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1507A - Semiconductor wafer re-use in an exfoliation process using heat treatment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wafer re-use in an exfoliation process using heat treat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31507A
TW200931507A TW097132638A TW97132638A TW200931507A TW 200931507 A TW200931507 A TW 200931507A TW 097132638 A TW097132638 A TW 097132638A TW 97132638 A TW97132638 A TW 97132638A TW 200931507 A TW200931507 A TW 2009315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wafer
layer
glass
donor semiconductor
don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2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shor Purushottam Gadkaree
Mark Andrew Stocker
Original Assignee
Cor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ing Inc filed Critical Corning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31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150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Making of isolation regions between components
    • H01L21/762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 H01L21/7624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using semiconductor on insulator [SOI] technology
    • H01L21/76251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using semiconductor on insulator [SOI] technology using bonding techniques
    • H01L21/76254Dielectric regions, e.g. EPIC dielectric isolation, LOCOS; Trench refilling techniques, SOI technology, use of channel stoppers using semiconductor on insulator [SOI] technology using bonding techniques with separation/delamination along an ion implanted layer, e.g. Smart-cut, Unibo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Recrystallisation Techniques (AREA)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93150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使用改進的處理方法,來製造絕緣體上 半導體(SOI)結構。 【先前技#ί】 到目岫為止,农普遍使用在絕緣底半導體結構中的半 導體材質秘。這些結齡議幅為絕_上覆矽結構 ❹ 祕為ns〇「。對於肖魏的薄職^(TFT),太陽能電 池,和顯示器,例如主動式矩陣顯示器來說,絕緣層上覆石夕 的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絕緣層上 質上一層薄的大體單晶矽(通常厚度為〇丨—O. 3微米但是 在一些情況中厚度為5微米)。在多晶石夕上开》成τρτ的先進 技術,所產生的矽厚度在大約50奈米的等級。在多晶矽TFT 中,石夕效能的限制因素之一是在矽結構中存在晶粒邊界。 為了方便介紹,底下的討論偶爾會針對s〇I結構。參考 ❹ 這種特定的SOI結構類型以協助轉此項發明,並非也不應 4被解釋成以任何方式來限制此項發明的範圍。這裡使用 的SOI縮寫是代表-般的絕緣底半導體結橡包括但不局限 於絕緣層上覆矽結構。同樣的,所使用的si0G縮寫,是代表 -般的玻璃上料體,紐但; 。SiOG的命名也包含玻璃-陶瓷上半導體結構,包括但不局 限於,玻璃-陶瓷層上覆石夕結構。縮寫SOI涵蓋SiQQ結構。 獲得SOI結構晶片的各種方式,包括石夕(Si)在晶格匹配 基板上的磊晶成長。另一種處理包括將單晶矽晶片接合到 第5 頁 200931507 另一個已經成長Si〇2氧化物層的矽晶片;接下來將上方晶 片向下拋光或蝕刻到,例如單晶矽的〇· 〇5到〇. 3微米層。進 二步的方法包括離子植入法,在其中將氫或氧離子植^在 氧離子植人的情財,會在碎晶#巾形成上财的埋氧層; 或者在氫離子植入的情況中,則會分離(剝離)出薄石夕層,接 合到另一個含有氧化物層的矽晶片。 月’j面兩種方法在成本和/或接合強度和耐受性方面都 ❹ 無法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構。後者牽涉到氫離子植入的方法 爻到-些關注,被認為優於前面的方法,因為所需要的植入 能量比氧離子植入還少5⑽,而所需要的劑量則低了兩個數 量級。 、美國專利編號5, 374, 564提出了一種處理,其利用加熱 法在勤反上獲得單晶矽舰。讓含有平坦面的石夕晶片接受 底下的步驟··⑴利用離子轟擊矽晶片表面來執行植入產生 ^層氣體微魏界定財晶㈣下方區域,社方區域構 ❹ 成薄矽膜;(ii)使用剛性材質層(例如絕緣氧化物材質)接 ,石夕晶片的平坦面;以及⑽第三階段,在高於執行離子 擊的咖度下,加熱此辦0片和絕緣材質組合。第三階段 應用足以將薄矽臈和絕緣材質接合在一起的溫度,在微氣 泡中產生壓力效應,讓薄麵和發郎的剩餘部分分離。( :於高溫步驟’此處理不能應用在較低成本的玻璃或玻璃-陶瓷基板)。 美國專利編號7, i76,528提出了製造離結構的處理 、步驟包括:⑴將石夕晶片表面曝露到氫離子植入以產生 200931507 接合表面;(11)讓晶片的接合表面接觸玻璃基板;(Ui)將 麼力’溫度和電壓施加到晶片和玻璃基板以促進其間的接 合;以及(iv)將此結構冷卻到常溫以協助玻璃基板和矽薄 層跟梦晶片分離。 Ο
