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45164A - Method for producing 1,2-benzisothiazol-3-one compound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producing 1,2-benzisothiazol-3-one compoun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45164A
TW201245164A TW101107179A TW101107179A TW201245164A TW 201245164 A TW201245164 A TW 201245164A TW 101107179 A TW101107179 A TW 101107179A TW 101107179 A TW101107179 A TW 101107179A TW 201245164 A TW201245164 A TW 2012451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group
alkyl
benzisothiaz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7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saaki Kanda
Hirotsugu Konishi
Hiroki Yamaguchi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Publication of TW201245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516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7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thiazole rings
    • C07D27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th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thiazole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02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thi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02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thiols
    • C07C319/12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thiol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mercapt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19/00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 C07C319/14Preparation of thiols, sulfides, hydropolysulfides or polysulfides of sulf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Thiazole And Isothizaole Compounds (AREA)
  • Catalyst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201245164 六、發明說明: I:發明戶斤屬之技術領域3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作為抗菌劑(antimicrobial agent)、抗真菌劑(antifungal agent)等有用的1,2-苯并異噻唑 -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C先前技術3 發明背景 作為I,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已知藉 由在水的存在下,使2-(烷硫基)苯甲腈類與鹵化劑反應而成 為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方法(專利文獻〇。 但是,因為該方法係在反應中生成有害的烷基鹵化 物,而產生將其除害之必要。因而,由於必須除害設備且 亦增加廢水等,在環境方面和經濟上係不佳。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平8_134051號公報 C 明内3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係黎於上述先前技術的現狀而進行,其主要目 的係提供-種將在製造U.苯并異射相化合物時所生 成的副產物有效地利用,而不會產生環境負荷,能夠在經 濟上有利地製造1,2-苯并異噻唑_3_酮化合物之方法。 201245164 用以欲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者重複專心研究。其結果發 現,將在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的製造步驟時作為副產 物而得到的烷基鹵化物,藉由使用特定步驟處理,能夠變換 成為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的原料之2-(烷硫基)苯曱腈 化合物。而且,將藉由將使用該方法而得到的2-(烷硫基)苯曱 腈化合物作為1,2-苯并異°塞。坐-3-酮化合物的製造原料而再利 用,藉由簡單的方法,能夠減低環境負荷且在經濟上有利地 製造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因而完成了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下述之1,2-苯并異噻唑-3-酮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1. 一種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係 藉由使以通式(1): [化1]
