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1753A - Novel fungicides - Google Patents

Novel fungicid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1753A
TW200911753A TW097133873A TW97133873A TW200911753A TW 200911753 A TW200911753 A TW 200911753A TW 097133873 A TW097133873 A TW 097133873A TW 97133873 A TW97133873 A TW 97133873A TW 200911753 A TW200911753 A TW 2009117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group
scope
methy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3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enaud Beaudegnies
Kessabi Fiona Murphy
Laura Quaranta
Hans-Georg Brunner
Fredrik Cederbaum
Original Assignee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filed Critical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ublication of TW200911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175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 C07D21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5/1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oline or hydrogenated quinoline ring systems having no bond between the ring nitrogen atom and a non-ring member or having only hydrogen atoms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5/20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Quinoline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91175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經N-炔基_2_烷硫基_2-(經取代之雜 芳氧基)烷基醯胺及彼之亞磺醯基和磺醯基衍生物。本發明 也關於彼等之製備方法、含有彼等之組成物及使用彼等對 抗真菌之方法’尤其為植物之真菌感染。 【先前技術】 某些N-炔基-2-院硫基-2-(經取代之雜芳氧基)烷基醯 胺和其亞確醯基和續醯基衍生物被敘述於,例如W〇 04/108663中,其係作為有用的殺真菌劑。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關於提供用作植物殺真菌劑之新穎N_炔基_2_ 烷硫基-2-(3-鹵-6-烷基取代之雜芳氧基)烷基醯胺及彼之亞 石黃酸基和績酸基衍生物。 因此根據本發明,其係提供通式(丨)化合物
(1) 其中Ar為式(A)之基團:
6 200911753 其中
Hal為氯,溴或碘, V為曱基或乙基,其中當Hal為碘時,v不為甲基, R1為甲基或乙基, 土 R和R4獨立為Η,。, ρ其,r lx ^ 或 !·3烷基C2-3烯基,C2_3炔基 R4與其等所接附的碳原子連接為4_或5員碳環 ’其視需要包含—個氧’硫或氮原子且視需要經齒素 或<^.4烷基取代, f為H,Cl.4貌基或k環烧基或k環院氧基或心 辛Γ其”中烧基或%院基或環烧氧基或稀基視需要經函 = 氧基,氧基‘炫氧基,氰基,c35 烯巩基或c3_5炔氧基取代,以及 3-5 η為〇 ’ 1或2。 =避錢問,式⑷基时w未接附單鍵指 化合物中之Ar基團對其他分子之接附點。 本發明化合包含至少一個不對稱碳原子(且當^和r4 里::時’至少為二個)且可能以對映異構體(或為非對映 異構體對)或為此類混合物存在 F于映 化合物為亞硬,1可以者…為本發明 〃 對映異構體形式存在,且鄰接 的奴原亦可以 因吐叮 —種對映異構體形式存在。通式⑴的化合物 ::::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或單-對映異構體 =入Γ 括所有以全部比例之可能異構物或異構 -物。預期對任何給予化合物而言,一種異構物之殺 200911753 真菌劑活性優於另一者。 在式⑴化合物之較佳基團中,r、r4獨立為 烧基:C2.3烯基或C2-3快基’只要當該二者皆為Η,其混 合的$厌原子總數不超過4。 較佳者,在式⑴化合物中,Hal為氣或演。 再者’較佳者為當V為曱基。
甘較佳者,R3和R4獨立為》或〜3燒基,或R>R4與 /、所接附的碳原子形成4-或5-員碳環式環。 更佳者,R、R4獨立為燒基,以及特佳者, R和R4二者為甲基。 車乂 L者’ R #口 R4與其所接附的碳原子形成心或5_員 碳環式環。 s f式⑴化合物之較佳基團中,R5為h,Ci_4烧基,c3_ 基’ C2_6烧氧基烧基’ c3_6缔基氧基烧基,c>6快基 氧基烧基,c-經基烧基H4齒烧基。 在式⑴化合物的另-較佳基團中,Hal為溴,V為甲 土 R為甲基,n為0,r、r4為甲基,且 =基,C3.6環烧基Ά氧基_c^基,C36稀基氧基Ch = 4.6块基氧纽c“基U基烧基,或 幸父佳者’當R5為Η。 亦較佳者,當R5為心4院基。 亦較佳者,當R5為甲基。 亦較佳者,當R5為乙基。 200911753 亦較佳者,當尺5為Cl.3烷氧基_Cl3烷基。 亦較佳者,當R5為(:3.4烯基氧基-Cw烷基。 亦較佳者,當R5為C3_4炔基氧基烷基。 亦較佳者,當尺5為Cw羥基烷基。 亦較佳者,當R5為CV3鹵烷基。 亦較佳者,當 R5 為 CH2OH,CH2OMe,CH2OEt,CH2OCH2 -chch2,CH2〇CH2CCH,(CH2)2〇Me。
本發明一部分的化合物例示於以下表1和26中。特徵 數據如實施例之後的表4所示。 表1 在表1中的化合物為具有其中Ar為式(A)基團,Hal 為氯’V為曱基,Rl為曱基,R3及R4為甲基,η為〇,且 R為具有在表中所提出之意義的通式(丨)。 化合物 編號 r5 1 Η 2 ch3 3 —— c2h5 4 正-c3h7 5 異-c3h7 6 正-C4H9 7 二級-C4Hq 8 —- — 異-C4H9 9 ^ ----—-- 三級-C4Hq 10 ------ 環丙基 200911753 11 環丁基 12 環戊基 13 fch2 14 f2ch 15 fch2ch2 16 f2chch2 17 cich2 18 ci2ch 19 cich2ch2 20 ci2chch2 21 hoch2 22 hoch2ch2 23 ch3och2 24 ch3och2ch2 25 c2h5och2 26 c2h5och2ch2 27 CH3(CH30)CH 28 正-c3h7och2 29 正-c3h7och2ch2 30 三級-C4H9OCH2 3 1 三級-c4h9och2ch2 32 nc-c2h4 33 NC-正-C3H6 34 NC-正-C4H8 35 (CH3)2C(CN)CH2 36 烯丙基och2 37 烯丙基och2ch2 38 烯丙基 och2ch2ch2 39 丙炔基och2 10 200911753 40 丙炔基OCH2CH2 41 丙炔基 och2ch2ch2 42 ch3och2ch2och2 43 ch3och2ch2och2ch2 44 c2h5och2ch2och2 45 c2h5och2ch2och2ch2 46 ch3och2och2 47 c2h5och2och2 48 三級-C4H9(CH3)2SiOCH2 49 三級-C4H9(CH3)2SiOC2H4 50 Cl-正-c3h6 5 1 F-正-C3H6 52 BrCH2 53 BrCH2CH2 54 Br-正-C3H6 55 ch3och2ch2och2och2 56 四鼠°比喃-2 -基0 C H 2 57 四氳呋喃-2-基OCH2 58 四氫°夫喃-2-基CH2 59 環氧癸烷-2-基 60 丁氧環(oxetan)-2-基 表2 表2係由60個通式(1)之化合物所組成,該化合物其 中Ar為式(A)基團,Hal為溴,V為曱基,R1為曱基,R3 及R4為曱基,η為0,且R5為具有在表1中所提出之意義。 200911753 此表提供已經被製備且被部分列於表1至2之化合物 之特徵數據(物理/光譜數據)。 化 物 號 合 編 Hal V R1 R3 R4 R5 物理/光譜數 據 1 Br Me Me Me Me Me 熔點 123〇C = 122- 2 Br Me Me Me Me H 炼點 13 7〇C = 13 6- 3 Br Me Me Me Me CH2OMe 炫點 13 0°C = 128- 4 Br Me Me Me Me Et 熔點 °C =87-90 5 Br Me Me Me Me CH2 CH2OMe 熔點 13 0°C = 128- 6 Br Me Me Me Me ch2 ch2 ch2ci 熔點 120°C = 118- 7 Br Me Me Me Et H 熔點 118。。 = 116- 8 Br Me Me Me Et Me 熔點 133〇C = 131- 12 Br Me Me Me iPr H 樹 脂 : (M + H) + = 435 17 Cl Me Me Me Me H 熔點 105。。 = 103- 18 Cl Me Me Me Me Me 熔點 134〇C = 133- 19 Cl Me Me Me Me CH2OMe 熔點 131。。 = 129- 20 Cl Me Me Me Me Et 熔點 13 6〇C = 134- 21 Cl Me Me Me Me CH2 CH2OMe 熔點 114。。 = 113- 22 Br Me Me Me Me CH2OEt 炼點= °C = 99-101 23 Br Me Me Me Me CH2CH(OH) ch2ci 熔點 134〇C = 133- 24 Br Me Me Me Me ch=chch2oh 熔點 °C =85-87 25 Br Me Me Me Me ch2 ch2o ch2 CH2OMe 炫點 °c =87-90 26 Br Me Me Me Me '户 熔點 146〇C = 145- 12 200911753 27 Br Me ur~~~ 28 Br Me mT~~~ 29 Br Me MT~~~ 30 Br 一 Me Me 3 1 Br 1 "Me M?—i Er~~ 32 Br Me μΓ^~· 33 Br Et ΜΓ~~ 34 Br Et ΜΓ~~ 35 Br Et μΓ^~ ~~ 36 Br Et Me Me ---- ~—-- 通式(1)化合物可y 以 ΊΓ Me Me Me Me Me Me Me Me Me 熔點=1 3 8了 140°C 熔點 CH20烯丙基 CH20丙炔基 CH,0 CH,OMe
C(CH3)(OH) ch2ci
CH2OH CH20CH20 (CH2)2OMe
H
Me CH2OMe CH2OEt 「//ii社 i 王^ 間迎韦'刀σ从聚備 , 其中Ar ’ R R ’ R4和R5具有如上所述意義,且R6 ,朱 見以下抓程1 A Η或Ci 4烷基,如所示者;DMF為n, N-二曱基甲醢胺,NBS泛μ土 為N-溪琥珀醯亞胺,NCS為氯 ^珀a二亞胺和MCPBA為間_氯過苯甲酸。其他縮寫定義於 、()σ物,其中η為〇者,可如流程丨所示者 式(2)之酯’其中6 I備。 Κ馮Ci-4烷基者,可經齒化而製得式 之鹵酯,其中^
Hal為鹵素原子,例如溴,氣或碘复 由與鹵化試劑你丨 '、係藉 例如N_溴琥珀醯亞胺,在合適 化碳或乙腈中,产ώ山健仏 W例如四氯 在自由基啟始劑例如ΑΙΒΝ(偶氮-里丁吐、 及光源存在下、+人&一、 从異丁腈— 在”於至溫和溶劑回流溫度之間進行反 13 200911753 應。然後,通式(3)化合物與通式RlSH之烷硫醇、在鹼例 如氫化鈉存在下、在合適溶劑例如二甲基甲醯胺中、進行 反應,製得通式(6)化合物,或者與Rls-M+之烷硫醇鹽(其 中Μ為金屬例如鈉或鋰)、在合適溶劑例如二甲基甲醯胺 中反應,製得通式(6)化合物。 流程圖1
鹵化劑 例如NBS
r'sh.,故/ 溶剤 A如IfeH/朦 λ〆’ 反應式1 (β>
i化谢 例如NBS 反應式2 <alNY^〇^R' S! /驗:Α<〇γΑς rws R',s (5> rai
M*OH* 溶劑
OH 反應式3
反應式4 或者’通式(4)之酯鹵化而製得式(5)之鹵酯,其中Hal 為鹵素原子,例如溴,氣或碘,其係藉由與鹵化試劑例如 N-溴琥珀醯亞胺或N_氯琥珀醯亞胺,在合適溶劑例如四氯 化石反或乙腈中、在介於〇。〇和溶劑回流溫度之間進行反應。 然後’通式(5)之鹵酯與羥基(雜)_芳基Ar〇H(其中Ar如以 上所定義者)在鹼例如三級丁氧化鉀,碳酸鉀或氫化鈉存在 14 200911753 下、在合適溶劑例如三級丁醇、:L,4_二聘烷或二甲基曱釀 胺中、在介於室溫和溶劑回流溫度之間進行反應,製得通 式(6)化合物。式(6)化合物經水解成為式(7)之酸,其係藉 由與鹼金屬氫氧化物M+OH-、在合適溶劑例如水性甲醇, 乙醇或四氫呋喃(THF)中、於介於室溫和溶劑回流溫度之 間進行反應。式(7)之酸可與式(8)之胺縮合,其係使用合適 的活化劑例如ΗΟΒΤ(1-羥基苯並三唑)和;EDC(1-乙基_3 N,N-二曱基胺基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在〇〇c和室溫之 f 下進行’製得通式⑴化合物(其中η為〇)。 通式(1)的化合物’其中η為1或2者,係製備於氧化 亞颯(η為1)或碾(η為2)成為氧化狀態,如流程2所示。例 如’通式(6)之酯可被氧化劑例如高碘酸鈉在合適溶劑例如 乙醇中、在介於0°C和室溫之間氧化成為式(9)之亞砜。式(1〇) 之颯可直接製備於式(6)化合物與二或更多當量的氧化劑例 如間-氣過苯甲酸(MCPBA),於合適溶劑例如二氣甲院,於 〇°C和溶劑回流溫度之間之反應,或者製備於式(9)之亞礙 I: 與一或更多當量的間-氯過苯曱酸的反應。式(6)的硫化物’ 式(9)之亞颯或式(10)之颯可被水解成為相應酸(?)、(11)成 (12) ’其係藉由與驗金屬氫氧化物在合適溶劑例如乙醇在 介於0°C和溶劑之回流溫度之間、接著進行酸化反應而完 成。式(7)、(11)或(12)之酸可與式(8)之胺(其中R2為氣)縮 合,其係使用合適活化劑例如HOBT及EDC,在介於〇°c 和室溫之間反應’而製付通式(1)之化合物(其中η為〇、1 或2) 〇 15 200911753 流程圖2 f.