在SOI處理中,從施體半導體晶片除去第一矽(或其他 半導體材質)薄層之後可能只除去大約一微米,大約有娜 或更多的施辭導體晶片健可以作進—麵使用。施體 半,晶>}的再使用對於製造沏結構的成本來說有相當 顯著的影響,特別是對大面積的50〗結構。施體半導體晶片 再使用-可能絲響處軸本敝素_界定出成在製 U SOI結構的許多接合處理期間,特定施體半導體晶片可以 使用的次數。t使職她置在狀麟級上方的侧 半導體層狀結構(所謂嵌合)以製造大面積則時,此再使用 因數就變得更加重要。對於這類處理,特定施體半導體晶 片的再使用最好越多越好。 為了再使用,我們必須把施體半導體晶片的接合表面 回復到相對無-損壞的狀態。在傳統上,這是將由於剝離( 分離)處理而受損的施體+導體晶片,除去紐厚度來完成 。這可以藉由標準拋光技術,例如化學機械拋光(CMP)來執 仃。然而,拋光是昂貴的。此外,拋光會造成表面下損壞 不均句的材質移除,還會損耗顯著的材料量。拋光處理以 ^伴隨的拋光-前和拋光-後清洗處理相當具有衝擊性,經 常會造成永久的晶片破裂。 , 傳統的拋光處理例如CMP無法橫過施體半導體晶片表 200931507 面均勻地除去材質。最先進技術的圓形半導體晶片表面不 均勻度(標準差/平均瓣厚度)通常是移除材料厚度的5一 應。當越多半導體材質移除,厚度的變動就會相對地越糟 ° CMP處理的另—個問題,是當欲拋光的是長方形SOI結構( 例如’有尖角的那些)時會顯現特別差的結果。事實上,跟 中心比較起來,前面提到的表面不均勻度,在剡結構的角 落會被放大。當表面幾何(例如,長方形的角落附近)超過 ❹ 触⑽魏關_,使馳絲乡轉使祕體半導體 晶片會造成特定晶片之再使用循環壽命的過早結束。 由於在傳統拋光技術中所造成的不均勻度,如果有例 如〇· 150微米的實際損壞需要從施體半導體晶片的接合表 面除去’那麼為了確定損壞層已經完全從整個表面移除,目 私移除厚度至少要L (j微米。如此有超過實際損壞五倍的 厚度被除去以確定所有損壞都已移除。這是相當浪費,而 且也暗示顯著的負面成本效應。 ❹ 更進一步的,拋光處理會將侵襲性漿體(化學物質和磨 敍粒子)引進施體半導體晶片的接合表面。這些化學物質 和粒子必須在它們乾燥而永久黏附到接合表面之前從接 合表峨去。這是非料貴的處理,顯著地增加整體的抛 光處理成本。 【發明内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絕緣上半導體 (S0D製造處理中’半導體施體晶片再使用的方法和裝置包 括:⑻讓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植入表面,接受離子植入 200931507 處理以赴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剝離層;⑹將此第一剝 離層的第-植入表面,接合到第一絕緣紐;(c)將第一剝 離層縣體轉體“分離,從崎露出碰半導體晶片 的第一劈開表面,此第一劈開表面有第-損縣度;以及 ⑷讓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劈開表面接受一或多個高溫 -段時間以將第-損_度降低到足夠產生第二植入表面 的程度。 ❾ 這二方法和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a)-⑷W重複步驟 ^產生更多的剝離層以製造更多SOI結構。這一或多個高 溫中’可以至少有-個溫度在大約7〇(rc到大約12〇阢的範 圍内,最好是大約100〇-1赋。退火時間可以在大約i到 大、,勺8小時之間,例如大約4小時(例如,在⑽叱)。 讓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劈開表面接受一個或多個高 溫-段時間的步驟可以在惰性大氣例如氬氣或其他適合的 ,性氣體巾執行。或者,此大氣可岐、大氣,例如包含 ❹ <或其他_細),或是雜氣體和顧驗的混合。 業界熟知此技術者參考附圖閱讀詳說明書將清楚地了 解本發明之其他項目,特性,優點等。 【實施方式】 _參考晒’其幅似的龄代細似的元件。圖1中顯 不了根據本發明-個或多個實施例的則結構⑽別是,娜 、、·σ構)1GG。此S0G結構⑽包含絕緣基板,例如玻璃或玻璃 陶^反102’和半導體層1〇4。此s〇G結構1〇〇可以應用在 極體(GLED)顯示^和液晶顯示 200931507 器(^),積體電路,光伏打裝置’薄膜電晶體應用等等。 導體材質層104可以是大體上單晶材質的形Ϊ。盆 =用”大體上”-詞__4是核解導體^通 料由於固有或故意加入,而包含至少一些内部或表面缺 fe,例如晶獅陷或-些晶粒邊界。大體上一詞也反映了 某些摻雜物可能扭肖或影響半導體材質之晶體結構的事 實。
