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1569A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ductive composite fibres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nanotube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ductive composite fibres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nanotube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111569A TW201111569A TW099116530A TW99116530A TW201111569A TW 201111569 A TW201111569 A TW 201111569A TW 099116530 A TW099116530 A TW 099116530A TW 99116530 A TW99116530 A TW 99116530A TW 201111569 A TW201111569 A TW 20111156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composite
- nanotubes
- composite fiber
- fibers
- produc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09—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for making electroconductive or anti-static fila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0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1F6/1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from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e.g. polyvinyl alcohol, or of their acetals or ke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Inorganic Fiber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111156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獲得帶有高比例奈米管(特別是碳奈米 管’其能確保導熱及/或導電)之乙烯醇均-或共聚物爲底的 傳導性複合纖維之方法。本發明亦係關於可藉由此方法獲 得的傳導性複合纖維及其用途。 Q 【先前技術】 碳奈米管(或CNT)爲已知並具有特定管狀結晶性構 造,其係封閉或中空,其由均衡配置於五邊形、六邊形及 /或七邊形之原子構成及其係由碳製得。CNT —般由一或 多個共軸捲繞的石墨片構成。因此,單壁奈米管(SWNT) 與多壁奈米管(MWNT)之間有差別。 CNT擁有許多高效能性質,換言之電氣、熱、化學及 機械。在其應用之中,特別是可提及複合材料,其預期用 〇 於特別是汽車、船舶和航空業、電-機械制動器、電纜、 電阻線、化學偵測器、能量儲存和轉換,電子發射體顯示 器、電子組件及功能性織布。在該汽車、航空和電子領域 中,傳導性塡料如CNT能以熱和電氣方式散熱,及當摩 擦發生時出現電荷。 一般而言,合成時,CNT係呈由糾纏之單纖維所構成 的崩解粉末,藉以由利用其性質的觀點來看難以應用。特 別是,CNT必須大量存在及依優先方向取向以利用其於巨 觀水準之機械及/或電氣性質。 201111569 把CNT倂入聚合物纖維最習用之方式在於把一或多 種呈熔融形態的熱塑性聚合物與奈米管混合在一起。接著 擠出該混合物以形成一條纖維或數條纖維。例如,在國際 專利申請案 WO 00/699 5 8中有說明此方法。不幸地,此 方法無法製造具有高比例奈米管之纖維,因爲一旦該等奈 米管比例提高,該等奈米管在熔融聚合物中之混合物將具 有非常筒的黏度。 法國專利申請案第FR 2 8 05 1 79號提出另一種方法 以供經由CNT之凝聚製造纖維。此方法在於把奈米管之 分散體注入凝聚聚合物溶液的共同流。此方法能製造具有 高於1 〇%之碳奈米管質量濃度的複合纖維。這些纖維具有 良好之電氣及機械性質。聚乙烯醇(PVA)爲特別有效之凝 聚劑。後者吸附於該等奈米管之界面處及造成該等奈米管 彼此黏附形成纖維。然而,此方法緩慢且不宜於工業規 模。法國專利申請案第FR 2 92 1 075號中描述以該技術 爲基礎之連續方法。其主要缺點在於必須使用複雜之設 備。 另一種製造塡充CNT之聚合物纖維的方法在於在擠 出之前將該等奈米管及聚合物混入單一溶液中。接下來將 由此所製造之溶液注入造成該聚合物凝聚的靜態浴或流 中。使與該聚合物混合之奈米管陷入該構造內,最終物體 爲塡充碳奈米管之複合纖維。此原理之優點爲其係以該聚 合物之凝聚爲基礎且非直接以該等奈米管之凝聚爲基礎。 該聚合物之凝聚能較快速獲得合倂纖維,該合倂纖維可輕 -6- 201111569 易處理及自該凝聚浴萃取,例如,以被清洗,乾燥,牽引 及捲繞。文獻中也有說明藉由在溶液中凝聚之聚合物纖維 的擠出及其加工。
Zhang 等人(Gel Spinning of PVA/SWNT Composite Fibre,Polymer 45 (2004) 8 8 0 1 -8 8 07)因此採用此方法以製 造塡充奈米管之聚乙烯醇纖維。此刊物說明根據把該PVA 和CNT以溶液方式放在水和二甲基亞颯(DMSO)之混合物 0 中的方法製造複合纖維。把此分散體注入由冷卻至-25 °C 之甲醇所構成之凝聚溶液中。形成奈米管之高濃度分散體 而不引起PVA溶液中形成凝集物有困難,因爲該PVA本 身會造成該等奈米管凝聚。凝集物之存在造成該纖維中形 成不均質,該不均質不利於該纖維之物性及構造上的均勻 度。爲此理由,Zhang等人所述之纖維含有3%的最大碳 奈米管質量濃度。 在另一個刊物中,Xue 等人(Electrically Conductive ❹ Yarns Based on PVA/Carbon Nanotubes, Composite Structures 78 (2007) 27 1 -277)製造不同 CNT 對 PVA 比例 (最高達40重量%)的PVA/CNT複合纖維。在此方法中’ 該C N T分散於P V A水溶液中。然而,他們觀察到於此濃 度所獲得之纖維並不均勻’其歸因於該等奈米管之不均勻 分散及凝集物之形成。 申請人期望藉由對該CNT施以氧化處理改造上述方 法,以便於CNT表面產生極性基團。然而,此溶液並不 能預防該CNT在PVA存在之下凝聚。使用月桂基硫酸鈉 201111569 型離子表面活性劑也不能預防此凝聚。也盼望倂用聚(丙 烯酸)以補救此問題。然而,已觀察到後者抑制該PVA最 終之凝聚及因此該纖維之形成。 因此,必須提出能製備具有高比例奈米管(即,含有 至少5重量%之奈米管)之均勻傳導性複合纖維的簡單方 法。此外,也必須製造具有高於1 00 MPa之機械損壞低限 (mechanical failure threshold)的纖維。 申請人發現這些需求可藉由實施製造傳導性複合纖維 之方法而獲得滿足,其中藉由安定劑使放在乙烯醇均-或 共聚物溶液之分散體中的奈米管安定化。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爲一種製造傳導性複合纖維之方 法,其包含由下列所組成的連續步驟: a) 在至少一種共價或非共價鍵結於奈米管之安定劑 存在之下,形成能確保導熱及/或導電的奈米管(其存在於 至少一選自週期表IIIa、IVa及Va欄元素的化學元素)在 乙烯醇均-或共聚物溶液中之分散體, b) 將該分散體注入凝聚溶液以形成預纖維(prefibre) , c) 萃取該預纖維, d) 任意清洗該預纖維’ e) 乾燥該預纖維以獲得含有相對於該纖維的總重量 5至70重量。