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032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相關於墨色帶及用於隨其使用的印表機。更 明確地說,本發明係相關於藉由基膜構成之墨色帶’墨塗 佈區以預定數量之顏色沿著該基膜重複地排列,該墨色帶 具有藉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顏色之顏色的墨塗佈而形成於 其上之感測器標記各者,該等感測器標記係以使該等顏色 墨塗佈區各者的開始受偵測之此種方式定位,使得該墨色 帶消除對用於偵測目的之普通黑色墨塗佈(黑色標記)的 需求,且由於用於製造該墨色帶的製程數量減少,而有助 於墨色帶成本顯著的下降。 【先前技術】 印表機藉由以黃色(Y )、洋紅色(Μ )、及青色(C )之順序或以黃色(Υ )、洋紅色(Μ )、青色(C )、及 層壓的順序疊覆影像之塗佈而列印彩色影像。結果係使用 墨色帶卡匣的印表機必須偵測黃色、洋紅色、及青色(或 黃色、洋紅色、青色、及層壓)染料或色素之循環塗佈各 者的開始。 通常,給定顏色之墨色帶塗佈的起始位置係藉由具有 施用在該等顏色塗佈各者之開始的黑色素’並藉由使用紅 外線感測器偵測該已施用之黑色墨而偵測。在列印操作中 ,每個影像必須先以黃色列印。此須要黃色塗佈各者的起 始位置使用與其他塗佈之開始不同的黑色素以受識別。 -5- 201000325 圖33A顯示將黑色素墨施用於不同顏色塗佈各者的起 始位置之普通墨色帶200A的典型結構°墨色帶200A係 由基膜20 1所構成,沿著該基膜依此順序重複排列黃色( Y)墨塗佈區202Y、洋紅色(M)墨塗佈區202M、及青 色(C)墨塗佈區202C,該等墨塗佈區在預定距離的間距 上。 介於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係橫越基膜20 1形成的黑 色標記203。將二個黑色標記203提供於黃色塗佈各者的 起始位置,而將一黑色標記2 0 3置於其他顏色塗佈各者的 開始。操作中的印表機收納墨色帶200A並同時偵測黑色 標記203。當偵測到連續二個黑色標記203時,該印表機 認出黃色塗佈的開始;當偵測到單一黑色標記2 0 3時,該 印表機認出某個其他顏色塗佈的開始。 取決於墨色帶置換之後或該印表機再啓動隨後的墨色 帶2 00A之狀態,該印表機可能偵測到在黃色塗佈之起始 位置的第二個黑色標記,或可能發現第二黑色標記2 0 3已 移過其標記偵測器。在此等例子中,企圖偵測黃色塗佈的 開始能具有未用於影像之已收納墨色帶,此係浪費操作。 舉例說明’日本特許公開專利申請案第2 0 0 1 _ 8 0 1 8 2 號揭示顯示於圖33B中的墨色帶200B。在由基膜201構 成的墨色帶20 0B上,將形成於二墨塗佈區之間的黑色標 g己2 0 3各者分割爲「n」(例如,3 )個橫越該膜的部分。 藉由黑色墨標記203的該等部分構成的在黃色塗佈各者之 起始位置的樣型與在其他顏色塗佈之開始的樣型不同。在 -6 - 201000325 此墨色帶200B上,當偵測到在黃色塗佈之開始的該黑色 標記時,將該黑色標記的樣型解譯爲該黃色塗佈的起始位 置。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具有在不同顏色的墨塗佈區之 間形成的黑色標記之墨色帶的普通製造,除了將黃色、洋 紅色、及青色(或黃色、洋紅色、青色、及層壓)塗佈施 用至該帶的製程外,還需要將黑色墨施用在該帶上以在其 上形成該黑色標記。該等額外製程使該墨色帶更加昂貴。 本發明係已有鑒於以上形勢而創造,並經由減少製程 數量而提供不昂貴的墨色帶。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一種墨色帶,其包含:具 有縱向形狀之一基膜;在該基膜的縱向方向上以預定距離 的間距並列形成在該基膜上之複數個墨塗佈區;以及形成 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基膜上,待用於偵測該等墨塗佈區 各者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該複數個墨塗佈區係藉由以預 定數量之不同顏色重複該等區域而構成。該等感測器標記 係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的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 〇 在由具有縱向形狀之基膜組成的本發明墨色帶上,複 數個墨塗佈區係以預定距離的間距形成。該多個墨塗佈區 係藉由以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重複該等區域而構成。該預 定數量的顏色可能係黃色、洋紅色、及青色;或係黃色、 201000325 洋紅色、青色、及層壓(透明的)較佳。 感測器標記係形成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該基膜上’ 待用於偵測該等墨塗佈區各者的開始。該等感測器標記係 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的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 此結構消除爲偵測目的將黑色墨施用至該墨色帶上的需求 。減少用於製造該墨色帶的製程數量有助於降低墨色帶成 本。 定位在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的該等墨色帶區之開 始的該等感測器標記可能係由第一顏色墨塗佈及第二顏色 墨塗佈構成較佳。此結構使偵測期望數量之顏色墨塗佈區 的開始變得可能(例如,組成單一影像之墨塗佈區的開始 )。 該第一顏色墨塗佈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可能在該基膜 的縱向方向上排列較佳。在此例子中,取決於組成該感測 器標記之墨塗佈的顏色,可能發生給定的墨塗佈區及後續 之感測器標記的陣列與以預定數量之顏色在該等墨塗佈區 的開始構成該感測器標記之第一及第二顏色墨塗佈的陣列 相同。能導致錯誤偵測預定數量之顏色的墨塗佈區之起始 位置。 該瓶頸可能用以下方式繞過:第一距離係在該基膜之 縱向方向上介於該第一顏色墨塗佈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之 間的距離。第二距離係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一方面在該 基膜上形成之該第一顏色墨塗佈的區域及另一方面由相鄰 於該第一顏色墨塗佈的該區域之該第二顏色墨塗佈所構成 -8- 201000325 的該感測器標記之間的距離。在此例子中’該第一及第二 距離係以該第二距離長於該第一距離的方式配置。此結構 防止將給定的墨塗佈區及後續之感測器標記的陣列錯誤地 偵測爲該等預定數量之顏色的墨塗佈區之開始。 或者,該第一顏色墨塗佈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可能在 該基膜的橫向方向上排列。使用此結構’錯誤偵測不可能 如同第一及第二顏色墨塗佈係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排列 的例子一樣地發生。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提供包含墨色帶載置部之 印表機,該墨色帶載置部係組態成將墨色帶載置於其上的 部分。該墨色帶包含:具有縱向形狀之一基膜;在該基膜 的縱向方向上以預定距離的間距並列形成在該基膜上之複 數個墨塗佈區;以及形成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基膜上, 待用於偵測該等墨塗佈區各者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該複 數個墨塗佈區係藉由以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重複該等區域 而構成,且該等感測器標記係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 顏色的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該印表機另外包含:一墨色 帶饋送部,其組態成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饋送載置於該 墨色帶載置部上的該墨色帶;一感測器標記偵測部,其組 態成偵測藉由該墨色帶饋送部饋送之該墨色帶上的該等感 測器標記;一列印頭,其組態成待以列印資料來供應;以 及一列印控制部,其組態成基於該感測器標記偵測部之偵 測輸出,控制在操作中的該墨色帶饋送部及該列印頭。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如上文所槪述,墨色帶在基膜 -9- 201000325 的縱向方向上形成,其中複數個墨塗佈區係以預定數量的 顏色重複地形成於該基膜上,且其中感測益標記係由達自 該等預定數量之顏色的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該等感測器 標記係用於偵測預定數量之顏色的墨塗佈區的開始。本發 明結構消除爲偵測目的將黑色墨(黑色標記)應用至該基 膜上的需求。減少用於製造該墨色帶的製程數量有助於降 低墨色帶成本。 【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該等隨附圖式以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圖1槪要地顯示實施爲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印表機1 00 的典型結構。 印表機1 〇 〇包含c P U 1 0 1、記憶體1 0 2、液晶顯示面 板1 03、操作鍵部1 04、影像資料介面1 05、列印控制部 1 06、列印頭驅動器1 1 1、列印頭1 1 2、滾筒1 1 3、發動機 驅動器114及115、發動機116及117、主動輪118、壓輪 1 1 9、標記感測器1 20、墨色帶1 2 1、以及列印紙1 24。 CPU 10 1控制組成印表機100之該等組件的運作。記 憶體102連接至CPU101,且典型地係由ROM (唯讀記憶 體)及RAM (隨機存取記憶體)所構成。該ROM主要係 容納 CPU1 01所執行的程式。該 RAM主要係使用爲 CPU101的工作區域。該RAM也用於儲存經由影像資料介 面1 0 5輸入的影像資料,待於下文討論。C P U 1 0 1藉由從 該ROM取回相關程式並擴展彼等以在該RAM中執行,以 -10- 201000325 執行控制操作。 連接至c P U 1 0 1的液晶顯示面板丨〇 3及操作鍵部1 〇 4 構成使用者介面。使用者可能藉由操作操作鍵部1 〇4執行 不同的輸入操作。液晶顯示面板1 03主要係顯示待列印影 像、使用者執行之操作的細節、以及印表機〗〇 〇的操作狀 態。 連接至CPU101之影像資料介面105係經由其輸入待 列印影像的介面。影像資料介面1〇5使從USB、卡式記憶 體、乙太網路(註冊商標)設定、積體電路標籤、IrDA 等輸入影像資料(亦即,列印資料)變得可能。經由 CPU 1 0 1將該輸入影像資料傳送並保持在記億體i 〇2中。 CPU101裝備有DSPlOla。若經由CPU101及影像資 料介面1 05輸入之影像資料證明係以jPE(3 (聯合照相專 家群)格式等壓縮的影像資料,則D S P丨〇丨a將該輸入資料 擴展爲非壓縮影像資料。 