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3648A - Light reflector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ght reflector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3648A
TW201033648A TW098144266A TW98144266A TW201033648A TW 201033648 A TW201033648 A TW 201033648A TW 098144266 A TW098144266 A TW 098144266A TW 98144266 A TW98144266 A TW 98144266A TW 201033648 A TW201033648 A TW 2010336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ler
light reflector
gloss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4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3190B (zh
Inventor
Takahiko Ueda
Yousuke Hiroi
Jun Nishio
Original Assignee
Yup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po Corp filed Critical Yup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33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3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3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31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n ir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4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7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voids or po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103364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反射體、以及使用該光反射體之面 光源裝置,該光反射體可用作面光源裝置中所使用之反射 板、反射器及各種照明器具中所使用之光反射用之構件。 【先前技術】 配置有内置式光源之背光型之液晶顯示器正廣泛地普 及。背光型之内置光源中,最常用於液晶TVCTelevision, 電視)等中之直下型背光之典型性構成係如圖2所示,包括 光反射體11、擴散板12、及冷陰極燈13,且藉由擴散板而 形成均勻面狀之光。此種直下型背光存在如下問題:於作 為光源之冷陰極燈附近,亮度變高,於除此以外之位置, 亮度變低,從而產生亮斑。 相對於此種問題,提出有使用進行了用以改善亮斑之表 面塗層之白色聚酯薄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作為光反 射體。然而,此種白色聚酯薄膜有於長時間使用期間會黃 變之又一問題。 另一方面’作為即便長時間使用黃變亦較少之光反射 體’提出有一種白色聚烯烴薄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 4〜6)。若使用該等光反射體,則可提高亮度,但該等文獻 中並未揭示對於亮斑之處理。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2005-148515號公報 145544.doc 201033648 [專利文獻2]曰本專利特開200547354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6_〇72347號公報 [專利文獻4]曰本專利特開平8_2622〇8號公報 [專利文獻5]國際公開w〇〇3/〇14778號公報 [專利文獻6]曰本專利特開2〇〇6_195453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近年來’對於背光、特別是液晶TV等之直下型背光而 言’有為了節能、及削減成本而削減背光中之冷陰極燈之 使用根數的傾向。如此,冷陰極燈之使用根數較少之直下 型背光與先前之直下型背光相比,冷陰極燈(光源)間之距 離變長。因此,冷陰極燈間變得較先前更暗,且於冷陰極 燈之附近亮線趨於明顯。先前所提出之上述白色聚酯薄膜 或白色聚烯烴薄膜無法充分地減少此種比較大之亮斑。因 此’必需開發即便於削減背光之冷陰極燈使用根數時,亮 斑抑制效果亦高之光反射體。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如下之光反射體,其即便於組裝 至已削減冷陰極燈使用根數之面光源裝置中時,亦可充分 地抑制亮斑之產生。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等人經過銳意研究之後發現··藉由形成具備特定 條件之最外層,例如將以銳角入射至薄膜反射面之光之指 向J·生調整得較咼,將以鈍角入射之光之指向性調整得較 低,藉此可顯著地改善亮斑,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145544.doc 201033648 即,提供具有以下構成之本發明作為解決問題之技術手 段。 [1] 一種光反射體,其係於基材層上設置有光澤調整層作為 最外層者,上述光澤調整層表面之45。光澤度為1〇〜8〇%, 下述式(1)所表示之光澤度比為2〜25,且滿足下述<條件卜 或下述〈條件2>。 [數1] 光澤度比=—米澤調整層表面之45。光澤唐 光澤調整層表面之85。光澤度~ …式⑴ <條件1>上述光澤調整層包含熱塑性樹脂⑴與平均粒徑為 2〜20 μιη之填料(U),壁厚為2〜2〇 μιη,至少進行單軸延 伸,且上述光澤調整層中之上述填料(ii)之含有量為5〜6〇 重量%。 <條件2>上述光澤調整層係含有填料之塗佈層,且上述光 澤調整層之表面之平均斜率為0.04〜0.2,反射率為9〇〇/0 以上。 [2] 如[1]之光反射體,其滿足上述 < 條件1;>。 [3] 如[2]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光澤調整層之表面之平均 斜率Aa為0.02〜0.2。 [4] 如[2]或[3]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光澤調整層係以高於 上述熱塑性樹脂⑴之熔點之溫度而進行延伸。 [5] 如[2]至[4]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 ⑴主要包含熔點未達160°C之聚烯烴系樹脂。 [6] 如[2]至[5]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光澤調整層 145544.doc 201033648 包s 10〜40重量。/。之平均粒徑為2〜2〇 之填料(丨丨)。 [7]如[2]至[6]中任—項之光反射體,其係由包括基材層 上述光澤調整層之積層體所形成,上述基材層包含熱塑 樹脂(iii)及填料(iv),且至少進行單轴延伸。 … 與 性 m如m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⑽主要包含嫁 點及玻璃轉移點中之至少一者為16〇。。以上之聚烯烴系樹 脂。 [9]如[7]或[8]之光反射體,其中作為上述基材層中之上述 填料(IV),包含5〜75重量%之平均粒徑為0 054 5 之無 機填料及平均分散粒徑為0 05〜1.8 μιη之有機填料中之至少 一者。 [1〇]如[7]至[9]中任-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基材層之反 射率為90%以上。 [11] 如[7]至[1〇]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包括上述光澤 調整層與上述基材層之積層體於積層兩層之後,以高於上 述熱塑性樹脂(1)之熔點、且低於上述熱塑性樹脂(Hi)之熔 點及玻璃轉移點中之至少一者之溫度而進行延伸。 [12] 如[7]至[11]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光澤調整 層之孔隙率為0〜4%,且上述基材層之孔隙率為i 5〜75%。 [13] 如[2]至[12]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密度為〇3〜12 g/cm3。 Π4]如[2]至[13]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s83t:、相對 濕度50%之環境條件下,自設置於相距丨〇 cm之位置的金屬 鹵化物燈照射1 00小時之照射強度為90 mw/cm2之紫外線前 145544.doc 201033648 後之下述式(2)所表示的色差AEh為〇〜1〇, AEH==[(L〇-Li)2+(a〇-ai)2+(b〇-b1)2]0·5 式(2) (式(2)中’ L〇、a〇、b0分別表示照射前之表色系統之 • 色空間中的亮度指數L*與色彩指數a*、b*,^、匕分別 ’ 表示照射後之L*a*b*表色系統之色空間中的亮度指數L*與 色彩指數a*、 [15]如[1]之光反射體’其滿足上述 <條件2>。 Φ [16]如[15]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塗佈層乾燥之後之填料 濃度為2〜40重量%。 [17]如[15]或[16]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塗佈層中所含之填 料之平均粒框為4〜3 Ο μηι。 ' [18]如[15]至[17]中任—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基材層係 . 包含熱塑性樹脂與填料,且至少於單軸方向上進行延伸之 樹脂延伸薄膜。 [19] 如[18]之光反射體,其中於上述基材層中,上述熱塑 • 性樹脂為聚烯烴系樹脂。 [20] 如[18]或[19]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基材層以5〜75重量 %之濃度而含有平均粒徑為0.054.5 μιη之無機填料、平均 分散粒徑為0.05〜1.8 μιη之有機填料、或該等之混合物。 [21] —種面光源裝置,其使用有如中任一項之光反 射體》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於組裝至面光源裝置時,可充分地抑 制免斑之產生。又,本發明之面光源裝置由於亮斑小,故 145544.doc 201033648 可抑制亮線產生。 【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構成以及效果進行詳細說 明。以下所揭示之構成要件之說明係基於本發明之代表性 之實施態樣,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種實施態樣。