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9867A -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array of passive organic LED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array of passive organic LE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9867A
TW200939867A TW097108980A TW97108980A TW200939867A TW 200939867 A TW200939867 A TW 200939867A TW 097108980 A TW097108980 A TW 097108980A TW 97108980 A TW97108980 A TW 97108980A TW 200939867 A TW200939867 A TW 2009398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8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70699B (zh
Inventor
xin-fei Meng
Sheng-Fu Hong
yu-qiang Zhao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hiao Tu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hiao Tung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hiao Tung
Priority to TW097108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0939867A/zh
Priority to JP2008117258A priority patent/JP5071672B2/ja
Priority to US12/153,233 priority patent/US20090230383A1/en
Publication of TW200939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9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0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06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10/00Organi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ganic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K10/40Organic transistors
    • H10K10/46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 [OTFT]
    • H10K10/462Insulated 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GFETs]
    • H10K10/491Vertical transistors, e.g. vertical carbon nanotub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CNT-FE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093986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 置,特別為一種應用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之陣列被動式有 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是目前最有潛力的平面顯示裝 〇置之一,其所採用的發光原理和過去採用液晶作為光開關介質 的液晶顯示器有所不同。因為液晶本身不會發光,所以必須外 加背光源,並藉由外加電壓而使得液晶旋轉並控制其背光源妁 光穿透率。然而,有機發光二極體在電流導通導電時即可自行 發光,不需再額外設置背光源。因此可利用有極發光二極體本 身之特性,以使得顯示裝置具有輕、薄、短、小之優勢。 第1圖係為習知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驅動電路 _之等效電路示意圖。第2圖係為習知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
Q 示裝置之電路示意圖。 如第1圖所示,習知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驅動 電路之等效電路係包括複數個第一電晶體(TS11〜Tslm、 Ts21〜Ts2m、…、TSnl〜TSnm)、複數個第二電晶體(Tdii〜TDlm、 Td2广TD2m、…、TDn广TDnm)、以及複數個有機發光二極體11。 習知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電路佈線大多採 用液晶顯示裝置所使用電路佈線的方式,其係主要由資料信號 線(Dl、D2、…、Dm)及掃目苗信號線(SI、S2、…、Sn)相互垂 200939867 直設置而成,而每一組交錯的資料信號線及掃瞄信號線可分別 用以控制一個晝素單元12,其中晝素單元12則包括一第一電 晶體Tsii、一第二電晶體Τ〇ιι以及一有機發光二極體11。 舉例來說,第一電晶體TS11具有一閘極用以電性連接於掃 瞄信號線S1以及一源極用以電性連接於資料信號線D1,其可 用以作為影像資料進入儲存開關及定址用。第二電晶體TD11 具有一閘極用以電性連接於第一電晶體TS11之汲極,以及一源 極用以電性連接於電源供應電壓VDD。而有機發光二極體11 ❹之陽極係電性連接於第二電晶體TD11之汲極,陰極則電性連接 於一接地電位GND。因此,可利用資料驅動器13及閘極驅動 器14分別控制資料信號線(DhD2.....Dm)及掃瞄信號線(S卜 S2.....Sn),進而控制每一晝素單元12之開啟/關閉。 然而如第2圖所不’第一電晶體(Tsil〜Tsim、Ts2广Ts2m、…、 Tsnl〜Tsnm)及第二電晶體(Τ〇11〜TdIhi、TD2广TD2m、…、TDn广TDnm) 實際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上佔有一定的面積大小,所以 Ο會縮減每一晝素單元12之開口率,進而影響到每一晝素單元 12的出光面積,也因此會使得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受限於 第一電晶體(Tsll〜Tsim、Ts21〜Ts2m、…、TSnl〜Tsnm)及第二電晶 體(TdII〜TDlm、TD21〜TD2m、…、TDnl〜TDnm)之面積,而無法再 提升其晝面解析度。