為了討論的目的,我們假定半導體層104是由石夕形成 °然而’要瞭解的是,半導體材質可以是以矽-為主的半導 體,或任何其他類型的半導體,例如ΙΠ ν,π ιν,ii iv v 等分類的半導體。這些材質例子包括:石夕㈤,推雜錯的 矽(SiGe),碳化矽(Sic),鍺(Ge),砷化鎵(_),祕,以及 InP。 參考圖2’最好可以在—個魏雕巾,職很多這類 的S0G、,’。構1〇〇,用於各別產品中,或者用於需要多個娜結 構的整合裝置中。不管如何,產生多個娜結構酬的一個 方式是在_層122接合到玻璃紐⑽的處理期間,將薄 剝離層122半導體材質從施體半_晶片12〇劈開(或剝離) 。在從施體半導體晶片12〇除去第一剝離層122半導體材質 之後,還有相當大量的施體半導體晶片12〇(可能95%或更多 )仍然可以進-步使用。施體半導體晶片⑽的再使用,對 於製造很乡SOG結構1〇〇的成本有相當顯著的影響制是 大面積的SOG結構。如同稍後將更詳細討論的必須將施體 半導體晶片120的接合表面121(或劈開表面)回復到相對無 第10 頁 200931507 矣損壞的狀態作為接下來的接合處理之用。用來處理劈開 121’使匕可以用來接合的特殊技術,對製造撕結構 的正體成本也有㈣的影響。趟技術將在猶後更詳 細地描述。 現在參考圖3到圖6,其顯示為了製造娜結構⑽,可能 形成的中間結構。首先參考圖3,準備施體半導體晶片120 的植入表面121,例如由拋光清洗等等以產生相當平坦且 ❹ 自勻的植入表面⑵,適合用來接合到玻璃或玻璃一陶究基 板102。為了討論的目的半導體晶片12〇可以是大體上單 晶的矽晶片,雖然如同上面所討論的任何其他適合的半導 體導電材質都可以使用。 讓植入表面121接受一個或多個離子植入處理以便在 施體半導體晶片⑽访人表面121的下方形成減弱區如 此產生剝離層122 〇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不局限於任何 开v成剝離層122的特定方法,但是一個適合的方法是,讓施 ❹ 體半導體晶片120的植入表面121接受氫離子植入處理,一 直到至少啟動施體半導體晶片12〇中之剝離層122的產生。 植入能量可以使用傳統技術來調整以達到一般厚度的剝離 層122,例如在大約300-500奈米之間。舉例來說,可以使用 氫離子植入,雖然其他離子或它們的組合也可以使用,例如 硼+氫,氦+氫,或其他在文獻中已知用來剝離的離子。再次 地,任何其他已知或者未來將發展適合用來形成剝離層122 的技術都可以使用,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 施體半導體晶片120可以經過處理以降低例如植入表 第11 頁 200931507 面121上的氣離子濃度。例如,可以將施體 沖洗或去污,而讎層人_表自m 度氧化。輕度氧化處理可以包括,氧等離子體處理,臭氧處 理,使用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和氨,過氧化氫和酸的處理,或 者這些處理的組合。我們期望在這些處理期間,氫封端表 面的官能基能夠氧化成羥基,跟著使石夕晶片的表面親水化 。對於氧等離子體,此處理可以在室溫下進行;對於氨或酸 處理,在25-150°C之間的溫度下進行。 參考圖4到圖5,玻璃基板1〇2可以使用電解處理,接合 到剝離層122。在美國專利編號7176528中,描述了一個適 合的電解接合處理,我們在參考文獻中將它整個合併進來 。底下我們會时論這個處理的一部分。在接合處理中,可 能要對玻璃基板102(和剝離層122,如果還沒有做的話)做 適當的表面清洗。接下來,讓中間結構直接或間接接觸以 達到圖4中概略顯示的排列。在接觸之前或之後,將包含施 體半導體晶片120,剝離層122和玻璃基板1〇2的結橡在差 溫梯度下加熱。玻璃基板102可以比施體半導體晶片120和 剝離層122,加熱到更高的溫度。舉例來說,玻璃基板1〇2和 施體半導體晶片120(和剝離層122)之間的溫度差異至少有 1°C,雖然此差異可以高到大約100到大約15(TC。此溫度差 異對於熱膨脹係數跟施體半導體晶片120匹配(例如跟石夕的 熱膨脹係數匹配)的玻璃來說是需要的,因為它可以協助在 稍後透過熱應力讓剝離層122從半導體晶片120分離。 一旦玻璃基板102和施體半導體晶片120之間的溫度差 第12 頁 200931507 異穩疋後,將機械壓力施加到此中間組合。壓力範圍可以 在大約1到大約50碎/平方时(psi)之間。施加較高的壓力, 例如高於lOOpsi的壓力可能會使玻璃基板1〇2斷裂。 玻璃基板102和施體半導體晶片12〇可以加熱到玻璃基 板102之應變點大約±i5(Tc内的溫度。 接下來,橫過此中間組合施力0電壓,例如讓施體半導體 晶片120在正極,而玻璃基板102在負極。讓此中間組合保持 在上面條件下一段時間(例如,大約1小時或更少),除去電壓 ,讓此中間組合冷卻到室溫。 參考圖5,在冷卻之前,期間,或之後,施體半導體晶片 120和玻璃基板1〇2會分離,如果它們還沒有完全分開,可以 利用某些去皮法以獲付玻璃基板102,其上含有相當薄,由 施體半導體晶片12〇之半導體材質形成的獅層122,兩者 接合在一起。此分離可以透過亲層122由於熱應力而破 裂來達成。或者,可以使用機械應力,例如水注切割或化學 蝕刻以促進此分離。 施體半導體晶片12G和玻璃絲⑽的分離是透過對植 入區施加應力來達成,例如加熱和/或冷卻處理。要瞭解的 是’加熱和/或冷卻處理的特性可以根據玻璃基板⑽的應 變點來建t °軸本發砸不受任何特_##_ ’但是我們相信,當施體半導體晶片12〇和玻璃級1〇2的各 別溫度在冷卻_正在下降紅下料具杨冑健 的玻璃練⑽可以促進分離。同樣的,我們相信當猶半 導體晶片120和玻璃紐102的各別溫度在加熱期間正在上 第13 頁 200931507 升或已上升時,具有相當高應變點的玻璃基板1〇2可以促進 分離。因此,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方面,分馳體半導 體晶片120和玻璃基板1〇2可以包括底τ的其中一種:冷卻 施體半導體晶>;12G和玻璃紐1〇2,使得在它們的各別溫 度下降時,產生分離;加熱施體半導體晶片12()和玻璃基^ ⑽,使得在它們的各別溫度上升時,產生分離;以及在^卩 或加熱期間,當它們的各別溫度大體上沒有上升也沒有下 降(例如,在某個穩定狀態,或閉鎖情況)時,達到施體半導 體晶片120和玻璃基板1〇2的分離。 參考圖6,剛剛分離之後的剝離層122劈開表面123會顯 現過度的表面粗糖度,過度的矽層厚度,和石夕層的植入損壞 (例如,由於形成非晶形矽層)。在一些情況中,非晶形石夕層 的厚度可能在大約5G-15G奈細秋。此外,決定於植人 能量和植入時間,剝離層122的厚度可能在大約3〇〇 5〇〇奈 米的等級。半導體層104的最終厚度應該在大約1〇 25〇奈 米之間。因此,劈開表面123要接受後處理可以包括:將; 開表面123抛光,_,或其他處理,纟箭頭顯示材質的移除 。此後處理是用來除去剝離層122材質124,留下半導體声 104。 曰 參考圖7,施體半導體晶片12〇的劈開表面12U也可能 顯現過度的表面_造度和植入損壞_損壞區的厚度可能是 200不米或更夕。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方面,讓施體半 導體晶片120的劈開表面121Α接受一個或多個高溫一段時 間(退火)’以便將損壞降低到足夠的水平以產生適合製造 第14 頁 200931507 更多S0G結構100的更多植入表面121(圖3)。