(式中,R1係表示氫原子、碳數1〜4的烷基、碳數1〜4的 烷氧基、硝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或鹵素原子,R2係表 示碳數1〜4的烷基)表示之2-(烷硫基)苯甲腈化合物與鹵化 劑在水的存在下反應,而製造以通式(2): 201245164 〇
(式中,R1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 合物之方法,其特徵在於: 將作為副產物而得到之以通式(3): 式中,R2係與 上述相同,X1係表示鹵素原子)表示之烧基鹵化物,藉由下 述⑴步驟及(ii)步驟進行處理來變換成以上述通式(1)表示 之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而再利用作為1,2-苯并異噻唑 -3-酮化合物的製造原料, (i) 使以通式(3) : 式中,R2及X1係與上述相同) 表示之烷基鹵化物,與選自於由硫化氫鹼金屬鹽及硫化鹼 金屬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種硫化物反應成以通式(4): R2SH(式中,R2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烷基硫醇之後,製成 該烷基硫醇的鹼金屬鹽之步驟;及 (ii) 使在上述(i)步驟所得到的烷基硫醇鹼金屬鹽與以 通式(5): [化3]
(式中,R1係與上述相同,X2係表示鹵素原子)表示之2-鹵苯甲腈化合物反應成以通式(1)表示之2-(烷硫基)苯曱腈 化合物之步驟。 201245164 2. 如第1項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 法,其係在水與相間移動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上述⑴步驟 的反應。 3. 如第1或2項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 法,其係在水與相間移動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上述(ii)步驟 的反應。 4. 如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 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i)步驟所使用之硫化物為硫化氫鹼 金屬鹽。 5. 如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1,2-苯并異嚯唑-3-酮化合物 之製造方法,其中通式(1)中,R1係氫原子,R2係甲基。 6. —種2-(烷硫基)苯甲腈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 於: 使以通式(3) : R2X\式中,R2係表示碳數1〜4的烷基, X1係表示鹵素原子)表示之烷基鹵化物,與選自於由硫化氫 鹼金屬鹽及硫化鹼金屬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種硫化物 反應成以通式(4) : R2SH(式中,R2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烷 基硫醇後,製成該烷基硫醇的鹼金屬鹽,之後,使其與以 通式(5): [化4]
(式中,R1係表示氫原子、碳數1〜4的烷基、碳數1〜4的 6 201245164 烷氧基、硝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或鹵素原子,χ2係表 示鹵素原子)表示之2-ii苯曱腈化合物反應,而製造以通式 ⑴·· [化5]
(式中,R1及R2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2-(烷硫基)苯甲腈 化合物。 以下,首先,說明以通式(2)表示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1) I,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在以通式(1): [化8]
(式中,R1係表示氫原子、碳數1〜4的烷基、碳數1〜4的 烷氧基、硝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或鹵素原子,R2係表 示碳數1〜4的烷基)表示之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之以R1 表示的基之中,作為碳數1〜4的烷基,可例示甲基、乙基、 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 等的直鏈狀或分枝鏈狀之碳數1〜4的烷基。作為碳數1〜4的 201245164 烷氧基,例如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 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等。 作為烷氧基羰基,係具有碳數1〜4的直鏈狀或分枝鏈狀的烷 基之烷氧基羰基,例如可舉出曱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 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等。作為ii素原子,可例示氣原 子、溴原子等。 在該等以R1表示的基之中,以氫原子、曱基、乙基、 第三丁基、曱氧基、曱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 基、氣原子、硝基等為特佳,以氫原子為又特佳。 