氧化劑 例如
氧化劑 /R* 例如 MCPfiA R'^S m
氡化劑 舛如MCPSA
反應式4 反應式5 反應式6 氧化劑 ΌΗ例如灿咏 1 氣化劑 ^〇丫^〇« 0 氧化谢 ,0^Λ0η s^s in 0 (\2) 反應式8 氧化劑 例如 MO,
,^s k 、RS ' ⑴其中11咄
氧化劑 ⑴其中nH
氡化劑 例如MCPBA ⑴其中护0 反應式7
反應式10
m其中n=G
m 釅胺偶合 m 例如Η0ΪΪΤ/部C OH
«如丨WBIVEDC ⑴其中η=1 反應式11
«*) 雖胺偏合 例如 IIDBT/EDC
反應式13
反應式14 反應式15 t1>其中
反應式12 R* ⑴其中n=2 類似者,式(1 1)和式(1)的亞颯(其中η為1且R2為氳 者)可製備於式(7)和式(1)的硫化物(其中η分別為〇者), 其係使用氧化劑例如以上所述之間-高碘酸鈉或間-氯過苯 曱酸。式(12)和式(1)的砜(其中η為2者)可製備於式(7)和 式(1)的硫化物(其中η為0者),其係使用至少二當量的氧 化劑例如間-氯過苯甲酸,或者製備於式(11)和式(1)的颯(其 16 200911753 中η為,其係使用一或更多當量氧化劑例如間-氯過苯 甲酸’如上所述。 式(1)的化合物也可如流程3所示而製備。式(13)的酸 可與式(8)的胺縮合’其係使用合適的活化劑例如ηοβτ及 EDC’在介於〇艺和室溫之間的溫度,以製備式〇句化合物。 式(M)的化合物可被氫化成為式(16)化合物,其係使用鹵化 劑例如N-氯拍琥醯亞胺,在合適的溶劑例如四氯化碳或乙 腈’在介& 和室溫之間之溫度進行。式⑽的酿胺也 可製備於式(15)的_化物,其係藉由與式⑻之胺、在㈣ 如:乙胺存在下、於合適溶劑例如二氯甲烷、在介於〇。。 和室溫之間溫度的反應。
鹵化劑 例如JCS
反應式2
反應式3
17 200911753 式(16)的鹵素硫化物可與羥基(雜)芳基Ar〇H、在鹼例 如碳酸鉀或氫化鈉存在下、於合適溶劑例如二甲基甲醯胺 (dmf)中,於介於ot:和80t:間之温度反應,而製得式(1) 化合物(其中η為〇)。 如流程圖4所示,通式(20)之胺(其係為R2為Η之通 式(8)胺之實例)可製備於通式(18)之矽烷基_經保護胺基炔 之烧基化反應’其係使用合適鹼例如正丁基鐘,接著與人 適院基化試劑R5LG例如烷基碘例如甲基碘之反應而形成 烷基化之通式(19)化合物。在類似程序令,通式(18)之碎烧 基-經保護胺基快可與RWORb之羰基衍生物反應例如曱醛 使用合適鹼例如丁基鋰反應而提供包含羥基烷基部分之胺 基炔(19)。然後,例如以水性酸成通式(2〇)之胺基炔使矽烷 基保護基團可自通式(19)化合物移除。通式(2〇)之胺基炔可 進一步被衍生化,例如當R5為羥基烷基,例如藉由使通式 (20)化合物與矽烷基化試劑例如三級丁基二甲基破烧基氯 反應’以製得在通式(21)之氧上的衍生物矽烷化。除此之 外’通式(20)可經由鹼例如氫化鈉或雙(三曱基矽烷基)醯胺 鉀處理,接著藉化合物ReLG處理,以製得通式(22)之化合 物。另一替代程程中,通式(1 9)化合物可經鹼例如雙(三甲 基矽烷基)醯胺鈉或雙(三甲基矽烷基)醯胺鉀處理,接著藉 與RCLG處理,其中LG代表離去基例如鹵素,或磺酸酯例 如OSC^Me ’或〇S02-4-甲苯基,例如乙基碘,以於移除矽 烷基保護基之後,製得通式(22)之化合物。 18 200911753 流程圖4
(17)
鹼 R*LO 例如 RS = CHaOH
反應式1 Η
反應式2 反應式3 反應式4
反應式5 反應式8 (21)
反應式7 通式(I8)之矽烷基-經保胺基炔可藉由使通式(丨7)之胺 與I,2-雙·(氯二甲基矽烷基)乙烷在合適鹼例如三級有機胺 驗例如三乙胺之存在下反應。 可藉由標準文獻方 通式(〗7)之胺可自商業界取得或者 法(參見,例如EP_A_〇834498)而製備。 19 200911753 式⑴化合物為活性殺真菌劑且可用於控 列病原體:在稻米和小I μ ^ 種下 肀和J麥上的稻瘟黴菌(pyriculada oryzae)(稻熱病菌(Mag卿orthe grisea))及在其它宿主上的 其它梨胞黴屬(Pyricularia spp);在小麥上的小麥葉銹菌 (Puccinia咖eina)(或小麥葉㈣(⑽ndita))、條形柄錄菌 (puccl_ striiformis)和其它銹菌(rusts);在大麥上的大麥 =錄菌(puccinia hordei)、條形柄錄菌和其它錄菌及在其它 宿主上(例如草皮、裸麥、咖„非、梨子、頻果、落花生、甜 菜、蔬菜和觀賞性植物)的錄菌;在葫產上(例如西瓜)的二 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〇racearum);在大麥、小麥、裸麥 和皮草上的布氏白粉菌(BIumeria graminis)(或禾穀類白粉 菌(Erysiphe graminis))(白粉黴菌(p〇wdery㈣心⑻)及在各 種佰主上的其它白粉病菌,如在蛇麻草上的單囊殼屬 (Sphaerotheca macularis)'在萌蘆上(例如黃瓜)的棕絲單囊 殼屬(Sphaerotheca fusca)(蒼耳單絲殼屬(Sphaer〇theca fuhginea))、在蕃茄、茄子和青椒上的内絲白粉菌 taurica)、在蘋果上的叉絲單囊殼屬(p〇d〇sphaera leuc〇tricha) 和在葡萄樹上的葡萄鉤絲殼屬(uneinula necat〇r);在穀物 上(例如小麥、大麥、裸麥)、草皮及其它宿主上的旋孢腔 菌屬(Cochliobolus spp.)、長蠕孢屬屬(Helminth〇sp〇rium spp.)、内臍蠕孢屬(Drechslera spp·)(核腔菌屬屬 (Pyrenophora spp.))、嗓孢屬(Rhynchosporium spp.)、指梗 Μ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小麥殼針孢葉枯病 (Septoria tritici))和子囊菌亞門真菌(phaeosphaeria 20 200911753 nodorum)(穎枯完針孢(Stag〇n〇sp〇ra n〇d〇rum)或穎枯殼針 化(Septoria nodorum))、小麥基腐病菌(pseud〇cerc〇Sp〇reila herpotrichoides)及小麥頂囊殼菌(Gaeumann〇myces graimms);在落花生上的落花生尾孢菌(Cerc〇sp〇ra arachidicola)和洛化生小球殼(cerc〇Sp〇ridium personatum) 及在其它宿主上(例如甜菜、香蕉、大豆和稻米)的其它尾 子菌屬(Cercospora spp.);在蕃茄、草莓、蔬菜、葡萄樹和 和其它宿主上的灰黴菌(B〇trytis cinerea)(灰黴病(grey mould))及在其匕佰主上的葡萄孢屬(B〇trytis Spp·),·在蔬菜 (例如胡蘿蔔)、油菜、蘋果、蕃茄、馬鈐薯、穀物(例如小 麥)和其匕佰主上的鏈格菌屬(Alternaria spp.);在蘋果、梨 子、核果、果仁和其它宿主上的黑星菌屬(Venturia spp )(包 含蘋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蘋果黑星菌(scab))); 在包含穀物(例如小麥)和蕃茄之宿主範圍上的棒胞屬 (CUd〇sporium spp.);在核果、果仁和其它宿主上的褐腐 病菌屬(Monilinia spp.);在蕃茄、草皮、小麥、葫蘆和其 匕佰主上的疫病菌屬(Didymella spp.);在油菜、草皮、稻 米、馬鈴薯、小麥和其它宿主上的黑潰瘍病菌屬(ph〇ma spp.);在小麥、木材和其它宿主上的黑麴黴菌屬(AspergiUus SPP_)及黑酵母屬(Aureobasidium spp·);在疏豆、小麥、大 麥和其它宿主上的殼二孢屬(Ascohyta spp.);在蘋果、梨 子洋惠和其匕伯主上的匍枝撤屬(Stemphylium spp.)(格 抱腔菌屬(Ple〇spora spp.));在蘋果和梨子上的夏日疾病, 例如苦腐病(bitter rot)(葡萄晚腐病菌(Glomerella 21 200911753 cingulata))、黑腐病(black rot)或娃眼病(frogeye leaf spot)(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obtuse))、布魯克果斑 (Brooks fruit spot)(果斑病菌 Mycosphaerella pomi))、雪松 蘋果錢病(Cedar apple rust)(梨赤星病菌(Gymnosporangium juniperi-virginianae))、煤污病(so〇ty blotch)(煤污病菌 (Gloeodes pomigena))、蠅尿斑(flyspeck)((Schizothyrium pomi))及白腐病(white rot)(桃膠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在葡萄樹上的藻狀菌葡萄霜黴菌(plasm〇para viticola);其它的露菌類(downy mildews),如在萵苣上的 接種露菌(Bremia lactucae),在大豆、煙草、洋蔥和其它宿 主上的霜黴菌屬(peronoSp〇ra Spp ),在蛇麻草上的漳草假 霜黴菌(Pseudoperonospora humuli)及在萌產上的古巴假霜 徵il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在草皮和其它宿主上 的腐徽菌屬(Pythium spp·)(包含終極腐黴菌(Pythium ultimum));在馬鈐薯和蕃茄上的晚疫病菌(phyt〇phth〇ra infestans)及在蔬菜、草莓、酪梨、胡椒、觀賞植物、煙草、 挪子和其匕伤主上的其它疫囷屬(phyt〇phth〇ra spp.);在稻 米和草皮上的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及在各種 伤主上(如小麥和大麥、落花生、蔬菜、棉和草皮)的其它 立枯絲核菌屬(Rhiz〇ct〇nia spp_);在草皮、落花生、馬鈴 著、油菜和其它宿主上的菌核菌屬(Scler〇tinia spp );在草 皮 '落花生和其它宿主上的硬菌核屬(Scler〇tinum spp ); 在稻米上的藤倉赤黴菌(Gibberella fujikuroi);在各種宿主 上(包含草皮、咖啡和蔬菜)的炭疽菌屬(Colletotrichum 22 200911753 SPP_) ’在草皮上的紅絲病菌(Laetisaria fuciformis);在香 蕉、落fe生、柑橘、核桃、木瓜和其它宿主上的香蕉尾孢 屬(Mycosphaerella spp_);在柑橘、大豆、西瓜、梨子、雨 扇豆和其它宿主上的潰癌菌屬(Diaporthe Spp.);在柑橘、 葡萄樹、橄欖、核桃、玫瑰和其它宿主上的痂囊腔菌屬 (Elsmoe spp_);在包含蛇麻草、馬鈐薯和蕃茄的各種宿主 上的輪枝孢屬(Verticillum spp.);在油菜和其它宿主上的 核盤菌屬(Pyrenopeziza spp.);在椰子上引起筋腐枝枯病 (vascular streak dieback)的枯腐菌(〇nc〇basidium theobromae);在各種宿主上(特別在小麥、大麥、草皮和 玉米)的鐮孢菌屬(Fusarium spp.)、灰雪黴菌屬(Typhula spp.)、雪徽葉枯病菌(Microdochium nivale)、黑穗菌屬 (Ustilago spp.)