再者, 本發明中「〜」係指包含其前後所記載之數值分別作為最 小值及最大值之範圍。又,本說明書中所謂「主要包 含」,係指包含整體之50重量%以上,較好的是包含7〇重 量%以上,更好的是包含9〇重量%以上,最好的是1〇〇重量 %。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係於基材層上設置有光澤調整層而作 為最外層者,上述光澤調整層表面之45。光澤度為 10〜8〇% ’且式(1)所表示之光澤度比為2〜25。本發明之光 反射體大致區分為滿足〈條件丨>者以及滿足〈條件2>者。 [滿足 <條件1 >之光反射體] (1)光反射體之構成之特徵 滿足 <條件1>之光反射體係包含光澤調整層作為最外層 者’該光澤調整層包含熱塑性樹脂⑴與填料(ii),其壁厚 為2〜20 μιη且至少進行單軸延伸。光澤調整層所含之填料 之平均粒徑為2〜20 μιη,其含有量為5〜6〇重量。/(^而且, 滿足 <條件1>之光反射體之光澤調整層表面之45。光澤度為 10〜80°/。’且上述式(1)所表示之光澤度比為2〜25。 以下’ 一面參照滿足 <條件之光反射體之較佳態樣, 一面進行具體說明。 145544.doc 201033648 (2)光澤調整層 上述光澤調整層包含熱塑性樹脂⑴以及平均粒徑為2〜2〇 . μηι之填料(ii)。又,光澤調整層係至少進行單軸延伸之樹 • 脂延伸薄膜,其構成光反射體之最外層而調整光澤,且具 . 有防止亮線之功能。具體而言,藉由以填料(ii)為核心之 突起而將該光澤調整層之表面之平均斜率虹調整至 0.02〜0.2之範圍,藉由該突起而對45。光澤度以及85。光澤 度進行調整。 攀 <熱塑性樹脂(i)> 上述光澤調整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⑴之種類並無特 另J限制作為可使用於上述光澤調整層之熱塑性樹脂(丨), 可列舉馬密度聚乙稀、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之 ' 乙烯系樹脂;丙烯系樹脂、聚甲基-1-戊烯、乙烯-環狀烯 烴共聚物等之聚烯烴系樹脂;尼龍_6、尼龍_6,6、尼龍_ 630、尼龍-6,12等之聚醢胺系樹月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 或其共聚物、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脂肪族聚酯等之熱塑性 聚酯系樹脂;以及聚碳酸酯、亂排聚苯乙烯、對排聚苯乙 烯、聚苯硫醚等之熱塑性樹脂。亦可混合地使用兩種以上 之該等樹脂。 該等樹脂中,就使用時之黃變較少以及耐化學品性及生 . 產成本等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使用聚烯烴系樹脂,其中 . 更好的是使用丙稀系樹脂。 作為上述丙烯系樹脂,可使用丙烯均聚物、或作為主成 分之丙烯與乙烯、1_ 丁烯、己烯、1-庚烯,4-甲基-1-戊 145544.doc 201033648 烯等之α-烯烴之共聚物。上述丙烯系樹脂之立體規則性並 無特別限制,可使用表現出同排或對排以及各㈣度之立 體規則性者。X,於上述㈣系樹脂為共聚物之情形時, 可為二元系、三元系’亦可為四元系,又,可為無規共聚 物’亦可為鼓段共聚物。該等中,較好的是使用溶點 (獄(di— scanning cal〇rimetry,差示掃描熱量測 定)峰值溫度)未達160。。之聚烯烴系樹脂,具艎而言,特別 好的是使用主要包含丙稀之多元系之無規共聚物。 關於熱塑性接m⑴於光澤調整層中之調配量,其總量為 40〜95重量%之範圍,較好的是5〇〜95重量%之範圍,更好 的是55〜90重量%之銘圈,、备=ϊ 1 (批圍進而好的是60〜90重量%之範 圍。 <填料(ii)> 於上述光澤調整層中使用上述熱塑性樹脂⑴及填料 (11)作為上述光澤調整層中所使用之填料⑴),可列舉各 種無機填料或有機填料。 作為上述無機填料,可例示重質碳酸弼、沈澱性碳酸 齊锻燒黏土、滑石、氧化鈦、硫酸鎖、硫酸铭、二氧化 矽、氧化辞、氧化鎂、及矽藻土等。X,亦可例示上述無 機填料之各種表面處理劑所形成之表面處理品。其中若使 用重質碳酸鈣、沈澱性碳酸鈣及該等之表面處理品、黏 及夕藻土,則由於廉價且延伸時之孔隙形成性良好, 較佳更好的疋重質碳酸鈣、沈澱性碳酸鈣之各種表 面處理劑所形成之表面處理品。 I45544.doc 201033648 作為上述表面處理劑,較奸 θ ^ _ . ,疋例如樹脂酸、脂肪酸、 =酸、硫㈣型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續酸型陰離子界面 • 蝴、石油樹脂酸、該等之納、钟、錄等之鹽、或該等 •之脂肪酸醋、樹脂酸醋、峨、石蠘等,且非離子系界面活 ,T劑、一烯系聚合物、鈦酸酷系偶合劑、石夕烧系偶合劑、 鱗酸系偶合劑等亦較佳。作為上述硫酸醋型陰離子界面活 性劑,例如可列舉長鍵醇硫酸酷、聚氧乙埽烧基喊硫酸 • §旨、硫酸化油等或彼等之納,等之鹽,作為績酸型陰離 子界面活性劑’例如可列舉统基苯續酸、烧基蔡績酸、石 壤續酸、α_烯烴俩、㈣續基破#酸等或彼等之納、_ 等之鹽。X ’作為上述脂肪酸,例如可列舉己酸、辛酸、 酸癸酸十烷酸、月桂酸、肉豆謹 ㈣、山荟酸、油酸、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及桐酸 等。作為上述有機酸,例如可列舉順丁烯二酸及山梨酸 等。作為上述二稀系聚合物,例如可列舉聚丁二稀、及異 _ 戊一烯等。作為上述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可列舉聚乙二醇 醋型界面活性劑等。該等表面處理劑可使用一種或組合兩 種以上加以使用。作為使用有該等表面處理劑之無機填料 之表面處理方法’例如可使用於日本專利特開平5-43815 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5-1 39728號公報、曰本專利特開 平7-30〇56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〇·1?6〇79號公報、曰 本專利特開平11-256144號公報、曰本專利特開平u_ 349846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1_158863號公報、曰本 專利特開2002-220547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2· 145544.doc 201033648 363443號公報等中所揭示之方法。
作為上述有機填料,較佳使用熔點或玻璃轉移點高於上 述熱塑性樹脂之熔點或玻璃轉移點之有機填料(例如 120〜300°C)。例如可例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對苯二 甲酸丁二酯、聚醯胺、聚碳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 苯乙烯、二聚氰胺樹脂、環狀烯烴均聚物、環狀烯烴與乙 烯之共聚物、聚環硫乙烷、聚醯亞胺、聚乙醚酮、聚苯硫 醚、及丙烯酸系樹脂等。其中,就形成以填料為核心之: 起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使用相對於較佳用作上述熱塑性 樹脂之聚烯烴系樹脂為非相溶性之有機填料。 上述光澤調整層中’作為上述填料(ii),較好的是使用 可滿足下述較佳範圍之粒徑之無機填料或有機填料,更好 的是使用二氧切、氧化銘、氧化鎂、氧化鋅、沈殿性碳 酸妈、及丙稀酸系樹腊等。就光澤調整之觀點而言,特別 好的疋使用沈澱性碳酸鈣或交聯丙烯酸珠粒。 可自無機填料或有機填料中選擇一種填料並將其單獨地
使用於上述光澤調整層,亦可選擇兩種以上心合地使用 於上述光澤調整層。於έ日人工# 毅層》組合兩種以上而加以使用之情形 時’亦可混合地使用有機填料與無機填料。 j述光澤調整層中所使用之填料⑼係使用平均粒徑以 及平均刀散粒徑為2〜20⑽者。上述粒徑較好的是2〜15 叫’更好=是3〜10.叫,進而好的是3〜8帅,特別好 …m。於上述填料之粒徑為2μιη以上 入射至反射面之光之朝向正反射方向的指向性變低,= 145544.doc -12- 201033648 適度地擴散,因此可抑制亮斑之產生。於上述填料之平均 粒k為2 0 μιη以下之情形時,不易成為表面缺陷等之原 因’且所獲得之光澤調整層、光反射體之外觀亦良好。 上述無機填料之平均粒徑以及上述有機填料之平均分散 粒徑,例如可藉由微跡(瓜卜⑺訌扣”法、利用掃描型電子顯 微鏡觀察一次粒徑(本發明中將〗〇〇個粒子之平均值設為平 均粒徑)、及根據比表面積進行換算(本發明中使用島津製
作所(股)製作之粉體比表面積測定裝置ss_1〇〇而測定比表 面積)等而求出。 關於上述填料(ii)於上述光澤調整層中之調配量,其總 1為5〜6〇重量。/〇之範圍,較好的是5〜50重量%之範圍,更 好的疋10 45重量%之範圍,進而好的是1〇〜4〇重量%之範 圍、。若調配量為5重量%以上,#易於在光澤調整層上形 成、真料為核心之突起,該突起使以鈍角入射至反射面之 ,擴散或反射而降低反射之指向性,故而光澤不會變得過 :。,從而有易於抑制亮斑之產生之傾向。於調配量為⑽重 二/。以下之情形時,以銳角人射至反射面之光之指向性變 :,從而有易於抑制亮斑之產生之傾向。又,就易於維持 表面強度之方面而言亦較佳。 ^述光澤調整層選擇兩種以上之填料而組合地使用之 月/•〃要根據上述觀察或換算而求出之粒徑滿足本發 明之特徵’則亦可包含一 料。祚A 匕含疋量之平均粒徑未達2 μιη之填 ' 亦可包含於上述光澤調整層之平均粒徑未達 叫之填料’例如可列舉平均粒徑為〇2哗左右之氧化鈦 145544.doc •13- 201033648 等。就提高光反射體之長期使用之耐久性之觀點而言’較 好的是包含氧化鈦。 亦可包含於上述光澤調整層之平均粒徑未達2 μιη之填 料’可相對於上述光澤調整層而含有0.1〜1〇重量%,更好 的是於0.2~7重量%之範圍,特別好的是於〇.5〜4重量%之範 圍而含有該填料。 <添加劑> 亦可根據需要而於光澤調整層十調配螢光增白劑、穩定 劑(抗氧化劑)、光穩定劑、分散劑、潤滑劑等之添加劑。 作為上述穩疋劑可調配〇 〇〇〖〜丨重量❶/。之位阻苯齡系或碟 系、胺系等,作為上述光穩定劑可調配0 00hi重量%之位 =胺或笨并三唾系、二苯甲鋼系冑,作為上述無機填料之 分散劑可調配H4重量%之石夕烧偶合劑、油酸或硬醋酸 等之高級脂肪酸、金屬4、聚丙料、聚f基丙稀 等之鹽等。 <光澤調整層之製造方法>
