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3062A -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3062A
TW200913062A TW097122291A TW97122291A TW200913062A TW 200913062 A TW200913062 A TW 200913062A TW 097122291 A TW097122291 A TW 097122291A TW 97122291 A TW97122291 A TW 97122291A TW 200913062 A TW200913062 A TW 2009130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rocessing chamber
dielectric constant
waf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2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9216B (zh
Inventor
Arito Ogawa
Kunihiko Iwamoto
Hiroyuki Ot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t Electric Inc
Roh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t Electric Inc, Roh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t Electric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13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3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9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92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008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 H01L21/28017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 H01L21/28158Making the insulator
    • H01L21/28167Making the insulator on single crystalline silicon, e.g. using a liquid, i.e. chemical oxidation
    • H01L21/28194Making the insulator on single crystalline silicon, e.g. using a liquid, i.e. chemical oxidation by deposition, e.g. evaporation, ALD, CVD, sputtering, laser de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22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 other than metallic material
    • C23C16/30Deposition of compounds, mixtures or solid solutions, e.g.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 C23C16/40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23Pulsed gas flow or change of composition over time
    • C23C16/45525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 C23C16/45527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characterized by the ALD cycle, e.g. different flows or temperatures during half-reactions, unusual pulsing sequence, use of precursor mixtures or auxiliary reactants or activ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24Thermal treatment f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e.g. annealing, sint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49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e.g. gates of MOSFET
    • H01L29/4966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e.g. gates of MOSFET the conductor material next to the insulator be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e.g. organic material, TiN, MoSi2
    • H01L29/4975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e.g. gates of MOSFET the conductor material next to the insulator be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e.g. organic material, TiN, MoSi2 being a silicide layer, e.g. TiSi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Formation Of Insulating Film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Description

200913062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例如於 MOSFET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 '亦即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中,使用作 爲形成高介電係數之閘極絕緣膜的有效技術。 【先前技術】 伴隨MOSFET之高集積化、高性能化,對閘極絕緣膜 之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適用性被加以檢討。就移動度或信 賴性觀點而言,通常在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與矽(Si )基板 之接面係使用氧化砂(S i 0 2 )層所形成的接面層。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使用Si〇2膜作爲接面層時’因爲低介電係數 之故,0.8nm 以下之 EOT (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 、亦即等效氧化膜換算膜厚之薄膜化變爲困難。 另外,不使用接面層而於矽基板上直接形成高介電係 數絕緣膜時,會存在多數懸空鍵(dangling bond ) ’有可 能影響電氣特性。而且於LSI之製程形成時,會於高介電 係數絕緣膜與矽基板之接面形成Si〇x層。結果’ EOT之 薄膜化變爲困難。