/。之奈米管的纖維。 201111569 能清楚瞭解的是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可包括其他上述的 預備、中間及/或後續步驟,只要其不會負面地影響該傳 導性複合纖維之形成。 如初步陳述,明示在此發明內容各處的措辭“之間” 應該解釋爲包括所述的界限。 在本發明之含意中,據瞭解措辭“纖維”意指其直徑 介於100 nm (奈米)與300 μιη (微米)之間,又更佳,介於 0 2與50 μιη (微米)之間的束。附帶地,此構造可爲或可不 爲多孔性。關於其用途,意欲使纖維確保機械零件之強度 且不構成欲用於流體之輸送的管或輸送管路。 根據本發明,該等奈米管由至少一種選自週期表 Ilia、IVa及Va欄元素的化學元素組成。該等奈米管必須 能確保導熱及/或導電;其因此可含有硼、碳、氮、磷或 矽。例如,其可由下列各項構成或含有下列各項:碳、氮 化碳、氮化硼、碳化硼、磷化硼、氮化磷或硼氮化碳,要 Q 不就矽。 較佳使用碳奈米管(或“ CNT”)。這些爲中空之石墨碳 纖維,其各自包含一或多個沿著該纖維軸取向之石墨管狀 壁。該等奈米管通常具有0.1至100 nm (奈米)之平均直 徑,較佳0.4至50 nm (奈米)且’又更佳’ 1至30 nm (奈 米),及有利地0.1至10 (微米)之長度。其長度/直徑 比較佳爲大於10且最常大於100或甚至大於1000。其比 表面積,例如,爲介於1 00與500 m2/g之間(包括界限)’ 對於多壁奈米管一般介於100與300 m2/g之間’且在單 201111569 壁奈米管之案例中甚至可達到至多13 00 m2/g。其表觀密 度可爲,特別是’介於〇.〇5與〇.5 g/cm3之間(包括界 限)。該等多壁奈米管,例如,可包括5至15片(或壁)且 更佳7至1 〇片。這些奈米管可經過加工或未經加工。 碳奈米管爲市售可得或可藉由習知方法製備。未經加 工之碳奈米管的實例’特別是,可自 ARKEMA France Company,以Graphistrength® C100的商品名在市面上購 得。 有數種方法能用於合成碳奈米管,特別是放電、雷射 熔蝕及化學氣相沉積(CVD),其能大規模製造碳奈米管及 因此能以配合其大量使用之低價格獲得。此方法在於相當 高溫將碳來源精確地注射在觸媒上,該觸媒本身可由被支 撐在無機固體如氧化鋁、氧化矽或氧化鎂上之金屬如鐵、 鈷、鎳或鉬構成。該等碳來源可包括甲烷、乙烷、乙烯、 乙炔 '乙醇、生物乙醇、甲醇或甚至是一氧化碳和氮之混 合物(HiPCO方法)。 因此,由 Hyperion Catalysis International Inc.所申 請之申請案WO 8 6/03 45 5A1說明,特別是,碳奈米管之 合成。更特別的是’該方法包括使含有金屬如鐵、鈷或鎳 的粒子,特別是’與氣態之碳爲底的化合物於介於8 5 0 t: 與12〇〇°c之間的溫度接觸,該碳爲底的化合物相對於該 金屬爲底的粒子之乾重比例爲至少大約1 〇 〇 : 1。 如預期’及任意組合,這些奈米管可在根據本發明之 方法中實施接觸之前先純化,加工(例如,氧化)及/或磨 -10 - 201111569 . 碎。 奈米管之硏磨特別是可在冷或熱時進行且可根據習知 技術進行,該等習知技術係於裝置如球磨機、鎚磨機、輪 輾機、切碎機、噴氣硏磨機或任何其他能減小奈米管之糾 纏網狀結構尺寸的硏磨系統中使用°較佳爲該硏磨步驟根 據噴氣硏磨技術及,特別是,在噴射空氣硏磨機或球磨機 中進行。 Q 未加工或磨碎之奈米管的純化可利用硫酸溶液清洗而 進行以便消除源於其製備方法之可能的殘留礦物質或金屬 雜質。奈米管對硫酸之重量比可特別介於1:2與1:3之 間(包括界限)。此外’該純化作業可於介於90至1 20°C之 溫度進行’例如’ 5至1 〇小時的時間。此作業可有利地 接著以水沖洗及乾燥該等純化奈米管之步驟。該作業也可 由典型高於1000 °c之高溫熱處理構成。 該等奈米管之氧化係使其與含有〇·5至15重量%之 〇 NaOCl,及較佳1至1〇重量%之NaOCl的次氯酸鈉溶 液,例如,以介於1 : 〇 · 1至1 : 1之奈米管對亞氯酸鈉重 量比接觸而有利地進行。該氧化係於低於60 °C之溫度及 較佳於室溫有利地進行,歷經介於數分鐘至24小時的時 間。此氧化作業可有利地接著過濾及/或離心分離 '清洗 及/或乾燥該等氧化奈米管之步驟。 爲了消除該等金屬觸媒殘留物,也可對該等奈米管施 以至少l〇〇〇°C,例如,120(TC之熱處理。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第一步驟在於在至少一種共價或 -11 - 201111569 非共價鍵結於該等奈米管之安定劑存在之下’形成### 在乙烯醇均-或共聚物溶液中之分散體。該乙嫌醇均-或共 聚物有利地爲該聚(乙烯醇)本身。 取決於所製造之溶液本質及該聚合物本質’其分子量 可爲介於5,000與300,000 g/mol之間。其水解度可大於 9 6 %,或甚至大於9 9 %。 在本發明之含意中,把“安定劑”理解爲意指能把該 等奈米管均句分散於該溶液中之化合物,其防止該等奈米 管在該乙烯醇均-或共聚物存在之下凝聚,但是其不會妨 礙該乙烯醇均-或共聚物在凝聚溶液中之凝聚。 根據本發明之安定劑係共價或非共價鍵結於該等奈米 営。 在該安定劑非共價鍵結於該等奈米管之案例中,該安 定劑可選自實質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在本發明之含意中,把“實質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理解爲意指,例如,在著作 2008 McCutcheon’s “Emulsifiers and Detergents,”中引用且較佳具有 13 至 16 的HLB (親水性-親脂性平衡)之非離子型兩性化合物,以 及含有親水性嵌段和親脂性嵌段且具有低離子性(例如〇 % 至1 0重量%的離子型單體和9 0 %至1 〇 〇 %的非離子型單體) 之嵌段共聚物。 例如’在本發明之範疇以內,該非共價鍵結於該等奈 米管之安定劑可選自下列各項: (i)多元醇酯類,特別是: -12- 201111569 ' - 脂肪酸與山梨糖醇酯類(其係任意被聚乙氧基 化),例如,Tween®群組之表面活性劑’ - 脂肪酸與丙三醇酯類, - 脂肪酸與蔗糖酯類, - 脂肪酸與聚乙二醇酯類, (H)經聚醚改質的聚矽氧烷類’ (iii) 脂肪醇與聚乙二醇醚類’例如’ Brij®群組之表 0 面活性劑, (iv) 烷基聚醣苷類, (V)聚乙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在該安定劑共價鍵結於該等奈米管之第二種案例中, 這較佳涉及親水基團,及有利地接枝在該等奈米管上之聚 乙二醇基。 該等反應性單元如聚乙二醇基接枝於該等奈米管之表 面可根據熟於此藝之士所習知的任何方法進行。例如,熟 〇 於此藝之士能引用B. Zhao等人所著的刊物(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 Solubl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Graft Copolymers, J. Am. Chem. S o c. (2005)
