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0266A -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 Google Patents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0266A
TW201010266A TW098115038A TW98115038A TW201010266A TW 201010266 A TW201010266 A TW 201010266A TW 098115038 A TW098115038 A TW 098115038A TW 98115038 A TW98115038 A TW 98115038A TW 201010266 A TW201010266 A TW 2010102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alue
phase angle
rectifier circuit
output current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5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kiyasu Takano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Electronic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Electronics Co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Electronics Co
Publication of TW201010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026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02M7/5387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digital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1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automatic control superimposed on human control to limit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vehicle, e.g. to prevent excessive motor 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20AC to A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83Conver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or output configuration
    • H02M1/0085Partially controlled bri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Description

201010266 ,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控制發電機之輸出電流的發電控制裝置及 具備該發電控制裝置之輸送機器。 【先前技術】 使用於汽車等車輛之發電系統,係具有交流發電機及穩 ®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交流發電機係藉由引擎所驅動 而產生交流電流。穩壓器係將交流發電機產生之交流電流 鲁 變換成直流電流而予以輸出。發電系統之輸出電流係供應 至燈等之電氣負荷及蓄電池。藉此,電力因電氣負荷而加 以消耗,且蓄電池充電。 在上述之發電系統中’並無法依照負荷電流之值或蓄電 池之充放電狀態而改變輸出電流值。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車輛用之發電控制裝 置’係可藉由控制三相交流發電機之場磁繞組之場磁電流 而控制輸出電流。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8647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125329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一般,藉由機車之引擎所驅動之發電系統,係使用磁鐵 式一相父流發電機之飛輪永磁發電機。在飛輪永磁發電機 中使用永久磁鐵。因此,無法藉由控制場磁電流而控制輸 出電流。 140184.doc 201010266 <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可將引擎所驅動之交流發電機之 輸出電流’控制於適切且充分之值之發電控制裝置及具備 該發電控制裝置之輸送機器。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1)依照本發明之一樣態之發電控制裝置,係控制藉由 引擎所驅動之交流發電機之輸出電流者,其包含有:整流 電路,其係將由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流變換成直流電 流;及控制部,其係控制整流電路;控制部係在目標輸出 電流值為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 ❹ 流值以下時,以整流電路之輸出電流值等於目標輸出電流 值之方式,施行整流電路之相位角控制;在目標輸出電流 值大於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 值時,不施行整流電路之相位角控制,而將整流電路控制 於輸出最大之電流值之狀態。 