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7722A - Catalyst for oxidizing selectively carbon monoxide, method of reducing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and fuel cell system - Google Patents

Catalyst for oxidizing selectively carbon monoxide, method of reducing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and fuel cell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7722A
TW200937722A TW097148907A TW97148907A TW200937722A TW 200937722 A TW200937722 A TW 200937722A TW 097148907 A TW097148907 A TW 097148907A TW 97148907 A TW97148907 A TW 97148907A TW 200937722 A TW200937722 A TW 2009377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carbon monoxide
gas
concentration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8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ya Matsumoto
Yasuyuki Iwasa
Kimika Ishizuki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O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Oi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Oi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37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772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 Catalysts (AREA)
  • Hydrogen, Water And Hydrids (AREA)

Description

200937722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選擇性氧化一氧化碳之觸媒、該觸媒 之製造方法、使用該觸媒從含有氫及一氧化碳的原料氣體中 選擇性氧化一氧化碳以減低一氧化碳濃度之方法、使用該觸 媒之製造含有高濃度氫的氣體之裝置以及使用該等之燃料 電池系統。 【先前技術】 燃料電池具有以下特徵:取出燃料的燃燒反應的自由能變 化作為直接電能,因此可獲得較高的效率。進而,亦不會排 出有害物質’接合上‘述情形因而可展開至各種用途中。尤其 是,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之特徵為:輸出密度較高、小塑, 而且可在低溫下運作。 一般而言,作為燃料電池用之燃料氣,係使用以氫為主成 分之氣體。而且,用以獲得該燃料氣之原燃料,係使用天然 氣、LPG、石腦油、燈油等之烴,甲醇、乙醇等之醇,以及 二甲醚等之醚等。但是,該等原燃料中除氫原子外亦存在碳 原子,因此無法避免供於燃料電池的燃料氣中混入有源自碳 的雜質。 此種雜質中,一氧化碳會使得用作燃料電池的電極觸媒之 鉑等貴金屬中毒。因此,若燃料氣中存在一氧化碳,則燃料 電池無法獲得充分的發電特性。尤其是,於在低溫下運作之 097148907 4 200937722 並易於中毒。 料氣中的一氧 燃料電池中’電極觸媒強烈地吸附一氧化碳, 因此,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系統中,減低燃 化碳濃度係必不可少。 作為減低燃料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之方法,一般句為係使 對原燃料進行改質所獲得之改質氣體中的一氧化碳與水篇 氣發生反應而轉化成氫及二氧化碳之方法,即所謂水煤氣轉 化反應(water-gas-shift reaction)。但是,通常若採用談 © 方法’僅可將燃料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減低至體積% 左右。燃料電池之電極觸媒對一氧化碳之耐受性,因所使用 金屬的種類而異,但通常為了使燃料電池高效率地運作,燃 料氣中的一氧化破;辰度較佳為100體積ppm以下。為了調整 為上述一氧化礙濃度’僅利用水煤氣轉化反應進行處理並不 充分,業者要求將利用水煤氣轉化反應減低至0.5〜1體積% 左右的一氧化碳濃度進一步減低。 ❹ 作為進一步減低一氧化碳濃度之方法’可考慮採用對一氧 化碳進行吸附分離之方法或進行膜分離之方法。