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25109A - Solid-state image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olid-state image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25109A
TW201125109A TW099128269A TW99128269A TW201125109A TW 201125109 A TW201125109 A TW 201125109A TW 099128269 A TW099128269 A TW 099128269A TW 99128269 A TW99128269 A TW 99128269A TW 201125109 A TW201125109 A TW 2011251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ype amorphous
solid
state image
image pick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8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6273B (zh
Inventor
Tetsuya Yamaguchi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Kk filed Critical Toshiba Kk
Publication of TW201125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5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6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62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43Photodiode arrays; MOS ima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32Wafer-level processed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4Back illuminated image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201125109 六、發明說明: 本發明係主張JP 2009— 240607 (申請日:2010/10/ 19)之優先權,內容亦引用其全部內容。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實施形態係關於固態攝像裝置及其之製造方法,例如 適用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等者。 【先前技術】 近年來,隨畫素之微細化進展,以提高開口率爲主要 目的之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被提案(例如特開2006 -1 28 3 92號公報)。 於該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光照射面側產生之電 子若未到達配線側之光二極體(PD )則無法被計數成爲信 號。因此,進行光電轉換之矽層之厚度係用於決定感度( 矽(Si)層之膜厚越厚,感度越高)。 【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實施形態之一態樣之固態攝像裝置’係在半導體基板 上具備攝像區域,該攝像區域係由包含光電轉換部及信號 掃描電路部的複數畫素配置而成’在形成有上述信號掃描 電路部的上述半導體基板之表面之相反側的基板表面上’ 被形成光照射面的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係包含:矽 氧化膜,設於上述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板上;p型非晶 201125109 質矽化合物層,設於上述矽氧化膜上;及電洞儲存層,在 上述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板與上述矽氧化膜之界面附近 ,藉由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予以形成。 在上述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之光照射面側之矽界 面產生空乏化時,存在於界面之產生中心所引起之暗電流 增大將變大而損及畫質。暗電流增大引起之再生畫質劣化 有例如白色劣化、暗色不均勻等。 因此,有提案以使光照射面側之界面不會成爲空乏化 的方式在SOI基板上形成p型半導體層,於其上磊晶成長矽 基板,使用該基板來形成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但是 ,於基板形成光照射側之P型半導體層時,(基板係使用 製作P型半導體層之基板)基於形成CMOS感測器之過程之 熱工程,會使上述P型半導體層之B (硼)擴散,使上述p 型半導體層之膜厚實質上變厚。上述p型半導體層之膜厚 變厚時,對於藍色(B) ( 450nm )光之感度變爲顯著降 低。 另外,爲使光照射面側之界面附近之矽層不空乏化, 而提案形成負的固定電荷膜(例如氧化給膜(HfO )等) 。此乃藉由形成負的固定電荷膜,而於界面附近之矽層內 形成電洞(hole )層(亦即,不使界面附近空乏化)。如 此則,可抑制暗電流增大。但是,形成具有充分之電洞密 度之固定電荷膜之方法並非容易者。 如上述說明,上述固態攝像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不利 於光照射面側之空乏化之防止以及暗電流之減低。 -6- 201125109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實施形態。