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可防止對電氣特性之不良影響 -5- 200913062 ,而且可以薄膜化EOT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基板 處理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依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係具有:於矽基板上形成金屬氧化膜,藉由熱處理使該金 屬氧化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而形成矽酸鹽膜的工 程;及於該矽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工程。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係具有:於矽基板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藉由熱處 理使該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重 複其而形成矽酸鹽膜的工程;及於該矽酸鹽膜上形成高介 電係數絕緣膜的工程。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係具有:於矽基板上形成氧化給膜,藉由熱處理使該氧 化I合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重複其而形成給矽酸 鹽膜的工程;及於該給矽酸鹽膜上形成氧化鈴膜的工程。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之基板處理裝置,係具有 :第1處理室,用於在矽基板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 第2處理室,用於進行上述矽基板之熱處理;搬送室,設 於上述第1處理室與上述第2處理室之間,在上述第1處 理室與上述第2處理室之間搬送上述矽基板;搬送機器手 臂’設於上述搬送室內,用於搬送上述矽基板;及控制器 ’進行以下控制:藉由上述搬送機器手臂將上述矽基板搬 -6 - 200913062 送至上述第1處理室內,在上述第1處理室內於上述矽基 板上形成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藉由上述搬送機器手臂 將形成有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上述矽基板,由上述第 1處理室內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室內,在上述第2處理室 內對形成有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上述矽基板進行熱處 理,使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 而形成矽酸鹽膜,重複進行該動作而於上述矽基板表面形 成特定膜厚之矽酸鹽膜,之後,將上述特定膜厚之矽酸鹽 膜形成後的上述矽基板,由上述第2處理室內搬送至上述 第1處理室內,在上述第1處理室內於上述特定膜厚之矽 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 【實施方式】 以下依據圖面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 圖1爲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MOSFET中形成高介電 係數之閘極絕緣膜的方法之流程圖。 圖2〜4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裝置。 首先,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裝置。 本實施形態中,本發明之基板處理裝置,如圖2所示 ,構成爲群組裝置,功能上以被使用於MOSFET之高介電 係數閘極絕緣膜形成方法而構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之群組裝置中,矽基板、亦即矽晶 圓2 (以下亦有間單稱爲晶圓2 )搬送用的晶圓搬送載具 (基板收納容器)係使用 POUP ( front opening unified 200913062 pod,以下稱晶圓搬運盒)1。 如圖2所示,群組裝置1 〇具 載室(以下稱負壓移載室)11的框 構成爲搬送室,其構造爲可抗拒小 )。形成有負壓移載室11的框體 體)12’其平面爲七角形,被形成 狀。 於負壓移載室11的中央部, 的晶圓移載裝置(以下稱負壓移載 移載晶圓2。負壓移載裝置13,係 (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c o 於負壓移載室框體12之7個 分別鄰接連結有搬入用預備室(以 出用預備室(以下稱搬出室)1 5。 搬入室14之框體及搬出室15 蔆形,被形成爲上下兩端閉塞之箱 抗拒負壓之真空隔絕腔室(load 1〇( 在搬入室14及搬出室15之於 相反側,鄰接而連接框體1 6 A。框 載室(以下稱正壓移載室)16。正 維持大氣壓以上之壓力(以下稱H 之框體,其平面爲橫長之長方形, 之箱形狀。 備·形成有第1晶圓移 :體12。負壓移載室11 於大氣壓之壓力(負壓 (以下稱負壓移載室框 爲上下兩端閉塞之箱形 設置作爲搬送機器手臂 裝置)13,可於負壓下 由平面關節型機器手臂 • bot arm, SCARA )構成 側壁之中較長的側壁, 下稱搬入室)14,及搬 之框體,其平面爲大略 形狀之同時,構成爲可 :k chamber)構造。 第1晶圓移載室1 1之 體16A構成第2晶圓移 壓移載室16構成爲可 :壓)。正壓移載室16 被形成爲上下兩端閉塞 -8 - 200913062 在正壓移載室16與搬入室I4之境界設置閘閥〗7A’ 在負壓移載室11與搬入室14之境界設置閘閥WB。 在正壓移載室16與搬出室15之境界設置聞閥18A’ 在負壓移載室11與搬出室15之境界設置閘閥18B。 在正壓移載室16設置第2晶圓移載裝置(以下稱正 壓移載裝置)19,可於正壓下移載晶圓2。正壓移載裝置 19,係由平面關節型機器手臂構成。 正壓移載裝置19,係藉由設於正壓移載室16之升降 器被升降之同時,藉由線性制動器往復移動於左右方向。 在正壓移載室1 6之左側端部設置溝槽對準裝置20。 在正壓移載室16之正面壁,3個晶圓搬出入口 21〜 23被鄰接並列設置,彼等晶圓搬出入口 2 1〜23用於將晶 圓2搬入正壓移載室16,或由正壓移載室16搬出晶圓2 〇 於彼等晶圓搬出入口 2 1〜2 3,分別設置P 0 UP開啓器 24 ° POUP開啓器24具備··載置台25,用於載置POUP1 :及帽蓋裝拆機構26,用於裝拆載置於載置台25之 POUP1之帽蓋。帽蓋裝拆機構26,係藉由裝拆載置於載 置台25之POUP1之帽蓋,而開/關POUP1之晶圓出入口 〇 工程內搬送裝置(RGV )(未圖示),係將POUP1 供給至POUP開啓器24之載置台25,或將POUP1由 POUP開啓器24之載置台25加以排出。 200913062 如圖2所示’於負壓移載室框體12之7個側壁之中 ’在位於正壓移載室1 6之相反側的2個側壁,分別鄰接 連結有第1處理單元31及第2處理單元32。 在第1處理單元3 1與負壓移載室n之間設有閘閥44 (參照圖3 )。 在第2處理單元32與負壓移載室η之間設有閘閥 1 1 8 (參照圖4 )。 於負壓移載室框體12之7個側壁之中之其他2個側 壁’分別連結有第1潔淨單元3 5及第2潔淨單元3 6。第 1潔淨單元35及第2潔淨單元36均用於冷卻處理完畢之 晶圓2。 群組裝置1 〇具備控制器3 7。控制器3 7統合控制後述 之序列流程。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3之構造所示,第1處理單元 31構成爲葉片式蝸壁(worm wall )型基板處理裝置,功 能上構成爲ALD ( Atomic Layer Deposition)裝置(以下 稱ALD裝置)40。 如圖3所示’ ALD裝置40具備:形成處理室41的框 體42。於框體42內藏加熱器(未圖示)用於加熱處理室 4 1的壁面。 於框體42,晶圓搬入搬出口(以下稱晶圓搬入口)43 被設置於其和負壓移載室1 1之境界。閘閥44用於開/關 晶圓搬入口 43。 於處理室41的底面上設置升降驅動裝置45,升降驅 -10- 200913062 動裝置45使升降軸46升降。於升降軸46上端,使保持 晶圓2的保持具47被水平支撐。 於保持具47設置加熱器47a用於加熱晶圓2。 於晶圓搬入口 43及處理室4 1的底壁,分別設置淨化 (p u r g e )氣體供給口 4 8 A及淨化氣體供給口 4 8 B,於淨 化氣體供給口 4 8 A及淨化氣體供給口 4 8 B,介由停止閥 64A及停止閥64B分別連接淨化氣體供給管、亦即Αί·氣 體供給管5 8。於Ar氣體供給管5 8被連接Ar氣體供給源 59。 於框體42,排氣口 49被設置於晶圓搬入口 43之相反 側部位,於排氣口 49被連接,連接於真空泵等排氣裝置 50的排氣管51。 於框體42之天井壁使處理氣體供給口 52以連通於處 理室41的方式被開設,於處理氣體供給口 5 2被連接第1 處理氣體供給管5 3 A及第2處理氣體供給管5 3 B。 