Q 製造光澤調整層之方法包含朝向$,卜 嫌h 3朝向至少-個方向之延伸步 X的是包含進行縱向延伸以及橫 伸。當延伸光澤調整狎之雙軸延 材層咬中門層η 較好的疋亦-併延伸下述之基 柯層次中間層H於本說明書中 朝向MD(machine direction,加工方 、…延伸係表 橫向延伸係表示朝向與MD方向正交之向^向之延伸’所謂 於上述延伸步驟中,可使用通常之單轴伸。 延伸方法。作為具體例,可列舉 延伸方法或雙軸 法,即,使用連接 145544.doc 14- 201033648 於螺旋型擠出機之單層或 月匕爐Φ故— 層之τ子模或1子模而將熔融樹 月曰擠出為溥片狀之後,藉 错由利用輥群之周速差之縱向延伸 而進仃早軸延伸;進而可例舉 J舉於早軸延伸之後,組合使用 向延伸之雙轴延伸方法、或藉由組合拉幅爐 與線性馬達而同時進行延伸之雙轴延伸方法等。 上述延伸步驟中之延伸溫度 性樹脂之熔點之、的疋於上述熱塑 π合於丄 在㈣溫度下進行延伸,故而 =於光澤調整層之表面上形成以填料為核心之孔隙或表 -口,而易於形成具有下述光學特徵之表面凹凸(突 :),可降低以鈍角入射至反射面之光之指向性,且可抑 制亮斑之產生。 . <壁厚> • 關於光反射體之光澤調整層之辟;t ^ ^ ^ ^ 列金層之壁厚,觀察掃描型電子顯 微鏡所獲得之光反射體之剖面照片中之不同部位之洲 點,將根據所觀察之壁厚與倍率而算出之同層之最厚部分 籲 3又為光澤調整層的壁厚。 上述光澤調整層之壁厚為? 又序馮2〜20 μιη之範圍,該厚度較好 的是2〜15 μηι,更好的县,< Α 又灯的疋2〜ό μηι。若上述壁厚為2 μιη以 上,則可朝上述光澤調整層中調配具有足夠大之平均粒徑 之填料,無填料之脫落,且易於抑制亮斑之產生。若上述 • 壁厚為20 μιη以下,刖亦且从m 則了易於利用上述光澤調整層中所調 .酉己之填料而形成表面凹凸(突起),可降低以純角入射至反 射面之光之指向性,且可抑制亮斑的產生。 光澤調整層之壁厚較好的是光澤調整層中所含之填料之 I45544.doc -15- 201033648 更好的是1〜3倍, 進而好的是1〜1.5 平均粒徑之1〜6倍 倍。就易於獲得特定之光澤度比之方面而言,較好的是光 澤調整層之壁厚為填料之平均粒徑之6倍以下。又,根據 上述壁厚之敎方法,光澤㈣層之壁厚成為與填料之平 均粒徑同等以上之值,因此下限值為丨倍。 <平均斜率Aa> 關於光反射體之光澤調整層之表面之平均斜率&係使用 三維粗糙度計(小阪研究所(股)製作:spA_u)而測定該光 反射體之表面粗糙度,根據測定資料且藉由下述式(3) =行 計算而求出的值。 [數2] hi + h2+h3+- · *+h △ a ------^_ r …式(3) 上式中,hhh……h係鄰接之凹凸部之間之高低差 L係測定長度(圖8)。 之表面之凸構造 平均斜率表示光反射體之光澤調整層 之大小或頻率之類的形狀特徵,該數值越小,則表示凸構 造之頻率越少,該數值越大,職示凸構造之頻率越多。 作為最外層之光澤調整層係包含5〜6〇重量%之該熱塑性 樹脂⑴與平均粒徑為2〜20 μιη之填料(ii),且至少進行單軸 延伸之壁厚為2〜20 μιη之層,於該層上,該填料(u)形成覆 蓋於該熱塑性樹脂⑴之突起,藉此實現如上所述之特定之 表面。 光反射體之光澤調整層之表面之平均斜率虹較好的是 145544.doc -16- 201033648 0.02~0·2。該值更好的是〇·〇3〜〇·ΐ5,進而好的是〇 〇4〜 0.1 ’特別好的是0.04〜0.06。若上述值處於0.02〜0_2之範圍 内,則同樣可獲得請求項中所規定之45。光澤度、光澤度 比’於組裝至面光源裝置時易於改善亮斑。 <光澤度> 光反射體之45。光澤度係使用數位變角光澤度計(Suga Test Instruments(股)製作:UGV-5DP),按照 Jl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曰本工業標準)_Z8741之方法4所揭示 之方法,對入射角為45。之鏡面光澤度進行所得的值。45。 光澤度係觀測以銳角入射至反射面之光之反射所得者,光 反射體之45光澤度為1〇〜8〇%。該值較好的是15〜,更 好的是20~50°/〇,進而好的是21〜45%。若上述值為1〇%以 上’則以銳角入射至反射面之光之指向性足夠高,且可抑 制亮斑之產生。又,若45。光澤度為80❶Λ以下,則亦可賦予 擴散反射之效果,且可抑制產生由光反射體之彎曲等所引 起之亮斑(由鏡面反射所引起)。 當將先前之光反射體組裝至如圖2所示之面光源裝置 時,來自光源(例如冷陰極燈13)之直接光會根據與光源相 距之距離而逐漸地衰減,因此於擴散板上之遠離光源之部 位產生暗部15(圖4)。因此,導致於光源附近產生亮線14, 從而產生亮斑。相對於此,本發明之光反射體可使傾斜入 射之光中之某程度之鈍角之入射光擴散,且可對某程度之 銳角之入射光進行正反射。因此,將本發明之光反射體組 裝至如圖2所示之面光源裝置之後’對於自光源(例如冷陰 145544.doc 17 201033648 極燈13)發出且經本發明之光反射體11所反射之反射光, 以圖5所示之30度〜50度之反射光16〜18之朝向正反射方向 之指向性變高的方式加以控制,由於對其他角度之反射光 (例如60度之反射光19及70度之反射光20)進行漫反射,故 以朝向正反射方向之指向性變低的方式加以控制。其結 果,可使來自圖4所示之冷陰極燈13之直接光所產生之朝 向擴散板暗部15之反射光聚光,相反地,可使反射光不會 朝擴散板亮線部14聚集。即,可消除因直接光引起之亮 斑。此種本發明之原理與先前之方法不同,先前之方法係 提高相對於所有入射角之反射光之指向性,提高光擴散板 整體之亮度,以使亮斑不明顯。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85。光澤度係使用Handy85。光澤度 計(DR LANGE製作:LMG〇63),對入射角為85。之鏡面光 澤度進行測定所得之值。85。光澤度係觀測以鈍角入射至 反射面之光之反射所得者,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Μ。光澤 度較好的是1〜40%。 該值更好的是1〜3〇%,進而好的
光之指向性足夠低,且易於抑制亮斑之產生。 <光澤度比>
’進而好的是5.5〜18之 145544.doc 201033648 範圍内。右光澤度比為2以上, 則鈍角入射至反射面之 先之私向性不會變得過高, 代句可抑制凴斑之產生。於光 澤度比為25以下之情形時, T孓罝下型背光而言,冷陰極 燈之正上方亦變得足夠明亮, 攸昀可抑制亮斑之產生。可 藉由調整光澤調整層之厚度、埴 真枓之平均粒徑、及填料之 δ有量等而控制光澤度比。例 — ⑺如’使用具有某程度之平均 粒徑之填料(例如4 μηι以上),啖— ^ 面以60重置%之量使用 平均粒徑比較小之填料(例如3 _以下),_面將光澤調整 層之厚度調整為與填料平均粒徑相同之程度,藉此可將光 澤度比調整至本發明之範圍内。 (3)基材層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較好的是包含將上述光澤調整層作為 最外層而積層於基材層 < 至少單面(光反射面)所 藉 層體。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基材層係於内部包含多個微細空隙 • 之層,藉由該孔隙而效率良好地將入射光反射至入射 側’從而實現光反射體之高反射率,又,於上述光澤調: 層之延伸成形時,上述基材層作為支撐體而具有輔助穩定 且均勻之延伸的作用。 因此,與光澤調整層同樣地,上述基材層較好的是亦係 包含熱塑性樹脂與填料,且至少進行單轴延伸之樹脂延伸 薄膜。然而,與光澤調整層不同,基材層較好的是於内部 形成多個微細且形狀均勻之孔隙,因此,作為上述義材層 中之上述填料,較好的是以5〜75重量%而包含平均教彳孩為 145544.doc -19- 201033648 0.05〜1.5 μιη之無機填料以及平均分散粒徑為005M 8 μιη 之有機填料中的至少一者。 進而,於上述積層體中,為了幾乎不於光澤調整層中形 成孔隙,而選擇性地於基材層中形成孔隙,有效的是於積 層兩層之後,以高於光澤調整層之熱塑性樹脂⑴之熔點、 且低於基材層之熱塑性樹脂(iii)之熔點及玻璃轉移點中之 至少一者之溫度進行延伸,從而獲得光反射體。因此,光 澤調整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與基材層中所使用之熱塑 性樹脂,較好的是有意圖地使用具有不同熔點或不同玻璃 轉移點者。 〈熱塑性樹脂(iii)> 上述基材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iii)之種類並無特別 限制。作為可使用於上述基材層之熱塑性樹脂,可使 用與上述熱塑性樹脂(i)中所例示者相同者。該等中就使 用時之黃變少、耐化學品性及生產成本等觀點而言,較好 的疋使用聚烯烴系樹脂,其中更好的是使用丙烯系樹脂。 作為上述丙烯系樹脂,可使用丙稀均聚物、或作為主成 分之丙烯與乙烯、1-丁烯、b己烯' 丨_庚婦、4曱基q戊 烯等α-烯烴之共聚物。上述丙烯系樹脂之立體規則性並無 特別限制,可使用表現出同排或對排以及各種程度之立體 規則性者。又,於上述丙烯系樹脂為共聚物之情形時,可 為二元系、三元系、四元系,又,可為亂排共聚物,亦可 為嵌段共聚物。該等中,較好的是使用熔點(DSC峰值溫 度)以及玻璃轉移點中之至少一者為!6〇。〇以上之聚烯烴系 145544.doc -20· 201033648 樹脂,具體而言特別好的是使用丙烯均聚物。 此種熱塑性樹脂較好的是以25〜95重量。/。使用於基材層 中’更好的是以30〜90重量%加以使用,進而好的是以 40〜85重量%加以使用。若基材層中之熱塑性樹脂之含有 量為25重量%以上,則於下述積層薄膜之延伸成形時,有 不易於表面產生損傷之傾向,若上述含有量為95重量%以 下’則有易於獲得充分之孔隙數之傾向。 於構成上述基材層之主要樹脂為丙烯系樹脂之情形時, 為改善延伸性’亦可相對於上述基材層整體而調配3〜25重 量%之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等之熔點低於丙烯系樹脂 的樹脂。 <填料(iv)> 於上述基材層中使用上述熱塑性樹脂(iii)及填料。作為 上述基材層中所使用之填料(iv),可使用與上述填料(ii)所 例不者相同之化合物。該等中較好的是使用沈澱性碳酸 鈣。又,於使用有機填料之情形時,就較佳地於基材層中 ,成孔隙之觀點而言,較理想的是使用熔點或玻璃轉移點 高於較佳地用作熱塑性樹脂(iii)之聚烯烴系樹脂,且對於 聚烯烴系樹脂為非相溶性之有機填料。 於上述基材層中,為調整於τ文詳述之藉由延伸成形而 產生之孔隙尺寸’上述基材層中所添加之上述無機填料之 平均粒徑較好的是〇.〇5〜15 μιη之範圍,更好的是G Μ叫 之範圍’上述有機填料之平均分散粒徑較好的是0.05〜1>8 μηι之範圍’更好的是5叫之範圍。該等可單獨使用 145544.doc -21- 201033648 亦可混合地使用。若使用平均粒徑紅5 w以下之益機填 料或平均分散粒徑為u _以下之有機㈣,則有如下傾 向,即’易於形成微細之孔隙,且使用本發明之光反射體 之面光源裝置之亮度變高…若使用平均粒徑或平均分 散粒徑為0.05 μιη以上之填料,則有如下傾向㉛,易於 獲得孔隙,且制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面光源裝置之亮度 變高。 又’為調整於下文詳述之藉由積層體之延伸成形而產生 之孔隙量,上述基材層中所添加之上述填料較好的是以 5〜75重量%之濃度使用於基材層中,^好的是以ι〇〜7〇重 量%之濃度加以使肖’ it而好的是以15〜6〇重量%之濃度加 以使用。若基材層中之填料之含有量為5重量%以上則 有易於獲得充分之孔隙數之傾向,若為75重量%以下則 有不易於表面產生損傷之傾向。 <壁厚>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基材層之壁厚係藉由與上述光澤調 整層相同之方法而m上述基材層之壁厚較好的是 30〜1000 μιη’更好的是40〜400 μιη,進而好的是5〇〜3〇〇 μιη。上述基材層可為單層構造,亦可為多層構造。 (4)中間層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中除了設置有根據入射光之入射角而 調整光澤度之光澤調整層、以及確保反射率之基材層以 外,還可設置中間層。設置中間層之目的在於例如賦予光 反射體之強度或剛度、尺寸穩定性等之其他性能。 145544.doc •22- 201033648 於中間層中,可使用與用於基材層之樹脂相同之熱塑性 樹脂。又,上述中間層亦可含有填料,上述中間層中所含 之上述填料之調配量為〇~60重量%之範圍,較好的是〇〜4〇 重量%之範圍,更好的是0〜20重量%之範圍,特別好的是 0〜10重量%之範圍。上述填料亦可使用與用於基材層之化 合物相同者。
