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7750A - Card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Card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7750A
TW200937750A TW97146660A TW97146660A TW200937750A TW 200937750 A TW200937750 A TW 200937750A TW 97146660 A TW97146660 A TW 97146660A TW 97146660 A TW97146660 A TW 97146660A TW 200937750 A TW200937750 A TW 2009377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slider
movable
braking
brak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6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eshi Murayama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37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7750A/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20093775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可選擇性地裝設不同形狀之至少2種的 電子功能卡之卡連接器。 【先前技術】 如以下的專利文獻所記載,在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 φ 、個人電腦等,是裝設稱作記憶卡的小型且薄型的電子功 能卡來使用。該電子功能卡,是在合成樹脂材料製的小型 且薄型的外殼(也稱殼體)內,收納著記憶體晶片、具備 記憶體控制器等的功能之1C晶片等。又在外殻的背面, 設置與內部的電路形成導通之複數個外部連接部。 這種電子功能卡,有複數種不同外殼形狀的卡存在著 ,不同形狀的卡,設置於內部的記憶體晶片的儲存容量不 同,或是具有不同的介面規格。 〇 以下的專利文獻3記載的卡連接器,可選擇性地裝設 2種不同形狀的卡。該卡連接器,在框體內設置有:朝卡 的插入方向移動之滑動件、將該滑動件朝插入口側彈壓之 彈壓構件、將和卡一起被推到框體裡側的滑動件鎖定住之 鎖定機構。在滑動件除了 一體形成有抵接部外,並設置有 :被前述滑動件支承而朝與卡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動之 制動構件、被前述滑動件支承成轉動自如而用來讓前述制 動構件移動之臂構件。 若將縱向長度的尺寸大之長形卡插入,該卡的頂部會 -4- 200937750 讓臂構件轉動,使制動構件退避至不會碰觸卡的位 將長形卡插到比制動構件更裡側而抵接於前述抵接 維持此狀態下,將卡推入而使滑動件朝裡側移動並 且使設置於卡的外部連接部連接於卡連接器上的第 端子。 另一方面,縱向長度的尺寸小之短形卡具有: 常的姿勢插入時會與前述臂構件相對向的缺口部。 Φ 短形卡以正常的姿勢來裝設,由於前述缺口部和臂 對向,故臂構件不會轉動,卡的前端部會踫觸設置 件之前述抵接部。若維持此狀態將卡推入,和卡一 的滑動件會被鎖定,而設置於短形卡的外部連接部 於卡連接器上的第2連接端子。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1690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 3-20 8 9 4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165229號公報 ❹ 【發明內容】 前述專利文獻3記載的卡連接器,用來限制短 插入的制動構件,是位於比供長形卡踫觸的抵接部 插入口側,用來將該制動構件導引成動作自如的滑 ,是設置在比前述抵接部更靠近插入口側。因此, 和制動構件,是沿著卡插入方向隔著長距離配置在 ,因此必須將框體的縱深尺寸加長,而不容易實現 小型化。 置後, 部。在 鎖定, 1連接 在以正 若將該 構件相 於滑動 起移動 會連接 形卡的 更靠近 動溝槽 抵接部 框體內 框體的 -5- 200937750 此外,踫觸抵接部而定位之長形卡的前端部、踫觸前 述制動構件而定位之短形卡的前端部,兩者是位於框體內 的前後分開的位置,在長形卡和短形卡的長度尺寸差較小 的情況,在將短形卡裝設於框體內時,該卡的後端部可能 會從插入口朝外側大幅突出。 再者,用來將制動構件導引成動作如自的滑動溝槽, 由於設置在長形卡會通過的區域,該滑動溝槽會和長形卡 ❹ 重疊,如此會阻礙卡連接器的薄型化。又由於滑動溝槽及 制動構件無法在前後方向形成較長,故制動構件的移動不 夠順暢。 本發明是爲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開發完成者,其目的是 爲了提供至少可裝設2種卡的卡連接器,2種卡的前端部 是定位於前後相隔不遠的位置,能讓可動制動部穩定地動 作,且能實現整體的薄型化。 本發明之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係具備:具有讓第 Ο 1卡和第2卡選擇性地沿著與卡表面平行的方向插入之插 入口的框體、設置於前述框體內部而供前述第1卡踫觸之 基準制動部、位於比前述基準制動部更靠近前述插入口側 而供前述第2卡踫觸之可動制動部、設置於前述框體內部 而和前述第1卡的外部連接部連接的第1連接端子以及和 前述第2卡的外部連接部連接的第2連接端子; 在比前述基準制動部和前述第1卡的抵接部更靠近框 體的裡側,設置朝與卡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之導引部 ’前述可動制動部’是被前述導引部導引,而能在供前述 -6- 200937750 第2卡踫觸的限制位置、容許前述第1卡移動至與前述基 準制動部踫觸的位置之限制解除位置之間移動,形成於前 述可動制動部而供前述第2卡踫觸的制動面,是位於比前 述抵接部更靠近前述插入口側; 在前述第1卡插入時,藉由其插入力使前述可動制動 部從前述限制位置往前述限制解除位置移動,在前述第2 卡插入時,前述可動制動部是位於前述限制位置。 