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00325A - Ink ribbon and printer - Google Patents

Ink ribbon and prin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00325A
TW201000325A TW098108595A TW98108595A TW201000325A TW 201000325 A TW201000325 A TW 201000325A TW 098108595 A TW098108595 A TW 098108595A TW 98108595 A TW98108595 A TW 98108595A TW 201000325 A TW201000325 A TW 2010003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ensor
coating
yellow
ink ribb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8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yuichi Tagaw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0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032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5/00Other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or incorporated in, ink-ribbon mechanisms
    • B41J35/16Multicolour arrangements
    • B41J35/18Colour change effected automatically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20100032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相關於墨色帶及用於隨其使用的印表機。更 明確地說,本發明係相關於藉由基膜構成之墨色帶’墨塗 佈區以預定數量之顏色沿著該基膜重複地排列,該墨色帶 具有藉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顏色之顏色的墨塗佈而形成於 其上之感測器標記各者,該等感測器標記係以使該等顏色 墨塗佈區各者的開始受偵測之此種方式定位,使得該墨色 帶消除對用於偵測目的之普通黑色墨塗佈(黑色標記)的 需求,且由於用於製造該墨色帶的製程數量減少,而有助 於墨色帶成本顯著的下降。 【先前技術】 印表機藉由以黃色(Y )、洋紅色(Μ )、及青色(C )之順序或以黃色(Υ )、洋紅色(Μ )、青色(C )、及 層壓的順序疊覆影像之塗佈而列印彩色影像。結果係使用 墨色帶卡匣的印表機必須偵測黃色、洋紅色、及青色(或 黃色、洋紅色、青色、及層壓)染料或色素之循環塗佈各 者的開始。 通常,給定顏色之墨色帶塗佈的起始位置係藉由具有 施用在該等顏色塗佈各者之開始的黑色素’並藉由使用紅 外線感測器偵測該已施用之黑色墨而偵測。在列印操作中 ,每個影像必須先以黃色列印。此須要黃色塗佈各者的起 始位置使用與其他塗佈之開始不同的黑色素以受識別。 -5- 201000325 圖33A顯示將黑色素墨施用於不同顏色塗佈各者的起 始位置之普通墨色帶200A的典型結構°墨色帶200A係 由基膜20 1所構成,沿著該基膜依此順序重複排列黃色( Y)墨塗佈區202Y、洋紅色(M)墨塗佈區202M、及青 色(C)墨塗佈區202C,該等墨塗佈區在預定距離的間距 上。 介於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係橫越基膜20 1形成的黑 色標記203。將二個黑色標記203提供於黃色塗佈各者的 起始位置,而將一黑色標記2 0 3置於其他顏色塗佈各者的 開始。操作中的印表機收納墨色帶200A並同時偵測黑色 標記203。當偵測到連續二個黑色標記203時,該印表機 認出黃色塗佈的開始;當偵測到單一黑色標記2 0 3時,該 印表機認出某個其他顏色塗佈的開始。 取決於墨色帶置換之後或該印表機再啓動隨後的墨色 帶2 00A之狀態,該印表機可能偵測到在黃色塗佈之起始 位置的第二個黑色標記,或可能發現第二黑色標記2 0 3已 移過其標記偵測器。在此等例子中,企圖偵測黃色塗佈的 開始能具有未用於影像之已收納墨色帶,此係浪費操作。 舉例說明’日本特許公開專利申請案第2 0 0 1 _ 8 0 1 8 2 號揭示顯示於圖33B中的墨色帶200B。在由基膜201構 成的墨色帶20 0B上,將形成於二墨塗佈區之間的黑色標 g己2 0 3各者分割爲「n」(例如,3 )個橫越該膜的部分。 藉由黑色墨標記203的該等部分構成的在黃色塗佈各者之 起始位置的樣型與在其他顏色塗佈之開始的樣型不同。在 -6 - 201000325 此墨色帶200B上,當偵測到在黃色塗佈之開始的該黑色 標記時,將該黑色標記的樣型解譯爲該黃色塗佈的起始位 置。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具有在不同顏色的墨塗佈區之 間形成的黑色標記之墨色帶的普通製造,除了將黃色、洋 紅色、及青色(或黃色、洋紅色、青色、及層壓)塗佈施 用至該帶的製程外,還需要將黑色墨施用在該帶上以在其 上形成該黑色標記。該等額外製程使該墨色帶更加昂貴。 本發明係已有鑒於以上形勢而創造,並經由減少製程 數量而提供不昂貴的墨色帶。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一種墨色帶,其包含:具 有縱向形狀之一基膜;在該基膜的縱向方向上以預定距離 的間距並列形成在該基膜上之複數個墨塗佈區;以及形成 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基膜上,待用於偵測該等墨塗佈區 各者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該複數個墨塗佈區係藉由以預 定數量之不同顏色重複該等區域而構成。該等感測器標記 係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的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 〇 在由具有縱向形狀之基膜組成的本發明墨色帶上,複 數個墨塗佈區係以預定距離的間距形成。該多個墨塗佈區 係藉由以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重複該等區域而構成。該預 定數量的顏色可能係黃色、洋紅色、及青色;或係黃色、 201000325 洋紅色、青色、及層壓(透明的)較佳。 感測器標記係形成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該基膜上’ 待用於偵測該等墨塗佈區各者的開始。該等感測器標記係 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的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 此結構消除爲偵測目的將黑色墨施用至該墨色帶上的需求 。減少用於製造該墨色帶的製程數量有助於降低墨色帶成 本。 定位在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的該等墨色帶區之開 始的該等感測器標記可能係由第一顏色墨塗佈及第二顏色 墨塗佈構成較佳。此結構使偵測期望數量之顏色墨塗佈區 的開始變得可能(例如,組成單一影像之墨塗佈區的開始 )。 該第一顏色墨塗佈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可能在該基膜 的縱向方向上排列較佳。在此例子中,取決於組成該感測 器標記之墨塗佈的顏色,可能發生給定的墨塗佈區及後續 之感測器標記的陣列與以預定數量之顏色在該等墨塗佈區 的開始構成該感測器標記之第一及第二顏色墨塗佈的陣列 相同。能導致錯誤偵測預定數量之顏色的墨塗佈區之起始 位置。 該瓶頸可能用以下方式繞過:第一距離係在該基膜之 縱向方向上介於該第一顏色墨塗佈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之 間的距離。第二距離係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一方面在該 基膜上形成之該第一顏色墨塗佈的區域及另一方面由相鄰 於該第一顏色墨塗佈的該區域之該第二顏色墨塗佈所構成 -8- 201000325 的該感測器標記之間的距離。在此例子中’該第一及第二 距離係以該第二距離長於該第一距離的方式配置。此結構 防止將給定的墨塗佈區及後續之感測器標記的陣列錯誤地 偵測爲該等預定數量之顏色的墨塗佈區之開始。 或者,該第一顏色墨塗佈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可能在 該基膜的橫向方向上排列。使用此結構’錯誤偵測不可能 如同第一及第二顏色墨塗佈係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排列 的例子一樣地發生。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提供包含墨色帶載置部之 印表機,該墨色帶載置部係組態成將墨色帶載置於其上的 部分。該墨色帶包含:具有縱向形狀之一基膜;在該基膜 的縱向方向上以預定距離的間距並列形成在該基膜上之複 數個墨塗佈區;以及形成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基膜上, 待用於偵測該等墨塗佈區各者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該複 數個墨塗佈區係藉由以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重複該等區域 而構成,且該等感測器標記係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 顏色的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該印表機另外包含:一墨色 帶饋送部,其組態成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饋送載置於該 墨色帶載置部上的該墨色帶;一感測器標記偵測部,其組 態成偵測藉由該墨色帶饋送部饋送之該墨色帶上的該等感 測器標記;一列印頭,其組態成待以列印資料來供應;以 及一列印控制部,其組態成基於該感測器標記偵測部之偵 測輸出,控制在操作中的該墨色帶饋送部及該列印頭。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如上文所槪述,墨色帶在基膜 -9- 201000325 的縱向方向上形成,其中複數個墨塗佈區係以預定數量的 顏色重複地形成於該基膜上,且其中感測益標記係由達自 該等預定數量之顏色的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該等感測器 標記係用於偵測預定數量之顏色的墨塗佈區的開始。本發 明結構消除爲偵測目的將黑色墨(黑色標記)應用至該基 膜上的需求。減少用於製造該墨色帶的製程數量有助於降 低墨色帶成本。 【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該等隨附圖式以描述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圖1槪要地顯示實施爲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之印表機1 00 的典型結構。 印表機1 〇 〇包含c P U 1 0 1、記憶體1 0 2、液晶顯示面 板1 03、操作鍵部1 04、影像資料介面1 05、列印控制部 1 06、列印頭驅動器1 1 1、列印頭1 1 2、滾筒1 1 3、發動機 驅動器114及115、發動機116及117、主動輪118、壓輪 1 1 9、標記感測器1 20、墨色帶1 2 1、以及列印紙1 24。 CPU 10 1控制組成印表機100之該等組件的運作。記 憶體102連接至CPU101,且典型地係由ROM (唯讀記憶 體)及RAM (隨機存取記憶體)所構成。該ROM主要係 容納 CPU1 01所執行的程式。該 RAM主要係使用爲 CPU101的工作區域。該RAM也用於儲存經由影像資料介 面1 0 5輸入的影像資料,待於下文討論。C P U 1 0 1藉由從 該ROM取回相關程式並擴展彼等以在該RAM中執行,以 -10- 201000325 執行控制操作。 連接至c P U 1 0 1的液晶顯示面板丨〇 3及操作鍵部1 〇 4 構成使用者介面。使用者可能藉由操作操作鍵部1 〇4執行 不同的輸入操作。液晶顯示面板1 03主要係顯示待列印影 像、使用者執行之操作的細節、以及印表機〗〇 〇的操作狀 態。 連接至CPU101之影像資料介面105係經由其輸入待 列印影像的介面。影像資料介面1〇5使從USB、卡式記憶 體、乙太網路(註冊商標)設定、積體電路標籤、IrDA 等輸入影像資料(亦即,列印資料)變得可能。經由 CPU 1 0 1將該輸入影像資料傳送並保持在記億體i 〇2中。 CPU101裝備有DSPlOla。