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1378A - 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 Google Patents

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1378A
TW201311378A TW101124738A TW101124738A TW201311378A TW 201311378 A TW201311378 A TW 201311378A TW 101124738 A TW101124738 A TW 101124738A TW 101124738 A TW101124738 A TW 101124738A TW 201311378 A TW201311378 A TW 2013113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xial direction
protrusion
notch
mov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4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shi Kawamata
Kenichi Katou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i Kk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i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11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1378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不鬆動且穩定地固定岩心鑽頭與柄部、且裝卸時之操作性良好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具有安裝於動力工具主體之安裝軸21、固定於安裝軸21之固定凸緣22、可相對於安裝軸21與固定凸緣22朝軸方向移動之推動環26以及可動凸緣24,於固定凸緣22與可動凸緣24之外周面設置有突起部(23、25)。藉由將該等突起部係合於缺口部13使岩心鑽頭10固定於柄部20。缺口部13形成有沿軸方向延伸之軸方向缺口13a、從其途中沿周方向延伸之第1周方向缺口13b、以及從軸方向缺口13a之下端沿周方向延伸之第2周方向缺口13c,於第2周方向缺口13c之末端設置有限制可動凸緣突起25之移動之鎖定部13g。

Description

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本發明係關於可安裝於動力工具之前端之岩心鑽頭組,尤其是關於可對圓筒狀穿孔之岩心鑽頭之柄部安裝單觸(one touch)之構造。
現在,於混凝土或石材開大徑孔中,多於鎚鑽機(hammer drill)等動力工具之前端安裝具有金剛石之芯(core)之岩心鑽頭(金剛石岩心鑽頭)來進行。金剛石岩心鑽頭係於圓筒狀主體之前端之邊緣部段(segment)狀地配置(分割地配置)有複數個金剛石刃部。在使用此金剛石岩心鑽頭進行穿孔作業之後,由於在岩心鑽頭之內部殘留切削物(芯),而進行下一個穿孔作業之情形時,必須將殘留於岩心鑽頭內部之芯取出後進行。然而,於混凝土或石材等之開孔中,即便欲將殘留之芯從前端側開口(金剛石刃部)側取出,亦多無法順利取出之情形,故實現了可將岩心鑽頭從柄(shank)部卸除而將芯取出之岩心鑽頭。該構造係透過柄部將岩心鑽頭安裝於動力工具,於此岩心鑽頭組之情形時,為了取出芯,從柄部將岩心鑽頭分離,藉由如棒狀之物從岩心鑽頭之後端側(柄部側)之孔擠壓出殘留芯,藉此可取出芯。
然而,由於習知之岩心鑽頭與柄部係螺紋固定,故於穿孔作業中牢固固定,而於穿孔作業後使岩心鑽頭與柄部 分離需要相當之勞力與時間之情形。為了解決該缺點,近幾年,提出一種以單觸可分離岩心鑽頭與柄部之安裝構造,公知有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1413號公報