上述中間層之壁厚較好的是i μιη以上,更好的是2〜30 ㈣進而好的是3〜20 μπι。藉由設為i μηι以上,光反射趙 之表面強度會提高,且加工適合性會提高。 (5)光反射體之層構成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較好的是包含上述光澤調整層與上述 基材層。 。又’亦可具有進而積層有其他層之構造。具體而言,亦 可具有於基材層之兩面積層有光澤調整層之構造。又亦 可於基材層之與接觸於光澤調整層之面相反之面侧、或基 材層與光澤調整層之間包含中間層。 即’作為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較佳層構成,可例示旦有 光澤調整層/基材層(參照圖1(a)) 八 光澤調整層/基材層/光澤調整層 光澤調整層/基材層/中間層 光澤調整層/中間層/基材層(參照圖卿 光澤調整層/中間層/基材層/光澤調整層 光澤調整層/中間層/基材層/中間層/光澤調整層 等之構造之光反射體。再者,對於本說明書.中之積層之離 145544.doc -23- 201033648 樣而言’左側表示設置於面光源裝置時成為光反射面之側 之層,右側表示不成為反射面之側之層。即,若光反射體 為光澤調整層/基材層/中間層之構成,則表示光澤調整層 成為反射面。 (6)光反射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係可包含上述基材層者。可使用擠出 機對各個層用之組成物進行溶融捏合,將溶融物自擠出機 擠出為薄片狀,於冷卻輥上將該熔融物予以冷卻並使之固 化,從而獲得各層。又,關於作為該等積層體之光反射體❹ 之製造方法’可列舉如下方法’ ,使用多字模或工字 模將熔融原料予以共擠出,對所獲得之積層體進行延伸成 形而加以製造光反射體。又,於對上述基材層進行雙轴延 . 伸之情形時,亦可於積層之後進行雙軸延伸,但亦可列舉 下方法,即,當基材層之單轴方向之延伸結束之後將 光澤調整層之炼融原料予以播出並貼合,進而對該積層體 進行單軸延伸成形而進行製造。由於上述光澤調整層係經 延伸而形成,故而上述較佳粒徑之填料可表露於光反射體© 表面且可於光反射體表面形成用以滿足本發明之光反射 體之特1±的表面凹凸(或突起)^如此,藉由延伸而於光反 射體上形成突起,藉此,與直接將玻璃珠粒塗佈於反射面 之情形相比,生產性得以提高,又,可於基材表面均勻地 - 形成表面凹凸,故而較佳。 - _述令間層之形成方法與上述光澤調整層之形成方法相 同進而,除了上述光澤調整層之形成方法以外,還可列 145544.doc •24- 201033648 舉於經延伸成形而獲得上述基材層之後,將中間層之原料 樹脂直接或經由易接著層而N擠出,將其貼合於上述基 材層而形成之方法等。 土 為調整積層體中所產生之孔隙之大小,基材層之面積延 伸倍率較好的是13〜8G倍之,更好的是7〜70倍之範 f特別好的疋設為22倍〜65倍,最好的是設為Μ〜6〇倍。 若面積延伸倍率處於L3,倍之範圍内,則易於獲得微細
之孔隙,且亦易於抑制反射率之降低。再者,本說明書 中’所謂面積延伸倍率係指縱向延伸倍率^向延伸 所表示之倍率。 尤年調登層之較佳 明〜丨,0卞丹工遇丞材層之較 面積延伸倍率相同。若面積延伸倍率處於1.3〜80倍之範 圍内’則易於形成由填料之表露所產生之突起。 將包含上述㈣調整層與上述基材層之積層體於積層兩 層之後進行延伸時之延伸溫度,較好的是設為高於上述敎 玻=:)Γ點’且低於上述熱塑性樹脂㈣之溶點及 玻璃轉移點中之至少一者的溫度。藉由設為上述條件,光 澤調整層形成以填料為核突 填料為核心之空隙。 “於基材層上形成以 度較好的是處於較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⑴之 献塑隨 35m度範圍内,且較所使用之 熱塑性樹脂(出)之炫:^
熔點低2〜6〇C,較破璃轉移點高2〜6(TC 之溫度。 具體而言 當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 0為聚丙烯系亂排共 145544.doc -25- 201033648 聚物(熔點為130〜145。〇,且熱塑性樹脂(iii)為丙烯均聚物 (炫點為155〜167。〇時,上述延伸溫度較好的是125〜 165 C。再者’於使熱塑性樹脂熔融並將其擠出之情形 時’較好的是於冷卻、固化之後’再次加熱至上述延伸溫 度為止並進行延伸。又,上述延伸步驟中之延伸速度較好 的是20〜350 m/分鐘。 根據需要而對所獲得之樹脂延伸薄膜進行熱處理(退火 處理),亦可實現結晶化之促進、及積層薄膜之熱收縮率 之降低等。又,可根據需要而切開所獲得之積層體之邊緣 部,並將其作為光反射體。 (7)光反射體之性狀 <孔隙率> 於包含上述光澤調整層與上述基材層之本發明之光反射 體中’各個層係具有不同之孔隙率者,較好的是上述光澤 調整層中之孔隙率為0〜4〇/〇,且上述基材層中之孔隙率為 15〜75%,更好的是上述光澤調整層中之孔隙率為〇〜2%, 且上述基材層中之孔隙率為3〇〜60%。 關於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各層之孔隙率,一面以不壓碎 上述光反射體之孔隙之方式進行冷卻一面進行切割,製作 厚度方向剖面(觀察面)’將其貼附於觀察試料台,於該觀 察面上蒸鍍金之後,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裝置名「掃 描電子顯微鏡:SM-200」、TOPCON公司(股)製作),以易 於觀察之任意倍率(500倍〜3000倍)觀察各層之孔隙。進而 取入所觀察之區域作為圖像資料,利用圖像解析裝置(骏 145544.doc • 26 - 201033648 置名「小型通用圖像解析裝置:LuzexAP」、nirec〇(股)製 作)而對該圖像進行圖像處理,求出孔隙之面積率,並將 其設為孔隙率。 B <密度> . 為調整光反射體中產生之孔隙之每單位體積之量,本發 明之光反射體之密度較好的是〇.Li 2 g/cm3,更好的是 0.4〜1.0 g/cm3。若密度為〇·3 g/cm3以上,則基材之孔隙數 φ 不會過多,基材強度充分,於施工時不易產生折斷或皺 褶。若密度為1.2 g/cm3以下,基材之孔隙數充分,且反射 率變高,故而較佳。再者,此處所謂之基材除了包含上述 基材層以外’還可包含光澤調整層、中間層。 ' 〈色差ΔΕη> • 關於本發明之光反射體,於83t:、相對濕度50%之環境 條件下’自設置於相距1〇 cm之位置之金屬齒化物燈照射 1〇〇小時之照射強度為90 mW/cm2之紫外線前後之以上述式 φ (2)所表示的色差δεη為〇〜1〇,更好的是〇〜5,進而好的是 〇〜3 ’特別好的是〇〜。當^以為1〇以下時,於長時間使用 中,不會產生反射體之變色,且可抑制亮度降低及亮斑之 產生。 該特長主要可藉由使用聚烯烴系樹脂作為構成光反射體 . 之熱塑性樹脂、及調配螢光增白劑、光穩定劑作為添加劑 而達成。 <反射率> 於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光澤調整層表面,以波長55〇 nm 145544.doc •27- 201033648 所測定之波長之反射率較好的是90%以上。上述反射率更 好的是95%以上,特別好的是97%以上。若反射率為9〇% 以上’則當組裝至面光源裝置時,相對於本發明中受到控 制之特定之入射光之反射光的亮度變高,易於改善亮斑。 該特長可藉由基材層於内部包含多個孔隙,且具有上述 孔隙率而達成。 (8)光反射體之利用 本發明之光反射體可利用於内置式光源之液晶顯示裝 置、或意圖不使用内置式光源而使室内光反射之低耗電型 之顯示裝置。又’亦可廣泛地利用於室内外照明用、及電 飾看板用光源之背面。 [滿足 <條件2>之光反射體] (1) 光反射體之構成之特徵 滿足<條件2>之光反射體之特徵在於:其係於基材層上 設置有含有填料之塗佈層之塗佈薄膜,由於在該塗佈層表 面形成以填料為核心之突起,故而該塗佈層表面之平均斜 率Aa為〇.〇4〜0.2,上述式(1)所算出之光澤度比為2〜25,且 反射率為90%以上。 以下’ 一面參照滿足 <條件2>之光反射體之較佳態樣, 一面進行具體說明。 (2) 基材層 基材層係成為用以設置塗佈層之支撐體者,其使入射光 效率良好地反射至入射面側而實現光反射體之反射率。 因此’若基材層係可用作塗佈支撐體且可實現光反射體 145544.doc -28- 201033648 之反射率為9〇%以上者,則並無特別限定,但較好的是包 含熱塑性樹脂及填料’且至少於單轴方向經延伸之樹脂= 伸薄膜。該等可與 < 條件卜中所述之基材層相同。 <熱塑性樹脂> ' i述基材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之種類並無特別限 制。作為可使用於上述基材層之熱塑性樹脂,可列舉例示 為上述熱塑性樹脂(iii)者。 • 熱塑性樹脂較好的是以25〜95重量%使用於基材層更 好的疋以30〜90重量%加以使帛。若基材層中之熱塑性樹 脂之含有量為25重量%以上,則有於下述積層薄膜之延伸 成形時不易於表面產生損傷之傾向,若為%重量%以下, 财獲得充分之孔隙數且易於獲得高光澤之傾向。 - <填料> ❿ 較好的疋於上述基材層中使用熱塑性樹脂及填料。作為 上述基材層中所使用之填料,可列舉各種無機填料及有機 真料作為無機填料、表面處理劑、及有機填料,可列舉 例示為上述料⑼者。就較佳地於下述基材層中形成孔 :、 而口較好的疋使用熔點或玻璃轉移溫度高於較 佳用作上述熱塑性樹脂之聚稀烴系樹脂,且相對於聚稀煙 系樹脂為非相溶性之有機填料作為有機填料。 ;上述基材層中’可自無機填料或有機填料中選擇一種 並將其單獨使用’亦可選擇兩種以上而組合地使用。於組 合地使用兩種以上之愔拟眭 月形時,亦可混合地使用有機填料與 無機填料。 145544.doc -29- 201033648 於下述之基材層之製造方法中’為調整藉由延伸成形而 產生之孔隙尺寸’上述基材層中所添加之上述無機填料之 平均粒徑較好的是0.054.5 μιη之範圍,更好的是〇1〜1从瓜 之範圍,上述有機填料之平均分散粒徑較好的是〇〇5〜ΐ 8 μΓΠ之範圍β ’更好的是0.Η.5哗之範圍。若使用平均粒 徑為1.5 μηι以下之無機填料或平均分散粒徑為丨8 以下 之有機填料,則有使用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面光源裝置之 亮度變高的傾向。X ’若使用平均粒徑或平均分散粒徑為 0.05 μιη以上之填料,則有易於獲得孔隙且使用有本發明 〇 之光反射體之面光源裝置之亮度變高的傾向。 於下述基材層之製造方法中,為調整藉由延伸成形而產 生之孔隙量’上述基材層中所添加之上述填料之調配量較 好的是5〜75重量%之範圍,更好的是1〇〜7〇重量%之範圍。
若上述基材層中所添加之上述填料之調配量為5重量%以 . 上,則有易於獲得充分之孔隙數之傾向。又,若上述基材 層中所添加之上述填料之調配量為75重量%以下則有更 不易於表面產生損傷之傾向。 G <基材層之製造方法> 於基材層係包含熱塑性樹脂與填料,且至少於單轴方向 上經延伸之樹脂延伸薄膜之情形時,可使用擠出機對上述 層用之樹餘成物進行㈣捏合,將、熔融物自褂出機擠出 為薄片狀,於冷卻輥上冷卻該熔融物並使其固化而獲得樹· 月曰片材之後,對其實施眾所周知之延伸步驟,從而獲得基 材層。製造基材層之方法較好的是包含至少於單轴方向上 145544.doc •30· 201033648 之延伸步驟,更好的是包含進行縱向延伸以及橫向延伸之 雙軸延伸。