0 本發明的卡連接器,可動制動部是被設置在比基準制 動部和第1卡的抵接部更裡側的導引部導引,而在限制位 置和限制解除位置之間移動。而且,可動制動部的制動面 是位於比前述抵接部更靠近插入口側。因此,可將抵接部 和制動面配置在前後方向靠近的位置,而容易縮小框體的 縱深尺寸。又容易防止正常裝設時之第1卡後端部的位置 和正常裝設時第2卡後端部的位置在前後方向產生大幅差 異。再者,由於導引部是設置在比抵接部更裡側,容易將 〇 導引部在前後方向做得較大,藉此使可動制動部的動作變 穩定。 此外,由於導引部不會和第1卡重疊,而容易縮小框 體的厚度尺寸。 再者,本發明的卡連接器,在框體內,可進一步選擇 性地插入第1卡和第2卡以外之其他形狀的卡。 例如,本發明係設置:在比前述可動制動部更靠近前 述插入口側具有轉動支點而可轉動自如的轉動構件’前述 轉動構件是和前述可動制動部連結,在前述第1卡插入時 200937750 ,藉由該第1卡使前述轉動構件轉動,而使前述可動制動 部從前述限制位置往前述限制解除位置移動。 然而,本發明也可以是不設置前述轉動構件,而在第 1卡插入時,使第1卡直接踫觸可動制動部,並利用第1 卡插入力的分力,來讓可動制動部移動至限制解除部。 此外,本發明較佳爲,在前述第1卡形成讓前述可動 制動部的一部分進入的溝槽,在前述可動制動部之進入前 @ 述溝槽的部分,形成供前述第2卡踫觸的前述制動面。 若在可動制動部設置進入第1卡的溝槽的部分且在該 部分設置制動面,則可擴大第2卡和可動制動部的抵接面 積,而藉由第2卡將可動制動部確實地推入。 本發明,例如前述可動制動部是被朝前述限制位置彈 壓。 又本發明,是在框體內設置:朝卡插入方向移動的滑 動件、將前述滑動件朝前述插入口側彈壓的彈壓構件、將 Q 前述滑動件鎖定在朝卡插入方向移動後的位置之鎖定機構 » 前述基準制動部及前述導引部是設置於前述滑動件, 前述可動制動部是以可動作的方式裝載於前述滑動件。 又在本發明,前述基準制動部及導引部及可動制動部 ,不是裝載於前述滑動件,而是分別配置於框體內部的既 定位置亦可。 又本發明較佳爲,前述基準制動部的上表面和前述可 動制動部的上表面以及前述滑動件的上表面,是位於同一 -8 - 200937750 面上。 依據上述構造,由於可在滑動件厚度的範圍內配置基 準制動部、導引部及可動制動部,故能實現卡連接器的薄 型化。再者將轉動構件配置於滑動件厚度的範圍內亦可。 本發明的卡連接器,能使可動制動部的動作變穩定, 又能使框體的縱深尺寸變小。因此,即使第1卡和第2卡 的縱向長度差距很小,仍能將第1卡和第2卡定位成第1 卡的後端部和第2卡的後端部位在大致相同的位置。 【實施方式】 第1圖係顯示卡連接器的外觀之立體圖,第2圖係顯 示第1卡正常裝設時的卡連接器的將蓋體卸下的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第1卡前後方向裝反時的卡連接器的將蓋體 卸下的立體圖。第4圖係從前方觀察未裝設卡的卡連接器 之前視圖,第5圖係顯示未裝設卡的卡連接器的將蓋體卸 ❹ 下的俯視圖。第6圖和第7圖,係顯示裝設第1卡時的卡 連接器的將蓋體卸下之依動作順序的俯視圖。第8圖係顯 示裝設第2卡時將的卡連接器的將蓋體卸下的俯視圖。第 9圖係顯示滑動件和轉動構件的立體圖。第10圖係第1卡 的俯視圖,第1 1圖係第1卡的左側視圖,第12圖係從斜 下側觀察第1卡的立體圖,第13圖係第2卡的俯視圖。 (第1卡的形狀) 第10圖至第12圖所示的第1卡C1,是作爲所謂多 -9 - 200937750 媒體卡等的記憶裝置來使用。第1卡Cl,係具有塑膠製 的外殻1,在該外殼1內收納著:快閃記憶體等的記憶晶 片、具備記憶體控制器的作用之1C晶片等。 如第11圖所示,外殼1係具備第1面之表面la和第 2面之背面lb。表面la和背面lb是互相平行的平面,表 面la和背面lb的間隔爲第1卡C1的厚度尺寸T1。如第 12圖所示,在背面lb的前方露出複數個(13個)外部連 〇 接部5。外部連接部5的表面是和外殼1的背面lb形成大 致同一面。 在此,「表面」和「背面」只是爲了便於識別是包含 外部連接部5的面或是不含的面的名稱而已,對於卡連接 器20,能以表面la朝上的方式裝設,也能以背面lb朝上 的方式裝設。 如第10圖至第12圖所示,外殼1具有前端部lc、後 端部Id、右端部le、左端部If。 Ο 如第11圖所示,前端部1C是和表面la垂直的平面 ,又在表面la和背面lb的角部形成前方傾斜面2。後端 部Id是和表面la及背面lb垂直的平面。右端部le和左 端部If,是和表面la及背面lb垂直的平面。在前端部 le和右端部le的邊界部以及前端部1C和左端部If的邊 界部,亦即在前端部lc的左右兩側部,形成圓筒面的一 部分之前方角部曲面3、3。在後端部Id和右端部le的邊 界部以及後端部Id和左端部If的邊界部,亦即在後端部 Id的左右兩側部,形成圓筒面的一部分之後方角部曲面4 -10- 200937750 、4 〇 如第10圖所示,在將外殼1從表面la側觀察的俯視 圖,外殼1的狀是以前後延伸的中心線〇 - 〇爲中心而形成 左右對稱的形狀。從前端部1C至後端部Id的尺寸(縱向 長度的尺寸)L0,是比從右側部le至左側部if的尺寸( 寬度尺寸)W0更長而形成長方形。 在外殼1的前方部分,是形成從右側部le和左側部 φ If往中心線〇·〇凹陷的導槽6、6。導槽6、6具備:與右 側部1 e及左側部1 f平行且從右側部1 e及左側部1 f起算 隔著距離W1位於中心線0-0側之內側面6a、6a、以及與 背面lb平行的內底面6c、6c。又在右側的導槽6的後端 部和右側部1 e之間、以及左側的導槽6的後端部和左側 部1 f之間,分別形成有傾斜部6b、6b。傾斜部6b、6b, 是隨著往後方逐漸離開中心線0-0的平面或是具有曲率的 曲面。 〇 如第11圖所示,導槽6、6是從外殻1的表面la往 背面lb凹陷。從外殼1的表面la至導槽6的內底面6c 的距離,亦即從導槽6、6的表面la往背面lb之深度尺 寸tl ’是第1卡C1整體厚度尺寸T1的大致1/2。又由於 前述導槽6、6是形成從表面la凹陷的結果,在其背面側 ,形成被背面lb和前述內底面6c、6c挾持的部分(薄壁 部7、7)。該薄壁部7、7的厚度尺寸t2,也是第1卡C1 整體厚度尺寸T1的大致1/2。 導槽6、6’是在前端部lc的左右兩側部朝前方開口 -11 - 200937750 。因此’如第12圖所示,前端部lc的厚度尺寸,其中央 部分的幾乎全部爲T1,而在兩端部則爲t2。 在外殼1的右側部1 e和左側部1 f,在比導槽6、6的 後端部更後方的位置,形成鉤止用凹部8、8。鉤止用凹部 8、8具備:比右側部1 e及左側部1 f更靠近中心線〇-〇側 且與右側部1 e和左側部1 f平行的內側端8a、8b。從右側 端le至內側端8a的寬度尺寸以及從左側端If至至內側 ❹ 端8a的寬度尺寸W2,是和前述導槽6、6的寬度尺寸W1 大致相同。