、條黑粉菌屬(Urocystis spp·)、腰黑穗菌屬 (Ti 1 letia spp·)及黑麥麥角讀(Claviceps purpurea);在甜菜、 大麥和其它宿主上的柱隔孢屬(Ramularia spp.);收成後的 疾病’特別在水果上(例如在橘子上的指狀青黴菌 (Penicillium digitatum)、義大利青黴菌(Penicillium italicum) 和綠色木黴菌(Trichoderma viride);在香蕉上的香黨炭症 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和香蕉盤長孢(Gloeosp〇rium musarum);及在葡萄上的灰黴菌);在葡萄樹上的其它病原 體’特別為側彎孢殼(Eutypa lata)、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 bidwellii)、鮑氏木層多孔菌(Phellinus igniarus)、葡萄擬莖 點黴菌(Phomopsis viticola)、葡萄葉斑假盤菌(Pseud〇peziza tracheiphila)及動革菌(Stereum hirsutum);在樹上的其它病 23 200911753 原體(例如散斑殼(Lophodermium seditiosum))或在木材上的 其它病原體,特別為球毛殼菌(Cephaloascus fragrans)、青 變真菌屬(Ceratocystis spp.)、長 °彖殼菌(Ophiostoma piceae)、青黴菌屬(peniciiHum Spp.)、擬康氏木黴菌 (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綠色木黴菌、哈茨木黴菌 (Trichoderma harzianum)、黑曲黴菌(Aspergillus niger)、 林特氏細帚黴菌(Leptographium lindbergi)及出芽短梗黴菌 (Aureobasidium pulluUns);及病毒疾病的真菌載體(例如 在殺物上作為大麥黃化敌紋(yell〇w mosaic)病毒(BYMV)載 體之禾被多黏菌(P〇lymyXa graminis)及在甜菜上作為抗叢 根病(rhiZ0mania)載體之甜菜多黏菌(p〇lymyxa以以幻〇 式(1)化合物展示對抗卵菌鋼(〇omycete)病原體(如晚疫 病菌)、單軸黴菌(Plasmopara)種類(例如藻狀菌葡萄霜黴菌) 及腐黴菌(Pythium)種類(例如終極腐黴菌)特別好的活性。 式(1)化合物可在植物組織中向頂端、向底部或局部移 動’具有對抗一或多種真菌的活性。 具有揮發性’在蒸氣相中具有對抗一 菌。 而且式(1)化合物可以 或多種在植物上的真
且本發明的殺真菌方法包括保護性、》 的田、矮叢樹或樹。 、治瘡性、全面性、 24 200911753 產!1除性及抗孢子形成處理。 就農業、園藝學及草坪的 成物形式之式(1)化合物。 目的而言’較佳地係使用組 為了將式⑴化合物施予植物、植物種子、植物或種子 所在地或土壤或任何其它植物生長介質,故經常將式⑴化 合物調配成組成物’除了式⑴化合物之外,其包含適合的 惰性稀釋劑或載體及視需要包含表面活性劑(SFA)。SFA 為能夠改良界面特性(例如液體/固體、液體/空氣或液體/液 體界面)之化學品,其係藉由降低界面張力及因此導致其它 特性的改變(例如分散、乳化及濕潤)。最好使所有的組成 物(固體及液體調配物兩種)包含0 0001至95重量%之式 化合物’ a i至85%更佳’例如5至6〇%。組成物通常用 於4工制真自使得式⑴化合物以每公頃計從g 1公斤至丄〇 公斤之施藥量施藥,以每公頃計從】公克至6公斤較佳, 以每公頃計從1公克至1公斤更佳。 當在種子浸敷中使用時,則以每公斤種子計〇〇〇〇1公 克至10公克(例如0_001公克或0.05公克)之施藥量使用式 ⑴化合物,以0.005公克至10公克較佳,以〇 〇〇5公克至 4公克更佳。 一在本發明的另一個觀點中,其係提供含有殺真菌有效 量之式(1)化合物及適合的其載體或稀釋劑之殺真菌組成 物。 在本發明還進一步的觀點中,其係提供對抗或控制所 在地的真菌之方法,其包含以殺真菌有效量之含有式⑴化 25 200911753 合物之組成物處理真菌或真菌所在地。 組成物可以選自數種調配物型式,包含可粉化粉劑 (DP)、可溶性粉劑(SP)、水溶性粒劑(SG)、水分散性粒劑
(WG)、可濕性粉劑(WP)、粒劑(GR)(緩釋型或快釋型)、可 溶性濃縮物(SL)、油溶性液劑(〇L)、超低容量溶液(UL)、 可乳化/辰細物(EC)、可分散濃縮物(DC)、乳液(水包油型(ew) 和油包水型(EO)兩種)、微乳液(ME)、懸浮濃縮物(sc)、噴 霧劑、霧化劑/煙霧調配物、膠囊懸浮液(cs)及種子處理調 配物。在任何實例中所選擇的調配物型式將依據所面對的 特殊目的及式(1)化合物之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而定。 可粉化粉劑(Dp)的製備可藉由將式(1)化合物與一或多 種固態稀釋劑(例如天然黏土、高嶺土、葉蠟石、膨潤土、 氧化鋁、蒙脫土、矽藻岩、白堊土、矽藻土、磷酸鈣、碳 酸鈣和鎂、硫、石灰、麵粉、滑石粉及其它有機和無機固 悲載體)混合及以機械研磨混合物,形成細粉末。 可溶性粉劑(sp)的製備可藉由將式(1)化合物與—或多 種水冷I·生無機鹽類(如碳酸氫鈉、碳酸鈉或硫酸鎂)或一戋 ^種水溶性有機固體(如多糖類)及視需要與一或多種濕潤 劑、一或多種分散劑或該等試劑之混合物混合,以改進水 分散度/溶解度。接著將^合物研磨成細粉末。也可將 的組成物粒化形成水溶性粒劑(SG)。 ^, 可濕性粉劑(Wp)的製備可藉由將式⑴化合物與 種固態稀釋劑或載體、-或多種Μ劑及較佳地I一 p 種分散劑及視需要與-或多種懸浮劑混合,以促進在液二 26 200911753 中::散。接著將混合物研磨成細粉末。也可將 成物粒化形成水分散性粒劑(WG)。 ,且 粒劑(GR)的形成或藉由將式⑴化合物與一或多種 狀固態稀釋劑或載體之混合物粒化,或自預形成之々 粒形成,其係藉由將式⑴化合物(或其在適合的試 溶液)吸收在多孔顆粒物質中(如浮石、鎂紹海泡石點土、 :=(F:r,S)土、石夕藻岩、石夕藻土或研磨之玉米穗轴)或 物i上t、物(或其在適合的試劑中的溶液)吸附在硬核心 备 口今、矽酸鹽、無機碳酸鹽、硫酸鹽或磷酸及 =必要時乾燥。常用於輔助吸收或吸附之試劑包含溶: 方香知石油洛劑、醇類、醚類、酮類和醋類)及黏 鄭聚醋酸乙稀醋、聚乙稀醇、糖精、糖和植物油) 或夕種其它的添加劑(例如乳化劑、濕潤劑或分散劑)也 可以包含在粒劑中。 :分散濃縮物(DC)的製備可藉由將式⑴化合物溶解在 ::有機溶劑中(如嗣、醇或乙二賴)。這些溶液可以包 11 (例如為了改進在喷霧桶中的水稀釋或預防結 晶)。 孔化漢縮物(EC)或水包油型乳液(Ew)的製備可藉由 i 1):匕合物溶解在有機溶劑中(視需要包含一或多種濕 心卜—或多種乳化劑或該等試劑之混合物)。適合在叹 中使用的有機溶劑包含芳香族煙類(如炫基笨或烧基蔡,以 LVESSO 1〇〇 , SOLVESSO i5〇 ^ SOLVESSO 200 % t 例’ S〇LVESS〇 4登記的商標)、酮類(如環己酮或曱基環 27 200911753 己酮)、醇類(如苯曱醇、糠醇或丁醇)、N —烷基吡咯啶酮類 (如N-曱基吡咯啶酮或N_辛基吡咯啶酮)、脂肪酸之二曱基 醯胺類(如C8_C10脂肪酸二甲基甲醯胺)及氣化烴類。可將 EC產品在加入水時自發性乳化,產生具有充份穩定性之乳 液,允許經由適當的設備喷霧施藥。EW之製備作用包含 獲得或成為液體之式(1)化合物(假設其在室溫下不是液 體,但是其可在合理的溫度下熔融,典型係小於7〇t )或 在溶液中的式(1)化合物(藉由將其溶解在適當的溶劑中)及 接著將所得液體或溶液在高切變下乳化在含有一或多種 SFA之水中,以產生乳液。適合在Ew中使用的溶劑包含 植物油、氣化烴類(如氯苯)、芳香族溶劑(如烷基苯或烷基 奈)及在水中具有低溶解度的其它適當的有機溶劑。 微乳液(ME)的製備可藉由將水與一或多種溶劑與一或 多種SFA之摻合物混合,以自發性產生熱力學上穩定的等 向性液體調配物。式⑴化合物初期存在於或水或溶劑/sfa / &幻中適合在me中使用的溶劑包含那些用於ec或ew 中所述之溶劑。ME可為或水包油型或油包水型系統(所存 在的系統可由導電度測量決定),並可以適合在相同的調配 中水’谷性及油浴性殺蟲劑混合。Mg適合在水中稀釋, 或、准持成微乳液或形成慣用的水包油型乳液。 懸浮濃縮物(SC)可以包含細碎的不溶性固體粒子之式 (1)化合物的水性或非水性懸浮液。sc的製備可藉由將式 匕《物在適合的介質中視需要與一或多種分散劑以球或珠 研磨以產生化合物的細粒子懸浮液。一或多種濕潤劑可 28 200911753 以包含在組成物中’並可以含懸浮液,以減低粒子的沉降 速度。另一遠擇係可將式(1)化合物乾研磨及加入包含上述 試劑之水中,以產生希望的最終產品。 喷霧調配物包含式(1)化合物及適合的推進劑(例如正 丁烷)。也可將式(1)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適合的介質中(例 如水或水互溶性液體,如正丙醇),以提供在未施壓之手動 式喷霧幫浦中使用的組成物。
可將式(1)化合物以乾燥狀態與爆破混合物混合,形成 適合在封閉的空間中產生含有化合物之煙霧的組成物。 膠囊懸浮液(cs)的製備可藉由類似於製肖Ew調配物 之方式’但疋以額外的聚合階段得以獲得油小滴的水性分 散液’其中將每一個油小滴以聚合殼包膠,並包含式⑴化 合物及視需要包含其載體或稀釋劑。聚合殼或以界面聚濃 ,倍應或以凝聚步驟製造。組成物可以提供經控制釋放的 式⑴化合物’並可用於種子處㊣。也可將式⑴化合物調配 在生物可降解之聚合物基質中,以提供緩慢且經控制釋放 組成物可以包含一亦炙# 4夕種添加劑,以改進組成物的生 物性能(例如藉由改進洚 考搜夕主 進濕潤、持著性或在表面上的分布;在 處理之表面上的防雨性; 一 &式(1)化合物的吸收或移動性)。 这i添加劑包含表面活性 ^ ^ ^ ^ 以油為主之噴霧添加劑,例 如将疋的礦物油或天然 盥苴它沾4此 物油(如大豆和油菜籽油)及彼等 與其匕的生物增強佐劑(可 的成分)之摻合劑。 _助或改良式(!)化合物作用 29 200911753 也可將式(1)化合物調配用於種子處理,例如成為粉劑 組成物(包含用於乾種子處理(DS)之粉劑、水溶性粉劑(ss) 或用於漿料處理之水分散性粉劑(ws))或成為液體組成物 (包含可流動濃縮物(FS)、溶液(LS)或膠囊懸浮液(cs))。 DS、SS、WS、FS及Ls組成物之製備法分別非常類似於 上述的DP、SP、WP、SC及DC組成物的那些製備法。用 於處理種子之組成物可以包含有助於組成物與種子黏著的 試劑(例如礦物油或膜形成阻劑)。 濕潤劑、分散劑及乳化劑可為陽離子、陰離子、兩性 或非離子型SFA。 適合的陽離子型SFA包含四級銨化合物(例如溴化鯨 堪基二甲基錢)、啼。坐琳及胺鹽類。 適合的陰離子SFA包含脂肪酸之鹼金屬鹽類、硫酸的 脂肪族單酯之鹽類(例如月桂基硫酸鈉)、磺酸化芳香族化 合物之鹽類(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笨磺酸鈣、 丁基萘磺酸鹽及二-異丙基-與三_異丙基-萘磺酸鈉之混合 物)' 醚硫酸鹽、醇醚硫酸鹽(例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_3_硫 酸鈉)、醚羧酸鹽(例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_3_羧酸鈉)、磷酸 酯(來自一或多種脂肪醇與磷酸(以單酯優先)或五氧化二磷 (以二酯優先)之間反應的產物,例如在月桂醇與四磷酸之 間的反應,此外可將這些產物乙氧基化)、磺基琥拍醯胺酸 鹽、石蠟或烯烴磺酸鹽、牛脂酸鹽及木質磺酸鹽。 適&的兩丨生型SFA包含甜菜驗、丙酸鹽及甘胺酸鹽。 