於第1處理氣體供給管53A,介由上流側停止閥54A 及下流側停止閥55A連接第1擴散器(bubbler) 56A。第 1擴散器56A之擴散管57A被連接於,連接於Ar氣體供 給源5 9的Ar氣體供給管5 8。 於第1處理氣體供給管53A之上流側停止閥54A與 下流側停止閥5 5 A之間,係使A r氣體供給管5 8介由停止 閥6 0A被連接。於第1處理氣體供給管53 A之Ar氣體供 給管5 8之連接點與下流側停止閥5 5 A之間,被連接通氣 管6 1 A之上流側端。通氣管6 1 A之下流側端介由停止閥 -11 - 200913062 62A被連接於,連接於排氣裝置50的排氣管51。 又’於第1處理氣體供給管53 A,Ar氣體供給管58 係於下流側停止閥55A之更下流側介由停止閥63被連接 〇 於第2處理氣體供給管5 3 B,介由上流側停止閥5 4 B 及下流側停止閥55B連接第2擴散器56B。第2擴散器 5 6B之擴散管57B被連接於,連接於Ar氣體供給源59的 Ar氣體供給管58。 於第2處理氣體供給管53B之上流側停止閥54B與下 流側停止閥5 5 B之間,使Ar氣體供給管5 8介由停止閥 60A被連接。於第第2處理氣體供給管53B之Ar氣體供 給管58之連接點與下流側停止閥55B之間,被連接通氣 管6 1 B之上流側端。通氣管6 1 b之下流側端介由停止閥 62B被連接於,連接於排氣裝置5〇的排氣管51。 又,第2處理氣體供給管5 3 B之較下流側停止閥5 5 B 更下流側部分,係被連接於第1處理氣體供給管53 A之較 下流側停止閥55A更下流側部分,第1處理氣體供給管 53A及第2處理氣體供給管53B,係於其連接點之更下流 側成爲一體,被連接於處理氣體供給口 5 2。 於本實施形態中,第2處理單元3 2係使用如圖4所 75 R T P ( R a p i d T h e r m a 1 P r 〇 c e s s i n g )裝置 1 1 0。 如圖 4 所不 RTP( Rapid Thermal Processing)裝置 1 1 〇,係具備框體1 1 2,其構成處理室1 1 1用於處理晶圓2 。框體1 1 2,係由:被形成爲上下面設有開口之圓筒形狀 -12- 200913062 的側壁部1 1 3,及閉塞側壁部1 1 3之上面開口部 狀之頂板11 4,及閉塞側壁部1 1 3之下面開口部 狀之底板115組合而構成圓筒中空體形狀。 於側壁部1 1 3之上部側壁之一部分,開設排 使處理室111之內外呈連通,於排氣口 116連接 (未圖示)可進行處理室1 1 1之排氣使成爲小於 以下稱負壓)。 於側壁部1 1 3,在和上部側壁之排氣口 1 1 6 位置’設置晶圓搬入搬出口(以下稱晶圓搬入C 可將晶圓2搬出入處理室1 1 1。閘閥1 1 8用於開 搬入口 1 1 7。 於底板1 1 5下面中心線上設置升降驅動裝置 降驅動裝置119使升降軸120升降。升降軸120 底板115,對底板115可於上下方向自由滑動而祕 於升降軸120上端使升降板121被水平固定 板121上面使多數個(通常爲3或4個)升降銷 直豎立而固定,各升降銷122伴隨升降板121之 降,可由下支撐晶圓2於水平方向而升降。,冷 被水平架設 於底板115上面,支撐筒123被突設於升降 側,於支撐筒1 23上端面上,冷卻板1 24被水平! 於冷卻板124上方,多數個加熱燈具構成之: 燈具群1 25及第2加熱燈具群1 26由下依序被配 被水平架設。第1加熱燈具群12 5及第2加熱燈 的圓盤形 的圓盤形 氣□ 1 1 6 排氣裝置 大氣壓( 相反側之 1)117, /關晶圓 1 1 9,升 被插通於 ί支撐。 ,於升降 122被垂 升降而升 卻板124 軸120外 贤設。 第1加熱 置,分別 具群126 -13- 200913062 分別由第1支柱127及第2支柱128被水平支撐。 第1加熱燈具群125及第2加熱燈具群126之電力供 給電線1 2 9 ’係插通於底板〗i 5被引出外部。 於處理室111’旋轉台131與處理室ηι被配置成爲 同心圓狀。旋轉台131 ’係於內齒平齒輪133上面和內齒 平齒輪133被固定爲同心圓狀,內齒平齒輪133係藉由設 於底板1 1 5的軸承1 3 2被水平支撐。 於內齒平齒輪1 3 3被齒合原動側平齒輪i 3 4,原動側 平齒輪1 3 4係藉由設於底板i〗5的軸承〗3 5被水平支撐。 原動側平齒輪1 3 4係藉由設於底板丨丨5之下的承受器旋轉 裝置1 3 6被旋轉驅動。 於旋轉台131上端面上,形成爲平板之圓形環形狀的 外側平台13 7被水平架設。內側平台〗3 8被水平架設於外 側平台1 3 7內側 於內側平台138內周下端部,承受器140被卡合、保 持於徑方向朝內突設於內側平台138內周面下端部的卡合 部 1 3 9。 在和承受器140的各升降銷122對向之位置,分別開 設插通孔1 4 1。 於頂板Π 4,退火氣體供給管1 42及惰性氣體供給管 143以和處理室111連通的方式分別被連接。 於頂板1 1 4,多數個放射溫度計之探針1 44 ’係互相 於半徑方向自晶圓2之中心至周邊被偏移配置’而和晶圓 2之上面呈對向的方式被插入。放射溫度計係依據多數個 -14- 200913062 探針1 44分別檢測出之放射光將計測溫度傳送至控制器。 於頂板1 1 4之另一場所設置放射率測定裝置丨45,放 射率測定裝置1 4 5可以非接觸的方式測定晶圓2的放射率 。放射率測定裝置1 4 5具備基準探針1 4 6,基準探針1 4 6 可藉由基準探針用馬達147於垂直面內旋轉。 於基準探針1 4 6上側,使基準燈具1 4 8以和基準探針 146前端呈對向的方式被設置,基準燈具148照射參照光 。基準探針1 4 6以光學方式被連接於放射溫度計。放射溫 度計藉由比較晶圓2之光子密度與基準燈具1 4 8之參照光 之光子密度,而進行計測溫度之校正。 以下依據圖1說明作爲半導體裝置之製程之一工程、 亦即使用上述構成之群組裝置10,於矽基板表面形成矽酸 鹽膜作爲接面層,於該砂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 的方法。 本實施形態中,作爲接面層的矽酸鹽膜,係將金屬氧 化膜形成於矽基板上’藉由熱處理使該金屬氧化膜與矽基 板之矽產生固相反應,而形成於矽基板表面。 本實施形態中說明之例,係於矽基板上形成氧化給膜 (Hf〇2膜)之金屬氧化膜’藉由熱處理使該氧化給膜與矽 基板產生固相反應,而於矽基板表面形成鉛矽酸鹽膜( HfSiOx膜)作爲矽酸鹽膜’於該給矽酸鹽膜上形成作爲高 介電係數絕緣膜的氧化給膜(Hf02膜)。以下更具體說明 之。 以下說明中,構成群組裝置1 〇之各部之動作,係由 -15- 200913062 控制器3 7控制。 投入群組裝置1 〇之矽基板、亦即晶圓2,事先於氟化 氫(HF )潔淨工程被洗淨(參照圖1 )。 於圖1所示晶圓投入步驟,被供給至群組裝置1 0之 載置台25的P〇 UP 1之蓋部,係藉由帽蓋裝拆機構26被 拆下,POUP1之晶圓出入口被開放。 POUP1被開放後,設於正壓移載室16之正壓移載裝 置19經由晶圓搬入口 21或22或23,由POUP1取出1片 片晶圓2,投入搬入室14,將晶圓2移至搬入室用暫置台 〇 於該移置作業中,搬入室14之正壓移載室16側藉由 閘閥1 7 A被開放,搬入室1 4之負壓移載室1 1側藉由閘閥 1 7B被關閉,負壓移載室1 1側之壓力維持於小於大氣壓 之壓力例如l〇〇Pa。 於如圖1所不晶圓載置步驟(loading step),搬入室 14之正壓移載室16側藉由閘閥17A被關閉,搬入室14 被排氣裝置(未圖示)排氣成爲負壓。 搬入室14被減壓至事先設定之壓力値之後,搬入室 1 4之負壓移載室1 1被閘閥1 7B開放。 之後’負壓移載室11之負壓移載裝置13由搬入室用 暫置台將1片片晶圓2取出於真空下搬入負壓移載室11。 之後,搬入室1 4之負壓移載室1 1側藉由閘閥1 7B被 關閉。 之後’第1處理單元3 1之閘閥44被開放,負壓移載 -16- 200913062 裝置13於真空下將晶圓2搬送至第1處理單元 第1處理單元31之處理室(晶圓載入(wafer )° 又’搬入第1處理單元31之處理室被減壓 先設定之壓力値。 又’晶圓2搬入第1處理單元31時,搬入3 壓移載室11被排氣成爲負壓而使內部之氧或水 除去’因此可確實防止外部之氧或水分伴隨晶圓 1處理單兀31而侵入第1處理單元31之處理室 以下參照圖3說明使用第1處理單元3 1之 4〇 ’藉由ALD法,於矽基板之晶圓2上形成氧 Hf〇2膜)之金屬氧化膜的工程。 本實施形態中