專利文獻1中,由於柄部與緊固銷為非一體,故如向上方抬起工具主體之穿孔作業之情形時,緊固銷朝軸方向下方移動,而存在有於柄部之凸緣部與芯主體之間產生鬆動之虞,而導致雜訊、振動之惡化。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背景而產生,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於岩心鑽頭與柄部之間不產生鬆動且固定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只要非人為操作就無法解除鎖定,並可穩定地將岩心鑽頭固定於柄部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本發明之再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岩心鑽頭之裝卸時之操作性良好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本申請中揭示之發明中代表性之特徵如下進行說明。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特徵,一種岩心鑽頭組,係藉由安裝於動力工具之柄部、與可裝卸地固定於柄部之圓筒形狀 之岩心鑽頭構成,其特徵在於:柄部具有:安裝軸,用以安裝於動力工具;固定構件,固定於安裝軸並具有突起部;可動構件,設置為可相對於固定構件沿軸方向移動、並具有突起部;以及彈簧,相對於固定構件將可動構件朝軸方向施力。另一方面,岩心鑽頭設有:刃部,設置於圓筒形之主體之下端;第1係合(engage)手段,與可動構件之突起部係合;以及第2係合手段,與固定構件之突起部係合於軸方向。第1係合手段及第2係合手段係形成於主體之缺口或槽;導引固定構件及可動構件之突起之缺口或槽之入口部分之周方向位置形成為相同。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特徵,缺口或槽由從主體之開口端沿軸方向延伸之軸方向部、從軸方向部之途中沿周方向延伸之第1周方向部、以及從軸方向部之下端沿周方向延伸之第2周方向部所形成;於第2周方向部之末端設置有鎖定部,該鎖定部係藉由使可動構件之突起部於軸方向移動微小距離來限制在周方向之移動。較佳為,於固定構件具有與岩心鑽頭之主體之上邊緣部接觸之凸緣部。進而,設置位於固定構件之上方且使可動構件移動之推動環(push ring);藉由貫通形成於固定構件之孔部之複數個銷,將推動環與位於固定構件之下側之可動構件固定;彈簧介在推動環與固定構件之間。固定構件之突起與可動構件之突起配置於相同之角度位置,並且一體地朝軸方向旋動。
根據本發明之再另一特徵,岩心鑽頭具有:圓筒狀之主體;刃部,設置於主體之一端;以及突起卡止手段,係 藉由分別係合於柄部之固定構件與可動構件之突起部,使主體固定於柄部;突起卡止手段係形成於主體之缺口或槽;缺口或槽由從主體之開口端沿軸方向延伸之軸方向部、從軸方向部之途中沿周方向延伸之第1周方向部、以及從軸方向部之下端沿周方向延伸之第2周方向部形成;於第2周方向部之末端設置有鎖定部,該鎖定部係藉由使可動構件之突起部於軸方向移動微小距離來限制於周方向之移動。軸方向部係於入口側具有第1周方向寬度,於內側具有較第1周方向寬度窄之第2周方向寬度,第1周方向寬度部至第2周方向寬度部之連結部係傾斜地形成為缺口或槽,藉由可動構件之突起抵接使主體旋轉後,產生使岩心鑽頭朝從柄部分離之方向移動之分力。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藉由將設置於固定構件及可動構件之突起部與設置於岩心鑽頭之主體之突起卡止手段卡止將岩心鑽頭固定於柄部,藉此可由2組突起部來穩定地固定岩心鑽頭。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第1係合手段及第2係合手段係形成於主體之缺口或槽,因此主體之加工容易而可抑制製造成本。又,由於與固定構件突起之係合槽以及與可動構件之突起之係合槽之入口為相同位置,故可於岩心鑽頭之主體形成更多之周方向之缺口或槽。進而,與各別地加工槽之情形相比,可省去加工之麻煩,而可減少製造成本。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缺口或槽係由軸方 向部、從軸方向部之途中沿周方向延伸之第1周方向部、以及從軸方向部之下端沿周方向延伸之第2周方向部所形成,故可實現係合槽之入口為相同位置之突起卡止手段。又,在第2周方向部之末端設置有鎖定部,故可於使用動力工具中防止岩心鑽頭從柄部脫落。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由於於固定構件形成與岩心鑽頭之主體之上邊緣部接觸之凸緣部,故即便於穿孔作業時將動力工具施加向上方抬起之力之情形時,亦不會於固定構件之凸緣部與岩心鑽頭主體上端部之間產生鬆動。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設置為位於固定構件之上方且使可動構件移動之推動環;藉由貫通形成於固定構件之孔部之複數個銷將推動環與位於固定構件之下側之可動構件固定;彈簧介在推動環與固定構件之間,故僅使位於最上部之推動環移動可容易地使可動構件於軸方向相對移動,其結果,設置於可動構件之外周側之突起部可於軸方向移動,而可確實地使突起部係合於鎖定部。又,由於藉由貫通固定構件之銷而進行可動構件與推動環之固定,故可形成為簡單之構造並可減少製造成本。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發明,固定構件突起與可動構件突起配置於相同角度,且一體地旋動,故可以一個動作來進行裝卸操作。