又,以R2表示之碳數1〜4的烷基,係與以R1表示的基之 烷基同樣的基,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第三丁基等為佳, 以甲基為特佳。 作為以通式(1)表示之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的具體 例,可舉出2-(甲硫基)苯曱腈、2-(乙硫基)苯曱腈、2-(正丙 硫基)苯曱腈、2-(第三丁硫基)苯曱腈、3-曱基-2-(甲硫基) 苯曱腈、5-第三丁基-2-(甲硫基)苯曱腈、4-曱氧基-2-(甲硫 基)苯曱腈、3-硝基-2-(甲硫基)苯甲腈、3-硝基-2-(第三丁硫 基)苯曱腈、4-氣-2-(甲硫基)苯曱腈、4-羧基-2-(曱硫基)苯 甲腈、4-曱氧基羰基-2-(甲硫基)苯甲腈。該等之中,從容易 取且生成物的抗菌性優良之觀點,以2-(曱硫基)苯曱腈、 2-(乙硫基)苯曱腈、2-(正丙硫基)苯曱腈及2-(第三丁硫基) 苯曱腈為佳,以2-(曱硫基)苯甲腈為較佳。 作為鹵化劑,例如能夠使用氯、溴、硫醯氣(sulfuryl chloride)、硫醯漠等。該等之中,從經濟性的觀點,以氣、 201245164 硫醯氣等為佳。 上述以通式(1): [化9] <χ2⑴ (式中,R1及R2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2-(烷硫基)苯甲腈 化合物及鹵化劑,係按照必要使用反應溶劑且在水的存在 下使其反應即可。 鹵化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1莫耳2 -(烷硫基)苯甲腈化合 物,以0.8〜3莫耳左右為佳,以1〜2莫耳左右為較佳。鹵化 劑的使用量太少時,未反應的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太 多,有產率低落之可能性。又,鹵化劑的使用量太多時, 有容易產生副反應致使產率低落之可能性。 水的使用量係相對於1莫耳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 以0.8~5莫耳左右為佳,以1〜3莫耳左右為較佳。水的使用 量在該範圍外時,有產生副反應致使產率低落之可能性, 乃是不佳。 又,水亦可以添加無機酸而作為無機酸水溶液而使 用。作為無機酸,例如能夠使用鹽酸、硫酸、确酸等。無 機酸水溶液的濃度係沒有特別限定,通常,鹽酸時係10重 量°/〇〜飽和濃度,硫酸或硝酸時係適合使用10〜50重量%者。 藉由在水添加無機酸,反應的選擇性提升而能夠抑制副產 物的生成。 201245164 本發明方法係未必需要使用反應溶劑,但是按照必要 而能夠使用反應溶劑。藉由使用反應溶劑,多半的情況係 能夠使反應更順利地進行。 作為反應溶劑’只要對反應為惰性的非水溶劑,沒有 特別限定而能夠使用。 作為此種反應溶劑的具體例,可舉出正己烷、正庚燒、 環己烷、曱基環己烷、苯、曱苯、二甲苯等的烴類; ’—乳 甲烷、1,2-二氣乙烷、氣苯等的i化烴類等。 作為反應溶劑,係使用與後述之以通式(5)表示之2_齒 苯甲腈化合物與烷基硫醇反應所使用的溶劑為相同的溶劑 時,藉由該反應而得到以通式(1)表示的2-(烷硫基)苯甲腈化 合物之後,藉由使其與鹵化劑反應,能夠使用一鍋(onepot) 而效率良好地得到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 使用反應溶劑時’其使用量係相對於10 0質量份2 -(烷硫 基)苯甲腈化合物,通常係20〜3000質量份左右即可。反應 溶劑的使用量太少時,藉由添加反應溶劑的效果無法充分 地發揮,反應溶劑的使用量太多時,容積效率有變差之可 能性。 以通式(1)表示之2-(烧硫基)苯甲腈化合物與函化劑之 反應係通常能夠在-20〜170°C左右’較佳是0〜15〇。(:左右進 行。反應溫度太低時,因為反應速度慢而反應需要長時間, 乃是不佳。另一方面’反應溫度太高時,因為容易產生副 反應,乃是不佳。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反應溶劑等而異,通常為1~40 10 201245164 小時左右。 如此得到之以通式(2): [化 10] 0 riCX^nh (2) (式中,R1係表示與式⑴之R|相同的原子或基)表示之 1,2-苯并異射·3’化合物,係例如藉由使其從含有該化 合物之反應液直接結晶析出、或萃取而使其再結晶之方法 等,能夠容易地離析純化。 作為如此進行而得到之以通式(2)表示之丨,2-苯并異噻 唑-3-酮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u_苯并異噻唑-> 酮、7-曱基-1,2-苯并異嗟嗤_3普5_丁基],2_苯并異嘆。坐各 嗣、6-甲氧基-1,2-苯并異。塞。坐_3_酮、7_硝基^苯并異嘆 唑-3-酮' 6-氯-1,2-苯并異噻嗤_3_酮、6_緩基_丨,2_苯并異噻 唑-3-酮、6-曱氧基羧基-i,2-苯并異D塞唑_3_酮等。該等之中, 因為生成物係抗菌性優良’以以苯并異射_3·_為佳。 (2)副產物的再利用方法 本發明係在使用上述方法製造u•苯并異嘆m同化 合物時,將作為副產物而生成之以通式(3) : R2X1 (式中, R2係表示與在式⑴之R2相同的基,χΙ係表示錢原子)表示 之烧基函化物,藉由下述⑴步驟及⑼步驟變換成以通式⑴ 表不之2-(烷硫基)苯甲腈化合物,並且將其作為丨,2_苯并異 噻唑-3-酮化合物的製造原料而再利用。以下,具體地說明 201245164 該方法。 (i)烷基硫醇鹼金屬鹽的合成步驟: 首先,作為第一步驟,係使在1,2-苯并異噻唑_3_酮化 合物的製造步驟以副產物得到之以通式(3): R2xl(式中,r2 係表示與在式(1)之R相同的基,X1係表示鹵素原子)表干之 烷基齒化物,與選自於由硫化氫鹼金屬鹽及硫化驗金屬鹽 所構成群組之至少一種的硫化物反應而成為以通式(4): R SH (式中,R係表示與在式(1)之R2相同的基)表示之烧基 硫醇’並且使所得到的烷基硫醇與含有鹼金屬的鹽基反應 而成為烷基硫醇的鹼金屬鹽。 該步驟係通常在2-(烷硫基)苯甲腈化合物與_化劑的 反應生成物中,將與烷基_化物同時作為副產物而含有之 鹵化氫除去之後’使其與硫化物反應即可。齒化氫的除去 係例如能藉由使含有鹵化鼠的反應生成物與含有氫氧化納 等的驗金屬氫氧化物之水溶液反應來進行。