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2896A - 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以及使用該等之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以及使用該等之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2896A
TW201302896A TW101109827A TW101109827A TW201302896A TW 201302896 A TW201302896 A TW 201302896A TW 101109827 A TW101109827 A TW 101109827A TW 101109827 A TW101109827 A TW 101109827A TW 201302896 A TW201302896 A TW 2013028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absorbent
weight
aqueous liquid
absorbent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suke Ueda
Yoichi Kanda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Chemical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Chemical Ind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Chemical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02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289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8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ibre orientation or wea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00Compositions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L3/04Starch derivatives, e.g. crosslinked derivatives
    • C08L3/10Oxidised star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15/00Preparation of other cellulose derivatives or modified cellulose, e.g. complexes
    • C08B15/02Oxycellulose; Hydrocellulose; Cellulosehydrate, e.g.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1/00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s of starch
    • C08B31/18Oxidised star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1/00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s of starch
    • C08B31/18Oxidised starch
    • C08B31/185Derivatives of oxidised starch, e.g. crosslinked oxidised star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saccha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8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 the absence of monomers, e.g. block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12Powdering or gran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2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 C08L1/04Oxycellulose; Hydrocellulose, e.g.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12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e.g. anisotropy, viscosity 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C08L101/14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e.g. anisotropy, viscosity 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being water soluble or water swellable, e.g. aqueous g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00Compositions of polysaccharides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1/00 or C08L3/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2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polysaccha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C08J2300/14Water soluble or water swellable polymers, e.g. aqueous ge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or of their derivatives or degradation products
    • C08J2303/04Starch derivatives
    • C08J2303/10Oxidised star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5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51/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polysacchar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及吸收性組成物較多地使用源自植物之原料,且水性液體之吸收能力優異,因具有良好之凝膠彈性模數而加壓狀態下之吸收能力亦優異。本發明係使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多醣類氧化物(A1)及/或其交聯物(A2)、與至少一個羧基可經中和劑中和之聚(甲基)丙烯酸(B1)及/或其交聯物(B2)鍵結而成的吸收性樹脂,或者使上述(A1)及/或(A2)與(B1)及/或(B2)混合而成之吸收性組成物,上述(A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10,000,000,上述(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於上述(A1)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中和前之酸值為65~850 mgKOH/g。

Description

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以及使用該等之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以及使用該等之水性液體吸收體、水性液體吸收性物品。
先前,作為對水性液體具有吸收能力之粉粒狀吸收劑,已知有稱為吸水性樹脂之親水性交聯聚合物。作為該等吸水性樹脂之例,已知有交聯聚丙烯酸鹽、丙烯酸及其鹽與其他單體之共聚物交聯物、異丁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交聯物、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改質聚環氧乙烷以及改質聚乙烯醇等各種樹脂,主要用於紙尿布及生理用品等衛生材料中。
近年來,已嘗試將源自植物之原料用於吸水性樹脂,已知有澱粉-丙烯酸鹽共聚物。如非專利文獻1之說明所示,於澱粉之含量為少量之情形時吸水性提高,但若大量混合則存在吸水性下降之問題。認為其原因在於:澱粉不具有離子性基,其自身不顯示出吸水性。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將澱粉少量氧化而存在0.05~0.5重量%之羧基,其後進行交聯而獲得的吸水性粉末之改質澱粉組成物。藉由該方法所獲得之粉末存在如下問題:由於羧基量較少,故而吸水能力較差,又,由於澱粉之彈性模數較低,故而加壓狀態下之吸水能力較差。
[專利文獻1]歐洲專利申請公開第0489424號說明書
[非專利文獻1]增田,Chemical Economy & Engineering Review;November 1983,19p(No.173)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成者,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收性樹脂及吸收性組成物,其較多地使用源自植物之原料,且水性液體之吸收能力優異,因具有良好之凝膠彈性模數而加壓狀態下之水性液體之吸收能力亦優異。
本發明人等為實現上述目的而進行努力研究,最終完成了本發明。即,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C)(以下亦簡稱為吸收性樹脂),其係使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多醣類氧化物(A1)及/或其交聯物(A2)、與至少一個羧基可經中和劑中和之聚(甲基)丙烯酸(B1)及/或其交聯物(B2)鍵結而成的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上述(A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10,000,000,於上述(A1)不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上述(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於上述(A1)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中和前之上述(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一種吸收性樹脂粒子(P-1),其係含有上述吸收性樹脂(C)與疏水性物質(E)而成之吸收性樹脂粒子,上述(E)係具有至少1個碳數8~26之1價脂肪族烴基且具有至少1個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上述(E)基於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之重量而於吸收性樹脂粒子之內部存在0.01~10.0重量%,於吸收性樹脂粒子之表面存在 0.001~1.0重量%;一種吸收性組成物(D),其係含有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多醣類氧化物(A1)及/或其交聯物(A2)、與至少一個羧基可經中和劑中和之聚(甲基)丙烯酸(B1)及/或其交聯物(B2)而成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D)(以下亦簡稱為吸收性組成物),上述(A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10,000,000,於上述(A1)不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上述(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於上述(A1)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中和前之上述(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一種吸收性組成物粒子(P-2),其係含有上述吸收性組成物(D)與疏水性物質(E)而成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上述(E)係具有至少1個碳數8~26之1價脂肪族烴基且具有至少1個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的化合物,上述(E)基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重量而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內部存在0.01~10.0重量%,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表面存在0.001~1.0重量%;一種吸收體,其係使用上述吸收性樹脂(C)、上述吸收性組成物(D)、上述吸收性樹脂粒子(P-1)或上述吸收性組成物粒子(P-2)、及選自由纖維、不織布及織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而成;以及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使用上述吸收體而成。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及吸收性組成物較多地使用源自植物之原料,且水性液體之吸收能力優異,因具有良好之 凝膠彈性模數而加壓狀態下之吸收能力亦優異。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C)係使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多醣類氧化物(A1)(以下亦簡稱為多醣類氧化物(A1)或上述(A1))及/或其交聯物(A2)(以下亦簡稱為交聯物(A2)或上述(A2))、與至少一個羧基可經中和劑中和之聚(甲基)丙烯酸(B1)(以下亦簡稱為聚(甲基)丙烯酸(B1)或上述(B1))及/或其交聯物(B2)(以下亦簡稱為交聯物(B2)或上述(B2))鍵結而成之吸收性樹脂,上述(A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10,000,000,於上述(A1)不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上述(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於上述(A1)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中和前之上述(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