若經由CPU101及影像資 料介面1 05輸入之影像資料證明係以jPE(3 (聯合照相專 家群)格式等壓縮的影像資料,則D S P丨〇丨a將該輸入資料 擴展爲非壓縮影像資料。 CPU 1 0 1事先將該輸入影像資料編輯成適合列印的尺 寸。例如,若印表機1 00具有用於列印至4英吋乘6英吋 紙張(亦即,明信片尺寸)之300DPI乘300DPI的解析度 ’CPU101將該輸入影像資料的尺寸壓縮或擴展爲L200 點乘1,8 0 0點。 CPU 1 0 1將該輸入影像資料的顏色成份分解爲黃色成 分資料、洋紅色成分資料、及青色成分資料。當待列印影 像時’先使用該黃色成分資料列印黃色影像、其次使用該 洋紅色成分資料列印洋紅色影像、並使用該青色成分資料 -11 - 201000325 列印青色影像。 因爲黃色、洋紅色、以及青色組成減法三原色’三種 顏色的影像在列印時係色色重疊,以在白紙(亦即,列印 紙)上再構成原始彩色影像。有許多將該三種基本顏色轉 送至該列印紙的方式。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印表機丨〇 〇係 將以該二原色塗佈之墨色帶的墨熱傳送至列印紙之熱傳送 式印表機。 以下係該熱傳送式印表機的更多解釋。該熱傳送式印 表機典型係以下列方式運作:首先藉由焦耳熱加熱該熱頭 上的加熱裝置。該熱從該墨塗佈墨色帶的基膜分離少量墨 。該已分離墨由列印紙的接收層吸收,因此完成從該墨色 帶至該列印紙的熱墨轉送。 轉送至該列印紙之墨量的增加或減少與該熱頭之加熱 値成比例。該熱頭的高加熱値提昇待轉送至該列印紙的墨 量’所以該已轉送顏色變濃。相反地,該熱頭的低加熱値 減少待轉送的墨量’且該已轉送顏色變淡。此意謂著藉由 適當地控制該熱傳送式印表機之熱頭上的加熱裝置之焦耳 熱,使可變列印密度的表現變得可能。 影像之二維表現係以下列方式例示地達成:比如,總 共排列1,2 0 0個加熱裝置以在該熱頭上形成一列。將該等 加熱裝置一次全部加熱以形成該影像的一列。在正交於該 熱頭上的加熱裝置陣列之方向上,一次饋送一列該墨色帶 及該列印紙。每一次饋送一列墨色帶及列印紙,列印該影 像的一列。在饋送1,8 0 0列之該墨色帶及列印紙後,該影 -12- 201000325 像列印在1,200點乘1,800點之明信片尺寸上。 如上文所述,該熱傳送式印表機藉由適當地 頭上之加熱裝置的焦耳熱’而允許以可變密度列 耳熱係以下列運算式(1 )界定: 焦耳熱[J]=功率[瓦特]x通電時間[秒]…( 如同能從上述運算式(1 )所領會的’可能 或通電時間之任一者以得到期望之表現密度等級 的角度,控制用於可變列印密度之通電時間爲 2A及2B所示,可能將用於該等熱頭各者的通電 在每列之饋送時間內,以與在表現中的不同密度 2A顯示代表每一列饋送時間的線脈衝。圖2B指 的頭通電時間。已提出許多控制該通電時間的模 省電模式、高影像品質模式、及有效控制模式。 回到圖1,在c P U 1 0 1控制下的該列印控制i 制組態成饋送墨色帶1 03之墨色帶饋送部的操作 1 1 2的操作等。在列印控制部1 06控制下的列印 1 1 1驅動列印頭1 1 2。列印頭1 1 2係將加熱裝置 準爲一直線之線形熱頭。 將滾筒1 1 3定位成與排列在列印頭1 1 2上的 相對。在操作時,滾筒1 1 3將墨色帶1 2 1按壓 1 24上,使得當藉由該列印頭丨1 2的加熱裝置加 墨色帶的墨會可靠地傳送至列印紙1 2 4。 墨色帶121載置於印表機100之墨色帶載置 。墨色帶1 2 1係從饋送捲軸1 2 3支付並由收納捲 控制該熱 印。該焦 控制功率 。從反應 佳。如圖 時間控制 一致。圖 示每一列 式,諸如 部1 0 6控 、列印頭 頭驅動器 在其上對 加熱裝置 在列印紙 熱時,該 部PLI上 軸122收 -13- 201000325 納。在列印控制部1 06控制下的發動機驅動器! ] 4控制發 動機1 1 6。當向前方轉動時,發動機1 1 6以收納墨色帶 1 2 1的方式轉動收納捲軸1 22。當以反方向轉動時,發動 機1 1 6開啓及關閉滾筒1 1 3。發動機驅動1 1 4、發動機n 6 、及收納捲軸1 22組成組態成饋送該墨色帶的墨色帶饋送 部。 在列印控制部1 06控制下的發動機驅動器11 5驅動發 動機117。發動機117轉而控制主動輪118。主動輪118, 連同壓輪1 1 9,構成組態爲饋送列印紙1 24的列印紙饋送 部。 如同下文所討論的,墨色帶121係由黃色(γ)、洋 紅色(Μ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依此順序重複地排 列於其上,或係黃色(Υ )、洋紅色(Μ )、青色(C )、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依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 膜構成。在不同顏色的墨塗佈區之間的係感測器標記,其 定位成允許偵測該等墨塗佈區的開始。標記感測器1 2 0偵 測墨色帶1 2 1上的此等感測器標記。將標記感測器1 2 0的 偵測輸出作爲控制資訊傳送至列印控制部1 〇 6。 標記感測器1 20係由定位成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對 之發光裝置120Α及光接收裝置120Β所構成。將於下文更 詳細地討論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 現在將參考圖3之流程圖以描述圖1所示之印表機 1 0 0係如何典型地運作的。在此範例中,在將層壓列印在 該結果影像上之前’影像係以黃色(Υ )、洋紅色(Μ ) -14- 201000325 、及青色(C )的順序列印。 該使用者首先藉由操作該操作鍵部104發 。該指令導致列印控制部1 06前進至步驟ST1 操作。在步驟ST2中,列印控制部106饋送列 在步驟S T 3中,列印控制部1 〇 6形成該影像。之 控制部106抵達步驟ST4並退出列印紙124。 中,列印控制部1 06終結該列印操作。 步驟S T 3的影像形成操作包含以下詳細步驟 ST1 1中,該影像形成程序啓動。在步驟ST12、 步驟ST14中,列印控制部1〇6導致黃色影像、 像、及青色影像分別待列印。在步驟ST1 5中, 部1 0 6導致層壓待列印。在步驟S T 1 6中,該影 序終結並傳回控制。 步驟S T 1 2中的黃色影像列印操作包含以下 :在步驟S T21中,列印控制部1 6啓始黃色影像 。在步驟ST22中,列印控制部1 06偵測墨色帶 黃色墨塗佈區的開始。 在步驟S T2 3中,列印控制部1 0 6驅動發動 在列印方向上轉動主動輪1 1 8。在步驟ST24中 制部1 〇 6驅動發動機1 1 6以在收納方向上轉動 122。在步驟ST25中,列印控制部106導致列印 1 1 1基於黃色影像資料驅動列印頭1 1 2,以將該 列印在列印紙1 2 4上。 當該黃色影像列印操作結束時,列印控制部 t列印指令 啓動列印 ]紙 124。 後,列印 :步驟ST5 :在步驟 ST13 、及 洋紅色影 列印控制 像形成程 詳細步驟 列印操作 1 2 1上的 機1 1 7以 ,列印控 收納捲軸 頭驅動器 黃色影像 1〇6前進 -15- 201000325 至步驟ST26並停止轉動主動輪118。在步驟ST27中,列 印控制部1 0 6停止轉動收納捲軸1 2 2。在步驟S T 2 8中, 列印控制部1 0 6以與列印相反的方向轉動主動輪1 1 8,以 將列印紙1 2 6送還至列印位置。在步驟S T 2 9中,列印控 制部1 06終結該黃色影像列印操作。 圖4的流程圖顯示構成在步驟S T 2 2中偵測黃色墨塗 佈區的開始之操作的詳細步驟。在步驟S T 3 1中,列印控 制部1 06啓動該偵測操作。在步驟ST32中,列印控制部 106啓動收納墨色帶121。在步驟ST33中,列印控制部 1 〇6進行檢查以決定標記感測器1 20是否已偵測到在黃色 墨塗佈區之起始位置的感測器標記(亦即,黃色感測器標 記)。 當未偵測到該黃色感測器標記時’列印控制部10 6前 進至步驟ST3 6並進行檢查以決定是否已發生逾時。當應 該已然偵測到黃色感測器標記的時間週期過去時’發現逾 時已發生。當逾時尙未發生’列印控制部1 0 6返回至步驟 ST33。在逾時事件中,猜想係墨色帶耗盡、墨色帶瑕疵、 或發動機失效。在此例子中,列印控制部1 0 6抵達步驟 ST37並執行錯誤處置。 若發現待於步驟S T 3 3中偵測之黃色感測器標記’列 印控制部106前進至步驟ST34。在步驟ST34中,列印控 制部1 0 6停止收納墨色帶1 2 1。在步驟S T 3 5中’將控制 傳回。 上述用於列印黃色影像的步驟也適用於圖3所示之列 -16- 201000325 印洋紅色影像、青色影像及層壓的操作。然而圖3所指示 的列印操作包括列印四種顏色(黃色、洋紅色、青色、及 層壓),排除層壓列印之三色列印操作。 現在將描述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 可能有二種類型之墨色帶:圖5A所示之三色塗佈墨 色帶、及圖5B所顯示之四色塗佈墨色帶。該三色塗佈墨 色帶係以縱向形成且黃色(Y )墨塗佈區202Y、洋紅色( M)墨塗佈區2〇2M、及青色(C)墨塗佈區2〇2C係以預 定距離的間距在該縱向方向上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 0 1製成 。黃色(Y)墨塗佈區 202Y、洋紅色(M)墨塗佈區 202M、及青色(C)墨塗佈區202C之組各者組成用於形 成單一影像的墨塗佈。 該四色塗佈墨色帶係縱向形成且黃色(γ)墨塗佈區 202Y、洋紅色(M)墨塗佈區202M、青色(C)墨塗佈區 2〇2C、以及層壓(L)墨塗佈區202L係以預定距離的間距 在該縱向方向上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1製成。黃色(Y) 墨塗佈區202Y、洋紅色(M)墨塗佈區202M、青色(C )墨塗佈區202C、以及層壓(L)墨塗佈區202L之組各 者組成用於形成單一影像的墨塗佈。 取決於期望之列印特徵,已提出將不同顏色之塗佈施 用至該基膜的許多次序。圖6A至6F顯示將三種顏色的塗 佈施用至三色塗佈墨色帶上的次序。更具體地說,圖6A 顯不以頁色(Y )、洋紅色(Μ )、及青色(C )之順序排 列的墨塗佈區。圖6Β指示以黃色(γ)、青色(C)、及 -17- 201000325 洋紅色(Μ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圖ό C刻畫以青色 (C )、黃色(Υ )、及洋紅色(Μ )之順序排列的墨塞佈 ° / y 圖6D描繪以青色(C)、洋紅色(M)、及黃色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圖6E素描以洋紅色(M } '
6 F 黃色(Y)、及青色(C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_ 呈現以洋紅色(Μ )、青色(C )、及黃色(Υ )之順序挑 列的墨塗佈區。 圖7Α至7F顯示將四種顏色的塗佈施用至四色塗佈裹 色帶上的次序。更具體地說,圖7Α顯示以黃色(Υ) 洋紅色(Μ )、青色(C )、及層壓(L )之順序排列的墨 塗佈區。圖7Β指示以黃色(Υ )、青色(C )、洋紅色( Μ )、及層壓(L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圖7 C刻畫以 青色(C)、黃色(Υ)、洋紅色(Μ)、及層壓(L)之 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 圖7D描繪以青色(C )、洋紅色(Μ )、黃色(Υ ) 、及層壓(L > 2順序_歹丨〗的墨塗佈區°圖7E ^ W '洋紀1 色(Μ)、黃色(γ)、青色(C)、及層壓(L)之順序 排列的墨塗佈區。圖7F呈現以洋紅色(Μ )、青色(C ) 、黃色(Υ )、及層壓(L )之順序排列的墨塗佈區。 在上述之墨色帶結構中,墨色帶121係藉由黃色(Υ )、'洋紅色(Μ )、及青色(C )墨塗佈區之重複陣列; 或藉由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及層壓( L)墨塗佈區之重複陣列而構成於基膜201上。在不同顏 -18- 201000325 色的墨塗佈區之間的係用於允許偵測該等區域各者之開始 的感測器標記。 該感測器標記係由選自黃色(Y )、洋紅色(Μ )、 及青色(C )之顏色的墨塗佈所組成。單一影像係從墨色 帶121上的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墨塗 佈區202Υ、202Μ、以及202C之組各者;或從黃色(Υ) '洋紅色(Μ)、青色(C)、及層壓(L)墨塗佈區 202Υ、202Μ、2 02C、以及202L之組各者的任一者形成。 在墨塗佈區組各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係由第一顏色墨塗 佈及第二顏色墨塗佈構成。 該第一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可能排列在基膜20 1的縱 向方向上(亦即,縱向陣列)。在此例子中,如圖8 Α所 示,標記感測器1 2 0係以定址沿著基膜2 01形成之第一及 第二顏色墨塗佈的方式,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 的第一顏色感測器及第二顏色感測器組成。 另一方面’該第一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可能排列在基 膜2 01的橫向方向上(亦即,橫向陣列)。在此例子中, 如圖8 B所顯示,標記感測器1 2 0係以定址橫越基膜2 0 1 形成之第一及第二顏色墨塗佈的方式,由在基膜201之橫 向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顏色感測器及第二顏色感測器構成。 