但是,雖然 藉由該等方法所獲得之氫純度較高,但存在裝置成本較高且 裝置尺寸亦增大之問題’故並不現實。 相對於此’化學方法中並不存在上述問題,故認為其係更 為現實的方法。作為化學方法’可考慮採用對一氧化碳進行 甲烷化之方法、及將其氧化而轉化成二氧化碳之方法等。 又,亦提出有將一氧化碳在前階段進行曱烧化’並在後階段 097148907 5 200937722 進行氧化之二階段處理方法(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1-86892號公報 若採用對一氧化碳簡單地進行曱烧化之方法,則會引起成 為燃料電池的燃料之氧的損失,因此就效率之觀點而言並不 適宜。於上述二階段處理方法中,亦無法避免前階段中之氫 的損失。因此,適宜採用將一氧化碳氧化而形成二氧化碳之 方法。於該方法中,重要的是對在大量過剩的氫中微量乃至 少量混入的一氧化碳進行選擇性氧化處理,並且進行曱烷 化,藉此將生成氣體中的—氧化碳濃度減低至目標濃度。為 此,通常使用含有承載於載體中的肋及汽之觸媒。 於含有Ru之觸媒中’若施行作為用以除去承載時所使用 之Ru前驅物中所含的氣等陰離子的方法之空氣中的煅燒, 則會產生有毒的Ru氧化物,同時Ru氧化物具有昇華性,因 此存在Ru承載量減少之問題(參照非專利文獻1}。因此, 通常在製造含有Ru之觸媒時,不進行空氣中的锻燒,在進 灯液相或氣相中的還原處理之前設有使用鹼性溶液之陰離 子除去步驟。 [非專利文獻1]「觸媒化學」,KQdanshaSeientific,pl53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另一方面’於載體上承載有肋及pt而成之觸媒中存在以 下問題·在使用驗性溶液之陰離子除去步驟中,pt自載體 097148907 200937722 中轉移並引起Pt量的損失’或者蛋殼構造(於觸媒粒子之表 層附近活性成分偏在之構造)消失。本發明者們就該課題進 行積極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使用H2Pt(〇H)e作為pt源並且在 鹼性溶液中承載Pt,而在不伴隨pt的轉移或損耗的情況下 獲得所需之觸媒。而且發現,當使用該觸媒進行含有一氧化 碳及氫之原料氣體中的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反應時,與使 用習知觸媒之情形相比,可製造具有在更廣的〇2/c〇比(莫 〇耳比,以下相同)範圍内減低至10體積ppm以下的c〇濃度 之含有高濃度氫之氣體,並完成本發明。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係有關於-種選擇性氧化一氧化碳之觸媒,其特徵 在於’含有在由包含自氧化銘、二氧化砍、氧化锆及二氧化 欽中選出的至少1種之無機氧化物所構成之載體中所承載 的Ru及Pt,上述Pt係使用H2Pt(〇H)6作為pt源並在鹼性 ϋ溶液中進行承載。 又,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上述記載之觸媒,其中,上述鹼 性溶液為NaOH水溶液。 又,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上述記載之觸媒,其係於上述載 體上承載Ru後再承载Pt而獲得。 進而’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上述觸媒之製造方法,其係含 有由包含自氧化紹、二氧化珍、氧化錯及二氧化鈦中選出的 至夕1種之無機氧化物所構成之載體上所承載的w及η 097148907 200937722 且選擇性氧化一氧化碳者,其特徵在於,在承載Pt之時使 用HzPtCOH)6作為Pt源,並在鹼性溶液中進行承載。 又’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使含有氫及一氧化碳的原料氣體 與含有氧的氣體,與上述記載之觸媒接觸從而選擇性氧化上 述原料氣體中的一氧化碳以減低一氧化碳濃度之方法。 又,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減低上述原料氣體中的一氧化碳 濃度並製造含有高濃度氫的氣體之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 包含·填充有上述記載的觸媒之反應器、與上述反應器連接 之含有氫及一氧化碳的原料氣體之供給線、及與上述反應器 連接之含有氧的氣體之供給線。 進而’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燃料電池系統,其特徵在於, 將由上述記載之裝置所供給之含有高濃度氫的氣體作為陰 極侧燃料而進行供給。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H2Pt(0H)e作為ρ·^源並且在驗性溶 液中將Pt承載於特定的載體上’可在不伴隨pt的轉移或才員 失的情況下製造所需之觸媒。而且,當使用該觸媒進行含有 一氧化碳及氫之原料氣體中的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反應 時,與使用習知之觸媒之情形相比’可製造具有在更大的 〇2/CO比範圍内減低至1 〇體積ppm以下的C0濃度之含高濃 度氫之氣體。