又鉤止用凹部8、8是具備前內端8b和後內端 8c ° 如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鉤止用凹部8、8具有內 底端8d、8d,該內底端8d、8d是和背面lb平行。從表面 la至內底端8d、8d的尺寸,是鉤止用凹部8、8的深度尺 寸t3,該深度尺寸t3是稍大於前述導槽6的深度尺寸tl 〇 Q 在將第1卡Cl裝設於卡連接器20時,由板彈簧形成 的保持部53 (參照第2圖)會通過導槽6內而嵌合於鉤止 用凹部8,以讓第1卡C1保持於卡連接器20內的滑動件 41。如第1〇圖所示,由於在導槽6、6的後端部形成傾斜 部6b、6b,通過導槽6內的保持部53會被傾斜部6b、6b 引導而順利地嵌合於鉤止用凹部8、8內。 此外,如第11圖所示,鉤止用凹部8、8的深度尺寸 t3是比導槽6、6的深度尺寸tl更大,因此通過導槽6、6 內的保持部53容易進行鉤止用凹部8、8。 -12- 200937750 如第1 0圖所示,在外殼1的比後端部1 d稍內側處, 形成從表面la凹陷的捏取用凹部9。如第1圖所示,在將 第1卡C1裝設於卡連接器2〇時,具有前述揑取用凹部9 的後端部分是從卡連接器20突出。用指甲鉤住該揑取用 凹部9,即可將第丨卡ci從卡連接器2〇抽出。 (第2卡的形狀) 〇 如第8圖所示,在卡連接器20,除了前述第1卡C1 以外,也能裝設第2卡C2。 第2卡C2’係具有塑膠製的外殼11,在該外殼π內 收納著:快閃記憶體等的記億晶片、具備記憶體控制器的 作用之1C晶片等。 如第13圖所示,外殻11係具備:朝向第13圖的紙 面之表面la、和該表面la相對向的背面。外殻11係具備 :前端部1 1 c、後端部1 1 d、右側部1 1 e、左側部1 1 e,前 〇 端部He、後端部lid、右側部lie及左側部lie都是與 前述表面11a及背面垂直的端面。在背面的前方部分,設 置複數個與外殼11內的電路導通的外部連接部。 第2卡C2的縱向長度尺寸L3,是比第10圖所示的 第1卡C1的縱向長度尺寸L0更短。第2卡C2,在右側 部116的前方部分形成缺口部16,在該缺口部16的後端 形成傾斜部16b。缺口部16是在厚度方向貫穿外殼11。 結果’第2卡C2,相較於比傾斜部16B更後方的寬度尺 寸W3,形成有缺口部16的前方部分的寬度尺寸W4較短 -13- 200937750 前述寬度尺寸W3和寬度尺寸W4,都是比第丨卡C1 的寬度尺寸W0更短。寬度尺寸W3和寬度尺寸W4的差 ,亦即缺口部16的寬度尺寸,是比第1卡C1的導槽6的 寬度尺寸W1稍寬。 在外殻11的前端部11c的左右兩側,形成前方角部 曲面13、13,在後端部lid的左右兩側,形成後方角部曲 ❹ 面14 、 14 。 在第2卡C2的右側部,在比前述傾斜部16b更後方 的位置形成鉤止用凹部18。該鉤止用凹部18,係在厚度 方向貫穿外殼11。鉤止用凹部18之縱向長度尺寸L5及 寬度尺寸W5,是和形成於第1卡C1的鉤止用凹部8的長 度尺寸L4及寬度尺寸W2大致相同。 如第13圖所示,在外殻11表面11a的後端部分,形 成捏取用凹部19。 〇 第2卡C2的厚度尺寸是比第1卡C1的厚度尺寸T1 更小。該第2卡C2例如形狀是和「microSD卡」相同。 第1卡C1和第2卡C2,不僅外殼1和外殼11的形 狀不同,且規則也不同。該規格的不同,例如爲驅動電壓 的不同,亦即透過電源用的外部連接部供應給外殻1、11 內的電路的電壓不同。或者,收納於外殼1和外殻11內 部的記憶晶片的儲存容量不同。 (卡連接器的構造) -14 - 200937750 其次,說明用來裝設前述各種卡的卡連接器20的構 造。 如第1圖及第4圖所示,卡連接器20具有框體21。 框體21是由:合成樹脂製的框體本體22、金屬板所形成 而覆蓋於框體本體22的上方之蓋體23所構成。 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框體本體22呈框體形狀。 框體本體22,係將前壁部24、後壁部25、右壁部26、左 ❹ 壁部27以及底壁部28形成一體。前壁部24的上表面2 4a 、後壁部25的上表面25a、右壁部26的上表面26a、左 壁部27的上表面2 7a,是互相形成同一面。如第1圖及第 4圖所示,蓋體23的頂板23a,是設置成密合於框體本體 22的前述各上表面24a、25a、26a、27a。在蓋體23設置 後側板23b、右側板23c及左側板23d,這些是從頂板23a 垂直彎折而構成。後側板23b是設置於框體本體22的後 壁部25的外面,右側板23c及左側板23d分別設置於框 〇 體本體22的右壁部26的外面及左壁部27的外面。 如第4圖所示,框體21的厚度尺寸,是取決於從框 體本體22的底壁部28的下面28a至蓋體23的頂板23a 的上表面爲止的高度尺寸。此外,用來導引並收納卡之收 納區域的高度尺寸Ta,是取決於從框體本體22的底壁部 28的上表面28b至蓋體23的頂板23a的下面爲止的高度 尺寸。該高度尺寸Ta,是和第1卡C1的厚度尺寸T1大 致相同,或是比厚度尺寸T1稍大的尺寸。 如第2圖及第4圖所示,框體本體22的左壁部27的 -15- 200937750 內面是導引基準面27b’第1卡Cl,是以左側部if沿前 述導引基準面27b滑動的狀態,朝框體21的裡側((a) 側)插入。在框體本體22的前壁部24,形成右導引面 24b,第1卡C1的右側部le是沿著右導引面24b被導引 〇 左壁部27的內面的導引基準面27b和前壁部24的右 導引面24b的間隔,爲收納區域的寬度尺寸wa,該寬度 ❹ 尺寸Wa是和第1卡C1的寬度尺寸W0大致相同,或是稍 大的尺寸。 如第4圖所示’在框體21的前端,形成開口面積=Ta xWa的插入口 29,第1卡Cl及第2卡C2都是從該插入 口 29往框體21的內部插入。 如第2圖及第4圖所示,在框體本體22的內部設置 :與左壁部27形成一體且延伸至前述收納區域內的上方 導引部31。如第4圖所示,從底壁部28的上表面2 8b至 Φ 上方導引部31的下面爲止的高度尺寸Tb,是和第11圖 所示的第1卡C1的薄壁部7的厚度尺寸t2大致相同,或 是稍大。因此,如第2圖、第6圖及第7圖所示,若第1 卡C1以前端部lc朝前、表面ia朝上的正常方向插入, 形成於左側部If的前方的薄壁部7,會進入上方導引部 31的下側,而能將第1卡C1裝設於框體21的裡側。然 而’如第3圖所示,若第1卡C1以其後端部id朝前方的 姿勢插入,或是以表裏顛倒的姿勢插入時,框體本體22 會踫觸上方導引部31,而造成第1卡C1無法插入框體21 -16- 200937750 的裡面。 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在比前述上方導引部31更 前側,設置限制昇降構件3 2。