具體上,反應 生成物係作為氣體而得到時’係使反應所產生的氣體通過 含有驗金屬氫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即可。 在通式(3) : Rl1 ’ R2係表示與在通式(1)之R2相同的 基,且碳數1〜4的烷基。以X1表示的鹵素原子係對應在與通 式(1)的化合物反應時所使用之齒化劑的南素原子,例如氣 原子、溴原子等。 以通式(3)表示的烷基_化物,係取決於在ι,2-苯并異 噻唑-3-酮化合物的製造時所使用之通式(1)的化合物及鹵 化劑的組合,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氣甲烷、氣乙烷、氣 12 201245164 正丙院、氣異丙院、氣正丁院、氯異丁炫、氯第一丁烧、 氣第三丁烷、溴甲烷、溴乙烷、溴正丙烷、溴異丙烷、溴 正丁烷、溴異丁烷、溴第二丁烷、溴第三丁烷等。 在與上述通式(3)的烷基函化物反應時所使用之硫化物 之中’作為硫化鹼金屬鹽,可例示硫化鈉、硫化鉀等’作 為硫化氫鹼金屬鹽等,可例示硫化氫鋰、硫化氫鈉、硫化 氫鉀、硫化氫铷、硫化氫铯等。該等硫化鹼金屬鹽及硫化 氫鹼金屬鹽係可以單獨1種或混合2種以上而使用。該等之 中’從水溶性與經濟性的觀點,以硫化氫鈉、硫化氫鉀等 的硫化氫驗金屬金屬鹽為佳。 上述硫化物的使用量係相對於通式(3)的烷基齒化物1 莫耳’以0.5〜3莫耳左右為佳,以0.9〜2莫耳左右為較佳。硫 化物的使用量太少時,有收率低落之可能性,又,硫化物 的使用比例太多時’因為效果與添加比率不相稱而無經濟 性’任一者均不佳。 以通式(3)表示之烧基_化物與硫化物之反應,雖然亦 能夠使用N-曱基吡咯啶酮、二曱基亞砜等的極性溶劑作為 反應溶劑而在均勻系進行,但是為了使反應容易,以在水 及相間移動催化劑的存在下且在不均勻系進行反應為佳。 此時,水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烷基齒化物丨莫耳,通常 為1〜50莫耳左右,較佳是5〜20莫耳即可。水的使用量太少 時,會析出副產的鹽而有無法攪拌之可能性。又,水的使 用量太多時,因為效果與其不相稱而無經濟性。 例如,在以碳數為1或2的烷基鹵化物作為原料的情 13 201245164 況,沸點低且在常溫為氣體時,係溶解於非水溶性有機溶 劑而進行反應。又,在以碳數為3或4的烷基鹵化物作為原 料的情況,原料本身為非水溶性液體時,反應溶劑係即便 是水單獨亦會自然地成為2相系,為了抑制烷基鹵化物的揮 發且為了使反應容易,而且為了使反應後的生成物容易分 液,以使用非水溶性有機溶劑為佳。 作為非水溶性有機溶劑,係沒有特別限定,能夠使用 正己烷、正庚烷、環己烷、曱基環己烷、苯、甲苯、二曱 苯等的烴類;氣仿、氣苯、二氣苯等的齒化烴類。非水溶 性有機溶劑的使用量,係相對於水100質量份,以10~300 質量份左右為佳。 作為相間移動催化劑,例如可舉出溴化苄基三乙銨、 氣化苄基三曱敍、漠化十六基三乙敍、氯化十六基三曱 銨、氣化十二基三乙銨、溴化辛基三乙銨、溴化四正丁銨、 氣化四正丁銨、氣化四乙銨、氣化三辛基曱銨等的4級銨 鹽;溴化十六基三乙鱗、氯化十六基三丁鱗、溴化四正丁 鱗、氣化四正丁鐫、溴化三辛基乙鱗、溴化四苯鎮等的4 級鱗;18-冠-6、二苯并-18-冠-6、二環己基-18-冠-6等的冠 醚類等。該等之中,從經濟性的觀點,以溴化四正丁銨、 氣化四正丁銨等的4級銨鹽;氣化四正丁鐫等的4級鱗鹽等 為佳。 相間移動催化劑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烷基鹵化物1莫 耳,通常為0.001〜0.1莫耳左右,較佳是0.005〜0.02莫耳左右 的範圍即可。相間移動催化劑的使用量太少時,催化劑效 14 201245164 果係無法充分地顯現,另一方面,相間移動催化劑的使用 比例太多時,無法得到與使用比例相稱的效果而無經濟性。 反應溫度係通常為0〜120°C左右,較佳是20〜l〇(TC左右 的範圍即可。反應溫度太高時會產生副反應,另一方面, 反應溫度太低時’因為反應速度係實用上太慢,乃是不佳。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相間移動催化劑等而異,無 法一概而論,通常為1〜50小時左右的範圍。 依照上述方法,能夠得到含有以通式(4): r2sh (式中, R2係表示與式(1)之R2相同的基)表示的烧基硫醇之反應溶 液。所得到的反應溶液係能夠藉由分液、萃取、蒸餾等通 常的處理來離析純化。又,因為水相係在含有相間移動催 化劑的狀態被分液,能夠繼續使用在下一個反應,而能夠 反復利用。 針對以通式(4)表示之烷基硫醇的具體上種類,係取決 於製造1,2-苯并異°塞嗤-3-酮化合物所使用之通式(1)的化合 物之種類’作為其具體例’例如能夠使用曱硫醇、乙硫醇、 正丙硫醇、異丙烧硫醇、正丁硫醇、異丁硫醇、第二丁硫 醇、第三丁硫醇等。 隨後’藉由使上述所得到之以通式(4)表示之烷基硫 醇,與含有鹼金屬的鹼反應而成為烷基硫醇驗金属鹽。 針對以通式(4)表示之烧基硫醇與驗之反應方法,係沒 有特別限定,例如作為較佳方法,在不均勻系進行通式(3) 的烧基i化物與硫化物的反應時,係藉由將含有炫基硫醇 的有機層與水層分離之後’在有機層添加含有鹼金屬的鹼 15 201245164 水溶液,且再次將水層與油層分離,能夠以水溶液的方式 得到烷基硫醇鹼金屬鹽。 作為上述鹼水溶液的濃度,係通常為0.1〜45重量%左 右,較佳是5〜30重量%左右的範圍即可。濃度太濃時,烷 基硫醇驗金屬鹽會析出致使操作變為麻煩,另一方面,濃 度太稀時,溶劑量增加而不經濟。 作為含有驗金屬的驗,例如可舉出氫氧化鈉、氫氧化 钾等的氫氧化驗金屬;碳酸鈉、碳酸鉀等的碳酸驗金屬; 曱醇鈉、乙醇鈉等的烷醇金屬等。該等之中,從經濟性的 觀點,以氫氧化鈉為佳。 作為鹼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以通式(4)表示之烷基硫 醇1莫耳,通常為0.8〜3.5莫耳左右,較佳是1.0〜2.5莫耳左右 的範圍即可。鹼的使用比例少時,產率低落,鹼的使用量 太多時,亦無與使用比例相稱的效果而不經濟。 (ii) 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的合成步驟 該步驟係使在上述⑴步驟所得到之以通式(4) : R2SH (式中,R2係與式(1)之R2相同的基)表示之烷基硫醇之鹼金 屬鹽,與以通式(5): [化 11]