我們可以考慮 ,讓產生剝離層122,將剝離層122接合到基板1〇2,分離剝離 層122,以及接下來之加熱處理-修復施體半導體晶片12〇之 表面121A-的這些步驟重複很多次,以便利用絕大部分的施 體半導體晶片120(圖2),如此來降低製造成本。 傳統用來產生跟接合相容之表面質也並除去損壞層 的拋光處理必須除去過多的材質以確定所有損壞都已經移 除。根據本發明之熱修復處理的使用有另一個好處。當使 用熱修復處理來降低或消除損壞層時可以使用非常淺的 拋光深度(如10奈米)以便讓表面質地跟接合處理相容。有 一個簡單的非破壞檢測可以用來決定是否全部的表面質地 都已經充分除去,這使得我們可以簡單地發展出最佳的材 質移除處理。例如,可以對退火表面進行附加的觸摸拋光 或接觸拋光以除去任何剩餘的粗輪點。觸摸抛光處理包含 小量材質的移除,例如在大約10—100奈米之間對比於標準 拋光的材質移除大約是1000奈米。結合淺拋光處理和熱修 復處理還可以除去未剝離點,這在單獨使用熱或化學處理 時是無法移除的。 參考圖8,為了達到熱處理(退火)程式可以將施體半 導體晶片120放在溫控室150中。然後可以讓劈開表面121A 接受一個或多個高溫一段時間以降低損壞(例如,降低損壞 區的厚度)到足夠的程度以達成另一個植入表面121。這些 高溫可以至少包含一個在大約70(TC到大約1200。(:内的溫 度。較好的溫度大約是1000_110(rc。應用加熱處理的持 第丨5 頁 200931507 續時間,可以在大約1到大約8小時之間最好是大約4小時 。槽室150内的大氣可以是惰性A氣或還原大氣。惰性大 氣可以包含氬,或其他適合的惰性氣體。當使用還原大氣 時,此大氣可以包含氳,或者可以是氬(或其他惰性氣體)加 上氫的混合。 在一個實驗中,以8X1016離子/平方公分的劑量,和 100千電子伏特的植入能量,對直徑公釐,厚度微米 的矽施體晶片作氫離子植入。然後在氧等離子體中處理石夕 施體晶片將表面官能基氧化。直徑100公爱的EAGLE 2000 玻璃晶片經過:⑴在超音波浴中,使用Fischer Contrad 70洗潔劑沖洗15分鐘;(ii)在超音波浴中,以蒸鶴 水沖洗15分鐘;(iii)在1〇%确酸中沖洗;以及(iv)在蒸顧水 中沖洗。在乾淨的居室環境中,在自旋沖洗—烘乾兩用機中 ,使用蒸餾水來清洗石夕施體晶片和玻璃晶片。將石夕施體晶 片和玻璃晶片放在Suss Microtech接合器中。玻璃晶片放 I 在負極,而石夕施體晶片放在正極,其中使用分隔物讓石夕施體 晶片跟玻璃晶片保持分開。在氮大氣中,將石夕施體晶片加 熱到525°C,而玻璃晶片加熱到575X:。然後讓這些晶片彼 此接觸。橫過晶片表面施加1750伏特電壓20分鐘。然後將 這些晶片冷卻到室溫。這些晶片可以很容易分離。產生一 個牢固黏附的薄矽膜(大約500奈米),接合到玻璃^板。參 考圖9,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τ圆來檢查此石夕施體晶片 120。損壞表面121Α顯現大約200奈米的厚度。 參考圖10,在氬大氣中,讓石夕施體晶片在l〇〇〇°C下受熱 第16 頁 200931507 四小時。然後使用TEM來檢查矽施體晶片120的表面121,結 果損壞已經大大修復。對矽施體晶片120再次作氫離子植 入,並重複矽薄膜移轉過程。結果產生另一個牢固黏附的 薄矽膜(大約500奈米)接合到玻璃基板。此外,可以進行觸 摸拋光來降低表面梱趁度。加熱處理程式降低並/或消除 碎施體晶片120的損壞,而觸摸拋光除去表面粗輪度。 根據 J.L. Vasal 等人的論文,11A Novel Method For Achieving Very Low Cops in CZ Wafers"), 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 Inc.(出版狀態未知),首先使用氫大氣,其次使 用氬大氣可以達到石夕晶片的連續修復以除去損壞並增進表 面質地-以便產生較少鋸齒狀的表面質地。根據本發明的 一個或多個其他方面,氫離子植入處理可能在損壞表面 121A留下現存氫,因此在非還原性大氣(例如,只有氮)中加 熱處理可以達到良好的表面質地,而不需要分開的氫大氣 步驟。 現在我們要描述玻璃基板1〇2之接合—前和接合—後的 -些結構細節。首先看玻璃紐1〇2的接^_前結構方面, 玻璃基fe 102可以由氧化玻璃或氧化玻璃_陶瓷來开誠。雖 然非必要,但是其中描_實施例可以包含應變點小於大 、、勺1,000 C的氧化玻璃或玻璃—陶究。如同玻璃製造技術的 傳統-樣,應變點是指玻璃或玻璃—喊的黏度在丨刚.6泊 (1013. t帕斯卡秒)的溫度。至於選擇氧化玻璃和氧化玻璃 陶兗’疋因為這些玻璃具有較容易製造的優點,因此使它 們可以更廣泛地取得,而且也比較便宜。 第17頁 200931507 舉例來s兒,玻璃基板i〇2可以由包含驗土離子的玻璃基 板來形成,例如由本公司玻璃組成份編號1737或EAGLE 2〇〇〇 所製造的基板。這些玻璃材質在例如液晶顯示器的製造上 有特別的用途。 玻璃基板的厚度範圍可以在大約〇. 1公釐到大約1〇公 麓,例如在大約0.5公釐到大約3公釐的範圍。對一些soq結 構來說,厚度大於等於大約1微米的絕緣層是較好的,例如 0 對於含有石夕/二氧化石夕A夕結構的標準SOG結構,在高頻率運 作時可以避免寄生電容效應的發生。在過去這樣的厚度 很難達到。根據本發明,絕緣層厚度大於大約1微米的s〇G 結構很容易達到,只要使用厚度大於等於大約i微米的玻璃 基板102。玻璃基板1〇2厚度的下限可以是大約1微米。 一般來說,玻璃基板102應該夠厚,以便在整個接合處 理步驟,以及在接下來對SOG結構進行,用來產生1〇〇的 處理中’支樓半導體層1〇4。雖然玻璃絲1〇2的厚度沒有 〇 理淪的上限,但是超過支樓功能,或者最終TFT結構1〇〇所需 要的厚度可能不是有利的,因為玻璃級102的厚度越大, 它就越難完成至少一些製造TFT 100的處理步驟。 氧化玻璃或氧化玻璃-陶竞基板1〇2可以是石夕石基質的 。因此,Si02在氧化玻璃或氧化玻璃—陶瓷中的莫耳%,可以 大於30莫耳%,也可以大於4〇莫耳%。在玻璃陶曼的情況中 ’晶相可以是富紹紅姑,堇#石,舞斜長石,尖晶石,或其 他玻璃-陶瓷技術中所熟知的晶相。非—石夕石基質的玻璃和 玻璃—陶瓷也可以用來操作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但 200931507 是通常比較不利,因為它們較高的成本贼/或較差的效 能特性。