Vo 1. 127 No. 2 2)。根據此刊物,把該等奈米管分散在二 甲基甲醯胺(DMF)中並與乙二醯氯接觸。在第二階段中, 使所得之分散體與聚乙二醇(PEG)接觸。把如此接枝之奈 米管純化。 再者,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第一步驟中所製造之分 散體包括溶劑,該溶劑較佳選自水、二甲基亞颯 -13- 201111569 (DMSO)、甘油' 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乙撐 三胺、乙二胺、酚' 二甲基甲醯胺(DMF)、二甲基乙醯 胺、N-甲基吡略烷酮及其混合物。該溶劑較佳選自水、 DMSO及其所有比例之混合物。 若其爲含水分散體,該含水分散體之pH可藉由添加 一或多種選自下列之酸保持較佳介於3與5之間:無機酸 類(如硫酸、硝酸和氫氯酸)、有機酸類(如醋酸、酒石酸 和草酸)及有機酸和有機酸鹽之混合物(如檸檬酸和檸檬酸 鈉、醋酸和醋酸鈉、酒石酸和酒石酸鉀、酒石酸和檸檬酸 鈉)。 再者,該分散體可包括硼酸、硼酸鹽類或其混合物。 此外,該分散體也可包括選自氯化鋅、硫氰酸鈉、氯 化鈣、氯化鋁、氯化鋰、硫氰酸鹽及其混合物之鹽。其能 使該分散體之流變性最佳化及促進纖維形成。 根據本發明之一有利形態,該分散體係藉由超音波或 轉子-靜子系統或球磨機製造。其可於室溫製造,或藉由 加熱,例如,至介於4 0與1 2 0 °C之間。 由此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第一步驟期間所製造之分 散體可包括相對於包括溶劑之分散體的總重量2重量%至 3 0重量%之乙烯醇均-或共聚物、0.1 %至 5 %之奈米管、 0.1至5%之安定劑。 該方法之第二步驟在於把該第一步驟期間所獲得之該 分散體注入凝聚溶液中,以形成呈單絲纖維或多絲纖維形 態之預纖維。 -14- 201111569 _ 在本發明之含意中,把“凝聚溶液”理解爲意指造成 該乙烯醇均-或共聚物凝固之溶液。
熟於此藝之士知道這樣的溶液,且乙烯醇均-或共聚 物爲底的纖維之製造爲文獻延伸體的主題。一般而言,最 常見之技術爲PVA的溼式紡織(對照,例如,專利US 3,8 5 0,90 1、US 3,8 52,402 及 US 4,612,157),及 PVA 的乾 噴射溼式紡織(對照,例如,專利 US 4,603,083、US 〇 4,698,1 94 > US 4,97 1,8 6 1 ' US 5,208,1 04 及 US 7,026,049)。 根據本發明之一有利具體實施例,該凝聚溶液包括選 自水、醇、多元醇、酮及其混合物之溶劑,更佳選自水、 甲醇、乙醇、丁醇、丙酮、異丙醇、乙二醇、丙酮、甲乙 酮、甲基異丁酮、苯、甲苯及其混合物之溶劑,及又更佳 選自水、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酮及其混合物之溶劑。 若該凝聚溶液之溶劑實質爲水,該凝聚溶液有利地具 〇 有介於1 0與80°c之間的溫度。若該凝聚溶液之溶劑實質 爲有機物(如甲醇),該凝聚溶液有利地具有介於-3 0與1 0 °C之間的溫度。 此外’該凝聚溶液可包括一或多種欲促進該乙烯醇 均-或共聚物之凝聚的鹽類’該鹽類係選自鹼性鹽類或脫 水鹽類(如硫酸銨、硫酸鉀、硫酸鈉、碳酸鈉、氫氧化 鈉、氫氧化鉀及其混合物)。 此外’該凝聚溶液可包括一或多種欲改善機械性質、 該纖維之耐水性及/或促進該纖維擠出的其他化合物。該 -15- 201111569 凝聚溶液因此可包括至少一種選自硼酸、硼酸鹽類及其混 合物之化合物。 該凝聚溶液較佳爲經鹽飽和的。 該分散體有利地,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第二步驟期 間,透過一支或一組針及/或一個或一組非多孔性圓柱或 圓錐形噴嘴,注入該凝聚溶液,該凝聚溶液可爲靜態(靜 態浴)或呈移動態(流動)。該分散體之平均注入速率可介 於0.1 m/min與50 m/min之間,較佳介於0.5 m/min與 2 0 m / m i η 之間。 該凝聚溶液造成該乙烯醇均-或共聚物藉由呈預纖維 形態之凝固而凝聚。使該等奈米管陷在凝固之聚合物中。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下一個步驟在於自該凝聚溶液連 續或不連續萃取該預纖維。 等萃取該預纖維之後,可任意清洗該預纖維一或多 次。清洗槽較佳含有水。該清洗步驟可使該纖維一部分之 周圍聚合物能被清除及藉以提高該預纖維之奈米組成(至 多70重量%)。再者,該清洗浴可包括使該預纖維之組成 能被改變或與該預纖維之組成以化學方式相互作用的藥 劑。特別是,化學或物理交聯劑(特別是硼酸鹽類或二醛 類)可加至該浴以便強化該預纖維。該清洗步驟也可使該 等藥劑能被清除(特別是表面活性劑),其對該纖維之機械 或電氣性質有潛在的危害。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也包括乾燥步驟。此步驟可在萃 取作業之後立即進行,或與該清洗作業連續進行。特別 -16 - 201111569 是’若想要獲得富含聚合物之纖維,吾人所欲爲在萃取之 後立即乾燥該預纖維。該乾燥作業較佳在烘箱中進行,由 於該烘箱內部導管內之氣體循環該烘箱將會乾燥該預纖 維。該乾燥作業也可經由紅外線輻射進行。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也可包括捲繞步驟及可能地在該乾 燥步驟與該捲繞步驟之間的熱牽引步驟。於多個不同時 間,其也可包括在溶劑中之拉伸作業。 〇 此牽引步驟可於高於該乙烯醇均-或共聚物之玻璃轉 移溫度(τ g)的溫度進行,且較佳低於其之熔融溫度(若存 在的話)。這樣的步驟(在專利U S 6,3 3 1,2 6 5中有說明此步 驟)使該等奈米管和該聚合物能沿著該纖維之軸依實質相 同方向取向,及藉以改善其機械性質,特別是其楊氏模數 及損壞低限。該牽引比(定義爲牽引之後該纖維之長度對 牽引之前其長度的比例)可爲介於1與2 0之間,較佳介於 1與10之間,包括界限。該牽引作業可進行一次或數 ❹ 次,而允許該纖維在各牽引作業之間稍微放鬆。此牽引步 驟較佳爲藉由使該等纖維通過一系列具有不同旋轉速度之 輥進行,鬆開該纖維之輥於比接收該纖維之輥慢的速度轉 動。爲了達到希望之牽引溫度,可使該等纖維通過設置於 該等輥之間的烘箱,或可使用加熱輥,或可合倂這兩個技 術。此牽引步驟使該纖維能被凝固及於該損壞低限達成高 應力水準。 本發明之目的爲可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獲得的傳導性複 合纖維。 -17- 201111569 該所得之傳導性複合纖維的特徵爲其相對於該等纖 的總重量含有5至7 0重量%之奈米管,較佳5至5 0 % 更佳5至3 0 % ’且又更佳5至2 5 %。因此可獲得帶有高 例奈米管之傳導性複合纖維。 所得之纖維爲均勻性,其給予該纖維良好的機械 質。該纖維可藉由牽引試驗以機械方式表示特徵,且其 有: - 較佳高於1 00 MPa,更佳高於3 00 MPa,且又 佳高於500 MPa的機械損壞低限(或韌度); - 較佳介於0.1與5 00%伸長量之間,更佳介於 與400%伸長量之間,且又更佳介於3與400%伸長量之 的伸長率;及 - 較佳介於1與1 〇〇 GPa之間,較佳介於2與 GPa之間的楊氏模數(或牽引模數)。 再者,根據本方法獲得之傳導性複合纖維具有於室 可介於1〇_3與1〇5 〇hm-cm之間的電阻率。此導電度可 外藉由熱處理予以改善。 本發明之另一個目的爲傳導性複合纖維,其包括: -相對於該等纖維的總重量5至7 0重量%的奈 管,該等奈米管能確保導熱及/或導電且由至少一種選 週期表Ilia、IVa及Va欄元素的化學元素組成, -乙烯醇均-或共聚物,及 -至少一種非共價鍵結於該等奈米管的安定劑,其 選自具有1 3至1 6的HLB之實質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維 , 比 性 具 更 1 間 60 溫 另 米 白 係 -18- 201111569 最後,本發明之目的爲一種根據本發明之傳導性複合 纖維之用途,該等傳導性複合纖維係用於下列應用: - 用於製造火箭或飛機的鼻、翼或駕駛艙; - 用於製造離岸軟管鎧裝; - 用於製造汽車的車體、引擎底盤零件或車架零 件; - 用於製造汽車椅套; - 用於製造建築工地或橋樑和道路的結構組件; - 用於製造包裝材及防靜電織物,特別是防靜電帷 幕、防靜電布(例如,供安全室或無塵室用)或供掩體防護 或供粉末或粒狀材料包裝及/或運輸用之材料; 用於製造裝飾元件,特別是供無塵室器具用; 用於製造過濾體; 用於製造電磁鎧裝裝置,特別是供電子零件防護 用 ❹ 用於製造加熱織物; 用於製造傳導電纜; 器 用於製造感測器,特別是變形或機械應力感測 用於製造電極; 用於製造氫儲存裝置;或生醫裝置,如縫合線、 人工修補物或導管。 這些複合零件之製造可根據多種不同方法進行,一般 涉及以含有至少一種熱塑性、彈性或熱固性材料含浸根據 -19 ~ 201111569 本發明之傳導性複合纖維的步驟。