以下實施形態中說明背 面照射型(BSI : Back side illumination)固態攝像裝置之 —例,其之光照射面(受光面),係被設於形成有信號掃 描電路部的半導體基板表面上之相反側的半導體基板上之 背面側。又,於說明中,全圖之共通部分附加共通之參照 符號。 (第1實施形態) (1 ·構成例) 使用圖1〜圖6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 置之構成例。 1 — 1.全體構成例 首先,使用圖1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全 體構成例。圖1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全體構成 例之系統方塊圖。 圖1表示在攝像區域之列位置配置有AD轉換電路時之 一構成。 如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1 〇,係具備攝 像區域12及驅動電路區域14。 攝像區域12,係於半導體基板,將含有光電轉換部及 信號掃描電路部的單位畫素(Pixel ) 1之行列予以配置。 光電轉換部,係具備進行光電轉換而予以儲存的光二 極體,作爲攝像部之機能。信號掃描電路部係具備如後述 201125109 說明之放大電晶體等,用於讀出來自光電轉換部之信號、 予以放大而傳送至AD轉換電路1 5。本實施形態之情況下 ,光照射面(光電轉換部),係設於形成有信號掃描電路 部的半導體基板表面上之相反側的半導體基板上之背面側 〇 驅動電路區域14,係將驅動上述信號掃描電路部用的 垂直移位暫存器13及AD轉換電路等之驅動電路予以配置 而成者。 垂直移位暫存器(Vertical Shift register) 13,係將 信號LSI〜SLk輸出至攝像區域12,作爲依每一行來選擇單 位畫素1的選擇部之機能。由被選擇之行之單位畫素1分別 使對應於射入之光量的類比信號Vsig介由垂直信號線VSL 予以輸出。 AD轉換電路(ADC) 15係將介由垂直信號線VSL被輸 入之類比信號Vsig轉換爲數位信號。 又,於此作爲固態攝像裝置之全體構成之一部分,雖 省略其圖示及說明,但不限定於此。亦即,例如可以另外 具備控制電路用於控制攝像區域12等之動作。ADC電路不 以列並列方式配置,而以晶片等級配置ADC電路,或將 ADC配置於感測晶片上亦可。 1 - 2·攝像區域之構成例 以下使用圖2說明圖1之攝像區域12之構成例。 本實施形態中說明藉由單一之攝像區域12取得複數色 201125109 資訊的單板式攝像元件之一例。 如圖所示,攝像區域12具備:在垂直移位暫存器13之 讀出信號線與垂直信號線VSL之交叉位置以矩陣狀配置而 成的複數個單位畫素1。 單位畫素(PIXEL ) 1,係具備光二極體PD,放大電 晶體Tb,讀出電晶體Td,重置電晶體Tc ’及位址電晶體Ta 〇 於上述畫素1之構成中,光二極體PD係構成光電轉換 部。放大電晶體Tb、讀出電晶體Td、重置電晶體Tc及位址 電晶體Ta係構成信號掃描電路部。 於光二極體PD之陰極被供給基準電位Vss。 放大電晶體Tb,係構成爲放大來自浮置擴散層( Floating diffusion :檢測部)FD之信號予以輸出。放大電 晶體Tb之閘極係連接於浮置擴散層FD,源極係連接於垂直 信號線VSL,汲極則連接於位址電晶體Ta之源極。藉由垂 直信號線VSL被傳送之單位畫素1之輸出信號,係經由CDS 雜訊除去電路28除去雜訊之後,由輸出端子29予以輸出。 讀出電晶體Td,係控制光二極體PD之信號電荷之儲存 ,讀出電晶體Td之閘極被連接於讀出信號線TRF,源極被 連接於光二極體PD之陽極,汲極被連接於浮置擴散層FD 〇 重置電晶體Tc係將放大電晶體Tb之閘極電位重置而構 成。重置電晶體Tc之閘極被連接於重置信號線RST,源極 被連接於浮置擴散層FD,汲極被連接於連接於汲極電源的 -9 - 201125109 電源端子2 5。 位址電晶體Ta之閘極係連接於位址信號線ADR。 負荷電晶體TL之閘極被連接於選擇信號線SF ’汲極被 連接於放大電晶體Tb之源極’源極被連接於控制信號線 DC。 讀出驅動動作 該攝像區域12之構造之讀出驅動動作如下。首先’讀 出行之位址電晶體Ta,係藉由垂直移位暫存器1 3送出之行 選擇脈衝而成爲ON (導通)狀態。 之後,同樣藉由垂直移位暫存器13送出之重置脈衝而 使重置電晶體Tc成爲ON (導通)狀態’被重置成爲接近 浮置擴散層FD之電位的電壓。之後’重置電晶體Tc成爲 OFF狀態。 之後,讀出電晶體Td成爲ON (導通)狀態,儲存於 光二極體PD之信號電荷被讀出至浮置擴散層FD’浮置擴 散層FD之電位會對應於被讀出之信號電荷數而被調變。 之後,調變後之信號,係藉由構成源極隨耦器的放大 電晶體Tb被讀出至垂直信號線VSL ’而結束讀出動作。 1 - 3 .斷面構成例 以下使用圖3說明本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斷面構成例 〇 如上述說明,單位畫素1係藉由畫素分離層3 6被分離 -10- 201125109 爲各畫素,由光電轉換部及信號掃描電路部構成。畫素分 離層36,係由擴散於半導體基板(矽基板)30中之B (硼 )等之P型半導體層形成。 光電轉換部,係具備:設於半導體基板30中之光二極 體PD ;電洞儲存層3 5 ;設於光照射面側(背面側)之半導 體基板30之表面上的矽氧化膜34;作爲p型非晶質矽化合 物層的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33;平坦層32;彩色濾光片 CF ;及微透鏡MI^ 信號掃描電路部係具備:被形成於層間絕緣膜3 1 - 1 中的上述放大電晶體(未圖示)等,以及配線層37,該層 間絕緣膜3 1 - 1係設於信號掃描電路形成面側之半導體基 板30上。 半導體基板30,例如爲在SOI基板上藉由磊晶成長形 成之η型半導體層。半導體基板30之膜厚,本例之情況下 例如約3 . 5 μ m。 光二極體PD,係設於半導體基板30中,用於進行光電 轉換。 電洞儲存層35,係由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a-SiC ( P )層)33形成,被色於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板30與矽 氧化膜34之界面BF附近。