下文係墨色帶1 2 1之典型結構的描述以及標記感測器 1 2 0之對應結構的解釋。首先將描述三色塗佈型墨色帶 121。圖9A顯示以黃色(Y)、洋紅色(M)、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19- 201000325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亦即,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置)係藉 由用於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 係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青色(C)墨塗佈 130C及黃色(Y)墨塗佈130Y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 上,洋紅色墨塗佈區 202M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各者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0C形成之感測器標 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9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青色(C )感測器1 2 0 C 及黃色(Y )感測器1 20Y所構成。感測器1 20C及感測器 120Y之間的距離與青色(C)墨塗佈130C及黃色(Y)墨 塗佈1 3 0 Y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下文係黃色(Y)、洋紅色(M)、及青色(C)之墨 塗佈的描述及用於偵測此等黃色(Y )、洋紅色(Μ )、 及青色(C )的墨塗佈之顏色感測器的解釋。 圖10Α圖形地顯示在墨色帶121上的黃色墨塗佈的典 型透光度特徵。圖1 〇 Β圖形地顯示在墨色帶1 2丨上的洋紅 色墨塗佈的典型透光度特徵。圖10C圖形地顯示在墨色帶 121上的青色墨塗佈的典型透光度特徵。 圖11圖形地描繪作爲發光裝置使用之白光LED的典 型發光光譜。在圖12中’曲線「a」代表作爲光接收裝置 -20- 201000325 使用之藍光感測器的光接收靈敏度特徵;曲線「b」指示 作用爲光接收裝置之綠光感測器的光接收靈敏度特徵;且 曲線「C」代表作爲光接收裝置運作之紅光感測器的光接 收靈敏度特徵。 該白光LED及顏色感測器可能如圖1 3 A所示’以橫 越該墨色帶彼此相對的方式定位。在此設定中’給定上述 靈敏度特徵,該等紅光、綠光及藍光感測器各者在偵測該 墨色帶上的黃色(Y )、洋紅色(Μ )、青色(C )、以及 層壓(L )之顏色墨塗佈時,輸出圖1 3 Β所列示之等級。 圖1 4 Α及1 4 Β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1 2 1上的黃色墨 塗佈之典型黃色感測器的結構。在圖1 4 A中,作用爲發光 裝置之白光(可見光)LED及作爲光接收裝置使用的藍光 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對之方式定位。 該白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紅光(R)、綠光(G) 、及藍光(B )成份的波長,如圖1 1所示。此處應注意如 圖形地描繪黃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0A所示,黃色墨塗佈不 會讓藍光(B )成份的波長通過。此意謂著藍光(B )波長 成份不會跨越該黃色墨塗佈辑達該藍光感測器。因此,該 藍光感測器對黃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 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高(「Η」)。 在圖14Β中,作用爲發光裝置之藍光LED及作爲光 接收裝置使用的可見光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 對的方式定位。該藍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藍光(B)成 份的波長。但如圖形地描繪黃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 0 A所指 -21 - 201000325 示,黃色墨塗佈不會讓藍光(B)成份的波長通過。此意 謂著藍光(B)波長成份不會跨越該黃色墨塗佈抵達該可 見光感測器。因此,該可見光感測器對黃色墨塗佈的偵測 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高 (「Η」)。 圖1 5 Α及1 5Β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1 2 1上的洋紅色 墨塗佈之典型洋紅色感測器的結構。在圖1 5 A中,作用爲 發光裝置之白光(可見光)LED及作爲光接收裝置使用的 綠光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對之方式定位。 該白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紅光(R )、綠光(G ) 、及藍光(B )成份的波長,如圖1 1所示。此處應注意如 圖形地描繪洋紅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 0B所示,洋紅色墨塗 佈不會讓綠光(G )成份的波長通過。此意謂著綠光(G )波長成份不會跨越該洋紅色墨塗佈抵達該綠光感測器。 因此,該綠光感測器對洋紅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C 「 L」)而對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高(「H」)。 在圖15B中,作用爲發光裝置之綠光LED及作爲光 接收裝置使用的可見光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 對之方式定位。該綠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綠光(G)成 份的波長。但如圖形地描繪洋紅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 0B所 指示,洋紅色墨塗佈不會讓綠光(G )成份的波長通過。 此意謂著綠光(G )波長成份不會跨越該洋紅色墨塗佈抵 達該可見光感測器。因此’該可見光感測器對洋紅色墨塗 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 -22 - 201000325 輸出爲高(「Η」)。 圖16A及16B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121上的青色墨 塗佈之典型青色感測器的結構。在圖16A中,作用爲發光 裝置之白光(可見光)LED及作爲光接收裝置使用的紅光 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對之方式定位。 該白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紅光(R)、綠光(G) 、及藍光(B )成份的波長,如圖1 1所示。此處應注意如 圖形地描繪青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0C所示,青色墨塗佈不 會讓紅光(R )成份的波長通過。此意謂著紅光(R )波長 成份不會跨越該青色墨塗佈抵達該紅光感測器。因此,該 紅光感測器對青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 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高(「Η」)。 在圖16Β中,作用爲發光裝置之紅光LED及作爲光 接收裝置使用的可見光感測器係以橫越墨色帶1 2 1彼此相 對之方式定位。該紅光LED的發光光譜具有紅光(R)成 份的波長。但如圖形地描繪洋紅色透光度特徵之圖1 0C所 指示,青色墨塗佈不會讓紅光(R)成份的波長通過。此 意謂著紅光(R )波長成份不會跨越該紅色墨塗佈抵達該 可見光感測器。因此,該可見光感測器對青色墨塗佈的偵 測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 高(「H」)。 圖9B顯示以黃色(Y)、洋紅色(M)、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 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21。 -23- 201000325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 者的開始(亦即,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 由用於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 係由在基膜2 0 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Y 130Y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 上,洋紅色墨塗佈區202M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伟 的開始各者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OC形成之 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9 Β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ί 由在基膜2 0 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Υ )感浴 及青色(C )感測器120C所構成。感測器120Υ 120C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青仓 塗佈1 30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 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圖1 7 Α顯示以黃色(Υ )、洋紅色(Μ ) 、Έ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 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Υ )墨塗佈 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 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佈區202C 者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0 C形成之感測器標 佈區組各 置)係藉 測器標記 )墨塗佈 色帶121 i 區 202C 感測器標 蓉120係 !!!器 1 20Y 及感測器 L ( C )墨 成用於偵 〔青色(C 201製成 佈區組各 藉由用於 記係由在 130Y 及 上,洋紅 的開始各 記SM而 -24- 201000325 識別。 相對於圖1 7 A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〇係 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Υ)感測器120Υ 及青色(C )感測器1 20C所構成。感測器1 20Υ及感測器 12 0C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青色(C )墨 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在圖1 7 Α之包括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Y )墨塗佈 區2 02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1 7B所示,使 在黃色(Y)墨塗佈區202Y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洋 紅色(M)墨塗佈區2 02M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青 色墨塗佈1 3 0 C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黃 色墨塗佈區2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黃色(Y )墨 塗佈1 30Y及青色(C )墨塗佈130C之間的距離。 