進而,藉由使用此種具有經減低的C0濃度之 含高濃度氫之氣體作為原料氣體,可長時間穩定地運轉燃料 097148907 8 200937722 電池。 【實施方式】 以下’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加以詳細說明。 於本發明之選擇性氧化一氧化碳之觸媒中,作為載體,係 使用自氧化鋁、二氧化矽、氧化锆及二氧化鈦中選出之至少 1種無機氧化物。該等之中,更佳為氧化銘。作為氧化銘, 較佳地使用α-氧化紹、氧化銘,就與Ru的親和性較高 ⑩之方面而言,尤佳為7-氧化鋁。 對於載體之形狀、大小、成形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又,亦 可在成形時添加適當的黏合劑以提高成形性。 作為載體之形狀,更佳為球狀或圓柱狀。此處所謂球狀或 圓柱狀之形狀,並不僅指嚴格意義上的球或圓柱,亦包括雖 然其一部分形狀發生變形但實質上仍可認為是球狀或圓枉 狀者。 〇 X,當載體為球狀時’對於其粒經並無特別限^,但就與 '原料氣體的接觸效率之觀點而言,以平均直徑計較佳為1〜 5麵之範圍,尤佳為1〜3 mm。 本發明之觸媒係含有由上述無機氧化物所構成之載體上 所承載的Ru及pt之金屬者。 對於承載該金狀方法並無__,可較佳地採用使用 將進行承載的金屬的鹽溶解於溶劑t的金屬鹽溶液之含浸 法、平衡吸附法、競爭吸附法,騎較佳為含浸法。 097148907 9 200937722 對於承載次數亦無特別限制,較佳的是,於承載步驟中將 全部金屬㈣承載、或者分為數錢行承載。 中將 作為Ku⑻之金屬鹽’若係溶解赠劑中者則無特別限 定,例如可舉出:_3·_、_灿、K2(RuGl5_)、 (NH4)2RUCl6'(RU(NH^ RU(C〇)5'[RU(NH〇5C1]C1-^ 亦可將複數個金屬鹽混合使用。 作為冷劑’右係可溶解上述金屬鹽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 可使用Jc甲醇、乙醇、丙醇、摔檬酸水溶液、草酸水溶液、 醋酸水紐、氫氧化鈉水雜、氨水溶液等。 在承載Pt時’重要的是使用H2Pt(0H)6作為pt源,並且 在驗陡冷液巾進行承載。即,崎將麵浸潰於使H2Pt(0H)6 /合解於H液的溶液中之處理等,從而將h承載於該載 體上。 作為驗性雜’若係可溶解H2pt⑽)6相無特別限定, 例如可舉出.LlGH水溶液、賴!水溶液、_水溶液、_Η 水溶液、CsOH水溶液、LiHC〇3水溶液、NaHC〇3水溶液、khc〇3 水溶液、_c〇3水溶液、CsHC〇3水溶液、L丨规水溶液、Na2C〇3 水溶液、κπο3水溶液、Rb2C〇3水溶液、Cs2C〇3水溶液、氨水、
(NMe4)0H 溶液、(NEt4)〇H 溶液、(ΝΡη)〇Η 溶液、(NBu4)0H 溶液、⑽Me3)〇H溶液、⑽Et3)〇H溶液、⑽ρη)〇Η溶液、 (NHBU3)0H溶液、液體氨等。該等之中,尤佳為NaOH水溶液。 097148907 10 200937722 又’亦可將複數種H容液混合使用。 作為請水溶液之毅,較 之範園,更麵w請之㈣ 於本發明之觸媒由 並不特別限制’二承載於戟體上之順序 权佳的疋在承載Ru後承載Pt。 液等進行液RU ^ Η承餘额上後,則隨4溶 ❹ ❹ 體對:佳1=體=承載量並無特別限定’㈣於載 之承載量未滿0〇1量^尤佳為〇.03〜2賢量%。當肋 性氧化反應之觸媒性能,因而欠佳H面^的選擇 載量超過10質_,可大幅促進甲烧化反應,由田肋之承 熱而導致軌雇 丫祕城$於該反應 對…=制變得困難,因而欠佳。 體,較佳為㈣〜^之量並無特別限定,料對於載 pt之承載量未#量%,尤佳為G.G1〜Q.1質量%。當 化反應之觸媒性能0』1質_,無法充分獲得針對C0的氧 月匕’因而欠佳。另—方面,合p+ —立在真 超過1質量%時, 方面田以之承載量 在將υΐπ、4低⑶濃度會變得_,因而欠佳。 中的自然乾燦7裁體上後必須除去溶劑,可藉由採用空氣 法來除去溶舞Γ。加熱乾燥、及減壓下的脫氣乾燥中之任意方 有時所製造之餘 碼媒中會殘留有來自载體或承載時所使用 097148907 11 200937722 屬等之氯化物離子,但必須將氣化物離子濃度設為刪 質量ppm以下上述氣化物離子之殘留濃度,較佳為別質 量ppm以下,尤佳為5〇質量_以下。殘留漠度超過⑽ 質量PPm之氣化物離子,會促進承裁金屬的凝聚等,並降低 觸媒針對CG的選擇性氧化反應之活性。 、述方法所製造的觸媒投入實際應用時通常進行 使用氫的還原作為前處理。作為其條件,可採用溫度為謂 〜觀、較佳為15G〜靴,時間為卜5小時、較佳的 是1〜3小時。 作為本㈣之選雜氧化—氧化碳以減低—氧化碳濃度 之方法中所使用的含有-氧化碳及氫之原料氣體,通常係使 用以虱為主成分之氣體,該氣體係利用各種方法將用作㈣ 電池用燃料氣的起始原料(原燃料)之烴、或者醇或瓣等含氧 烛等進行改質反應所獲得者。作為料,係㈣天缺氣、 LPG、石腦油、燈油、汽油或與該等相#之各_分;或甲 烧、乙烧、丙燒、丁烧等之烴’甲醇、乙醇等之 二曱醚等之醚等。 作為對上述原燃料進行改質之方法並無特别限定,可舉 出:水蒸氣改質紐、部分氧化改質枝、自發性熱重组方 法(autothemo reforming)等各種方法。於本發明中可採用 該等中之任意方法。 再者,若將含有硫的原燃料直接供給至改質步驟則改質 097148907 12 200937722 觸媒會中毒而無法表現其活性,又壽命亦會縮短, 因而較佳 的疋在it行改冑反應前對原燃料進行脫硫處理。脫硫處理之 條件因原燃料的種類及硫含量而異,因此不可—概而言,但 通常反應溫度較㈣10〜彻。C、錄為。反應 壓力較佳為常壓〜1Mpa、尤佳為常壓〜0 2Mpa。當原料為 液體時,SV(space velocity,空間速度)較佳為〇. 〇1〜15 h—】 之範圍、更佳為0.05〜5 h—1之範圍、尤佳為〇· S3 h-i之 ❹範圍。當使用氣體的原燃料時,sv較佳為1〇〇〜1〇 〇〇〇 ^ 之範圍、更佳為200〜5,000 h—1之範圍、尤佳為3〇〇〜2, 〇〇〇 h_1之範圍。 又’改質反應條件亦並非必須加以限定者,但通常反應溫 度較佳為20(^,00(^,尤佳為5〇〇〜85(rc。反應壓力較 佳為常壓〜1 MPa,尤佳為常壓〜〇 · 2 Mpa。卿(哪_γ ly