Amino-Hafnium: Hf〔N(CH3) 2〕4)作爲鉛( 驅物質,使用水蒸汽(H20 )作爲氧化劑。 於本實施形態之ALD裝置40,液體原料5 被收容於第1擴散器56A,爲汽化TDMAH而使 散器5 6 A。該第1擴散器5 6 A之擴散使用的A r 量設爲例如0.5〜1SLM (標準·升每分鐘)。 於本實施形態之ALD裝置40 ’欲產生氧化 氣而使用第2擴散器56B。該第2擴散器5 6B之 的Ar氣體之流量設爲例如0.5〜1SLM。 於圖3,第1處理單元31之ALD裝置40之 口 4 3,係藉由閘閥4 4被開放。此時’保持具4 7 31,搬入 loading) 排氣至事 g 14及負 分是先被 2搬入第 〇 ALD裝置 化給膜( Dimethyl- Hf )系前 :TDMAH 用第1擴 氣體之流 劑之水蒸 擴散使用 晶圓搬入 下降至晶 -17- 200913062 圓搬送位置。晶圓搬入口 43被開放時,負壓移載裝置13 將晶圓2搬入處理室4 1。 晶圓2搬入處理室41,載置於上突出銷之上之後,負 壓移載裝置13退避至處理室41外。之後,閘閥44關閉 搬入口 43。 升降驅動裝置45使保持具47介由升降軸46,由晶圓 搬送位置上升至較其更上方之如圖3所示晶圓處理位置。 於其間,保持具47使上突出銷上之晶圓2往上推,載置 於保持具47上。 閘閥44被關閉之後,排氣裝置5 0進行處理室41內 之排氣。處理室41內被調整爲例如10〜lOOPa範圍內之 特定壓力例如成爲30Pa。 保持具47內藏之加熱器47a,使晶圓2均勻加熱至例 如150°C〜3 5(TC範圍內之特定溫度。於其間,亦即溫度、 壓力調整時,停止閥63、64 A、64B被設爲開放狀態,於 處理室41內及處理室41內之較保持具47更下方空間, 使作爲淨化氣體的Ar氣體經由處理氣體供給口 5 2、淨化 氣體供給口 48A、48B被供給,經由排氣口 49、排氣管51 被排氣。如此則,處理室4 1內被設爲惰性氣體環境。 在晶圓2被搬入之時點,停止閥54A、55A、54B、 55B分別爲關閉狀態,停止閥60A、62A、60B、62B、63 、64A、64B被設爲開放狀態。 爲原料供給之準備,停止閥60A、55A、60B、55B被 設爲關閉狀態之同時,停止閥54A、62A、54B、62B被設 -18- 200913062 爲開放狀態,如此則,汽化之鈴原料及水蒸氣 第1處理氣體供給管53A及第2處理氣體供給 又,藉由停止閥63之開放’於處理室41 爲淨化氣體的Ar氣體。又,藉由停止閥64 A 放’於處理室41內之較保持具47更下方空間 化氣體的Ar氣體經由淨化氣體供給口 48A、 。Ar氣體之流量設爲例如〇. 1〜1 .5SLM。 晶圓2之溫度穩定、處理室41內之壓力 以以下之步驟(1)〜(4)爲1循環,在氧化 標膜厚之前重複該循環。 (1 )原料供給步驟 停止閥62A被關閉之同時,停止閥55A 狀態保持例如〇 · 5〜5秒。如此則,汽化之飴 至處理室41之同時,經由排氣口 49被排氣。 被供給至處理室4 1內之铪原料被吸附於晶 (2 )原料排氣步驟 之後,停止閥5 4 A被關閉之同時,停止閥 放,該狀態保持例如0 · 5〜1 0秒。如此則,Ar 至第1處理氣體供給管53A內及處理室41內 由排氣口 4 9被排氣。亦即,第丨處理氣體供翁 及處理室41內藉由Ar氣體被淨化之同時,被 處理氣體供給管53A內及處理室41內之原料被 分別被塞入 管 53B。 內被供給作 、64B之開 ,使作爲淨 48B被流入 穩定之後, 給膜成爲目 被開放,該 原料被供給 圓2。 丨6 0 A被開 氣體被供給 之同時,經 含管53A內 供給至第1 排氣。 -19- 200913062 之後’停止閥60A ' 55A被關閉,停止閥 被開放,汽化之鈴原料被塡入第丨處理氣體供給 (3 )氧化劑供給步驟 和汽化之給原料被塡入第丨處理氣體供給管 時,停止閥62B被關閉之同時,停止閥55B被H 態保持例如0.5〜1 5秒。如此則,作爲氧化劑5 供給至處理室4 1內之同時,經由排氣口 4 9被排 如此則’於步驟(1 )被西富於晶圓2之表 料會和水蒸氣反應,於晶圓2上形成約1 A膜厚 膜。 (4 )氧化劑之排氣步驟 停止閥54B被關閉之同時,停止閥60B被ϋ 態保持例如〇 · 5〜1 5秒。如此則,Ar氣體被供,¾ 理氣體供給管53B內及處理室41內之同時,糸〗 49被排氣。亦即,第2處理氣體供給管53 B p 41內藉由Ar氣體被淨化之同時,供給至第2接 給管53B內及處理室41內之氧化劑被排氣。 之後,停止閥60B、55B被關閉,停止閥 被開放,水蒸氣被塡入第2處理氣體供給管53B 通常,藉由ALD法成膜時,1循環內約成 3循環內約成膜1原子層。 亦即,如圖13所示,於第1循環形成島无 54A、62A 管 53A。 53A之同 I放,該狀 .水蒸氣被 氣。 面的給原 :之氧化給 放,該狀 至第2處 由排氣口 及處理室 理氣體供 54B 、 62B 〇 1 A,2 〜 之膜,於 -20- 200913062 第2〜3循環形成連續之1原子層程度之膜。 以上述步驟(1 )〜(4 )爲1循環,實施 循環,而形成特定膜厚、亦即1原子層程度以下 膜。 氧化鈴膜之形成結束後,處理室4 1內被抽 處理室41內之殘留氣體被排出。之後,處理室z 入惰性氣體,處理室4 1內被設爲惰性氣體環境。 又,保持具47由晶圓處理位置下降至晶圓 ,成膜後之晶圓2被載置於上突出銷。 之後,ALD裝置40之閘閥44被開放,晶 4 3被開放,成膜後之晶圓2藉由負壓移載裝置 處理單元31被搬出至維持於負壓的負壓移載室 載出(wafer unloading) ) ° 負壓移載裝置13於真空下將晶圓2搬送至; 單元32’搬入第2處理單元32之處理室(晶 wafer loading ) ) ° 以下參照圖4說明使用第2處理單元32之 1 1 〇 ’對形成有氧化鈴膜之晶圓2進行熱處理的工 於圖4,第2處理單元32之RTP裝置11〇之 被開被開放,晶圓2藉由負壓移載裝置13自晶 117被搬入處理室111,移載於多數升降銷122 〇 使晶圓2移載至升降銷122之負壓移載裝置 避至處理室1 1 1之外時,晶圓搬入口 1 1 7藉由閘 - 3個該1 之氧化鈴 成真空, Π內被導 搬送位置 圓搬入口 13自第1 11 (晶圓 第2處理 圓載入( RTP裝置 程。 .閘閥1 1 8 圓搬入口 之上端間 :13被退 閥1 1 8被 -21 - 200913062 關閉。 升降軸12〇藉由升降驅動裝置119被下降 122之上的晶圓2被傳送至承受器140之上,成 所示狀態。 於處理室1 1 1關閉爲密閉狀態下,處理室1 : 排氣口 1 1 6進行徘氣成爲1〜4 0 0 0 P a、例如口 1 範圍內之特定壓力。 晶圓2被傳送至承受器140之後,晶圓2因 140所保持之旋轉台131藉由內齒平齒輪133及 齒輪134,藉由承受器旋轉裝置136被旋轉。 承受器140所保持之晶圓2藉由承受器旋轉 被旋轉之同時,藉由第1加熱燈具群125及第2 群126急速被加熱至例如650〜850 °C範圍內之特 承受器1 40所保持之晶圓2之溫度’於到達特定 度後,被保持於該溫度。 於該旋轉及加熱中,由退火氣體供給管1 42 1 1 1內供給氮氣體等惰性氣體。 承受器140藉由承受器旋轉裝置136被旋轉 承受器140所保持之晶圓2藉由第1加熱燈具群 2加熱燈具群1 2 6被均勻加熱’因此晶圓2之全 句施予熱處理。 藉由該熱處理,晶圓2上形成之氧化給膜與 矽晶圓2之間產生固相反應’於晶圓2之表面形 鹽膜(HfSiOx膜)。 ,升降銷 爲如圖4 .1內經由 〜1 OOOPa 爲承受器 原動側平 裝置136 加熱燈具 定溫度。 熱處理溫 對處理室 之同時’ 1 25及第 面可被均 矽基板之 成飴矽酸 -22- 200913062 預先設定於RTP裝置1 1 0之特定處理時間經過後,控 制器37結束第1加熱燈具群125及第2加熱燈具群126 之加熱,開始晶圓2之急速冷卻。 處理室111藉由排氣口 116被排氣成爲特定負壓之後 ’閘閥1 1 8被開放。之後,熱處理實施後之晶圓2,藉由 負壓移載裝置13以和搬入時相反手續自處理室111被搬 出至負壓移載室11 (晶圓載出)。 負壓移載裝置13於真空下再度將熱處理後之晶圓2 搬送至第1處理單元31,再度搬入第1處理單元31之 ALD裝置40之處理室41 (晶圓載入)。 以下,ALD裝置40之氧化鈴膜形成工程與RTP裝置 11〇之熱處理工程,如圖2所示被重複特定次數。 藉由重複該氧化铪膜形成工程與熱處理工程,可於晶 圓2之表面形成極薄、具有良好特性之作爲接面層的給矽 酸鹽膜(以下稱極薄給矽酸鹽膜)。 又,氧化鉛膜形成工程與熱處理工程之重複次數,如 後述之理由,較好是5次。 預先設定次數之重複結束之後,被形成有極薄給矽酸 鹽膜的晶圓2,係藉由負壓移載裝置13自第2處理單元 32之RTP裝置110之處理室ill被搬出至負壓移載室11 (晶圓載出),再於真空下被搬送至第1處理單元31’被 搬入第1處理單元31之ALD裝置40之處理室41 (晶圓 載入)。 於作爲如圖1所示高介電係數絕緣膜形成工程的氧化 -23- 200913062 給膜形成工程中,作爲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氧化給膜,係 於作爲接面層的極薄給矽酸鹽膜上,藉由ALD裝置40被 形成。 於極薄給矽酸鹽膜上形成作爲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氧 化給膜之ALD裝置40之形成順序,係和上述ALD裝置 4〇之形成作爲金屬氧化膜的氧化鈴膜之工程之ALD順序 相同。 亦即,高介電係數絕緣膜之必要膜厚的氧化給膜被形 成之前,以上述1循環之步驟(1 )〜(4 )作爲A L D循 環被重複進行。 於高介電係數絕緣膜形成工程重複進行特定次數之 ALD循環,形成特定膜厚的氧化耠膜。之後,處理室41 內之殘留氣體被排除時,ALD裝置40之閘閥44被開放, 成膜後之晶圓2,係藉由負壓移載裝置13自第1處理單元 31被搬出至維持負壓的負壓移載室11 (晶圓載出)。 