CPU 1 0 1事先將該輸入影像資料編輯成適合列印的尺 寸。例如,若印表機1 00具有用於列印至4英吋乘6英吋 紙張(亦即,明信片尺寸)之300DPI乘300DPI的解析度 ’CPU101將該輸入影像資料的尺寸壓縮或擴展爲L200 點乘1,8 0 0點。 CPU 1 0 1將該輸入影像資料的顏色成份分解爲黃色成 分資料、洋紅色成分資料、及青色成分資料。當待列印影 像時’先使用該黃色成分資料列印黃色影像、其次使用該 洋紅色成分資料列印洋紅色影像、並使用該青色成分資料 -11 - 201000325 列印青色影像。 因爲黃色、洋紅色、以及青色組成減法三原色’三種 顏色的影像在列印時係色色重疊,以在白紙(亦即,列印 紙)上再構成原始彩色影像。有許多將該三種基本顏色轉 送至該列印紙的方式。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印表機丨〇 〇係 將以該二原色塗佈之墨色帶的墨熱傳送至列印紙之熱傳送 式印表機。 以下係該熱傳送式印表機的更多解釋。該熱傳送式印 表機典型係以下列方式運作:首先藉由焦耳熱加熱該熱頭 上的加熱裝置。該熱從該墨塗佈墨色帶的基膜分離少量墨 。該已分離墨由列印紙的接收層吸收,因此完成從該墨色 帶至該列印紙的熱墨轉送。 轉送至該列印紙之墨量的增加或減少與該熱頭之加熱 値成比例。該熱頭的高加熱値提昇待轉送至該列印紙的墨 量’所以該已轉送顏色變濃。相反地,該熱頭的低加熱値 減少待轉送的墨量’且該已轉送顏色變淡。此意謂著藉由 適當地控制該熱傳送式印表機之熱頭上的加熱裝置之焦耳 熱,使可變列印密度的表現變得可能。 影像之二維表現係以下列方式例示地達成:比如,總 共排列1,2 0 0個加熱裝置以在該熱頭上形成一列。將該等 加熱裝置一次全部加熱以形成該影像的一列。在正交於該 熱頭上的加熱裝置陣列之方向上,一次饋送一列該墨色帶 及該列印紙。每一次饋送一列墨色帶及列印紙,列印該影 像的一列。在饋送1,8 0 0列之該墨色帶及列印紙後,該影 -12- 201000325 像列印在1,200點乘1,800點之明信片尺寸上。 如上文所述,該熱傳送式印表機藉由適當地 頭上之加熱裝置的焦耳熱’而允許以可變密度列 耳熱係以下列運算式(1 )界定: 焦耳熱[J]=功率[瓦特]x通電時間[秒]…( 如同能從上述運算式(1 )所領會的’可能 或通電時間之任一者以得到期望之表現密度等級 的角度,控制用於可變列印密度之通電時間爲 2A及2B所示,可能將用於該等熱頭各者的通電 在每列之饋送時間內,以與在表現中的不同密度 2A顯示代表每一列饋送時間的線脈衝。圖2B指 的頭通電時間。已提出許多控制該通電時間的模 省電模式、高影像品質模式、及有效控制模式。 回到圖1,在c P U 1 0 1控制下的該列印控制i 制組態成饋送墨色帶1 03之墨色帶饋送部的操作 1 1 2的操作等。在列印控制部1 06控制下的列印 1 1 1驅動列印頭1 1 2。列印頭1 1 2係將加熱裝置 準爲一直線之線形熱頭。 將滾筒1 1 3定位成與排列在列印頭1 1 2上的 相對。在操作時,滾筒1 1 3將墨色帶1 2 1按壓 1 24上,使得當藉由該列印頭丨1 2的加熱裝置加 墨色帶的墨會可靠地傳送至列印紙1 2 4。 墨色帶121載置於印表機100之墨色帶載置 。墨色帶1 2 1係從饋送捲軸1 2 3支付並由收納捲 控制該熱 印。該焦 控制功率 。從反應 佳。如圖 時間控制 一致。圖 示每一列 式,諸如 部1 0 6控 、列印頭 頭驅動器 在其上對 加熱裝置 在列印紙 熱時,該 部PLI上 軸122收 -13- 201000325 納。在列印控制部1 06控制下的發動機驅動器! ] 4控制發 動機1 1 6。當向前方轉動時,發動機1 1 6以收納墨色帶 1 2 1的方式轉動收納捲軸1 22。當以反方向轉動時,發動 機1 1 6開啓及關閉滾筒1 1 3。發動機驅動1 1 4、發動機n 6 、及收納捲軸1 22組成組態成饋送該墨色帶的墨色帶饋送 部。 在列印控制部1 06控制下的發動機驅動器11 5驅動發 動機117。發動機117轉而控制主動輪118。主動輪118, 連同壓輪1 1 9,構成組態爲饋送列印紙1 24的列印紙饋送 部。 如同下文所討論的,墨色帶121係由黃色(γ)、洋 紅色(Μ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依此順序重複地排 列於其上,或係黃色(Υ )、洋紅色(Μ )、青色(C )、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依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 膜構成。在不同顏色的墨塗佈區之間的係感測器標記,其 定位成允許偵測該等墨塗佈區的開始。標記感測器1 2 0偵 測墨色帶1 2 1上的此等感測器標記。將標記感測器1 2 0的 偵測輸出作爲控制資訊傳送至列印控制部1 〇 6。 標記感測器1 20係由定位成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對 之發光裝置120Α及光接收裝置120Β所構成。將於下文更 詳細地討論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 現在將參考圖3之流程圖以描述圖1所示之印表機 1 0 0係如何典型地運作的。在此範例中,在將層壓列印在 該結果影像上之前’影像係以黃色(Υ )、洋紅色(Μ ) -14- 201000325 、及青色(C )的順序列印。 該使用者首先藉由操作該操作鍵部104發 。該指令導致列印控制部1 06前進至步驟ST1 操作。在步驟ST2中,列印控制部106饋送列 在步驟S T 3中,列印控制部1 〇 6形成該影像。之 控制部106抵達步驟ST4並退出列印紙124。 中,列印控制部1 06終結該列印操作。 步驟S T 3的影像形成操作包含以下詳細步驟 ST1 1中,該影像形成程序啓動。在步驟ST12、 步驟ST14中,列印控制部1〇6導致黃色影像、 像、及青色影像分別待列印。在步驟ST1 5中, 部1 0 6導致層壓待列印。在步驟S T 1 6中,該影 序終結並傳回控制。 步驟S T 1 2中的黃色影像列印操作包含以下 :在步驟S T21中,列印控制部1 6啓始黃色影像 。在步驟ST22中,列印控制部1 06偵測墨色帶 黃色墨塗佈區的開始。 在步驟S T2 3中,列印控制部1 0 6驅動發動 在列印方向上轉動主動輪1 1 8。在步驟ST24中 制部1 〇 6驅動發動機1 1 6以在收納方向上轉動 122。在步驟ST25中,列印控制部106導致列印 1 1 1基於黃色影像資料驅動列印頭1 1 2,以將該 列印在列印紙1 2 4上。 當該黃色影像列印操作結束時,列印控制部 t列印指令 啓動列印 ]紙 124。 後,列印 :步驟ST5 :在步驟 ST13 、及 洋紅色影 列印控制 像形成程 詳細步驟 列印操作 1 2 1上的 機1 1 7以 ,列印控 收納捲軸 頭驅動器 黃色影像 1〇6前進 -15- 201000325 至步驟ST26並停止轉動主動輪118。在步驟ST27中,列 印控制部1 0 6停止轉動收納捲軸1 2 2。在步驟S T 2 8中, 列印控制部1 0 6以與列印相反的方向轉動主動輪1 1 8,以 將列印紙1 2 6送還至列印位置。在步驟S T 2 9中,列印控 制部1 06終結該黃色影像列印操作。 圖4的流程圖顯示構成在步驟S T 2 2中偵測黃色墨塗 佈區的開始之操作的詳細步驟。在步驟S T 3 1中,列印控 制部1 06啓動該偵測操作。在步驟ST32中,列印控制部 106啓動收納墨色帶121。在步驟ST33中,列印控制部 1 〇6進行檢查以決定標記感測器1 20是否已偵測到在黃色 墨塗佈區之起始位置的感測器標記(亦即,黃色感測器標 記)。 當未偵測到該黃色感測器標記時’列印控制部10 6前 進至步驟ST3 6並進行檢查以決定是否已發生逾時。當應 該已然偵測到黃色感測器標記的時間週期過去時’發現逾 時已發生。當逾時尙未發生’列印控制部1 0 6返回至步驟 ST33。在逾時事件中,猜想係墨色帶耗盡、墨色帶瑕疵、 或發動機失效。在此例子中,列印控制部1 0 6抵達步驟 ST37並執行錯誤處置。 若發現待於步驟S T 3 3中偵測之黃色感測器標記’列 印控制部106前進至步驟ST34。在步驟ST34中,列印控 制部1 0 6停止收納墨色帶1 2 1。在步驟S T 3 5中’將控制 傳回。 上述用於列印黃色影像的步驟也適用於圖3所示之列 -16- 201000325 印洋紅色影像、青色影像及層壓的操作。然而圖3所指示 的列印操作包括列印四種顏色(黃色、洋紅色、青色、及 層壓),排除層壓列印之三色列印操作。 現在將描述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 可能有二種類型之墨色帶:圖5A所示之三色塗佈墨 色帶、及圖5B所顯示之四色塗佈墨色帶。該三色塗佈墨 色帶係以縱向形成且黃色(Y )墨塗佈區202Y、洋紅色( M)墨塗佈區2〇2M、及青色(C)墨塗佈區2〇2C係以預 定距離的間距在該縱向方向上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 0 1製成 。黃色(Y)墨塗佈區 202Y、洋紅色(M)墨塗佈區 202M、及青色(C)墨塗佈區202C之組各者組成用於形 成單一影像的墨塗佈。 該四色塗佈墨色帶係縱向形成且黃色(γ)墨塗佈區 202Y、洋紅色(M)墨塗佈區202M、青色(C)墨塗佈區 2〇2C、以及層壓(L)墨塗佈區202L係以預定距離的間距 在該縱向方向上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1製成。黃色(Y) 墨塗佈區202Y、洋紅色(M)墨塗佈區202M、青色(C )墨塗佈區202C、以及層壓(L)墨塗佈區202L之組各 者組成用於形成單一影像的墨塗佈。 取決於期望之列印特徵,已提出將不同顏色之塗佈施 用至該基膜的許多次序。圖6A至6F顯示將三種顏色的塗 佈施用至三色塗佈墨色帶上的次序。更具體地說,圖6A 顯不以頁色(Y )、洋紅色(Μ )、及青色(C )之順序排 列的墨塗佈區。圖6Β指示以黃色(γ)、青色(C)、及 -17- 201000325 洋紅色(Μ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圖ό C刻畫以青色 (C )、黃色(Υ )、及洋紅色(Μ )之順序排列的墨塞佈 ° / y 圖6D描繪以青色(C)、洋紅色(M)、及黃色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圖6E素描以洋紅色(M } '