作為本發明中之多醣類氧化物(A1),可列舉:澱粉、纖維素、肝糖、甲殼素、殼聚糖、瓊脂糖、角叉菜膠、肝素、玻尿酸、果膠及木葡聚糖(xyloglucan)等之氧化物以及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該等氧化物。於具有複數個羧基之情形時,該等中之至少一部分可經中和。該等之中,就反應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澱粉氧化物、纖維素氧化物及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該等氧化物。多醣類氧化物(A1)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澱粉氧化物中所使用之澱粉,可列舉: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木薯澱粉、小麥澱粉、甘薯澱粉及米澱粉等。 亦可使用以該等為原料經改質而成之水溶性澱粉或氧化澱粉、羧基化澱粉、磷氧化澱粉、陽離子化澱粉、醛化澱粉、乙醯化澱粉、烷基醚化澱粉、羥基醚化澱粉、烯丙基醚化澱粉、乙烯基醚化澱粉等。作為水溶性澱粉之例,可列舉經酸水解之水解澱粉。作為氧化澱粉,可列舉經次氯酸鹽等處理之通常市售之氧化澱粉。通常市售之氧化澱粉,係作為澱粉之構成單元之葡萄哌喃糖之一部分羥基經羧基化或醛化之澱粉。
作為纖維素氧化物中所使用之纖維素,可列舉:木綿、源自木材之紙漿、細菌纖維素、木質纖維素、再生纖維素(例如賽璐凡及再生纖維等)及微結晶纖維素等。
作為獲得多醣類氧化物(A1)之方法,可使用通常公知之方法。例如可使用如下方法:使用以鈀等貴金屬作為基礎之觸媒與含氧之氣體進行氧化的日本特開昭62-247837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法、使用錳氧化物或其鹽進行氧化之日本特開平10-19510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法。
多醣類氧化物(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就吸收能力之觀點而言,較佳為300~850 mgKOH/g。若未達65 mgKOH/g,則作為吸收性樹脂時之離子基密度變低,因此吸收能力變差。又,於酸值超過850 mgKOH/g之情形時,促進氧化,生成大量低分子量物,導致凝膠彈性模數下降。酸值可利用以下方法測定。
<酸值之測定方法>
準確量取未中和之多醣類氧化物1.00 g置於300 ml之 燒杯中,添加純水而成為100 g後,於95℃攪拌15分鐘進行溶解,製成測定溶液。首先,於該測定溶液中滴加1/50 N之KOH水溶液直至pH值成為10,其後,滴加1/20 N之HCl水溶液直至pH值成為2.7。又,作為空白試驗,以相同之方法對純水100 g進行滴定。自將溶解有多醣類氧化物1.00 g之測定溶液之pH值由10變為2.7之滴定所必需之1/20 N之HCl水溶液量中減去將空白試驗之pH值由10變為2.7之滴定所必需之1/20 N之HCl水溶液量,由所得之差值算出酸值。
再者,於欲測定酸值之多醣類氧化物(A1)之一部分或全部羧基經中和劑中和而成為鹽之情形時,製備多醣類氧化物(A1)之1重量%水溶液,混合陽離子交換樹脂(DOWEX50W-X8)並攪拌15分鐘,進行陽離子交換,藉此轉化為未中和型多醣類氧化物,其後以與上述相同之方式測定酸值。
多醣類氧化物(A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以下簡記為Mw)為2,000~10,000,000,就樹脂強度及吸收能力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000~5,000,000,更佳為10,000~1,000,000。若未達2,000,則向吸收液中之溶出變多,因此吸收能力變差,若超過10,000,000,則吸收能力變差。
上述(A1)之Mw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法並於以下之條件下測定。
溶劑:含有乙酸鈉0.5重量%之甲醇30體積%水溶液
樣品濃度:2.5 mg/ml
使用管柱:Tosoh(股)製造之GuardcolumnPWXL+TSKgelG6000PWXL+TSKge1G3000PWXL
管柱溫度:40℃
作為用以中和多醣類氧化物(A1)所具有之羧基之中和劑,例如可列舉:氨、碳數1~20之胺化合物或鹼金屬氫氧化物(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及氫氧化鋰等)。
作為碳數1~20之胺化合物,可列舉:單甲基胺、單乙基胺、單丁基胺及單乙醇胺等一級胺,二甲基胺、二乙基胺、二丁基胺、二乙醇胺、二異丙醇胺及甲基丙醇胺等二級胺,以及三甲基胺、三乙基胺、二甲基乙基胺、二甲基單乙醇胺及三乙醇胺等三級胺。
該等中和劑之中,就中和後之著色抑制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鹼金屬氫氧化物。中和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獲得多醣類氧化物(A1)之交聯物(A2)之方法,可列舉將(A1)交聯之方法、使用經交聯之多醣類作為用於氧化之原料多醣類的方法及併用該等之方法。
作為將上述(A1)交聯之方法,可列舉使用以下(k1)~(k6)進行交聯之方法。
(1)碳數2~6之多元(較佳為2~4元)醇(k1)(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甘油、二甘油、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及山梨糖醇等);(2)碳數8~21之多元(較佳為2~4元)環氧丙基 醚(k2)[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聚乙二醇(聚合度2~4)二環氧丙基醚、甘油聚環氧丙基醚、二甘油聚環氧丙基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聚丙二醇(聚合度2~3)二環氧丙基醚、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新戊二醇二環氧丙基醚及1,6己二醇二環氧丙基醚等];(3)碳數2~6之多元(較佳為2~4元)胺(k3)(乙二胺、二乙三胺、三乙四胺及聚乙亞胺等);(4)碳數2~8之烷醇胺(k4)(單乙醇胺、二乙醇胺、單丙醇胺及二丁醇胺等);(5)碳數6~12之多元(較佳為2~4元)氮丙啶化合物(k5)[2,2-雙羥基甲基丁醇-三[3-(1-氮丙啶基)丙酸酯]、4,4'-雙(伸乙基亞胺基羰基胺基)二苯基甲烷、1,6-雙(伸乙基亞胺基羰基胺基)已烷等](6)碳數3~4之碳酸伸烷酯(k6)(1,3-二氧雜環戊烷(dioxolane)-2-酮、4-甲基-1,3-二氧雜環戊烷-2-酮及1,3-二噁烷(dioxane)-2-酮等)。
該等之中,就交聯密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k1)、(k2)、(k3)及(k4),更佳為(k2)及(k3),尤佳為(k2)。(k1)~(k6)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多醣類之交聯可利用公知之任意方法進行,可使用交聯劑進行交聯,亦可利用放射線(γ射線、x射線、或電子束等放射線)及/或熱進行交聯。
作為多醣類之交聯所使用之交聯劑,可列舉:具有羥甲基之脲系化合物或三聚氰胺系化合物(二羥甲基脲、三 羥甲基三聚氰胺、二羥甲基乙烯脲及二羥甲基二羥基乙烯脲等)、多羧酸(檸檬酸、1,2,3-丙三甲酸及1,2,3,4-丁烷四羧酸等)及上述(k1)~(k5)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上述(A1)之交聯反應之條件根據所使用之交聯劑而有所不同,可應用多醣類及上述(A1)所具有之官能基與交聯劑所具有之官能基之反應中通常使用之條件(例如50~100℃,10分鐘~2小時)。
本發明中之聚(甲基)丙烯酸(B1)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使用自由基聚合觸媒使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甲基)丙烯酸單體進行水溶液聚合、懸濁聚合或逆相懸濁聚合之方法等。又,亦可採用照射放射線、電子束、紫外線等而引起聚合之方法。該等之中,就無需使用有機溶劑等、於生產成本上有利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水溶液聚合法。尤其就可獲得保水量較大且水可溶性成分之量較少之吸收性樹脂、聚合時無需進行溫度控制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水溶液絕熱聚合法。
於本發明中,聚合條件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聚合起始溫度可根據所使用之觸媒之種類而改變,通常為0~100℃,較佳為5~80℃。
作為使用自由基聚合觸媒進行聚合時所使用之聚合觸媒,可使用先前公知之觸媒,例如可列舉:偶氮化合物(偶氮雙異丁腈、偶氮雙氰基戊酸、2,2'-偶氮雙(2-甲脒基丙烷)鹽酸鹽等)、無機過氧化物(過氧化氫、過硫酸銨、 過硫酸鉀、過硫酸鈉等)、有機過氧化物(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二三級丁基、氫過氧化異丙苯、過氧化琥珀酸、過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酯)等)、鈰化合物(硝酸鈰(IV)銨、六硝鈰(IV)酸銨等)及氧化還原觸媒(由鹼金屬之亞硫酸鹽或重亞硫酸鹽、亞硫酸銨、重亞硫酸銨、抗壞血酸等還原劑與鹼金屬之過硫酸鹽、過硫酸銨、過氧化氫、有機過氧化物等氧化劑的組合所構成者)等。該等觸媒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自由基聚合觸媒之使用量基於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之重量,通常為0.0005~5重量%,較佳為0.001~2重量%。
作為藉由中和劑之中和方法,可列舉:中和(甲基)丙烯酸單體後使用之方法、將(甲基)丙烯酸單體聚合後將其中和之方法及併用該等之方法。
作為用以中和上述(B1)所具有之羧基之中和劑,可列舉與用以中和上述多醣類氧化物(A1)所具有之羧基之中和劑相同者,較佳者亦相同。
作為獲得交聯物(B2)之方法,可列舉:使用上述(k1)~(k5)進行交聯之方法、及藉由具有自由基聚合性雙鍵之化合物(k7)進行交聯之方法等。(k1)~(k5)及(k7)分別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具有自由基聚合性雙鍵之化合物(k7),可列舉:具有2個以上自由基聚合性雙鍵之化合物(k71)、具有1個可與羧基或其中和鹽反應之官能基且具有至少1個自由基聚合性雙鍵之化合物(k72)。
作為具有2個以上自由基聚合性雙鍵之化合物(k71),可列舉: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等雙(甲基)丙烯醯胺類;(聚)烷二醇、三羥甲基丙烷、甘油、新戊四醇、山梨糖醇等多元醇之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甲基)烯丙基醚;二乙烯基苯等二乙烯基化合物;四烯丙氧基乙烷、新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等烯丙氧基烷烴類等。
作為具有1個可與羧基或其中和鹽反應之官能基且具有至少1個自由基聚合性雙鍵之化合物(k72),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具有羥基之自由基聚合性單體,(甲基)丙烯酸環氧丙基酯等具有環氧基之自由基聚合性單體等。
於使用(k1)~(k5)作為交聯劑之情形時,上述(B1)之交聯反應之條件根據所使用之交聯劑而有所不同,可應用(B1)之羧基與交聯劑所具有之官能基之反應中通常所使用之條件(例如50~100℃,10分鐘~2小時)。又,於使用(k7)作為交聯劑之情形時,例如混合(甲基)丙烯酸單體與(k7)並於通常之條件(例如0~100℃,1~10小時)下進行聚合,於使用(k72)之情形時,進而於(B1)之羧基與(k72)所具有之官能基之反應中通常所使用之條件(例如50~100℃、10分~2時間)下進行反應,藉此獲得(B1)之交聯物(B2)。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C)係使多醣類氧化物(A1)及/或其交聯物(A2)、與聚(甲基)丙烯酸(B1)及/或其交聯物(B2)鍵結而成。
作為使上述(A1)及/或(A2)、與上述(B1)及/或(B2)鍵結之方法,可列舉:使用鍵結劑進行鍵結之方法、以及使(B1)及/或(B2)接枝聚合於(A1)及/或(A2)之方法等。
作為鍵結劑,可列舉:上述碳數2~6之多元醇(k1)、上述碳數8~21之多元環氧丙基醚(k2)、上述碳數2~6之多元胺(k3)、上述碳數2~8之烷醇胺(k4)及上述碳數6~12之多元氮丙啶化合物(k5)等。(k1)~(k5)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該等之中,就鍵結密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k1)、(k2)及(k3),更佳為(k2)及(k3),尤佳為(k2)。
鍵結劑之使用量,就鍵結數及保水量之觀點而言,以吸收性樹脂(C)之重量為基準,較佳為0.01~10重量%,更佳為0.02~5重量%。
混合鍵結劑後,進行過熱,藉此結束鍵結反應。加熱可於混合裝置中進行,亦可於加熱乾燥機中進行。就抑制熱分解及保水量之觀點而言,加熱溫度較佳為30~250℃,更佳為50~180℃。加熱時間可根據加熱溫度而改變,就鍵結反應之反應率及保水量之觀點而言,較佳為5~180分鐘,更佳為15~90分鐘。
混合鍵結劑後,為了促進鍵結反應,可添加公知之鹼性劑。再者,與該鹼之混合雖然與通常之吸水性樹脂之製造步驟中之與鹼之中和有所區別,但可以與該中和步驟相同之方式進行。因此,於進行中和之情形時,可同時進行 中和與鹼添加。
鹼性劑可使用公知(日本專利第3205168號公報等)者。該等之中,就吸水性能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氫氧化鋰、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鉀,更佳為氫氧化鈉。鹼性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使上述(B1)及/或(B2)接枝聚合於上述(A1)及/或(A2)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使用無機過氧化物、有機過氧化物、鈰化合物或氧化還原觸媒作為自由基聚合觸媒,於(A1)及/或(A2)之存在下進行上述(B1)及/或(B2)之反應的方法。
吸收性樹脂(C)中之上述(A1)、(A2)、(B1)及(B2)所具有之羧基之利用中和劑之中和可於鍵結前進行,亦可於進行鍵結而獲得(C)後進行。
相對於吸收性樹脂(C)中之上述(B1)及(B2)所具有之羧基之合計量的中和率,就對肌膚之刺激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未達85%,更佳為65~75%。
相對於吸收性樹脂(C)中之上述(A1)、(A2)、(B1)及(B2)所具有之羧基之合計量的中和率,就對肌膚之刺激性等觀點而言,較佳為65~75%。
吸收性樹脂(C)中之已鍵結之上述(A1)及(A2)之合計量,就兼具吸收能力與凝膠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以吸收性樹脂之重量為基準,較佳為30~90重量%,更佳為35~50%。
本發明之吸收性組成物(D)係含有上述多醣類氧化物 (A1)及/或其交聯物(A2)、與上述聚(甲基)丙烯酸(B1)及/或其交聯物(B2)作為必需成分而成。
