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6461A - New produc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New produc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6461A
TW200916461A TW097130726A TW97130726A TW200916461A TW 200916461 A TW200916461 A TW 200916461A TW 097130726 A TW097130726 A TW 097130726A TW 97130726 A TW97130726 A TW 97130726A TW 200916461 A TW200916461 A TW 2009164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group
compound
solvent
alk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0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thrin Pachur
Stefan Goepper
Guenther Huchler
Michael Konrad
Kathrin Maier
Werner Rall
Uwe Joerg Ries
Andreas Zopf
Original Assignee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filed Critical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Publication of TW200916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646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1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1/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1/3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1/56Nitrogen atoms
    • C07D211/58Nitrogen atoms attached in position 4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9/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9/4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t least on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9/42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t least on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of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with carboxyl groups linked to th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r to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containing that ring, by saturated carbon cha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Description

20091646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種製備通式I之化合物
::中R、R、Rl、r2係如下文中所提及來定義,其醫 藥子上可接文之鹽及其溶劑合劑之方法,該等化合物可自 通式II之化合物起始來製備
其中R1·1、R1·2及R1·3係如下文中所提及來定義。 【先前技術】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通式I之化合物之方法,其係基 於自通式III及IV之化合物起始之逐步構造。另夕卜,本發明 係關於通式III之化合物本身,因為其尤其適用於製備 CGRP拮抗特性之通式I之化合物。 【發明内容】 CGRP拮抗特性之 通式II及III之化合物為用於合成具有 I32737.doc 200916461 通式i之化合物的有價值之起始材料。 經分離之中間階段以結晶㈣之形式存在,此對於純化 以及分離可能存在之對映異構體混合物為重要優點。 在第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通式Π之化合物 之方法
其中 R 表示CH3、CF3、NRi_丨.丨R1·丨.2或α底°定基, R ^1·1表示H、C丨·6_烷基、〇_苄基、〇-第三丁基 R ^1·2表示Η、Cw烷基、〇_苄基、〇-第三丁基 R1’2表示 NR1,21!^1·2.2, R ·*表示H、C,-6·烷基、〇·苄基、〇-第三丁基 R ·2表示H、Cw烷基、〇_苄基、〇-第三丁基,且 R 3表示 CH3、CF3、F ' C1 或 Βι·,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使通式III之化合物
132737.doc ,(III) 200916461 其令Ri'R1.2及Ri·、如上文所定a,與通式卩之化 合物偶合
N (IV) 經由氮原子鍵結之咪唑或三唑基團,較佳 其中R3表示 為咪唑基團; ⑻藉由自溶劑結晶來分離在步驟⑷中獲得之通式η之化 合物;及 ⑷視情況使在步驟(b)中獲得之固體自合適溶劑再結晶。 在步驟⑷之偶合中,可使U當量之通式m之化合物虚 1.0至1.5當量,較佳u當量之通式IV之化合物在溶劑在強 驗存在下反應。所用溶劑可為第三戊醇、第三丁醇 咬喃。溶難佳係騎莫耳所用通式ΠΙ之化合物2至3 k 量,較佳每莫耳所用通式⑴之化合物2.2至2.5 [之量來添 加。 ,、、 驗™至2.5當量之量’較佳2·2當量之量來添加,在 各情況下該量係基於所用通式m之化合物之量。可使 三丁醇m納1三丁軸«三戊醇納,但根 據本發明較佳使用第三丁醇鉀。 步驟附之結晶及步驟⑷中之再結晶可彼此獨立 極性溶劑中進行。極性溶劑可為(例如)水、_、乙 醇、異丙醇或乙酸正丁醋以及此等溶劑之混合物。根據本 132737.doc 200916461 發明,步驟(b)中之結晶較佳係自丙酮與水1:1之比的混合 物來進行。 在第二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通式I之化合物 之方法