適合的非離子型SFA包含環氧烷烴(如環氧乙烷、環 200911753 氧丙烧、環氧丁烧或其混合物)與脂肪醇(如油醇或録徵醇) 或與烧基盼(如辛酚、壬酚或辛基曱酚)之濃縮產物、衍生 自長鏈脂肪酸酸或己糖醇酐之部分酯類、該部分醋類與環 氧乙烷之濃縮產物、嵌段聚合物(其包含環氧乙烷和環氧丙 烧)、烧醇隨胺類、單酯類(例如脂肪酸聚乙二醇醋)、胺氧 化物(例如月桂基二甲胺氧化物)及卵磷脂。 適合的懸浮劑包括親脂性膠體(如多糖類、聚乙烯基吡 咯啶酮或羧曱基纖維素鈉)及膨脹黏土(如膨潤土或鎂鋁海 泡石)。 可將式(1)化合物以任何已知施予殺真菌化合物的方式 施藥。例如可將調配或未調配之化合物直接施予植物的任 何部分(包括葉片、梗、分枝或根部)、在種植之前的種子 或其它使植物生長或種植之介質(如圍繞根部的土壌,一般 為土壤、稻田水或水栽培育系統),或可將其噴霧或灑粉在 土壤中或水性環境上,將其以浸泡施藥、以乳膏或糊料調 配物施藥'以蒸氣施藥或經由分配或併入組成物中(如粒劑 組成物或包裝在水溶性袋子中的組成物)而施藥在土壤中或 水性環境中。 也可將式(1)化合物注入植物中或使用電力學喷霧技術 或八匕的低各量法喷霧在生長植物上,或以地面或空中灌 溉系統施藥。 用作水性製劑的組成物(水溶液或分散液)通常以含有 2比例的活性成分的濃縮物形式供應,將濃縮物在使用之 前加入水中。這些可以包括DC、sc、EC、Ew、me、s(}、 31 200911753 SP、WP、WG及CS之濃縮物常需要耐得住長期貯存並 在這樣貯存之後,能夠將其加入水中形成水性製劑,其維 持充分時間使彼等能夠以慣用的噴霧設備施藥的均勻性。 這些水性製劑可以包含不同的式(1)化合物量(例如0⑼01 至10重量%),其係依據使用彼等的目的而定。 式(1)化合物可以用在與肥料(例如含氮_、鉀-或磷-之 肥料)的混合物中。適合的調配物型式包括肥料粒劑。混合 物適合包含高達25重量%之式(1)化合物。 此口 本發明因此也提供含有肥料及式〇)化合物之肥料組成 物。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含其它具有生物活性之化合物 (例如微營養素),或具有類似或輔助的殺真菌活性或具有 植物生長調節、除草、殺昆蟲、殺線蟲或殺蟎活性之化合 物。 。 藉由包括另一種殺真菌劑可使所得組成物具有比單獨 的式⑴化合物更寬的活性光譜或更高的内在活性等級。再 者’其它的殺真菌劑可在式⑴化合物的殺真菌活性上具有 協力效應。 〃 夕式(1)化合物可為組成物中唯一的活性成分或可與一或 夕f領外的活性成分摻合’如在適當情況下的殺蟲劑、殺 =菌《彳、協力劑、除草劑或植物生長調節劑。額外的活性 2刀可以.提供具有更寬的光譜活性或增加在所在地的持 、只生之組成物;協乘式⑴化合物的活性或補充其活性(例 力作用速度或克服排斥性);或有助於克服或避免個 32 200911753 別組份發生抗性。特殊額外的活性成分將依據所希望的組 成物應用而定。 可以包含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的殺真菌化合物之實例 為AC382042(N-(1-氰基-u-二曱基丙基)_2_(2,4_二氯基苯 乳基)丙酷胺)、阿昔貝拉(acibenz〇iar)_s_甲基、棉鈴威 (alanycarb)、阿迪莫夫(aidimorph)、敵菌靈(anilazine)、阿 紮康唑(azaconazole)、草芬定(azafenidin)、亞牦敏 (azoxystrobin)、本達樂(benaUxyi)、免賴得(ben〇myl)、苯 塞立卡(benthiavalicarb)、惡霜靈(biloxaz〇1)、比多農 (bitertanol)、保米黴素(blasticidin-S)、白克列(boscalid)(新 名稱為 nicobifen)、糖菌嗤(bromuconazole)、布瑞莫 (bupirimate)、四氯丹(captafol)、蓋普丹(captan)、貝芬替 (carbendazim)、貝芬替鹽酸鹽、萎鏽靈(earboxin)、加普胺 (carpropamid)、旋香芹酮(carvone)、CGA 41396、CGA 41397、滅瞒猛(chinomethionate)、氯基苯并。塞酮 (chlorbenzthiazone)、四氣異苯腈(chlorothalonil)、可洛若 柔利奈特(chlorozolinate)、可洛拉寇(clozylacon)、含銅之 化合物,如驗性氣氧化銅(copper oxychloride)、快得寧氧 化銅(copper oxyquinolate)、硫酸銅、妥爾油酸銅(copper tallate)和波爾多液(bordeaux Mixture)、赛密達柔蘇發密得 (cyamidazosulfamid)、賽座滅(cyazofamid)(IKF-916)、赛福 滅(cy flufenamid)、克絕(cymoxanil)、環克座 (cyproconazole)、賽普洛(cyprodinil)、得巴卡(debacarb)、 二硫化二-2-°比π定基1,1 二氧化物、益發靈(dichlofluanid)、 33 200911753 大克美(diclocymet)、達滅淨(diclomezine)、大克爛 (dicloran)、鮑滅爾(diethofencarb)、待克利 (difenoconazole)、野燕枯(difenzoquat)、二氟林 (diflumetorim)、硫代磷酸0,0-二異丙基-S-苯曱醋、迪密 氟柔(dimefluazole)、迪密特可柔(dimetconazole)、二甲嘴 酉分(dimethirimol)、達滅芬(dimethomorph)、待莫賓 (dimoxystrobin)、達克利(diniconazole)、白粉克(dinocap)、 菁硫醌(dithianon)、氯化十二烧基二曱基敍、敵草隆 (dodemorph)、多寧(dodine)、多固丁(doguadine)、護粒松 (edifenphos)、依普座(epoxiconazole)、依殺伯珊 (ethaboxam)、依瑞莫(ethirimol)、(Z)-N-苯曱基-N([甲基(甲 硫基乙叉胺氧基羰基)胺基]硫代)-/5 -丙胺酸乙酯、依得利 (etridiazole)、凡殺多(famoxadone)、芬滅多(fenamidone)、 芬瑞莫(fenarimol)、芬克座(fenbuconazole)、芬福瑞 (fenfuram)、芬海米(fenhexamid)、非諾沙尼(fenoxanil)(AC 382042)、芬湃克尼(fenpiclonil)、芬撲定(fenpropidin)、芬 普福(fenpropimorph)、三苯錫(fentin)醋酸鹽、三苯錫氫氧 化物、富爾邦(ferbam)、富米綜(ferimzone)、扶吉胺 (fluazinam)、護汰寧(fludioxonil)、氟米托維(flumetover)、 氟嗎啉(flumorph)、氟美地(fluoroimide)、氟沙賓 (fluoxastrobin)、氟喹康唑(fluquinconazole)、護矽得 (flusilazole)、氟硫滅(fiusuifarnide)、福多寧(flutolanil)、 護汰芬(flutriafol)、福爾培(f〇lpet)、三乙膦酸鋁(fosetyi_ aluminium)、麥穗寧(fuberidazole)、福拉斯(furalaxyl)、福 34 200911753 拉比(furametpyr)、克熱淨(guazatine)、菲克利 (hexaconazole)、經基異聘。坐、殺紋寧(hymexazole)、依滅 列(imazalil)、易胺座(imibenconazole)、雙胍辛胺 (iminoctadine)、雙胍辛胺三醋酸鹽、種菌唆(ipconazole)、 艾普苯松(iprobenphos)、依普同(iprodione)、依普瓦立 (iprovalicarb)、 胺基甲酸異丙基丁酯、亞賜圃 (isoprothiolane)、嘉賜黴素(kasugamycin)、克收欣 (kresoxim-methyl)、LY186054、LY21 1795、LY248908、 鋅猛乃浦(mancozeb)、猛乃浦(maneb)、 藻菌填 (mefenoxam)、滅派林(mepanipyrim)、滅普寧(mepronil)、 滅達樂(metalaxyl)、滅達樂Μ、滅克座(metconazole)、免 得爛(metiram)、免得湖-鋅、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 美芬酮(metrafenone)、MON65500(N-稀丙基-4,5-二曱基-2-三甲基石夕烧硫基苯-3-曱酿胺)、邁克尼(myclobutanil)、 NTN030 1、尼歐索秦(neoasozin)、二曱基二硫代胺基曱酸 鎳、尼妥塞爾-異丙基(nitrothale-isopropyl)、氟苯嘯咬醇 (nuarimol)、歐福拉(ofurace)、有機汞化合物、歐立賓 (orysastrobin)、歐殺斯(oxadixyl)、環氧 °密績隆 (oxasulfuron)、歐索林酸(oxolinic acid)、惡咪吐 (oxpoconazole)、嘉保信(oxycarboxin)、披扶座 (pefurazoate)、平克座(penconazole)、賓克隆(pencycuron)、 吩唤氧化物(phenazin oxide)、構酸、熱必斯(phthalide)、 比可斯賓(picoxystrobin)、保粒黴素D(poly〇xin D)、抗病 (polyram)、撲殺熱(probenazole)、撲克拉(prochl〇raz)、撲 35 200911753 滅寧(procymidone)、普拔克(propamocarb)、普拔克鹽酸鹽、 普克利(propiconazole)、甲基辞乃浦(propineb)、丙酸、普 那立(proquinazid)、丙硫康哇(prothioconazole)、百克敏 (pyraclostrobin)、白粉松(pyrazophos)、比芬諾(pyrifenox)、 必滅寧(pyrimethanil)、百快隆(pyroquilon)、氯°比根吱醚 (pyroxyfur)、瑣。比略菌素(pyrrolnitrin)、四級敍化合物、 滅瞒猛(quinomethionate)、快諾芬(quinoxyfen)、五氯頌基 苯(quintozene)、石夕嗔菌胺(silthiofam)(MON65500)、S-依 滅列、石夕氧哇(simeconazole)、史必寇柔(sipconazole)、五 氣紛納(sodium pentachlorophenate)、螺殺胺(spiroxamine)、 鍵徽素、硫、得克利(tebuconazole)、克枯爛(tecloftalam)、 四氯石肖基苯(tecnazene)、四克利(tetraconazole)、腐絕 (thiabendazole)、塞福滅(thifluzamide)、2_(硫代氰基甲硫 基)笨并°塞°坐、和多保淨-曱基(thiophanate-methyl)、得恩 地(thiram)、 泰地尼爾(tiadinil)、 替密斑寇柔 (timibenconazole)、脫克松(tolclofos-methyl)、託福寧 (tolylfluanid)、三泰芬(triadimefon)、三泰隆(triadimenol)、 丁三唑(triazbutil)、三唑氧(triazoxide)、三赛唑 (tricyclazole)、十三嗎琳(tridemorph)、三氟敏 (trifloxystrobin)、賽福座(triflumizole)、賽福寧(triforine)、 環菌唑(triticonazole)、維利黴素 A(validamycin)、斯美地 (vapam)、威克諾林(vinclozolin)、XRD-563、辞乃浦(zineb)、 福美鋅(ziram)、佐殺滅(zoxaniide)及下式化合物: 36 200911753
