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3015A -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3015A
CN109713015A CN201811643181.4A CN201811643181A CN109713015A CN 109713015 A CN109713015 A CN 109713015A CN 201811643181 A CN201811643181 A CN 201811643181A CN 109713015 A CN109713015 A CN 109713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ductive layer
display panel
layer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31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3015B (zh
Inventor
安乐平
王玲玲
刘宏俊
李胜坤
高裕弟
穆欣炬
李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Visionox Display Co Ltd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31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3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3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3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5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该显示面板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导电层内,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内。且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相互绝缘,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极性相同,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交叉。通过采用两层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形成显示面板的阳极,可以实现PMOLED显示面板的多行扫描驱动,从而提高了PMOLED显示面板的分辨率,进而打破PMOLED显示面板的市场限制。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也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是一种新兴的平板显示装置,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发光亮度高、体积轻薄、响应速度快,而且易于实现彩色显示和大屏幕显示、易于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驱动控制电路是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显示屏的性能的优劣。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方式主要由无源驱动(Passive MatrixDriving)和有源驱动(Active Matrix Driving)两种方式,采用无源驱动的OLED成为PM-OLED,采用有源驱动的OLED成为AM-OLED。
传统技术中,PMOLED驱动方式采用逐行分时扫描驱动,存在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
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极性相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上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导电层内,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内,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交叉,通过采用两层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形成显示面板中的阳极,可以实现PMOLED显示屏的多行扫描驱动,从而提高了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进而扩大了PMO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促进了PMOLED显示屏的整体发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开口,所述第一像素开口与所述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对应,用于容纳第一发光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开口,所述第二像素开口与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像素开口对应,用于容纳第二发光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扫描驱动单元和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所述扫描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用于向每条所述第三电极提供扫描驱动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第三电极划分为若干个第三电极组,所述第三电极组包括至少两条第三电极;
所述第三电极组的每条第三电极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相互连接,并连接至同一个所述扫描驱动单元,所述扫描驱动单元向所述第三电极组的每条第三电极同时提供扫描驱动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极组中的第三电极相邻或相隔至少一条所述第三电极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数据驱动单元和第二引出线;
所述数据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用于向每条所述第一电极及每条所述第二电极提供数据驱动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交错设置的至少两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至少一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相互绝缘。
一种显示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部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c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以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传统技术中,PMOLED面板包括多条阴极、发光层、多条阳极及外部电路,阳极与阴极相互垂直。阴极与阳极的交叉位置处形成发光层。外部电路向选取的阴极与阳极提供驱动电压。可见,PMOLED显示面板的构造较简单,驱动视电流决定灰阶、分辨率及画质表现,以单色和多色产品居多,应用在小尺寸产品上。PMOLED的制作成本及技术门槛较低。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传统的PMOLED驱动方式采用逐行分时扫描驱动,正是受制于驱动方式,分辨率无法提高,因此产品将被限制在低分辨率小尺寸市场。
针对上述问题,技术人员提出对PMOLED显示面板采用多行扫描的驱动方式,即同一扫描驱动信号同时施加在至少两条阴极上,同时驱动至少两行像素。针对采用多行扫描驱动方式的PMOLED,技术人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导电层内,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内。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相互绝缘,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极性相同,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交叉。通过采用两层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形成显示面板的阳极,可以实现PMOLED显示面板的多行扫描驱动,从而提高了PMOLED显示面板的分辨率,进而打破PMOLED显示面板的市场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请参见图1a,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设置于基板100上的第一导电层110以及设置于第一导电层110上的第二导电层130。其中,第二导电层110与第一导电层130相互绝缘。第一导电层110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111。第二导电层130包括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第二电极131与第一电极111极性相同,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第二导电层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极性相同,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交叉,通过两层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实现PMOLED显示屏的两行扫描驱动,同一扫描驱动信号同时驱动两行像素,并控制数据信号施加在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实现像素的发光。通过采用两层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驱动的像素行数是传统技术的两倍,即同一扫描驱动信号驱动两行像素,从而提高了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以及设置于基板100上的第一导电层110。第一导电层110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111。请参见图1b,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电层110上的第一绝缘层120。第一绝缘层120上设置有第二导电层130,第二导电层130包括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第二导电层130与第一导电层110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120相互绝缘。请参见图2a,第一绝缘层120具有第一像素开口210,第一像素开口210与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111对应,用于容纳第一发光单元(未示出)。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20上的第二导电层130,第二导电层130包括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
