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6398A - Pow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 Google Patents

Pow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6398A
TW201136398A TW099104076A TW99104076A TW201136398A TW 201136398 A TW201136398 A TW 201136398A TW 099104076 A TW099104076 A TW 099104076A TW 99104076 A TW99104076 A TW 99104076A TW 201136398 A TW201136398 A TW 2011363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arrier
carriers
total available
packet form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4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n-Lu Zhang
Aziz Gholmieh
Ravi Agarwal
Pavan Kumar Vitthaladevuni
Ozcan Ozturk
Sharad D Sambhwani
Ji-Lei Hou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36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639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dur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e.g.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HSP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retransmission after error or non-acknowledg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Description

20113639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以下描述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而言,係關 於在複數個載波中分配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功率及根據所 實施之功率分配來選擇封包格式。
•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09年2月9曰所申請之名為「DATA RATE SELECTION BASED ON SCHEDULING GRANT」的 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150,950號、2009年3月16曰所申請之 名為「DATA RATE SELECTION BASED ON SCHEDULING GRANT」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160,393號、2009年6月 19 曰所申請之名為「DATA RATE SELECTION BASED ON SCHEDULING GRANT」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218,543 號、2009年8月18日所申請之名為 「DATA RATE SELECTION BASED ON SCHEDULING GRANT」的美國 臨時申請案第61/234,805號、2009年8月25日所申請之名為 「DATA RATE SELECTION BASED ON SCHEDULING GRANT」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236,775號、2009年9月 30 日所申請之名為「DATA RATE SELECTION BASED ON SCHEDULING GRANT」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247,266 號、2009年10月5日所申請之名為 「DATA RATE SELECTION BASED ON SCHEDULING GRANT」的美國 臨時申請案第61/248,817號及2009年11月2日所申請之名為 「ESTIMATING A NORMALIZED POWER REMAINING MARGIN」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257,370號之優先權。 146441.doc 201136398 前述美國臨時申請案已讓與給其受讓人,且該等申請案之 全文在此以引用的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内 容,諸如語音及資料。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可為能夠藉由 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而支援與 多個使用者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該等多重存取系統之 實例可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 (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1?1)]^八)系統、正交分頻多重 存取(OFDMA)系統及其類似系統。另外,該等系統可遵照 諸如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3Gpp2、高速封包存取 (HSPA)、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高速上行鏈路 封包存取(HSUPA)、3〇ΡΡ長期演進(LTE)、進階咖⑽匕 A)等之規格。 通常I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行動器件 之通彳s。每一行動器件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 輸而與-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代 自基地台至行動器件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鍵 路)指代自行動器件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 著線通彳。之普及度繼續增長,消費者需要額外特徵 及較大效能。料特徵可能需要高資料速率,此可能難以 由有限頻寬或頻譜而達成。增加頻寬(例如,力口寬頻寬)而 無對無線電設備(例如’傳輸器及接收器)之複雜度之較大 々曰的選擇為實施載波聚集。藉由載波聚集,多個分量 146441.doc 201136398 載波可經聚集或成組以產生總的較寬系統頻寬。每一分量 載波可包括具有控制頻道及訊務頻道之完整的下行鏈路及 上行鏈路。因此,每一分量载波可能表現為無線通信技術 之個別部署。 無線通信器件(例如,基地台、行動終端機等)可經組態 以利用多個分量載波來傳輸資料。舉例而言,基地台及行 動終端機可經組態以在多個載波之下行鏈路上分別地傳輸 及接收資料。此外,行動終端機可經組態以利用多個上行 鏈路載波上之複數個上行鏈路頻率。因此,可達成較高資 料速率及較大總輸送量而無對設備複雜度之較大影響。 【發明内容】 下文呈現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該等 實施例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不為所有預期之實施例的廣泛 絲述,且既不意欲識別所有實施例之關鍵或臨界要素,亦 不意欲描繪任何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疇。其唯一目的為以簡 化形式來呈現-或多個實施例的某些概念,作為隨後所呈 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序文。 根據相關態樣,提供一種包括判定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傳 輸之總可用功率的方法,其中總可用功率係由複數個載波 共用》該方法亦包括跨越複數個載波來分配總可用功率, 其中聯合判定總可用功率之功率分配。此外,該方法可勺 括針對來自複數個載波之―载波選擇封包格式,盆中選= 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與載波相關聯之伺服授予及配 之功率量。 狄收 146441.doc 201136398 另一態樣係關於無線通信裝置。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至 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識別高速上行鏈路 封包傳輸之總可用功率,其中總可用功率係由複數個載波 共用。該至少一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根據功率分配方案 跨越複數個載波來均分總可用功率。此外,該至少一處理 器進步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與載波相關聯之飼服授 予及配置至載波之功率量來針對來自該複數個餘之一載 波選擇一封包格式。 又-態樣係關於-種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判定高速上 行鏈路封包傳輸之總可用功率的構件,其中總可用功率係 由複數個載波共用。該裝置亦可包括用於跨越複數個载波 來分配總可用功率的構件,#中聯合判定總可用功率之功 率刀配另外„亥裝置包括用於針對來自該複數個載波之 -載波選擇-封包格式的構件中選擇係至少部分地基 於與載波相Μ之⑭服㈣及配置至載波之功率量。 又另-態樣係關於-種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 可具有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於使得至少 -電腦識別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傳輸之總可用功率的程式 碼,其中總可用功率係由複數個載波共用。電腦可讀媒體 亦可I 3用於使付至少—電腦根據功率分配方案跨越複數 個載波來均分總可用功率 手的耘式碼。此外,該電腦可讀媒 體可包括用於使得至少—番| Α 電腩至 >、。卩分地基於與載波相關 聯之伺服授予及配置至恭 ^ ^ 载波之功率量來針對來自該複數個 載波之-載波選擇一封包格式的程式碼。 146441 .doc 201136398 此外,額外態樣係關於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功率均分 模組,該功率均分模組根據功率分配方案在複數個分量載 波中分配總可用功率。該裝置亦可包括格式評估模=篁該 格式評估模組至少部分地基於每一封包格式之功率需求= 藉由功率均分模組而配置至分量載波之功率量來分類用於 複數個分量載波中之分量载波的一組封包格式。此外,該 裝置可包括格式選擇模組,該格式選擇模組自該組封包格 式來選擇封包格式以用於在分量载波上之上行鏈路傳輸 中。 為了完成前述及相關目標,該一或多個實施例包含在下 文中全面地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地指出之特徵。 以下描述及隨附®式詳細地闡明該—或多個實施例的某些 說明性態樣1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藉以使用各種實施 例之原理之各種方式中的幾種方式 欲包括所有該等態樣及其等效物。 【實施方式】 且所描述之實施例意 現參看圖式來描述各種實施例,复 一中在全文中相似參考 數字用以指代相似元件。在以下h 你Α卜^述中,為了解釋之目 的,閣明眾多特^細節以便提供對—或多個實施例之詳盡 理解。然而,可顯而易I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 實踐該(該等)實施例。在其他情讶 ^ 月况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 熟知結構及器件,以便促進描述—式 ^多個實施例。 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 、,且件」、「模組」、「系統」 及其類似物意欲指代電腦相關之督 心貫體,諸如:硬體、韌 146441.doc 201136398 體、硬體與赴縣+ 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令 言,組件可為(伸不& 體舉例而 理器、物件、二::在處理器上執行之處理程序、處 而士 ,在气h管 仃元執仃緒、程式及/或電腦。舉例 為:件Λ '器件上執行之應用程式及計算器件兩者均可 ‘,、 或多個組件可駐存於處理程序及/或執行緒 内,且組件可宝办认, X羽•订緒 以上電腦之間 腦上及/或分散於兩個或兩個 曰此外,此等組件可由储存有 之各種電腦可讀媒體執行。彼等組件可藉由本端處理= 及/或遠端處理程序進行通信,諸如根據具有一或 料封包之信號(例如’來自藉由信號而與另一組件互動之 組件之資料,另-組件係在本端系統中、在分散式系統中 及/或跨具有其他系統之網路(諸如網際網路)中)。 此外,本文中結合無線終端機及/或基地台來描述各種 態樣。無線終端機可指代向使用者提供語音及/或資料連 接性的器件。無線終端機可連接至諸如膝上型電腦或桌上 型電腦之計算器件,或其可為諸如個人數位助理(PDA)之 自含式器件。無線終端機亦可被稱作系統、用戶單元、用 戶台、行動台(mobUe station)、行動器件(m〇biie)、遠端 台、存取點、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 使用者代理、使用者器件或使用者設備(UE)。無線終端機 可為用戶台、無線器件、蜂巢式電話、pcs電話、無線電 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 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手持式器件,或 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器件。基地台(例如,存取 14644I.doc 201136398 點、節點B或演進型節點B(eNB))可指代存取網路中之經過 二中介面經由一或多個扇區與無線終端機通信的器件◊基 地台可藉由將接收之空中介面訊框轉換成Ip封包而擔當無 線終端機與存取網路之其餘部分之間的路由器,該存取網 路可包括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基地台亦協調空中介面 之屬性的管理。 此外,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本文 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若以軟體實施’則可將該等功能作 為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 電腦可讀媒體而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 通k媒體兩者,通信媒體包括促進將電腦程式自一位置傳 送至另一位置之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藉由電腦存取 之任何可用媒體。