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為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 係藉由複數個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構成陣列被動式有機 200939867 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由於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之結構為 將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之電晶體與有機發光二極體直接垂直 結合,所以可避免電晶體佔去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面積, 進而提高每一晝素之開口率,並且可改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 裝置整體的出光面積及亮度。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 極體顯示裝置,其包括複數個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其具 有一第一集極、一第一拇/基極及一第一射極,第一集極電性 〇連接且相互平行形成複數條第一掃瞄單元,而第一柵/基極亦 電性連接且相互平行形成複數條第二掃瞄單元,又第一射極亦 電性連接且相互平行形成複數條第三掃瞄單元,其中第一掃瞄 單元係與第二掃瞄單元相互交錯垂直排列,且第二掃瞄單元又 與第三掃瞄單元相互交錯垂直排列。 藉由本發明的實施,至少可達到下列進步功效: 一、 藉由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構成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 _ 二極體顯示裝置,可提高每一晝素之開口率。 ❹ 二、 可增加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整體的出光 面積及亮度。 三、 可提升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晝面解析 度。 為了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内容並據 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内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 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 點,因此將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 200939867 點。 【實施方式】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 裝置之立體實施例圖—。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種陣列被動式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裴置之俯視透視實施例圖。第5圖係為本 發明之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立體實施 例圖二。第6圖係為沿第3圖中A_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_。 ❹第7圖係為沿第3圖中A_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二。第8圖係 為沿第3圖中A_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三。第9圖係為沿第3 圖中A-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四。第1〇圖係為沿第3圖中A_A 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五。 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 體顯示裝置,其包括複數個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〇,而每 一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皆具有一第一集極21、一第— ❹柵/基極22及-第—射極23。而複數個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 體20又相互排列以形成一陣列結構,如第3圖所示,其係: 排列了 3x3個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〇之陣列被動式 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位於每-列的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〇的第一集極Μ 係相互電性連接以形成複數條第一掃猫單元3〇,每一第一掃聪 早兀30又相互平打。而位在每一行的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 體20的第*-柵極22或第-基極22亦相互電性連接以形成複 數條第二掃瞎單it 4〇 ’又每—第二_單元4g也相互平行。 8 200939867 同樣的,位於每一列的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的第一射 極23也相互電性連接以形成複數條第三掃瞄單元50,並且每 一第三掃瞄單元50又相互平行。 如第4圖所示,第一掃瞄單元30間皆相互平行,並且與 第二掃瞄單元40相互交錯垂直排列,同樣的第三掃瞄單元50 也與第二掃瞄單元40相互交錯垂直排列,也就是說第三掃瞄 單元50也與第一掃瞄單元30相互平行,藉此以形成陣列被動 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並且,可藉由外部電路分別控制 〇第一掃瞄單元30、第二掃瞄單元40及第三掃瞄單元50,進而 分別驅動任一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 舉例來說,可藉由同時導通第一列的第一掃瞄單元30和 第三掃瞄單元50以及第二行的第二掃瞄單元40,而驅動位在 第二行第一列的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或是可藉由同時 導通第二列及第三列的第一掃瞄單元30和第三掃瞄單元50以 及第一行的第二掃瞄單元40,進而同時驅動位在第二行第二列 ^以及第一行第三列的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因此,可藉 ❹ 由外部電路之設計,進而分別控制每一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 體20。 如第5圖所示,每一列的第三掃瞄單元50也可相互結合 為一公共電極,因此在導通第三掃瞄單元50時,可以僅控制 第一掃瞄單元30及第二掃瞄單元40,即可導通任一垂直驅動 有機發光電晶體20。舉例來說,可以導通第一列的第一掃瞄單 元30以及第二行的第二掃瞄單元40,而驅動位在第二行第一 列的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或是可藉由同時導通第二列 9 200939867 行的第二掃瞄單元40, 第一行第三列的垂直驅 及第三列的第一掃瞄單元3〇以及第—行 進而同時驅動位在第二行第二列以及第 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 如第6圖所tf ’其料陣顺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 置之剖視實施態樣一, 其中每一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