6 F 黃色(Y)、及青色(C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_ 呈現以洋紅色(Μ )、青色(C )、及黃色(Υ )之順序挑 列的墨塗佈區。 圖7Α至7F顯示將四種顏色的塗佈施用至四色塗佈裹 色帶上的次序。更具體地說,圖7Α顯示以黃色(Υ) 洋紅色(Μ )、青色(C )、及層壓(L )之順序排列的墨 塗佈區。圖7Β指示以黃色(Υ )、青色(C )、洋紅色( Μ )、及層壓(L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圖7 C刻畫以 青色(C)、黃色(Υ)、洋紅色(Μ)、及層壓(L)之 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 圖7D描繪以青色(C )、洋紅色(Μ )、黃色(Υ ) 、及層壓(L > 2順序_歹丨〗的墨塗佈區°圖7E ^ W '洋紀1 色(Μ)、黃色(γ)、青色(C)、及層壓(L)之順序 排列的墨塗佈區。圖7F呈現以洋紅色(Μ )、青色(C ) 、黃色(Υ )、及層壓(L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 在上述之墨色帶結構中,墨色帶121係藉由黃色(Υ )、'洋紅色(Μ )、及青色(C )墨塗佈區之重複陣列; 或藉由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及層壓( L)墨塗佈區之重複陣列而構成於基膜201上。在不同顏 -18- 201000325 色的墨塗佈區之間的係用於允許偵測該等區域各者之開始 的感測器標記。 該感測器標記係由選自黃色(Y )、洋紅色(Μ )、 及青色(C )之顏色的墨塗佈所組成。單一影像係從墨色 帶121上的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墨塗 佈區202Υ、202Μ、以及202C之組各者;或從黃色(Υ) '洋紅色(Μ)、青色(C)、及層壓(L)墨塗佈區 202Υ、202Μ、2 02C、以及202L之組各者的任一者形成。 在墨塗佈區組各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係由第一顏色墨塗 佈及第二顏色墨塗佈構成。 該第一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可能排列在基膜20 1的縱 向方向上(亦即,縱向陣列)。在此例子中,如圖8 Α所 示,標記感測器1 2 0係以定址沿著基膜2 01形成之第一及 第二顏色墨塗佈的方式,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 的第一顏色感測器及第二顏色感測器組成。 另一方面’該第一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可能排列在基 膜2 01的橫向方向上(亦即,橫向陣列)。在此例子中, 如圖8 B所顯示,標記感測器1 2 0係以定址橫越基膜2 0 1 形成之第一及第二顏色墨塗佈的方式,由在基膜201之橫 向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顏色感測器及第二顏色感測器構成。 下文係墨色帶1 2 1之典型結構的描述以及標記感測器 1 2 0之對應結構的解釋。首先將描述三色塗佈型墨色帶 121。圖9A顯示以黃色(Y)、洋紅色(M)、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19- 201000325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亦即,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置)係藉 由用於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 係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青色(C)墨塗佈 130C及黃色(Y)墨塗佈130Y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 上,洋紅色墨塗佈區 202M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各者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0C形成之感測器標 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9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青色(C )感測器1 2 0 C 及黃色(Y )感測器1 20Y所構成。感測器1 20C及感測器 120Y之間的距離與青色(C)墨塗佈130C及黃色(Y)墨 塗佈1 3 0 Y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下文係黃色(Y)、洋紅色(M)、及青色(C)之墨 塗佈的描述及用於偵測此等黃色(Y )、洋紅色(Μ )、 及青色(C )的墨塗佈之顏色感測器的解釋。 圖10Α圖形地顯示在墨色帶121上的黃色墨塗佈的典 型透光度特徵。圖1 〇 Β圖形地顯示在墨色帶1 2丨上的洋紅 色墨塗佈的典型透光度特徵。圖10C圖形地顯示在墨色帶 121上的青色墨塗佈的典型透光度特徵。 圖11圖形地描繪作爲發光裝置使用之白光LED的典 型發光光譜。在圖12中’曲線「a」代表作爲光接收裝置 -20- 201000325 使用之藍光感測器的光接收靈敏度特徵;曲線「b」指示 作用爲光接收裝置之綠光感測器的光接收靈敏度特徵;且 曲線「C」代表作爲光接收裝置運作之紅光感測器的光接 收靈敏度特徵。 該白光LED及顏色感測器可能如圖1 3 A所示’以橫 越該墨色帶彼此相對的方式定位。在此設定中’給定上述 靈敏度特徵,該等紅光、綠光及藍光感測器各者在偵測該 墨色帶上的黃色(Y )、洋紅色(Μ )、青色(C )、以及 層壓(L )之顏色墨塗佈時,輸出圖1 3 Β所列示之等級。 圖1 4 Α及1 4 Β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1 2 1上的黃色墨 塗佈之典型黃色感測器的結構。在圖1 4 A中,作用爲發光 裝置之白光(可見光)LED及作爲光接收裝置使用的藍光 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對之方式定位。 該白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紅光(R)、綠光(G) 、及藍光(B )成份的波長,如圖1 1所示。此處應注意如 圖形地描繪黃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0A所示,黃色墨塗佈不 會讓藍光(B )成份的波長通過。此意謂著藍光(B )波長 成份不會跨越該黃色墨塗佈辑達該藍光感測器。因此,該 藍光感測器對黃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 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高(「Η」)。 在圖14Β中,作用爲發光裝置之藍光LED及作爲光 接收裝置使用的可見光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 對的方式定位。該藍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藍光(B)成 份的波長。但如圖形地描繪黃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 0 A所指 -21 - 201000325 示,黃色墨塗佈不會讓藍光(B)成份的波長通過。此意 謂著藍光(B)波長成份不會跨越該黃色墨塗佈抵達該可 見光感測器。因此,該可見光感測器對黃色墨塗佈的偵測 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高 (「Η」)。 圖1 5 Α及1 5Β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1 2 1上的洋紅色 墨塗佈之典型洋紅色感測器的結構。在圖1 5 A中,作用爲 發光裝置之白光(可見光)LED及作爲光接收裝置使用的 綠光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對之方式定位。 該白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紅光(R )、綠光(G ) 、及藍光(B )成份的波長,如圖1 1所示。此處應注意如 圖形地描繪洋紅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 0B所示,洋紅色墨塗 佈不會讓綠光(G )成份的波長通過。此意謂著綠光(G )波長成份不會跨越該洋紅色墨塗佈抵達該綠光感測器。 因此,該綠光感測器對洋紅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C 「 L」)而對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高(「H」)。 在圖15B中,作用爲發光裝置之綠光LED及作爲光 接收裝置使用的可見光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 對之方式定位。該綠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綠光(G)成 份的波長。但如圖形地描繪洋紅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 0B所 指示,洋紅色墨塗佈不會讓綠光(G )成份的波長通過。 此意謂著綠光(G )波長成份不會跨越該洋紅色墨塗佈抵 達該可見光感測器。因此’該可見光感測器對洋紅色墨塗 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 -22 - 201000325 輸出爲高(「Η」)。 圖16A及16B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121上的青色墨 塗佈之典型青色感測器的結構。在圖16A中,作用爲發光 裝置之白光(可見光)LED及作爲光接收裝置使用的紅光 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對之方式定位。 該白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紅光(R)、綠光(G) 、及藍光(B )成份的波長,如圖1 1所示。此處應注意如 圖形地描繪青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0C所示,青色墨塗佈不 會讓紅光(R )成份的波長通過。此意謂著紅光(R )波長 成份不會跨越該青色墨塗佈抵達該紅光感測器。因此,該 紅光感測器對青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 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高(「Η」)。 在圖16Β中,作用爲發光裝置之紅光LED及作爲光 接收裝置使用的可見光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 對之方式定位。該紅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紅光(R)成 份的波長。但如圖形地描繪洋紅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 0C所 指示,青色墨塗佈不會讓紅光(R)成份的波長通過。此 意謂著紅光(R )波長成份不會跨越該紅色墨塗佈抵達該 可見光感測器。因此,該可見光感測器對青色墨塗佈的偵 測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 高(「H」)。 圖9B顯示以黃色(Y)、洋紅色(M)、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 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21。 -23- 201000325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 者的開始(亦即,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 由用於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 係由在基膜2 0 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Y 130Y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 上,洋紅色墨塗佈區202M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伟 的開始各者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OC形成之 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9 Β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ί 由在基膜2 0 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Υ )感浴 及青色(C )感測器120C所構成。感測器120Υ 120C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青仓 塗佈1 30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 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圖1 7 Α顯示以黃色(Υ )、洋紅色(Μ ) 、Έ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 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Υ )墨塗佈 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 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佈區202C 者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0 C形成之感測器標 佈區組各 置)係藉 測器標記 )墨塗佈 色帶121 i 區 202C 感測器標 蓉120係 !!!器 1 20Y 及感測器 L ( C )墨 成用於偵 〔青色(C 201製成 佈區組各 藉由用於 記係由在 130Y 及 上,洋紅 的開始各 記SM而 -24- 201000325 識別。 相對於圖1 7 A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〇係 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Υ)感測器120Υ 及青色(C )感測器1 20C所構成。感測器1 20Υ及感測器 12 0C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青色(C )墨 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在圖1 7 Α之包括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Y )墨塗佈 區2 02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1 7B所示,使 在黃色(Y)墨塗佈區202Y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洋 紅色(M)墨塗佈區2 02M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青 色墨塗佈1 3 0 C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黃 色墨塗佈區2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黃色(Y )墨 塗佈1 30Y及青色(C )墨塗佈130C之間的距離。 圖18A顯示以黃色(Y)、洋紅色(M)、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 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〇2Y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25- 201000325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青色(C )墨塗佈130C及洋 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 2 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 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02C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墨塗佈130C形成之感測器 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1 8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青色(C )感測器120C 及洋紅色(Μ )感測器1 2 0M所構成。感測器1 2 0 C及感測 器120Μ之間的距離與青色(C )墨塗佈130C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圖18Β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 0 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 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2 0 2 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02C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30C形成之感 '測器 標記S Μ而識別。 -26 - 201000325 相對於圖1 8B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0係 由在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青色(C)感測器120C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 2 0 C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及育 色(C )墨塗佈130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粗 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圖19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 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2 0 2 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 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02C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墨塗佈130C形成之感 '測器 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1 9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0係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青色(C )感測器120C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 20 C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〇Μ及青 色(C )墨塗佈1 30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 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 -27- 201000325 在圖19A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γ )墨塗佈 區2 02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1 9B所示,使 在洋紅色(Μ )墨塗佈區202M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 青色(C )墨塗佈區2 0 2 C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 Μ的青色 (C )墨塗佈1 3 0 C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 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感測器標記S Μ的洋紅色(Μ )墨塗 佈130Μ及青色(C)墨塗佈130C之間的距離。 圖20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 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γ)墨塗佈130Υ及 洋紅色(Μ)墨塗佈1 3 0 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 2 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墨塗佈 1 3 0 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 0 2 C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形成之感測器 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0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〇係 -28- 201000325 由在基膜2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Υ )感測器1 20Υ 及洋紅色(Μ )感測器120Μ所構成。