藉由實例而非限制,該等電腦可讀媒體 可包含RAM、ROM、EEPR0M、CD_R〇M或其他光學光碟 儲存盗、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以載運 或儲存以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藉由電 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任何連接件適當地被稱作電 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 紋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 無線技術而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 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 及微波之無線技術係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 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 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BD), 146441.doc 201136398 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且光碟藉由雷射以光 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各者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 體之範疇内。 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諸 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 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 (OFDMA)系統、單載波FDMA(SC-FDMA)系統及其他該等 系統。術語「系統」與「網路」通常在本文中可互換地使 用。CDMA系統可實施諸如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UTRA)、 CDMA2000、高速封包存取(HSPA)、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 取(HSDPA)、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等之無線電 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 型。另外,CDMA2000涵蓋 IS-2000、IS-95及 IS-856標準》 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 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如演進型UTRA(E-UTRA)、超 行動寬頻帶(UMB) 、IEEE 802_ll(Wi-Fi) 、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之無線電 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一 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使用E-UTRA之即將出現之版 本,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SC-FDMA ^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 的文獻中描述118?八、1^0?八、1181;?八、1;丁11八、£-UTRA、UMTS、LTE、LTE-A、SAE、EPC 及 GSM。另 外,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 146441.doc •10- 201136398 文獻中描述CDMA2000及UMB。另外,該等無線通信系統 可另外包括同級間(例如,行動台對行動台)特用網路系 統其通吊使用不成對未授權頻譜(unpaired unlicensed spectrum)、802.xx無線LAN、藍芽及任何其他短程或長程 . 無線通信技術。出於清楚起見,在以下描述中使用與 WCDMA、HSPA、HSDPA及HSUPA相關聯之術語。然而, 應瞭解,隨附於此之申請專利範圍不意欲限於WCDMA、 HSPA、HSDPA及HSUPA,除非明確地如此進行。 此外,術語「或」意欲意謂包括性「或」而非獨占式 「或」。亦即,除非另外指定或自上下文清楚可見,否則 短語「X使用A或B」意欲意謂自然包括性排列中之任一 者。亦即,紐語「X使用A或B」由以下例子中之任一者滿 足:X使用A ; X使用B ;或X使用a&b兩者。此外,如本 申請案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數詞「一」應通常 理解為意謂「一或多個」,除非另外指定或自上下文清楚 可見係針對單數形式。 將根據可包括許多器件、組件、模組及其類似物之系統 來呈現各種實施例。應理解且瞭解,各種系統可包括額外 . 器件、組件、模組等及/或不包括結合諸圖所論述的所有 器件、組件、模組等。亦可使用此等方法之組合。 現參看圖式,圖1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實例無線通信系 統100,其使用多個分量載波以促進達成較高上行鏈路資 料速率。無線通信系統1〇〇包括在無線鏈路上彼此通信之 使用者設備(UE)l 10及基地台120。在一實例中,基地a 146441.doc 201136398 120可為存取點,諸如巨型小區存取點、超微型小區或微 型小區存取點、NodeB、eNodeB(eNB)、行動基地台、其 一部分及/或提供對無線通信網路之存取的實質上任何器 件或裝置。儘管圖1中僅說明11£ 11〇及基地台12〇,但應瞭 解,系統100可包括任何數目之UE&/或基地台。根據—態 樣,基地台120可在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頻道上將資訊傳 輸至UE 110,且UE 110可在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上將資訊 傳輸至基地台120。應瞭解,系統1 〇〇可操作於wcdMA無 線網路、OFDMA無線網路、CDMA網路、3GPP LTE咬 LTE-A無線網路、3GPP2 CDMA2000網路、EV-DO網路、 WiMAX網路、HSPA網路等中。 系統100可進一步包括可控制諸如基地台120之一或多個 基地台的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130。RNC 130可處置啤 叫建立、服務品質(QoS)、無線電資源管理、自動重複請 求(ARQ)協定等。此外,RNC 130經由核心網路(圖中未繪 示)連接至網際網路及公眾交換電話網路。 根據一態樣’ UE 110及基地台120可經組態以使用多個 分量載波。舉例而言,UE 110與基地台1 20可經由載波140 及載波1 5 0通信。儘管圖1中僅描繪兩個載波,但應瞭解, UE 110及基地台120可經組態以藉由兩個以上載波操作。 載波140及150中之每一者可囊封完整的無線電介面。舉 例而言,載波140及150可分別包括WCDMA/HSPA無線電 介面,使得每一載波140及150包括複數個下行鏈路及上行 鏈路邏輯頻道、輸送頻道及實體頻道,諸如(但不限於)專 14644l.doc 12 201136398 用頻道(DCH)、增強型專用頻道(E_DCH)、高速下行鏈路 共用頻道(HS-DSCH)、尚速共用控制頻道(HS SCCH)、廣 播頻道(BCH)、下行鏈路共用頻道(DSCH)及其類似物。因 此,UE 110可經由載波140或載波15〇而接收完整的無線通 信服務》此外,可經由並行利用載波14〇及15〇兩者而達成 較大資料速率。 在一態樣中,UE 11 〇可經組態(例如,藉由基地台i 2〇及 /或RNC 130)以結合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來利用 載波140及150兩者^ HSUPA提供UE 11〇可使用以增加上行 鏈路容量、上行鏈路資料輸送量及上行鏈路效能(例如, 減少延遲)之增強型上行鏈路頻道。根據一實例,HSUpA 或增強型上行鏈路提供一組特徵以增加上行鏈路能力。舉 例而言,HSUPA提供在NodeB或基地台處之排程、混合 ARQ、較高階調變、傳輸時間間隔(丁耵丨選擇等。 在一態樣中,ϋΕ 11〇可包括媒體存取控制(MAC)模組 112,其實施MAC層特徵。MAC模組112可經由諸如(但不 限於)專用控制頻道(DCCH)及專用訊務頻道(DTCH)之邏輯 頻道而向上部層(例如,無線電鏈路控制(RLC)等)提供服 務。在一實例中,MAC模組丨12可執行封包格式選擇及將 一或多個流(例如,邏輯頻道上之資料流)多工成選定封包 格式。UE 110亦可包括實施上行鏈路傳輸之實體層態樣的 實體層模組114。舉例而言,實體層模組114可執行輸送區 塊之編碼、輸送頻道多工、無線電頻率載波之調變、循環 冗餘檢查(CRC)之插入、擴展位元以達成一碼片速率及其 146441.doc •13- 201136398 類似操作。在一實例中,MAC模組112可根據與各別資料 流相關聯之優先權來選擇封包格式且將一或多個資料流多 工成選定封包格式’以產生輸送區塊。實體層模組114可 將CRC附接至輸送區塊。在CRC附接之後,實體層模組 114可編碼輸送區塊.。舉例而言,實體層模組114可使用渦 輪編碼或迴旋編碼。可交錯經編碼之輸送區塊且可執行速 率匹配。可對多個經編碼及經交錯之輸送區塊進行多工及 調變以產生調變符號流。可將調變符號映射至實體頻道’ 諸如增強型專用實體資料頻道(E-DPDCH)。在映射至實體 頻道之後,調變符號流可經轉換(例如,經由數位/類比轉 換)且調變至無線電頻率載波上。 暫時地轉至圖2,根據各種態樣來描繪待傳輸於上行鏈 路上之資料的實例資料流200。在資料流200中,描繪網際 網路協定(IP)服務。應用程式在資料流200之應用層或1p層 處產生一或多個IP封包。IP封包包括TCP/IP標頭及應用程 式資料之有效負載。將IP封包傳遞至封包資料聚合協定 (PDCP)層。PDCP層可對IP封包執行標頭壓縮,以產生相 對於TCP/IP標頭具有減少之大小的PDCP標頭。PDCP標頭 及有效負載包含可轉遞至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協定層之 PDCP協定資料單元(PDU)。RLC層將PDCP PDU分段成較 小部分,其中該等較小部分可包括來自一個以上PDCP PDU之資訊。RLC標頭可附接至每一片段,以產生傳遞至 資料流200之MAC層的RLC PDU。MAC層可將一或多個 RLC PDU串聯至MAC有效負載中,MAC標頭附接至該 146441.doc -14· 201136398 MAC有效負載。MAC層可進一步將一或多個MAC有效負 載以及標頭插入至輸送區塊中。輸送區塊轉遞至實體層。 實體層附接CRC且將輸送區塊以及CRC映射至E-DPDCH。 儘管資料流200描繪載波1及載波2中之每一者的單獨資 料流,但應瞭解,共同資料流可經實施直至且經由MAC 層。舉例而言,IP封包可經壓縮、分段且插入至一系列 MAC有效負載中。隨後,MAC有效負載可在映射至實體 頻道上之前經配置至載波1或載波2之輸送區塊》 返回參看圖1,基地台120可包括實體層模組124及MAC 模組122。實體層模組124實施射頻載波之接收、轉換(例 如,經由類比/數位轉換)、解調變、解多工、解碼及其類 似過程,以恢復UE 110所傳輸的輸送區塊。MAC模組122 可對藉由實體層模組124所提供之輸送區塊實施混合ARq 處置。此外,MAC模組122可將輸送區塊解多工成一或多 個資料流。資料流可轉遞至基地台12〇或RNC 130中之上部 層(例如,RLC)。RNC 130可包括MAC模組132,MAC模組 132可執行與基地台120之MAC模組122類似的MAC功能 性。在一態樣中’ MAC功能性係藉由MAC模組132實施以 用於非增強型上行鏈路傳輸。對於增強型上行鏈路傳輸, MAC模組132可實施重新排序以促進資料區塊之按序遞 送。 根據一態樣,藉由基地台12〇之排程器(圖中未繪示)來 排程UE 110的增強型上行鏈路或HSUpA傳輸。排程器可判 定UE 110何時且以何資料速率可在上行鏈路上傳輸。舉例 146441.doc 15 201136398 而言,在單載波組態中,UE 110可產生上行鏈路資源請求 或排程請求。排程請求可通知排程器:UE 11〇意欲利用多 高之資料速率。可將由UE 110可支援之最大資料速率表示 為E-DPDCH傳輸功率與DPCCH傳輸功率之間的功率比 率。在一態樣令,可藉由UE 110之MAC模組112來判定排 程請求。 基地台120之排程器可基於排程授予、頻道條件及/或其 他資訊來判定用於UE 11 0的排程授予。排程授予指示ue 110可用於傳輸之最大功率比率(例如,EDpDCH與DPCCH 功率比率或傳輸與導頻比率(Τ2ρ)) β排程授予可經由& dch絕對授予頻道(E_AGCH)作為絕對排程授予而發信號 至UE 110,或經由E_DCH相對授予頻道作為相 對排程授予而發信號腿11〇 '絕對排程授予通常傳達絕 對改變’且可用以指派用於即將出現之封包傳輸的高資料 速率。相對授予傳達在正在進行之封包傳輸期間的相對改 UE 11 〇維持飼服授予變數,飼服授予變數追蹤可用方 U0在E-DCH上之高速封包傳輸的最大τ2ρ。當接收至 絕對授予或相對授子昧 γ t抆予時UE 11〇更新伺服授予變數。Ma< 模組112可判定資料速率以用於在伺服授予變數及總可拜 功率之限制内之上行鏈路傳輸。在一實例中MAC模句 112經由E-DCH輸逆枚《人 、 格切m (E'TFC)選擇(例如,傳輪封έ :、Λ判疋資料速率。可用於UE 110之每一 Ε·τ_ 與功率需求(例如,廄+ 1 應用給定E-TFC之所需Τ2Ρ比率)相^ 146441.doc * 16 - 201136398 率評估每一 E-TFC需求,以 總可用功率足以符合E-TFC ’總可用功率不足以符合E_ 聯。ϋΕ 110可相對於總可用功 識別可支援哪些E-TFC(例如, 需求)及封鎖哪些E-TFC(例如 TFC需求)。IJE 11〇可自一细*松 J目,,且支杈之E-TFC來選擇最大化可 傳輸之資料量而不超過伺服授予的E_TFC。 根據-態樣,UE 11G可經組態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載波 (諸如載波刚及⑼)詩上行鏈路傳輸。在—實例中,基 地台120之排程器可跨越載波聯合操作。根據此實例,UE no可將聯合或總排程請求傳輸至基地台12G。排程器可跨 越載波發送總授予或將授予分別發送至每一載波◊在另一 實例中,排程器可對每一載波獨立地操作,及/或可針對 母-載波在基地台12〇中實施單獨排程器。依照獨立排程 益之實例’ UE 11〇可在每一載波上傳輸單獨排程請求。為 了判定單獨請求,UE 110可估計用於跨越所有載波之增強 型上行鏈路傳輸的總可用功率,且將總可用功率之一部分 均分或配置至每一載波。 可針對UE 11 〇經組態以使用之每一載波來維持獨立伺服 授予變數。此外,針對經組態之每一載波,UE i〗〇選擇E_ 丁FC以用於載波上之上行鍵路傳輸。在一態樣中,up 11 〇 及(特疋地)MAC模組112在共同總可用功率的條件下以聯 合方式來選擇每一載波上之E_TFC。因為混合ARQ經組態 於每一载波上,所以UE 110可能不以給定傳輸時間間隔 (TTI)在每一載波上傳輸新封包。在一實例中,在一或多 個載波上可能需要重新傳輸。在兩個載波(例如,載波〗4〇 14644 丨.doc -17· 201136398 及150)之情況了,對於給定TTI…三種情形為可能 的:兩次重新傳輸、-次重新傳輸與一次新傳輸,及兩次 新傳輸。在兩次重新傳輸之情況下,纟需進行£_况選 擇’因為先前封包格式及功率配置可再次用於重新傳輸。 在:次重新傳輸及-次新傳輸之情況下,可針對新傳輸來 執行先前關於單載波所描述的E_TFC選擇。在此實例中, 用於新傳輸之總可用功率為用於增強型上行鏈路傳二之總 可用功率減去重新傳輸所需之功率。針對兩次新傳輸, ϋΕ 11 0判定來自用於增強型上行鏈路傳輸 多少功率待配置至每一載波。配置至每— 響針對每一載波所選擇的E-TFC。 之總可用功率之 載波之功率又影 在一態樣中,UE !1〇可實施充水式或完整的最佳化功率 均分方案。根據此最佳化’限制包括最大所允許UE傳輪 功率及兩個載波之舰授予ϋ例中,識別最佳功率 分配解決方案可能藉由蠻力搜尋而完成。在另一實例中, 可判定近似值》 根據一態樣,T2Pm為載波m上所選擇之E_TFCwT2p。最 佳E-TFC選擇可為以下最佳化之結果,該最佳化為找到每 一載波m之T2Pm ’使得在受限於以下約束下最大化 ImR(T2Pm): T2Pm > 0 T2Pra <SGm Σ,η DPCCH.largei.m DPCCH.larget.m T2Pm + PDPDCH m + PHS_DpcCH m + PE-DPCCH,m ) ^ Pmax 依照此實例’ R(T2Pm)為與T2Pm相關聯之日期速率,可在 146441.doc -18- 201136398 考慮混合ARQ目標之後基於經組態内插或外推而計算該資 料速率。SGm為載波m上之伺服授予。Pmax表示UE n〇的最 大所允許傳輸功率。pDpccHtargetm係基於3槽濾波之dpcch 功率及壓縮模式狀態。pDPDCH m表示估計之Dpdch傳輸功 率。在一實例中,可基於PDpccH,targetn^來自已進行之TFC 選擇(例如’在E-TFC選擇之前)的增益因數來估計 PDPDCH,m。