極61上,而第二電極63則結合於第一有機層62,第二電極 63可以結合於第一有機層62中的任何位置,且包含設置於第 一有機層62的上方。第二電極63可用以控制電洞/電子通過 的數量,藉此調變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〇之出光亮度。 第有機層62係可選自於電洞注入層(Hole Injection Layer,HIL)、電洞傳輸層(H〇ie Transport Layer,HTL)、電洞阻 擋層(Hole Blocking Layer,HBL)、電子阻擋層(Electron ❹Blocking Layer,EBL)、電子傳輸層(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ETL)、及電子注入層(H〇ie Electron Layer,HIL)所組成群組。 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0,其具有一第二有機層71 ;以及 一第二電極72。第二有機層71係包括一發光層(EMission Layer, EML),或是可再進一步包括選自於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 電洞阻擋層、電子阻擋層、電子傳輸層、及電子注入層所組成 群組之至少一,藉此降低每層間之能障差,並提高第一有機發 光二極體70之發光效率。第二有機層71係垂直堆疊於第一垂 直式電晶體60上’例如垂直堆疊於第一有機層62或第二電極 200939867 63上,而第三電極72則堆疊於第二有機層71上。 第一垂直式電晶體60之第一電極61係可以為一陽極,並 可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射極23。第一 電極61之材質可以為氧化銦錫…等透明電極,也可以為金、 白金、氧化鉬/鋁、PED0T/氧化鉬/鋁或其組合。第一有機層62 可包括電洞注入層及電洞傳輸層,其中電洞注入層係可堆疊於 第一電極61上,而電洞傳輸層則可再堆疊於電洞注入層上。 第一垂直式電晶體60之第二電極63係可以為一栅極,並 〇可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柵極22,第二 電極63可結合於電洞傳輸層中的任何位置,包含在電洞傳輸 層的上方,而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0之第三電極72則可以為 一陰極,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集極 21。第三電極72之材質可以為鈣/鋁、氟化鋰/鋁、氟化鉋/鋁、 鋇/紹或其組合。 上述之第一垂直式電晶體60之第二電極63可用以控制電 &洞進入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0的數量,當電洞在適當的第二 ❿ 電極63及第三電極72的電壓調變下,可以穿過第二電極63 而進入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0。電洞進入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 70後,可在第二有機層71處與第三電極72注入之電子相結 合,並於第二有機層71之發光層發光。 此外,第一垂直式電晶體60之第一電極61也可以為一陰 極,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射極23,第 一電極61之材質可以為鈣/鋁、氟化鋰/鋁、氟化鉋/鋁、鋇/鋁 或其組合。第一有機層62可包括電子傳輸層,而電子傳輸層 11 200939867
係可堆疊於第-電極61上。第—垂直式電晶體6Q之第二電極 63係可以為—柵極,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如之 第-柵極22,其可結合於電子傳輪層中的任何位置,包含 子傳輸層的上方,而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〇之第三電極_ 可以為一陽極’並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〇之第 集極21。第二電極72之材質可以為氧化銦錫..等透明電 極,用以使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〇所發出之光線可穿透過第 二電極72而向上射出,此外第三電極?2之材質也可以為金、 白金、氧化鉬/鋁、PED〇T/氧化鉬/鋁或其组合。 的電壓調變下,可〜子在適當的第二電極63及第三電極72 極體70。電子進人穿過第—電極63而進人第-有機發光二 層η處與第三電極79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0後,可在第二有機 之發光層發光。 〉主入之電洞相結合’並於第二有機層71 置之剖視實施態樣二、係為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 中的第—垂直切其乃是在第6圖所示之剖視實施態樣-極體70之第:有^體6〇之第一有機層62及第一有機發光二 電極乃之材一質^層71間進一步增加—第四電㈣。而第四 極73之村質也可^為金屬,例如銘或銀…等,此外第四電 他材料的多層結構物腦T之高導電高分子或金屬與其 /PED0T·.·等。 例如鋁/氧化鉬、鋁/氧化鉬/PED0T、金 如上述所述,當第一 垂直式電晶體60之第一電極61為陽 12 200939867 極,並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射極23、 第一垂直式電晶體60之第二電極63為柵極,並用以作為垂直 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栅極22,且第一有機發光二極 體70之第三電極72為陰極,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 體20之第一集極21時,第四電極73則可以為陽極。 同樣的,當第一垂直式電晶體60之第一電極61為陰極, 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射極23、第一垂 直式電晶體60之第二電極63為栅極,並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 ❹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柵極22、且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70 之第三電極72為陽極,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 之第一集極21時,第四電極73則可以為陰極。 