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發明,由從主體之開口端沿軸方向延伸之軸方向部、從軸方向部之途中沿周方向延 伸之第1周方向部、以及從軸方向部之下端沿周方向延伸之第2周方向部所形成,於第2周方向部之末端設置有鎖定部,該鎖定部係藉由使可動構件之突起部於軸方向移動微小距離來限制在周方向之移動,故可實現穩定地固定於柄部之岩心鑽頭。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發明,於突起卡止手段之軸方向部傾斜地形成缺口或槽,因此若藉由可動構件之突起抵接使主體旋轉,則產生使岩心鑽頭朝從柄部分離之方向移動之分力,僅以旋轉可容易地解除岩心鑽頭與柄部之密接狀態。
本發明之上述、另一目的以及新特徵係由以下說明書之記載及圖示而明確。
實施例1
以下,根據附圖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說明。此外,於以下之圖中,對相同之部分賦予相同之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又,於本說明書中,以上下方向作為各圖所示之方向來進行說明。圖1係顯示本實施例之岩心鑽頭組1之整體之前視圖。
岩心鑽頭組1由安裝於振動鑽孔機或鎚鑽機(hammer drill)等動力工具之柄部20、與可裝卸地固定於柄部20之岩心鑽頭10構成。於柄部20設置有於外周側突出之突起部之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岩心鑽頭10主要 由圓筒形之主體11、與主體11之下端之邊緣部之刃部12所構成。於主體11之上端之邊緣部設置有突起卡止手段,該突起卡止手段用於藉由卡止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使岩心鑽頭10保持於柄部20。本實施例中,突起卡止手段係以缺口部13來實現,缺口部13係於圓周方向每隔90度而設置4處。從柄部20突出之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係合於缺口部13之既定之端部。
於柄部20設置有安裝軸21。安裝軸21係於與軸方向垂直之剖面中,藉由對圓形去角而具備三面之平面之形狀,而安裝振動鑽孔機或鎚鑽機等動力工具之輸出軸。固定凸緣突起23係固定於相對於安裝軸21之非可動地固定凸緣22(固定構件)。另一方面,由於可動凸緣突起25係固定於相對於安裝軸21而僅可於軸方向(上下方向)相對移動之可動凸緣24(可動構件),因此可以既定範圍沿軸方向移動。於柄部20之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附近,設置有可相對於安裝軸21沿軸方向相對移動之推動環26。推動環26係用於從柄部20卸除岩心鑽頭10時,使可動凸緣24沿軸方向移動地變更可動凸緣突起25之位置之構件。推動環26與可動凸緣24藉由複數根固定銷27固定。於推動環26與固定凸緣22之間設置壓縮彈簧28。藉由壓縮彈簧28,相對於固定凸緣22將推動環26朝上方向施力。
本實施例之岩心鑽頭10之主體11係直徑d為65mm,主體11之高度(軸方向之長度)H為150mm。安裝軸21之直徑d1為13mm。然而,柄部20為共用之構件而岩心鑽 頭10之尺寸為任意尺寸,主體11之大小例如從20mm至150mm左右,亦可根據情況而設為超過150mm之尺寸。柄部20亦可準備每個直徑不同之岩心鑽頭10之不同尺寸之構件,但儘可能共用柄部20為較佳。此時,為了安裝直徑與固定凸緣22與可動凸緣24之直徑不同之尺寸之岩心鑽頭10,亦可構成為,使粗徑部與細徑部形成為階差狀、或光滑地使直徑變粗或變細變化之方式連接,以使主體11之刃部12側與上端側之直徑不同。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岩心鑽頭10安裝於柄部20之安裝構造之局部立體圖。柄部20之各構件係安裝於動力工具且沿旋轉方向一同旋轉。然而,相對於軸方向(於本實施例之定義與上下方向相同),分為相對於安裝軸21不移動之部分(固定部分)、與相對於安裝軸21可相對移動之部分(可動部分)之兩部分。相對於安裝軸21不移動之固定部分,係固定凸緣22及安裝於其外周側之複數個固定凸緣突起23。另一方面,相對於安裝軸21沿軸方向僅以既定之範圍可移動之可動部分,係推動環26、4根固定銷27、可動凸緣24、以及安裝於可動凸緣24之外周側之複數個可動凸緣突起25。該等可動部分係用於使相互固定而一體地沿軸方向移動。進而,於可動部分與固定部分之間介在壓縮彈簧28。壓縮彈簧28介在固定部分之固定凸緣22與推動環26之間,並將推動環26朝軸方向上方移動之方式施力。