其中 R1·1 表示 CH3、CF3、NR1·1·、1·1·2或哌啶基, R1·1·1表示H、Cu-烷基、Ο-苄基、Ο-第三丁基 R1·1·2表示H、C丨·6-烷基、0-苄基、0-第三丁基 R1.2表示 NR丨·2.丨R1.2·2, R1·2·1表示H、CN6-烷基、Ο-苄基、0-第三丁基 R1·2’2表示H、C〗_6-烷基、0-苄基、0-第三丁基 R1·3表示 CH3、CF3、F、C1 或 Br,且 R2表示CN6-烷基,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使通式III之化合物
H0" ¥ 132737.doc -10- ,(III) 200916461 與通式IV之化 其中R1·1、Rl.2及R1·3係如〗文所定義 合物偶合
,(IV) ,較佳 其中R 4讀由I原子鍵結之咪㈠三唾基 為咪唑基團; 土
巾形成之通式„之產物
與通式V之化合 其中RK1、Rl.2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 物反應
適溶劑再結晶。 式ΠΙ之化合物及 性溶劑中且使其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及 (0視情況使在步驟(b)中獲得之固體自合 在步驟(a)之偶合中,可將1〇當量之通 1 .〇至1 _5當量之通式IV之化合物懸浮於極 在高溫下’在強鹼存在下反應。 所用極性溶劑較佳為第三戊#、第i丁醇或四氫呋喃。 132737.doc 200916461 所用鹼可選自第三丁醇鉀、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及第 三戊醇鈉。反應較佳係在4(TC與8〇t之間的溫度下進行。 對於步驟(b)中之反應,可使用1〇當量之通式η之化合 物及1.H5當量之通式ν之化合物。反應較佳係在低溫 下在胺及縮合劑存在下在極性溶劑中進行。 所用胺可選自三乙胺、二異丙基乙胺、乙基:異丙胺及 一丁 fe,且基於所用通式II之化合物量,使用5至7當量。 縮合劑可選自丙烷膦酸酐、二環己基碳化二醯亞胺、羰基 二咪唑、羰基二-三唑、苯并三唑小基“,丨二^四 甲基錄-四氟删酸鹽、1-乙基_3_(3,·二甲基胺基_丙基)_碳化 一醯亞胺及氣二甲氧基_三嗪,視情況在羥基琥珀醯亞 胺、羥基苯并三唑、對硝基苯酚及五氟苯酚存在下,且基 於所用通式Π之化合物量,使用2至3當量。 THF或乙酸乙酯可用作極性溶劑。 根據本發明’反應較佳係在〇與丨〇。〇之間的溫度下進 行。 在第三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通式ΠΙ之化合物
,(III) 其中 R1.1 表示 CH3、CF3、NR1.1·1!^1.1.2或旅咬基, R1.丨·表示H、C!_6_院基、〇_苄基、〇_第三丁基 132737.doc •12· 200916461 R1’1’2表示H、C丨-6_烷基、0-苄基、〇-第三丁基 R1.2表示 NR1.UrM.2, R1·2’1表示H、C】-6~烷基、Ο-苄基、Ο-第三丁基 j 2 2 R · ’表示Η、C丨_6_烷基、〇_苄基、〇_第三丁基 R1·3表示ch3、CF” F、C1 或Br,且 R表不Ci_6_烧基。 較佳第三目標涵蓋以下式Ilia之化合物:
,(Ilia)。 更佳第三目標係關於結晶形式之式Ilia之化合物(i?)-3-(4-胺基-3-氯-5-三氟甲基_苯基]_2_羥基_丙酸
(Ilia) 其特徵在於高度穩定性。 式IIIa之化合物之特徵在於T=141±3°C之特徵性熔點。所 記錄值係藉由差示掃描熱量測定(DSC :藉由起始評估,加 熱速率:10°C/min)(由 Mettler Toledo 製造之 DSC 821)來測 定。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式IIIa之結晶化合物(Λ)_3_ (4-胺基-3-氣-5-三氟甲基-苯基]_2_羥基-丙酸,其特徵在於 132737.doc -13· 200916461 Τ=141士3°C 之熔點。 在第四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通式HI之化合物 之方法 R11
0 (III) 其中
R1丨表示CH3、CF3、NR丨丨丨丄2或派。定基, R1·1·1表示Η、(:丨-6-烷基、〇苄基、〇_第三丁基, R1·1·2表示H、cN6-烷基、〇_苄基、〇_第三丁基, R1·2表示 NR1·2,1!^·2·2, R1·2·1表示H、C丨·6-烷基、〇·苄基、〇-第三丁基, R1·2·2表示Η、C〗.6-烷基、〇_苄基、〇-第三丁基,且 R1·3表示 CH3、CF3、F、ci 或 Br ,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使通式V之化合物
(V) 其中R1·1、R1·2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與通式之化 合物在溶劑中且在強鹼存在下反應
,(VI) 其中R4彼此獨立地表示(^.6-烷基; 132737.doc -14- 200916461 (b)藉由添加無機鹼使在步驟(a)中獲得之通式vil之化合物 之酯基裂解 R'1
,(VII) 其中R1’1、Rl,2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且R4表示Cw烷 基; (c)視情況分離在步驟(b)中獲得之通式VIII之化合物
其中R1·1、R1.2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且R4表示Cw-烷 基; (句藉由添加強無機酸自在步驟(b)或(C)中獲得之通式VIII 之化合物裂解保護基; ⑷視情況分離在步驟⑷中獲得之通式以之化合物 R11
