪52而動作。鎖定構件53為具有本體部54、從本體部54朝搖動床10的寬度方向外側突出的卡合部55、及從本體部54朝上方突 出之突出部56的可動構件,並配置為較凸輪52靠近下方。本體部54安裝於座位部11的下部(第7圖)。突出部56貫通形成於座位部11的孔16(第7圖),且其前端抵接於凸輪52。
第11圖係為顯示安裝於座位部之鎖定構件的斜視圖,顯示從搖動床的寬度方向內側所觀察的狀態。第12圖係為顯示安裝於座位部之鎖定構件的斜視圖,顯示從搖動床的寬度方向外側觀察的狀態。
鎖定構件53的本體部54係配置於較從座位部11的寬度方向外側端部垂下的外側壁17更靠近寬度方向內側。從搖動床10的寬度方向外側觀察,鎖定構件53的卡合部55係為上下方向長且前後方向短的長方體形狀。而且,卡合部55貫通形成於座位部11的外側壁17的長孔18,並朝寬度方向外側突出。朝上下方向延伸且長的的長孔18係較卡合部55的上下方向尺寸長,故包含卡合部55的鎖定構件53會沿著長孔18而被導引於上下方向。
第13圖係為用以說明鎖定構件之安裝方法的斜視圖,顯示從搖動床的下側觀察的狀態。鎖定構件53的本體部54具有:矩形的本體壁54m,係與外側壁17的寬度方向內側壁面相對向;上側壁54u,係從本體壁54m的上側邊緣立起;前側壁54f,係從本體壁54m的前側邊緣立起,並與上側壁54u連接;及後側壁54t,係從本體壁54m的後側邊緣立起,並與上側壁54u連接;該等前側壁54f,上側壁54u,及後側壁54t係構成字形的連續壁。本體 壁54m形成有卡合部55。上側壁54u形成有突出部56及通孔54h。通孔54h用以供附段差自攻螺絲59的軸部59a從下方朝上方通過,軸部59a的前端部係向上插入固定於形成在座位部11的螺絲孔19。
此外,附段差自攻螺絲59的軸部59a貫通彈簧58。因彈簧58的外徑較通孔54h的內徑大,故彈簧58的上端58u卡止於上側壁54的下表面54ud。此外,因彈簧58的外徑較附段差自攻螺絲59的頭部59n的外徑小,故彈簧58的下端58d會卡止於頭部59n。藉此,彈簧58可在屬於座位部11側的構件之附段差自攻螺絲59的頭部59n、及鎖定構件53的上側壁54u之間朝上下方向壓縮設置。而且,彈簧58會將鎖定構件53朝上方彈推。
藉由彈簧58的彈推力,鎖定構件53的突出部56會恆常地抵接於凸輪52,且在凸輪52轉動時,突出部56的前端會滑動接觸圓弧面52r(第8圖)、或突起部52t(第6圖)。
第14圖係為從第11圖拆除座位部的座位面及外側壁之斜視圖,係呈現凸輪52與鎖定構件53與凹部57的位置關係。同時參照第7圖及第9圖,基座31配置於較座位部11的外側壁17更靠近寬度方向外側而與外側壁17對向,並具有朝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擴大的間隔壁33。間隔壁33將寬度方向外側空間與寬度方向內側空間予以隔間,且間隔壁33的寬度方向內側壁面具有:凹陷36,係朝前後方向延伸而朝寬度方向外側凹陷,用以接受卡合部55;向下 的曲面32,係構成凹陷36的上邊緣並在較卡合部55靠近上方朝前後方向延伸。曲面32係以其前後方向中央較前方端及後方端朝下方凸起的方式形成,曲面32的曲率與軌道面34的曲率相等。曲面32的前後方向中央形成有向上凹陷的凹部57。滾動體14在軌道面34的前後方向中央自然地停止,在座位部11位於自然停止位置時,凹部57會在前後方向同位置與卡合部55相對向。
在床的狀態中,藉由凸輪52將鎖定構件53向下推,鎖定構件53的卡合部55會從凹部57脫離,並解除搖動鎖定機構51。藉此,容許座位部11搖動。在座位部11的前後方向搖動時,卡合部55會在較曲面32下方往返於前後方向。
在椅子狀態中,座位部11會復歸到自然停止位置,鎖定構件53的卡合部55會在前後方向同位置與基座部31的凹部相對向。而且,鎖定構件53會藉由彈簧58朝上方彈推,搖動鎖定機構51藉由卡合部55的上端卡合於凹部57來鎖定座位部11的搖動。
另外,根據本實施例的搖動床10,係具備:座位部11;靠背部21,係連結於座位部11,並可調整後傾角度直到由椅子狀態成為床的狀態為止;基座部31,係可搖動地支撐座位部11;及搖動鎖定機構51,係用以容許或限制座位部11的搖動。而且,搖動鎖定機構51係具備:鎖定構件53,係設置於座位部11,並因應靠背部21之後傾角度而變位;及凹部57,係形成於基座部31,並用以接受鎖定 構件53;並構成為在床的狀態下使鎖定構件53從凹部57脫離而容許座位部11的搖動,在椅子狀態下使鎖定構件53卡合於凹部57而限制座位部11的搖動。