感測器120Υ及感測 器120Μ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 )墨塗佈130Υ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在圖20Α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Υ )墨塗佈 區2 02Υ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 0 Β所示,使 在黃色(Υ)墨塗佈區2 02Υ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洋 紅色(Μ)墨塗佈區202Μ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洋 紅色(Μ )墨塗佈1 3 0Μ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 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感測器標記SM之黃色(Υ ) 墨塗佈1 3 0 Υ及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距離。 圖20C顯示以黃色(Υ )、洋紅色(Μ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30Μ 及黃色(Υ)墨塗佈130Υ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 -29- 201000325 洋紅色墨塗佈區202M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 3 0M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02C的開始係藉由黃色(Y)墨塗佈130Y形成之感測器 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2 0 C所示之墨色帶1 2 I,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 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黃色(Υ)感測器120Υ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 20Υ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1 30Μ及黃 色(Υ )墨塗佈1 3 0Υ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 組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〇
圖21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 及黃色(γ)墨塗佈13 0Υ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C )墨塗佈 區202C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墨塗佈130Υ形成之感測 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1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0係 -30- 201000325 由在基膜 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M及黃色(Y)感測器120Y所構成。感測器120M及 感測器120Y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M)墨塗佈130M及黃 色(Y )墨塗佈1 3 0 Y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 組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〇 在圖2 1 A之包括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〇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Y )墨塗佈 區202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 1 B所示,使 在洋紅色(Μ )墨塗佈區2 0 2 Μ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 青色(C )墨塗佈區202C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黃色 (Υ )墨塗佈 1 3 0Υ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感測器標記SM的洋紅色(Μ )墨 塗佈130Μ及黃色(Υ )墨塗佈130Υ之間的距離。 現在將描述四色塗佈型墨色帶121。圖22Α顯示以黃 色(Υ)、洋紅色(Μ)、青色(C)、及層壓(L).的墨 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的典型 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31 - 201000325 基膜2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青色(C)墨塗佈13 0C及黃 色(Y )墨塗佈1 3 0 Y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 1上,洋紅 色墨塗佈區202M之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30C形 成之標記感測器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2〇2C之開 始及層壓(L)墨塗佈區202L的開始各者係藉由黃色(γ )墨塗佈130Y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22A所示之墨色帶121,標記感測器120係 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青色(C )感測器120C 及黃色(Y)感測器120Y所構成。感測器120C及感測器 120Y之間的距離與青色(C )墨塗佈130C及黃色(Y )墨 塗佈1 3 0Y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Y )墨塗佈區2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在圖22A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 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Y )墨塗佈 區2 02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2B所示,使 在青色(C )墨塗佈區202C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層壓 (L )墨塗佈區202L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黃色(Y )墨塗佈1 3 0Y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黃 色墨塗佈區2 02 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青色(C )墨 塗佈1 3 0 C及黃色(Y )墨塗佈1 3 0 Y之間的距離。 圖22C顯示以黃色(γ)、洋紅色(M)、青色(C) -32- 201000325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置)係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 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Y)墨塗佈 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 色墨塗佈區202M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佈區202C 者係藉由青色(C)墨塗佈l3〇C形成之感測器標 識別;而層壓(L )墨塗佈區202L的開始係藉往 )墨塗佈1 3 0 Y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2C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 由在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Υ)感浴 及青色(C )感測器1 2 0 C所構成。感測器1 2 0 Υ 120C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青爸 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 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圖23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 ' f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置)係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Y)墨塗佈 於其上之 佈區組各 藉由用於 記係由在 130Y 及 上,洋紅 的開始各 記SIV[而 I黃色(Y 器120係 !9 器 1 2 0 Y 及感測器 L ( C)墨 成用於偵 :色(C ) 於其上之 佈區組各 藉由用於 記係由在 130Y 及 -33- 201000325 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洋紅 色墨塗佈區2〇2M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佈區202C的開始各 者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0 C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 識別;而層壓(L )墨塗佈區2 0 2 L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3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Y )感測器1 20Y 及青色(C )感測器1 20C所構成。