同樣的,對於一些應用,例如使用非_石夕石基質之 半導體材質的S0G結構來製造TFT,非—氧化物基f,例如非— 氧化玻璃,的玻璃基板可能是較好的,但是通常不是有利的 ,因為它們的成本較高。如同底下將更詳細討論的,在一個 或多個實施例中,將玻璃或玻璃-陶瓷基板1〇2經過設計,讓 它能匹配所接合之層104的一個或多個半導體材質(例如, 矽,鍺等等)的熱膨脹係數。此熱膨脹係數的匹配是用來確 保在沈積處理的加熱循環期間所需要的機械特性。 對於某些應用來說,例如顯示器應用,玻璃或玻璃一陶 竟102在可見光,近紫外線,和/或紅外線的波長範圍内可 以是透明的,例如,玻璃或玻璃-陶瓷1〇2可以在35〇奈米到2 微米的波長範圍内透明。 雖然玻璃基板102可以由單一玻璃或玻璃—陶瓷層來構 成’但是如果想要的話也可以使用層疊結構。當使用層疊 結構時,最靠近半導體層104的那一層可以擁有其中^二論 之由單一玻璃或玻璃-陶瓷構成之玻璃基板1〇2的特性。離 半導體層104較遠的幾層也可以有那些特性,但是可以有寬 鬆的特性,因為它們沒有直接跟半導體層1〇4互相作用。在 後者的情況中,當玻璃基板1〇2所規定的特性不再滿足時 就視為是破璃基板102結束的地方。 ’ 現在我們來看玻璃基板102的處理-後方面和特性參 考圖5,施加電壓會使得玻璃基板102中的鹼或鹼土離子移 離開半導體/玻璃介面,而深入玻璃基板102中。更具體的 第19 頁 200931507 说,玻璃基板102的正離子包含大體上所有改質的正離子會 遷移離開半導體/玻璃介面的較高電壓,形成:(1)在鄰接半 導體/玻璃介面之玻璃基板102中的降低正離子濃度層112; 和(2)在鄰接降低正離子濃度層112之玻璃基板1〇2的增加 正離子》辰度層112 °這可以達成很多功能:(丨)在玻璃基板 102中產生無驗金屬或驗土金屬離子的介面(或層)ι丨2;⑴ )在玻璃基板102中產生驗金屬或驗土金屬離子增加的介面 (或層)112;(i i i)在剝離層122和玻璃基板1 〇2之間產生氧 化層116;以及(iv)玻璃基板102變得非常易反應,而在施加 相當低溫度的熱量之後牢固地接合到剝離層122。 在圖5顯示的例子中,由電解處理所產生的中間結構依 次包括:大塊玻璃基板118(在玻璃基板1〇2中);增加驗金屬 或鹼土金屬離子層114(在玻璃基板1〇2中);降低鹼金屬或 鹼土金屬離子層112(在玻璃基板1〇2中);氧化層116;和剝 離層122。因此,電解處理將剝離層122和玻璃基板1〇2之間 的介面轉變成包含層112(正離子耗盡區)和層114(正離子 增加區)的"介面區n。此介面區也可以包含在正離子耗盡 層112遠端附近的一個或多個正離子堆疊區。 正離子增加層114是增加氧濃度,而且有厚度。此厚度 可以根據玻璃基板102上方參考表面(沒有顯示)的氧參考 濃度界定出。此參考表面大體上平行於玻璃基板1〇2和剝 離層120之間的接合表面跟該表面分開一段距離。使用參 考表面’正離子增加層114的厚度通常會滿足底下的關係: TS200奈米’其中T是接合表面和某表面之間的距離,此某 第20 頁 200931507 表面符合:(i)大體上平行於接合表面,且(丨丨)是滿足底下 關係的表面中,離接合表面最遠的表面:c〇(x)_c〇/Ref ^ 50%, OSx^T,其中C0(x)是離接合表面距離χ地方的氧濃度 ,CO/Ref是參考表面上方的氧濃度,而c〇(x)和c〇/Ref都是 原子百分比。 通常,T大體上小於2〇〇奈米,例如大約5〇到大約丨〇〇奈 米的等級。要注意的是,C〇/Ref通常是零因此,上面的關 係在大多情況下可以簡化成:C〇(x)g5〇%,〇SxgT。為了 跟正離子耗盡層112連接,氧化玻璃或氧化玻璃-陶瓷基板 102最好至少包含一些正離子,在施加電場的方向移動,也 就是說遠離接合表面而進入玻璃基板1〇2的層Μ 〇驗離子 ’例如Li,Na+1,和/或p離子是適合於這個目的的正離 子,因為它們通常比一般合併在氧化玻璃和氧化玻璃_陶瓷 中的其他類型正離子(例如,驗土金屬離子)有更高的活動 性。然而,含有驗離子以外之其他正離子的氧化玻璃和氧 化玻璃-陶瓷,例如只有鹼土金屬離子的氧化玻璃和氧化玻 璃陶究也可以用來實施本發明。驗金屬和驗土金屬離子 的濃度可以有廣大的變動範圍,代表濃度以氧化物為基準 疋0.1到40重量%之間。在驗金屬離子的情況中最好的驗 和驗土金屬離子濃度以氧化物為基準在0.1到10重量%之間 ;而在驗土金屬離子的情況中以氧化物為基準的濃度最好 在0到25重量%之間。 在電解處理中所施加的電場,會將正離子(陽離子)移 動深入玻璃基板102中,形成正離子耗盡層1〇8。正離子耗 第21 頁 200931507 盡層112的形成,在氧化玻璃或氧化玻璃-陶瓷包含驗離子 的情況中是特別需要的,因為已知這些離子會干擾半導體 裝置的運作。驗土金屬離子例如Mg+2, Ca+2, Sr+2,和/或 Ba+2,也會干擾半導體裝置的運作,因此耗盡區中這些離 子的濃度最好也降低。 人們發現,一旦正離子耗盡層112形成之後,就可以保 持長時間的穩定,即使S0G結構1〇〇受熱到跟電解處理一樣 ❹ 或甚至更高的高溫。因為在高溫下形成,因此正離子耗盡 層112在正常運作,和S0G結構的形成溫度下特別穩定。這 些考量確定驗和鹼土金屬離子在使用,或進一步的裝置處 理期間,不會從氧化玻璃或氧化玻璃-陶莞102擴散回到稍 後可能直接施加到玻璃基板102,或施加到氧化層116的任 何半導體材質中,這是從使用電場作為電解處理一部分所 衍生出來的一個重要好處。 熟悉此技術的人從這份公開說明中,可以很容易決定 ^ 對所有相關正離子,欲達到預定寬度和預定降低正離子濃 度的正離子耗盡層112所需要的作業參數。如果存在的話, 正離子耗盡層112可以作為根據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 所產生之SOG結構的獨特特徵。 【圖式簡單說明】 為了顯示出本發明各項目,顯示出附圖中為優先的,不 過人們了解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所顯示之精確排列及構造。 圖1為簡化侧視圖,其顯示出依據本發明一項或多項gQQ 裝置之結構。 第22 頁 200931507 圖2為簡化侧視圖,其顯示出依據本發明一項或多項實 施例再使用施體半導體晶片以使絲形成圖丨之娜裝置。 圖3-6為簡化側視圖,其顯示出使用本發明處理過程形 成之中間結構以製造出圖1S0G裝置。 圖7為側視圖,其顯示出施體半導體晶片接著由其中剝 離薄層以形成圖5之結構。 、' 圖8為示意圖,其顯示出熱處理過程以調節施體半導體 晶片之接合表面以配製相同的表面作為後續接合以及剝離 以 處理過程。 圖9-10為曲線圖,其分別地顯示出施體半導體晶片預 先以及後級熱處理接合表面之表面粗糖度特性。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S0G結構100;玻璃或玻璃陶瓷基板102;半導體層 104;正離子耗盡層108,112;正離子增加層114;氧化層 116;大塊玻璃基板118;施體半導體晶片120;劈開表面 & 12U21A;剝離層122;劈開表面123;剝離層材質124; 溫控槽室150。 第23 頁