可將式(1)化合物與土壤、泥媒 媒或其它用於保講植物斟 抗種子棲生、土壤棲生或葉片真菌 因庆届之根植介質混合。 -也混合物可以包含具有明顯不同的物理、化學或生 物特性之活性成分’使得彼等不輕易使彼等合乎相同慣用 的調配物型式。在這些情況下,
』以製備其它的調配物型 式。例如,在一種活性成分為$ i & 两不/合於水之固體及其它為不 >谷於水之液體時,則因此有可妒蚀且 ^ 了此使每一種活性成分分散在 連續的相同水相中’其係藉由传固舻 柯田使固體活性成分分散成懸浮 液(使用類似於SC之製備法、,伯a你、六邮 胥法)但疋使液體活性成分分散成
乳液(使用類似於EW之製備法、。糾γk A 衣W次)。所仔組成物為懸浮乳液(SE) 調配物。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由以下實施例所例示。 實施例1 該實施例例示2-(3-氣-8-甲基喹啉-6-基氧基pN-dJ- 一曱基-丙-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1的第1號化合 物)之製備。 m. : 3_氯_8-甲基喹啉-6-醇之製備 ^ΛΛ. : 8_曱基-6-硝基-喹啉之製備 在室溫之下將3-硝基-苯磺鈉鹽(78.8克)和丙烷_ι,2,3-三醇(1 08.95克)加入剛製備好的硫酸(95_97%)在水(82 )9克 37 200911753 中的溶液。所得溶劑在loot之下經攪拌,加入2_甲基_4_ 硝基苯胺(50.0克)。在15〇t之下再攪拌反應混合物達4 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然後經水處理。小心經 粉末狀碳酸氫鈉中和,以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經飽和氯 化鈉溶液沖洗,經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之下經濃縮。殘留 物在矽膠上經驟急層析法純化(己烷/乙酸乙酯),進一步於 異丙醇中再結晶,製得黃色固體之8_甲基_6_硝基-喹啉 (27_44 克)。NMR(CDC13) 5 ppm: 9.10(lH,sm) ; 8·62(1Η, sm) ; 8·30(2Η ’ sm) ; 7.58(1H,dd) ; 2·88(3Η,s)。 步驟2 :製備3-氯-8-甲基-6-確基-啥琳 8-甲基-6-硝基-喹啉(8.22克)和N_氯珀琥醯亞胺(1166 克)在無水乙酸(100毫升)中於8(rc之下攪拌48小時。將 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然後經水處理。小心經粉末狀碳 酸氫鈉中和,在室溫之下再攪拌3〇分鐘。小心加入粉末 狀硫代硫酸鈉以除去過量之N_氯珀琥醯亞胺。反應混合物 在室溫之下經攪拌2小時,以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經飽 和氯化鈉溶液沖洗,經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之下經濃縮。 殘留物經三級丁甲醇研製,製得白色固體之3_氯_8_甲基_6· 硝基-喹啉(6·36 克)。NMR(CDCl3)3Ppm: 9.00(lH,sd); 8·54(1Η,sm); 8·31(1Η,sm); 8.27(1H,sd); 2·88(3Η,s)。 步驟3 :製備3-氯-8-甲基-喹琳_6-基胺 在室溫之下,將鐵加入3_氯·8_曱基·6_硝基-喹啉(1〇 58 克)在乙酸/水/乙酸乙酯(丨45毫升/6.3毫升/14.3毫升)之混 合物中。該反應混合物在60°c經攪拌2小時,然後,以ceHte 38 200911753 過濾之。小心加入水性氫氧化鈉溶液(2N),使該媒介之pH 成為10。在經過乙酸乙酯萃取之後,有機相經飽和氣化鈉 溶液沖洗,以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之下進行濃縮,製得淺 棕色固體之3-氯-8-甲基-喹啉_6_基胺(9.21克)粗製殘留 物’其供下一道步驟使用不需要另外純化。 步驟4 .製備3-氣-8-甲基-啥琳_6-醇 3-氯-8-甲基-喹啉-6-基胺(12.00克)在磷酸(4〇〇毫升)和 水(40毫升)混合物中於高壓釜(壓力為1〇至2.7巴)及17〇 : °C之下被加熱24小時。反應混合物被冷卻至室溫,然後 經水(1000毫升)處理,於室溫之下攪拌2小時。過濾沉澱 物,製得第一批之3-氣-8-甲基-喹啉_6_醇(5 39克+ 136克 = 6.75克)棕色固體。濾液經乙酸乙酯萃取4次。有機相經 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之下進行濃縮,製得第二批之3_氣-8_ 甲基-喹琳-6-醇(6.41克)淺棕色固體。 'HNMR(DMSOd6)5 ppm: 10.1(lH>bs)> 8.61(1H> sd) > 8.29(1H,sd) ’ 7.18(1H,sm),6_96(1h,sm),2 62(3H,s)。 i rnj^.2 :製備氯-曱基硫基-乙酸乙醋 對(曱硫基)乙酸乙酯(10.8毫升)在二氯曱烷(300毫升) 中之攪拌溶液於冷卻至-15。(:之下加入硫醯氯(81毫升)。 讓混合物於2小時回溫至室溫,然後在減壓之下經濃縮, 製得粗製之氣-曱基硫基-乙酸乙酯無色液體。此產物供用 於下一道步驟使用而不另外純化。 miR(CDCl3) δ ppm: 5 35(1H,s),4 25(2H,^, 2·3〇(3Η,s),1.30(3H,t)。 39 200911753 階段3 :製備根據流程圖1之2-(3-氣-8-甲基-喹啉-6-基氧基)-N-( 1,1-二甲基-丙-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 步驟1 =製備(3-氯-8-甲基-喹啉-6-基氧基)-甲基硫基_ 乙酸乙酯 來自上述實施例1階段2之氯-甲基硫基-乙酸乙酯(7.03 克)和無水端·酸舒(24.〇2克)於室溫之下被加入3 -氯_8_甲基_ 喹啉-6-醇(6.73克)於N,N-二曱基甲醯胺(;5〇毫升)中之溶 液。該反應混合物於60°C之下被攪拌3小時,然後經水處 理,以乙酸乙醋萃取。有機相經飽和氯化納溶液沖洗,經 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之下經濃縮。殘留物經驟急層析法純 化(己烧/乙酸乙酯),製得(3-氯-8-甲基-喹琳-6-基氧基)_甲 基硫基·乙酸乙酯(7.58克)黃色油。 Ή NMR(CDC13)5 ppm: 8.70(1H > sm) > 7.98(1H - sm) > 7.34(1H,sm) ’ 6_95(1H ’ sm),5.68(1H,s),4.35(2H,qd), 2.76(3H,s) ’ 2.25(3H,s),1.34(3H,t)。 免遵一1:製備(3-氣-8-甲基-喹啉-6-基氧基)_曱基硫基_ 乙酸 對(3-氯-8-甲基-喹啉-6-基氧基)_甲基硫基-乙酸乙酯 (7.53克)在曱酵(100毫升)中於室溫之下加入氫氧化鈉水溶 液(2N ; 7·33毫升)。反應混合物於7〇〇c攪拌i小時冷卻 至室溫,然後,蒸發〜9〇%溶劑。殘留物經水處理,所得混 合物以添加鹽酸水溶液(1N)使其?11為i。濾除沉澱物,以 水沖洗,於減壓之下乾燥,製得(3·氯_8_曱基_啥琳_6_基氧 基)-甲基硫基-乙酸(6.99克)黃色固體。 200911753 •H NMR(DMSOd6) (5 ppm: 13.5(1H- bs) > 8.73(1H> sm) > 8_34(1H,sm),7.42(1H,sm),7.29(1H,sm),6_04(1H,s), 2.68(3H ’ s) ’ 2.25(3H,s),2.17(3H,s)。 步縵3 :製備2-(3·氣-8-甲基喹啉-6-基氧基)-N-(l,l-二 甲基-丙-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 依序將N-乙基二異丙基胺(〇 13〇克),(苯並三唑-丨_基 氧基)-三(二甲基胺基)_鱗-六氟磷酸(〇2〇5克)和N,N_二甲 基胺基°比啶(觸媒)加入(3-氣-8-甲基-喹啉-6-基氧基)-甲基 硫基-乙酸(0.120克)和1,1_二曱基-丁-2_炔基胺鹽酸鹽 (0.054克)在無水二甲基甲醯胺(2毫升)之攪拌溶液中。反 應混合物於室溫之下攪拌2小時,然後經水及乙酸乙酯處 理。經過液-萃取,有機相在減壓之下經濃縮。殘留物在矽 膠上經驟急層析法純化(己烧/乙酸乙酯為7/3),製得2_(3_ 氯-8-甲基喹啉-6-基氧基二曱基_丙_2_炔基)_2_曱 基硫基乙醯胺(0.150克)淺黃色固體。 H NMR(CDC13) 5 ppm: 8.75(1H ’ ms),8.02(1H,sm), 7·31(1Η,sm),7·02(1Η,sm),6·22(1Η,bs),5.60(1H,s), 2.78(3H,S),2.20(3H’s),1.83(3H,s),l.69(3H,s),1.68(3H, 實施例2 此實施例例示2-(3-溴-8-乙基-喹啉·6_基氧基 二甲基-丁-2-炔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34號化合 物)之製備。 階段1 : 3-溴-8-乙基哇琳-6·醇之製備 41 200911753 [輝1 : 2_乙基-4-曱氧基-1-硝基-苯之製備 乙基氯化鎂在四氫呋喃(2.8M’ 16.2毫升,45毫莫耳) 中之溶液,於氮氣之下滴加硝基芳環(4·5克,3〇毫莫耳) 在四氫。夫喃(1 50亮升)中經冷卻至_7〇。〇之攪拌溶液中。i〇 分鐘後,先後加入粉末狀ΚΜη〇4(7·2克)及冷凝液態NH3(約 150亮升)。反應混合物被攪拌2〇分鐘,加入NH3C1(318 毫克,6 7C莫耳),移走冷卻浴。在達到_ 3 〇時,攪拌混 合物15分鐘,加入草酸在水性鹽酸(2〇亮升,1〇%)中之飽 和洛液。經二氯曱烷萃取之後,有機層經硫酸鎂乾燥,過 濾,在真空之下進行濃縮。使用一氯甲烷/己烷在矽膠上進 行管柱層析術之純化,製得1·9克的2_乙基_4_曱氧基_丨·硝 基-苯° Ή NMR(CDC13) δ ppm: 8.04-8.01(lH * m) > 6.80- 6.78(2H ’ m) ’ 3.83(3H ’ s),2.97(2H,q),i.28(3H,t)。 H2 :製備2-乙基-4-甲氧基-苯基胺 對來自於步驟1之2-乙基-4-曱氧基-i_硝基-苯(75〇亮 克)在乙醇(20焭升)中,加入鐵粉(1.6克)37%鹽酸(160微 升)。混合物在室溫之下攪拌2小時,之後加入2m氫氧化 鈉’使Ph為8。以乙酸乙酯進行萃取,接著在ceiite上過 濾’製得2-乙基-4-甲氧基-苯基胺’其供以下步驟3使用。 H NMR(CDC13) δ ppm: 6.68(1Η» s) > 6.62-6.61(2H* m) > 3.74(3H,s),2·50(2Η,q),1.23(3H,t)。 製備2-溴-8-乙基-6-甲氧基-喹啉 來自步驟2之2-乙基-4-曱氧基笨基胺(3〇〇亮克)在乙 42 200911753 =*升)中、經2,2,3-三演丙路(544毫克)處理,該混合物 !至溫之下經㈣1小時,之後,經水稀釋,以乙酸乙酿 :取之:有機相經2N a氧化鈉沖洗,於硫酸納乾燥,過 -在咸C之下進行蒸發,經過層析術(石夕;己烧/己酸乙 醋)製得U6毫克2_漠_8_乙基+甲氧基,啉(m+2聊 NMR(CDC13) δ ppm: 8.74(1H » d) > 8.16(1H » d) > OH d) 6.8l(lH,d),3.21(3H,s),2.50(2H,q),1.35(3H, t)。