上述(D)可藉由混合上述(A1)及/或(A2)、與上述(B1)及/或(B2)而獲得。混合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藉由捏合機、萬能混合機、單軸或雙軸混練擠出機、擂潰機(mincing machine)及碎肉機(meat chopper)等混合(A1)之水溶液及/或(A2)之含水凝膠與(B1)之水溶液及/或(B2)之含水凝膠的方法。該等之中,較佳為萬能混合機、單軸或雙軸混練擠出機及擂潰機,更佳為單軸或雙軸混練擠出機及擂潰機。
又,如下所述,藉由乾摻由上述(A1)及/或(A2)所構成之粒子、與由上述(B1)及/或(B2)所構成之樹脂粒子亦可獲得上述(D)。
吸收性組成物(D)進而可含有上述吸收性樹脂(C)。藉由含有(C),更易於兼具吸收能力與凝膠彈性模數。
吸收性組成物(D)中之上述(A1)、(A2)、(B1)及(B2)所具有之羧基之利用中和劑之中和可於混合前進行,亦可於混合獲得(D)後進行。
相對於吸收性組成物(D)中之上述(B1)及(B2)所具有之羧基之合計量的中和率,就對肌膚之刺激性等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未達85%,更佳為65~75%。
相對於吸收性組成物(D)中之上述(A1)、(A2)、(B1)及(B2)所具有之羧基之合計量的中和率,就對肌膚之刺激性等之觀點而言,較佳為65~75%。
吸收性組成物(D)中所含有之上述(A1)及(A2)與(D)中所含有之吸收性樹脂(C)中已鍵結之(A1)及(A2)之合計量,就兼具吸收能力與凝膠彈性模數之觀點而言,以吸收性組成物之重量為基準,較佳為30~90重量%,更佳為35~50%。
於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C)及吸收性組成物(D)中,可添加日本特開2003-225565號公報及日本特開2006-131767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先前公知之添加劑(防腐劑、防黴劑、抗菌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著色劑、芳香劑、除臭劑、無機質粉末及有機質纖維狀物等)。添加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利用例如旋轉式乾燥機、槳葉攪拌乾燥機、圓錐螺旋型乾燥機(Nauta dryer)及迴轉窯等進行加熱乾燥,藉此除去吸收性樹脂(C)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製造中所使用之水,獲得固體之(C)及(D)。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C)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形狀可根據其用途而任意設定,尤其於用作紙尿布及生理用品等衛生材料之情形時,較佳為粒子狀。將(C)及(D)製成粒子狀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利用公知之方法進行粉碎、粒度調整等之方法等。
關於粉碎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通常之粉碎裝置(例如錘式粉碎機、衝擊式粉碎機、輥式粉碎機及噴射氣流式粉碎機)等。經粉碎之粒子,根據需要可藉由篩分等進行粒度調整。
根據需要進行篩分之情形時之吸收性樹脂(C)之粒子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粒子之重量平均粒徑,就吸收能力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0~800μm,更佳為200~700μm,尤佳為250~600μm,特佳為300~500μm,最佳為350~450μm。
重量平均粒徑係使用羅太普試驗篩振動機(Ro-Tap sieve shaker)及標準篩(JIS Z8801-1:2006),利用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第6版(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第21頁)中所記載之方法而測定。即,自上部起依序重疊1000μm、850μm、710μm、500μm、425μm、355μm、250μm、150μm、125μm、75μm及45μm之JIS標準篩,於最下部安裝接受皿。於最上部之篩中放入約50 g之測定粒子,利用羅太普試驗篩振動機振動5分鐘。秤量各篩及接受皿上之測定粒子之重量,將其合計設為100重量%,求出各篩上之粒子之重量分率,將該值於對數概率紙[橫軸為篩之網眼(粒徑),縱軸為重量分率]上畫點後,連結各點,求出重量分率為50重量%所對應之粒徑,將其設為重量平均粒徑。
微粒子之含量較少者之吸收能力變得良好,因此106μm以下(較佳為150μm以下)之微粒子於所有粒子中所占之含量較佳為3重量%以下,更佳為1重量%以下。微粒子之含量可使用求取上述重量平均粒徑時所製作之相對於篩之網眼繪製重量分率而成之圖表而求出。
關於利用上述粉碎方法所獲得之吸收性樹脂(C)之粒 子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粒子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不定形破碎狀、鱗片狀、珠狀及米粒狀等。該等之中,就於紙尿布用途等中與纖維狀物之纏結良好、無自纖維狀物之脫落之擔憂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不定形破碎狀。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C)之粒子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粒子之保水量(g/g),就吸收性物品之抗疹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28~45,更佳為32~40,尤佳為34~38。再者,保水量係藉由以下方法而測定。
<保水量之測定法>
於使用網眼63μm(JIS Z8801-1:2006)之尼龍網所製作之茶包(縱20 cm、橫10 cm)中放入測定試樣1.00 g,於非攪拌狀態下將其浸漬於生理食鹽水(食鹽濃度0.9重量%)1,000 ml中1小時,其後提出,懸掛15分鐘除去水分。其後,將各茶包放入離心分離器中,於150 G下離心脫水90秒,去除剩餘之生理食鹽水,測定包括茶包在內之重量(h1)。不使用測定試樣,除此以外,以與上述相同之方式測定離心脫水後之茶包之重量(h2),根據下式求出保水量。再者,所使用之生理食鹽水及測定環境之溫度設為25℃±2℃。
保水量(g/g)=(h1)-(h2)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C)之粒子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粒子1重量份吸收人工尿30重量份所獲得之30倍膨潤凝膠之凝膠彈性模數(N/m2)較佳為2,000~3,000,更佳為2,025~2950,尤佳為2,050~2,900,最佳為2,075~ 2,850。若處於該範圍內,則於應用於吸收性物品中時發揮更優異之防漏性。再者,凝膠彈性模數(N/m2)係利用下述測定方法所求出之值。
<凝膠彈性模數之測定法>
稱取人工尿[脲200重量份、氯化鈉80重量份、硫酸鎂(七水合物)8重量份、氯化鈣(二水合物)3重量份、硫酸鐵(III)(七水合物)2重量份、離子交換水9704重量份之混合物]60.0 g置於100 ml燒杯(內徑5 cm)中,以與JIS K 7224-1996中所記載之操作相同之方式,精確稱量測定試樣2.0 g投入上述燒杯中,製作30倍膨潤凝膠。將裝有該30倍膨潤凝膠之燒杯於40±2℃之環境中靜置3小時,進而於25±2℃之環境中靜置0.5小時後,使用凝乳計(例如Itec Techno Engineering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Curdmeter MAX ME-500)測定30倍膨潤凝膠之凝膠彈性模數。再者,利用凝乳計之測定條件如下所示。
感壓軸:8 mm
彈簧:100 g用
荷重:100 g
上升速度:1吋/7秒
試驗性質:斷裂
測定時間:6秒
測定環境溫度:25±2℃
使用交聯劑對吸收性樹脂(C)之粒子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粒子之表面進行交聯處理,藉此可進一步提高凝膠 彈性模數。
作為用於表面交聯處理之交聯劑(以下亦稱為表面交聯劑),可列舉:上述碳數2~6之多元醇(k1)、上述碳數8~21之多元環氧丙基醚(k2)、上述碳數2~6之多元胺(k3)、上述碳數2~8之烷醇胺(k4)及上述碳數6~12之多元氮丙啶化合物(k5)、日本特開昭59-189103中所記載之多元有機異氰酸酯化合物、日本特開昭61-211305號公報及日本特開昭61-252212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矽烷偶合劑以及日本特開昭51-136588號公報及日本特開昭61-257235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多價金屬等。再者,以下,亦將用以獲得上述(A2)、(B2)之交聯劑稱為內部交聯劑。
該等之中,就吸水性能之觀點等而言,較佳為上述(k2)、(k3)及矽烷偶合劑,更佳為(k2)及矽烷偶合劑,尤佳為(k2)。
於進行表面交聯處理之情形時之交聯劑之使用量,就吸水性能及生物降解性等之觀點而言,基於表面交聯前之吸收性樹脂(C)或吸收性組成物(D)之重量,較佳為0.001~3重量%,更佳為0.005~2重量%,尤佳為0.01~1重量%。
表面交聯處理可藉由如下方式進行:利用先前公知之方法將上述表面交聯劑與水及溶劑之混合溶液噴灑於吸收性樹脂(C)或吸收性組成物(D)之粒子之表面,進行加熱使之反應。反應溫度通常為100~230℃,較佳為120~160℃。反應時間可根據反應溫度而改變,通常為3~60分 鐘,較佳為10~40分鐘。進而亦可利用不同種類之交聯劑對以上述方式進行表面交聯而獲得之粒子狀之吸收性樹脂及/或吸收性組成物進行表面交聯。
藉由使吸收性樹脂(C)之粒子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粒子中含有疏水性物質(E),如日本特開2011-252088中所示,可控制吸收速度模式(初期較慢、中期一般、後期較快),提高防漏性,因此可獲得適用於無起斑疹等問題之吸收性物品(紙尿布、生理用品等之衛生材料等)之吸收性樹脂粒子(P-1)及吸收性組成物粒子(P-2)。
疏水性物質(E)係具有至少1個碳數8~26之1價脂肪族烴基且具有至少1個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的化合物,於吸收性樹脂粒子(P-1)及吸收性組成物粒子(P-2)之內部存在特定量,於(P-1)及(P-2)之表面存在特定量。關於該方面,於下文進行說明。
作為碳數8~26之1價脂肪族烴基,可列舉:辛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四烷基及二十六烷基等。
作為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可列舉:羧基(包括其鹽)、磷酸基(包括其鹽)、磺基(包括其鹽)、一級胺基(包括其鹽)、二級胺基(包括其鹽)、三級胺基(包括其鹽)、羥基、氧基羰基、磷酸酯基、磺酸酯基、醯胺基、胺甲酸乙酯基及脲基等。
疏水性物質(E)所具有之碳數8~26之1價脂肪族烴基之數量,就吸收性物品之抗疹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 ~5,更佳為1~4,尤佳為1~3。(E)所具有之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之數量,就吸收性物品之防漏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5,更佳為1~4,尤佳為1~3。
作為具有羧基之疏水性物質(E1),可列舉:壬酸、十二烷酸、十八烷酸及二十七烷酸等。作為其鹽,可列舉:與鈉、鉀、鋅、鈣、鎂及鋁(以下簡稱為Na、K、Zn、Ca、Mg、Al)等之鹽。
作為具有磷酸基之疏水性物質(E2),可列舉:辛基磷酸、十八烷基磷酸及二十六烷基磷酸等。作為其鹽,可列舉:與Na、K、Zn、Ca、Mg及Al等之鹽。
作為具有磺酸基之疏水性物質(E3),可列舉:辛基磺酸、十八烷基磺酸及二十六烷基磺酸等。作為其鹽,可列舉:與Na、K、Zn、Ca、Mg及Al等之鹽。
作為具有一級胺基之疏水性物質(E4),可列舉:辛基胺、十八烷基胺及二十六烷基胺等。作為其鹽,可列舉:與鹽酸、羧酸、硫酸及硝酸等之鹽。
作為具有二級胺基之疏水性物質(E5),可列舉:甲基辛基胺、甲基二十六烷基胺、辛基二十六烷基胺、二(二十六烷基)胺及甲基十八烷基胺等。作為其鹽,可列舉:與鹽酸、羧酸、硫酸及硝酸等之鹽。
作為具有三級胺基之疏水性物質(E6),可列舉:二甲基辛基胺、二甲基二十六烷基胺、甲基辛基二十六烷基胺及甲基二(二十六烷基)胺等。作為其鹽,可列舉:與鹽酸、羧酸、硫酸及硝酸等之鹽。
作為具有羥基之疏水性物質(E7),可列舉:辛醇、十八烷醇及二十六烷醇等。
作為具有氧基羰基之疏水性物質(E8),可列舉:碳數8~26之長鏈脂肪酸與具有至少1個羥基之碳數1~26之醇的酯化物、及碳數8~26之長鏈脂肪族醇與具有至少1個羧基之具有碳數1~7之烴基之羧酸的酯化物等。
作為碳數8~26之長鏈脂肪酸與具有至少1個羥基之碳數1~26之醇的酯化物,可列舉:壬酸甲酯、二十七烷酸甲酯、壬酸二十六烷基酯、二十七烷酸二十六烷基酯、十八烷酸辛酯、甘油單壬酸酯、甘油單十八烷酸酯、甘油單二十七烷酸酯、新戊四醇單壬酸酯、新戊四醇單十八烷酸酯、新戊四醇單二十七烷酸酯、山梨糖醇單壬酸酯、山梨糖醇單十八烷酸酯、山梨糖醇單二十七烷酸酯、蔗糖單壬酸酯、蔗糖二壬酸酯、蔗糖三壬酸酯、蔗糖單十八烷酸酯、蔗糖二(十八烷酸酯)、蔗糖三(十八烷酸酯)、蔗糖單二十七烷酸酯、蔗糖二(二十七烷酸酯)、蔗糖三(二十七烷酸酯)及牛脂等。
作為碳數8~26之長鏈脂肪族醇與具有至少1個羧基之碳數1~8之羧酸的酯化物,可列舉:壬酸辛酯、乙酸辛酯、辛基酸辛酯、乙酸二十六烷基酯及辛基酸二十六烷基酯等。
作為具有磷酸酯基之疏水性物質(E9),可列舉:碳數8~26之長鏈脂肪族醇與磷酸之脫水縮合物及其鹽。例如可列舉:辛基磷酸酯、十八烷基磷酸酯及二十六烷基磷酸酯 等,作為其鹽,可列舉與Na及K等之鹽。磷酸酯中除單酯以外亦包含二酯及三酯。
作為具有硫酸酯基之疏水性物質(E10),可列舉:碳數8~26之長鏈脂肪族醇與硫酸之脫水縮合物及其鹽。例如可列舉:辛基硫酸酯、十八烷基硫酸酯及二十六烷基硫酸酯等,作為其鹽,可列舉與Na及K等之鹽。硫酸酯中除單酯以外亦包含二酯。
作為具有醯胺基之疏水性物質(E11),可列舉:碳數8~26之長鏈脂肪族一級胺與具有碳數1~26之烴基之羧酸的醯胺化物、氨或碳數1~7之一級胺與碳數8~26之長鏈脂肪酸的醯胺化物、具有至少1個碳數8~26之脂肪族鏈之長鏈脂肪族二級胺與碳數1~26之羧酸的醯胺化物、及具有2個碳數1~7之脂肪族烴基之二級胺與碳數8~26之長鏈脂肪酸的醯胺化物。
作為碳數8~26之長鏈脂肪族一級胺與具有碳數1~26之烴基之羧酸的醯胺化物,可列舉:一級胺與羧酸以1:1進行反應所獲得者與以1:2進行反應而獲得者。作為以1:1進行反應所獲得者,可列舉:乙酸N-辛基醯胺、乙酸N-二十六烷基醯胺、二十七烷酸N-辛基醯胺及二十七烷酸N-二十六烷基醯胺等。作為以1:2進行反應所獲得者,可列舉:二乙酸N-辛基醯胺、二乙酸N-二十六烷基醯胺、二(二十七烷酸)N-辛基醯胺及二(二十七烷酸)N-二十六烷基醯胺等。再者,於一級胺與羧酸以1:2進行反應之情形時,所使用之羧酸可相同亦可不同。
作為氨或碳數1~7之一級胺與碳數8~26之長鏈脂肪酸的醯胺化物,可分為氨或一級胺與羧酸以1:1進行反應所獲得者與以1:2進行反應所獲得者。作為以1:1進行反應所獲得者,可列舉:壬酸醯胺、壬酸甲基醯胺、壬酸N-庚基醯胺、二十七烷酸醯胺、二十七烷酸N-甲基醯胺、二十七烷酸N-庚基醯胺及二十七烷酸N-二十六烷基醯胺等。作為以1:2進行反應所獲得者,可列舉:二壬酸醯胺、二壬酸N-甲基醯胺、二壬酸N-庚基醯胺、二(二十七烷酸)醯胺、二(二十七烷酸)N-甲基醯胺、二(二十七烷酸)N-庚基醯胺及二(二十七烷酸)N-二十六烷基醯胺等。再者,於氨或一級胺與羧酸以1:2進行反應之情形時,所使用之羧酸可相同亦可不同。