於上述延伸步驟中,可使用通常之單軸延伸方法或雙轴 延伸方法。作為具體例,可列舉如下方法,即,使用連接 於螺旋型擠出機之單層或多層之τ字模或工字模而將熔融樹 脂擠出為薄片狀之後’藉由利用棍群之周速差之縱向延伸 而進行單軸延伸;進而可列舉於單軸延伸之後,組合使用 拉幅爐之橫向延伸之雙軸延伸方法、或藉由組合拉幅爐與 線性馬達而同時進行延伸之雙軸延伸方法等。 又’上述基材層不僅可為單層構造,亦可為具有兩層以 上之層之多層構造。 、作為該等積層體之基材層之製造方法,可列舉如下方 法’即,使用多層τ字模或碎模而對各溶融原料進行共擠 =,對所獲得之積層體進行延伸成形而製造基材層。又, 當上述基材層為雙軸延伸時,亦可於積層所有層之後進行 雙轴延伸,但亦可列舉如下方法,即,當任意層之單軸方 向之延伸(例如縱向延伸)結束之後,將其他層之炼融原料 擠出並貼合而作為積㈣,進而將其於不同之軸方向上延 伸(例如橫向延伸),從而製造僅對任意之層進行雙抽延伸 之基材層。 為調整基材層中所產生之孔隙之大小,基材層之面⑽ 伸倍率較好的U3〜8〇倍之範圍,更好的是7〜7g倍之範 圍,特別好的是設為22倍〜65倍,最好的是設為25〜6〇倍。 相積延伸倍率處於1>3〜8G倍之範圍内,㈣於獲得微細 145544.d« 201033648 之孔隙,且亦易於抑制反射率之降低。再者,於本說明書 中,所4面積延伸倍率係縱向延伸倍率X橫向延伸倍率所 表示之倍率。 對上述基材層進行延伸時之延伸溫度較好的是設為低於 上述熱塑性樹脂之熔點及玻璃轉移點中之至少一者的溫 度。藉由設為上述溫度條件,於基材層形成以填料為核心 之空隙。 上述延伸溫度較好的是較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之熔點低 2〜60°C且較玻璃轉移點高2〜6〇<t之溫度。 具體而言,當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為丙烯均聚物(熔點 為155〜167°C)時,上述延伸溫度較好的是95〜165(>c,當所 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玻璃轉移點: 約為70°C)時,上述延伸溫度較好的是1〇〇〜13〇它。再者, 於對熱塑性樹脂進行熔融擠出之情形時,較好的是於冷卻 並固化之後,再次加熱至上述延伸溫度為止並進行延伸。 又’上述延伸步驟中之延伸速度較好的是2〇〜35〇 m/分 鐘。 根據需要而對所獲得之樹脂延伸薄膜進行熱處理(退火 處理),亦可實現結晶化之促進、及積層薄膜之熱收縮率 之降低等。又,可根據需要而切開所獲得之積層體之邊緣 部,並將其作為基材層。 (3 )塗佈層 塗佈層係藉由塗佈而設置於基材層上者,其調整入射光 之光澤度而防止光反射體之亮線。 145544.doc -32· 201033648 該塗佈層含有填料,較好的是含有填料以及黏合劑樹 脂。該塗佈層之特徵在於:藉由在該塗佈層表面上形成以 帛料為核心之突起,使該塗佈層表面之平均斜率^為 〇.〇4 0.2 ’以上述式⑴所算出之光澤度比為2,且反射 率為90%以上。 <填料> 作為上述塗佈層中所使用之填料,較好的是使用可滿足 • 了述較佳範圍之粒徑之無機填料或有機填料。作為無機填 料之具體例’更好的是使用二氧化石夕、氧化銘、氧化鎂、 氧化辞、及沈澱性碳酸鈣等,·作為有機填料之具體例,更 ㈣是使用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及胺基甲酸醋 系樹月曰等。其中,就表面突起之开;成性、以及因其引起之 . 平均斜率Μ之調整、光澤調整之容易度之觀點而言,特別 好的是使用沈澱性碳酸鈣或交聯丙烯酸珠粒。 又,上述塗佈層中所使用之填料之平均粒徑較好的是 鲁 4〜30 μιη,更好的是4〜2〇 μηι,進而好的是4〜ΐ5 μιη,特別 好的是4〜10 μίη。若上述填料之粒徑為4 μιη以上則以鈍 角入射至反射面之光之朝向正反射方向之指向性變低,可 適度地擴散,因此有易於抑制亮斑產生的傾向。若上述填 料之平均粒徑為30 μηχ以下,則有如下傾向即,不易由 . 因摩擦引起之填料之脫落等而導致表面缺陷等,且所獲得 之塗佈層、光反射體、及使用該光反射體之面光源裝置之 外觀亦易變得良好。 為於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上形成理想之突起密度而調整平 145544.doc •33· 201033648 均斜率Aa,上述塗佈層中之上述填料之調配量於乾燥之 後,較好的是2〜40重量❶Λ之範圍’更好的是3〜3〇重量%之 範圍,特別好的是4〜14重量%之範圍。當調配量為2重量% 以上時’可適度地形成突起而不會使光澤變得過高,可降 低以鈍角入射至反射面之光之指向性,從而有易於抑制亮 斑產生之傾向。當調配量為40重量%以下時,亦可適度地 確保平坦面,因此,以銳角入射至反射面之光之指向性變 同,有易於抑制亮斑產生之傾向。又,就亦可充分地維持 表面強度之觀點而言亦較佳。 <黏合劑樹脂> 作為上述塗佈層中,與上述填料一併塗佈於基材層上而 固定填料之黏合劑樹脂,可列舉包含丙烯酸系樹脂、胺基 甲酸酯系樹脂、醚系樹脂、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橡膠 系樹月曰 碎氧系樹脂、ABS(Arc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_丁二烯_苯乙烯)系樹脂等之樹脂成分。使 用先前眾所周知之溶劑而將該等樹脂於該溶劑之相中溶 解、分散、乳濁分解、稀釋,形成具有流動性且可塗佈之 溶液型或乳液型之形態之塗佈劑,藉此可塗佈於基材層 上。 <其他成分> 亦可根據需要而於塗佈劑中調配螢光增白劑、抗氧化 劑、及光穩定劑等之添加劑。作為上述螢光增白劑,可調 配苯并嚼唾系或香豆素系、苯乙烯聯苯系、°比唑啉酮系; 作為上述抗氧化劑,可調配位阻苯酚系或磷系、胺系等·, 145544.doc 201033648 作為上述光穩定劑,可調配位阻胺或苯并三唑系、二苯甲 酮系等。 <塗佈層之製造方法> 製造塗佈層之方法’使用模塗佈機、棒塗佈機、簾幕式 塗佈機、凹版印刷塗佈機、噴塗機、刮刀塗佈機、反向塗 佈機、氣刀塗佈機、浸塗機、擠壓式塗佈機、斜板式漏斗 塗佈機等之設備,將含有塗佈層成分之塗佈劑塗佈於基材 層之單面或兩面,其後根據需要而進行平滑化,經由乾燥 步驟或硬化步驟而使黏合劑樹脂乾燥並固化,從而使其成 膜。 1«!上迷較佳粒徑之填料可 經塗佈而形成上述塗佈層 突出至光反射體表面,且可於光反射體表面上形成用以滿 足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特性的表面凹凸(或突起)。 上述塗佈層之基重於乾燥之後,較好的是2〜2〇 “^之 範圍,更好的是2〜15 g/m2之範圍,進而好的是2〜6 g/m2之 範圍。若上述基重為2 g/m2以上,則上述塗佈層中所調配 之填料亦足夠大’且易於抑制亮斑之產生。當上述基重為 20 g/心下時’上述塗佈層中所調配之填料不會掩埋於黏 合劑樹脂’易形成表面凹凸(突起),可降低以純角入射至 反射面之光之指向性,且可抑制亮斑之產生。上述塗佈層 土係根據上述塗佈設備之塗佈量而調整,且根據按照 ,8124所測疋之光反射體及基材層之基重之差而求出。 <平均斜率Aa> ㈣平均斜率^為〇·(Μ〜0.2。該值較好的是 145544.doc -35- 201033648 〇.04〜〇.15,更好的是G‘G441。若該值處於G.G4〜0.2之範 圍内,則可獲得請求項中所規定之45。光澤度、及光澤度 比,從而於組裝至面光源裝置時易於改善亮斑。 由於作為最外層之塗佈層含有填料,且該填料形成突 起,故而可達成此種特定之表面形狀。可藉由調整形成塗 佈層時所使用之塗佈液中所含之填料的種類及調配量、塗 佈層之基重等而控制平均斜率。 (4)光反射體之性狀與利用 關於滿足<條件2>之光反射體之光澤度、光澤度比、反 射率、及利用,可參照滿足〈條件卜之光反射體之對應的 »己載β再者,滿足<條件2>之光反射體之85。光澤度較好的 是1〜40% ’更好的是,進而好的是,特別好 的是1〜8 %。 [面光源裝置] 本發明之面光源裝置之特徵在於:使用本發明之光反射 體。本發明之面光源裝置可較佳地用作側光方式、直下型 照明方式等之面光源裝置。#中對於直下型照明方式之面 光源裝置極為有用。作為本發明之面光源裝置,例如可列 舉液晶電視等之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月之:t下型照明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液晶電視等) 例如具有如圖2所示之構成,且可使自所有方向入射至光 反射體之光效率良好地朝與光反射體成直角之方向反射。 因此’亮度高且無亮斑,可使觀看液晶顯示裝置之人有自 然之感覺。 145544.doc 201033648 [實施例] 以下揭示實施例、比較例以及試驗例,更具體地對本發 明進行說明。以下所示之材料、使用量、比例、操作等只 ' 要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則可適當地變更。因此,本發明 - 之範圍並不限制於以下所示之具體例。 [使用材料] 首先’於表1中表示本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中所使用之材 料。表1中’關於填料(a)、填料(f)以及填料(i),使用掃描 9 型電子顯微鏡以3000倍之倍率實施觀察,將各填料粒子 100點之粒徑(長徑)之平均設為平均粒徑或平均分散粒徑。 又,關於填料(b)以及填料(e),使用日機裝(股)公司製作之 ' 微跡HRA作為粒度分析計而進行粒度分布之測定,將相對 • 於填料總重量為重量50%之粒徑設為平均粒徑。再者,關 於填料(c)、填料(d)、填料(g)、填料(h)以及Ti〇2,分別使 用平均粒徑已調整之填料,並參照目錄資料。 ❹ 表1 種類 内容 PP1 丙烯均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股)製作、novatecPPFY6C、 細11(230°(:、2.16]^荷重):2.4§/10分鐘、 熔點(DSC峰值溫度):167°〇 PP2 丙稀亂排共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股)製作、novatecPPFW4BT、 ^^11(230°(:、2.161^荷重):4§/10分鐘、 熔點(DSC峰值溫度):142°〇 HDPE 高密度聚乙浠(Japanpolyethylene(股)製作、novatec HD HJ360、 :\^11(190°(:、2.16让经荷重):5.5岁10分鐘、 熔點(DSC峰值溫度):134°C) 填料(a) 表面處理沈澱性碳酸妈(Maruo Calcium(股)製作、calfine YM30、 平均粒徑:0.3 μιη) 填料(b) 重質碳酸妈(Maruo Calcium(股)製作、Caltex7、 平均粒徑:1 μπι) 145544.doc -37- 201033648 填料(C) 交聯丙婦酸珠粒(综研化學(股)製作、ChemisnoMX500、 平均粒徑:5 pm) 填料(d) 交聯丙烯酸珠粒(綜研化學(股)製作、ChemisnoMX300、 平均粒徑:3 μιη) 填料⑻ 沈澱性碳酸約(Maruo Calcium(股)製作、CUBE50KAS、 平均粒徑:5 μη〇 填料① 環狀聚烯烴共聚物(三井化學(股)製作、APL6015、 平均粒徑:1 μπ〇 填料(g) 交聯丙烯酸珠粒(綜研化學(股)製作、ChemisnoMX1500、 平均粒徑:15 μιη) 填料(h) 交聯丙烯酸珠粒(綜研化學(股)製作、ChemisnoMXIOOO、 平均粒徑:10 μιη) 填料(i) 聚峻酸酯樹脂(三菱Engineering-Plastics(股)製作、 IupilonS-2000、平均分散粒徑:1.5μιη) Ti〇2 二氧化鈦(石原產業(股)製作、TIPAQUECR-60、 平均粒徑:0.2 μιη) 黏合劑 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乳液(Adeka(股)製作、Bontighter-HUX523、 固含有量為30%) [光反射體之製造] <實施例1、2以及8> 使用擠出機,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1所揭示之 材料加以混合而成之基材層用組成物(A),於250°C進行熔 融捏合。其後,將其擠出為薄片狀,利用冷卻輥而冷卻至 約60°C為止,藉此獲得基材層(A)。將該基材層(A)再次加 熱至145 °C之後,利用多數個輥群之周速差而於縱方向上 以表2所揭示之倍率進行延伸。 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1所揭示之材料加以混合 而成之光澤調整層用組成物(B)進行熔融捏合,將其熔融 擠出至所獲得之基材層(A)之單面上,以B/A之方式積層光 澤調整層(B)。繼而,將該積層物再次加熱至160°C,利用 拉幅機而於橫方向上以表2所揭示之倍率進行延伸。