兔ϋ:製備3-溴_8-乙基-喹啉_6_醇 來自步驟3之2-溴-8-乙基-6-曱氧基-喹啉(19〇亮克)在 二氯曱烷(14毫升)中和三溴化硼在二氯甲烷(1Μ,2·25毫 升)中之混合物在室溫之下被攪26小時。此混合物經冷卻 至〇。<:,以甲醇處理,攪拌隔夜。此混合物然後經過濾, 攄液在減壓之下被蒸發,製得134毫克之3_溴_8·乙基-啥 啉-6-醇(M+2254)。 !H NMR(DMSOd6) δ ppm: 8.69(1H > d) > 8.47(1H > d) > 7·21(1Η,d) ’ 6.99(1H,s),3.12(2H,q),1.26(3H,t)。
Jf段2 :根據流程圖1藉類似於實施例1、階段3、步 驟1至3之程序’自3-溴-8-乙基-喹啉-6-醇和氯-甲基硫基 -乙酸乙酯製備2_(3-溴-8-乙基-喹啉-6-基氧基)-Ν-(1,1-二甲 基-丁-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熔點為104至106。(:。 使用類似於實施例1及2中所述程序,使用相應組成 嵌段,製備下列通式(1)醯胺: 3-氯-8-甲基-喧淋-6-醇:如實施例1,階段1中所述者 43 200911753 製備; 3-漠-8-曱基-喹啉-6-醇:如w〇 2006058700 A1中所 述者製備; 3-峨-8-曱基-喹琳-6-醇:如w〇 2006058700 A1中所 述者製備; r 3-溴-8-乙基-喹啉-6-醇:如實施例2,階段21,1-二烷 基-丙-2-炔基胺鹽酸鹽衍生係為習知化合物或者可被此技 藝人士自商業上可取得及/或習知化合物製備。 通式(1)之醯胺: 2-(3->臭-8-甲基-喹啉-6-基氧基)_N-(1,1_二甲基·丙_2_炔 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2的第丨號化合物和表4的第2 號化合物); 2-(3-溴-8-曱基-喹啉-6-基氧基)_N-(4-曱氡基4,^二甲 基-丁-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2的第23號化合物和 表4的第3號化合物); 2-(3-溴-8-曱基-喹啉-6-基氧基)-Ν-(1,1-二甲基_戊2块 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2的第3號化合物和表4的第 號化合物); 2-(3 -漠-8-甲基-喧琳-6-基氧基)-N-(5 -甲氣某1 1 基-戊-2-炔基)-2 -甲基硫基乙驢胺(表2的第24 a ‘外琥化合物 表4的第5號化合物); # 2-(3->臭-8-曱基-啥琳-6-基氧基)-]^-(6-氣_1]_ -2-炔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6號化合物).土、己 2-(3-溴-8-甲基-喹啉-6-基氧基)-Ν-(1-乙其, 黍·1-甲基_丙_ 44 200911753 2-炔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7號化合物); 2-(3-溴-8-曱基-喹琳-6-基氧基)-1\[-(1-乙基-1-甲基,丁 2-炔基)-2 -甲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8號化合物); N-(l,l-二甲基-丁 _2·炔基)-2_(3·蛾-g-甲基-哇琳-6-基氣 基)-2-曱基硫基乙酿胺(表3的第2號化合物及表4的第9 號化合物); N-(l,l-二甲基-丙-2 -块基)-2-(3-蛾-8-甲基-0奎琳-6-基氣 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3的第1號化合物及表4的第 號化合物); 2-(3-埃-8-甲基-噎琳-6-基氧基)-N-(4-曱氧基-1,1-二甲 基-丁-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3的第23號化合物和 表4的第11號化合物); 2-(3-溴-8-曱基-喹啉-6-基氡基)-Ν-(1-異丙基-1-甲基-丙-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12號化合物); N-(l -乙基-1-甲基-丙-2-诀基)-2-(3-埃-8-曱基-喧琳 基氧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13號化合物); N-(l -乙基-1-甲基-丁-2-快基)-2-(3-蛾-8-曱基-啥琳_6_ 基氧基)-2-曱基硫基乙酿胺(表4的第14號化合物); N-(l,l- 一曱基-戊-2-快基)-2-(3-蛾-8-甲基-啥琳-6-基氧 基)-2-曱基硫基乙醢胺(表3的第3號化合物及表4的第15 號化合物); 2-(3-碘-8-曱基-喹啉-6-基氧基)-N-(5-甲氧基-1,1-二曱 基-丙-2-炔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3的第24號化合物及 表4的第16號化合物); 45 200911753 2-(3-碘-8-曱基-喹啉-6-基氧基二甲基-丙_2·炔 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1的第1號化合物及表4的第17 號化合物); 2-(3-碘-8-甲基-喹啉-6-基氧基)_;^-(1,1_二曱基-丁-2-炔 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1的第2號化合物及表4的第18 號化合物); 2-(3-峨-8-曱基-啥琳-6-基氧基)_N-(4 -曱氧基-1,1-二甲 基-丁-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1的第23號化合物及 表4的第19號化合物); 2-(3-埃-8-甲基-啥琳-6-基氧基)_]^-(1,1-二甲基_戊_2-炔 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1的第3號化合物及表4的第20 號化合物); 2-(3-破-8-曱基-喧琳-6-基氧基)-N-(5 -甲氧基- i,i-二甲 基-戊-2-炔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1的第24號化合物及 表4的第21號化合物); 2-(3-漠-8-甲基-啥琳-6-基氧基)-N-(4 -乙氧基_ι,ι_二甲 基-丁-2-炔基)-2-甲基硫基乙酿胺(表2的第25號化合物及 表4的第22號化合物); 2-(3-漠-8-曱基-噎琳-6-基氧基)-N-(6-氯-5-經基-1,1-二 甲基-己-2 -炔基)-2 -甲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23號化合 物); 2-(3 -演-8-甲基-喧琳-6-基氧基)-N-((E)-6 -經基_ 1,1 -二 曱基-己-4-en-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24號化 合物); 46 200911753 2-(3-漠-8-甲基-啥琳-6-基氧基)-N-[5_(2-甲氧基_乙& 基)'1,1-二曱基_戊-2-炔基)-2 -甲基硫基乙醯胺(表2的第43 號化合物及表4的第25號化合物); 2-(3-溴-8-曱基-喹啉-6-基氧基)·Ν-[1,1_二曱基_3_(2_甲 基-環氧乙烧基)-戊-2 -快基)-2 -甲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μ 號化合物); 2-(3-溴-8 -曱基-喹琳-6-基氧基)-N-[5 -氣-4-羥基J 4 三甲基-戊-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27號化a 物); ° N-[4-烯丙氧基-l,i-二甲基-丁 _2-炔基)_1_(3_溴_8_甲旯 嗜1-6-基氧基)--2-曱基硫基乙醯胺(表2的第36號化合物 表4的第28號化合物); 2-(3-溴_8-曱基-喹琳-6-基氧基)-1^-[1,1-二甲基_4_丙_2 炔氧基-丁-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2的第39號化八 物及表4的第29號化合物); 2-(3-溴-8-曱基-喹啉-6-基氧基)-N-[4-羥基_1,1_二甲基 丁-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2的第21號化合物及表4 的第30號化合物); 2-(3-溴-8 -曱基-啥淋-6-基氧基)-N-[4-曱氧基甲氧基_ _ 1,卜一曱基-丁 -2-炔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2的第46號 化合物及表4的第31號化合物); 47 1 _(3-溴-8-甲基-喹琳-6-基氧基)·Ν-[4-(2-曱氧基乙氡基 氧基)-1,1-二甲基-丁 _2_炔基)_2_曱基硫基乙醢胺(表2的第 55號化合物及表4的第32號化合物); 200911753 2-(3-溴-8-甲基-啥淋-6-基氧基)-N-[ 1,ι_二甲基_丙_2·块 基)-2-甲基硫基乙醯胺(表4的第33號化合物); 2-(3-演-8-乙基-喧1#·^-基氧基)_N-[1,1-二甲基-丁- 2-块 基)-2 -甲基硫基乙蕴胺(表4的第34號化合物); 2-(3-漠-8-乙基-喧你-6-基氧基)-N-[4-曱氧基-1,1-二曱 基-丁-2-炔基)-2 -甲基硫基乙醢胺(表4的第35號化合物)。 實施例3 該實施例例證式(1)化合物之殺真菌特性。 在葉片圓盤檢定法中使用下述方法測試化合物。將試 驗化合物溶解在DMSO中及在水中稀釋成200ρρπι。在以 終極腐黴菌的試驗例子中’將彼等溶解在DMSΟ中及在水 中稀釋成20ppm。 禾蚁類白粉囷大麥專化型(Erysiphe graminis f.sp. hordei)(大麥白粉黴菌):將大麥碎葉片放在24井平盤中的 %脂上及以試驗化合物溶液噴霧。在允許經1 2至24小時 之間完全乾燥之後,將葉片圓盤以真菌的孢子懸浮液接 種。在適當的培育之後,在接種之後4天評定化合物活性, 作為預防的殺真菌活性。 禾穀類白粉菌小麥專化型(Erysiphe graminis f.sp. tntici)(小麥白粉黴菌):將小麥碎葉片放在24井平盤中的 複脂上及以試驗化合物溶液噴霧。在允許經12至24小時 之間完全乾燥之後,將葉片圓盤以真菌的孢子懸浮液接 種。在適當的培育之後’在接種之後4天評定化合物活性, 作為預防的殺真菌活性。 48 200911753 葉銹菌小麥專化型(Puccinia recondite f.sp. tritici)(小 麥葉銹菌):將小麥碎葉片放在24井平盤中的瓊脂上及以 試驗化合物溶液噴霧。在允許經12至24小時之間完全乾 燥之後’將葉片圓盤以真菌的孢子懸浮液接種。在適當的 培育之後,在接種之後9天評定化合物活性,作為預防的 殺真菌活性。 颖枯殼針孢(小麥穎斑病(glume blotch)):將小麥碎葉 片放在24井平盤中的瓊脂上及以試驗化合物溶液喷霧。 在允許經12至24小時之間完全乾燥之後,將葉片圓盤以 真菌的孢子懸浮液接種。在適當的培育之後’在接種之後 4天評定化合物活性,作為預防的殺真菌活性。 圓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大麥網紋斑病 blotch)):將大麥碎葉片放在24井平盤中的瓊脂上及以試 驗化合物溶液噴霧。在允許經12至24小時之間完全乾燥 之後,將葉片圓盤以真菌的孢子懸浮液接種。