在該發電控制裝置中,係藉由引擎而驅動交流發電機, 以由交流發電機輸出交流電流,並藉由整流電路將交流電 流變換成直流電流。 參 在目標輸出電流值為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 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以下時,以整流電路之輸出電流值等於 目標輸出電流值之方式而藉由控制部施行整流電路之相位 角控制。藉此,可由整流電路輸出與目標輸出電流值相# ' 之值的電流。因此,可將適切之值之電流供應至負荷。 在目標輸出電流值大於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 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時,控制部不施行整流電路之相位角 140184.doc 201010266 控制’而將整流電路控制於輸出最大之電流值之狀態。藉 此’可輸出大於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 大電流值之值的電流。因此,可將充分之值之電流供應至 負荷。 - 又’藉由任意變更目標輸出電流值,可任意變更供應至 ,負荷之輸出電流之值。 (2) 控制部也可依據交流發電機之轉速,藉由相位角控 ^ 制而決定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 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 係依存於交流發電機之轉速而變化。此情形,由於藉由相 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係依據交 流發電機之轉速而決定,故可適切地判定是否應施行整流 電路之相位角控制。 (3) 控制部也可依據由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壓來檢 測交流發電機之轉速。 • 此情形,為檢測交流發電機之轉速,係使用由交流發電 機輸出之交",L電壓,故無必要追加新的零件。因此,可避 免零件數之增加導致製造成本上升。 ' ⑷控制部也可依據由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壓之各 • f波波形的上升開始時點而算出交流電壓之週期,並由所 算出之週期算出交流發電機之轉速。 此情形,可藉由檢測由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壓之各 半波波形的上升開始時點而容易且正確地算出交流發電機 之轉速。 140184.doc 201010266 (5)控制部也可將由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壓達到預 定之臨限值之時點’判定為各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 此情形,可防止因雜訊而發生各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 點之判定誤差1此,可正確地算出交流發電機之轉速。 ⑹控制部也可在目標輸出電流值為藉由相位角控制而 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以下時,在由交流發電 機輸出之交流電壓之各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開始施 行相位角控制之相位角之算出。 此清形,可充分確保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 出之最大之電流值。 (7) 交流發電機係具有永久磁鐵之磁鐵式交流發電機。 此情形,也可將充分且適切之電流供應至負荷。 (8) 整流電路也可包含含有複數個開關元件之橋接電 路控制郤也可在目標輸出電流值為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 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以下時,以整流電路之輸 出電流值等於目標輸出電流值之方式,施行複數開關元件 之相位角控制;在目標輸出電流值大於藉由相位角控制而 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時,使複數個開關元件 保持通電狀態。 此凊开;?,可藉由複數開關元件之相位角控制而控制整流 電路之輸出電流值。又,由於使複數開關元件保持通電狀 態’故可由整流電路輸出最大之電流。 (9) 依照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輸送機器係包含:本體 部;引擎,其係設於本體部;驅動部,其係藉由引擎之旋 140184.doc 201010266 轉而使本體部移動;交流發電機 驅動;及發電控制裝置,其囍士 9引擎之旋轉所 發電機的輸出電气.路货 由引擎所驅動之交流 伟將由交裝置係包含:整流電路’其 係將由交^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流控 制部,其係、控制整流電路;控制部係在目標輪出電流= 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 時,以整流電路之輸出電汽值箄:之广大之電流值以下 ^ , ®電抓值等於目標輸出電流值之方