R13 (IX) 其中R1·1、 R ·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 ⑴步驟(e)中獲得之通式ιχ之化合物與溶劑混合且藉 加還原劑且在鹼存在下還原雙鍵; 132737.doc 200916461 (g) 分離在步驟(f)中獲得之通式m之化 劑再結晶。 合物且視情況自溶 另一逋樣涵蓋在步驟(a)中通式v之化合物,t R1.1 表示 cf3, 中 r1·2表示 nh2, R1·3表示 Ci, 與通式VI之化合物之反應 基0 其中R4在各情況 下表示 曱 在步驟(a)之反應申, 至2.5當量,較佳1.9至2 合物反應。 使Ϊ.0當量之通式V之化合物與】8 m當量之通式νι之化 所用溶劑可為第二 ^ 丁醇或四虱呋喃或此等溶劑之,,s人 物。溶劑俜以夂替π e w %合 彻每莫耳所用通式V之化合物0.5至 較佳0.6至0.7L之量來使用。 以之!, 驗較佳係以基於戶斤田、s” ^ θ ^ 所用通式V之化合物之量1.0至…曰 之1,較佳1_25當量之旦办天士 ·5δ ^ w里〈里來添加。可佶用坌_ 三丁醇鈉、第三丁……使用第二丁每鉀、第 使用第三丁醇鉀。 仁根據本發明較佳 另—癌、樣涵蓋在步 基,其中 中自通式π之化合物裂解黯 R1·1 表示 Cf3, R1·2表示 NH2, R1·3表示Cl,且 132737.doc -16· 200916461 R4表示CH3。 對於步驟(b)中之裂解,無機鹼可選自氫氧化鋰、氫氧 化鈉及氫氧化鉀。其可以基於所用通式VII之化合物之量 1·5至2.5當量,較佳2當量之量來添加。 步驟(c)中所述之分離通式VIII之化合物可藉由(例如)結 晶來進行。 在步驟(d)中所述之裂解保護基中,使1〇當量之通式 VIII之化合物與8至12當量,較佳1〇當量之無機酸反應。 無機酸可選自鹽酸、氫溴酸、氫磁酸及硫酸,較佳使用氫 溴酸。 上文在步驟(f)下所提及之溶劑可選自乙酸正丁酯、乙酸 異丙酯、乙酸乙酯及四氫0夫喃。 鹼可選自三乙胺、二異丙基乙胺及吡啶。 亦在步驟(f)下描述之還原劑可選自二異松蒎基硼氯化 物、β -氣二異松蔽基棚院、阿爾卑斯(Alpine)蝴烧及甲基_ CBS-°S ^ (oxazaborolidine) ° 上文在步驟(g)下所提及之溶劑可選自乙酸正丁酯、乙 酸異丙S旨、乙酸乙S旨及四氫°夫喃。 通式IV之化合物
* (IV) 其中R3表示經由氮原子鍵結之咪唑或三唑基團,較佳為味 132737.doc *17- 200916461 。坐基團,係藉由包含以下步驟之方法製備: 0)使羰基二咪唑或羰基二-三 1,3,4,5-四氫_3_(4♦定基)姐】3 &基一咪°坐與 極性非質子性溶劑中在高溫下反應氮呼_2.酮在 (b):R3表示㈣基團’藉由添加另二極性非質子性.容 劑,使在步驟⑷中形成之粗產物結晶出來。、- 上文在步驟⑷下所提及之溶劑可選自丙酮、乙腈、第二 丁基甲基醚、N,N-二f基乙醯胺、二 一 —T基甲酿胺、二甲亞 砜、吡啶及Ν-甲基吡咯啶酮。 —τ兄 驟(b)下所提及之極性非質子性溶劑可選自第 二丁基甲基醚及二甲基甲醯胺。 在第五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通式V之 之方法 π
’(V) 其中 R2表示C!-6-烷基,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使哌啶酮-4-水合物鹽酸鹽與通式χ之氯乙酸酯在溶劑 中且在鹼存在下反應 C,J〆,(X) 其中R2表示Cm-烷基; (b)使在(a)下獲得之通式幻之化合物 132737.doc -18- 200916461
〇,R, (XI)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與1 -苄基哌嗪在溶劑中且經 添加還原劑來偶合; (c)使在(b)下獲得之通式ΧΠ之化合物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且η表示數字〇,與鹽酸在溶劑 中反應以製備通式XII之化合物,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 義且η表示數字1、2或3之一;及 (d)在溶劑中且在催化劑存在下自在下獲得之通式ΧΠ之 化合物裂解苄基保護基,
,(XII)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且η表示數字1、2或3之一;及 (e)分離在(d)下製備之通式χΙΠ之化合物
132737.doc ,(XIII) -19· 200916461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且η表示數字!、2或3之一 β 在上文步驟(a)下所述之反應中,可使1〇當量之哌啶酮_ 4-水合物鹽酸鹽與丨力至1.2當量之通式χ之氣乙酸酯反應。 指定溶劑可選自丙酮、乙腈、第三丁基甲基醚、队斗二 甲基乙醢細、一曱基甲醯基、一甲亞硬、π比咬及ν_曱基0比 咯啶酮,其中乙腈尤其重要。溶劑可以每莫耳所用哌啶 嗣-4-水合物鹽酸鹽〇.8至1,5 l之量,較佳每莫耳所用哌咬 酮-4-水合物鹽酸鹽〇.9至1.1 L之量來使用。 鹼可選自碳酸鈉、碳酸鉀、氫化鈉及氫化鉀。其可以基 於所用β辰咬酿]_4_水合物鹽酸鹽之量2.〇至2.5當量之量來添 加。 在上文步驟(b)下所述之偶合中,可使1.0當量之丨_苄基_ 旅嗪與1.1至1.7當量之通式XI之化合物反應。 指定溶劑可選自第三丁基甲基醚、四氫呋喃、甲苯及2_ 甲基四氫呋喃。溶劑可以每莫耳所用丨_苄基_哌嗪1〇至2 〇 L之量來使用。 所用還原劑可為硼氫化鈉或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其係 以基於所用1-苄基-哌嗪之量1.0至2.0當量之量來添加。 在上文步驟(C)下所述之反應中’可使1.0當量之通式χπ 之化合物與1.1至5當量之鹽酸反應。 指定溶劑可選自甲醇、乙醇及異丙醇。溶劑可以每莫耳 所用1-苄基-α底嘻2.5至4.0 L之量來使用。 上文步驟(d)下所述之自通式XII之化合物裂解节基保護 基可在極性溶劑中進行,該等溶劑諸如曱醇、乙醇、丙 I32737.doc •20- 200916461 醇、第二丁醇、水、丙酮、四氫呋喃、二甲基甲醯胺或此 等〉谷劑之混合物。溶劑可以每莫耳所用通式XII之化合物 4.0至7.0 L之量來添加。 有利的氫化條件為40至8(TC之溫度及不大於5巴之過剩 氫壓。 鈀/木炭或氫氧化鈀/木炭可用作催化劑。 【實施方式】 所用術語及定義 在本申請案之㈣内’在可能取代基之定義中,此等亦 可以…構式之形式來表示。取代基結構式中若出現星號⑴ 時,應理解其為與分子其餘部分之連接點。 本發明之標的物亦包括其中—或多個氫原子(例如小 2、3、4或5個氫原子)由氘置換之本發明之化合物(包括其 術s吾'’C丨_6·院基”(包括彼^达廿 皮荨作為其他基團之一部分)意謂
具有1至6個碳原子之分枝 文及無刀枝烷基。此等之實例包 括:甲基、乙基、正丙基、異 呉丙基、正丁基、第二丁基、 第二丁基、戊基或己基。 β ^ f於上文所提及之基團亦可視情 況使用細寫Me、Etn%等。 通式I之化合物可具有諸如 ,,甘叮3 浪 胺基6能基之鹼性基團。因 此’其可呈内鹽之形式,邀 氫漠酸、磷酸、硝酸、鹽;、”上可用之無機酸(諸如 酸、苯磺酸、對甲苯磺醆二:1·酸、曱烷磺酸、乙烷磺 )或有機酸(諸如蘋果酸、 酸、乙酸、反丁稀二酸 頻S S夂琥ί白 烯二酸、扁桃酸、乳酸、酒 132737.doc -21. 200916461 石酸或檸檬酸)之鹽之形式存在。 本發明係關於視情況呈個別光學異構體、個別對映異構 體之混合物或外消旋物之形式,互變異構體之形式以及游 離鹼或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酸形成之相應酸加成鹽之形式 的各別化合物。 實驗部分 實例1 : (7)-3-(4-胺基-3-氣-5-三氟甲基-苯基)_2_甲氧基 丙烯酸(C)