電洞儲存層35可以增大界面BF 附近之電洞濃度,控制界面之空乏化。因此,可以控制界 面BF附近產生之暗電流。 矽氧化膜(Si02膜)3 4係設於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 板30上,如後述說明,其膜厚dSi〇2約爲2nm以上、Ο.ίμιη -11 - 201125109 (100 nm)以下較好。 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a-SiC ( p )層)33係設於Si02 膜34上,具有較矽(Si )之能隙(約l.leV )寬之能隙( 約2.OeV)。和矽(Si)比較,a-SiC (P)層33之短波長光 之吸收係數較小,因此可抑制對藍(B : Blue )光(例如 45 0nm )之感度降低。另外,如後述說明,a_SiC ( p )層 33之形成時之成膜溫度爲較低溫之約230 °C °因此’可以 在A1 (鋁)或Cu (銅)等之配線層37之形成後’在不劣化 配線層37之配線特性之情況下,形成a-SiC ( p )層33,此 爲其優點。 a-SiC (p)層33爲p型半導體層,因此可於界面BF附 近形成上述電洞儲存層35。a-SiC (p)層33之膜厚dSiC較 好是可以形成上述電洞儲存層35之程度(可以使界面BF不 成爲空乏化之程度)。但是,a-SiC (p)層33之膜厚dSiC 變爲極端厚時,經由光電轉換產生之電子有可能於該區域 再度結合,導致藍(B: Blue)光之降低。因此,a-SiC( p )層33之膜厚dSiC,本例之情況下較好是設爲例如約 30ηπι以下。另外’ a-SiC(p)層33之B (硼)濃度,較好 是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板之界面BF附近不會成爲空乏化 之B濃度’可以充分抑低暗電流之濃度,例如較好是約 lE17cm·3以上 lE20cm·3以下。 於a-SiC (p)層33’較好是藉由電壓控制電路(未圖 示),介由畫素分離層3 6以接地於接地電源電壓(GND ) 的方式供給電壓VSiC。藉由上述電壓vsiC之供給,可以 -12- 201125109 控制電洞儲存層35之電洞濃度’可形成更穩定之電洞儲存 層35。 平坦層3 2係設於光照射面側之a - S i C ( p )層3 3上’本 例之情況下,例如由矽氧化膜(s i 0 2膜)等形成。 彩色濾光片CF,係色於光照射面側之層間絕緣膜3 1 -2中,在例如Bayer配置時係對應於R (紅)、G (綠)、B (藍)等之個別色被配置。 微透鏡ML係設於光照射面側之層間絕緣膜3 1 - 2上。 配線層3 7係設於信號掃描電路形成側之層間絕緣膜3 1 _ 1中,藉由例如A1 (鋁)、或Cu (銅)等形成。 又,於此雖省略圖示,但亦可於背面側之層間絕緣膜 31-2上藉由Si3N4膜等形成鈍化膜。 1 一 4.關於電洞之產生 以下依據圖4、5說明本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界面B F附 近之電洞之產生等。 1 - 4 - 1 . (特性1 )首先,依據圖4說明由表面側之半導體基板 30表面至界面BF附近中之深度方向之1次元之濃度分布( 電洞(Hole)、施體(Donor)、受體(Accepter)濃度) 以及電位(Potential)。 如圖中虛線所示,在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板30與矽 氧化膜34之界面BF附近,基於a_SiC(p)層33所形成之電 -13- 201125109 洞儲存層35,使電洞(Hole)被儲存。因此,可增大界面 BF附近之電洞濃度,抑制空乏化,可抑制界面BF附近產 生之暗電流。 (特性2)其次,依據圖5說明由表面側之半導體基板 3〇表面(光二極體PD側)至界面BF附近之斷面中之電洞 (Hole)濃度。 如圖所示,在界面BF附近產生多數之電洞,電洞( Hole)濃度成爲1E16 cm·3以上,而不會成爲空乏化。因此 ,可抑制界面BF附近產生之暗電流。 1 一 4— 2.a-SiC(p)層之B (硼)濃度與暗電流之關係 以下依據圖6說明a-SiC(p)層33之B (硼)濃度與暗 電流之關係。圖6表示以矽氧化膜34之膜厚(dSi02)爲參 數,本實施形態形成之a-SiC (p)層33之B (硼)濃度與 暗電流。 如圖所示,a-SiC(p)層33之B (硼)濃度越高,暗 電流變爲越低。另外,矽氧化膜34之膜厚(dSi02)越厚 ’暗電流越低,在B (硼)濃度大約iE17cm·3以上時暗電 流被抑制而成爲大略一定。由該結果可知,a_siC ( p )層 33之B (硼)濃度較好是爲約1E17cm·3以上1E2〇cm·3以下 之濃度’矽氧化膜34之膜厚(dSi02 )較好是2nm以上 0.1 μπι ( 1 〇〇nm ) nm以下。 (製造方法) -14 - 201125109 以下參照圖7〜1 0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 製造方法。 首先,例如於SOI ( Silicon on insulater)基板上幕晶 成長例如約3.5 μηα之η型半導體層,形成半導體基板(Si-sub)〕 0 。 之後 ,於 信號掃 描線側 (表 面側) 之半 導體基 板30,使用習知之CMOS感測器製造方法,形成畫素分離 層36、光二極體PD、層間絕緣膜3 1 — 1及配線層37。 之後,進入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工程。 具體言之爲’如圖7所示,使用接著劑或直接接合法 ,於信號掃描線側(表面側)之配線層3 7或層間絕緣膜3 1 —1貼合支撐基板4 1。 之後,將光照射面側(表面側)之SOI基板之矽基板 直至所要厚度爲止予以除去,例如使用CMP (化學機械硏 磨)法等進行硏磨。僅殘留SOI基板之中之氧化層34。該 矽氧化層(SOI層)3 4之膜厚乃較所要膜厚厚時,必要時 例如藉由NF4OH或HF或HF與HN〇3與CH3COOH之混合液再 度使矽氧化層34薄膜化爲所要膜厚(例如約50nm )。或者 —開始使用矽氧化層34之膜厚爲Ο.ίμιη (約l〇〇nm)以下之 SOI基板,則可以不進行上述矽氧化層34之薄膜化加工。 以下說明a-SiC ( p)層33之形成工程。 