其中,基板100可以为刚性基板,如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或者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基板100也可为柔性基板,如PI薄膜等。第一导电层110形成于基板100上,第一导电层110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111。第一导电层110上形成第一绝缘层120上,第一绝缘层120上形成第二导电层130,第二导电层130包括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第二电极131与第一电极111极性相同。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111与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120相互绝缘。
根据显示面板的出光类型,比如顶发光类型或底发光类型,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31可以用做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当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31用作透明电极时,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31可以利用具有相对大的功函数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锌锡(Z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x)、氧化锡(SnOx)、氧化镓铟锌(GIZO)、掺有铝的氧化锌(AZO)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组合形式使用。当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31用作反射电极时,则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31可以利用金属,例如银(Ag)、铝(Al)、铂(Pt)、金(Au)、铬(Cr)、钨(W)、钼(Mo)、钛(Ti)、钯(Pd)等形成,或者利用这些金属的合金形成。第一绝缘层材料可以采用SiO2、SiNx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31极性相同,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31均为阳极。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极性相同,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交叉,且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与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相互绝缘。则可以通过两层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实现PMOLED显示屏的两行扫描驱动,同一扫描驱动信号同时驱动两行像素,并控制数据信号施加在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实现像素的发光。通过采用两层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驱动的像素行数是传统技术的两倍,即同一扫描驱动信号驱动两行像素,从而提高了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b,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导电层130上的第二绝缘层220。第二绝缘层220具有第二像素开口230,包括与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对应的第二像素开口232和第一像素开口对应的第二像素开口231,即第二像素开口230与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第一像素开口210对应。与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对应的第二像素开口232,用于容纳第二发光单元(未示出)。
其中,第一发光单元或者第二发光单元还包括包括注入第一载流子的第一层组、形成在第一层组上的发光层及形成在发光层上注入第二载流子的第二层组。其中,第一层组可以包括第一载流子注入层,还可以包括第一载流子传输层,也可以包括第二载流子阻挡层。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载流子是空穴,则第二载流子是电子;当第一载流子是电子,则第二载流子是空穴。在发光层中,电子与空穴复合形成激子从而产生光发射。第二层组可以包括第二载流子注入层,还可以包括第二载流子传输层,也可以包括第一载流子阻挡层。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在基板100上形成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111。在多条第一电极111上形成第一绝缘层(未示出),在第一绝缘层(未示出)上形成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交叉,在第二导电层130上形成第二绝缘层220。为了简化工艺步骤,节省工艺流程,对第二绝缘层220与第一绝缘层120同时进行构图工艺步骤,形成与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111对应的第一像素开口210、与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131对应的第二像素开口232。第一像素开口210暴露出对应的第一电极111,第二像素开口232暴露出对应的第二电极131,进一步地,在第一像素开口210和第二像素开口232内分别形成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且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三导电层。第三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相互绝缘。第三导电层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三电极。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具体地,请参见图4,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设置于基板100上的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电极111、设置于第一电极111上的第一绝缘层120、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20上的沿着第二方向的多条第二电极131、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20上的第二绝缘层220,第一绝缘层120与第二绝缘层220形成像素限定层(未标出);像素限定层具有第一像素开口(未标出)和第二像素开口(未标出),第一像素开口内形成第一发光单元410,第二像素开口内形成第二发光单元430。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发光单元410及第二发光单元430上的第三导电层420,第三导电层420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三电极421。其中,在形成第三导电层时,可以采用与多条第三电极421对应的掩膜板以隔断第三导电层420,并形成相互绝缘的多条第三电极421。第三电极421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类型用做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当显示面板是顶发光类型时,第三电极421是透明电极。当显示面板是底发光类型时,第三电极421是反射电极。第三电极421的材料与第一电极111的材料是类似的,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电极421与第一电极111、第二电极131极性相反,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31均为阳极,第三电极421为阴极。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在第一电极上通过先后形成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形成像素限定层,且像素限定层具有第一像素开口和第二像素开口,第一像素开口与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电极对应,第二像素开口与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电极对应,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电极与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电极之间相互绝缘,则可以通过采用两层交叉走线的布线方案以实现PMOLED显示屏的多行扫描驱动,从而提高了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另外,显示面板的视觉亮度与像素发光时间有关,通过多行扫描的驱动方式,可以相对地延长像素发光时间,从而可以提高视觉亮度,改善了用户体验。从另一角度来讲,在保持同一视觉亮度的前提下,通过多行扫描的驱动方式,可以相对地缩短像素发光时间,从而降低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第三导电层420还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20上。显示面板还包括隔离柱510,位于第二绝缘层220与第三导电层420之间,用于隔断第三导电层420以形成多条第三电极421。具体地,第三导电层420位于隔离柱510、第一发光单元410及第二发光单元430上。隔离柱510通过曝光方式图形化。为了提高工艺精度,隔离柱510可以采用负性光感有机材料制成。进一步地,隔离柱510可以采用倒梯形,在形成第三导电层420时,通过倒梯形的侧边向内延伸,倒梯形的隔离柱510隔断第三导电层420,且隔离柱510上形成部分导电层422,从而可以避免第三电极421之间的短接,使得PMOLED显示面板可以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显示面板具有相邻的显示区610和非显示区620。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620的至少一个扫描驱动单元630和与第三电极421对应的第一引出线640。扫描驱动单元630,通过第一引出线640与第三电极421连接,用于向每条第三电极421提供扫描驱动信号。其中,在第一电极111与第三电极421交叉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发光单元或者第二发光单元,扫描驱动单元630将扫描驱动信号顺序地施加到第一发光单元或者第二发光单元以使第一发光单元或者第二发光单元发光。
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出线位于非显示区,显示区内的第一电极包括相互绝缘的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电极和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电极,从而减小了发光单元之间的间距,提升了PMOLED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增大了透光区域的面积,实现了采用多行扫描驱动的PMOLED显示面板具有高亮度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层叠交错设置的至少两层第一导电层和至少一层第二导电层,且第一导电层与相邻的第二导电层之间相互绝缘。