\ 將26.14 kg(55.91 m〇l)於THF中之第三丁醇鉀溶液量入 10·00 kg(44.73 mol)4-胺基-3-氯-5-三氟甲基苯曱醛(A)、 9.31 kg(89.45 mol)曱氧基乙酸甲酿(B)及3〇 〇 L四氫呋喃之 (: 混合物中且將混合物在20t下攪拌24小時。接著,量入 7·16 kg(89.45 mol)氫氧化鈉溶液(50%)且將混合物加熱至 30C歷時1小時,隨後添加16.31 kg(134.18 mol)鹽酸(30〇/〇) . 及15.〇 L水。在分離出水相之後,蒸餾出4〇 ^溶劑且將殘 餘物與25.0 L曱苯組合’隨後再蒸餾出4〇 L溶劑。將有機 相與20.0 L水組合且冷卻至23。〇。在添加1〇.〇 L曱苯之 後,將懸浮液再攪拌30分鐘,分離出產物且乾燥。 產量:10.05 kg(理論的76%) 132737.doc -22- 200916461
熔點:173°C 實例2 : (Z)-3-(4-胺基-3-氣-5-三氟曱基-苯基)-2-羥基-丙 烯酸(D)
將 10.00 kg(33.82 mol)(Z)-3-(4-胺基-3-氣-5-三氟曱基-苯 基)-2-甲氧基-丙烯酸(C)懸浮於20.0 L乙酸中且加熱至 80°C,隨後添加 57.02 kg(338.25 mol)氫溴酸(48%)。接 著,將反應混合物在80°C下攪拌1.5小時,接著用78.0 L水 稀釋且將懸浮液冷卻至22°C。分離出產物,用100,0 L水洗 滌且乾燥。 產量:9.24 kg(理論的97%)
熔點:195°C 實例3 : (/?)-3-(4-胺基-3-氣-5-三氟曱基-苯基】-2-羥基-丙 酸(E)
H0"T 將 10.00 kg(3 5.51 mol)(Z)-3-(4-胺基-3-氯-5-三氟甲基-苯 132737.doc -23 - 200916461 基)-2-羥基-丙烯酸(D)懸浮於70.0 L乙酸正丁酯中,隨後在 l〇°C下量入22.78 kg(46.16 m〇l)二異松蒎基硼氯化物(DIp_ 氣化物,於庚烷中之65%溶液)。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加熱 至20 C,且在反應完成之後,即量入3〇 〇 L水且將混合物 再攪拌20分鐘。在分離出水相之後,將剩餘有機相首先用 2.84 kg(35.51 mol)氫氧化鈉溶液(50%)與6〇 〇 L水之混合物 萃取且接著再用60.0 L水萃取。將分離出的兩份水相產物 組合,用5 0 · 0 L水稀釋且在真空中蒸館出1 〇. 〇 [溶劑。接
者在 6〇 C 下’添加 4.53 kg(37.28 mol)鹽酸(3〇%)與 1 5 L 水之混合物且將混合物用5.0 g (αΛ)-α_羥基_3_[4_胺基_3_ 氣-5-三氟甲基-苯基]-丙酸接種且冷卻至2(rc。分離出產 物’用40.0 L水洗滌且乾燥。 產量:7.05 kg(理論的70%) ee值:95.6% 熔點:141 實例4 : 〇R)-4-(2-侧氧基·1,2,4,5-四氫-1,3-苯并二氮呼_3_ 基)-派咬-1-曱酸2-(4-胺基-3_氯-5-三氟甲基-苯 基】-1-羧基乙酯(H)
將 5.〇〇 kg(17.63 mol)(/〇-3-(4-胺基-3-氣-5-三氟曱基-苯 基]_2-經基-丙酸(G)及 6.28 kg(19.39 mol)l-(l/f-味。坐-1-基- 132737.doc -24- 200916461 幾基)-4-(1,2,4,5-四氫-2-側氧基-3//-1,3-苯并二氮呼_3_基)_ 哌啶(F)懸浮於40.0 L第三戊醇中,隨後在常壓下蒸顧出2〇 L溶劑。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25。(:,添加21.76 kg(38.78 mol)於THF中之第三丁醇鉀溶液,隨後將混合物 加熱至35°C歷時1.5小時。在反應完成之後,將混合物冷卻 至25 C且相繼添加9.64 kg(79.33 mol)鹽酸(30%)、25.0 L水 及25.0 L丙酮,隨後將混合物用5 g (1/?)_4_(1,2,4,5_四氫_2_ 側氧基-3H-1,3 -本并一氮呼-3 -基)-l -叛基_2-[4 -胺基_3-氯_ 5 -三氟曱基-苯基]-1 -哌啶甲酸乙酯接種。在攪拌隔夜之 後,將懸浮液冷卻至0°C且再攪拌1小時。分離出產物,用 1 5.0 L水及1 5.0 L丙酮洗蘇兩次且乾燥。 產量:8.41 kg(理論的86%) 實例5 : (4-側氧基-旅咬-1-基)_乙酸乙酯(κ)
將10.00 kg(65· 10 mol)派咬酮_4_水合物鹽酸鹽⑴懸浮於 66.7 L乙腈中。在添加19.79 kg( 143.22 mol)碳酸鉀之後, 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75°C且量入8.38 kg(68,35 m〇1)氣乙酸 乙酯(J)與1 0.0 L乙腈之混合物。在反應完成之後,蒸餾出 20.0 L乙腈且將殘餘物與5〇,〇 L甲苯組合。接著,過濾懸 浮液且將濾餅用50.0 L曱笨洗滌,隨後在真空中完全蒸餾 出溶劑。 132737.doc •25- 200916461 產量:11.94 kg(理論的99%) 實例6 : (4-側氧基-哌啶-1-基)-乙酸丁酯(Μ)
HO OH X HCI Ο (L) (M) 將56.1 g(〇.36 mol)n底σ定酮-4-水合物鹽酸鹽(I)懸浮於〇,75 L乙腈中。在添加1〇〇 g(〇.72 mol)石炭酸卸之後,將反應混 合物加熱至80°C且量入8.38 kg(68.35 mol)氯乙酸丁酯(L)與 〇.〇5 L乙腈之混合物。在反應完成之後,即蒸餾出乙腈且 將殘餘物與500 mL乙酸乙酯及500 mL水組合且攪拌。分離 出有機相且用飽和NaCl溶液洗滌。在於Na2S04上乾燥之 後’使用旋轉蒸發器自濾液去除溶劑。 產量:71 g(理論的ι〇〇〇/0) 實例7 :丨4-(4-苄基-哌嗪-1-基)-哌啶-1-基卜乙酸乙酯三鹽 酸鹽(〇) 0^〇H + J。八CH3 -^
X 3HCI (N) (K) (〇) 將 6.85 kg(38.9 mol)l-苄基-哌嗪(N)在20T:下量入 10.00 kg(54,〇 m〇l)(4_側氧基-哌啶-1·基)_乙酸乙酯(κ)、42 l 2- 曱基四氫呋喃及Π.81 kg( 196.7 mol)乙酸之混合物中且用 1 〇·6 L 2-曱基四氫呋喃沖洗,隨後將反應混合物在2〇〇c下 132737.doc -26- 200916461 擾掉1至2個小時。接著’將混合物在2(TC下量入12.39 kg(5 8.5 mol)二乙醯氧基硼氫化鈉與%』[曱基四氫呋喃
之此&物中在此期間允許溫度升至4〇。〇。在添加結束之 後將此σ物用1 5 ·8 L 2-曱基四氫。夫喝沖洗且將反應混合 物在4(rcT㈣至少1小時1必需,再添加三乙醯氧基 蝴氫化納,隨後在25t下繼續騎隔夜。在Μ基娘嗓之 反應完成之後,即將混合物冷卻至2(rc,量入52 6 L水且 用27.3 kg氫氧化鈉溶液(5〇%)將pH值調整至9 〇。在相位分 離之後,將有機相用26·3 L水洗滌且在真空中完全蒸發。 將殘餘物吸收於134 L乙醇中且與15 6 kg 1〇莫耳乙醇鹽酸 (159.4 mol,至少37.2 wt%)在沸騰溫度下組合,隨後將混 合物在攪拌下再回流丨小時。在冷卻至2r且攪拌丨小時之 後’分離出產物,用31.6 L冷乙醇洗滌且乾燥。 產量:16.70 kg(理論的68%) 實例8 . [4-(4-苄基-旅嗪-1-基)-痕咬_ι_基卜乙酸丁酯三鹽 酸鹽(P)