具體言之爲,如圖8所示,藉由上述工程,在光照射 面側殘留之薄的矽氧化膜34上,使用例如電漿CVD法形成 約30nm之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a-SiC(p)層)33。 圖9表示a-SiC(p)層33之形成工程時之成膜條件及 -15- 201125109 膜特性之一覽。如圖所示,設定流量如下:SiH4氣體100 [SCCM],H2 氣體=50 [SCCM],CH4 氣體=20 [SCCM], B2H6 氣體=8 [SCCM],在 0.5 [Torr]壓力下,於 30 [W/cm2] 電力,基板溫度230度,進行約2分30秒之沈積。於此條件 下可形成約30nm之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33。 如上述說明,本例之a-SiC ( p )層33之形成工程中, 成膜溫度爲較低溫之約230度,因此即使在形成A1或Cu等 配線層37之後,亦可以在不劣化配線層37之配線特性之情 況下,形成a-SiC ( p )層33,此爲有利之點。a-SiC ( p ) 層3 3,係如圖9所示,通常爲較矽之能隙(1 . 1 eV )寬的 2.0eV,或者短波長光之吸收係數較矽小者,因此可抑制 對藍光(例如45 Onm)之感度降低。 另外,a-SiC (p)層33爲p型半導體層,因此形成a-SiC(p)層33時,在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板30之界面BF 附近可以形成電洞儲存層35,可以抑制半導體基板30之界 面BF附近之暗電流,此爲有利之點。 之後,如圖1 〇所示,在光照射面側(表面側)之a-SiC ( p)層33上形成矽氧化膜等,形成平坦層32。之後, 於背面側之平坦層32上形成層間絕緣膜3 1 - 2,於該層間 絕緣膜31- 2中藉由有機物等形成彩色濾光片CF»之後, 於背面側之層間絕緣膜31 - 2上形成Si3N4膜之鈍化膜(未 圖示)。之後,於表面側的層間絕緣膜31 - 2上形成微透 鏡ML。之後除去支撐基板41而可以製造如圖3所示背面照 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16- 201125109 另外,於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在SOI基板上磊晶成長η 型矽膜之基板,但不限定於此。例如不限定於SOI基板, 亦可使用本體(bulk )之矽基板或SIMOX等基板,可獲得 同樣效果。 (3.作用效果) 依據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及其製造方法至少 可獲得以下(1 )〜(3 )之效果。 (1 )可防止光照射面側之基板界面BF之空乏化,可 減低暗電流。 如上述說明,本例之固態攝像裝置,係具備:於半導 體基板3 0上配置有包含光二極體(PD)及信號掃描電路部 (Ta等)之複數畫素1的攝像區域12,係在形成有信號掃 描電路部(Ta等)之半導體基板30的表面之相反側之基板 表面上,被形成光照射面的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另 外,本例之固態攝像裝置係具備··設於光照射面側之半導 體基板上的矽氧化膜34 ;設於矽氧化膜34上的p型非晶質 矽碳化物層(a-SiC ( p )層)33 ;及在光照射面側之半導 體基板30與矽氧化膜34之界面BF附近,藉由p型非晶質矽 碳化物層33形成之電洞儲存層35。 依據上述構成,在較多缺陷而成爲暗電流產生來源之 界面BF附近,可以配置由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33形成之 電洞儲存層35。因此可以增大界面BF之電洞濃度,可抑制 空乏化,可降低暗電流爲其優點。 -17- 201125109 (2)可形成更穩定之電洞儲存層35° 本例之固態攝像裝置,係介由畫素分離層36供給接地 電源電壓(GND )作爲對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33供給之 電壓VSiC。電壓VSiC可以藉由例如電壓控制電路(未圖 示)等予以施加。 如上述說明,藉由供給上述電壓VSiC可控制電洞濃度 ,可形成更穩定之電洞儲存層35爲其優點。 (3 )可防止配線層37之信賴性劣化。 如上述說明,於a-Si C (p)層33之形成時之成膜溫度 爲較低溫之約2 3 0度(°C ),因此即使在形成A1 (鋁)或 Cu (銅)等配線層37之後形成a-SiC ( p )層33時,亦可以 在不劣化配線層3 7之配線特性之情況下,形成a-SiC ( p ) 層33,可防止配線層37之信賴性劣化,此爲有利之點。 (第2實施形態(具備透明電極層之一例)) 以下依據圖1 1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 該實施形態係具備透明電極層之一例》於說明中省略 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重複部分之說明。 (構成例) 首先,使用圖1 1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 構成例。如圖所示,本例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差異在於 ,於光照射面側(背面側)之a - S i C ( p )層3 3上另外形成 透明電極層5 5。 -18- 201125109 本例之情況下,透明電極層5 5係由膜厚約3 5 n m之IΤ Ο (Indium Tin Oxide )膜等形成。於透明電極層55較好是 可以施加特定電壓VITO,於裝置驅動時較好是施加負偏壓 (例如約-2V )作爲電壓VITO。電壓VITO可以構成爲由上 述電壓控制電路來供給。因此,優點爲更爲精確控制界面 BF附近之電洞濃度。 (製造方法) 以下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 於此省略圖示。 