PHS-DPCCH,m為基於下列各項的所估計HS-DPCCH 傳輸功率:最大HS_DPCCH增益因數;pDpccH,target,m ;最新 近發信號之ACK、NACK及CQI之值。PE.DPCCH,m為包括Ε· DPCCH提升(boosting)之所估計E-DPCCH傳輸功率。 分別將關於T2P之R(T2P)的一階導數及二階導數表示為 R’(T2P)及R"(T2P)。可經由内插/外推自r(T2P)之斜率找到 R'(T2P)及R”(T2P)。舉例而言,可由UE 110已知之經發信 號參考點來近似R(T2P)的斜率。在一實例中,R(T2p)可為 凹斜(concave),使得R'(T2P)>0且R"(T2P)S0»凹度意味可 根據下文來針對每一載波識別最佳T2P。載波經排序使得 PDPCCH,target,lSPDPCCH,target,2(以兩個載波為例)。緊接著, T2P!經判定為儘可能的高,其中T2Pl由SG!或Ρ_限制。 s平估由R'(T2P丨)/PDPCCH,target,丨所表示之第一值,以判定第一 值疋否大於或等於由R'(〇)/PDPCCHtarget2所表示的第二值。 若第一值大於或等於第二值’則最佳化完成。否則,最佳 化可繼續。若最佳化繼續,則識別T2Pi及T2P2使得 R'(T2P i)/P〇pcch ,target,! 荨於 R’(T2P2)/Pdpcch ,target,2。根據一 態樣’可經由搜尋來建立相等性,其中將T2P〗配置至 146441.doc -19· 201136398 R (T2P丨)/Pdpcch target jryo^Pdpcch …叫 2 之點。可交替地 增加Τ2Ρ〗及Τ2Ρ2,直到達成相等性為止。儘管根據兩個載 波來說明上文所描述之最佳化實例,但應瞭解,可將最佳 化擴展至兩個以上载波,且隨附於此之申請專利範圍意欲 涵蓋載波之數目超過兩個的情形。 儘官UE 11 〇保留用以進行上文所詳述之最佳搜尋的足夠 資訊,但可根據另一態樣來使用最佳值之近似值以減少複 雜度。在一態樣中,最佳解決方案之複雜度係歸因於 R(T2P)之凹度。當接收之信號對干擾及雜訊比(sinr)較高 時,凹度可為顯著的。在CDMA系統之上行鏈路中,接收 之SINR通常歸因於小區内及小區間干擾而為低至中。因 此,R(T2P)可假定為線性的。因此,R,(T2pi)/pDpcwe R’(T2P2)/PDPCCH target 2可對於721>1與T2P2之大多數組合而言 成立。鑒於此,可將貪心填充式程序用作對最佳解決方案 的接近近似。根據一態樣,載波可經排序使得 PDPcCH,target’lSPDpcCH,target,2。可使Τ2ρ丨儘可能的大,假定 Ρ〗係由SG 1及Pmax限制。在針對載波1識別Τ2ρ 1之後判定 剩餘功率。識別T2P2使得其鑒於剩餘功率及SG2而為所允 泎的最大值。在一實例中,此貪心填充式方案可最佳化 UE 110之瞬時資料速率。 根據另一態樣,UE110可實施相等均分功率分配方案。 舉例而言,UE 110可跨越所有載波相等地均分總可用功 率。舉例而言,UE 110可將用於E_DCH傳輸之總可用功率 相等伤額分派至載波140及載波150〇在上文所描述之功 146441.doc -20- 201136398 率:配方案(例如,充水式方案、貪心填充式方案、相等 均刀方案)中,跨越載波來分配總可用功率。根據另一態 樣自可用於UE 11 〇傳輸之最大功率來導出總可用功率。 若DPDCH,,’呈組態於一或多個載波上則選擇在dpdch 傳輸時發生,假定在扣除所有载波上之任何導頻及附加功 率之後來自可用最大功率的所有功率均可用於dpdch傳 輸緊接著’所有載波上之E dpcci^hs dpcch傳輸所 需之功率經判定且自總功率扣除。因&,用於上文所描述 之刀配方案中之總可用功率(例如,傳輸的可用功 率)可為在配置至DPDCH、DPCCH及HS_DPCCH之後來自 可用於UE 11 〇之最大功率的所有剩餘功率。 如系統100中進—击均ΒΒ τττ, ’說月,UE 110可包括處理器丨16及/ 或Z It體118 ’其可用以實施Mac模組in及實體層模組 114之部分或全部功能性。類似地,圖m明基地台12〇亦 可匕括處理益126及/或記憶體128,其可用以實施MAC模 組m及㈣㈣組m之部分或全部功能性,且麗13〇 可包括處理器134及/或記憶體136以實施MAC模組132。 如上文所㈣,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經組態於上 行鏈路上時’跨越载波來均分或分配增強型上行鏈路傳輸 之總可用功率。可根撼久# + & + 干 很據各種方案來判定功率分配。舉例而 言’功率分配可遵照相等均分方案。在另一實例中功率 分配遵照貪心填充式或充水式方案。在—態樣中,以聯合 方式來判定配置至載波之功率,使得評估所有載波以判定 功率分配。在評估所有载波中,可考慮載波之間的效能及 146441.doc •21- 201136398 差異。儘管已結合WCDMA/HSPA來描述以上功率分配方 案’但應瞭解,3GPP、3GPP LTE、3GPP LTE-A、 UMTS、CDMA、WiMAX、WiFi及/或其他技術可利用本文 中所呈現之概念以在複數個載波中分配功率資源。 緊接著參看圖3 ’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接收及排程 增強型上行鏈路傳輸的系統3〇〇。系統3〇〇可包括基地台 120 ’基地台i 2〇可類似於上文參看圖1所描述之基地台 120 ’且執行與上文參看圖1所描述之基地台12〇類似的功 月b性。基地台12 0可自諸如UE 110之一或多個行動器件接 收上行鏈路發信號及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此外,基地台可 將下行鏈路發信號傳輸至一或多個行動器件。 基地台120可包括促進上行鏈路發信號、下行鏈路發信 號及資料傳輸之接收及傳輸的實體層模組124。舉例而 言,實體層模組124可自行動器件接收射頻載波,執行類 比/數位轉換’解調變且解碼以恢復輸送區塊,該輸送區 塊可轉遞至基地台12〇之MAC模組122 ^此外,實體層模組 124可編碼、調變下行鏈路發信號(例如,排程授予)且將其 傳輸至一或多個行動器件。在一實例中,上行鏈路發信號 可包括排程資訊(例如,緩衝報告、功率動態餘量報告、 排程請求、滿意位元(happy bit)等)以及用於上行鏈路資料 傳輸之E-TFC的指示符。下行鏈路發信號可包括排程授 予、混合ARQ指示符(例如,ACK/NACK)及其類似物。資 料傳輸可包括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上行鏈路資料傳輸包括 在一或多個載波上之E-DCH傳輸。 146441.doc -22· 201136398 基地台120之MAC模組122可促進HARQ重新傳輸、排程 及解多工。MAC模組122可包括HARQ模組308,其可支援 停止及等待HARQ協定的一或多個執行個體(例如,HARQ 處理程序)。HARQ模組308所管理之每一HARQ處理程序可 產生指示E-DCH傳輸之遞送狀態的ACK或NACK。MAC模 組122亦可包括解多工模組306,解多工模組306將輸送區 塊解多工成一或多個片段或MAC PDU,該一或多個片段 或MAC PDU轉遞至上部層(例如,至諸如MAC_d4Q〇s流 之相關聯之資料流)。 根據一態樣,MAC模組122可包括控制模組3〇4,控制模 組3 0 4可促進自一或多個行動器件接收排程請求及向一或 多個行動器件傳輸排程授予β控制模組3〇4可與排程器3〇2 相關聯,排程器302至少部分地基於排程請求來判定排程 授予。在一態樣中,排程器302判定允許行動器件何時且 以何資料速率在上行鏈路上傳輸,以便控制影響與基地台 120相關聯之其他行動器件的干擾量。在另一態樣中,排 程器3 02可使用頻道相依之排程。 排程器302可使用各種排程機制以產生排程授予。舉例 而言’排程器302可利用循環排程。在另一實例中,排程 器3〇2可實施最大公平性政策,其_基地台⑶所飼服之每 一行動器件經指派相同資料速率。此外,排程器3〇2可使 用貪心填充式原則,使得具有最佳無線電條件之行動器件 經指派儘可能高的資料速率。若在排程具有最佳條件之行 動器件之後基地台120處之干擾位準在容許限度内,則具 I46441.doc 23- 201136398 有第二最佳頻道條件之行動器件可接收排程授予,依此類 推。 根據-態樣’基地台12G可經組態以支援用於高速上行 鍵路封包存取之多個上行鏈路載波。舉例而言,基地台 120可词服經組態以藉由複數個分量載波來傳輪資料之行 動益件。排程器302可針對由行動器件所利用之載波使用 聯合排程。在另一實例中,排程器302可獨立地排程由行 動器件所利用之每一載;皮。依照此實例,基地台可接 收每—載波上之上行鏈路發信號(例如,排程請求)。每一 載波上之排程請求可由控制模組3〇4單獨地接收且評估。 排程器302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各別排程請求來獨立地判定 母一載波上之用於行動器件的排程授+。控㈣組⑽可 促進每載波上之各別排程授予傳輸至行動器件。 現轉至圖4,歸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在複數個載波上 傳輸高速上行鏈路資料的系統4〇〇。系統4〇〇可包括 110,UE no可類似於上文參看圖丨所描述之ue ,且執 行與上文參看圖!所描述之UE 11〇類似的功能性。证㈣ 可自諸如基地台120之基地台接收下行鏈路發信號。此 外’ UE 110可傳輸上行鏈路發信號及上行鏈路資料傳輸至 基地台。 在一態樣中’ UE 110可經組態以針對增強型上行鍵路或 HSUPA傳輸來利用多個分量載波。載波聚集組態中之每一 分董載波可包括全部增強型上行鏈路能力。因此,下行鏈 路發信號、上行鏈路發信號及上行鏈路資料傳輸可在每一 146441.doc -24- 201136398 分量載波上單獨地接收且傳輸。下行鏈路發信號可包括 (例如)用於所組態之每一載波的絕對及相對排程授予。上 行鏈路發信號可包括針對每一載波之排程請求、針對每一 載波之Ε-TFC選擇、功率動態餘量、緩衝狀態報告及其類 似物。 在一實例中,UE 11 0可經組態以使用兩個載波(例如, 載波1及2)。UE 110可包括MAC模組112,MAC模組112可 執行封包格式選擇及一或多個流(例如,邏輯頻道上之RLC PDU)成為選定封包格式的多工。MAC模組112可自一或多 個資料流(例如,MAC-d流)接收複數個RLC PDU。該複數 個RLC PDU可與利用IP服務之應用程式相關聯,且包括藉 由應用程式所產生之TCP/IP封包之部分。MAC模組112可 處理RLC PDU以產生MAC-d PDU。MAC模組112可包括多 工模組402,多工模組402可將一或多個MAC-d PDU多工成 一或多個 MAC-e PDU,MAC-e PDU又封裝至 MAC-e PDU 或輸送區塊中。多工模組402根據由格式選擇模組408所選 擇之封包格式或Ε-TFC來將PDU封裝至輸送區塊中。在一 態樣中,針對所組態之每一載波藉由實體層模組114來傳 輸輸送區塊。因此,針對給定TTI,格式選擇模組408可取 決於各別E-DCH傳輸之HARQ狀態來選擇一或多個E-TFC,高達每一載波一個Ε-TFC。在兩個所組態載波(每一 者具有在一TTI下之新傳輸)的實例中,格式選擇模組408 選擇兩個Ε-TFC,每一載波一個Ε-TFC。多工模組402可判 定來自特定資料流之資料應配置哪些Ε-TFC。因此,多工 146441.doc -25- 201136398 模組402可跨越所有載波聯合地多工且封裝輸送區塊。 MAC模組112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HARQ模組404。在 一態樣中’獨立的HARQ模組404可與每一所組態載波相關 聯。HARQ模組404實施與HARQ協定相關的MAc功能性。 對於與特疋HARQ模組404相關聯之各別載波,特定harQ 模組404可保留輸送區塊以用於重新傳輸。HARQ模組4〇4 可藉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組態,且將輸送區塊提供至 實體層模組114以用於在各別分量載波上的傳輸。 如上文所論述,MAC模組112之多工模組4〇2根據每一載 波上所選擇之封包格式或E_TFC而將來自各種資料流的 PDU封裝至輸送區塊中。在一態樣中,至少部分地基於經 由下行鏈路發信號自基地台所接收的排裎授予藉由格式選 擇模組406來識別E_tFC。排程授予可為E_A(JCH上所接收 之絕對排程授予或E-RGCH上所接收之相對授予。針對所 接收的每一排程授予,MAC模組112更新伺服授予41〇,其 中針對每一經組態載波維持個別伺服授予。伺服授予々^ 向UE 11 〇指示最大資料速率或傳輸與導頻(τ2ρ)功率比率 經允許用於在各別載波上之傳輸。當經由一或多個載波上 之下行鏈路發信號來接收絕對及/或相對排程授予時, MAC模組112更新伺服授予41(^舉例而言,可在第一載波 的E-AGCH上接收絕對授予。MAC模組ιΐ2更新與第一载波 相關聯之词服授予4〗〇以等於絕對授予。在另一實例中\ 可在第二載波之E_RGCH上接收相對授予。回應於相對授 予,MAC模組112可取決於相對授予為最大所允許 又 146441.doc -26· 201136398 率之增加或降低而將與第二載波相關聯之伺服授予410增 大或減小一等於相對授予之量。 在另一態樣中’根據所有載波之E_DCH傳輸的總可用功 率來選擇E-TFC。可自可用於UE 110以便於包括控制發信 號之所有傳輸的最大傳輸功率來導出總可用功率。舉例而 言’專用頻道(DCH)傳輸(例如,非HSPA傳輸)及相關聯之 控制發信號可經給予優先權,使得首先配置伺服DCH傳輸 所需之功率。因此,自UE 11〇之最大傳輸功率扣傳 輸所消耗之功率。此外,可同樣扣除E_DpCCH傳輸(例 如,與E-DCH傳輸相關聯之控制發信號)所需之功率,以 導出E-DCH傳輸之總可用功率。 在實例單載波情境中,格式選擇模組4〇6基於伺服授予 410及總可用功率來識別E_TF(^依照此實例,格式選擇模 組406可基於總可用功率來分類所組態E TFC。舉例而言, 格式選擇模組406叮比較每一 E-TFC之功率需求與總可用功 率。可將與大於總可用功率之功率需求相關聯之E—TFC分 類為文封鎖的,且將與小於或等於總可用功率之功率需求 相關聯之E-TFC分類為受支援的。在分類之後,格式選擇 模組406可選擇經支援iE_TFC,且允許在伺服授予41〇之 限制内儘可能高的資料速率。 在如圖4中所描緣之實例雙载波情境中,格式選擇模組 楊以聯合方式來選擇用於兩個載波(例如,載波…)的& TFC。在兩個載波中分配總可用功率,因在匕,格式選擇模 組4 0 6基於配置至每—葡、、古夕,玄,θ η Α ,, 母戟波之功率1及各別载波之伺服授 14644J.doc •27- 201136398 予410來選擇用於兩個載波的Ε-TFC。為了導出配置至每一 載波之各別功率量,格式選擇模組4〇6可使用各種功率均 分機制或功率分配方案中之一者。 在一態樣中,格式選擇模組4〇6可在載波中相等地均分 二可用功率。舉例而言,格式選擇模組可將總可用功 率之半配置至載波1及2中的每一者。根據另一態樣,格 式選擇模組406可實施最佳功率均分解決方案(例如,充水 式方案)。如上文所描述,假定功率酡置至每一載波,則 充水式方案跨越所有載波來最大化總資料速率。在另—態 樣中,格式選擇模組406可使用貪心填充式演算法,其可 為最佳功率均分解決方案之接近近似。在貪心填充式方案 :,格式選擇模組406評估每一載波上之導頻功率。在一 實例中,高傳輸導頻功率指示不良頻道條件。在評估每一 載波上之導頻功率之後,可自最低導頻功率至最高導頻功 率對載波排名。具有最低導頻功率的载波可具有較佳頻道 品質。格式選擇模組406可根據載波之排名來分配功率。 f例而言,格式選擇模组4〇6可㈣服㈣彻及總可用功 率之限制内將儘可能多之功率配 醬、士 力+配置至具有t低導頻功率的 載波。可將在對具有最低導頻功率之載波進行配置之後的 ==餘功率分配至具有第二最低導頻功率之載波。 式反覆地分配,一所有載波或用盡為 在判定每一載波上之功率詈之銘 A认斤 手里之後’格式選擇模組406可 基於母-載波上之功率量來識別每—載波上所支援⑽ 146441.doc •28- 201136398 TFC。針對每一載波’格式選擇模組4〇6可自該組支援的E_ TFC選擇不超過伺服授予41〇之e-TFC。選定之E-TFC可由 多工模組402用以串聯PDU,以產生在每一載波上藉由實 體層模組114所傳輸的輸送區塊。 圖5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用於多載波上行鏈路組態 之功率分配及封包格式選擇的無線通信系統5〇〇。如圖5說 明’系統500可包括UE 510,UE 5 10可與基地台520通信。 在一態樣中’ UE 5 10可經組態以利用複數個載波以在上行 鏈路上傳輸資訊。舉例而言,UE 5 10可使用載波1至載波 Ν’其中N為大於或等於二之整數《每一載波(1至…均可 包括一組下行鏈路頻道及一組上行鏈路頻道。因此,在一 實例中,每一載波可作為完整無線通信系統操作。 在一實例中’ UE 5 10接收每一載波上之排程授予(例 如’絕對及/或相對排程授予ρ排程授予指示UE 5 10可用 於E-DCH上之增強型上行鏈路或HSUPA傳輸的最大Τ2Ρ功 率比率’且因此指示資料速率。UE 5 10利用排程授予以更 新内部所維持的伺服授予變數。在一態樣中,UE 510維持 每一載波1至Ν之個別伺服授予變數。 為了促進排程(例如,排程授予之判定),UE 5 1 0可將排 程凊求傳輸至基地台520。UE 510可在UE 510想要使用之 每一載波上以給定ΤΤΙ傳輸單獨請求。為了判定該等請 求,UE 510可將功率之一部分配置至每一載波,其中ue 5 10係由總可用功率限制,總可用功率可自UE 5 10之最大 功率及由非HSUPA及/或控制發信號傳輸所需之功率而導 146441.doc -29- 201136398 出。UE 5 1 0可使用功率均分模組5丨2以在載波中分配功 率。功率均分模組512可利用各種分配方案或均分機制。 如本文中所論述,功率均分模組5丨2可利用相等均分方 案、充水式方案、貪心填充式方案及/或組合或折衷方 案❶舉例而言,功率均分.模組5 12可利用相等均分方案與 貞〜填充式方案之間的折衷,諸如促進與各別词服授予成 比例地將功率配置至每一載波之比例方案。 在判定功率分配之後,UE 510可利用請求模組514以產 生一組排程請求《在一實例中,可針對UE 5 1〇經組態以利 用的每一載波來產生排程請求。請求模組514可根據由功 率均分模組5 12臨時地配置至載波之功率來判定針對特定 載波的排程請求。 可將該組排程請求傳輸至基地台52〇,基地台52〇包括排 程器522。排程益522至少部分地基於排程請求來判定排程 授予。在一態樣_,排程器522判定允許UE 51〇何時且以 何資料速率在上行鏈路上傳輸,以便控制影響與基地台 520相關聯之其他UE(圖中未繪示)的干擾量。排程器⑵可 判定用於UE 之絕對及/或相對排程授予,且可跨越載 波以聯合方式或針對每一載波個別地來判定該等授予。排 程授予經由下行鏈路發信號而傳輸至UE 510。在-態樣 中’在所組態之每一載波上傳輸單獨排程授予。