在 21C 下,將 57.4 g(0.32 mol)l -苄基 底嗪(N)量入 69 5 g (〇·33 m〇l)(4-側氧基-哌啶-丨-基卜乙酸丁酯(M)、5〇〇 四 氫呋喃及0.23 L(3.83 mol)乙酸之混合物中且用2〇〇 mL四氫 呋喃沖洗,隨後將反應混合物在2〇〇c下攪拌3小時。接 著,將109 g(0.49 mo丨)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在⑼它下添加 132737.doc -27- 200916461 至混合物中。在添加結束之後,將混合物在周圍溫度下攪 拌隔夜。1 -苄基哌嗪之反應完成之後,即量入300 mL水且 用10 Μ氫氧化鈉溶液將pH值調整至8.5。在相位分離之 後,分離出有機相,用MgS04乾燥且接著蒸發。將粗產物 溶解於400 mL EtOH/MeOH [5:1]中且與 200 mL 5.2 Μ乙醇 HC1組合。在冷卻至0°C且攪拌之後,分離出產物,用冷乙 醇洗滌且乾燥。 產量:114.9 g(理論的73%) 實例9 : 1-哌啶乙酸4-(1-哌嗪基)-乙酯三鹽酸鹽(Q)
將 6.96 kg(15.3 mol)[4-(4-苄基-哌嗪-1-基)-哌啶-1-基]-乙酸乙酯三鹽酸鹽(0)在50°C下在66.1 L乙醇及26.5 L水中 在6 9 6 g纪1 0 % (5 0 %水)存在下氫化。在反應完成之後,過 濾出催化劑且將殘餘物用7.0 L乙醇與2.6 L水之混合物洗 滌。接著,量入111 L丙酮且將混合物冷卻至0°C,隨後分 離出產物且乾燥。 產量:5.02 kg(理論的90%) 實例10 : 1-哌啶乙酸4-(1-哌嗪基)-丁酯三鹽酸鹽(R)
(P) (R) 132737.doc -28- 200916461 將 14.6 g(0.03 mol)[4-(4-苄基-哌嗪-1-基)-哌啶-1-基]-乙 酸丁酯三鹽酸鹽(P)在50°C下在140 mL乙醇及40 mL水中在 1_45 g鈀/木炭1〇%存在下氫化。在反應完成之後,過濾出 催化劑且將濾液蒸發至乾燥且在70 mL EtOH中消解。 產量:11.2 g(理論的94%) 實例11 : (/f)-4-(2-側氧基-l,2,4,5-四氫-1,3-苯并二氮平_3_ 基)-哌啶-1-甲睃1-(4-胺基-3-氣_5-三氟曱基-苄 基】-2-[4·(1-乙氧基数基甲基-旅咬_4-基)-痕嗪_ι_ 基卜2-氧基-乙酯(S)
將 1.89 kg(3.77 mol)(i?)-4-(2-側氧基四氫“,弘苯 并二氮呼-3-基)-哌啶-1-甲酸2-(4-胺基-3-氣_5_三氟曱基_苯 基]小緩基乙S旨(H)、1_86 kg(4.96 mol)l-哌啶乙酸4_(1-哌 唤基)-乙S旨三鹽酸鹽L THF之懸浮液冷卻至 〇°C ’隨後量入3,15 L(22.6 mol):乙胺。接著,再逐滴添 加2 L THF以及6.13 L丙烷膦酸酐(9 63 m〇i,於乙酸乙酯中 132737.doc -29- 200916461 ==添加結束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周圍溫度且 川、時直至獲付元全轉化,隨後在真空中清除 ♦沖J。將殘餘物與20 L乙酸乙酯及i4 τ 水組合。用1 Q y
Na2C〇3溶液將阳值調整至7·6。*移除有機相之後,用^ L。乙酸乙酉旨再萃取水相。將經組合之有機相在_〇 燥且蒸發至乾燥。 ° 產量:2.65 kg(理論的82%) ee值:990/〇 實例12 : (抝-4-(2·側氧基-1,2,4,5-四氫^,夂苯并二氮呼j 基哌啶-:!-甲酸M4_胺基·3_氣三氟甲基-节 基】-2-[4·(1-乙氧基羰基甲基-哌啶_4基)哌嗪4. 基】-2-氧基-丁酯(Τ)
X 3 HCI (R)
將 15 g(27 mmol)(i?)-4_(2-側氧基-1,2,4,5_ 四氫-丨’弘苯并 二氮呼-3-基)-哌啶-1-甲酸2-(4-胺基-3-氣_5_三氟甲基-笨 基]-1-羧基乙酯(H)、7.66 g(27 mmol)l-哌啶乙酸4_(1哌嗪 132737.doc •30· 200916461 基)-丁酯三鹽酸鹽(R)及75 mL THF之混合物冷卻至0°C,隨 後量入12.5 mL(89.2 mmol)三乙胺。接著,逐滴添加32.5 mL丙烷膦酸酐(54.0 mmol,於乙酸乙酯中50%)且將反應混 合物在周圍溫度下攪拌隔夜。將反應混合物與1 00 mL水、 300 mL飽和NaHC03溶液及500 mL乙酸乙_組合。在分離 有機相之後,用250 mL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將經組合之有 機相在Na2S04上乾燥且蒸發至乾燥。 產量:21.1 g(理論的95%) ee值· 99% 132737.doc -31 -

Claims (1)

  1. 20091646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備通式II之化合物之方法
    其中 R1·1 表示 CH3、CF3、NRmR1·1·2 或哌啶基, R1·1·1表示Η、Cu-烷基、Ο-苄基、Ο-第三丁基 R1·1·2表示H、Cw烷基、0-苄基、0-第三丁基 R1·2表示 NR1·2·1!^1·2·2, R1·2·1表示Η、Cu-烷基、Ο-苄基、Ο-第三丁基 R1·2·2表示H、C丨-6-烷基、0-苄基、0-第三丁基,且 R1·3表示 CH3、CF3、F、C1 或 Br,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使通式III之化合物
    Η〆T ,(III) 其中R1·1、R1·2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與通式IV之 化合物偶合
    132737.doc 200916461 獲得之通式II之 ==經由氮原子鍵結…或三·; ⑻藉由自溶劑結晶來分離在步驟⑷中 化合物;及 體自合適溶劑再結 ⑷視情況使在步驟㈨中獲得之固 a曰 2. 如請求们之方法,其特徵在於 劑中且在驗存在下進行。 )中之偶合係在浴 3. 如請求項2之方 醇、第三丁醇及…特徵在於該溶劑係選自第三戊 丁知及四氫呋喃。 4. 如請求項2之 丁醇 鉀、第三丁醇、'其特徵在於該鹼係選自第三 5·如請求項〗之方、、第三丁醇鋰或第三戊醇鈉。 自水、丙_、其特徵在於步驟(b)中之該溶劑係選 之混合物。^、異丙醇及乙酸正丁畴以及此等溶劑 6· 一種製備通式^ 之化合物之方法 其中 R1·1表示