作為具有至少1個碳數8~26之脂肪族鏈之長鏈脂肪族二級胺與碳數1~26之羧酸的醯胺化物,可列舉:乙酸N-甲基辛基醯胺、乙酸N-甲基二十六烷基醯胺、乙酸N-辛基二十六烷基醯胺、乙酸N-二(二十六烷基)醯胺、二十七烷酸N-甲基辛基醯胺、二十七烷酸N-甲基二十六烷基醯胺、二十七烷酸N-辛基二十六烷基醯胺及二十七烷酸N-二(二十六烷基)醯胺等。
作為具有2個碳數1~7之脂肪族烴基之二級胺與碳數8~26之長鏈脂肪酸的醯胺化物,可列舉:壬酸N-二甲基醯胺、壬酸N-甲基庚基醯胺、壬酸N-二庚基醯胺、二十七烷酸N-二甲基醯胺、二十七烷酸N-甲基庚基醯胺及二十七烷酸N-二庚基醯胺等。
作為具有胺甲酸乙酯基之疏水性物質(E12),可列舉:碳數8~26之長鏈脂肪族醇與具有至少1個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的反應物。作為長鏈脂肪族醇,可列舉:辛醇、十八烷醇及二十六烷醇等,作為具有至少1個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可列舉:異氰酸甲酯、異氰酸十二烷基酯、異氰酸二十六烷基酯、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及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
作為具有脲基之疏水性物質(E13),可列舉:具有碳數8~26之烴基之一級或二級胺與具有至少1個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的反應物。作為一級胺,可列舉:辛基胺、十八烷基胺及二十六烷基胺等。作為二級胺,可列舉:甲基辛基胺、甲基二十六烷基胺、辛基二十六烷基胺及二(二十六烷基)胺等。作為具有至少1個異氰酸酯基之化合物,可列舉:異氰酸甲酯、異氰酸十二烷基酯、異氰酸二十六烷基酯、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及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
該等之疏水性物質(E)中,就吸收性物品之防漏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具有選自由羧基(包括其鹽)、磷酸基(包括其鹽)、磺基(包括其鹽)、一級胺基(包括其鹽)、二級胺基(包括其鹽)、三級胺基(包括其鹽)、羥基、氧基羰基、磷酸酯基、磺酸酯基及醯胺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作為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的化合物,更佳為具有選自由羧基(包括其鹽)、一級胺基(包括其鹽)、二級胺基(包括其鹽)、三級胺基(包括其鹽)、羥基、氧基羰基及醯胺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作為可與羧基形成氫鍵 之官能基的化合物。疏水性物質(E)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如上所述,疏水性物質(E)以下述特定量存在於吸收性樹脂粒子(P-1)及吸收性組成物粒子(P-2)之內部,且以下述特定量存在於(P-1)及(P-2)之表面。
上述(P-1)及(P-2)之內部之疏水性物質(E)之含量,就用於吸收性物品中時之抗疹性及防漏性之觀點而言,分別基於(P-1)或(P-2)之重量,較佳為0.01~10.0重量%,更佳為0.01~5.0重量%,尤佳為0.05~2.0重量%,最佳為0.1~1.0重量%。
存在於上述(P-1)及(P-2)之表面之疏水性物質(E)之含量,就用於吸收性物品中時之抗疹性及防漏性之觀點而言,基於(P-1)或(P-2)之重量,為0.001~1.0重量%,較佳為0.005~0.5重量%,更佳為0.01~0.3重量%,尤佳為0.01~0.1重量%。
存在於表面之疏水性物質(E)之含量係利用下述方法測定。又,存在於內部之疏水性物質(E)之含量係由自製造中所使用之疏水性物質(E)之量減去存在於表面之疏水性物質(E)之量所得之量而算出。
<疏水性物質(E)之含量之測定法>
於玻璃製之燒杯中添加吸收性樹脂粒子(P-1)或吸收性組成物粒子(P-2)1重量份、與有機溶劑(於25℃~110℃於有機溶劑100重量份中可溶解至少0.01重量份之疏水性物質的有機溶劑;再者,將該可溶解之溫度設為溶 解溫度)1000重量份,於溶解溫度放置24小時,獲得疏水性物質之萃取液。使用濾紙過濾該萃取液,將其採集至預先秤量過之玻璃製之燒杯中後,將溶劑蒸發後,進行秤量。將自過濾液蒸發後之重量減去預先秤量之燒杯之重量所得之數值乘以100。使用殘留於濾紙上之萃取後之樣品,重複相同之操作2次,並萃取3次,將所獲得之蒸發乾固物之合計量設為存在於表面之疏水性物質之含量(重量%)。
於每1 g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粒子對於生理食鹽水之膨潤容積測定法中,膨潤容積達到5 ml為止之時間(t1)、與膨潤容積達到40 ml為止之時間(t2)的比(t2/t1)較佳為5~20,更佳為5~15,最佳為5~10。又,t1較佳為20秒~60秒,更佳為20秒~50秒,最佳為30秒~40秒。若處於該範圍內,則吸收性物品之抗疹性變得更佳。
膨潤容積係藉由以下方法測定。
<測定裝置>
膨潤容積測定法係於25±2℃、濕度50±10%之室內、通常使用圖1所示之裝置而進行之測定法。再者,所使用之生理食鹽水之溫度為25℃±2℃。圖1所示之裝置係由附帶丙烯酸製之底之圓筒1與丙烯酸製之圓盤2所構成。再者,下述說明中之關於裝置之數值為例示,並不限定於該等數值。又,關於測定方法之數值亦為例示。
附帶底之圓筒1係於內徑81 mm、長度35 mm之圓筒之一端開口部具有底,而另一端開口的附帶底之圓筒。丙烯酸製之圓盤2係外徑80.5 mm、厚度12 mm之圓盤。於 圓盤2中,直徑70.5 mm、深度4 mm之圓形凹處之中心與圓盤之中心位於同一位置。並且,於圓盤2之圓形凹處部分,作為把手之長度13 mm、外徑15 mm之圓柱之底面之中心與圓盤2之中心位於同一位置。進而,於圓盤2上放射狀地開有64個直徑為2 mm之孔。以下,說明圓盤2之孔。於圓盤之八等分線上,在距離圓盤之中心10 mm與30 mm之位置之間存在5個直徑為2 mm之孔,每個孔間隔5 mm(計40個)。除此以外,於自上述等分線偏離22.5°之八等分線上,在距離圓盤之中心20 mm與30 mm之位置之間存在3個直徑為2 mm之孔,每個孔間隔5 mm(計24個)。並且,圓盤2之重量為60 g±5 g。
<膨潤容積之測定程序>
秤量篩分為150~850μm之粒徑之測定試樣2.50 g(含水率為8.0%以下),以成為大致均勻之厚度之方式將其投入於垂直放置之附帶底板之圓筒1之底部,以圓柱狀之把手朝上之方式載置圓盤2,使用厚度計(例如Mitutoyo公司製造之數位式量表(Digimatic Indicator)ID-F150)測定自圓筒之底面開始至圓盤之把手之上表面為止之距離。此時,藉由數位式量表之測定棒之重量(140 g±10 g)與附帶把手之圓盤2之重量而對測定試樣施加之壓力成為3.9±0.3 g/cm2。繼而,將數位式量表之厚度顯示調零。繼而,於2秒以內將生理食鹽水120 ml投入附帶底之圓筒1內。將該投入開始之時間設為0,以連續資料之形式記載自開始投入起隨著時間經過圓盤2上升之距離H(cm)。藉由下式計算 每1 g測定試樣之膨潤容積(m1),藉此獲得對應於時間之膨潤容積變化之資料。由該資料求出膨潤容積達到5 ml為止之時間(t1)與膨潤容積達到40 ml為止之時間(t2)。進行5次測定,將其平均值設為測定值。
作為使吸收性樹脂(C)之粒子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粒子中含有疏水性物質(E)而製造吸收性樹脂粒子(P-1)及吸收性組成物粒子(P-2)之方法,例如可列舉:(1)使疏水性物質(E)與上述(C)或(D)之含水凝膠於較佳為20~100℃、更佳為40~90℃、尤佳為50~80℃混合、混練後進行粒子化之方法,(2)於疏水性物質(E)與上述(A1)及/或(A2)之存在下製造(B1)及/或(B2)後進行粒子化之方法。
關於吸收性樹脂(C)及吸收性組成物(D)之製造步驟中之上述(A1)及/或(A2)與(B1)及/或(B2)之鍵結時期、或混合時期,基於關於通常之(B1)及/或(B2)之下述步驟[1]~[4]進行說明。
[1]藉由將(甲基)丙烯酸單體及/或其經中和劑中和而成之鹽自由基聚合而製造(B1)及/或(B2)之步驟;[2]中和上述(B1)及/或(B2)之步驟;[3]乾燥上述(B1)及/或(B2)之步驟;[4]將上述(B1)及/或(B2)表面交聯之步驟。
於步驟[1]中,藉由於上述(A1)及/或(A2)之存在下製造(B1)及/或(B2),而獲得(B1)及/或(B2)接枝於(A1)及/或(A2)之吸收性樹脂(C)。
於步驟[1]與步驟[2]之間、或步驟[2]與步驟[3]之間,設置藉由鍵結劑而將上述(A1)及/或(A2)與(B1)及/或(B2)鍵結之步驟,藉此獲得吸收性樹脂(C)。
於步驟[3]中,使上述(A1)及/或(A2)與鍵結劑共存,於乾燥過程中進行(A1)及/或(A2)與(B1)及/或(B2)之鍵結反應,藉此獲得吸收性樹脂(C)。
吸收性組成物(D)中之上述(A1)及/或(A2)與(B1)及/或(B2)及根據需要使用之吸收性樹脂(C)之混合,只要為步驟[1]結束之後,則可於任意時期實施。其中,於步驟[3]結束後,(B1)及/或(B2)為固體,因此可以粉體摻合物之形式獲得吸收性組成物(D)。又,步驟[3]結束後所使用之(A1)及/或(A2)可進行表面交聯處理。進而,藉由於步驟[4]中將(A1)及/或(A2)與(B1)及/或(B2)之混合物表面交聯,可獲得僅於表面具有吸收性樹脂(C)之吸收性組成物(D)。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吸收性樹脂粒子、吸收性組成物、吸收性組成物粒子可單獨或以組合之形式與選自由纖維、不織布及織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併用,而製成吸收體。
作為纖維、不織布或織物,可列舉各種短纖漿或綿狀紙漿等自先前以來用於吸收性物品之纖維狀物[關於原料 (針葉樹及闊葉樹等)、製造方法{化學紙漿、半化學紙漿及化學熱磨機械紙漿(CTMP,Chemi-Thermo Mechanical Pulp)等}、漂白方法等並無特別限定]等。又,除上述纖維狀物以外,亦可單獨或以與上述短纖漿或綿狀紙漿等併用之方式使用於水中不膨潤之合成纖維。作為合成纖維,可列舉:聚烯烴系纖維(聚乙烯系纖維及聚丙烯系纖維等)、聚酯系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等)、聚烯烴-聚酯複合纖維、聚醯胺系纖維及聚丙烯腈系纖維等。吸收體之構造及製造方法等與公知者(日本特開2003-225565號公報等)相同。
又,該吸收體可適宜地用於吸收性物品[紙尿布、衛生巾、紙巾、護墊(失禁者用護墊及手術用床墊等)及寵物尿墊等]中。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等與公知者(日本特開2003-225565號公報等)相同。
於將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吸收性樹脂粒子、吸收性組成物、吸收性組成物粒子,與選自由纖維、不織布及織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併用而製成吸收體之情形時,該等與纖維等之重量比率(吸收性樹脂粒子等之重量/纖維等之重量)較佳為40/60~70/30,更佳為50/50~60/40。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及比較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以下,份表示重量份。
<製造例1>:交聯聚丙烯酸之含水凝膠之製造
一面攪拌混合丙烯酸(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純度100%)155份(2.15莫耳份)、作為內部交聯劑之新戊四醇三烯丙基醚(DAIS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0.6225份(0.0024莫耳份)及去離子水340.27份,一面保持於3℃。於該混合物中通入氮而使溶存氧濃度成為1 ppm以下後,添加1%過氧化氫水溶液0.62份、2%抗壞血酸水溶液1.1625份及2%之2,2'-偶氮雙[2-甲基-N-(2-羥基乙基)丙醯胺]水溶液2.325份、及界面活性劑(A-1)(十六烷酸環氧乙烷2莫耳加成物)1.9份並進行混合,而開始聚合。於混合物之溫度達到90℃後,於90±2℃進行約5小時之聚合,藉此獲得交聯聚丙烯酸之含水凝膠(B2-1)502.27重量份。
<製造例2>:直鏈聚丙烯酸之水溶液之製造
不添加作為內部交聯劑之新戊四醇三烯丙基醚,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直鏈聚丙烯酸之水溶液(B1-1)501.65重量份。
<製造例3>: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之製造
添加澱粉(MS-3800,日本食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5份與離子交換水100份並攪拌。於離子交換水500份中溶解32.6份之過錳酸鉀,以6小時將其添加於上述混合物中。其間,添加2N之氫氧化鈉(NaOH)水溶液,將pH值維持在12。於添加過錳酸鉀結束後,進而持續攪拌2小時後,利用亞硫酸鈉還原未反應之過錳酸鉀,過濾分離副 生成物二氧化錳。利用離子交換水對該濾液進行5天之擴散透析而進行純化後,加以濃縮,獲得30重量%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所獲得之多醣類氧化物之Mw為6,000,酸值為700 mgKOH/g。
<製造例4>: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2)之製造
將澱粉設為玉米澱粉(和光純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過錳酸鉀之添加量設為28份,添加時間設為2小時,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3相同之方式獲得30重量%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2)。所獲得之多醣類氧化物之Mw為900,000,酸值為536 mgKQH/g。
<製造例5>: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之製造
將過錳酸鉀之添加量設為40份,添加時間設為8小時,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4相同之方式獲得30重量%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所獲得之多醣類氧化物之Mw為450,000,酸值為800 mgKOH/g。
<製造例6>: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4)之製造
將澱粉設為Kiprogum(M-800A,日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3相同之方式獲得30重量%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4)。所獲得之多醣類氧化物之Mw為85,000,酸值為750 mgKOH/g。
<製造例7>: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5)之製 造