首先,使用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之製造方法,形 成例如約3〇nm之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a-SiC ( p )層) 33 ° 之後,於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a-SiC ( p )層)33 上使用化學反應濺鏟法沈積約35nm之ITO ( Indium Tin Oxide)膜,形成透明電極層 55。ITO( Indium Tin Oxide )膜之更具體形成工程爲,可於Ar氣體流量lOOsccm,氧 氣體流量2〇Sccm,壓力保持〇.8Pa下進行濺鍍。 之後,使用和上述實質上同樣之製造工程,形成平坦 層32 '層間絕緣膜31 — 2、彩色濾光片CF及微透鏡ML,而 製造如圖1所示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作用效果) 依據第2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及其製造方法至少 -19- 201125109 可獲得和上述(i)〜(3)同樣效果。 另外,本例和第1實施形態之不同爲’在光照射面側 (背面側)之a-SiC(p)層33上另外設置透明電極層55° 於透明電極層55較好是可以施加特定電壓VITO’於裝 置驅動時較好是施加負偏壓(例如約-2V )作爲電壓VITO 。電壓VITO可以構成爲由上述電壓控制電路來供給。因此 ,優點爲更爲精確控制界面BF附近之電洞濃度。 (第3實施形態(a-SiN ( p)之一例)) 以下依據圖1 2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 該實施形態係適用P型非晶質矽氮化物層(a-SiN ( p )層)77之一例。於說明中省略和上述第1實施形態重複 之部分之詳細說明。 (構成例) 如圖12所示’本例之不同點在於,取代上述第1實施 形態所示之a-SiC ( p )層33,改設置p型非晶質矽氮化物 層(a-SiN (p))層 77。 (製造方法) 製造方法之和上述第〗實施形態之差異在於,在a_sic (p)層33之形成工程中取代CH4(甲烷氣體)改用氣 體。如此則,可以形成所要之a SiN ( p)層77。 -20- 201125109 (作用效果) 依據第3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及其製造方法,至 少可獲得和上述(1 )〜(3 )同樣之效果。另外,如本例 般,必要時可適用a-SiN ( p )層77。另外,於背面照射側 (背面側)之a-SiN ( p )層77設置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透 明電極層5 5亦同樣有效。 又,上述第1〜第3實施形態中,矽氧化膜34不限定於 使用SOI基板而殘留之矽氧化膜,亦包含例如使用本體( bulk)基板時膜厚約2nm之自然氧化膜。 上述實施形態僅爲一例,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本發 明之範圍不限定於上述說明,在申請專利範圍所示、或和 申請專利範圍均等意義及範圍內之所又變更均包含於本發 明。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全體構成例之方 塊圖。 圖2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攝像區域之等 效電路圖。 圖3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斷面構成例之 斷面圖。 圖4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由半導體基板表面起之界面附 近之深度方向之濃度分布及電位之圖》 圖5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半導體基板表 -21 - 201125109 面側起之界面附近之斷面中之電洞濃度之圖。 圖6表示以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矽氧化膜之 膜厚(dSi02)爲參數,表示a-SiC(p)層之B (硼)濃度 與暗電流之關係圖。 圖7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一製造工程。 圖8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一製造工程。 圖9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a-SiC ( p)層之成膜方法及特 性之圖。 圖10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一製造工程 〇 圖1 1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斷面構成例 之斷面圖。 圖1 2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像裝置之斷面構成例 之斷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單位畫素 CF :彩色濾光片 BF :界面附近 ML :微透鏡 Si_sub :半導體基板 PD :光二極體 VSiC :電壓 dSi02 :膜厚 -22- 201125109 dSiC :膜厚 3 0 :半導體基板 3 2 :平坦層 33 : a-SiC ( p )層 34 :矽氧化膜 3 5 :電洞儲存層 3 6 :畫素分離層 3 7 :配線層 3 1 - 1 :層間絕緣膜 3 1 - 2 :層間絕緣膜 1 2 :攝像區域 1 3 :垂直移位暫存器 1 4 :驅動電路區域 15 : AD轉換電路 25 :電源端子 28 : CDS雜訊除去電路

Claims (1)