    'n^y〇、r2 ⑴ 、 邙3、^1·1、1·1·2或哌啶基, »1_1.2表示只、—,-6-烷基、〇-苄基、〇-第三丁基 、Ck6·燒基、0-节基、〇-第三丁基 132737.doc 200916461 R1·2表示 NR1.Hr1·2·2, R1·2·1表示H、C丨-6-烷基、O-苄基、O-第三丁基 R1·2·2表示H、C丨_6-烷基、O-苄基、O-第三丁基 R1·3表示 CH3、CF3、F、Cl 或 Br,且 R2表示Cm-烷基,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使通式III之化合物
    HO〆T ,(III) 其中R1·1、R1·2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與通式IV之 化合物偶合
    其中R3表示經由氮原子鍵結之咪唑或三唑基團; (b)使在步驟(a)中形成之通式II之產物
    132737.doc 200916461 其中rh'r1.2及π係如上文所定義,與通式乂之化 合物反應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及 (c)视情況使在步驟(b)中獲得之固體自合適溶劑再結 晶。 7.如請求項6之#法,其特徵在於步驟(a)中之偶合係在極 性溶劑中且在強鹼存在下進行。 8·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極性溶劑係選自第三 戊醇、第三丁醇及四氫呋喃。 9.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鹼係選自第三丁醇 鉀、第三丁醇鈉、第三丁醇鋰及第三戊醇鈉。 如明求項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中之該反應係在 '«s A縮合劑存在下’在極性溶劑中進行。 11.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胺係選自三乙胺、二 異丙基乙胺、乙基二異丙胺及三丁胺。 如π求項1 〇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縮合劑係選自丙炫膦 酉文酐、二環己基碳化二醯亞胺、羰基二咪唑、羰基二-三 坐2苯并三唑-1-基)-1,1,3,3 -四曱基錁-四氟硼酸 鹽、乙基-3-(3’-二曱基胺基-丙基)_碳化二醯亞胺及氣 一甲氧基-三嗪且係視情況在羥基琥珀醯亞胺、羥基苯并 二吨、對硝基苯酚或五氟苯酚存在下使用。 132737.doc 200916461 1 3 . 士明求項1 0之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溶劑為四氫呋喃或乙 酸乙酯。 14. 一種通式ΙΠ之化合物 R11 Α: ΗΟ^γΟΗ 0 , (III) 其中
    R1·1 表示 ch3、cf3、nrUr1·1.2或哌啶基, Rl_1M表示Η、C卜6-烷基、0_苄基、〇_第三丁基 R1」·2表示Η、c〗-6-烷基、〇-苄基、0-第三丁基 R1.2表示 nrhir1.2·2, R1·2·1表示Η、C丨-6-烷基、Ο-苄基、0-第三丁基 R1·2·2表示Η、C丨_6-烷基、Ο-苄基、0-第三丁基 R1·3表示 CH3、CF3、F、C1 或 Br,且 R表示Ci_6_烧基。 15 —種如請求項14之以下式IIIa之化合物: HO
    0 ,(Ilia)。 16. —種製備通式III之化合物之方法
    ο ,(III) 132737.doc 200916461 其中 R1·丨表示 CH3、CF3、NRLiiR1.1.2 或哌啶基, R1·1·1表示H、Cn烧基、Ο-节基、〇_第二丁基 R1·1·2表示H、C丨.6-烷基、〇-苄基、〇-第三丁基 R1.2表示 NR1.2·1!^·2.2, Ri.2·丨表示Η、C丨_6-烷基、〇-苄基、〇-第三丁基’ , R1·2·2表示Η、Cw烷基、0-苄基、〇-第三丁基’且 R1·3表示 CH3、CF3、F、C1 或 Br, \ :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使通式V之化合物
    ,(V) 其中R1.1、R1.2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與通式VI之 化合物在溶劑中且在強驗存在下反應
    ,(VI) 其中R4彼此獨立地表示CL6-烷基; (b)藉由添加無機鹼,使在步驟(約中獲得之通式νπ之化 合物之酯基裂解
    R\ ,(VII) 132737.doc 200916461 其中R1·1、R1·2及R1.3係如上文所定義且R4表示C, Λ 里· 6 ** 烷基; (C)視情況分離在步驟中獲得之通式VIII之化合物 A: rs^V〇h ο ,(VIII) 其中R1·1、r1·2及Ri.3係如上文所定義且R4表示 1 - 6 · 烷基; (d) 藉由添加強無機酸,自在步驟(b)或(c)中獲得之通式 VIII之化合物裂解保護基; (e) 視情況分離在步驟(d)中獲得之通式1:5(之化合物
    。 > (IX) 其中R1.1、R1.2及Ri·3係如上文所定義; ⑴ (g) 將在步驟(e)中獲得之通式IX之化合物與溶劑混合, 且藉由添加還原劑且在鹼存在下還原雙鍵; 刀離在步驟⑺中獲得之通式ΠΙ之化合物且視情況自 溶劑再結晶。 17.如:求項16之#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⑷中之該溶劑係選 自第二丁醇、四氫呋喃及此等溶劑之混合物。 、'員1 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a)中之該鹼係選自 132737.doc 200916461 =醇卸、第三丁醇納、第三丁醇鐘及第三戊醇納。 月工員1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⑻中之該驗係選自 虱氧化鋰、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鉀。 〇 士明求項1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⑷中之該無機酸係 選自鹽酸、氫溴酸、氫碘酸及硫酸。 士 °月求項1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⑴中之該溶劑係選 自乙醆正丁酯、乙酸異丙酯、乙酸乙酯及四氫呋喃。 22’如明求項丨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⑺中之該鹼係選自 二乙胺、二異丙基乙胺及吡D定。 23. ^凊求項丨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⑴中之該還原劑係 選自二異松蒎基硼氣化物、β-氯二異松蒎基硼烷、阿爾 卑斯(Alpine)删烷及曱基-CBS_噁唑硼。定 (oxazaborolidine)。 24. 如睛求項丨6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y中之該溶劑係選 自乙酸正丁酯、乙酸異丙酯、乙酸乙酯及四氫呋喃。 25. —種製備通式V之化合物之方法 HN N- 0 ,(V) 其中 R2表示Cm-烷基,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使哌啶酮-4-水合物鹽酸鹽與通式X之氯乙酸酯在溶 劑中且在鹼存在下反應 132737.doc 200916461 CI^VR2, /,(x) 其中R2表示C^-烷基; (b)使在(a)下獲得之通式XI之化合物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與1-苄基哌嗪在溶劑中且 經添加還原劑來偶合; (c)使在(b)下獲得之通式XII之化合物