此含浸步驟本身可根據 多種不同技術進行,特別是以所用之聚合物組成物的物理 形態(粉末狀或有些液態)爲基礎。該等傳導性複合纖維之 含浸較佳爲根據流體化床含浸方法進行’其中該聚合物組 成物係呈粉末狀。由此獲得預浸纖維。 由此獲得半成品,其接下來在製造希望之複合零件時 使用。多種不同相同或不同組成之預浸纖維織物可加以堆 疊以形成板或疊層材料,或選擇性地施以熱形成處理。選 擇性地,該等預浸纖維可加以合倂以形成能在單纖維捲繞 程序中使用之條片,該單纖維捲繞程序能藉由將條片捲繞 在具有所製造之零件外形的心軸四周獲得幾乎不限制形狀 的中空零件。在每個案例中,零件成品之製造包括合倂該 聚合物組成物之步驟,例如將該聚合物組成物局部熔融以 創造該等預浸纖維黏附於另一者之區域及/或在該單纖維 捲繞程序中加入該預浸纖維之條片。 在另一個替代方案中’可由該含浸聚合物組成物製備 膜’特別是藉由擠出或壓延方法,該膜,例如,具有大約 100 μιη之厚度’及接著把該膜置於兩個根據本發明之傳 導性複合纖維的墊子之間’接著將整個組合件熱壓以便能 含浸該等纖維及製造該複合零件。 在@些方法中,根據本發明之傳導性複合纖維可單獨 或與其他纖維一起編織或針織,或單獨或與其他纖維合倂 使用’以供製造毛β或非編織材料。由這些其他纖維所構 成之材料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 -20- 201111569 - 拉製聚合物纖維’其含有,特別是:聚醯胺如聚 醯月女 ό (PA-6)、聚醯胺 11 (PA-ii)、聚醯胺 12 (PA-12)、 聚酸胺6.6 (PA-6.6)、聚醯胺4.6 (PA_4 6)、聚醯胺6 1〇 (?八-6.1〇)或聚醯胺6_12 0八-6.12)、聚醯胺/聚醚嵌段共聚 物(Peb ax®)、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或聚酯如聚羥基烷醇 酸酯及由DuPont以Hytrel®商品名販售之聚酯類; - 碳纖維; 〇 · 玻璃纖維,特別是E、R或S 2型; 聚芳醒胺纖維(aramide fibre)(Kevlar®); - 硼纖維; - 氧化矽纖維; - 天然纖維如亞麻、大麻、瓊麻、棉花或木材;及 - 其混合物,如玻璃、碳及聚芳醯胺纖維之混合 物。 因此,本發明之另一個目的爲該複合材料,其包括根 〇 據本發明之傳導性複合纖維,其藉由編織或聚合物組成物 接在一起。 【實施方式】 藉由閱讀下列非限定及純例示之實施例將使本發明之 其他特徵及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實施例 實施例1 -21 - 201111569 把0.5重量%之單壁碳奈米管及1% Brij®78分散在水 中。接著以於2 0 W功率操作之超音波探針將此分散體均 質化。 添加8重量%之帶有195,000 §/111〇1分子量和9 8%水 解程度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藉由磁攪拌把由〇.25 重量%單壁奈米管、〇.5%Brij®78及4% PVA構成之於水 中所得分散體均質化。 接著把該分散體注入於40 °C之飽和硫酸鈉凝聚溶液 (3 20 g/L)的靜態浴內。 經過少於1 〇秒之滯留時間之後自該凝聚浴萃取該預 纖維。接下來藉由紅外線輻射乾燥,接著再導入含有水之 清洗浴。經過1分鐘之後,再藉由紅外線輻射乾燥及接著 捲繞。 最終獲得之纖維含有8重量%之奈米管。此數値係由 熱重量分析法(TGA)獲得。第1圖顯示之掃描式電子顯微 片顯示直徑40 μιη的圓形纖維。 該纖維爲圓柱形且均勻的,並藉由牽引以機械方式表 示特徵。其具有47 5 J/g之剪斷能量、於425 %伸長量剪斷 之伸長率及3 G P a之楊氏模數。於2 0 〇 °C熱拉伸至4 0 0 % 之後,其楊氏模數提高至2 9 GP a且其損壞低限變成1 2 % 伸長量。 實施例2 由多壁奈米管之含水分散體開始製造複合纖維。把 -22- 201111569 0.9重量%之奈米管及1.2% Brij® 78分散在水中。利用與 實施例1相同之方法,獲得塡充17 %多壁奈米管之纖維。 這些纖維具有結合良好機械性質與完全有益之電氣性 質的優點,因爲其以10 Ω-cm之電阻率傳導電力。其具有 340 MPa之韌度、5.5 GPa之楊氏模數及於240%剪斷之伸 長率。 〇 實施例3 把0.9重量%之多壁碳奈米管及1 .2% Brij®78分散在 水中。接下來以於20 W功率操作之超音波探針將此混合 物均質化。 接下來把16重量%之帶有61,000 g/mol分子量和 9 8 %水解程度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加至此分散體。藉 由磁攪拌把所得之分散體均質化。把相對於該PVA 0.5重 量%之量的硼酸加至此分散體,藉由添加稀硝酸把pH調 〇 整至低於5之數値。由此獲得分散體,其係於水中由0·45 重量%單壁奈米管' 〇.6%Brij®78及8% PVA構成。 接下來把該溶液注入於4CTC之飽和硫酸鈉凝聚溶液 (3 20 g/L)的靜態浴內以形成纖維。 最終獲得之纖維含有12重量%之奈米管。其具有360 MPa之韌度' 4 GPa之楊氏模數及於 3 2 5 %剪斷之伸長 率,以及30Ω-<ηη之電阻率。 實施例4 -23- 201111569 把實施例3所述之分散體注入於4(TC之含有氫氧化 鈉(50 g/L)和硫酸鈉(3 00 g/L)的凝聚浴內。 最終獲得之纖維含有1 2重量%之奈米管。其具有3 2 MPa之韌度、7 GPa之楊氏模數及於200%剪斷之伸長 率’以及100 Ω-cm之電阻率。 實施例5 把0.5重量%之多壁碳奈米管及1% Brij®78分散在包 含相同質量濃度之各種溶劑的水/DMSO混合物中。 接下來把16重量%之帶有6 1,000 g/mol分子量和 9 8 %水解程度的p v a在水/ D M S ◦混合物中之溶液加至此 分散體。藉由磁攪拌把由此所獲得之分散體均質化’其係 由0.25重量%多壁奈米管、〇.5%Brij®78及8% PVA構 成。 接下來把該分散體注入含有10% DMSO之於_20°C的 甲醇凝聚浴內以形成塡充8 %奈米管之纖維。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顯示掃描式電子顯微片顯不直徑40 μηι的圓形 纖維。 -24-
Claims (1)
- 20111156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傳導性複合纖維之方法,其包含由下列 所組成的連續步驟: a)在至少一種共價或非共價鍵結於奈米管之安定劑 存在之下’形成能確保導熱及/或導電的奈米管(其存在於 至少一選自週期表Ilia、IVa及Va欄元素的化學元素)在 乙烯醇均-或共聚物溶液中之分散體, ¢) b)將該分散體注入凝聚溶液以形成預纖維(pre- fib re), C)萃取該預纖維, d) 任意清洗該預纖維, e) 乾燥該預纖維以獲得含有相對於該纖維的總重量 5至70重量%之奈米管的纖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維之 方法,其中該等奈米管爲碳奈米管。 