如第8圖所示,其係為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 置之剖視實施態樣三,其中每一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 結構可具有一第二垂直式電晶體80;以及一第二有機發光二極 體9G。 ^ 第二垂直式電晶體80,其具有一第五電極81; —第三有 機層82 ; —絕緣層83;以及一第六電極84。第三有機層82 係堆疊於第五電極81上,絕緣層83則堆疊於第三有機層82 及第六電極84之間。第三有機層82係可選自於電洞注入層、 電洞傳輸層、電洞阻擋層、電子阻擋層、電子傳輸層、及電子 注入層所組成群組。 第二有機發光二極體90,其具有一第四有機層91 ;以及 一第七電極92。第四有機層91係包括一發光層,或是可進一 步包括選自於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電洞阻擋層、電子阻 13 200939867 擋層、電子傳輸層、及電子注入層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藉由 各種不同之組合,可降低每層間之能障差,以提高第二有機發 光二極體90之發光效率。第四有機層91係垂直堆疊於第二垂 直式電晶體80上,例如垂直堆疊於第六電極84上,而第七電 極92則堆疊於第四有機層91上。 第二垂直式電晶體80之第五電極81係可以為一陽極,並 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射極23,第五電 極81之材質可以為氧化銦錫…等透明電極,或是可以為金、 ❹白金、氧化鉬/鋁、PED0T/氧化鉬/鋁或其組合。第三有機層82 可包括電洞注入層及電洞傳輸層,其中電洞注入層係可堆疊於 第五電極81上,而電洞傳輸層則可再堆疊於電洞注入層上。 絕緣層83係可先堆疊於電洞傳輸層上,再將第六電極84堆疊 於絕緣層83上,而第六電極84係可以為一基極,並用以作為 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基極22。第二有機發光二 極體90之第四有機層91可包括發光層,而第七電極92則可 ^以為一陰極,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集 ❹ 極21,其中第七電極92之材質可以為鈣/鋁、氟化鋰/鋁、氟 化鉋/鋁、鋇/鋁或其組合。 當絕緣層83及第六電極84之厚度適當時,自第五電極81 注入的電洞可穿透過絕緣層83後以彈道式的方式通過第六電 極84,並且可藉由控制第六電極84的電流大小,使大多數的 電洞穿過第六電極84至第四有機層91,而不會流向第六電極 84。當電洞穿過第六電極84至第四有機層91後,可在第四有 機層91處與第七電極92注入之電子相結合,並於第四有機層 14 200939867 91之發光層發光。因此’可利用調㈣六電極%之電流护制 電洞進入第二有機發光二極體9〇的數量,進而達到控制^二 有機發光二極體90發光強度之功效。 此外,第二垂直式電晶體80之第五電極81也可以為一陰 極丄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〇之第一射極Μ,其 中第五電極81之材質可以為舞/紹、氣化鐘/紹、氣化絶I 鋇/紹或其組合。第三有機層82可包括電子傳輸層,其中電子 ❹Γ堆疊於第五電極81上。絕緣層83係可先堆疊於電 别a上,再將第六電極84堆疊於絕緣層83上,而第六電 極84係可以為—基極’用以作為垂直轉有機發光電晶體% 之第—基極22。第二有機發光二極體9〇之第四有機層9ι可包 =光層’而第七電極92則可以為—陽極,用以作為垂直驅 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集極21,其中第七電極⑽ 可=為氧化銦錫...等透明電極’用以使第二有機發光二極體9〇 所發出之光線可穿透過第七電極92而向上射出,此外第七電 Cl。也可以為金、白金、氧化銷Μ、PEDGT/氧化錮/銘或其 同樣的’當絕緣層83及第六電極84之厚度適當時, 子可穿透過絕緣層83後以彈道式的方式通 電極84,並且可藉由控制第六電極84的電流大小,使 ㈣子穿過第六電極84至第四有機層9卜而不會流 在;電極84。當電子穿過第六電極84至第四有機層91後,; =有機層91處與第七電極92注入之電洞相結合,並J 四層91之發光層發光。因此,可利用調變第六電極84之 15 200939867 電流控制電子進入第二有機發光二極體90的數量,進而達到 控制第二有機發光二極體90發光強度之功效。 如第9圖所示,其為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之剖視實施態樣三,其乃是在第8圖所示之剖視實施態樣二中 的第二垂直式電晶體80之第六電極84及第二有機發光二極體 90之第四有機層91間進一步增加一第五有機層85,而第五有 機層85係可以為電子傳輸層、電子阻擋層、電洞傳輸層或電 洞阻擋層,藉以降低每層間之能障差,並提高第二有機發光二 ❹極體90之發光效率。 如第10圖所示,其為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 置之剖視實施態樣四,其乃是在第9圖所示之剖視實施態樣三 中進一步增加一第八電極86。第五有機層85係堆疊於第六電 極84上,而第八電極86則堆疊於第五有機層85上,而使得 第八電極86設置於第四有機層91及第五有機層85之間。而 第八電極86之材質係可以為金屬,例如或銀…等,也可以 0為例如PEDOT之高導電高分子或金屬與其他材料的多層結構, 例如鋁/氧化鉬、鋁/氧化鉬/PEDOT、金/PEDOT…等。 如上述所述,當第二垂直式電晶體80之第五電極81為陽 極,並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射極23、 第六電極84為基極,並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 之第一基極22、且第七電極92係為陰極,用以作為垂直驅動 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集極21時,第八電極86則可以為 陽極。同樣的,第二垂直式電晶體80之第五電極81為陰極, 並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之第一射極23、第六 16 200939867 電極84為基極,並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如之第 基極22 ’且第七電極92為陽極’用以作為垂直驅動有機發 光電晶體20之第-集極21時,第八電極86則可以為陰極。 為了配合各種設計上之需求,可將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 體20正置或倒置,而使得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〇可向上 發光或是向下發光。或是選用適當之材料,使得垂直驅動有機 發光電晶體20上下兩側之電極皆可透光,進而讓垂直驅動有 機發光電晶體20可同時由上下兩側發光。此外,藉由垂直驅 〇動有機發光電晶體20構成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 置,可提高每一晝素的開口率,進而增加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 電晶體顯示裝置的發光面積及亮度。