一面攪拌12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31.9份,一面於其中添加纖維素(KCFlockW-400G,日本製紙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5份,於25℃均勻混合90分鐘而使纖維素絲光化。於離子交換水613份中溶解40.0份之過錳酸鉀,以10小時進行添加。其間,添加2 mol/L之氫氧化鈉水溶液,將pH值維持在12。其後,以與製造例3相同之方式獲得30重量%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5)。所獲得之多醣類氧化物之Mw為320,000,酸值為610 mgKOH/g。
<製造例8>: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之製造
將澱粉5份變為羧基甲基纖維素(Aldrich公司製造,取代度0.7)6.3份,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3相同之方式獲得30重量%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所獲得之多醣類氧化物之Mw為300,000,酸值為525 mgKOH/g。
<製造例9>: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1)之製造
相對於製造例3中所製造之30重量%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100份,添加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21.6份、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混合溶液(水/甲醇之重量比為70/30)0.5份,於90℃攪拌30分鐘,獲得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1)120.1份。
<製造例10>:多醣類氧化物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 -2)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製造例4中所製造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2),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之添加量設為16.6份,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9相同之方式獲得多醣類氧化物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2)116.5份。
<製造例11>: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3)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製造例5中所製造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之添加量設為24.7份,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9相同之方式獲得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3)123.6份。
<製造例12>: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4)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製造例6中所製造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4),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之添加量設為23.2份,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9相同之方式獲得多醣類氧化物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4)122.3份。
<製造例13>:多醣類氧化物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5)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製造例7中所製造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5),將48.5重量%氫 氧化鈉水溶液之添加量設為18.9份,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9相同之方式獲得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5)118.1份。
<製造例14>: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6)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製造例8中所製造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之添加量設為16.2份,除此以外,以與製造例9相同之方式獲得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之含水凝膠(A2-6)116.0份。
<實施例1>: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之製造
一面攪拌混合丙烯酸(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純度100%)93份(1.29莫耳份)、作為內部交聯劑之新戊四醇三烯丙基醚(DAIS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0.3735份(0.0014莫耳份)、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混合溶液(水/甲醇之重量比為70/30)2.475份及預先溶解有製造例3中所製造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之去離子水340.27份,一面保持於3℃。於該混合物中通入氮而使溶存氧濃度成為1 ppm以下後,添加混合1%過氧化氫水溶液0.372份、2%抗壞血酸水溶液0.698份及2%之2,2'-偶氮雙[2-甲基-N-(2-羥基乙基)丙醯胺]水溶液1.395份,開始聚合。於混合物之溫度達到90℃後,於90±2℃進行約5小時之聚合,藉此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501.01份。
<實施例2>: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
<實施例3>: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108.5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155.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
<實施例4>: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4)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4)。
<實施例5>: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5)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31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413.3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5)。
<實施例6>: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6)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4),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6)。
<實施例7>: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7)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 之水溶液(A1-5),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7)。
<實施例8>: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8)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108.5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155.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8)。
<實施例9>: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9)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9)。
<實施例10>: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0)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31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413.3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0)。
<實施例11>: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1)之製造
不添加作為內部交聯劑之新戊四醇三烯丙基醚(DAIS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1)。
<實施例12>: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2)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2)。
<實施例13>: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3)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108.5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155.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3)。
<實施例14>: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4)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4)。
<實施例15>: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5)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31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413.3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5)。
<實施例16>: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6)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4),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6)。
<實施例17>: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7)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5),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7)。
<實施例18>: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8)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108.5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 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155.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8)。
<實施例19>: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9)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19)。
<實施例20>: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0)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31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413.3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0)。
<實施例21>: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1)之製造
一面攪拌混合丙烯酸(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純度100%)93份(1.29莫耳份)、作為內部交聯劑之新戊四醇三烯丙基醚(DAIS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0.3735份(0.0014莫耳份)及預先溶解有製造例3中所製造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之去離子水340.27份,一面保持於3℃。於該混合物中通入氮而使溶存氧濃度成為1 ppm以下後,添加混合1%過氧化氫水溶液0.372份、2%抗壞血酸水溶液0.698份及2%之2,2'-偶氮雙[2-甲基-N-(2-羥基乙基)丙醯胺]水溶液1.395份,而開始聚合。於混合物之溫度達到90℃後,於90±2℃進行約5小時之聚合,藉此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1)501.01份。
<實施例22>: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2)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2)。
<實施例23>: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3)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108.5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155.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3)。