Space Vel〇city,氣體每小時空間速度)較佳為100〜 100, 000 h1 ’ 更佳為 300〜50, 000 P,尤佳為 5〇〇〜3〇, _ h—1 ° 利用改質反應所獲得之氣體(改質氣體)含有氳作為主成 分,但含有-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水蒸氣等作為其他成分。 於本發明之減低一氧化碳濃度之方法_,亦可直接使用上 述改質氣體作為原料氣體’但亦可使用對該改質氣體預先進 行前處理以將一氧化碳濃度減低某種程度者。作為該前處 理’可舉出為了減低改質氣體巾的—氧化碳濃度,而使改質 097148907 13 200937722 氣體中的-氧化碳與水蒸氣反應從而轉化為氫與二氧化碳 之方即所财職轉化反應。作為除水煤氣轉化反應以 外之前處理,可舉㈣一氧化碳切时離之方法、或者進 行膜分離之方法等。 产於本發明之減低—氧化碳濃度之方法t,亦為了減低改質 氣體中的-氧化碳並且提高氫濃度,較佳的是將使改質氣體 進步(、於水煤氣轉化反應者成為原料氣體。藉此,可更有 效地減低—氧化韻度。水I㈣化反叙反祕件取決於 改質氣體的成分等,未必有限定,但通常反應 120〜500〇C、尤佔盔 待 胸、尤佳為當: 反應壓力較佳為常壓〜1 尤佳為常壓〜〇 2 MPa。GHSV較佳為1〇〇〜5〇, _ h、 尤佳為 300〜10, 〇〇G 。 ;本發月之減低—氧化碳濃度之方法巾原料氣體中的一 氫==:°.1〜2體·另一方面’原料氣體中的 I農度通常為4〇〜85體積%。又,原料氣體中,例如亦 有氮、二氧化碳等作為除—氧化碳及氫财卜之成分。 作為本發明之減低—氧切濃度之方法巾所使用的含 氣體並無特別限定’可舉出空氣或氧,較佳為空氣。對於人 乳氣體中魏與補氣财的—氧化碳之莫料(Q2/c〇;^ 限定’較佳較以成為g.5〜3.q之範圍内之 氧氣體。例如,當原料氣體中的—氧化碳濃度為/5 體積辦’上述莫耳比更佳為Q· 5〜2. 5之範圍内。當上述莫 097148907 200937722 耳比小於〇·5時’氧的化料量比例不足因而―氧化碳的 乳就應無法充分進行。又,當上述莫耳比大於& 〇時,由 於氫的氧歧應,岭μ域濃麵下降、㈣反應熱造 成反應溫度上升、甲貌的生成等副反應,因而欠佳。 本發明之減低一氧化碳濃度之方法中之反應壓力,亦考慮 到燃料電池系統的經濟性、安全性等方面較佳為常壓叫 MPa之·’尤佳為常壓〜G.2MPa。作為反應溫度,若係 ❹可減低-氧化碳濃度之溫度則無特別限定,但有在低溫下反 應速度變慢而在高溫下選擇性下降之傾向,因此通常較佳為 80〜350°C,尤佳為1〇〇〜300t^若GHSV過高則一氧化碳 的氧化反應難以進行,另一方面,若GHSV過低則必須擴大 裝置,因此GHSV較佳為1,〇〇〇〜5〇, 〇〇〇 h—i之範圍,尤佳為 3, 000〜30, 000 h1 之範圍。 藉由本發明之減低一氧化碳濃度之方法,可將原料氣體中 ❿的一氧化碳濃度減低至100體積ppm以下、較佳為50體積 ppm以下、最佳為1〇體積ppm以下。因此,將藉由本方法 所獲得之一氧化碳濃度經減低之氣體用作燃料電池之燃料 氣,藉此可抑制燃料電池的電極中所使用之含有貴金屬之觸 媒的中毒及劣化。藉此’能夠以較高的發電效率並且長壽命 地運轉燃料電池。 於本發明之減低原料氣體中的一氧化碳濃度並製造含高 濃度氫之氣體之裝置中,進行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反應之 097148907 15 200937722 反應器中填充有上述本發明之觸媒。對於反應器之形式並無 限定,但較佳為連續流通式固定床型反應器。又,上述反應 器連接有含有氫及一氧化碳的原料氣體的供給線。較佳的 疋’上述原料氣體之供給線的另一端與水煤氣轉化反應裝置 連接。 進而,上述反應器連接有含氧氣體之供給線。此處,所謂 「上述反應器連接有含氧氣體的供給線」,意指上述含氧氣 體的供給線直接與上述反應器連接之形態、以及在上述反應❹ 器的上游處連接有原料氣體的供給線而以將原料氣體與含 氧氣體預先混合之狀態供給至上述反應器之形態之兩者。 如上所述,作為含氧氣體較佳為空氣,於此情形時,較佳 的是該供給線的另一端與鼓風機連接。 其次,就本發明之燃料電池系統加以詳細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燃料電池系統之較佳的一例之示意 圖。於圖1所示之燃料電池系統中,燃料箱3内的原燃料經 ❹ 由燃料泵4流入脫硫器5。此時,視需要亦可將含氫氣體自 選擇性氧化反應器11供給至脫硫器5。脫硫器5内例如可 填充含有銅—鋅或鎳_鋅的吸附劑等。經脫硫器5脫硫的原燃 料,與自水箱1經由水泵2而供給的水混合之後,被導入氣 化器6 ’進而被送入改質器7。 改質器7係以加溫用燃燒器18進行加溫。加溫用燃燒器 18的燃料,主要係使用燃料電池17的陽極排氣,但視需要 097148907 16 200937722 亦可補充自原燃料泵4中喷出的原燃料。