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23308A -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Google Patents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23308A
TW201223308A TW100136848A TW100136848A TW201223308A TW 201223308 A TW201223308 A TW 201223308A TW 100136848 A TW100136848 A TW 100136848A TW 100136848 A TW100136848 A TW 100136848A TW 201223308 A TW201223308 A TW 2012233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cch
code
data
time slot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ter Gaal
Wan-Shi Chen
xi-liang Luo
Juan Montojo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23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330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122330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通信’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用於 在長期演進(LTE)無線通信系統中分配傳輸資源之技術。 本申請案主張2〇1〇年1〇月u曰申請tGAAL等人的美國 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391,991號及2010年11月9曰申請之 GAAL等人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411,854號之權利, 該等申請案之揭示内容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明確併入本文 中。 【先前技術】 無線通信網路經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通信服務,諸如語 音、視訊、封包資料、tfl息傳遞、廣播等。此等無線網路 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網路資源而支援多個使用者之多重 存取網路。無線通信網路可包括可支援許多使用者設備 (UE)之通信的許多基地台。仙可經由下行鏈路及上行鏈 路與基地台通信。下行鍵路(或前向鍵路)指代自基地台至 UE之通信鍵路,且上行鏈路(或反向鍵路)指代自证至基 地台之通信鏈路。 基地台可在下行鍵路上將資料及控制資訊傳輸至UEL 或可在上行鏈路上自UE接收資料及控制資訊。在下行鏈 路上,來自基地台之傳輸可歸因於來自相鄰基地台之傳輸 或來自其他無線射頻(RF)傳輸器之傳輸而遭遇干擾 行:路上,來自'之傳輸可遭遇來自與相鄰基地台· 之其他UE之上打鍵路傳輸或來自其他無物傳輸器的干 159400.doc 201223308 擾。此干擾可使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兩者上之效能降級。 隨著對行動寬頻存取之需求繼續增加’干擾及壅塞網路 之可能性隨著更多UE存取長距離無線通信網路及更多短 距離無線系統部署於社區中而增長。研究及開發繼續推進 UMTS技術不僅是為了滿足對行動寬頻存取之增長的需 求’而且是為了推進並增強行動通信之使用者體驗。 【發明内容】 所揭示之技術解決此等及其他問題,該等技術為:將諸 如正父覆蓋碼(OCC)之資源分配至實體上行鍵路控制通道 (PUCCH)格式3資料,及將pUCCH格式3資源分配至實體資 源塊(PRB)。 在一態樣中’揭示一種無線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傳輸 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0CC)之一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 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該方法亦包括 傳輸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〇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碼之該子 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資 料。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無線通信方法揭示接收實體上行鏈 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該方法亦揭示解展頻在具有一 第一正交覆蓋碼(0CC)之一子訊框之一第—時槽中的 PUCCH資料。亦揭示解展頻在具有不同於該第—〇cc之一 第一正交覆蓋碼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資 料。 另一態樣揭示一種無線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判定一使 159400.doc •4· 201223308 用者设備(UE)特定傳訊參數。亦包括根據實體上行鏈路控 制通道(PUCCH)資源來傳輸,該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使 用者设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一子訊框之一時槽中之符 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pRB)。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無線通信方法揭示判定一使用者設 備(UE)特定傳訊參數。亦包括根據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PUCCH)資源來接收,該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使用者設 備(UE)特疋傳訊參數及在一子訊框之一時槽中之符號的一 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PRB)。 另一態樣揭示具有一記憶體及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至少一 處理器的無線通信。該(等)處理器經組態以傳輸在具有一 第正父覆蓋碼(〇cc)之一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中的實體 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該處理器亦經組態以傳 輸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〇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碼之該子訊 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 料。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具有一記憶體及耦接至該記憶體之 至少一處理器的無線通信。該(等)處理器經組態以接收實 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且解展頻在具有一第一 正交覆蓋碼(OCC)之一子§fl框之一第一時槽中的該PUCCH Μ料。該(等)處理器亦經組態以解展頻在具有不同於該第 一O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碼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 該PUCCH資料。 另一態樣揭示具有一記憶體及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至少一 159400.doc 201223308 處理器的無線通信。該(等)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一使用者 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ι(等)處理器亦經組態以根據實 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傳輸,該等pucCH資 源係基於該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子訊框之 -時槽中之符號的-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pRB)。 在另-態樣中’揭示具有—記憶體及㈣至該記憶體之 至少一處理器的無線通信。該(等)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一 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該(等)處理器亦經組態以 根據實體上行㈣控制通道(Pue(:H)m接收,該等 PUCCH資源係基於該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一 子訊框之一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 (PRB)。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且該裝 置包括用於傳輸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〇cc)之一子訊 框之一第一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 的構件。亦包括用於傳輸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OCC之一第 二正交覆蓋碼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之實體上行鏈路 控制通道(PUCCH)資料的構件。 另一態樣揭示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接收實體上行 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的構件》亦包括用於解展頻在 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OCC)之一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中 的PUCCH資料的構件及用於解展頻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O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碼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之 PUCCH資料的構件。 159400.doc -6· 201223308 在另一g樣中,揭示—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且該裝 置包括用於判定—使用者設備⑽)特定傳訊參數的構件Λ。 亦包括用於根據實體上行鍵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傳 輸的構件,該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使用者設備(UE)特定 傳訊參數及在-子訊框之—時槽中之符號的—數目而映射 至實體資源塊(PRB)。 另-態樣揭示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判定一使用者 «又備(UE)特定傳訊參數的構件。亦包括用於根據實體上行 鍵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接收的構件,該等pucc_ 源係基於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一子訊框之 一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pRB)。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 電腦程式產品。電腦可讀媒體上記錄有程式碼,該程式碼 在由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等)處理器執行傳輸在具有一第一 正交覆蓋碼(OCC)之一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中的實體上行 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的操作。該程式碼亦使該(等) 處理器傳輸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〇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碼 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鍵路控制通道 (PUCCH)資料。 另一態樣揭示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電腦程 式產品。電腦可讀媒體上記錄有程式碼,該程式碼在由處 理器執行時使該(等)處理器執行接收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 道(PUCCH)資料的操作。該程式碼亦使該(等)處理器解展 頻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OCC)之一子訊框之一第一時 159400.doc 201223308 槽中的PUCCH資料且解展頻在具有不同於該第—⑽之一 第二正交覆蓋碼之該子訊框的__第二時槽中的pu㈣資 料。 在另-態樣中’揭示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 電腦程式產品。電腦可讀媒體上記錄有程式碼,該程式碼 在由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等)處理器執行判^該使用者設備 (UE)特定傳訊參數的操作。