圖18A顯示以黃色(Y)、洋紅色(M)、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 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〇2Y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25- 201000325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青色(C )墨塗佈130C及洋 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 2 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 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02C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墨塗佈130C形成之感測器 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1 8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青色(C )感測器120C 及洋紅色(Μ )感測器1 2 0M所構成。感測器1 2 0 C及感測 器120Μ之間的距離與青色(C )墨塗佈130C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圖18Β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 0 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 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2 0 2 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02C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30C形成之感 '測器 標記S Μ而識別。 -26 - 201000325 相對於圖1 8B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0係 由在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青色(C)感測器120C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 2 0 C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及育 色(C )墨塗佈130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粗 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圖19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 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2 0 2 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 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02C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墨塗佈130C形成之感 '測器 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1 9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0係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青色(C )感測器120C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 20 C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〇Μ及青 色(C )墨塗佈1 30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 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 -27- 201000325 在圖19A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γ )墨塗佈 區2 02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1 9B所示,使 在洋紅色(Μ )墨塗佈區202M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 青色(C )墨塗佈區2 0 2 C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 Μ的青色 (C )墨塗佈1 3 0 C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 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感測器標記S Μ的洋紅色(Μ )墨塗 佈130Μ及青色(C)墨塗佈130C之間的距離。 圖20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 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γ)墨塗佈130Υ及 洋紅色(Μ)墨塗佈1 3 0 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 2 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墨塗佈 1 3 0 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 0 2 C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形成之感測器 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0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〇係 -28- 201000325 由在基膜2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Υ )感測器1 20Υ 及洋紅色(Μ )感測器120Μ所構成。感測器120Υ及感測 器120Μ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 )墨塗佈130Υ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在圖20Α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Υ )墨塗佈 區2 02Υ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 0 Β所示,使 在黃色(Υ)墨塗佈區2 02Υ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洋 紅色(Μ)墨塗佈區202Μ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洋 紅色(Μ )墨塗佈1 3 0Μ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 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感測器標記SM之黃色(Υ ) 墨塗佈1 3 0 Υ及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距離。 圖20C顯示以黃色(Υ )、洋紅色(Μ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30Μ 及黃色(Υ)墨塗佈130Υ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 -29- 201000325 洋紅色墨塗佈區202M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 3 0M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 202C的開始係藉由黃色(Y)墨塗佈130Y形成之感測器 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2 0 C所示之墨色帶1 2 I,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 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黃色(Υ)感測器120Υ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 20Υ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1 30Μ及黃 色(Υ )墨塗佈1 3 0Υ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 組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〇
圖21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 的典型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 及黃色(γ)墨塗佈13 0Υ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而青色(C )墨塗佈 區202C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墨塗佈130Υ形成之感測 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1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0係 -30- 201000325 由在基膜 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M及黃色(Y)感測器120Y所構成。感測器120M及 感測器120Y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M)墨塗佈130M及黃 色(Y )墨塗佈1 3 0 Y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 組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〇 在圖2 1 A之包括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〇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Y )墨塗佈 區202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 1 B所示,使 在洋紅色(Μ )墨塗佈區2 0 2 Μ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 青色(C )墨塗佈區202C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黃色 (Υ )墨塗佈 1 3 0Υ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感測器標記SM的洋紅色(Μ )墨 塗佈130Μ及黃色(Υ )墨塗佈130Υ之間的距離。 現在將描述四色塗佈型墨色帶121。圖22Α顯示以黃 色(Υ)、洋紅色(Μ)、青色(C)、及層壓(L).的墨 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20 1製成的典型 墨色帶1 2 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31 - 201000325 基膜2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青色(C)墨塗佈13 0C及黃 色(Y )墨塗佈1 3 0 Y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 1上,洋紅 色墨塗佈區202M之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30C形 成之標記感測器SM而識別;而青色墨塗佈區2〇2C之開 始及層壓(L)墨塗佈區202L的開始各者係藉由黃色(γ )墨塗佈130Y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22A所示之墨色帶121,標記感測器120係 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青色(C )感測器120C 及黃色(Y)感測器120Y所構成。