    ’(XII)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且η表示數字〇,與鹽酸在溶 劑中反應’以製備通式XII之化合物,其中R2係如上 文所定義且η表示數字1、2或3之一;及 (d)在溶劑中且在催化劑存在下自在(c)下獲得之通式XII 之化合物裂解节基保護基,
    ,(XII) η表示數字1、2或3之一;及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且η表示數字1 刀離在(d)下製備之通式XIII之化合物
    X n HCI ,(XIII) 132737.doc 200916461 其中R2係如上文所定義且η表示數字1、2或3之一。 2 6.如請求項2 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a)中之該溶劑係選 自丙酮、乙腈、第三丁基曱基醚、N,N-二甲基乙醯胺、 二曱基曱醯胺、二曱亞砜、吡啶及N-曱基吡咯啶酮。 27.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a)中之該驗係選自 碳酸納、碳酸鉀、氫化納及氫化鉀。 2 8 ·如晴求項2 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b)中之該溶劑係選 自第三丁基曱基醚、四氫呋喃 '曱苯及2_曱基四氣咬 喃。 29.如清求項2 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b)中之該還原劑係 選自硼氫化鈉及三乙醯氧基硼氫化納。 3 0.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c)中之該溶劑選自 甲醇、乙醇及異丙醇。 3 1.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d)中之該溶劑係選 自曱醇、乙醇、丙醇、第三丁醇、水、丙酮、四氣嗅 喃、二甲基曱醯胺及此等溶劑之混合物。 32.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d)中之該催化劑係 選自le/木炭及氫氧化迦/木炭。 〃 132737.doc 200916461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132737.doc
TW097130726A 2007-08-13 2008-08-12 New production method TW20091646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38250A DE102007038250A1 (de) 2007-08-13 2007-08-13 Neues Herstellverfahr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6461A true TW200916461A (en) 2009-04-16

Family

ID=39877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0726A TW200916461A (en) 2007-08-13 2008-08-12 New produc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8222402B2 (zh)
EP (1) EP2195294A1 (zh)
JP (1) JP2010535837A (zh)
KR (1) KR20100053651A (zh)
CN (1) CN101821237A (zh)
AR (1) AR068806A1 (zh)
AU (1) AU2008288429A1 (zh)
BR (1) BRPI0815498A2 (zh)
CA (1) CA2696205A1 (zh)
CL (1) CL2008002376A1 (zh)
DE (1) DE102007038250A1 (zh)
MX (1) MX2010001600A (zh)
PE (1) PE20090901A1 (zh)
TW (1) TW200916461A (zh)
UY (1) UY31283A1 (zh)
WO (1) WO20090219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915892A (en) 1991-11-14 1993-06-15 Glaxo Group Limited Piperidine acetic acid derivatives as inhibitors of fibrinogen-dependent blood platelet aggregation
JPH11513679A (ja) * 1995-10-17 1999-11-24 アストラ・フアーマシユウテイカルズ・リミテツド 薬剤活性キナゾリン化合物
WO1997024124A1 (en) 1995-12-29 1997-07-10 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Vitronectin receptor antagonists
DE10250080A1 (de) * 2002-10-25 2004-05-13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Ausgewählte CGRP-Antagonist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als Arzneimittel
DE102004015723A1 (de) * 2004-03-29 2005-10-20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Ausgewählte CGRP-Antagonist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als Arzneimittel