該程式碼亦使該(等)處理器根 據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傳輸,該等 PUCCH資源係基於該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一 子訊框之-時槽t之符號的-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 (PRB)。 另-態樣揭示-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電腦程 式產品。電腦可讀媒體上記錄有程式碼,該程式碼在由處 理器執行時使該(等)處理器執行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 定傳訊參數的操作。該程式碼亦使該(等)處理器根據實體 上行鍵路控制通道(PUCCH)f源來接收,料puccH資源 係基於該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一子訊框之― 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pRB)。 在-態樣中,揭示.-種無線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判定 使用者设備(UE)特定傳訊參數。亦包括將該等UE特定 傳訊參數傳輸至一 UE以選擇用於PUCCH資料傳輸之一第 一及一第二正交覆蓋碼(〇CC)。 另一悲樣揭示具有一記憶體及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至少一 處理器的無線通k。該(等)處理器經組態以判定一使用者 159400.doc 201223308 -又備(ue)特定傳訊參數。今(莖、食畑 -特定傳訊參數傳輸至用組態以將該等 Ε以選擇用於PUCCH資料傳輸 及一第二正交覆蓋碼(OCC)。 另—態樣揭示一種裝置,呤挞 H 褒置@裝置包括用於判定-使用者 特定傳訊參數的構件。亦包括用於將該等_ Λ數傳輸至-UE以選擇用於PUCCH資料傳輸之一 第一及一第二正交覆蓋碼(〇cc)的構件。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 電腦程式產品。電腦可讀媒體上記錄有程式碼’該程式碼 =由處理器執行時使該(等)處理器執行程式碼的操作以判 疋使用者设備(UE)特定傳訊參數。該程式碼 處理器將該等UE特定傳訊參#值_ $ ) 竹疋得巩參數傳輸至一 UE以選擇用於 PUCCI«料傳輸之—第—及—第二正交覆蓋碼⑴cc)。、 此内容已相當廣泛地概述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優點,以 便可較好地理解以下[實施方式]。下文將描述本發明之額 外特徵及優點。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發明可易於用 作修改或設計用於實現本發明之相同目的之其他結構的基 礎。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此等等效構造不脫離在 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閣述的本發明之教示。當結合隨附圖 式來考慮時,自以下描述將較好地理解新穎特徵(咸信該 等新穎特徵為本發明之特性(就其組織及操作方法兩者而 έ ))以及其他目標及優點。然而’應明確理解,僅出於說 明及描述之目的而提供該等圖中之每一者且其不意欲界定 本發明之限制。 159400.doc •9· 201223308 【實施方式】 下文結合所附圖式所闡述之[實施方式]意欲作為對各種 組態之描述,且不意欲表示可實踐本文中所描述之概念的 僅有組態。出於提供對各種概念之透徹理解之目的,[實 施方式]包括特定細節。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 而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概念。在 一些例子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的結構及組件以便避 免混淆此等概念。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網路,諸如分 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 取(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單載波分頻多 重存取(SC-FDMA)及其他網路。常常可互換地使用術語 「網路」與「系統」^ CDMA網路可實施諸如通用陸地無 線電存取(UTRA)、電信工業協會(TIA)之CDMA2000®及其 類似者之無線電技術。UTRA技術包括寬頻CDMA (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CDMA2000®技術包括來 自電子工業聯盟(EIA)及TIA之IS-2000、IS-95及IS-856標 準》TDMA網路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 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施諸如演進UTRA(E-UTRA)、 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ll(Wi-Fi)、IEEE 802.16 (WiMAX)、IEEE 802.20、Flash-OFDMA及其類似者之無 線電技術。UTRA及E-UTRA技術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 (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造(LTE)及進階LTE(LTE-A)為 UMTS的使用E-UTRA之較新版本。UTRA、E-UTRA、 159400.doc •10· 201223308 UMTS、LTE、LTE-A及GSM描述於來自稱為「第三代合作 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中。CDMA2000®及UMB 描述於來自稱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 的文件中。本文令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上文所提及之無線 ’岡路及無線電存取技術,以及其他無線網路及無線電存取 •技術。為清楚起見,在下文針對LTE或LTE-A(在替代方案 中一起被稱作「LTE/-A」)描述該等技術之某些態樣,且 在下文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此LTE/_ A術語。 圖1展示無線通信網路100,其可為如下文描述而指派資 源之LTE/-A網路。無線網路1〇〇包括許多演進節點 B(eN〇deB)110及其他網路實體。eN〇deB可為與UE通信之 台,且亦可稱作基地台、節點B、存取點及其類似者。每 一 eNodeB 110可提供針對特定地理區域之通信覆蓋。在 3GPP中,術語「小區」可指代eN〇deB之此特定地理覆蓋 區域及/或飼服該覆蓋區域之eN〇deB子系統,此取決於使 用該術語的上下文。 eNodeB可提供針對E型小區、微型小區、超微型小區 及/或其他類型之小區的通信覆蓋。巨型小區一般覆蓋相 對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幾公里),且可允許由與網 路提供者進行服務訂用的⑽不受限制地存取。微型^區 將一般覆蓋相對較小之地理區域,且 Λ 立可允許由與網路提供 者進行服務訂用的UE不受限制祕尨说 Α 又限地存取。超微型小區亦將 —般覆蓋相對小的地理區域(例如,太 v m π,本藉),且除了不受限 制之存取之外,亦可提供由盥扣 由”超微型小區有關聯的UE(例 1594〇〇.d〇c 11 201223308 如’封閉用戶群組(CSG)中之UE、用於本籍中之使用者之 UE ’及其類似者)之受限制的存取。用於巨型小區之 eNodeB可稱作巨型eNodeB。用於微型小區之eN〇deB可稱 作微型eNodeB。且用於超微型小區之eNodeB可稱作超微 型eNodeB或本籍eNodeB。在圖1中展示之實例中,eN〇deB ll〇a、110b及110c分別為用於巨型小區1〇2a、1〇2b&1〇2c 之巨型eNodeB。eNodeB 110χ係用於微型小區1〇2χ之微型 eNodeB。且eNodeB 110y及ΙΙΟζ分別為用於超微型小區 102y及l〇2z之超微型eNodeB。一 eNodeB可支援一或多個 (例如,兩個、三個、四個及其類似者)小區。 無線網路100亦可包括中繼台。中繼台係自上游台(例 如,eNodeB、UE等)接收資料及/或其他資訊之傳輸且將資 料及/或其他資訊之傳輸發送至下游台(例如,UE或 eNodeB)的台。中繼台亦可為中繼傳遞針對其他UE之傳輸 的UE。在圖1中展示之實例中,中繼台u〇r可與 ll〇a及UE 120r通信以便促進eNodeB ll〇a與UE 12〇Γ之間的 通k。中繼台亦可稱作中繼eNodeB、中繼器等β 無線網路1〇〇可為包括不同類型之eN〇deB(例如,巨型 eNodeB、微型eN〇deB、超微型eNodeB、中繼器等)的異質 網路。此等不同類型之eN〇deB可在無線網路1〇〇具有不同 傳輸功率位準、不同覆蓋區域及對干擾的不同影響。舉例 而言,巨型eNodeB可具有高傳輸功率位準(例如,2〇瓦 特),而微型eNodeB、超微型eNodeB及中繼器可具有較低 傳輸功率位準(例如,1瓦特)。 159400.doc
S 12 201223308
無線網路100可支援同步操作或非同步操作。對於同步 操作而5 ’ eNodeB可具有類似的訊框時序,且來自不同 eNodeB之傳輸在時間上可大致對準。對於非同步操作而 έ ’ eNodeB可具有不同的訊框時序,且來自不同eN〇deB 之傳輸在時間上可能不對準。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 同步操作或非同步操作。 在一態樣中,無線網路100可支援分頻雙工(FDD)操作模 式或分時雙工(TDD)操作模式。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 於FDD操作模式或TDD操作模式。 網路控制器130可麵接至一組eN〇(jeB 110且提供針對此 等eNodeB 110之協調及控制。網路控制器13〇可經由空載 傳輸與eNodeB 110通信。eN〇deB 110亦可(例如)經由無線 空載傳輸或纜線空載傳輸直接或間接與彼此通信。 UE 120(例如,UE 120x、UE 12〇y等)分散於整個無線網 路100内,且每一 UE可為固定的或行動的^ UE亦可稱作終 端機、使用者終端機、行動台、用戶單元、台或其類似 者。UE可為蜂巢式電話(例如,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 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信器件、手持型器件、膝 上型電腦、無線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平板電 腦、迷你筆記型電腦、智慧型電腦,或其類似者。UE可 能能夠與巨型eNodeB、微型eN〇deB、超微型eN〇deB、中 繼器及其類似者通信。細中,纟有雙箭頭之實線指示 在一 UE與一飼服eNodeB之間的所要傳輸,該伺服…一⑶ 為經指定以在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伺服該ue之 159400.doc •13· 201223308 eNodeB。具有雙箭頭之虛線指示在一 UE與一 eNodeB之間 的干擾傳輸。 LTE/-A在下行鏈路上利用正交分頻多工(〇fdm)且在上 行鍵路上利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及 SC-FDM將系統頻寬分割成多個(K個)正交副載波,該等正 交副載波通常亦稱作載頻調、頻格(bin)或其類似者。每一 副載波可以資料調變。一般而言,在頻域中藉由0FDMs 送調變符號且在時域中藉由SC_FDM發送調變符號。鄰近 的副載波之間的間距可為固定的,且副載波之總數目(K) 可取決於系統頻寬。舉例而言,副載波之間距可為15 kHz 且最小資源分配(稱為「資源塊」)可為12個副載波(或18〇 kHz)。因此,對於1.25百萬赫茲(MHz)、2.5 MHz、5 MHz、 10 MHz或20 MHz之相應系統頻寬,標稱汀丁大小可分別等 於128、256、512、1024或2048。亦可將系統頻寬分割成 次頻帶。舉例而言,次頻帶可覆蓋丨〇8 MHz(亦即,6個資 源塊),且對於 1.25 MHz、2.5 MHz、5 MHz、1〇 MHz、15 ΜΗζ420 MHz之相應系統頻寬,可分別存在j、2、4、8、 16個次頻帶。 圖2展示LTE/-A中使用之下行鏈路FDD訊框結構。用於 下行鏈路之傳輸時間線可分割為無線電訊框之單元。每一 無線電訊框可具有預定持續時間(例如,1G毫秒㈣)且可 分割為具有為〇至9之索引賴個子訊框。每—子訊框可包 括兩個時槽。每—無線電訊框可因此包括具有為〇至19之 索引的20個時槽。每一時槽可包括L個符號週期,例如, 159400.doc 201223308 在正常循S首竭的情況下包括7個符號週期(如冑2中展示) 或在擴展循環首碼的情況下包括6個符號週期。每一子訊 框中之2L個符號週期可經指派有為0至2L-1之索引。可用 時間頻率資源可分割為資源塊。每-資源塊可在-時槽中 覆蓋N個副載波(例如,丨2個副載波)。 在LTE/-A中,eN〇deB可針對該eN〇deB中之每一小區發 送主要同步k號(1>8(:或PSS)及輔助同步信號(ssc或SSS)。 對於FDD操作模式而言,可分別在具有正常循環首碼之每 一無線電訊框之子訊框〇及5中的每一者中之符號週期6及5 中發送主要同步信號及辅助同步信號,如圖2中展示。同 步心號可由UE用於小區偵測及獲取。對於FDD操作模式而 吕,eNodeB可在子訊框〇之時槽j中之符號週期〇至3中發送 實體廣播通道(PBCH)。PBCH可攜載特定系統資訊。 eNode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第一符號週期中發送實體控 制格式指示項通道(PCFICH),如圖2中所見。PCFICH可傳 達用於控制通道之符號週期的數目(M),其中Μ可等於1、 2或3且可隨子訊框改變而改變。對於(例如)具有小於1〇個 資源塊之小系統頻寬,Μ亦可等於4。在圖2中展示之實例 中,Μ=3。eNode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前μ個符號週期中發 送實體HARQ指示項通道(PHICH)及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 道(PDCCH)。在圖2中展示之實例中,PDCCH及PHICH亦 包括於前三個符號週期中。PHICH可攜載用以支援混合自 動重傳輸(HARQ)之資訊。PDCCH可攜載關於用於UE之上 行鍵路及下行鏈路資源分配的資訊及用於上行鏈路通道之 159400.doc •15· 201223308 功率控制資訊。