感測器120C及感測器 120Y之間的距離與青色(C )墨塗佈130C及黃色(Y )墨 塗佈1 3 0Y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Y )墨塗佈區2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在圖22A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 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Y )墨塗佈 區2 02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2B所示,使 在青色(C )墨塗佈區202C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層壓 (L )墨塗佈區202L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黃色(Y )墨塗佈1 3 0Y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黃 色墨塗佈區2 02 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青色(C )墨 塗佈1 3 0 C及黃色(Y )墨塗佈1 3 0 Y之間的距離。 圖22C顯示以黃色(γ)、洋紅色(M)、青色(C) -32- 201000325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置)係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 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Y)墨塗佈 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 色墨塗佈區202M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佈區202C 者係藉由青色(C)墨塗佈l3〇C形成之感測器標 識別;而層壓(L )墨塗佈區202L的開始係藉往 )墨塗佈1 3 0 Y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2C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 由在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Υ)感浴 及青色(C )感測器1 2 0 C所構成。感測器1 2 0 Υ 120C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青爸 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 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圖23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 ' f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置)係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Y)墨塗佈 於其上之 佈區組各 藉由用於 記係由在 130Y 及 上,洋紅 的開始各 記SIV[而 I黃色(Y 器120係 !9 器 1 2 0 Y 及感測器 L ( C)墨 成用於偵 :色(C ) 於其上之 佈區組各 藉由用於 記係由在 130Y 及 -33- 201000325 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洋紅 色墨塗佈區2〇2M之開始及青色墨塗佈區202C的開始各 者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0 C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 識別;而層壓(L )墨塗佈區2 0 2 L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3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Y )感測器1 20Y 及青色(C )感測器1 20C所構成。感測器1 20 Y及感測器 12 0C之間的距離與黃色(Y )墨塗佈130Y及青色(C )墨 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 在圖23Α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Υ )墨塗佈 區202Υ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 3 Β所示’使 在黃色(Υ )墨塗佈區 2 〇 2 Υ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洋 紅色(Μ )墨塗佈區2 02Μ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青 色(C )墨塗佈1 3 0 C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 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及青色(C )墨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 圖24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34- 201000325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青色(C)墨塗佈130C及洋 紅色(Μ )墨塗佈1 3 0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 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 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0 C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02L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24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0係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青色(C )感測器1 2 0 C 及洋紅色(Μ )感測器120M所構成。感測器120C及感測 器1 2 0 Μ之間的距離與青色(C )墨塗佈1 3 0 C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在圖24Α之包括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Y )墨塗佈 區202 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4B所示,使 在青色(C)墨塗佈區202C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層壓 -35- 201000325 (L )墨塗佈區202L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0M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 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青色(C) 墨塗佈1 3 0 C及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距離。 圖24C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 130Μ 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洋 紅色墨塗佈區 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 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 C 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 0 C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02L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0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 相對於圖2 4 C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 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青色(C)感測器120C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20C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130Μ及青 色(C )墨塗佈1 3 0 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 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圖25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36- 201000325 、及層壓(L)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2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Y的起始位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 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Ν 及青色(C)墨塗佈130C組成。同樣在墨 紅色墨塗佈區 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 1 3 0 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青毛 的開始係藉由青色(C )墨塗佈1 30C構 S Μ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 0 2 L之開始 Μ )墨塗佈130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 相對於圖25Α所示之墨色帶121,標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 120Μ及青色(C)感測器120C所構成。 感測器1 2 0 C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 色(C )墨塗佈1 3 0C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 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磨 在圖25Α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 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丨 地排列於其上之 之墨塗佈區組各 置)係藉由用於 測器標記係由在 ί )墨塗佈 1 3 0 Μ 色帶121上,洋 色(Μ )墨塗佈 包墨塗佈區202C 成之感測器標記 係藉由洋紅色( 識別。 記感測器1 2 0係 色(Μ )感測器 感測器120Μ及 塗佈130Μ及青 ,該二墨塗佈組 专測器標記SM。 測器1 2 0的結構 該位置時的偵測 色(γ )墨塗佈 。此可能導致將 承的位置。 圖2 5 Β所示,使 -37- 201000325 在洋紅色(Μ )墨塗佈區202M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 青色(C )墨塗佈區202 C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青色 (C )墨塗佈1 3 0C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 黃色墨塗佈區2 02Y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30Μ及青色(C)墨塗佈130C之間的距離。 