其 後,以160°C之溫度進行退火處理之後冷卻至60°C為止, 145544.doc •38- 201033648 刀開邊緣口p而獲得具有表2所揭示之厚度之雙層構造的積 層薄膜1該積層薄膜分別作為實施例1、2以及8之光反 射體。 ' <實施例3> • 分別使用不同之擠出機,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 表1所揭不之材料加以混合而成之基材層用組成物與光 澤調整層用組成物(B),以25(rc之溫度進行熔融捏合。其 φ 後,將基材層用組成物(A)與光澤調整層用組成物供給 至σ共擠出模具,於該共擠出模具内,將光澤調整層用 組成物(Β)積層於基材層用組成物(Α)之表面之後,擠出為 薄片狀,並利用冷卻輥冷卻至約6〇乞為止,藉此獲得β/α ' 之積層物。 ' 將該積層物再次加熱至之後,利用多數個輥群之 周速差而於縱方向上進行延伸,再次加熱至約15〇它為 止,並利用拉幅機而於橫方向上進行延伸。繼而,將該積 • 層物再次加熱至16〇〇C,並利用拉幅機而於橫方向上進行 延伸。其後,以160°c之溫度進行退火處理之後冷卻至 6〇°C為止’切開邊緣部而獲得雙層構造的積層薄膜。將該 積層薄膜作為實施例3之光反射體。 〈實施例4〜6、9、比較例1、2、4〜6> • 使用擠出機,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1所揭示之 材料加以混合而成之基材層用組成物(A),以25〇°c之溫产 進行溶融捏合。其後,將基材層用組成物(A)擠出為薄片 狀’利用冷卻輥而將其冷卻至約60°C為止,藉此獲得基材 145544.doc -39- 201033648 層(A)。將該基材層(A)再次加熱至145。〇之後,利用多數個 輥群之周速差而於縱方向上以表2所揭示之倍率進行延 伸0 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i所揭示之材料加以混合 而成之光澤調整層用組成物(B)、中間層用組成物(C)進行 熔融捏合,並將該等熔融擠出至所獲得之基材層之兩 面以基材層(A)、光澤調整層(B)、中間層(〇成為 B/C/A/C之方式而進行積層。繼而,將該積層物再次加熱 至16CTC,利用拉幅機而於橫方向上以表2所記載之倍率進 仃延伸。其後,以16(rc之溫度進行退火處理之後冷卻至 6〇°C為止,切開邊緣部而獲得具有表2所揭示之厚度之四 層構造的積層薄膜。將該積層薄膜分別作為實施例4〜6、 9、比較例1、2、4〜6之光反射體。 <實施例7> 使用擠出機,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丨所揭示之 材料加以混合而成之基材層用組成物(A),以25〇t:之溫度 進行熔融捏合。其後,將其擠出為薄片狀,利用冷卻輥而 冷部至約60 C為止,藉此獲得基材層(A)。將該基材層(A) 再-人加熱至145 C之後,利用多個輥群之周速差而於縱方 向上以表2所揭不之倍率進行延伸。 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將表丨所揭示之材料加以混合而 成之光澤調整層用組成物(B)、中間層用組成物(c)進行熔 融捏合,將該等熔融擠出至所獲得之基材層(A)之兩面, 以基材層(A)、光澤調整層(b)、中間層(c)成為B/A/c之方 145544.doc •40- 201033648 式而進仃積層。繼而,將該積層物再次加熱至16(TC,並 =用拉機而於橫方向上以表2所揭示之倍率進行延伸。 八後以160 c之溫度進行退火處理之後冷卻至60〇c為 A,切開邊緣部而獲得具有表2所揭示之厚度之三層構造 • 的積層薄臈。將該積層薄膜作為實施例7之光反射體。 <實施例1〇> 使用擠出機,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i所揭示之 φ 材料力、以此合而成之基材層用組成物(A),以260°C之溫度 進行炫融捏合。其後,將基材層用組成物(A)擠出為薄片 狀’利用冷卻輥而冷卻至約6(rc為止,藉此獲得基材層 ⑷。將該基材層⑷再次加熱至i5〇c>c之後,利用多個概群 . 之周速差而於縱方向上以表2所揭示之倍率進行延伸。 - 對以表2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1所揭示之材料加以混合 而,之光澤調整層用組成物⑻、中間層用組成物(c)進行 熔融捏合,將該等熔融擠出至所獲得之基材層(A)之兩 • 面乂基材層(八)、光澤調整層(8)、中間層(〇成為8/八/匚 之方式而進行積層。繼而,將該積層物再次加熱至 16〇°C,並利用拉幅機而於橫方向上以表2所揭示之倍率進 盯延伸。其後,以160°C之溫度進行退火處理之後冷卻至 60 C為止,切開邊緣部而獲得具有表2所揭示之厚度之三 層構造的積層薄膜。將該積層薄膜作為實施例10之光反射 體。 〈比較例3> 按照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6_195453號公報之實施例i,獲得 145544.doc -41 · 201033648 下述表2所揭示之構成之四層構造的積層薄膜。將該積層 薄膜作為比較例3之光反射體。 [測定以及試驗] 使用實施例1〜1 〇以及比較例1〜6之光反射體而進行以下 之測定與試驗。 <層厚度> 根據JIS-P-811 8而測定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 之總厚度。另外,隨機地對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 體進行取樣’使用切片機而進行剖面切削,並使用掃描型 電子顯微鏡以3000倍之倍率觀察切削麵,從而算出層厚 度。當算出光澤調整層之厚度時,將觀察視野中之最厚之 部分設為層厚度。 <光反射體之密度> 以3 cm見方對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進行取 樣’使用南精度電子比重計(Mirage貿易(股)製作:SD_ 200L),於23°C環境下利用水中置換法而測定密度。 <孔隙率> 一面以不壓碎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之孔隙之 方式進行冷卻,一面進行切割,製作厚度方向剖面(觀察 面),將其貼附於觀察試料台,於該觀察面上蒸鍍金,並 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裝置名「掃描電子顯微鏡: 2〇〇」、T0PC0N公司(股)製作),以易於觀察之任意倍率 (500倍〜3000倍)而觀察各層之孔隙。進而,取入所觀察之 區域作為圖像資料,藉由圖像解析裝置(裝置名「小型通 145544.doc •42- 201033648 用圖像解析裝置:LuzexAP」、nireco公司(股)製作)而對該 圖像進行圖像處理,求出孔隙之面積率並將其設為孔隙 率。 • <平均斜率Aa> • 關於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之光澤調整層側表 面之平均斜率Aa,使用三維粗糙度計((股)小阪研究所製 作:SPA-11),遍及5 mm之長度(L)而測定將上述光反射體 切割為3 cm見方所得之樣品之表面粗糙度,根據圖8所示 之凹凸部之間之高低差山、h2、h3...hn,並利用上述式(3) 藉由計算而求出。 <反射率> ' 關於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之光澤調整層側表 - 面之反射率,使用搭載有直徑為150 mm之積分球之分光光 度計(日立製作所(股)製作:U-3310),按照JIS-Z8722條件 d所揭示之方法,測定波長為550 nm下之反射率。測定結 Φ 果表示將氧化鋁之反射率設為100%時之相對反射率。 <45°光澤度> 使用數位變角光澤度計(Suga Test Instruments(股)製 •作:UGV-5DP),按照JIS-Z-8741之方法4所揭示之方法, . 測定光澤調整層側表面之入射角為45°之光澤度。將該測 . 定值設為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之45°光澤度。 <85°光澤度> 使用Handy85°光澤度計(DRLANGE製作:LMG063),測 定光澤調整層側表面之入射角為85°之光澤度。將該測定 145544.doc -43- 201033648 值設為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之85。光澤度。 <光澤度比> 使用藉由測定而求出之上述45。光澤度、及Μ。光澤度之 值,根據上述式(1)藉由計算而求出光澤度比。 <色差δεη> 對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進行取樣,於下述條 件之对候性促進試驗開始之前及結束之後,使用分光濃度 計(Χ-RUe公司製作:x_Rite5〇8)而實施色彩測定獲得亮 度指數L值以及色彩指數a值、1)值,並根據上述式p)藉由 計算而求出色差ΔΕΗ。 使用耐候性促進試驗機(DAIPLA WINTES(股):咖… weather) ’於83°C、相對濕度5〇%之環境條件下,自設置 於相距10 cm之位置之金屬鹵化物燈照射1〇〇小時之照射強 度為90 mW/cm2之紫外線,藉此進行耐候性試驗。 <亮斑> 將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安裝至圖2所示之類 型之直下式者光型面光源裝置。該裝置中設置有3個冷陰 極燈13,且冷陰極燈之間的距離d為3〇mm,自光反射體u 至冷陰極燈13之中心部為止之距離為2 mm,自光反射體j工 至擴散板12之底面為止之距離為2i mm,直下式背光整體 之幅寬為100 mm。 藉由目視而確認使該直下式背光點燈時所產生之亮斑, 並根據以下之基準而進行評價。 ◎:未確認亮斑,良好。 145544.doc • 44- 201033648 〇:確認有亮斑但實用上無問題。 △:痛認有亮斑且實用上有問題。 X:亮斑嚴重且並非實用水準。 [測定以及試驗結果] .· 纟3中表示該等之各試驗結果。再者,於表2中之填料之 一棚中’數字表示各層所含之填料之含有量(重量。/。),符 號表示各層所含之填料於上述表1中的種類。
145544.doc -45- ο 2 303 (N< 价 V0 MD*CD 38.3 38.3 45.6 38.3 28.5 38.3 32.3 38.3 38.3 32.0 38.3 38.3 1 38.3 38.3 38.3 38.3 延伸倍率 橫CD 00 w-j 00 On 00 od 00 οό 00 ο οό yn οό οό οό 〇〇 od od 縱MD 寸’ — 00 寸’ — 00 — 00 — — ο — «ο 寸 寸· — — — 層構成 B/A B/A ; B/A B/C/A/C B/C/A/C B/C/A/C B/A/C B/A B/C/A/C B/C/A B/C/A/C B/C/A/C 'B/C/A/C B/C/A/C B/C/A/C B/C/A/C 各層之厚度 ㈣ 5/200 5/200 3/200 8/10/200/15 5/13/200/15 5/13/200/15 15/118/15 5/200 15/13/200/15 5/20/200 3/13/200/15 ;3/13/200/15 1_ '3/10/200/13 25/13/200/15 5/13/200/15 8/10/200/15 中間層(C)組成(重量%) Ti0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填料 1 1 1 1 1 1 40(b) 1 1 1 1 1 59⑻ I 1 1 PP2 1 1 1 〇 ON 〇\ 〇 § 1 Ο Ο Ο Ο Ο Ο ψ^* 〇 1-H 〇 光澤調整層田)(重量%) Ti02 1-^ 1—« 1 1 1 1—Η 填料 20(c) 40(c) 20(d) 00 55(e) 20⑹ 20(c) 20(c) 10(g) 25(e) 1 62(d) 1 59(a) 20(c) 20(b) m PP2 os Os 5 On g Os 00 νΊ Ο P; Ο Ον Os Ό as 基材層(Α)組成(重量%) Ti02 yr) W-> o ο v-> <Τ) •Τ} ν-> KD 填料 40(a) 40(a) 40(a) 40(a) 40⑻ 40(a) 55(b) 20(f) 40⑻ 35⑴ 40(a) 40(a) 40(a) 40(a) 40(a) 40(a) HDPE 寸 寸 寸 寸 寸 寸 寸 寸 寸 寸 PP1 |〇 in in Ό \〇 VC •η »〇 ΙΟ in 實施例1 實施例2 J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145544.doc •46- 201033648 表3