示例性,请参见图7,显示面板包括层叠交错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10、第二导电层130、第四导电层710,且第一导电层110与相邻的第二导电层130通过第一绝缘层(未示出)相互绝缘,且第二导电层130与相邻的第四导电层710通过第二绝缘层220相互绝缘。第四导电层710可以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四电极,第四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一电极极性相同。
示例性,显示面板的阳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第四电极,即显示面板的阳极包括层叠交错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10、第二导电层130及第四导电层710,第一导电层110与相邻的第二导电层130通过第一绝缘层相互绝缘,且第二导电层130与相邻的第四导电层710通过第二绝缘层220相互绝缘。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一电极极性相同,则显示面板的阳极可以采用三层层叠交叉走线的布线方案,显示面板包括层叠交错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10、第二导电层130、第四导电层710,在第四导电层710上形成第三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形成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具有第一像素开口、第二像素开口、第三像素开口,第一像素开口、第二像素开口、第三像素开口分别用于放置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发光、第三发光单元发光,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发光、第三发光单元发光具有不同的高度。层叠交错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10、第二导电层130和第四导电层710与层叠交错设置的第一导电层110和第二导电层13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面板的阳极也可以采用四层层叠交叉走线的布线方案,显示面板包括层叠交错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四导电层、第五导电层,在第五导电层上形成第四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形成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具有第一像素开口、第二像素开口、第三像素开口、第四像素开口,第一像素开口、第二像素开口、第三像素开口、第四像素开口同样用于放置不同高度的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发光、第三发光单元、第四发光单元。层叠交错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四导电层和第五导电层与层叠交错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类似,在此亦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阳极采用至少三层层叠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通过灵活设置阳极的布线方案,可以实现PMOLED显示屏的多行扫描驱动,从而提高了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进而扩大PMO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促进PMOLED显示屏的整体发展。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条第三电极421分划为若干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组包括至少两条第三电极421。第三电极组的每条第三电极421由各自对应的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扫描驱动单元630向第三电极组的每条第三电极421同时提供扫描驱动信号。
示例性地,第三电极组包括相邻的两条第三电极421。请参见图8a,第三电极421a和第三电极421b可以构成一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421a和第三电极421b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第三电极421c和第三电极421d可以构成一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421c和第三电极421d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第三电极421e和第三电极421f(未示出)可以构成一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421e和第三电极421f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在一起,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
示例性地,第三电极组包括相隔的两条第三电极421。请参见图8b,两条第三电极421通过一条第三电极421而相隔。第三电极421a和第三电极421c可以构成一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421a和第三电极421c分别与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第三电极421b和第三电极421d可以构成一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421b和第三电极421d分别与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在一起,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第三电极421e和第三电极421g(未示出)可以构成一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421e和第三电极421g分别与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在一起,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电极组包括相隔的两条第三电极421,相隔的两条第三电极421可以通过两条第三电极421而相隔。即相隔的两条第三电极421通过至少一条第三电极421而相隔,相隔的两条第三电极421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第三电极组包括三条第三电极421。请参见图8c,第三电极421a第三电极421b、和第三电极421c可以构成一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421a、第三电极421b和第三电极421c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第三电极421d、第三电极421e、第三电极421f(未示出)可以构成一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421d、第三电极421e、第三电极421f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引出线640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630。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对第三电极组的第三电极421的数量不做限定,第三电极组还可以包括四条第三电极421,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另外,无论第三电极组包括两条第三电极421,还是第三电极组包括的三条第三电极421,第三电极421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灵活的,两条第三电极421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是相隔的;三条第三电极421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是相隔的,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电极为阳极,第三电极为阴极。第三电极组包括两条第三电极421时,阳极可以采用两层层叠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第三电极组包括三条第三电极421时,阳极可以采用三层层叠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第三电极组包括四条第三电极421时,阳极可以采用四层层叠交叉走线的布线方式;即可以根据第三电极组的第三电极421的数量确定阳极的布线方式。
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所需,多条第三电极划分为若干个第三电极组,第三电极组包括至少两条第三电极,第三电极组的每条第三电极各自对应的第一引出线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扫描驱动单元。从而实现了实现PMOLED显示屏的多行扫描驱动,提升了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进一步地,结合层叠交叉的布线方式,不需要在显示区增加引出线,从而增大多行扫描驱动PMOLED的开口率,进而提高PM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和亮度,最终扩大PMO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促进PMOLED显示屏的整体发展。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数据驱动单元910和第二引出线920。数据驱动单元910,通过第二引出线920与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电极111、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电极131连接,用于向每条第一电极提供数据驱动信号。
数据驱动单元910通过第二引出线920、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电极111将数据电压施加到第一发光单元;扫描驱动单元将扫描驱动信号顺序地施加到第一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产生具有预定亮度的光以显示图像。数据驱动单元910通过第二引出线920、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二电极131将数据电压施加到第二发光单元;扫描驱动单元将扫描信号顺序地施加到第二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产生预定亮度的光以显示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导电层称为第二导电层,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导电层称为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两者都是导电层,但其不是同一导电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
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