作為填充於改質器 7中之觸媒,可使用含有鎳、釕、錄等之觸媒。 如此製造之含有氫及一氧化碳之改質氣體’經由高溫轉化 反應器9及低溫轉化反應器1〇而供於水煤氣轉化反應。高 温轉化反應器9中填充有含有鐵-鉻之觸媒等,低溫轉化反 應器10中填充有含有銅-鋅之觸媒等觸媒。 ❹ e 自南溫轉化反應is 9及低溫轉化反應器中流出之氣 體,接著被導入選擇性氧化反應器11。選擇性氧化反應器 11中填充有上述本發明之觸媒。將原料氣體與由鼓風機8 供給的空氣加以混合,於選擇性氧化反應器u内於上述觸 媒存在下進行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藉由該方法,將一氧 化碳濃度減低至不對燃料電池的特性造成影響之程度。 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17係由陽極12、陰極13^_ 高分子電解質14所構成’在陽極侧導入藉由上述方法所獲 得之-氧化碳濃度經減低且含有高純度氫的燃料氣,在陰極 侧導入由鼓風機8送出㈣氣,若有必要將上述燃料氣及上 述空氣分別進行適當的加濕處理後(加濕裝置未圖示)再導 入。此時,在陽極中進行1氣變成質子釋放出電子之反應, 在陰極中進行氧氣獲得電子及質子而成為水之反應。為了促 進該等反應,在陽極中使賴黑、科碳承載之pt觸媒或 Pt,合金觸媒等,在陰極中使用鈾黑、活性碳承载之η 觸媒等。通常陽極、陰極之兩個觸媒,視需要與聚四氣乙稀、 097148907 17 200937722 低分子量的高分子電解質膜原材料、活性碳等一同成形於多 孔質觸媒層。 繼而,將上述多孔質觸媒層積層於以Nafion(Dupont公司 製造)、Gore(Gore公司製造)、Flemion(旭石肖子公司製造)、 Aciplex(旭化成公司製造)等商品名而眾所周知之高分子電 解質膜的兩側,藉此形成MEA(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薄膜電極組)。進而,將MEA夾於由金屬材料、 石墨、碳複合材料等所構成且具有氣體供給功能、集電功能 特別是陰極中具有重要的排水功能等之間隔件中,藉以組裳 燃料電池。電氣負荷15與陽極、陰極進行電性連結。陽極 排氣於加溫用燃燒器18中被消耗。陰極排氣自排氣口 Μ 排出。 (實施例) 以下,基於實施例及比較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 並不限定於下述實施例。 (觸媒之製造) 使用將作為金屬RU之以載體質量為基準成為〇·5質量% 之RuCh.niM)、及作為金屬Pt之以載體質量為基準成為〇⑽0 質量%之HzPtCl6溶解於與載體的吸水量相當量的離子六 水中所形成之溶液,藉由含浸法將RuCh.nH2〇及迅乂換 載於市售之r -氧脑賴(平均粒#為2.5 _之球^16承 藉由對所得承載金屬之載體進行乾燥而除去水分後,中。 097148907 ^ ^ 200937722 貝量/〇的NaOH^K溶液含浸於其中而除去陰離子,進而利用 議4溶液進行液相還原,藉此製造Ru/pt/Ah()3觸媒。將該 觸媒作為觸媒A。測定觸媒A的殘留氯離子濃度,結果以觸 媒之質量基準計為6〇質量_。 使用將作為金屬Ru之以紐質量為基準計成為G· 5質量% 之RuCh nH2〇 ,谷解於與載體的吸水量相當量的離子交換水 中所形成之溶液’藉由含浸法將滅卜遍承載於市售之^ β -氧化㈣财。藉由對麟Ru減賴騎麟而除去水 分後’使用將作為金屬pt之以載體質量為基準成為〇 質量%之H2PtCl6溶解於與載體的吸水量相當量的1〇質量 /〇NaOH水冷液所形成之溶液,藉由含浸法進行承載,同時除 去來自氣化Ru及H+tCh的陰離子。進而利用NaBH4溶液對 其進行液相還原’藉此製造Ru/pt/AhG3觸媒。將該觸媒作 為觸媒B。測定觸媒B的殘留氯離子濃度,結果以觸媒之質 量基準計為58質量ppm。 使用將作為金屬Ru之以載體質量為基準成為0.5質量% 之RuCh.nlhO溶解於與載體的吸水量相當量的離子交換水 中所形成之溶液’藉由含浸法將RuCh.nH2〇承載於市售之7 -氧化銘載體中。藉由對所得Ru承載載體進行乾燥而除去水 分後,使用將作為金屬Pt之以載體質量為基準成為〇 〇3 質量%之H2Pt(〇H)6溶解於與載體的吸水量相當量的1〇質量 %NaOH水溶液中所形成之溶液,藉由含浸法進行承載,同時 097148907 19 200937722 =自氣化如的陰離子。進而利用 液相還原,藉此製造Ru/Pt編觸媒。將該觸媒仃 c。測定觸媒c的殘留氣離子濃度,結果殘留氯:媒 滿測定的檢測極限(以觸媒之質量基準計為50、質晋,辰度未 使用將作為金屬^之以載體質量為基準成為0.Γ;·)量。/ 之H2PtCl6溶解於與載體的吸水量相當量的離子交換❶ 形成之溶液,11由含浸法將H2PtGU承胁市售 斤 載體中。藉由對簡Pt承賴體進行絲㈣去水銘 使職_H水溶液含浸於其中,除去來自H2ptCl6的 子。進而㈣ML歸對其進行液相還原 Pt/AhCb觸媒。將該觸媒作為觸媒d。 之 使用將作為金屬Pt之以載财量為基準成為qi質量^ H2PtCl6溶解於與載體的吸水量相當量的1() f 溶液中所形成之溶液,藉由含浸法將H2Ptcle承載於市隹之 r -氧化鋁載體中。進而利用NaBH4溶液對其進行液相還^之 藉此製造Pt/Al2〇3觸媒。將該觸媒作為觸媒E。 使用將作為金屬Pt之以載體質量為基準成為質量% 之H2Pt(0H)6溶解於與載體的吸水量相當量的1〇質量雜&郎° 水溶液中而形成之溶液,藉由含浸法將U2Pt(〇jj)6承载於市 售之r-氧化鋁載體上。