在群組裝置1 0之高介電係數絕緣膜形成工程、亦即 氧化給膜形成工程後之圖1所示晶圓載出步驟中,搬出室 1 5之負壓移載室1 1側被閘閥1 8B設爲開放狀態。負壓移 載裝置13,係於真空下將晶圓2自負壓移載室11搬送至 搬出室15,移至搬出室15之搬出室用暫置台。 此時,事前使搬出室1 5之正壓移載室1 6側被閘閥 1 8 A設爲關閉狀態,搬出室1 5藉由排氣裝置(未圖示) 排氣成爲負壓。搬出室15被減壓至事先設定之壓力値時 ,搬出室1 5之負壓移載室1 1側被閘閥1 8B設爲開放狀態 -24- 200913062 ’被執行晶圓載出。 晶圓載出步驟之後,閘閥18B設爲關閉狀態。 自搬入室14至第1處理單元31,自第1處理單元31 至第2處理單元32,自第2處理單元32至第1處理單元 31,自第1處理單元31至搬出室15,分別搬送晶圓2時 ,搬送作業之任一搬送路徑均於維持真空狀態下被實施。 因此,其間晶圓2未被曝曬於大氣中,晶圓2上形成之膜 之表面不會產生自然氧化膜,可防止有機物等雜質或異物 之附著。 藉由重複以上動作,對一次被搬入搬入室14的25片 晶圓2依序執行,重複進行第1處理單元3 1之氧化給膜 形成工程,及第2處理單元32之熱處理工程、亦即接面 層之鉛矽酸鹽膜形成工程,第1處理單元31之作爲高介 電係數絕緣膜的氧化給膜形成工程。 於圖1所示晶圓排出步驟,氮氣體被供給至維持負壓 的搬出室15內,搬出室15內成爲大氣壓後,搬出室15 之正壓移載室1 6側藉由閘閥1 8 A被開放。 之後,載置於載置台25的空的POUP1之蓋部藉由 POUP開啓器24之帽蓋裝拆機構26被打開。 之後,正壓移載室16之正壓移載裝置19自搬出室15 取出晶圓2搬出至正壓移載室16’經由正壓移載室16之 晶圓搬入口 23收納(charge )於POUP1。 處理完畢之25片晶圓2被收納於POUP1結束後, POUP1之蓋部藉由Ρ〇ϋΡ開啓器24之帽蓋裝拆機構26被 -25- 200913062 安裝於晶圓出入口,POUP1被關閉。 本實施形態中,群組裝置1 0中之一連串工程結束後 之晶圓2,係以氣密收納於P0UP 1之狀態下,在實施閘極 膜形成步驟的成膜裝置,藉由如圖1所示P0UP之工程內 搬送步驟被搬送。 實施閘極膜形成步驟的成膜裝置,可爲例如批次式縱 型熱壁型CVD裝置,葉片式ALD裝置,葉片式CVD裝置 等。 經由如圖1所示之圖案化步驟,於晶圓2形成閘極構 造之電極。 依據本實施形態,藉由熱處理矽基板上形成之金屬氧 化膜與矽基板使產生固相反應而形成矽酸鹽膜,如此則, 可形成良好之作爲接面層之矽酸鹽膜,而也可形成極薄、 平坦之膜。 另外,使金屬氧化膜與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可減少 懸空鍵,而且和Si02膜比較,因爲矽酸鹽膜而可以提升 其之介電係數,可兼顧EOT縮尺(scaling )及良好之接 面特性。 特別是介藉由ALD法形成金屬氧化膜時,在1〜3循 環以內之每一成膜進行熱處理,則可形成良好之矽酸鹽膜 。亦即,在1原子層程度以下之每一成膜進行熱處理,可 形成良好之矽酸鹽膜。 以下說明在1原子層程度以下(1〜3循環ALD )之 每一次成膜進行熱處理,而產生固相反應之優點。 -26- 200913062 金屬氧化膜之Hf02膜之性質爲’膜中之〇 (氧原子 )容易脫離。膜厚越厚則有更多之0由膜中脫離,膜厚越 薄則由膜中脫離之〇之量變少。 因此,設爲在較厚之膜厚、例如數十原子層之成膜之 每一次產生熱處理之固相反應’如此則’在產生矽酸鹽化 反應之前,由Hf〇2膜脫離之Ο會使矽基板、亦即矽晶圓 氧化,導致低介電係數膜(SiOx膜及/或富含Si之 HfSiOx膜)被形成。 相對於此,設爲在約1原子層以下(1〜3循環ALD )之成膜之每一次產生熱處理之固相反應時,由Hf〇2膜 中脫離之〇之量變少,低介電係數膜不會被形成’而產生 矽酸鹽化反應,因此可形成適當之Hf02膜。 另外,金屬氧化膜之膜厚越厚,則即使進行金屬氧化 膜與矽基板之熱處理時亦難以產生矽酸鹽化。因此,欲充 分實現矽酸鹽化時,某一程度下須使金屬氧化膜形成爲較 薄,至少1原子層程度以下爲較好,更好爲小於1原子層 〇 依據ALD法,藉由2〜3循環可形成1原子層程度。 因此,藉由ALD法成膜時,在1〜3循環以內之成膜 之每一次進行熱處理,如此則,可形成1原子層程度之良 好矽酸鹽膜。特別是,在1循環之成膜之每一次進行熱處 理,則可以更有效使晶圓搬送位置與矽基板反應,可形成 良好矽酸鹽膜。因此,藉由 ALD法成膜時,較好是在1 循環之成膜之每一次進行熱處理。 -27- 200913062 (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Π ' 12說明,使用上述實 ’於矽基板、亦即矽晶圓表面形成極薄給砂 層,於其上形成高介電係數閘極絕緣膜之氧 成MOSFET之實施例。 首先’藉由HF潔淨洗淨矽晶圓(HF-cl HF潔淨之後,於矽晶圓表面形成極薄 爲接面層(HfSiOx-IL形成)。
亦即,於洗淨後之矽晶圓上藉由ALD 循環之金屬氧化膜、亦即氧化給膜之成膜 〇 處理條件爲,成膜溫度:1 5 0〜3 5 (TC 30Pa,1循環單位之膜厚:1 A。 之後,藉由RTP裝置,於氮氣體環境 Rapid Thermal Anneal)之熱處理,使氧化 產生固相反應,形成鈴矽酸鹽膜(RTA )。 但是,ALD法成膜之成膜溫度、例如 低溫時,氧化給膜與矽晶圓之間未能產生固 ,於 900 °C高溫雖能產生固相反應,但1 HfSiOx之0脫離而成爲HfSi)而無法作爲 。亦即,欲使氧化鈴膜與矽晶圓之間產生固 ,能形成給矽酸鹽膜時’熱處理溫度需要廣 膜之成膜溫度、低於矽化物化之溫度。 施形態之方法 ^酸鹽膜之接面 ,化給膜,而形 eaning )。 給矽酸鹽膜作 裝置僅進行1 (ALD-Hf02) ,成膜壓力: 下實施RTA ( 給膜與矽晶圓 150 〜350。(:之 相反應。反之 t矽化物化( ,絕緣膜之功能 相反應之同時 丨於 ALD法成 -28- 200913062 因此,熱處理溫度爲600〜8 5 0 °C,較好是爲例如650 〜8 5 0°C,本實施形態中設爲75 0°C。 1循環之藉由ALD法之氧化給膜成膜工程及熱處理工 程被重複進行5次,於矽晶圓表面形成作爲接面層之極薄 給矽酸鹽膜(HfSiOx-IL形成)。 以下參照圖14說明形成極薄紿矽酸鹽膜(HfSiOx) 膜時,矽晶圓上形成之氧化铪(Hf02 )膜與矽晶圓之間產 生固相反應之機制。 圖14(a)之HF潔淨工程結束後, 於圖1 4 (b)之氧化鈴膜形成工程(第1次),係於矽 晶圓上藉由1循環ALD而形成氧化給(Hf02)膜。 於圖14(c)之熱處理工程(第1次),Hf02膜中之Hf 原子朝矽晶圓內擴散。此時,矽晶圓中之Si原子被放出 ,而形成H f- Ο · S i結合。另外,一部分之〇使矽晶圓氧化 ,同時放出矽晶圓中之Si。 如此則,於矽晶圓表面形成HfSiOx膜。於此階段形 成小於(未滿)1原子層之HfSiOx膜。 於圖14(d)之氧化給膜形成工程(Hf〇2膜與矽晶圓之 間產生固相反應,而形成HfSiOx膜。 於圖l4(e)之熱處理工程(第2次),Hf〇2膜中之Hf 原子朝矽晶圓內擴散。此時’矽晶圓中之S i原子被放出 ,而形成Hf-O.Si結合。另外,一部分之〇使矽晶圓氧化 ,同時放出矽晶圓中之S i。於此階段,於矽晶圓表面形成 1原子層程度之HfSiOx膜。 -29- 200913062 第3次以後係成爲HfSiOx膜與矽晶圓之反應,以及 Hf02膜與則3丨0;£膜之反應,因此自矽晶圓中朝HfSiOx膜 中之Si擴散會被抑制,另外,自HfSiOx膜中朝HfO膜中 之Si擴散亦同樣被抑制。因此,該固相反應於數次後結 束,超過某一次數即不產生。 本實施形態中,重複5次之固相反應。 如上述說明,於Hf02膜與矽晶圓之間產生固相反應 ,而形成HfSiOx膜。 又’重複5次之1循環ALD之氧化鈴膜形成工程以 及熱處理工程可形成極薄給矽酸鹽膜,但是即使重複6次 ’亦僅於極薄給矽酸鹽膜上被形成氧化給膜。 其理由如下。 亦即,Hf02膜與矽晶圓之間熱處理引起之矽酸鹽化, 於第1次及/或第1次’主要由Hf02膜與矽晶圓之間之 純粹之固相反應產生’第3次以後則由以前形成之H fS i Ο x 膜、矽晶圓、以及Hf02膜間之固相反應產生。原本Hf02 膜與HfSi〇x膜不容易產生反應,矽晶圓與HfSiOx膜亦不 容易產生反應’因此第3次以後較之前更難產生固相反應 (Si難以被吸附於Hf〇2膜)。因此隨重複次數增加, HfSiOx膜之最表面之Si濃度降低,該最表面成爲富含Hf 之HfSiOx膜。本實施形態中,重複5次數後,HfSiOx膜 與HfO2膜之間之各元素之濃度斜率幾乎成爲不存在之狀 態(極微小之狀態)’而成爲無法產生固相反應、亦即矽 酸鹽化。 -30- 200913062 因此,1循環之ALD法之氧化給膜成膜工程及熱處理 工程被重複進行之次數5次以下即可。以膜厚而言〇.4nm 以下即可。 又,砂晶圓爲單結晶。單結晶爲Si原子互以整齊之 規則結合而配列的結晶,結晶方位之規則整齊而成爲一定 方向。因此,矽晶圓之缺陷少、雜質之混入量少、陷阱( trap )亦少。藉由熱處理使該矽晶圓與Hf02膜直接產生固 相反應時,因爲矽晶圓之該特性,而可形成缺陷或雜質或 陷阱少、膜中之Hf、Si濃度分布變動少的良好之HfSiOx 膜。 如上述說明,矽晶圓與Hf02膜之熱處理之固相反應 ,重複5次後(膜厚成爲0.4nm時)即可以不產生,因此 優點爲可控制Hf Si Ox膜之膜厚成爲較薄。 相對於此,SiON (氧氮化矽)膜或Si3N4 (氮化砂) 膜或Si3 02膜爲非晶質膜。非晶質膜爲Si原子不規則配列 I: 之分散狀態,缺陷或雜質或陷阱較多。使Hf02膜與此種