UE 5_持伺服授予變數,該等祠服授予變數係以接收 之排程授予而更新。飼服授予促進輸送區塊格式或Η% 之選擇。在—態樣中’跨越載波以聯合方式來執行E-TFC 146441.doc 201136398 選擇’使得一起評估兩個載波以判定封包格式。UE 5 1 〇可 利用功率均分模組512以根據伺服授予跨越載波來均分總 可用功率。如上文所描述,功率均分模組512可使用各種 功率分配方案。在功率均分之後,UE 5丨〇可利用格式評估 模組516以將一組E_TFC中的E_TFC*類為受支援或受封鎖 的。格式評估模組516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分配至每一載波 之功率量而將每一載波上的E_TFC分類為受支援或受封鎖 的。UE 510包括格式選擇模組518,格式選擇模組518促進 針對每一載波自該組E_TFC選擇輸送區塊格式或E_TFc。 在實例中,針對給定載波,格式選擇模組518可針對載 波自分類為受支援之E_TFC子集來選擇etfc,其中所選 擇之E-TFC不違反伺服授予限制。 參看圖6至圖9,描述關於促進多載波上行鏈路傳輸之E_ TFC選擇的方法。儘管為了解釋之簡單性將方法展示且描 述為系列動作,但應理解及瞭解,該等方法不受動作之 =序限制’因為根據-或多個實施例,某些動作可以不同 -人序發生及/或與不同於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動作的其 他動作同時地發生。舉例而言,此項技術者應理解及 :解冑方法可替代地表示為一系列相關的狀態或事件 (諸士以狀態圖)。此外,並非可需要所有說明之動作來實 施根據—或多個實施例之方法。 轉至圖6 ’說明詩判定多載波通信系統之排程請求的 方法6 0 0。舉例而古,士 ° 法600可由行動器件使用以促進發 信號排程請求。在參考备 食亨数予6〇2處,經組態以將多個載波 146441.doc • 31 - 201136398 用於傳輸之行動II件可判定複數個載波上之任何增強型上 订鏈路傳輸的總可用功率。在參考數字6G4處,可在複數 個載波中》配總可用功率。在—實例巾,可利用相等均分 ^案’使得複數個載波巾之每—載波純總可用功率之相 等伤額。在另一實例中,可經由將充水式方法用於功率分 配來導出最佳功率均分。在又—實射,可使用貪心填充 式方法,其中最強載波在相關聯伺服授予之限制内經配置 儘可能多的功率。 參考數子606處,至少部分地基於功率分配來判定每 一載波上之可能最大資料速率。舉例而言,可基於功率分 配來識別配置至特定載波之功率量。配置至載波之功率量 可支援高達特定最大資料速率。在參考數字608處,可基 於最大資料速率來傳輸排程請求。在一態樣中,在來自& 數個載波之每一載波上傳輸排程請求,其中每一排程請求 係基於與每一載波相關聯之各別最大資料速率。在另一態 樣中’可傳輸聚集排程請求。 現參看圖7,描繪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選擇多載波組態 中之上行鏈路傳輸之封包格式的方法7〇〇。舉例而言,方 法700可藉由經組態以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分量載波來傳 輸HSUPA封包資料的行動器件使用。方法7〇〇可始於參考 數字702,其中可更新與各別載波相關聯之伺服授予。伺 服授予之更新可基於經由各別載波上之下行鏈路發信號所 接收的絕對或相對排程授予。在參考數字7〇4處,可判定 跨越所有載波之增強型上行鏈路傳輸的總可用功率。在一 146441.doc •32· 201136398 痣樣中,可自行動器件能夠利用之最大傳輸功率來導出總 可用功率。舉例而言,可自最大功率扣除傳輸DCH、 DPCCH及HS-DPCCH所需之功率,以產生總可用功率。 在參考數字704處,可在複數個載波中分配總可用功 率。在-實例中’可利用相等均分方案,使得複數個載波 中之每一載波接收總可用功率之相等份額。在另一實例 中,可經由將充水式方法用於功率分配來導出最佳功率均 分。在又一實例中,可使用貪心填充式方法,其中最強載 波在相關聯伺服授予之限制内經配置儘可能多的功率。在 參考數字708處,可基於功率分配及伺服授予來針對每一 載波選擇封包格式。舉例而言,自配置至給定載波之功 率,可識別能夠以所配置之功率而傳輸的封包格式之群 組。自料、组,可選擇提供最大資料速率之封包格式,假 定選定之封包格式不超過與給定載波相關聯之飼服授予。 現轉至圖8,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用於在複數個載波中 分配可用功率的方法8〇〇β在參考數字8〇2處,識別跨越所 有載波之所有增強型上行鏈路傳輸的總可用功率。在參考 數子804處,可根據與各別載波相關聯之導頻傳輸功率來 對載波排名。在一態樣中,彳自最低導頻傳輸功率至最高 導頻傳輸功率來對載波排名。在參考數字8〇6處,選擇最 门排名之載’皮。在參考數字8〇8處,冑功率酉己置至選定载 f直到用盡總可用功率或滿足與選定載波相關聯之词服 授予為止在參考數字8 1 0處,判定是否存在待配置功率 之剩餘載波。若是,則方法_進行至參考數字812,其中 146441.doc •33· 201136398 判定是否存在剩餘功率。若是,則方法800進行至參考數 字814,其中選擇下一古 敢阿排名之載波。方法800可返回至 參考數字808,其 、中將功率配置至選定載波。若在參考數 字810或812判定不存在篝 仔在4待功率之剩餘載波或不存在剩餘 力率貝J方法800可前進至參考數字816,其中可 格式選擇。 〇 參看圖9榀繪根據各種態樣之用於分類封包格式的 =〇。在參考數字902處’針對經組態之特定載波來識 別立曰強型上行鏈路封包之傳輸的可用功率量。在參考數字 9〇镇,自-組可用格式選擇封包格式。在參考數字_ ί 傳輸較封包格式所需之功率。在參考數字_ 處,判定傳輸選定封包格式所需之功率是否小於或等於傳 輸之可用功率。名:县,目彳 則方法900進行至參考數字910,其 !將:定封包格式分類為受支援的。若在參考數字9〇8判 疋所需之功率超過可用功率’則方法_進行至參考數字 912,其中將敎封包格式分類為受封鎖的。在㈣數字 9】4處’判定該組格式中是否剩餘任何待分類之格式。若 :摆:方法_進行至參考數字916 ’其中自該組可用格式 參考數字州,其中自所支援之^ 前進至 ^後之格式之群組選擇封包格 式。 據本文中㈣H或多個態樣,可進行關 配方案、在載波中之配置功率、判定排程請求、 選擇h格式及其類似過程的推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 I46441.doc -34· 201136398 »推斷」或「推論」通常指代自如經由事件及/或資料 所掏取之-組觀測,推理或推斷系統、環境及/或使用者 之狀態的過程。舉例而言,可使用推論來識別特定情境或 動作《可產生狀態之機率分布。推論可為機率性的-亦 即’基於資料及事件之考慮之所關注狀態之機率分布的計 算推响亦可才曰代用於由一組事件及/或資料來組成較高 階事件之技術。無論事件在時間上是否緊密相關且無論事 件及資料疋否來自一或若干個事件及資料源,該推論均使 得由-組觀測之事件及/或所儲存事件資料構造新事件或 動作。 、緊接著參看圖i 0,說明促進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複數個 分篁載波中分配傳輸功率之裝置議。應瞭解,裝置】_ '一、為G括功此區塊,其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 α (例如,韌體)所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裝置1000可藉 由使用者Θ件(例如,UE !! Q)及/或任何其他適當網路實體 而實施,且可包括用於判定跨越複數個載波之高速上行鏈 路傳輸之總可用功率的模組1〇〇2、用於跨越複數個分量載 波來刀配總可用功率的模組i 〇〇4,及用於針對來自複數個 載波之載波來選擇封包格式的模組1006。 圖11為可用以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之各種態樣之 另系統1100的方塊圖。在一實例t ’系統1100包括行動 器件1102。如所說明,行動器件11〇2可經由一或多個天線 1108自一或多個基地台1接收信號及將信號傳輸至該一 或夕個基地台1104。另外’行動器件1102可包含自天線 146441.doc •35· 201136398 1108接收資訊之接收器111〇。在一實例中,接收器ιΐι〇可 與解調器(Demod)1112在操作中相關聯,該解調器 (Demod)1112解調變所接收資訊。經解調變之符號可接著 由處理器1114分析。處理器11M可耦合至記憶體1U6,記 憶體1116可儲存與行動器件11〇2相關的資料及/或程式碼。 行動器件1102亦可包括調變器1118,調變器1118可對信號 進行多工以由傳輸器1120經由天線11 08傳輸。 圖12為可用以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之各種態樣之 系統1200的方塊圖。在—實例中,系統12〇〇包括基地台或 基地台1202。如所說明,基地台12〇2可經由一或多個接收 (Rx)天線1206自一或多個UE 12〇4接收信號,且經由一或 多個傳輸(Tx)天線1208將信號傳輸至該一或多個ue 1204。另外,基地台12〇2可包含自接收天線12〇6接收資訊 之接收器1210。在一實例令,接收器121〇可與解調器 (Dem〇d) 12 12在操作中相關聯,該解調器(Demod)〗2 i 2解調 變所接收資訊。經解調變之符號可接著由處理器1214分 析》處理器1214可耦合至記憶體1216,記憶體1216可儲存 與程式碼叢集、存取終端機指派 '與此相關之查找表 '唯 一擾碼序列及/或其他適當類型之資訊相關的資訊。基地 台1202亦可包括調變器1218,調變器1218可對信號進行多 工以由傳輸器1220經由傳輸天線丨208傳輸。 現參看圖13,根據本文中所呈現之各種實施例來說明無 線通信系統1300。系統1300包含可包括多個天線群組之基 地台(例如,存取點)1302。舉例而言,一天線群組可包括 14644l.doc -36- 201136398 天線1304及1306,另一群組可包含天線13〇8及131〇,且額 外群組可包括天線1312及1314。針對每—天線群组來說明 兩個天線;然而,可針對每一群組利用更多或更少天線。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基地台13〇2可另外包括傳輸器 鏈及接收ϋ鏈,該等鏈中之每—者可又包含與信號傳輸及 接收相關聯之複數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 器、解調器、解多工器' 天線等)。 基地台1302可與諸如UE 1316&UE 1322之一或多個UE 通L,然而,應瞭解,基地台13〇2可與類似於UE 1316及 1^ 13 22之貫質上任何數目的^£通信。1£1316及^£1322 可為(例如)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手持 式通信器件、手持式計算器件、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 統、PDA,及/或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13〇〇通信的任何其 他適當器件。如所描繪,UE 13 16與天線1312及13 14通 k,其中天線1312及1314經由下行鏈路1318將資訊傳輸至 UE 1316,且經由上行鏈路132〇自UE 1316接收資訊。此 外’ UE 1322與夭線1304及1306通信,其中天線1304及 1306經由下行鏈路1324將資訊傳輸至ue 1322,且經由上 行鏈路1326自UE 1322接收資訊。舉例而言,在分頻雙工 (FDD)系統中,下行鏈路13 1 8可利用不同於由上行鏈路 1320所使用之頻帶的頻帶,且下行鏈路1324可使用不同於 由上行鏈路1326所使用之頻帶的頻帶。另外,在分時雙工 (TDD)系統中,下行鏈路13 18及上行鏈路丨320可利用共同 頻帶,且下行鏈路1324及上行鏈路1326可利用共同頻帶。 146441.doc •37- 201136398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該等天線經指定以通信之區域可被 稱作基地台1302之扇區。舉例而言,天線群組可經設計以 通信至藉由基地台1302所覆蓋之區域之扇區中的UE。在 經由下行鏈路1318及1324之通信中,基地台1302之傳輸天 線可利用波束形成來改良用於UE 1316及1322之下行键路 13 18及1324的信雜比。又,相較於經由單一天線傳輸至所 有其UE之基地台,在基地台】3〇2利用波束形成來傳輸至 隨機散布於相關聯覆蓋範圍中之UE 1316及1322時,在鄰 近小區中之UE可經受較少干擾。此外,UE 13 16及1322可 使用同級間或特用技術(圖中未繪示)來彼此直接通信。 根據一實例,系統1300可為多輸入多輸出(MIM〇)通信 系統》另外,系統1300可利用實質上任何類型之雙工技術 以劃分通信頻道(例如,下行鏈路、上行鏈路、·),諸如 FDD、FDM、TDD、TDM、CDM及其類似物。此外可正 交化通信頻道,以允許經由頻道與多個器件或UE同時地 通k,在一實例中,可在此方面利用〇FDM。因此,可在 一時間週期内將頻道劃分成頻率之部分。此外,可在一時 間週期集合内將訊框界定為頻率之諸部分;因此,例如, 訊框可包含許多0FDM符號。基地台⑽可經由頻道通信 至UE U16及I322,該等頻道可針對各種類型之資料而形 成。舉例而言,頻道可經形成以用於通信各種類型之4 通信資料、控制資料(例如,其他頻道之品質資訊、㈣ 頻道所接收之資料的應答指示符、干擾資訊、參考信號 等)及/或其類似物。 146441.doc -38- 201136398 ’’’、線夕重存取通信系统可同_地支援多個無線存取終端 機之通彳°。如上文所提及,每一終端機可經由前向鏈路及 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而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 (或下行鏈路)指代自基地台至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 鏈路(或上行鏈路)指代自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此 通乜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系統、多輸入多輸出 (ΜΙΜΟ」)系統或某種其他類型之系統而建立。 、ΜΙΜ0系統將多個(Ντ)傳輸天線及多個队)接收天線用 於資料傳輸。由Ντ個傳輸天線及Nr個接收天線所形成之 ΜΙΜΟ頻道可分解成Ns個獨立頻道,該等頻道亦被稱作空 間頻道,其中,Ns£min{NT,Nr}。Ns個獨立頻道中之每一 者對應於-維度。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天線及接收天線所形 f之額外維度’則MIM0系統可提供?文良之效能(例如,較 高輸送量及/或較大可靠性)。 ΜΙΜΟ系統可支援分時雙工(TDD」)及分頻雙工 (「FDD」卜在TDD系統中,前向鏈路傳輸及反向鏈路傳 輸係在相同頻率區域上’使得互反性原理允許根據反向鏈 路頻道來估計前向鏈路頻道。此使得當多個天線可用於存 取點處時存取點能夠提取前向鏈路上之傳輸波束成形增 益。 圖14展示實例無線通信系統丨4〇〇 ^無線通信系統丨4〇〇出 於簡明起見描繪一基地台14ι〇及一存取終端機14 而,應瞭解,系統1400可包括一個以上之基地台,及/或 一個以上之存取終端機,其中額外基地台及/或存取終端 146441.doc -39- 201136398 機可實質上類似於或不同於以下所描述的實例基地台l4l 〇 及存取終端機1450。