進而利用NaBH4溶液對其進行液相 還原,藉此製造Pt/Ah〇3觸媒。將該觸媒作觸媒F。 (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反應) 097148907 20 200937722 將各觸媒分別以12mi填充於反應管中,於氫氣流中、200 °C下還原1小時。 其次,將作為原料氣體之由氫(H2)59體積%、一氧化碳 (C0)5,000體積ppm、二氧化碳(c〇2)2〇.2體積%、水蒸氣 (H2〇)20. 3體積%所構成之原料氣體與空氣供給至觸媒層,進 行原料氣體中的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反應。反應條件設為 如下:常壓、GHSV為8,000 h1、反應溫度(觸媒層入口溫度) © 為130°C。又’調整空氣的供給速度以使〇2與原料氣體中的 CO之莫耳比(Oz/CO)成為2. 5 ’開始反應。30分鐘後於反應 穩定時,測定反應管出口的流出氣體中之c〇濃度。其次, 減低空氣的供給速度以使Oz/CO成為2. 4,於30分鐘的穩定 化後’再次測定反應管出口的流出氣體中之C〇濃度。以下, 同樣地,以使Oz/CO以0· 1間隔減少之方式減低空氣的供給 速度,並測定於各階段反應管出口的流出氣體中之c〇濃 ❹度,反覆進行上述操作直至OVCO成為〇. 9。 (比較例1) 使用觸媒A ’利用上述操作進行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反 應。根據各階段之反應管出口的流出氣體中之⑺濃度的測 疋值’求出可將CO濃度没為10體積ppm以下之〇2儿〇的下 限值,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2) 除使用觸媒B以外,其餘進行與比較例1同樣之操作。結 097148907 21 200937722 果示於表1。 (實施例1) 除使用觸媒C以外,其餘進行與比較例1同樣之操作。結 果示於表1。 由表1可知,藉由使用H2Pt(OH)6作為Pt源,並使用NaOH 水溶液中承載有Pt之觸媒,而於含有一氧化碳及氳之原料 氣體中之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中,可在較廣的〇2/CO範圍 内將C0濃度減低至10體積ppm以下。 (參考例1) 對於觸媒D,進行Ρΐ的元素分析,而求出Pt承載量。又, 沿通過粒子中心之面將觸媒粒子切割,並觀察其剖面,利用 目測觀察到自觸媒粒子的外表面直至内部大致均勻地承載 有變為灰色的Pt。結果示於表2。 再者,本參考例1及下述參考例2、3,係以檢查本發明 之Ru-Pt承載觸媒中之觸媒粒子内之Pt的分布為目的而進 行者。即,於本發明之Ru-Pt承載觸媒中,由於Pt的承載 量較小以及承載量相對較多的Ru的影響,故難以觀察Pt 的分布。因此,使用未承載Ru而增加Pt的承載量之樣本觸 媒,來觀察Pt的分布。 (參考例2) 除使用觸媒E以外,其餘進行與參考例1同樣之分析。結 果示於表2。 097148907 22 200937722 (參考例3) 除使用觸媒F以外,其餘進行與參考例1同樣之分析。結 果示於表2。 由表2可知,由於採用使用H2Pt(OH)6而於NaOH水溶液中 承載Pt之方法,故於觸媒之製造階段並未發生Pt的轉移或 損失。又,說明利用上述方法所製造之觸媒具有Pt僅在觸 媒粒子外表面附近分布不均之蛋殼構造。
[表1] 〇2/CO下限值 比較例1 觸媒A 1.4 比較例2 觸媒B 1. 3 實施例1 觸媒C 1. 1 [表2]
Pt分析值(%) 剖面之承載狀態 參考例1 觸媒D 0. 05 均勻 參考例2 觸媒E 0. 08 均勻 參考例3 觸媒F 0. 10 僅外表面 (實施例2) 將藉由實施例1之一氧化碳的選擇性氧化反應所獲得之 生成氣體導入圖1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陽極中進行發 電時,正常地運作。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燃料電池系統之一例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水箱 2 水泵 097148907 23 200937722 3 原燃料箱 4 原燃料泵 5 脫硫器 6 氣化器 7 改質器 8 鼓風機 9 高溫轉化反應器 10 低溫轉化反應器 11 選擇性氧化反應器 12 陽極 13 陰極 14 固體高分子電解質 15 電氣負荷 16 排氣口 17 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18 加溫用燃燒器
097148907 24

Claims (1)