如第4圖所示,限制昇降構 件32是從形成於底壁部28的缺口部向上突出,並藉由未 圖示的彈簧構件來將限制昇降構件32朝突出姿勢彈壓。 限制昇降構件32的朝向插入口 29側的面,是形成傾斜面 3 2a。該傾斜面32a,是隨著往框體21的裡側((a)側) ❹ ,而從底壁部28的上表面28b逐漸變高。 如第5圖所示,限制昇降構件3 2的右側面至滑動件 41的內側面爲止的寬度尺寸爲Wb。該寬度尺寸Wb設定 成,比第10圖所示的第1卡C1的寬度尺寸W0窄,而和 第13圖所示的第2卡C2的後方部分的寬度尺寸W3大致 相同,或稍寬。 因此,如第8圖所示,若從插入口 29將第2卡C2插 入’該第2卡C2可通過限制昇降構件32和滑動件41的 〇 內側面41a之間而進入框體21的裡面。此外,在第1卡 C1從插入口 29插入時,第1卡C1的前方傾斜面2及背 面1 b會爬到限制昇降構件3 2的傾斜面3 2 a上,利用這時 的力量,會將限制昇降構件32向下推。然後,使第i卡 C1通過被向下推的限制昇降構件32上,而移動至框體21 的裡面。 另外’在前述限制昇降構件3 2和插入口 2 9之間,設 置從左壁部27的內面(內基準面2 7b)向右突出的彎折成 山形的板彈簧亦可。這時’在插入第2卡C2時,容易將 -17- 200937750 第2卡C2的左側部Uf導引至通過限制昇降構件32的右 側的位置。此外,在插入第1卡C1時,藉由第1卡C1的 左側部If來推壓板彈簧而使其變形,且藉由該第丨卡C1 的背面lb來將限制昇降構件32向下推。藉由設置此板彈 簧,容易將第2卡C2導引至第8圖所示的插入位置。而 且藉由設置板彈簧,並不會阻礙第1卡C1的插入。 如第2圖及第5圖等所示,在框體本體22的右側, H 在底壁部28的上表面28b形成朝前後方向((a) - (b) 方向)延伸的導引部34。該導引部34,是從前述上表面 2 8b隆起的軌道。在框體本體22的右壁部26的內側設置 滑動件4 1,該滑動件4 1被支承成能沿著前述導引部3 4而 朝前後方向進行線性往復移動》 在滑動件41的左側部形成內側面4 1 a。內側面4 1 a, 是位在和形成於前述前壁部24的右導引面24b相同的位 置,如第5圖所示,形成於左壁側27之導引基準面27b 〇 至前述內側面41a的寬度尺寸爲Wa。如第6圖及第7圖 所示,可在導引基準面27b和內側面41a之間導引第1卡 C1,又如第8圖所示,可在限制昇降構件3 2和前述內側 面41a之間導引第2卡C2。 在滑動件41和框體本體22之間,設置螺旋彈簧等的 彈壓構件,以將滑動件41朝前壁部24並往前側((b) 側)彈壓。 在滑動件41和框體21之間,設置將滑動件41鎖定 在裡側((a)側)的鎖定機構3 5。如第5圖等所示,鎖 -18 - 200937750 定機構35係由:形成於滑動件41的上表面之溝槽凸輪42 和設置於框體21之鎖定銷36所構成。 鎖定銷36的基端部3 6a和前端部3 6b是呈垂直彎折 。如第5圖等所示,鎖定銷36的基端部36a,是在形成於 框體本體22的前壁部24的上部之保持凹部24c內被支承 成轉動自如。鎖定銷36的前端部36b,是以滑動自如的方 式插入溝槽凸輪42內。如第1圖所示,在金屬板所形成 φ 之蓋體23的頂板23a,在右前側一體形成有鎖定板彈簧 37。該鎖定板彈簧37,是將頂板23a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 的懸臂支承彈簧。藉由該鎖定板彈簧37來推壓前述鎖定 銷36,以將其前端部3 6b推抵於溝槽凸輪42的槽底部。 如第5圖等所示,形成於滑動件41之溝槽凸輪42係 具備:位於裡側((a )側)的端部之鎖定解除部42a、位 於比該鎖定解除部42a更前側((b )側)之鎖定部42b。 在鎖定解除部42a和鎖定部42b之間,在左側形成往路溝 ❹ 槽42c ’在右側形成復路溝槽42d。在溝槽凸輪42的內部 ,在鎖定解除部42a、往路溝槽42c、鎖定部42b、復路溝 槽42d各部的邊界部形成段差。鎖定銷36的前端部3 6b 僅能以鎖定解除部42a·^往路溝槽42c —鎖定部42b —復路 溝槽42d的順序滑動,但無法沿著其相反的行程行進。 在第5圖,藉由彈壓構件使滑動件41往前側((b) 側)移動’而踫觸框體本體22的前壁部24。這時,鎖定 銷36的前端部3 61?是位於溝槽凸輪42的鎖定解除部42a 內。若第1卡Cl或第2卡C2從插入口 29插入,而使滑 -19- 200937750 動件41和卡一起往裡側((a ))側)推入,如第6圖所 示,鎖定銷36的前端部3 6b會通過溝槽凸輪42的往路槽 42c內,然後如第7圖所示,使前端部36b到達溝槽凸輪 42的鎖定部42b,而將滑動件41鎖定成無法往前側((b )側)返回。 然後,若推動卡而使滑動件41以短距離往裡側((a )側)移動,鎖定銷36的前端部3 6b會從溝槽凸輪42的 φ 鎖定部4 2b拔出,被復路槽4 2d導引而將滑動件41的鎖 定解除。因此,藉由彈壓構件的彈力使滑動件41返回第5 圖所示的初期位置,在此期間,鎖定銷36的前端部36b 會從復路槽42d返回鎖定解除部42a。 如第2圖、第5圖及第9圖所示,在滑動件41,在比 內側面4 1 a更裡側((a )側)的上表面形成凹陷部4 1 b。 在該凹陷部41b的前側,利用合成樹脂材料將向上突出的 支承銷43和滑動件41形成一體,在該支承銷43,將轉動 〇 構件44支承成轉動自如。 如第5圖及第9圖所示,在轉動構件44的基部朝左 方一體突設有誤插入防止凸部44a。如第9圖所示,誤插 入防止凸部44 a僅設置在轉動構件44的左側部的上方部 分,如第4圖所示,誤插入防止凸部44a的下面和框體本 體22的底壁部28的上表面28b的間隔尺寸爲Tb,這是 和從前述上表面28b至前述上方導引部31的下面爲止的 高度尺寸相同的尺寸。如第4圖及第9圖所示,在轉動構 件44’在誤插入防止凸部44a的下側形成滑動面44b。如 -20- 200937750 第4圖及第5圖所示,若轉動構件44往逆時針方向轉動 ,會使前述誤插入防止凸部44a及前述滑動面44b和插入 口 29的裡側相對向。 如第2圖及第6圖所示,若第1卡C1以正常方向朝 插入口 29插入,第1卡C1右側的薄壁部7會進入誤插入 防止凸部4 4a的下側,又薄壁部7前端的前方角部曲面3 ,會抵接於前述滑動面44b,而利用第1卡C1的插入力 φ 使轉動構件44往順時針方向轉動。另一方面,如第8圖 所示,若第2卡C2以正常的方向插入,該第2卡C2右前 方的缺口部16,不致踫觸轉動構件44的誤插入防止凸部 44a和滑動面44b雙方,而能通過其左側。因此,轉動構 件44不會轉動,而使第2卡C2裝設於轉動構件44左側 的區域。 如第5圖所示,在滑動件41的裡端部,一體形成有 比內側面41a更朝左側突出之基準制動部45。