〇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 維之方法,其中安定劑係非共價鍵結於該等奈米管並係選 自實質上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如 (i)多元醇酯類’特別是: - 脂肪酸與山梨糖醇酯類(其係任意被聚乙氧基 化), - 脂肪酸與丙三醇酯類’ - 脂肪酸與蔗糖酯類, - 脂肪酸與聚乙二醇酯類, -25- 201111569 (π)經聚醚改質的聚矽氧烷類’ (ίϋ)脂肪醇與聚乙二醇醚類’ (iv) 烷基聚醣苷類, (v) 聚乙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 維之方法,其中安定劑爲經接枝於該等奈米管上的親水 基,有利地聚乙二醇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 維之方法,其中該乙烯醇均-或共聚物爲聚(乙烯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 維之方法,其中該分散體包括選自水、二甲基亞颯 (DM S 0)、甘油、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乙撐 三胺、乙二胺、酚' 二甲基甲醯胺(DMF)、二甲基乙醯 胺、N -甲基吡咯烷酮及其混合物的溶劑’較佳選自水、 DMSO及其所有比例之混合物的溶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 維之方法,其中該分散體另外包括硼酸、硼酸鹽類或其混 合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 維之方法,其中該分散體係藉由超聲或轉子-靜子系統或 球磨機製造。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 維之方法,其中該凝聚溶液包括選自水、醇、多元醇、酮 及其混合物的溶劑,更佳選自水、甲醇、乙醇、丁醇、丙 -26- 201111569 • 醇、異丙醇、乙二醇、丙酮、甲乙酮、甲基異丁酮、苯、 甲苯及其混合物的溶劑,且又更佳選自水、甲醇、乙醇、 乙二醇、丙酮及其混合物的溶劑。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製造傳導性複合纖 維之方法,其中該凝聚溶液包括至少一種選自硫酸銨、硫 酸鉀、硫酸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硼酸、硼 酸鹽類及其混合物的化合物。 Q 11. 一種傳導性複合纖維,其可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1至1 〇項中任一項之方法獲得。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傳導性複合纖維’其 中該等纖維含有相對於該等纖維的總重量5至50重量 %,較佳5至30重量%,且更佳5至25重量%的奈米 管。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傳導性複合纖維’其 中該等纖維具有高於100 MPa,較佳高於3〇〇 MPa,且又 〇 更佳高於500 MPa的機械損壞低限(mechanical failute threshold)。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之傳導性複合纖維’其 中該等纖維具有介於1 〇_3與1 0 1G 0hm- cm之間的電阻率。 1 5 . —種傳導性複合纖維,其包括: -相對於該等纖維的總重量5至7 0重量%的奈米 管,該等奈米管能確保導熱及/或導電且由至少一種選自 週期表Ilia、IVa及Va欄元素的化學元素組成, -乙烯醇均-或共聚物,及 -27- 201111569 -至少一種非共價鍵結於該等奈米管的安定劑,其係 選自具有1 3至1 6的H L B之實質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1 6 · —種申請專利範圍第1丨至1 5項中任一項之傳導 性複合纖維之用途,該等傳導性複合纖維係用於製造火箭 或飛機的鼻、翼或駕駛艙;離岸軟管鎧裝;汽車的車體、 引擎底盤零件或車架零件;汽車椅套;建築工地或橋樑和 道路的結構組件;包裝材及防靜電織物,特別是防靜電帷 幕、防靜電布(例如’供安全室或無塵室用)或供掩體防護 或供粉末或粒狀材料包裝及/或運輸用之材料;裝飾元 件’特別ΧΕ供無塵室窃:具用;過濾、體;電磁鎧裝裝置,特 別是供電子零件防護用;加熱織物;傳導電纜;感測器, 特別是變形或機械應力感測器;電極;氫儲存裝置;或生 醫裝置’如縫合線、人工修補物或導管。 1 7. —種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i i至1 5項中任—項之 傳導性複合纖維之複合材料,其係藉由編織或藉由聚合物 組成物接在一起。 -28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0953508A FR2946177B1 (fr) | 2009-05-27 | 2009-05-27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fibres composites conductrices a haute teneur en nanotube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11569A true TW201111569A (en) | 2011-04-01 |
Family
ID=4139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16530A TW201111569A (en) | 2009-05-27 | 2010-05-24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ductive composite fibres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nanotubes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017957A1 (zh) |
EP (1) | EP2256236A1 (zh) |
JP (1) | JP2010281024A (zh) |
CN (1) | CN101899723A (zh) |
FR (1) | FR2946177B1 (zh) |
TW (1) | TW201111569A (zh) |
WO (1) | WO20101367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310851A1 (en) * | 2009-05-18 | 2010-12-09 | Xiaoyun Lai | Conductive Fiber Glass Strands,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And Composites Comprising The Same |
KR101182380B1 (ko) * | 2011-03-15 | 2012-09-12 |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그라핀 및 탄소나노튜브를 포함하는 하이브리드 고분자 복합 섬유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FR2975708B1 (fr) | 2011-05-23 | 2014-07-18 | Arkema France | Fibres composites conductrices comprenant des charges conductrices carbonees et un polymere conducteur |
FR2978170B1 (fr) | 2011-07-21 | 2014-08-08 | Arkema France | Fibres composites conductrices a base de graphene |
US20140363669A1 (en) * | 2011-09-07 | 2014-12-11 |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 Carbon nanotubes fiber having low resistivity, high modulus and/or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a method of preparing such fibers by spinning using a fiber spin-dope |