SiON (氧氮化砂)膜或Si3N4(氮化矽)膜反應時,因爲 - SiON膜或Si3N4膜之上述特性,會形成缺陷或雜質或陷阱 , 多、甚而膜中之Hf、Si濃度分布變動多的膜質之膜。 又,於矽晶圓上形成Si3N4膜,於其上形成含氫之 Hf〇2膜後(此時Si3N4膜因爲氧化劑之故而成爲SiON) ,進行熱處理,依此而使Si由矽晶圓側擴散至Hf02膜中 ,而形成含Si之Hf02膜之方法存在。
但是,此方法時,因爲熱處理會使氫(H)由 SiON -31 - 200913062 膜及/或Hf02膜脫離,而形成孔洞(void )。矽晶圓或 SiON膜中含有之Si會介由該孔洞擴散至Hf02膜中, Hf02膜含有之Hf會擴散至SiON膜中。因此由個別之膜 被放出Si或Hf之處,會形成該Si或Hf放出部分(亦即 氫之放出部分)之孔洞、亦即陷阱。另外,氫以隨機方式 存在個別之膜中,因而個別之膜中之Hf濃度或Si濃度分 布會產生變動。 相對於此,本實施例中並非利用氫脫離所形成孔洞而 擴散Si及/或Hf,而是利用Hf02膜與矽晶圓之間之固相 反應、亦即利用Hf02膜與矽晶圓之原子彼等間擴散置換 之反應,因此和上述方法比較,具有陷阱少、膜中之Hf 、S i濃度分布變動少的優點。 極薄給矽酸鹽膜形成後,於極薄給矽酸鹽膜上形成作 爲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氧化給膜(高介電係數膜之形成) 〇 亦即,於矽晶圓表面被形成有極薄飴矽酸鹽膜上,藉 由ALD裝置40形成作爲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氧化給膜。 處理條件爲,成膜溫度:1 5 0〜3 5 0 °C,成膜壓力: 30Pa,循環數;20〜40循環,膜厚:2〜4nm。 形成作爲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氧化給膜之後,於氧化 給(Hf02)膜上形成作爲閘極的鎳矽化物(NiSi)進行圖 案化(Ni、Si之沈積、圖案化)之後,經由配線工程等形 成 MOSFET。 測試如此形成之MOSFET之特性。 -32- 200913062 圖5爲本實施例中形成Hf Si Ox層(接面層)後 XPS分析觀察之光譜分布圖。 圖6爲以本實施例之極薄鈴矽酸鹽膜作爲接面層 時之高介電係數閘極堆疊(gate stack )構造之斷面 照片。 圖7〜10分別爲MOSFET之特性。 又,關於MOSFET之特性,亦作成不具備本實施 HfSiOx層之構造之比較例,記載其結果。 由圖5之XPS光譜分布可確認,依據本實施例, 化鈴膜與矽晶圓之間產生固相反應,形成給矽酸鹽膜 由圖6之斷面TEM照片可確認,形成極薄、約〇 之平坦給矽酸鹽膜。 圖7表示使用本實施例之HfSiOx膜作爲接面層 介電係數(High-k)閘極堆疊構造MOS電容器之CV 分布圖。由圖7可知,依據使用本實施例之極薄紿矽 膜的高介電係數閘極堆疊構造,可獲得大容量,可獲 0 6nm 之 EOT。 圖8爲EOT相對於氧化鈴物理膜厚之關係分布圖 由表示接面層之EOT之切片可確認以下。 使用給砂酸鹽膜的高介電係數聞極堆疊構造,接 部分之EOT爲〇.24ηιη,使用斷面TEM照片之觀察之 結果所得物理膜厚(約〇.4nm )計算介電係數時,本 例之極薄給矽酸鹽膜具有約7之介電係數,可形成具 30%之鉛之給矽酸鹽膜。
藉由 使用 TEM 例之 在氧 D .4 nm 的商 特性 酸鹽 得約 面層 觀察 實施 有約 -33- 200913062 另外’不具備極薄給矽酸鹽膜的高介電係數閘極堆疊 構造’其具有EOT爲〇.38nm部分之接面層,可想像爲形 成低介電係數之SiOx膜。 圖9表示使用本實施例之HfSiOx膜作爲接面層的高 介電係數閘極堆疊構造MOS電容器之EOT_Jg特性之分布 圖。 和使用氧化矽膜(Si〇2膜)作爲閘極絕緣膜的閘極堆 疊比較’使用本實施例之極薄鉛矽酸鹽膜的高介電係數閘 極堆疊構造中’具有接近約1 〇6倍Jg之優點。 另外,和不具有本實施例之極薄給矽酸鹽膜的高介電 係數閘極堆疊構造比較,亦可獲得接近約1 〇3倍Jg之優點 〇 圖10爲使用本實施例之HfSiOx膜作爲接面層的高介 電係數閘極堆疊MOSFET的有效電子移動度與電場相關係 之分布圖。 和不具有本實施例之極薄給矽酸鹽膜的高介電係數閘 極堆疊構造比較,可獲得較高之有效電子移動度。 如上述說明,以本實施例之極薄飴矽酸鹽膜作爲接面 層使用的高介電係數閘極堆疊構造,可獲得極薄之EOT , 就漏電流而言具有極佳優點,可獲得良好之MOSFET特性 〇 又,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其要旨 之情況下可做各種變更實施。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說明,使用集合ALD裝置與 -34- 200913062 RTP裝置而成之群組裝置進行氧化給膜形成工程及熱處理 工程之例,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此,亦適用氧化給膜形成工 程及熱處理工程在同一處理室進行之例。 又,不限定於使用葉片式成膜裝置及熱處理裝置,亦 適用批次式成膜裝置及熱處理裝置。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閘極絕緣膜,但絕緣 膜不限定於此閘極絕緣膜,亦適用於電容器絕緣膜。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接面層形成用的金屬氧化 膜,和接面層之上形成的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設爲同一膜, 但亦可爲不同之膜。 又,接面層形成用的金屬氧化膜及/或高介電係數絕 緣膜,不限定於使用氧化給膜。 金屬氧化膜及/或高介電係數絕緣膜之形成材料可爲 ,含有由Hf、Ta、A1、Zr、La及Y構成之群所選擇之單 數或多數元素的氧化物,或者具有彼等氧化物上下配置之 堆疊構造的氧化物。 例如可爲 HfSiOx 、 Ta205 、 AL203 、 Zr02 、 HfAlOx 、 HfAlON、HfON、La203、Y203、Hf02 / AL203、Hf02 / Zr02、Hf02/AL203/Hf02 等。 電容器絕緣膜之形成材料可爲BST(Ba-Sr-Ti〇3)、 STO ( Sr-TiO3 )。 被處理基板不限定於晶圓,可爲LCD裝置之製程中 的玻璃基板或液晶面板等基板。 本發明之較佳態樣。 -35- 200913062 依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係 具有:於矽基板上形成金屬氧化膜,藉由熱處理使該金屬 氧化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而形成矽酸鹽膜的工程 ;及於該矽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工程。 較好是上述矽酸鹽膜,係藉由重複上述金屬氧化膜之 形成、及上述熱處理引起之上述固相反應,而加以形成。 較好是上述矽酸鹽膜,係藉由重複1原子層以內之上 述金屬氧化膜之形成、及上述熱處理引起之上述固相反應 ,而加以形成。 較好是上述矽酸鹽膜,係藉由重複1〜3循環之ALD 法之上述金屬氧化膜之形成、及上述熱處理之上述固相反 應,而加以形成。 較好是上述熱處理,係在較上述金屬氧化膜形成時之 溫度爲高、較上述矽酸鹽膜被矽化物化時之溫度爲低的溫 度下進行。 較好是上述金屬氧化膜,係和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 爲相同之膜。 較好是上述金屬氧化膜及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爲氧 化給(Hf)膜,上述矽酸鹽膜爲鈴矽酸鹽膜。 依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係具有:於矽基板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藉由熱處理 使該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重複 其而形成矽酸鹽膜的工程;及於該矽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 係數絕緣膜的工程。 -36- 200913062 依本發明之再另一態樣提供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係具有:於矽基板上形成氧化給膜,藉由熱處理使該氧 化飴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重複其而形成鈴砂酸 鹽膜的工程;及於該鈴矽酸鹽膜上形成氧化給膜的工程。 