eNode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剩餘符號週期中 發送實體下行鍵路共用通道(PDSCH)。PDSCH可攜載用於 經排程以在下行鏈路上進行資料傳輸之UE的資料。 eNodeB可在該eNodeB所使用之系統頻寬之中間1 _〇8 MHz 中發送 PSC、SSC及 PBCH。eNodeB 可在發送 PCFICH 及PHICH的每一符號週期中跨越整個系統頻寬發送 PCFICH及PHICH。eNodeB可在系統頻寬之某些部分申將 PDCCH發送至UE之群組。eNodeB可在系統頻寬之特定部 分中將PDSCH發送至UE之群組。eNodeB可以廣播方式將 PSC、SSC、PBCH、PCFICH及 PHICH發送至所有 UE,可 以單播方式將PDCCH發送至特定UE,且亦可以單播方式 將PDSCH發送至特定UE。 每一符號週期中有許多資源要素可用。每一資源要素可 在一符號週期中覆蓋一副載波,且可用以發送一調變符號 (其可為實值或複值)。對於用於控制通道之符號,可將在 每一符號週期中未用於參考信號之資源要素配置為資源要 素群組(REG)。每一 REG可包括在一符號週期中之四個資 源要素。PCFICH可佔據四個REG,該等REG可在符號週期 〇中跨越頻率而大致相等地間隔。PHICH可佔據三個 REG,該等REG可在一或多個可組態之符號週期中跨越頻 率而展開》舉例而言,用於PHICH之三個REG可全部屬於 符號週期0中或可在符號週期0、1及2中展開。PDCCH可佔 據9、18、36或72個REG,該等REG可選自前Μ個符號週期 中之可用REG。針對PDCCH可僅允許REG之某些組合。 159400.doc •16· 201223308 UE可已知用於PHICH及PCFICH之特定REG。UE可搜尋 用於PDCCH之REG的不同組合。待搜尋之組合的數目通常 小於在PDCCH中針對所有UE所允許之組合的數目。 eNodeB可在UE將搜尋的組合中之任一者中將PDCCH發送 至UE。 UE可在多個eNodeB之覆蓋内。可選擇此等eNodeB中之 一者來伺服UE。可基於各種準則(諸如,所接收功率、路 徑損耗、信雜比(SNR)等)而選擇伺服eNodeB。 圖3係概念上說明在上行鏈路TLE/-A通信中之例示性 FDD及TDD(僅非特殊子訊框)子訊框結構的方塊圖。上行 鏈路之可用資源塊(RB)可分割為資料區段及控制區段。控 制區段可形成於系統頻寬之兩個邊緣處且可具有可組態大 小。可將控制區段中之資源塊指派給UE以用於控制資訊 之傳輸。資料區段可包括控制區段中未包括之所有資源 塊。圖3中之設計導致包括相鄰副載波之資料區段,其可 允許單一 UE經指派有資料區段中的所有相鄰副載波。
UE可經指派有控制區段中之資源塊以將控制資訊傳輸 至eNodeB。UE亦可經指派有資料區段中之資源塊以將資 料傳輸至eNodeB。UE可在控制區段中之所指派資源塊上 在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中傳輸控制資訊。UE可 在資料區段中之所指派資源塊上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 (PUSCH)中僅傳輸資料或傳輸資料及控制資訊兩者。上行 鏈路傳輸可橫跨子訊框之兩個時槽且可跨頻率跳躍,如圖 3中所展示。根據一態樣,在寬鬆單載波操作中,可在UL 159400.doc •17· 201223308 資源上傳輸平行通道。舉例而言,可由UE傳輸控制及資 料通道、平行控制通道及平行資料通道。 PSC(主要同步載波)、SSC(輔助同步載波)、CRS(共同參 考信號)、PBCH、PUCCH、PUSCH及LTE/-A中所使用之其 他此等信號及通道描述於公開可得的名為「演進通用陸地 無線電存取(E-UTRA);實體通道及調變」之3GPP TS 36.211 中》 圖4展示基地台/eNodeB 110及UE 120之設計的方塊圖, 基地台/eNodeB 110及UE 120可為圖1中的基地台/eNodeB 中之一者及UE中之一者。舉例而言,基地台110可為圖1中 之巨型eNodeB 110c,且UE 120可為UE 120y。基地台110 亦可為某其他類型之基地台。基地台11 〇可配備有天線 434a至434t,且UE 120可配備有天線452a至452r。 在基地台110處,傳輸處理器420可接收來自資料源412 之資料及來自控制器/處理器440之控制資訊。控制資訊可 針對PBCH、PCFICH、PHICH、PDCCH等。資料可針對 PDSCH等。處理器420可處理(例如,編碼及符號映射)資 料及控制資訊以分別獲得資料符號及控制符號。處理器 420亦可產生(例如)針對PSS、SSS及小區特定參考信號之 參考符號。傳輸(TX)多輸入多輸出(ΜΙΜΟ)處理器430可對 資料符號、控制符號及/或參考符號執行空間處理(例如’ 預編碼)(若適用),且可將輸出符號串流提供至調變器 (MOD)432a至432t。每一調變器432可處理各別輸出符號串 流(例如,針對OFDM等)以獲得輸出樣本串流。每一調變 159400.doc -18 - 201223308 器432可進一步處理(例如,轉換至類比、放大、濾波及增 頻轉換)輸出樣本_流以獲得下行鏈路信號。可分別經由 天線43 4a至434t傳輸來自調變器432a至432t之下行鏈路信 號。 在UE 120處,天線452a至452r可自基地台110接收下行 鏈路信號且可分別將所接收信號提供至解調變器 (DEMOD)454a至454r。每一解調變器454可調節(例如,濾 波、放大、降頻轉換及數位化)各別所接收信號以獲得輸 入樣本。每一解調變器454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輸入樣本(例 如,針對OFDM等)以獲得所接收符號。ΜΙΜΟ偵測器456 可自所有解調變器454a至454ι•獲得所接收符號,對所接收 符號執行ΜΙΜΟ偵測(若適用),且提供所偵測符號。接收 處理器45 8可處理(例如,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該等所偵 測符號,將用於UE 120之經解碼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 460,且將經解碼之控制資訊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480。 在上行鏈路上,在UE 120處,傳輸處理器464可接收及 處理來自資料源462之資料(例如,針對PUSCH)及來自控 制器/處理器480之控制資訊(例如,針對PUCCH)。處理器 464亦可產生針對參考信號乏參考符號。來自傳輸處理器 464之符號可由ΤΧ ΜΙΜΟ處理器466預編碼(若適用),由調 變器454a至454r進一步處理(例如,針對SC-FDM等),且經 傳輸至基地台110。在基地台110處,來自UE 120之上行鏈 路信號可由天線434接收,由解調變器432處理,由ΜΙΜΟ 偵測器436偵測(若適用),且由接收處理器438進一步處理 159400.doc •19- 201223308 以獲得由UE 120發送之經解碼的資料及控制資訊。處理器 438可將經解碼資料提供至資料儲集器439且將經解碼控制 資訊提供至控制器/處理器440。基地台110可(例如)經由X2 介面441將訊息發送至其他基地台。 控制器/處理器440及480可分別指導在基地台11〇及UE 120處之操作。處理器440及/或基地台110處之其他處理器 及模組可執行或指導用於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之各種程序 的執行。處理器480/440及/或UE 120及eNodeB處之其他處 理器及模組亦可執行或指導在圖6及圖7中展示之使用方法 流程圖中所說明的功能區塊及/或用於本文中所描述之技 術之其他程序的執行。記憶體442及482可分別儲存用於基 地台110及UE 120之資料及程式碼。排程器444可對UE進 行排程以用於在下行键路及/或上行鏈路上之資料傳輸。 目前需要以定義無線通信網路中之傳輸資源分配的各種 態樣。 在LTE-A規範之當前版本中已規定新的離散傅立葉變換 (DFT)-展頻SC-FDM PUCCH格式之許多細節。在DFT-展頻 SC-FDM格式中’在時間上重複相同SC-FDM符號,但每一 重複乘以一常數’其中彼等常數之時間序列形成正交覆蓋 碼(OCC)。當多工UE中之每一者經指派有不同OCC時’可 在相同實體資源(相同時間及相同頻率)中多工多個UE。在 LTE-A規範之當前版本中所規定的PUCCH格式3使用DFT-展頻SC-FDM格式與每符號循環移位相結合之版本。在本 發明中,論述某些額外態樣。 159400.doc •20· 201223308 未疋義用於PUCCH格式3之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分 配。在某些設計中,可執行映射,該映射增加或最大化循 環移位間隔。此外’可跨越DM_RS符號執行再映射以將第 一符號中之緊密間隔的循環移位移動至較大循環移位距離 及/或顛倒位置。在某些設計中,第一 DM_RS符號指派可 使用第一循環移位且第二DM-RS符號指派可使用第二循環 移位。與第一循環移位相比,第二循環移位導致傳輸資源 具有較大距離。「距離」指代在符號編號指派之間的數值 差。 針對正常循環首碼(CP),非縮短之PUCCH格式3(亦即, 無探測參考信號(SRS)),可如表1中所展示而指派循環移 位值。如自表1中之項可見,與第二符號中之前兩個值(〇 及8)相比,第一符號中之前兩個值(〇及3)「較接近」彼 此。 表1在正常CP中在正常(無SRS)PUCCH格式3中使用的循 環移位值 資源索引 循環; H =5之第一 DM-RS符號 移位 = 5之第二DM-RS符號 _0 0 0 —1 3 8 —2 5 3 __ 8 10 4 10 5 指代正常循環首碼(CP),縮短之PUCCH格式3,表2中給 出循環移位值。 •21- >5940〇.c|〇c 201223308 表2在正常CP中在縮短之PUCCH格式3中使用的循環移位值 資源索引 循環; = 4之第一 DM-RS符號 移位 = 4之第二DM-RS符號 0 0 0 1 3 9 2 6 6 3 9 3 4 0 0 針對擴展循環首碼,非縮短之PUCCH格式3(亦即,無 SRS),表3中給出循環移位值。在某些設計中,第一時槽 指派可使用第一循環移位且第二時槽指派可使用第二循環 移位。與第一循環移位相比,第二循環移位導致傳輸資源 由較大距離間隔開。「距離」指代在時槽編號指派之間的 數值差。如自表3中之項可見,與第二時槽中之前兩個值 (〇及8)相比,第一時槽中之前兩個值(〇及3)「較接近」彼 此。 表3在擴展CP争在正常(無SRS)PUCCH格式3中使用的循 環移位值 資源索引 循環 5之第一時槽 移位 之第二時槽 0 0 0 1 3 8 2 5 3 3 8 10 4 10 5 針對擴展循環首碼(CP),縮短之PUCCH格式3,表4中給 159400.doc
•22· 201223308 出循環移位值。 表4在擴展CP中在縮短之PUCCH格式3中使用的循環移位值 資源索引 循環 之第一時槽 移位 <feH=4之第二時槽 0 0 0 1 3 6 2 5 3 3 8 9 4 10 0 注意,在A^eGH =5之時槽中,在鄰近資源之間的循環移 位間隔為2或3。在A^eeH =4之時槽中,最小循環移位間隔 為3。 在縮短之PUCCH格式中,可使用索引0或4但並非兩者。 藉由允許使用任一資源索引,可增加或甚至最大化動態地 分配縮短之PUCCH格式3的排程器靈活性。 在某些設計中,可遵循與用於PUCCH格式2/2a/2b之方 案相同之用於DM-RS的循環移位跳頻方案。此循環移位跳 頻方案可減輕小區間干擾(不同於同一小區中之UE間干擾) 對PUCCH格式3通道估計之影響。 可如下文所展示而實施所提議之循環移位。 對於卩11(:(:11格式2、2&及213,%(',/)由30??丁3 36.211章 節5.4.2.定義。 對於PUCCH格式3,由以下方程式給出 其中 159400.doc -23- 201223308 ^s}(nsO = (ncf(ns>0+ n'p (ni5/))mod^ n'pins,l)= («,,/)) 及 n" ( A=IW^Hin〇d^CH >/ = 1 山’卜 l(3-W&m〇dC))m〇d<CCH,/ = 5 針對正常CP,且 ( A = {4¾¾ mod《CH ,/ = 3, 乂mod2 = 0 S, ,/ = 3, «imod2 = l 針對擴展CP。 表S.S.2.2.1-0 :將循環移位索引叭(/〇映射至循環移位值 ♦A))
«"pW ί(«" NgCCH=5 n!^ch =4 0 0 0 1 3 3 2 5 6 3 「8 9 4 10 N/A 用於每一時槽之參考符號之數目A^CCH及序列兩(/>)(«)分別 由表 5.5.2.2.1-1 及 5.5.2.2.1-3 給出。 可針對正常循環首碼狀況下之PUCCH格式3 DM-RS定義 occ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實施如下: 對於PUCCH格式3,气(%,/)由以下方程式給出 % (Ά = 2;τ · ηϋ,/ )/Ν^ 其中 159400.doc •24- 201223308 η(Λ^,ΐ) = (n"n(ns,l)+ rip («,))modiVsf 及
n\ («J = 4ucct modiVsp^CH 針對”im〇d2 = 〇,且
W = (2·«"ρ(〜-1))η〇άΛ^Η PUCCH SF,1 否則 針對 %mod2 = l。 對於PUCCH格式3,竣}〇〇由以下方程式給出 处)〇〇=
«〃p(XccH [η% (n J/2jm〇(W™CCH 若 A^cch = 5 否則 用於每一時槽之參考符號之數目及序列泸)W分別 由表 5.5.2.2.1-1 及 5.5.2.2.1-3 給出。 表5.5.2.2.1-1 :每時槽之PUCCH解調變參考符號之數目 <sCCH °
PUCCH格式 正常循環首碼 擴展循環首碼 1、la、lb 3 2 2、3 2 1 2a、2b 2 N/A 表5.5.2.2.1-2 :針對PUCCH格式1、la及lb之正交序列 卜(,)…鈐)(<CCH-l)j 〇
序列索引心%,) 正常循環首碼 擴展循環首碼 0 [1 1 1] [1 1] 1 1 ejl7t^ ejAn^ [1-1] 2 1 βμφ N/A 159400.doc •25· 201223308 表5.5.2.2.1-3 :針對PUCCH格式2、2a、2b之正交序列 陟⑷⑼…鈐)(iVRpfCH-l)j。 正常循環首碼 擴展循環首碼 [1 1] [1] 表5.5.2.2.1-4:針對PUCCH格式3之正交序列 卜(,)…鈐)(iCCCH-i)j。
序列索引处 正常循環首碼 擴展循環首碼 0 [1 1] Η 1 [1-1] N/A 此外,未定義PUCCH格式3資源索引至OCC索引的映 射。在某些設計中,根據第一時槽中之可用資源來映射資 源索引。然而,此解決方案之缺點為,基地台可能需要持 續追蹤縮短之PUCCH格式3子訊框中的可用資源且管理該 等資源以避免碰撞。 在某些設計中,可針對資料映射OCC。在PUCCH格式3 中,在所有符號上傳輸相同資料。OCC可用來多工該等 UE。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可在給定子訊框之兩個時槽 之間再映射OCC,從而增強高都普勒情形中之效能。當 OCC為DFT基底函數時,貝U鄰近OCC函數最易遭受跨使用 者干擾。因此,再映射應將鄰近OCC函數移動至非鄰近 OCC函數。此可藉由抽取資源索引中之兩者而達成。亦 即,OCC索引自子訊框之一時槽跳頻至另一時槽。若第二 時槽僅具有四個符號,則在表5.4.2A-1中定義OCC索引。 •26· 159400.doc