於推動環26之中央附近,形成用於貫通安裝軸21之 貫通孔26a。貫通孔26a與安裝軸21為非固定,貫通孔26a以相對於安裝軸21可滑動之方式保持。推動環26之軸方向之可動範圍係朝上方向圖2之狀態,即,可動凸緣24與固定凸緣22抵接之狀態為上方向之極限點。又,推動環26之下方向之可動範圍為從固定凸緣22之上表面至壓縮彈簧28之壓縮極限附近為止。此外,推動環26與可動凸緣24係藉由於圓周方向等間隔(例如每隔90度)配置之固定銷27而相互固定。於固定凸緣22之圓周方向形成4個貫通孔22c,固定銷27透過該貫通孔22c而從推動環26側朝可動凸緣24側延伸。貫通孔22c與固定銷27可相互滑動且未被固定。又,在推動環26之貫通孔26a之周圍形成帶段差形狀之段差部26b。藉由此構成,使與安裝軸21之嵌合之長度變長並且可抑制重量增加。
岩心鑽頭10之主體11形成為圓筒形,於其上端部形成4個缺口部13。缺口部13形成為:從主體11之上端面朝軸方向下方延伸之軸方向缺口13a(軸方向部);從軸方向缺口13a之途中沿周方向延伸之第1周方向缺口13b(第1周方向部);以及從軸方向缺口13a之下端沿周方向延伸之第2周方向缺口13c(第2周方向部)。重要的是設定為,使第1周方向缺口13b與第2周方向缺口13c從軸方向缺口13a延伸之周方向係使其與穿孔作業時之安裝軸21之旋轉方向對應而決定,並於穿孔作業時使岩心鑽頭10相對於柄部20不鬆動。第1周方向缺口13b與固定凸緣突起23係合。同樣,第2周方向缺口13c與可動凸緣突起25係合。
於柄部20之岩心鑽頭10之安裝,係將柄部20之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之周方向位置對準軸方向缺口13a之位置,並使形成於固定凸緣22之上端之凸緣部22b與主體11之上端抵接。於該狀態下,由於抵抗壓縮彈簧28之彈壓力而朝下方向按壓推動環26,而使可動凸緣24朝岩心鑽頭10之方向(圖中箭頭2之方向)移動。而且,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之軸方向距離大致與第1周方向缺口13b與第2周方向缺口13c之軸方向距離相同時,使柄部20相對於岩心鑽頭10朝箭頭3之方向旋轉既定角度。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配置於相同之角度位置,若使推動環26旋動,則藉由固定銷27固定之可動凸緣24、與透過固定凸緣22之貫通孔22c而與固定凸緣22呈一體地旋動。其結果,固定凸緣突起23與第1周方向缺口13b之端部接觸,可動凸緣突起25與第2周方向缺口13c之端部接觸。於該狀態下,若解除推動環26朝下方向之按壓,則藉由壓縮彈簧28之力將可動凸緣24及可動凸緣突起25朝上方向移動,而藉由可動凸緣突起25與鎖定部13g嵌合,防止可動凸緣24於周方向旋轉。
此外,第2周方向缺口13c係於作業者壓下推動環26及可動凸緣24之狀態下容易旋轉,並形成為寬度較可動凸緣突起25之寬度稍寬。因此,將岩心鑽頭10裝卸於柄部20之操作性良好。相對與此,第1周方向缺口13b、鎖定部13g係構成為與固定凸緣突起23及可動凸緣突起25幾乎相等之寬度,以儘可能於作業時不產生鬆動。因此,於 穿孔作業時,岩心鑽頭10牢固地保持於柄部20,故可進行不產生鬆動之作業。
如上所述,藉由使設置於固定凸緣22及可動凸緣24之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係合於缺口部13,使岩心鑽頭10固定於柄部20,故可使岩心鑽頭10穩定地固定於柄部20。又,安裝時,由於按壓推動環26之方向與柄部20相對於岩心鑽頭10之安裝方向相同,故作業者可容易施力,且可實現安裝容易之岩心鑽頭組1。
其次,使用圖3及圖4對柄部20之可動部分之構成進行說明。圖3係顯示柄部20之可動部分之構件構成之立體圖,顯示組裝各構件前之狀態。可動凸緣24係於軸方向具有既定之厚度之圓形之金屬製構件,且於中央形成用於使安裝軸21之前端部分貫通之貫通孔24a。於可動凸緣24之上面之4處形成孔24b,藉由壓入圓筒狀之固定銷27之前端而被固定。於可動凸緣24之側面之4處形成孔24c,該孔24c形成於圓柱形之徑方向且不貫通,於孔24c形成可動凸緣突起25。雖可動凸緣突起25如何形成為任意,但於本實施例中,藉由於孔24c壓入圓筒狀之彈簧銷而形成。此外,由於使可動凸緣突起25與缺口部13嵌合為主要目的,故亦可以彈簧銷等獨立形式,亦可藉由金屬之鑄造或切削與可動凸緣24一體形成,並且亦可藉由其他之製造方法來製造。又,雖構成為藉由可動凸緣24與固定銷27之固定方法為壓入之構造,但亦可於上表面之4處孔24b之內部形成內螺紋,於固定銷27之下端部形成外螺紋(未圖示), 並將形成於孔24b之內螺紋旋緊。
推動環26係於軸方向具有既定之厚度之圓形之金屬製之構件,並於中央附近形成用於使安裝軸21貫通之貫通孔26a。於圖3中,雖推動環26之圓柱形之外周面為圓滑地形成,但亦可於此處沿縱方向形成槽等,當作業者使推動環26旋轉時難以滑動。此外,雖從圖3之視點無法觀之,於推動環26之下表面之4處,形成沿軸方向延伸之圓柱狀之孔,於該孔壓入4根固定銷27之前端(上端)。