在適當的培 育之後,在接種之後4天評定化合物活性,作為預防的殺 真菌活性。 稻瘟黴菌(稻米稻瘟病(rice blast)) ··將稻米碎葉片放在 24井平盤中的瓊脂上及以試驗化合物溶液喷霧。在允許經 12至24小時之間完全乾燥之後,將葉片圓盤以真菌的孢 子懸洋液接種。在適當的培育之後,在接種之後4天評定 化合物活性,作為預防的殺真菌活性。 灰黴菌(灰黴病)··將大豆葉片圓盤放在24井平盤中的 瓊脂上及以試驗化合物溶液噴霧。在允許經丨2至24小時 49 200911753 1 &王乾焯之後,將葉片圓盤以真菌的孢子懸浮液接 種。在適當的培育之後,在接種之後4天評定化合物活性, 作為預防的殺真菌活性。 免疫病菌(在蕃知上的馬鈴薯晚疫病(late :將 蕃茄葉片圓盤放在24井平盤中的瓊脂上及以試驗化合物 :液喷霧。在允許經12至24小時之間完全乾燥之後,將 葉片圓盤以真菌的孢子懸浮液接種。在適當的培育之後, 在接種之後4天評定化合物活性,作為預防的殺真菌活性。 藻狀菌葡萄霜黴菌(葡萄樹的霜黴病(d〇wny mildew)): 將葡萄樹葉片圓盤放在24井平盤中的瓊脂上及以試驗化 合物溶液噴霧。在允許經12至24小時之間完全乾燥之後, 將葉片圓盤以真菌的孢子懸浮液接種。在適當的培育之 後,在接種之後7天評定化合物活性,作為預防的殺真菌 活性。 終極腐黴菌(猝倒病(damping-off)):將自新鮮的液體 培養液製備的真菌菌絲體碎片混合在馬鈴薯葡萄糖液體培 養基中將在一甲基亞硬中的試驗化合物溶液以水稀釋成 20ppm,接著放入96井微滴定平盤中,並加入含有真菌孢 子之營養素培養基。將試驗平盤在24t:下培育,並在48 小時之後以光度計方式測定生長抑制作用。 下列的化合物(先是化合物編號,接著是括弧中的表列 編號)得到在20〇ppm下至少60%之下列真菌感染控制: 藻狀菌葡萄霜黴菌,化合物1(4)、2(4)、3(4)、4(4)、 5(4)、7(4)、8(4)、12(4)、17(4)、18(4)、19(4)、21(4)、22(4)、 200911753 24(4)、25(4)、26(4)、27(4)、32(4)、33(4)、34(4)、35(4)、 36(4)。 晚疫病菌,化合物 1(4)、2(4)、3(4)、5(4)、17(4)、18(4)、 19(4)、20(4)、21(4)、24(4)、25(4)、36(4)、28(4)、30(4)、 31(4) 、 32(4) 、 35(4) 、 36(4)。 禾穀類白粉菌小麥專化型,化合物1(4)、2(4)、3(4)、 5(4)、7(4)、17(4)、18(4)、19(4)、21(4)、24(4)、27(4)、28(4)、 29(4)、20(4)、31(4)、32(4)、33(4)、34(4)、35(4)、36(4) ° 稻瘟黴菌,化合物 2(4)、3(4)、7(4)、17(4)、18(4)、29(4)、 30(4) 、 33(4) 、 35(4)。 灰黴菌,化合物 1(4)、28(4)、29(4)、30(4)。 圓核腔菌,化合物2(4),17(4),33(4)。 葉銹菌小麥專化型,化合物2(4)、36(4)。 穎枯殼針孢,化合物 1(4)、2(4)、3(4)、7(4)、8(4)、12(4)、 17(4) 、 18(4) 、 28(4) ’ 30(4) 、 33(4) 、 35(4) 、 36(4)。 下列的化合物(先是化合物編號,接著是括弧中的表列 編號)得到在2〇PPm下至少60%之下列真菌感染控制: 終極腐黴菌’化合物 1(4)、2(4)、5(4)、17(4)、18(4)、 19(4)、21(4)、24(4)、25(4),26(4)、28(4)、30(4)、31(4)、 33(4) 、 34(4) 、 35(4) 、 36(4)。 根據本發明表4之第17號化合物之殺真菌活性與習知 技藝之結構最相關化合物(W0 2004/108663 A1之表23所 述之第1號化合物)之比較。 51 200911753
类:抗穎括殼針孢的活性 试驗敘述:(小麥穎斑病(glume blotch)):將小麥碎葉 片放在24井平盤中的瓊脂上及以試驗化合物溶液喷霧。 在允4經12至24小時之間完全乾燥之後,將葉片圓盤以 真菌的抱子懸浮液接種。在適當的培育之後,在接種之後 4天评定化合物活性,作為預防的殺真菌活性。 濃度(ppm) 根據本發明表4之 第17號化合物的 功效(%) 根 據 WO 2004/108663 A1 表 23之第1號化合物 的功效(%) 200 •- 100 0 —------- 60 ______ 100 0 20 ___ 80 0 “表5顯示根據本發明表4之第17號化合物相較於習知 ,蟄化合物(WO 2004/108663 A1第110頁之表23所述之 第1號化合物)表現實質上較佳之抗穎枯殼針抱的活性。在 一者應用率上,根據本發明化合物遠優於習知技藝化合 物有鑑於此等化合物的結構相似纟,此獲得增強的功效 52 200911753 係令人無法預期的。 【圖式簡單說明】 M. <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Claims (1)

  1. 200911753 十、申請專利範圍: h一種通式(1)化合物
    其中Ar為式(A)之基團:
    (A) 其中 Hal為氣’>臭或蛾, ΙΓ V為甲基或乙基,其中當Hal為碘時,V不 R1為曱基或乙基, 為甲基, R3和R4獨立為Η,r 广 k3烷基,h.3烯基,c 或 2.3块基, R3和…與其等所接附的碳原子連接為 式環,其視需要包含一個員碳環 ^ 氧硫或虱原子且視f要麵&4 或c,.4烷基取代, 資、,工_素 R5為H’ C,_4烷基或C3 6環烷基或Gy環烷氧基或匸 4稀基,其中院基或環貌基或環烧氧基或烯基視需要經南 54 200911753 ' Ci-6烧氧基,CV4烧氧基-Cb4烧氧基,氰基,匚 稀氧基或C3-5炔氧基取代,以及 11 為 〇,1 或 2。 2.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化合物,其巾腦為氯 3·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V為曱基。 ’根據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R 3和R 4 獨立為Η或Cw烷基,或R3和尺4與其所接附的碳原子形 成4_或5-員碳環式環。 5·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R5為H, 丨4 土 C3·6 %烷基,C2·6烷氧基烷基,c3.6烯基氧基烷 土 3-6块基氧基院基,4經基烧基,或c】.4函烧基。 、6.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其中Hal為漠, v為:基,ri為甲基,n為0,r3#〇r^曱基且尺5為只, 烷基’ C3-6環烷基,Ci6烷氧基々4烷基,Cw烯基氧 土 U烧基c3.6炔基氧基_ u基,Ci 4經基烧基或 、7•一種製備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式⑴化合物之 方法’其中η為〇 ’其包括使式⑺化合物 Α^〇γΛΟΗ R?S (7) 其中Ar和R1孫. 1項,與 係疋義如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 式(8)化合物在活化劑存名 廿隹下反應 55 200911753
    其中R 3,R 4和R 5係定義如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j項 且R2為氫。 8·—種製備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式(1)化合物之 方法,其中η為0,其包括使式(16)化合物
    (16) 其中Hal為鹵素,Ri,R3, R4及&5係 請專利範圍第丨項W與式_化合物在 下反應,其中Ar係定義如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 9.-種殺真菌組成物’其包含殺真菌有效量之根據申 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式⑴化合物及其適合的載體或稀釋
    1〇_—種對抗或控制植物病原體真菌之方法,其包含 殺真菌有效量之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式⑴化U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組成物施予植物、植物:子 植物或種子所在地或土壤或任何其它植物生長介質。 ^"一、圖式: 益 56
TW097133873A 2007-09-05 2008-09-04 Novel fungicides TW20091175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0717258.8A GB0717258D0 (en) 2007-09-05 2007-09-05 Novel fungicid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1753A true TW200911753A (en) 2009-03-16

Family

ID=3864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3873A TW200911753A (en) 2007-09-05 2008-09-04 Novel fungicides

Country Status (2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56183A1 (zh)
EP (1) EP2185520B1 (zh)
JP (1) JP2010538028A (zh)
KR (1) KR20100057834A (zh)
CN (1) CN101796030B (zh)
AP (1) AP2010005174A0 (zh)
AR (1) AR068366A1 (zh)
AU (1) AU2008295059A1 (zh)
BR (1) BRPI0816461A2 (zh)
CA (1) CA2696942A1 (zh)
CL (1) CL2008002630A1 (zh)
CO (1) CO6170406A2 (zh)
EA (1) EA201000395A1 (zh)
EC (1) ECSP10010014A (zh)
ES (1) ES2400724T3 (zh)
GB (1) GB0717258D0 (zh)
HN (1) HN2010000432A (zh)
MA (1) MA31741B1 (zh)
MX (1) MX2010002243A (zh)
NZ (1) NZ583663A (zh)
SV (1) SV2010003502A (zh)
TN (1) TN2010000101A1 (zh)
TW (1) TW200911753A (zh)
WO (1) WO2009030469A1 (zh)
ZA (1) ZA2010012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717260D0 (en) * 2007-09-05 2007-10-17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ovel fungicides
CN102892756A (zh) 2010-05-21 2013-01-23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新颖的作为杀真菌剂的酰胺