201223308 若第二時槽具有五個符號’則基於以下方程式導出跳 頻。 更具體而言,OCC索引係基於UE特定傳訊參數(例如, PUCCH資源索引)及子訊框之時槽的展頻因子。在格式3 中,每一時槽最多具有五個符號,此係因為DM_RS佔據兩 個符號《第二時槽亦可包括在最後一個符號中之SRS。在 此狀況下’第二時槽僅具有四個符號。 可如下文所展示而實施所提議之資料〇cc映射。 藉由UE特定擾碼序列來擾亂位元區塊〆〇),以从⑽_丨),從 而根據_=(咐+c⑼mod2產生經擾亂之位元區塊只_〇。 其中擾碼序列4·)由章節7.2給出。應在每一子訊框之開 始處藉由cini, =(1^/4+1).(2%11^.2^^初始化擾碼序列產生 器’其中《RNTI 係 C-RNTI。 可如3GPP TS 36.211章節7.1中所描述來QPSK調變經擾 亂之位元區塊^0》···,^^^, -1),從而產生複值調變符號區塊 -1),其中 Msymb=Mbit/2 = 2iVf。 藉由正交序列\(〇逐塊展頻複值符號砌),···〆^^—!),從 而產生iVsf值之<=+<^集合’每一值係根據 否則 η = nmodNl^cn « = 0)...,^CH+^1CCH-1 i = 0,l,...,sf-1 其中針對使用正常PUCCH格式3之子訊框中的兩個時 槽’ ^SCCH =5,且A^CH =5、A^cch =4分別適用於使用 159400.doc -27- 201223308 縮短之PUCCH格式3之子訊框中的第一時槽及第二時槽。 正交序列'^。(,)及wB〇cl(,·)由表5 4 2A]給出。用於Pucch格式 3之傳輸的資源由資源索引識別,自資源索引”怒》CH導 出數量《OC,。及《〇〇,,,如方程式1 :
w〇c,o = «PUCCH modiVsp^CH 反方隹n ·. „ ={(3.(4Pc)CHm〇d<r)>〇dArs:若 〇C,1 IW&mod^y^odiV^11 否則 表5.4.2A-1 :正交序列'〇(〇。 序列索引\ 正交序列kjo) · <fucch=5 Λς職=4 0 [11111: [+1 +1 +1 +1| 1 [l βηφ eiAnli β/6π/5 eiin,s [+1 -1 +1 _]] 2 [l eJ4>l/5 eJS,r/5 eJ2ltls eJ6,t/5 [+1 +1 -1 _jl 3 1 e>6)r/5 eJ2x/5 βμφ βμφ [+1 -1 -1 +ι] 4 [l eJS,r/5 ej6xls eiAnls βηπβ I -------L·. ------ 亦即’ UE特定傳訊參數(例如,資源索引孤)可用以導 出用於子訊框之兩個時槽的0CC索引。此外,對於第二時 槽,OCC索引亦取決於有四個抑或五個符號可用(亦即, 在最後一個符號中是否傳輸SRS)。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定義PUCCH格式3資源至實體 資源塊(PRB)之映射。針對至PRB之映射提議兩個(離。 在其他設計令,針對PUCCH格式3擴展類似於Rei8^機 制。在-些設計中,執行可變映射’如下文更詳細地解 釋。 159400.doc -28- 201223308 在一些設計中,可使用與在3GPP TS 36.3211中描述之 映射類似的映射。可使用對LTE-A之當前版本的以下改變 來實施至實體資源之映射的所提議應用。 將複值符號塊少仞乘以振幅比例因子爲UCCH以便符合規定 之傳輸功率PPUCCH,且在以#(0)開始之序列中映射至資源要 素。PUCCH在一子訊框之兩個時槽之每一者中使用一資源 塊。在用於傳輸之實體資源塊内,z(p)(/)至在天線埠P上且 不用於參考信號之傳輸之資源要素的映射係按遞增次 序,首先是A,接著是/,且最後是時槽編號(以子訊框中 之第一時槽開始)。 在時槽",中待用於PUCCH之傳輸的實體資源塊由以下方 程式給出 2 ^-1- 若(m + 〜〇1〇(12)111〇(12 = 0 若(w +11110(12)010(12 = 1 其中變數m取決於PUCCH格式。針對格式1、la及lb m = * +地+ W)1 i c.n^/aZch j 8 万 A/PUCCH、c 否則 _J"3正常循環首碼 e_<[2擴展循環首碼
PUCCH shift 針對格式2、2a及2b 且針對格式3 «ch/<〇CCH. 159400.doc -29- 201223308 可瞭解,針對格式2/2a/2b使用上層組態參數來計算索引 m,且針對格式3使用依展頻因子而定之分母來計算索引 m。因此,當12個不同值針對格式2/2a/2b可為可能的時, 四個或五個不同值針對格式3係可能的。 另外,鑒於 DFT-S-OFDM 與 Rel-8 PUCCH 格式 Ι/la/lb 及 PUCCH格式2/2a/2b不相容,應由較高層來組態用於DFT-S-OFDM之實體資源塊。類似於Rel-8中針對PUCCH的資源 組態,可再使用參數#2以傳訊PUCCH格式2/2a/2b及DFT-S-OFDM所採用之資源塊的總量。注意,為了支援混合資 源塊(其中PUCCH格式Ι/la/lb及PUCCH格式2/2a/2b共 存),在用於 PUCCH格式 2/2a/2b及 DFT-S-OFDM之 #£)個1?3 之集合中的最後一個PRB不應被用於DFT-S-OFDM(見圖 5)。 圖5描繪實例PRB分配方案500。每一區塊(諸如區塊502) 表示分配至相應PUCCH傳輸之PRB。注意,圖5中之分配 僅為一實例,且其他分配係可能的。將瞭解,PRB分配 500維持UE 120使用與Rel-8類似之#g個參數以用於動態 ACK資源判定。 如上文所提及,先前論述之映射方案可保持格式3資源 至PRB的映射為恆定的(從UE的角度及從整體小區特定格 式3利用的角度)。在一些設計中’ eNB可在縮短之PUCCH 格式3子訊框中實施碰撞避免方案。 替代解決方案為,使格式3資源至PRB的映射可變。在 此狀況下,eNB 110可不實施複雜的碰撞解析演算法;然 -30· 159400.doc
201223308 而,若且當「再循環之」PRB出現在正常PUCCH格式3子 訊框中時,eNodeB實施利用該等pRB的方案。 在另I樣中,替代解決方案可引入新的層3組態參數 以指示格式3開始PRB。可如下文所展示針對格式3實施替 代映射。 w=k^H/<,ccHj+^) 其中係用於映射第一 PUCCH格式3資源之頻率偏移 (以^之倍數表示)。 對於PUCCH格式3,%(%,/)由以下方程式給出 aP(ns,l)=2n· n(^(ns, I)/ 其中 及
n\ k) = 4ucch mod^CH 針對《,111〇(12 = 〇,且 = .八匕_ ‘品⑽若 <丨咖=5 Λ J'K^mocW^ 否則 針對 imod2 = l。 每—時槽之參考符號的數目A^CCH及序列⑻分別由表 5.5.2.2.1-1 及 5.5.2.2.1-3 給出。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考慮資料編碼。當前,當有效 負載小於或等於丨丨個位元時,針對PUCCH格式3再使用來 自Rel-8之(32, 〇)里德-馬勒(RM)碼。對於大於11個位元的 159400.doc -31- 201223308 有效負載,咬尾迴旋編碼(TBCC)可用於資料編碼,如在 Rel-8中。在另一組態中,有效負載可劃分為兩半且每一 半具有Rel-8(32,0)RM碼。每一半有效負載之32個編碼位 元經截斷為24個位元,且接著在兩個時槽上交錯24個編碼 位元之兩個集合。 如上文所論述,已揭示PUCCH格式3定義之額外細節。 在一設計中,可藉由應用與針對格式2/2a/2b之循環移位跳 頻相同之循環移位跳頻來實施針對DM-RS之循環移位跳 頻。在另一設計中,可實施針對DM-RS之循環移位分配以 最大化在最接近之循環移位之間的距離及/或顛倒鄰近循 環移位之相對位置。在又一設計中’可實施資源索引至資 料OCC索引之映射。在再一設計中’可藉由應用跨越時槽 之OCC再映射來實施資料OCC索引映射’以改良大的功率 不平衡之干擾抑制。此外,已論述至PRB之資源指派。 圖6係無線通信程序之流程圖。該方法包括(在步驟602 處)將在第一時槽中之PUCCH資料分配給第一 〇CC。在步 驟604處,將相同子訊框之第二時槽中2puCCH資料分配 給不同OCC。PUCCH資料可根據PUCCH格式3。在一態樣 中,第一 OCC及第二OCC可基於UE特定傳訊參數’諸如識 別用於傳輸該PUCCH資料之資源的資源索引°在另一態樣 中,第二OCC可進一步基於可用於第二時槽中之資料之符 號的數目。在一態樣中,跨越時槽而選擇OCC以促進干擾 抑制。當一 UE之所接收功率比另一 UE之所接收功率佔優 勢時,干擾抑制可為有用的。當存在一個或兩個UE之尚 159400.doc -32· 201223308 都普勒衰落(其導致經傳輸之資料信號之間的較大干擾) 時’干擾抑制可為有用的。 圖7係用於無線通信之另一程序的流程圖。在步驟7〇2 處’將PUCCH資源映射至實體資源塊。該映射係基於UE 特定傳訊參數及子訊框之時槽中之符號的數目。在步驟 704處,通根據prb映射而發生。在一態樣中,映射係 進一步基於用於映射第一 PUCC;H格式3資源之頻率偏移。 頻率偏移可以ATf (其係頻域中之資源塊大小,表示為副載 波之數目)之倍數表示。 圖8係用於無線通信之另一程序的流程圖。在步驟8〇2 處,eNodeB(諸如eNodeB 110)判定UE特定傳訊參數《在步 驟804處’ eNodeB 11〇將UE特定傳訊參數傳輸至UE 120以 選擇用於PUCCH資料傳輸之第一及第二〇cc。 在一組態中,UE 120經組態以用於無線通信,包括用於 傳輸之構件。在一態樣中,傳輸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 傳輸構件所述之功能的記憶體482、控制器/處理器480、 傳輸處理器464、傳輸ΜΙΜΟ處理器466、調變器454a至 454]*及/或天線452&至4521*。1;£120亦經組態以包括用於判 定之構件。在一態樣中,判定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判 定構件所述之功能的記憶體482及/或控制器/處理器48〇。 在另一態樣中,上述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上述構件所 述之功能的模組或任何裝:置。 在一組態中,eNodeB 110經組態以用於無線通信,包括 用於接收之構件。在一態樣中,接收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 159400.doc •33- 201223308 行由接收構件所述之功能的接收處理器438、傳輸mim〇偵 測器436、解調變器432a至432t、控制器/處理器43〇及/或 天線434a至434t。eNodeB 110亦經組態以包括用於解展頻 之構件。在一態樣中,解展頻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解 展頻構件所述之功能的控制器/處理器44〇及記憶體442。 eNodeB 110亦經組態以包括用於判定之構件。在一態樣 中,判定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判定構件所述之功能的 控制器/處理器440及/或記憶體442。在另—態樣中,上述 構件可為經組態以執行由上述構件所述之功能的模組或任 何裝置。 將瞭解,揭示用於在兩個傳輸符號或時槽之間的dm_rs 之循環移位分配的技術。在一態樣中,增加或最大化在經 循環移位之傳輸資源之間的距離(亦即,時槽索引)。此 外’在某些設計中,可使用與針對PUCCH格式2/2a/2b之 跳頻相同之跳頻》 將進一步瞭解’揭示用於針對作為DM-RS而傳輸之參考 信號而應用正交覆蓋碼(OCC)的技術。在一態樣中,正交 編碼DM-RS傳輸可有利於抑制UE間干擾,尤其在干擾性 UE之間存在大的功率不平衡(亦即,一 ue之所接收功率比 另一 UE之所接收功率佔優勢)時。 將進一步瞭解,所揭示之技術跨越正常及縮短之PUCCH 格式3訊框而維持資源索引至實體資源塊(PRB)的映射。在 一態樣中’跨越時槽而再映射OCC以促進干擾抑制《當一 UE之所接收功率比另一 ue之所接收功率佔優勢時,干擾 159400.doc • 34· 201223308 抑制可為有用的》當存在一個或兩個UE之高都普勒衰落 (其導致經傳輸之DM-RS信號之間的較大干擾)時,干擾抑 制可為有用的。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藝及技術中 之任一者來表示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可由電壓、電 "II·、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組合 來表示可在以上描述全篇中引用之資料、指令、命令、資 訊、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進一步瞭解,可將結合本文中之揭示 内容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及演算法步驟實 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為了清楚地說 明硬體與軟體之此可互換性,上文已大體上在其等之功能 性方面描述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 此功fb性經實施為硬體或是軟體取決於特定應用及強加於 整個系統之設計約束。對於每一特定應用而言,熟習此項 技術者可以變化之方式實施所描述之功能性,但不應將此 等實施決策解釋為導致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可藉由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 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 化邏輯器件 '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 經认相執行本文所描述之功能的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 M CT本文中之揭不内容而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 組及=路。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令, 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 159400.doc •35_ 201223308 機。處理器亦可經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Dsp與微 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之一或多 個微處理器,或任一其他此組態。 5 結合本文中之揭示内容而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 直接以硬體、以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或以兩者之組合 來體現。軟體模組可駐留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 ROM記憶體、EPR〇M記憶體、EEpRC)M記憶體、暫存器、 硬碟、抽取式磁碟、CD_R〇M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其 他形式的儲存媒體中。例示性儲存媒體搞接至處理器,以 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資訊及將資訊寫人至儲存媒 體。在替代方案中’儲存媒體可整合至處理器1理器及 儲存媒體可駐留於ASIC中。