藉此,只要保護者將靠背部21拉起成為椅子狀態(第3圖、第8圖、第9圖),則座位部11會以不搖動的方式而自動地鎖定。相對於此,只要保護者使靠背部21後傾而成為床的狀態(第2圖、第6圖、第7圖),則座位部11會自動地可搖動。因此,即使不須保護者有意操作搖動鎖定機構,座位部11在椅子狀態仍會自動地成為不可搖動。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搖動鎖定機構51進一步具有凸輪52而連動於後傾角度進行轉動,且鎖定構件53與凸輪52可變位地滑動接觸。藉此,能因應凸輪52的轉動角度而使鎖定構件53變位。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靠背部21透過朝寬度方向延伸的軸24連結於座位部11,並繞著軸24來調整後傾角度,凸輪52以與軸24成為同軸的方式設置於靠背部21。藉此,凸輪52與靠背部21一體轉動,能因應後傾角度而使搖動鎖定機構51動作。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靠背部21係具有形成於寬度方向中央區域的靠背面22、及分別形成於寬度方向兩側而從靠背面22立起的靠背側壁23。而且,如第10圖所示,凸輪52配置於靠背側壁23的寬度方向外側。藉此,能將凸輪52予以遮蓋而不為躺在靠背面22的嬰幼兒所看見,在安全上甚為有利。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座位部11係具有形成於寬度方向中央區域的座位面12、及分別形成於寬度方向兩側而由座位面12立起之座席側壁13。而且,如第11圖所示,靠背側壁23係配置於較座席側壁13靠近寬度方向內側,如第10圖所示,凸輪52係設置於靠背側壁23之寬度方向外側面而被座席側壁13所覆蓋。藉此,凸輪52與鎖定構件53之抵接部位係配置於靠背側壁23與座席側壁13之間,並能以不使搖動鎖定機構51露出於外部的方式隱藏。因此,能防止夾到手指等危險。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基座部31具有將寬度方向外側空間與寬度方向內側空間予以隔開的間隔壁33,搖動鎖定機構51的凹部57形成於間隔壁33的寬度方向內側壁面,搖動鎖定機構51的鎖定構件53配置於較間隔壁33靠近寬度方向內側。藉此,能以鎖定構件與凹部的卡合部位不會露出於外部的方式隱藏於基座部31的寬度方向內側,在安全上甚為有利。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基座部31及座位部11之任一方具有在寬度方向兩側朝前後方向延伸的1對彎曲的軌道面34,且基座部31及座位部11的剩餘另一方具有沿著軌道面34滾動的滾動體14,藉由滾動體14往返於軌道面34上,座位部11會相對於基座部31搖動。藉此,只要不對座位部11供給推力,則座位部11會自動復歸至自然停止位置,能使鎖定構件53與凹部57位於前後方向同位置。因此,僅將鎖定構件53朝上方向上推即能容易地卡合於凹 部57。
以上,雖已參照圖面說明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圖示之實施形態者。在與本發明同一個範圍內、或相等的範圍內,可對圖示的實施形態施加各種修正或變形。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的搖動床有利於育兒器具而受到利用。
10‧‧‧搖動床
11‧‧‧座位部
12‧‧‧座位面
13‧‧‧座席側壁
14‧‧‧滾動體
15、24、66a‧‧‧軸
15h、62‧‧‧孔
17‧‧‧外側壁
17c‧‧‧缺口
18‧‧‧長孔
19‧‧‧螺絲孔
21‧‧‧靠背部
22‧‧‧靠背面
23‧‧‧靠背側壁
25‧‧‧肩帶
26‧‧‧頭部保護件
31‧‧‧基座部
32‧‧‧曲面
33‧‧‧間隔壁
34‧‧‧軌道面
35‧‧‧凸緣部
36‧‧‧凹陷
41‧‧‧腳部
51‧‧‧搖動鎖定機構
52‧‧‧凸輪
52r‧‧‧圓弧面
52t‧‧‧突起部
53‧‧‧鎖定構件
54‧‧‧本體部
54f‧‧‧前側壁
54h‧‧‧通孔
54t‧‧‧後側壁
54u‧‧‧上側壁
55‧‧‧卡合部
56‧‧‧突出部
57‧‧‧凹部
58‧‧‧彈簧
59‧‧‧附段差自攻螺絲
59a‧‧‧軸部
63‧‧‧桿
64‧‧‧橫構件
65‧‧‧連結部
66‧‧‧置腳部
66s‧‧‧置腳面
C‧‧‧中心
F‧‧‧自由位置
L‧‧‧鎖定位置
第1圖係為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搖動床之斜視圖。
第2圖係為示意性顯示搖動鎖定機構之基本構成的側視圖。
第3圖係為示意性顯示搖動鎖定機構之基本構成的側視圖。
第4圖係為顯示床的狀態之搖動床的側視圖。