流電路之相位角控制,·在目標輸出電流值大於 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時, :施盯整飢電路之相位角控制,而將整流電路控制於輸出 最大之電流值之狀態。 在該輸送機器巾,料料藉由料之旋轉而使本體部 移動。此情形’在發電控制裝置中,利用引擎來驅動交流 發電機而由交流發電機輸出交流電流,以藉由整流電路將 交流電流變換成直流電流。 在目標輸出電流值為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 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以下時’以整流電路之輸出電流值等於 目標輸出電流值之方4,藉由控制部而施行整流電路之相 位角控制。藉此,可由整流電路輸出與目標輸出電流值相 等之值之電流。因此,可將適切之值之電流供應至負荷。 在目標輸出電流值為大於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 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時,控制部不施行整流電路之相位 角控制,而將整流電路控制於輸出最大之電流值之狀態。 藉此’可輸出大於藉由相位角控制而可由整流電路輸出為 140184.doc 201010266 最大電流值之值的電流。因此,可將充分之值之電流供應 至負荷。 另外’藉由任意變更目標輸出電流值,可任意變更供應 至負荷之輸出電流之值。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將引擎所驅動之交流發電機之輸出電流 控制於適切且充分之值。 【實施方式】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說明有關本發明之實施型 態。在以下之實施型態中’以有關本發明之發電控制裝置 作為輸送機器之一例,說明有關適用於速克達型機車之情 形。 (1)實施型態 (1-1)發電控制裝置及機車之構成 圖1係有關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之機車之侧面圖。圖2係 表示有關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之具備發電控制裝置之機車 之電氣系統之構成之區塊圖。
著前輪35。
輪永磁發電機(以下簡稱永磁發電機)1, 在引擎30安裝有飛 ’在永磁發電機1之 140184.doc 201010266 近旁叹有發電控制裝置2。蓄電池3係設於本體座墊%之下 部或側蓋内。 以向引擎30之後方延伸之方式,在本體架31連接後臂 37。後臂37係可旋轉地保持後輪“及後輪從動鏈輪39。在 - 後輪從動鏈輪39,安裝有鏈條4〇。 -又,在頭管32之前方安裝頭燈4a,在本體座墊36之後方 安裝尾燈4b。 φ 圖2之電氣系統係包含永磁發電機1、發電控制裝置2、 蓄電池3及電氣負荷4。電氣負荷4例如係包含圖丨之頭燈 4a、尾燈4b、刹車燈及方向指示燈等。 永磁發電機1係磁鐵式三相交流發電機,具有轉子及定 子。在轉子安裝有永久磁鐵’在定子設有定子線圈la、 lb、lc。永磁發電機1係與引擎3〇(圖1}之曲轴同時藉由轉 子之紅轉而利用定子線圈^〜卜施行發電,產生交流電 流。 φ 發電控制裝置2係包含微電腦5、分壓電路6及三相混合 橋接電路7。 永磁發電機1之定子線圈la、lb、lc係連接於節點Na、 Nb、Nc。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係由3個二極體7a及3個閘流 體7b所構成。3個二極體7a分別連接於負側電源線L2與節 點Na、Nb、Nc之間,3個閘流體7b分別連接於正側電源線 L1與節點Na、Nb、Nc之間。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係將藉由 永磁發電機1所產生之交流電流變換成直流電流。分壓電 路6係分別分壓節點Na、Nb、Nc之交流電壓,將分壓之電 140184.doc 201010266 壓輸出至微電腦5。 微電腦5係包含1/〇(輸入輸出)埠51、Cpu(中央運算處理 裝置)52、A/D(類比/數位)變換器53及記憶體54。A/D變換 器53係將分壓電路6之輸出電壓變換成數位之電壓值。記 憶體54例如係由非揮發性記憶體所構成,記憶後述之控制 程式及目標輸出電流值等。 CPU52係依據藉由a/d變換器53所得之電壓值檢測引擎 1〇之轉速及其變動。又,CPU52係依照記憶體54所記憶之 控制程式執行後述之輸出電流控制處理,藉由經由1/〇埠 51將觸發信號TR提供至閘流體7b之閘極,以施行閘流體几 之相位角控制。藉由控制觸發信號TR之時序而控制由三相 混合橋接電路7輸出之電流。 在正側電源線L1與負侧電源線L2i間連接蓄電池3及電 氣負荷4。由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輸出之電流供應至蓄電池 3及電氣負荷4。藉此’將蓄電池3充電,並在電氣負荷顿 耗電力。 (1-2)發電控制裝置2之動作 其次,說明有關本實施型態之發電控制裝置2之動作( 圖3係表示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丨個節點之電壓之波另 圖。在圖3中表示節點Na與負側電 又’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節點Na、 L2之間之電廢之相位互相相差ΐ20ο。 源線L2之間之電壓。 Nb、Nc與負側電源線 如圖3所示,在 半波波形之電壓。 時點to至時點t3之期間,在節點Na顯現 在半波波形之上升前之期間中,也會顯 140184.doc -10- 201010266 見雜訊之電麼。因&,將電麼超過Q之時點判定為半波波 瓜之上升開始時點時,就有錯誤判定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 時點之可能性。 口 因此,將節點Na之電壓達到預定之臨限值TH之時點ti 判定為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在此,臨限值扭係設 定為雜訊之電壓值不能達到之最低之電壓值。藉此,防止 錯誤判定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 微電腦5之CPU52檢測丨個半波波形之上升時至其次 之半波波形之上升時點tl之時間作為交流電壓之週期。另 外,CPU52係依據所檢測之週期算出永磁發電機丨之轉子 之轉速。永磁發電機1之轉子係與引擎3〇之曲軸同時旋 轉’故引擎30之轉速等於轉子之轉速。 圖4係施行閘流體7b之相位角控制之情形之觸發信號 TR、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丨相份之電壓及〗相份之電流之 波形圖。