感測器1 20 Y及感測器 12 0C之間的距離與黃色(Y )墨塗佈130Y及青色(C )墨 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 在圖23Α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Υ )墨塗佈 區202Υ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 3 Β所示’使 在黃色(Υ )墨塗佈區 2 〇 2 Υ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洋 紅色(Μ )墨塗佈區2 02Μ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青 色(C )墨塗佈1 3 0 C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 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及青色(C )墨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 圖24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34- 201000325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青色(C)墨塗佈130C及洋 紅色(Μ )墨塗佈1 3 0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 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 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0 C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02L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24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0係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青色(C )感測器1 2 0 C 及洋紅色(Μ )感測器120M所構成。感測器120C及感測 器1 2 0 Μ之間的距離與青色(C )墨塗佈1 3 0 C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在圖24Α之包括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Y )墨塗佈 區202 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4B所示,使 在青色(C)墨塗佈區202C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層壓 -35- 201000325 (L )墨塗佈區202L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M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 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青色(C) 墨塗佈1 3 0 C及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距離。 圖24C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 130Μ 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 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 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 C 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0 C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02L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0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2 4 C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 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青色(C)感測器120C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20C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130Μ及青 色(C )墨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 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圖25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36- 201000325 、及層壓(L)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 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Ν 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 紅色墨塗佈區 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 1 3 0 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青毛 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0C構 S Μ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 0 2 L之開始 Μ )墨塗佈130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 相對於圖25Α所示之墨色帶121,標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 120Μ及青色(C)感測器120C所構成。 感測器1 2 0 C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 色(C )墨塗佈1 3 0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 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磨 在圖25Α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 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丨 地排列於其上之 之墨塗佈區組各 置)係藉由用於 測器標記係由在 ί )墨塗佈 1 3 0 Μ 色帶121上,洋 色(Μ )墨塗佈 包墨塗佈區202C 成之感測器標記 係藉由洋紅色( 識別。 記感測器1 2 0係 色(Μ )感測器 感測器120Μ及 塗佈130Μ及青 ,該二墨塗佈組 专測器標記SM。 測器1 2 0的結構 該位置時的偵測 色(γ )墨塗佈 。此可能導致將 承的位置。 圖2 5 Β所示,使 -37- 201000325 在洋紅色(Μ )墨塗佈區202M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 青色(C )墨塗佈區202 C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青色 (C )墨塗佈1 3 0C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 黃色墨塗佈區2 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30Μ及青色(C)墨塗佈130C之間的距離。 圖26Α顯示以黃色(Υ )、洋紅色(Μ )、青色(C )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Υ)墨塗佈13 0Υ及 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 2 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 0 2 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02L之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6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γ)感測器120Y 及洋紅色(Μ )感測器1 2 0 Μ所構成。感測器1 2 0 Y及感測 器1 2 0 Μ之間的距離與黃色(γ)墨塗佈1 3 0 Υ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0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 -38- 201000325 在圖26A之包括墨色帶1 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γ )墨塗佈 區2 0 2 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6B所示,使 在黃色(Y)墨塗佈區2 02Y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洋 紅色(Μ )墨塗佈區2 0 2 Μ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 Μ的洋 紅色(Μ )墨塗佈1 3 0Μ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 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黃 色(Υ )墨塗佈1 3 0 Υ及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 距離。 圖26C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 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 2 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Υ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〇2L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 -39- 201000325 Μ )墨塗佈1 3 0 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 M而識別。 