此外,應瞭解,基地台141〇及/或存 取終端機1450可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圖丨至圖5及圖 1〇)及/或方法(圖6至圖9),以促進其間之無線通信。 在基地台1410處,將許多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 1412提供至傳輸(τχ)資料處理器1414。根據一實例,經由 各別天線來傳輸每一資料流。τχ資料處理器1414基於為 訊務資料流選擇之特定編碼方案來格式化、編碼及交錯該 資料流以提供經編碼資料。 藉由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技術,每一資料流之經 編碼資料可與導頻資料一起經多工。另外或其他,導頻符 號可經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或分碼多工 (CDM)。通常,導頻資料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型 樣’且可在存取終端機145〇處用以估計頻道回應。可基於 為每一資料流選擇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鍵控 (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Μ相移鍵控(M-PSK)、Μ 正交調幅(M-QAM)等)來調變(例如,符號映射)彼資料流的 經多工之導頻及經編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每—資料流 之資料速率、編碼及調變可藉由處理器丨43〇所執行或提供 之指令來判定。 可將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Τχ ΜΙΜΟ處理器1420, ΤΧ ΜΙΜΟ處理器142〇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號(例如, 針對〇FDM)。接著,ΤΧ ΜΙΜΟ處理器1420將Ντ個調變符 號流提供至Ντ個傳輸器(TMTR)1422a至1422t。在各種實施 146441.doc -40- 201136398 例中,ΤΧ ΜΙΜΟ處理器1420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於資料流 之符號及天線,自該天線傳輸符號。 每一傳輸器1422接收且處理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 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 該等類比信號’以提供適合於在ΜΙΜΟ頻道上傳輸的經調 變k號。另外’來自傳輸器1422a至1422t之Ντ個經調變信 號係分別自Ντ個天線H24a至1424t傳輸。 在存取終端機1450處,藉由NR個天線1452a至1452r接收 所傳輸之經調變信號,且將來自每一天線1452之所接收信 號提供至各別接收器(RCVR)l454a至1454r。每一接收器 14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各別信號、數位 化經調節彳s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樣本以提供對應 的「所接收」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1460可接收來自NR個接收器1454之NR個 所接收符號流,且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來處理該等符 號流以提供Ντ個「經偵測」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146〇 可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每一經偵測之符號流,以恢復資 料流之訊務資料。藉由Rx資料處理器1460之處理與在基 * 地台1410處藉由ΤΧ ΜΙΜΟ處理器1420及1^資料處理器 I414所執行的處理互補。 如上文所論述,處理器1470可週期性地判定利用哪一可 用技術。另外,處理器1470可定製包含矩陣索引部分及秩 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 該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資料 146441.doc •41 201136398 流之各種類型的資訊。該反向鏈路訊息可由τχ資料處理 器1438(其亦接收來自資料源1436之許多資料流的訊務資 料)處理,由調變器1480調變,由傳輸器145乜至145打調 節’且傳輸回至基地台141〇β 在基地台1410處,來自存取終端機145〇之經調變信號由 天線1424接收、由接收器1422調節 '由解調器144〇解調變 且由RX資料處理器1442處理,以提取由存取終端機145〇 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另外,處理器143〇可處理經提取之 訊息,以判定將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來判定波束形成權 重。 處理器1430及1470可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 理等)在基地台1410及存取終端機145〇處之操作。各別處 理器1430及1470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1432及 1472相關聯。處理器143〇及147〇亦可執行計算,以分別導 出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回應估計。 在一態樣中,將邏輯頻道分類成控制頻道及訊務頻道。 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廣播控制頻道(BCCH),其為用於廣 播系統控制資訊之DL頻道》另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 傳呼控制頻道(PCCH),傳呼控制頻道為傳送傳呼資訊之 DL頻道《此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含多播控制頻道 (MCCH),多播控制頻道為用於傳輸一或若干個MTCH之多 媒體廣播及多播服務(MBMS)排程及控制資訊的點對多點 DL頻道。通常,在建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之後, 此頻道僅由接收MBMS(例如,舊MCCH+MSCH)之UE使 I4644l.doc •42- 201136398 用。另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專用控制頻道(DCCH) ’ 專用控制頻道為傳輸專用控制資訊且可由具有RRC連接之 UE使用的點對點雙向頻道。在一態樣中,邏輯訊務頻道 可包含專用訊務頻道(DTCH),專用訊務頻道為專用於一 個UE以用於傳送使用者資訊的點對點雙向頻道。又’邏 輯訊務頻道可包括多播訊務頻道(MTCH),多播訊務頻道 為用於傳輸訊務資料之點對多點DL頻道。 在一離捧中,將輸送頻道分類成DL及UL。DL輸送頻道 包含廣播頻道(BCH)、下行鏈路共用資料頻道(DL-SDCH) 及傳呼頻道(PCH)。PCH可藉由在整個小區内廣播及映射 至可用於其他控制/訊務頻道之實體層(PHY)資源來支援UE 功率節省(例如’可藉由網路向1UE指示不連續接收(DRX) 循環、.)。1;1^輸送頻道可包含隨機存取頻道(RACH)、請 求頻道(REQCH)、上行鍵路共用貢料頻道(UL-SDCH)及複 數個PHY頻道。 PHY頻道可包括,組0£頻道及UL頻道。舉例而言’ DL ΡΗγ頻道"SJ*包括:共同導頻頻道(CPICH)、同步頻道 (SCH)、共同控制頻道(CCCH)、共用DL控制頻道 (SDCCH)、多播控制頻道(MCCH)、共用UL指派頻道 (SUACH)、應答頻道(ACKCH)、DL實體共用資料頻道 (DL-PSDCH)、UL功率控制頻道(UPCCH)、傳呼指示符頻 道(PICH),及/或負載指示符頻道(LICH)。藉由進一步說 明,UL PHY頻道可包括: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 頻道品質指示符頻道(CQICH)、應答頻道(ACKCH)、天線 146441.doc -43. 201136398 子集指示符頻道(ASICH)、共用請求頻道(SrEqCH)、ul 實體共用資料頻道(ul_PSDCh),及/或寬頻帶導頻頻道 (BPICH)。 結合本文中揭示之實施例所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邏 輯區塊、模組及電路可利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 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 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 t輯器件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任何 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 方案中’處理器可為任-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 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 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的組合“士入 ^核心之-或多個微處理器之組合,或料其他該^ ^合1外’至卜處判可包含可操作以執行上文所 心述之步驟及/或動作中之-或多者的—或多個模組。 步2;:合本文中揭示之態樣所描述之方法或演算法的 ^ 體以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 祆、,且或以該兩者之組合來體現。 恃俨^ θ9 釈體棋組可駐存於RAM記 隐體、快閃記憶體、r〇M記愔舻 ^ 咖峨記憶體、暫存器、硬^^EPR〇M記憶體、
戋此項枯卞由 ’、 取式磁碟、CD-ROM 示性儲存==其他形式的儲存媒體中。可將例 取資气且將音1宜Λ s ^處心可自儲存媒體讀 取貝-fl且將貢吼寫入至儲存媒體 可整合至處理器。另外,在竿此 戈例中,儲存媒體 系樣中’處理器及儲存媒 14644l.doc •44· 201136398 體可駐存於ASICf。另外,ASICT駐存於使用者終端機 中。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作為離散組件駐存 於使用者終端機中。另夕卜,在某些態樣中,方法或演算法 之步驟及/或動作可作為㈣碼及/或指令t之—者或任何 組合或集合而駐存於可併人至電腦程式產品中的機器可讀 媒體及/或電腦可讀媒體上。 當該等實施例以軟體、韌體、中間軟體或微碼、程式碼 ^或程式碼片段實施時’其可儲存於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可 讀媒體中。程式碼片段可表示程序、函式、次程式、程 式、常式、次常式、模組、軟體封包、類別,或指令、資 料結構或程式敍述之任何組合。可藉由傳遞及/或接收資 讯、資料、引數、參數或記憶體内容來將程式碼片段耦合 至另一程式碼片段或硬體電路。可使用包括記憶體共用、 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路傳輸等之任何適當方式來傳 遞、轉遞或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料等。 針對軟體實施,可藉由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模組 (例如,程序、函式等)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軟體 程式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且由處理器來執行。可在處 理器内或處理器外實施記憶體單元,在處理器外實施記憶 體單元的情況下,記憶體單元可經由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 各種方式以通信方式耦合至處理器。 上文所描述之内容包括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實例β當然, 不可能為了描述前述實施例而描述组件或方法之每一可想 到的組合’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實施例 14644 丨.doc • 45- 201136398 之許多其他組合及排列為可能的。因此,所描述之實施例 意欲包含洛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鳴内的所有該 等變更、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施 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而言,該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 「包含」在「包含」作為過渡詞用於一請求項中時所解釋 之方式而為包括性的。此外’如在[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 範圍]中所使用之術語「或」意謂為「非排他性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說明根據各種態樣之使用多個分量載波以促進達成 較高上行鏈路資料速率的實例無線通信系統。 圖2為根據各種態樣之待傳輸於上行鍵路上之資料之實 例資料流的說明。 圖3為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接收及排程增強型上行鏈路 傳輸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4為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在複數個載波上傳輸高速上 行鏈路資料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5為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用於多載波上行鏈路組態之 功率分配及封包格式選擇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6為用於判定多載波通信系統之排程請求之實例方法 的說明》 圖7為根據各種態樣之用於選擇多載波組態中的上行鏈 路傳輸之封包格式之實例方法的說明。 圖8為根據各種態樣之用於在複數個載波中分配可用功 率之實例方法的說明。 146441.doc •46· 201136398 圖9為根據各種態樣之用於分類封包格式 說明。 之貫例方法 的 分量載波中分配傳 圖1 0為根據各種態樣之促進在複數個 輸功率之實例裝置的說明。 圖11至圖12為可用以實施本文中所描述 心刀此性之各種 態樣之各別無線通信器件的方塊圖。 圖13為根據本文中所闡明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的 說明。 ^ 圖14為說明實例無線通信系統的方塊圖,本文中所描述 之各種態樣可在該系統中起作用。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通信系統 110 使用者設備 112 媒體存取控制(MAC)模組 114 實體層模組 116 處理器 118 記憶體 120 基地台 122 MAC模組 124 實體層模組 126 處理器 128 記憶體 130 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 132 mac模組 146441.doc •47· 201136398 134 136 140 150 200 300 302 304 306 308 400 402 404 406 410 500 510 512 514 516 518 520 522 處理器 記憶體 載波 載波 資料流 促進接收及排程增強型上行鏈路傳輸的系統 排程器 控制模組 解多工模組 HARQ模組 促進在複數個載波上傳輸高速上行鏈路資 料的系統 多工模組 HARQ模組 格式選擇模組 伺服授予 無線通信系統