(式中,R1係表示氫原子、碳數1〜4的烷基、碳數1〜4的 烷氧基、硝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或鹵素原子,X2係表 16 201245164 示鹵素原子)表示之2-_苯曱腈化合物反應而成為以上述通 式⑴·· [化 12] R10^SR2 ⑴ (式中,R1及R2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2-(烷硫基)苯甲腈 化合物。 在以通式(5): [化 13]
表示之2-鹵苯甲腈化合物,以R1表示之基係與在通式(1) 之R1相同。作為以X2表示之鹵素原子,可舉出氣原子、溴 原子等。 作為以通式(5)表示之2-_苯曱腈化合物的具體例,例 如可舉出2-氣苯曱腈、2-溴苯曱腈、3-曱基-2-氯苯曱腈、5-丁基-2-鼠苯甲猜、4-曱氧基-2-氣苯曱猜、2-氣-3-硝基苯曱 腈、4-甲氧基羰基-2-氣苯甲腈等。該等之中,因為原料的 取得容易且生成物係抗菌性優良,以2-氣苯曱腈為佳。 以通式(4)表示之烷基硫醇的鹼金屬鹽與以通式(5)表 示之2-鹵苯曱腈化合物化合物之反應,係以在水及相間移 動催化劑的存在下且在不均勻系進行為佳。 17 201245164 在以通式(4)表示之烷基硫醇的鹼金屬鹽與以通式(5) 表示之2·鋒甲腈化合物化合物之反應,各成分的使工用比 例,係相對於2-函苯甲腈化合物!莫耳,貌基硫醇驗金屬鹽 係以0.5〜3莫耳左右為佳,以〇 9〜2莫耳左右為較佳。烷基= 醇鹼金屬鹽的使用比例太少時,產率有低落之可能性。又 烧基硫醇驗金屬鹽的使用比例太多時,無與使用比例相稱 的效果而不經濟。 水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烷基硫醇鹼金屬鹽丨莫耳,通常 為1〜50莫耳左右,較佳是5〜2〇莫耳左右的範圍即可。水的使 用比例太少時,副產的鹽析出而有無法攪拌之可能性。另— 方面,水的使用量太多時,無與其相稱的效果而不經濟。 作為相間移動催化劑,能夠使用與在前述(i)項的烷基 鹵化物與硫化物的反應所使用的相間移動催化劑相同者。 相間移動催化劑的使用比例係相對於烷基硫醇鹼金屬 鹽1莫耳,通常為0.001〜0_1莫耳左右,較佳是0〇〇5〜〇 〇2莫 耳左右的範圍即可。相間移動催化劑的使用比例太少時, 催化劑效果係無法充分地顯現,又,相間移動催化劑的使 用比例太多時,無法得到與使用量相稱的效果而不經濟。 作為反應溶劑,係即便是單獨使用水亦會自然地成為2 相系,為了使反應容易進行,而且為了使反應後的生成物 容易分液,以使用非水溶性有機溶劑為佳。 作為非水溶性有機溶劑,只要對反應為惰性溶劑,係 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正己烷、正庚烷、環己烷、甲 基環己烷、苯、甲苯、二甲苯等的烴類;二氯甲烷、丨,2_ 18 201245164 二氣乙烷、氣苯等的_化烴類等。作為在該步驟所使用之 非水溶性有機溶劑,使用與在以通式(1)表示的2-(烧硫基) 苯曱腈化合物與函化劑的反應所使用之溶劑為相同的溶劑 之情況,將該步驟所得到之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作為原 料而製造以通式(2)表示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時, 能夠使用一鍋連續地進行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的製造 步驟及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的製造步驟,而能夠效 率良好地得到1,2-苯并異α塞α坐-3-_化合物。 相對於水100質量份,非水溶性有機溶劑的使用量係以 10〜300質量份左右為佳。 反應溫度係通常為0〜120°C左右,較佳是20〜100°C左右 的範圍即可。反應溫度太高時會產生副反應,另一方面, 反應溫度太低時,因為反應速度係實用上太慢,乃是不佳。 反應時間係因反應溫度、相間移動催化劑、反應基質 等而異,無法一概而論,通常為1〜50小時左右的範圍。 藉由該反應,能夠得到以通式(1): [化 14]
(式中,R1及R2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2-(烷硫基)苯曱腈 化合物。如此進行而得到之2-(炫硫基)苯曱腈化合物溶液, 係能夠藉由分液、萃取、蒸餾等通常的處理來離析純化。 又,因為水相係在含有相間移動催化劑的狀態被分液,能 19 201245164 夠繼續使用在下一個反應,而能夠反復利用。 (iii)再利用方法 藉由組合上述的(i)步驟及(ii)步驟而進行,能夠將製造 以通式(2)表示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時所生成的副 產物亦即以通式(3)表示之烷基鹵化物,使用簡單的方法且 產率良好地變換成為以通式(1)表示之2-(烷硫基)苯甲腈化 合物,其中該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係使以通式(1)表 示之2-(烧硫基)苯曱腈化合物與函化劑反應而製造。 藉由使在該方法所得到的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使 用上述條件與鹵化劑反應,能夠得到以通式(2)表示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藉此,能夠有效地利用製造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時所生成之副產物。其結果,能夠 減輕用以處理副產物之設備和處理廢液之負擔且能夠將副 產物有效地再利用,能夠經濟性良好地得到1,2-苯并異噻唑 -3-酮化合物。 發明效果 依照本發明,能夠將在製造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 物之步驟時以副產物生成之烷基li化物,作為1,2-苯并異噻 唑-3-酮化合物的製造原料而再利用,能夠減輕環境負荷且 經濟性良好地製造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 I:實施方式3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舉出實施例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 係完全不被該等實施例限定。 