圖26Α顯示以黃色(Υ )、洋紅色(Μ )、青色(C )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 0 2 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Υ)墨塗佈13 0Υ及 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 2 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 0 2 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02L之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 Υ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6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0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γ)感測器120Y 及洋紅色(Μ )感測器1 2 0 Μ所構成。感測器1 2 0 Y及感測 器1 2 0 Μ之間的距離與黃色(γ)墨塗佈1 3 0 Υ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0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 -38- 201000325 在圖26A之包括墨色帶1 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γ )墨塗佈 區2 0 2 Y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6B所示,使 在黃色(Y)墨塗佈區2 02Y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洋 紅色(Μ )墨塗佈區2 0 2 Μ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 Μ的洋 紅色(Μ )墨塗佈1 3 0Μ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 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黃 色(Υ )墨塗佈1 3 0 Υ及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之間的 距離。 圖26C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之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 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Μ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 2 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02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0Υ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〇2L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 -39- 201000325 Μ )墨塗佈1 3 0 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 M而識別。 相對於圖2 6 C所示之墨色帶1 2 1 ’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01之橫向方向上排列的黃色(Y)感測器120Y 及洋紅色(Μ)感測器1 2 Ο Μ所構成。感測器1 2 0 Υ及感測 器120Μ之間的距離與黃色(Υ)墨塗佈130Υ及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Ο Μ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一墨塗佈組成 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 0 2 γ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 Μ ° 圖27Α顯示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 基膜201製成的典型墨色帶121 ° 在墨色帶1 2 1上,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墨塗佈區組各 者的開始(黃色墨塗佈區202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用於 偵測目的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該感測器標記係由在 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之洋紅色(Μ )墨塗佈1 3 0 Μ 及黃色(Υ)墨塗佈130Υ組成。同樣在墨色帶121上’ 洋紅色墨塗佈區2 0 2 Μ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Μ )墨塗佈 13 0Μ形成之感測器標記SM而識別;青色墨塗佈區202C 的開始係藉由黃色(Υ )墨塗佈1 3 Ο Υ構成之感測器標記 SM而識別:而層壓墨塗佈區2〇2L之開始係藉由洋紅色( Μ )墨塗佈1 3 Ο Μ組成之感測器標記S Μ而識別。 相對於圖2 7 Α所示之墨色帶1 2 1,標記感測器1 2 0係 由在基膜2 0 1之縱向方向上排列的洋紅色(Μ )感測器 120Μ及黃色(Υ )感測器120Υ所構成。感測器120Μ及 感測器1 2 Ο Υ之間的距離與洋紅色(Μ )墨塗佈I 3 Ο Μ及黃 -40- 201000325 色(Υ )墨塗佈1 3 0 Y之間的距離幾乎相同,該二墨塗佈
組成用於偵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 〇 在圖27Α之包括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120的結構 中,標記感測器1 2 0在到達由虛線指示之該位置時的偵測 輸出證明與到達由實線指示之該位置(黃色(Υ )墨塗佈 區2 02 Υ的起始位置)時的偵測輸出相同。此可能導致將 該虛線所標示之位置錯偵測爲該實線所標示的位置。 此種錯誤偵測係以下列方式繞過:如圖2 7Β所示,使 在洋紅色(Μ )墨塗佈區2〇2Μ —方面及在構成用於偵測 青色(C )墨塗佈區202C的開始之感測器標記SM的黃色 (Υ )墨塗佈1 30Υ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 測黃色墨塗佈區202Υ之開始的感測器標記Sm之洋紅色 (Μ)墨塗佈130Μ及黃色(Υ)墨塗佈130Υ之間的距離 〇 在上述之包含墨色帶1 2 1及標記感測器1 2 0的典型結 構中,該等墨塗佈區係以黃色(Υ )、洋紅色(Μ )、及 青色(C)之次序,或係以黃色(Υ)、洋紅色(Μ)、青 色(C )、及層壓(L )的次序之任一者重複地排列在基膜 201上。或者’該等墨塗佈區可能以不同的顏色次序排列 (參見圖6Α至7F) ’並可能仍然藉由本發明之佈置而正 確地定址。 圖2 8槪要地顯示於圖9 Α中指示之標記感測器丨2 〇的 典型結構。所顯示之標記感測器丨20包含作爲發光裝置使 -41 - 201000325 用之白光LEDl 81、光導1 82 '紅色感測器1 83、光導1 84 、及藍光感測器1 8 5。 白光L E D 1 8 1、光導1 8 2、及紅光感測器1 8 3組成青 光感測器(參見圖1 6 A )。紅光(R )、綠光(G )、及藍 光(G)波長成份係藉由光導182導引入紅光感測器183 中。在此設定中,若有墨色帶121之青色(C)墨塗佈插 入光導1 8 2及紅光感測器1 8 3之間’紅光(R )波長成份 不能抵達紅光感測器1 83。因此,該紅光感測器1 83對青 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之墨塗 佈的偵測輸出爲高(「Η」)。 白光LED181、光導184、及藍光感測器185組成黃 光感測器(參見圖1 4 A )。紅光(R )、綠光(G )、及藍 光(G)波長成份係藉由光導184導引入藍光感測器185 中。在此設定中’若有墨色帶121之黃色(C)墨塗佈插 入光導1 8 4及藍光感測器1 8 5之間,藍光(B )波長成份 不能抵達藍光感測器1 85。因此’該藍光感測器1 85對黃 色墨塗佈的偵測輸出爲低(「L」)而對其他顏色之墨塗 佈的偵測輸出爲高(「Η」)。 圖2 8所示之標記感測器1 2 0使用光導1 8 2及1 8 4及 僅有之單一白光LED作爲發光裝置。此等組件構成小型 、低成本之標記感測器結構。圖28中的標記感測器結構 明顯地也施用於以其他顏色之感測器建構的標記感測器。 下文係如何運作圖1所示之印表機1 〇〇 ’該印表機具 有以上文所討論的方式建構之墨色帶121及標記感測器 -42- 201000325 1 2 0 ’以偵測用於組成單—影像的一組墨塗佈區之開始的 描述(亦即,印表機! 〇〇如何操作以偵測用於形成單一影 像之該寺墨塗佈區的第—起始位置)。假設將墨色帶121 及標記感測器1 20建構成如圖29Α所示,亦即,與上文所 描述之圖9Β中的設定相同。 圖3 0係槪述如何基於該標記感測器1 2 0之偵測輸出 偵測第一顏色(亦即,黃色(γ )墨塗佈區)的開始之步 驟的流程圖。 在步驟ST5 1中,列印控制部1 06啓動偵測第一顏色 的程序。在步驟S Τ 5 2中,列印控制部1 〇 6等待待同時受 偵測之黃色(Υ)及青色(C )。當在步驟ST52中同時偵 測到二顏色時,列印控制部1 06前進至步驟ST53並終結 該第一顏色偵測程序。 步驟S Τ 5 2包含以下詳細步驟:在步驟S Τ 6 1中,列印 控制部1 06啓動等待待同時偵測之該二顏色的程序。在步 驟S Τ 6 2中’列印控制部1 〇 6進行檢查以基於該黃色感測 器的偵測輸出而決定是否已偵測到黃色(Υ )墨塗佈1 3 0Υ 〇 若在步驟ST62中,未發現待偵測之黃色(Υ)墨塗佈 1 3 0 Υ,列印控制部1 0 6前進至步驟S Τ 6 3並啓動收納發動 機1 16。然後列印控制部106返回至步驟ST62。若在步驟 ST62中發現待偵測之黃色(Υ )墨塗佈130Υ,則列印控 制部106前進至步驟ST64。 在步驟ST64中,列印控制部1 〇6進行檢查以基於該 -43- 201000325 青色感測器的偵測輸出而決定是否已偵測到青色(c )墨 塗佈130C。若在步驟ST64中,未發現待偵測之青色(C )墨塗佈130C,列印控制部106前進至步驟ST63並啓動 收納發動機1 1 6。然後列印控制部1 〇6返回至步驟ST62。 若在步驟 ST64中發現待偵測之青色(C )墨塗佈 1 3 0 C,則列印控制部1 0 6前進至步驟S T 6 5並停止收納發 動機1 1 6。然後列印控制部1 〇 6前進至步驟S T 6 6,並終結 等待待同時偵測之該二顏色的程序。 圖29B槪要地顯示形成在普通墨色帶200A上的黑色 標記2 0 3,及標記感測器2 0 4。圖3 1中的步驟之流程圖槪 示第一顏色(亦即,黃色(Y)墨塗佈區)的開始如何基 於標記感測器2 04的偵測輸出而由普通印表機之列印控制 部習知地偵測。 在步驟S T 7 1中,該列印控制部啓動偵測第一顏色的 程序。在步驟ST72中,該列印控制部啓動該收納發動機 。步驟S T 7 3在步驟S T 7 2之後’該列印控制部在此步驟等 待待連續地偵測之二黑色標記203。 在步驟ST73中,發現待連續地偵測之二黑色標記 2 0 3,該列印控制部前進至步驟s τ 7 4並停止該收納發動機 。在步驟s Τ 7 5中’該列印控制部終結該第一顏色偵測程 序。 步驟ST73包含以下詳細步驟二在步驟ST81中,該列 印控制部啓動等待待連續地偵測之二黑色標記的程序。在 步驟ST82中,該列印控制部重設計時器A並前進至步驟 -44 - 201000325 S Τ 8 3。在步驟S Τ 8 3中,該列印控制部進行檢查 記感測器204的偵測輸出而決定是否已偵測到 2 03 ° 當在步驟S Τ 8 3中偵測到黑色標記2 0 3時, 制部前進至步驟ST84。在步驟ST84中,該列印 行檢查以基於標記感測器204的偵測輸出而決定 記是否已移過。若在步驟ST84中,發現黑色標 移過,該列印控制部前進至步驟ST85並啓動計 步驟ST86在步驟ST85之後。 在步驟ST86中,該列印控制部進行檢查以 感測器204的偵測輸出而決定是否已偵測到其他 203。當在步驟ST86中偵測到黑色標記203時, 制部前進至步驟ST87,並進行檢查以決定在計Κ 數的時間是否對應於連續的二黑色標記。 若未發現計時器Α上的時間對應於連續的二 ,該列印控制部決定尙未抵達該第一顏色的開始 至步驟ST82。若在步驟ST87中發現計時器A上 應於連續的二黑色標記,則該列印控制部抵達当 ,並終結等待待連續地偵測二黑色標記的程序。 