<實施例24>: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4)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4)。
<實施例25>: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5)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31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413.3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5)。
<實施例26>: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6)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4),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6)。
<實施例27>: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7)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 之水溶液(A1-5),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7)。
<實施例28>: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8)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108.5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155.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8)。
<實施例29>: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9)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29)。
<實施例30>: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0)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31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413.3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0)。
<實施例31>: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1)之製造
不添加新戊四醇三烯丙基醚(DAISO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1)。
<實施例32>: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2)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2)。
<實施例33>: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3)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108.5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155.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3)。
<實施例34>: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4)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4)。
<實施例35>: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5)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31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3)413.3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5)。
<實施例36>: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6)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4),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6)。
<實施例37>: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7)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5),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7)。
<實施例38>: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8)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108.5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 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155.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8)。
<實施例39>: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9)之製造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39)。
<實施例40>: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40)之製造
將丙烯酸之添加量設為31份,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206.7份變為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6)413.3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1相同之方式獲得接枝聚合物之含水凝膠(G40)。
<實施例41~60>
根據表1之添加配方,一面利用擂潰機(ROYAL公司製造之12VR-400K)將聚丙烯酸之交聯物(B2)之含水凝膠、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或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A2)之含水凝膠切細,一面添加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混合而獲得切細凝膠。利用通氣型帶式乾燥機(150℃,風速2 m/秒)乾燥切細凝膠,獲得乾燥體。利用榨汁混合機(Oster公司製造之OSTERIZER BLENDER)粉碎乾燥體後,使用網眼150及710μm之篩將粒度調整為150~710μm,藉此獲得乾燥體粒子。一面高速攪拌(細川密克朗製造之高速攪拌連續式混合機(Turbulizer),旋轉數2000 rpm)該乾燥體粒子100份,一面以噴灑之方式添加混 合表面交聯劑之溶液,於150℃靜置30分鐘而進行表面交聯,藉此獲得實施例41~60之吸收性組成物。將所獲得之吸收性組成物之保水量與凝膠彈性模數之測定結果示於表1。再者,於表1中,表面交聯劑之溶液為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重量比為70/30)混合溶液。
<實施例61~80>
根據表2之添加配方,一面於80℃之溫度利用擂潰機(ROYAL公司製造之12VR-400K)將聚丙烯酸之交聯物(B2)之含水凝膠、與多醣類氧化物(A1)之水溶液或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A2)之含水凝膠、及鍵結劑之溶液切細,一面添加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混合獲得切細凝膠。其後,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61~80之吸收性組成物。將所獲得之吸收性組成物之保水量與凝膠彈性模數之測定結果示於表2。再者,於表2中,表面交聯劑之溶液為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重量比為70/30)混合溶液。鍵結劑之溶液為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重量比為70/30)混合溶液。
<實施例81~100>
根據表3之添加配方,一面利用擂潰機(ROYAL公司製造之12VR-400K)將聚丙烯酸(B1)之水溶液、與多醣類氧化物(A1)之水溶液或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A2)之含水凝膠切細,一面添加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混合獲得切細凝膠。其後,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81~100之吸收性組成物。將所獲得之吸收性組成物之保水量與凝膠彈性模數之測定結果示於表3。再者,於表3中,表面交聯劑之溶液為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重量比為70/30)混合溶液。
<實施例101~120>
根據表4之添加配方,一面於80℃之溫度下利用擂潰機(ROYAL公司製造之12VR-400K)將聚丙烯酸(B1)之水溶液、與多醣類氧化物(A1)之水溶液或多醣類氧化物之交聯物(A2)之含水凝膠、及鍵結劑之溶液切細,一面添加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23.1份,進行混合獲得切細凝膠。其後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101~120之吸收性組成物。將所獲得之吸收性組成物之保水量與凝膠彈性模數之測定結果示於表4。再者,於表4中,表面交聯劑之溶液為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重量比為70/30)混合溶液。鍵結劑之溶液為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重量比為70/30)混合溶液。
<實施例121~160>
一面利用擂潰機(ROYAL公司製造之12VR-400K)將接枝聚合物(G)之含水凝膠切細,一面添加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進行混合而獲得切細凝膠。其後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獲得實施例121~160之吸收性組成物。將所獲得之吸收性組成物之保水量與凝膠彈性模數之測定結果示於表5-1~表5-2。再者,於表5-1~表5-2中,表面交聯劑之溶液為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重量比為70/30)混合溶液。
<比較例1>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市售之澱粉(日本玉米澱粉公司製造之SK-100)之30重量%水溶液,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設為16.8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用之吸收性組成物。
<比較例2>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市售之玉米澱粉(和光純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30重量%水溶液,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設為16.8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用之吸收性組成物。
<比較例3>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市售之Kiprogum(M-800A,日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30重量%水溶液,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設為16.8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用之吸收性組成物。
<比較例4>
將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變為市售之羧基甲基纖維素(Aldrich公司製造,取代度0.7)之30重量%水溶液,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設為20.5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6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用之吸收性組成物。
<比較例5>
將交聯聚丙烯酸之含水凝膠(B2-1)60份及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40份變為市售之羧基甲基纖維素 (Aldrich公司製造,取代度0.7)之30重量%水溶液100份,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設為12.2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6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用之吸收性組成物。
<比較例6>
將交聯聚丙烯酸之含水凝膠(B2-1)60份及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40份變為市售之Kiprogum(M-800A,日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30重量%水溶液100份,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設為2.2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4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用之吸收性組成物。
將比較例1~6中所獲得之比較用之吸收性組成物之保水量與凝膠彈性模數之測定結果示於表6。
由表1~6得知,與比較例1~6之吸收性組成物相比,實施例1~160之吸收性組成物之保水量優異。又,得知相對於比較例5~6之僅由具有羧基之多醣類所構成之吸收性組成物,實施例1~160之吸收性組成物具有較高之凝膠彈性模數。
<實施例161>