ASIC可駐留於使用者終端機 中。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件而 駐留於使用者終端機中。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設計中,所描述之功能可以硬體、軟 體、勒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若以軟體實施,則可將該 乍為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 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來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 存媒體及通㈣體兩者,通信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自一 處傳送至$冑之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通用或專 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藉由實例且並非限制,此電 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職、EEpR〇M、CD娜或其 光碟儲存^、磁碟儲存II或其他磁性儲存^件,或可用 來攜載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構件 159400.doc •36- 201223308 且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通用或專用處理器存取的任何其 他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 (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影音光碟(DVD)、軟性磁碟 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 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各者之組合亦應包括 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内。 提供本發明之先前描述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製 造或j用本發明。對本發明之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 者而。將為顯而易見的,且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或範 疇的情況下將本文中所定義之一般原理應用於其他變體。 因此,本發明不意欲限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及設計,而 應桴合與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的最廣範 疇。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概念上說明行動通信系統之實例的方塊圖。 圖2係概念上說明行動通信系統中之下行鏈路訊框結構 之實例的方塊圖。 圖3係概念上說明上行鏈路通信中之例示性訊框結構的 方塊圖。 圖4係概念上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態樣而組態的基地台/ eNodeB及UE之設計的方塊圖。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用於pucCH&實例實體資源 塊分配。 圖6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無線通信程序的流程 159400,doc -37- 201223308 圖。 圖7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無線通信程序的流 程圖》 圖8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無線通信程序的流 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網路 110 演進節點B 120 使用者設備 412 資料源 420 傳輸處理器 430 傳輸多輸入多輪出處理器 432a-432t 調變器/解調變器 434a 天線 434t 天線 436 多輸入多輸出偵測器 438 接收處理器 439 資料儲集器 440 控制器/處理器 441 X2介面 442 記憶體 444 排程器 452a 天線 452r 天線 159400.doc
• 38 - 201223308 454a-454r 解調變器/調變器 456 多輸入多輸出4貞測器 458 接收處理器 460 資料儲集器 462 資料源 464 傳輸處理器 466 傳輸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 480 控制器/處理器 482 記憶體 1212 資料源 1220 傳輸處理器 1230 傳輸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 1236 通道處理器/多輸入多輸出偵測器 1238 接收處理器 1239 資料儲集器 1240 控制器/處理器 1242 記憶體 1256 通道處理器/多輸入多輸出偵測器 1258 接收處理器 1260 資料儲集器 1262 資料源 1264 傳輸處理器 1266 傳輸多輸入多輸出處理器 1280 控制器/處理器 159400.doc -39- 201223308 1282 1284 記憶體 排程器 159400.doc

Claims (1)

  1. 20122330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無線通信方法,其包含: 傳輸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OCC)之一子訊框之一 第一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及 傳輸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O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碼之 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PUCCH)資料》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PUCCH資料係根據一離散傅 立葉變換(DFT)-展頻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格式。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PUCCH資料係根據格式3。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OCC及該第二OCC係基於 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第二OCC係進一步基於可用 於該第二時槽中之資料之符號的一數目。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UE特定傳訊參數包括識別用 於傳輸該PUCCH資料之資源的一資源索引。 7. —種無線通信方法,其包含: 接收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 解展頻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OCC)之一子訊框之 一第一時槽中的該PUCCH資料;及 解展頻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O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碼 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該PUCCH資料。 8. —種無線通信方法,其包含: 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 159400.doc 201223308 根據實體上行鍵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傳輸,該 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子訊框 之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 (PRB) 〇 9·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以一方式選擇用於複數個。£之 該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以使得在一對。^之間 的估計干擾之一量度在該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與該子訊 框之一第二時槽之間不同。 10·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估計干擾之該量度係在指派至 該對UE之該兩個0CC之間的時變無線電通道中之預期平 均交又相關。 11·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映射至PRB之該等PUCCH資源 係進一步基於用於映射一第一 PUCCH格式3資源的一頻 率偏移。 12. —種無線通信方法,其包含: 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 根據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接收,該 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一子訊框 之一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 (PRB)。 13.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一記憶體;及 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至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 組態以: 159400.doc 201223308 傳輸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瑪(OCC)之一子訊框之一 第一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且 傳輸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O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碼之 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 (PUCCH)資料。 . 14.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中該PUCCH資料係根據一離散傅 立葉變換(DFT)-展頻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格式。 15. 如請求項14之裝置,其中該pucCH資料係根據格式3。 16. 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中該第一 〇cc及該第二〇cc係基 於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 17·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第二〇cc係進一步基於可用 於該第二時槽中之資料之符號的一數目。 18.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1;£特定傳訊參數包括識別用 於傳輸該PUCCH資料之資源的一資源索引。 19.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一記憶體;及 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至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 組態以: 接收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 解展頻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occ)之一子訊框之 一第一時槽中的該PUCCH資料;且 解展頻在具有不同於該第- 0CC之H交覆蓋碼 之"亥子汛框的一第二時槽中的該PUCCH資料。 20.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159400.doc 201223308 一記憶體;及 輛接至該記憶體之至少_ # 3S 瓶芏^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 組態以: 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且 根據實體上行鍵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傳輸,該 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子訊框 之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 (PRB) 〇 21. 22. 23. 24. 如》月求項20之裝置,其中以一方式選擇用於複數個仙之 該UE特定傳訊參數,以使得在—對咖之間的估計干擾 之一量度在該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與該子訊框之一第二 時槽之間不同。 如凊求項21之裝置,其中估計干擾之該量度係在指派至 s亥對UE之該兩個0CC之間的時變無線電通道中之預期平 均交又相關》 如清求項21之裝置,其中映射至PRB之該等PUCCH資源 係進一步基於用於映射一第一 PUCCH格式3資源的一頻 率偏移。