第5圖係為將滾動體及軌道面予以擴大顯示的橫剖面圖。
第6圖係為顯示床的狀態之搖動床的縱剖面圖。
第7圖係為將解除搖動狀態之搖動鎖定機構予以擴大顯示的橫剖面圖。
第8圖係為顯示椅子狀態之搖動床的縱剖面圖。
第9圖係為將鎖定狀態之搖動鎖定機構予以擴大顯示的橫剖面圖。
第10圖係為將搖動鎖定機構的凸輪及鎖定構件取出顯示之斜視圖。
第11圖係為顯示安裝於座位部之鎖定構件的斜視圖。
第12圖係為顯示安裝於座位部之鎖定構件的斜視圖。
第13圖係為用以說明鎖定構件之安裝方法的斜視圖。
第14圖係為從第11圖拆除座位部的座位面及外側壁之斜視圖,係呈現凸輪與鎖定構件與凹部的位置關係。
10‧‧‧搖動床
11‧‧‧座位部
12‧‧‧座位面
14‧‧‧滾動體
21‧‧‧靠背部
22‧‧‧靠背面
31‧‧‧基座部
34‧‧‧軌道面
41‧‧‧腳部
51‧‧‧搖動鎖定機構
53‧‧‧鎖定構件
57‧‧‧凹部
58‧‧‧彈簧
F‧‧‧自由位置
L‧‧‧鎖定位置

Claims (7)

  1. 一種搖動床,係具備:座位部;靠背部,係連結於前述座位部,並可由椅子狀態到床的狀態調整後傾角度;基座部,係可搖動地支撐前述座位部;及搖動鎖定機構,係用以容許或限制前述座位部的搖動;前述搖動鎖定機構係具備:鎖定構件,係設置於前述座位部,並因應前述靠背部之後傾角度而變位;及卡合部,係形成於前述基座部而與前述鎖定構件卡合;並構成為在前述床的狀態下使前述鎖定構件由前述卡合部脫離而容許前述座位部的搖動,在前述椅子狀態下使前述鎖定構件卡合於前述卡合部而限制前述座位部的搖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搖動床,其中,前述搖動鎖定機構復具有連動於前述後傾角度而轉動之凸輪,前述鎖定構件係可變位地與凸輪滑動接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搖動床,其中,前述靠背部係透過朝寬度方向延伸的軸而連結於前述座位部,並繞著前述軸而調整後傾角度; 前述凸輪係以與前述軸成為同軸的方式設置於前述靠背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搖動床,其中,前述靠背部係具有:形成於寬度方向中央區域的靠背面;及分別形成於寬度方向兩側而由前述靠背面立起之靠背側壁;前述凸輪係配置於前述靠背側壁之寬度方向外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搖動床,其中,前述座位部係具有形成於寬度方向中央區域的座位面;及分別形成於寬度方向兩側而由前述座位面立起之座席側壁;前述靠背側壁係配置於較前述座席側壁靠近寬度方向內側,且前述凸輪係設置於前述靠背側壁之寬度方向外側面而被前述座席側壁所覆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搖動床,其中,前述基座部具有將寬度方向外側空間與寬度方向內側空間予以隔開的間隔壁,前述搖動鎖定機構的前述卡合部形成於前述間隔壁的寬度方向內側壁面,搖動鎖定機構之前述鎖定構件係配置於較前述間隔壁更靠近寬度方向內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搖動床,其中,前述基座部及前述座位部之任一方係具有在寬度方向兩側朝前後方向延伸之1對彎曲的軌道面,且前述基座部及前述 座位部之剩餘另一方係具有沿著前述軌道面滾動之滾動體,藉由前述滾動體往返於前述軌道面上,前述座位部會相對於前述基座部搖動。
TW101133940A 2011-09-29 2012-09-17 搖動床 TW2013131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5125A JP5851786B2 (ja) 2011-09-29 2011-09-29 揺動ベッ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3165A true TW201313165A (zh) 2013-04-01

Family

ID=4801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3940A TW201313165A (zh) 2011-09-29 2012-09-17 搖動床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51786B2 (zh)
KR (1) KR20130035165A (zh)
CN (1) CN103027530B (zh)