20 201245164 實施例1 (i)甲硫醇的合成步驟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卻器及氣體吹入管之5〇〇ml 四口燒瓶,在氮氣環境下添加 水溶液、200g氣苯及3.2g之50重量%溴化四正丁銨水溶液, 且於30°C攪拌。 另一方面,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卻器之3L容量 的四口燒瓶’添加298g(2.〇m〇l)之2_(甲硫基)苯甲腈、46〇 〇g 一氯苯及67.0g(鹽酸0.6莫耳、水2.4莫耳)之35重量%鹽酸, 邊攪拌邊於5〜15。(:添加270.0g(2.0莫耳)硫醯氣之後,進而 於65〜7(TC加熱而使其反應!小時。將在此期間所產生的氣 體通過15%氫氧仙水歸而除去氣化氫,且將所得到之 5〇.5g(1_〇〇莫耳)氯甲院氣體吹入含有上述的硫化氣納之溶 液中’且在吹人後進而於3Gt:繼續攪拌7小時而使其反應。 反應結束後,將水相分液。在該氣苯層添加2〇〇§之2〇% 氫氧化納水溶液,且進行攪拌萃取而將氣苯層分液時,得 到叫甲硫醇鈉鹽的水溶液。藉由氣相色層法,定量甲硫 醇鈉鹽的濃度來算出所得到之甲硫醇納鹽的重量時,為 64g(〇.92莫耳)’而且相對於氯f院之產率為㈣。 ⑻2 (甲硫基)苯甲腈的合成步驟 在具備授掉機、纟® < 、也 _ 皿度计、滴液漏斗及冷卻器之〇 5 L·容 3四口燒瓶,氣環境下添加27_莫耳)之2_氣苯 月6.〇g '孔本及〇.5§之50重量%漠化四正丁銨水溶 將51.4g(G·22莫耳)之30重量%甲硫賴鈉鹽水溶液, 21 201245164 於 70〜75°「η $ ϊ。士 小時滴入,滴入結束後,進而於同溫度使其 反應10小時。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冷卻至室溫且將溶劑顧去之 ^ 〜咸壓4餘且取得139〜14〇。匚/9311^的餾分而得到的 莫耳)之2-(曱硫基)苯甲腈。相對於2_氣苯曱腈之 產率為98%。 (⑴)1’2-苯并異售唾_3酮的合成步驟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及冷卻器之G.5 L容量的四口燒 瓶添加在上述⑴)項所得到之29 8g⑺2莫耳)的2_(曱硫基) 苯曱腈、46.0g-氣苯及6 ?g(鹽酸〇 〇6莫耳水〇 %莫耳)之 35重量%鹽酸’邊搜拌邊於45〜50°C以2小時吹入I5.6g(0.22 莫耳)氣,而且於65〜70°C加熱而使其反應1小時。反應結束 後,於同溫度添加41.〇g之2〇重量。/。氫氧化鈉水溶液且冷卻 至室溫。 將所析出的結晶過濾分開’使用一氣苯洗淨且乾燥而 得到29.6g(0.196莫耳)之1,2-苯并異噻唑-3-酮。相對於2-(甲 硫基)苯甲腈之產率為98°/。。所得到的ι,2-笨并異η塞吐_3·酮 之純度’使用高速液體層析法測定之結果,為99.5%。 實施例2 (i)乙硫醇的合成步驟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冷卻器及氣體吹入管之500ml 四口燒瓶,在氮氣環境下添加280g(1.00mol)20%硫化氫鈉 水溶液、100g氣苯及3.2g之50重量%溴化四正丁銨水溶液, 且於30°C攪拌。 22 201245164 另一方面,在具備揽掉機、溫度計、冷卻器之3L容量 的四口燒瓶,添加326g(2.0mol)之2-(乙硫基)苯曱腈、46〇 〇g 一氯苯及67.0g(鹽酸0.6莫耳、水2.4莫耳)之35重量%鹽酸, 邊攪拌邊於45〜50°C以2小時吹入156_g(2.2莫耳)氣,進而於 65〜70°C加熱而使其反應1小時。將在此期間所產生的氣體 通過15%氫氧化鈉水溶液而除去氣化氫,且將所得到之 64.5g(l_00莫耳)氣乙烷氣體吹入含有上述的硫化氫鈉之溶 液中,且在吹入後進而於3(TC繼續攪拌7小時而使其反應。 反應結束後,將水層分液。在該氣苯層添加2〇〇§之2〇% 氫氧化鈉水溶液,且進行攪拌萃取而將氣苯層分液時得 到257g乙硫醇鈉鹽的水溶液。藉由氣相色層法,定量乙硫 醇鈉鹽的濃度來算出所得到之乙硫醇鈉鹽的重量時,為 74g(0_88莫耳)’而且相對於氯乙烷之產率為85%。 (ii) 1,2-本并異。塞唾-3-酮的合成步驟(一鋼反應)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及冷卻器之5〇〇mL四口燒瓶, 在氮軋環境下添加27.5g(0.2莫耳)之2-氣笨曱腈、1〇〇g 一氣 苯及2_25g之50重量%溴化四正丁銨水溶液,且在攪拌下添 加在上述⑴項所得到之30重量%乙硫醇的鈉鹽水溶液 67.3g(0.24莫耳),邊使其回流邊攪拌2小時。 反應結束後,於40〜5(TC分液成為水層與油層,在該油 層添加l〇〇g —氣笨及3.6g(0.2莫耳)水,攪拌邊於5〜15它添 加27.0g(0.2莫耳)硫醯氣之後,加熱至7〇〜8〇。(:且使其反應1 小時。 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且使用一氯苯洗淨 23 201245164 所析出的白色結晶,而得到的29.3g(熔點為157〜158°C)的 1,2-苯并異噻唑-3-酮。相對於作為原料之2-氣苯甲腈,產率 為 97%。 L圖式簡單說明3 (無)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24

Claims (1)

  1. 20124516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係藉由 使以通式(1): [化1]