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一記憶體;及 輕接至該記憶體之至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 組態以: 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 根據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接收,該 159400.doc 201223308 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ue特定傳訊參數及在一子訊框 之一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源塊 (PRB)。 25.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4 用於傳輸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OCC)之一子訊框 之一第一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 的構件;及 用於傳輸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〇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 碼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之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PUCCH)資料的構件。 26.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接收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的構 件; 用於解展頻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〇cc)之一子訊 框之一第一時槽中的該PUCCH資料的構件;及 用於解展頻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occ之一第二正交覆 蓋碼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之該PUCCH資料的構 件。 27.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的構件;及 用於根據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傳輸 的構件,該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UE特定傳訊參數2 在一子訊框之一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 源塊(PRB)。 159400.doc 201223308 28.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的構件;及 用於根據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接收 的構件’該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UE特定傳訊參數及 在一子訊框之一時槽中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資 源塊(PRB)。 29. -種用於—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其 包含: ' -電腦可讀媒體’其上記錄有非暫時程式碼,該程式 碼包含: 用以傳輸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〇cc)之一子訊框 之第—時槽中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xjccH)資料 的程式碼;及 用以傳輸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 〇cc之一第二正交覆蓋 碼之該子訊框的一第二時槽中之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 (PUCCH)資料的程式碼。 30. —種用於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其 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上記錄有非暫時程式碼,該程式 瑪包含: 用以接收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料的程式 瑪, 用以解展頻在具有一第一正交覆蓋碼(〇cc)之一子訊 框之一第一時槽中的該PUCCH資料的程式碼;及 159400.doc •6· 201223308 覆 式 用以解展頻在具有不同於該第一〇cc之一第二正交 蓋碼之該子Sfl框的-第二時槽中之該PUCCI^料的程 碼0 31. —種用於一 包含: 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 其 -電腦可讀媒體,其上記錄有非暫時程式碼,該程式 碼包含: 用以判定—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的程式碼;及 用以根據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來傳輸 、程式碼1¾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UE特定傳訊參數 及在-子訊框時射之符號的一數目而映射至實體 資源塊(PRB)。 32. -種用於一無線網路中之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 包含: ' -電腦可讀媒體’其上記錄有非暫時程式碼,該程式 碼包含: 用以判定-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的程式碼;及 用以根據實體上行鍵路控制通道(p U c c H)資源來接收 的程式碼’該等PUCCH資源係基於該UE特定傳訊參數 及在一+訊框之-時槽中之符號的一冑目而#射至實體 資源塊(PRB)。 33. —種無線通信方法,其包含: 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及 將該UE特定傳訊參數傳輸至一呢以選擇用於默⑶ 159400.doc 201223308 資料傳輸之一第一及-第二正交覆蓋碼(⑽)。 34.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以一方式選擇用於複數個迎之 該UE特定傳訊參數,以使得在—對仙之間的估計干擾 之-量度在-子訊框之—第—時槽與該子訊框之一第二 時槽之間不同。 35.如請求項34之方法,其中估計干擾之該量度係、在指派至 該對UE之該兩個〇CC之間的時變無線電通道中之一預期 平均交又相關。 36.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一記憶體;及 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至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 組態以: 37·如請求項36之裝置’其中以—方式選擇用於複數個迎之 該UE特定傳訊參數,以使得在—對仙之間的估計干擾 之一量度在一子訊框之一第一時槽與.該子訊框之一第二 時槽之間不同。 38.如請求項37之裝置,其中估計干擾之該量度係在指派至 該對UE之該兩個0CC之間的時變無線電通道中之一預期 平均交又相關》 39.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判定一使用者設備(UE)特定傳訊參數的構件;及 用於將該UE特定傳訊參數傳輸至一 UE&選擇用於 PUCCH資料傳輸之一第一及一第二正交覆蓋碼(〇cc)的 構件。 J 59400.doc
    -8 - 201223308 40·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以一方式選擇用於複數個仙之 該使用者設備⑽)特㈣訊參數,以使得在—對仙之間 的估計干擾之一量声名 罝度在一子汛框之一第一時槽與該子訊 框之一第二時槽之間不同。 41. 如4求項40之方法,其中估計干擾之該量度係在指派至 該對UE之該兩個〇cc之間的時變無線電通道中之一預期 平均交叉相關。 42. —種用於一無線網路中盔 峪甲之無線通k之電腦程式產品,其 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装卜# # 士 + 具上5己錄有非暫時程式碼,該程式 碼包含: 用以判定-使用者設備㈣特定傳訊參數的程式碼;及 用以將該UE特定傳訊參數傳輸至__ue以選擇用於 PUCCH資料傳輸之一第一及一第一一 弟—正父覆蓋碼(OCC)的 程式碼。 43. 如請求項4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以一方式選擇用於複 數個UE之該UE特定傳訊參數,以使得在一對仙之間的 估計干擾之-量度在-子純之—第__與該子訊框 之一第二時槽之間不同。 44·如請求項4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估計干擾之該量度係 在指派至該對UE之該兩個0CC之間的時變無線電通道中 之一預期平均交叉相關。 159400.doc •9·
TW100136848A 2010-10-11 2011-10-11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W20122330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9199110P 2010-10-11 2010-10-11
US41185410P 2010-11-09 2010-11-09
US13/269,480 US9172513B2 (en) 2010-10-11 2011-10-07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3308A true TW201223308A (en) 2012-06-01

Family

ID=44883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6848A TW201223308A (en) 2010-10-11 2011-10-11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9172513B2 (zh)
EP (2) EP2628270B1 (zh)
JP (1) JP5701990B2 (zh)
KR (1) KR101514241B1 (zh)
CN (1) CN103181113B (zh)
ES (1) ES2600901T3 (zh)
HU (1) HUE029679T2 (zh)
TW (1) TW201223308A (zh)
WO (1) WO20120511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3375B2 (en) * 2007-08-13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21489A2 (ko) * 2008-08-19 2010-02-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수신 성공 여부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031493A1 (en) * 2008-09-19 2010-03-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transmitting on multiple frequency resour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02756B1 (ko) * 2010-04-05 2017-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85398B1 (ko) * 2010-09-08 2013-07-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172513B2 (en) 2010-10-11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12076043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48109A2 (ko) * 2011-09-26 2013-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pucch 포맷 3을 이용한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777233B1 (en) * 2011-11-07 2018-05-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CN103379076B (zh) * 2012-04-27 2016-09-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上行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3176414A1 (ko) * 2012-05-24 2013-11-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상향링크 복조 참조신호의 전송 및 처리 방법, 그 단말
KR101619105B1 (ko) * 2012-05-24 2016-05-1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상향링크 복조 참조신호의 전송방법 및 그 단말, 상향링크 복조 참조신호의 처리방법 및 그 송수신포인트
US20160380732A1 (en) 2014-03-13 2016-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low laten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143005B2 (en) 2014-11-07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ynamic time-division duplex systems