UE 功率均分模組 請求模組 格式評估模組 格式選擇模組 基地台 排程器 14644 丨.doc -48- 201136398 1000 1002 1004 1006 1100 1102 1104 1108 1110 1112 1114 1116 1118 1120 1200 1202 1204 1206 促進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複數個分量載波 中分配傳輸功率之裝置 用於判定跨越複數個載波之高速上行鏈路 傳輸之總可用功率的模組 用於跨越複數個分量載波來分配總可用功 率的模組 用於針對來Μ复數個載波之載波來選擇封 包格式的模組 可用以實施本文中所㈣之功能性之各種 態樣之另一系統 行動器件 基地台 天線 接收器 解調器 處理器 記憶體 調變器 傳輸器 可用以I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之各種 態樣之系統 基地台
UE 接收(Rx)天線 146441.doc •49· 201136398 1208 傳輸(Tx)天線 1210 接收器 1212 解調器 1214 處理器 1216 記憶體 1218 調變器 1220 傳輸器 1300 無線通信系統 1302 基地台 1304 天線 1306 天線 1308 天線 1310 天線 1312 天線 1314 天線 1316 UE 1318 下行鏈路 1320 上行鏈路 1322 UE 1324 下行鏈路 1326 上行鏈路 1400 無線通信系統 1410 基地台 1412 資料源 146441.doc -50- 201136398 1414 傳輸(TX)資料處理器 1420 TX ΜΙΜΟ處理器 1422a 傳輸器(TMTR) 1422t 傳輸器(TMTR) 1424a 天線 1424t 天線 1430 處理器 1432 記憶體 1436 資料源 1438 TX資料處理器 1440 解調器 1442 RX資料處理器 1450 存取終端機 1452a 天線 1452r 天線 1454a 接收器(RCVR) 1454r 接收器(RCVR) 1460 RX資料處理器 1470 處理器 1472 記憶體 1480 調變器 146441.doc -51-

Claims (1)

  1. 20113639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方法,其包含: 判疋尚速上行鏈路封包傳輸之—總可用功率其中該 總可用功率係由複數個載波共用; 跨越該複數個載波來分配該總可用功率,其中該總可 用功率之一功率分配係聯合判定的;及 針對來自該複數個載波之一載波選擇一封包格式,其 t選擇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與該載波相關聯之一伺服授予 及配置至該載波之一功率量。 2.如靖求項丨之方法,其中傳輸針對該載波所選擇之該封 包格式所需之-功率為等於或小於與該載波相關聯之該 伺服授予之一者。 3·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跨越該複數個載波分配該總可 用功率包含:—起評估來自該複數個載波之所有載波以 判定該功率分配。 如β求項1之方法’其中跨越該複數個載波分配該總可 用功率進一步包含: s亥複數個載波 傳輸載波係與一重新傳輸相關聯;及 重新傳輸載波,其中該重 力率里配置至邊重新傳輸載波,其中該功率量為 該重新傳輸所需之一功率。 5. '长項4之方法,其進—步包含將在對該重新傳輸配 率之後的任何剩餘功率分配至該複數個載波中之剩 餘載波。 146441.doc 201136398 6‘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分配該總可用功率包含使用一 充水式方案。 7.如-月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充水式方案包括一最佳化搜 =,其中假定該功率量配置至每一載波,則該最佳化搜 8. 哥之解決方案最大化跨越所有載波之一總資料速率。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分配該總可用功率包含使用一 貪心填充式方案。 9·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使用該貪心填充式方案進一步 包含: 基於與每-載波相關聯之一導頻傳輸功率來對該複數 個載波排名;及 將來自該總可用功率之功率配置至—最高排名之載 波’直到滿;i與該最高排名之載波相關聯之—伺服授予 或用盡該總可用功率之至少一者為止。 10.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判定在將功率配置至該最高排名之載波之後的一剩餘 功率量; 選擇一下一最高排名之載波;及 一配置來自該剩餘功率量之功率,直到滿足與該下一最 咼排名之載波相關聯之—栩 ^仴服杈予或用盡該剩餘功率量 之至少一者為止。 11.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反覆地自該複數個載波選摆— 、 秋反選擇排名之載波且將功率配 置至〇亥載波,直到用盡該έέι可田 茨〜'了用功率或向該複數個載波 146441.doc 201136398 中之每一載波配置功率之一部分之至少一者為止。 12. 如凊求項丨之方法,其中分配該總可用功率包含:使用 -相等均分方案,使得該複數個載波中之每一載波經配 置s亥總可用功率之一相等份額。 13. 如凊求項!之方法’其中該總可用功率包含經扣除一專 用頻道(DCH)之-傳輸功率、—控制頻道之—傳輸功率 或重新傳輸之-傳輸功率中之至少—者之一最大傳輸功 率。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装φ舢 具中針對邊载波選擇該封包格式包 含: 至少部分地基於傳輸每一封包格式所需之一功率及配 置至該載波之該功率量來將來自—組封包格式之每一封 包格式分類為受支援的或受封鎖的中之一者;及 選擇一受支援的封包格式。 15. 如請求項丨之方法,其進一 3根據一排程授予來更 新與該載波相關聯之該伺服授予。 1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嗜台 具τ °亥封包格式為一增強型專用頻 道(E-DCH)輸送格式組合(E_TFC)。 17. —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 識別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傳輸之—總可用功率,其中 該總可用功率係由複數個載波共用; 根據一功率分配方案跨越該複數個載波來均分該總 可用功率;及 146441.doc 201136398 至 > 部分地基於與該載波相關聯之一伺服授予及配 置至該載波之—功率i纟針對來自該複數個冑波之一載 波選擇一封包格式。 8如月长項1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進一 步經組態以: 率與配置至該載波之該功率量; 當傳輸該封包格式所需线㈣小於或等於配置至錢 載波之該功率時,將該封包格式分類為受支援的;及 田傳輸錢包格式所需之該功率超過配置至該載波之 該功率時,將該封包格式分類為受封鎖的。 19. 如請求項1 7之無線通俨裝罟 礼彳H其巾該功率分配方案為一 貪心填充式方案。 其中該功率分配方案為 其中該功率分配方案為 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進 20. 如請求項17之無線通信裝置 充水式方案。 2 1.如請求項1 7之無線通信震置 相等均分方案。 22. 如請求項1 7之無線通信萝罟 步經組態以一起評估朿自兮$虹 益進 來自忒複數個載波之所有載波以 用該功率分配方案。 η,皮以 23. 如請求項17之無線通信裝置,苴 八Τ 至少—虚Τ田SS '1*. 步經組態以·· 處理盗進 接收一載波上之一排程授予;及 根據該排程授予來更新盥 ‘ t、=亥载波相關聯之一伺服辛 146441.doc 201136398 予。 24. 一種裝置,其包含: 用於判定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傳輸之一總可用功率的構 件,其中該總可用功率係由複數個載波共用; 用於跨越該複數個載波來分配該總可用功率的構件, 其中該總可用功率之一功率分配係聯合判定的丨及 用於針對來自該複數個載波之一載波選擇一封包格式 的構件’其中選擇係至少部分地㈣與該載波相關敎 一伺服授予及配置至該載波之一功率量。 25. 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進-步包含用於-起評估來自該 複數個載波之所有載波以判定該功率分配的構件。 26. 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該功率分配遵照—充水式方 案。 27·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該功率分配遵照一貪心填充式 方案。 28·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該功率分配遵照—相等均分方 案’使得該複數個载波中之每—載波經配置該總可用功 率之一相等份額。 29.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該總可用功率包含經扣除一專 用頻道(DCH)之-傳輸功率、—控制頻道之-傳輸功率 或重新傳輸之-傳輸功率中之至少一者的一最大傳輸功 率。 3〇·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用於針對該載波選擇該封包格 式的該構件包含: 146441.doc 201136398 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傳輸每一封包格式所需之一功率 及配置至該載波之該功率量來將來自一組封包格式之每 一封包格式分類為受支援的或受封鎖的中之一者的= 件;及 用於使用在與該載波相關聯之該伺服授予之限制内最 大化該裝置之-資料速率之—受支援封包格式的構件。 31.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根據一排程授予 來更新與該載波相關聯之該伺服授予的構件。 32·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含: 用於使得至少一電腦識別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傳輸之 -總可用功率的程式碼’其中該總可用功率係由複數個 載波共用; 用於使得至少-電《據—功率分配方案跨越該複 數個載波來均分該總可用功率的程式碼;及 用於使得至少一電腦至少部分地基於與該载波相關 聯之-伺服授予及配置至該載波之—功率量來針對來自 該複數個載波之一載波選擇一封包格式的程式碼。 33.如請求項3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 用於使得該至少一電腦比較傳輸來自—組封包格式之 -封包格式所需之-功率與配置至該載波之該功率量的 程式碼; 用於使得該至少-電腦在傳輸該封包格式所需之該功 146441.doc 201136398 率小於或等於配置至該載波之該功率時將該封包格式分 類為受支援封包格式之程式碼;及 刀 用於使得該至少一電腦在傳輸該封包格式所需之該功 率超過配置至該載波之該功率時將該封包格式分類為受 封鎖封包格式之程式碼。 ' 34. 35. 36. 37. 38. 39. 如請求項3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功率分配方案為一 貪心填充式方案。 如請求項3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功率分配方案為一 充水式方案。 如請求項3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哕 丹Y忒功率分配方案為 相專均分方案。 如請求項3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用於使得該至少一電腦一起評估來自該複數個載 波之所有載波以應用該功率分配方案的程式碼。 如請求項3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讀媒體進一 步包含: 載波上之一排程授予的 用於使得該至少一電腦接枚_ 程式碼;及 據该排程授予來更新與該載 式碼。 用於使得該至少一電腦根 波相關聯之一伺服授予的程 一種裝置,其包含: 功率分配方案來在複數個 一功率均分模組,其根據一 分量載波中分配一總可用功率 一格式評估模組 部分地基於每-封包格式之 146441.doc 201136398 -功率需求及由該功率均分模組配置至言亥分量載波之一 功率量.,而將用於該複數個分量載波+之_分量載波的 一組封包格式分類;及 -格式選擇模組’其自該組封包格式選擇一封包格式 以用於在該分量裁波上之—上行鏈路傳輸中。 40. 41. 42. 43. 月求項39之裝置,其進—步包含—請求模組,該請求 杈”且產生一針對該複數個分量載波中之至少一分量載波 以纟程叫求,其中該排程請求係至少部分地基於由該功 率f分模組配置至該分量載波之該功率量而產生。 式方案項39之裝置,其中該功率分配方案為一貪心填充 案。.、員39之裝置’其中該功率分配方案為一充水式方 如請求項39之裝置 方案。 其中該功率分配方案為一相等均分 146441.doc
TW099104076A 2009-02-09 2010-02-09 Pow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TW20113639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95009P 2009-02-09 2009-02-09
US16039309P 2009-03-16 2009-03-16
US21854309P 2009-06-19 2009-06-19
US23480509P 2009-08-18 2009-08-18
US23677509P 2009-08-25 2009-08-25
US24726609P 2009-09-30 2009-09-30
US24881709P 2009-10-05 2009-10-05
US25737009P 2009-11-02 2009-11-02
US12/701,975 US8842613B2 (en) 2009-02-09 2010-02-08 Pow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398A true TW201136398A (en) 2011-10-16

Family

ID=4254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4073A TW201130348A (en) 2009-02-09 2010-02-09 Non-scheduled grants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TW099104076A TW201136398A (en) 2009-02-09 2010-02-09 Pow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4073A TW201130348A (en) 2009-02-09 2010-02-09 Non-scheduled grants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8457056B2 (zh)
EP (2) EP2394471B1 (zh)
JP (2) JP5526151B2 (zh)
KR (2) KR101284094B1 (zh)
CN (2) CN102308544B (zh)
DK (1) DK2394406T3 (zh)
ES (2) ES2621183T3 (zh)
HU (1) HUE033038T2 (zh)
PT (1) PT2394406T (zh)
SI (1) SI2394406T1 (zh)
TW (2) TW201130348A (zh)
WO (2) WO20100914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1520A1 (en)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and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US8457056B2 (en) * 2009-02-09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scheduled grants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KR101413199B1 (ko) * 2009-06-19 2014-06-27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JP2011010031A (ja) * 2009-06-25 2011-01-13 Fujitsu Ltd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379619B2 (en) * 2009-11-06 2013-02-19 Intel Corporation Subcarrier permutation to achieve high frequency diversity of OFDMA systems