相對於圖2 6 C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Y)感測器120Y 及洋紅色(Μ)感測器1 2 Ο Μ所構成。感測器1 2 0 Υ及感測 器120Μ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Ο 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一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γ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 圖27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 及黃色(Υ)墨塗佈130Υ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 0 2 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Ο Υ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〇2L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Ο 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7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黃色(Υ )感測器120Υ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 2 Ο Υ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I 3 Ο Μ及黃 -40- 201000325 色(Υ )墨塗佈1 3 0 Y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
組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〇 在圖27Α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 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Υ )墨塗佈 區2 02 Υ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 7Β所示,使 在洋紅色(Μ )墨塗佈區2〇2Μ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 青色(C )墨塗佈區202C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黃色 (Υ )墨塗佈1 30Υ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洋紅色 (Μ)墨塗佈130Μ及黃色(Υ)墨塗佈130Υ之間的距離 〇 在上述之包含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的典型結 構中,該等墨塗佈區係以黃色(Υ )、洋紅色(Μ )、及 青色(C)之次序,或係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 色(C )、及層壓(L )的次序之任一者重複地排列在基膜 201上。或者’該等墨塗佈區可能以不同的顏色次序排列 (參見圖6Α至7F) ’並可能仍然藉由本發明之佈置而正 確地定址。 圖2 8槪要地顯示於圖9 Α中指示之標記感測器丨2 〇的 典型結構。所顯示之標記感測器丨20包含作爲發光裝置使 -41 - 201000325 用之白光LEDl 81、光導1 82 '紅色感測器1 83、光導1 84 、及藍光感測器1 8 5。 白光L E D 1 8 1、光導1 8 2、及紅光感測器1 8 3組成青 光感測器(參見圖1 6 A )。紅光(R )、綠光(G )、及藍 光(G)波長成份係藉由光導182導引入紅光感測器183 中。在此設定中,若有墨色帶121之青色(C)墨塗佈插 入光導1 8 2及紅光感測器1 8 3之間’紅光(R )波長成份 不能抵達紅光感測器1 83。因此,該紅光感測器1 83對青 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之墨塗 佈的偵測輸出爲高(「Η」)。 白光LED181、光導184、及藍光感測器185組成黃 光感測器(參見圖1 4 A )。紅光(R )、綠光(G )、及藍 光(G)波長成份係藉由光導184導引入藍光感測器185 中。在此設定中’若有墨色帶121之黃色(C)墨塗佈插 入光導1 8 4及藍光感測器1 8 5之間,藍光(B )波長成份 不能抵達藍光感測器1 85。因此’該藍光感測器1 85對黃 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之墨塗 佈的偵測輸出爲高(「Η」)。 圖2 8所示之標記感測器1 2 0使用光導1 8 2及1 8 4及 僅有之單一白光LED作爲發光裝置。此等組件構成小型 、低成本之標記感測器結構。圖28中的標記感測器結構 明顯地也施用於以其他顏色之感測器建構的標記感測器。 下文係如何運作圖1所示之印表機1 〇〇 ’該印表機具 有以上文所討論的方式建構之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 -42- 201000325 1 2 0 ’以偵測用於組成單—影像的一組墨塗佈區之開始的 描述(亦即,印表機! 〇〇如何操作以偵測用於形成單一影 像之該寺墨塗佈區的第—起始位置)。假設將墨色帶121 及標記感測器1 20建構成如圖29Α所示,亦即,與上文所 描述之圖9Β中的設定相同。 圖3 0係槪述如何基於該標記感測器1 2 0之偵測輸出 偵測第一顏色(亦即,黃色(γ )墨塗佈區)的開始之步 驟的流程圖。 在步驟ST5 1中,列印控制部1 06啓動偵測第一顏色 的程序。在步驟S Τ 5 2中,列印控制部1 〇 6等待待同時受 偵測之黃色(Υ)及青色(C )。當在步驟ST52中同時偵 測到二顏色時,列印控制部1 06前進至步驟ST53並終結 該第一顏色偵測程序。 步驟S Τ 5 2包含以下詳細步驟:在步驟S Τ 6 1中,列印 控制部1 06啓動等待待同時偵測之該二顏色的程序。在步 驟S Τ 6 2中’列印控制部1 〇 6進行檢查以基於該黃色感測 器的偵測輸出而決定是否已偵測到黃色(Υ )墨塗佈1 3 0Υ 〇 若在步驟ST62中,未發現待偵測之黃色(Υ)墨塗佈 1 3 0 Υ,列印控制部1 0 6前進至步驟S Τ 6 3並啓動收納發動 機1 16。然後列印控制部106返回至步驟ST62。若在步驟 ST62中發現待偵測之黃色(Υ )墨塗佈130Υ,則列印控 制部106前進至步驟ST64。 在步驟ST64中,列印控制部1 〇6進行檢查以基於該 -43- 201000325 青色感測器的偵測輸出而決定是否已偵測到青色(c )墨 塗佈130C。若在步驟ST64中,未發現待偵測之青色(C )墨塗佈130C,列印控制部106前進至步驟ST63並啓動 收納發動機1 1 6。然後列印控制部1 〇6返回至步驟ST62。 若在步驟 ST64中發現待偵測之青色(C )墨塗佈 1 3 0 C,則列印控制部1 0 6前進至步驟S T 6 5並停止收納發 動機1 1 6。然後列印控制部1 〇 6前進至步驟S T 6 6,並終結 等待待同時偵測之該二顏色的程序。 圖29B槪要地顯示形成在普通墨色帶200A上的黑色 標記2 0 3,及標記感測器2 0 4。圖3 1中的步驟之流程圖槪 示第一顏色(亦即,黃色(Y)墨塗佈區)的開始如何基 於標記感測器2 04的偵測輸出而由普通印表機之列印控制 部習知地偵測。 在步驟S T 7 1中,該列印控制部啓動偵測第一顏色的 程序。在步驟ST72中,該列印控制部啓動該收納發動機 。步驟S T 7 3在步驟S T 7 2之後’該列印控制部在此步驟等 待待連續地偵測之二黑色標記203。 在步驟ST73中,發現待連續地偵測之二黑色標記 2 0 3,該列印控制部前進至步驟s τ 7 4並停止該收納發動機 。在步驟s Τ 7 5中’該列印控制部終結該第一顏色偵測程 序。 步驟ST73包含以下詳細步驟二在步驟ST81中,該列 印控制部啓動等待待連續地偵測之二黑色標記的程序。在 步驟ST82中,該列印控制部重設計時器A並前進至步驟 -44 - 201000325 S Τ 8 3。在步驟S Τ 8 3中,該列印控制部進行檢查 記感測器204的偵測輸出而決定是否已偵測到 2 03 ° 當在步驟S Τ 8 3中偵測到黑色標記2 0 3時, 制部前進至步驟ST84。在步驟ST84中,該列印 行檢查以基於標記感測器204的偵測輸出而決定 記是否已移過。若在步驟ST84中,發現黑色標 移過,該列印控制部前進至步驟ST85並啓動計 步驟ST86在步驟ST85之後。 在步驟ST86中,該列印控制部進行檢查以 感測器204的偵測輸出而決定是否已偵測到其他 203。當在步驟ST86中偵測到黑色標記203時, 制部前進至步驟ST87,並進行檢查以決定在計Κ 數的時間是否對應於連續的二黑色標記。 若未發現計時器Α上的時間對應於連續的二 ,該列印控制部決定尙未抵達該第一顏色的開始 至步驟ST82。若在步驟ST87中發現計時器A上 應於連續的二黑色標記,則該列印控制部抵達当 ,並終結等待待連續地偵測二黑色標記的程序。 如上文所述,由圖1所示之印表機1 0 0使用 121係由具有不同顏色之墨塗佈區的基膜201所 墨色帶121的基膜201上,黃色(Y)、洋紅色 及青色(C)墨塗佈區各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使 等墨塗佈區之顏色而形成的用於偵測目的之感 以基於標 黑色標記 該列印控 控制部進 該黑色標 記2 0 3已 時器A。 基於標記 黑色標記 該列印控 ί器Α計 黑色標記 ,並返回 的時間對 > 驟 ST88 的墨色帶 組成。在 L ( Μ )、 用選自該 測器標記 -45- 201000325 s Μ而受識別。此意謂著不必如同墨色帶1 2 1習知製造中 的方式’將用於墨塗佈識別之黑色墨施用至基膜2 0 1上。 此種製造步驟數量的減少有助於以低於過去的成本製造墨 色帶1 21。 在由圖1所示之印表機1〇〇使用的墨色帶121上,給 定的墨塗佈區及構成感測器標記S Μ之後續墨塗佈的縱向 陣列能變成與構成識別一組墨塗佈區之第一顏色的感測器 標記S Μ之第一及第二墨塗佈的縱向陣列相同。在此種例 子中,使在給定墨塗佈區一方面及在構成感測器標記SM 之後續墨塗佈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一組 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顏色墨塗佈區的第一開始之其他感測 器標記S Μ的第一及第二顏色墨塗佈之間的距離。此配置 使可靠地防止第一顏色墨塗佈區之起始位置的錯誤偵測變 得可能。 在圖32Α之墨色帶121由圖1所示之印表機1〇〇使用 時,標記感測器1 20可能如描繪的藉由排列在基膜20 1之 縱向方向上的青色(C )感測器12 0 C、及黃色(Υ )感測 器1 2 0 Υ而形成。 