  1. 200937722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選擇性氧化—氧化碳之觸媒,其特徵在於,含 包含自氧化銘、二氧切、氧化鍅及二氧化鈦中選出的至小 1種之無機氧化物所構成之載體上所承载之 Pt係將紐_6用作Pt源並在驗性溶液中進行承載。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觸媒,其中,上述驗性溶液為 β 3·如中請專利範圍第項之觸媒’其係於上述載體上 承載Ru後承载pt而獲得。 4. -種觸媒之製造方法,其係用以製造含有由包含自氧化 鋁、二氧化梦、氧化結及二氧化鈦中選出的至少i種之無機 氧化物所構成之载體上所承載之Ru及Pt並對一氧化碳進行 選擇性氧化之觸媒,其特徵在於,在承載Pt時使用H2Pt(〇H)6 作為Pt源,並在驗性溶液中進行承載。 ® 5. _減低—氧化碳濃度之方法,其係使含有氫及一氧化 碳的原料氣體及含有氧的氣體與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 任一項之觸媒接觸,而選擇性氧化上述原料氣體中的一氧化 碳0 6.種裝置’其係減低下述原料氣體中的一氧化碳濃度並 製造含有高濃度氫的氣體者,其特徵在於,至少包含:填充 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觸媒之反應器、與上 述反應器連接之含有氫及一氧化碳的原料氣體之供給線、以 097148907 25 200937722 及與上述反應器連接之含氧氣體之供給線。 7. —種燃料電池系統,其特徵在於,將由申請專利範圍第 6項之裝置所供給之含有高濃度氫之氣體作為陰極側燃料 而進行供給。 097148907 26
TW097148907A 2007-12-17 2008-12-16 Catalyst for oxidizing selectively carbon monoxide, method of reducing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and fuel cell system TW20093772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4648 2007-1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7722A true TW200937722A (en) 2009-09-01

Family

ID=40967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8907A TW200937722A (en) 2007-12-17 2008-12-16 Catalyst for oxidizing selectively carbon monoxide, method of reducing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and fuel cell system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04633B2 (zh)
KR (1) KR20090065444A (zh)
CN (1) CN101507924A (zh)
TW (1) TW20093772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8185B1 (fr) * 2010-03-30 2012-04-20 Arkema France Procede d'oxydation selective de monoxyde de carbone
JP5619685B2 (ja) * 2011-06-23 2014-11-05 日立Geニュークリア・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白金添着酸化物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KR20210066068A (ko) * 2019-11-27 2021-06-07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촉매 활성 금속 담지 금속 산화물 비드 촉매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6401B2 (ja) * 1999-07-05 2006-02-15 田中貴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改質ガス中の一酸化炭素の選択酸化触媒
JP4478280B2 (ja) * 2000-03-03 2010-06-09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水素含有ガス中のco除去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で製造された触媒、並びに該触媒を用いる水素含有ガス中のcoの除去方法
CA2511019A1 (en) * 2002-12-20 2004-07-1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lkali-containing catalyst formulations for low and medium temperature hydrogen generation