    (式中,R1係表示氫原子、碳數1〜4的烷基、碳數1〜4 的烷氧基、硝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或鹵素原子,R2 係表示碳數1〜4的烷基)表示之2-(烷硫基)苯甲腈化合物 與鹵化劑在水的存在下反應,而製造以通式(2): [化2] J rC r^NH 人s' (2) (式中,R1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方法,其特徵在於: 將作為副產物而得到之以通式(3) : 式中,R2 係與上述相同,X1係表示鹵素原子)表示之烷基鹵化 物,藉由下述⑴步驟及(ii)步驟進行處理來變換成以上 述通式(1)表示之2-(烷硫基)苯曱腈化合物,而再利用作 為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的製造原料, ⑴使以通式式中,R2及X1係與上述相同) 表示之烷基鹵化物,與選自於由硫化氫鹼金屬鹽及硫化 25 201245164 驗金屬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少一種硫化物反應成以通 式(4): R2SH(式中,R2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烧基硫醇之 後’製成該烧基硫醇的驗金屬鹽之步驟;及 (ii)使在上述⑴步驟所得到的烷基硫醇鹼金屬鹽與 以通式(5): [化3]
    (式中,R1係與上述相同’X2係表示鹵素原子)表示 之2-齒苯曱腈化合物反應成以通式(丨)表示之2_(烷硫基) 笨甲腈化合物之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1,2-苯并異噻唑-3-酮化合物之 製造方法’其係在水與相間移動催化劑的存在下進行上 述⑴步驟的反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1,2-笨并異噻唑-3-酮化合 物之製造方法,其係在水與相間移動催化劑的存在下進 行上述(Π)步驟的反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1,2-苯并異噻唑 -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⑴步驟所使用之硫化 物為硫化氫驗金屬鹽。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1,2-苯并異噻唑 -3-酮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中通式(1)中,Rl係氫原子, R2係甲基^ 26 201245164 6. —種2-(烷硫基)苯甲腈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使以通式(3) : R2X\式中,R2係表示碳數1〜4的烷 基,X1係表示鹵素原子)表示之烷基鹵化物,與選自於 由硫化氫鹼金屬鹽及硫化鹼金屬鹽所構成群組中之至 少一種硫化物反應成以通式(4): R2SH(式中,R2係與上 述相同)表示之烷基硫醇後,製成該烷基硫醇的鹼金屬 鹽,之後,使其與以通式(5): [化4]
    ⑶ (式中,R1係表示氫原子、碳數1〜4的烷基、碳數1〜4 的烷氧基、硝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或鹵素原子,X2 係表示鹵素原子)表示之2-ii苯曱腈化合物反應,而製造 以通式(1): [化5]
    ⑴ (式中,R1及R2係與上述相同)表示之2-(烷硫基)苯甲 腈化合物。 27 201245164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 )圖。(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 2
TW101107179A 2011-03-18 2012-03-03 Method for producing 1,2-benzisothiazol-3-one compound TW20124516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1361 2011-03-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5164A true TW201245164A (en) 2012-11-16

Family

ID=46879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7179A TW201245164A (en) 2011-03-18 2012-03-03 Method for producing 1,2-benzisothiazol-3-one compound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345434A1 (zh)
EP (1) EP2687520A4 (zh)
JP (1) JPWO2012127996A1 (zh)
KR (1) KR20140017614A (zh)
CN (1) CN103443088A (zh)
CA (1) CA2829809A1 (zh)
TW (1) TW201245164A (zh)
WO (1) WO20121279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2998B (zh) * 2014-05-26 2019-10-08 寿光新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US9334248B2 (en) * 2014-05-26 2016-05-10 Shouguang Syntech Fine Chemical Co., Ltd. Synthetic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 2-benzisothiazolin-3-one
CN105753805A (zh) * 2016-03-31 2016-07-13 寿光新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的提纯方法
CN108440353A (zh) * 2018-04-25 2018-08-24 山东祥维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氯甲烷与硫化氢反应制备甲硫醇的方法
CN115448860B (zh) * 2022-09-16 2024-04-02 上海海客宜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邻甲硫基苯甲腈的合成方法