另外,也可藉此縮小每— 晝素之面積大小,而提高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之晝面解析度。 惟上述各實施例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特點,其目的在使熟 習該技術者能瞭解本發明之内容並據以實施,而非限定本發明 ❹之專利範圍,故凡其他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而完成之等 效修飾或修改,仍應包含在以下所述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為習知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I區動電路之等 效電路示意圖。 第2圖係為習知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之電路示意 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17 200939867 之立體實施例圖一。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之俯視透視實施例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之立體實施例圖二。 第6圖係為沿第3圖中A-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一。 第7圖係為沿第3圖中A-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二。 第8圖係為沿第3圖中A-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三。 ❹第9圖係為沿第3圖中A-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四。 第10圖係為沿第3圖中A-A剖線之剖視實施態樣五。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有機發光二極體 12 ................晝素單元
Tsn .............第一電晶體 於TdU.............第二電晶體 S1................掃瞄信號線 D1...............資料信號線 VDD............電源供應電壓 GND............接地電位 13 ................資料驅動器 14 ................閘極驅動器 20................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 第一集極 18 21 200939867 22........ ........第一拇/基極 23........ ........第一射極 30........ ........第一掃瞄單元 40........ ........第二掃瞄單元 50........ ........第二掃瞄單元 60........ ........第一垂直式電晶體 61........ ........第一電極 62........ ........第一有機層 63........ ........第二電極 70........ ........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 71........ ........第二有機層 72........ ........第二電極 73........ ........第四電極 80........ ........第二垂直式電晶體 81........ ........第五電極 82........ ........第二有機層 83........ ........絕緣層 84........ ........第六電極 85........ ........第五有機層 86........ ........第八電極 90........ ........第二有機發光二極體 91........ ........第四有機層 92........ ........第七電極 19

Claims (1)

  1. 20093986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陣列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其包括複數個 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其具有一第一集極、一第一柵/ 基極及一第一射極,該些第一集極電性連接且相互平行形 成複數條第一掃瞄單元,而該些第一柵/基極亦電性連接且 相互平行形成複數條第二掃瞄單元,又該些第一射極亦電 性連接且相互平行形成複數條第三掃瞄單元,其中該第一 掃瞄單元係與該第二掃瞄單元相互交錯垂直排列,且該第 © 二掃瞄單元又與該第三掃瞄單元相互交錯垂直排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中該些第三掃瞄單元係相互結合為一公共電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中該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具有一第一垂直式電晶 體,其具有一第一電極;一第一有機層,其係堆疊於該第 一電極;以及一第二電極,其係結合於該第一有機層;以 ^ 及一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其具有一第二有機層,其係垂 直堆疊於該第一垂直式電晶體;以及一第三電極,其係堆 疊於該第二有機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電極係為一陽極,用以作為該第一射極、該第 二電極係為一柵極,用以作為該第一柵極、以及該第三電 極係為一陰極,用以作為該第一集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電極係為一陰極,用以作為該第一射極、該第 20 200939867 二電極係為一柵極,用以作為該第一柵極、以及該第三電 極係為一陽極,用以作為該第一集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進一步具有一第四電極,其係設置於該第一有機層及該 第二有機層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電極係為一陽極,用以作為該第一射極、該第 二電極係為一柵極,用以作為該第一柵極、該第三電極係 ❿ 為一陰極,用以作為該第一集極、以及該第四電極係為一 陽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電極係為一陰極,用以作為該第一射極、該第 二電極係為一栅極,用以作為該第一柵極、該第三電極係 為一陽極,用以作為該第一集極、以及該第四電極係為一 陰極。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中該垂直驅動有機發光電晶體具有一第二垂直式電晶 體,其具有一第五電極;一第三有機層,其係堆疊於該第 五電極;一絕緣層,其係堆疊於該第三有機層,以及一第 六電極,其係堆疊於該絕緣層;以及一第二有機發光二極 體,其具有一第四有機層,其係垂直堆疊於該第二垂直式 電晶體;以及一第七電極,其係堆疊於該第四有機層。