參 如表3之結果所示,已知本發明之光反射體均無亮斑且 良好,進而色差ΔΕΗ亦較小《另一方面,已知於光澤度比 低於本發明之範圍之比較例1〜6中,亮斑改善並不充分, 特別於45。光澤度高於本發明之上限值之比較例1、及45。光 澤度低於本發明之下限值之比較例2及3中,亮斑嚴重且未 達到實用水準。 [亮斑之實測] 將實施例1之光反射體安裝至用以測定上述亮斑之直下 式背光型面光源裝置。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 電荷耦合元件)亮度計(HIGHLAND公司製作:RISA-COLOR-ONE),於三根冷陰極燈之橫斷方向上測定使該直 下式背光點燈時所產生之亮斑。圖6中表示其結果。 另一方面,除了使用比較例1之光反射體代替實施例1之 145544.doc -47- 201033648 光反射體以外,以相同之方式,同樣地測定使調整後之直 下式背光點燈時所產生之亮斑。圖7中表示其結果。 如圖6以及圖7所示,當使用本發明之光反射體時,實測 出即便係冷陰極燈使用根數少之面光源裝置,亦抑制了亮 線之產生,從而抑制了亮斑之產生。 根據以上說明,已知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係即便組裝至冷 陰極燈使用根數少且燈之間的距離大之面光源裝置時,2 斑之產生較少且紫外線照射引起之黃變少者。因此,使用 有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面光源裝置之亮斑少,可長期使 〇 用。 [基材層之製造] 〈製造例11及12> 使用擠出機,對以表4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丨所揭示之 材料加以混合而成之組成物(a),以25〇它進行熔融捏合。. 其後,將熔融物擠出為薄片狀,並利用冷卻輥而冷卻至約 60°C為止,從而獲得無延伸片材。將該無延伸片材再次加 熱至145°C之後,利用多個輥群之周速差而於縱方向上以Θ 表4所揭示之倍率進行延伸。 繼而,將以表4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表丨所揭示之材料加 以混合而成之組成物(b)熔融擠出至所獲得之無延伸片材之 兩面,以成為(b)/(a)/(b)之方式而進行積層。繼而,將該 積層物再次加熱至16(TC並利用拉幅機而於橫方向上以表1 所揭不之倍率進行延伸。其後,以16〇t之溫度進行退火. 處理之後冷卻至60°c為止,切開邊緣部而獲得具有表4所 145544.doc •48- 201033648 揭不之厚度之 材層(A)。 三層構造的積層薄膜β 將該積層薄膜作為基 又’於表4中之填料 料之含有量(重量°/〇), 種類。 之—攔中,數字表示各層所含之填 予母表示各層所含之填料於表1中的 <製造例13> 使用擠出機,對以裊4 .表4所揭不之調配比率將表1所揭示之 # = u混合而成之组成物⑷,以26代進行炼融捏合。 熔融物掎出為薄片狀,並利用冷卻輥而冷卻至約 轨從㈣得無延伸片材。將該無延伸片材再次加 、,、至15GC之後’利用多個輥群之周速差而於縱方向上以 表4所揭示之倍率進行延伸。 • 冑而’將以表4所揭示之調配比率將幻所揭示之材料加 以混合而成之組成物晴融擠出至所獲得之延伸片材之單 面,以成為⑻/⑷之方式而進行積層。然後,將該積層物 ❹再次加熱至16 01並利用拉幅機而於橫方向上以表4所揭示 之倍率進行延伸。其後,以16代之溫度進行退火處理^ 後冷卻至60。〇為止,切開邊緣部而獲得具有表續揭示之 厚度之雙層構造的積層薄膜。將該積層薄膜作為基材声 (A)。 又,於表4中之填料之一欄中,數字表示各層所含之填 料之含有量(重量%),字母表示各層所含之填料於表丨中的 種類。 〈白色 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 145544.doc • 49- 201033648 酯)> 準備市售之白色?£丁薄膜(1^11111卜11(^£601^、1'〇以丫(股)製 作)作為其他基材層(A)。 145544.doc -50· 201033648
反射率(%) 99.0 99.0 v〇 vd ON 基材密度 (g/cm3) 〇 rj o 0.60 墙 Q 举? 赛9 00 m m od o (N 延伸倍率 橫CD od od 00 縱MD yn — — 寸 各層之厚度 (μιη) 20/190/20 20/190/20 20/200 層構成 b/a/b b/a/b ce Λ 組成物〇3)(重量%) P 1 > 填料 34(b) 1 1 CS CU vo o o 組成物(a)(重量%) P in »〇 填料 40(a) 40(a) 35(i) HDPE 寸 寸 寸 製造例11 製造例12 製造例13 145544.doc -51- 201033648 [光反射體之製造] <實施例11〜16以及比較例11、13〜15> 於表5所揭示之基材層(A)之單面上,塗佈具有表5之調 配組成之塗佈劑並使其乾燥,藉此形成具有表5之基重之 塗佈層(B)’從而製造具有(B)/(A)之積層構造之光反射 體。於表5中之塗佈劑之填料之一欄中,數字表示塗佈劑 所含之填料之含有量(重量份),字母表示各塗佈劑所含之 填料於表1中的種類。 <實施例17> 於表5所揭示之基材層(A)之組成物(a)面上,塗佈具有表 5之調配組成之塗佈劑並使其乾燥,藉此獲得具有表$之基 重之塗佈層(B),從而製造具有(b)/(A)之積層構造之光反 射體。於表5中之塗佈劑之填料之一欄中,數字表示塗佈 劑所含之填料之含有量(重量份),字母表示各塗佈劑所含 之填料於表1中的種類。 <比較例12> 將製造例11所揭示之基材層(A)直接作為光反射體。 [測定以及試驗] 使用實施例11〜17以及比較例11〜15之光反射體,藉由與 上述相同之方法,針對反射率、平均斜率△&、45。光澤 度、85。光澤度、及光澤度比而進行以下之測定與試檢。 按照以下說明而對亮斑進行評價。 <亮斑> 將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之光反射體安裝至圖2所示之對 145544.doc -52· 201033648 應的直下式背光型面光源裝置。該裝置係32忖之直下式背 光’其中’冷陰極燈之間的距離d為30 mm,自光反射體U 至冷陰極燈13之中心部為止之距離為5 mm,自光反射體11 至擴散板12之底面為止之距離為25 mm,且搭載有12根冷 陰極燈13。藉由目視而確認使該直下式背光點燈時所產生 之亮斑,並根據以下之基準而進行評價。 ◎:未確認亮斑,良好。 φ 〇:確認有亮斑但實用上無問題。 △:確認有亮斑且實用上有問題。 x:亮斑嚴重且並非實用水準。 [測定以及試驗結果] . 纟5中歸納地表㈣等之各試驗結果。 145544.doc •53· 201033648 ◎ ◎ ◎ ◎ ◎ ◎ I oss$ 一 (%¾ (%)妨 軚采-寸 东^^- (%)
S 卜.9 ·- σ寸 L'9 Γ9 9 8Ό ·0 2 2 寸·ι 9 0寸
SO 0.96 0- - 09 se 卜0Ό Γ66 卜- 0寸 -
Li 寸寸 S寸 " - 90·0 Γ66 0-
SO 0ΙΌ ίΙΌ 90Ό so
SO
I 10Ό 1 0·66 0·66 0.66 卜 6 Γ66 0*66 Γ66 1.66 Γ66 •s ο.οι 0-
OS σε
OS ·0
OS (β^^^ ?s 01 0寸 °ε 01 οε - οι S寸 09 (¾)
Z ($制) $ sol $0寸 0)03 30- (βοΜ 3" (ρ)οι 05-寸 (βι (##¥) οοε i β οοε β °s οοε °8l oei 骤«(V)本_ 13¾^ uf香贺鉍 -苳啭鉍 si ς< 145544.doc £1革碧私 -f4 鎵d 寸一苍鸾- -54- 201033648 如表5之結果所示’已知本發明之光反射體均無亮斑且 良好。另一方面,平均斜率Aa低於本發明之下限值之比較 例11、未塗佈有塗佈層(B)之比較例12、45。光澤度低於本 發明之下限值之比較例13、平均斜率Aa低於本發明之下限 值之比較例14、以及45。光澤度高於本發明之上限值之比 較例15之亮斑均嚴重。 根據以上說明,已知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係即便組裝至冷 陰極燈使用根數少且燈之間的距離大之面光源裝置時,亮 斑之產生亦較少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b)係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構成之概略圖; 圖2係直下式背光之構成之剖面之概略圖; 圖3係側光式背光之構成之剖面之概略圖; 圖4係表示直下式背光之冷陰極燈間之亮斑的模式圖; 圖5係表示於使用本發明之光反射體之直下式背光中, 消除冷陰極燈間之亮斑之方法的模式圖; 圖6係自擴散板方向觀察使用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光反射 體之直下式背光時的亮斑之概略圖; 圖7係自擴散板方向觀察使用比較例1之光反射體之直下 式背光時的亮斑之概略圖;及 圖8係表面粗糙度之測定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光澤調整層(B) 2 基材層(A) 145544.doc -55- 201033648 3 中間層(C) 11 光反射體 12 擴散板 13 冷陰極燈 14 擴散板上產生之亮線部 15 擴散板上產生之暗部 16 30度反射光 17 40度反射光 18 50度反射光 19 60度反射光 20 70度反射光 d 冷陰極燈間之距離 h 鄰接之凹凸部間之高低差 L 測定長度 145544.doc -56-

Claims (1)

  1. 20103364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反射體,其係於基材層上設置有光澤調整層作為 最外層者,上述光澤調整層表面之45。光澤度為 10〜80%,以下述式(1)所表示之光澤度比為2〜25 , [數1] 光澤調整層表面之45。光澤廑 光澤度比 .式⑴ 光澤調整層表面之85。光澤度 且滿足下述〈條件1>或下述〈條件2> :