  1. 20112510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係在半導體基板上 具備攝像區域,該攝像區域係由包含光電轉換部及信號掃 描電路部的複數畫素配置而成,在形成有上述信號掃描電 路部的上述半導體基板之表面之相反側的基板表面上,被 形成光照射面者;其特徵爲包含: 矽氧化膜,設於上述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板上; 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設於上述矽氧化膜上;及 電洞儲存層,在上述光照射面側之半導體基板與上述 矽氧化膜之界面附近,藉由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形 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其中 上述畫素,係另具有:依據畫素別予以分離的畫素分 離層; 另包含:控制電路,用於介由上述畫素分離層而對上 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供給電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其中 另包含:設於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上的透明電 極層; 上述控制電路係對上述透明電極層供給負偏壓。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其中 -24- 201125109 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係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 或P型非晶質矽氮化物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其中 上述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之硼(B)濃度爲lEl7cm-3 以上、1 E20cnT3以下; 上述矽氧化膜之膜厚爲2nm以上' lOOnm以下。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其中 上述畫素係包含: 光二極體,其構成上述光電轉換部;及 構成上述信號掃描電路部的放大電晶體、讀出電晶體 、重置電晶體及位址電晶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其中 另包含:垂直移位暫存器,用於依每一行來選擇上述 畫素。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像裝置 ,其中 另包含:類比數位轉換電路,用於將選擇行之上述畫 素所分別輸出的’和射入之光量對應之類比信號,轉換爲 數位信號。 9. 一種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包含: 在SOI基板上形成半導體層; -25- 201125109 在信號掃描線側之上述半導體層,形成光二極體、層 間絕緣膜以及配線層; 在信號掃描線側之上述層間絕緣膜貼合支撐基板; 以上述SOI基板中之絕緣層作爲阻蝕層使用,而將上 述信號掃描線側之相反側的光照射面側之上述半導體基板 予以除去; 在殘留於上述光照射面側的上述絕緣層上形成P型非 晶質矽化合物層,在上述光照射面側之上述半導體層與上 述絕緣層之界面附近,形成由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 構成之電洞儲存層; 在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上形成平坦層; 在上述平坦層上形成層間絕緣膜,於該層間絕緣膜中 形成彩色濾光片;及 在光照射面側之上述層間絕緣膜上形成微透鏡。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另包含: 在上述半導體層形成依上述各畫素而分離之畫素分離 層;及 形成介由上述畫素分離層而對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 物層供給電壓之控制電路。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方 法,其中 另包含:於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上形成透明電 極層; •26 - 201125109 上述控制電路係對上述透明電極層供給負偏壓。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p型非晶質矽化合物層,係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 或P型非晶質矽氮化物層。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方 法,其中 上述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之硼濃度爲lE17cnT3以上 、1 E20cm'3 以下; 上述矽氧化膜之膜厚爲2nm以上、100nm以下。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方 法,其中 形成上述P型非晶質矽碳化物層時之成膜條件係包含 流入 SiH4 氣體=100 [SCCM],H2 氣體=50 [SCCM], CH4 氣體=20 [SCCM],B2H6 氣體=8 [SCCM] ’ 於0.5 [Torr]之壓力下,30 [W/cm2]之電力下, 於基板溫度23 0度下;以及 沈積約2分30秒。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固態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 另包含:藉由NF4OH、或HF、或HF與HN〇3與 CH3COOH之混合液,使上述SOI基板中之上述絕緣膜之膜 厚薄膜化。 -27-
TW099128269A 2009-10-19 2010-08-24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4662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0607A JP5306141B2 (ja) 2009-10-19 2009-10-19 固体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5109A true TW201125109A (en) 2011-07-16