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五電極係為一陽極,用以作為該第一射極、該第 21 200939867 &係為基極,用以作為該第一基極、以及該第七電 陰極,作為該第-· 广矛圍第9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山番該第五電極係為〜陰極,用以作為該第 一射極、該第 ^係為基極’用以作為該第一基極、以及該第七電 =-陽極,用以作為該第一集極。 :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〇 〔胃第—垂直式電晶體進一步具有—第五有機層,其係 設置於該第六電極及該第四有機層之間。 m利範11第9項所述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該第—垂直式電晶體進一步具有一第五有機層以及一 =電極’其中該第五有機層錢置於該第六電極及該第 八電極之間,且兮笛λ _ 四有機層之間/…電極係設置於該第五有機層及該第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 ©其中該第五電極係為—陽極之有機發先—極體顯不裝置, 六電極係為-基極’用用以作為該第一射極、該第 為-陰極,用以作為該第4:第:基'該第七電極係 陽極。 集極、以及該第八電極係為一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 其中該第五電極係為—項;^之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褒置, _係為—基極,用:作=作=第::極、該第 為一胳技m 馬該第一基極、該第七電柘# 陰極。,用以作為該第-集極、以及該第八電極係為: 22
TW097108980A 2008-03-14 2008-03-14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array of passive organic LED TW200939867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08980A TW200939867A (en) 2008-03-14 2008-03-14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array of passive organic LED
JP2008117258A JP5071672B2 (ja) 2008-03-14 2008-04-28 マトリックス受動式有機発光ダイオード表示装置
US12/153,233 US20090230383A1 (en) 2008-03-14 2008-05-15 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08980A TW200939867A (en) 2008-03-14 2008-03-14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array of passive organic LE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9867A true TW200939867A (en) 2009-09-16
TWI370699B TWI370699B (zh) 2012-08-11

Family

ID=4106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8980A TW200939867A (en) 2008-03-14 2008-03-14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array of passive organic LE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30383A1 (zh)
JP (1) JP5071672B2 (zh)
TW (1) TW20093986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7411B (zh) * 2010-10-29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光源裝置
CN105051899A (zh) * 2013-03-15 2015-11-11 尼斯迪格瑞科技环球公司 将晶体管晶片接合到发光二极管晶片以形成有源发光二极管模块
TWI587268B (zh) * 2012-12-21 2017-06-11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96846B1 (ko) * 2008-12-24 2015-03-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153732B2 (en) * 2012-02-23 2015-10-06 Nthdegree Technologies Worldwide Inc. Active LED module
US8933433B2 (en) 2012-07-30 2015-01-13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receiving a micro device
US9484504B2 (en) 2013-05-14 2016-11-01 Apple Inc. Micro LED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yer
KR20160018693A (ko) 2013-06-07 2016-02-17 커먼웰쓰 사이언티픽 앤 인더스트리알 리서치 오거니제이션 전계발광 디바이스
US9111464B2 (en) 2013-06-18 2015-08-18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ED display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yer
US10782580B2 (en) 2016-04-29 2020-09-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rray substrate
KR102558973B1 (ko) 2017-01-18 2023-07-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CN111244274A (zh) 2018-11-29 2020-06-05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垂直设计结构及基于给体-受体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高电流otft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3424A (en) * 1994-03-24 1996-10-08 Uniax Corporation Polymer grid triodes
WO1996031909A1 (en) * 1995-04-05 1996-10-10 Uniax Corporation Smart polymer image processor