圖5係不施行閘流體7b之相位角控制之情形之觸 發4號TR、二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1相份之電壓及1相份之 電流之波形圖。 在圖4及圖5中,表示提供至1個閘流體几之觸發信號 TR、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1個節點Na與負侧電源線L2之 間之電壓及流至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1個節點Na之電流。 又,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節點Na、Nb、Nc與負側電源 線L2之間之電壓之相位互相相差120。。又,流至三相混合 橋接電路7之節點Na、Nb ' Nc之電流之相位互相相差 120。。 140184.doc 201010266 如圖4所示,施行閘流體7b之相位角控制之情形,微電 腦5之CPU5 2檢測交流電壓之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tl。 藉此,CPU52依據後述之目標輸出電流值及引擎30之轉速 算出觸發信號TR可上升之時序。其後,CPU52在所算出之 時序使觸發信號TR之脈衝上升。藉此,使閘流體7b通電, 並使電流流向二極體7a及閘流體7b。在半波波形之下降結 束時點t3使閘流體7b斷電。 此情形,為算出觸發信號TR可上升之時序,需要一定 時間TA。因此,CPU52在實際之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 t0起經過一定時間TA之時點t2以前,不能使觸發信號TR上 升。CPU52可在時點t2至半波波形之下降結束時點t3之期 間,於任意之時點使觸發信號TR上升,藉以控制流向節點 Na之電流。藉此,可由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將任意值之電 流供應至蓄電池3及電氣負荷4。 如圖4所示,觸發信號TR在時點t2上升之情形,由三相 混合橋接電路7輸出之電流變得最大。施行閘流體7b之相 位角控制之情形,由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輸出之電流之最 大值稱為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 另一方面,如圖5所示,不施行閘流體7b之相位角控制 之情形,微電腦5之CPU52將觸發信號TR維持於高位準。 此情形,閘流體7b係在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t0至下降 結束時點t3之期間維持通電狀態。藉此,在半波波形之期 間,使電流流向二極體7a及閘流體7b。在半波波形之下降 結束時點t3,使閘流體7b斷電。 140184.doc -12- 201010266 不施行閘流體7b之相位角控制之情形,由三相混合橋接 電路7輸出之電流值稱為發電控制裝置2之最大輸出電流 值。發電控制裝置2之最大輸出電流值大於相位角控制下 之最大輪出電流值。 -圖6係表示永磁發電機1之轉速與來自三相混合橋接電路 . 7之輸出電流之關係之圖。在圖6中,實線A係表示發電控 制裝置2之最大輸出電流值之變化,點線3係表示相位角控 ^ 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之變化。 如圖6所示,來自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輸出電流會隨著 永磁發電機1之轉速之增加而增加。又,相位角控制下之 最大輸出電流值小於發電控制裝置2之最大輸出電流值。 尤其在永磁發電機1之轉速低之情形,相位角控制下之最 大輸出電流值會顯著地降低。 本實施型態中,目標輸出電流值為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 輸出電流值以下之情形’依照目標輸出電流值施行閘流體 φ 7b之相位角控制。另一方面,目標輸出電流值為大於相位 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之情形,則不施行閘流體%之 相位角控制。該情形’可由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獲得發電 控制裝置2之最大輸出電流值。 圖7係表示利用微電腦5之CPU52之發電控制裝置2之輸 出電流控制處理之流程圖。 在以下之說明中,將施行閘流體7b之相位角控制稱為開 啟相位角控制’將不施行閘流體7b之相位角控制稱為關閉 相位角控制。 140184.doc 13 201010266 在此’目標輸出電流值係預先被記憶於記憶體54。目標 輸出電流值例如係依據機車1〇〇之狀態變更。此情形,^ 數之目標輸出電流值係對應於機車1〇〇之狀態而設定。所 謂機車100之狀態,例如係指引擎30之空轉狀態、加速狀 態、減速狀態及定速狀態。機車100之狀態並不限定於此 等狀態。或者,目標輸出電流值也可依據蓄電池3之充電 狀態及放電狀態變更。例如,蓄電池3未被充分充電之情 形、蓄電池3劣化之情形、或蓄電池3之電力殘量為〇之情 形,將目標輸出電流值變更為較高值。此等目標輸出電流 值係至少被設定於電氣負荷4所需要之電流值。蓄電池3被 充分充電之情形,將目標輸出電流值變更為較低值。 首先,微電腦5之CPU52由記憶體54取得目標輸出電流 值(步驟S1)。 其次,微電腦5之CPU52依據分壓電路6之輸出電壓檢測 永磁發電機1之轉速(步驟S2)。此情形,cpu5 2如利用圖3 所說明’檢測1個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tl至其次之半 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tl之時間作為交流電壓之週期,依 據所檢測之週期算出永磁發電機1之轉子之轉速。永磁發 電機1之轉速等於引擎30之轉速。 另外’ CPU52依據所檢測之永磁發電機1之轉速取得相 位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步驟S3)。永磁發電機1之 轉速與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之關係係預先被記 憶於記憶體54。