依本發明之再另一態樣提供之基板處理裝置,係具有 :第1處理室,用於在矽基板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 第2處理室,用於進行上述矽基板之熱處理;搬送室,設 於上述第1處理室與上述第2處理室之間,在上述第1處 理室與上述第2處理室之間搬送上述矽基板;搬送機器手 臂’設於上述搬送室內,用於搬送上述矽基板;及控制器 ’進行以下控制:藉由上述搬送機器手臂將上述矽基板搬 送至上述第1處理室內,在上述第1處理室內於上述矽基 板上形成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藉由上述搬送機器手臂 將形成有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上述矽基板,由上述第 1處理室內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室內,在上述第2處理室 內對形成有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上述矽基板進行熱處 理’使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 而形成矽酸鹽膜,重複進行該動作而於上述矽基板表面形 成特定膜厚之矽酸鹽膜,之後,將上述特定膜厚之矽酸鹽 膜形成後的上述矽基板,由上述第2處理室內搬送至上述 第1處理室內’在上述第1處理室內於上述特定膜厚之矽 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 (發明效果) -37- 200913062 依據上述手段,所提供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基 板處理裝置,可防止對電氣特性之影響’而且可以薄膜化 EOT。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MOSFET之閘極絕緣膜 形成工程的流程圖。 圖2爲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群組(cluster)裝置之 平面斷面圖。 圖3爲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群組裝置中之ALD裝 置之正面斷面圖。 圖4爲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群組裝置中之RTP裝置 之正面斷面圖。 圖5爲實施例中形成HfSiOx層後藉由XPS分析觀察 之光譜分布圖。 圖6爲以實施例之飴矽酸鹽膜作爲接面層使用時之高 介電係數閘極堆疊(gate stack )構造之斷面TEM照片。 圖7爲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之MOSFET之電容器之CV 特性分布圖。 圖8爲實施例及比較例中,EOT相對於氧化鉛物理膜 厚之關係分布圖。 圖9爲實施例及比較例中,EOT-Jg特性之分布圖。 圖1 〇爲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有效電子移動度之電場 相關係之分布圖。 -38- 200913062 圖1 1爲形成實施例之MO SFET之工程之流程圖。 圖12爲形成實施例之MOSFET之閘極絕緣膜爲止的 工程之流程圖及其斷面圖。 圖13爲ALD法之成膜過程之斷面圖。 圖1 4爲固相反應產生之過程及機制說明用流程圖及 其斷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 POUP 2 :晶圓(被處理基板) 1 〇 :群組裝置(基板處理裝置) 11:負壓移載室(基板移載室) 12:負壓移載室框體 13:負壓移載裝置(晶圓移載裝置) 14:搬入室(搬入用預備室) 15:搬出室(搬出用預備室) 16:正壓移載室(晶圓移載室) 19:正壓移載裝置(晶圓移載裝置) 24: POUP開啓器 25 :載置台 3 1 :第1處理單元 3 2 :第2處理單元 3 3 :第3處理單元 3 4 :第4處理單元 -39- 200913062 3 7 :控制器 40 : ALD裝置 1 10 : RTP 裝置

Claims (1)

  1. 200913062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有: 於矽基板上形成金屬氧化膜,藉由熱處理使該金屬氧 化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而形成矽酸鹽膜的工程; 及 於該矽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工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矽酸鹽膜,係藉由重複上述金屬氧化膜之形成、 及上述熱處理之上述固相反應,而加以形成。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矽酸鹽膜,係藉由重複1原子層以內之上述金屬 氧化膜之形成、及上述熱處理之上述固相反應,而加以形 成。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矽酸鹽膜,係藉由重複1〜3循環之ALD法之上 述金屬氧化膜之形成、及上述熱處理之上述固相反應,而 加以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熱處理,係在較上述金屬氧化膜形成時之溫度爲 高、較上述矽酸鹽膜被矽化物化時之溫度爲低的溫度被進 -41 - 200913062 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金屬氧化膜,係和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爲相同 之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中 上述金屬氧化膜及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爲氧化給( Hf)膜,上述矽酸鹽膜爲給矽酸鹽膜。 8. —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有: 於矽基板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藉由熱處理使該 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重複其而 形成矽酸鹽膜的工程;及 於該矽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工程。 9.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有: 於矽基板上形成氧化鈴膜,藉由熱處理使該氧化給膜 與上述矽基板產生固相反應,重複其而形成給矽酸鹽膜的 工程;及 於該給矽酸鹽膜上形成氧化給膜的工程。 10. —種基板處理裝置,其特徵爲具有: 第1處理室,用於在矽基板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 第2處理室,用於進行上述矽基板之熱處理; 搬送室,設於上述第1處理室與上述第2處理室之間 -42- 200913062 ’在上述第1處理室與上述第2處理室之間搬送上述矽基 板; 搬送機器手臂,設於上述搬送室內,用於搬送上述矽 基板;及 控制器’進行以下控制:藉由上述搬送機器手臂將上 述矽基板搬送至上述第1處理室內,在上述第1處理室內 於上述矽基板上形成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藉由上述搬 送機器手臂將形成有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上述矽基板 ,由上述第1處理室內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室內,在上述 第2處理室內對形成有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的上述矽基 板進行熱處理,使上述高介電係數絕緣膜與上述矽基板產 生固相反應而形成矽酸鹽膜,重複進行該動作而於上述政 基板表面形成特定膜厚之矽酸鹽膜,之後,將上述特定膜 厚之矽酸鹽膜形成後的上述矽基板,由上述第2處理室內 搬送至上述第1處理室內,在上述第1處理室內於上述特 定膜厚之矽酸鹽膜上形成高介電係數絕緣膜。 -43 -
TW97122291A 2007-06-15 2008-06-13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TWI4692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9176 2007-06-15