US8295335B2 (en) * 2009-12-31 2012-10-2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uplink power
CN108124287B (zh) 2010-02-12 2021-07-20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无线发射和接收单元wtru及方法
JP5192503B2 (ja) * 2010-02-25 2013-05-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情報伝送方法、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局装置
JP5735547B2 (ja) 2010-02-25 2015-06-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広帯域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搬送波情報更新方法
EP2541820A4 (en) * 2010-02-25 2017-04-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updating carrier information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WO2011123696A1 (en) 2010-04-02 2011-10-06 Powerwav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US9020555B2 (en) * 2010-04-05 2015-04-2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mploy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9363761B2 (en) * 2010-04-05 2016-06-07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employing band selective power management
KR20130119513A (ko) * 2010-04-09 2013-10-31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상향링크에서의 폐루프 전송 다이버시티 및 mimo에 대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76853B1 (ko) * 2010-08-17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워 헤드룸 리포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19073A (ko) * 2010-08-24 2012-03-06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요소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잉여전력에 관한 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CN103141053B (zh) 2010-10-01 2015-10-2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多个天线上传送导频的方法和设备
US9516609B2 (en) 2010-11-08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8953713B2 (en) 2010-11-08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055604B2 (en) 2012-02-08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TFC selection for uplink MIMO communication
US9084207B2 (en) 2010-11-08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007888B2 (en) 2010-11-08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20120281642A1 (en) * 2010-11-08 201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380490B2 (en) 2010-11-08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WO2012074878A2 (en) 2010-12-03 2012-06-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9385796B2 (en) * 2011-01-04 2016-07-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user equipment,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electing an output stream
WO2012094241A1 (en) * 2011-01-07 2012-07-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transmit diversity terminals
US10075969B2 (en) * 2011-04-25 2018-09-1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schedul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301669B (zh) * 2011-07-04 2014-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多个载波的射频模块、基站和载波分配方法
EP3813474A1 (en) 2011-07-29 2021-04-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wireless systems
US8437302B2 (en) * 2011-08-12 2013-05-07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protocol uplink channel selection
US8693431B2 (en) 2011-09-14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based joint scheduling of peer to peer links with WWAN
US9313744B2 (en) 2011-10-28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traffic-to-pilot power ratio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2647798B (zh) * 2012-05-09 2016-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许可信息下发、确定、更新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30329663A1 (en) * 2012-06-12 2013-12-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transmissions
US9215663B2 (en) * 2012-06-29 2015-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t power at an access terminal
US9699779B2 (en) * 2012-08-23 2017-07-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hysical layer operation for multi-layer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KR102040883B1 (ko) 2012-08-23 2019-11-0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 스케줄러들을 이용한 동작
US9872297B2 (en) * 2012-09-10 2018-01-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ower control
US9247561B2 (en) * 2012-09-2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oritizing non-scheduled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240870B2 (en) 2012-10-25 2016-0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Queue splitting for parallel carrier aggregation scheduling
US9113467B2 (en) 2013-02-28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ing initial transmit power for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US9066362B2 (en) * 2013-03-08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ing time critical data for transmission during power limited state in DC-HSUPA operation
US9380595B2 (en) 2013-04-26 2016-06-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US9730105B2 (en) * 2013-05-20 2017-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en-before-talk reservation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
US9730271B2 (en) * 2013-06-03 2017-08-08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litting and recombining communications in multi-network environments
EP3008946B1 (en) * 2013-06-11 2018-08-08 Seven Networks, LLC Offloading application traffic to a sha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signal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for traffic utilizing proprietary and non-proprietary protocols
KR102281142B1 (ko) 2013-09-04 2021-07-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워 헤드룸 보고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894675B2 (en) 2013-09-19 2018-02-1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network coexistence
JP2015070323A (ja) 2013-09-26 2015-04-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357510B2 (en) * 2014-03-31 2016-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haring and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dual connectivity scenarios
US9820179B2 (en) * 2014-05-22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on two or more carriers
US9769829B2 (en) 2014-07-28 2017-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transmission power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70086137A1 (en) * 2015-09-18 2017-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uplink power and data allocation for dual band dual carrier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US11140635B2 (en) * 2015-10-02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plink power allocation techniques in multicarrier scenarios
CN106817760B (zh) * 2015-11-27 2021-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7197264A1 (en) 2016-05-12 2017-11-16 Idac Holdings, Inc. Flow-based processing in wireless systems
US10270717B2 (en) * 2017-03-10 2019-04-23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Unified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for multiple physical layer devices
CN110651526B (zh) * 2017-07-3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装置
EP3697127B1 (en) * 2017-11-16 2023-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JP2019110465A (ja) * 2017-12-19 2019-07-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及び送信装置