TWI466273B TWI466273B (zh) 2014-12-21

Family

ID=43879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8269A TWI466273B (zh) 2009-10-19 2010-08-24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08628B2 (zh)
JP (1) JP5306141B2 (zh)
CN (1) CN102044550B (zh)
TW (1) TWI4662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99037A (ja) 2010-03-19 2011-10-06 Toshiba Corp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745638B1 (ko) * 2011-01-12 2017-06-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갭 물질층 기반의 포토 다이오드 소자, 및 그 포토 다이오드 소자를 포함하는, 후면 조명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 태양 전지
US9356059B2 (en) * 2011-12-15 2016-05-3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BSI image sensor chip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KR102007279B1 (ko) 2013-02-08 2019-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3차원 이미지 센서의 거리 픽셀, 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이미지 센서 및 3차원 이미지 센서의 거리 픽셀의 구동 방법
US20140252521A1 (en) * 2013-03-11 2014-09-1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Image Sensor with Improved Dark Current Performance
US9245912B2 (en) * 2013-03-12 2016-01-2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resistance image sensor contact
CN103280451B (zh) * 2013-06-04 2017-02-08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改善cmos图像传感器性能的方法
KR102140482B1 (ko) 2013-12-30 2020-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층형 이미지 센서의 단위 픽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적층형 이미지 센서
WO2016031066A1 (ja) * 2014-08-29 2016-03-0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US9871067B2 (en) 2015-11-17 2018-01-1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Infrared image sensor component
CN106066983A (zh) * 2016-07-11 2016-11-02 深圳市兴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条码扫描信号放大处理电路及激光条码扫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145B2 (ja) 1984-07-31 1995-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S61196542A (ja) 1985-02-26 1986-08-30 Nec Corp 光化学気相成長装置
JP3628182B2 (ja) * 1998-08-04 2005-03-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JP4123415B2 (ja) * 2002-05-20 2008-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JP2004055903A (ja) * 2002-07-22 2004-02-19 Nikon Corp 受光装置、計測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4779320B2 (ja) * 2004-08-10 2011-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01633B2 (ja) 2004-10-28 2010-07-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436770B2 (ja) * 2005-02-10 2010-03-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起電力装置