如第4圖及 〇 第9圖所示’基準制動部45之朝前側((b )側)的面是 構成基準制動面45a。 如第5圖及第9圖所示,在比前述基準制動面45a更 裡側((a)側)且在滑動件41的上部,一體形成有從前 述基準制動部45朝右側直線延伸之軌道狀的制動導引部 46。在該制動導引部46,將可動制動部47支承成可在左 右方向滑動。如第9圖所示,可動制動部47的上表面47b ,是和前述基準制動部45的上表面45b形成大致同一面 。此外’可動制動部47的上表面47b和基準制動部45的 200937750 上表面45b,都是和滑動件41的上表面41b位於大致同一 面。 如第9圖所示,在可動制動部47,形成從上表面47b 向下凹陷的凹部47c,並一體形成有從凹部47c的底面向 上垂直延伸的連結銷47a。在前述轉動構件44的前部形成 長孔44c,前述連結銷47a是以滑動自如的方式插入長孔 44c內。藉此,在滑動件41上,隨著轉動構件44的轉動 φ 動作,使可動制動部47朝左右方向移動。 如第9圖所示,前述支承銷43的上表面、轉動構件 44的上表面以及前述連結銷4 7a的上表面,是和滑動件 41的上表面41d位於大致相同的高度,支承銷43、轉動 構件44以及連結銷47a,並未比滑動件41的上表面41d 更向上方突出。 如第5圖所示,在滑動件41上,在支承銷43的外周 裝設發揮轉動彈壓構件的作用之扭力彈簧51,藉由該扭力 〇 彈簧5 1將轉動構件44朝逆時針方向彈壓。如第5圖所示 ,在未裝設卡時,使轉動構件44朝逆時針方向轉動,同 時使可動制動部47往左移動而踫觸基準制動部45。可動 制動部47,是以第5圖所示位置作爲制動位置。 如第9圖所示,可動制動部47的朝向插入口 29的面 爲可動制動面48。可動制動面48,其左側部分爲第1制 動面48a,其右側部分爲第2制動面48b。如第4圖所示 ,第1制動面48a是形成於,與底壁部28的上表面28b 隔著距離Tb的上表面。又第2制動面4 8b是形成於其下 -22- 200937750 側。 如第5圖及第9圖所示,在滑動件的前側((b) 側)的上部’形成保持凹部41c。在該保持凹部41c內, 設置發揮保持構件的作用的保持板彈簧52。保持板彈簧 52’係.由板彈簧材料之金屬板所形成,彎曲成u字狀而嵌 合於保持凹部41c。 在保持板彈簧52的自由端,一體形成有保持部53。 〇 該保持部53 ’是比滑動件41的內側面41a更往圖中左側 突出。保持部53彎曲成V字狀,朝前側((b)側)的部 分是形成傾斜導引部53a。傾斜導引部53a,是以隨著往 前側((b)側)而逐漸離開卡的方式傾斜。保持部53之 朝裡側((a)側)的部分爲卡止部53b,該卡止部53b是 朝向與前後方向((a) - (b)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 如第9圖所示’保持部53,是在滑動件41的內側面 41a的上方部分向左突出。如第4圖所示,從框體本體22 Φ 的底壁部28的上表面2 8b至保持部53的下緣爲止的高度 尺寸,是設定成和前述Tb大致相同或比Tb稍大。 如第3圖及第5圖所示,在框體本體22的裡側((a )側)’設置第1連接端子55。第1連接端子55,是和 第12圖所示之第1卡C1的背面lb上露出的外部連接部 5以相同數目及相同節距來配置。在框體本體22的底部裡 側設置端子支承板57,在該端子支承板57以貫穿上下的 方式形成複數個小孔57a。如第3圖所示,第1連接端子 55是向上彎折成山形,並分別從前述小孔57a內向上突出 -23- 200937750 。第1連接端子55能彈性變形而後退至小孔57a內。 在各個第1連接端子55,以一對一的關係形成相連的 第1外部端子56。如第5圖所示,各個第1外部端子56 ,是比框體本體22的後壁部25更往後突出。各個第1連 接端子55和第1外部端子56是連結在一起,而由導電性 金屬板(在表面鍍敷金等的低電阻的貴金屬材料)所形成 〇 φ 如第3圖及第5圖所示,在比第1連接端子5更靠近 插入口 29側’設置第2連接端子58。第2連接端子58, 是和第13圖所示之第2卡C2的下面所露出的外部連接部 以相同數目及相同節距來配置。如第3圖所示,在框體本 體22的底部設置可動支承板61,在該可動支承板61以貫 穿上下的方式形成複數個小孔61a。各個第2連接端子58 是向上彎折成山形,並分別從小孔61a向上突出。 可動支承板61被支承成,能以設置在比第2連接端 〇 子58更前側((b)側)之軸爲支點而上下轉動。又藉由 第2連接端子58的彈性力,將可動支承板61向上撐起。 在第1卡C1從插入口 29插入時,第1卡C1的前方 傾斜面2會爬到可動支承板61上,而藉由第1卡C1的背 面lb,將可動支承板61向下推。在將可動支承板61向下 推而使其向下轉動時,藉由該可動支承板61將第2連接 端子58向下推,而使各個第2連接端子58後退至可動支 承板61的小孔61a內部。如此’讓設置於第1卡C1的背 面lb之外部連接部5,不致踫觸第2連接端子58’而通 -24- 200937750 過該第2連接端子58上並往裡側移動。 另一方面,第13圖所示的第2卡C2從插入口 29插 入時,第2卡C2的厚度尺寸由於比第1卡C1小,故會被 第2連接端子58和可動支承板61撐起,而將第2卡C2 推抵於蓋體23的頂板23a的下面。如此,使各個第2連 接端子58,和設置於第2卡C2的背面之外部連接部形成 導通。 〇 如第5圖所示,在各個第2連接端子58,一體形成有 第2外部端子59,各個第2外部端子59,是在框體本體 22的底部朝前側((b )側)突出。第2連接端子58和第 2外部端子59,是由導電性金屬板(在表面鍍敷金等的低 電阻的貴金屬材料)所形成。 (第1卡的正常的裝設動作) 其次說明在前述卡連接器20裝設第1卡C1的動作。 Ο 第2圖、第6圖及第7圖,係顯示第1卡C1以正常 方向裝設時的動作。 在未裝設卡的狀態,如第5圖所示,滑動件41往插 入口 29側((b )側)移動,在滑動件41上,轉動構件 44朝逆時針方向轉動,而使可動制動部47往左側移動。 這時的轉動構件44的姿勢爲第1姿勢,可動制動部47是 位於限制位置。 在轉動構件44爲第1姿勢時,如第4圖所示,從插 入口 29觀察框體21內部時,在插入口 29的裡面的右側 -25- 200937750 上部,會出現形成於可動制動部47的第1制動面48a 第2制動面48b,在其前側則出現形成於保持板彈簧52 保持部53。又在插入口 29的裡面的左側上部,會出現 方導引部3 1,在左側下部會出現限制昇降構件32。另 ,在框體本體22的底壁部的上表面28a,可動支承板 被撐起,第2連接端子58是從可動支承板61之各個小 61a向上突出。 〇 第1卡C1,若以前端部lc朝前、表面la朝上的 常姿勢從插入口 29插入時,形成於第1卡C1的框體1 右側之薄壁部7,會通過設置於滑動件41之保持板彈 52的保持部53的下側。 