JP2008137831A JP5286565B2 (ja) 2007-06-15 2008-05-27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3062A true TW200913062A (en) 2009-03-16
TWI469216B TWI469216B (zh) 2015-01-11

Family

ID=4036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22291A TWI469216B (zh) 2007-06-15 2008-06-13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86565B2 (zh)
KR (1) KR101178856B1 (zh)
TW (1) TWI4692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421A (zh) * 2009-07-28 2011-03-16 佳能安内华股份有限公司 介电膜、使用该介电膜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和半导体制造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65263A1 (ja) * 2011-06-03 2012-12-0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ゲート絶縁膜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ゲート絶縁膜の形成装置
JP6544555B2 (ja) 2015-01-15 2019-07-17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抵抗変化型素子の製造方法
US9595593B2 (en) 2015-06-29 2017-03-1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with interfacial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2116B2 (ja) * 1996-07-12 2000-07-10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成膜・改質集合装置
US6753556B2 (en) 1999-10-06 2004-06-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ilicate gate dielectric
SG99871A1 (en) 1999-10-25 2003-11-27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including a metal oxide interface with silicon
JP2003332566A (ja) * 2002-05-14 2003-11-21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32729B1 (en) * 2002-06-07 2003-10-14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Laser thermal annealing of high-k gate oxide layers
JP2004158481A (ja) 2002-11-01 2004-06-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507232B2 (ja) * 2003-03-24 2010-07-21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6009025A1 (ja) * 2004-07-20 2006-01-26 Nec Corporation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039396B2 (ja) * 2007-02-19 2012-10-03 ローム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421A (zh) * 2009-07-28 2011-03-16 佳能安内华股份有限公司 介电膜、使用该介电膜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和半导体制造设备
CN101986421B (zh) * 2009-07-28 2013-08-28 佳能安内华股份有限公司 介电膜、使用该介电膜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和半导体制造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110524A (ko) 2008-12-18
TWI469216B (zh) 2015-01-11
KR101178856B1 (ko) 2012-08-31
JP2009021560A (ja) 2009-01-29
JP5286565B2 (ja)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77366B1 (ko)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TWI427791B (zh) 半導體裝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JP5410174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US8367560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809175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023982B2 (ja) 成膜方法
WO2006137287A1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I443747B (zh) 半導體裝置製造方法以及基板處理方法及設備
WO2011093203A1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
TWI469216B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JP2021015947A (ja) RuSi膜の形成方法及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TWI354711B (zh)
WO2007132884A1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12104569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5944549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JP2011134909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JP201106634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JP2010219561A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0212391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12064857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09044088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1009752A (ja)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デバイス
JP2009272356A (ja) 基板処理方法
JP2010147417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01110805A (ja) 金属酸化膜の形成方法及び成膜処理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