FR2983850B1 (fr) * | 2011-12-09 | 2014-10-24 |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fibres crues et cuites a base de ceramique(s) |
JP5919018B2 (ja) * | 2012-02-13 | 2016-05-18 | ニッタ株式会社 |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を含有するビニロン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8739743B2 (en) * | 2012-03-27 | 2014-06-03 | Go Green Hybrid Fuel Systems | Hydrogen feed method and systems for engines |
FR2998573B1 (fr) * | 2012-11-26 | 2015-09-04 | Arkema France | Melange maitre a base de nanocharges carbonees et de superplastifiant, et son utilisation dans des systemes inorganiques durcissables |
KR101946318B1 (ko) | 2013-06-19 | 2019-02-11 |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 공중합 아라미드 섬유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 제조된 공중합 아라미드 섬유 |
FR3007412B1 (fr) * | 2013-06-20 | 2015-07-17 | Centre Nat Rech Scient | Procede de recuperation de fibres organiques a partir d'un materiau composite |
FR3019563B1 (fr) * | 2014-04-03 | 2016-04-29 | Centre Nat Rech Scient |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fibres macroscopiques de dioxyde de titane par extrusion unidirectionnelle continue, fibres obtenues et applications |
JP6442160B2 (ja) * | 2014-05-09 | 2018-12-19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
CN104940989A (zh) * | 2015-06-24 | 2015-09-30 |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97239A (zh) * | 2015-09-17 | 2016-02-03 | 无锡市长安曙光手套厂 | 一种释香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20455A (zh) * | 2015-09-17 | 2016-01-06 | 无锡市长安曙光手套厂 | 一种香橙味释香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33312A (zh) * | 2015-09-17 | 2015-12-09 | 无锡市长安曙光手套厂 | 一种驱蚊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02330A (zh) * | 2015-12-15 | 2018-09-28 | 旭硝子化学美国有限公司 | 层状管和用于该层状管的层 |
CN107299444A (zh) * | 2017-06-29 | 2017-10-27 | 顾渊 | 一种释香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US11365493B2 (en) | 2017-11-06 | 2022-06-21 |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ethod for making copolymer-wrapped nanotube fibers |
CN109502570B (zh) * | 2018-12-14 | 2020-08-25 | 郑州大学 | 导电的大应变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及测试方法 |
RU2708583C1 (ru) * | 2019-04-12 | 2019-12-09 | МСД Текнолоджис С.а.р.л.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ысокопрочного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на основе термопластичного полимера, модификатор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одификатор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варианты) |
TWI715381B (zh) * | 2019-12-27 | 2021-01-01 | 穩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纖維級導電高分子組成物及複絲纖維紗線 |
CN113186656A (zh) * | 2021-04-29 | 2021-07-30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一种氮化碳-聚乙烯醇复合抗菌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KR102652781B1 (ko) * | 2021-11-01 | 2024-03-29 |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 탄소 재료를 포함하는 전도성 섬유 및 그 제조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52402A (en) | 1969-11-25 | 1974-12-03 | S Tanaka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vinyl alcohol fibers |
US3850901A (en) | 1969-11-25 | 1974-11-26 | T Kimura | Polyvinyl alcohol fibers |
EP0146084B2 (en) | 1983-12-12 | 1995-05-10 | Toray Industries, Inc. | Ultra-high-tenacity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
JPS60162805A (ja) | 1984-01-31 | 1985-08-24 | Kuraray Co Ltd | 高強力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ル系極細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4663230A (en) | 1984-12-06 | 1987-05-05 | Hyperion Catalysis International, Inc. | Carbon fibrils,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