如此組裝之狀態為圖4。於圖4中,為進行說明,顯示僅組裝有柄部20之可動部分之構件之狀態,但實際上以將固定凸緣22(參照圖2)位於推動環26與可動凸緣24之間之方式進行組裝。此時,固定銷27貫通固定凸緣22之貫通孔22c,不妨礙軸方向之移動。同樣,推動環26以將貫通孔26a貫通安裝軸之方式定位。藉由如上述之構成,可實現如下構成,即,推動環26藉由貫通固定凸緣22之4根固定銷27而與可動凸緣24成為一體,並沿軸方向移動。
其次,使用圖5及圖6對柄部20之動作進行說明。圖5係顯示柄部20之釋放(free)狀態之前視圖。藉由固定銷27固定推動環26與可動凸緣24,並且藉由壓縮彈簧28於既定方向(於推動環26與固定凸緣22分離之方向)施力,藉此可動凸緣24相對於固定凸緣22與安裝軸21朝箭頭之方向移動,圖示之狀態成為位於最上側之狀態。此時,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之中心點之軸方向距離為a。固定凸緣22之外周面與岩心鑽頭10之主體11之內 周面接觸,但與該主體11之內周壁接觸之部分之外徑為d3。可動凸緣24之外周面係形成為較固定凸緣22之外徑d3稍小之外徑,並構成為與岩心鑽頭10之主體11之內周面具有微小之間隙,藉此可減少安裝時之摩擦阻力。於固定凸緣突起23之上端附近形成凸緣部22b,該凸緣部22b用於按壓岩心鑽頭10之主體11之後端側之開口,即上端面。凸緣部22b之外徑係與岩心鑽頭10之主體11幾乎相同為較佳。又,外徑d3係較推動環26之外徑d2大。
圖6係顯示圖2之柄部20之係合時之狀態之前視圖。於凸緣部22b與岩心鑽頭10之主體11抵接之狀態下,若作業者一邊按壓主體11一邊於下方按壓推動環26,使推動環26朝箭頭之方向移動,則為了固定銷27之連接,故可動凸緣24亦朝箭頭之方向移動。此時,由於固定凸緣22相對於安裝軸21不移動,故固定凸緣22與可動凸緣24分離,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之中心點之軸方向距離大約為b。該距離b係構成為至少較圖2所示之第1周方向缺口13b與第2周方向缺口13c之軸方向距離大。此時,可動凸緣24下降至安裝軸21之下端21a附近。
根據上述之構成,可實現可單觸進行岩心鑽頭10與柄部20之裝卸之岩心鑽頭組,並且,不會於穿孔作業時產生鬆動。將柄部20固定於岩心鑽頭10中,使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對準設置於主體11之上端之缺口部13之軸方向缺口13a地插入,於固定凸緣22之凸緣部22b與主體11之上端面抵接之狀態下抵抗壓縮彈簧28之彈壓 力朝下方壓下推動環26。壓下推動環26,同時可動凸緣24朝下方移動,可動凸緣突起25成為可朝第2周方向缺口13c移動之狀態。於該狀態下,若使推動環26順時針旋動,則可使可動凸緣突起25沿第2周方向缺口13c移動至最內部之鎖定位置。此時,由於固定凸緣22亦同時順時針旋動,故固定凸緣突起23亦可移動至第1周方向缺口13b之最內部。藉此,於穿孔作業時朝上方抬起柄部20之情形時,亦可使固定凸緣突起23之上表面與第1周方向缺口13b之上表面抵接並防止固定凸緣22鬆動。又,只要為非人為操作推動環26岩心鑽頭10與柄部20之鎖定就不會解除,故可穩定地保持岩心鑽頭10。進而,由於朝下方按壓推動環26可裝卸岩心鑽頭10,故操作性良好,且安裝於動力工具主體之狀態下亦可容易地進行裝卸作業。
實施例2
其次,使用圖7及圖8,對形成於岩心鑽頭10之缺口部之其他之形狀進行說明。圖7係顯示第2實施例之形成於岩心鑽頭10之缺口部63之局部側視圖(安裝時)。缺口部63之基本形狀與圖2之缺口部13幾乎相同,圖2之缺口部13為虛線113之輪廓,相對於此,於第2實施例設置傾斜部63h,軸方向缺口63a之入口部分之寬度(第1周方向寬度w1)相對於圖2之缺口部13以較寬之方式形成。其他部分、第2周方向寬度w2、63b~63g之形狀、尺寸與對應之缺口部13完全相同。第1周方向缺口63b與第2周方向缺口63c以成為相同之入口之方式與軸方向缺口63a 連續地配置。
第1周方向缺口63b係下側邊緣63e形成為水平,但上側邊緣63d形成為稍微傾斜,隨著從軸方向缺口63a分離,周方向缺口63b之上下方向寬度變窄。圖7之固定凸緣突起23之位置為使用岩心鑽頭10切削時之狀態。第2周方向缺口63c為與圖2所示之第2周方向缺口13c完全相同之形狀。於從軸方向缺口63a分離之周方向之端部,形成朝軸方向上側凹陷之凹部63f。圖7之可動凸緣突起25之位置為使用岩心鑽頭10切削時之狀態。可動凸緣突起25係若作業者解除朝軸方向下方壓下推動環26之狀態,則藉由壓縮彈簧28之作用將可動凸緣突起25朝上方移動,而穩定地保持在圖7之位置。此時,由於在旋轉方向與軸方向缺口63a接近之一側之一部分保持於鎖定部63g,故無鬆動且穩定地將可動凸緣突起25保持於旋轉方向。
圖8係顯示第2實施例之形成於岩心鑽頭10之缺口部之形狀之側視圖,係用於說明卸除時之狀態之圖。從柄部20卸除岩心鑽頭10時,從圖1之狀態一邊單手按壓主體11,一邊朝下方向按壓柄部20之推動環26、並使之朝與安裝時相反之方向旋轉。藉由該旋轉,固定凸緣突起23係從123a之位置朝123c、123e移動。連接位置123a、123c、123e之中心點之箭頭122係顯示固定凸緣突起23之中心點之移動軌跡。從該箭頭122可理解,從123a至123e之位置,固定凸緣突起23不於軸方向移動而僅於周方向移動。