EP2397467A1 (en) 2010-06-10 2011-12-21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Quinoline derivatives as fungicides
TWI504350B (zh) 2010-09-01 2015-10-21 Du Pont 殺真菌吡唑及其混合物
US20140045890A1 (en) 2011-03-31 2014-02-13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ovel compounds
TWI568721B (zh) 2012-02-01 2017-02-01 杜邦股份有限公司 殺真菌之吡唑混合物
WO2013126283A1 (en) 2012-02-20 2013-08-2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ungicidal pyrazoles
WO2013156324A1 (en) 2012-04-16 2013-10-24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Use of compounds for the control of cereal diseases
BR112014032001A2 (pt) 2012-06-22 2017-06-27 Du Pont composto, composição fungicida 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doenças de plantas
WO2014044642A1 (en) 2012-09-20 2014-03-27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cyclopropylmethyl-2-(quinolin-6-yloxy)-acetamid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WO2014060177A1 (en) 2012-10-16 2014-04-24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WO2014130409A2 (en) 2013-02-21 2014-08-2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ungicidal pyrazole mixtures
BR112015025647A2 (pt) 2013-04-15 2017-07-18 Du Pont composto, composição fungicida e método para o controle das doenças dos vegetais
JP6419783B2 (ja) 2013-04-15 2018-11-07 エフ エム シ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Fmc Corporation 殺菌・殺カビ性アミド
WO2015123193A1 (en) 2014-02-12 2015-08-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ungicidal benzodipyrazoles
WO2015157005A1 (en) 2014-04-10 2015-10-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ubstituted tolyl fungicide mixtures
US20170037014A1 (en) 2014-05-06 2017-02-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ungicidal pyrazoles
US20180042234A1 (en) 2015-03-19 2018-02-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ungicidal pyrazoles
PL3558984T3 (pl) 2016-12-20 2024-01-15 Fmc Corporation Oksadiazole grzybobójcze
TWI829634B (zh) 2017-04-06 2024-01-21 美商富曼西公司 殺真菌之噁二唑
AR112221A1 (es) 2017-07-05 2019-10-02 Fmc Corp Oxadiazoles fungicidas, composición que los comprende y un método para controlar fitoenfermedades que los emplea
TWI819078B (zh) 2018-09-06 2023-10-21 美商富曼西公司 殺真菌之經硝苯胺基取代之吡唑
CA3111815A1 (en) 2018-09-14 2020-03-19 Fmc Corporation Fungicidal halomethyl ketones and hydrates
TWI832917B (zh) 2018-11-06 2024-02-21 美商富曼西公司 經取代之甲苯基殺真菌劑
IL294493A (en) 2020-01-15 2022-09-01 Fmc Corp Amid fungicides
PE20221912A1 (es) 2020-02-14 2022-12-23 Fmc Corp 5,6-difenil-3(2h)-piridazinonas sustituidas para su uso como fungicidas
WO2022128746A1 (en) 2020-12-14 2022-06-23 Elanco Tiergesundheit Ag Quinoline derivatives as endoparasitici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2366B1 (de) * 1990-12-21 1997-03-26 Hoechst Schering AgrEvo GmbH Neue 5-Chlorchinolin-8-oxyalkancarbonsäurederivat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Antidots von Herbiziden
GB0227555D0 (en) * 2002-11-26 2002-12-31 Syngenta Ltd Fungicides
GB0312863D0 (en) * 2003-06-04 2003-07-09 Syngenta Ltd Fungicides
GB0426373D0 (en) * 2004-12-01 2005-01-05 Syngenta Ltd Fungicides
US20100056570A1 (en) * 2006-09-06 2010-03-04 Syngenta Crop Protection, Inc. Fungicides
GB0717260D0 (en) * 2007-09-05 2007-10-17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ovel fungici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0002243A (es) 2010-03-17
NZ583663A (en) 2011-07-29
GB0717258D0 (en) 2007-10-17
BRPI0816461A2 (pt) 2015-03-24
AU2008295059A1 (en) 2009-03-12
EP2185520B1 (en) 2012-12-26
HN2010000432A (es) 2012-04-09
SV2010003502A (es) 2011-03-23
CO6170406A2 (es) 2010-06-18
EP2185520A1 (en) 2010-05-19
CA2696942A1 (en) 2009-03-12
KR20100057834A (ko) 2010-06-01
AP2010005174A0 (en) 2010-04-30
US20100256183A1 (en) 2010-10-07
AR068366A1 (es) 2009-11-11
MA31741B1 (fr) 2010-10-01
WO2009030469A1 (en) 2009-03-12
CN101796030A (zh) 2010-08-04
ZA201001228B (en) 2010-10-27
EA201000395A1 (ru) 2010-08-30
JP2010538028A (ja) 2010-12-09
TN2010000101A1 (en) 2011-09-26
WO2009030469A8 (en) 2010-02-18
CL2008002630A1 (es) 2009-01-02
CN101796030B (zh) 2012-08-22
ECSP10010014A (es) 2010-04-30
ES2400724T3 (es) 201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11753A (en) Novel fungicides
EP2231614B1 (en) Quinol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TW200911754A (en) Novel fungicides
US8193361B2 (en) I-alkynyl 2-aryloxyalkylamid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JP2008521851A (ja) 殺真菌剤としてのアセトアミド化合物
JP2010520908A (ja) 殺真菌剤としてのキノリン誘導体
CN101827817B (zh) 饱和的和不饱和的二-或三环芳氧基乙酰胺衍生物和它们作为杀植物真菌剂的用途
MX2009002012A (es) Fungicidas.
JP2006507338A (ja) 殺真菌剤
JP2006515285A5 (zh)
JP2006515285A (ja) 置換されたピリジルオキシアルキルアミド類及びそれらの殺菌剤としての使用
TW200302051A (en) Fungicides
US20140045890A1 (en) Novel compounds
CN109232534B (zh) 含杂环二芳胺基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06526601A (ja) 殺真菌剤としてのn−アルキニル−2−ヘテロアリールオキシアルキルアミド類
JP2006515583A (ja) 殺真菌剤
US20100056570A1 (en) Fungicides
GB2380193A (en) Crocacin analogue fungicides
CN102892756A (zh) 新颖的作为杀真菌剂的酰胺
TW201210480A (en) Novel compounds