一面利用擂潰機(ROYAL公司製造之12VR-400K) 將製造例1中所獲得之交聯聚丙烯酸之含水凝膠(B2-1)60份、製造例3中所獲得之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40份切細,一面添加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24.3份,進行混合,繼而添加作為疏水性物質之十八烷酸0.19份,進行混合而獲得切細凝膠。利用通氣型帶式乾燥機(150℃,風速2 m/秒)乾燥切細凝膠,獲得乾燥體。利用榨汁混合機(Oster公司製造之OSTERIZER BLENDER)粉碎乾燥體後,使用網眼150及710μm之篩將粒度調整為150~710μm,藉此獲得乾燥體粒子。一面高速攪拌(細川密克朗製造之高速攪拌連續式混合機,旋轉數2000 rpm)該乾燥體粒子100份,一面以噴灑之方式添加混合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之2重量%水/甲醇混合溶液(水/甲醇之重量比為70/30)5份,於150℃靜置30分鐘而進行表面交聯,藉此獲得吸收性組成物粒子。又,疏水性物質(十八烷酸)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內部存在0.520%,於表面存在0.015%。
<實施例162>
將十八烷酸0.19份變為蔗糖單壬酸酯0.38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61相同之方式獲得吸收性組成物粒子。疏水性物質(蔗糖單壬酸酯)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內部存在1.03%,於表面存在0.061%。
<實施例163>
將十八烷酸0.19份變為山梨糖醇單壬酸酯0.38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61相同之方式獲得本發明之吸收性 組成物粒子。疏水性物質(山梨糖醇單壬酸酯)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內部存在1.05%,於表面存在0.035%。
<比較例7>
不使用多醣類氧化物之水溶液(A1-1)及十八烷酸,將交聯聚丙烯酸之含水凝膠(B2-1)之使用份數設為100份,將48.5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之使用份數變為24.0份,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61相同之方式獲得比較用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
關於實施例161~163及比較例7中所獲得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將保水量、藉由膨潤體積測定法測得之吸收速度及凝膠彈性模數之測定結果示於表7。
由表7得知,實施例161~163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與比較例7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相比,中後期之吸收速度較快,為具有更適合吸收性物品之吸收速度模式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
<實施例164~166及比較例8>
為了表示將吸收速度模式適宜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應用於吸收性物品中時之吸收特性,而使用實施例161~163 及比較例7中所獲得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以如下方式製備2種類之吸收性物品(紙尿布),並藉由SDME法測定表面乾燥值。將結果示於表8。
<吸收性物品(紙尿布)之製備1>
利用氣流型混合裝置(O-TEC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Padformer)混合短纖漿100份與評價試樣(吸收性組成物粒子)100份,獲得混合物後,以基重成為約500 g/m2之方式於丙烯酸板(厚度4 mm)上均勻地積層該混合物,以5 kg/cm2之壓力按壓30秒,獲得吸收體(1)。將該吸收體(1)切割成10 cm×40 cm之長方形,分別於上下面配置與吸收體同等大小之吸水紙(基重15.5 g/m2,Advantec公司製造,濾紙2號),進而於背面配置聚乙烯片材(TAMAPOLY公司製造之聚乙烯膜UB-1),於表面配置不織布(基重20 g/m2,旭化成公司製造之ELTASGUARD),製得紙尿布(1)。吸收性組成物粒子與纖維之重量比率(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重量/纖維之重量)為50/50。
<吸收性物品(紙尿布)之製備2>
將「短纖漿100份與評價試樣(吸收性組成物粒子)100份」變為「短纖漿80份與評價試樣(吸收性組成物粒子)120份」,除此以外,以與吸收性物品(紙尿布)之製備1相同之方式製得紙尿布(2)。吸收性組成物粒子與纖維之重量比率(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重量/纖維之重量)為60/40。
<藉由SDME法之表面乾燥值之測定方法>
將SDME(Surface Dryness Measurement Equipment,表面乾燥測量裝置)試驗器(WKsystem公司製造)之檢測器放置於充分潤濕之紙尿布[將紙尿布浸漬於人工尿(氯化鉀0.03重量%、硫酸鎂0.08重量%、氯化鈉0.8重量%及去離子水99.09重量%)中,放置60分鐘而製得]上,將乾燥值設定為0%,其次,將SDME試驗器之檢測器放置於乾燥紙尿布(將紙尿布於80℃加熱乾燥2小時而製得)上,將乾燥值設定為100%,進行SDME試驗器之校正。其次,於進行測定之紙尿布之中央放置金屬環(內徑70 mm,長度50 mm),注入人工尿80 ml,於吸盡人工尿後(直至不再確認到由人工尿產生之光澤為止),立即拆除金屬環,於紙尿布之中央及其左右(自紙尿布40 cm之端部開始各間隔10 cm之3處)放置3個SDME檢測器,開始測定表面乾燥值,將自測定開始5分鐘後之值分別設為表面乾燥值(中央)、表面乾燥值(左)、表面乾燥值(右)。
再者,於人工尿、測定環境及放置環境為25±5℃、65±10%RH下進行。
由表8得知,使用實施例161~163之吸收性組成物粒 子之紙尿布與使用比較例7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紙尿布相比,表面乾燥值(中央)、(左)、(右)更無差異而較為優異。即,本發明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於應用於吸收性物品中時,其吸收速度模式更為適宜,因此表現出優異之吸收特性。因此,可容易預測即便使用應用有本發明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吸收性物品,亦無起斑疹等之擔憂。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吸收性樹脂、吸收性樹脂粒子、吸收性組成物、吸收性組成物粒子具有較高之源自植物之原料比率,且水性液體之吸收能力優異,因具有良好之凝膠彈性模數而即便於加壓狀態下其吸收能力亦優異,因此於衛生材料(兒童及成人用之紙尿布、衛生巾、衛生綿、繃帶、失禁用護墊、紙巾等)、食品用材料(保鮮劑、水滴吸收劑等)、園藝用材料(保水劑、土壤改良劑等)、建築材料(防冷凝劑等)等各種產業用途中均有用。
1‧‧‧附帶底之圓筒
2‧‧‧圓盤
3‧‧‧吸收性組成物粒子
4‧‧‧數位式量表之厚度測定用之顯示部
5‧‧‧數位式量表之棒
6‧‧‧數位式量表之台座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用以測定藉由膨潤容積測定法之吸收量之裝置整體的正面剖面圖。
1‧‧‧附帶底之圓筒
2‧‧‧圓盤
3‧‧‧吸收性組成物粒子
4‧‧‧數位式量表之厚度測定用之顯示部
5‧‧‧數位式量表之棒
6‧‧‧數位式量表之台座

Claims (25)

  1. 一種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係使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的多醣類氧化物(A1)及/或其交聯物(A2)、與至少一個羧基可經中和劑中和的聚(甲基)丙烯酸(B1)及/或其交聯物(B2)鍵結而成,該(A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10,000,000,於該(A1)不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該(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於該(A1)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中和前之該(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其中,該(A1)為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的澱粉氧化物或纖維素氧化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其係使用選自由碳數2~6之多元醇(k1)、碳數8~21之多元環氧丙基醚(k2)、碳數2~6之多元胺(k3)及碳數2~8之烷醇胺(k4)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鍵結劑,使該(A1)及/或該(A2)、與該(B1)及/或該(B2)鍵結而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其係藉由使該(B1)及/或該(B2)接枝聚合於該(A1)及/或該(A2),而使該(A1)及/或該(A2)與該(B1)及/或該(B2)鍵結而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其中,相對於該(B1)及該(B2)所具有之羧基 之合計量的中和率未達8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其中,相對於該(A1)、該(A2)、該(B1)及該(B2)所具有之羧基之合計量的中和率為65~75%。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其中,該中和劑為鹼金屬之氫氧化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其中,已鍵結之該(A1)及(A2)之合計量以吸收性樹脂之重量為基準計為30~90重量%。
  9. 一種吸收性樹脂粒子,係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與疏水性物質(E)而成,該(E)係具有至少1個碳數8~26之1價脂肪族烴基且具有至少1個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的化合物,該(E)基於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之重量而於吸收性樹脂粒子之內部存在0.01~10.0重量%,於吸收性樹脂粒子之表面存在0.001~1.0重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吸收性樹脂粒子,其中,於25℃吸收性樹脂粒子1 g吸收生理食鹽水,其膨潤容積達到5 ml為止之時間(t1)、與膨潤容積達到40 ml為止之時間(t2)的比率(t2/t1)為5~20。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之吸收性樹脂粒子,其中,該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係選自由羧基、磷酸基、磺酸基、一級胺基、二級胺基、三級胺基、羥基、氧基羰基、磷酸酯基、磺酸酯基、醯胺基、胺甲酸乙酯基及脲基 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
  12. 一種吸收體,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及/或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1項中任一項之吸收性樹脂粒子、與選自由纖維、不織布及織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而成。
  13.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吸收體而成。
  14. 一種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係含有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的多醣類氧化物(A1)及/或其交聯物(A2)、與至少一個羧基可經中和劑中和的聚(甲基)丙烯酸(B1)及/或其交聯物(B2)而成,該(A1)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10,000,000,於該(A1)不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該(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於該(A1)具有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之情形時,中和前之該(A1)之酸值為65~850 mgKOH/g。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其係進一步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而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其中,該(A1)為具有可經中和劑中和之羧基的澱粉氧化物或纖維素氧化物。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至16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其中,相對於該(B1)及該(B2)所具有之羧基之合計量的中和率未達85%。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至17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其中,相對於該(A1)、該(A2)、該(B1)及該(B2)所具有之羧基之合計量的中和率為65~75%。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至18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其中,該中和劑為鹼金屬之氫氧化物。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至19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其中,於不含有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之情形時,所含有之該(A1)及該(A2)之合計量,以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之重量為基準計為30~90重量%,於含有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之情形時,所含有之該(A1)及該(A2)與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中已鍵結之該(A1)及該(A2)的合計量,以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之重量為基準計為30~90重量%。