JP2018503293A (ja) * 2014-12-08 2018-02-0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5個を超えるセルを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によって使用する時のpucch送信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CN111586865B (zh) * 2015-01-30 2024-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656885B1 (ko) 2015-11-13 2024-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v 통신을 위한 전력 측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190327B2 (en) * 2016-04-15 2021-11-30 Apple Inc. Frequency tracking for beamformed systems
US9992800B2 (en) * 2016-05-13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7592189B (zh) * 2016-07-06 202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9565484B (zh) * 2016-08-10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不同子载波间隔的新无线载波的公共同步信号
US11412503B2 (en) * 2016-08-12 202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channel-refere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 control channel
CN107800524B (zh) * 2016-09-02 2020-08-0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058443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发送方法、信道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9792336B (zh) * 2016-09-30 2021-02-26 诺基亚通信公司 Nr pucch覆盖范围扩展
WO2018058555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 adaptation for interlaced fdm dmrs
CN115347998A (zh) * 2016-12-16 2022-11-15 苹果公司 基带电路、ue和基站
US10405305B2 (en) * 2017-03-24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ngle slot short PUCCH with support for intra slot frequency hopping
CN108809555B (zh) * 2017-04-28 2021-05-2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专有lte网络pucch信道映射方法及装置
US10700913B2 (en) * 2017-05-15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hopping in frequency-first mapping for enhanced coverage
EP3665842A1 (en) * 2017-08-10 2020-06-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ultiple slot lo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CN109391425B (zh) * 2017-08-11 2020-10-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672511B (zh) * 2017-10-13 2020-1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pucch的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1316589B (zh) * 2017-11-03 2022-11-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基于多个时隙的长pucch的方法和设备
CN109803394B (zh) * 2017-11-17 2022-07-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时隙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11692A (zh) * 2017-12-29 2019-07-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扩频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641668B2 (en) 2018-09-28 2023-05-02 Mediatek Inc. Uplink designs for new radio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0536317A (zh) * 2019-04-29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符号属性的方法及节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7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5663B1 (en) 1998-06-05 2001-09-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creasing performance in communications by embedding one signal in another signal
US7047016B2 (en) 2001-05-16 2006-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uplink resources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924565B2 (ja) 2001-08-30 2007-06-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その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送信局装置および受信局装置
JP4421598B2 (ja) 2001-08-30 2010-02-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その無線伝送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送信局装置および受信局装置
JP2003143654A (ja) 2001-11-02 2003-05-16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7308063B2 (en) 2002-12-20 2007-12-1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effectuating post-FFT correction of fine frequency offset
PL2600540T3 (pl) 2003-08-06 2019-08-30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Urządzenie komunikacji bezprzewodowej i sposób komunikacji bezprzewodowej
KR100620914B1 (ko) 2004-04-07 2006-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에이엠씨 모드와 다이버시티 모드를 스위칭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06016457A1 (ja) 2004-08-10 2006-02-16 Nec Corporation 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KR100631742B1 (ko) 2004-11-17 2006-10-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Ack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008736B1 (ko) 2004-10-29 2011-01-14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멀티캐리어 전송 방식에 의한 통신 장치,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US8498215B2 (en) 2004-11-16 2013-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n-loop rate control for a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01844B2 (en) 2005-02-09 2010-04-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radio link failures associated with HSUPA and HSDPA channels
GB2425922B (en) 2005-05-03 2007-08-01 Motorola Inc Transmission of signalling information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72981B2 (en) 2005-05-12 2011-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selection for eigensteering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082171B1 (ko) 2005-05-23 2011-11-09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의 데이터 처리방법 및 송수신장치
US7388923B2 (en) 2005-06-07 2008-06-1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sub-carriers
JP2007028637A (ja) 2005-07-19 2007-0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上り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20070015998A (ko) 2005-08-02 2007-0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화-코드분할다중화 시스템을 위한 2차원확산기법
US20070183386A1 (en) 2005-08-03 2007-08-0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s and Multi-User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Allocation
KR100856207B1 (ko) 2005-09-13 2008-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이중화 방식과 주파수분할 이중화 방식을 이용하는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070032548A (ko) 2005-09-16 2007-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채널 보정장치 및 방법
CN101001136A (zh) 2006-01-13 2007-07-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循环移位的子载波映射的设备和方法
US7808886B2 (en) 2006-01-18 2010-10-0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Pilot signal in an 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01919B2 (en) 2006-05-01 2010-04-20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of assign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an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hereof
CN101087169B (zh) 2006-06-09 2012-06-06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Tdd系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1127747B (zh) 2006-08-14 2010-09-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复用系统中实现频域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KR101494002B1 (ko) 2007-06-11 2015-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및 그에 따른 수신 장치 및방법
WO2008153369A1 (en) 2007-06-14 2008-12-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systems
KR101416994B1 (ko) 2007-06-26 2014-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CN103427928B (zh) 2007-07-16 2017-08-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息码元的装置和方法