DE102004018795A1 (de) 2004-04-15 2005-10-27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Ausgewählte CGRP-Antagonist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als Arzneimittel
EP1770091A1 (de) 2005-09-29 2007-04-04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CGRP-Antagonist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als Arzneimittel
DE102005038831A1 (de) * 2005-08-17 2007-02-22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Ausgewählte CGRP-Antagonist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als Arzneimittel
DE102007038251A1 (de) * 2007-08-13 2009-02-19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Neues Herstellverfahr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22402B2 (en) 2012-07-17
WO2009021942A1 (de) 2009-02-19
PE20090901A1 (es) 2009-08-06
JP2010535837A (ja) 2010-11-25
EP2195294A1 (de) 2010-06-16
DE102007038250A1 (de) 2009-02-19
US20110071286A1 (en) 2011-03-24
CL2008002376A1 (es) 2009-09-11
BRPI0815498A2 (pt) 2015-02-10
CA2696205A1 (en) 2009-02-19
AU2008288429A1 (en) 2009-02-19
AR068806A1 (es) 2009-12-09
MX2010001600A (es) 2010-03-15
UY31283A1 (es) 2009-03-31
KR20100053651A (ko) 2010-05-20
CN101821237A (zh) 201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5329B2 (en) Benzimidazolone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CA2642922C (en) Melanocortin type 4 receptor agonist piperidinoylpyrrolidines
AU2003276201A1 (en) Phenyl or heteroaryl amino alkane derivatives as ip receptor antagonist
US7737163B2 (en) Benzimidazolone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EP2274295A1 (en) 3, 4 - substituted 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renin inhibitors
EP2872500A2 (en)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abigatran etexilate mesylate and its intermediates thereof
HUT65837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henoxy- and phenoxyalkyl-piperidines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them
CA2731897A1 (en) Diazepine and diazocane compounds as mc4 agonists
ZA200104255B (en) 3,3-biarylpiperidine and 2,2-biarylmorpholine derivatives.
TW200918518A (en) New process for preparing
TW200916461A (en) New production method
CA2572811C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3-(4-piperidinyl)-2,3,4,5-tetrahydro-1,3-benzodiazepin-2(1h)-one
WO2000023436A1 (fr) Derives de quinazolinone
TW201144285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cyclohexylmethyl)-N-{2-[(2S)-1-methylpyrrolidin-2-yl]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7-sulfonamide
JP2010526142A5 (zh)
US8119797B2 (en) Production method
TW201010981A (en) Synthesis of 3,4-diaryl-4,5-dihydro-(1H)-pyrazole-1-carboxamidine derivatives
TWI226887B (en) A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ubstituted triazolinones
JP2012516327A (ja) カルボキシ含有ピラゾールアミド化合物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新規な方法
JP2014530248A (ja) ボセンタンの酸付加塩
WO2006137335A1 (ja) ピペラジ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TW201014845A (en) Process for the stere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bicyclic heterocy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