JPS63165509A (ja) | 1986-12-27 | 1988-07-08 | Unitika Ltd | 高結晶融解エネルギ−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ル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法 |
US5208104A (en) | 1988-02-10 | 1993-05-04 | Toray Industries, Inc. | High-tenacity water-soluble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US5110678A (en) * | 1989-04-27 | 1992-05-05 | Kuraray Company Limited | Synthetic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
DE19910012C1 (de) * | 1999-03-08 | 2001-01-18 | Ostthueringische Materialpruef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körpern |
EP1054036A1 (en) | 1999-05-18 | 2000-11-22 | Fina Research S.A. | Reinforced polymers |
FR2805179B1 (fr) | 2000-02-23 | 2002-09-27 | Centre Nat Rech Scient | Procede d'obtention de fibres et de rubans macroscopiques a partir de particules colloidales, et notamment de nanotubes de carbone |
IL142254A0 (en) * | 2001-03-26 | 2002-03-10 | Univ Ben Gurion |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table suspensions of single carbon nanotubes |
MXPA04012373A (es) * | 2002-06-14 | 2005-02-25 | Hyperion Catalysis Int | Tintas y revestimientos a base de fibrila de carbono electroconductor. |
US20060099135A1 (en) * | 2002-09-10 | 2006-05-11 | Yodh Arjun G | Carbon nanotubes: high solids dispersions and nematic gels thereof |
US7655175B2 (en) * | 2003-12-18 | 2010-02-02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Rotary spinning processes for forming hydroxyl polymer-containing fibers |
CA2496072C (en) | 2004-02-18 | 2007-08-07 | Kuraray Co., Ltd. | Conductive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
CN101905879B (zh) * | 2004-07-27 | 2012-05-30 |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用于制备碳纳米管/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方法 |
ATE412691T1 (de) * | 2005-01-13 | 2008-11-15 | Cinv Ag | Kohlenstoffnanopartikel enthaltende verbundwerkstoffe |
US7462656B2 (en) * | 2005-02-15 | 2008-12-09 |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US20070099792A1 (en) * | 2005-04-27 | 2007-05-03 |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es achieved through benzoyl peroxide initiated interfacial bonding to polymer matrices |
WO2008041965A2 (en) * | 2005-08-08 | 2008-04-10 | Cabot Corporation | Polymer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nanotubes |
EP1962348B1 (en) * | 2005-08-12 | 2013-03-06 |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Nanowires-based transparent conductors |
EP1845124A1 (en) * | 2006-04-14 | 2007-10-17 | Arkema France | Conductive carbon nanotube-polymer composite |
FR2921075B1 (fr) | 2007-09-18 | 2010-03-12 | Arkema France | Procede continu d'obtention de fibres composites a base de particules colloidales et dispositif pour sa mise en oeuvre |
US20110039124A1 (en) * | 2008-03-25 | 2011-02-17 | Toray Industries, Inc. | Conductive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US9447251B2 (en) * | 2008-07-01 | 2016-09-20 | Vobeck Materials Corp. | Articles having a compositional gradient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
WO2010071858A1 (en) * | 2008-12-19 | 2010-06-24 | Vorbeck Materials Corp | Inks and coatings containing multi-chain lipids |
-
2009
- 2009-05-27 FR FR0953508A patent/FR2946177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5-20 WO PCT/FR2010/050981 patent/WO2010136704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5-20 EP EP10163360A patent/EP2256236A1/fr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5-24 TW TW099116530A patent/TW201111569A/zh unknown