如上文所述,由圖1所示之印表機1 0 0使用 121係由具有不同顏色之墨塗佈區的基膜201所 墨色帶121的基膜201上,黃色(Y)、洋紅色 及青色(C)墨塗佈區各者的起始位置係藉由使 等墨塗佈區之顏色而形成的用於偵測目的之感 以基於標 黑色標記 該列印控 控制部進 該黑色標 記2 0 3已 時器A。 基於標記 黑色標記 該列印控 ί器Α計 黑色標記 ,並返回 的時間對 > 驟 ST88 的墨色帶 組成。在 L ( Μ )、 用選自該 測器標記 -45- 201000325 s Μ而受識別。此意謂著不必如同墨色帶1 2 1習知製造中 的方式’將用於墨塗佈識別之黑色墨施用至基膜2 0 1上。 此種製造步驟數量的減少有助於以低於過去的成本製造墨 色帶1 21。 在由圖1所示之印表機1〇〇使用的墨色帶121上,給 定的墨塗佈區及構成感測器標記S Μ之後續墨塗佈的縱向 陣列能變成與構成識別一組墨塗佈區之第一顏色的感測器 標記S Μ之第一及第二墨塗佈的縱向陣列相同。在此種例 子中,使在給定墨塗佈區一方面及在構成感測器標記SM 之後續墨塗佈另一方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組成用於偵測一組 用於單一影像形成之顏色墨塗佈區的第一開始之其他感測 器標記S Μ的第一及第二顏色墨塗佈之間的距離。此配置 使可靠地防止第一顏色墨塗佈區之起始位置的錯誤偵測變 得可能。 在圖32Α之墨色帶121由圖1所示之印表機1〇〇使用 時,標記感測器1 20可能如描繪的藉由排列在基膜20 1之 縱向方向上的青色(C )感測器12 0 C、及黃色(Υ )感測 器1 2 0 Υ而形成。 在此例子中,可能將感測器1 20C及感測器1 20 Υ之間 的距離「d」設定爲實質等於用於偵測普通墨色帶200 Α上 的第一顏色之開始的二黑色標記203之間的距離。若爲此 例子,裝備上述標記感測器1 20之印表機1 00也能使用普 通的墨色帶200A。 在以上例子中,可能藉由青色感測器1 20C及黃色感 -46 - 201000325 測器1 2 0 Y二者的偵測輸出爲低(「L」),偵測在圖3 2 A 之墨色帶121上及圖32B的墨色帶200A上的第一顏色( 亦即’黃色)。可能藉由青色感測器丨2 〇在二者的偵測輸 出,偵測在圖32A之墨色帶121上及圖32B的墨色帶 200A上的第二及第三顏色(亦即,洋紅色及青色)各者 〇 然而圖1中的印表機1 〇〇係列示地顯示爲在列印紙 1 24上列印影像,此並示本發明之限制。本發明也有利地 施用於設計成顯示字元及圖像的印表機。 簡而言之,本發明施用至供用於在列印紙上列印影像 、字元、圖像等之熱傳送式印表機使用的墨色帶。 本發明包含與於2008年3月28日向日本特許廳申請 之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案號第2008-08 8 75 8號所揭示的 主題內容相關之主題內容,該專利之教示全文以提及之方 式倂入本文中。 熟悉本發明之人士應能理解不同的修改、組合、次組 合、及變更可能取決於設計需求及其他因素而在隨附之申 請專利範圍或其等同範圍內發生。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實施爲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印表機之典型 結構的透視圖; 圖2A及2B係解釋如何控制用於列印密度表現之通電 時間的槪要圖; -47- 201000325 圖3係解釋該印表機如何運作之步驟的流程圖; 圖4係解釋如何偵測黃色墨塗佈的開始之步驟的流程 圖, 圖5A及5B係解釋具有三種顏色塗佈的墨色帶及具有 四種顏色塗佈之墨色帶的槪要圖; 圖6A、6B、6C、6D、6E、以及6f係解釋將顏色墨 塗佈施用至三色塗佈墨色帶之典型次序的槪要圖; 圖7A、7B、7C、7D、7E、以及7F係解釋將顏色墨 塗佈施用至四色塗佈墨色帶之典型次序的槪要圖; 圖8 A及8 B係顯示如何排列第一顏色感測器及第二顏 色感測器以構成標記感測器的槪要圖; 圖9A及9B係顯示以將黃色(Y)、洋紅色(M)、 及青色(C )之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C/Y縱向陣列 及Y/C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的基膜 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10A、10B、及10C係顯示在該墨色帶上的墨塗佈 區之典型透光度特徵的圖形表示; 圖11係顯示作爲發光裝置使用之白光LED (發光装 賡)的典型發光光譜之圖形表示; 圖1 2係作爲發光裝置使用之不同顏色感測器的典型 光接收靈敏度特徵之圖形表示; 圖13A及13B係顯示白光LED及彩色LED係以橫越 該墨色帶之彼此相對的方式定位之設定的槪要及表格圖, 且在該設定中,紅光、綠光、及藍光感測器的典型輸出等 -48- 201000325 級係相對於該墨色帶上的黃色(Υ )、洋紅色(Μ )、青 色(C)、以及層壓(L)之墨塗佈; 圖1 4 Α及1 4 Β係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上之黃色墨塗 佈的典型黃色感測器之結構的槪要圖; 圖1 5 A及1 5 B係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上之洋紅色墨 塗佈的典型洋紅色感測器之結構的槪要圖; 圖16A及16B係顯示用於偵測該墨色帶上之青色墨塗 佈的典型黃色感測器之結構的槪要圖; 圖1 7 A及1 7 B係顯示以將黃色(Y )、洋紅色(Μ ) 、及青色(C)之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γ/C縱向陣 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的基膜製成的墨色帶 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18Α及18Β係顯不以將黃色(Υ)、洋紅色(Μ)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C/Μ縱向陣 列及M / C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 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1 9Α及1 9Β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Μ )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M/c縱向陣 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 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0A、20B、及20C係顯示以將黃色(Y )、洋紅色 (Μ )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Υ/Μ 縱向陣列及M/Υ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 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49- 201000325 圖2 1 A及2 1 B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Μ ) 、及青色(C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M/Y縱向陣 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 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2A、22B、及22C係顯示以將黃色(Y )、洋紅色 (Μ )、青色(C)、及層壓(L)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 器係以C/Y縱向陣列及Y/C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 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3Α及23Β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Μ ) 、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 Υ/C縱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 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4Α、24Β、及24C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 (Μ )、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 器係以C/Μ縱向陣列及Μ/C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 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 圖2 5 Α及2 5 Β係顯示以將黃色(Υ )、洋紅色(Μ ) 、青色(C )、及層壓(L )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 Μ/C縱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 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 6 A、2 6 Β、及2 6 C係顯示以將黃色(γ ) '洋紅色 (M)、青色(C)、及層壓(L)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 器係以Y / Μ縱向陣列及Y / Μ橫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 -50- 201000325 複地排列基膜製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7A及27B係顯示以將黃色(Y)、洋紅色(M) 、青色(C)、及層壓(L)的墨塗佈區(其中感測器係以 M/Y縱向陣列定位)以此順序重複地排列於其上之基膜製 成的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 8係顯示標記感測器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29 A及29B係顯示用於偵測第一顏色之開始的墨色 帶及標記感測器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圖3 0係解釋如何基於該標記感測器之偵測輸出偵測 第一顏色(例如,黃色(Y )墨塗佈區)的開始之步驟的 流程圖; 圖3 1係解釋如何基於該標記感測器之偵測習知地輸 出偵測第一顏色(例如,黃色(Y )墨塗佈區)的開始之 步驟的流程圖; 圖3 2 A及3 2 B係解釋設計爲使用本發明的墨色帶之印 表機的標記感測器係如何也能偵測在普通墨色帶上之給定 顏色的開始之槪要圖;以及 圖33A及33B係顯示普通墨色帶之典型結構的槪要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0 0 :印表機 101 : CPU 101a: DSP -51 - 201000325 102 :記憶體 1 〇 3 :液晶顯示面板 1 〇 4 :操作鍵部 1 〇 5 :影像資料介面 1 〇 6 :列印控制部 1 1 1 :列印頭驅動器 1 1 2 :列印頭 1 1 3 :滾筒 1 1 4、1 1 5 :發動機驅動器 1 1 6、1 1 7 :發動機 1 1 8 :主動輪 1 1 9 :壓輪 12 0、 1 2 0 C 、 1 2 0 Μ 、 204 :標言己感測j 器 120A :發光裝置 1 2 0 B :光接收裝置 121、200A、200B:墨色帶 1 2 2 :收納捲軸 123 :饋送捲軸 124 :列印紙 1 30C ' 130M、130Y:墨塗佈 18 1:白光 LED 182、 184:光導 1 8 3 :紅光感測器 1 8 5 :藍光感測器 -52- 201000325 2 〇 1 :基膜 202C ' 202L、202Μ、202 Υ :墨塗佈區 2 0 3 :黑色標記 PLI :墨色帶載置部 S Μ :感測器標記

Claims (1)