Claims (1)

  1. 20093150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在絕緣上半導體(SOI)製造處理中再使用半導體施 體晶片之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⑷讓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植入表面接受離子植入處 理以產生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剝離層; (b)將此第一剝離層的第一植入表面接合到第一絕緣基 板; (C)將第一剝離層跟施體半導體晶片分離,從而曝露出施 體半導體bs>5的第-劈開表面,此第—劈開表面具有第一 損壞厚度,·以及 '、 一⑷讓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劈開表面接受一個或多個 尚溫-段時間將第一損轉度降低到足夠產生第二個植入 表面的程度。 2.依據巾請專利麵第丨g之方法,其中更進一步包含重複 步驟(a)—(d)以製造出剝離層作為更進一步S〇i結構。 ❹ 3.依據申請專利細第1項之方法,其中更進一步包含接觸 抛光施體半導體晶片之第一劈開表面以去除1〇—削咖材料 ’因而減少第一劈開表面之表面粗輪度。 4. 依據申請專利細第i項之方法,其中一個或多個溫度包 含至少一個溫度在70(TC至120(TC範圍内。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至少一個溫度為 1000-1100°C 。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帛4項之方法,其中時間為 1至8小時。 7. 依據申請專利細第4項之方法其中時間為4小時。 第24 頁 200931507 8·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讓施體半導體晶 片之第一劈開表面在一個或多個高溫度下一段時間在惰 性大氣中進行。 9·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大氣包含氬氣。 1〇·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讓施體半導體晶 片之第一劈開表面在一個或多個高溫下一段時間在還原 性大氣中進行。 11_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大氣包含氫氣。 1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方法,其中大氣包含惰性氣 體及風氣之混合物。 1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方法,其中惰性氣體為氬氣。 1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施體半導體晶片 為單晶半導體晶片。 1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施體半導體晶片 由矽(Si),摻雜鍺的矽(SiGe),碳化石夕(SiC),鍺(Ge),碑化 鎵(GaAs),GaP,以及InP選取出。 1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絕緣體基板為玻 璃或玻璃陶瓷基板。 17. 依據申睛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接合步驟包含: 加熱至少一個玻璃基板及施體半導體晶片; 讓玻璃基板直接或間接經由剝離層接觸施體半導體晶片 ;以及 施力σ電虔於玻璃基板以及施體半導體晶片兩端以產生接 合。 第25 頁 200931507 18.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更進一步包含保 持接觸’加熱,以及電璧,使得:⑴氧化層形成於施體半導 體晶片及基板間之基板上,·( i i)基板之正離子包含大體上 所有改質的正離子會由施體半導體晶片較高電壓遷移離開 ,形成:⑴在鄰接半導體/玻璃介面之玻璃基板中之降低正 離子濃度層;以及⑵在雛降低正軒濃麟之玻璃勒反 之增加正離子濃度層。 19. 一種在玻璃上半導體(soq)結構,該結構包括: 玻璃或玻璃陶瓷基板;以及 單晶半導體層,其具有藉由電解處理接合到玻璃或玻璃 陶瓷基板之接合表面,其中單晶半導體層使用下列步驟形 成,其包含: (a) 讓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劈開表面在一個或多個高 溫下-段時間以減少其第一損麟度至產生第一植入表面 之程度; (b) 讓施體半導體晶片之第一植入表面進行離子植入處 理以產生施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一剝離層; (c) 將此第一剝離層的第一植入表面接合到第一絕緣基 板; (d) 將第一剝離層跟施體半導體晶片分離,從而曝露出施 體半導體晶片的第二劈開表面,此第二劈開表面具有第二 損壞厚度。 2〇.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S0G,其中單晶半導體層由 石夕(Si)’摻雜鍺的矽(SiGe),碳化矽(SiC),鍺(Ge),砷化鎵 第26 頁 200931507 (GaAs),GaP,以及InP選取出。 21.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9項之S0G,其中破璃或玻璃陶瓷 依序地包含大塊層’增加正離子濃度層,降低正離子濃度層 ,其中增加正離子濃度層含有實質上全部來自降低正離子 濃度層由於遷移導致之改質正離子;以及 導電性或半導體氧化物層位於 與單晶半導體層之間。 丁展度層