    <條件1>上述光澤調整層包含熱塑性樹脂⑴與平均粒徑 為2〜20 μιη之填料(ii),壁厚為2〜20 μιη,至少進行單軸 延伸,且上述光澤調整層中之上述填料(ii)之含有量為 5〜60重量% ; <條件2>上述光澤調整層係含有填料之塗佈層,且上述 光澤調整層之表面之平均斜率為〇 〇4〜〇·2,反射率為 90%以上。 2.如請求項1之光反射體,其中滿足上述<條件1>q ® 3.如請求項2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光澤調整層之表面之 平均斜率Aa為0.02〜0.2。 4.如請求項2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光澤調整層係以高於 上述熱塑性樹脂⑴之熔點之溫度而進行延伸。 • 5·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熱塑性樹 脂⑴主要包含熔點未達160。(:之聚烯烴系樹脂。 6.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光澤調整 層含1 0 40重量。/。之平均粒控為2〜2〇 之填料⑴)。 145544.doc 201033648 7. 如清求項2之光反射體,装— ^ 瓶再由包括基材層與上述光澤調 整層之積層體所形成,上人mi 足基材層包含熱塑性樹脂(丨Η) 及填料(iv),且至少進行單軸延伸。 8. 如吻求項7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1丨丨)主要包 含熔點及玻璃轉移點中之至少一者為16〇。〇以上之聚烯烴 系樹脂。 9. 如請求項7之光反射體,其中作為上述基材層中之上述 填料(iv),包含5〜75重量%之平均粒徑為ooki 5 ^^之 無機填料及平均分散粒徑為0.05Μ 8 μπΐ2有機填料中之 至少一者。 10. 如請求項7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基材層之反射率為9〇% 以上。 11. 如請求項7至10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包括上述光 澤調整層與上述基材層之積層體於積層兩層之後,以高 於上述熱塑性樹脂⑴之熔點、且低於上述熱塑性樹脂 (iii)之熔點及玻璃轉移點中之至少一者之溫度而進行延 伸0 12. 如請求項7至1〇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光澤調 整層之孔隙率為〇〜4%,且上述基材層之孔隙率為 15〜75%〇 13.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密度為o.lj 2 g/cm3 ° 14.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於83 °C、相對 濕度50%之環境條件下,自設置於相距1 〇 cm之位置的金 145544.doc -2 - 201033648 屬鹵化物燈照射100小時之照射強度為90 mw/cm2之紫外 線前後之下述式(2)所表示的色差ΔΕΗ為〇〜1〇, AEH=[(L〇-Li)2+(a〇-ai)2+(b〇-b1)2]0·5 ...式(2) 式(2)中,L〇、a〇、b〇分別表示照射前之L*a*b*表色系統 之色空間中的亮度指數L*與色彩指數a*、b,,、ai、h 分別表示照射後之L*a*b*表色系統之色空間中的亮度指 數L*與色彩指數a*、b*。 15. 如請求項1之光反射體,其中滿足上述 <條件2>。 16. 如请求項15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塗佈層乾燥之後之填 料濃度為2〜40重量%。 17. 如請求項15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塗佈層中所含之填料 之平均粒徑為4〜30 μιη。 18·如請求項15〜17中任一項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基材層 係包含熱塑性樹脂與填料且至少於單軸方向上進行延伸 之樹脂延伸薄膜。 19. 如請求項18之光反射體,其中於上述基材層中,上述熱 塑性樹脂為聚烯烴系樹脂。 20. 如請求項18之光反射體,其中上述基材層以5〜75重量% 之濃度而含有平均粒徑為0.H.5 μιη之無機填料、平均0 分散粒徑為0.05〜1.8 μΐη之有機填料、或該等之混合物。 21. 一種面光源裝置,其使用有如請求項⑴、15至17中任 一項之光反射體。 145544.doc
TW098144266A 2008-12-22 2009-12-22 光反射體及面光源裝置 TWI463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26427 2008-12-22
JP2009200337 2009-08-31
JP2009200338 2009-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3648A true TW201033648A (en) 2010-09-16
TWI463190B TWI463190B (zh) 2014-12-01

Family

ID=42287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4266A TWI463190B (zh) 2008-12-22 2009-12-22 光反射體及面光源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1640270B1 (zh)
CN (1) CN102257409B (zh)
TW (1) TWI463190B (zh)
WO (1) WO20100736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55122A1 (en) * 2013-05-28 2014-12-04 Tredegar Film Products Corporation Polyolefin Volumetric Diffuser
CN107111014B (zh) * 2015-01-05 2020-05-19 帝人薄膜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直下型面光源用白色反射膜及使用该膜的直下型面光源
KR102473525B1 (ko) 2016-05-31 2022-12-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에지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3965B2 (ja) 1995-01-27 2005-08-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反射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反射装置
EP1424571A4 (en) 2001-08-06 2008-10-29 Yupo Corp LIGHT REFLECTOR
JP4525055B2 (ja) * 2003-11-18 2010-08-18 東レ株式会社 光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JP2005173546A (ja) 2003-11-18 2005-06-30 Toray Ind Inc 光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WO2005116699A1 (ja) * 2004-05-31 2005-12-08 Yupo Corporation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JP4967274B2 (ja) * 2004-08-06 2012-07-04 東レ株式会社 光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
CN101084458B (zh) * 2004-12-17 2011-11-30 优泊公司 光反射体及使用该光反射体的面光源装置
JP4866075B2 (ja) 2004-12-17 2012-02-01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TWI417564B (zh) * 2005-02-21 2013-12-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laminate
US8408774B2 (en) * 2005-10-31 2013-04-02 Yupo Corporation Light reflector, planar light sour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7409B (zh) 2014-06-25
TWI463190B (zh) 2014-12-01
KR20110128173A (ko) 2011-11-28
WO2010073611A1 (ja) 2010-07-01
CN102257409A (zh) 2011-11-23
KR101640270B1 (ko) 2016-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3014778A1 (fr) Reflecteur optique
TWI354162B (zh)
JP4688339B2 (ja) 光反射体
JP4933060B2 (ja)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JPWO2006112425A1 (ja) 反射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KR102078451B1 (ko)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사 시트
JP5464997B2 (ja) 光反射体及び面光源装置
TW201033648A (en) Light reflector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04309804A (ja) 光反射体
JP4263882B2 (ja) 光反射体
US7344283B2 (en) Optical reflector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15230351A (ja) 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飾用物品
TWI495907B (zh) 光反射體及使用其之面光源裝置
JP2010191436A (ja)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JP4049659B2 (ja) 光反射体
JP4866075B2 (ja)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JP4578075B2 (ja) 光反射体
JP6459951B2 (ja) 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飾用物品
JP5464996B2 (ja) 光反射体及び面光源装置
JP2004317680A (ja) 反射体、そ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914562B2 (ja)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CN1592859A (zh) 光半透射反射体
WO2004113969A1 (ja)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JP2005004195A (ja) 光反射体および面光源装置
WO2012020837A1 (ja) 光反射体、照明器具、電飾看板及び面光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