另一方面,可動凸緣突起25與固定凸緣突起23之移 動不同。首先,藉由使推動環26朝下方向移動,將從125a之位置朝125b之位置移動。藉由該移動,可動凸緣突起25不與鎖定部63g接觸,故於該狀態下開始進行主體11之旋轉。若藉由該旋轉,從125b之位置到達125c、125d之位置,則可動凸緣突起25與槽方向缺口63a之邊緣接觸,故無法進一步進行旋轉。因此,若作業者解除朝軸方向下方壓下推動環26之狀態,則藉由壓縮彈簧之力將可動凸緣突起25自動地移動至位置125e之位置。此時之位置關係(123e與125e之位置)為圖5之狀態之距離a之位置,藉由壓縮彈簧28固定凸緣22與可動凸緣24為接觸之狀態。通常,從該狀態,作業者藉由使主體11朝從柄部20沿軸方向分離之方向移動,而可容易地卸除岩心鑽頭10。然而,凸緣部22b及固定凸緣22係用於確保安裝精度以與岩心鑽頭10之主體11緊貼之方式構成,進而,於接合面塵埃進入,而固定凸緣22、可動凸緣24與岩心鑽頭10之相對移動變得不流暢,而有無法輕易地卸除之情形。因此,於第2實施例中,形成傾斜部63h,而構成為流暢地使岩心鑽頭10從柄部20分離。
圖8之固定凸緣突起23位於123e之位置、可動凸緣突起25位於125e之位置之情形時,由於軸方向缺口63a之旋轉方向之寬度變寬,故可使岩心鑽頭10進一步旋轉。該旋轉時,作業者不需將推動環26朝軸方向下方緊壓,僅僅使岩心鑽頭10相對於柄部20相對旋轉即可。如此一來,位於125e之位置之可動凸緣突起25與傾斜部63h抵接,故可 動凸緣突起25被傾斜部63h導引而朝斜上方移動。顯示該狀態係箭頭124之最後之部分之移動軌跡。此時,如圖5之狀態可動凸緣24之上表面與固定凸緣22之下表面緊密地抵接,故可動凸緣突起25係藉由被傾斜部63h導引而朝斜上方移動,固定凸緣突起23亦朝斜上方移動。其結果,由於岩心鑽頭10朝從柄部20分離之方向移動,僅使之旋轉,即可容易地使岩心鑽頭10朝從柄部20分離之方向移動。如此,於第2實施例中藉由使用傾斜部63h,使岩心鑽頭10旋轉,而可使岩心鑽頭10從柄部20分離,故可以較小之力卸除岩心鑽頭10。
如上所述,第2實施例中,卸除岩心鑽頭10與柄部20之情形時,若一邊壓下推動環26,一邊使之逆時針旋動,則可動凸緣突起25朝軸方向缺口63a之一方移動可容易地解除岩心鑽頭10與柄部20之鎖定。進而,在解除岩心鑽頭10與柄部20之鎖定之後,僅使岩心鑽頭10稍微旋轉,即可使岩心鑽頭10從柄部20朝軸方向分離之方式移動,故可容易卸除岩心鑽頭10,而可實現使用方便性良好之動力工具用之岩心鑽頭組。
以上,根據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之實施例,在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例如,上述之實施例中,以形成於主體11之缺口實現固定凸緣突起23、可動凸緣突起25卡止之岩心鑽頭10之部分,但不限定於缺口,亦可藉由於主體11之內壁側、朝徑方向外側形成之槽而形成。又,鎖定部分非全部由槽 所形成,也可以形成為,僅將相當於軸方向缺口13a之部分作為槽,僅將相當於第1周方向缺口13b、第2周方向缺口13c之部分從內壁側朝外壁側貫通之缺口、孔等形成。如此,若由貫通孔形成相當於第1周方向缺口13b、第2周方向缺口13c之部分,則可目視確認固定凸緣突起23與可動凸緣突起25是否牢固地卡止於既定位置,故可實現使用方便性良好之岩心鑽頭組。
1‧‧‧岩心鑽頭組
10‧‧‧岩心鑽頭
11‧‧‧主體
12‧‧‧刃部
13‧‧‧缺口部
13a‧‧‧軸方向缺口
13b‧‧‧第1周方向缺口
13c‧‧‧第2周方向缺口
20‧‧‧柄部
21‧‧‧安裝軸
21a‧‧‧(安裝軸之)下端
22‧‧‧固定凸緣
22b‧‧‧凸緣部
22c‧‧‧貫通孔
23‧‧‧固定凸緣突起
24‧‧‧可動凸緣
24a‧‧‧貫通孔
24b、24c‧‧‧孔
25‧‧‧可動凸緣突起
26‧‧‧推動環
26a‧‧‧(推動環之)貫通孔
26b‧‧‧(推動環之)段差部
27‧‧‧固定銷
28‧‧‧壓縮彈簧
63‧‧‧缺口部
63a‧‧‧軸方向缺口
63b‧‧‧第1周方向缺口
63c‧‧‧第2周方向缺口
63d‧‧‧上側邊緣
63e‧‧‧下側邊緣
63f‧‧‧凹部
63g‧‧‧鎖定部
63h‧‧‧傾斜部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岩心鑽頭組1之整體之前視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岩心鑽頭10安裝於柄部20之安裝構造之局部立體圖。
圖3係顯示圖2之柄部20之可動部分之構件構成之立體圖。
圖4係顯示組裝圖2之柄部20之可動部分之構件後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5係顯示圖2之柄部20之釋放狀態之前視圖。