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沿着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极性相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绝缘层;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开口,所述第一像素开口与所述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对应,用于容纳第一发光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二像素开口,所述第二像素开口与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像素开口对应,用于容纳第二发光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互绝缘;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第二电极极性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扫描驱动单元和至少一条第一引出线;所述扫描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引出线与所述第三电极连接,用于向每条所述第三电极提供扫描驱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三电极划分为若干个第三电极组,所述第三电极组包括至少两条第三电极;
所述第三电极组的每条第三电极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一引出线相互连接,并连接至同一个所述扫描驱动单元,所述扫描驱动单元向所述第三电极组的每条第三电极同时提供扫描驱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组中的第三电极相邻或相隔至少一条所述第三电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数据驱动单元和第二引出线;
所述数据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引出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用于向每条所述第一电极及每条所述第二电极提供数据驱动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交错设置的至少两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至少一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相互绝缘。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1643181.4A 2018-12-29 2018-12-29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Active CN109713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3181.4A CN109713015B (zh) 2018-12-29 2018-12-29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3181.4A CN109713015B (zh) 2018-12-29 2018-12-29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015A true CN109713015A (zh) 2019-05-03
CN109713015B CN109713015B (zh) 2021-01-22

Family

ID=6626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3181.4A Active CN109713015B (zh) 2018-12-29 2018-12-29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30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9171A (zh) * 2019-07-26 2019-11-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WO2021036276A1 (zh) * 2019-08-30 2021-03-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370A (ja) * 1997-07-24 1999-02-12 Toray Ind Inc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CN1713786A (zh) * 2004-06-16 2005-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278473A1 (en) * 2006-06-02 2007-12-06 Lg Electronic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929994A (zh) * 2016-04-12 2016-09-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手势唤醒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6537565A (zh) * 2014-07-17 2017-03-22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制造电子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6816460A (zh) * 2017-03-01 2017-06-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及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CN108400154A (zh) * 2018-04-11 2018-08-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面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370A (ja) * 1997-07-24 1999-02-12 Toray Ind Inc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CN1713786A (zh) * 2004-06-16 2005-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278473A1 (en) * 2006-06-02 2007-12-06 Lg Electronics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537565A (zh) * 2014-07-17 2017-03-22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制造电子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5929994A (zh) * 2016-04-12 2016-09-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手势唤醒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6816460A (zh) * 2017-03-01 2017-06-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及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CN108400154A (zh) * 2018-04-11 2018-08-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9171A (zh) * 2019-07-26 2019-11-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WO2021036276A1 (zh) * 2019-08-30 2021-03-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015B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8140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102506035B1 (ko)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02105924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4218058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315049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35746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6541910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CN106206673A (zh) Amoled显示装置
EP2698783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KR20110080587A (ko)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916030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元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16422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09029527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71301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JP6728312B2 (ja) 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KR20110015757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161770A (zh) 显示面板
CN112038380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JP4639662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60032405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JP2004200034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13485586B (zh) 触控显示面板
JP2003295785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装置
CN10972804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CN11060052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300, 188, Feng Feng Road, hi tech Zone, Kunshan,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after: Suzhou Qingyu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188, Feng Feng Road, hi tech Zone, Kunshan,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before: Kunshan Visionox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