TW (1) TW20131316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79647B1 (ko) * 2013-07-05 2015-01-09 김채연 유아용 식탁 의자
CN105496091A (zh) * 2015-11-20 2016-04-20 佛山市耀拓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学步车的防夹装置
CN112515410A (zh) * 2019-09-18 2021-03-19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床边婴儿床
CN112515409A (zh) * 2019-09-18 2021-03-19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摇摆锁定结构与摇床
KR102538657B1 (ko) * 2020-11-27 2023-06-01 (주)디자인유노 회동형 유아용 침대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2494A (en) * 1978-07-24 1980-07-15 Kroehler Mfg. Co. Rocker reclining chair with multi-position rocker lock
US4911499A (en) * 1988-10-17 1990-03-27 Spalding & Evenflo Companies, Inc. Powered rocker mechanism
CN2395631Y (zh) * 1999-11-26 2000-09-13 邓国贵 电动摇摆卧具
JP4869921B2 (ja) * 2004-03-31 2012-02-08 コンビ株式会社 ベビーラ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7530B (zh) 2016-06-29
JP5851786B2 (ja) 2016-02-03
CN103027530A (zh) 2013-04-10
JP2013074925A (ja) 2013-04-25
KR20130035165A (ko) 2013-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75470C (en) Infant swing seat
TW201313165A (zh) 搖動床
US8845028B2 (en) Infant supporting device
US9464646B2 (en) Mounting mechanism for toy bar of child-support device
JP6267969B2 (ja) バスチェア
JP2003024189A (ja) 幼児用椅子
JP2012030625A (ja) 車両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KR101214498B1 (ko) 유아용 시트
AU2009238269B2 (en) Infant swing seat
JP2010162337A (ja) 椅子
JPWO2004073458A1 (ja) 揺動椅子および育児椅子
JP2018023569A (ja) 椅子
JP2011092770A (ja) 座の前後位置調整装置
JP2011234783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3183389U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チェア
JP2018090026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椅子
JP3631164B2 (ja) 幼児用着座装置
JP6817057B2 (ja) 椅子を具備する移乗支援装置
JP2006198186A (ja) 揺動椅子
JP6302260B2 (ja) バスチェア
JP2569965Y2 (ja) 育児椅子
JP3191441U (ja) 座椅子
KR20200078967A (ko) 유아용 의자
JP3176344U (ja) 片手でリクライニングできるスイングチェアの背もたれ構造
KR20130097611A (ko) 낚시용 절첩식 회전 의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