  21. 一種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係含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4至20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與疏水性物質(E)而成,該(E)係具有至少1個碳數8~26之1價脂肪族烴基且具有至少1個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的化合物,該(E)基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重量而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內部存在0.01~10.0重量%,於吸收性組成物粒子之表面存在0.001~1.0重量%。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其中,於25℃吸收性組成物粒子1 g吸收生理食鹽水,其膨潤容積達到5 ml為止之時間(t1)、與膨潤容積達到40 ml為止之時間(t2)的比率(t2/t1)為5~20。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或22項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其中,該可與羧基形成氫鍵之官能基係選自由羧基、磷酸基、磺酸基、一級胺基、二級胺基、三級胺基、羥基、氧基羰基、磷酸酯基、磺酸酯基、醯胺基、胺甲酸乙酯基及脲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官能基。
  24. 一種吸收體,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4至20項中任一項之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及/或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3項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組成物粒子、與選自由纖維、不織布及織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而成。
  25.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吸收體而成。
TW101109827A 2011-03-24 2012-03-22 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以及使用該等之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 TW2013028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5103 2011-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2896A true TW201302896A (zh) 2013-01-16

Family

ID=46879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9827A TW201302896A (zh) 2011-03-24 2012-03-22 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以及使用該等之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12218A1 (zh)
EP (1) EP2690133A4 (zh)
JP (2) JP5131945B2 (zh)
KR (1) KR20130133887A (zh)
CN (1) CN103443187A (zh)
BR (1) BR112013024152A2 (zh)
TW (1) TW201302896A (zh)
WO (1) WO2012128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38768A (zh) * 2012-09-21 2014-10-16 Sanyo Chemical Ind Ltd 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及用有該等之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
EP3004221B1 (en) * 2013-05-24 2021-10-2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ydrophobic tissue adhesives
CN103724565A (zh) * 2013-11-26 2014-04-16 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以轮伞莎草为基材的复合吸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1596624B1 (ko) * 2015-01-30 2016-02-22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흡수성 수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5326606A (zh) * 2015-10-21 2016-02-17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护理垫
KR20210101250A (ko) * 2018-12-12 2021-08-18 스미토모 세이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흡수성 물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36555C3 (de) * 1974-07-30 1979-12-13 Maizena Gmbh, 2000 Hambur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fropfpolymeren durch Umsetzen von Stärke mit wasserlöslichen oder in Wasser dispergierbaren Vinyl- und/ oder Acrylpolymeren
JPS5819333B2 (ja) * 1975-04-23 1983-04-18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キユウスイセイノフヨホウホウ
JPS5282715A (en) * 1975-12-29 1977-07-11 Sanyo Chem Ind Ltd Long acting drug composition
JPS53149545A (en) * 1977-06-01 1978-12-27 Sanyo Chemical Ind Ltd Package material for transplanting
JPS604583A (ja) * 1983-06-22 1985-01-1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潜熱蓄熱材
JPS617316A (ja) * 1984-06-20 1986-01-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吸水性高分子材料
JP2706727B2 (ja) * 1988-05-11 1998-01-28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土壌保水剤および保水方法
JPH03177431A (ja) * 1989-12-06 1991-08-01 Sanyo Chem Ind Ltd 水分収縮性樹脂成形物
JPH0696619B2 (ja) * 1989-09-28 1994-11-30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高吸水性ポリ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からなる高吸水性物品
DE4206857C2 (de) * 1992-03-05 1996-08-29 Stockhausen Chem Fab Gmbh Polymerzusammensetzung, Absorptionsmaterialzusammensetzung,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KR100278393B1 (ko) * 1993-05-03 2001-01-15 브루노 케레스, 헬무트 클림멕 중합체 조성물, 흡수제 조성물,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및 사용 방법
AU682117B2 (en) * 1994-06-06 1997-09-18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Modified water-absorbent resin particles
JPH10195101A (ja) * 1996-12-28 1998-07-28 Lion Corp 無水グルコースを構成単位とする多糖類を原料とするポリカルボン酸あるいはその塩の製造方法
JP2007270152A (ja) * 2007-05-14 2007-10-18 Stockhausen Gmbh ポリマー組成物、吸収材組成物、その製造および使用
JP5296334B2 (ja) * 2007-06-08 2013-09-25 サンダイヤ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吸水性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樹脂粒子
CN101451056B (zh) * 2007-11-29 2012-09-12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园艺用保水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3187A (zh) 2013-12-11
JPWO2012128264A1 (ja) 2014-07-24
JP5131945B2 (ja) 2013-01-30
WO2012128264A1 (ja) 2012-09-27
EP2690133A1 (en) 2014-01-29
EP2690133A4 (en) 2014-09-17
US20140012218A1 (en) 2014-01-09
BR112013024152A2 (pt) 2016-12-20
JP2013017831A (ja) 2013-01-31
KR20130133887A (ko) 2013-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38768A (zh) 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及用有該等之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
FI85590C (fi) Hydrogelbildande polymerkompositioner foer anvaendning i absorberande produkter, foerfarande foer deras framstaellning och dessa innehaollande produkter.
KR102269376B1 (ko) 입자상 흡수제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6510488B2 (ja) 安定性が改良された粒子状超吸収性ポリマー組成物
CA2695974C (en) Polymer hydrogel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TW201302896A (zh) 水性液體吸收性樹脂、水性液體吸收性組成物以及使用該等之吸收體及吸收性物品
US20140339469A1 (en) Biodegradabl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omposition with good absorption and retention properties
US10196500B2 (en)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ing agen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EP3318324B1 (en)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ing agent
JPS6024807B2 (ja) 高吸水性ヒドロゲルの製造方法
MXPA04009844A (es) Absorbente de agua de particulado que contiene resina absorbente de agua en la forma de un componente principal.
WO2016158976A1 (ja) 粒子状吸水剤
EP3381970B1 (en) Superabsorbent polymer and th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8533215A (ja) 生分解性高吸収性ポリマーヒドロゲ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US10391195B2 (en) Super-absorbing polymers with rapid ab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3620075B1 (en) Absorbent polymeric foam for shoe insoles
EP3381972B1 (en) Superabsorbent polymer and th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EP1769780A1 (en) Ion-sensitiv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JP5188824B2 (ja) 吸収性樹脂粒子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JP5264850B2 (ja) 吸収性樹脂粒子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JP5356712B2 (ja) 吸収性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18111806A (ja) 吸水性樹脂粒子の製造方法
JP7352428B2 (ja) 吸収性樹脂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54185B2 (ja) 吸水剤、および吸水剤の製造方法
JPS5844018B2 (ja) 吸水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