CN116943590B (zh) * 2023-08-16 2024-02-23 安徽屹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收率的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4968B2 (ja) * 1992-02-24 2001-06-11 イハラケミカル工業株式会社 2−ハロゲノ−6−置換チオベンゾニトリル類の製造法
JP3152573B2 (ja) * 1994-11-09 2001-04-03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1,2−ベンズイソチアゾール−3−オン類の製造方法
CA2151074C (en) * 1994-07-05 2005-08-02 Hirokazu Kagano Method for producing 1,2-benzisothiazol-3-ones
CN101353330A (zh) * 2008-08-22 2009-01-28 南京大学 一种1,2-苯并异噻唑-3-酮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45434A1 (en) 2013-12-26
EP2687520A4 (en) 2014-08-13
EP2687520A1 (en) 2014-01-22
WO2012127996A1 (ja) 2012-09-27
CN103443088A (zh) 2013-12-11
JPWO2012127996A1 (ja) 2014-07-24
KR20140017614A (ko) 2014-02-11
CA2829809A1 (en) 201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45164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1,2-benzisothiazol-3-one compound
US8802862B2 (en) 1,2-benzisothiazol-3-one compound production method
Dodds et al. Regioselective C–H Thioarylation of Electron-Rich Arenes by Iron (III) Triflimide Catalysis
JP2008501784A (ja) テルビナフィンおよびその誘導体を合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JP2013043882A (ja) 1,2−ベンズイソチアゾリン−3−オ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KR20210005663A (ko) 방향족 니트릴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JP2014503487A (ja) アリールポリオキシアルキル4級アンモニウム系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632502B2 (ja) 1,2−ベンズイソチアゾール−3−オン類の製造方法
EP1919860A1 (en) Preparation of thioalkylamines with high yields
TW201226374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dialkyl disulphides
JP3787791B2 (ja) ジシクロヘキシルジスルフィドの製造方法。
CN104672180A (zh) 一种[(1s)-3-甲基-1-[[(2r)-2-甲基环氧乙基]羰基]丁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的手性制备方法
JP6466107B2 (ja) 4−フェニルチオ−5−(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ピリミジン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719457B (zh) 三氟甲硫基鹵烷化合物之製造方法及三氟甲硫基鹵烷化合物之組成物
JP6391988B2 (ja) 5−(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ピリミジ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新規5−(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ピリミジン誘導体
JP4271924B2 (ja) 4−メルカプトフェノ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Gatzenmeier et al. Straightforward Pentafluorosulfanylation for Molecular Design
CN102791662B (zh) 3,5-二叔丁基卤代苯的制造方法
JP6391985B2 (ja) 2−置換−4−(2,2,2−トリフルオロエトキシ)−5−(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ピリミジン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626715B (zh) 一种合成维生素b1中间体的方法
WO2007022901A1 (en) Preparation of thioalkylamines using chlorosulfonic acid
CN109400533A (zh)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JPH0651662B2 (ja) ニトロフエノキシベンゼンアミン類の製造方法
JPH0570623B2 (zh)
TW201125857A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romatic sulfonyl chloride comp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