在此例子中,可能將感測器1 20C及感測器1 20 Υ之間 的距離「d」設定爲實質等於用於偵測普通墨色帶200 Α上 的第一顏色之開始的二黑色標記203之間的距離。若爲此 例子,裝備上述標記感測器1 20之印表機1 00也能使用普 通的墨色帶200A。 在以上例子中,可能藉由青色感測器1 20C及黃色感 -46 - 201000325 測器1 2 0 Y二者的偵測輸出爲低(「L」),偵測在圖3 2 A 之墨色帶121上及圖32B的墨色帶200A上的第一顏色( 亦即’黃色)。可能藉由青色感測器丨2 〇在二者的偵測輸 出,偵測在圖32A之墨色帶121上及圖32B的墨色帶 200A上的第二及第三顏色(亦即,洋紅色及青色)各者 〇 然而圖1中的印表機1 〇〇係列示地顯示爲在列印紙 1 24上列印影像,此並示本發明之限制。本發明也有利地 施用於設計成顯示字元及圖像的印表機。 簡而言之,本發明施用至供用於在列印紙上列印影像 、字元、圖像等之熱傳送式印表機使用的墨色帶。 本發明包含與於2008年3月28日向日本特許廳申請 之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案號第2008-08 8 75 8號所揭示的 主題內容相關之主題內容,該專利之教示全文以提及之方 式倂入本文中。 熟悉本發明之人士應能理解不同的修改、組合、次組 合、及變更可能取決於設計需求及其他因素而在隨附之申 請專利範圍或其等同範圍內發生。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實施爲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印表機之典型 結構的透視圖; 圖2A及2B係解釋如何控制用於列印密度表現之通電 時間的槪要圖; -47- 201000325 圖3係解釋該印表機如何運作之步驟的流程圖; 圖4係解釋如何偵測黃色墨塗佈的開始之步驟的流程 圖, 圖5A及5B係解釋具有三種顏色塗佈的墨色帶及具有 四種顏色塗佈之墨色帶的槪要圖; 圖6A、6B、6C、6D、6E、以及6f係解釋將顏色墨 塗佈施用至三色塗佈墨色帶之典型次序的槪要圖; 圖7A、7B、7C、7D、7E、以及7F係解釋將顏色墨 塗佈施用至四色塗佈墨色帶之典型次序的槪要圖; 圖8 A及8 B係顯示如何排列第一顏色感測器及第二顏 色感測器以構成標記感測器的槪要圖; 圖9A及9B係顯示以將黃色(Y)、洋紅色(M)、 及青色(C )之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C/Y縱向陣列 及Y/C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的基膜 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10A、10B、及10C係顯示在該墨色帶上的墨塗佈 區之典型透光度特徵的圖形表示; 圖11係顯示作爲發光裝置使用之白光LED (發光装 賡)的典型發光光譜之圖形表示; 圖1 2係作爲發光裝置使用之不同顏色感測器的典型 光接收靈敏度特徵之圖形表示; 圖13A及13B係顯示白光LED及彩色LED係以橫越 該墨色帶之彼此相對的方式定位之設定的槪要及表格圖, 且在該設定中,紅光、綠光、及藍光感測器的典型輸出等 -48- 201000325 級係相對於該墨色帶上的黃色(Υ )、洋紅色(Μ )、青 色(C)、以及層壓(L)之墨塗佈; 圖1 4 Α及1 4 Β係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上之黃色墨塗 佈的典型黃色感測器之結構的槪要圖; 圖1 5 A及1 5 B係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上之洋紅色墨 塗佈的典型洋紅色感測器之結構的槪要圖; 圖16A及16B係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上之青色墨塗 佈的典型黃色感測器之結構的槪要圖; 圖1 7 A及1 7 B係顯示以將黃色(Y )、洋紅色(Μ ) 、及青色(C)之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γ/C縱向陣 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的基膜製成的墨色帶 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18Α及18Β係顯不以將黃色(Υ)、洋紅色(Μ)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C/Μ縱向陣 列及M / C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 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1 9Α及1 9Β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Μ )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M/c縱向陣 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 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0A、20B、及20C係顯示以將黃色(Y )、洋紅色 (Μ )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Υ/Μ 縱向陣列及M/Υ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 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49- 201000325 圖2 1 A及2 1 B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Μ )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M/Y縱向陣 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 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2A、22B、及22C係顯示以將黃色(Y )、洋紅色 (Μ )、青色(C)、及層壓(L)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 器係以C/Y縱向陣列及Y/C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 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3Α及23Β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Μ ) 、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 Υ/C縱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 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4Α、24Β、及24C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 (Μ )、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 器係以C/Μ縱向陣列及Μ/C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 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 圖2 5 Α及2 5 Β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Μ ) 、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 Μ/C縱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 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 6 A、2 6 Β、及2 6 C係顯示以將黃色(γ ) '洋紅色 (M)、青色(C)、及層壓(L)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 器係以Y / Μ縱向陣列及Y / Μ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 -50- 201000325 複地排列基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7A及27B係顯示以將黃色(Y)、洋紅色(M) 、青色(C)、及層壓(L)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 M/Y縱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 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 8係顯示標記感測器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9 A及29B係顯示用於偵測第一顏色之開始的墨色 帶及標記感測器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3 0係解釋如何基於該標記感測器之偵測輸出偵測 第一顏色(例如,黃色(Y )墨塗佈區)的開始之步驟的 流程圖; 圖3 1係解釋如何基於該標記感測器之偵測習知地輸 出偵測第一顏色(例如,黃色(Y )墨塗佈區)的開始之 步驟的流程圖; 圖3 2 A及3 2 B係解釋設計爲使用本發明的墨色帶之印 表機的標記感測器係如何也能偵測在普通墨色帶上之給定 顏色的開始之槪要圖;以及 圖33A及33B係顯示普通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 0 :印表機 101 : CPU 101a: DSP -51 - 201000325 102 :記憶體 1 〇 3 :液晶顯示面板 1 〇 4 :操作鍵部 1 〇 5 :影像資料介面 1 〇 6 :列印控制部 1 1 1 :列印頭驅動器 1 1 2 :列印頭 1 1 3 :滾筒 1 1 4、1 1 5 :發動機驅動器 1 1 6、1 1 7 :發動機 1 1 8 :主動輪 1 1 9 :壓輪 12 0、 1 2 0 C 、 1 2 0 Μ 、 204 :標言己感測j 器 120A :發光裝置 1 2 0 B :光接收裝置 121、200A、200B:墨色帶 1 2 2 :收納捲軸 123 :饋送捲軸 124 :列印紙 1 30C ' 130M、130Y:墨塗佈 18 1:白光 LED 182、 184:光導 1 8 3 :紅光感測器 1 8 5 :藍光感測器 -52- 201000325 2 〇 1 :基膜 202C ' 202L、202Μ、202 Υ :墨塗佈區 2 0 3 :黑色標記 PLI :墨色帶載置部 S Μ :感測器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