圖6係顯示圖2之柄部20之係合時之狀態之前視圖。
圖7係顯示形成於第2實施例之岩心鑽頭10之缺口部之形狀之側視圖(安裝時)。
圖8係顯示形成於第2實施例之岩心鑽頭10之缺口部之形狀之側視圖(卸除時)。
2、3‧‧‧箭頭
10‧‧‧岩心鑽頭
11‧‧‧主體
13‧‧‧缺口部
13a‧‧‧軸方向缺口
13b‧‧‧第1周方向缺口
13c‧‧‧第2周方向缺口
13g‧‧‧鎖定部
20‧‧‧柄部
21‧‧‧安裝軸
22‧‧‧固定凸緣
22b‧‧‧凸緣部
22c‧‧‧貫通孔
23‧‧‧固定凸緣突起
24‧‧‧可動凸緣
25‧‧‧可動凸緣突起
26‧‧‧推動環
26a‧‧‧(推動環之)貫通孔
26b‧‧‧(推動環之)段差部
27‧‧‧固定銷
28‧‧‧壓縮彈簧

Claims (10)

  1. 一種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係藉由安裝於動力工具之柄部、與可裝卸地固定於柄部之圓筒形狀之岩心鑽頭構成,其特徵在於:上述柄部具有:安裝軸,用以安裝於動力工具;固定構件,固定於上述安裝軸並具有突起部;可動構件,設置為可相對於上述固定構件沿軸方向移動、並具有突起部;以及彈簧,相對於上述固定構件將上述可動構件朝軸方向施力;上述岩心鑽頭設有:刃部,設置於圓筒形之主體之下端;第1係合手段,與上述可動構件之突起部係合;以及第2係合手段,與上述固定構件之突起部係合於軸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其中,上述第1係合手段及上述第2係合手段係形成於上述主體之缺口或槽;導引上述固定構件及可動構件之突起之缺口或槽之入口部分之周方向位置形成為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其中,上述缺口或槽由從主體之開口端沿軸方向延伸之軸方向部、從軸方向部之途中沿周方向延伸之第1周方向部、 以及從軸方向部之下端沿周方向延伸之第2周方向部所形成;於上述第2周方向部之末端設置有鎖定部,該鎖定部係藉由使上述可動構件之突起部於軸方向移動微小距離來限制於周方向之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其中,於上述固定構件具有與上述岩心鑽頭之上述主體之上邊緣部接觸之凸緣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其中,設置位於上述固定構件之上方且使上述可動構件移動之推動環;藉由貫通形成於上述固定構件之孔部之複數個銷,將上述推動環與位於上述固定構件之下側之上述可動構件固定;上述彈簧介在上述推動環與上述固定構件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其中,上述固定構件之突起與上述可動構件之突起配置於相同之角度位置,並且一體地於軸方向旋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其中,上述固定構件之突起與上述可動構件之突起配置於相同之角度位置,並且一體地於軸方向旋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其中,上述固定構件之突起與上述可動構件之突起配置於相同之角度位置,並且一體地於軸方向旋動。
  9. 一種岩心鑽頭,具有:圓筒狀之主體;刃部,設置於上述主體之一端;以及突起卡止手段,係藉由分別係合於柄部之固定構件與可動構件之突起部,使上述主體固定於上述柄部;上述突起卡止手段係形成於上述主體之缺口或槽;上述缺口或槽由從主體之開口端沿軸方向延伸之軸方向部、從軸方向部之途中沿周方向延伸之第1周方向部、以及從軸方向部之下端沿周方向延伸之第2周方向部形成;於上述第2周方向部之末端設置有鎖定部,該鎖定部係藉由使上述可動構件之突起部於軸方向移動微小距離來限制於周方向之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岩心鑽頭,其中,上述軸方向部係於入口側具有第1周方向寬度,於內側具有較第1周方向寬度窄之第2周方向寬度,上述第1周方向寬度部至第2周方向寬度部之連結部係傾斜地形成為缺口或槽,藉由上述可動構件之突起之抵接而使上述主體旋轉後,產生使上述岩心鑽頭朝從上述柄部分離之方向移動之分力。
TW101124738A 2011-09-15 2012-07-10 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TW2013113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1607A JP2013059988A (ja) 2011-09-15 2011-09-15 動力工具用コアビット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378A true TW201311378A (zh) 2013-03-16