JP2006222379A (ja) * 2005-02-14 2006-08-24 Fuji Film Microdevices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61638A (ja) * 2005-02-21 2006-09-28 Sony Corp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の駆動方法
EP1873836B1 (fr) * 2006-06-28 2009-08-19 St Microelectronics S.A. Capteur d'images eclairé par la face arrière
JP4639212B2 (ja) * 2006-09-20 2011-02-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裏面照射型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413240B (zh) * 2007-05-07 2013-10-21 Sony Corp A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n image pickup device
JP5217251B2 (ja) * 2007-05-29 2013-06-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659783B2 (ja) * 2007-06-14 2011-03-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裏面照射型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151375B2 (ja) * 2007-10-03 2013-0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1531055B1 (ko) * 2007-10-11 2015-06-23 소니 주식회사 촬상 장치, 고체 촬상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111118A (ja) * 2007-10-30 2009-05-21 Fujifilm Corp 裏面照射型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212901B2 (en) * 2008-02-08 2012-07-03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ing sensor with reduced leakage photodiode
JP5136110B2 (ja) * 2008-02-19 2013-02-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08628B2 (en) 2013-08-13
US20110090383A1 (en) 2011-04-21
CN102044550A (zh) 2011-05-04
JP2011086877A (ja) 2011-04-28
JP5306141B2 (ja) 2013-10-02
CN102044550B (zh) 2013-11-27
TWI466273B (zh) 2014-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6273B (zh)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006634B2 (en) Solid state imaging device having a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layer with plural silicon germanium lay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8183603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for inhibiting dark current
KR101207052B1 (ko) 이면 입사형 고체 촬상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987917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643131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814516B (zh) 固态成像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成像装置
US8124440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substrate for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JP2020017724A (ja)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1074156A1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メラ
JP2010092988A (ja) 半導体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50016071A (ko) 고체 촬상 장치 및 카메라 모듈
JP2012094714A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33397B1 (ko) 이미지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KR101016514B1 (ko) 이미지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699847B1 (ko) 이미지 센서에서 협폭 밴드갭 광소자를 가지는 픽셀 회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