此情形,CPU52由記憶體54讀出對應於所 檢測之轉速之最大輸出電流值。或者,CPU52也可藉由將 140184.doc • 14- 201010266 所檢測之轉速代入預先設定之計算式而取得相位角控制下 之最大輸出電流值。 其次,CPU52判定取得之目標輸出電流值是否大於相位 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步驟S4)。 ' 目標輸出電流值為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以下 * 之情形’ CPU52開啟相位角控制(步驟S5)。此情形, CPU52檢測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_,以來自三相混 φ °橋接電路7之輸出電流之值等於目標輸出電流值之方式 算出觸發信號TR上升之時序。其後,cpU52在各半波波形 之期間内,於算出之時序’使觸發信號TR上升。 例如,將永磁發電機丨之轉速與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輸 出電流值之關係預先記憶於記憶體54。此情形,cpu52依 據轉速由記憶體54讀出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 並依據目標輸出電流值與最大輸出電流值之比算出使觸發 仏號TR上升之時序。或者,將永磁發電機〗之轉速及目標 • 輸出電流值代入預先設定之計算式,以算出使觸發信號TR 上升之時序。 藉此’由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將等於目標輸出電流值之 值之電流供應至蓄電池3及電氣負荷4。 在步驟S4,目標輸出電流值為大於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 輸出電流值之情形’ CPU52關閉相位角控制(步驟S6)。此 情形’ CPU52將觸發信號tr維持於高位準。或者,CPU52 在各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tl使觸發信號TR上升。藉 此’由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將等於發電控制裝置2之最大輸 140l84.doc •15· 201010266 出電流值之電流供應至蓄電池3及電氣負荷4。 (1-3)發電控制裝置2之效果 依據本實施型態之發電控制裝置2,目標輪出電流值為 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流值以下之情形’施行閘流體 7b之相位角控制。藉此,由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輸出等於 目標輸出電流值之值之電流。因此,可將等於目標輸出電 流值之值之電流供應至蓄電池3及電氣負荷4。 尤其,在引擎30之轉速高之情形,可由三相混合橋接電 路7獲得大的輸出電流。此情形,可藉由相位角控制,由鬱 二相混合橋接電路7將適切之值之電流供應至蓄電池3及電 氣負荷4,藉以提高引擎3〇之燃費(燃料消耗率),並可減低 一乳化碳之排出量。 又,目標輸出電流值為大於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輸出電 流值之情形,不施行閘流艎7b之相位角控制。藉此,由三 相混合橋接電路7輸出等於發電控制裝置2之最大輸出電流 值之值之電流。因此,可將等於目標輸出電流值或其接近 之值之電流供應至蓄電池3及電氣負荷4。 ® 尤其,在引擎30之轉速低之情形,相位角控制下之最大 輸出電流值㈣地變小。此情形,可由三相混合橋接電路 7輸出等於發電控制裝置2之最大輸出電流值之值之電流, 故可將儘可能地接近於目標輸出電流值之充分值之電流供 應至蓄電池3及電氣負荷4。 另外’可依據機車1 00之狀態或蓄電池3之狀態等任意變 更目標輸出電流值,藉此可任意變更供應至電氣負荷及蓄 140184.doc -16- 201010266 電池3之電流之值。 又,為檢測永磁發電機1之轉速,使用永磁發電機〗之輪 出電壓,故無必要追加新的零件。因此,可避免零件數之 增加導致製造成本之上升。 • (2)另一實施型態 • 在上述實施型態中,作為交流發電機之一例,雖使用飛 輪永磁發電機1,但不限定於此,也可使用其他之永磁發 電機。例如作為交流發電機,也可使用具有場磁繞組之交 W 流發電機。 又,在上述實施型態中,作為整流電路,雖使用由二極 體7a及閘流體7b所構成之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但不限定 於此,也可使用其他之整流電路。例如,作為整流電路, 可使用種種之半波整流電路及種種之全波整流電路。又, 作為開關元件’也可使用電晶體取代閘流體7b。 另外,在上述實施型態中,控制部係由微電腦5及控制 • 程式所構成,但不限定於此,也可由邏輯電路構成控制 部0 又,也可設置檢測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之輸出電流值之 電流感測器,依據電流感測器所檢測之電流值,以三相混 合橋接電路7之輸出電流值等於目標輸出電流值之方式反 饋控制使觸發信號TR上升之時序。 在上述實施型態中,將發電控制裝置2適用於速克達型 機車100作為輸送機器之一例,但不限定於此。也可發電 控制裝置2適用於速克達型以外之型式之機車(例如跨坐型 140184.doc •17- 201010266 機車)。 又’發電控制裝置2也可適用於自動三輪車、自動四輪 車、及船舶等種種之輸送機器。 1外發電控制裝置2也可適用於不具有蓄電池之輸送 機器If形,由於負荷電流之值會大幅變動故適用上 述之發電控制裝置2相當有效。 (3)切求項之各構成要素與實施型態之各構成要素之對 應之對應 以下发明有關睛求項之各構成要素與實施型態之各構鬱 成要素之對應之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下述之例。 在上述實施型態中,永磁發電機1係交流發電機或磁鐵 式父流發電機之例,三相混合橋接電路7係整流電路或橋 接電路之例’微電腦5係控制部之例,閘流㈣係開關元 件之例。 