    ❹ 第27
TW097132638A 2007-08-28 2008-08-26 Semiconductor wafer re-use in an exfoliation process using heat treatment TW20093150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6643907P 2007-08-28 2007-08-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1507A true TW200931507A (en) 2009-07-16

Family

ID=3977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2638A TW200931507A (en) 2007-08-28 2008-08-26 Semiconductor wafer re-use in an exfoliation process using heat treatment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61593A1 (zh)
EP (1) EP2186126A1 (zh)
JP (1) JP2010538459A (zh)
KR (1) KR20100080777A (zh)
CN (1) CN101821846A (zh)
TW (1) TW200931507A (zh)
WO (1) WO2009029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7046B2 (en) * 2007-12-27 2012-06-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produc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duced by same method
WO2009084284A1 (ja) 2007-12-27 2009-07-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半導体装置用の絶縁基板、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377825B2 (en) * 2009-10-30 2013-02-19 Corning Incorporated Semiconductor wafer re-use using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US8562849B2 (en) * 2009-11-30 2013-10-2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dge chamfering of semiconductor wafers using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US8367517B2 (en) * 2010-01-26 2013-02-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I substrate
KR101077261B1 (ko) 2010-08-04 2011-10-27 (주)클린솔루션 워터젯을 이용한 다결정 실리콘 잉곳의 절단 방법
KR101810310B1 (ko) * 2011-01-25 2017-12-18 에베 그룹 에. 탈너 게엠베하 웨이퍼들의 영구적 결합을 위한 방법
JP5926527B2 (ja) * 2011-10-17 2016-05-25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透明soi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FR2985369B1 (fr) * 2011-12-29 2014-01-10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structure multicouche sur un support
FR2993095B1 (fr) * 2012-07-03 2014-08-08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etachement d’une couche autoportee de silicium <100>
CN103872189B (zh) * 2012-12-18 2016-09-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垂直结构白光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TW201546953A (zh) * 2014-04-07 2015-12-16 Gtat Corp 製備功率電子裝置的方法
KR101633631B1 (ko) 2015-08-11 2016-06-27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실크를 이용한 반도체 물질의 박리방법
CN107611131B (zh) * 2017-08-23 2019-03-19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d nand闪存结构中晶圆的叠合连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81472B1 (fr) * 1991-09-18 1993-10-2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films minces de materiau semiconducteur.