再者’右側的薄壁部7,會通過第9圖所示的轉動 件44的誤插入防止凸部44a的下側,而在第4圖所示 高度Tb區域內朝裡側移動。這時,第1卡ci的右側的 方角部曲面3,會碰觸位於轉動構件44的誤插入防止凸 〇 44a的下側之滑動面44b。若將第1卡ci推入,前方角 曲面3會推壓滑動面4 4b,而如第2圖及第6圖所示使 動構件44朝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使滑動件41上的可 制動部47往右方移動。藉此,第1卡ci的右側的薄壁 7的頂部,會通過形成於可動制動部47之制動面48當 的左側的第1制動面48a的下面,而進—步往裡側移動 這時的轉動構件44的姿勢爲第2姿勢,可動制動部47 位於限制解除位置。 另一方面’第1卡C1的左側前方的薄壁部7,會 和 之 上 外 6 1 孔 正 的 簧 構 的 刖 部 部 轉 動 部 中 〇 是 沿 -26- 200937750 著第4圖及第5圖所示的限制昇降構件32的傾斜面32a 滑動,而爬到限制昇降構件32上’以將限制昇降構件32 向下推。此外,左側的薄壁部7,會進入第4圖所示的底 壁部28的上表面28b和上方導引面31之間的間隙(高度 尺寸Tb)內。又如第2圖及第6圖所示,第1卡C1的前 端部lc,會踫觸設置於滑動件41的裡側之基準制動部45 的基準制動面45a。 φ 在此期間,設置於滑動件41之保持板彈簧52的保持 部53,會通過第1卡C1的右側的導槽6的內部,亦即通 過薄壁部7上,而踫觸導槽6後方的傾斜部6b。由於保持 板53會被傾斜部6b向右推,保持板彈簧52會發生變形 ,而使保持部53暫時後退至滑動件41的保持凹部41c內 。接著,保持部53沿著第1卡C1的右側部le滑動而到 達鉤止用凹部8時,藉由保持板彈簧52的彈性復原力而 嵌合於右側的鉤止用凹部8的內部。 〇 這時,保持部53之朝前側傾斜的傾斜導引部53a,會 沿著以相同方向傾斜的傾斜部6 b滑動,因此只要輕輕地 將第1卡C1推入框體21內,即可使保持部53嵌合於鉤 止用凹部8。又在嵌合後,保持部53之形成於與卡插入方 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之卡止部53b,由於會鉤止於鉤止用凹 部8的內前端8b,故第1卡C1不容易朝前側方向((b )方向)拔出。 當保持部53嵌合於鉤止用凹部8後,若進一步推入 第1卡C1’第1卡C1的前端部lc,會推動形成於滑動件 -27- 200937750 41的基準制動面45a,而使第1卡Cl和滑動件41成爲一 體並往裡側移動。接著,當第1卡C1到達第7圖所示的 裝設完成位置時,形成於滑動件41之溝槽凸輪42的鎖定 部42b會卡止於鎖定銷36的前端部3 6b,而將滑動件41 鎖定在此位置。 這時,設置於框體本體22的裡側的第1連接端子55 各個,會和露出於第1卡C1的背面lb的外部連接部5各 〇 個形成彈壓接觸。又這時,藉由第1卡C1的背面lb將可 動支承板61向下推,而使第2連接端子58從可動支承板 61的上表面退往下側。如此,第2連接端子58就不會接 觸第1卡C1的外部連接部5。 要讓第1卡C1脫離卡連接器20時,如第7圖所示, 是從正常裝設狀態將第1卡C1往裡側((a)側)推。若 滑動件41和第1卡C1 一起稍往裡側移動,鎖定銷36的 前端部36b會脫離溝槽凸輪42的鎖定部42b,而利用彈壓 〇 構件的彈力使滑動件41返回前側((b )側)。如此,如 第2圖及第6圖所示,滑動件41會返回初期位置,而使 第1卡C1的後端部從插入口 29突出。 (第1卡的錯誤插入) 第3圖係顯示,第1卡C1以後端部Id朝前的方式從 插入口 29插入的狀態。 如第4圖所示,轉動構件44的誤插入防止凸部44a, 由於是位於卡的插入路徑上,第1卡Cl的後端部Id會踫 -28- 200937750 觸該誤插入防止凸部44a。若維持這種狀態將第1卡Cl 推入,轉動構件44會朝順時針方向轉動,而使可動制動 部47往右移動。然而,這時後端部Id仍維持踫觸誤插入 防止凸部4 4a,因此第1卡C1相對於滑動件41無法進一 步往裡側前進。然後,若將第1卡C1推入,雖會將滑動 件41 一起往裡側推入,但由於第1卡C1的後端部Id仍 維持踫觸誤插入防止凸部44a,第1卡C1並無法完全進 @ 入框體21內。 此外,若將滑動件41和第1卡C1 一起往裡側推入, 第1卡C1的後端部Id會踫觸收納區域左側的上方導引部 31,因此第1卡C1和滑動件41無法進一步往裡側移動。 因此’無法將第1卡C1插入成:使第1卡C1的外部 連接部5和設置於框體21的第1連接端子55連接的程度 。這時,由於第1卡C1從插入口 29突出的量比正常裝設 時更長,故使用者容易辨識第1卡C1的插入錯誤。 〇 另外,在將第1卡C1以前端部ic朝前且背面^朝 上的狀態從插入口 29插入時也是,如第3圖所示,結果 是和以後端部Id朝前的狀態插入時相同。 (第2卡的正常插入動作) 第8圖係顯示在卡連接器20正常裝設第2卡C2的狀 態。 第2卡C2的寬度尺寸W3比第1卡ci的寬度尺寸 W0小。因此,若將第2卡C2偏右插入插入口 29,第2 -29- 200937750 卡C 2會在限制昇降構件3 2和滑動件4 1的內側面4 1 a間 的寬度尺寸Wb的區域(參照第5圖)的內部移動而插入 裡側。 由於在第2卡C2的右側具有缺口部16,故卡前端不 致踫觸轉動構件44的誤插入防止凸部44a。因此,轉動構 件44會維持朝逆時針方向轉動的第〗姿勢,而可動制動 部47會維持往左側移動。接著,第2卡C2的前端部會踫 φ 觸可動制動部47的第1制動面48a及第2制動面48b (參 照第4圖及第9圖),這時,保持板彈簧52的保持部53 會嵌合於第2卡C2的上下貫穿外殼的右側部之凹部18。 如第9圖所示,可動制動部47的制動面48,係具有 第1制動面48a和第2制動面48b。第1制動面48a,在 插入第1卡C1時,是延伸至與該第1卡C1的薄壁部7重 疊的位置。如此般,藉由使第1制動面48a往左延伸至與 第1卡C1重疊的位置,在插入第2卡C2時,能使其前端 〇 部lie踫觸第1制動面48a和第2制動面48b雙方。亦即 ,藉由設置第1制動面48a,可確保足夠大的第2卡C2 的前端部lie和可動制動部47的踫觸面積。因此,之後 在將第2卡C2推入時,可確實地將滑動件41和第2卡 C2 —起推入裡側。 若將滑動件41和第2卡C2 —起推入框體21的裡面 ,如第8圖所示,第2卡C2的左側部不致踫觸上方導引 部31而能插入框體21的裡側。因此,鎖定銷36的前端 部3 6b會被溝槽凸輪42的鎖定部42b鉤止,而將滑動件 -30- 200937750 41鎖定住。 第2卡C2的厚度尺寸是比第1卡Cl的厚度尺寸更小 ,因此藉由第2卡C2不會將可動支承板61向下推,從可 動支承板61的小孔61a突出的第2連接端子58’可和設 置於第2卡C2的下面之外部連接部形成個別接觸。 (第2卡的錯誤插入) 第2卡C2,若以與第8圖所示的方向前後相反的方 向,亦即後端部lid朝向插入口 29的姿勢插入,和第3 圖所示的第1卡C1的錯誤插入時同樣的,外殼11的後端 部lid會踫觸設置於轉動構件44的誤插入防止凸部44a。 這時,由於第2卡C2從插入口 29突出的量變長,使用者 很容易就能辨識出是以錯誤的方向插入。又這時,即使未 辨識出錯誤插入而將以錯誤姿勢插入的第2卡C2進一步 往框體21的內部推入,由於卡不會進入比誤插入防止凸 〇 部44a更裡面,故從插入口 29突出的量仍維持較長,而 容易辨識出發生錯誤插入。 第2卡C2,即使是以前端部11c朝向插入口 29、但 表面11a朝下的表裏顛倒的姿勢插入時,由於第2卡C2 的左側部Ilf和前端部的邊界部附近會碰觸誤插入防止凸 部44a,同樣地容易辨識出發生錯誤插入。 亦即,第2卡C2,只要不是以缺口部16面向誤插入 防止凸部44a的正常方向插入,就無法插入成:使第2卡 C2的外部連接部連接到第2連接端子58的程度。 -31 - 200937750 在這種卡連接器,藉由控制部來檢測:第1卡Cl的 外部連接部5已經接觸第1連接端子55,即可辨識出第1 卡C1是以正常的姿勢裝設。亦即,這種卡的任一外部連 接端子5彼此是在卡內形成短路,藉由監視既定的第丨連 接端子55彼此是否形成短路,即可檢測出第1卡ci是否 裝設於正常的位置。這點關於第2卡C2也是同樣的,藉 由監視既定的第2連接端子58彼此是否形成短路,即可 ❹ 檢測出第2卡C2是否到達正常的裝設位置。 在此,如第3圖所示,在第1卡C1以錯誤姿勢插入 時,以及第2卡C2以錯誤姿勢插入時,設置於卡的外部 連接部是無法正常地連接於第1連接端子55,或者設置於 卡的外部連接部是無法正常地連接於第2連接端子58。因 此,當第1卡C1以錯誤方向插入時,以及第2卡C2以錯 誤方向插入時,控制部無法判斷卡是正常裝設的。 φ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卡連接器的立體圖 〇 第2圖係顯示在卡連接器插入第1卡的狀態之卸下蓋 體的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在卡連接器以錯誤方向裝設第1卡的 狀態之卸下蓋體的立體圖。 第4圖係從插入口觀察卡連接器之前視圖。 第5圖係顯示未裝設卡的卡連接器之卸下蓋體的俯視 -32- 200937750 圖。 第6圖係顯示,第1卡裝設過程中的卡連接器之卸下 蓋體的俯視圖。 第7圖係顯示,第1卡裝設完成的卡連接器之卸下蓋 體的俯視圖。 第8圖係顯示,第2卡裝設完成的卡連接器之卸下蓋 體的俯視圖。 0 第9圖係顯示設置於卡連接器的滑動件和轉動構件的 構造的立體圖。 第1 〇圖係第1卡的俯視圖。 第1 1圖係第1卡的左側視圖。 第12圖係從下方觀察第1卡的立體圖。 第1 3圖係第2卡的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Q ci :第1卡 C2 :第2卡 1 :第1卡的外殼 1 a :表面 lb :背面 lc :前端部 1 d :後端部 le :右端部 If :左端部 -33- 200937750 5 :外部連接部 6 :導槽 6 b :傾斜部 7 :薄壁部 8 :鉤止用凹部 1 1 :第2卡的外殼 1 1 a :表面 0 1 1 b :背面 1 lc :前端部 1 1 d :後端部 1 le :右端部 1 If :左端部 1 6 :缺口部 1 8 :鉤止用凹部 20 :卡連接器 ◎ 21 :框體 22 :框體本體 23 :蓋體 27b :導引基準面 4 1 :滑動件 44 :轉動構件 44a :誤插入防止凸部 4 4 b :滑動面 45 :基準制動部 -34- 200937750 4 5 a :基準制動面 47 :可動制動部 4 8 :制動面 4 8 a :第1制動面 48b :第2制動面 55 :第1連接端子 58 :第2連接端子
-35

Claims (1)

  1. 20093775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 係具備:具有讓第1卡和第2卡選擇性地沿著與卡表 面平行的方向插入之插入口的框體、設置於前述框體內部 而供前述第1卡踫觸之基準制動部、位於比前述基準制動 部更靠近前述插入口側而供前述第2卡踫觸之可動制動部 、以及位於前述框體內部而和前述第1卡的外部連接部連 φ 接的第1連接端子以及和前述第2卡的外部連接部連接的 第2連接端子; 在比前述基準制動部和前述第1卡的抵接部更靠近框 體的裡側,設置朝與卡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之導引部 ,前述可動制動部,是被前述導引部所導引,而能在供前 述第2卡踫觸的限制位置和容許前述第1卡移動至與前述 基準制動部踫觸的位置之限制解除位置之間移動,形成於 前述可動制動部而供前述第2卡踫觸的制動面,是位於比 G 前述抵接部更靠近前述插入口側: 在前述第1卡插入時,藉由其插入力使前述可動制動 部從前述限制位置往前述限制解除位置移動’在前述第2 卡插入時,前述可動制動部是位於前述限制位置。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卡連接器’其中’ 在比前述可動制動部更靠近前述插入口側設置具有轉動支 點而可轉動自如的轉動構件,前述轉動構件是和前述可動 制動部連結’在前述第1卡插入時’藉由該第1卡使前述 轉動構件轉動,而使前述可動制動部從前述限制位置往前 -36- 200937750 述限制解除位置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卡連接器,其中, 在前述第1卡形成有讓前述可動制動部的一部分進入的溝 槽,在前述可動制動部之進入前述溝槽的部分’形成有供 前述第2卡踫觸的前述制動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之卡連接器,其中, 在前述第1卡形成有讓前述可動制動部的—部分進入的溝 φ 槽,在前述可動制動部之進入前述溝槽的部分,形成有供 前述第2卡踫觸的前述制動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記載之卡連 接器,其中,前述可動制動部是被朝前述限制位置彈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記載之卡連 接器,其中,在框體內設置:朝卡插入方向移動的滑動件 、將前述滑動件朝前述插入口側彈壓的彈壓構件、以及將 前述滑動件鎖定在朝卡插入方向移動後的位置之鎖定機構 ❹ 前述基準制動部及前述導引部是設置於前述滑動件, 前述可動制動部是可動作地裝載於前述滑動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之卡連接器,其中, 述基準制動部的上表面和前述可動制動部的上表面以及前 述滑動件的上表面,是位於同一面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之卡連接器,其中, 在框體內設置:朝卡插入方向移動的滑動件、將前述滑動 件朝前述插入口側彈壓的彈壓構件、以及將前述滑動件鎖 -37- 200937750 定在朝卡插入方向移動後的位置之鎖定機構; 前述基準制動部及前述導引部是設置於前述滑動件, 前述可動制動部是可動作地裝載於前述滑動件。