另外,發電控制裝置2及除了後輪39以外之機車1〇〇之部 分係本體部之例,後輪39係驅動部之例。 作為請求項之各構成要素,也可使用具有請求項所記載❿ 之構成或功能之其他種種之構成要素。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廣泛適用於機車(自動二輪車)、自動三輪車、 自動四輪車、或船舶等種種之輪送機器之發電系統。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有關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之機車之側面圖。 圖2係表示有關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之具備發電控制裝 140184.doc -18® 201010266 置之機車之電氣系統之構成之區塊圖。 圖3係表示三相混合橋接電路之1個節點之電壓之波形 圖。 圖4係施行閘流體之相位角控制之情形之觸發信號、三 相混合橋接電路之1相份之電壓及丨相份之電流之波形圖。 圖5係不施行閘流體之相位角控制之情形之觸發信號、 三相混合橋接電路之1相份之電壓及丨相份之電流之波形 圖0
圖6係表示永磁發電機之轉速與來自 之輸出電流之關係之圖。 二相混合橋接電路 圖7係表示利用微電腦之cpu之發電控制裝置 流控制處理之流程圖。 之輪出電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永磁發電機 la、lb、lc 定子線圈 2 發電控制裝置 3 蓄電池 4 電氣負荷 4a 頭燈 4b 尾燈 5 微電腦 6 分壓電路 7 三相混合橋接電 7a 二極體 140184.doc -19- 201010266 7b 閘流體 30 引擎 31 本體架 32 頭管 33 手柄 34 前叉 35 前輪 36 本體座墊 37 後臂 38 後輪 39 後輪從動鏈輪 40 鏈條 51 ι/ο(輸入輸出)埠 52 CPU(中央運算處理裝置) 53 A/D(類比/數位)變換器 54 記憶體 100 機車 LI 正側電源線 L2 負側電源線 Na ' Nb ' Nc 節點 TR 觸發信號 140184.doc -20-

Claims (1)

  1. 201010266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種發電控制裝置,係控制藉由引擎所驅動之交流發電 機之輸出電流者,其包含有·· 整流電路,其係將由前述交流發電機輪出之交流電流 變換成直流電流;及 控制部,其係控制前述整流電路; 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目標輸出電流值為藉由前述相位 角控制而可由前述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以下 時,以前述整流電路之輸出電流值等於前述目標輸出電 流值之方式,施行前述整流電路之相位角控制;在前述 目標輸出電流值大於藉由前述相位角控制而可由前述整 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時,不施行前述整流電路之 相位角控制,而將前述整流電路控制於輸出最大之電流 值之狀態。 2·如請求項丨之發電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依據前 述交流發電機之轉速,藉由前述相位角控制而決定可由 前述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 3. 如請求項2之發電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依據由 前述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壓來檢測前述交流發電機 之轉速。 4. 如請求項3之發電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依據由 前述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壓之各半波波形的上升開 始時點而算出交流電壓之週期,並由所算出之週期算出 前述交流發電機之轉速。 140184.doc 201010266 5. t請:項4之發電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將由前 述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壓 a 、、 運到預疋之臨限值之時 ,判疋為各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 6. 如:求項5之發電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 目標輸出電流值為藉由料相位肖控制而可由前述整流 :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以下時,在由前述交流發電機 輸出之交流電磨之各半波波形之上升開始時點,開始施 行相位角控制之相位角之算出。 7. 如請求項1之發電控制裝置,里中箭,+ 、 八〒前述交流發電機係具 有永久磁鐵之磁鐵式交流發電機。 8. 如請求項!之發電控制裝置,纟中前述整流電路係包含 3有複數個開關元件之橋接電路; 前述控制部係在前述目標輸出電流值為藉由前述相位 角控制而可由前述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以下 時以刚述整流電路之輸出電流值等於前述目標輸出電 流值之方式,施行前述複數開關元件之相位角控制;在 則述目標輸出電流值大於藉由前述相位角控制而可由前 述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時,使前述複數個開關 元件保持通電狀態。 一種輸送機器,其係包含: 本體部; 引擎’其係設於前述本體部; 驅動部’其係藉由前述引擎之旋轉而使前述本體部移 動; 140184.doc 201010266 ==置其:Γ前述引擎之旋轉所驅動;及 發電機的輪出電流^控制藉由前述引擎所驅動之交流 前.述發電控制裝置係包含: 整流電路’其係將由前述交流發電機輸出之交流電 流變換成直流電流;及 控制部,其係控制前述整流電路;