US11038995B2 (en) * 2019-10-04 2021-06-15 Nxp B.V.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CN113347696B (zh) * 2020-03-02 2023-04-11 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1576056B1 (en) 2021-05-10 2023-02-07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Unified data repository (UDR) messag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4717785A (en) * 1984-10-09 1986-04-17 Wang Laboratories, Inc.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7003044B2 (en) * 2000-02-01 2006-02-21 Saske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for allocating bits and power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26463A1 (en) * 2002-01-07 2003-07-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by performing load control functionality
US7245879B2 (en) * 2003-08-08 2007-07-17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o perform intelligent transmit power control with subcarrier puncturing
US7286609B2 (en) 2003-08-08 2007-10-23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050043034A1 (en) * 2003-08-22 2005-02-24 Abdel-Ghaffar Hisham S. Method of providing or receiving cell load information using at least dual periodicity
KR100557158B1 (ko) 2003-11-12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부반송파 할당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215655B2 (en) * 2004-01-09 2007-05-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KR20060006725A (ko) * 2004-07-16 2006-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상향링크 전용채널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자율전송을 위한 파라미터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EP2448199B1 (en) * 2005-02-07 2016-09-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unreliable scheduling gra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JP4632245B2 (ja) 2005-02-23 2011-02-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20060203724A1 (en) * 2005-03-08 2006-09-14 Donna Ghosh Multi-carrier, multi-flow, reverse link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08895B2 (en) 2005-04-20 2008-08-0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via an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US8116292B2 (en) * 2005-04-29 2012-02-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AC multiplexing and TFC selection procedure for enhanced uplink
KR101137327B1 (ko) * 2005-05-06 2012-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채널 스케쥴링을 위한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상향링크 채널 스케쥴링 방법
US8169953B2 (en) * 2005-05-17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US7613157B2 (en) * 2005-08-30 2009-11-0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nhanced uplink scheduling grants
US9955438B2 (en) * 2005-09-27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00128663A1 (en) * 2005-10-07 2010-05-27 Nec Corpor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EP1793509A1 (en) 2005-12-01 2007-06-06 Alcatel Lucent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88436B2 (ja) * 2006-03-29 2011-10-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装置並びに基地局
KR100957311B1 (ko) * 2006-08-11 2010-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의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01379789B (zh) 2006-12-04 2013-05-29 美国日本电气实验室公司 用于具有受约束输入的上行链路多用户ofdm的方法
US7940721B2 (en) * 2006-12-22 2011-05-10 Alcatel-Lucent Usa Inc. Power overload control method useful with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traffic
EP2129008A4 (en) * 2006-12-22 2017-06-07 NEC Corporation Tfc sel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program thereof
WO2008097000A1 (en) 2007-02-08 2008-08-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verse transmission power of mobile st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
BRPI0807689A2 (pt) 2007-02-28 2014-07-08 Ntt Docomo Inc Aparelho de estação base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EP1971095A1 (en) 2007-03-15 2008-09-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for optimizing signals with multiple subcarriers
US8169973B2 (en) * 2007-12-20 2012-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ower efficient enhanced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110081940A1 (en) * 2008-03-13 2011-04-07 Dirk Gerstenberger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Uplink Multicarrie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607766A (zh) * 2008-03-20 2014-02-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Cell_FACH状态或空闲模式中执行E-DCH传输的E-TFC约束的方法及WTRU
JP5416202B2 (ja) * 2008-04-28 2014-02-12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内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マルチキャリアの電力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構成
WO2010051514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s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SG173475A1 (en) 2008-10-31 2011-09-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 -carrier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10051520A1 (en) 2008-10-31 2010-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Hand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using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US8457056B2 (en) * 2009-02-09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scheduled grants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EP2409529B1 (en) 2009-03-17 2013-09-18 Unwired Planet, LLC Power backoff for multi-carrier uplink transmissions
US8514779B2 (en) * 2009-04-13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size selection in dual carrier HSUPA
EP2642789B1 (en) 2009-04-24 2015-06-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US8498273B2 (en) * 2009-08-06 2013-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nagement of uplink resources in multi-carrier CDMA system
MX2012002569A (es) 2009-10-12 2012-04-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 y aparato para la diversidad de transmision de multiportadora de enlace ascenden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8641A (zh) 2012-01-04
ES2523973T3 (es) 2014-12-03
TW201130348A (en) 2011-09-01
JP2012517743A (ja) 2012-08-02
US8457056B2 (en) 2013-06-04
JP5689077B2 (ja) 2015-03-25
KR101284103B1 (ko) 2013-07-15
US20100202394A1 (en) 2010-08-12
CN102308544A (zh) 2012-01-04
CN102308544B (zh) 2015-03-11
KR20110124302A (ko) 2011-11-16
JP2012517742A (ja) 2012-08-02
EP2394471B1 (en) 2014-08-20
EP2394406B1 (en) 2017-01-04
KR101284094B1 (ko) 2013-07-15
SI2394406T1 (sl) 2017-05-31
HUE033038T2 (hu) 2017-11-28
DK2394406T3 (en) 2017-03-13
KR20110125244A (ko) 2011-11-18
US8842613B2 (en) 2014-09-23
EP2394471A1 (en) 2011-12-14
WO2010091421A1 (en) 2010-08-12
CN102308641B (zh) 2014-06-04
EP2394406A1 (en) 2011-12-14
US20100202392A1 (en) 2010-08-12
ES2621183T3 (es) 2017-07-03
PT2394406T (pt) 2017-03-31
JP5526151B2 (ja) 2014-06-18
WO2010091417A1 (en) 2010-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36398A (en) Pow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enhanced uplink
KR101359746B1 (ko) 고속 패킷 액세스 진화 시스템 및 롱텀 진화 시스템에서의 서비스 품질 기반 자원 결정 및 할당 장치 및 프로시저
JP5764239B2 (ja) Cqi取得方法、基地局装置及び集積回路
JP486935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シグナリングのオーバヘッド削減
RU2494549C1 (ru) Радио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передачи
CN102415187B (zh) 用于控制多个传输块的发送功率的方法及终端
CN104508990B (zh) 用于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JP4971502B2 (ja) アップリンク要求
JP5356503B2 (ja) 変調及びコード化スキームをリソースの量にリンク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TW20113417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t encoding of user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W201116085A (en) Resource block reuse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TW201119465A (en)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TE advanced
WO2011046475A1 (en) Wireless scheduling considering overhead cost esti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