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之卡連接器,其中, 前述基準制動部的上表面和前述可動制動部的上表面以及 前述滑動件的上表面’是位於同—面上。 ❹ -38-
TW97146660A 2007-12-04 2008-12-01 Card connector TW20093775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13804A JP4510067B2 (ja) 2007-12-04 2007-12-04 カード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7750A true TW200937750A (en) 2009-09-01

Family

ID=40871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46660A TW200937750A (en) 2007-12-04 2008-12-01 Card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10067B2 (zh)
TW (1) TW2009377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9211B (zh) * 2014-10-10 2017-06-21 宸鴻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殼體組合結構及其防呆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9053B2 (ja) * 2004-01-06 2007-06-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6351283A (ja) * 2005-06-14 2006-12-2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4474355B2 (ja) * 2005-12-16 2010-06-0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9211B (zh) * 2014-10-10 2017-06-21 宸鴻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殼體組合結構及其防呆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10067B2 (ja) 2010-07-21
JP2009140660A (ja) 200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6692B2 (en) Card connector
JP4332133B2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TWM470406U (zh) 卡用托盤和卡用連接器
JP4527675B2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2025700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TWM467203U (zh) 連接器
JP4376284B2 (ja) 電子機能カードおよび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3086296A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I543455B (zh) Card plugin
JP2009164003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TW200937750A (en) Card connector
JP4789654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012660B2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436404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827584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TW200933994A (en) Card connector
JP2009140662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9110097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823903B2 (ja) メモリカードコネクタの挿抜機構
JP5811365B2 (ja) 取出し機構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9093890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9140890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9170247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9093359A (ja) 電子機能カード
JP2004213505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