US20060014637A1 (en) * 2004-07-16 2006-01-19 Lixin Cao Metal alloy for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reactions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JP2007311042A (ja) * 2006-05-16 2007-11-29 Toray Ind Inc 燃料電池用触媒、燃料電池用電極、膜電極複合体および燃料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66030A (ja) 2009-07-30
CN101507924A (zh) 2009-08-19
KR20090065444A (ko) 2009-06-22
JP5204633B2 (ja)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97434B2 (ja) 灯油用脱硫剤、脱硫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105937B2 (ja) 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
Dong et al. Effect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CuO–CeO2–ZrO2 catalyst on CO removal from hydrogen-rich gas
JP3943902B2 (ja) 炭化水素用脱硫触媒、脱硫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WO2008075761A1 (ja) 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ための触媒
TW200937722A (en) Catalyst for oxidizing selectively carbon monoxide, method of reducing carbon monoxide concentration and fuel cell system
JP4080225B2 (ja) 炭化水素の脱硫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1181680B (zh) 一种抗水蒸气型一氧化碳选择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JP4210130B2 (ja) 炭化水素の脱硫触媒、脱硫方法及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4075474A (ja) 水性ガスシフト反応方法、該方法を用いた水素製造装置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3265956A (ja) 一酸化炭素を選択的に酸化する触媒、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537232B2 (ja) 一酸化炭素濃度の低減方法、水素製造装置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037122B2 (ja) 一酸化炭素を選択的に酸化する触媒、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7167828A (ja) 一酸化炭素を選択的に酸化する触媒、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582976B2 (ja) 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057314B2 (ja) 炭化水素の脱硫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559676B2 (ja) 炭化水素用脱硫触媒、脱硫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125924B2 (ja) 炭化水素の脱硫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567930B2 (ja) 一酸化炭素を選択的に酸化する触媒、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4066035A (ja) 炭化水素の脱硫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011886B2 (ja) 一酸化炭素を選択的に酸化する触媒、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117014B2 (ja) 灯油用脱硫剤、脱硫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881078B2 (ja) 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041781B2 (ja) 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4223415A (ja) 一酸化炭素を選択的に酸化する触媒、一酸化炭素濃度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