  1. 20100032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墨色帶,包含: 一基膜,其具有縱向形狀; 複數個墨塗佈區,在該基膜的縱向方向上以預定距離 的間距並列形成在該基膜上;以及 感測器標記,形成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該基膜上’ 待用於偵測該等墨塗佈區各者的開始,其中 該複數個墨塗佈區係藉由以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重複 該等區域而構成,且 該等感測器標記係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之$同顏色的 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墨色帶,其中定位在該等 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的該等墨色帶區之開始的該等感測器 標記係由第一顏色墨塗佈及第二顏色墨塗佈所構成。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墨色帶,其中該第一顏色 墨塗佈及第二顏色墨塗佈係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排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墨色帶,其中 第一距離係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介於該第一顏色墨 塗佈及該第二顏色墨塗佈之間的距離,且第二距離係在該 基膜之縱向方向上介於一方面在該基膜上形成之該第一顏 色墨塗佈的區域及另一方面由相鄰於該第一顏色墨塗佈的 該區域之該第二顏色墨塗佈所構成的該感測益標5己之間的 距離;以及 該第一及該第二距離係以該第二距離長於該第一距離 -54- 201000325 的方式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墨色帶,其中該第一顏色 墨塗佈及第二顏色墨塗佈係在該基膜之交叉方向上排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墨色帶,其中該預定數量 之顏色係黃色、洋紅色、及青色。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墨色帶,其中該預定數量 之顏色係黃色、洋紅色、青色、及層壓。 8.—種印表機,包含: 一墨色帶載置部,組態成將墨色帶載置於其上之部分 ,該墨色帶包含 一基膜,其具有縱向形狀, 複數個墨塗佈區,在該基膜的縱向方向上以預定距離 的間距並列形成在該基膜上,以及 感測器標§3 ’形成在該等墨塗佈區之間的該基目吴上’ 待用於偵測該等墨塗佈區各者的開始,其中 該複數個墨塗佈區係藉由以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重複 該等區域而構成’且 該等感測器標記係由選自該等預定數量之不同顏色的 顏色之墨塗佈所構成; 一墨色帶饋送部,其組態成在該基膜之縱向方向上饋 送載置於該墨色帶載置部上的該墨色帶; 一感測器標記偵測部,其組態成偵測藉由該墨色帶饋 送部饋送之該墨色帶上的該等感測器標記; 一列印頭’其組態成以列印資料來供應;以及 -55- 201000325 一列印控制部,其組態成基於該感測器標記偵測部之 偵測輸出,控制在操作中的該墨色帶饋送部及該列印頭。 -56-
TW098108595A 2008-03-28 2009-03-17 Ink ribbon and printer TW20100032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8758A JP4488081B2 (ja) 2008-03-28 2008-03-28 インクリボンおよび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0325A true TW201000325A (en) 2010-01-01

Family

ID=4111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8595A TW201000325A (en) 2008-03-28 2009-03-17 Ink ribbon and printe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45910A1 (zh)
JP (1) JP4488081B2 (zh)
CN (1) CN101544137B (zh)
TW (1) TW20100032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1310B (zh) * 2011-12-23 2015-11-1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色碳带颜色识别方法、多色碳带定位方法及热打印机
JP6657135B2 (ja) * 2017-03-22 2020-03-04 株式会社石井表記 電池製造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7218A (en) * 1987-12-14 1991-08-06 Hitachi, Ltd.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capable of using and detecting a plurality of multicolor ribbons
US5259680A (en) * 1987-12-14 1993-11-09 Hitachi, Ltd.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and ink sheet cassette for use in same
JP3386524B2 (ja) * 1993-07-30 2003-03-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リボン
US6042280A (en) * 1995-05-25 2000-03-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label printing device
JPH08324142A (ja) * 1995-06-02 1996-12-10 Sony Corp 転写型画像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7037855A1 (fr) * 1996-04-10 1997-10-16 Sony Corporation Systeme d'affichage, procede d'affichage, ruban encreur, imprimante et appareil de formation d'images
JP3016375B2 (ja) * 1997-05-23 2000-03-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チッパー装置及びチッパー装置用カラーリボン並びにカード発行システム
JP2000071588A (ja) * 1998-08-26 2000-03-07 Sony Corp インクリボン及びインクリボン原反の不良箇所判別方法
US6341906B2 (en) * 1998-09-21 2002-01-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Cassette containing magnetically affixable printing tape and tape printer which use the cassette
JP2000351509A (ja) * 1999-06-08 2000-12-19 Sony Corp ロール状の印画紙、これを使用した画像プリンタ及び印画紙残量検出方法
US6135658A (en) * 1999-06-24 2000-10-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Thermal printer donor media with single track code containing multiple data fiel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reading the same
US6585437B1 (en) * 1999-09-27 2003-07-01 Intermec Ip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printing on linerless label stock
JP3714273B2 (ja) * 2002-03-28 2005-1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用紙パッケージ、および該パッケージを使用するプリンタ
JP4977975B2 (ja) * 2005-08-02 2012-07-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リボン搬送制御装置、リボン搬送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474323B2 (en) * 2005-08-02 2009-01-06 Sony Corporation Print apparatus, ribbon movement control device, ribbon film, ribbon mov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41315A (ja) 2009-10-22
CN101544137B (zh) 2011-05-04
JP4488081B2 (ja) 2010-06-23
US20090245910A1 (en) 2009-10-01
CN101544137A (zh) 200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55168A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suitable for security purposes
US7760945B2 (en) Thermal transfer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dicating/detecting remaining amount of ink ribbon
JP5119822B2 (ja) 再転写方式の印刷装置及び再転写方式の印刷方法
US20070041768A1 (en) Ink ribbon, thermal transf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nd method of recording pri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20190126635A1 (en) Image producing device, transfer ribbon and image producing method
JP5290159B2 (ja) 活性化プリンタと共に使用する媒体及びこのような媒体のための活性化プリンタ
TW201000325A (en) Ink ribbon and printer
JP2008080682A (ja) カード,カー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ード製造装置
US7133059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US7352379B2 (en) Sheet for forming an imag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38442A (ja) インクリボン、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5132027A (ja) 印刷物、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7248118B2 (ja) ヘッドユニット、および、印刷ユニット
JP7207538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制御装置
JP7395948B2 (ja) 間接転写記録装置および間接転写記録方法
JP7552174B2 (ja) 印画物製造システム及び印画物製造方法
JP2005332141A (ja) 通帳類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4515743B2 (ja) 通帳類印刷装置及び通帳類印刷方法
TWI253400B (en) Printer capable of detecting status of unused ribbon
JP2007307860A (ja) プリンタ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インクシート
TWI253399B (en) Printer capable of detecting status of unused ribbon
KR20090043905A (ko) 포토 프린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H08118693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の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175669A (ja) 熱転写記録方法および熱転写記録装置
JPH06344583A (ja) プリン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