KR101457685B1 (ko) 2007-08-10 2014-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룰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503375B2 (en) 2007-08-13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60018B2 (en) 2008-03-14 2012-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uplink channelization in LTE
US9755708B2 (en) 2008-04-16 2017-09-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uplink transmission
US8531962B2 (en) 2008-04-29 2013-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of ACK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291942B1 (en) 2008-06-24 2014-08-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for multiple ack/nack assignments
US8638722B2 (en) 2008-09-18 2014-0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0056078A2 (ko) 2008-11-14 2010-05-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699453B2 (en) 2009-02-02 2014-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use of RF receive chain for hand-in assistance
CN104660382B (zh) * 2009-03-11 2019-02-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中确认信号的传输
AU2010250200B2 (en) 2009-05-21 2013-08-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multi-antenna system
WO2010147853A2 (en) 2009-06-16 2010-12-2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ank adaptive cyclic shift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WI545912B (zh) 2009-10-01 2016-08-1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上鏈控制資料傳輸
US8761087B2 (en) 2009-11-11 2014-06-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lancing reference signal powers across OFDM symbols
US8908617B2 (en) 2009-12-31 2014-1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MIMO transmission
EP2523378A4 (en) 2010-01-07 2015-09-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93420B1 (en) * 2010-01-07 2019-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features of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KR101789621B1 (ko) * 2010-01-19 2017-10-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과, 하향링크 데이터 수신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PL2369775T3 (pl) 2010-03-16 2019-08-30 Lg Electronics Inc. Sposób i stacja bazowa do przesyłania sygnałów odniesienia oraz sposób i urządzenie użytkownika do odbioru sygnałów odniesienia
WO2011120233A1 (zh) 2010-04-02 2011-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正交掩码生成装置和方法及正交掩码映射装置和方法
WO2011132942A2 (ko) 2010-04-20 2011-10-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887754B2 (en) * 2010-05-04 2018-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power distribution between symbols
CN102972074A (zh) 2010-06-16 2013-03-13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和解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8787304B2 (en) 2010-06-22 2014-07-22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alloc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797496B1 (ko) 2010-07-07 2017-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27520B1 (ko) 2010-07-09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509155B2 (en) * 2010-07-16 2013-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lexing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US9036511B2 (en) * 2010-08-03 2015-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MY164713A (en) 2010-08-20 2018-01-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pucch format 3 resources
WO2012047038A2 (ko) 2010-10-08 2012-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72513B2 (en) 2010-10-11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12110493A1 (en) * 2011-02-14 2012-08-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plexing of ack/nack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KR101925031B1 (ko) * 2011-06-24 2018-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KR102094890B1 (ko) * 2011-08-19 2020-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수신방법 및 기지국
US9723592B2 (en) * 2011-10-13 2017-08-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evolved node B for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EP2807784A1 (en) * 2012-01-27 2014-12-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providing epdcch in a multiple carrier based and/or quasi-collated network
KR102081937B1 (ko) * 2012-02-14 2020-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TWI620431B (zh) * 2012-03-16 2018-04-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以fdd模式操作的網路中支援hd-fdd操作的方法及裝置
US9413496B2 (en) * 2012-04-25 2016-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1584756B1 (ko) * 2012-08-06 2016-01-1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송수신포인트의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그 송수신포인트,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자원 매핑방법, 그 단말
WO2014058236A1 (ko) * 2012-10-10 2014-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JP2017513260A (ja) * 2014-01-29 2017-05-2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カバレッジ拡張されたワイヤレス送信のためのアクセスおよびリンクアダプテーションの方法
AU2015301498B2 (en) * 2014-08-15 2019-12-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MBMS for a WTRU with reduced bandwidth
US20170223695A1 (en) * 2016-02-03 2017-08-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19751A1 (en) 2015-11-05
EP3076578A1 (en) 2016-10-05
KR101514241B1 (ko) 2015-04-22
JP5701990B2 (ja) 2015-04-15
HUE029679T2 (en) 2017-02-28
EP3076578B1 (en) 2018-05-16
CN103181113A (zh) 2013-06-26
WO2012051119A1 (en) 2012-04-19
ES2600901T3 (es) 2017-02-13
CN103181113B (zh) 2016-03-09
JP2013539951A (ja) 2013-10-28
EP2628270B1 (en) 2016-07-27
EP2628270A1 (en) 2013-08-21
US9172513B2 (en) 2015-10-27
US20120263124A1 (en) 2012-10-18
KR20130075782A (ko) 2013-07-05
US9860881B2 (en) 201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23308A (en) Resource assignment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JP6599474B2 (ja) 低レイテンシのためのdmrsベースのdl
US9936494B2 (en) Randomization procedure for assign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WI492552B (zh) 用於正交分頻多重存取無線系統之時間與頻率的獲取與追蹤
KR101340636B1 (ko) 페이로드 차이를 기초로 디코딩하기 위한 결정 메트릭들의 결합
CN110708101B (zh) 用于配置针对3-d mimo的csi-rs的方法和装置
JP5646727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およ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信号に対する個別のリソースパーティショニング管理
KR101454678B1 (ko) 멀티캐리어 동작을 위한 리소스 매핑
EP2781133B1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low cost devices
TWI645734B (zh) 無線通信方法及裝置與其電腦程式產品
KR101513117B1 (ko) 다중 비트 ack/nak를 위한 제어 채널 자원들
JP6022639B2 (ja) アドバンスド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電力制御モードの調整
TWI524701B (zh) 用於異質網路之系統存取
KR20130020670A (ko) Tdd에서의 효율적인 자원 활용
KR20130010486A (ko) 이질적인 네트워크들에 대한 이벌브드 노드 b 채널 품질 표시자(cqi)프로세싱
JP2015503867A (ja) LTEにおける拡張されたPDCCH(ePDCCH)の処理
KR20140129389A (ko) 크로스-서브프레임 할당에 의한 전력 제어
US20170071005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integrated circ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