JPH10288965A (ja) * 1997-04-14 1998-10-27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
JP2002043065A (ja) * 2000-07-24 2002-02-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発光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露光装置並びに平面表示装置
US6884093B2 (en) * 2000-10-03 2005-04-26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Organic triodes with novel grid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JP2003187983A (ja) * 2001-12-17 2003-07-04 Ricoh Co Ltd 有機elトランジスタ
KR100432544B1 (ko) * 2002-03-18 2004-05-24 박병주 매트릭스형 3 극성 유기 el 표시장치
US7002176B2 (en) * 2002-05-31 2006-02-21 Ricoh Company, Ltd. Vertical organic transistor
US6774052B2 (en) * 2002-06-19 2004-08-10 Nantero, Inc. Method of making nanotube permeable base transistor
JP4561122B2 (ja) * 2004-02-26 2010-10-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有機薄膜発光トランジスタの製造方法
JP4381206B2 (ja) * 2004-03-31 2009-12-09 淳二 城戸 発光トランジスタ
JP2007027566A (ja) * 2005-07-20 2007-02-01 Ricoh Co Ltd 縦型トランジスタおよび発光素子
JP4934774B2 (ja) * 2006-09-05 2012-05-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有機発光トランジスタ及び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7411B (zh) * 2010-10-29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光源裝置
TWI587268B (zh) * 2012-12-21 2017-06-11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5051899A (zh) * 2013-03-15 2015-11-11 尼斯迪格瑞科技环球公司 将晶体管晶片接合到发光二极管晶片以形成有源发光二极管模块
CN105051899B (zh) * 2013-03-15 2017-12-12 尼斯迪格瑞科技环球公司 将晶体管晶片接合到发光二极管晶片以形成有源发光二极管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30383A1 (en) 2009-09-17
TWI370699B (zh) 2012-08-11
JP2009223272A (ja) 2009-10-01
JP5071672B2 (ja)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39867A (en)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array of passive organic LED
TWI425693B (zh) Vertical drive and parallel driv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crystal structure
TWI534993B (zh) 無機發光二極體之畫素結構
CN103855190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TWI305635B (en)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351664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I522987B (zh) 發光裝置及電子機器、發光裝置之驅動方法
CN103681746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49135A (zh) 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101152134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315049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860259A (zh) 一种oled阵列基板及oled显示装置
CN103915478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TW201503330A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製造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方法
CN1399504A (zh) 简化制造工艺的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06673A (zh) Amoled显示装置
CN103811675A (zh)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200838350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WO2019184693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的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US20070146248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CN102881709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US7564184B2 (en) Dual display device
KR100766949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971301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TWI248212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ixel structure, arr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