- 2010-05-25 JP JP2010119151A patent/JP2010281024A/ja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5-26 US US12/787,917 patent/US201100179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5-27 CN CN2010102239220A patent/CN101899723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2946177B1 (fr) | 2011-05-27 |
JP2010281024A (ja) | 2010-12-16 |
US20110017957A1 (en) | 2011-01-27 |
CN101899723A (zh) | 2010-12-01 |
EP2256236A1 (fr) | 2010-12-01 |
WO2010136704A1 (fr) | 2010-12-02 |
FR2946177A1 (fr) | 2010-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111569A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ductive composite fibres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nanotubes | |
Park et al. | 50th anniversary perspective: advanced polymer fibers: high performance and ultrafine | |
Nataraj et al. | Polyacrylonitrile-based nanofibers—A state-of-the-art review | |
Shim et al. | Multiparamete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 toward record strength, stiffness, and toughness | |
Chou et al. | An assess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arbon nanotube-based fibers and composites | |
JP7368923B2 (ja) | リサイクル綿から炭素繊維を生産す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で得られた繊維の、複合材料から物品を形成するための使用 | |
Wei | Functional nano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 |
TW201120274A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ultilayer conductive fibre by coating-coagulation | |
Mahltig et al. | Inorganic and composite fibers: produc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 |
Kou et al. | A mini review on nanocarbon-based 1D macroscopic fibers: assembly strateg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 |
Horzum et al. | Nanofibers f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 |
WO2015061327A1 (en) |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phene oxide films and fibers | |
WO2013011250A1 (fr) | Fibres composites conductrices a base de graphene | |
CN102449211A (zh) | 多层传导性纤维以及通过共挤出生产该纤维的方法 | |
KR20110089441A (ko) | Pekk 복합 섬유,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의 용도 | |
Naebe et al. | Carbon nanotubes reinforced electrospun polymer nanofibres | |
Wahab et al. | Electrospun graphene oxide-based nanofibres | |
Jafarpour et al. | Electrospinning of ternary composite of PMMA-PEG-SiO2 nanoparticles: Comprehensiv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electrospun properties | |
Saeed et al. | Multiwalled-carbon nanotubes/poly (butylene terephthalate) nanofibres: morphological,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 |
WO2012160288A1 (fr) | Fibres composites conductrices comprenant des charges conductrices carbonees et un polymere conducteur | |
Kausar | Nanodiamond/mwcnt-based polymeric nanofiber reinforced poly (bisphenol a-co-epichlorohydrin) | |
Saeed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butylene terephthalate) electrspun nanofibres containing titanium oxide | |
Ranjan et al. |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polymer composite: a nano-enabled continuous fiber | |
Obradović et al. | Processing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hybrid aramid fabrics reinforced with cross-linked electrospun PVB composite nanofibres | |
Primadona et al. | Nanocomposites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copolymer-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meth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