FR2838865B1 (fr) * 2002-04-23 2005-10-14 Soitec Silicon On Insulato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substrat avec couche utile sur support de resistivite elevee
US7176528B2 (en) * 2003-02-18 2007-02-13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based SOI structures
US7052978B2 (en) * 2003-08-28 2006-05-30 Intel Corporation Arrangements incorporating laser-induced cleaving
EP1667214B1 (en) * 2003-09-10 2012-03-21 Shin-Etsu Handotai Co., Ltd. Method for cleaning a multilayer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bonding substrat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onded wafer
ATE420461T1 (de) * 2004-11-09 2009-01-15 Soitec Silicon On Insulator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zusammengesetzten wafern
US20060240275A1 (en) * 2005-04-25 2006-10-26 Gadkaree Kishor P Flexible display substrat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538459A (ja) 2010-12-09
EP2186126A1 (en) 2010-05-19
KR20100080777A (ko) 2010-07-12
US20090061593A1 (en) 2009-03-05
WO2009029264A1 (en) 2009-03-05
CN101821846A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31507A (en) Semiconductor wafer re-use in an exfoliation process using heat treatment
TW417202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tching a semiconductor articl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a method a semiconductor article by using the same
US8518799B2 (en) Process of making semiconductor on glass substrates with a stiffening layer
TW447127B (en) Substrat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US7410883B2 (en) Glass-based semiconductor on insulator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TWI452631B (zh) Fabrication method of silicon film transfer insulating wafers
KR101335713B1 (ko) 접합 기판의 제조방법 및 접합 기판
US20130089968A1 (en) Method for finishing silicon on insulator substrates
TWI357101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onded wafer
US983730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hybrid substrates, and hybrid substrate
JP2008153411A (ja) Soi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07227415A (ja) 貼り合わせ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貼り合わせ基板
TW200924073A (en) Ultra thin single crystalline semiconductor TFT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TW200913128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I wafer
EP0843346A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article
JP2006210899A (ja) Soiウエーハの製造方法及びsoiウェーハ
TW200952050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onded substrate
JP5249511B2 (ja) Soq基板およびsoq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591949B2 (ja) 多層結晶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TW201301371A (zh) 半導體底材及其製造方法
JP3013932B2 (ja) 半導体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半導体部材
JP2010278339A (ja) 貼り合わせsoi基板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