    别述控制部係在前述目標輸出電流值為藉由前述相 位角控制而可由前述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以 下時,以前述整流電路之輸出電流值等於前述目標輸 出電"IL值之方式,施行前述整流電路之相位角控制; 在則述目標輸出電流值大於藉由前述相位角控制而可 由前述整流電路輸出之最大之電流值時,不施行前述 整流電路之相位角控制,而將前述整流電路控制於輸 出最大之電流值之狀態。
    140184.doc
TW098115038A 2008-05-08 2009-05-06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TW20101026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1975 2008-05-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0266A true TW201010266A (en) 2010-03-01

Family

ID=4126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5038A TW201010266A (en) 2008-05-08 2009-05-06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9136487A1 (zh)
CN (1) CN102017394A (zh)
TW (1) TW201010266A (zh)
WO (1) WO2009136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088A (zh) * 2017-01-22 2018-07-31 西安中车永电捷通电气有限公司 充电机控制系统
JP7446133B2 (ja) 2020-03-19 2024-03-08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充電装置、及び電流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4012B2 (ja) * 1986-12-26 1996-06-05 日本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発電機制御装置
JP2814275B2 (ja) * 1990-01-08 1998-10-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装置
JP2876738B2 (ja) * 1990-07-27 1999-03-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直並列切換回転電機
JP3710602B2 (ja) * 1997-07-25 2005-10-26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発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9136487A1 (ja) 2011-09-08
WO2009136487A1 (ja) 2009-11-12
CN102017394A (zh)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3645B (zh) 发动机停止控制装置及发动机停止控制方法
JP4926222B2 (ja) 車両用電力変換器の制御装置
JP5653534B2 (ja) 電動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5874189B (zh) 发动机单元及车辆
JP5595447B2 (ja) 車輌用交流発電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5452654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制御装置
JP2011166910A (ja) 電力変換器の制御装置
JP2015035942A (ja) 発電装置、移動体および発電制御方法
TW201010266A (en) Power gener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JP2017204953A (ja) 回転電機ユニット
JP5174617B2 (ja) 回転電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JP5441979B2 (ja) 電力変換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0168925B (zh) 电力转换电路的控制装置、旋转电机单元
CN112640294B (zh) 控制装置
JP5765108B2 (ja) 電力ライン制御装置
JP6834460B2 (ja) 回転電機の制御装置、回転電機ユニット
JP2009159698A (ja) 発電制御装置
JP6665773B2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上昇異常検出装置、回転電機ユニット
JP5971663B1 (ja) 車両用発電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JP5418287B2 (ja) エンジンの発電システム
JP6702281B2 (ja) 停止制御システム
JP6948844B2 (ja) エンジンの始動装置
JP5921903B2 (ja) 発電制御装置および輸送機器
WO2014083675A1 (ja) 交流発電機の界磁電流測定方法、及び交流発電機の制御装置
Silveira et al. DSP based SRG load voltage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