Family

ID=47920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4738A TW201311378A (zh) 2011-09-15 2012-07-10 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59988A (zh)
CN (1) CN102990788A (zh)
TW (1) TW20131137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0013B (zh) * 2014-06-13 2016-04-06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非贯穿混凝土圆柱体芯样取样器及其操作方法
JP6478700B2 (ja) * 2015-02-25 2019-03-0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送り歯着脱装置および該送り歯着脱装置を備えるミシン
NL2018062B1 (nl) * 2016-12-23 2018-07-02 Toproc A G Snelwisselgereedschap
SE541203C2 (sv) * 2017-08-09 2019-04-30 Jan Anders Forsell Hålsåg
EP3983158A4 (en) 2019-06-17 2024-02-2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HOLE SAW WITH SOLDERED OR WELDED END CAP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3341Y2 (zh) * 1971-06-22 1974-11-27
JPS62299304A (ja) * 1986-06-19 1987-12-26 タカハ機材株式会社 給水式コアドリルおよびその補助具
JP2653640B2 (ja) * 1994-09-21 1997-09-17 株式会社ハウスビーエム 円筒状孔開け工具の装着構造
CN101578165B (zh) * 2006-11-28 2012-09-19 许姆·约翰·凯特利 一孔锯组件,包括由一可旋转环形套管支撑的传动轴
TWM357358U (en) * 2008-09-15 2009-05-21 Mobiletron Electronics Co Ltd Depth adjusting device for the screw locking na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59988A (ja) 2013-04-04
CN102990788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321025A (ja) 部材の結合構造
TW201311378A (zh) 動力工具用岩心鑽頭組
TWI773770B (zh) 操作棒之連結構造
KR102304628B1 (ko) 클램프 장치의 클램프 암의 착탈 장치
JP2020504683A (ja) クイックチェンジ工具
JP6396277B2 (ja) クリップ
JP2006297466A (ja) パンチ金型
JP6596281B2 (ja) バッテリターミナル
KR101893973B1 (ko) 절삭공구용 콜렛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절삭공구 홀더
KR101375407B1 (ko) 스냅 링 장착용 공구
JPH091413A (ja) コアドリル
JP5802371B2 (ja) パンチ金型
JPWO2005063458A1 (ja) コアドリル用のコアビット
JP3206867U (ja) 切削工具用の着脱容易なチャック部材
JP4212826B2 (ja) 締結装置
JP4396550B2 (ja) ピンミラーカッタの取付機構
CN212685447U (zh) 连结构造体
AU2019230285B2 (en) Handle device and punching machine
JP2014030867A (ja) 動力工具用コアビット及びコアビット組
JP4569308B2 (ja) ピンミラーカッタの取付機構
KR101332629B1 (ko) 마이크로 가공툴용 결합구조
JP2005238344A (ja) コアドリル
JP2008144882A (ja) プルタイプクラッチ用レリーズ装置
JP3916616B2 (ja) チャック装置
CN115703221A (zh) 一种辅助安装工具、管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